資源簡介 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天氣、地球表面、巖石與礦物一、填空題1. 是珍貴的自然資源。2.地球內部,越往深處,溫度越 ,壓力越 。3.在地球上,無論是 上,還是在 底部,都分布著堅硬的巖石層,它們構成了地球的 。4.根據巖石形成的原因,可以將其分為 、 、 。5.組成地球表面的巖石可以分為沉積巖、變質巖和 。6.地震是一種 現象。7.(2022三下·埇橋期末)不同土壤適宜不同植物的生長,大多數的植物適合在 中生長。耐旱的植物適合在 中生長。8.(2022四下·昌黎期末)巖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其中, 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長環境。9.(2022三下·浠水期中)沙質土比較 、 性好,比較適合西瓜、花生、仙人掌、薯類、芝麻等植物生長。10.(2023四上·嘉祥月考)天氣是一定區域 內大氣中的各種氣象狀態。我們可以用氣溫風向、風力、 、云量等描述天氣。二、判斷題11.農業生產離不開土地、水等自然資源。( )12.地球上淡水所占比例很低,但可利用的淡水非常多。( )13.中心持續風力達到12至13級的熱帶氣旋被稱為臺風。( )14.在兩次震動的間隙,應該迅速從建筑物內有序撤離到附近的應急避難場所或其他安全空曠的地方。( )15.(2022六上·興仁期中)烏云的特點是高度較低,云層較厚,烏云密布預示著將要下雨。三、單選題16.地下水屬于( )。①可再生資源 ②不可再生資源 ③自然資源 ④氣候資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17.在自然保護區里,做法錯誤的是( )。A.開荒種田 B.禁止狩獵 C.嚴禁砍伐18.大地震發生時,地震造成的建筑物( )是引起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A.瞬間坍塌 B.破裂 C.搖晃19.模擬火山噴發實驗時,加入適量稀釋的紅墨水的作用是( )。A.染色模擬炙熱的巖漿B.與洗衣粉反應產生紅色泡沫C.與蘇打粉反應產生氣泡20.(2023四下·盤州期中)下列現象中,( )沒有預示著天快要下雨了。A.小魚沉入水底 B.蜻蜓飛得很低 C.螞蟻往高處搬家21.(2022三上·威信期末)將土塊放入水中,會看到有氣泡從土塊中冒出,說明土壤中含有( )。A.石子 B.水分 C.空氣22.(2022四下·昌黎期末)將干燥的土塊兒放入水中,會產生氣泡,是因為土壤中有( )。A.沙 B.黏土 C.空氣23.(2019五上·南潯期末)取少量的土壤,放入試管中,用試管夾夾住在酒精燈上加熱,過一會兒后試管壁上出現了水珠,這說明了( )。A.土壤中有水分 B.土壤中有生物 C.土壤中有空氣24.(2023三下·懷安期末)下列應對臺風的方法錯誤的是( )A.關好門窗 B.把花盆搬到陽臺上C.留在室內 D.不靠近廣告牌25.(2022三上·博興期末)如果觀察到紅旗飄向西方,那么我們可以判定當時刮的是( )。A.東風 B.北風 C.西風四、連線題26.(2023三下·廣元期末)下面哪句話是在說天氣,哪句話是在說氣候?請正確連線。四季分明今天可真冷 A.天氣未來兩天內有寒潮北極全年嚴寒 B.氣候昨天一直在下雨27.(2025三上·定西期末)我會連線,請把對應的連起來。第一步 天氣會商第二步 氣象員做出預報第三步 發布天氣預報第四步 數值天氣預報第五步 數據收集五、綜合題28.(2022三下·本溪期末)根據要求回答問題。(只填字母序號)(1)根據氣象符號,今天的天氣是 。(A.晴 B.多云 C.雨)(2)左側是表示星期一到星期五天氣情況的氣象符號,星期二的天氣是 ,星期五的天氣是 。(A.晴B.多云C.雨)(3)從氣象符號中可以看出 會出現降水。(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四)29.巖石是大自然的寶貴資源。天天在野外采集了不少巖石,并在觀察過程中詳細記錄了它們的特征 (如表),請回答下列問題。巖石編號 特征記錄 巖石編號 特征記錄A 黑色、顆粒緊密、有斑點 D 白色、顆粒疏松、多孔B 淡黃色、顆粒疏松、敲擊聲音清脆 E 淺灰色、顆粒緊密、多孔C 深紫色、顆粒緊密、層次明顯 F 深紅色、顆粒疏松、有條紋(1)請根據巖石特征,把巖石的編號填寫在下面的表格中。按顏色分類 深色: 淺色:按顆粒疏密分類 緊密: 疏松:按有無小孔分類 有小孔: 無小孔:(2)下列關于巖石和土壤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土壤下面有巖石,如基巖碎屑和基巖B.巖石是地球的組成部分,而土壤不是C.植物和動物一般生活在表層土中六、簡答題30.地殼的巖石分為哪三類?31.(2020三上·市中區期末)我國的土壤資源破壞比較嚴重,作為小學生,我們能為保護土壤做哪些事,請你寫下來。(寫三條即可)32.(2024三上·依安期末)你知道可以用哪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嗎 (可以用文字或者畫圖表示)33.請在下圖中將土壤的結構補充完整。34.(2025六上·涼州期末) 我們的地球模型還可以如何改進 七、實驗探究題35.(2023三上·嘉祥期中)探究土壤成分實驗。(1)用手摸發現有的土壤是濕的,說明土壤中含有 。(2)把土壤放入水中,發現有氣泡產生,說明土壤中有 。(3)把土壤放進盛有水的燒杯里,攪拌,然后靜置,會出現 現象,上層顆粒小,下層顆粒大,說明土壤中含有 、 等成分。(4)把土壤放到火焰上加熱后,會聞到難聞的氣味,說明土壤中含有 。(5)實驗室中經常會使用 來加熱,點燃時要 ,用 來加熱,熄滅時要用燈帽蓋 次。36.花崗巖是常見的巖石,它由三種礦物組成,請你完成下面的探究。(1)下列三種礦物中,條痕顏色為無色透明的是 ( )。A.石英 B.長石 C.云母(2)要描述石英、長石、云母的光澤,可借助其他物體的 特性,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描述,一般可以與 、 、 、蠟燭、 等物體的反光性相比較。(3)觀察花崗巖的顆粒,其中黑色的是 ,淺色的是 ,透明的是 。 (均填“石英” “長石” 或 “云母”)(4)下列關于礦物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已知礦物中最硬的是金剛石B.巖石就是礦物,礦物就是巖石C.礦物在生活中有很大的利用價值,比如食用、醫療、科研等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水【知識點】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水是全世界最珍貴的自然資源,全世界的淡水只占全球總水量的2.53%,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2.