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臺州市書生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三次階段性作業質量反饋練習 科學試卷(全冊)1.2024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使用一次性碗筷,樹立健康意識B.積極植樹造林,促進達成“碳中和”C.煤炭脫硫處理,有效減少酸雨的產生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污染”【答案】A【知識點】人口增長及其對資源與環境的影響【解析】【分析】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一主題的核心思想,即強調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存,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促進可持續發展。【解答】A.使用一次性碗筷雖然看似方便,但實際上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一次性碗筷大多由木材或其他可回收材料制成,大量使用會導致森林資源的過度消耗和垃圾量的增加,故A正確;B.積極植樹造林,促進達成“碳中和”,有利于保護空氣,做法符合主題,故B錯誤;C.煤炭脫硫處理,有效減少酸雨的產生,有利于保護空氣,做法符合主題,故C錯誤;D.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能減少“白色污染”,做法符合主題,故D錯誤。故選A。2.下圖為常見幾種水果的近似 pH值,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 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強;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且pH越大,堿性越強;據此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答】 A.西瓜的pH=6.6,小于7,顯酸性。B.葡萄的pH=5.1,小于7,顯酸性。C.檸檬的pH=2.3,小于7,顯酸性。D.桔子的pH=3.6,小于7,顯酸性。根據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強,檸檬的pH最小,酸性最強。故選C。3.下列操作或裝置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A.根據溶液酸堿性的檢驗方法來分析;B.根據稀釋濃硫酸的方法來分析;C.根據制作血涂片的方法來分析;D.根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注意事項來分析。【解答】 A.測溶液的酸堿性時,不能在原試劑瓶內進行檢驗,應取少量待測試劑于試管中進行檢驗,以免將原試劑污染,故A錯誤;B.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故B錯誤;C.為了得到薄而均勻且不損傷血細胞的血膜,應以推片的下部接觸血滴,血液沿推片散開,推片與玻片保持 30°~40°角,平穩向載玻片的另一端推制而成薄層血膜,故C錯誤;D.氫氣還原氧化銅時,導管應伸入試管的底部,以利于排凈試管內的空氣以及氫氣與氧化銅充分反應,試管口略向下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故D正確。故選D。4.人體在正常狀態下一天內水分的散失量約等于攝入量。小科在所處環境和飲食均相同的 條件下,分別測出自身在有、無劇烈運動兩種情況下,通過不同途徑所散失的水量(毫升/天),結果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汗液 尿液 呼出氣體無劇烈運動 100 1800 300有劇烈運動 2000 500 600A.水分主要通過呼吸系統散失B.一天內水分的散失總量是保持不變的C.有劇烈運動時,尿素主要由汗液排出D.有劇烈運動時,因為汗液分泌較多導致尿液排出較少【答案】D【知識點】血液循環【解析】【分析】 尿液的形成主要與腎小球的過濾作用,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關。腎小球的過濾使大分子蛋白質與血細胞留在了血液中,腎小管的重吸收又將原尿中的有用物質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少量蛋白質等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剩下的沒用的物質少量水、無機鹽、尿素等形成尿液。據此解答。【解答】 A.水分主要通過泌尿系統散失,故A錯誤;B.一天內水分的散失總量根據運動情況的不同是不斷變化的,故B錯誤;C.尿素排出的主要通道是通過泌尿系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故C錯誤;D.皮膚中的汗腺能分泌汗液,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還有少量的尿素和無機鹽等物質。劇烈運動時,尿液減少,汗液分泌增多,故B正確。故選D。5.如圖所示的實驗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圖甲玻璃筒內的空氣被壓縮時,空氣的內能減少B.圖乙瓶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時,空氣的內能增大C.圖丙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塞子沖出時,水蒸氣的內能減少D.圖丁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時,氣體的內能增大【答案】C【知識點】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解析】【分析】 (1)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當外界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內能增大,當物體對外界做功時,物體的內能就會減??;(2)內燃機做功沖程,燃氣推動活塞做功,燃氣內能轉化為機械能。【解答】 A.圖甲中厚玻璃內的空氣被壓縮時,活塞對空氣做功,瓶內空氣溫度升高,空氣的內能增加,故A錯誤;B.圖乙中瓶子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時,空氣對活塞做功,空氣的內能減小,故B錯誤;C.圖丙中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了塞子沖出時,水蒸氣對塞子做功,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水蒸氣的內能減少,故C正確;D.圖丁中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時(即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氣體的內能減少,故D錯誤。故選C。6.小科完成“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和“制作和觀察血涂片”等實驗后做出的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 )A.圖甲中,當血液流經血管b時,與周圍細胞進行物質交換B.在“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最好選擇顏色深的部位觀察C.圖乙中,細胞②的作用是抵抗病菌的侵入D.圖乙中,細胞①數量過少時,會造成人體貧血【答案】B【知識點】血液【解析】【分析】 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時,判斷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依據是: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動脈,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靜脈,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圖中①紅細胞,②白細胞,③血漿,a動脈,b毛細血管,c靜脈。【解答】 A.圖甲中,b是毛細血管,當血液流經血管b時,與周圍細胞進行物質交換,故A正確不合題意;B.小魚尾鰭內含色素,顏色深,視野較暗,因此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應該選擇小魚尾鰭含色素少的部位觀察,故B錯誤不合題意;C.圖乙中,細胞②是白細胞,可抵抗病菌的侵入,故C正確不合題意;D.圖乙中,細胞①紅細胞數量過少時,會造成人體貧血,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7.下列各選項間的關系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 )選項 I II III IVA 血液 血漿 紅細胞 白細胞b 純凈物 單質 化合物 金屬C 機械能 重力勢能 動能 彈性勢能D 營養物質 脂肪 糖類 淀粉A.A B.B C.C D.D【答案】D【知識點】食物與營養;血液;動能和勢能的概念;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根據圖片確定各個概念之間的關系,然后與各個選項對照即可。【解答】 A.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包含紅細胞和白細胞,不屬于從屬關系,故A錯誤;B.純凈物包含單質和化合物,單質包含金屬單質和非金屬單質,化合物中不包含金屬單質,故B錯誤;C.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重力勢能與彈性勢能關系表示正確,而動能與彈性勢能表示關系不對,不屬于包含關系,故C錯誤;D.營養物質包括脂肪、糖類,淀粉屬于多糖,糖類包含淀粉,故D正確;故選D。8.人體能通過自我調節維持穩態,來實現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其中水鹽平衡對于維持人體的健康有著重要意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人體調節水鹽平衡無需神經系統參與B.人體散失水分的方式中排尿和排便都需腎臟參與C.人體增加體內水分的方式包括飲水、進食、呼吸等D.人體攝入的鹽較多而水分較少時,會產生鹽含量較多的尿液【答案】D【知識點】代謝的多樣性【解析】【分析】根據人體自我的調節功能分析判斷。【解答】A.人體調節水鹽平衡需要神經系統參與,故A錯誤;B.人體散失水分的方式中排尿需腎臟參與,而排便無需腎臟參與,故B錯誤;C.人體增加體內水分的方式包括飲水、進食等,故C錯誤;D.人體攝入的鹽較多而水分較少時,會產生鹽含量較多的尿液,故D正確。故選D。9.(2023·舟山模擬)如圖甲是某小區使用的一種垃圾投放裝置,即方便又衛生,其側面模式圖如圖乙所示,人向下拉吊把就能打開垃圾桶桶蓋,桶蓋所受的重力可視為集中在桶蓋中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裝置中的滑輪是動滑輪B.繩子拉起桶蓋瞬間,桶蓋是費力杠桿C.裝置中的滑輪改變了使用者施力的方向D.用此裝置拉起桶蓋比直接打開桶蓋做功更少【答案】C【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杠桿的分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分析】(1)固定不動,不隨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為定滑輪;跟隨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為動滑輪;(2)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從而確定杠桿的分類;(3)根據滑輪的特點解答;(4)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解答】A.根據乙圖可知,圖片中的兩個滑輪固定不動,為定滑輪,故A錯誤;B.繩子拉起桶蓋瞬間,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故B錯誤;C.裝置中定滑輪不省力不費力,只能改變用力方向,故C正確;D.用此裝置拉起桶蓋比直接打開桶蓋時,還要克服摩擦做功,因此做功肯定更多,故D錯誤。故選C。10.取口香糖錫紙,剪成如圖所示形狀,其中AB和CD段等長。戴好防護手套,將錫紙條(帶錫的一面)兩端連接電池正、負極,如圖所示,發現錫紙條很快開始冒煙、著火。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AB 和 CD段的電壓相等 B.AB 比 CD段產熱多先著火C.通過AB和CD段的電流不相等 D.AB和CD段的電阻相等【答案】B【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焦耳定律的計算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ACD.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和溫度有關;結合歐姆定律分析電壓大?。?br/>B.根據Q=I2Rt分析判斷ab段產生熱量的多少。【解答】 AC.AB和CD段錫紙串聯電路中,由于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處處相等,所以通過AB和CD段的電流相等,AB段的電阻大于CD段的電阻,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原理可知,AB段的電壓大于CD段的電壓,故AC錯誤;BD.在材料和長度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由圖知,AB段的橫截面積小于CD段的橫截面積,所以AB段的電阻大于CD段的電阻,根據Q=I2Rt可知,在電流和通電時間一定時,AB段產生的熱量多,溫度高,先著火,故B正確,D錯誤。故選B。11.(2023九上·上城期末)逆向推理是科學學習中的一種思維方法,下列的逆向推理正確的是( ?。?br/>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一定是酸性溶液B.活潑金屬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能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C.從主動脈離開心臟的是動脈血,所以動脈血管中流動的一定是動脈血D.使用杠桿可以省力,所以能省力的簡單機械一定是杠桿【答案】A【知識點】血液循環;杠桿的分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含氧量少的血液為靜脈血,為暗紅色;含氧量多的血液為動脈血,為鮮紅色;通過肺循環,血液經過肺部毛細血管后,血液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通過體循環,血液經過全身毛細血管后,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拷笮姆孔笮氖业难芾锪鞯氖莿用}血,靠近右心房右心室的血管中留的是靜脈血。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全身各級小動脈-全身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省力的簡單機械除了杠桿外,還有斜面,動滑輪等;【解答】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一定是酸性溶液,正確;B. 活潑金屬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能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 ,錯誤,還可能是碳酸鹽等鹽;C. 