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單元生活在法治社會選擇題(含答案)---統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單元生活在法治社會選擇題(含答案)---統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單元 生活在法治社會選擇題
1.下列做法中,最能體現法治意識的是( )
A.發現同學偷竊他人財物后,立即向老師或公安機關報告
B.與鄰居發生土地糾紛時,私下找親戚強行占回土地
C.網購到假貨后,因怕麻煩選擇忍氣吞聲不再追究
D.考試時看到好友作弊,礙于情面沒有向監考老師舉報
2.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下列情形屬于民法調整的是( )
A.物業公司要求業主補繳物業管理費
B.小治因醉酒駕駛機動車輛被判處拘役
C.因公安機關不辦理改名登記而提起行政訴訟
D.趙某因故意傷害他人被檢察院提起公訴
3.劉某某因交通違法,不想駕照扣分,逃避交通安全審驗教育學習。聯系趙某某,讓其代為處理,以50元一分的價格收購駕照分。最終,交警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劉某某請他人接受處罰和記分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罰款150元。對此案例,理解正確的是( )
①違法行為必然會受到行政處罰
②劉某某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
③學會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
④劉某某行為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年12月27日,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樊某秋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進行了公開審理,并于當日宣判,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樊某秋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對此,下列看法正確的是( )
A.人民法院依法行使了監察權,伸張正義
B.踐踏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依法受到懲處
C.一切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D.我們要珍愛生命,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以下是學校法治宣傳欄的案例:何某和蔡某一時興起,拿起石頭砸壞了路邊自動販賣機的玻璃門,并竊取了販賣機中的十余袋零食。隨后,公安機關根據監控錄像將兩人抓獲,二人均被處以行政拘留和三百元罰款。上述案例對我們的啟示是( )
①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
②要從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
③認清嚴重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規范自身行為
④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小鄭、小方是某校初一 (1)班學生,他們相約駕駛二輪電動車去公園游玩。小鄭載著小方,在公路上飆車且逆向行駛。行駛至公園前與駕駛三輪電動車的王某相撞,致使王某重傷。交警部門認定小鄭承擔事故全責。經法院審理判決小鄭父母賠償王某各項經濟損失計69萬余元。圍繞這一案件,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你贊同的正確觀點是( )
A.小治:小鄭侵害王某的生命健康權,應依法擔責
B.小李:小鄭父母不是肇事者,無需承擔全部責任
C.小豫:小鄭違反交通法規致人重傷,應加重處罰
D.小安:王某沒有安全意識,也應承擔事故的責任
7.每年5月是“民法典宣傳月”,同學們擬設計普法宣傳展板,能選用的案例有( )
①將他人丟失的物品據為己有,被法院判令歸還
②董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被判有期徒刑十個月
③球迷觀賽時向場內投擲物品,被行政拘留七日
④某平臺盜用他人照片用于商品宣傳,被訴侵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5年2月1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廳廳長杜學毅表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6.7萬余人,同比上升58.5%。詐騙犯罪行為的最本質特征是( )
A.嚴重社會危害性 B.刑事違法性
C.應受刑罰處罰性 D.國家強制力
9.八年級(1)班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小商同學扮演民事法庭的審判長,他模擬審理的案件可能是( )
A.王某單獨或伙同他人拐賣兒童若干人
B.社區居民劉某被鄰居李某家的狗咬傷
C.司機醉駕不服處罰將交警隊告上法庭
D.張某生產假冒偽劣商品獲利五百萬元
10.將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明確規定、除維護公共安全必要外,嚴禁在公共場所隨意安裝圖像采集設備,尤其禁止在易侵犯隱私的區域安裝,下列做法符合條例要求的是( )
A.不少商場在公共區域安裝攝像頭
B.在自家門口對著樓道安裝攝像頭
C.某學校在學生宿舍內安裝攝像頭
D.某健身房在更衣室內安裝攝像頭
11.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實施三十余年來,查處了大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對促進公平競爭、維護企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這表明( )
A.從事經濟活動時要反對行業競爭
B.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C.良法反映廣大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D.我國政府堅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12.2024年6月26日是第37個國際禁毒日。長沙市雨花區景環社區公共服務中心黨支部組織開展以“健康人生綠色無毒”為主題的禁毒宣傳活動,并向廣大市民宣讀《禁毒倡議書》。開展禁毒宣傳活動有助于青少年( )
①學習禁毒知識,認清毒品危害
②懲處制毒人員,伸張社會正義
③抵制毒品誘惑,珍惜美好生活
④增強法治意識,履行公民義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當遇到違法犯罪行為時,以下做法正確的是( )
①小明發現小偷行竊,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
②小紅在遭遇搶劫時,虛張聲勢,與歹徒巧妙周旋