【答案】高;大【知識點】地球的內部結構【解析】【分析】地球的內部可以分成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在地球內部,越往下去,溫度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3.【答案】陸地;海洋;地殼【知識點】地球的內部結構;地殼的組成【解析】【分析】地球內部結構是指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地球內部從外到內可以劃分為三層,分別是地殼、地幔、地核。地殼是最外面的一層,由堅硬的巖石組成。無論是在陸地上,還是在海洋底部,都分布著堅硬的巖石層。 它們構成了地球的地殼。4.【答案】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知識點】地球的內部結構;地殼的組成【解析】【分析】巖石為礦物的集合體,是組成地殼的主要物質。根據形成成因。巖石可分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三大類。由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是巖漿巖:在外力作用下沉積物固結成巖作用形成的是沉積巖;已有巖石在高溫高壓的地質環境下經過變質作用形成的是變質巖。故答案為: 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5.【答案】巖漿巖【知識點】地球的內部結構;地殼的組成【解析】【分析】巖石為礦物的集合體,是組成地殼的主要物質。根據形成成因。巖石可分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三大類。由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是巖漿巖:在外力作用下沉積物固結成巖作用形成的是沉積巖;已有巖石在高溫高壓的地質環境下經過變質作用形成的是變質巖。故答案為:巖漿巖。6.【答案】自然【知識點】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下的巖層在壓力的作用下會發生變形。當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時。巖層就會發生突然的、快速的斷裂。巖層斷裂所產生的地震傳到地表就會引起地表的震動,這就是地震,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故答案為:自然。7.【答案】壤土;沙質土【知識點】不同土壤適合的植物【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長一般離不開土壤,不同的土壤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沙質土適合耐旱的植物生長;黏質土適合耐澇的植物生長;一般來說,大多數的植物都適合在壤土中生長。8.【答案】土壤【知識點】土壤的作用【解析】【分析】巖石和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土壤可以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長環境。9.【答案】粗糙;滲水【知識點】不同土壤適合的植物【解析】【分析】考查沙質土的特點,沙質土壤是指含沙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良好的土壤。10.【答案】短時間;降水量【知識點】天氣現象【解析】【分析】天氣是指某一地區在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天氣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我們每天都能感覺到天氣帶來的變化,通過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征來描述天氣。11.【答案】正確【知識點】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中人類可以直接獲得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農業生產離不開土地、水等自然資源。因此我們要可持續發展需要合理使用資源。12.【答案】錯誤【知識點】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地球上水的總量約為14億立方千米,其中約97.5%都是咸水(海洋、咸水湖),淡水資源僅占總水量的2.5%左右,約3500萬立方千米。淡水中近70%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永凍積雪和大部分不易利用的地下水,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占地球總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所以地球上淡水所占比例很低,可利用的淡水所占比例更低。13.【答案】正確【知識點】臺風【解析】【分析】臺風是赤道以北。日界線以西。亞洲太平洋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臺風是一個強烈的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力達到12至13級的熱帶氣旋被稱為臺風。故本題正確。14.【答案】正確【知識點】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大地震發生時,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瞬間坍塌是引起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當地震突然來臨時,采取正確的避險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在室內,應迅速就近躲到結實的物體下或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在兩次震動的間隙,應該迅速從建筑物內有序撤離到附近的應急避難場所或其他安全空曠的地方。故答案為:正確。15.【答案】正確【知識點】天氣現象【解析】【分析】烏云指天空中黑顏色的云,是因為層狀云或積雨云的云層太厚,太陽和月亮的光線很難透射過來所形成的顏色。它的特點是云層很厚、高度較低,看上去云體很黑,給人以陰沉的感覺。烏云密布預示著將要下雨,是下雨的明顯前兆。