從主動脈離開心臟的是動脈血,所以動脈血管中流動的一定是動脈血,錯誤;肺靜脈中流淌的也是動脈血;D. 使用杠桿可以省力,所以能省力的簡單機械一定是杠桿 ,錯誤;省力的簡單機械除了杠桿外,還有斜面,動滑輪等;故答案為:A.12.如圖所示裝置(攪拌裝置略) 探究溶液離子濃度變化,已知反應的產物如果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時燈光會變暗。下列燈光變化可能出現“亮→暗(或滅)→亮”現象的是( )選項 試劑甲 試劑乙A NaCl AgNO3B H2SO4 Ba(OH)2C HCl NaOHD K2CO3 HNO3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解析】【分析】 根據題意,已知反應產物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時燈光變暗,進行分析判斷。【解答】 A.氯化鈉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溶液中始終存在能自由移動的離子,燈光始終發亮,不會出現“亮→暗(或滅)→亮”現象,故A錯誤;B.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恰好完全反應時,燈光熄滅,繼續滴加稀硫酸,燈光再發亮,能出現“亮→暗(或滅)→亮”現象,故B正確;C.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燈光始終發亮,不會出現“亮→暗(或滅)→亮”現象,故C錯誤;D.碳酸鉀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鉀、水和二氧化碳,燈光始終發亮,不會出現“亮→暗(或滅)→亮”現象,故D錯誤。故選B。13.小科將未經砂布打磨的鋁條放入盛有稀鹽酸的密閉容器中,用傳感器測得容器內溫度的 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密閉容器內物質反應后質量減少B.50秒時, 溶液中的溶質為AlCl3C.0~50秒內, 發生的反應是D.100秒~150秒內,溫度降低說明反應已停【答案】D【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稀鹽酸和氧化鋁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和鋁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放熱。【解答】 A.密閉容器內物質反應后質量不變,故A錯誤;B.50秒時,溶液中的溶質為氧化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AlCl3、過量的鹽酸中的HCl,故B錯誤;C.0~50秒內,發生的反應是Al2O3+6HCl═2AlCl3+3H2O,故C錯誤;D.100秒~150秒內,溫度降低說明反應已停止并逐漸冷卻,故D正確。故選D。14. 2024年8月,全紅嬋在巴黎奧運會跳水項目的完美表現引起國人關注。圖①是她站在跳板上壓縮跳板至最低點,隨后完成②③④動作。不考慮空氣阻力,下列選項中能表示全紅嬋從起跳到即將入水的過程中,其機械能變化的圖像是 ( )A. B.C. D.【答案】B【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解析】【分析】 (1)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物體由于受到重力并處在一定高度時所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和高度有關,彈性勢能與彈性形變大小有關。(2)在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過程中,若不計摩擦、空氣阻力等因素,機械能保持不變,若考慮摩擦、空氣阻力等,機械能將變小。【解答】 圖①是她站在跳板上壓縮跳板至最低點,此時她的機械能最小,從①到②的過程中,跳板的彈性勢能會轉化為運動員的動能和重力勢能,這段時間內它的機械能增大。從②到③到④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則機械能守恒,也就是她的機械能保持不變。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15.下列所示圖像分別對應四個變化過程的一種趨勢,其中正確的圖像侖數有( )①圖甲,向質量和質量分數都相等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鋅粉和鐵粉②圖乙,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水稀釋,溶液的pH變化③圖丙,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加氫氧化鈉溶液④圖丁, 在一定量 Fe(NO3)2、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A.1個 B.2個 C.3個 D.4個【答案】B【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①鋅比鐵活潑;②稀釋堿性溶液時,堿性減弱;③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④圖丁,在一定量Fe(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鐵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后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解答】 ①鋅比鐵活潑,反應需要時間短,故①錯誤;②圖乙,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水稀釋,溶液堿性減弱,pH降低,但是不能降低到7,更不能小于7,故②錯誤;③圖丙,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先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后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完全反應后沉淀質量不再變化,故③正確④圖丁,在一定量Fe(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鐵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后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反應前溶質種類是三種,硝酸銀恰好完全反應時溶質質量是兩種,即硝酸亞鐵和硝酸銅,硝酸銅恰好完全反應時溶質質量是一種,即硝酸亞鐵,故④正確。故選B。16.臺州植物園設有“月季花園”、 “杜鵑花園”等數個專區,能滿足市民觀賞、康體等需求。(1) 周末同學們去植物園競走,競走所需的能量主要由呼吸作用分解 釋放獲得,第二天同學們感覺小腿酸痛,這是因為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進行了 呼吸產生了乳酸。(2) 園藝師常會對月季花噴灑磷酸二氫鉀(KH2PO4),這是一種____(選填字母)。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復合肥【答案】(1)葡萄糖;無氧(2)D【知識點】鹽與化肥【解析】【分析】 (1)動物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由呼吸作用分解糖類物質釋放獲得;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進行了無氧呼吸呼吸產生了乳酸,據此分析;(2)根據化肥的分類進行分析。【解答】 (1)同學們競走所需的能量主要由呼吸作用分解糖類物質釋放獲得;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進行了無氧呼吸呼吸產生了乳酸,因此第二天同學們感覺小腿酸痛。(2)磷酸二氫鉀(KH2PO4)含有鉀元素和磷元素,屬于復合肥,故選:D。17.山藥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既可當糧食,又可作蔬菜.(1) 新鮮山藥在去皮時會產生一種堿性物質(皂角甙),沾上它會奇癢難忍。下列物質可用來涂抹止癢的是____。 (選填字母)A.食醋 B.熟石灰 C.純堿 D.小蘇打(2)有經驗的人遇到這種情況,會將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達到止癢的效果; 如果將帶皮山藥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再會有癢的感覺。根據上述現象,請推測皂角甙的一種化學性質: 。【答案】(1)A(2)受熱易分解【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不同物質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要除去堿性物質,可以利用酸堿中和的原理;(2)溫度升高,痛癢消失,說明該物質不穩定。【解答】 (1)皂角甙呈堿性,要除去該物質,可以選用顯酸性的物質,食醋顯酸性,熟石灰、純堿都是堿性物質,食鹽是中性物質,故選A;(2)用火烤或帶皮煮熟,都是使該物質受熱,所以皂角甙受熱易分解(或化學性質不穩定)。18.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食物,食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適當食物呢 (1) 小科是學校聞名的“小胖墩”,平時一日三餐只喜歡吃肉??墒撬洺8忻埃眢w素質很差,醫生說他營養不良。健康飲食要求食物種類盡量多、數量適當、比例合理,并且與身體消耗的營養物質保持相對平衡,即所謂 。(2)小科學校餐廳為學生設計了一份“中考套餐”:米飯、清燉排骨湯、麻辣豆腐、油悶大蝦、荷包蛋。同桌認為這一份套餐營養不均衡,建議學校食堂添加 食物變得更為合理。【答案】(1)平衡膳食(2)蔬菜類均可【知識點】食物與營養【解析】【分析】(1)根據膳食平衡的定義解答;(2) 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有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礦物質)、維生素、水和纖維素7類、【解答】(1) 醫生說他營養不良。健康飲食要求食物種類盡量多、數量適當、比例合理,并且與身體消耗的營養物質保持相對平衡,即所謂膳食平衡;(2)某校餐廳為學生設計了一份午餐食譜:米飯、清燉排骨、麻辣豆腐、 油悶大蝦、荷包蛋 ,其中米飯主要提供淀粉類,清燉排骨、油燜大蝦、荷包蛋和麻辣豆腐主要提供蛋白質類,此食譜中無蔬果類,會導致維生素攝入量不足,因此應再添加上蔬菜類。19.椒江二橋是連結椒江南北兩岸的跨江通道,也是椒江打卡點之一。(1)主橋為雙塔雙索面斜拉橋,索面的主體部分是索鋼,鋼是一種 (選填“合金”或“合成”)材料, 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鉻和鎳,是通過改變金屬的 來達到防銹的目的。(2)橋上裝設有LED 夜景燈、長桿路燈等設施。電路中使用的是銅芯繡,這是利用銅的 七性。【答案】(1)合金;內部結構(2)導電【知識點】常見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合金與合金的性質【解析】【分析】 (1)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合成材料又稱人造材料,是人為地把不同物質經化學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2)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根據用途推測物質的性質。【解答】(1) 鋼是含碳量在0.04%-2.3%之間的鐵碳合金;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鉻和鎳,是通過改變金屬的內部結構,從而起到防銹作用;(2)橋上裝設有LED 夜景燈、長桿路燈等設施。電路中使用的是銅芯繡,這是利用銅的導電性。20.目前有一種倍受關注的噴氣飛行背包(如圖),人背上后能通過該設備獲得動力,實現人類自由單人飛翔的夢想。(1) 該背包燃料為汽油,汽油燃燒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一部分對人和飛行背包做功,還有部分散失到空氣中,這些內能卻無法再被利用來對人和飛行背包做功,說明能量的轉移和轉化具有 。(2) 某次飛行過程中消耗 10 千克汽油,這些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 焦。( 焦/千克)【答案】(1)方向性(2)4.6x108焦【知識點】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燃料的熱值【解析】【分析】 (1)汽油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能量轉化和轉移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量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總量保持不變;(2)由Q放=mq可求出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解答】 (1)汽油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用來對人和飛行背包做功,還有部分內能散失到空氣中,但這些內能卻無法再被利用來對人和飛行背包做功,這是因為能量的轉移和轉化具有方向性;(2)10kg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Q放=mq汽油=10kg×4.6×107J/kg=4.6×108J。21. 如圖甲為人體部分生理活動過程的示意圖,其中A、B、C表示物質,①②表示相關生理過程。(1) 淀粉經過①被消化為葡萄糖C,請寫出和淀粉的消化相關的酶 (寫出一種即可)(2) 某患者尿液中含有糖,可能是腎臟中的 又生病變。(3) 圖乙曲線代表血液中某種成分含量變化的趨勢,結合圖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動過程中物質含量的變化能用圖乙曲線表示的有____。A.血液流經肺部時B含量的變化B.血液流經小腸時C含量的變化C.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周圍時B含量的變化D.血液流經腎臟時尿素含量的變化【答案】(1)唾液淀粉酶 (或胰淀粉酶或腸淀粉酶(2)腎小管(3)A;D【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1)淀粉在口腔內被唾液淀粉酶將分解成了麥芽糖,小腸中被胰淀粉酶、腸淀粉酶分解為葡萄糖。(2)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質(如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過濾到腎小囊的腔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壁的上皮細胞重吸收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沒有被重吸收的物質如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則形成了尿液。某患者尿液中含有糖,可能是腎臟中的腎小管發生病變。(3)根據血液循環中流經不同位置時物質含量的變化分析。【解答】 (1淀粉經過①被消化為葡萄糖C,淀粉的消化相關的酶為:唾液淀粉酶 (或胰淀粉酶或腸淀粉酶;(2)某患者尿液中含有糖,可能是腎臟中的腎小管又生病變。(3)A.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當血液流經肺部時B二氧化碳的含量減少,故此曲線能夠表示;B.