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作業科學試卷(一)1.(2024八上·杭州月考)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毀壞。由地震引起的山體滑坡和泥石流不僅會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二次侵襲,同時受損的山路也制約著救援部隊爭分奪秒的搶救進程。下列關于泥石流及水的認識錯誤的是( )A.地球上水量很大,但淡水資源并不充裕B.泥石流沖擊下來的泥漿水是懸濁液C.西湖水澄清、無色透明的是純水D.水污染嚴重后,會給人類造成災難2.(2024八上·杭州月考)用如圖裝置進行水的電解實驗,A端為電源正極,有以下描述:①甲試管內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②乙試管內產生的氣體能燃燒,且燃燒時發出淡藍色火焰③甲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與乙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為2:1④向水中加入少量濃硫酸或氫氧化鈉固體,則能使產生氣體的速度變大以上描述中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除③都正確 C.①② D.①②③3.(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是我國東部地區人均水資演擁有量緯度變化情況的柱形圖。據此信息,下列有關該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的說法錯誤的是( )A.北緯40度附近最少B.低緯度地區較多C.此圖體現了水在時間上分布的不均勻D.先隨著緯度的升高而減少后隨著緯度的升高而升高4.(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是某同學對水的一些認識 :①水 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②水是由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構成的 ;③水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 ;④在通常狀況下,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⑤在加熱的情況下,水會分解成氫氣和氧氣 ;⑥多種物質可以在水中溶解。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5.(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是電解水反應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B.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C.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分子重新組合成的過程水分子D.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6.(2024八上·杭州月考)陸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而人類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它主要包括 ( )A.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B.大氣水、江河水、湖泊水C.江河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D.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7.(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四個情景中,物體受到的浮力減小的是( )A.從深水處走向海岸沙灘的游泳者B.從長江駛入大海的輪船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蛟龍號”潛水器D.在碼頭裝載貨物的輪船8.(2024八上·杭州月考)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下列關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水資源在空間上分配不均勻,但在時間上分配均勻B.南水北調工程主要影響了水循環的水汽輸送環節C.地球是一個巨大的“水球”,其中冰川水是地球總水體的主要部分D.我國水土流失、沙漠化、鹽漬化等現象比較嚴重9.(2024八上·杭州月考)人們常用“浮筒打撈法”打撈沉船,做法是將幾個灌滿水的浮筒沉到水底并拴在沉船兩旁,把空氣壓進浮筒將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隨著浮筒一起浮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沉船在河底時,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B.浮筒充滿氣后,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C.沉船在水下上浮時,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小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時,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10.(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凡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B.溶液一定是無色透明的C.溶質一定是固體,溶劑一定是水D.一杯溶液中各部分性質一定相同11.(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甲乙兩臺秤上各有一個容器,一個裝滿水而另一個未裝滿水,現各將 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與容器壁、底都不接觸,則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兩臺秤的示數變化( )A.甲變小,乙不變 B.甲變大,乙不變C.甲不變,乙變大 D.甲變小,乙變大12.(2024八上·杭州月考)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比較溶解能力大小的實驗方案,實驗結果如下:溫度℃ 使用的溶質 使用的溶劑 觀察到的實驗結果20 碘2g 酒精10g 全部溶解20 碘2g 水10g 部分溶解從上表中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物質溶解性的大小與溶質的性質有關B.物質溶解性的大小與溶劑的性質有關C.物質溶解性的大小與溫度有關D.物質溶解性的大小與溶質的質量有關13.(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有關洗滌問題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漬B.洗潔精可使餐具中的油污乳化C.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有助于洗去衣服上的血漬D.酒精能洗去鐵釘上的鐵銹14.(2024八上·杭州月考)用彈簧測力計稱得容器和水的總重為5N(如圖甲),將體積為10cm3的物體A全部投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T1為0.4N(如圖乙).若將容器、水和浸投水中的物體A用彈簧測力計一起稱量(如圖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T2,則( )A.浸沒水中的物體A所受浮力為0.5NB.浸沒水中的物體A所受浮力為0.4N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T2為5.5ND.彈簧測力計的示數T2為5.1N15.(2024八上·杭州月考)同一個正方體先后放入a、b、c三種液體中,靜止時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物體受到的浮力B.物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C.