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紹初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科學試題1.(2024七上·紹興月考)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荒漠生態系統不具有多樣性B.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必須發動公眾廣泛參與C.生物多樣性的破壞與氣候變化,臭氧層破壞,濕地、山地、海洋等生活環境破壞有關D.建立自然保護區是就地保護生物多樣性最主要的措施2.(2024七上·紹興月考)2024年5月,溫州南麂島出現罕見“藍眼淚”現象。藍眼淚是海水中的夜光藻細胞在夜晚受到擾動等刺激而發出藍色熒光所形成的。上述現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br/>A.會進行繁殖 B.會進行生長發育C.會進行新陳代謝 D.會對外界刺激有反應3.(2024七上·紹興月考)下列選項中體現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br/>A.獵豹擁有發達的四肢 B.仙人掌的葉退化成刺C.竹節蟲形似竹節 D.大樹底下好乘涼4.(2024七上·紹興月考)下列蔬菜中,我們食用部分屬于植物的莖的是( ?。?br/>A.蘿卜 B.白菜C.蓮藕 D.辣椒5.(2024七上·紹興月考)如圖所示,甲為顯微鏡結構,乙為高倍鏡下口腔上皮細胞物像,丙為E(代表細胞)在操作顯微鏡前后的物像變化,丁為顯微鏡下某細菌的運動軌跡。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 )A.甲:使用時應先使鏡筒上升,眼睛注視Q,再使鏡筒下降,眼睛注視PB.乙:有黑色圓圈,說明裝片內有氣泡,原因是細胞沒有涂抹均勻C.丙:首先要將裝片向左下方移至視野中央D.丁:細菌實際運動方向為順時針方向6.(2024七上·紹興月考)2024年中國科研人員在廣東蓮花山脈發現了新物種,根據它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將其歸為兩棲類,命名“蓮峰角蟾”。它在下圖檢索表中對應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7.(2024七上·紹興月考)小北在載玻片上放了字母qb,他在顯微鏡中會看到( ?。?br/>A.dq B.bq C.qb D.pd8.(2024七上·紹興月考)如圖中1~4表示某些科學概念之間的關系,下列選項符合圖中所示關系的是( ?。?br/>A.1脊椎動物、2爬行動物、3哺乳動物、4青蛙B.1孢子植物、2蕨類植物、3苔蘚植物、4樹蕨C.1種子植物、2被子植物、3裸子植物、4松樹D.1無脊椎動物、2扁形動物、3節肢動物、4蛔蟲9.(2024七上·紹興月考)蚯蚓、蜈蚣、蛔蟲分別屬于( )A.環節動物、環節動物、線蟲動物B.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線蟲動物C.線蟲動物、節肢動物、扁形動物D.線蟲動物、甲殼動物、線蟲動物10.(2024七上·紹興月考)如果在載玻片上寫一個如圖甲所示的“生”字,怎樣使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圖象變成如圖乙所示( )A.將載玻片順時針轉動90° B.將載玻片逆時針轉動90°C.將載玻片向左上角移動 D.將載玻片向右下角移動11.(2024七上·紹興月考)小科看到微信公眾號群發的科學文章介紹了一種動物感覺很好奇。這種動物叫犰狳,它體溫恒定,妊娠期為40~120天( ?。?br/>A.爬行類 B.哺乳類 C.兩棲類 D.鳥類12.(2024七上·紹興月考)如圖是“歲寒三友”松、梅和竹的寫意畫,松、梅和竹在分類上分別屬于( ?。剀疤嵝眩褐褡幽荛_花)A.松和竹是裸子植物,梅是被子植物B.梅和竹是裸子植物,松是被子植物C.竹是裸子植物,松和梅是被子植物D.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13.(2024七上·紹興月考)人們猜想,長時間的電腦電磁輻射是否對動物的身體產生傷害,有人進行了動物實驗:將健康狀況和年齡等相同的雄性大鼠隨機分成兩組,喂養情況相同。一組為對照組,置于正常環境中:另一組為輻射組,置于通電電腦前35cm處。實驗60天后獲得數據如下表,由此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組別 雄性大鼠數(只) 體重增長量(g) 精子畸形率(%)對照組 8 86.32±14.08 38.5輻射組 8 31.25±11.48 99.3A.電腦電磁輻射會對人類的身體造成影響B.電腦電磁輻射會對雄性大鼠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造成傷害C.接受的電腦電磁輻射越強,動物的生殖能力越弱D.動物的體重增長越慢,精子的畸形率越高14.(2024七上·紹興月考)菟絲子的葉片退化,細軟的莖纏繞在大豆的莖上,它的根伸進大豆的莖內吸收水分和養料,大豆與菟絲子之間的關系是( ?。?br/>A.吸收 B.寄生 C.捕食 D.競爭15.(2024七上·紹興月考)下列關于生物圈、生態系統、食物鏈的敘述正確的是( )A.益陽回龍山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個生態系統B.雄安新區的“白洋淀”是一個生態系統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總稱D.“蝦米→小魚→大魚”是一條完整的食物鏈16.(2024七上·紹興月考)細胞學說的提出,在結構上將紛繁復雜的生物世界統一起來。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所有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B.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C.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D.細胞不一定都來自于細胞17.(2024七上·紹興月考)將下列生物特征的序號填入對應現象后的空格中:①生物能呼吸 ②生物能排出體內廢物 ③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 ⑤生物需要營養物質(1)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2)朵朵葵花向太陽 ;(3)饑不擇食 ??;(4)冷開水不能養金魚 。18.(2024七上·紹興月考)有些動物名稱或俗稱中雖然帶有“魚”字,但卻不屬于魚類,有些動物名稱不帶“魚”字,卻屬于魚類。以下是五種名稱或俗稱中帶“魚”或不帶“魚”字的動物。(1)海馬名字中雖無“魚”字,但卻是一種魚類,海馬用 呼吸。(2)以上五種動物中,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有 ;在脊椎動物的五大類群中,上述動物里沒有出現的類群有 。(3)娃娃魚屬于 類,該類生物成體用 兼用 呼吸。19.(2024七上·紹興月考)生物分類根據它們之間的差異大小,由大到小依次是: ,分類基本單位是 。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20.(2024七上·紹興月考)如圖所示是動、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表示植物細胞的是圖 (填“甲”或“乙”)。(2)動、植物細胞都具有的結構是 、 、 ?。ㄌ罱Y構名稱)。圖中[C]結構內含 。(3)洗青菜時,冷水沒有變成綠色,而把青菜煮沸后,水就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煮沸后破壞了[ ] (選填序號和結構名稱),它的作用是 和 。21.(2024七上·紹興月考)如圖所示的是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實驗步驟,請根據圖回答問題。(1)將圖中操作步驟正確排序應為________。A.①⑥⑦④⑤②③ B.②①⑤⑥③⑦④C.②①③④⑤⑥⑦ D.②①⑦④③⑤⑥(2)圖中⑤是染色,所滴的液體是 ,可以把細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觀察。(3)若此序列圖標表示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則圖①所滴的液體是 ?。ㄇ逅蛏睇}水),目的是 ?。ㄌ钭帜福?br/>A.利于染色 B.利于蓋蓋玻片C.殺滅細菌 D.維持細胞形態(4)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蓋蓋玻片的正確方法是 。22.(2024七上·紹興月考)如圖為草原生態系統的部分組成成分,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共有 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互連接,形成食物網。(2)在該食物網中,鷹與蛇的關系是 。(3)寫出最長的一條食物鏈 。23.(2024七上·紹興月考)下圖是菜場里常見到的4種貝殼食物,某同學根據它們的特征編制了如下檢索表:(1)構成貝類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2)檢索表中“?”處應填 (3)血蛤在檢索表中的位置是 。(填“甲”、“乙”、“丙”、“丁”)24.(2024七上·紹興月考)小明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時要制作臨時裝片,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請回答相關問題:(1)各標號所示部位名稱1 ,6 。(2)如圖所示:要使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少,目鏡和物鏡分別選擇 和 。(填序號)(3)如圖所示是顯微鏡下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裝片過程中的兩個視野,從視野甲到視野乙的操作順序正確的是________。A.向左移動裝片 B.向右移動裝片 C.轉動物鏡轉換器D.調節光圈 E.轉動細準焦螺旋 F.轉動粗準焦螺旋(4)小明在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永久裝片時,操作都準確無誤,但卻未能找到物像________。A.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并在下降過程中重新尋找B.