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當血液流經小腸時,消化道中的水、無機鹽、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甘油和脂肪酸會通過消化道壁進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養料的含量增高。此曲線不能表示;C.血液流經組織細胞時消耗了氧氣,產生了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此曲線不能表示。D.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血液流經腎臟時,由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使得血液中尿素的含量降低。此曲線能表示。故選AD。22.電能因其易于運輸和轉化被廣泛運用,長遠看太陽能和核能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1)太陽能熱水器是將太陽光能轉化為熱能的裝置。某熱水器內盛有100kg溫度為 20℃的水,受陽光照射水溫升高到 80℃,則這些水吸收 焦的熱量 焦/千克·℃)。(2)如圖是中國自主設計的“人造太陽”實驗裝置——東方超環,它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了近10秒。其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通過 ,釋放巨大的核能,從而獲得高溫。 “人造太陽”加熱功率超過1×10 2瓦,若利用“人造太陽”發電,發電效率可達60%以上。【答案】(1)2.52x107焦(2)核聚變【知識點】熱量的計算;核裂變與核聚變【解析】【分析】(1)根據熱量公式Q吸=cm(t-t0)來計算水吸收的熱量。(2)太陽輻射的巨大能量來源于輕核的聚變。【解答】(1)太陽能熱水器內盛有100千克溫度為20℃的水,受陽光的照射水溫升高到80℃,則這些水吸收的熱量是:。(2)如圖是中國自主設計的“人造太陽”實驗裝置——東方超環,它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了近10秒。其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通過核聚變,釋放巨大的核能,從而獲得高溫。23.某碳酸鉀固體樣品,可能含有硫酸鉀、碳酸鈣、硫酸銅、氯化鉀、氯化鈣中的一種或幾種雜質,為了確定雜質的成分,進行以下頭驗:①取少量樣品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然后滴加過量的氯化鋇溶液,出現白色沉淀A,過濾。②沉淀A中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放出氣體。往步驟①所得的濾液中加入適量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過濾。回答下列問題:(1) 白色沉淀 B 是 。(2) 雜質中一定含有 。(3) 最終所得濾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是 。【答案】(1)氯化銀(2)硫酸鉀(3)【知識點】物質的鑒別、推斷【解析】【分析】 碳酸鈣難溶于水,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與鋇離子會生成白色的硫酸鋇沉淀、碳酸鋇沉淀,碳酸鋇沉淀會溶于硝酸,硫酸鋇沉淀不溶于硝酸,氯離子和銀離子會生成氯化銀沉淀,氯化銀沉淀不溶于硝酸,據此解答。【解答】 已知碳酸鈣難溶于水,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取少量樣品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所以雜質中一定不含硫酸銅、碳酸鈣,然后滴加過量的氯化鋇溶液,出現白色沉淀A,過濾,沉淀A中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放出氣體,所以雜質中一定含有硫酸鉀;往步驟①所得的濾液中加入適量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又因為步驟①中加入的過量氯化鋇,所以步驟①所得的濾液中含有氯離子,雜質中可能含有氯化鉀,氯化鈣和碳酸鉀會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共存,所以雜質中一定不含氯化鈣;(1)氯離子和銀離子會生成氯化銀沉淀,故白色沉淀B是氯化銀;(2)經上分析可知,雜質中一定含有硫酸鉀;(3)經(2)可知,最終所得的濾液含有的溶質是氯化鋇、硝酸鉀、稀硝酸,故最終所得濾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是K+、Ba2+、H+。24. 暴飲暴食是不良的飲食習慣。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暴飲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進行了如下模擬實驗:根據圖示回答:(1) 該實驗的變量 。(2) 丙實驗中兩支試管應放置在 37℃的溫水申保溫,原因是 。(3) 當實驗現象為 時,可得出:食物數量過多會引起消化不良。【答案】(1)淀粉糊的量(2)37℃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強(3)1號試管不變色,2號變藍【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 (1)口腔中具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夠將淀粉初步消化為麥芽糖。(2)淀粉遇到碘液會變藍,麥芽糖遇到碘液不會變藍。(3)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高溫和低溫都會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強。【解答】 (1)本實驗是為了探究“暴飲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在設計對照實驗時,1號試管和2號試管組除了“淀粉糊的數量”不同外,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而這個唯一的不同條件,就是該對照實驗的變量。(2)結合分析可知,丙實驗中兩支試管應放置在37℃的溫水中保溫,原因是模擬口腔里的溫度,此時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大。(3)實驗中1號試管加入了唾液和2mL淀粉糊,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適宜的溫度下,將淀粉全部分解為麥芽糖,麥芽糖遇碘液不變藍,因此該試管滴加碘液后不變藍。實驗中2號試管加入了唾液和4mL淀粉糊,由于淀粉量太大,淀粉沒有被全部分解為麥芽糖,故滴加碘液后變藍。所以,當實驗現象為1不變藍,2變藍時,可得出:食物數量過多會引起消化不良。25.小科在做“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實驗。具體步驟如下:步驟一:用一條沒有彈性的細繩吊著一個實心鐵球制成單擺,將一滑塊放到滑槽上并使之左端剛好在懸點0的正下方;步驟二:將鐵球挪到a點位置靜止釋放,打到滑塊上,記錄滑塊在滑槽上移動的距離S1;步驟三:將滑塊擺放到原處,將鐵球挪到b點位置靜止釋放,打到滑塊上,記錄滑塊在滑槽上移動距離S2;步驟四:換一等體積的實心木球,將木球挪到b點位置靜止釋放,打到擺放在原處的滑塊上,記錄滑塊在滑槽上移動的距離 S3;(1) 小明進行“步驟二”和“步驟三”的實驗,是想探究動能大小與 的關系;(2) 該實驗中物體的動能是指____(選填序號);A.小球在釋放點的動能 B.小球撞擊滑塊時的動能C.小球撞擊滑塊后的動能 D.滑塊的動能(3) 實驗發現S2大于S32 據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4) 實驗中發現,S1和S2的距離差別不明顯。請對實驗操作或材料進行改進 。【答案】(1)速度(2)B(3)在速度相同時, 質量大的物體動能大(4)增大 ab點的差距【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 (1)實驗“步驟三”和“步驟二”,使用的是同一小球,小球的質量就是一定的,從不同高度上擺下,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是不同的,滑槽在水平面移動的距離不同,據此進行分析;(2)轉換法:實驗中通過小球對木塊做功的多少來反映動能的大??;(3)根據描述分析哪個因素相同,哪個因素不同,根據木塊移動距離大小分析動能大小,據此得到結論;(4)s1和s2的距離反映的是鐵球兩次的動能,所以讓鐵球兩次的動能差距增大即可。【解答】 (1)分析步驟二、三,可以發現:采用了同一物體,質量是不變的,從不同高度處擺下,速度是不同的,是想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2)小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比較木塊被推動距離的長短得出的,該實驗中物體的動能是指小球撞擊滑塊時的動能,故選B。(3)實驗發現S2大于S3,說明步驟二中動能大,此時高度相同則速度相同,且質量大,據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在速度相同時, 質量大的物體動能大 。(4)s1和s2的距離反映的是鐵球兩次的動能,讓鐵球兩次的動能差距增大即可,可以增大鐵球兩次靜止釋放的高度差。26.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脫水性。老師演示了如下實驗:在一定量的飽和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濃硫酸,可以觀察到液體上部呈藍色、下部為無色,出現白色固體沉積,試管壁發燙。經檢測白色固體是無水硫酸銅。請回答:(1) 試管壁發燙的原因是 。(2) 進一步實驗:①取出白色固體置于燒杯 A 中,配制成飽和溶液,將A、B兩個燒杯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一段時間后,燒杯A 中出現藍色晶體。②取出燒杯A 中的晶體,在該晶體中加入濃硫酸,又出現白色固體。根據實驗①②推測,如果在試管中繼續加入濃硫酸,可觀察到的變化是 。(3)老師提醒同學們,濃硫酸除以上實驗中表現出的性質之外,還有腐蝕性,做實驗時務必規范操作。如果濃硫酸不慎濺到皮膚上,如何應急處理 。【答案】(1)濃硫酸溶于水放熱(2)藍色溶液逐漸變成無色,試管底部白色晶體變多(3)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沖洗,最后用小蘇打溶液沖洗【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濃硫酸特性分析;(2)根據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脫水性分析;(3)根據濃硫酸有腐蝕性分析。【解答】 (1)試管壁發燙的原因是:濃硫酸溶于水放熱;(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飽和硫酸銅溶液中的水,飽和硫酸銅溶液中析出藍色硫酸銅晶體;濃硫酸又有脫水性,使藍色硫酸銅晶體失去水變成白色無水硫酸銅,則看到的現象為: 藍色溶液逐漸變成無色,試管底部白色晶體變多 ;(3)如果濃硫酸不慎濺到皮膚上,則處理方法為: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沖洗,最后用小蘇打溶液沖洗。27.小科利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已知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1) 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2.5V,此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電功率為 。(2) 實際測量中,電壓表有示數時內部有微弱的電流通過,如果考慮這個微弱電流的影響,則所測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偏 。(3)實驗時,由于操作失誤,在未斷開開關的情況下,直接將亮著的小燈泡從燈座上取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將如何變化 。(4)在沒有電流表的情況下,用如圖丙所示的實驗電路,也可以測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已知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U額,定值電阻的阻值為R,實驗步驟如下:①只閉合開關S、S1,調節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U 額;②保持滑片位置不變,只閉合開關S、SA.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可知小燈泡的額定功率P= (用U額、U和R 表示)。【答案】(1)1w(2)大(3)電壓表變大,電流表變小(電壓表為電源電壓電流表沒示數)(4)【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解析】【分析】 (1)已知電流表用的是0~0.6A的量程,根據指針的偏轉讀出電流,根據P=U可求得小燈泡的額定功率;(2)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分析電流表的示數變化,再根據P=UI分析燈泡額定功率的變化;(3)電路為燈泡和滑動變阻器組成的串聯電路,正常工作時,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的電壓,其數值小于電源電壓,當小燈泡發生斷路時,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4)①只閉合開關S、S1,燈泡、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電壓,調節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U額,此時燈泡正常發光;②保持滑片位置不變,只閉合開關S、S2,電路仍為燈泡、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串聯,電路電流不變,電壓表測量燈泡和定值電阻兩端的總電壓,利用串聯電壓的規律得到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利用歐姆定律得到電路電流;利用P=UI得到小燈泡的額定功率。【解答】 (1)已知電流表用的是0~0.6A的量程,由指針位置可知,通過燈L的電流為0.4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P=UI=2.5V×0.4A=1W;(2) 實際測量中,電壓表有示數時內部有微弱的電流通過,如果考慮這個微弱電流的影響, 則測出燈泡的額定電流偏大,根據P=UI可知,測出燈泡的額定功率偏大。(3)電路為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正常工作時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電壓,燈泡兩端電壓小于電源電壓;在未斷開開關的情況下,直接將亮著的小燈泡從燈座上取出,小燈泡處發生斷路,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故電壓表示數變大,電流表的示數變小;(4)①只閉合開關S、S1,燈泡、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電壓,調節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U額,此時燈泡正常發光;②保持滑片位置不變,只閉合開關S、S2,電路仍為燈泡、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串聯,電路電流不變,電壓表測量燈泡和定值電阻兩端的總電壓,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則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為U-U額,電路電流為;故可知小燈泡的額定功率。