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專練:情景探究題1.(2024·四川廣安·中考真題)【探究感悟成長】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困惑和煩惱,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積極面對。以下是同學們的三個生活情境,請你為他們答疑解惑。情境一 小東打算放學后去參觀博物館。放學鈴聲一響,他就起身準備出發。這時,同學小萌拿著數學試卷過來向他請教一個問題,小東卻置之不理,轉身離開。(1)你認為小東的做法妥當嗎?理由:情境二 考試的時候,小川讓我給他遞紙條。(2)作為小川的好朋友,“我”該怎么做?理由:情境三 學校要求穿校服。可是,校服的顏色、款式我實在不喜歡。(3)我該怎么做?理由:2.(2023·青海·中考真題)【明理知行共建和諧】請結合以下情境回答相關問題。情境一:八年級學生要進行合唱比賽,班級要利用課余時間組織排練,但小杰想寫作業。(1)小杰的正確做法是: 。理由: 。情境二:一男子先后多次編造虛假警情,撥打110、120、119電話,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8日。(2)該男子的行為屬于: (選填“民事”或“行政”)違法行為。他的行為警示我們: 。3.(2023·四川廣安·中考真題)【探究感悟成長】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困惑和煩惱,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積極面對。以下是同學們的四個生活情景,請你為他們答疑解惑。情景一:初中生小明認為學習是他的權利,可學可不學。(1)你認為小明應該怎么做:理由:情景二:在日常生活中,小紅看到很多同學通過各種方式向父母表達孝敬之心,可小紅無動于衷,她想長大后再孝敬父母。(2)你是否認同小紅的想法:理由:情景三:小軍上課偷偷玩手機被老師批評,他說這是他的自由,老師無權干涉。(3)請你判斷小軍的說法:理由:情景四:小美以前看到男生就煩,進入初中后總想引起男生的關注,她很困惑:“我變壞了嗎?”(4)她變壞了嗎?她應該怎么做:4.(2022·青海·中考真題)以下是九年級同學曉軍的日常生活鏡頭,請你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鏡頭一:課后,曉軍正準備出門打籃球,李華同學拿著物理試卷過來向他請教問題。曉軍的正確做法:理由:鏡頭二:期中測試時,好朋友亮亮要求曉軍給他傳答案。曉軍的正確做法:理由:5.(2022·安徽·中考真題)【學法用法 與法同行】假期,小華來到開飯店的姐姐家做客,遇到一些法律問題,請你與他一起解決。情境一 小華和姐姐在飯店包間打掃衛生時拾到一塊名表。姐姐笑著問小華應該怎么辦。(1)小華的正確回答: 。理由: 。情境二 閑談中,姐夫談到有火鍋店將客人用過的火鍋底料留存下來,重復使用。姐夫對小華說:“考考你,這種行為對不對?為什么?”(2)小華告訴姐夫,這種行為: 。理由: 。情境三 一村民找姐姐商量,準備去捕獵野生動物賣給她,姐姐拒絕并加以勸阻。(3)對姐姐的行為,小華應該: 。理由: 。6.(2020·內蒙古鄂爾多斯·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面對嚴峻的防疫形式,習總書記要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生命至上,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中國人民并肩抗疫,只為托起每個生命和希望。(1)結合材料談談你對生命至上的理解。(2)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挑戰,我們應如何守護生命?7.(2018·廣西河池·中考真題)北京市某中學5名未成年女生在宿舍樓內無故毆打、辱罵2名女同學,造成2人輕微傷,其中1人無法正常生活、學習。2017年11月2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審判這起校園欺凌案,5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11個月到1年有期徒刑。但是,該法院并不公開審理此案。(1)法院不公開審理該案的做法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什么權益?屬于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哪一種途徑?(2)5名未成年女生因欺凌同學被判刑,給了我們什么警示?8.(2020·吉林·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琿春市地處中朝俄三國交界,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邊境口岸城市。在琿春,“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飯”已成為各族群眾的生活常態。各民族兄弟姐妹在這里安居樂業,相親相愛,共建美好家園。(1)材料體現了怎樣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2)“各民族兄弟姐妹相親相愛”要求公民自覺履行哪項義務?(3)生活在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我們應該如何與各民族同胞友好相處?9.(2024·青海·中考真題)【匯聚德法力量促進知行合一】請結合以下情境回答相關問題。