物體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力差不等D.液體的密度16.(2024八上·杭州月考)月球上的g值約為地球上g值的,地球上一個物體漂浮在一杯水中時,有的體積露出水面。如果將水杯及所浮物體一起搬到月球上去( )A.仍有的體積露出水面,但所受浮力減小B.仍有的體積露出水面,所受浮力不變C.由于物重減小,所以露出水面的體積將增加D.由于排開的水重減小,所以物體將沉到杯底17.(2024八上·杭州月考)2023年3月,“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了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潛科考任務,搭載的“奮斗者”號多次完成了深度超過萬米的下潛。不考慮海水密度與潛水器體積的變化,潛水器在海面下下潛的過程中( )A.浮力不變,壓強變大 B.浮力變大,壓強變大C.浮力變大,壓強不變 D.浮力不變,壓強不變18.(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質量相等的A、B、C三個小球都放在水中,結果A球漂浮,B球懸浮,C球下沉到容器底部。若往水中加入食鹽,待食鹽溶解后,三個小球所受的浮力變化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球和B球所受的浮力變大,C球所受的浮力不變B.A球和B球所受的浮力不變,C球所受的浮力變大C.A球所受的浮力變大,B球和C球所受的浮力不變D.A球所受的浮力不變,B球和C球所受的浮力變大19.(2024八上·杭州月考)用圖像來描述物理過程或物理規律是很直觀的,如圖a所示為一立方體木塊,下面用一段細線與之相連(容器高比細線與木塊邊長大得多)。現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圖b所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在圖中可以準確描述拉力F隨深度h變化關系的圖像是( )A. B.C. D.20.(2024八上·杭州月考)向一個塑料瓶中裝入密度為ρA的液體后密閉,把它分別放在盛有密度為ρ甲、ρ乙兩種液體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別為F甲、F乙,如圖所示,不計塑料瓶的質量和瓶壁、瓶蓋的體積,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ρ甲大于ρ乙,F甲大于F乙 B.ρ甲大于ρ乙,F甲等于F乙C.ρ甲小于ρ乙,F甲大于F乙 D.ρ甲小于ρ乙,F甲等于F乙21.(2024八上·杭州月考)將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質:①面粉 ②食用油 ③食鹽 ④冰塊,分別投入四個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攪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形成懸濁液的是 ,形成乳濁液的是 。22.(2024八上·杭州月考)讀“水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水循環的環節:② ;④ 。(2)使自然界水循環連續進行的動力來自 。(3)圖中 等環節所構成的水循環使陸地上的不斷得到補充。23.(2024八上·杭州月考)將一冰塊用細線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懸置狀態(如圖),在冰塊浸入的過程中,臺秤的讀數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在冰塊熔化過程中,容器內液面將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臺秤的讀數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已知:冰的密度為0.9×103kg/m3,酒精的密度為0.8×103 kg/m3;整個過程中無液體溢出。)24.(2024八上·杭州月考)剛倒入玻璃杯中的雪碧會產生很多小氣泡。此時,將一些葡萄干加入杯中,有些葡萄干會沉入杯底,這些葡萄干表面因吸附足夠的小氣泡,受到的浮力 重力,從而上浮;上浮到液面后,由于小氣泡破裂,它們受到的浮力 重力,于是又沉入杯底。25.(2024八上·杭州月考)碘是紫黑色晶體,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紅色溶液。(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質是 ,溶劑是 。(2)甲、乙、丙三個同學分別畫出下面的示意圖,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沒有畫出)。①如果乙同學的示意圖符合事實應該觀察到的現象是 。②根據你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圖符合事實。26.(2024八上·杭州月考)(1)如圖甲所示一個充氣的氣球下面掛一個金屬球,把它們放入水中某處恰能靜止,現把金屬塊及氣球的位置輕輕向下移一些,則它們會 ;(2)A、B、C三個實心小球的A、B體積相等,B、C質量相等,它們在水槽中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三個小球的浮力FA、FB、FC的大小關系是 ;(3)如圖丙重為0.5N的雞蛋漂浮在裝有淡鹽水的玻璃杯中,雞蛋受到的浮力是 N,若再往玻璃杯中加鹽,雞蛋受到的浮力將 (選項“變大”、“不變”或“變小”)。27.(2024八上·杭州月考)有一長方體木塊,分別以圖甲和乙兩種方式漂浮在水面上,若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分別為F甲和F乙,則F甲 F乙(填大于、小于、等于)。如圖丙所示,圓錐體重為G,懸浮在水中時受到水對它向上的壓力為F1,向下的壓力為F2,這兩個力之間的大小關系為 。28.(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密度為ρ0的液體中有體積均為V的A、B、C三個實心物體,A正在向上運動,B靜止,此刻它們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A、FB、FC,三者的大小關系是 ,請寫出B物體所受的浮力表達式FB= ,B物體的密度為 。29.(2024八上·杭州月考)一個橋墩浸入水中的體積為10m3,橋墩受到的浮力為 N;一位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一只可樂瓶與一只乒乓球做“研究浮力產生原因”的實驗;如圖所示,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內,從上面倒入水(如圖甲),但乒乓球并不上浮,這是因為 ;若用手堵住瓶口(如圖乙),可觀察到乒乓球浮起,這是因為 。30.(2024八上·杭州月考)小華同學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圓柱體物塊,當圓柱體物塊下表面與水面相平時開始緩慢下降,如圖甲所示:(1)根據(a)圖可知,圓柱體物塊的質量m= kg;(2)分析(a)(c)兩圖可知,圓柱體物塊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F浮= N;(3)分析 兩圖可得出,浸在同種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4)比較(c)(d)兩圖可得出:當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不隨 改變;(5)小華完成圖甲所示的實驗后,把水換成另一種液體重復上述實驗,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出圖乙所示的彈簧測力計拉力F隨物體下降高度h變化的圖像,那么物體浸沒在這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為F浮'= N,這表明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還跟 有關;(6)綜合分析上述實驗可知,圓柱體物塊的密度是 kg/m3,所用的另一種液體的密度是 kg/m3。31.(2024八上·杭州月考)小云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1)分析b、c兩次實驗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與 有關;(2)分析c、d兩次實驗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與浸沒深度 ;(3)分析c、e兩次實驗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與 有關;(4)若先完成實驗c,再完成實驗a,則測得的浮力將 (選填“偏大”或“偏小”)。