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空氣、水和溫度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空氣、水和溫度

資源簡介

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空氣、水和溫度
一、填空題
1.(小學科學大象版三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測試卷 )春天,楊樹飛絮,   能把飛絮吹到很遠的地方。
2.(粵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3.21《風的能量》)風能雖然被人們利用,但有時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   。
3.如果水中混進了泥沙等物質,就會變得混濁。人們常常通過凈水器等裝置,采用   、   等方法,將水中的雜質分離出來。
4.空氣污染指數簡稱   ,是一種反應和評價   的指標,這個指標分為   個級別。
5.水是珍貴的自然資源。如果水中混入有   或有   的物質,水體就會受到(  ),影響水的   ,甚至會危害人類   、破壞生態環境。
6.凈水器中常使用   、   、   等物質過濾或吸附雜質,以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7.(2023三上·菏澤期末)   的流動是風形成的原因
8.(2025三上·臨潼期末)像粉筆、水一樣,空氣也占據一定的   。
9.(2025三上·平湖期末)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   狀態,在常壓環境下,溫度高于   ℃時,冰就會開始   ,變為   的水。
10.(2025三上·惠民期末)秋天,洗過的衣服變干是水通過   方式變成了水蒸氣揮發到空氣中去了,在較冷的天氣,小科發現洗衣粉溶解到水中較慢,那么他可以采用   (選填“攪拌”或“放在溫水中”)方法加快溶解比較合適。洗衣粉溶解到水中后,   .(選填“能”或“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它和水分開了。
二、判斷題
11.秸稈的焚燒可以廢除垃圾,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
12.(2024六下·東昌府月考)水是珍貴的自然資源,我們要節約用水 (  )
13.(2023五上·法庫月考)霧和霾是一種天氣現象,都與環境污染有關。(  )
14.(2023三上·通道期中)做風的模擬實驗時,我們需要準備一個封閉的箱子。(  )
15.(2022三上·賈汪期中)空氣流動得快就會刮起大風,流動得慢就會形成微風。
三、單選題
16.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從我做起。下列行為中,不宜提倡的是(  )。
A.用洗衣水沖洗廁所
B.發現學校自來水管破裂,及時報告老師
C.在河邊隨意丟棄的廢物
17.下列不屬于水體污染的是(  ) 。
A.生活中的污水
B.過量使用的化肥的水
C.清澈的泉水
18.(2022六上·興仁期中)霧多發生在早晨,太陽升起后霧就會消散,原因是(  )。
A.太陽升起后,地面氣溫上升,空氣中的小水滴蒸發成水蒸氣
B.太陽照射使我們看得更清楚,實際上霧還在
C.太陽升起后,空氣中的水蒸氣消失
19.(2025一下·期末)下面不是節約用水的行為的是(  )。
A.用洗腳水沖馬桶
B.接完水不關閉水龍頭
C.用洗菜水澆花
20. 關于空氣的認識 ,下面正確的是( ) 。
A.空氣不是物體 B.空氣是流動的 C.固體里面沒有空氣
21.大氣中,會使地球表面溫度升高,造成氣候變化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氣 C.二氧化碳
22.水燒開時壺口冒出的“白氣”是(  )。
A.水蒸氣 B.小水珠 C.不太確定
23.(2025六下·東陽期末)下列(  )圖標是節約用水的標志。
A. B. C. D.
24.(2025五上·梁山期末)夏天空調打開時,空調的扇葉(  ),房間能更快地涼快起來。
A.向上開 B.向下開 C.平放在中間
25.(2025五上·梁山期末)當夜晚的氣溫急劇降低到(  ),接近地表的水蒸氣會在物體表面凝結成霜。
A.0℃ B.0℃以上 C.0℃以下 D.100℃
四、連線題
26.(2025五上·微山期末)霧、露、霜、云、雪分別是在什么條件下形成的
水蒸氣遇冷凝結,在所接觸的物體表面形成小水珠 云
水蒸氣遇冷凝結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飄浮在低空 霧
水蒸氣遇冷凝結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飄浮在高空 霜
高空的水蒸氣在 0℃以下受冷形成小冰晶,降落地面 雪
低空的水蒸氣在0℃以下受冷,在物體表面形成小冰晶 露
27.(2025三上·東陽期末)將下列特征與物體相連。
看不見 液體 看得見 重 透明 氣體 無色 輕
水 空氣
五、綜合題
28.(2025三上·溫嶺期末)空氣是否有質量的探究。
小明利用簡易天平、皮球、打氣筒和綠豆等器材對空氣進行了以下研究。
(1)稱量空氣前,在簡易天平兩端分別放入充足空氣的皮球和若干綠豆。此時,他應該把天平調試成(  )的狀態。
A.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
(2)小明往皮球里打入 1 筒空氣后,發現天平兩端還是平衡,根據這一現象他   (填“能”或“不能”)得出空氣有質量的結論。
(3)繼續打入 9 筒空氣后,他發現了(  )的現象,初步證明空氣是有質量的。
A.平衡
B.皮球往上翹
C.皮球往下沉
(4)在上題中,繼續在天平右端放入 3 顆綠豆,天平才恢復平衡,由此推測10筒空氣的質量約為(  )。
A.10 顆綠豆的質量 B.3克 C.3顆綠豆的質量
(5)在上題的天平平衡之后,將皮球里的空氣放出一部分,使其恢復到剛好充足空氣的樣子,那么天平可能會(  )。
A.保持不變 B.往綠豆一端下沉 C.往皮球一端下沉
(6)比較相同質量的空氣和綠豆體積時,可以發現(  )。
A.空氣的體積大 B.綠豆的體積大 C.它們的體積一樣大
(7)小明還嘗試用其他物品來恢復天平平衡,實驗記錄如下表,由此可知,10 筒空氣的質量約為(  )。
A.3顆紅豆的質量 B.3顆米粒的質量 C.10 顆米粒的質量
(8)為了尋找更多的證據證明空氣有質量,小明還可以用(  )來測量 10 筒空氣的質量。
A.蘋果 B.玻璃彈珠 C.回形針
(9)剛好充滿空氣的皮球里面還可以打入10筒空氣,這主要利用了空氣具有(  )的特征。
A.可以壓縮 B.很輕 C.占據空間
29.(2022三上·余姚期末)在科學課堂上,我們做過以下三個實驗,讓我們跟慣慣一起來挑戰一下吧,結合所學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在“水蒸發”實驗中,使用酒精燈的操作中,錯誤的是(  )。
A.要用酒精燈的焰心加熱杯中的水
B.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其他酒精燈
C.熄滅酒精燈時要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
(2)在“水蒸發”實驗中,將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騰的水面上(塑料袋被擠壓過);我們可以看到塑料袋   (填“變鼓”或“變扁”),這是因為水沸.騰后變成了   ,體積   (填“變大”或“變小”)。