重新使鏡筒降到最低,然后使鏡筒緩慢上升,并仔細尋找(5)如圖所示,是小明用橡皮泥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示意圖,現將制作的評價標準制定如下。等第 優秀 良好 待改進指標 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結構完整,名稱標注正確且齊全 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結構完整,名稱標注正確但有遺漏 不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結構不完整,名稱標注有誤。根據評價指標,小明制作的模型應被評為 ,理由 。25.(2024七上·紹興月考)小金做了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實驗后想到:人體細胞生活在生理鹽水中,濃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細胞形態發生改變。那么植物細胞是否也會發生這樣的改變呢?(1)小金先在顯微鏡下觀察正常狀態下洋蔥表皮細胞結構如圖1,圖中A是 ?。ㄌ罱Y構名稱)。(2)接著,小金將洋蔥表皮細胞放在25%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后通過顯微鏡觀察,看到的細胞形狀如圖2,細胞膜和細胞壁距離變大,但細胞的外形沒有發生變化,原因是 具有支持作用。老師告訴小金,這是質壁分離現象。小金把此洋蔥表皮細胞重新放在清水中浸泡后,放到顯微鏡下觀察發現細胞又復原了,如圖3。(3)小金用不同的溶液進行了實驗,并記錄如下現象。溶液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蘇打溶液 25%的食鹽溶液操作 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引,這樣重復三次“分離”時間 60秒 58秒 25秒操作 在載玻片的一側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引,重復多次能否“復原” 能 能 不能①該實驗目的是研究植物細胞的這種“分離”和“復原”與 的關系。②以上實驗結果或現象支持下列哪些觀點? ?。ㄌ钭帜福?。A.三種溶液引起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分離”速度不同B.三種溶液都能引起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發生“分離”C.清水都能使已發生“分離”的植物細胞“復原”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與保護【解析】【分析】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最重要的是要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體系統的多樣性,所以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解答】A、荒漠生態系統中有多種動植物,每種生物又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所以荒漠生態系統也具有多樣性,A敘述錯誤,符合題意。B、生物多樣性是珍貴的自然遺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只有保護生物多樣性,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必須發動公眾廣泛參與,B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C、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只有是因為人類的工業農業生產活動使得臭氧層被破壞,濕地、山地、海洋等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被破壞,C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D、建立自然保護區是就地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D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答案】D【知識點】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藍眼淚是由于海水中的夜光藻細胞在夜晚受到擾動等刺激而發出藍色苂光所形成的。體現了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故選項D正確。故選:D。3.【答案】D【知識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與影響:生物必需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來,同時,生物影響和改變著環境。①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葉變成了刺,可減少水分的蒸騰,以適應干旱的生活環境;企鵝體內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溫作用,以適應嚴寒的氣候;還有,動物的擬態和保護色等,都是對生活環境的一種適應。②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在影響著環境.如:植物的蒸騰作用,可提高空氣濕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樹底下好乘涼”;“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等。【解答】 A、獵豹擁有發達的四肢,適于奔跑捕食獵物,是對生活環境的適應,不符合題意;B、仙人掌葉退化成刺狀,減少蒸騰作用,是對干旱環境的適應,不符合題意;C、竹節蟲形似竹節,有利于其覓食、避敵等,是對生活環境的適應,不符合題意;D、大樹底下好乘涼,樹木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水分增加周圍空氣濕度,同時枝葉可以遮陰,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4.【答案】C【知識點】器官和系統【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各個選項中食用部分屬于植物的哪個器官即可。【解答】蘿卜的食用部分屬于根,白菜的食用部分屬于葉,蓮藕的食用部分屬于莖,辣椒的食用部分屬于果實,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5.【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根據顯微鏡的使用和調節方法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可知,使用時應先使鏡筒上升,眼睛注視P目鏡位置,再使鏡筒下降,眼睛注視 Q物鏡 位置,以免物鏡壓壞玻片標本,故A錯誤;B. 有黑色圓圈,說明裝片內有氣泡, 正確的操作方法是: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故B錯誤;C.根據題意客舟,將裝片向左下方移至視野中央、轉動物鏡轉換器變為高倍鏡、調節光圈、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故C正確;D.若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的箭頭指向是順時針方向,旋轉180度后還是順時針方向。視野中細菌的運動方向是逆時針,實際運動方向也為逆時針,故D錯誤。故選C。6.【答案】D【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解析】【分析】根據常見脊椎動物的特征分析判斷。【解答】“蓮峰角蟾”歸為兩棲類,兩棲類生物的生殖方式是體外受精水中卵生,它的外形特點是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輔助呼吸。1a胎生是哺乳動物的特征;1b卵生是鳥類、爬行類、兩棲動物、魚類的共同特征,因此2是鳥類、爬行類、兩棲動物或魚類,故A錯誤;2a體外有羽毛是鳥類的特征;2b體外無羽毛是爬行類、兩棲動物或魚類的共同特征,因此2是爬行類、兩棲動物或魚類,故B錯誤;3a皮膚干燥,在陸地上產卵,是爬行類的特征;3b皮膚濕潤,在水中產卵,是魚類和兩棲類的特征,而“蓮峰角蟾”歸為兩棲類,故C錯誤,D正確。因此它在檢索表中對應的位置是丁。故選D 。7.【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根據顯微鏡的成像特點分析判斷。【解答】小北在載玻片上放了字母 qb,根據顯微鏡成像的倒立性客舟,他在顯微鏡中會看到qb,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8.【答案】B【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常見的無脊椎動物;種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圖示中各個科學觀念之間的關系為:2包含4,1包含所有?!窘獯稹緼、4青蛙屬于兩棲動物,不屬于2爬行動物,2爬行動物和3哺乳動物都是1脊椎動物,故A錯誤;B、1孢子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3苔蘚植物、2蕨類植物,4樹蕨是蕨類植物,故B正確;C、1種子植物包括2被子植物和3裸子植物,4松樹屬于3裸子植物,不是2被子植物,故C錯誤;D、4蛔蟲是線蟲動物不是2扁形動物,2扁形動物和3節肢動物都是無脊椎動物,故D錯誤。故答案為:B。9.【答案】B【知識點】常見的無脊椎動物【解析】【分析】根據三種動物身體的結構特點分析判斷。【解答】根據題意可知,蚯蚓具有分節的體表,屬于環節動物門;蜈蚣具有分節的身體和附肢,屬于節肢動物門;蛔蟲身體呈圓柱形而不分節,屬于線蟲動物門。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答案】A【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顯微鏡成的是倒立的實像,且物像的移動方向和玻片的移動方向相反。【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如果在載玻片上寫一個如圖甲所示的‘生’字”,將載玻片順時針轉動90°就能使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圖象,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11.