32.(2024八上·杭州月考)小胡同學在水槽中洗碗,一個大的瓷碗正漂浮在水槽中。小胡用水槽中的水把碗裝滿,碗就會沉入水槽底部,此時碗所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時碗所受到的浮力 (選填“大”、“小”、“不變”),水槽中的水面將會 (選填“上升”、“下降”、“不變”)。33.(2024八上·杭州月考)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制作能夠方便鑒別液體種類的儀器。他們猜測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液體的種類存在某種關系,并進行實驗探究。實驗時,該小組同學選用一個圓柱形的瓶子,內裝不同質量的細沙,先后漂浮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并用儀器測出每一次實驗時瓶和細沙的總質量及圓柱形的瓶子底部所處的深度h(已知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分別為ρ甲和ρ乙),如右下圖所示。記錄的數據如表一、表二所示。實驗序號 瓶和沙總質量(千克) 深度h(米)1 0.2 0.092 0.4 0.183 0.6 0.27實驗序號 瓶和沙總質量(千克) 深度h(米)4 0.2 0.075 0.4 0.146 0.6 0.21(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或4、5、6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結論:漂浮在同種液體中的圓柱形瓶子,它浸在液體中的深度與瓶和沙的總質量成 比。(2)分析比較實驗數據及相關條件,可知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關系是ρ甲 ρ乙(填“<”、“>”或“=”)。(3)實驗序號1的這次實驗,圓柱形瓶子所受的浮力為 牛(g取10牛/千克),若圓柱形瓶子的底部面積為0.002米2,則甲液體的密度為 千克/米3(結果保留小數點后1位)。34.(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甲所示,一個邊長為1m的正方體靜止在湖底,上表面離水面深度為h。現用一根粗細和重力不計的繩子,直至完全拉出水面,在整個拉動過程中物體始終保持勻速運動,ρ水=1.0×103kg/m3)求:(1)物體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牛?(2)物體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繩子的拉力是多少牛?(3)物體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35.(2024八上·杭州月考)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某同學的發明作品《浮力秤》參加了展評,該作品可方便地稱量物體的質量,其構造如圖所示,已知小桶底面積為,總長為20cm,盤中不放物體時,小筒浸入水中的長度為8cm;(1)小筒和秤盤的總重力是多少N?(2)該秤能稱出物體的最大質量是多少kg?(3)該同學把秤的讀數均勻地刻在小筒上,為什么刻度是均勻的?(取)36.(2024八上·杭州月考)2022年5月15日新聞,“巔峰使命”珠峰科考項目組成功將自主研發的浮空艇從海拔4300米的營地升空到9000米,創造了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假設在此前的一次實驗中,浮空艇(表皮很薄的氣囊)體積為,內部充有氦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其密度為,浮空艇的表皮及外壁儀器艙總質量為,浮空艇用纜繩系在一輛錨泊車上(如圖),該浮空艇周圍空氣的密度為,g取10N/kg,纜繩的重力不計,儀器艙體積可忽略不計。求:(1)浮空艇內氣體的質量;(2)浮空艇所受到的浮力;(3)為了有效控制浮空艇,要求錨泊車的重力是纜繩拉力的三倍,則錨泊車的質量是多少?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水體污染和防治;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泥石流的形成【解析】【分析】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和破壞力強等特點。發生泥石流常常會沖毀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甚至村鎮等,造成巨大損失。【解答】A.地球上的淡水資源不充足,故A正確不合題意;B.泥石流沖擊下來的泥漿水,其中的泥土不溶于水,因此形成的是懸濁液,故B正確不合題意;C.無色透明的液體不一定是純水,其中可能存在可溶性的物質,故C錯誤符合題意;D.水污染嚴重后,會給人類造成災難,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2.【答案】B【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①②在電解水的實驗中,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結合二者的性質判斷;③生成氫氣的體積是氧氣體積的2倍;④水中的自由電荷移動能夠導電。【解答】①根據圖片可知,甲試管連接電源的正極,則甲試管內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①正確;②乙試管連接電源負極,則乙內產生的氣體是氫氣,燃燒時發出淡藍色火焰,故②正確;③甲試管內收集到的氧氣與乙試管內收集到的氫氣的體積比為1:2,故③錯誤;④向水中加入少量濃硫酸或氫氧化鈉固體,是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能使產生氣體的速度變大,故④正確。故選B。3.【答案】C【知識點】降水的季節變化及降水量柱狀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從圖片提取信息,進而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解答】根據圖片可知,該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北緯40°附近最少,低緯度地區較多,故A、B正確不合題意;根據圖片可知,該地區人均水資源在空間上分布不均勻,隨著緯度的升高先減少后增加,故C錯誤符合題意,而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4.【答案】D【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根據水的性質、組成和構成分析。【解答】 ①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錯誤;②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錯誤;③水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正確 ;④在通常狀況下,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正確 ;⑤在通電的情況下,水會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錯誤;⑥水是最常用溶劑,多種物質可以在水中溶解,正確;故選D。5.【答案】B【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對水電解的示意圖進行分析,弄清分子和原子的變化,進而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故A錯誤;B.根據圖片可知,水分子變化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說明了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故B正確;C.根據圖片可知,化學變化的本質是水分子分成氫原子與氧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組合,故C錯誤;D.根據圖片可知,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D錯誤。故選B。6.【答案】C【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解析】【分析】水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營養物質之一,它參體內內各種物質的化學反應,同時又是體內進行生化反應的良好場所,因為各種營養物質必須先溶解於水,然後才能通過種各種液體運往全身各種組織器官和細胞中,以發揮自身的作用。