題目說法正確。16.【答案】B【知識點】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經人類加工的資源,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地下水屬于自然資源中的可再生資源。17.【答案】A【知識點】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保護珍稀動植物,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珍稀動植物的一種措施。在自然保護區里禁止狩獵、嚴禁砍伐、設置警示牌,不能開荒種田。18.【答案】A【知識點】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是巖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突然破裂,引起一定范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地震發生時,所造成的建筑物瞬間坍塌是引起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19.【答案】A【知識點】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殼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壓力越大。巖漿像燒熔了的玻璃似的通過巖石空隙或裂縫向上運動。地殼運動破壞地下的平衡時,巖漿不斷上升過程中,遇到薄弱的地殼時,就會噴出地表,形成火山。模擬火山噴發實驗時,加入適量稀釋的紅墨水的作用是染色模擬炙熱的巖漿,這樣也讓實驗效果更加明顯。20.【答案】A【知識點】天氣現象;動物的行為【解析】【分析】天氣的最大特點是多變,各種不同天氣與動植物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一些情況下, 動物對變化的天氣情況有著超乎尋常的感知力,它們能夠捕捉到非常細微的變化,比如蜻蜓飛得很低、螞蟻往高處搬家、小魚浮出水底預示著天快要下雨了。小魚沉入水底與天下雨無關。21.【答案】C【知識點】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分析】考查土壤的成分,看到氣泡冒出,說明土壤中有空氣存在。22.【答案】C【知識點】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分析】考查土壤的成分,土塊在水中會產生氣泡,說明土壤中是含有空氣的。23.【答案】A【知識點】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解答】 取少量的土壤,放入試管中,用試管夾夾住在酒精燈上加熱,過一會兒后試管壁上出現了水珠,這說明了土壤中有水分,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著幾十億個生物體。土壤為他們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間,也為人類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來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殘體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質更豐富。動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動土壤,為空氣和水營造空間。24.【答案】B【知識點】臺風【解析】【分析】自然災害面前要學會自我保護。臺風來臨時及時關注臺風的移動路徑,對高大的樹枝進行剪枝和加固,要遠離可能有高空墜落物的地方,不能躲避在大樹下、廣告牌下,可以躲避在房屋內,關好門窗,準備蠟燭、手電筒、收音機、以及足夠的食物、飲水等。不能把花盆搬到陽臺上。25.【答案】A【知識點】風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 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指向標的箭頭指向與風向一致,紅旗飄動的方向與風向相反。因此,紅旗飄向西方,這時吹的是東風。26.【答案】【知識點】天氣現象;氣候【解析】【分析】天氣是一個時間的氣候現象,氣候是長時間的一個天氣或者天氣現象的體現。四季分明、北極全年嚴寒是描述氣候的,今天可真冷、未來兩天內有寒潮、昨天一直在下雨是描述氣候。27.【答案】【知識點】天氣預報的制作【解析】【分析】天氣預報是使用現代科學技術對未來某一地點地球大氣層的狀態進行預測。制作天氣預報的步驟有五個步驟,分別是:數據收集、數值天氣預報、氣象員做出預報、天氣會商、發布天氣預報。28.【答案】(1)B(2)A;B(3)C【知識點】整理我們的天氣日歷【解析】【分析】(1)根據天氣圖標可知,太陽被云遮住,是表示多云天氣;(2)由圖可知,星期二星期三的天氣是晴,星期五是多云。(3)從氣象符合中可以看出,星期四會出現降水。29.【答案】(1) A 、 C ;B 、 D 、 E 、 F ; A 、 C 、 E ;B 、 D 、 F ; D 、 E;A 、 B 、 C 、 F(2)B【知識點】礦物的外觀;礦物的組成;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1)深色:深色通常指顏色較濃重、暗沉的顏色,根據題目中巖石的顏色描述,巖石 A (黑色)、 C (深紫色)屬于深色,所以應填寫 A 、 C 。 淺色:淺色是指顏色比較淡、明亮的顏色,巖石 B (淡黃色)、 D (白色)、 E (淺灰色)、 F (深紅色)屬于淺色,所以應填寫 B 、 D 、 E 、 F 。緊密:根據特征記錄,巖石 A (顆粒緊密)、 C (顆粒緊密)、 E (顆粒緊密)的顆粒特征為緊密,所以應填寫 A 、 C 、 E 。 疏松:巖石 B (顆粒疏松)、 D (顆粒疏松)、 F (顆粒疏松)的顆粒特征為疏松,所以應填寫 B 、 D 、 F 。有小孔:從特征記錄可知,巖石 D (多孔)、 E (多孔)具有多孔的特征,所以應填寫 D 、 E 。 無小孔:巖石 A (無相關小孔描述)、 B (無相關小孔描述)、 C (無相關小孔描述) 、 F (無相關小孔描述)沒有提到有小孔的特征,所以應填寫 A 、 B 、 C 、 F 。(2)巖石和土壤都是地球的重要組成部分。巖石是地球固體圈層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土壤是地球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它是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產物,同樣對地球的生態系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該選項說法錯誤。