(3)在“水結冰”實驗中,在試管外的碎冰里加食鹽,主要是為了(  )。
A.讓冰咸一些
B.讓碎冰更多
C.讓試管外的溫度更低
(4)通過觀察實驗二,發現水開始結冰時的溫度最接近于(  )
A.5 ℃ B.0 ℃ C.-5℃
(5)“水結冰”和“冰融化”實驗中,都用到了橡皮筋,它的作用是(  )。
A.固定溫度計的位置
B.固定試管
C.標出原來水和冰的高度
(6)我們觀察到,實驗三的冰全部融化后,體積(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六、簡答題
30.(2019三上·江山期末)我們用什么方法可以讓周圍的人感受到空氣的流動?(至少說出2個方法)
31.(2025一下·期末)關于空氣和水,你還能提出哪些想知道的問題? 至少各寫 1 個。
32.(2024三上·定西期中) 說一說孔明燈為什么會升上高空呢
33.(2024三上·石首期中)你知道空氣有哪些特征嗎 (至少寫出三點)
   。
34.(2024三上·定西期中)空氣占據空間在生活中得到怎樣的應用
七、實驗探究題
35.科學課上,三(1)班同學研究了風是怎樣形成的。
(1)如圖所示,在紙箱里放入一根點燃的蠟燭,會觀察到上方的紙條   。
(2)這說明   。
(3)在生活中,可以用   、   等方法制造風。
(4)如右圖所示,點燃蠟燭后,可以觀察到   。
36.產生新物質的變化中常出現發光、放熱的現象。豆豆認為有發光、放熱現象的不一定產生新物質,學習小組對此開展討論和驗證。
提出問題: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都能產生新物質嗎
作出猜想及假設:猜想一:都能產生新物質;猜想二:不一定都能產生新物質。
實施探究及結果:
(1)將干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燃燒的火焰上,觀察到燒杯內壁上出現   ;手摸燒杯有   的感覺。
(2)分析:蠟燭燃燒生成   ,所以蠟燭燃燒是產生   物質的變化。
(3)觀察白熾燈(發光物質為鎢絲):
通電前 通電過程中 通電后
燈絲為銀白色固體 發出白光,手摸燈泡感覺    燈絲為銀白色固體
分析:通電前后,鎢絲本身沒有發生變化,燈絲通電發光、放熱   (填“會”或“不會”)產生新物質。
實驗結論:猜想   (填“一”或“二”)正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流動的空氣
【知識點】風
【解析】【分析】流動的空氣就是風,風可以吹到很遠的地方。
2.【答案】危害
【知識點】風;運動物體的能量;各種形式的能量
【解析】【解答】盡管風能給人們帶來了方便,但是一些能量過大的風,如龍卷風也給人們帶來了災難。所以我們應該合理利用風能。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風能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3.【答案】沉淀;過濾
【知識點】水的凈化
【解析】【分析】如果水中混進了泥沙等物質,水就會變得混濁不堪。人們常常通過凈水器等裝置,采用沉淀、過濾等方法,將水中的雜質分離出來,這也是人們經常分離物體和水的辦法。
4.【答案】API;空氣質量;七
【知識點】空氣污染
【解析】【分析】空氣污染指數簡稱API,是一種反應和評價空氣質量的指標,這個指標分為七個級別。空氣污染指數劃分為0-50、51-100、101-150、151-200、201-250、251-300和大于300七檔,對應于空氣質量的七個級別。空氣污染指數越大,級別越高,說明污染越嚴重,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越明顯。
5.【答案】毒;害;污染;使用價值
【知識點】水污染
【解析】【分析】水是珍貴的自然資源。如果水中混入有毒或有害的物質,水體就會受到污染,影響水的使用價值,甚至會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破壞生態環境。水污染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加劇了水資源短缺。
6.【答案】沙;棉;活性炭
【知識點】水的凈化
【解析】【分析】凈水器中常使用沙、棉、活性炭等物質過濾或吸附雜質,以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用小卵石除去較大的顆粒,再用石英砂除去較小的顆粒,再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異味,最后是蓬松棉,起支撐作用。
7.【答案】空氣
【知識點】風
【解析】【分析】考查風的形成,空氣的流動形成了風。
8.【答案】空間
【知識點】空氣能占據空間
【解析】【分析】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空氣像粉筆、水一樣都能占據一定的空間。
9.【答案】液體;0;固態;液態
【知識點】水的三態變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種狀態,且三種狀態之間可以相互轉換。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態狀態,在常壓環境下,溫度高于0℃時,冰就會開始熔化,變為液態的水。
10.【答案】蒸發;放入溫水中;不能
【知識點】水的蒸發;物質的分離;水的三態變化
【解析】【分析】秋天,洗過的衣服變干是水通過蒸發方式變成了水蒸氣揮發到空氣中去了。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洗過的衣服上的水會在常溫下逐漸蒸發變成水蒸氣,從而使衣服變干。在較冷的天氣,小科發現洗衣粉溶解到水中較慢,那么他可以采用放在溫水中方法加快溶解比較合適。因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物質的溶解速度就越快。攪拌也能加快溶解,但相比之下,在冷水中攪拌效果不如提高溫度明顯,放在溫水中能從本質上加快洗衣粉分子的運動速度,從而加快溶解。洗衣粉溶解到水中后,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它和水分開了。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洗衣粉溶解在水中形成了均一、穩定的溶液,洗衣粉以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均勻分散在水中,不能通過過濾的方法將其與水分離。
11.【答案】錯誤
【知識點】空氣污染
【解析】【分析】焚燒秸稈可能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氧化亞氮和一氧化碳等氣體,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秸稈的焚燒雖然可以廢除垃圾,但是會造成空氣污染,是不可取的行為。
12.【答案】正確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經人類加工的資源,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水是珍貴的自然資源,我們要節約用水。
13.【答案】錯誤
【知識點】空氣污染
【解析】【分析】霾,是指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氣渾油的現象,它的核心物質是空氣中懸浮的灰塵顆粒,霾是一種天氣現象,與環境污染有關系。霧,是在水汽充足、微風及大氣層穩定的情況下,相對濕度達到100%時,空氣中的水蒸氣便會凝結成細小的水滴懸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是一種天氣現象,與環境污染無必然關系。故題目說法錯。