情境一:甘肅積石山地震后,青海海東部分地區受災嚴重,黨和政府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參與救援。小青就讀的學校舉行“我為災區出份力”愛心活動。(1)小青可以:理由:情境二:初中生小海由于不適應學習節奏產生厭學情緒,認為學習是自己的權利,可以根據自己情況決定學與不學。(2)你如何勸導小海:理由:10.(2024·四川廣安·二模)【明理導行,健康成長】情景探究(要求: 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情景設問,答案語句精煉,表述準確。)情景一 華華的班上轉來一位藏族同學,每天穿著藏袍,與其他穿著校服的同學不同,華華的好朋友小明總是對這位藏族同學指指點點。(1)華華應該: 。理由: 。情境二 學校舉行運動會,為了班級取得好成績,班主任叫小明周末加強訓練參加長跑項目,可是小明想周末和朋友去打籃球。(2)小明應該怎么做: 。理由: 。情境三 花花平時熱心助人,懂得關心與分享,她還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環保公益活動。(3)花花養成了 行為。這種行為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有什么作用: 。情景四 小華和小航是好朋友,一天小華看見小航進了網吧打游戲,小航讓小華不要告訴老師。(4)小華應該告訴老師嗎 理由:11.(2024·黑龍江·模擬預測)【明析道理知行合一】當你遇到下列情境時,你的正確做法是什么 并簡要說明理由。情境一 周末,媽媽讓你和她一起大掃除。(1)正確做法: 理由:情境二 周末與爸爸逛商場時,爸爸點燃了一根煙。(2)正確做法: 理由:情境三 課間,你發現王某正在取笑少數民族同學的裝束。(3)正確做法: 理由:情境四 你上網查閱資料,發現有人在網上發布臺灣獨立的謠言信息。(4)正確做法: 理由:12.(2024·云南·模擬預測)【情境探究明理成長】情境一 班主任安排有繪畫特長的小宇參加出黑板報,但他考慮到出黑板報會耽誤學習的時間,不愿參加。(1)我的看法:____。情境二 不久前,小宇的弟弟出生了,父母忙于照顧弟弟,小宇覺得父母不再關愛自己,整天悶悶不樂,對父母不理不睬。(2)我的看法:____。情境三 進入初中以來,小宇覺得語文老師特別幽默,經常表揚他,而數學老師就特別嚴厲,經常因為一點小問題就批評他。(3)我的看法:____。13.(2024·云南·模擬預測)【成長中的我】請寫出你遇到下面情境時,你的選擇及理由。情境一 你在朋友圈無意間看到同學小新發布了一段詆毀自己的文字和圖片。(1)你會選擇: 。理由: 。情境二 有不少同學經常光顧學校門口的一些非法小吃攤,存在健康的隱患,小安準備反映這一問題。(2)你會選擇的反映方式: 。理由: 。情境三 鄰居家經常深夜還在做網絡直播,嚴重影響你的學習和休息,你找鄰居理論,對方卻說:“這是我家,我什么時間直播是我的自由。”(3)你會選擇: 。理由: 。14.(2024·云南昭通·二模)【情境探究學以致用】以下是中學生小珊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景一 小珊總是羨慕別人,她經常學別人的樣子說話做事,但是又覺得很累。(1)小珊應該: 。理由: 。情境二 小珊最近因吃感冒藥在課堂上打瞌睡而被老師批評,她覺得很沒面子。(2)小珊應該: 。理由:情景三 社區組織了一場“創建文明城市,從我做起”的公益活動,小珊擔心影響學習而不愿參加。(3)小珊應該: 。理由:15.(2024·四川宜賓·二模)【探究情境,慧眼如炬】以下是小布同學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進行分析回答。情境一 周日,小布去書店買作文書,老板說:“這個是仿版,低價銷售”。(1)小布應該: 。理由: 。情境二 小布所在小區來了一位區人大代表,向小布等了解“雙減”情況,擬將調研情況匯集后提交區人民代表大會。(2)小布應該: 。這一互動體現的政治制度是: 。情境三 小布新買的球鞋沒穿兩天就鞋底斷裂。他找到商家說明緣由,老板爽快地給他換了一雙新鞋。(3)這種維護權利的方式屬于: 。16.(2024·四川廣安·三模)【明理踐行提升素養】以下是小智同學生活中的四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 小智的表哥與鄰居吳某產生糾紛,表哥準備將吳某的照片發布在短視頻平臺上,企圖通過“曝光”的方式報復吳某。(1)小智應該: 。理由: 。情景二 小智看到家里飲料瓶子很多,他靈機一動,將飲料瓶制成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來裝飾自己的屋子。(2)小智的做法讓我們感受到創新來源于: 。小智的這一舉動會給他帶來: 。情境三 小智在每天上學和放學時,發現學校門口交通總是擁堵,小智打算向有關部門反映。(3)小智在積極行使 權。小智在行使此項權利時應做到 。情境四 小智的表哥準備應征入伍,但姑媽擔心表哥受苦受累進行阻止。(4)小智應該支持誰: 。理由是 。17.(2024·青海海東·二模)【情境探究明理踐行】請結合以下情境回答相關問題。情境一 小文最近在網上結識了一個網友,兩人相談甚歡,該網友提出想到小文家做客,詢問小文的家庭信息和電話號碼,甚至想認識小文的好友們,小文有些猶豫了。(1)小文的正確做法是: 。理由: 。情境二 小文最近因學習壓力較大,情緒不太穩定,回家后經常對家人莫名其妙地“發火”。(2)小文的正確做法是: 。理由: 。18.(2024·云南昆明·模擬預測)【情境探究與理同行】小文本周在日記中記下了他生活的三個片段,請你幫助小文分析問題:情景一 周一,真糾結啊,今天我最好的朋友小明跟我說,在明天的測試中讓我給他看一下試卷的答案。