28.金屬與酸反應屬于放熱反應,其反應速率除受反應物的性質影響外,還受溫度、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固體表面積大小等因素影響。小科欲探究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室提供秒表、圖甲器材(其中夾持裝置已省略)和顆粒均勻的鋅粒、2%稀硫酸、4%稀硫酸、6%稀硫酸、8%稀硫酸、恒溫裝置等。老師對實驗的建議:①每組實驗鋅粒用量可取4至5顆,稀硫酸用量不宜超過5毫升②實驗應設計4組。③短時間內金屬與酸反應溫度對實驗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1) 結合老師建議,補充完整實驗步驟①之后的其它步驟。①檢查甲裝置的氣密性;② 。(2)實驗結論:其他條件都相同時,酸的質量分數越大,反應越快。圖乙是某資料中鐵與2%稀硫酸在 恒溫條件下,生成氫氣體積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小科根據實驗數據得到在 恒溫條件下鋅與2%稀硫酸生成氫氣體積隨時間變化如圖丙。請分析兩圖存在差異的原因 。【答案】(1)取4支相同試管,分別加入相同的鋅粒,編號ABCD; ③將4支試管放在20℃恒溫裝置內,向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2%、4%、6%、8%的稀鹽酸; ④記錄相同時間下每支試管產生氫氣的體積(2)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新詞相同時間內,鋅與酸反應速率快,所以生成的氣體多【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要探究酸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需溫度相同,不同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與鋅反應,比較在相同時間收集氣體的體積或收集相同體積的氣體所需時間的不同;(2)鋅的金屬活動性排在鐵之前,因此鋅與酸反應速率快,所以相同時間內生成氫氣的體積多,相應曲線則是鋅的在鐵的上方,當全部反應完畢,氫氣體積不再變化。【解答】 (1)根據題意可知, 步驟①之后的其它步驟。 ②取4支相同的試管,分別加入相同的鋅粒,編號ABCD;③將4支試管放在20℃恒溫裝置內,向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2%、4%、6%、8%的稀鹽酸;④記錄相同時間下每支試管產生氫氣的體積;(2)根據圖片可知,兩圖存在差異的原因: 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新詞相同時間內,鋅與酸反應速率快,所以生成的氣體多 。29.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八號乘組與神舟十九號乘組完成中國空間站第五次“太空會師”,“70后”、 “80后”、 “90后”航天員齊聚“天宮”,宇航員們展示了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生動詮釋了中國航天事業是一場代代傳承的接力賽。(1) 根據航天員講解得知:空間站是利用電解水來產生人體呼吸所需要的氧氣,還配備二氧化碳還原系統,在催化劑作用下,將電解水產生的氫氣和人體產生的二氧化碳進行反應,產生水和甲烷,請寫出上述二氧化碳還原系統中反應的主要化學方程式: 。(2) 太空失重環境下,航天員的血液仍會經上下腔靜脈流回心臟的 人體血液在心臟和血管中沿著一定的方向不間斷地流動的動力來自 。(3) 由于長期處于微重力環境,其身體會發生一系列變化,主要包括體液分布變化、肌肉萎縮、骨骼流失、視力問題等。因此航天員返回地球后,在特定醫學場所進行 20~30天的醫學療養,身體機能可逐漸恢復正常。請你給航天員的醫學療養提一條建議 。【答案】(1)(2)右心房;心臟搏動(心肌收縮舒張)(3)加強營養,鍛煉【知識點】食物與營養;血液【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根據人體血液循環的路徑和動力解答;(3)根據航天員的身體變化確定醫療建議。【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氫氣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水和甲烷,則反應的方程式為: ;(2)太空失重環境下,航天員的血液仍會經上下腔靜脈流回心臟的右心房。人體血液在心臟和血管中沿著一定的方向不間斷地流動的動力來自心臟搏動(心肌收縮舒張);(3)根據肌肉萎縮和骨骼流失可知,我給航天員的醫學療養提一條建議:加強營養,鍛煉。30.(2024九上·婺城期中)運動有益身心健康。如圖甲為引體向上。(1) 小明重為500牛,每次引體向上需用力將人拉高0.6米。則完成一次引體向上,小明需克服重力做功多少焦 (2) 專家建議,上肢力量較弱的初學者在做引體向上時,可借助彈力帶輔助訓練(如圖乙) 。請從功和能的角度解釋,利用彈力帶更容易完成引體向上的原因。【答案】(1)解:W= Gh=500N×0.6m=300J(2)解:人懸掛時,彈力帶處于伸長狀態,積蓄了彈性勢能;人向上運動時,彈力帶對人做功,彈性勢能轉化為人的機械能,使人完成一次引體向上所需做的功減少,根據 W= Fs 可知,當上升距離 s 一定時,所需拉力減小,所以利用彈力帶更容易完成引體向上。【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解析】【分析】 (1)利用W=Gh計算克服重力做功;(2)當彈力帶被拉伸時,彈性勢能增加,當彈力帶恢復原狀時,對人做功,彈性勢能轉化為人的動能。31.天臺云霧茶包裝袋內常放入鐵粉作“雙吸劑”,有防止茶葉變潮等多種功能。小濱同學對此產生了興趣。他拆開一包已經使用過的“雙吸劑”(其中鐵粉表面已生銹),分成等質量六份,分別加稀硫酸。反應后測得部分數據如下,請根據有關信息回答問題實驗次數 1 2 3 4 5 6取樣品質量(g) 31.0 31.0 31.0 31.0 31.0 31.0取稀硫酸質量(g)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產生氣體質量(g) 0 a 0.1 0.3 0.5 0.6(1) 根據題意, “雙吸劑”除了能吸收水分外,還能吸收 (2) 表格中的a的值為 (3) 請計算該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 【答案】(1)氧氣(2)0(3)設鐵質量為x,56 2x 0.6gx=16.8g,該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是:答:該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是54.2%。【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金屬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鐵粉主要吸收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分使食物保鮮,所以也稱“雙吸劑”來分析解答;(2)根據第4次和第5次可以看出每30.0g稀硫酸可以產生0.2g氫氣,第3次加入30.0g稀硫酸只產生了0.1g氫氣,說明第2次加入30.0g稀硫酸沒有產生氫氣來分析解答;(3)根據氫氣的質量和化學方程式求出鐵的質量,進而求出鐵的質量分數即可。【解答】 (1)鐵粉主要吸收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分使食物保鮮,所以也稱“雙吸劑”,則“雙吸劑”除了能吸收水分外,還能吸收氧氣;(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第1次加入30.0g稀硫酸沒有產生氫氣,原因是鐵銹和稀硫酸反應,從第4次和第5次可以看出每30.0g稀硫酸可以產生0.2g氫氣,第3次加入30.0g稀硫酸只產生了0.1g氫氣,說明第2次加入30.0g稀硫酸沒有產生氫氣,則表格中的a的值為0。32.在學習“金屬的冶煉”時,某學習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氧化銅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實驗所取氧化銅樣品質量為10克。 (所含雜質不參加反應)(1) 該實驗利用了一氧化碳的 性.(2)甲同學的方法:先測出氫氧化鈉濃溶液的質量為50克,待反應完全后再次稱量,質量為54.4克。請計算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 (3)乙同學的方法:先稱量出玻璃管及樣品的總質量為m,克,待反應完全后再次稱量,質量為m,克,則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可表示為 。【答案】(1)還原(2)設氧化銅質量為x,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為:54.4g--50g=4.4g,80 44x 4.4gx=8g,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為:(3)【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 (1)根據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中一氧化碳奪取了氧來分析;(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求出二氧化碳的質量,由二氧化碳質量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求出氧化銅的質量,再結合樣品質量得到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3) 根據反應前后減少的質量是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求出氧化銅的質量,再結合樣品質量得到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解答】 (1)該實驗的反應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中一氧化碳奪取了氧,則該實驗利用了一氧化碳的還原性。(3) 根據乙同學的方法:先稱量出玻璃管及樣品的總質量為m1克,待反應完全后再次稱量,質量為m2克,減少的質量是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則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為:(m1-m2)g,由此得到氧化銅的質量為:(m1-m2)g÷=5(m1-m2)g,所以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可表示為:。33.小科觀察到高速公路進出口處設有測量貨車重力的檢測裝置,他利用學過的科學知識設計了一套測量貨車重力的模擬裝置,其工作原理如圖甲所示。OAB為水平杠桿,OB長1米,O為支點,OA與AB的長度之比為1:4,平板上物體所受重力大小通過電流表讀數顯示。已知電源電壓為6伏,定值電阻 的阻值為10歐,壓力傳感器R固定放置,R的阻值隨所受壓力F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平板、壓桿和杠桿的質量均忽略不計。(1)閉合開關S,緩慢增加平板上物體重力的過程中,電流表示數將 。(填“增大”或“減小”)(2) 平板上物體重力為150牛時,電阻R0的電功率是多少 (3)為了方便在電流表的表盤上標注對應的平板上物體所受重力值,請根據上述信息,分析平板上物體所受重力G與電流I的關系:G= 。【答案】(1)增大(2)OB長1米, OA與AB的長度之比為1:4, 則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OA=F×OB,代入數據可得150N×0.2m= F×1m, 解方程可得F=30N,由乙圖可知壓力傳感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20Ω,電阻R0的電功率:(3)【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知道平板上物體所受重力,物體對平板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緩慢增加平板上物體重力,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可知B點受到的壓力的變化,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進一步判斷壓力傳感器受到的壓力的變化,由乙圖可知壓力傳感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的變化,由圖甲可知R與R0串聯接入電路,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判斷電路總電阻的變化,利用歐姆定律判斷電路中電流變化;(2)OB長1米,OA與AB的長度之比為1:4,據此計算OA的長度,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OA=F×OB,代入數據可得解方程可得壓力傳感器受到的壓力,由乙圖可知壓力傳感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結合歐姆定律計算此時通過電路的電流,根據P=I2R計算電阻R0的電功率;(3)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壓力傳感器受到的壓力與物體的重力的函數關系,由乙圖可知壓力傳感器受到的壓力每增加10N,其接入電路的阻值就減小10Ω,進一步表示物體的重力為G時壓力傳感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結合歐姆定律表示通過電路的電流,整理可得平板上物體所受重力G與電流I的關系。【解答】 (1)知道平板上物體所受重力,物體對平板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緩慢增加平板上物體重力,物體對平板的壓力增加,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B點受到的向上的力變大,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壓力傳感器受到的壓力變大,由圖乙可知壓力傳感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小,由圖甲可知R與R0串聯接入電路,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串聯電路總電阻等于各部分電阻之和,所以電路總電阻變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電路的電流變大;(3)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OA=F×OB可得:,由乙圖可知壓力傳感器受到的壓力每增加10N,其接入電路的阻值就減小10Ω,則壓力傳感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根據歐姆定律可得通過電路的電流:,整理可得:。1 / 1浙江省臺州市書生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三次階段性作業質量反饋練習 科學試卷(全冊)1.2024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使用一次性碗筷,樹立健康意識B.積極植樹造林,促進達成“碳中和”C.煤炭脫硫處理,有效減少酸雨的產生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污染”2.