30.【答案】根據巖石形成的原因,可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知識點】地殼的組成【解析】【分析】巖石為礦物的集合體,是組成地殼的主要物質。根據形成成因。巖石可分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三大類。由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是巖漿巖:在外力作用下沉積物固結成巖作用形成的是沉積巖;已有巖石在高溫高壓的地質環境下經過變質作用形成的是變質巖。31.【答案】植樹造林,不隨手扔垃圾,保護水資源【知識點】不同土壤適合的植物【解析】【解答】 我國的土壤資源破壞比較嚴重,作為小學生,我們可以植樹造林,不隨手扔垃圾,節約水資源。【分析】土壤是我們重要的資源之一,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保護土壤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32.【答案】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知識點】風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風向是指風吹過來的方向,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風吹來的方向。我們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分別是: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33.【答案】表層土;下層土;巖石碎屑;基石【知識點】土壤剖面【解析】【分析】從圖的最上層到最下層,依次應填: 表層土:一般顏色較深,含有豐富的腐殖質 ,是土壤中生物最活躍的一層,植物的根系也多集中在此層。 下層土:顏色比表層土淺,腐殖質含量相對較少,礦物質顆粒較多,保水保肥能力相對表層土較弱。 巖石碎屑:由巖石風化而成,顆粒較大,進一步風化后可逐漸形成土壤顆粒。 基巖 :是土壤形成的母質來源,位于土壤最下層,是未風化或微弱風化的堅硬巖石。34.【答案】①提高精度:在制作地球結構模型時, 可以嚴格按照比例制作, 更精確地表達地球知識。②增強美觀度: 可以把地球海陸分布模型制作得更美觀。③改進材料: 在制作過程中, 可以選擇更合適的材料。 例如, 使用魚線切割可以得到更平整的橫切面;用橡皮泥會比超輕粘土更容易切割。④ 增加功能: 可以在制作地球自轉模型時, 用輪軸代替吸管, 使“地球”轉動得更方便。【知識點】制作地球模型【解析】【分析】地球是一個球體,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地球儀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不同地球模型表達的地球知識不同,制作方法、材料也不同,適用的范圍也是不同的,我們制作的地球模型可以再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進:能否使模型更精確地表達地球知識,能否使模型更美觀,能否從材料方面改進制作方法,能否增加表達的知識內容以增強模型功能等。35.【答案】(1)水分(2)空氣(3)沉淀;沙;黏土(4)腐殖質(5)酒精燈;平放;外焰;兩【知識點】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分析】(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用手摸發現有的土壤是濕的,說明土壤里含有水分。(2)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把土壤放進盛有水的燒杯里,觀察到有氣泡冒出,這說明土壤中有空氣。(3)將土壤放入水中,攪拌水中的土壤,靜置一段時間后,發現沉積下來的土壤有分層現象,顆粒相對較大的沉積在下面。用玻璃棒攪拌放入土塊的水,然后靜置,沉淀后,會發現土壤分層,杯中的物質分為四層:從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沙礫。所以說明土壤中含有沙、黏土等成分。(4)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在給土壤加熱的過程中,我們聞到有一股焦臭味,說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質。(5)酒精燈是以酒精為燃料的加熱工具,廣泛用于實驗室,工廠,醫療,科研等。酒精易燃、易揮發,在使用中要嚴格按照使用方法操作。酒精燈點燃時要平放,用外焰來加熱;用完要熄滅時,應該用燈帽將其蓋滅,蓋滅后需要再重蓋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時燈帽打不開。36.【答案】(1)C(2)反光;金屬;玻璃;絲綢;泥土(3)云母;長石;石英(4)B【知識點】礦物的外觀;礦物的組成【解析】【分析】常見的巖石有:花崗巖、礫巖、砂巖、石灰巖、頁巖、板巖、大理巖等。我們可以觀察巖石的顏色、光澤、條痕、軟硬、氣味、花紋、輕重等來描述巖石。(1)白色的無釉瓷板摩擦,條痕顏色是無色透明的是云母,選項C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意。(2)結合課本所學可知,要描述石英、長石、云母的光澤,可借助其他物體的反光特性,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描述,一般可以與金屬、玻璃、絲綢、蠟燭、泥土等物體的反光性相比較。(3)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石英、云母、長石都是自然界的礦物。觀察花崗巖的顆粒,其中黑色的是云母,淺色的是長石,透明的是石英。(4)礦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單獨存在,通常都是幾種混雜在一起組成巖石。所有的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巖石是礦物的集合體,而礦物集合體不一定是巖石,選項B描述錯誤,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C。(2)反光;金屬;玻璃;絲綢;泥土。(3)云母;長石;石英。(4)B。