我國水資源并不豐富,世界很多地區依舊是缺水,水對人類很重要,因此節約用水。【解答】河流對人類有重要意義,除了生活和農業用水外,還具有航運,防洪,灌溉,養殖,旅游,調節氣候等功能。湖泊具有調節河川徑流、發展灌溉、提供工業和飲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溝通航運,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以及開發礦產等多種功能,淺層地下水比如井水也能為人利用,因此人類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它主要包括江河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7.【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AC.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物體受到的浮力變化;BD.根據漂浮條件分析物體受到的浮力變化。【解答】A.當人從深水處走向海岸沙灘的游泳者,水的密度不變,但是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根據 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可知,受到的浮力變小,故A符合題意;B.從長江駛入大海的輪船,它始終處于漂浮狀態,即浮力等于重力,則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是不變的,故B不符合題意;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潛水艇,它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不變,故C不符合題意;D.在碼頭裝載貨物的輪船,由于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因貨物的重力不斷增大,所以浮力不斷變大, 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8.【答案】D【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水循環;水資源的保護【解析】【分析】A.根據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判斷;B.根據水循環的知識判斷;C.根據地球上水體的構成知識判斷;D.根據我國環境保護的問題判斷。【解答】A.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夏秋季節多,冬春季節少,故A錯誤;B.南水北調工程主要影響水在地表的傳輸路徑,即改變了水循環的地表徑流環節,故B錯誤;C.海洋水是地球總水體的主要部分,故C錯誤;D.我國水土流失、沙漠化、鹽漬化等現象比較嚴重,故D正確,故選D。9.【答案】B【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物體的沉浮條件:當浮力大于物體重力﹣﹣物體上浮;當浮力等于物體重力﹣﹣物體懸浮可停在液體內部任意一位置;當浮力小于物體重力﹣﹣物體下沉.【解答】解:A、沉船在河底時,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故A錯誤;B、浮筒充滿氣后,浮筒綁在沉船兩側時使整體體積增大,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總的浮力增大,排出浮筒中的水,浮筒的重力減小,當浮力大于重力時,沉船就會浮上來.故B正確;C、沉船在水下上浮時,船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水的密度不變,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不變,故C錯誤;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時,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故D錯誤.故選B.10.【答案】D【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A.溶液肯定是混合物;B.有些溶液是有顏色的;C.根據溶液組成的知識判斷;D.根據溶液的均一性判斷。【解答】A.水是均一的、穩定的液體,但不是溶液,故A錯誤;B.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故B錯誤;C.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溶劑不一定是水,也可能是汽油、酒精等,故C錯誤;D.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一杯溶液中各部分性質一定相同,故D正確。故選D。11.【答案】C【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注意分析手指浸入前后容器中水面的高度變化,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分析受到的壓強變化,根據F=pS分析受到壓力變化即可。【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甲中裝滿水,則浸入手指后水溢出,但是液面的高度不變。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水對底部的壓強不變。根據F=pS可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也不變,故臺秤所受壓力不變,那么它的示數不變;乙中沒有裝滿水,則浸入手指后,液面高度升高。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液體對底部壓強變大。根據F=pS可知,故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變大,因此臺秤的示數變大。故選C。12.【答案】B【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解析】【分析】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哪個因素發生改變即可。【解答】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溶質的種類、溫度相同,只有溶劑的種類不同,那么這個實驗得到:物質溶解性的大小與溶劑的性質有關,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13.【答案】D【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A.根據溶解的知識判斷;B.根據洗潔精的作用判斷;C.根據酶的催化作用判斷;D.根據鐵銹是否和酒精反應判斷。【解答】A.汽油能溶解衣服上的油漬,故A正確不合題意;B.洗潔精具有乳化作用,可使餐具中的油污乳化,故B正確不合題意;C.衣服上的血漬用加酶洗衣粉除去,即是利用洗衣粉中的酶把血漬分解而除去,故C正確不合題意;D.鐵銹不能于酒精反應,酒精不能洗去鐵釘上的鐵銹,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4.【答案】C【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 AB.物體全部浸沒在液體中時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其自身體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浸沒水中的物體A所受浮力;CD.利用稱重法測浮力可求出物體重;圖丙中彈簧測力計提起容器、水、物體,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是這三者的總重力,據此可求出T2的大小。【解答】AB.根據題意可知,物體全部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物體受到的浮力為,故A、B錯誤;CD.根據題意可知,物體A全部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T1=0.4N,則物體的重力;圖甲中容器和水的總重為5N,即G總=5N;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容器、水和物體的總重力,即,故C正確,D錯誤。故選C。15.【答案】B【知識點】壓強大小比較;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AC. 