下圖為常見幾種水果的近似 pH值,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A. B.C. D.3.下列操作或裝置正確的是( )A. B.C. D.4.人體在正常狀態下一天內水分的散失量約等于攝入量。小科在所處環境和飲食均相同的 條件下,分別測出自身在有、無劇烈運動兩種情況下,通過不同途徑所散失的水量(毫升/天),結果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汗液 尿液 呼出氣體無劇烈運動 100 1800 300有劇烈運動 2000 500 600A.水分主要通過呼吸系統散失B.一天內水分的散失總量是保持不變的C.有劇烈運動時,尿素主要由汗液排出D.有劇烈運動時,因為汗液分泌較多導致尿液排出較少5.如圖所示的實驗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圖甲玻璃筒內的空氣被壓縮時,空氣的內能減少B.圖乙瓶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時,空氣的內能增大C.圖丙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塞子沖出時,水蒸氣的內能減少D.圖丁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時,氣體的內能增大6.小科完成“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和“制作和觀察血涂片”等實驗后做出的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 )A.圖甲中,當血液流經血管b時,與周圍細胞進行物質交換B.在“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最好選擇顏色深的部位觀察C.圖乙中,細胞②的作用是抵抗病菌的侵入D.圖乙中,細胞①數量過少時,會造成人體貧血7.下列各選項間的關系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 )選項 I II III IVA 血液 血漿 紅細胞 白細胞b 純凈物 單質 化合物 金屬C 機械能 重力勢能 動能 彈性勢能D 營養物質 脂肪 糖類 淀粉A.A B.B C.C D.D8.人體能通過自我調節維持穩態,來實現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其中水鹽平衡對于維持人體的健康有著重要意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人體調節水鹽平衡無需神經系統參與B.人體散失水分的方式中排尿和排便都需腎臟參與C.人體增加體內水分的方式包括飲水、進食、呼吸等D.人體攝入的鹽較多而水分較少時,會產生鹽含量較多的尿液9.(2023·舟山模擬)如圖甲是某小區使用的一種垃圾投放裝置,即方便又衛生,其側面模式圖如圖乙所示,人向下拉吊把就能打開垃圾桶桶蓋,桶蓋所受的重力可視為集中在桶蓋中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裝置中的滑輪是動滑輪B.繩子拉起桶蓋瞬間,桶蓋是費力杠桿C.裝置中的滑輪改變了使用者施力的方向D.用此裝置拉起桶蓋比直接打開桶蓋做功更少10.取口香糖錫紙,剪成如圖所示形狀,其中AB和CD段等長。戴好防護手套,將錫紙條(帶錫的一面)兩端連接電池正、負極,如圖所示,發現錫紙條很快開始冒煙、著火。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AB 和 CD段的電壓相等 B.AB 比 CD段產熱多先著火C.通過AB和CD段的電流不相等 D.AB和CD段的電阻相等11.(2023九上·上城期末)逆向推理是科學學習中的一種思維方法,下列的逆向推理正確的是(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一定是酸性溶液B.活潑金屬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能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C.從主動脈離開心臟的是動脈血,所以動脈血管中流動的一定是動脈血D.使用杠桿可以省力,所以能省力的簡單機械一定是杠桿12.如圖所示裝置(攪拌裝置略) 探究溶液離子濃度變化,已知反應的產物如果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時燈光會變暗。下列燈光變化可能出現“亮→暗(或滅)→亮”現象的是( )選項 試劑甲 試劑乙A NaCl AgNO3B H2SO4 Ba(OH)2C HCl NaOHD K2CO3 HNO3A.A B.B C.C D.D13.小科將未經砂布打磨的鋁條放入盛有稀鹽酸的密閉容器中,用傳感器測得容器內溫度的 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密閉容器內物質反應后質量減少B.50秒時, 溶液中的溶質為AlCl3C.0~50秒內, 發生的反應是D.100秒~150秒內,溫度降低說明反應已停14. 2024年8月,全紅嬋在巴黎奧運會跳水項目的完美表現引起國人關注。圖①是她站在跳板上壓縮跳板至最低點,隨后完成②③④動作。不考慮空氣阻力,下列選項中能表示全紅嬋從起跳到即將入水的過程中,其機械能變化的圖像是 ( )A. B.C. D.15.下列所示圖像分別對應四個變化過程的一種趨勢,其中正確的圖像侖數有( )①圖甲,向質量和質量分數都相等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鋅粉和鐵粉②圖乙,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水稀釋,溶液的pH變化③圖丙,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加氫氧化鈉溶液④圖丁, 在一定量 Fe(NO3)2、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A.1個 B.2個 C.3個 D.4個16.臺州植物園設有“月季花園”、 “杜鵑花園”等數個專區,能滿足市民觀賞、康體等需求。(1) 周末同學們去植物園競走,競走所需的能量主要由呼吸作用分解 釋放獲得,第二天同學們感覺小腿酸痛,這是因為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進行了 呼吸產生了乳酸。(2) 園藝師常會對月季花噴灑磷酸二氫鉀(KH2PO4),這是一種____(選填字母)。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復合肥17.山藥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既可當糧食,又可作蔬菜.(1) 新鮮山藥在去皮時會產生一種堿性物質(皂角甙),沾上它會奇癢難忍。下列物質可用來涂抹止癢的是____。 (選填字母)A.食醋 B.熟石灰 C.純堿 D.小蘇打(2)有經驗的人遇到這種情況,會將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達到止癢的效果; 如果將帶皮山藥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再會有癢的感覺。根據上述現象,請推測皂角甙的一種化學性質: 。18.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食物,食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適當食物呢 (1) 小科是學校聞名的“小胖墩”,平時一日三餐只喜歡吃肉??墒撬洺8忻?,身體素質很差,醫生說他營養不良。健康飲食要求食物種類盡量多、數量適當、比例合理,并且與身體消耗的營養物質保持相對平衡,即所謂 。(2)小科學校餐廳為學生設計了一份“中考套餐”:米飯、清燉排骨湯、麻辣豆腐、油悶大蝦、荷包蛋。同桌認為這一份套餐營養不均衡,建議學校食堂添加 食物變得更為合理。19.椒江二橋是連結椒江南北兩岸的跨江通道,也是椒江打卡點之一。(1)主橋為雙塔雙索面斜拉橋,索面的主體部分是索鋼,鋼是一種 (選填“合金”或“合成”)材料, 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鉻和鎳,是通過改變金屬的 來達到防銹的目的。(2)橋上裝設有LED 夜景燈、長桿路燈等設施。電路中使用的是銅芯繡,這是利用銅的 七性。20.目前有一種倍受關注的噴氣飛行背包(如圖),人背上后能通過該設備獲得動力,實現人類自由單人飛翔的夢想。(1) 該背包燃料為汽油,汽油燃燒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一部分對人和飛行背包做功,還有部分散失到空氣中,這些內能卻無法再被利用來對人和飛行背包做功,說明能量的轉移和轉化具有 。(2) 某次飛行過程中消耗 10 千克汽油,這些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 焦。( 焦/千克)21. 如圖甲為人體部分生理活動過程的示意圖,其中A、B、C表示物質,①②表示相關生理過程。(1) 淀粉經過①被消化為葡萄糖C,請寫出和淀粉的消化相關的酶 (寫出一種即可)(2) 某患者尿液中含有糖,可能是腎臟中的 又生病變。(3) 圖乙曲線代表血液中某種成分含量變化的趨勢,結合圖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動過程中物質含量的變化能用圖乙曲線表示的有____。A.血液流經肺部時B含量的變化B.血液流經小腸時C含量的變化C.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周圍時B含量的變化D.血液流經腎臟時尿素含量的變化22.電能因其易于運輸和轉化被廣泛運用,長遠看太陽能和核能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1)太陽能熱水器是將太陽光能轉化為熱能的裝置。某熱水器內盛有100kg溫度為 20℃的水,受陽光照射水溫升高到 80℃,則這些水吸收 焦的熱量 焦/千克·℃)。(2)如圖是中國自主設計的“人造太陽”實驗裝置——東方超環,它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了近10秒。其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通過 ,釋放巨大的核能,從而獲得高溫。 “人造太陽”加熱功率超過1×10 2瓦,若利用“人造太陽”發電,發電效率可達60%以上。23.某碳酸鉀固體樣品,可能含有硫酸鉀、碳酸鈣、硫酸銅、氯化鉀、氯化鈣中的一種或幾種雜質,為了確定雜質的成分,進行以下頭驗:①取少量樣品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然后滴加過量的氯化鋇溶液,出現白色沉淀A,過濾。②沉淀A中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放出氣體。往步驟①所得的濾液中加入適量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過濾?;卮鹣铝袉栴}:(1) 白色沉淀 B 是 。(2) 雜質中一定含有 。(3) 最終所得濾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是 。24. 暴飲暴食是不良的飲食習慣。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暴飲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進行了如下模擬實驗:根據圖示回答:(1) 該實驗的變量 。(2) 丙實驗中兩支試管應放置在 37℃的溫水申保溫,原因是 。(3) 當實驗現象為 時,可得出:食物數量過多會引起消化不良。25.小科在做“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實驗。具體步驟如下:步驟一:用一條沒有彈性的細繩吊著一個實心鐵球制成單擺,將一滑塊放到滑槽上并使之左端剛好在懸點0的正下方;步驟二:將鐵球挪到a點位置靜止釋放,打到滑塊上,記錄滑塊在滑槽上移動的距離S1;步驟三:將滑塊擺放到原處,將鐵球挪到b點位置靜止釋放,打到滑塊上,記錄滑塊在滑槽上移動距離S2;步驟四:換一等體積的實心木球,將木球挪到b點位置靜止釋放,打到擺放在原處的滑塊上,記錄滑塊在滑槽上移動的距離 S3;(1) 小明進行“步驟二”和“步驟三”的實驗,是想探究動能大小與 的關系;(2) 該實驗中物體的動能是指____(選填序號);A.小球在釋放點的動能 B.小球撞擊滑塊時的動能C.小球撞擊滑塊后的動能 D.滑塊的動能(3) 實驗發現S2大于S32 據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4) 實驗中發現,S1和S2的距離差別不明顯。請對實驗操作或材料進行改進 。26.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脫水性。老師演示了如下實驗:在一定量的飽和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濃硫酸,可以觀察到液體上部呈藍色、下部為無色,出現白色固體沉積,試管壁發燙。經檢測白色固體是無水硫酸銅。請回答:(1) 試管壁發燙的原因是 。(2) 進一步實驗:①取出白色固體置于燒杯 A 中,配制成飽和溶液,將A、B兩個燒杯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一段時間后,燒杯A 中出現藍色晶體。②取出燒杯A 中的晶體,在該晶體中加入濃硫酸,又出現白色固體。根據實驗①②推測,如果在試管中繼續加入濃硫酸,可觀察到的變化是 。(3)老師提醒同學們,濃硫酸除以上實驗中表現出的性質之外,還有腐蝕性,做實驗時務必規范操作。如果濃硫酸不慎濺到皮膚上,如何應急處理 。27.小科利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已知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1) 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2.5V,此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電功率為 。(2) 實際測量中,電壓表有示數時內部有微弱的電流通過,如果考慮這個微弱電流的影響,則所測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偏 。(3)實驗時,由于操作失誤,在未斷開開關的情況下,直接將亮著的小燈泡從燈座上取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將如何變化 。(4)在沒有電流表的情況下,用如圖丙所示的實驗電路,也可以測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已知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U額,定值電阻的阻值為R,實驗步驟如下:①只閉合開關S、S1,調節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U 額;②保持滑片位置不變,只閉合開關S、SA.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可知小燈泡的額定功率P= (用U額、U和R 表示)。28.金屬與酸反應屬于放熱反應,其反應速率除受反應物的性質影響外,還受溫度、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固體表面積大小等因素影響。小科欲探究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室提供秒表、圖甲器材(其中夾持裝置已省略)和顆粒均勻的鋅粒、2%稀硫酸、4%稀硫酸、6%稀硫酸、8%稀硫酸、恒溫裝置等。老師對實驗的建議:①每組實驗鋅粒用量可取4至5顆,稀硫酸用量不宜超過5毫升②實驗應設計4組。③短時間內金屬與酸反應溫度對實驗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1) 結合老師建議,補充完整實驗步驟①之后的其它步驟。①檢查甲裝置的氣密性;② 。(2)實驗結論:其他條件都相同時,酸的質量分數越大,反應越快。