【答案】B【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解析】【分析】爬行類體溫不恒定、卵生;哺乳類體溫恒定,胎生;兩棲類體溫不恒定、卵生;鳥類體溫恒定、卵生,據此分析判斷。【解答】根據“犰狳體溫恒定,妊娠期為40~120天,每胎產仔2~4只”可知,犰狳體溫恒定、胎生,因此犰狳在動物分類上屬于哺乳類,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12.【答案】D【知識點】種子植物【解析】【分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區別:種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解答】根據題意可知,松有種子,但種子裸露,屬于裸子植物;竹和梅的種子有果皮包被,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組成,是被子植物。故選D。13.【答案】B【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分析】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根據表格數據分析電磁輻射對大鼠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是否會產生影響即可。【解答】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對照組無電腦電磁輻射體重增長數高、精子畸形率低,而輻射組有電腦電磁輻射體重增長數低、精子畸形率高。因此由此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電腦電磁輻射影響雄性大鼠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14.【答案】B【知識點】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解析】【分析】一種生物寄居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體表或體外,并從這種生物體上攝取養料來維持生活的現象叫做寄生,根據寄生定義分析判斷。【解答】根據題意客舟,菟絲子的莖纏繞在大豆的莖上,并通過根伸入大豆的莖內吸收營養,這種依賴于宿主獲取生存所需營養的行為屬于寄生關系。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5.【答案】B【知識點】生物圈的定義及范圍;生態系統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解析】【分析】AB.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等。C.根據生物圈的定義判斷;D. 食物鏈由三個基本組成部分組成: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解答】A.益陽回龍山的所有植物只是生產者,還缺少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構成生態系統,故A錯誤;B.雄安新區的“白洋淀”,包括了環境和環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屬于生態系統,故B正確;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故C錯誤;D.蝦米是動物屬于消費者,而食物鏈必須從生產者開始,故D錯誤。故選B。16.【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解析】【分析】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是:1、細胞是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2、所有細胞在結構和組成上基本相似。3、新細胞是由已存在的細胞分裂而來。4、生物的疾病是因為其細胞機能失常。5、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6、生物體是通過細胞的活動來反映其功能的。7、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生命起作用。【解答】A. 所有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A正確;B.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 ,B正確;C. 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 ,C正確;D. 細胞一定都來自于細胞,D錯誤;故答案為:D.17.【答案】③;④;⑤;①【知識點】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對每個題目中描述的現象進行分析,確定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即可。【解答】(1)“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形象地描述了草生命周期的開始和結束,這種生命現象說明生物能生長和繁殖,故選③;(2)“朵朵葵花向太陽”指的是植物的向陽性,說明植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故選④;(3)“饑不擇食”指的是生物需要營養,故選⑤;(4)冷開水不能養金魚,是因為開水中氧氣含量較低,說明生物能呼吸,故選①。18.【答案】(1)鰓(2)墨魚;鳥類(3)兩棲;肺;皮膚【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解析】【分析】(1)魚類用鰓呼吸,當水由口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細血管,排到水中,隨水從鰓蓋后緣的鰓孔排出體外,這樣魚的鰓絲中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轉化為鮮紅色的動脈血。(2)根據動物的體內有無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無脊椎動物是身體內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包括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蟲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脊椎動物是身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3)根據娃娃魚的呼吸方式解答。【解答】(1)海馬名字中雖無“魚”字,但卻是一種魚類,海馬用腮呼吸。(2)以上五種動物中,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有墨魚;在脊椎動物的五大類群中,上述動物里沒有出現的類群有鳥類。(3)娃娃魚屬于兩棲動物,幼體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1)海馬屬于魚類,魚類用鰓呼吸,鰓是由鰓絲鰓弓和鰓耙組成的,主要的結構是鰓絲,鰓絲呈鮮紅色,因為內有大量的毛細血管。當水由口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細血管,排到水中,隨水從鰓蓋后緣的鰓孔排出體外,這樣魚的鰓絲中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轉化為鮮紅色的動脈血。(2)根據動物的體內有無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無脊椎動物是身體內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包括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蟲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脊椎動物是身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以上五種動物中,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有墨魚;在脊椎動物的五大類群中,上述動物里沒有出現的類群有鳥類。(3)娃娃魚屬于兩棲動物,幼體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19.【答案】界、門、綱、目、科、屬、種;種;生物圈【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生態系統及其多樣性20.【答案】(1)甲(2)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遺傳物質(3)D;細胞膜;保護;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知識點】細胞的結構;細胞模型【解析】【分析】(1)(2)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液泡,綠色部位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動物細胞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和線粒體。兩者的不同點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綠色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3)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境分開,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內部環境。細胞膜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同時把細胞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解答】(1)圖甲具有E細胞壁、A液泡和葉綠體,因此是植物細胞。(2)根據題意可知,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圖中C是細胞核,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3)洗青菜時,冷水沒有變成綠色,而把青菜煮沸后,水就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煮沸后破壞了細胞膜。