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10的再認識》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10的再認識》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10的再認識》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新教材通過《10的認識》與《10的再認識》兩課時,系統構建學生對 “10” 的認知體系。前者引導學生初步掌握10的概念、數序位置、相鄰數關系及組成;后者則聚焦10作為計數單位的重要性,滲透十進制和位值制的思想,形成初步的符號意識。
教材借助多樣化的情境與教具(如小棒、計數器),強化數位與計數單位的關聯認知。學生通過擺小棒、撥計數器等活動逐步理解:不同數位對應著不同的計數單位,每個數位上的數字因其位置而被賦予特定的數值意義。這種對數字位值意義的深入感知,讓十進制計數法的本質 “以十為基,按位賦值”變得具體可感,也為后續數概念的拓展以及數的運算奠定思維根基。
教學目標
1. 在現實情境中,體會10個一組計數的優越性。
2. 經歷捆小棒、撥珠子等活動,知道10個一是1個十,認識個位和十位,理解十位上的“1”所代表的“1個十”的含義。
3. 感受10與生活的聯系,優化計數的策略與方法應用,嘗試使用多個計數單位(如“個”“十”等)進行聯合計數。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10個一是1個十”。
教學難點:同一個數字寫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示的含義不同。
教學過程
(一)喚醒舊知,點燃探究之火
師:(神秘兮兮地掏出數字卡片)小朋友們,今天數字王國的小精靈“10”偷偷溜到我們教室啦!關于10,你都知道了什么?你還想了解關于10的哪些知識?
師:這個調皮的小精靈還有很多魔法呢,接下來,我們就和它一起揭秘更多新玩法!
【設計意圖】通過開放式提問喚醒學生對《10 的認識》的舊知,銜接新舊知識;鼓勵學生自主提出探究問題,激發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明確學習方向,產生“再認識”需求。
(二)親歷過程,搭建新知之基
1. 數數感知:“十”組計數的優勢體驗
出示主題圖
活動一:小朋友,請仔細地圈一圈、數一數,圖里有幾人?并和同桌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匯報1個1個數、2個2個數、5個5個數、先圈出10個再數1個等數法。
師:小朋友們數數的方法可真多,比一比,你認為哪種方法又快又清楚?
生1:10個一圈,最快。
生2:確實,一圈10個,再多1,讓我們一下子就看出是11人。
師:先數出10個一組的方法真是方便又清楚呢!(副板書:方便、清楚)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 “圈一圈、數一數” 的具體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體驗多樣化數數方法。引導學生對比不同數法,在交流中發現“10個一組”的便捷性,初步建立“以十為組”的計數意識,為理解十進制計數法奠定經驗基礎。
2. 操作理解:“一”“十”轉化的規律建構
活動二:請用小棒數出10,并擺在桌子上,看誰又對又快。
學生匯報:
生1:一根一根地擺出10個一。
生2:10根一捆擺出1個十。
師:誰看懂他倆的方法了?來說一說。
生3:第一個同學就是按照我們原來的方法數的,不夠快;但是第二個同學用到10個1組的方法,一下子數出了10根。
生4:其實只要把第一個同學的10根捆成一捆,就是第二個同學的方法。
師:你們真善于觀察,這一捆是10個一根變出來的,就是10根。
師:接下來,我們先來按照第一位同學的方法數一數:1個一根、2個一根、3個一根、……9個一根,再添一根呢?10個一根。仔細看,(捆成一捆),變成了1個十。(與學生作品對比)一樣嗎?
師:接下來,請你來當魔法師,老師一喊321,我們就一起變出1個十。
小結:回想一下,剛才捆小棒的過程,我們把10個一根捆成了1捆,也就是1個十。所以,10個一就是1個十(板貼)。
師:這是一個重要發現哦,和你的同桌再說一說。
【設計意圖】通過 “擺小棒—捆小棒” 的直觀操作,讓學生親歷 “10個一” 到 “1個十” 的轉化過程。教師借助動態演示與互動交流,引導學生自主發現 “10個一是1個十” 的計數規律,以此將抽象的計數單位關系轉化為可操作、可觀察的具體經驗。
3. 探究本質:位值計數的初步認知
(1)計數器上,體悟數位意義
師:老師還請來了一個數學學習的寶貝——計數器。誰能把10根小棒組成1個十的過程,在計數器上也表示出來呢?
學生先獨立操作,再展示。
師:剛才我們是用10根小棒捆成1捆,變成了1個十。現在呢?這10個一顆珠子可以打包在一起,變成了這一顆。想一想,這顆珠子表示什么?
