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濱江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9月階段性檢測科學試題1.(2024八上·紹興月考)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宮課堂”第四課開講,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以天地互動的方式,為全國青少年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太空科普課。從航天員傳來的照片顯示,地球大部分面積被水體覆蓋,其中最龐大的水體是( )A.冰川水 B.海洋水 C.河流水 D.大氣水【答案】B【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解析】【分析】球上水的總貯量約有13.9億km3,其中約97%為海洋咸水,不能直接為人類利用。淡水的總量僅為0.36億km3,而且這不足地球總水量3%的淡水中,有77.2%是以冰川和冰帽形式存在于極地和高山上,也難以為人類直接利用;22.4%為地下水和土壤水,其中2/3的地下水深埋在地下深處;江河、湖泊等地面水的總量大約只有23萬km3,占淡水總量的0.36%。【解答】地球上水的總貯量約有13.9億km3,其中約97%為海洋咸水。所以,地球大部分面積被水體覆蓋,其中最龐大的水體是海洋水。故答案為:B。2.(2024八上·紹興月考)日本政府擬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計劃引起了全球關注。若該計劃實施,不僅會導致海洋污染,某些污染物還可能通過水循環環節進入到大氣,從而造成大氣污染。下列水循環環節中,與污染物進入大氣密切相關的是( )A.降水 B.下滲 C.蒸發 D.徑流【答案】C【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水循環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過吸收太陽的能量,改變狀態到地球上另外一個地方。【解答】A、降水是從大氣到達地面;故A錯誤;B、下滲是地表進入地下;故B錯誤;C、蒸發是從地面進入大氣中;故C正確;D、徑流是地表和地下的液態水的流動;故D錯誤;故答案為:C。3.(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是教材中用來表示電解水過程的示意圖(其中“ ”、“”分別表示H原子和O原子)。分析示意圖,可作出的正確判斷是( )A.常溫常壓下水可以發生分解反應B.電解水的最終產物是H、O原子C.H原子是圖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D.O原子只有在通電條件下才能轉化為O2分子【答案】C【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解析】【分析】A.根據水電解的條件判斷;B.根據水電解的產物判斷;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D.根據氧氣生成的條件判斷。【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常溫常壓下的水是在通電的條件下才會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故A錯誤;B.根據圖片可知,電解水的最終產物是氫氣和氧氣,故B錯誤;C.氫原子的質量小于氧原子的質量,所以H原子是圖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故C正確;D.根據題意可知,O原子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也能轉化為O2分子,故D錯誤。故選C。4.(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所示,潛水員正潛沒在海水中,他攜帶的氣瓶可以對身上的背心進行充氣或放氣,以改變背心的體積大小來實現浮沉。下列對潛水員分析正確的是( )A.向海底下潛過程中,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大B.海水中水平游動時,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小C.對背心進行放氣后,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大D.對背心進行充氣后,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小【答案】A【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液體深度p=ρgh,液體密度一定時,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浮力,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深度無關,所以物體浸沒后,深度加深,浮力不變。【解答】A、向海底下潛過程中,深度增加,由p=ρgh知道,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大,故A正確;B、海水中水平游動時,深度不變,由p=ρgh知道,受到海水的壓強不變,故B錯誤;CD、對背心進行充氣后,排開液體體積變大,由知道,浮力變大,對背心進行放氣后,排開液體體積變小,浮力變小,故CD錯誤。故答案為:A。5.(2024八上·紹興月考)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水,地球上的水通過水循環不斷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水循環的環節只有蒸發、凝結和降水B.海洋水可以通過水循環轉化為湖泊水C.地表徑流水量一定與植物蒸騰量相等D.人類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資源是海洋水【答案】B【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根據對地球上水體分布,以及水循環的認識分析判斷即可。【解答】A.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凝結、降水、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多個環節,故A錯誤;B.海洋水先正蒸發后降水,可以轉化為湖泊水,故B正確;C.除了植物蒸騰,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還由海洋水和湖泊水蒸發而來,且海洋水和湖泊水蒸發量占了很大一部分,故C錯誤;D.人類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資源還是淡水資源,故D錯誤。故選B。6.(2024八上·紹興月考)下列物質屬于溶液的是( )A.礦泉水 B.牛奶 C.冰水混合物 D.泥水【答案】A【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解答】A. 礦泉水具有均一性、穩定性,屬于溶液,故符合題意;B. 牛奶不穩定,屬于乳濁液,故不符合題意;C. 冰水混合物是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故不符合題意;D. 泥水不穩定,屬于懸濁液,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7.(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為驗證水的組成的實驗裝置,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正極(陽極)和負極(陰極)產生的氣體質量比為2:1B.負極(陰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尾的木條復燃C.水通直流電會產生氫氣和氧氣D.水是由氫氣和氧氣構成的【答案】C【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根據對水的電解實驗的現象、過程、結論的認識判斷即可。【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正極生成氧氣,負極生成氫氣,二者的體積之比為1:2,故A錯誤;B.根據圖片可知,負極生成氫氣,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B錯誤;C.水在通直流電的分解,從而生成氫氣和氧氣,故C正確;D.水是由氫和氧元素組成的,故D錯誤。故選C。8.(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所示,○表示蔗糖分子,●表示水分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蔗糖溶液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溶液的特征分析判斷。【解答】蔗糖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根據溶液的均一性可知,蔗糖溶液中,蔗糖分子和水分子均勻分布,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9.(2024八上·紹興月考)在配制氯化鈉溶液的過程中,下列操作既能改變氯化鈉的溶解速度又能改變其溶解性的是( )A.攪拌 B.加水 C.加氯化鈉 D.酒精燈加熱【答案】D【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根據加快物質溶解速度的方法,以及增大溶解性的方法分析判斷。【解答】AB.攪拌和加水,都可以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度,但是不能改變其溶解性,故A、B不合題意;C.加氯化鈉能改變氯化鈉的溶解速度,但是不能改變其溶解性,故C不合題意;D.酒精燈加熱使溶液溫度升高,既能改變氯化鈉的溶解速度又能改變其溶解性,故D符合題意。故選D。10.(2024八上·紹興月考)測量液體密度的儀器叫密度計,將其插入被測液體中,待靜止后直接讀取液面處的刻度值(圖甲).圖乙和圖丙的容器中是同一個自制的簡易密度計,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纏繞一些銅絲做成的,將其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兩個燒杯中,它會豎直立在液體中,由圖中現象可以判斷( )A.密度計在乙燒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B.密度計在丙燒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C.乙燒杯中液體的密度較大D.丙燒杯中液體的密度較大【答案】D【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AB.根據浮沉條件比較兩個密度計受到浮力的大小;CD.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較液體密度的大小。【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兩個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都處于漂浮狀態,則它們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而密度計本身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在兩種液體中所受的浮力是相等的,故A、B錯誤;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丙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小,則液體丙的密度就越大,故C錯誤,D正確。應選D。11.