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5.3正確運用復合判斷課件(共32頁PPT)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5.3正確運用復合判斷課件(共32頁PPT)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

資源簡介

(共32張PPT)
第一單元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
第二單元
遵循邏輯思維規則
第三單元
運用辯證思維方法
第四單元
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第一課 走進思維世界
第二課 把握邏輯要義
第三課 領會科學思維
第四課 準確把握概念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
第六課 掌握演繹推理方法
第七課 學會歸納與類比推理
第八課 把握辯證分合
第九課 理解質量互變
第十課 推動認識發展
第十一課 創新思維要善于聯想
第十二課 創新思維要多路探索
第十三課 創新思維要力求超前
整體感知
對思維、邏輯思維與科學思維的概括性介紹,也是全書的邏輯起點
主要闡述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
主要闡述辯證思維的方法
主要闡述提高創新思維能力的幾種方法
邏輯與思維
選擇性必修三 邏輯與思維
第二單元 遵循邏輯思維規則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
5.3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
學習目標
【課標要求】理解簡單判斷類型與邏輯性質,把握事物情況之間的各種關系;理解復合判斷的類型與邏輯性質,把握事物情況之間的各種關系; 能結合實際事例,運用判斷的邏輯性質與要求作出正確的判斷。
【素養目標】
1.科學精神:正確理解復合判斷的含義、組成、形式,正確認識聯言判斷的含義、構成、性質,學會運用聯言判斷的意義,理解選言判斷的含義、構成、種類,理解假言判斷的含義、結構、種類、性質。
2.公共參與:理解運用聯言判斷的意義、明確運用選言判斷注意的問題,正確進行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
【重點難點】
重點:1.正確理解復合判斷;2.分析判斷的不同類型及其種類。
難點:1.準確分析判斷的不同類型及其種類;2.復合判斷的真假判定。
探究與分享
烏龜約仙鶴一起到遠方旅游。烏龜不會飛,
它咬住樹枝的中間,要兩只仙鶴各叼住樹枝的一端。
臨行前,仙鶴提醒烏龜到了空中不要說話:
“如果你一張嘴,就會掉下去。”
當它們飛過一個小鎮時,有個小孩喊道:
“看呀,仙鶴綁架了烏龜!”烏龜想解釋一下,
剛說“不……”,就從空中掉了去……
仙鶴的話中使用的判斷與性質判斷、關系判斷有什么區別?
材料中引號內的語句,作為判斷的表述分別有什么問題
仙鶴的話是一個復合判斷,復合判斷是由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它由聯結詞和支判斷組成,拆開后是判斷。性質判斷、關系判斷是簡單判斷,拆開后是概念。
一、復合判斷
(一)運用復合判斷的必要性:認識對象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僅僅依靠簡單判斷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對象的情況。
(二)含義:復合判斷是指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
魯迅既是文學家,又是思想家。
簡單的性質判斷
簡單的性質判斷
復合判斷
兩個“簡單的性質判斷”由“并且”連接成一個復合判斷。
(三)結構:復合判斷由聯結詞和支判斷兩部分組成。
①組成復合判斷的判斷,稱為支判斷。
②聯結支判斷的詞項叫作聯結詞。
小桃 不僅 聰明伶俐, 而且 善良。
聯結詞
聯結詞
支判斷
支判斷
類型 內涵
聯言判斷 “聯”,就是聯結的意思, 所以表明同時存在的情況 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
(魯迅既是文學家,又是思想家)
選言判斷 “選”,就是選擇的意思, 所以表明可能的情況 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
(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
假言判斷 “假”,就是假設的意思, 所以表明假設的情況 對象之間的條件聯系加以斷定
(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
一、復合判斷
(四)種類:根據斷定情況的不同,復合判斷分為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多個種類。
練一練:指出下面判斷分別是哪種類型的簡單(復合)判斷?