(1)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液泡,綠色部位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動物細胞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和線粒體。兩者的不同點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綠色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圖甲具有E細胞壁、A液泡和葉綠體,是植物細胞。(2)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圖中C是細胞核,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3)D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境分開,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內部環境。細胞膜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同時把細胞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洗青菜時,冷水沒有變成綠色,而把青菜煮沸后,水就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煮沸后破壞了細胞膜。21.【答案】(1)D(2)碘液(3)生理鹽水;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4)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洋蔥內表皮上【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1)根據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分析解答;(2)為了便于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結構,要對細胞進行染色。在蓋玻片一側加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2~3次,使染液浸潤到細胞標本的全部。(3)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口腔上皮細胞如果放在清水中會吸水漲破,據此分析解答;(4)根據 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方向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可以概括為:擦→滴→撕→展→蓋→染→吸。故圖中操作步驟正確排序應為 ②①⑦④③⑤⑥ ,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2)根據題意可知,圖中⑤⑥是染色,所滴的液體是碘液,可以把細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觀察。(3)為了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需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4) 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蓋蓋玻片的正確方法是: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使它的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這樣可以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而影響觀察。(1)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可以概括為:擦→滴→撕→展→蓋→染→吸。故圖中操作步驟正確排序應為②擦、⑦撕、③蓋、⑥吸,D正確。故選:D。(2)為了便于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結構,要對細胞進行染色。在蓋玻片一側加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2~3次,使染液浸潤到細胞標本的全部。所以,圖中⑤⑥是染色,所滴的液體是碘液,可以把細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觀察。(3)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口腔上皮細胞如果放在清水中會吸水漲破,因此為了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需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4)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使它的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這樣可以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而影響觀察。22.【答案】(1)5(2)捕食和競爭(3)草→鼠→蛇→鷹【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解析】【分析】(1)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食物鏈;(2)根據食物網中各級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解答;(3)根據圖片確定最長的食物鏈即可。【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其中的食物鏈有:草→兔→鷹、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鷹、草→鼠→蛇→鷹,共5條。(2)在該食物網中,鷹與蛇都捕食鼠類,因此屬于競爭關系;同時,鷹吃鼠,是為了獲取食物維持生存,因此鷹與鼠的關系又是捕食關系。(3)根據圖片可知,最長的一條是草→鼠→蛇→鷹。(1)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食物鏈;圖中的食物鏈有:草→兔→鷹、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鷹、草→鼠→蛇→鷹,共5條。(2)在該食物網中,鷹與蛇相互競爭食物鼠,因此屬于競爭關系;同時,鷹吃鼠,是為了獲取食物維持生存,因此鷹與鼠的關系又是捕食關系。(3)在食物鏈“草→兔→鷹、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鷹、草→鼠→蛇→鷹”中,最長的一條是草→鼠→蛇→鷹。23.【答案】(1)細胞(2)扇形(3)乙【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解析】【分析】(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細胞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是細胞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2)根據圖片分析貝殼的形狀即可;(3)根據圖片分析血蛤貝殼的特征分析解答。【解答】(1) 構成貝類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2)根據圖片可知,圖中貝殼形狀有兩種:扇形和方形。根據1a兩片外殼,方形可知,1b“?”處應該是扇形。(3)根據圖片可知,血蛤是1b兩片外殼,扇形,殼頂突出,放射線狀,因此在檢索表中的位置是乙。(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細胞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是細胞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 因此,構成貝類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2)圖中動物的貝殼形狀有兩種:扇形和方形。據檢索表“1a兩片外殼,方形…甲;1b兩片外殼,?…2”可知:“?”處應該是扇形。(3)血蛤是1b兩片外殼,扇形,殼頂突出,放射線狀,因此在檢索表中的位置是乙。24.【答案】(1)轉換器;細準焦螺旋(2)③;②(3)A;C;D;E(4)B(5)良好;名稱標注不全【知識點】細胞的結構;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細胞模型25.【答案】液泡;細胞壁;溶液種類;AB【知識點】細胞的結構;細胞模型【解析】【分析】(1)植物細胞的液泡中具有細胞液,貯存著各種物質;(2)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的功能;(3)①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實驗探究中的變量即可;②根據表格數據分析三種溶液是否會引起洋蔥鱗片葉分離速度不同即可。【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圖1中A是液泡。(2)將洋蔥表皮細胞放在25%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后通過顯微鏡觀察,看到的細胞形狀如圖2,細胞膜和細胞壁距離變大,但細胞的外形沒有發生變化,原因是細胞壁具有支持作用。(3)①由表格可知,實驗探究的是溶液的類型對洋蔥表皮細胞的影響,因此實驗目的是研究植物細胞的這種“分離”和“復原”與溶液類型的關系。②根據表格中的實驗條件和實驗結果,可得出結論是:三種溶液引起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分離”速度不同,三種溶液都能引起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發生“分離”,AB符合題意,C不符合題意。故選AB。