(2024八上·紹興月考)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的溶質可以是一種或多種B.溶液一定是無色、澄清的C.長期放置不分層的液體就是溶液D.溶液上層的密度小,下層的密度大【答案】A【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溶液的組成和特點判斷。【解答】A.溶液中的溶質可以是一種或多種,故A正確;B.溶液不一定是無色、澄清的,例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故B錯誤;C.長期放置不分層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C錯誤;D.溶液具有均一性,即上層和下層的密度一樣大,故D錯誤。故選A。12.(2024八上·紹興月考)下列取用藥品的操作正確的是( )A.A B.B C.C D.D【答案】D【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解答】A.向試管中加入液體時,試管要略微傾斜,試管口與試劑瓶口緊挨著,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標簽向著手心,故A錯誤;B.取用藥品時,要用藥匙取用粉末狀藥品,故B錯誤;C.取用塊狀藥品時,試管應橫放,用鑷子夾取藥品放在試管口,慢慢豎起試管,故C錯誤;D.取用粉末狀藥品時,將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將藥品送到底部,再將試管豎起,故D正確。故選D。13.(2024八上·紹興月考)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溫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克) 0.18 0.16 0.14 0.11 0.09根據表中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氫氧化鈣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微溶B.2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為0.16克C.40℃時,降低氫氧化鈣飽和溶液溫度會析出溶質D.60℃時,向50克水中加入0.05克氫氧化鈣充分攪拌,固體完全溶解【答案】C【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AB.根據表格數據確定2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再與微溶的標準比較即可;C.根據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判斷;D.根據表格確定6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推算出該溫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的質量,然后與0.05g比較即可。【解答】AB.2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為0.16g,而微溶物質是指20℃溶解度在0.01g~1g之間的物質,所以氫氧化鈣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微溶,故A、B正確不合題意;C.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40℃時降低氫氧化鈣飽和溶液溫度不會析出溶質,故C錯誤符合題意;D.6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為0.11g,即6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0.11g氫氧化鈣,所以60℃時,向50g水中最多溶解氫氧化鈣的質量為0.055g>0.5g,則加入0.05g肯定完全溶解,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14.(2024八上·紹興月考)衣服上沾有碘很難洗凈,由下表分析,在家除去碘污漬最好選用( )溶質 溶劑水 酒精 苯(一種有機物,有毒) 汽油碘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A.水 B.苯 C.汽油 D.酒精【答案】C【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解析】【分析】碘在溶劑中溶解度越大,則去污效果越好,還要考慮安全因素。【解答】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碘在苯合汽油中溶解度較大,可以起到很好的去污效果。但是苯不易獲取,且有毒,因此汽油最合適,故C符合題意,而A、B、D不合題意。故選C。15.(2024八上·紹興月考)下列情況下,不受水的浮力的物體是( )。A.水中的氣泡 B.跨海大橋的橋面C.水中正在上浮的木塊 D.水中正在下沉的石塊【答案】B【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解析】【分析】浮力是物體上下兩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據此分析判斷。【解答】水中的氣泡、上浮的木塊和下沉的石塊,它們的上下兩個表面都有壓力,肯定受到浮力,故A、C、D不合題意;跨海大橋的橋墩,深埋在海底泥沙里,它的下表面沒有水,不受向上的浮力,故B符合題意。故選B。16.(2024八上·紹興月考)炎熱的夏天,打開碧瓶蓋時會發現雪碧自動噴出,喝了雪碧后又常常會打嗝,由此得出若要降低氣體的溶解能力,下列方法中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增大氣壓 B.降低溫度、減小氣壓C.升高溫度、減小氣壓 D.降低溫度、增大氣壓【答案】C【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根據現象分析氣體的溶解度受溫度和氣壓的變化規律即可。【解答】打開碧瓶蓋時會發現雪碧自動噴出,這說明氣壓減小,氣體的溶解度減小。喝了雪碧后又常常會打嗝,說明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小。那么要降低氣體的溶解能力,可以升高溫度,減小壓強。故選C。17.(2024八上·紹興月考)炎熱的夏天,小科打開冰箱,從4℃的儲藏室中拿出一杯盛有少量蔗糖晶體的m溶液。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后,發現晶體消失了,得到n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4℃時,m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B.室溫下,n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C.蔗糖晶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D.m溶液的質量等于n溶液的質量【答案】A【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AB.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晶體,那么肯定飽和;否則,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C.根據蔗糖晶體的消失分析它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D.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從儲藏室中拿出一杯內有少量蔗糖晶體,所以m為飽和溶液,故A正確;B.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后,發現晶體消失了,則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故B錯誤;C.冰箱內溫度低出現晶體,而室外溫度高沒有晶體,說明蔗糖晶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錯誤;D.m溶液中比n溶液中溶解的溶質少,因此m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小于n溶液的質量,故D錯誤。故選A。18.(2024八上·紹興月考)小吳同學為探究力之間的關系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彈簧測力計下端吊著的鋁塊逐漸浸入臺秤上盛有水的燒杯中,直至剛沒入水中(不接觸容器,無水溢出)。在該過程中,下列有關彈簧測力計和臺秤示數的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臺秤示數不變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臺秤示數也不變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臺秤示數增大D.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臺秤示數增大【答案】C【知識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分別對鋁塊、燒杯及水受力分析,根據力的平衡條件得出彈簧測力計示數和臺秤示數的表達式,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斷鋁塊逐漸浸入臺秤上盛有水的燒杯中、直至剛沒入水中兩者示數的變化。【解答】對鋁塊進行受力分析:鋁塊受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浮力,由力的平衡條件得G鋁=F+F浮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G鋁-F浮在鋁塊完全浸沒前,V排逐漸增大,F浮逐漸增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減小。對燒杯及水進行受力分析:燒杯及水受豎直向下的重力,鋁塊向下的壓力F壓=F浮臺秤的支持力FN,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臺秤的支持力FN=G+F壓在鋁塊完全浸沒前,V排逐漸增大F壓=F浮逐漸增大,FN逐漸變大,則臺秤所受壓力增大,臺秤的示數增大。故答案為:C。19.(2024八上·紹興月考) 已知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某同學在兩支裝有水的試管中加入甲、乙兩種物質后均有剩余,又同時向兩支試管中加入某物質后,甲物質減少,乙物質增加,則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A.蔗糖晶體 B.氫氧化鈉固體C.氯化鈉晶體 D.硝酸銨固體【答案】B【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根據題中所給現象確定加入物質后溶液溫度升高,結合所給各物質溶解時溫度的變化分析。【解答】 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 在兩支裝有水的試管中加入甲、乙兩種物質后均有剩余,又同時向兩支試管中加入某物質后,甲物質減少,乙物質增加, 說明向水中加入物質后溶液溫度升高。A、蔗糖晶體溶解時溶液溫度無明顯變化,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時溶液溫度升高,符合題意;C、氯化鈉晶體溶解時溶液溫度無明顯變化,不符合題意;D、硝酸銨溶解時溶液溫度降低,不符合題意;故選B。20.(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是某海底隧道的施工現場,起重船將圓柱形物體放入水中至全部浸沒的過程中,起重船所受浮力大小的變化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首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體受到浮力的變化,然后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分析船受到拉力的變化,最后分析起重船受到浮力的大小變化即可。