物體在液體中漂浮或懸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結合浮力產生的原因判斷上下表面壓力差的大小關系;B.根據公式P=ρgh可求物體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D.已知物體在液體中浸入的體積和深度,比較排開液體體積大小,最后根據浮力公式F浮=ρgV排可求液體密度的大小關系。【解答】 AC.因為物體在a中懸浮,在b、c中漂浮,所以所受浮力相等。而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力差,因此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相等,故A、C錯誤;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力差,在b、c中,物體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為0,B.因浮力相同,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相同,又因為受力面積相同,所以在b、c中物體受到液體的壓強相同,即pb=pc。在a中,物體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不為0,受到的浮力還和bc中受到的浮力相同,所以在a中物體受到液體的壓強就要比b、c中的大,由此可知:pa>pb=pc,故B正確;D.由圖中可以看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最大的是a,其次是b、c。因為所受浮力相等,根據公式F浮=ρgV排可知,液體密度最小的是a,其次是b、c,故D錯誤。故選B。16.【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漂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列式分析計算即可。【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物體在地球上處于漂浮狀態,所以F浮=G物,則ρ水gV排=ρ物gV物;那么得到:;物體和水搬到月球上,月球上的g值約為地球上g值的,水與物體密度不變,根據可知,則物體露出水面的體積不變;故選A。17.【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潛水器在水面下下潛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保持不變,所處的深度變大,利用F浮=ρgV排可知浮力的變化,利用p=ρgh可知所受壓強的變化。【解答】潛水艇下潛過程中,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液體的密度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的浮力大小不變,再根據液體壓強公式液體的密度不變,液體深度增大,故受到的壓強變大,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8.【答案】B【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往水中加入食鹽前,A球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B球懸浮,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球沉底,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往水中加入食鹽后,水的密度增大,A球仍為漂浮,A球受到的浮力還等于重力;所以A球浮力大小不變;B球將變為漂浮,則B球受到的浮力仍然等于它的重力;所以B球浮力大小不變;C球排開水的體積不變,而水的密度變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C球受到的浮力變大;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19.【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細線被拉直前產生的拉力為0,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細線拉直后物體受到的浮力前后,進而確定細線產生的拉力變化即可。【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向容器中慢慢加水,開始時物體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物體靜止在容器底部,這段時間內細線產生的拉力為0。隨著水的增多,當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重時,處于漂浮狀態。此后,物體的位置隨著水面的升高而升高,這段時間細線產生的拉力還是0。當細線被拉直時,物體的位置不變,浸入的體積增大,則浮力增大,那么細線產生的拉力逐漸變大。當物體全浸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不變,那么這段時間內細線產生的拉力不變。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0.【答案】D【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浮沉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判斷即可。【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塑料瓶在兩種液體上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根據圖片可知,瓶子排開液體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液體密度。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21.【答案】③;①;②【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解析】【分析】溶液是指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懸濁液是固體顆粒懸浮于液體中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乳濁液是液體小液滴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解答】①面粉不溶于水,以固體顆粒分散到水中,屬于懸濁液;②食用油不溶于水,以液體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屬于乳濁液;③食鹽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④冰塊是固態的水,把冰塊放到水中是同一物質的不同狀態,屬于純凈物。那么能形成溶液的是③,形成懸濁液的是①,形成乳濁液的是②。22.【答案】(1)水體蒸發;降水(2)太陽輻射(3)大氣降水、地表徑流【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1)水循環的基本環節包括蒸發(包括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2)地面上的水體吸收太陽熱量而汽化成水蒸氣,在天空變成云。云中的小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形成降雨回到地面;(3)根據水循環的各個環節的作用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②是水體蒸發,④是大氣降水。(2)根據題意可知, 使自然界水循環的動力來自太陽輻射。(3)根據圖片可知,大氣降水、地表徑流等環節所構成的水循環使陸地上的不斷得到補充。(1)據圖可知,②是水體蒸發,④是大氣降水。(2)水循環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過吸收太陽的能量,水循環的動力來自太陽輻射。(3)由圖可知,圖中的大氣降水、地表徑流等環節所構成的水循環使陸地上的不斷得到補充。23.【答案】增大;下降;增大【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首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冰塊受到浮力的變化,再根據相互作用力原理分析冰塊對酒精的壓力變化,最后分析臺秤的示數變化;(2)冰塊排開酒精的體積等于自身體積,比較冰塊熔化前后的體積變化即可;(3)熔化前冰塊上連接繩子,熔化后繩子的作用消失,根據熔化前后裝置總重力的承擔方式分析。