1 / 1浙江省紹興市紹初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科學試題1.(2024七上·紹興月考)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荒漠生態系統不具有多樣性B.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必須發動公眾廣泛參與C.生物多樣性的破壞與氣候變化,臭氧層破壞,濕地、山地、海洋等生活環境破壞有關D.建立自然保護區是就地保護生物多樣性最主要的措施【答案】A【知識點】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與保護【解析】【分析】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最重要的是要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體系統的多樣性,所以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解答】A、荒漠生態系統中有多種動植物,每種生物又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所以荒漠生態系統也具有多樣性,A敘述錯誤,符合題意。B、生物多樣性是珍貴的自然遺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只有保護生物多樣性,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必須發動公眾廣泛參與,B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C、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只有是因為人類的工業農業生產活動使得臭氧層被破壞,濕地、山地、海洋等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被破壞,C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D、建立自然保護區是就地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D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2024七上·紹興月考)2024年5月,溫州南麂島出現罕見“藍眼淚”現象。藍眼淚是海水中的夜光藻細胞在夜晚受到擾動等刺激而發出藍色熒光所形成的。上述現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br/>A.會進行繁殖 B.會進行生長發育C.會進行新陳代謝 D.會對外界刺激有反應【答案】D【知識點】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藍眼淚是由于海水中的夜光藻細胞在夜晚受到擾動等刺激而發出藍色苂光所形成的。體現了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故選項D正確。故選:D。3.(2024七上·紹興月考)下列選項中體現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br/>A.獵豹擁有發達的四肢 B.仙人掌的葉退化成刺C.竹節蟲形似竹節 D.大樹底下好乘涼【答案】D【知識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與影響:生物必需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來,同時,生物影響和改變著環境。①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葉變成了刺,可減少水分的蒸騰,以適應干旱的生活環境;企鵝體內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溫作用,以適應嚴寒的氣候;還有,動物的擬態和保護色等,都是對生活環境的一種適應。②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在影響著環境.如:植物的蒸騰作用,可提高空氣濕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樹底下好乘涼”;“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等。【解答】 A、獵豹擁有發達的四肢,適于奔跑捕食獵物,是對生活環境的適應,不符合題意;B、仙人掌葉退化成刺狀,減少蒸騰作用,是對干旱環境的適應,不符合題意;C、竹節蟲形似竹節,有利于其覓食、避敵等,是對生活環境的適應,不符合題意;D、大樹底下好乘涼,樹木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水分增加周圍空氣濕度,同時枝葉可以遮陰,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4.(2024七上·紹興月考)下列蔬菜中,我們食用部分屬于植物的莖的是( )A.蘿卜 B.白菜C.蓮藕 D.辣椒【答案】C【知識點】器官和系統【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各個選項中食用部分屬于植物的哪個器官即可。【解答】蘿卜的食用部分屬于根,白菜的食用部分屬于葉,蓮藕的食用部分屬于莖,辣椒的食用部分屬于果實,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5.(2024七上·紹興月考)如圖所示,甲為顯微鏡結構,乙為高倍鏡下口腔上皮細胞物像,丙為E(代表細胞)在操作顯微鏡前后的物像變化,丁為顯微鏡下某細菌的運動軌跡。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 )A.甲:使用時應先使鏡筒上升,眼睛注視Q,再使鏡筒下降,眼睛注視PB.乙:有黑色圓圈,說明裝片內有氣泡,原因是細胞沒有涂抹均勻C.丙:首先要將裝片向左下方移至視野中央D.丁:細菌實際運動方向為順時針方向【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根據顯微鏡的使用和調節方法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可知,使用時應先使鏡筒上升,眼睛注視P目鏡位置,再使鏡筒下降,眼睛注視 Q物鏡 位置,以免物鏡壓壞玻片標本,故A錯誤;B. 有黑色圓圈,說明裝片內有氣泡, 正確的操作方法是: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故B錯誤;C.根據題意客舟,將裝片向左下方移至視野中央、轉動物鏡轉換器變為高倍鏡、調節光圈、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故C正確;D.若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的箭頭指向是順時針方向,旋轉180度后還是順時針方向。視野中細菌的運動方向是逆時針,實際運動方向也為逆時針,故D錯誤。故選C。6.(2024七上·紹興月考)2024年中國科研人員在廣東蓮花山脈發現了新物種,根據它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將其歸為兩棲類,命名“蓮峰角蟾”。它在下圖檢索表中對應的位置是( ?。?br/>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解析】【分析】根據常見脊椎動物的特征分析判斷。【解答】“蓮峰角蟾”歸為兩棲類,兩棲類生物的生殖方式是體外受精水中卵生,它的外形特點是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輔助呼吸。1a胎生是哺乳動物的特征;1b卵生是鳥類、爬行類、兩棲動物、魚類的共同特征,因此2是鳥類、爬行類、兩棲動物或魚類,故A錯誤;2a體外有羽毛是鳥類的特征;2b體外無羽毛是爬行類、兩棲動物或魚類的共同特征,因此2是爬行類、兩棲動物或魚類,故B錯誤;3a皮膚干燥,在陸地上產卵,是爬行類的特征;3b皮膚濕潤,在水中產卵,是魚類和兩棲類的特征,而“蓮峰角蟾”歸為兩棲類,故C錯誤,D正確。因此它在檢索表中對應的位置是丁。故選D 。7.(2024七上·紹興月考)小北在載玻片上放了字母qb,他在顯微鏡中會看到( ?。?br/>A.dq B.bq C.qb D.pd【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根據顯微鏡的成像特點分析判斷。【解答】小北在載玻片上放了字母 qb,根據顯微鏡成像的倒立性客舟,他在顯微鏡中會看到qb,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8.(2024七上·紹興月考)如圖中1~4表示某些科學概念之間的關系,下列選項符合圖中所示關系的是( ?。?br/>A.1脊椎動物、2爬行動物、3哺乳動物、4青蛙B.1孢子植物、2蕨類植物、3苔蘚植物、4樹蕨C.1種子植物、2被子植物、3裸子植物、4松樹D.1無脊椎動物、2扁形動物、3節肢動物、4蛔蟲【答案】B【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常見的無脊椎動物;種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圖示中各個科學觀念之間的關系為:2包含4,1包含所有。【解答】A、4青蛙屬于兩棲動物,不屬于2爬行動物,2爬行動物和3哺乳動物都是1脊椎動物,故A錯誤;B、1孢子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3苔蘚植物、2蕨類植物,4樹蕨是蕨類植物,故B正確;C、1種子植物包括2被子植物和3裸子植物,4松樹屬于3裸子植物,不是2被子植物,故C錯誤;D、4蛔蟲是線蟲動物不是2扁形動物,2扁形動物和3節肢動物都是無脊椎動物,故D錯誤。故答案為:B。9.(2024七上·紹興月考)蚯蚓、蜈蚣、蛔蟲分別屬于( )A.環節動物、環節動物、線蟲動物B.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線蟲動物C.線蟲動物、節肢動物、扁形動物D.線蟲動物、甲殼動物、線蟲動物【答案】B【知識點】常見的無脊椎動物【解析】【分析】根據三種動物身體的結構特點分析判斷。【解答】根據題意可知,蚯蚓具有分節的體表,屬于環節動物門;蜈蚣具有分節的身體和附肢,屬于節肢動物門;蛔蟲身體呈圓柱形而不分節,屬于線蟲動物門。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2024七上·紹興月考)如果在載玻片上寫一個如圖甲所示的“生”字,怎樣使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圖象變成如圖乙所示( )A.將載玻片順時針轉動90° B.將載玻片逆時針轉動90°C.