14.【答案】錯誤
【知識點】風
【解析】【分析】做風的模擬實驗時,不能使用封閉的箱子,這樣空氣不流動,無法形成風。題目說法錯誤。
15.【答案】正確
【知識點】風
【解析】【分析】風是空氣流動形成的,空氣流動的快就會形成大風,空氣流動的慢就會形成微風,題目說法正確。
16.【答案】C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為人類提供了生活、工業、農業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國是缺水國家之一,因此我們要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從我做起,我們可以用洗衣水沖洗廁所、發現學校自來水管破裂,及時報告老師、及時更換漏水的龍頭等。在河邊隨意丟棄的廢物會污染水資源,不宜提倡。
17.【答案】C
【知識點】水污染
【解析】【分析】水體污染是指當進入水體的污染物質超過了水體的環境容量或水體的自凈能力,使水質變壞,從而破壞了水體的原有價值和作用的現象,比如生活中的污水以及過量使用化肥的水都屬于水體污染。因此清澈的泉水不屬于水體污染。
18.【答案】A
【知識點】天氣現象;水的三態變化
【解析】【分析】霧是由懸浮在近地面或水面空氣中的小水滴組成,太陽升起后,地面氣溫升高,空氣中的小水滴被蒸發成水蒸氣,霧也就消失了。此題選A。
19.【答案】B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盡管地球上水資源總量很大,但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并不多,淡水資源的分布也很不均衡,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用洗腳水沖馬桶、用洗菜水澆花屬于節約用水的方法,接完水不關閉水龍頭不屬于節約用水的方法。故選B。
20.【答案】B
【知識點】空氣的特征
【解析】【分析】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很多現象證明空氣是流動的。比如,風吹動樹葉沙沙作響,風就是流動的空氣;我們能感受到的微風拂面,也是流動的空氣與我們皮膚接觸產生的感覺。所以空氣是流動的,選項 B 正確。
21.【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特征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它能吸收地面輻射的熱量,并將一部分熱量反射回地面,從而使地球表面溫度升高,造成氣候變化。二氧化硫主要會導致酸雨等環境問題,氮氣是大氣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性質較為穩定,通常不會直接導致地球表面溫度升高和氣候變化。
22.【答案】B
【知識點】凝結
【解析】【分析】水燒開時,壺中的水會汽化成水蒸氣,而水蒸氣是無色透明的氣體,肉眼是看不見的。當水蒸氣從壺口冒出后,遇到周圍溫度較低的空氣,會發生液化現象,液化成許多細小的水滴,這些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 “白氣”。所以水燒開時壺口冒出的 “白氣” 是小水珠,而不是水蒸氣。
23.【答案】D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我國節水標志是由水滴、人手和地球3部分變形組成,象征節約用水是保護地球生態的重要措施。標志圖中空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水是由拼音字母J和S變形而成,寓意節水。因此D圖標是節約用水的標志。
24.【答案】B
【知識點】對流
【解析】【分析】冷空氣溫度低,空氣受熱體積收縮,重量重,冷空氣向下走。當扇葉向下開時,冷空氣直接被吹向房間的下部,這樣更容易與室內的熱空氣進行交換,使整個房間更快地降溫。
25.【答案】C
【知識點】自然界的水循環
【解析】【分析】在溫度降到0℃以下時,接近地面的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體表面上形成小冰晶,這就是霜。
26.【答案】
【知識點】水的三態變化
【解析】【分析】霧:在夜間,地面熱量散失,溫度迅速下降,當空氣冷卻到一定程度時,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微小的水滴,這些小水滴大量聚集并懸浮在低空(貼近地面)的空氣中,就形成了霧。露:在溫暖季節的夜間,地面物體散熱冷卻,使貼近地面的空氣層也隨之降溫,當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物體表面時,就會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物體表面,這就是露。霜:在寒冷的夜間,地面溫度迅速降低到 0℃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直接接觸到溫度很低的物體表面時,會直接凝華成小冰晶,附著在物體上,形成霜。云:含有水蒸氣的空氣上升,在上升過程中,空氣逐漸冷卻,當水汽達到飽和狀態時,水蒸氣就會凝結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這些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飄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 。雪:在高空,氣溫很低(一般在 0℃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凝華成小冰晶,這些小冰晶不斷聚集長大,當重力足夠大時,就會從高空降落下來,形成雪。
27.【答案】
【知識點】探究水的特征;空氣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是液體,通常我們看得見水,水還是無色透明的,質量較重;空氣是氣體,通常是看不見的,空氣也是無色的,質量較輕。
28.【答案】(1)A
(2)不能
(3)C
(4)C
(5)B
(6)A
(7)A
(8)C
(9)A
【知識點】空氣的特征;壓縮空氣;探究空氣是否具有質量;測定一袋空氣的質量
【解析】【分析】(1)如果天平處于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的狀態,說明天平兩端質量不相等,不能以此為基礎準確測量和比較后續操作中空氣的質量變化,所以應該把天平調試成平衡的狀態,答案選A。
(2)在這個實驗中,小明往皮球里打入1筒空氣后,發現天平兩端還是平衡。雖然空氣是有質量的,但可能由于1筒空氣的質量非常小,而該簡易天平的靈敏度不夠高,無法檢測出這微小的質量變化,所以不能僅僅根據天平仍然平衡這一現象就得出空氣有質量的結論。
(3)皮球往下沉因為繼續往皮球里打入了9筒空氣,皮球內的空氣質量增加了,在天平另一端綠豆質量不變的情況下,根據質量大的一端會下沉的原理,皮球這一端的質量大于綠豆那一端的質量,所以會出現皮球往下沉的現象,這就初步證明了空氣是有質量的,C選項正確。
(4)因為在天平左端皮球打入10筒空氣后下沉,在天平右端放入3顆綠豆天平恢復平衡,這說明此時天平兩端質量相等,也就意味著10筒空氣的質量和3顆綠豆的質量是相等的,即10筒空氣的質量約為3顆綠豆的質量,C選項正確 。