生:1個十。
師:為了讓大家看清楚這是1個十,它所在的位置就是十位(計數器上寫“十位”)。
想一想:十位上1顆珠子表示?2顆珠子表示?4顆呢?看來,十位上有幾顆珠子就表示——幾個十。
師:剛才1個一顆1個一顆地數的位置,就是個位(計數器上寫“個位”),個位的1顆就表示?2顆呢?7顆呢?你有什么發現?
小結:看來,不同數位的珠子藏著不同的“小秘密”,個位管“一個一個”,十位管“十個十個”,它們分工合作,就能幫我們認識更多更大的數啦!
【設計意圖】借助計數器這一半抽象學具,銜接小棒操作的具體經驗與數位概念的抽象理解。通過在計數器上撥珠表示 “10個一轉化為1個十”,引導學生觀察個位與十位的位置區別及珠子表征差異,直觀感知 “個位滿10向十位進一” 的計數規則,初步感受數位的作用。
(2)對比勾連,理解計數單位
師:誰能看著現在的計數器寫數?
學生寫“10”。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計數器上撥的是1個十,所以寫10。
師:誰明白他的意思?那么,這里的“1”表示什么意思?
生:1表示1個十。
師:十位上只有一顆珠子,表示1個十,我們就在十位上寫1。
師:“0”表示什么?
生:個位上沒有珠子。
師:是啊,個位沒有珠子,表示0個一,我們就在個位上寫0占位(板書:占位)。
師:如果個位也有一顆珠子,這個數就變成了?
生:11。
師:這兩個“1”一樣嗎?
生:不一樣,十位的1表示1個十,個位的1表示1個。
小結:是呀,同樣是一顆珠子放在十位上就表示1個十,放在個位上就表示1個一。這讓老師想起了古人計數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視頻一探究竟吧!(播放視頻)。
師:仔細觀察,古人用石頭計數的方法里,大石塊和小石子分別是我們小棒圖、計數器上的哪一部分呢?
小結:無論是大石塊、一捆一捆的小棒,還是十位上的珠子,它們都表示幾個十;小石子、1根1根的小棒、個位上的珠子,都表示幾個一。
【設計意圖】通過 “10” 的撥珠活動與書寫,讓學生直觀理解十位 “1” 表示 1 個十,個位 “0” 表示 0 個一及0的占位作用;通過觀看古人計數視頻,串聯實物(石塊、小棒)、模型(計數器)與數字符號的表征關聯,幫助學生建立 “數位—計數單位— 位值” 的對應關系。
(3)數軸之上,初悟位值原理
師:老師把大家學過的0~10放在了這把數字尺上,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仔細觀察,10和0~9這些數有什么不同?
生1:0~9是一個數字表示的。
生2:10是由1和0組成的。
師:那11、12等這些數呢?你有什么發現?
小結:你們真厲害,確實如大家所言,由一個數字組成的數是一位數;兩個數字組成的數是兩位數,10就是最小的兩位數呢!
【設計意圖】通過數字尺對比觀察,引導學生發現10由兩個數字組成的特點,初步感知位值制下有限數字(0~9)通過數位組合可表示無限數值的簡潔性。
(三)鞏固練習,融匯計數之法
1. 分享:說一說,生活中“10個為一組”的現象。
2. 游戲:圈一圈,快速圈出指定數量的雞蛋。
3. 實踐:畫一畫,并在括號中填上合適的數。
【設計意圖】練習環節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設計:生活實例強化 “10 個一組” 計數的優越性認知;圈蛋游戲以任務驅動優化計數策略,夯實 “10 個一組成 1 個十” 的轉化理解,感受十幾的結構特征;“畫一畫” 活動借助直觀表征,表達、對比計數單位,深化位值概念。
(四)交流總結,內化認知之果
師:今天和小精靈“10”玩得開心嗎?誰能說說,你學會了它的哪些新魔法?是捆小棒的“合體術”,還是計數器的“搬家游戲”?(學生分享)把今天的本領牢牢記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生活化語言回顧“10”作為計數單位的核心認知,在分享中梳理零散經驗。借助可重復觀看的數字化資源,以動態化、趣味化的方式幫助學生將課堂收獲轉化為清晰的思維表象,滿足不同學生的內化需求,鞏固“數位—計數單位”的對應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新密市| 云和县| 遵义市| 高雄市| 鲁甸县| 威海市| 星座| 始兴县| 华宁县| 江油市| 宾阳县| 合川市| 驻马店市| 江安县| 金乡县| 札达县| 开远市| 饶河县| 温宿县| 公安县| 永康市| 普格县| 沿河| 霞浦县| 遵义县| 湟中县| 怀来县| 临江市| 潍坊市| 武城县| 上思县| 喜德县| 安岳县| 拉孜县| 新泰市| 措勤县| 林口县| 安乡县| 司法|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