1 / 1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天氣、地球表面、巖石與礦物一、填空題1. 是珍貴的自然資源。【答案】水【知識點】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水是全世界最珍貴的自然資源,全世界的淡水只占全球總水量的2.53%,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2.地球內部,越往深處,溫度越 ,壓力越 。【答案】高;大【知識點】地球的內部結構【解析】【分析】地球的內部可以分成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在地球內部,越往下去,溫度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3.在地球上,無論是 上,還是在 底部,都分布著堅硬的巖石層,它們構成了地球的 。【答案】陸地;海洋;地殼【知識點】地球的內部結構;地殼的組成【解析】【分析】地球內部結構是指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地球內部從外到內可以劃分為三層,分別是地殼、地幔、地核。地殼是最外面的一層,由堅硬的巖石組成。無論是在陸地上,還是在海洋底部,都分布著堅硬的巖石層。 它們構成了地球的地殼。4.根據巖石形成的原因,可以將其分為 、 、 。【答案】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知識點】地球的內部結構;地殼的組成【解析】【分析】巖石為礦物的集合體,是組成地殼的主要物質。根據形成成因。巖石可分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三大類。由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是巖漿巖:在外力作用下沉積物固結成巖作用形成的是沉積巖;已有巖石在高溫高壓的地質環境下經過變質作用形成的是變質巖。故答案為: 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5.組成地球表面的巖石可以分為沉積巖、變質巖和 。【答案】巖漿巖【知識點】地球的內部結構;地殼的組成【解析】【分析】巖石為礦物的集合體,是組成地殼的主要物質。根據形成成因。巖石可分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三大類。由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是巖漿巖:在外力作用下沉積物固結成巖作用形成的是沉積巖;已有巖石在高溫高壓的地質環境下經過變質作用形成的是變質巖。故答案為:巖漿巖。6.地震是一種 現象。【答案】自然【知識點】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下的巖層在壓力的作用下會發生變形。當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時。巖層就會發生突然的、快速的斷裂。巖層斷裂所產生的地震傳到地表就會引起地表的震動,這就是地震,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故答案為:自然。7.(2022三下·埇橋期末)不同土壤適宜不同植物的生長,大多數的植物適合在 中生長。耐旱的植物適合在 中生長。【答案】壤土;沙質土【知識點】不同土壤適合的植物【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長一般離不開土壤,不同的土壤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沙質土適合耐旱的植物生長;黏質土適合耐澇的植物生長;一般來說,大多數的植物都適合在壤土中生長。8.(2022四下·昌黎期末)巖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其中, 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長環境。【答案】土壤【知識點】土壤的作用【解析】【分析】巖石和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土壤可以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長環境。9.(2022三下·浠水期中)沙質土比較 、 性好,比較適合西瓜、花生、仙人掌、薯類、芝麻等植物生長。【答案】粗糙;滲水【知識點】不同土壤適合的植物【解析】【分析】考查沙質土的特點,沙質土壤是指含沙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良好的土壤。10.(2023四上·嘉祥月考)天氣是一定區域 內大氣中的各種氣象狀態。我們可以用氣溫風向、風力、 、云量等描述天氣。【答案】短時間;降水量【知識點】天氣現象【解析】【分析】天氣是指某一地區在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天氣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我們每天都能感覺到天氣帶來的變化,通過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征來描述天氣。二、判斷題11.農業生產離不開土地、水等自然資源。( )【答案】正確【知識點】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中人類可以直接獲得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農業生產離不開土地、水等自然資源。因此我們要可持續發展需要合理使用資源。12.地球上淡水所占比例很低,但可利用的淡水非常多。( )【答案】錯誤【知識點】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地球上水的總量約為14億立方千米,其中約97.5%都是咸水(海洋、咸水湖),淡水資源僅占總水量的2.5%左右,約3500萬立方千米。淡水中近70%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永凍積雪和大部分不易利用的地下水,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占地球總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所以地球上淡水所占比例很低,可利用的淡水所占比例更低。13.中心持續風力達到12至13級的熱帶氣旋被稱為臺風。