③小強目睹打架斗毆,記住了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
④小剛看到有人盜竊后,緊隨其后了解其去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某班打算出一期宣傳學習民法典的主題黑板報。以下案例適合選用的是( )
A.官員D某違反廉潔紀律被撤銷黨內職務
B.Z某因實施電信詐騙被判有期徒刑五年
C.某影樓擅自將顧客照片放大在櫥窗展出
D.H某偷竊他人財物并將他人毆打致重傷
15.下列案例直接涉及民法典相關規定的是( )
A.李某因違規停放車輛被交警部門罰款100元
B.高某因涉嫌受賄、玩忽職守、被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
C.小辛等6人因在微信群內辱罵、詆毀同學小文,被判賠禮道惞并依法賠償6000元
D.清明節祭祀,吳某違反禁火規定用火引發森林火災、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
16.在2025年召開的兩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顯示,人民法院2024年審結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萬件4.1萬人。報告特別指出,對強奸未成年人、性質極其惡劣的郭某某、尚某某、公某某等,依法判處死刑。這表明( )
A.未成年人身心不成熟,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侵害
B.人民法院審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是在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C.行政機關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有利于維護社會安定,彰顯公平正義
D.死刑屬于主刑,判處死刑體現了法律對未成年人權益的特殊保護
17.2025年3月頒布的《古樹名木保護條例》規定買賣、運輸、加工非法采伐、移植的古樹名木,需要承擔以下責任: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采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由此可知,該行為屬于( )
A.行政違法行為 B.民事違法行為 C.刑事違法性 D.犯罪行為
18.德州市在做好傳統普法的基礎上,著力打造“云端”法治教育平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講好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法治故事,并組織旁聽庭審、法庭開放日等活動,讓孩子們感受法治、了解法律。該市做法( )
①能夠增強未成年人對法律的信服尊崇
②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③提升了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
④避免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侵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下列對案例的分析正確的是( )
A.王某拾得他人丟失的手機拒絕歸還---其行為違背道德原則,不違法
B.陳某倒賣野生動物蒼鷺受到刑事處罰---其行為構成犯罪,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C.趙某未按合同約定支付貨款被法院判決賠償---其行為屬于行政違法,需承擔行政處罰
D.胡某得知是王某偷竊了自己的電動車后,將王某的家人打傷---其行為屬于正當防衛
20.2024年12月30日,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邯鄲未成年人殺人案:對被告人張某梨以故意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對被告人李某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對被告人馬某某依法不予刑事處罰 這警示我們( )
①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法律責任 ②要遵紀守法,自覺遠離犯罪
③未成年人享有法律賦予的特權 ④要自覺珍愛他人的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24年12月13日,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原主教練李鐵,因犯受賄罪、行賄罪等五項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由此可見( )
A.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都是犯罪行為
B.所有的違法行為都會受到刑罰處罰
C.犯罪不一定違法,違法一定犯罪
D.在社會生活中,公民要遵守法律法規
22.下列圖示說明法律( )
A.是統治階級的工具 B.伴隨我們一生
C.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D.比道德更重要
23.2024年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學前教育法。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這表明我國法律的特征之一是( )
A.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B.法律賦予了未成年人特權
C.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D.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24.2025年2月,在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少年法庭開展了一場以預防校園欺凌、預防性侵害為主題的普法宣傳教育專題講座,通過鮮活真實的案例,深入淺出地向學生講解并對熱點問題進行答疑。這啟示中學生應該( )
①學會求救自救,善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
②面對不法侵害,勇敢機智地拒絕侵害、反抗侵害
③自尊自愛,與身邊的異性都保持距離,加以防范
④堅決說“不”,嚴厲打擊性騷擾與校園欺凌行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5.2025年3月,一批新規正式施行。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加強文物追索返還領域的國際合作;取消門診預交金、規范住院預交金;啟用國內漁船電子證書……這體現了( )
①建設法治中國要賦予公民更多的自由和權利
②社會因法治而進步,法治是國家最重要的工作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正逐步發展完善