①每次讀小說總使他激動不已:或憤慨,或訕笑,或焦慮。
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③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濕。
④自私不是美德。
⑤小明信任小華。
復合判斷
聯言
復合判斷
選言
復合判斷
假言
簡單判斷
關系
簡單判斷
性質
判斷1:建設法治中國,既需要黨和國家的統籌與規劃,更需要公民和全社會的參與與推動。
判斷2:美國對外推行霸權主義,對內實行真正的民主。
判斷3: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客觀物質性、社會歷史性。
1.上述判斷屬于哪種類型的復合判斷。分析哪些為真,哪些為假并說明理由。
提示 上述三個判斷均為聯言判斷。判斷1、3為真,判斷2為假。因為在聯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
2.分析判斷1的結構。
提示 聯言支:建設法治中國需要黨和國家的統籌與規劃,需要公民和全社會的參與與推動。聯結項:既........更.........
(一)含義: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
(二)結構:
二、聯言判斷
這篇散文文筆生動
富有哲理。
并且
聯言支
聯言支
聯結項
聯言支 組成聯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聯言支。一個聯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聯言支。
聯結項 ①常常用來聯結聯言支的詞項,叫做聯言判斷的聯結項;
②聯結項舉例:“并且”、“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等;
③聯言判斷的聯結項有時可以省略。例如:此商品物美價廉
【拓展提升】區別聯言判斷和關系判斷
當聯言判斷用單句表達時,在形式上與關系判斷很容易混淆。
例如,①小劉和小趙是球迷。
②小劉和小趙是同鄉。
區別的方法是:將單句變成復句看是否成立,聯言判斷變成復句后,每個分句都成立;關系判斷變成復句后,兩個分句都不成立。
①變成“小劉是球迷,小趙也是球迷”,句子成立。
②變成“小劉是同鄉,小趙也是同鄉”,句子不成立。
因此,①是聯言判斷,②是關系判斷。
(三)聯言判斷的真假:一假即假,全真才真
①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也就是說,它要求各個聯言支的斷定都要與實際相符合。
②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
p q p∧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1.毛澤東既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又是偉大的政治家。真
2.貪污是一種違紀行為,但不是一種違法行為。假
二、聯言判斷
(四)正確運用聯言判斷的意義:
有助于人們將認識對象的多種情況綜合起來進行考慮,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況,從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斷更為恰當。
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第一個選言判斷闡明:造成身體不好的原因,生病、缺少鍛煉、營養不良這幾種情況是可以同時并存的。這是選言支相容的選言判斷。
對話一:醫生對小明說:“身體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缺少鍛煉,或者是由于營養不良。”
對話二:教數學的夏老師對教語文的王老師說:“這堂課要么你上,要么我上。”
合作探究:1.任選一個判斷,分析結構?
2.比較這兩個選言判斷有什么區別?
第二個選言判斷闡明:按照現在通行的上課方式,某堂課不能兩個老師同時上課。這兩種情況是不能同時并存的。這是選言支不相容的選言判斷。
三、選言判斷
(一)含義:斷定對象可能情況的判斷。若干可能中至少或只能有一種存在
(二)結構:由選言支和聯結項組成。
聯結項
選言支
或者
你說錯了
或者
我聽錯了
聯結項
選言支
選言支 組成選言判斷的支判斷叫做選言支。一個選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選言支。
聯結項 ①常常用來聯結選言支的詞項,叫做選言判斷的聯結項;
②舉例:“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
③選言判斷的聯結項一般不可以省略。
三、選言判斷
(三)類型:
相容選言判斷 不相容選言判斷