將載玻片向左上角移動 D.將載玻片向右下角移動【答案】A【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顯微鏡成的是倒立的實像,且物像的移動方向和玻片的移動方向相反。【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如果在載玻片上寫一個如圖甲所示的‘生’字”,將載玻片順時針轉動90°就能使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圖象,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11.(2024七上·紹興月考)小科看到微信公眾號群發的科學文章介紹了一種動物感覺很好奇。這種動物叫犰狳,它體溫恒定,妊娠期為40~120天( )A.爬行類 B.哺乳類 C.兩棲類 D.鳥類【答案】B【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解析】【分析】爬行類體溫不恒定、卵生;哺乳類體溫恒定,胎生;兩棲類體溫不恒定、卵生;鳥類體溫恒定、卵生,據此分析判斷。【解答】根據“犰狳體溫恒定,妊娠期為40~120天,每胎產仔2~4只”可知,犰狳體溫恒定、胎生,因此犰狳在動物分類上屬于哺乳類,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12.(2024七上·紹興月考)如圖是“歲寒三友”松、梅和竹的寫意畫,松、梅和竹在分類上分別屬于( ?。剀疤嵝眩褐褡幽荛_花)A.松和竹是裸子植物,梅是被子植物B.梅和竹是裸子植物,松是被子植物C.竹是裸子植物,松和梅是被子植物D.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答案】D【知識點】種子植物【解析】【分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區別:種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解答】根據題意可知,松有種子,但種子裸露,屬于裸子植物;竹和梅的種子有果皮包被,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組成,是被子植物。故選D。13.(2024七上·紹興月考)人們猜想,長時間的電腦電磁輻射是否對動物的身體產生傷害,有人進行了動物實驗:將健康狀況和年齡等相同的雄性大鼠隨機分成兩組,喂養情況相同。一組為對照組,置于正常環境中:另一組為輻射組,置于通電電腦前35cm處。實驗60天后獲得數據如下表,由此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組別 雄性大鼠數(只) 體重增長量(g) 精子畸形率(%)對照組 8 86.32±14.08 38.5輻射組 8 31.25±11.48 99.3A.電腦電磁輻射會對人類的身體造成影響B.電腦電磁輻射會對雄性大鼠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造成傷害C.接受的電腦電磁輻射越強,動物的生殖能力越弱D.動物的體重增長越慢,精子的畸形率越高【答案】B【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分析】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根據表格數據分析電磁輻射對大鼠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是否會產生影響即可。【解答】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對照組無電腦電磁輻射體重增長數高、精子畸形率低,而輻射組有電腦電磁輻射體重增長數低、精子畸形率高。因此由此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電腦電磁輻射影響雄性大鼠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14.(2024七上·紹興月考)菟絲子的葉片退化,細軟的莖纏繞在大豆的莖上,它的根伸進大豆的莖內吸收水分和養料,大豆與菟絲子之間的關系是( ?。?br/>A.吸收 B.寄生 C.捕食 D.競爭【答案】B【知識點】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解析】【分析】一種生物寄居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體表或體外,并從這種生物體上攝取養料來維持生活的現象叫做寄生,根據寄生定義分析判斷。【解答】根據題意客舟,菟絲子的莖纏繞在大豆的莖上,并通過根伸入大豆的莖內吸收營養,這種依賴于宿主獲取生存所需營養的行為屬于寄生關系。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5.(2024七上·紹興月考)下列關于生物圈、生態系統、食物鏈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益陽回龍山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個生態系統B.雄安新區的“白洋淀”是一個生態系統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總稱D.“蝦米→小魚→大魚”是一條完整的食物鏈【答案】B【知識點】生物圈的定義及范圍;生態系統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解析】【分析】AB.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等。C.根據生物圈的定義判斷;D. 食物鏈由三個基本組成部分組成: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解答】A.益陽回龍山的所有植物只是生產者,還缺少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構成生態系統,故A錯誤;B.雄安新區的“白洋淀”,包括了環境和環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屬于生態系統,故B正確;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故C錯誤;D.蝦米是動物屬于消費者,而食物鏈必須從生產者開始,故D錯誤。故選B。16.(2024七上·紹興月考)細胞學說的提出,在結構上將紛繁復雜的生物世界統一起來。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所有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B.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C.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D.細胞不一定都來自于細胞【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解析】【分析】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是:1、細胞是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2、所有細胞在結構和組成上基本相似。3、新細胞是由已存在的細胞分裂而來。4、生物的疾病是因為其細胞機能失常。5、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6、生物體是通過細胞的活動來反映其功能的。7、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生命起作用。【解答】A. 所有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A正確;B.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 ,B正確;C. 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 ,C正確;D. 細胞一定都來自于細胞,D錯誤;故答案為:D.17.(2024七上·紹興月考)將下列生物特征的序號填入對應現象后的空格中:①生物能呼吸 ②生物能排出體內廢物 ③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 ⑤生物需要營養物質(1)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2)朵朵葵花向太陽 ?。?br/>(3)饑不擇食 ;(4)冷開水不能養金魚 。【答案】③;④;⑤;①【知識點】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對每個題目中描述的現象進行分析,確定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即可。【解答】(1)“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形象地描述了草生命周期的開始和結束,這種生命現象說明生物能生長和繁殖,故選③;(2)“朵朵葵花向太陽”指的是植物的向陽性,說明植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故選④;(3)“饑不擇食”指的是生物需要營養,故選⑤;(4)冷開水不能養金魚,是因為開水中氧氣含量較低,說明生物能呼吸,故選①。18.(2024七上·紹興月考)有些動物名稱或俗稱中雖然帶有“魚”字,但卻不屬于魚類,有些動物名稱不帶“魚”字,卻屬于魚類。以下是五種名稱或俗稱中帶“魚”或不帶“魚”字的動物。(1)海馬名字中雖無“魚”字,但卻是一種魚類,海馬用 呼吸。(2)以上五種動物中,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有 ;在脊椎動物的五大類群中,上述動物里沒有出現的類群有 。(3)娃娃魚屬于 類,該類生物成體用 兼用 呼吸。【答案】(1)鰓(2)墨魚;鳥類(3)兩棲;肺;皮膚【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解析】【分析】(1)魚類用鰓呼吸,當水由口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細血管,排到水中,隨水從鰓蓋后緣的鰓孔排出體外,這樣魚的鰓絲中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轉化為鮮紅色的動脈血。