【解答】當物體逐漸浸入水時,它排開水的體積先增大后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體所受浮力逐漸增大后不變。根據F浮=G﹣F可知,船對物體的拉力先減小后不變;根據F浮'=G船+F浮可知,所以起重船所受浮力大小的變化是先均勻減小后不變,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21.(2024八上·紹興月考)2023年3月11日,“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了國際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潛科考任務。“奮斗者”號外殼堅硬,下潛過程中體積保持不變,依靠調整配備的壓載鐵來實現下潛和上浮。(1)潛水器浸沒后在下潛的過程中所受的液體壓強逐漸 ;(2)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所受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增大;等于【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分析潛水器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化;(2)根據懸浮條件比較潛水器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關系。【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潛水器浸在下潛的過程中,液體密度不變,但是深度增大,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潛水器所受的液體壓強逐漸增大。(2)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22.(2024八上·紹興月考)“美林”兒童退燒藥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即使密封保存,久置也會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其屬于 (選填“乳濁液”“懸濁液”或“溶液”);將少量的①面粉、②味精、③白糖、④泥土、⑤肥皂分別加入到水中,充分振蕩后,形成的混合物與“美林”屬于同類型的物質有 。【答案】懸濁液;①④【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質為可溶性物質,懸濁液的分散質為不溶性的固體顆粒,乳濁液的分散質為不溶性的小液滴。【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美林”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會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即為不溶于水的固體顆粒,因此“美林”屬于懸濁液;①面粉是難溶于水的固體,與水混合得到懸濁液;②味精易溶于水得到溶液;③白糖易溶于水得到溶液;④泥土是難溶于水的固體,與水混合得到懸濁液;⑤肥皂與水混合得到乳濁液;故填選①④。23.(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為水循環的示意圖,回答問題:(1)圖中各序號分別代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其中序號③表示是 。(2)水循環的動力除了地球的吸引力外還有 。(3)人們常常通過對地表的改造,影響地球上的水循環。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北方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是對水循環途徑中的 (選填數字)施加影響。【答案】(1)水汽輸送(2)太陽輻射(3)⑤【知識點】水循環24.(2024八上·紹興月考)用如圖的裝置進行水電解實驗。(1)開始反應前甲、乙兩管內都充滿溶液。關閉活塞,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兩管產生的氣體如圖所示,則甲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該氣體檢驗時的對應現象為 。(2)寫出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 。【答案】(1)氫氣;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2)【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1)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正氧負氫,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是1:2;(2)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解答】(1)如圖所示,甲管中產生的氣體的體積較大,應該是氫氣,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導管口,氣體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2)根據題意可知,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1)開始反應前甲、乙兩管內都充滿溶液。關閉活塞,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兩管產生的氣體如圖所示,甲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氫氣,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導管口,氣體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2)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25.(2024八上·紹興月考)下表是A、B、C三種固體物質在不同溫度下(t1<t2<t3)的溶解度,請回答:溫度(℃) t1 t2 t3物質A(克) 36.0 36.2 37.3物質B(克) 31.6 36.2 110.0物質C(克) 0.165 0.135 0.076(1) ℃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2)t1℃時,分別取等量的B、C飽和溶液于試管甲、乙中(如圖)。將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銨(不考慮試管中水的變化),有固體析出的試管為 (選填“甲”或“乙”)。(3)t2℃時,將10克A固體放入20克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答案】(1)t2(2)甲(3)27.24g【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分析解答;(2)根據表格數據分析B、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即可;(3)根據表格確定t2℃時A的溶解度,據此推算該溫度下2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質量,并與10g比較,最終確定溶液質量即可。【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可知,t2℃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都是36.2g;(2)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因為甲的溶解度隨著溫度降低而減小,所以有固體析出的試管為甲;(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可知,t2℃時,A的溶解度是36.2g,即t2℃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6.2gA,20克水中,最多溶解A的質量為:,因為10g>7.24g,所以溶質重力為7.24g,所得溶液的質量為20g+7.24g=27.24g。(1)由表中數據可知,t2℃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2)t1℃時,分別取等量的B、C飽和溶液于試管甲、乙中(如圖)將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銨,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有固體析出的試管為甲,是因為甲的溶解度隨著溫度降低而減小;(3)t2℃時,A的溶解度是36.2g,即t2℃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6.2gA,將10克A固體放入20克水中,充分攪拌后,最多溶解A的質量為:,所得溶液的質量為20g+7.24g=27.24g。26.(2024八上·紹興月考)小金把家里景觀水池底部的鵝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將一個重為15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將池底的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桶仍漂浮在水面(不考慮撈出過程中帶出的水,ρ水=1.0×103kg/m3)(1)某塊鵝卵石在水池底部時,它受到的浮力 它的重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全部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時,水池內水面高度與鵝卵石未撈出時相比會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若此時桶排開水的體積為5.0×10-3m3,求桶內鵝卵石的總質量。 【答案】小于;上升;【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浮沉條件解答;(2)①比較鵝卵石在桶內和桶外時受到的浮力大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比較排開水的體積大小,進而確定水面的高度變化;②首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總=ρ液gV排計算總浮力,然后根據平衡力的知識計算鵝卵石的重力,最后計算鵝卵石的質量。【解答】(1)鵝卵石在池水里處于下沉狀態,根據浮沉條件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2)①將鵝卵石放入桶內時,它在桶內處于漂浮狀態,則此時它受到的浮力大于沉在池底時的浮力,即浮力增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則此時它排開水的體積大于沉在池底時的體積,因此水池內水面高度與未撈出時相比會上升。②此時桶和鵝卵石受到的總浮力F浮總=ρ液gV排=1×103kg/m3×10N/kg×5.0×10-3m3=50N;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鵝卵石的重力G石=F浮總-G桶=50N-15N=35N;鵝卵石的質量。27.(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所示,小明利用彈簧測力計、一個金屬塊、兩個相同燒杯、適量的水和煤油,對浸在液體中的金屬塊所受浮力進行了探究。