(5)最初天平平衡時,是在皮球打入10筒空氣且天平右端加入3顆綠豆的情況下實現的。現在把皮球里因打入10筒空氣增加的那部分空氣放出,皮球質量減輕,此時綠豆一端的質量大于皮球一端的質量,根據天平的原理,質量大的一端會下沉,所以天平會往綠豆一端下沉,B選項正確。
(6)空氣是氣體,氣體分子間的距離很大,分子間作用力較弱,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和可壓縮性,所以空氣的體積很容易改變,并且在相同質量下,其占據的空間較大。 綠豆是固體,固體分子間的距離很小,分子間作用力較強,固體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不容易被壓縮。相同質量的綠豆,由于其分子緊密排列,所占據的空間相對較小。
(7)觀察可知,10筒空氣質量相當于3克紅豆或者8可米粒質量。
(8)回形針的質量較小,通常一枚回形針質量大約零點幾克,質量比較微小。使用回形針來測量10筒空氣的質量時,可以通過增減回形針的數量較為精細地調節天平的平衡狀態,從而更有可能準確地測量出10筒空氣的質量,所以回形針更適合用于測量10)筒空氣這樣相對較小的質量,C選項合適。
(9)空氣分子間的距離較大,分子間的作用力較弱,所以空氣具有可壓縮性。剛好充滿空氣的皮球里面還能打入10筒空氣,正是因為空氣可以被壓縮,在皮球內空間一定的情況下,打入更多的空氣,空氣被壓縮,分子間的距離變小,使得更多的空氣能夠進入皮球內,A選項符合題意。
29.【答案】(1)A
(2)變鼓;水蒸氣;變大
(3)C
(4)B
(5)C
(6)B
【知識點】水的蒸發;酒精燈的使用;水結冰過程中的變化
【解析】【分析】 (1)使用酒精燈要注意:兩查:檢查燈芯是否燒焦或平整,檢查酒精燈內酒精量不能超過三分之二,不能少于三分之一;兩禁: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不可用嘴吹滅酒精燈,要用燈帽蓋滅。由于酒精燈外焰溫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燈外焰給物質加熱。
(2)在實驗中,將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騰的水面上(塑料袋被擠壓過);我們可以看到塑料變鼓,這是因為水沸騰后變成了水蒸氣,體積變大了。
(3)做水結冰的實驗時,在碎冰里加入較多的食鹽可以制造更低的溫度。
(4)通過觀察,發現水開始結冰時的溫度最接近于0℃。
(5)“水結冰”和“冰融化”實驗中,都用到了橡皮筋,它的作用是標出原來水和冰的高度,便于我們去觀察。
(6)冰在融化過程中,形態由固態變成了液態,體積會變小。
30.【答案】用扇子、作業本等扇風;自然風吹起時衣擺,樹葉會隨風而動
【知識點】風
【解析】【解答】用用扇子、作業本等扇風;自然風吹起時衣擺,樹葉會隨風而動 等現象可以感受到空氣的流通。
【分析】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盡管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我們可以從其他事物中間接感受到空氣的存在。
31.【答案】水受熱或受冷后體積是否會發生變化?
空氣受冷或受熱后體積是否會發生變化?
【知識點】探究水的特征;空氣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氣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能占據空間,有質量。水是一種液體,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有一定質量,能占據空間。
32.【答案】利用了空氣受熱膨脹上升的性質
【知識點】制作熱氣球
【解析】【分析】熱空氣溫度高,空氣受熱體積膨脹,空氣密度小,重量輕,所以熱空氣向上升;熱氣球、孔明燈都是利用了空氣受熱膨脹上升的性質。
33.【答案】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容易泄漏、很輕、有質量、能被壓縮、能占據空間等。(合理即可)
【知識點】空氣的特征;空氣能占據空間
【解析】【分析】空氣是無色無味的透明氣體,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占據一定的空間,并且沒有固定的形狀。空氣可以流動,沒有固定的體積,容易被壓縮和擴展。空氣有一定的重量,可以通過實驗證明其存在和重量。此外,空氣受熱后會上升,這是熱空氣比冷空氣輕的緣故 。
34.【答案】籃球、輪胎、救生圈等都應用了空氣占據空間的原理。
【知識點】空氣能占據空間
【解析】【分析】空氣占據空間,可以被壓縮,籃球、輪胎、救生圈等都應用了空氣占據空間的原理。
35.【答案】(1)擺動
(2)盒子里的空氣流動形成了風子打開電風扇風葉轉動起來
(3)扇扇子;打開電風扇
(4)風葉轉動起來
【知識點】風
【解析】【分析】(1)如圖所示,在紙箱里放入一根點燃的蠟燭,由于空氣受熱會上升,冷空氣會下降,空氣流動形成風,所以我們觀察到上方的紙條會擺動。
(2)這說明盒子里的空氣由于冷熱流動形成了風。
(3)空氣流動形成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扇扇子、打開電風扇等方法制造風。
(4)點燃蠟燭后,由于熱空氣會上升,冷空氣會下降,空氣流動會形成風,所以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風葉轉動起來。
36.【答案】(1)水珠;熱
(2)水;新
(3)熱;不會;二
【知識點】水的蒸發;凝結;水的三態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1)蠟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當將干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燃燒的火焰上時,蠟燭燃燒產生的水蒸氣遇冷會在燒杯內壁上凝結成小水珠。所以,觀察到燒杯內壁上出現水珠。蠟燭燃燒是一個放熱反應,會釋放出熱量。熱量會傳遞到燒杯上,使燒杯溫度升高。因此,手摸燒杯會有發熱的感覺。
(2)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在蠟燭燃燒過程中,石蠟與氧氣反應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是與石蠟和氧氣不同的物質,即有新物質生成。所以,蠟燭燃燒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
(3)通電前后,鎢絲本身沒有發生變化,燈絲通電發光、放熱會產生新物質。 實驗結論:猜想二正確。
1 / 1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空氣、水和溫度
一、填空題
1.(小學科學大象版三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測試卷 )春天,楊樹飛絮,   能把飛絮吹到很遠的地方。
【答案】流動的空氣
【知識點】風
【解析】【分析】流動的空氣就是風,風可以吹到很遠的地方。
2.(粵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3.21《風的能量》)風能雖然被人們利用,但有時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   。
【答案】危害
【知識點】風;運動物體的能量;各種形式的能量