【解答】(1)冰塊浸入的過程中,它所受浮力增大,而冰塊對酒精的壓力與酒精對冰塊的浮力是相互作用力,因此對酒精的壓力也增大,所以臺秤的示數增大。(2)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根據可知,冰熔化成等質量的水后體積變小,所以容器內液面將下降。(3)將冰塊、酒精、杯子視為一個整體,冰熔化前,該整體的重力由臺秤和繩子共同承擔,冰熔化后,繩子將不再有拉力,該整體的重力完全由臺秤承擔,由于該整體的重力不變,臺秤承擔的壓力增加,所以臺秤的示數變大。24.【答案】大于;小于【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當浮力大于重力時,葡萄干會加速上浮。(2)當上浮到液面,小氣泡破裂后,它排開水的體積減小,則葡萄干受到的浮力變小。當浮力小于重力時,于是又沉入杯底。25.【答案】(1)碘;汽油;(2)下層顏色較深上層較淺;;甲【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1)由固體和液體組成的溶液,固體為溶質,液體為溶劑;(2)注意分析溶解過程中上下顏色的變化即可;(3)根據溶液的均一性解答。【解答】(1)碘是固體,汽油是液體,則碘的汽油溶液中,碘是溶質,汽油是溶劑;(2)① 如果乙同學的示意圖符合事實應該觀察到的現象是: 碘被汽油溶解,碘分子在下層聚集下層色較深上層較淺;②由于溶液是均一的,所以我在實驗中觀察的現象如甲所示。26.【答案】下沉;FA=FB=FC;0.5;不變【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氣球深度的變化得出所受的液體壓強的變化,根據液體壓強可得氣球的體積變化,由體積變化可得浮力的變化,由浮沉條件可知物體的運動情況。(2)已知A、B球的體積相同,由圖知A、B球排開水的體積大小關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導公式F浮=ρ水V排g比較A、B球受浮力的大小關系;(3)①雞蛋漂浮在水面上,此時雞蛋受到的浮力F浮=G。②若再往玻璃杯中加鹽,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判斷所受浮力的變化。【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原來氣球和金屬塊在水中懸浮,則所受浮力與氣球及金屬塊的重力相等。 把金屬塊及氣球的位置輕輕向下移一些, 此時深度變大,液體的壓強變大,則氣球體積變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此時它們受到的浮力變小,當浮力小于重力時,它們會下沉。(2)已知A、B球的體積相同VA=VB,所以排開水的題VA排=VB排,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它們后的的浮力FA=FB;B、C球的質量相等,則重力GB=GC,根據漂浮和懸浮的條件可知,它們受到的浮力FB=GB,FC=GC,則浮力FB=FC;所以浮力FA=FB=FC。(3)①雞蛋漂浮在淡鹽水中,根據物體沉浮條件可知,雞蛋受到的浮力為F浮=G=0.5N;②若再往玻璃杯中加鹽,鹽水的密度變大,雞蛋仍為漂浮狀態,則浮力等于重力,則雞蛋受到的浮力不變。27.【答案】等于;F1>F2【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結合漂浮條件分析計算;(2)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比較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大小。【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則上表面不受液體的壓力,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因為所以。(2)根據圖片可知,圓錐體處于懸浮狀態,所以它受到的浮力;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所以。28.【答案】FA=FB=FC;ρ0Vg;ρ0【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較三者受到浮力的大小關系;(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計算B物體受到的浮力;(3)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計算B的密度。【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三個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們受到的浮力為FA=FB=FC(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B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液V排g=ρ0Vg;(3)B物體懸浮在液體中,根據物體沉浮條件可知,B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即ρB=ρ0。29.【答案】0;乒乓球底部不受水的向上的壓力;乒乓球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解析】【分析】(1)(2)(3)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在液體中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橋墩下端埋在泥土中,即下表面無液體,那么它下表面不受液體的向上的壓力,那么它不受浮力。(2)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內,從上面倒入水(如圖甲),但乒乓球并不上浮,這是因為:乒乓球下部沒有水,不受液體向上的壓力,所以乒乓球不受向上的浮力。(3)用手堵住瓶口,球的下表面會有水,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壓力,此時會產生浮力。由于它受到的浮力大于球的重力,因此乒乓球浮起。30.【答案】0.6;5;b、c;深度;4;液體密度;1.2×103;0.8×103【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 (1)根據圖a得出圓柱體的重力大小,然后根據公式G=mg求出圓柱體的質量;(2)由圖c及a根據F浮=G-F得出所受浮力的大小;(3)比較b、c兩圖的不同點,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4)根據圖片分析浮力大小與進入液體深度的關系;(5)根據物體完全浸沒時測力計的示數及其重力求出浮力,根據浮力大小的變化跟液體密度有關;(6)根據F浮=G-F示計算出在水中和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根據,計算出物體的體積,根據出物體的密度,根據計算出液體的密度。【解答】(1)根據a圖可知,物塊的重力G=6N,則圓柱體的質量;(2)根據圖片a、c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為;(3)根據圖片可知,b、c中只有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同,那么得到:浸在同一種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4)根據圖片c、d可知,物體浸沒后,下沉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即物體所受浮力不變,那么得到:物體受到的浮力不隨深度改變。(5)根據乙圖可知,物體完全浸沒時測力計的示數為2N,則物體受到的浮力為;根據題意可知,此時只有液體的密度不同時,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同,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有關。(6)物體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為;因物體浸沒在水中,故;物體A的密度;液體的密度。31.【答案】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無關;液體的密度;偏大【知識點】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 (1)(2)(3)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物體浸沒的深度有關,實驗探究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分析三組實驗中相同的因素和不同的因素,利用控制變量法得出結論,利用稱重法求出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4)根據物體帶有水分析重力變化,得出浮力的變化。