圖乙是某資料中鐵與2%稀硫酸在 恒溫條件下,生成氫氣體積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小科根據實驗數據得到在 恒溫條件下鋅與2%稀硫酸生成氫氣體積隨時間變化如圖丙。請分析兩圖存在差異的原因 。29.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八號乘組與神舟十九號乘組完成中國空間站第五次“太空會師”,“70后”、 “80后”、 “90后”航天員齊聚“天宮”,宇航員們展示了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生動詮釋了中國航天事業是一場代代傳承的接力賽。(1) 根據航天員講解得知:空間站是利用電解水來產生人體呼吸所需要的氧氣,還配備二氧化碳還原系統,在催化劑作用下,將電解水產生的氫氣和人體產生的二氧化碳進行反應,產生水和甲烷,請寫出上述二氧化碳還原系統中反應的主要化學方程式: 。(2) 太空失重環境下,航天員的血液仍會經上下腔靜脈流回心臟的 人體血液在心臟和血管中沿著一定的方向不間斷地流動的動力來自 。(3) 由于長期處于微重力環境,其身體會發生一系列變化,主要包括體液分布變化、肌肉萎縮、骨骼流失、視力問題等。因此航天員返回地球后,在特定醫學場所進行 20~30天的醫學療養,身體機能可逐漸恢復正常。請你給航天員的醫學療養提一條建議 。30.(2024九上·婺城期中)運動有益身心健康。如圖甲為引體向上。(1) 小明重為500牛,每次引體向上需用力將人拉高0.6米。則完成一次引體向上,小明需克服重力做功多少焦 (2) 專家建議,上肢力量較弱的初學者在做引體向上時,可借助彈力帶輔助訓練(如圖乙) 。請從功和能的角度解釋,利用彈力帶更容易完成引體向上的原因。31.天臺云霧茶包裝袋內常放入鐵粉作“雙吸劑”,有防止茶葉變潮等多種功能。小濱同學對此產生了興趣。他拆開一包已經使用過的“雙吸劑”(其中鐵粉表面已生銹),分成等質量六份,分別加稀硫酸。反應后測得部分數據如下,請根據有關信息回答問題實驗次數 1 2 3 4 5 6取樣品質量(g) 31.0 31.0 31.0 31.0 31.0 31.0取稀硫酸質量(g)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產生氣體質量(g) 0 a 0.1 0.3 0.5 0.6(1) 根據題意, “雙吸劑”除了能吸收水分外,還能吸收 (2) 表格中的a的值為 (3) 請計算該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 32.在學習“金屬的冶煉”時,某學習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氧化銅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實驗所取氧化銅樣品質量為10克。 (所含雜質不參加反應)(1) 該實驗利用了一氧化碳的 性.(2)甲同學的方法:先測出氫氧化鈉濃溶液的質量為50克,待反應完全后再次稱量,質量為54.4克。請計算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 (3)乙同學的方法:先稱量出玻璃管及樣品的總質量為m,克,待反應完全后再次稱量,質量為m,克,則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可表示為 。33.小科觀察到高速公路進出口處設有測量貨車重力的檢測裝置,他利用學過的科學知識設計了一套測量貨車重力的模擬裝置,其工作原理如圖甲所示。OAB為水平杠桿,OB長1米,O為支點,OA與AB的長度之比為1:4,平板上物體所受重力大小通過電流表讀數顯示。已知電源電壓為6伏,定值電阻 的阻值為10歐,壓力傳感器R固定放置,R的阻值隨所受壓力F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平板、壓桿和杠桿的質量均忽略不計。(1)閉合開關S,緩慢增加平板上物體重力的過程中,電流表示數將 。(填“增大”或“減小”)(2) 平板上物體重力為150牛時,電阻R0的電功率是多少 (3)為了方便在電流表的表盤上標注對應的平板上物體所受重力值,請根據上述信息,分析平板上物體所受重力G與電流I的關系:G=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人口增長及其對資源與環境的影響【解析】【分析】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一主題的核心思想,即強調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存,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促進可持續發展。【解答】A.使用一次性碗筷雖然看似方便,但實際上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一次性碗筷大多由木材或其他可回收材料制成,大量使用會導致森林資源的過度消耗和垃圾量的增加,故A正確;B.積極植樹造林,促進達成“碳中和”,有利于保護空氣,做法符合主題,故B錯誤;C.煤炭脫硫處理,有效減少酸雨的產生,有利于保護空氣,做法符合主題,故C錯誤;D.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能減少“白色污染”,做法符合主題,故D錯誤。故選A。2.【答案】C【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 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強;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且pH越大,堿性越強;據此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答】 A.西瓜的pH=6.6,小于7,顯酸性。B.葡萄的pH=5.1,小于7,顯酸性。C.檸檬的pH=2.3,小于7,顯酸性。D.桔子的pH=3.6,小于7,顯酸性。根據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強,檸檬的pH最小,酸性最強。故選C。3.【答案】D【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A.根據溶液酸堿性的檢驗方法來分析;B.根據稀釋濃硫酸的方法來分析;C.根據制作血涂片的方法來分析;D.根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注意事項來分析。【解答】 A.測溶液的酸堿性時,不能在原試劑瓶內進行檢驗,應取少量待測試劑于試管中進行檢驗,以免將原試劑污染,故A錯誤;B.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故B錯誤;C.為了得到薄而均勻且不損傷血細胞的血膜,應以推片的下部接觸血滴,血液沿推片散開,推片與玻片保持 30°~40°角,平穩向載玻片的另一端推制而成薄層血膜,故C錯誤;D.氫氣還原氧化銅時,導管應伸入試管的底部,以利于排凈試管內的空氣以及氫氣與氧化銅充分反應,試管口略向下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故D正確。故選D。4.【答案】D【知識點】血液循環【解析】【分析】 尿液的形成主要與腎小球的過濾作用,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關。腎小球的過濾使大分子蛋白質與血細胞留在了血液中,腎小管的重吸收又將原尿中的有用物質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少量蛋白質等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剩下的沒用的物質少量水、無機鹽、尿素等形成尿液。據此解答。【解答】 A.水分主要通過泌尿系統散失,故A錯誤;B.一天內水分的散失總量根據運動情況的不同是不斷變化的,故B錯誤;C.尿素排出的主要通道是通過泌尿系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故C錯誤;D.皮膚中的汗腺能分泌汗液,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還有少量的尿素和無機鹽等物質。劇烈運動時,尿液減少,汗液分泌增多,故B正確。故選D。5.【答案】C【知識點】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解析】【分析】 (1)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當外界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內能增大,當物體對外界做功時,物體的內能就會減?。?br/>(2)內燃機做功沖程,燃氣推動活塞做功,燃氣內能轉化為機械能。【解答】 A.圖甲中厚玻璃內的空氣被壓縮時,活塞對空氣做功,瓶內空氣溫度升高,空氣的內能增加,故A錯誤;B.圖乙中瓶子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時,空氣對活塞做功,空氣的內能減小,故B錯誤;C.圖丙中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了塞子沖出時,水蒸氣對塞子做功,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水蒸氣的內能減少,故C正確;D.圖丁中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時(即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氣體的內能減少,故D錯誤。故選C。6.【答案】B【知識點】血液【解析】【分析】 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時,判斷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依據是: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動脈,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靜脈,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圖中①紅細胞,②白細胞,③血漿,a動脈,b毛細血管,c靜脈。【解答】 A.圖甲中,b是毛細血管,當血液流經血管b時,與周圍細胞進行物質交換,故A正確不合題意;B.小魚尾鰭內含色素,顏色深,視野較暗,因此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應該選擇小魚尾鰭含色素少的部位觀察,故B錯誤不合題意;C.圖乙中,細胞②是白細胞,可抵抗病菌的侵入,故C正確不合題意;D.圖乙中,細胞①紅細胞數量過少時,會造成人體貧血,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7.【答案】D【知識點】食物與營養;血液;動能和勢能的概念;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根據圖片確定各個概念之間的關系,然后與各個選項對照即可。【解答】 A.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包含紅細胞和白細胞,不屬于從屬關系,故A錯誤;B.純凈物包含單質和化合物,單質包含金屬單質和非金屬單質,化合物中不包含金屬單質,故B錯誤;C.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重力勢能與彈性勢能關系表示正確,而動能與彈性勢能表示關系不對,不屬于包含關系,故C錯誤;D.營養物質包括脂肪、糖類,淀粉屬于多糖,糖類包含淀粉,故D正確;故選D。8.【答案】D【知識點】代謝的多樣性【解析】【分析】根據人體自我的調節功能分析判斷。【解答】A.人體調節水鹽平衡需要神經系統參與,故A錯誤;B.人體散失水分的方式中排尿需腎臟參與,而排便無需腎臟參與,故B錯誤;C.人體增加體內水分的方式包括飲水、進食等,故C錯誤;D.人體攝入的鹽較多而水分較少時,會產生鹽含量較多的尿液,故D正確。故選D。9.【答案】C【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杠桿的分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分析】(1)固定不動,不隨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為定滑輪;跟隨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為動滑輪;(2)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從而確定杠桿的分類;(3)根據滑輪的特點解答;(4)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解答】A.根據乙圖可知,圖片中的兩個滑輪固定不動,為定滑輪,故A錯誤;B.繩子拉起桶蓋瞬間,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故B錯誤;C.裝置中定滑輪不省力不費力,只能改變用力方向,故C正確;D.用此裝置拉起桶蓋比直接打開桶蓋時,還要克服摩擦做功,因此做功肯定更多,故D錯誤。故選C。10.【答案】B【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焦耳定律的計算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ACD.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和溫度有關;結合歐姆定律分析電壓大小;B.根據Q=I2Rt分析判斷ab段產生熱量的多少。【解答】 AC.AB和CD段錫紙串聯電路中,由于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處處相等,所以通過AB和CD段的電流相等,AB段的電阻大于CD段的電阻,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原理可知,AB段的電壓大于CD段的電壓,故AC錯誤;BD.在材料和長度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由圖知,AB段的橫截面積小于CD段的橫截面積,所以AB段的電阻大于CD段的電阻,根據Q=I2Rt可知,在電流和通電時間一定時,AB段產生的熱量多,溫度高,先著火,故B正確,D錯誤。故選B。11.【答案】A【知識點】血液循環;杠桿的分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含氧量少的血液為靜脈血,為暗紅色;含氧量多的血液為動脈血,為鮮紅色;通過肺循環,血液經過肺部毛細血管后,血液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通過體循環,血液經過全身毛細血管后,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靠近左心房左心室的血管里流的是動脈血,靠近右心房右心室的血管中留的是靜脈血。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全身各級小動脈-全身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省力的簡單機械除了杠桿外,還有斜面,動滑輪等;【解答】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一定是酸性溶液,正確;B. 活潑金屬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能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 ,錯誤,還可能是碳酸鹽等鹽;C. 從主動脈離開心臟的是動脈血,所以動脈血管中流動的一定是動脈血,錯誤;肺靜脈中流淌的也是動脈血;D. 使用杠桿可以省力,所以能省力的簡單機械一定是杠桿 ,錯誤;省力的簡單機械除了杠桿外,還有斜面,動滑輪等;故答案為:A.12.【答案】B【知識點】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解析】【分析】 根據題意,已知反應產物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時燈光變暗,進行分析判斷。