【解析】【解答】盡管風能給人們帶來了方便,但是一些能量過大的風,如龍卷風也給人們帶來了災難。所以我們應該合理利用風能。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風能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3.如果水中混進了泥沙等物質,就會變得混濁。人們常常通過凈水器等裝置,采用   、   等方法,將水中的雜質分離出來。
【答案】沉淀;過濾
【知識點】水的凈化
【解析】【分析】如果水中混進了泥沙等物質,水就會變得混濁不堪。人們常常通過凈水器等裝置,采用沉淀、過濾等方法,將水中的雜質分離出來,這也是人們經常分離物體和水的辦法。
4.空氣污染指數簡稱   ,是一種反應和評價   的指標,這個指標分為   個級別。
【答案】API;空氣質量;七
【知識點】空氣污染
【解析】【分析】空氣污染指數簡稱API,是一種反應和評價空氣質量的指標,這個指標分為七個級別。空氣污染指數劃分為0-50、51-100、101-150、151-200、201-250、251-300和大于300七檔,對應于空氣質量的七個級別。空氣污染指數越大,級別越高,說明污染越嚴重,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越明顯。
5.水是珍貴的自然資源。如果水中混入有   或有   的物質,水體就會受到(  ),影響水的   ,甚至會危害人類   、破壞生態環境。
【答案】毒;害;污染;使用價值
【知識點】水污染
【解析】【分析】水是珍貴的自然資源。如果水中混入有毒或有害的物質,水體就會受到污染,影響水的使用價值,甚至會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破壞生態環境。水污染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加劇了水資源短缺。
6.凈水器中常使用   、   、   等物質過濾或吸附雜質,以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答案】沙;棉;活性炭
【知識點】水的凈化
【解析】【分析】凈水器中常使用沙、棉、活性炭等物質過濾或吸附雜質,以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用小卵石除去較大的顆粒,再用石英砂除去較小的顆粒,再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異味,最后是蓬松棉,起支撐作用。
7.(2023三上·菏澤期末)   的流動是風形成的原因
【答案】空氣
【知識點】風
【解析】【分析】考查風的形成,空氣的流動形成了風。
8.(2025三上·臨潼期末)像粉筆、水一樣,空氣也占據一定的   。
【答案】空間
【知識點】空氣能占據空間
【解析】【分析】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空氣像粉筆、水一樣都能占據一定的空間。
9.(2025三上·平湖期末)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   狀態,在常壓環境下,溫度高于   ℃時,冰就會開始   ,變為   的水。
【答案】液體;0;固態;液態
【知識點】水的三態變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種狀態,且三種狀態之間可以相互轉換。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態狀態,在常壓環境下,溫度高于0℃時,冰就會開始熔化,變為液態的水。
10.(2025三上·惠民期末)秋天,洗過的衣服變干是水通過   方式變成了水蒸氣揮發到空氣中去了,在較冷的天氣,小科發現洗衣粉溶解到水中較慢,那么他可以采用   (選填“攪拌”或“放在溫水中”)方法加快溶解比較合適。洗衣粉溶解到水中后,   .(選填“能”或“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它和水分開了。
【答案】蒸發;放入溫水中;不能
【知識點】水的蒸發;物質的分離;水的三態變化
【解析】【分析】秋天,洗過的衣服變干是水通過蒸發方式變成了水蒸氣揮發到空氣中去了。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洗過的衣服上的水會在常溫下逐漸蒸發變成水蒸氣,從而使衣服變干。在較冷的天氣,小科發現洗衣粉溶解到水中較慢,那么他可以采用放在溫水中方法加快溶解比較合適。因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物質的溶解速度就越快。攪拌也能加快溶解,但相比之下,在冷水中攪拌效果不如提高溫度明顯,放在溫水中能從本質上加快洗衣粉分子的運動速度,從而加快溶解。洗衣粉溶解到水中后,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它和水分開了。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洗衣粉溶解在水中形成了均一、穩定的溶液,洗衣粉以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均勻分散在水中,不能通過過濾的方法將其與水分離。
二、判斷題
11.秸稈的焚燒可以廢除垃圾,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
【答案】錯誤
【知識點】空氣污染
【解析】【分析】焚燒秸稈可能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氧化亞氮和一氧化碳等氣體,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秸稈的焚燒雖然可以廢除垃圾,但是會造成空氣污染,是不可取的行為。
12.(2024六下·東昌府月考)水是珍貴的自然資源,我們要節約用水 (  )
【答案】正確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經人類加工的資源,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水是珍貴的自然資源,我們要節約用水。
13.(2023五上·法庫月考)霧和霾是一種天氣現象,都與環境污染有關。(  )
【答案】錯誤
【知識點】空氣污染
【解析】【分析】霾,是指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氣渾油的現象,它的核心物質是空氣中懸浮的灰塵顆粒,霾是一種天氣現象,與環境污染有關系。霧,是在水汽充足、微風及大氣層穩定的情況下,相對濕度達到100%時,空氣中的水蒸氣便會凝結成細小的水滴懸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是一種天氣現象,與環境污染無必然關系。故題目說法錯。
14.(2023三上·通道期中)做風的模擬實驗時,我們需要準備一個封閉的箱子。(  )
【答案】錯誤
【知識點】風
【解析】【分析】做風的模擬實驗時,不能使用封閉的箱子,這樣空氣不流動,無法形成風。題目說法錯誤。
15.(2022三上·賈汪期中)空氣流動得快就會刮起大風,流動得慢就會形成微風。
【答案】正確
【知識點】風
【解析】【分析】風是空氣流動形成的,空氣流動的快就會形成大風,空氣流動的慢就會形成微風,題目說法正確。
三、單選題
16.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從我做起。下列行為中,不宜提倡的是(  )。
A.用洗衣水沖洗廁所
B.發現學校自來水管破裂,及時報告老師
C.在河邊隨意丟棄的廢物