【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b、c兩次實驗中只有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說明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2)根據圖片可知,c、d兩次實驗可知,物體所處的深度不同,但是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說明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到液體的深度無關。(3)根據圖片可知,c、e兩次實驗可知,只有液體的密度不同,說明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密度有關。(4)根據題意可知,若先完成實驗c,再完成實驗a,由于物體會帶有一定的液體,導致測得的重力偏大,由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變大。32.【答案】小;下降【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33.【答案】正;;2;1.1【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分別計算實驗序號1、2、3或4、3、6的中瓶子和沙的總質量和浸入深度的比值,進而確定二者之間的數量關系(2)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物體自身的重力,由實驗序號1和4或2和5或3和6可知,瓶子和沙的總質量相等,則瓶子所受的浮力相等,瓶子浸在甲液體中的深度大,則浮力相等時排開甲液體的體積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3)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物體自身的重力,實驗序號1的這次實驗,圓柱形瓶子所受的浮力等于瓶和沙的總重力,利用公式F浮=G物=mg求得瓶子受到的浮力。再利用公式F浮=ρ液gV排=ρ液gSh解得甲液體的密度。【解答】(1)比較實驗序號1、2、3或4、3、6的數據可知,瓶子浸入深度與瓶子和沙子的總質量的比值相等,那么得到:漂浮在同種液體中的圓柱形瓶子,它浸在液體中的深度與瓶和沙的總質量成正比。(2)根據序號1和4(或2和5或3和6)兩次實驗可知,漂浮在液體中的瓶子和沙的總質量相等,根據F浮=G=mg可知,則瓶子受到的浮力相等。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h甲>h乙,則V排甲>V排乙,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液體密度ρ甲<ρ乙。(3)根據表格可知,序號1的實驗中瓶和沙的總質量m=0.2kg,則瓶受到的浮力F浮=G=mg=0.2kg×10N/kg=2N;又因為F浮=ρgV排=ρgSh,所以。34.【答案】解:(1)根據題意可知,正方體的體積為V=L3=(1m)3=1m3,物體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m3=1×104N;答:物體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1×104N。(2)根據乙圖可知,露出水面后繩子的拉力即為物體的重力G=3×104N,物體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繩子的拉力為F1=G﹣F浮=3×104N﹣1×104N=2×104N;答:物體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繩子的拉力是2×104N。(3)物體的質量為物體的密度為答:物體的密度是3×103kg/m3。【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 (1)已知正方體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計算正方體受到的浮力;(2)當重物未露出水面時,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拉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根據力的平衡條件求得繩子拉力的大小;(3)根據G=mg計算出物體的質量,再根據密度公式計算出物體的密度。35.【答案】解:(1)根據V=Sh可知,小筒排開水的體積為;因小筒和秤盤是漂浮在水面上,則小筒和秤盤的總重力。答:小筒和秤盤的總重力是0.8N。(2)該秤測物體的最大質量時,小桶浸入水中的體積;此時物體和小筒秤盤的總重力;故此時物體的重力為;此時物體的質量為;答:能稱出物體的最大質量是0.12kg。(3)綜上所述,物體質量,因液體密度、小筒底面積S、小筒質量 都是定值,故物體質量與小筒浸入的深度是一次函數關系。因此刻度是均勻的。答:物體質量與小筒浸入的深度是一次函數關系,故小筒上的刻度(即代表了小筒的深度)是均勻的。【知識點】重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小筒和秤盤是漂浮在水面上,故它們的總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故只要根據F浮=ρ液gV排求出浮力,即為小筒和秤盤的總重力。(2)該秤的原理是利用了漂浮時物體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該秤能測出物體質量的前提是小筒能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當小筒整個浸入水中時,所能秤出物體質量是最大的。此時物體和小筒秤盤的總重力等于小筒所受的浮力。(3)刻度是否均勻,取決于小筒浸入的深度與物體的質量是否成正比或一次函數關系。36.【答案】解:(1)根據題意可知,浮空艇內氣體的質量;答:浮空艇內氣體的質量為。(2)浮空艇排開空氣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則浮空艇所受到的浮力。答:浮空艇所受到的浮力為。(3)浮空艇和艇內氣體的總重力;纜繩拉力;因為錨泊車的重力是纜繩拉力的三倍,所以錨泊車的重力;錨泊車的質量答:錨泊車的質量。【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重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 (1)根據求浮空艇內氣體的質量;(2)根據F浮=ρ空氣gV排求浮空艇所受到的浮力;(3)根據G=mg求出浮空艇和艇內氣體的總重力,根據力的平衡條件求出纜繩拉力,根據錨泊車的重力是纜繩拉力的三倍可求出錨泊車的重力,利用G=mg求出錨泊車的質量。1 / 1浙江省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作業科學試卷(一)1.(2024八上·杭州月考)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毀壞。由地震引起的山體滑坡和泥石流不僅會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二次侵襲,同時受損的山路也制約著救援部隊爭分奪秒的搶救進程。下列關于泥石流及水的認識錯誤的是( )A.地球上水量很大,但淡水資源并不充裕B.泥石流沖擊下來的泥漿水是懸濁液C.西湖水澄清、無色透明的是純水D.水污染嚴重后,會給人類造成災難【答案】C【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水體污染和防治;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泥石流的形成【解析】【分析】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和破壞力強等特點。發生泥石流常常會沖毀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甚至村鎮等,造成巨大損失。【解答】A.地球上的淡水資源不充足,故A正確不合題意;B.泥石流沖擊下來的泥漿水,其中的泥土不溶于水,因此形成的是懸濁液,故B正確不合題意;C.無色透明的液體不一定是純水,其中可能存在可溶性的物質,故C錯誤符合題意;D.水污染嚴重后,會給人類造成災難,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2.