(1)在圖A、B中,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為 N;(2)分析圖B、C,說明浮力大小跟 有關;(3)如圖2是小明根據實驗數據所繪制圖象能夠表示金屬塊所受浮力與金屬塊的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關系的圖象為 (選填“a”或“b”)。【答案】(1)1(2)液體密度(3)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A、B利用稱量法計算金屬塊受到的浮力;(2)根據圖片分析B、C中哪個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發生改變即可;(3)根據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金屬塊受到浮力的變化規律即可。【解答】(1)根據A圖可知,金屬塊的重力G=2.7N;根據B圖可知,金屬塊浸沒時測力計的示數為1.7N,則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2)根據題意可知,B、C中只有排開液體的密度不同,那么說明浮力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3)根據題意可知,從金屬塊開始浸入水中至浸沒前,金屬塊的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增大,導致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當浸沒后,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不變,故選a。(1)由圖知金屬塊的重力G=2.7N,金屬塊浸 沒在水中所受浮力(2)分析圖B、C,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排開液體的密度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同,由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同,說明浮力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3)因,從金屬塊開始浸入水中至浸沒前,金屬塊的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增大,導致排 開液體的體積增大,金屬塊所受浮力隨金屬塊的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的增大而變大,當浸沒后,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浮力不變,所受浮力與浸沒深度無關,因此,只有選項a符合題意。28.(2024八上·紹興月考)小華做“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中,用圖(a)所示的溢杯和小桶收集石塊排開的水,他的實驗過程分別如圖(b)、(c)、(d)、(e)所示。(1)圖(c)所示,是小華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石塊的 。(2)若圖中四個測量值 F1、F2、F3、F4 滿足關系式 ,該原理將得到驗證。(3)以下關于實驗過程中的操作,會影響驗證結果的是 。A.圖(a)中溢杯內未盛滿水B.圖(b)中小桶內有少量水C.圖(d)中石塊未浸沒水中【答案】重力;F2﹣F3=F4﹣F1;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c描述的情形,結合平衡力的知識分析;(2)根據稱量法計算出浮力,根據做差法計算出排開水的重力,最后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分析滿足的關系式即可;(3)注意分析是否會影響浮力和G排的大小關系即可。【解答】(1)根據圖(c)可知,在空氣中將石塊懸掛在測力計下,此時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石塊的重力,即這是在測量石塊的重力.(2)根據cd兩圖可知,石塊浸沒水中受到的浮力為:,根據b、e兩圖可知,石塊排開液體的重為: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所以關系式為:。(3)A.圖(a)中溢杯內未盛滿水.則排到小桶的水G排會偏小,所以影響測量結果;B.圖(b)中小桶內有少量水.則F4和F1都會偏大,但是后用得出排開水的重力不變,不會影響結果;圖(d)中石塊未浸沒水中時,G排和F浮同時減小,但G排和F浮仍相等,所以不影響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故選A。29.(2024八上·紹興月考)小科發現很多物質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率有快有慢,他想:影響同種物質溶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根據生活經驗,以冰糖為例,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A】與冰糖顆粒大小有關【猜想B】與水的溫度高低有關【猜想C】與是否攪拌有關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他設計了實驗方案并進行了探究,下表是他在探究過程中記錄的實驗數據。實驗序號 顆粒大小 水的溫度 實驗現象① 0.5 g塊狀冰糖 100 mL、10 ℃的水 緩慢溶解② 0.5 g塊狀冰糖 100 mL、80 ℃的水 較快溶解③ 0.5 g粉末狀冰糖 100 mL、80 ℃的水 快速溶解(1)通過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②的實驗現象,可驗證猜想 。(填字母)(2)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實驗現象,可得到的結論是 ;(3)如果要驗證猜想C,應如何設計實驗? 。【答案】B;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冰糖的顆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0 mL相同溫度的水,再同時向燒杯中各加入一藥匙塊狀冰糖(顆粒大小相同),用玻璃棒攪拌其中一個燒杯內的液體,觀察兩燒杯中冰糖溶解的快慢【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解析】【分析】利用從生活中的經驗可知影響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冰糖顆粒的大小、水的溫度、是否攪拌、冰糖的多少、水的多少;然后改變冰糖顆粒的大小來探究顆粒大小對物質溶解性的影響。【解答】(1)通過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②的實驗現象,溫度高的溶解快,所以可驗證猜想與水的溫度有關;(2)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實驗現象,得到的結論是: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粉末狀冰糖溶解快,所以與冰糖顆粒的大小有關,即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冰糖的顆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3)如果要驗證猜想C,實驗的變量為攪拌,所以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0 mL相同溫度的水,再同時向燒杯中各加入一藥匙塊狀冰糖(顆粒大小相同),用玻璃棒攪拌其中一個燒杯內的液體,觀察兩燒杯中冰糖溶解的快慢。30.(2024八上·紹興月考)某科技小組想利用學到的浮力知識制作一個浮力秤。他們找來一個瓶身為圓柱體的空飲料瓶,剪掉瓶底,旋緊瓶蓋,在瓶蓋處系一塊質量適當的小石塊,然后將其倒置在水中,如圖所示。使用時,只要把被測物體投入空瓶中,從水面所對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讀出被測物體的質量。(1)小石塊的作用是 ;(2)當浮力秤中不放被測物體時,水面所對位置為零刻度(如圖所示),這種浮力秤質量的刻度是 (填“均勻”或“不均勻”)的;(3)經測量,該飲料瓶圓柱體部分的橫截面積為50cm2,現在要在飲料瓶的豎直標線上刻上對應的被測物體質量值。試通過計算說明,在零刻度線之上1cm處應刻上的對應質量值 。【答案】(1)使浮力秤能夠豎直地漂浮在水中(2)均勻(3)50g【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如果沒有石塊,浮力秤容易歪斜,難以豎直漂浮在水中;(2)放入物體前后,浮力秤始終漂浮,則增大的浮力等于物體的重力,結合密度公式推算浮力秤下沉的距離與物體質量的表達式,進而判斷刻度是否均勻;(3)根據(2)中的推導式計算對應的質量。【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石塊的作用可以使浮力秤能夠豎直地漂浮在水中。(2)被測物體的質量m,放入后浮秤再次漂浮時,增大的浮力等于增大的重力即;解得:;由于、S為定值,所以h與m成正比,即該浮力秤質量的制度是均勻的。(3)由于得到:;當h=1cm時,對應質量值為。(1)如果沒有石塊,浮力秤容易歪斜,難以豎直漂浮在水中,所以石塊的作用可以使浮力秤能夠豎直地漂浮在水中。(2)設被測物體的質量為m,飲料瓶圓柱狀部分的橫截面積為S,在浮力秤中放入被測物體后,瓶身浸入的深度增加值為h,則:浮秤再次漂浮時,增大的浮力等于增大的重力即可得由于、S為定值,所以h與m成正比,即該浮力秤質量的制度是均勻的。(3)由于,當h=1cm時,對應質量值為31.(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下面掛一實心圓柱體,將圓柱體從盛有水的容器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其底面始終與水面平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圓柱體下降距離h變化關系的圖象。(g取10N/kg)求:(1)圓柱體的重力為多少N;(2)圓柱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3)圓柱體的密度。【答案】解:(1)根據圖像可知,當圓柱體浸入水的深度h=0時,此時它不受浮力,示數為12N,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圓柱體的重力;答:圓柱體的重力為12N。(2)根據圖像可知,圓柱體完全浸入水中體受到的拉力F=4N,則圓柱體受到的浮力;答:圓柱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8N。(3)圓柱體浸沒水中時,它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即;圓柱體質量為;圓柱體密度答:圓柱體的密度為1.5×103kg/m3。【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 (1)由圖可知AB段圓柱體未浸入液體,測力計的示數即為圓柱體的重力,所以從圖中可讀出圓柱體的重力大小。(2)由題意可知圖中CD段是圓柱體完全浸入水后的情況,由圖可知圓柱體完全浸入水后測力計對圓柱體的拉力為4N,再利用力的平衡條件求出圓柱體受到的浮力。(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得圓柱體的體積,利用密度公式求得圓柱體的密度。1 / 1浙江省紹興市濱江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9月階段性檢測科學試題1.(2024八上·紹興月考)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宮課堂”第四課開講,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以天地互動的方式,為全國青少年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太空科普課。