( )【答案】正確【知識點】臺風【解析】【分析】臺風是赤道以北。日界線以西。亞洲太平洋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臺風是一個強烈的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力達到12至13級的熱帶氣旋被稱為臺風。故本題正確。14.在兩次震動的間隙,應該迅速從建筑物內有序撤離到附近的應急避難場所或其他安全空曠的地方。( )【答案】正確【知識點】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大地震發生時,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瞬間坍塌是引起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當地震突然來臨時,采取正確的避險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在室內,應迅速就近躲到結實的物體下或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在兩次震動的間隙,應該迅速從建筑物內有序撤離到附近的應急避難場所或其他安全空曠的地方。故答案為:正確。15.(2022六上·興仁期中)烏云的特點是高度較低,云層較厚,烏云密布預示著將要下雨。【答案】正確【知識點】天氣現象【解析】【分析】烏云指天空中黑顏色的云,是因為層狀云或積雨云的云層太厚,太陽和月亮的光線很難透射過來所形成的顏色。它的特點是云層很厚、高度較低,看上去云體很黑,給人以陰沉的感覺。烏云密布預示著將要下雨,是下雨的明顯前兆。題目說法正確。三、單選題16.地下水屬于( )。①可再生資源 ②不可再生資源 ③自然資源 ④氣候資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答案】B【知識點】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經人類加工的資源,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地下水屬于自然資源中的可再生資源。17.在自然保護區里,做法錯誤的是( )。A.開荒種田 B.禁止狩獵 C.嚴禁砍伐【答案】A【知識點】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保護珍稀動植物,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珍稀動植物的一種措施。在自然保護區里禁止狩獵、嚴禁砍伐、設置警示牌,不能開荒種田。18.大地震發生時,地震造成的建筑物( )是引起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A.瞬間坍塌 B.破裂 C.搖晃【答案】A【知識點】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是巖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突然破裂,引起一定范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地震發生時,所造成的建筑物瞬間坍塌是引起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19.模擬火山噴發實驗時,加入適量稀釋的紅墨水的作用是( )。A.染色模擬炙熱的巖漿B.與洗衣粉反應產生紅色泡沫C.與蘇打粉反應產生氣泡【答案】A【知識點】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殼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壓力越大。巖漿像燒熔了的玻璃似的通過巖石空隙或裂縫向上運動。地殼運動破壞地下的平衡時,巖漿不斷上升過程中,遇到薄弱的地殼時,就會噴出地表,形成火山。模擬火山噴發實驗時,加入適量稀釋的紅墨水的作用是染色模擬炙熱的巖漿,這樣也讓實驗效果更加明顯。20.(2023四下·盤州期中)下列現象中,( )沒有預示著天快要下雨了。A.小魚沉入水底 B.蜻蜓飛得很低 C.螞蟻往高處搬家【答案】A【知識點】天氣現象;動物的行為【解析】【分析】天氣的最大特點是多變,各種不同天氣與動植物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一些情況下, 動物對變化的天氣情況有著超乎尋常的感知力,它們能夠捕捉到非常細微的變化,比如蜻蜓飛得很低、螞蟻往高處搬家、小魚浮出水底預示著天快要下雨了。小魚沉入水底與天下雨無關。21.(2022三上·威信期末)將土塊放入水中,會看到有氣泡從土塊中冒出,說明土壤中含有( )。A.石子 B.水分 C.空氣【答案】C【知識點】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分析】考查土壤的成分,看到氣泡冒出,說明土壤中有空氣存在。22.(2022四下·昌黎期末)將干燥的土塊兒放入水中,會產生氣泡,是因為土壤中有( )。A.沙 B.黏土 C.空氣【答案】C【知識點】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分析】考查土壤的成分,土塊在水中會產生氣泡,說明土壤中是含有空氣的。23.(2019五上·南潯期末)取少量的土壤,放入試管中,用試管夾夾住在酒精燈上加熱,過一會兒后試管壁上出現了水珠,這說明了( )。A.土壤中有水分 B.土壤中有生物 C.土壤中有空氣【答案】A【知識點】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解答】 取少量的土壤,放入試管中,用試管夾夾住在酒精燈上加熱,過一會兒后試管壁上出現了水珠,這說明了土壤中有水分,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著幾十億個生物體。土壤為他們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間,也為人類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來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殘體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質更豐富。動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動土壤,為空氣和水營造空間。24.(2023三下·懷安期末)下列應對臺風的方法錯誤的是( )A.關好門窗 B.把花盆搬到陽臺上C.