【答案】C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為人類提供了生活、工業、農業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國是缺水國家之一,因此我們要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從我做起,我們可以用洗衣水沖洗廁所、發現學校自來水管破裂,及時報告老師、及時更換漏水的龍頭等。在河邊隨意丟棄的廢物會污染水資源,不宜提倡。
17.下列不屬于水體污染的是(  ) 。
A.生活中的污水
B.過量使用的化肥的水
C.清澈的泉水
【答案】C
【知識點】水污染
【解析】【分析】水體污染是指當進入水體的污染物質超過了水體的環境容量或水體的自凈能力,使水質變壞,從而破壞了水體的原有價值和作用的現象,比如生活中的污水以及過量使用化肥的水都屬于水體污染。因此清澈的泉水不屬于水體污染。
18.(2022六上·興仁期中)霧多發生在早晨,太陽升起后霧就會消散,原因是(  )。
A.太陽升起后,地面氣溫上升,空氣中的小水滴蒸發成水蒸氣
B.太陽照射使我們看得更清楚,實際上霧還在
C.太陽升起后,空氣中的水蒸氣消失
【答案】A
【知識點】天氣現象;水的三態變化
【解析】【分析】霧是由懸浮在近地面或水面空氣中的小水滴組成,太陽升起后,地面氣溫升高,空氣中的小水滴被蒸發成水蒸氣,霧也就消失了。此題選A。
19.(2025一下·期末)下面不是節約用水的行為的是(  )。
A.用洗腳水沖馬桶
B.接完水不關閉水龍頭
C.用洗菜水澆花
【答案】B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盡管地球上水資源總量很大,但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并不多,淡水資源的分布也很不均衡,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用洗腳水沖馬桶、用洗菜水澆花屬于節約用水的方法,接完水不關閉水龍頭不屬于節約用水的方法。故選B。
20. 關于空氣的認識 ,下面正確的是( ) 。
A.空氣不是物體 B.空氣是流動的 C.固體里面沒有空氣
【答案】B
【知識點】空氣的特征
【解析】【分析】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很多現象證明空氣是流動的。比如,風吹動樹葉沙沙作響,風就是流動的空氣;我們能感受到的微風拂面,也是流動的空氣與我們皮膚接觸產生的感覺。所以空氣是流動的,選項 B 正確。
21.大氣中,會使地球表面溫度升高,造成氣候變化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氣 C.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特征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它能吸收地面輻射的熱量,并將一部分熱量反射回地面,從而使地球表面溫度升高,造成氣候變化。二氧化硫主要會導致酸雨等環境問題,氮氣是大氣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性質較為穩定,通常不會直接導致地球表面溫度升高和氣候變化。
22.水燒開時壺口冒出的“白氣”是(  )。
A.水蒸氣 B.小水珠 C.不太確定
【答案】B
【知識點】凝結
【解析】【分析】水燒開時,壺中的水會汽化成水蒸氣,而水蒸氣是無色透明的氣體,肉眼是看不見的。當水蒸氣從壺口冒出后,遇到周圍溫度較低的空氣,會發生液化現象,液化成許多細小的水滴,這些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 “白氣”。所以水燒開時壺口冒出的 “白氣” 是小水珠,而不是水蒸氣。
23.(2025六下·東陽期末)下列(  )圖標是節約用水的標志。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我國節水標志是由水滴、人手和地球3部分變形組成,象征節約用水是保護地球生態的重要措施。標志圖中空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水是由拼音字母J和S變形而成,寓意節水。因此D圖標是節約用水的標志。
24.(2025五上·梁山期末)夏天空調打開時,空調的扇葉(  ),房間能更快地涼快起來。
A.向上開 B.向下開 C.平放在中間
【答案】B
【知識點】對流
【解析】【分析】冷空氣溫度低,空氣受熱體積收縮,重量重,冷空氣向下走。當扇葉向下開時,冷空氣直接被吹向房間的下部,這樣更容易與室內的熱空氣進行交換,使整個房間更快地降溫。
25.(2025五上·梁山期末)當夜晚的氣溫急劇降低到(  ),接近地表的水蒸氣會在物體表面凝結成霜。
A.0℃ B.0℃以上 C.0℃以下 D.100℃
【答案】C
【知識點】自然界的水循環
【解析】【分析】在溫度降到0℃以下時,接近地面的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體表面上形成小冰晶,這就是霜。
四、連線題
26.(2025五上·微山期末)霧、露、霜、云、雪分別是在什么條件下形成的
水蒸氣遇冷凝結,在所接觸的物體表面形成小水珠 云
水蒸氣遇冷凝結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飄浮在低空 霧
水蒸氣遇冷凝結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飄浮在高空 霜
高空的水蒸氣在 0℃以下受冷形成小冰晶,降落地面 雪
低空的水蒸氣在0℃以下受冷,在物體表面形成小冰晶 露
【答案】
【知識點】水的三態變化
【解析】【分析】霧:在夜間,地面熱量散失,溫度迅速下降,當空氣冷卻到一定程度時,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微小的水滴,這些小水滴大量聚集并懸浮在低空(貼近地面)的空氣中,就形成了霧。露:在溫暖季節的夜間,地面物體散熱冷卻,使貼近地面的空氣層也隨之降溫,當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物體表面時,就會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物體表面,這就是露。霜:在寒冷的夜間,地面溫度迅速降低到 0℃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直接接觸到溫度很低的物體表面時,會直接凝華成小冰晶,附著在物體上,形成霜。云:含有水蒸氣的空氣上升,在上升過程中,空氣逐漸冷卻,當水汽達到飽和狀態時,水蒸氣就會凝結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這些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飄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 。雪:在高空,氣溫很低(一般在 0℃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凝華成小冰晶,這些小冰晶不斷聚集長大,當重力足夠大時,就會從高空降落下來,形成雪。
27.(2025三上·東陽期末)將下列特征與物體相連。
看不見 液體 看得見 重 透明 氣體 無色 輕
水 空氣
【答案】
【知識點】探究水的特征;空氣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是液體,通常我們看得見水,水還是無色透明的,質量較重;空氣是氣體,通常是看不見的,空氣也是無色的,質量較輕。
五、綜合題
28.(2025三上·溫嶺期末)空氣是否有質量的探究。