從航天員傳來的照片顯示,地球大部分面積被水體覆蓋,其中最龐大的水體是( )A.冰川水 B.海洋水 C.河流水 D.大氣水2.(2024八上·紹興月考)日本政府擬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計劃引起了全球關注。若該計劃實施,不僅會導致海洋污染,某些污染物還可能通過水循環環節進入到大氣,從而造成大氣污染。下列水循環環節中,與污染物進入大氣密切相關的是( )A.降水 B.下滲 C.蒸發 D.徑流3.(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是教材中用來表示電解水過程的示意圖(其中“ ”、“”分別表示H原子和O原子)。分析示意圖,可作出的正確判斷是( )A.常溫常壓下水可以發生分解反應B.電解水的最終產物是H、O原子C.H原子是圖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D.O原子只有在通電條件下才能轉化為O2分子4.(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所示,潛水員正潛沒在海水中,他攜帶的氣瓶可以對身上的背心進行充氣或放氣,以改變背心的體積大小來實現浮沉。下列對潛水員分析正確的是( )A.向海底下潛過程中,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大B.海水中水平游動時,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小C.對背心進行放氣后,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大D.對背心進行充氣后,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小5.(2024八上·紹興月考)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水,地球上的水通過水循環不斷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水循環的環節只有蒸發、凝結和降水B.海洋水可以通過水循環轉化為湖泊水C.地表徑流水量一定與植物蒸騰量相等D.人類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資源是海洋水6.(2024八上·紹興月考)下列物質屬于溶液的是( )A.礦泉水 B.牛奶 C.冰水混合物 D.泥水7.(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為驗證水的組成的實驗裝置,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正極(陽極)和負極(陰極)產生的氣體質量比為2:1B.負極(陰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尾的木條復燃C.水通直流電會產生氫氣和氧氣D.水是由氫氣和氧氣構成的8.(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所示,○表示蔗糖分子,●表示水分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蔗糖溶液的是( )A. B.C. D.9.(2024八上·紹興月考)在配制氯化鈉溶液的過程中,下列操作既能改變氯化鈉的溶解速度又能改變其溶解性的是( )A.攪拌 B.加水 C.加氯化鈉 D.酒精燈加熱10.(2024八上·紹興月考)測量液體密度的儀器叫密度計,將其插入被測液體中,待靜止后直接讀取液面處的刻度值(圖甲).圖乙和圖丙的容器中是同一個自制的簡易密度計,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纏繞一些銅絲做成的,將其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兩個燒杯中,它會豎直立在液體中,由圖中現象可以判斷( )A.密度計在乙燒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B.密度計在丙燒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C.乙燒杯中液體的密度較大D.丙燒杯中液體的密度較大11.(2024八上·紹興月考)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的溶質可以是一種或多種B.溶液一定是無色、澄清的C.長期放置不分層的液體就是溶液D.溶液上層的密度小,下層的密度大12.(2024八上·紹興月考)下列取用藥品的操作正確的是( )A.A B.B C.C D.D13.(2024八上·紹興月考)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溫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克) 0.18 0.16 0.14 0.11 0.09根據表中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氫氧化鈣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微溶B.2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為0.16克C.40℃時,降低氫氧化鈣飽和溶液溫度會析出溶質D.60℃時,向50克水中加入0.05克氫氧化鈣充分攪拌,固體完全溶解14.(2024八上·紹興月考)衣服上沾有碘很難洗凈,由下表分析,在家除去碘污漬最好選用( )溶質 溶劑水 酒精 苯(一種有機物,有毒) 汽油碘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A.水 B.苯 C.汽油 D.酒精15.(2024八上·紹興月考)下列情況下,不受水的浮力的物體是( )。A.水中的氣泡 B.跨海大橋的橋面C.水中正在上浮的木塊 D.水中正在下沉的石塊16.(2024八上·紹興月考)炎熱的夏天,打開碧瓶蓋時會發現雪碧自動噴出,喝了雪碧后又常常會打嗝,由此得出若要降低氣體的溶解能力,下列方法中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增大氣壓 B.降低溫度、減小氣壓C.升高溫度、減小氣壓 D.降低溫度、增大氣壓17.(2024八上·紹興月考)炎熱的夏天,小科打開冰箱,從4℃的儲藏室中拿出一杯盛有少量蔗糖晶體的m溶液。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后,發現晶體消失了,得到n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4℃時,m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B.室溫下,n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C.蔗糖晶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D.m溶液的質量等于n溶液的質量18.(2024八上·紹興月考)小吳同學為探究力之間的關系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彈簧測力計下端吊著的鋁塊逐漸浸入臺秤上盛有水的燒杯中,直至剛沒入水中(不接觸容器,無水溢出)。在該過程中,下列有關彈簧測力計和臺秤示數的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臺秤示數不變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臺秤示數也不變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臺秤示數增大D.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臺秤示數增大19.(2024八上·紹興月考) 已知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某同學在兩支裝有水的試管中加入甲、乙兩種物質后均有剩余,又同時向兩支試管中加入某物質后,甲物質減少,乙物質增加,則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A.蔗糖晶體 B.氫氧化鈉固體C.氯化鈉晶體 D.硝酸銨固體20.(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是某海底隧道的施工現場,起重船將圓柱形物體放入水中至全部浸沒的過程中,起重船所受浮力大小的變化是( )A. B.C. D.21.(2024八上·紹興月考)2023年3月11日,“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了國際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潛科考任務。“奮斗者”號外殼堅硬,下潛過程中體積保持不變,依靠調整配備的壓載鐵來實現下潛和上浮。(1)潛水器浸沒后在下潛的過程中所受的液體壓強逐漸 ;(2)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所受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2.(2024八上·紹興月考)“美林”兒童退燒藥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即使密封保存,久置也會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其屬于 (選填“乳濁液”“懸濁液”或“溶液”);將少量的①面粉、②味精、③白糖、④泥土、⑤肥皂分別加入到水中,充分振蕩后,形成的混合物與“美林”屬于同類型的物質有 。23.(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為水循環的示意圖,回答問題:(1)圖中各序號分別代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其中序號③表示是 。(2)水循環的動力除了地球的吸引力外還有 。(3)人們常常通過對地表的改造,影響地球上的水循環。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北方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是對水循環途徑中的 (選填數字)施加影響。24.(2024八上·紹興月考)用如圖的裝置進行水電解實驗。(1)開始反應前甲、乙兩管內都充滿溶液。關閉活塞,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兩管產生的氣體如圖所示,則甲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該氣體檢驗時的對應現象為 。(2)寫出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 。25.(2024八上·紹興月考)下表是A、B、C三種固體物質在不同溫度下(t1<t2<t3)的溶解度,請回答:溫度(℃) t1 t2 t3物質A(克) 36.0 36.2 37.3物質B(克) 31.6 36.2 110.0物質C(克) 0.165 0.135 0.076(1) ℃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2)t1℃時,分別取等量的B、C飽和溶液于試管甲、乙中(如圖)。將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銨(不考慮試管中水的變化),有固體析出的試管為 (選填“甲”或“乙”)。(3)t2℃時,將10克A固體放入20克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26.