留在室內 D.不靠近廣告牌【答案】B【知識點】臺風【解析】【分析】自然災害面前要學會自我保護。臺風來臨時及時關注臺風的移動路徑,對高大的樹枝進行剪枝和加固,要遠離可能有高空墜落物的地方,不能躲避在大樹下、廣告牌下,可以躲避在房屋內,關好門窗,準備蠟燭、手電筒、收音機、以及足夠的食物、飲水等。不能把花盆搬到陽臺上。25.(2022三上·博興期末)如果觀察到紅旗飄向西方,那么我們可以判定當時刮的是( )。A.東風 B.北風 C.西風【答案】A【知識點】風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 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指向標的箭頭指向與風向一致,紅旗飄動的方向與風向相反。因此,紅旗飄向西方,這時吹的是東風。四、連線題26.(2023三下·廣元期末)下面哪句話是在說天氣,哪句話是在說氣候?請正確連線。四季分明今天可真冷 A.天氣未來兩天內有寒潮北極全年嚴寒 B.氣候昨天一直在下雨【答案】【知識點】天氣現象;氣候【解析】【分析】天氣是一個時間的氣候現象,氣候是長時間的一個天氣或者天氣現象的體現。四季分明、北極全年嚴寒是描述氣候的,今天可真冷、未來兩天內有寒潮、昨天一直在下雨是描述氣候。27.(2025三上·定西期末)我會連線,請把對應的連起來。第一步 天氣會商第二步 氣象員做出預報第三步 發布天氣預報第四步 數值天氣預報第五步 數據收集【答案】【知識點】天氣預報的制作【解析】【分析】天氣預報是使用現代科學技術對未來某一地點地球大氣層的狀態進行預測。制作天氣預報的步驟有五個步驟,分別是:數據收集、數值天氣預報、氣象員做出預報、天氣會商、發布天氣預報。五、綜合題28.(2022三下·本溪期末)根據要求回答問題。(只填字母序號)(1)根據氣象符號,今天的天氣是 。(A.晴 B.多云 C.雨)(2)左側是表示星期一到星期五天氣情況的氣象符號,星期二的天氣是 ,星期五的天氣是 。(A.晴B.多云C.雨)(3)從氣象符號中可以看出 會出現降水。(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四)【答案】(1)B(2)A;B(3)C【知識點】整理我們的天氣日歷【解析】【分析】(1)根據天氣圖標可知,太陽被云遮住,是表示多云天氣;(2)由圖可知,星期二星期三的天氣是晴,星期五是多云。(3)從氣象符合中可以看出,星期四會出現降水。29.巖石是大自然的寶貴資源。天天在野外采集了不少巖石,并在觀察過程中詳細記錄了它們的特征 (如表),請回答下列問題。巖石編號 特征記錄 巖石編號 特征記錄A 黑色、顆粒緊密、有斑點 D 白色、顆粒疏松、多孔B 淡黃色、顆粒疏松、敲擊聲音清脆 E 淺灰色、顆粒緊密、多孔C 深紫色、顆粒緊密、層次明顯 F 深紅色、顆粒疏松、有條紋(1)請根據巖石特征,把巖石的編號填寫在下面的表格中。按顏色分類 深色: 淺色:按顆粒疏密分類 緊密: 疏松:按有無小孔分類 有小孔: 無小孔:(2)下列關于巖石和土壤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土壤下面有巖石,如基巖碎屑和基巖B.巖石是地球的組成部分,而土壤不是C.植物和動物一般生活在表層土中【答案】(1) A 、 C ;B 、 D 、 E 、 F ; A 、 C 、 E ;B 、 D 、 F ; D 、 E;A 、 B 、 C 、 F(2)B【知識點】礦物的外觀;礦物的組成;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1)深色:深色通常指顏色較濃重、暗沉的顏色,根據題目中巖石的顏色描述,巖石 A (黑色)、 C (深紫色)屬于深色,所以應填寫 A 、 C 。 淺色:淺色是指顏色比較淡、明亮的顏色,巖石 B (淡黃色)、 D (白色)、 E (淺灰色)、 F (深紅色)屬于淺色,所以應填寫 B 、 D 、 E 、 F 。緊密:根據特征記錄,巖石 A (顆粒緊密)、 C (顆粒緊密)、 E (顆粒緊密)的顆粒特征為緊密,所以應填寫 A 、 C 、 E 。 疏松:巖石 B (顆粒疏松)、 D (顆粒疏松)、 F (顆粒疏松)的顆粒特征為疏松,所以應填寫 B 、 D 、 F 。有小孔:從特征記錄可知,巖石 D (多孔)、 E (多孔)具有多孔的特征,所以應填寫 D 、 E 。 無小孔:巖石 A (無相關小孔描述)、 B (無相關小孔描述)、 C (無相關小孔描述) 、 F (無相關小孔描述)沒有提到有小孔的特征,所以應填寫 A 、 B 、 C 、 F 。(2)巖石和土壤都是地球的重要組成部分。巖石是地球固體圈層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土壤是地球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它是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產物,同樣對地球的生態系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該選項說法錯誤。六、簡答題30.地殼的巖石分為哪三類?【答案】根據巖石形成的原因,可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知識點】地殼的組成【解析】【分析】巖石為礦物的集合體,是組成地殼的主要物質。根據形成成因。巖石可分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三大類。由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是巖漿巖:在外力作用下沉積物固結成巖作用形成的是沉積巖;已有巖石在高溫高壓的地質環境下經過變質作用形成的是變質巖。31.(2020三上·市中區期末)我國的土壤資源破壞比較嚴重,作為小學生,我們能為保護土壤做哪些事,請你寫下來。(寫三條即可)【答案】植樹造林,不隨手扔垃圾,保護水資源【知識點】不同土壤適合的植物【解析】【解答】 我國的土壤資源破壞比較嚴重,作為小學生,我們可以植樹造林,不隨手扔垃圾,節約水資源。【分析】土壤是我們重要的資源之一,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保護土壤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32.(2024三上·依安期末)你知道可以用哪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嗎 (可以用文字或者畫圖表示)【答案】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知識點】風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風向是指風吹過來的方向,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風吹來的方向。