(1)如果你是小文,你會: 理由:情景二 周三,班主任李老師安排我周五放學后負責組織班級的朗誦比賽排練,可是我想去打籃球,但遭到老師的強烈反對,批評我沒有責任心。我該怎么辦?(2)如果你是小文,你會: 理由:情景三 周六,爸媽不在家,外面又在下雨,我立馬下單了一份外賣。等了半天,外賣都沒有送達,我卻收到了外賣小哥在平臺上給我發的消息······(3)外賣小哥的消息: 如果你是小文,你會這樣回復:19.(2024·云南紅河·二模)【做負責任的人激揚青春風采】我們即將初中畢業,將要迎來新的生活環境。未來也充滿機遇和挑戰,同學們會迷茫、會彷徨,如何積極面對當下,調整心態,積極投入,將會影響我們對未來的選擇。請你結合以下情境,指出正確的做法。情境一 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初三(9)班計劃去敬老院做公益,小強認為中學生應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1)正確做法: 。情境二 初中即將畢業,小強、大壯等幾人卻開始沉迷網絡游戲,厭學、逃學,為了“哥們兒”義氣,屢次和其他班的學生發生沖突。(2)正確做法: 。情境三 馬上就要畢業了,小麗站在初中畢業的交匯點,不知道如何去規劃自己的人生。(3)正確做法: 。20.(2024·江蘇泰州·一模)【健康成長】中學階段,是一段充滿挑戰的人生旅程。每一次青春的碰撞,都會讓我們聽到拔節生的聲音。情境一 近來,小江感到學習壓力增大,緊張、煩悶等負面情緒接踵而至,讓他不知如何應對。(1)作為小江的好朋友,“我”會向他推薦這些調節情緒的方法: 。情境二 上道德與法治課時,小江偷偷在下面寫數學作業,被老師發現并狠狠地批評一頓……(2)小江應該: 。理由: 。情境三 初中三年即將走過,小江覺得自己沒有什么特長和優勢,今生注定平庸、平凡。(3)“我”給小江的建議是: 。21.(2024·海南省直轄縣級單位·一模)萬千普通的勞動者,人人“有一手”,請你為“這些手”譜寫一曲贊歌。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創設探究情境,提出學習任務,邀你一起解決。情境一班里轉來一位藏族同學,由于風俗和語言不同,他感到生活學習特別不習慣。(1)任務一作為同班同學,你應該: 。情境二中考臨近,小美晚上失眠,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還經常出現心慌胸悶。(2)任務二你的建議是: 。情境三某縣政府印制“小微權力清單”發放至鄉村兩級,并以鄉鎮為單位設置舉報電話予以公示。(3)任務三針對該政府的做法,你的點評是: 。22.(2024·云南紅河·一模)【情境探究明理踐行】以下是小李同學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 人大代表選舉日,小李的爸爸在寫票處認真填寫選票,然后走到票箱前,鄭重投下自己的一票。(1)情境表明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小李爸爸的行為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形式是情境二 周末,表哥告訴小李,因為成績不理想,升學無望,爸爸讓他輟學去附近的燒烤店打工。(2)小李應該 理由:情境三 小李的姐姐最近在平臺為家鄉的土特產直播帶貨,效果非常好。這一天,鄰居許阿姨拿來一批假冒偽劣品牌運動鞋,找姐姐幫忙推銷……(3)小李應該 理由: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專練:情景探究題》參考答案1.(1) 不妥。 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積極關注、重視他人。給予耐心的解答和熱情的幫助。(2) 不給小川遞紙條。 友誼不能沒有原則;要遵守規則。(任意一點均可)(3) 按照學校要求穿校服。 面對沖突,讓個人意愿服從集體的共同要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任意一點均可)2.(1) 服從班級安排,參加合唱排練(符合情境,言之有理即可) 應自覺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2) 行政違法行為 要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遵紀守法,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不隨意占用公共資源,不擾亂社會秩序等(符合情境,言之有理即可)3.(1) 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認真學習。 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同時也是一項基本義務,法定義務必須履行。(2) 錯誤; 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盡孝在當下,孝敬父母不僅僅是長大成人后的事。(3) 錯誤。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4) 不是,這是青春期的萌動心理,是正常現象。 面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朦朧的情愫,我們應該慎重對待,理智處理。4. 我們應該先對李華的疑惑給予細致耐心的解答,對李華的請求給予熱情的幫助。 ①我們要尊重他人,積極關注、重視他人。考慮他人的感受,不應冷落、忽視他人。②對他人的疑惑給予細致耐心的解答,對他人的請求給予熱情的幫助。 拒絕,考試后給他講解試題。 友誼不能沒有原則,我們不能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5.