④法律促進社會發展,實現社會生活的制度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被告人余某因拐賣兒童罪被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一案例說明( )
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B.余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C.不履行義務會受到刑罰處罰
D.人民法院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
27.生命權和健康權是公民重要的人身權利。下列行為屬于公民積極維護生命權和健康權的是( )
A.中學生小孟當眾辱罵并毆打他人
B.中學生小明在周末召集同學擅自到野外郊游
C.中學生小李在周末的早晨到公園里跑步
D.幾名中學生在汽車川流不息的公路上進行自行車比賽
28.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表明( )
A.所有公民都享有相同的權利
B.所有公民都履行相同的義務
C.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
D.只有成年人在法律面前才是平等的
29.我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是( )
A.生命和健康 B.生命和尊嚴 C.生理變化 D.心理變化
30.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矩。下列對法律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要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
B.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C.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用法律與人打交道
D.在生活中,法律是調節我們行為的唯一規則
31.2025年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全民健身”線上挑戰活動正在悅跑圈APP上火熱進行中,截止到3月20日,已有9.23萬人報名參加活動。相關部門積極舉辦這類活動,是因為( )
①人民群眾對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缺乏關愛
②體育比賽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健康的最好方式
③生命和健康是我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一切權利的基礎
④生命和健康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下列法律中,對孝親敬長作出規定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33.下列能正確反映事物內部邏輯順序的是( )
①撥打報警電話謊報警情→擾亂社會公共秩序→受到行政處罰
②搶劫他人的手機→違反民事法律規范→受到刑罰處罰
③醉酒駕駛機動車致人死亡→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④法治觀念不強→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34.2024年6月,普陀公安分局桃浦派出所接到匿名報警電話稱,某小區出租屋內有違法犯罪活動。接報后,民警趕赴現場,卻發現屋內并沒有報警人所述的違法犯罪活動。經進一步調查,報警人程某如實交代了自己虛構事實謊報警情的違法事實。程某的做法( )
A.濫用公民權利,屬于行政違法行為
B.侵犯接警人員的人格尊嚴,構成民事違法
C.擾亂公共秩序,屬于刑事違法行為
D.尚未造成嚴重后果,不需承擔法律責任
35.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五條規定:“網絡游戲經依法審批后方可運營……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時至次日八時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這一“網絡保護”新規施行以來,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由此可見,法律( )
A.具有制裁犯罪作用
B.只有規范作用,沒有保障作用
C.只具有保障作用
D.既有規范作用,也有保障作用
36.唐某家陽臺上的花盆被風刮倒掉下樓,正好把路過的鄰居張某砸傷,唐某當時不在家。對此,唐某是否應負法律責任( )
A.不負責,因為他當時不在家
B.要負責,因為這危害了公共安全
C.不負責,因為這并非他故意所為
D.要負責,因為這侵犯了張某的健康權
37.下圖說明了( )
A.我們處處受到法律的保護,可以隨心所欲
B.只要我們不做違法之事,法律就與我們無關
C.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法律保障我們的生活
D.未成年人年齡小、能力弱,只受法律的保護
38.2024年5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以來的第四個“民法典宣傳月”,主題是“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下列適合在“民法典宣傳月”中選用的案例是( )
①偽造身份實施詐騙,被判處有期徒刑
②拾到手鏈據為己有,被法院判令歸還
③誣陷、辱罵他人,被法院判道歉、賠償
④李某違章停車,被交警給予警告處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9.[原創題]下列關于“法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
B.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
C.我國的立法工作堅持立足國情和實際需要
D.我國做到了在所有領域都有法可依
40.出臺的《快遞電子運單》(GB/T41833-2022)國家標準明確規定,收寄件人姓名應隱藏1個漢字以上,聯系電話應隱藏6位以上,地址應隱藏單元戶室號。這是為了保護公民的( )
A.肖像權不受侵犯 B.生命權不受侵犯
C.隱私權不受侵犯 D.財產權不受侵犯
41.張某因徒步翻山偷越邊境,被法院以偷越國(邊)境罪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
A.張某的行為屬于嚴重違法行為
B.法院嚴格執法,維護了社會秩序
C.張某符合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D.罰金屬于主刑,緩刑屬于附加刑
42.一男子醉酒后在某社交平臺上發布房屋廢墟視頻,并在視頻中稱“某地發生了9.8級大地震,房屋都倒塌了”等虛假言論。截至被查獲時,該視頻瀏覽量達2.3萬,造成惡劣社會影響。該男子已被當地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該案例警示我們( )
①在網絡生活中,公民無言論自由
②法律設置個人權利界限,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