小明利用簡易天平、皮球、打氣筒和綠豆等器材對空氣進行了以下研究。
(1)稱量空氣前,在簡易天平兩端分別放入充足空氣的皮球和若干綠豆。此時,他應該把天平調試成(  )的狀態。
A.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
(2)小明往皮球里打入 1 筒空氣后,發現天平兩端還是平衡,根據這一現象他   (填“能”或“不能”)得出空氣有質量的結論。
(3)繼續打入 9 筒空氣后,他發現了(  )的現象,初步證明空氣是有質量的。
A.平衡
B.皮球往上翹
C.皮球往下沉
(4)在上題中,繼續在天平右端放入 3 顆綠豆,天平才恢復平衡,由此推測10筒空氣的質量約為(  )。
A.10 顆綠豆的質量 B.3克 C.3顆綠豆的質量
(5)在上題的天平平衡之后,將皮球里的空氣放出一部分,使其恢復到剛好充足空氣的樣子,那么天平可能會(  )。
A.保持不變 B.往綠豆一端下沉 C.往皮球一端下沉
(6)比較相同質量的空氣和綠豆體積時,可以發現(  )。
A.空氣的體積大 B.綠豆的體積大 C.它們的體積一樣大
(7)小明還嘗試用其他物品來恢復天平平衡,實驗記錄如下表,由此可知,10 筒空氣的質量約為(  )。
A.3顆紅豆的質量 B.3顆米粒的質量 C.10 顆米粒的質量
(8)為了尋找更多的證據證明空氣有質量,小明還可以用(  )來測量 10 筒空氣的質量。
A.蘋果 B.玻璃彈珠 C.回形針
(9)剛好充滿空氣的皮球里面還可以打入10筒空氣,這主要利用了空氣具有(  )的特征。
A.可以壓縮 B.很輕 C.占據空間
【答案】(1)A
(2)不能
(3)C
(4)C
(5)B
(6)A
(7)A
(8)C
(9)A
【知識點】空氣的特征;壓縮空氣;探究空氣是否具有質量;測定一袋空氣的質量
【解析】【分析】(1)如果天平處于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的狀態,說明天平兩端質量不相等,不能以此為基礎準確測量和比較后續操作中空氣的質量變化,所以應該把天平調試成平衡的狀態,答案選A。
(2)在這個實驗中,小明往皮球里打入1筒空氣后,發現天平兩端還是平衡。雖然空氣是有質量的,但可能由于1筒空氣的質量非常小,而該簡易天平的靈敏度不夠高,無法檢測出這微小的質量變化,所以不能僅僅根據天平仍然平衡這一現象就得出空氣有質量的結論。
(3)皮球往下沉因為繼續往皮球里打入了9筒空氣,皮球內的空氣質量增加了,在天平另一端綠豆質量不變的情況下,根據質量大的一端會下沉的原理,皮球這一端的質量大于綠豆那一端的質量,所以會出現皮球往下沉的現象,這就初步證明了空氣是有質量的,C選項正確。
(4)因為在天平左端皮球打入10筒空氣后下沉,在天平右端放入3顆綠豆天平恢復平衡,這說明此時天平兩端質量相等,也就意味著10筒空氣的質量和3顆綠豆的質量是相等的,即10筒空氣的質量約為3顆綠豆的質量,C選項正確 。
(5)最初天平平衡時,是在皮球打入10筒空氣且天平右端加入3顆綠豆的情況下實現的。現在把皮球里因打入10筒空氣增加的那部分空氣放出,皮球質量減輕,此時綠豆一端的質量大于皮球一端的質量,根據天平的原理,質量大的一端會下沉,所以天平會往綠豆一端下沉,B選項正確。
(6)空氣是氣體,氣體分子間的距離很大,分子間作用力較弱,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和可壓縮性,所以空氣的體積很容易改變,并且在相同質量下,其占據的空間較大。 綠豆是固體,固體分子間的距離很小,分子間作用力較強,固體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不容易被壓縮。相同質量的綠豆,由于其分子緊密排列,所占據的空間相對較小。
(7)觀察可知,10筒空氣質量相當于3克紅豆或者8可米粒質量。
(8)回形針的質量較小,通常一枚回形針質量大約零點幾克,質量比較微小。使用回形針來測量10筒空氣的質量時,可以通過增減回形針的數量較為精細地調節天平的平衡狀態,從而更有可能準確地測量出10筒空氣的質量,所以回形針更適合用于測量10)筒空氣這樣相對較小的質量,C選項合適。
(9)空氣分子間的距離較大,分子間的作用力較弱,所以空氣具有可壓縮性。剛好充滿空氣的皮球里面還能打入10筒空氣,正是因為空氣可以被壓縮,在皮球內空間一定的情況下,打入更多的空氣,空氣被壓縮,分子間的距離變小,使得更多的空氣能夠進入皮球內,A選項符合題意。
29.(2022三上·余姚期末)在科學課堂上,我們做過以下三個實驗,讓我們跟慣慣一起來挑戰一下吧,結合所學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在“水蒸發”實驗中,使用酒精燈的操作中,錯誤的是(  )。
A.要用酒精燈的焰心加熱杯中的水
B.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其他酒精燈
C.熄滅酒精燈時要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
(2)在“水蒸發”實驗中,將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騰的水面上(塑料袋被擠壓過);我們可以看到塑料袋   (填“變鼓”或“變扁”),這是因為水沸.騰后變成了   ,體積   (填“變大”或“變小”)。
(3)在“水結冰”實驗中,在試管外的碎冰里加食鹽,主要是為了(  )。
A.讓冰咸一些
B.讓碎冰更多
C.讓試管外的溫度更低
(4)通過觀察實驗二,發現水開始結冰時的溫度最接近于(  )
A.5 ℃ B.0 ℃ C.-5℃
(5)“水結冰”和“冰融化”實驗中,都用到了橡皮筋,它的作用是(  )。
A.固定溫度計的位置
B.固定試管
C.標出原來水和冰的高度
(6)我們觀察到,實驗三的冰全部融化后,體積(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答案】(1)A
(2)變鼓;水蒸氣;變大
(3)C
(4)B
(5)C
(6)B
【知識點】水的蒸發;酒精燈的使用;水結冰過程中的變化
【解析】【分析】 (1)使用酒精燈要注意:兩查:檢查燈芯是否燒焦或平整,檢查酒精燈內酒精量不能超過三分之二,不能少于三分之一;兩禁: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不可用嘴吹滅酒精燈,要用燈帽蓋滅。由于酒精燈外焰溫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燈外焰給物質加熱。
(2)在實驗中,將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騰的水面上(塑料袋被擠壓過);我們可以看到塑料變鼓,這是因為水沸騰后變成了水蒸氣,體積變大了。
(3)做水結冰的實驗時,在碎冰里加入較多的食鹽可以制造更低的溫度。
(4)通過觀察,發現水開始結冰時的溫度最接近于0℃。
(5)“水結冰”和“冰融化”實驗中,都用到了橡皮筋,它的作用是標出原來水和冰的高度,便于我們去觀察。
(6)冰在融化過程中,形態由固態變成了液態,體積會變小。
六、簡答題
30.(2019三上·江山期末)我們用什么方法可以讓周圍的人感受到空氣的流動?(至少說出2個方法)
【答案】用扇子、作業本等扇風;自然風吹起時衣擺,樹葉會隨風而動
【知識點】風
【解析】【解答】用用扇子、作業本等扇風;自然風吹起時衣擺,樹葉會隨風而動 等現象可以感受到空氣的流通。
【分析】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盡管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我們可以從其他事物中間接感受到空氣的存在。
31.(2025一下·期末)關于空氣和水,你還能提出哪些想知道的問題? 至少各寫 1 個。
【答案】水受熱或受冷后體積是否會發生變化?