(1) 找到失主并歸還; 公民享有財產權;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 不對; 這會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對顧客不負責任的表現。(3) 贊成。 我們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非法捕殺野生動物是違法的。6.(1)①嚴重的疫情使我們感到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②全民抗疫為挽救生命而努力(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讓我們體味到生命是堅強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我們要尊重每一個生命,對生命有一種敬畏的情懷(敬畏之心)。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2)①守護生命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按時作息、在家認真學習等)。學會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要有過激行為,甚至傷害自己的身體(疫情期間,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學會保護自己等)。②需要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③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精神的發育需要物質支持。守住自己的心靈,追求真、善、美。養護精神需要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守護精神家園,發揚民族精神,學習抗疫英雄人物事跡,弘揚抗疫精神)。7.(1)①隱私權(或人格尊嚴)。②司法保護。(2)①違法犯罪要承擔法律責任(違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②我們要尊法、學法、守法,凡是法律禁止的,我們堅決不做,依法規范自身行為。③法律具有強制性和普遍約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要尊重他人,謹慎交友。等等。8.(1)平等團結互助和諧。(2)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或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3)示例: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等等。9.(1) 捐款捐物、寫信鼓勵、網絡宣傳、心里祈福等 我們要養成親社會行為;關愛社會、服務奉獻社會;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弘揚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2) 不能放棄學習,珍惜學習機會;學會調節情緒,培養學習興趣等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在行使自己權利的同時也要自覺履行義務:認識到學習對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等10.(1) 勸阻小明 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2) 周末訓練長跑 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堅持集體主義(3) 親社會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等(4) 應該 友誼不能沒有原則11.(1) 接受媽媽的建議。 構建和諧家庭,需要家庭成員共同努力。(2) 制止爸爸。 要遵守公共場所秩序。(3) 制止并要求這個同學向少數民族同學道歉。 應該維護民族團結,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4) 不輕信不傳播,并向有關部門舉報。 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應盡的基本義務。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12.(1)積極參加并認真完成黑板報。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要自覺磨煉堅強意志。(2)尊重、理解父母,積極與父母溝通。家庭結構雖發生改變,但是,只要我們用心感悟就會發現,家中的親情仍在。(3)我們要承認老師的差別,發現不同風格老師的優點,學會接納不同風格的老師;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老師的批評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13.(1) 要求同學刪除相關信息并向自己道歉。 憲法規定,我國公民的人格尊嚴(名譽權)不受侵犯。(2) 向城管執法部門、衛生監督部門等舉報非法小吃攤。 憲法規定,公民享有依法行使監督的權利和維護公共秩序的義務。(3) 請求物業或社區組織進行協調處理,或撥打政府服務熱線12345尋求幫助或報警。