(2024八上·紹興月考)小金把家里景觀水池底部的鵝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將一個重為15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將池底的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桶仍漂浮在水面(不考慮撈出過程中帶出的水,ρ水=1.0×103kg/m3)(1)某塊鵝卵石在水池底部時,它受到的浮力 它的重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全部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時,水池內水面高度與鵝卵石未撈出時相比會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若此時桶排開水的體積為5.0×10-3m3,求桶內鵝卵石的總質量。 27.(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所示,小明利用彈簧測力計、一個金屬塊、兩個相同燒杯、適量的水和煤油,對浸在液體中的金屬塊所受浮力進行了探究。(1)在圖A、B中,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為 N;(2)分析圖B、C,說明浮力大小跟 有關;(3)如圖2是小明根據實驗數據所繪制圖象能夠表示金屬塊所受浮力與金屬塊的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關系的圖象為 (選填“a”或“b”)。28.(2024八上·紹興月考)小華做“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中,用圖(a)所示的溢杯和小桶收集石塊排開的水,他的實驗過程分別如圖(b)、(c)、(d)、(e)所示。(1)圖(c)所示,是小華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石塊的 。(2)若圖中四個測量值 F1、F2、F3、F4 滿足關系式 ,該原理將得到驗證。(3)以下關于實驗過程中的操作,會影響驗證結果的是 。A.圖(a)中溢杯內未盛滿水B.圖(b)中小桶內有少量水C.圖(d)中石塊未浸沒水中29.(2024八上·紹興月考)小科發現很多物質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率有快有慢,他想:影響同種物質溶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根據生活經驗,以冰糖為例,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A】與冰糖顆粒大小有關【猜想B】與水的溫度高低有關【猜想C】與是否攪拌有關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他設計了實驗方案并進行了探究,下表是他在探究過程中記錄的實驗數據。實驗序號 顆粒大小 水的溫度 實驗現象① 0.5 g塊狀冰糖 100 mL、10 ℃的水 緩慢溶解② 0.5 g塊狀冰糖 100 mL、80 ℃的水 較快溶解③ 0.5 g粉末狀冰糖 100 mL、80 ℃的水 快速溶解(1)通過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②的實驗現象,可驗證猜想 。(填字母)(2)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實驗現象,可得到的結論是 ;(3)如果要驗證猜想C,應如何設計實驗? 。30.(2024八上·紹興月考)某科技小組想利用學到的浮力知識制作一個浮力秤。他們找來一個瓶身為圓柱體的空飲料瓶,剪掉瓶底,旋緊瓶蓋,在瓶蓋處系一塊質量適當的小石塊,然后將其倒置在水中,如圖所示。使用時,只要把被測物體投入空瓶中,從水面所對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讀出被測物體的質量。(1)小石塊的作用是 ;(2)當浮力秤中不放被測物體時,水面所對位置為零刻度(如圖所示),這種浮力秤質量的刻度是 (填“均勻”或“不均勻”)的;(3)經測量,該飲料瓶圓柱體部分的橫截面積為50cm2,現在要在飲料瓶的豎直標線上刻上對應的被測物體質量值。試通過計算說明,在零刻度線之上1cm處應刻上的對應質量值 。31.(2024八上·紹興月考)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下面掛一實心圓柱體,將圓柱體從盛有水的容器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其底面始終與水面平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圓柱體下降距離h變化關系的圖象。(g取10N/kg)求:(1)圓柱體的重力為多少N;(2)圓柱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3)圓柱體的密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解析】【分析】球上水的總貯量約有13.9億km3,其中約97%為海洋咸水,不能直接為人類利用。淡水的總量僅為0.36億km3,而且這不足地球總水量3%的淡水中,有77.2%是以冰川和冰帽形式存在于極地和高山上,也難以為人類直接利用;22.4%為地下水和土壤水,其中2/3的地下水深埋在地下深處;江河、湖泊等地面水的總量大約只有23萬km3,占淡水總量的0.36%。【解答】地球上水的總貯量約有13.9億km3,其中約97%為海洋咸水。所以,地球大部分面積被水體覆蓋,其中最龐大的水體是海洋水。故答案為:B。2.【答案】C【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水循環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過吸收太陽的能量,改變狀態到地球上另外一個地方。【解答】A、降水是從大氣到達地面;故A錯誤;B、下滲是地表進入地下;故B錯誤;C、蒸發是從地面進入大氣中;故C正確;D、徑流是地表和地下的液態水的流動;故D錯誤;故答案為:C。3.【答案】C【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解析】【分析】A.根據水電解的條件判斷;B.根據水電解的產物判斷;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D.根據氧氣生成的條件判斷。【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常溫常壓下的水是在通電的條件下才會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故A錯誤;B.根據圖片可知,電解水的最終產物是氫氣和氧氣,故B錯誤;C.氫原子的質量小于氧原子的質量,所以H原子是圖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故C正確;D.根據題意可知,O原子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也能轉化為O2分子,故D錯誤。故選C。4.【答案】A【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液體深度p=ρgh,液體密度一定時,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浮力,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深度無關,所以物體浸沒后,深度加深,浮力不變。【解答】A、向海底下潛過程中,深度增加,由p=ρgh知道,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大,故A正確;B、海水中水平游動時,深度不變,由p=ρgh知道,受到海水的壓強不變,故B錯誤;CD、對背心進行充氣后,排開液體體積變大,由知道,浮力變大,對背心進行放氣后,排開液體體積變小,浮力變小,故CD錯誤。故答案為:A。5.【答案】B【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根據對地球上水體分布,以及水循環的認識分析判斷即可。【解答】A.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凝結、降水、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多個環節,故A錯誤;B.海洋水先正蒸發后降水,可以轉化為湖泊水,故B正確;C.除了植物蒸騰,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還由海洋水和湖泊水蒸發而來,且海洋水和湖泊水蒸發量占了很大一部分,故C錯誤;D.人類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資源還是淡水資源,故D錯誤。故選B。6.【答案】A【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解答】A. 礦泉水具有均一性、穩定性,屬于溶液,故符合題意;B. 牛奶不穩定,屬于乳濁液,故不符合題意;C. 冰水混合物是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故不符合題意;D. 泥水不穩定,屬于懸濁液,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7.【答案】C【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根據對水的電解實驗的現象、過程、結論的認識判斷即可。【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正極生成氧氣,負極生成氫氣,二者的體積之比為1:2,故A錯誤;B.根據圖片可知,負極生成氫氣,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B錯誤;C.水在通直流電的分解,從而生成氫氣和氧氣,故C正確;D.水是由氫和氧元素組成的,故D錯誤。故選C。8.【答案】D【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溶液的特征分析判斷。【解答】蔗糖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根據溶液的均一性可知,蔗糖溶液中,蔗糖分子和水分子均勻分布,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9.【答案】D【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根據加快物質溶解速度的方法,以及增大溶解性的方法分析判斷。【解答】AB.攪拌和加水,都可以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度,但是不能改變其溶解性,故A、B不合題意;C.加氯化鈉能改變氯化鈉的溶解速度,但是不能改變其溶解性,故C不合題意;D.酒精燈加熱使溶液溫度升高,既能改變氯化鈉的溶解速度又能改變其溶解性,故D符合題意。故選D。10.【答案】D【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AB.根據浮沉條件比較兩個密度計受到浮力的大小;CD.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較液體密度的大小。【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兩個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都處于漂浮狀態,則它們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而密度計本身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在兩種液體中所受的浮力是相等的,故A、B錯誤;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丙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小,則液體丙的密度就越大,故C錯誤,D正確。應選D。11.【答案】A【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溶液的組成和特點判斷。