我們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分別是: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33.請在下圖中將土壤的結構補充完整。【答案】表層土;下層土;巖石碎屑;基石【知識點】土壤剖面【解析】【分析】從圖的最上層到最下層,依次應填: 表層土:一般顏色較深,含有豐富的腐殖質 ,是土壤中生物最活躍的一層,植物的根系也多集中在此層。 下層土:顏色比表層土淺,腐殖質含量相對較少,礦物質顆粒較多,保水保肥能力相對表層土較弱。 巖石碎屑:由巖石風化而成,顆粒較大,進一步風化后可逐漸形成土壤顆粒。 基巖 :是土壤形成的母質來源,位于土壤最下層,是未風化或微弱風化的堅硬巖石。34.(2025六上·涼州期末) 我們的地球模型還可以如何改進 【答案】①提高精度:在制作地球結構模型時, 可以嚴格按照比例制作, 更精確地表達地球知識。②增強美觀度: 可以把地球海陸分布模型制作得更美觀。③改進材料: 在制作過程中, 可以選擇更合適的材料。 例如, 使用魚線切割可以得到更平整的橫切面;用橡皮泥會比超輕粘土更容易切割。④ 增加功能: 可以在制作地球自轉模型時, 用輪軸代替吸管, 使“地球”轉動得更方便。【知識點】制作地球模型【解析】【分析】地球是一個球體,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地球儀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不同地球模型表達的地球知識不同,制作方法、材料也不同,適用的范圍也是不同的,我們制作的地球模型可以再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進:能否使模型更精確地表達地球知識,能否使模型更美觀,能否從材料方面改進制作方法,能否增加表達的知識內容以增強模型功能等。七、實驗探究題35.(2023三上·嘉祥期中)探究土壤成分實驗。(1)用手摸發現有的土壤是濕的,說明土壤中含有 。(2)把土壤放入水中,發現有氣泡產生,說明土壤中有 。(3)把土壤放進盛有水的燒杯里,攪拌,然后靜置,會出現 現象,上層顆粒小,下層顆粒大,說明土壤中含有 、 等成分。(4)把土壤放到火焰上加熱后,會聞到難聞的氣味,說明土壤中含有 。(5)實驗室中經常會使用 來加熱,點燃時要 ,用 來加熱,熄滅時要用燈帽蓋 次。【答案】(1)水分(2)空氣(3)沉淀;沙;黏土(4)腐殖質(5)酒精燈;平放;外焰;兩【知識點】土壤的成分、狀態【解析】【分析】(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用手摸發現有的土壤是濕的,說明土壤里含有水分。(2)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把土壤放進盛有水的燒杯里,觀察到有氣泡冒出,這說明土壤中有空氣。(3)將土壤放入水中,攪拌水中的土壤,靜置一段時間后,發現沉積下來的土壤有分層現象,顆粒相對較大的沉積在下面。用玻璃棒攪拌放入土塊的水,然后靜置,沉淀后,會發現土壤分層,杯中的物質分為四層:從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沙礫。所以說明土壤中含有沙、黏土等成分。(4)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在給土壤加熱的過程中,我們聞到有一股焦臭味,說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質。(5)酒精燈是以酒精為燃料的加熱工具,廣泛用于實驗室,工廠,醫療,科研等。酒精易燃、易揮發,在使用中要嚴格按照使用方法操作。酒精燈點燃時要平放,用外焰來加熱;用完要熄滅時,應該用燈帽將其蓋滅,蓋滅后需要再重蓋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時燈帽打不開。36.花崗巖是常見的巖石,它由三種礦物組成,請你完成下面的探究。(1)下列三種礦物中,條痕顏色為無色透明的是 ( )。A.石英 B.長石 C.云母(2)要描述石英、長石、云母的光澤,可借助其他物體的 特性,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描述,一般可以與 、 、 、蠟燭、 等物體的反光性相比較。(3)觀察花崗巖的顆粒,其中黑色的是 ,淺色的是 ,透明的是 。 (均填“石英” “長石” 或 “云母”)(4)下列關于礦物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已知礦物中最硬的是金剛石B.巖石就是礦物,礦物就是巖石C.礦物在生活中有很大的利用價值,比如食用、醫療、科研等【答案】(1)C(2)反光;金屬;玻璃;絲綢;泥土(3)云母;長石;石英(4)B【知識點】礦物的外觀;礦物的組成【解析】【分析】常見的巖石有:花崗巖、礫巖、砂巖、石灰巖、頁巖、板巖、大理巖等。我們可以觀察巖石的顏色、光澤、條痕、軟硬、氣味、花紋、輕重等來描述巖石。(1)白色的無釉瓷板摩擦,條痕顏色是無色透明的是云母,選項C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意。(2)結合課本所學可知,要描述石英、長石、云母的光澤,可借助其他物體的反光特性,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描述,一般可以與金屬、玻璃、絲綢、蠟燭、泥土等物體的反光性相比較。(3)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石英、云母、長石都是自然界的礦物。觀察花崗巖的顆粒,其中黑色的是云母,淺色的是長石,透明的是石英。(4)礦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單獨存在,通常都是幾種混雜在一起組成巖石。所有的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巖石是礦物的集合體,而礦物集合體不一定是巖石,選項B描述錯誤,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C。(2)反光;金屬;玻璃;絲綢;泥土。(3)云母;長石;石英。(4)B。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天氣、地球表面、巖石與礦物(學生版).docx 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天氣、地球表面、巖石與礦物(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