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公民在行使權利和自由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權利和自由。)14.(1) 小珊應該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接納和欣賞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要認識到自己的稟賦和獨特。(2) 小珊應該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適時和老師巧妙溝通,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 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3) 小珊應該安排、調整好自己的時間,積極參加社區公益活動。 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可以培養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養成親社會行為,提高自身素質,也可以在承擔社會責任時,幫助他人,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15.(1) 拒絕購買。 尊重他人知識產權(這是違法行為)。(2) 積極配合人大代表的工作調研,如實回答相關的“雙減”問題。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3)和解。16.(1) 制止表哥 會侵害他人的肖像權(人格尊嚴權);要依法維護權利(維護權利守程序)。(2) 生活; 驚喜、成就感等。(3) 監督權; 合法有序;出于公心,實事求是,理智行事、公正、客觀。(4) 支持表哥 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義務。17.(1) 不泄露個人隱私,拒絕該網友的無理要求。 網絡交往需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和警惕心理,學會自我保護;中學生要增強隱私意識,明辨是非,謹慎交友。(2) 不要輕易發脾氣,要學會調控負面情緒。 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我們要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18.(1) 拒絕。友誼不能沒有原則。 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講義氣”、“夠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其實,當朋友誤人歧途,不予規勸甚至推波助瀾,反而會傷害朋友,傷害友誼。(2) 接受老師的批評,參加班級朗誦比賽排練。 ①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②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當二者發生沖突,要堅持集體主義。(3) 雨大,外賣稍遲一會兒,請諒解。 不要著急,路上注意安全。19.(1)小強應該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是服務社會的要求;服務社會體現人生價值;服務社會能夠促進我們全面發展。(2)小強、大壯等幾人應該學會合理利用網絡,珍惜受教育的機會,調整自己的節奏融入集體生活。(3)小麗應該弄清自己的真實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掌握選擇的策略。20.(1)改變認知評價;轉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訓練(2) 虛心接受或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 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3)我們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欣賞自己的獨特,欣賞自己的優點,欣賞自己的努力,欣賞自己為他人的奉獻;積極接納自己,需要接納自己的全部,需要樂觀的心態,更需要勇氣和智慧21.(1)尊重該同學的風俗習慣,幫助他解決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困難。(2)可以聽一聽舒緩的音樂,緩解內心的壓力。(3)能夠規范政府行政權力,防止權力濫用,保障公民的知情權、監督權。22.(1)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選舉民主。(2) 勸表哥認真學習,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規定的學業。 受教育既是權利也是義務,我們要珍惜在校學習時間,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3) 勸姐姐拒絕。 推銷假冒偽劣產品是不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作為直播帶貨的主播,要堅持誠信原則,不能欺騙消費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