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 》教學設計課題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 單元 第五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是青島版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1課時。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用“海趣”的形式引導學生提出加法的問題,使學生學習數學更加接近于實際。另外,教材在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過程中,初步引出了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這是一種重要而又易被學生接受的計算方法,它是學生學習筆算的開始。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描述: 經歷探索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筆算方法的過程,會用口算和筆算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學習內容分析:通過撿貝殼的情境,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學科核心素養分析:運用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計算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難點 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算理。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師:夏天到了,同學們來到了海邊趕海,從中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您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說說自己找到的信息。生:一共撿了多少個貝殼?生:一共撿了多少個海螺? 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動機,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講授新課 任務一: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 課件出示:師:你是如何列式解決這個問題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課件展示小組合作要求: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里擺一擺、說一說,然后派小組代表跟大家分享你們小組的計算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小結:師:你們真是愛思考的孩子,除了這三種方法還可以用豎式計算。師講解豎式計算:師:為什么相同數位要對齊?課件出示:師:你能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師:列出算式后請你用豎式計算算出結果。教師隨機抽學生上臺板演。教師根據學生板演課件示:師:想一想用豎式計算時應注意什么?為什么?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小結:相同數位對齊。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字可以直接相加從個位加起。用豎式計算加減法要從最低位算起,個位相加的結果寫在得數的個位上。十位相加的結果寫在得數的十位上。 生:23+36=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說說自己的想法。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一算。生:因為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可以直接相加。生:31+27=學生列豎式計算。學生嘗試說一說。 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這一學習過程理解知識,學會思考,懂得交流,從中獲得情感體驗,實現了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主動地建構知識,獲得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課堂練習 基礎題:1.2. 填一填。 3. 制作小孔雀和大孔雀一共用了多少盞燈? 習題設計有針對性,有層次性,不僅能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題:4.講數學故事。拓展題 5.(1)買一雙 和一個 ,一共需要多少錢?(2)買一盒 和一頂 , 一共需要多少錢?(3)30元可以買哪兩樣物品?(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說說。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層次結構,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板書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1.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2.個位相加的結果寫在得數的個位上;十位相加的結果寫在得數的十位上。 利用簡潔的文字、符號、圖表等呈現本節課的新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1.在 里填上“>”“<”或“=”。2.找規律,填一填。3.《西游記》動畫片一共有多少集?【綜合實踐類作業】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00 以內的加減法(二)》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100 以內的加減法(二)》單元是數與代數第一學段“數與代數”中的重要內容。《課程標準》在“內容要求”提出了:1.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兩位數加法和減法的算理與算法,會兩位數加減法。2.在解決生活情境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和運算的意義,形成初步的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課程標準》在“學業要求”中指出:1.能計算兩位數的加減法,形成初步的運算能力。(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本單元學習內容是100 以內的不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100以內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問題。(三)學生認知情況本單元是在學生已有學習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二、單元目標擬定(一)教學目標1.經歷探索 100 以內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算理和算法的過程,能計算 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形成初步的運算能力。2.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運用 100 以內數和數的運算,合理表達簡單的數量關系,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問題。3.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解決問題的道理,解釋計算結果的實際意義,感悟數學與現實世界的關聯,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識、幾何直觀和應用意識。4.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學會與同學合作交流,增強對數學學習的信心。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二)教學難點:理解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算理。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課程標準( 2022年版)》在課程目標中的總目標與第一學段(1~2年級)目標中指出讓學生在探索真實情境所蘊含的關系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運用數學和其他學科的知識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感受類在生活中的應用,形成初步的幾何直觀和應用意識。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如下:從具體編排來說:1.凸顯數運算的一致性與階段性。數運算的重點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在編寫中加強了數與運算之間的關聯,凸顯利用數的意義進行數運算的教學,突出數運算本質的一致性。2.注重在直觀操作中抽象算理感知。教材在探究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算理時,注重了直觀操作。先讓學生借助小棒等學具擺一擺,利用計數器撥一撥,在直觀操作的基礎上探討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這個過程充分體現了由直觀到抽象的進階,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算理。3.彰顯數學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價值。數學承載著思想和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在編寫過程中特別重視挖掘數學文化的育人價值和對學生思維品格的培養。一方面,信息窗素材的選取體現了數學與生活數學與科技、數學與人文藝術的關系;另一方面,本單元課后的練習設置不僅注重知識的鞏固和方法的提煉,更注重數學文化的滲透,學生通過了解相關的數學史料,感受數學的魅力,激發愛國情感。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5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數與代數 100以內的加減法(二)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 1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 1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 1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 1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多少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 目標: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算理。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任務一: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確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 目標: 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減法的驗算。 任務一: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進位) 1.通過合作探究活動,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并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 目標: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 任務一: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 目標: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 任務一: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 1.通過學習活動,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多少 目標: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 會用加、減法正確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任務一: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多少。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會用加、減法正確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青島版新版一下5.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教案).doc 青島版新版一下《100 以內的加減法(二)》大單元整體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