【解答】 A.氯化鈉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溶液中始終存在能自由移動的離子,燈光始終發亮,不會出現“亮→暗(或滅)→亮”現象,故A錯誤;B.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恰好完全反應時,燈光熄滅,繼續滴加稀硫酸,燈光再發亮,能出現“亮→暗(或滅)→亮”現象,故B正確;C.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燈光始終發亮,不會出現“亮→暗(或滅)→亮”現象,故C錯誤;D.碳酸鉀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鉀、水和二氧化碳,燈光始終發亮,不會出現“亮→暗(或滅)→亮”現象,故D錯誤。故選B。13.【答案】D【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稀鹽酸和氧化鋁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和鋁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放熱。【解答】 A.密閉容器內物質反應后質量不變,故A錯誤;B.50秒時,溶液中的溶質為氧化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AlCl3、過量的鹽酸中的HCl,故B錯誤;C.0~50秒內,發生的反應是Al2O3+6HCl═2AlCl3+3H2O,故C錯誤;D.100秒~150秒內,溫度降低說明反應已停止并逐漸冷卻,故D正確。故選D。14.【答案】B【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解析】【分析】 (1)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物體由于受到重力并處在一定高度時所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和高度有關,彈性勢能與彈性形變大小有關。(2)在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過程中,若不計摩擦、空氣阻力等因素,機械能保持不變,若考慮摩擦、空氣阻力等,機械能將變小。【解答】 圖①是她站在跳板上壓縮跳板至最低點,此時她的機械能最小,從①到②的過程中,跳板的彈性勢能會轉化為運動員的動能和重力勢能,這段時間內它的機械能增大。從②到③到④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則機械能守恒,也就是她的機械能保持不變。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15.【答案】B【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①鋅比鐵活潑;②稀釋堿性溶液時,堿性減弱;③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④圖丁,在一定量Fe(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鐵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后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解答】 ①鋅比鐵活潑,反應需要時間短,故①錯誤;②圖乙,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水稀釋,溶液堿性減弱,pH降低,但是不能降低到7,更不能小于7,故②錯誤;③圖丙,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先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后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完全反應后沉淀質量不再變化,故③正確④圖丁,在一定量Fe(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鐵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后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反應前溶質種類是三種,硝酸銀恰好完全反應時溶質質量是兩種,即硝酸亞鐵和硝酸銅,硝酸銅恰好完全反應時溶質質量是一種,即硝酸亞鐵,故④正確。故選B。16.【答案】(1)葡萄糖;無氧(2)D【知識點】鹽與化肥【解析】【分析】 (1)動物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由呼吸作用分解糖類物質釋放獲得;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進行了無氧呼吸呼吸產生了乳酸,據此分析;(2)根據化肥的分類進行分析。【解答】 (1)同學們競走所需的能量主要由呼吸作用分解糖類物質釋放獲得;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進行了無氧呼吸呼吸產生了乳酸,因此第二天同學們感覺小腿酸痛。(2)磷酸二氫鉀(KH2PO4)含有鉀元素和磷元素,屬于復合肥,故選:D。17.【答案】(1)A(2)受熱易分解【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不同物質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要除去堿性物質,可以利用酸堿中和的原理;(2)溫度升高,痛癢消失,說明該物質不穩定。【解答】 (1)皂角甙呈堿性,要除去該物質,可以選用顯酸性的物質,食醋顯酸性,熟石灰、純堿都是堿性物質,食鹽是中性物質,故選A;(2)用火烤或帶皮煮熟,都是使該物質受熱,所以皂角甙受熱易分解(或化學性質不穩定)。18.【答案】(1)平衡膳食(2)蔬菜類均可【知識點】食物與營養【解析】【分析】(1)根據膳食平衡的定義解答;(2) 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有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礦物質)、維生素、水和纖維素7類、【解答】(1) 醫生說他營養不良。健康飲食要求食物種類盡量多、數量適當、比例合理,并且與身體消耗的營養物質保持相對平衡,即所謂膳食平衡;(2)某校餐廳為學生設計了一份午餐食譜:米飯、清燉排骨、麻辣豆腐、 油悶大蝦、荷包蛋 ,其中米飯主要提供淀粉類,清燉排骨、油燜大蝦、荷包蛋和麻辣豆腐主要提供蛋白質類,此食譜中無蔬果類,會導致維生素攝入量不足,因此應再添加上蔬菜類。19.【答案】(1)合金;內部結構(2)導電【知識點】常見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合金與合金的性質【解析】【分析】 (1)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合成材料又稱人造材料,是人為地把不同物質經化學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2)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根據用途推測物質的性質。【解答】(1) 鋼是含碳量在0.04%-2.3%之間的鐵碳合金;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鉻和鎳,是通過改變金屬的內部結構,從而起到防銹作用;(2)橋上裝設有LED 夜景燈、長桿路燈等設施。電路中使用的是銅芯繡,這是利用銅的導電性。20.【答案】(1)方向性(2)4.6x108焦【知識點】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燃料的熱值【解析】【分析】 (1)汽油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能量轉化和轉移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量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總量保持不變;(2)由Q放=mq可求出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解答】 (1)汽油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用來對人和飛行背包做功,還有部分內能散失到空氣中,但這些內能卻無法再被利用來對人和飛行背包做功,這是因為能量的轉移和轉化具有方向性;(2)10kg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Q放=mq汽油=10kg×4.6×107J/kg=4.6×108J。21.【答案】(1)唾液淀粉酶 (或胰淀粉酶或腸淀粉酶(2)腎小管(3)A;D【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1)淀粉在口腔內被唾液淀粉酶將分解成了麥芽糖,小腸中被胰淀粉酶、腸淀粉酶分解為葡萄糖。(2)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質(如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過濾到腎小囊的腔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壁的上皮細胞重吸收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沒有被重吸收的物質如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則形成了尿液。某患者尿液中含有糖,可能是腎臟中的腎小管發生病變。(3)根據血液循環中流經不同位置時物質含量的變化分析。【解答】 (1淀粉經過①被消化為葡萄糖C,淀粉的消化相關的酶為:唾液淀粉酶 (或胰淀粉酶或腸淀粉酶;(2)某患者尿液中含有糖,可能是腎臟中的腎小管又生病變。(3)A.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當血液流經肺部時B二氧化碳的含量減少,故此曲線能夠表示;B.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當血液流經小腸時,消化道中的水、無機鹽、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甘油和脂肪酸會通過消化道壁進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養料的含量增高。此曲線不能表示;C.血液流經組織細胞時消耗了氧氣,產生了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此曲線不能表示。D.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血液流經腎臟時,由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使得血液中尿素的含量降低。此曲線能表示。故選AD。22.【答案】(1)2.52x107焦(2)核聚變【知識點】熱量的計算;核裂變與核聚變【解析】【分析】(1)根據熱量公式Q吸=cm(t-t0)來計算水吸收的熱量。(2)太陽輻射的巨大能量來源于輕核的聚變。【解答】(1)太陽能熱水器內盛有100千克溫度為20℃的水,受陽光的照射水溫升高到80℃,則這些水吸收的熱量是:。(2)如圖是中國自主設計的“人造太陽”實驗裝置——東方超環,它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了近10秒。其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通過核聚變,釋放巨大的核能,從而獲得高溫。23.【答案】(1)氯化銀(2)硫酸鉀(3)【知識點】物質的鑒別、推斷【解析】【分析】 碳酸鈣難溶于水,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與鋇離子會生成白色的硫酸鋇沉淀、碳酸鋇沉淀,碳酸鋇沉淀會溶于硝酸,硫酸鋇沉淀不溶于硝酸,氯離子和銀離子會生成氯化銀沉淀,氯化銀沉淀不溶于硝酸,據此解答。【解答】 已知碳酸鈣難溶于水,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取少量樣品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所以雜質中一定不含硫酸銅、碳酸鈣,然后滴加過量的氯化鋇溶液,出現白色沉淀A,過濾,沉淀A中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放出氣體,所以雜質中一定含有硫酸鉀;往步驟①所得的濾液中加入適量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又因為步驟①中加入的過量氯化鋇,所以步驟①所得的濾液中含有氯離子,雜質中可能含有氯化鉀,氯化鈣和碳酸鉀會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共存,所以雜質中一定不含氯化鈣;(1)氯離子和銀離子會生成氯化銀沉淀,故白色沉淀B是氯化銀;(2)經上分析可知,雜質中一定含有硫酸鉀;(3)經(2)可知,最終所得的濾液含有的溶質是氯化鋇、硝酸鉀、稀硝酸,故最終所得濾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是K+、Ba2+、H+。24.【答案】(1)淀粉糊的量(2)37℃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強(3)1號試管不變色,2號變藍【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 (1)口腔中具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夠將淀粉初步消化為麥芽糖。(2)淀粉遇到碘液會變藍,麥芽糖遇到碘液不會變藍。(3)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高溫和低溫都會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強。【解答】 (1)本實驗是為了探究“暴飲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在設計對照實驗時,1號試管和2號試管組除了“淀粉糊的數量”不同外,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而這個唯一的不同條件,就是該對照實驗的變量。(2)結合分析可知,丙實驗中兩支試管應放置在37℃的溫水中保溫,原因是模擬口腔里的溫度,此時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大。(3)實驗中1號試管加入了唾液和2mL淀粉糊,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適宜的溫度下,將淀粉全部分解為麥芽糖,麥芽糖遇碘液不變藍,因此該試管滴加碘液后不變藍。實驗中2號試管加入了唾液和4mL淀粉糊,由于淀粉量太大,淀粉沒有被全部分解為麥芽糖,故滴加碘液后變藍。所以,當實驗現象為1不變藍,2變藍時,可得出:食物數量過多會引起消化不良。25.【答案】(1)速度(2)B(3)在速度相同時, 質量大的物體動能大(4)增大 ab點的差距【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 (1)實驗“步驟三”和“步驟二”,使用的是同一小球,小球的質量就是一定的,從不同高度上擺下,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是不同的,滑槽在水平面移動的距離不同,據此進行分析;(2)轉換法:實驗中通過小球對木塊做功的多少來反映動能的大小;(3)根據描述分析哪個因素相同,哪個因素不同,根據木塊移動距離大小分析動能大小,據此得到結論;(4)s1和s2的距離反映的是鐵球兩次的動能,所以讓鐵球兩次的動能差距增大即可。