【解答】A.溶液中的溶質可以是一種或多種,故A正確;B.溶液不一定是無色、澄清的,例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故B錯誤;C.長期放置不分層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C錯誤;D.溶液具有均一性,即上層和下層的密度一樣大,故D錯誤。故選A。12.【答案】D【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解答】A.向試管中加入液體時,試管要略微傾斜,試管口與試劑瓶口緊挨著,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標簽向著手心,故A錯誤;B.取用藥品時,要用藥匙取用粉末狀藥品,故B錯誤;C.取用塊狀藥品時,試管應橫放,用鑷子夾取藥品放在試管口,慢慢豎起試管,故C錯誤;D.取用粉末狀藥品時,將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將藥品送到底部,再將試管豎起,故D正確。故選D。13.【答案】C【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AB.根據表格數據確定2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再與微溶的標準比較即可;C.根據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判斷;D.根據表格確定6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推算出該溫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的質量,然后與0.05g比較即可。【解答】AB.2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為0.16g,而微溶物質是指20℃溶解度在0.01g~1g之間的物質,所以氫氧化鈣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微溶,故A、B正確不合題意;C.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40℃時降低氫氧化鈣飽和溶液溫度不會析出溶質,故C錯誤符合題意;D.6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為0.11g,即6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0.11g氫氧化鈣,所以60℃時,向50g水中最多溶解氫氧化鈣的質量為0.055g>0.5g,則加入0.05g肯定完全溶解,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14.【答案】C【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解析】【分析】碘在溶劑中溶解度越大,則去污效果越好,還要考慮安全因素。【解答】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碘在苯合汽油中溶解度較大,可以起到很好的去污效果。但是苯不易獲取,且有毒,因此汽油最合適,故C符合題意,而A、B、D不合題意。故選C。15.【答案】B【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解析】【分析】浮力是物體上下兩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據此分析判斷。【解答】水中的氣泡、上浮的木塊和下沉的石塊,它們的上下兩個表面都有壓力,肯定受到浮力,故A、C、D不合題意;跨海大橋的橋墩,深埋在海底泥沙里,它的下表面沒有水,不受向上的浮力,故B符合題意。故選B。16.【答案】C【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根據現象分析氣體的溶解度受溫度和氣壓的變化規律即可。【解答】打開碧瓶蓋時會發現雪碧自動噴出,這說明氣壓減小,氣體的溶解度減小。喝了雪碧后又常常會打嗝,說明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小。那么要降低氣體的溶解能力,可以升高溫度,減小壓強。故選C。17.【答案】A【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AB.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晶體,那么肯定飽和;否則,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C.根據蔗糖晶體的消失分析它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D.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從儲藏室中拿出一杯內有少量蔗糖晶體,所以m為飽和溶液,故A正確;B.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后,發現晶體消失了,則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故B錯誤;C.冰箱內溫度低出現晶體,而室外溫度高沒有晶體,說明蔗糖晶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錯誤;D.m溶液中比n溶液中溶解的溶質少,因此m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小于n溶液的質量,故D錯誤。故選A。18.【答案】C【知識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分別對鋁塊、燒杯及水受力分析,根據力的平衡條件得出彈簧測力計示數和臺秤示數的表達式,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斷鋁塊逐漸浸入臺秤上盛有水的燒杯中、直至剛沒入水中兩者示數的變化。【解答】對鋁塊進行受力分析:鋁塊受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浮力,由力的平衡條件得G鋁=F+F浮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G鋁-F浮在鋁塊完全浸沒前,V排逐漸增大,F浮逐漸增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減小。對燒杯及水進行受力分析:燒杯及水受豎直向下的重力,鋁塊向下的壓力F壓=F浮臺秤的支持力FN,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臺秤的支持力FN=G+F壓在鋁塊完全浸沒前,V排逐漸增大F壓=F浮逐漸增大,FN逐漸變大,則臺秤所受壓力增大,臺秤的示數增大。故答案為:C。19.【答案】B【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根據題中所給現象確定加入物質后溶液溫度升高,結合所給各物質溶解時溫度的變化分析。【解答】 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 在兩支裝有水的試管中加入甲、乙兩種物質后均有剩余,又同時向兩支試管中加入某物質后,甲物質減少,乙物質增加, 說明向水中加入物質后溶液溫度升高。A、蔗糖晶體溶解時溶液溫度無明顯變化,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時溶液溫度升高,符合題意;C、氯化鈉晶體溶解時溶液溫度無明顯變化,不符合題意;D、硝酸銨溶解時溶液溫度降低,不符合題意;故選B。20.【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首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體受到浮力的變化,然后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分析船受到拉力的變化,最后分析起重船受到浮力的大小變化即可。【解答】當物體逐漸浸入水時,它排開水的體積先增大后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體所受浮力逐漸增大后不變。根據F浮=G﹣F可知,船對物體的拉力先減小后不變;根據F浮'=G船+F浮可知,所以起重船所受浮力大小的變化是先均勻減小后不變,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21.【答案】增大;等于【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分析潛水器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化;(2)根據懸浮條件比較潛水器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關系。【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潛水器浸在下潛的過程中,液體密度不變,但是深度增大,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潛水器所受的液體壓強逐漸增大。(2)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22.【答案】懸濁液;①④【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質為可溶性物質,懸濁液的分散質為不溶性的固體顆粒,乳濁液的分散質為不溶性的小液滴。【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美林”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會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即為不溶于水的固體顆粒,因此“美林”屬于懸濁液;①面粉是難溶于水的固體,與水混合得到懸濁液;②味精易溶于水得到溶液;③白糖易溶于水得到溶液;④泥土是難溶于水的固體,與水混合得到懸濁液;⑤肥皂與水混合得到乳濁液;故填選①④。23.【答案】(1)水汽輸送(2)太陽輻射(3)⑤【知識點】水循環24.【答案】(1)氫氣;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2)【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1)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正氧負氫,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是1:2;(2)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解答】(1)如圖所示,甲管中產生的氣體的體積較大,應該是氫氣,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導管口,氣體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2)根據題意可知,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1)開始反應前甲、乙兩管內都充滿溶液。關閉活塞,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兩管產生的氣體如圖所示,甲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氫氣,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導管口,氣體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2)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25.