含義 選言支所斷定的情況同時存在 選言支所斷定的情況只能有一種存在,不能有兩種和兩種以上的情況并存
常用 聯結項 “或者” “或者……或者……” “是……還是……” “也許……也許……” “要么……要么……”
“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限制二者不可兼得)二者必居其一”
真假 一真即真,全假則假 有且只有一真為真,
全假全真皆假
(四)正確運用選言判斷的意義:
1.從認識角度看:正確運用選言判斷,不僅有助于我們準確地表達關于對象的各種可能的情況;
2.從實踐角度看:能夠明確解決問題的范圍和途徑。
(五)要求(正確運用選言判斷應注意的問題):
1.要根據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確定應該使用相容還是不相容選言判斷,不能誤用。例:老張要么是詩人,要么是畫家;老張或者是詩人,或者是畫家。
2.要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盡量把對象的可能情況都揭示出來,不要遺漏有選擇價值的可能情況。 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無非是這樣幾個方面:要么是社會影響不好,要么是家庭不和睦,要么是學校教育不力。
三、選言判斷
學以致用:水從高原由西向東流下,渤海口的一條魚逆流而上。它的游泳技術很精湛,因而游得很精彩,一會兒沖過淺灘,一會兒劃過激流,穿過了湖泊中的層層漁網,也躲過了無數水鳥的追逐。它逆行到了著名的壺口瀑布,堪稱奇跡;又穿過了激水奔流的青銅峽谷,博得漁民的喝彩。它不斷地游,最后穿過山澗,擠過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還沒來得及發出一聲歡呼,瞬間被凍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塊中發現了它,它還保持著游動的姿勢。有人認出這是渤海口的魚。一位年輕人感嘆說,“這是一條勇敢的魚,它逆行了那么遠那么久。”一位老者為之嘆息說,“這的確是一條勇敢的魚,然而它只有偉大的精神卻沒有正確的方向,它極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合作探究:
1.從上述材料第一段中找出至少兩個屬于復合判斷的句子,并說出其類型。
2.從上述材料中找出年輕人對魚進行評價的話,并判斷其類型。你能否將其改為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若能,請改之。
1.從上述材料第一段中找出至少兩個屬于復合判斷的句子,并說出其類型
解析:①“它的游泳技術很精湛,因而游得很精彩”,這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②“一會兒沖過淺灘,一會兒劃過激流,穿過了湖泊中的層層漁網,也躲過了無數水鳥的追逐”,這是一個聯言判斷。③“它逆行到了著名的壺口瀑布,堪稱奇跡;又穿過了激水奔流的青銅峽谷,博得漁民的喝彩”,這是一個聯言判斷,其中分號前后又各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2.從上述材料中找出年輕人對魚進行評價的話,并判斷其類型。你能否將其改為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若能,請改之。
解析:“這是一條勇敢的魚”是根據“它逆行了那么遠那么久”得出的,因此可以把年輕人的評價看作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即如果魚逆行了那么遠那么久,那么它是一條勇敢的魚。這一判斷可以改為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只有它是一條勇敢的魚,才會逆行了那么遠那么久。
某一情況的發生會促使另一情況的發生;某一情況不發生,會導致另一情況不發生。事物情況之間的這種聯系,就是條件聯系。
四、假言判斷
1、假言判斷與條件聯系的關系:
人們認識了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聯系,就可以形成假言判斷。
2、假言判斷(條件判斷)含義:
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
(客觀的)
(主觀的)
例如:如果寒流來了,那么氣溫會下降
3、假言判斷的構成:
如果 寒流來了 那么 氣溫會下降
(3)
聯結項
(1)前件
(2)后件
例如:“如果...那么...” “只有...才...”“...當且僅當...”等。
表示條件的判斷;
表示依賴這一條件而成立的判斷。
用來聯結前件與后件的詞項
由表示條件關系的兩個判斷組成。
根據前件和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況之間存在的條件關系劃分:
4、假言判斷的類型
學以致用:以下為哪種假言判斷?