(2)根據動物的體內有無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無脊椎動物是身體內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包括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蟲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脊椎動物是身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3)根據娃娃魚的呼吸方式解答。【解答】(1)海馬名字中雖無“魚”字,但卻是一種魚類,海馬用腮呼吸。(2)以上五種動物中,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有墨魚;在脊椎動物的五大類群中,上述動物里沒有出現的類群有鳥類。(3)娃娃魚屬于兩棲動物,幼體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1)海馬屬于魚類,魚類用鰓呼吸,鰓是由鰓絲鰓弓和鰓耙組成的,主要的結構是鰓絲,鰓絲呈鮮紅色,因為內有大量的毛細血管。當水由口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細血管,排到水中,隨水從鰓蓋后緣的鰓孔排出體外,這樣魚的鰓絲中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轉化為鮮紅色的動脈血。(2)根據動物的體內有無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無脊椎動物是身體內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包括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蟲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脊椎動物是身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以上五種動物中,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有墨魚;在脊椎動物的五大類群中,上述動物里沒有出現的類群有鳥類。(3)娃娃魚屬于兩棲動物,幼體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19.(2024七上·紹興月考)生物分類根據它們之間的差異大小,由大到小依次是: ,分類基本單位是 。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答案】界、門、綱、目、科、屬、種;種;生物圈【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生態系統及其多樣性20.(2024七上·紹興月考)如圖所示是動、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表示植物細胞的是圖 ?。ㄌ睢凹住被颉耙摇保?。(2)動、植物細胞都具有的結構是 、 、 (填結構名稱)。圖中[C]結構內含 。(3)洗青菜時,冷水沒有變成綠色,而把青菜煮沸后,水就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煮沸后破壞了[ ] ?。ㄟx填序號和結構名稱),它的作用是 和 。【答案】(1)甲(2)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遺傳物質(3)D;細胞膜;保護;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知識點】細胞的結構;細胞模型【解析】【分析】(1)(2)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液泡,綠色部位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動物細胞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和線粒體。兩者的不同點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綠色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3)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境分開,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內部環境。細胞膜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同時把細胞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解答】(1)圖甲具有E細胞壁、A液泡和葉綠體,因此是植物細胞。(2)根據題意可知,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圖中C是細胞核,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3)洗青菜時,冷水沒有變成綠色,而把青菜煮沸后,水就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煮沸后破壞了細胞膜。(1)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液泡,綠色部位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動物細胞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和線粒體。兩者的不同點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綠色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圖甲具有E細胞壁、A液泡和葉綠體,是植物細胞。(2)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圖中C是細胞核,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3)D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境分開,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內部環境。細胞膜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同時把細胞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洗青菜時,冷水沒有變成綠色,而把青菜煮沸后,水就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煮沸后破壞了細胞膜。21.(2024七上·紹興月考)如圖所示的是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實驗步驟,請根據圖回答問題。(1)將圖中操作步驟正確排序應為________。A.①⑥⑦④⑤②③ B.②①⑤⑥③⑦④C.②①③④⑤⑥⑦ D.②①⑦④③⑤⑥(2)圖中⑤是染色,所滴的液體是 ,可以把細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觀察。(3)若此序列圖標表示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則圖①所滴的液體是 (清水或生理鹽水),目的是 ?。ㄌ钭帜福?。A.利于染色 B.利于蓋蓋玻片C.殺滅細菌 D.維持細胞形態(4)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蓋蓋玻片的正確方法是 。【答案】(1)D(2)碘液(3)生理鹽水;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4)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洋蔥內表皮上【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1)根據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分析解答;(2)為了便于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結構,要對細胞進行染色。在蓋玻片一側加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2~3次,使染液浸潤到細胞標本的全部。(3)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口腔上皮細胞如果放在清水中會吸水漲破,據此分析解答;(4)根據 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方向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可以概括為:擦→滴→撕→展→蓋→染→吸。故圖中操作步驟正確排序應為 ②①⑦④③⑤⑥ ,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2)根據題意可知,圖中⑤⑥是染色,所滴的液體是碘液,可以把細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觀察。(3)為了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需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4) 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蓋蓋玻片的正確方法是: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使它的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這樣可以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而影響觀察。(1)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可以概括為:擦→滴→撕→展→蓋→染→吸。故圖中操作步驟正確排序應為②擦、⑦撕、③蓋、⑥吸,D正確。故選:D。(2)為了便于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結構,要對細胞進行染色。在蓋玻片一側加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2~3次,使染液浸潤到細胞標本的全部。