【解答】 (1)分析步驟二、三,可以發現:采用了同一物體,質量是不變的,從不同高度處擺下,速度是不同的,是想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2)小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比較木塊被推動距離的長短得出的,該實驗中物體的動能是指小球撞擊滑塊時的動能,故選B。(3)實驗發現S2大于S3,說明步驟二中動能大,此時高度相同則速度相同,且質量大,據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在速度相同時, 質量大的物體動能大 。(4)s1和s2的距離反映的是鐵球兩次的動能,讓鐵球兩次的動能差距增大即可,可以增大鐵球兩次靜止釋放的高度差。26.【答案】(1)濃硫酸溶于水放熱(2)藍色溶液逐漸變成無色,試管底部白色晶體變多(3)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沖洗,最后用小蘇打溶液沖洗【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濃硫酸特性分析;(2)根據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脫水性分析;(3)根據濃硫酸有腐蝕性分析。【解答】 (1)試管壁發燙的原因是:濃硫酸溶于水放熱;(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飽和硫酸銅溶液中的水,飽和硫酸銅溶液中析出藍色硫酸銅晶體;濃硫酸又有脫水性,使藍色硫酸銅晶體失去水變成白色無水硫酸銅,則看到的現象為: 藍色溶液逐漸變成無色,試管底部白色晶體變多 ;(3)如果濃硫酸不慎濺到皮膚上,則處理方法為: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沖洗,最后用小蘇打溶液沖洗。27.【答案】(1)1w(2)大(3)電壓表變大,電流表變小(電壓表為電源電壓電流表沒示數)(4)【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解析】【分析】 (1)已知電流表用的是0~0.6A的量程,根據指針的偏轉讀出電流,根據P=U可求得小燈泡的額定功率;(2)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分析電流表的示數變化,再根據P=UI分析燈泡額定功率的變化;(3)電路為燈泡和滑動變阻器組成的串聯電路,正常工作時,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的電壓,其數值小于電源電壓,當小燈泡發生斷路時,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4)①只閉合開關S、S1,燈泡、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電壓,調節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U額,此時燈泡正常發光;②保持滑片位置不變,只閉合開關S、S2,電路仍為燈泡、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串聯,電路電流不變,電壓表測量燈泡和定值電阻兩端的總電壓,利用串聯電壓的規律得到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利用歐姆定律得到電路電流;利用P=UI得到小燈泡的額定功率。【解答】 (1)已知電流表用的是0~0.6A的量程,由指針位置可知,通過燈L的電流為0.4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P=UI=2.5V×0.4A=1W;(2) 實際測量中,電壓表有示數時內部有微弱的電流通過,如果考慮這個微弱電流的影響, 則測出燈泡的額定電流偏大,根據P=UI可知,測出燈泡的額定功率偏大。(3)電路為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正常工作時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電壓,燈泡兩端電壓小于電源電壓;在未斷開開關的情況下,直接將亮著的小燈泡從燈座上取出,小燈泡處發生斷路,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故電壓表示數變大,電流表的示數變小;(4)①只閉合開關S、S1,燈泡、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電壓,調節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U額,此時燈泡正常發光;②保持滑片位置不變,只閉合開關S、S2,電路仍為燈泡、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串聯,電路電流不變,電壓表測量燈泡和定值電阻兩端的總電壓,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則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為U-U額,電路電流為;故可知小燈泡的額定功率。28.【答案】(1)取4支相同試管,分別加入相同的鋅粒,編號ABCD; ③將4支試管放在20℃恒溫裝置內,向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2%、4%、6%、8%的稀鹽酸; ④記錄相同時間下每支試管產生氫氣的體積(2)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新詞相同時間內,鋅與酸反應速率快,所以生成的氣體多【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要探究酸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需溫度相同,不同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與鋅反應,比較在相同時間收集氣體的體積或收集相同體積的氣體所需時間的不同;(2)鋅的金屬活動性排在鐵之前,因此鋅與酸反應速率快,所以相同時間內生成氫氣的體積多,相應曲線則是鋅的在鐵的上方,當全部反應完畢,氫氣體積不再變化。【解答】 (1)根據題意可知, 步驟①之后的其它步驟。 ②取4支相同的試管,分別加入相同的鋅粒,編號ABCD;③將4支試管放在20℃恒溫裝置內,向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2%、4%、6%、8%的稀鹽酸;④記錄相同時間下每支試管產生氫氣的體積;(2)根據圖片可知,兩圖存在差異的原因: 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新詞相同時間內,鋅與酸反應速率快,所以生成的氣體多 。29.【答案】(1)(2)右心房;心臟搏動(心肌收縮舒張)(3)加強營養,鍛煉【知識點】食物與營養;血液【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根據人體血液循環的路徑和動力解答;(3)根據航天員的身體變化確定醫療建議。【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氫氣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水和甲烷,則反應的方程式為: ;(2)太空失重環境下,航天員的血液仍會經上下腔靜脈流回心臟的右心房。人體血液在心臟和血管中沿著一定的方向不間斷地流動的動力來自心臟搏動(心肌收縮舒張);(3)根據肌肉萎縮和骨骼流失可知,我給航天員的醫學療養提一條建議:加強營養,鍛煉。30.【答案】(1)解:W= Gh=500N×0.6m=300J(2)解:人懸掛時,彈力帶處于伸長狀態,積蓄了彈性勢能;人向上運動時,彈力帶對人做功,彈性勢能轉化為人的機械能,使人完成一次引體向上所需做的功減少,根據 W= Fs 可知,當上升距離 s 一定時,所需拉力減小,所以利用彈力帶更容易完成引體向上。【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解析】【分析】 (1)利用W=Gh計算克服重力做功;(2)當彈力帶被拉伸時,彈性勢能增加,當彈力帶恢復原狀時,對人做功,彈性勢能轉化為人的動能。31.【答案】(1)氧氣(2)0(3)設鐵質量為x,56 2x 0.6gx=16.8g,該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是:答:該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是54.2%。【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金屬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鐵粉主要吸收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分使食物保鮮,所以也稱“雙吸劑”來分析解答;(2)根據第4次和第5次可以看出每30.0g稀硫酸可以產生0.2g氫氣,第3次加入30.0g稀硫酸只產生了0.1g氫氣,說明第2次加入30.0g稀硫酸沒有產生氫氣來分析解答;(3)根據氫氣的質量和化學方程式求出鐵的質量,進而求出鐵的質量分數即可。【解答】 (1)鐵粉主要吸收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分使食物保鮮,所以也稱“雙吸劑”,則“雙吸劑”除了能吸收水分外,還能吸收氧氣;(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第1次加入30.0g稀硫酸沒有產生氫氣,原因是鐵銹和稀硫酸反應,從第4次和第5次可以看出每30.0g稀硫酸可以產生0.2g氫氣,第3次加入30.0g稀硫酸只產生了0.1g氫氣,說明第2次加入30.0g稀硫酸沒有產生氫氣,則表格中的a的值為0。32.【答案】(1)還原(2)設氧化銅質量為x,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為:54.4g--50g=4.4g,80 44x 4.4gx=8g,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為:(3)【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 (1)根據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中一氧化碳奪取了氧來分析;(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求出二氧化碳的質量,由二氧化碳質量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求出氧化銅的質量,再結合樣品質量得到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3) 根據反應前后減少的質量是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求出氧化銅的質量,再結合樣品質量得到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解答】 (1)該實驗的反應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中一氧化碳奪取了氧,則該實驗利用了一氧化碳的還原性。(3) 根據乙同學的方法:先稱量出玻璃管及樣品的總質量為m1克,待反應完全后再次稱量,質量為m2克,減少的質量是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則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為:(m1-m2)g,由此得到氧化銅的質量為:(m1-m2)g÷=5(m1-m2)g,所以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可表示為:。33.【答案】(1)增大(2)OB長1米, OA與AB的長度之比為1:4, 則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OA=F×OB,代入數據可得150N×0.2m= F×1m, 解方程可得F=30N,由乙圖可知壓力傳感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20Ω,電阻R0的電功率:(3)【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知道平板上物體所受重力,物體對平板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緩慢增加平板上物體重力,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可知B點受到的壓力的變化,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進一步判斷壓力傳感器受到的壓力的變化,由乙圖可知壓力傳感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的變化,由圖甲可知R與R0串聯接入電路,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判斷電路總電阻的變化,利用歐姆定律判斷電路中電流變化;(2)OB長1米,OA與AB的長度之比為1:4,據此計算OA的長度,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OA=F×OB,代入數據可得解方程可得壓力傳感器受到的壓力,由乙圖可知壓力傳感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結合歐姆定律計算此時通過電路的電流,根據P=I2R計算電阻R0的電功率;(3)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壓力傳感器受到的壓力與物體的重力的函數關系,由乙圖可知壓力傳感器受到的壓力每增加10N,其接入電路的阻值就減小10Ω,進一步表示物體的重力為G時壓力傳感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結合歐姆定律表示通過電路的電流,整理可得平板上物體所受重力G與電流I的關系。【解答】 (1)知道平板上物體所受重力,物體對平板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緩慢增加平板上物體重力,物體對平板的壓力增加,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B點受到的向上的力變大,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壓力傳感器受到的壓力變大,由圖乙可知壓力傳感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小,由圖甲可知R與R0串聯接入電路,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串聯電路總電阻等于各部分電阻之和,所以電路總電阻變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電路的電流變大;(3)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OA=F×OB可得:,由乙圖可知壓力傳感器受到的壓力每增加10N,其接入電路的阻值就減小10Ω,則壓力傳感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根據歐姆定律可得通過電路的電流:,整理可得:。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臺州市書生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三次階段性作業質量反饋練習 科學試卷(全冊)(學生版).docx 浙江省臺州市書生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三次階段性作業質量反饋練習 科學試卷(全冊)(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