1.如果你是年級第一,那么你也是班級第一。
2.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3.只有年滿18周歲,才有選舉權。
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1)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2)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3)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4、假言判斷的類型
①含義:
(1)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及其真假值
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充分條件。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條件的判斷。
有之必然,即“有前件必有后件”。因此,只有當前件是真而后件是假的時,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是假的,其余情況,均為真。
③其真值表:
p q 如果p,那么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真
假 假 真
例:如果是作案人(P),那么就有作案時間(Q)。----為真
前真后假則假,其余皆為真。
是作案人(P),沒有作案時間(Q)。
不是作案人(P),有作案時間(Q)。
不是作案人(P),沒有作案時間(Q)。
“有前必有后”
“無前未必無后”
②特點
----為假
----為真
----為真
4、假言判斷的類型
①含義:
(2)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及其真假值
③真值表:
p q 只有p,才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例:只有年滿18周歲(P),才有選舉權(Q)。----為真
前假后真則假,其余皆為真。
沒有18周歲(P),沒有選舉權(Q)。
年滿18周歲(P),沒有選舉權(Q)。
沒有18周歲(P)(P),有選舉權(Q)。
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必要條件。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之間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
“無之必不然”,即前件是假的后件也是假的,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真的。因此,只有當前件是假的而后件是真的時,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才是假的,其余情況,均是真的。
②特點
“無前必無后”
“有前未必有后”
----為真
----為假
----為真
4、假言判斷的類型
(2)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及其真假值
有了這種情況,必將產生某種情況;沒有這種情況,必不產生該種情況。這種條件關系就是充分必要條件關系。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必要條件的判斷,是同時斷定充分和必要兩種條件的假言判斷。
①含義:
p q 只當且僅當p,則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有之必然,無之必不然”,即前件是真的后件是真的,前件是假的后件是假的。在這兩種情況下,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都是真的。在前件是真的后件是假的,或者在前件是假后件是真的這兩種情況下,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假的。而在其余情況下,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真的。
②真值表:
一假一真則假,其余皆為真。
例如:一個數是偶數,當且僅當,這個數能被2整除。
②特點
“有前必有后”
“無前必無后”
歸納總結:假言判斷的類型
種類 主要內容 邏輯形式 聯結項 例子
充分條件 假言判斷 如果你是年級第一,
那么你也是班級第一
必要條件 假言判斷 只有年滿18周歲,才有選舉權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一個數是偶數,當且僅當,這個數能被2整除
“如果…那么…”
“只要…就…”
如果p,那么q
有前必有后
無前未必無后
“只有…才…” “沒有…就沒有…”
只有p,
才有q
無前必無后
有前未必有后
“…當且僅當…才…”
當且僅當
p,則q
有前必有后
無前必無后
5、假言判斷的實質與正確運用的前提
(1)實質:其真假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情況之間條件關系能否成立。不取決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如果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是事物情況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條件關系,這樣的判斷仍然可以是真的。P42-1
例:如果人可以長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沒地方站了
6、判斷的重要性
---判斷是由概念構成的,又是構成推理的基本要素。
(2)正確運用假言判斷的前提:掌握假言判斷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P42-2
沒有判斷,就不能明確概念,也不能進行推理。P42-3
復合判斷 含義 分類 構成 聯結項 支判斷 (p,q) 真假
聯言判斷 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 聯結項 + 聯言支(≥2) 可省略;并且,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也是 聯言支 p,q都真,
判斷才為真;
p,q只要有一假,判斷即為假
