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學業水平調研考試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初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一、單項選擇題(12題,每題2分,共24分)序號1234689101112答案BCADDBBDC二、非選擇題(共2題,13題14分,14題12分,共26分)13.(1)2分人機協同。(2分)(能從科技與人工相結合的角度作答,均可賦分。)13.(2)6分①小明的觀點是錯誤的。(1分)②勞動是財富的源泉,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類的部分勞動,但無法完全取代人類勞動。(或勞動是幸福的源泉,學校開設勞動課程,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勞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會用勞動創造美好生活。)(2分,勞動對社會和個人的價值,寫到其中任意一點即可)③因此,學校必須開設勞動課程,讓我們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勝任新職業,駕馭好人工智能。(1分)④作為中學生應該認真上好勞動課,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2分)13.(3)6分子任務:深入了解中學生對“智能伴學”工具的需求:(或設計“智能伴學”工具的功能;規劃“智能伴學”工具所需的學習內容和資源。)(2分,子任務是實現項目任務的具體步驟和做法,只要言之有理,都可賦分)方法:調查研究(查找或收集資料、問卷調查、實地考查、訪談等)、實踐操作(實驗、制作模型等)、分析總結(討論、反思、頭腦風暴、數據分析、歸納總結等)、合作交流(小組合作、交流分享、專家指導等。)(一種方法2分,寫到任意2種方法給4分,若從其它角度,言之有理,可賦分。)14.(1)8分①深圳市鼓勵企業開發智能產品,推動消費升級,讓科技成果惠及消費者;②深圳市推出“以舊換新”及購新補貼政策,降低消費成本,推動消費更新換代:③深圳市舉辦文體活動,鼓勵文化消費,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求;④深圳市加強市場監管,打擊不法行為,培育放心消費點,改善消費環境。(從科技、政策、文化、監管4個角度提煉做法,以及如何讓消費者受益,每點2分,共8分。)14.(2)4分①依法行使退貨權,有利于維護消費者權益,促進商家誠信經營。②規范行使退貨權,不越界,不損商家權益,有利于保障商家權益,維護市場秩序。③依法履行消費者的義務,不利用退貨權謀取不正當利益,有利于保障商家權益,促進市場公平。④堅持權利義務統一,不能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避免濫用退貨權,有利于促進消費市場健康發展。(可從權利行使、權利界限、義務履行、權利義務統一等角度作答,每點2分。①知識點:要求權利和義務2個維度作答,②意義:不僅對消費者、商家有利,而且對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有利。)【評分細則】本題采用等級水平賦分等級水平分值等級描述(1)能夠運用學科知識,從權利和義務兩個角度進行作答:水平33-4分(2)能夠從消貴者、商家或消費市場的角度闡述意義:(3)觀,點明確,邏輯清晰,書面表達良好。水平2(1)僅能從權利或義務中的一個角度運用學科知識作答:(1-2分)1-2分(2)僅能從消費者、商家或消費市場中一個角度談意義:(3)整體表述一般,語義基本清晰,有一定的邏輯性。水平10分未作答/照抄材料/偏離題意/價值觀錯誤絕密★啟用前試卷類型:A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學業水平調研考試九年級道德與法治2025.4道德與法治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12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1.每一個時代,年輕人皆是奮進的主角。先輩于戰火中拼搏,換來民族獨立;后來者投身建設,筑牢新中國基石。當下,新青年在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深耕不輟,建功立業。這啟示我付青少年要①用責任與擔當,創造生命價值②以尊重與包容,建設美好集體③用自信與自強,書寫人生華章④以真誠與友善,傳遞社會溫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在學校開展的“身邊榜樣”評選活動中,小杰同學被評為“安全之犀”。下列能作為其參評條件的是①積極參與校園的消防疏散演練②組織開展國防教育的宣傳活動③見到老師和同學總是主動問好④擔任歷史博物館的義務講解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初中生曉強和曉婷在同一個社區長大,兩人常一起上下學、嬉戲打鬧,親密的樣子被老師和同學誤認為早戀,他倆覺得很委曲。為此,曉強與曉婷應該A.不耳接觸,以免別人誤會B.保持距離,僅與同姓相處C.掌握分寸,做到舉止得體D.謹言慎行,拒絕猙性交往4,2025年3月,深圳市M街道辦組織開展了“拒絕毒品共防范,青春飛揚正當時”為主題的講座,并向轄區內的青少年解讀《深圳經濟特區禁毒條例》。開展這一活動旨在A.筑牢社區禁毒防線,增強青少年識毒防毒拒毒意識B.加快立法米伐,使市民識毒防毒拒毒工作有法可依C,規范禁毒工作,完善我國懲治毒品犯罪的法律體系D.讓各級各類學校將禁毒教育納入到日常教學工作中5.小學生徐某在學校下樓時摔傷,徐某家長認為學校監管不力,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學校賠償醫療費、營養費等8萬元。學校樓梯設施完善,經常開展安全教育且事發后及時送醫,法院依法判決學校不擔責。法院的判決①糾正“學生出事學校必擔責”的偏見②體現了法律是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③未考慮學校責任,必然加劇家校矛盾④體現司法不公,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新聞播報活動中,曉林同學分享了以下三則報道。這些報道共同的主題是深圳加大力度建設“山、海、城、園”有機融合的公園城市,截止到2024年底,全市公園總量已達到1320個,市民可享受的綠色活動空間越來越多。1800家各類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遍地可及,深圳的公共文化活動越來越精彩。深圳市教育部門編制印發《深圳市基礎教育布局專項規劃(2024-2035年)》,提出新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校160所,新增基礎教育學位18萬個。A.推動科技創新,讓城市更有速度B.挖掘歷史資源,讓城市更有深度C.優化生態環境,讓城市更有高度D.增進民生福祉,讓城市更有溫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深圳市羅湖區二模道德與法治試卷.pdf 羅湖區道德與法治道法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2025.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