【答案】(1)t2(2)甲(3)27.24g【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分析解答;(2)根據表格數據分析B、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即可;(3)根據表格確定t2℃時A的溶解度,據此推算該溫度下2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質量,并與10g比較,最終確定溶液質量即可。【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可知,t2℃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都是36.2g;(2)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因為甲的溶解度隨著溫度降低而減小,所以有固體析出的試管為甲;(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可知,t2℃時,A的溶解度是36.2g,即t2℃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6.2gA,20克水中,最多溶解A的質量為:,因為10g>7.24g,所以溶質重力為7.24g,所得溶液的質量為20g+7.24g=27.24g。(1)由表中數據可知,t2℃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2)t1℃時,分別取等量的B、C飽和溶液于試管甲、乙中(如圖)將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銨,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有固體析出的試管為甲,是因為甲的溶解度隨著溫度降低而減小;(3)t2℃時,A的溶解度是36.2g,即t2℃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6.2gA,將10克A固體放入20克水中,充分攪拌后,最多溶解A的質量為:,所得溶液的質量為20g+7.24g=27.24g。26.【答案】小于;上升;【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浮沉條件解答;(2)①比較鵝卵石在桶內和桶外時受到的浮力大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比較排開水的體積大小,進而確定水面的高度變化;②首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總=ρ液gV排計算總浮力,然后根據平衡力的知識計算鵝卵石的重力,最后計算鵝卵石的質量。【解答】(1)鵝卵石在池水里處于下沉狀態,根據浮沉條件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2)①將鵝卵石放入桶內時,它在桶內處于漂浮狀態,則此時它受到的浮力大于沉在池底時的浮力,即浮力增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則此時它排開水的體積大于沉在池底時的體積,因此水池內水面高度與未撈出時相比會上升。②此時桶和鵝卵石受到的總浮力F浮總=ρ液gV排=1×103kg/m3×10N/kg×5.0×10-3m3=50N;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鵝卵石的重力G石=F浮總-G桶=50N-15N=35N;鵝卵石的質量。27.【答案】(1)1(2)液體密度(3)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A、B利用稱量法計算金屬塊受到的浮力;(2)根據圖片分析B、C中哪個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發生改變即可;(3)根據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金屬塊受到浮力的變化規律即可。【解答】(1)根據A圖可知,金屬塊的重力G=2.7N;根據B圖可知,金屬塊浸沒時測力計的示數為1.7N,則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2)根據題意可知,B、C中只有排開液體的密度不同,那么說明浮力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3)根據題意可知,從金屬塊開始浸入水中至浸沒前,金屬塊的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增大,導致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當浸沒后,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不變,故選a。(1)由圖知金屬塊的重力G=2.7N,金屬塊浸 沒在水中所受浮力(2)分析圖B、C,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排開液體的密度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同,由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同,說明浮力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3)因,從金屬塊開始浸入水中至浸沒前,金屬塊的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增大,導致排 開液體的體積增大,金屬塊所受浮力隨金屬塊的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的增大而變大,當浸沒后,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浮力不變,所受浮力與浸沒深度無關,因此,只有選項a符合題意。28.【答案】重力;F2﹣F3=F4﹣F1;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c描述的情形,結合平衡力的知識分析;(2)根據稱量法計算出浮力,根據做差法計算出排開水的重力,最后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分析滿足的關系式即可;(3)注意分析是否會影響浮力和G排的大小關系即可。【解答】(1)根據圖(c)可知,在空氣中將石塊懸掛在測力計下,此時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石塊的重力,即這是在測量石塊的重力.(2)根據cd兩圖可知,石塊浸沒水中受到的浮力為:,根據b、e兩圖可知,石塊排開液體的重為: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所以關系式為:。(3)A.圖(a)中溢杯內未盛滿水.則排到小桶的水G排會偏小,所以影響測量結果;B.圖(b)中小桶內有少量水.則F4和F1都會偏大,但是后用得出排開水的重力不變,不會影響結果;圖(d)中石塊未浸沒水中時,G排和F浮同時減小,但G排和F浮仍相等,所以不影響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故選A。29.【答案】B;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冰糖的顆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0 mL相同溫度的水,再同時向燒杯中各加入一藥匙塊狀冰糖(顆粒大小相同),用玻璃棒攪拌其中一個燒杯內的液體,觀察兩燒杯中冰糖溶解的快慢【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解析】【分析】利用從生活中的經驗可知影響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冰糖顆粒的大小、水的溫度、是否攪拌、冰糖的多少、水的多少;然后改變冰糖顆粒的大小來探究顆粒大小對物質溶解性的影響。【解答】(1)通過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②的實驗現象,溫度高的溶解快,所以可驗證猜想與水的溫度有關;(2)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實驗現象,得到的結論是: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粉末狀冰糖溶解快,所以與冰糖顆粒的大小有關,即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冰糖的顆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3)如果要驗證猜想C,實驗的變量為攪拌,所以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0 mL相同溫度的水,再同時向燒杯中各加入一藥匙塊狀冰糖(顆粒大小相同),用玻璃棒攪拌其中一個燒杯內的液體,觀察兩燒杯中冰糖溶解的快慢。30.【答案】(1)使浮力秤能夠豎直地漂浮在水中(2)均勻(3)50g【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如果沒有石塊,浮力秤容易歪斜,難以豎直漂浮在水中;(2)放入物體前后,浮力秤始終漂浮,則增大的浮力等于物體的重力,結合密度公式推算浮力秤下沉的距離與物體質量的表達式,進而判斷刻度是否均勻;(3)根據(2)中的推導式計算對應的質量。【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石塊的作用可以使浮力秤能夠豎直地漂浮在水中。(2)被測物體的質量m,放入后浮秤再次漂浮時,增大的浮力等于增大的重力即;解得:;由于、S為定值,所以h與m成正比,即該浮力秤質量的制度是均勻的。(3)由于得到:;當h=1cm時,對應質量值為。(1)如果沒有石塊,浮力秤容易歪斜,難以豎直漂浮在水中,所以石塊的作用可以使浮力秤能夠豎直地漂浮在水中。(2)設被測物體的質量為m,飲料瓶圓柱狀部分的橫截面積為S,在浮力秤中放入被測物體后,瓶身浸入的深度增加值為h,則:浮秤再次漂浮時,增大的浮力等于增大的重力即可得由于、S為定值,所以h與m成正比,即該浮力秤質量的制度是均勻的。(3)由于,當h=1cm時,對應質量值為31.【答案】解:(1)根據圖像可知,當圓柱體浸入水的深度h=0時,此時它不受浮力,示數為12N,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圓柱體的重力;答:圓柱體的重力為12N。(2)根據圖像可知,圓柱體完全浸入水中體受到的拉力F=4N,則圓柱體受到的浮力;答:圓柱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8N。(3)圓柱體浸沒水中時,它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即;圓柱體質量為;圓柱體密度答:圓柱體的密度為1.5×103kg/m3。【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 (1)由圖可知AB段圓柱體未浸入液體,測力計的示數即為圓柱體的重力,所以從圖中可讀出圓柱體的重力大小。(2)由題意可知圖中CD段是圓柱體完全浸入水后的情況,由圖可知圓柱體完全浸入水后測力計對圓柱體的拉力為4N,再利用力的平衡條件求出圓柱體受到的浮力。(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得圓柱體的體積,利用密度公式求得圓柱體的密度。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紹興市濱江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9月階段性檢測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紹興市濱江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9月階段性檢測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