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南召縣 2025年中招模擬考試(一)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說明:1.本試卷體現新課程理念,具有開放性,評卷組織單位應根據評分標準和考生答題實際制定出相應的評分細則。2.評卷時應尊重考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特點,鼓勵創新。主觀試題應采意給分。一、選擇題(34分,每小題 2分,共 17小題。)1.B 2.C 3.A 4.A 5.D 6.C 7.D 8.B 9.B 10.A11.A 12.C 13.C 14.C 15.B 16.B 17.B評分說明:以下各題,考生答案若與本參考答案不一致時,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二、非選擇題(36分)18.(8分)此看法是片面的,雙休政策減少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并不必然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和夢想的實現。雙休政策的出臺,讓學生有更充足的休息與調整時間,有利于緩解疲勞和學習壓力,促進身心健康,提高學習效率。夢想的實現需要我們努力學習,善于學習,充分的休息有利于我們保持對學習的興趣,我們要自覺、主動地學習,自主合理規劃課余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不能靠時間的堆砌來提升學習成績。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己任,學習是我們現階段的基本任務,也是我們成就夢想的重要路徑。我們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評分說明:觀點正確、層次分明、邏輯嚴密、表述流暢,給 7~8分;觀點正確、層次比較分明、邏輯比較嚴密、表述比較流暢,給 3~6分;觀點模糊、層次不分明、邏輯不嚴密、表述不流暢,給 1~2分;觀點錯誤或只判斷不作分析,給 0分19.運用 AI技術進行傳播,讓民眾在寓教于樂的方式中收獲了文化知識,創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方式,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這種網絡現象有利于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激活中華文化的生命力;這種現象的出現,有利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增強文化自信;民眾熱衷于用古人事跡玩梗,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折射了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對歷史人物創造 AI視頻,要注意把握尺度,帶上對歷史名人的敬重,考證歷史信息的真偽,不能胡編亂造歪曲歷史真實;參與網絡活動,要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律規定,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文化傳播不能一味蹭熱點追流量,更要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發展多元化傳播路徑。(答出三點即可,答案中要求有正反兩方面的觀點,6分)20.(1)認真學習《讀本》內容,系統掌握《讀本》知識體系;團體合作,商議確定演講主題和內容;分配任務,搜集相關材料;撰寫好演講稿;進行試演講,聽取同學們和老師的建議,改進演講效果;選取大方得體的服裝,了解演講的注意事項;練習演講的情緒醞釀和語言感染力;注意控制演講的時間和禮儀等。(任意兩點即可,4分)(2)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成為各國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必然選擇;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努力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提升世界聯通水平,促進全球共同繁榮;積極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維護世界和平;等。(任意三點即可,6分)21.(1)為了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網絡保護);為了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環境;為了加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為了引導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網絡。(任意兩點即可,4分)(2)遇事冷靜,多思考,多方求證;不有貪圖小便宜的心理,不被蠅頭小利所誘惑,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有好奇獵奇心理,不要點開不明鏈接,更不要下載;如果不小心點擊了不明鏈接,千萬不能透露個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碼、手機驗證碼;如果點擊了不明鏈接受騙,要保留短信或鏈接截圖,撥打 110或通過“國家反詐中心”APP報案;等。(任意兩點即可,4分)(3)會對未成年人價值觀產生錯誤影響,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沒有履行好撫養教育子女的義務,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發展和成長;沒有盡到對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網絡保護責任,觸犯了法律;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利于傳播網絡正能量;等等。(任意兩點即可,4分)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一)答案 第 2 頁(共 2 頁)南召縣2025年中招模擬考試(一)道德與法治試題吹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兩大題,滿分70分,考試時間60分鐘。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策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放,2.開卷考試,可查閱參考資料,但應獨立答題,禁止討論、交流資料等行為。之好3.答卷前請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軍一、選擇題(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所選項字母在答題卡上填涂。共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1.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正是許多不畏艱險的人們前赴后繼,使一個個“不可能”變為可能。河南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戰天斗地鑿出“人間天河”紅旗渠;袁隆平團隊創新技術,種出海水稻,荒漠成糧倉:科研人員自主創新、追求卓越,開創北斗系統定位“極限精度”…這告訴我們①奮斗是實現夢想的唯一有效途徑②實現“不可能”需要接續奮斗的韌勁③只要敢想敢做,就一定能取得成功④面對困難要不畏艱難,磨礪堅強意志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2025年,教育部推進人工智能教育改革,通過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向中小學開放相關課程。企業DeepSeek與多所學校合作,開發開源課程并搭建實驗平臺,支持學生參與智能誤場景項目。這一舉措使農村學校人工智能課程開課率顯著提升,學生創新作品數量大幅增加。教育部推動人工智能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主要目的是A.讓學生都成為人工智能專家B.確保企業決定教育資源配置C.通過技術促進教育公平與創新D.限制農村學生接觸人工智能技術3.2025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相緊變,也不會變。這是因為A.民營企業是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B.我國主要依靠民營企業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墻”C.民營經濟已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D.民營經濟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4.2024年,河南省高技術制造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2.0%、92%,分別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9、1.1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業、新一代無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30.3%、11.8%。新產品供給快速提升。這表明我省九年級道德與法第1頁(共6頁)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道德與法治(一)--答案.pdf 河南省南召縣2025年春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