所以,圖中⑤⑥是染色,所滴的液體是碘液,可以把細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觀察。(3)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口腔上皮細胞如果放在清水中會吸水漲破,因此為了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需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4)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使它的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這樣可以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而影響觀察。22.(2024七上·紹興月考)如圖為草原生態系統的部分組成成分,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共有 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互連接,形成食物網。(2)在該食物網中,鷹與蛇的關系是 。(3)寫出最長的一條食物鏈 。【答案】(1)5(2)捕食和競爭(3)草→鼠→蛇→鷹【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解析】【分析】(1)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食物鏈;(2)根據食物網中各級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解答;(3)根據圖片確定最長的食物鏈即可。【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其中的食物鏈有:草→兔→鷹、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鷹、草→鼠→蛇→鷹,共5條。(2)在該食物網中,鷹與蛇都捕食鼠類,因此屬于競爭關系;同時,鷹吃鼠,是為了獲取食物維持生存,因此鷹與鼠的關系又是捕食關系。(3)根據圖片可知,最長的一條是草→鼠→蛇→鷹。(1)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食物鏈;圖中的食物鏈有:草→兔→鷹、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鷹、草→鼠→蛇→鷹,共5條。(2)在該食物網中,鷹與蛇相互競爭食物鼠,因此屬于競爭關系;同時,鷹吃鼠,是為了獲取食物維持生存,因此鷹與鼠的關系又是捕食關系。(3)在食物鏈“草→兔→鷹、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鷹、草→鼠→蛇→鷹”中,最長的一條是草→鼠→蛇→鷹。23.(2024七上·紹興月考)下圖是菜場里常見到的4種貝殼食物,某同學根據它們的特征編制了如下檢索表:(1)構成貝類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2)檢索表中“?”處應填 (3)血蛤在檢索表中的位置是 。(填“甲”、“乙”、“丙”、“丁”)【答案】(1)細胞(2)扇形(3)乙【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解析】【分析】(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細胞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是細胞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2)根據圖片分析貝殼的形狀即可;(3)根據圖片分析血蛤貝殼的特征分析解答。【解答】(1) 構成貝類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2)根據圖片可知,圖中貝殼形狀有兩種:扇形和方形。根據1a兩片外殼,方形可知,1b“?”處應該是扇形。(3)根據圖片可知,血蛤是1b兩片外殼,扇形,殼頂突出,放射線狀,因此在檢索表中的位置是乙。(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細胞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是細胞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 因此,構成貝類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2)圖中動物的貝殼形狀有兩種:扇形和方形。據檢索表“1a兩片外殼,方形…甲;1b兩片外殼,?…2”可知:“?”處應該是扇形。(3)血蛤是1b兩片外殼,扇形,殼頂突出,放射線狀,因此在檢索表中的位置是乙。24.(2024七上·紹興月考)小明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時要制作臨時裝片,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請回答相關問題:(1)各標號所示部位名稱1 ,6 。(2)如圖所示:要使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少,目鏡和物鏡分別選擇 和 。(填序號)(3)如圖所示是顯微鏡下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裝片過程中的兩個視野,從視野甲到視野乙的操作順序正確的是________。A.向左移動裝片 B.向右移動裝片 C.轉動物鏡轉換器D.調節光圈 E.轉動細準焦螺旋 F.轉動粗準焦螺旋(4)小明在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永久裝片時,操作都準確無誤,但卻未能找到物像________。A.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并在下降過程中重新尋找B.重新使鏡筒降到最低,然后使鏡筒緩慢上升,并仔細尋找(5)如圖所示,是小明用橡皮泥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示意圖,現將制作的評價標準制定如下。等第 優秀 良好 待改進指標 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結構完整,名稱標注正確且齊全 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結構完整,名稱標注正確但有遺漏 不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結構不完整,名稱標注有誤。根據評價指標,小明制作的模型應被評為 ,理由 。【答案】(1)轉換器;細準焦螺旋(2)③;②(3)A;C;D;E(4)B(5)良好;名稱標注不全【知識點】細胞的結構;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細胞模型25.(2024七上·紹興月考)小金做了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實驗后想到:人體細胞生活在生理鹽水中,濃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細胞形態發生改變。那么植物細胞是否也會發生這樣的改變呢?(1)小金先在顯微鏡下觀察正常狀態下洋蔥表皮細胞結構如圖1,圖中A是 ?。ㄌ罱Y構名稱)。(2)接著,小金將洋蔥表皮細胞放在25%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后通過顯微鏡觀察,看到的細胞形狀如圖2,細胞膜和細胞壁距離變大,但細胞的外形沒有發生變化,原因是 具有支持作用。老師告訴小金,這是質壁分離現象。小金把此洋蔥表皮細胞重新放在清水中浸泡后,放到顯微鏡下觀察發現細胞又復原了,如圖3。(3)小金用不同的溶液進行了實驗,并記錄如下現象。溶液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蘇打溶液 25%的食鹽溶液操作 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引,這樣重復三次“分離”時間 60秒 58秒 25秒操作 在載玻片的一側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引,重復多次能否“復原” 能 能 不能①該實驗目的是研究植物細胞的這種“分離”和“復原”與 的關系。②以上實驗結果或現象支持下列哪些觀點? ?。ㄌ钭帜福?。A.三種溶液引起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分離”速度不同B.三種溶液都能引起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發生“分離”C.清水都能使已發生“分離”的植物細胞“復原”【答案】液泡;細胞壁;溶液種類;AB【知識點】細胞的結構;細胞模型【解析】【分析】(1)植物細胞的液泡中具有細胞液,貯存著各種物質;(2)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的功能;(3)①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實驗探究中的變量即可;②根據表格數據分析三種溶液是否會引起洋蔥鱗片葉分離速度不同即可。【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圖1中A是液泡。(2)將洋蔥表皮細胞放在25%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后通過顯微鏡觀察,看到的細胞形狀如圖2,細胞膜和細胞壁距離變大,但細胞的外形沒有發生變化,原因是細胞壁具有支持作用。(3)①由表格可知,實驗探究的是溶液的類型對洋蔥表皮細胞的影響,因此實驗目的是研究植物細胞的這種“分離”和“復原”與溶液類型的關系。②根據表格中的實驗條件和實驗結果,可得出結論是:三種溶液引起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分離”速度不同,三種溶液都能引起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發生“分離”,AB符合題意,C不符合題意。故選AB。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紹興市紹初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紹興市紹初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