選言判斷 斷定對象的 可能情況 ①相容的選言判斷 ②不相容的選言判斷 聯結項 + 選言支(≥2) 不能省略;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選言支 ①相容:
至少一真
②不相容:
只能一真
假言判斷(條件判斷) 斷定事物某情況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 的條件 ①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②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③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聯結項+前件 +后件 可省略; 如果那么,只要就,只有才, 當且僅當, 前件 后件
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否成立
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的比較
拓展提升
構建體系
含義
組成
聯言判斷
選言判斷
假言判斷
復合
判斷
形式
含義
構成
意義
邏輯性質
含義
構成
要求
種類
含義
構成
種類
性質
相容選言判斷
不相容選言判斷
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1.隨著我國二孩三孩政策的實施,兒童經濟成為更為活躍的消費力量。有人認為:“兒童經濟既有衣食住行的現實考量,又有精神滋養的渴求理想。”該判斷( )
①是復合判斷中的聯言判斷,斷定兩種情況同時存在
②組成的兩個聯言支都是真的,因此這個判斷是真的
③是人們對實踐的切身體會,因此可以斷定為真判斷
④屬于簡單判斷中的特稱判斷,斷定認識對象的性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②:“兒童經濟既有衣食住行的現實考量,又有精神滋養的渴求理想。”該判斷是復合判斷中的聯言判斷,斷定兩種情況同時存在;由于組成的兩個聯言支都是真的,因此這個判斷是真的,①②正確。③:人們對實踐的切身體會不一定是真判斷,③錯誤。④:題干中的這一判斷是復合判斷中的聯言判斷,而不是簡單判斷中的特稱判斷,④錯誤。故本題選A。
課堂演練
A
2.要準確地把握不同判斷的邏輯性質,需要清楚地了解判斷的類型。以下判斷類型相同的是( )
①事實證明,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就無從談起,更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②中國取得的創新成就,不僅得到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肯定,更成為引領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保障。
③講馬克思主義哲學,如果不是最終落腳到科學社會主義,在理論上就是沒有得出最終的結論,是半途而廢,沒有結果。
④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官兵所見所感,才能更好地汲取思想智慧和精神營養,激發大家干事創業的熱情動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④:為必要條件假言判斷,①④入選。②:為判斷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聯言判斷,②不選。③:為的充分條件假言判斷,③不選。故選B。
B
3.學校要開運動會了,程明和方毅去報名,方毅在長跑項目上拿不定主意,最后,程明說,“要么報名1000米,要么報名3000米。”如果程明的上述斷定為假,則方毅的選擇是他( )
①放棄3000米,報名了1000米
②最后只報名了50米
③不愿意報1000米,堅持報名了3000米
④既報名了1000米,又報名了3000米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解析】①:程明說,“要么報名1000米,要么報名3000米。"如果程明的這一斷定為假,根據同一律,方毅放棄3000米,報名了1000米這一命題也必然為假,①說法錯誤。②④:“要么報名1000米,要么報名3000米。”為不相容選言判斷,如果該斷定為假,那么方毅的選擇可能是同時報1000米和3000米或者同時放棄報1000米和3000米,或選擇另外的項目,因此“報名了50米”和“既報名了100米,又報名了3000米”為真,②④說法正確。③:“方毅在長跑項目上拿不定主意”與“不愿意報1000米,堅持報名了300米相互矛盾,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C
5、以下有關判斷“張老師既教數學,又教物理”的分析正確的是( )
A.這是一個聯言判斷,判斷結構是p或者q
B.這個判斷的聯言支判斷是“張老師教數學”
C.當“張老師又教物理”的判斷為假時,聯言判斷為假
D.張老師不可能既教數學,又教物理
【答案】C【詳解】A:“張老師既教數學,又教物理”為聯言判斷,判斷結構為p并且q,A錯誤。B:聯言支判斷有2個,“張老師教數學”“張老師教物理”,B錯誤。C:當一個聯言支(q)為假(0)時,整個聯言判斷為假(0),C正確。D:“既教數學”同時“又教物理”的可能性是存在的,D錯誤。故本題選C。
6、下列判斷屬于相容選言判斷的是(  )
A.任何一種哲學派別,要么是唯物主義,要么是唯心主義,二者必居其一
B.官僚主義者或者遇事不負責任,或者遇事主觀武斷
C.教數學的夏老師對教體育的王老師說:“這堂課要么你上,要么我上。”
D.如果學習方法不當,就不能提高學習效率
【答案】B
相容選言判斷中選言支所斷定的情況可以同時并存,據此可知B屬于相容選言判斷。不相容選言判斷中選言支所斷定的情況只能有一種存在,不能有兩種和兩種以上的情況并存,據此可知A、C兩項為不相容選言判斷。D是對對象之間的條件聯系加以斷定,屬于假言判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阿拉善右旗| 太仓市| 陆河县| 河北省| 开平市| 黔西| 九江市| 修武县| 南召县| 中宁县| 固原市| 阳新县| 卢氏县| 丰原市| 樟树市| 镇康县| 万安县| 南雄市| 锦州市| 平阳县| 盐亭县| 清镇市| 昔阳县| 长丰县| 郑州市| 来宾市| 泸定县| 蒙自县| 九龙坡区| 梅州市| 武宁县| 调兵山市| 东光县| 永德县| 汪清县| 许昌市| 独山县| 克拉玛依市| 莱芜市| 云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