空氣受冷或受熱后體積是否會發生變化?
【知識點】探究水的特征;空氣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氣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能占據空間,有質量。水是一種液體,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有一定質量,能占據空間。
32.(2024三上·定西期中) 說一說孔明燈為什么會升上高空呢
【答案】利用了空氣受熱膨脹上升的性質
【知識點】制作熱氣球
【解析】【分析】熱空氣溫度高,空氣受熱體積膨脹,空氣密度小,重量輕,所以熱空氣向上升;熱氣球、孔明燈都是利用了空氣受熱膨脹上升的性質。
33.(2024三上·石首期中)你知道空氣有哪些特征嗎 (至少寫出三點)
   。
【答案】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容易泄漏、很輕、有質量、能被壓縮、能占據空間等。(合理即可)
【知識點】空氣的特征;空氣能占據空間
【解析】【分析】空氣是無色無味的透明氣體,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占據一定的空間,并且沒有固定的形狀。空氣可以流動,沒有固定的體積,容易被壓縮和擴展。空氣有一定的重量,可以通過實驗證明其存在和重量。此外,空氣受熱后會上升,這是熱空氣比冷空氣輕的緣故 。
34.(2024三上·定西期中)空氣占據空間在生活中得到怎樣的應用
【答案】籃球、輪胎、救生圈等都應用了空氣占據空間的原理。
【知識點】空氣能占據空間
【解析】【分析】空氣占據空間,可以被壓縮,籃球、輪胎、救生圈等都應用了空氣占據空間的原理。
七、實驗探究題
35.科學課上,三(1)班同學研究了風是怎樣形成的。
(1)如圖所示,在紙箱里放入一根點燃的蠟燭,會觀察到上方的紙條   。
(2)這說明   。
(3)在生活中,可以用   、   等方法制造風。
(4)如右圖所示,點燃蠟燭后,可以觀察到   。
【答案】(1)擺動
(2)盒子里的空氣流動形成了風子打開電風扇風葉轉動起來
(3)扇扇子;打開電風扇
(4)風葉轉動起來
【知識點】風
【解析】【分析】(1)如圖所示,在紙箱里放入一根點燃的蠟燭,由于空氣受熱會上升,冷空氣會下降,空氣流動形成風,所以我們觀察到上方的紙條會擺動。
(2)這說明盒子里的空氣由于冷熱流動形成了風。
(3)空氣流動形成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扇扇子、打開電風扇等方法制造風。
(4)點燃蠟燭后,由于熱空氣會上升,冷空氣會下降,空氣流動會形成風,所以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風葉轉動起來。
36.產生新物質的變化中常出現發光、放熱的現象。豆豆認為有發光、放熱現象的不一定產生新物質,學習小組對此開展討論和驗證。
提出問題: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都能產生新物質嗎
作出猜想及假設:猜想一:都能產生新物質;猜想二:不一定都能產生新物質。
實施探究及結果:
(1)將干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燃燒的火焰上,觀察到燒杯內壁上出現   ;手摸燒杯有   的感覺。
(2)分析:蠟燭燃燒生成   ,所以蠟燭燃燒是產生   物質的變化。
(3)觀察白熾燈(發光物質為鎢絲):
通電前 通電過程中 通電后
燈絲為銀白色固體 發出白光,手摸燈泡感覺    燈絲為銀白色固體
分析:通電前后,鎢絲本身沒有發生變化,燈絲通電發光、放熱   (填“會”或“不會”)產生新物質。
實驗結論:猜想   (填“一”或“二”)正確。
【答案】(1)水珠;熱
(2)水;新
(3)熱;不會;二
【知識點】水的蒸發;凝結;水的三態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1)蠟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當將干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燃燒的火焰上時,蠟燭燃燒產生的水蒸氣遇冷會在燒杯內壁上凝結成小水珠。所以,觀察到燒杯內壁上出現水珠。蠟燭燃燒是一個放熱反應,會釋放出熱量。熱量會傳遞到燒杯上,使燒杯溫度升高。因此,手摸燒杯會有發熱的感覺。
(2)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在蠟燭燃燒過程中,石蠟與氧氣反應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是與石蠟和氧氣不同的物質,即有新物質生成。所以,蠟燭燃燒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
(3)通電前后,鎢絲本身沒有發生變化,燈絲通電發光、放熱會產生新物質。 實驗結論:猜想二正確。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化市| 承德县| 东乌珠穆沁旗| 延川县| 上饶市| 亚东县| 扎兰屯市| 铁岭市| 平阴县| 新建县| 武强县| 金昌市| 吴川市| 常熟市| 酒泉市| 郎溪县| 屏东市| 祁门县| 罗甸县| 乡宁县| 弋阳县| 布拖县| 北京市| 扬中市| 万安县| 宜昌市| 綦江县| 澄迈县| 梁平县| 通城县| 灵宝市| 金寨县| 准格尔旗| 汾阳市| 芒康县| 唐河县| 玛沁县| 南陵县| 白玉县| 富川|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