③違法行使權利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④法律在社會管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3.在我國,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法律是( )
A.憲法 B.刑法 C.民法典 D.經濟法
44.王老漢生前立了遺囑,將自己僅有的一套住房留給照顧自己多年的兒子。王老漢去世后,其女兒向法院起訴,要求平分房產。法院將房產判給了王老漢的兒子。這是因為( )
A.女兒不是法定繼承人
B.女兒不是第一順序繼承人
C.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
D.兒子繼承權優先于女兒繼承權
45.公民個人擁有的合法財產,是實現其他權利的( )
A.關鍵因素 B.重要保障 C.前提條件 D.物質基礎
46.下列沒有侵犯公民肖像權的是( )
A.未經同意使用他人照片
B.新聞報道中使用公民參加社會活動的照片
C.丑化公民肖像的行為
D.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侵害他人肖像
47.民法典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于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此項規定充分體現了( )
A.民法典的規定與憲法沒有差別
B.民法典的規定本身就自相矛盾
C.民法典確立了綠色、正義等基本原則
D.民法典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
48.乘客郭某違反規定隨身攜帶一只寵物蜜袋鼯登上飛機,導致航班因安全問題延誤。郭某也因擾亂公共交通秩序的違法行為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郭某應承擔的責任是( )
A.民事責任 B.行政責任 C.刑事責任 D.道德責任
49.2024年,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在法治的軌道上穩步前行。“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理念深植在全國未檢人心中,預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不斷取得突破。2024年前11個月,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同比上升4.4%,增幅明顯放緩。這( )
①體現了對未成年人堅持懲罰為主、教育為輔的原則
②表明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
③彰顯了國家給予未成年人司法保護
④警示未成年人要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0.很多人喜歡在朋友圈曬旅游、曬自己與家人的合影……在收獲朋友們點贊的同時,其實也泄露了許多個人信息。因此,公安部門多次發布信息提醒:個人信息需謹慎發布。對此,我們應該( )
A.為保護隱私而拒絕上網
B.任何時候都不透露個人信息
C.保護好自己的隱私,窺探他人的隱私
D.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隱私意識
51.我國第一個王朝——夏,以“禹刑”作為法律制度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古巴比倫將《漢謨拉比法典》刻在石柱上表明“君權神授”,實質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法律體現人民的意志。以上共同說明了( )
A.法律隨著人類的產生而產生
B.法律是統治階級利益和意志的體現
C.法律是一成不變的
D.法律維護的是所有人的利益
52.2024年11月11日,蘭某駕駛出租車在虛線處突然變道,引發同向駕小轎車行駛的張某不滿。隨后,張某超車逼停蘭某的車,兩人下車發生爭執,蘭某一時沖動打傷張某,致張某輕微傷。蘭某因涉嫌毆打他人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這個案例警示我們( )
①合理管理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②人與人之間的情緒不會相互感染
③增強法治觀念,做守法的公民
④情緒影響著人們的觀念和行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3.2024年12月24日,楊某駕駛魯CQ***1號牌大貨車在膠王路東周路段被淄川交警查處。經稱重,該車核載31噸,實載45.83噸。楊某被處以罰款500元,駕駛證記3分。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貨車駕駛員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
②超載具有社會危害性,應受法律制裁
③楊某被處以罰款的500元,屬于罰金
④貨車駕駛員的行為屬于民事違法行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4.王老太太臨終前,將全部積蓄2萬元贈送給了照顧她五年的鄰居小陳,她的兒子小王得知此事后上門討要遺產。然而,沒等小陳開口,村主任便說:“你沒有履行贍養母親的義務,還好意思來討要遺產?”小王聽罷,慚愧地走了。這啟示我們( )
A.子女沒有繼承父母遺產的權利
B.誰照顧老人誰就應該繼承遺產
C.長大成人后我們才需要孝敬父母
D.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55.下列能體現法律規范作用的是( )
A.小明的爸爸主動繳納個人所得稅
B.小方在法律的保護下順利完成學業
C.小英看到有人搶劫及時撥打110報警
D.小凱因違法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單元 生活在法治社會選擇題》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B A A B A B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C C D A B B B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D A D B C C A D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C C A D D C C D C
題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C C C D B D B D D
題號 51 52 53 54 55
答案 B C A D D
答案第2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区| 富锦市| 安仁县| 潞西市| 繁昌县| 青冈县| 腾冲县| 库尔勒市| 巴青县| 通榆县| 山西省| 新巴尔虎右旗| 平阴县| 内黄县| 武平县| 台南县| 丹阳市| 纳雍县| 衡阳市| 贡嘎县| 武定县| 古田县| 霍州市| 衡阳县| 南投县| 福鼎市| 罗平县| 夏津县| 商水县| 元阳县| 花莲市| 同心县| 五台县| 瓮安县| 百色市| 桐城市| 安塞县| 鄂伦春自治旗| 武宁县| 黄平县| 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