(2024八上·杭州月考)用如圖裝置進行水的電解實驗,A端為電源正極,有以下描述:①甲試管內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②乙試管內產生的氣體能燃燒,且燃燒時發出淡藍色火焰③甲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與乙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為2:1④向水中加入少量濃硫酸或氫氧化鈉固體,則能使產生氣體的速度變大以上描述中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除③都正確 C.①② D.①②③【答案】B【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①②在電解水的實驗中,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結合二者的性質判斷;③生成氫氣的體積是氧氣體積的2倍;④水中的自由電荷移動能夠導電。【解答】①根據圖片可知,甲試管連接電源的正極,則甲試管內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①正確;②乙試管連接電源負極,則乙內產生的氣體是氫氣,燃燒時發出淡藍色火焰,故②正確;③甲試管內收集到的氧氣與乙試管內收集到的氫氣的體積比為1:2,故③錯誤;④向水中加入少量濃硫酸或氫氧化鈉固體,是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能使產生氣體的速度變大,故④正確。故選B。3.(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是我國東部地區人均水資演擁有量緯度變化情況的柱形圖。據此信息,下列有關該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的說法錯誤的是( )A.北緯40度附近最少B.低緯度地區較多C.此圖體現了水在時間上分布的不均勻D.先隨著緯度的升高而減少后隨著緯度的升高而升高【答案】C【知識點】降水的季節變化及降水量柱狀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從圖片提取信息,進而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解答】根據圖片可知,該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北緯40°附近最少,低緯度地區較多,故A、B正確不合題意;根據圖片可知,該地區人均水資源在空間上分布不均勻,隨著緯度的升高先減少后增加,故C錯誤符合題意,而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4.(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是某同學對水的一些認識 :①水 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②水是由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構成的 ;③水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 ;④在通常狀況下,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⑤在加熱的情況下,水會分解成氫氣和氧氣 ;⑥多種物質可以在水中溶解。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答案】D【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根據水的性質、組成和構成分析。【解答】 ①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錯誤;②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錯誤;③水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正確 ;④在通常狀況下,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正確 ;⑤在通電的情況下,水會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錯誤;⑥水是最常用溶劑,多種物質可以在水中溶解,正確;故選D。5.(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是電解水反應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B.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C.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分子重新組合成的過程水分子D.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答案】B【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對水電解的示意圖進行分析,弄清分子和原子的變化,進而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故A錯誤;B.根據圖片可知,水分子變化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說明了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故B正確;C.根據圖片可知,化學變化的本質是水分子分成氫原子與氧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組合,故C錯誤;D.根據圖片可知,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D錯誤。故選B。6.(2024八上·杭州月考)陸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而人類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它主要包括 ( )A.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B.大氣水、江河水、湖泊水C.江河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D.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答案】C【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解析】【分析】水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營養物質之一,它參體內內各種物質的化學反應,同時又是體內進行生化反應的良好場所,因為各種營養物質必須先溶解於水,然後才能通過種各種液體運往全身各種組織器官和細胞中,以發揮自身的作用。我國水資源并不豐富,世界很多地區依舊是缺水,水對人類很重要,因此節約用水。【解答】河流對人類有重要意義,除了生活和農業用水外,還具有航運,防洪,灌溉,養殖,旅游,調節氣候等功能。湖泊具有調節河川徑流、發展灌溉、提供工業和飲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溝通航運,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以及開發礦產等多種功能,淺層地下水比如井水也能為人利用,因此人類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它主要包括江河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7.(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四個情景中,物體受到的浮力減小的是( )A.從深水處走向海岸沙灘的游泳者B.從長江駛入大海的輪船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蛟龍號”潛水器D.在碼頭裝載貨物的輪船【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AC.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物體受到的浮力變化;BD.根據漂浮條件分析物體受到的浮力變化。【解答】A.當人從深水處走向海岸沙灘的游泳者,水的密度不變,但是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根據 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可知,受到的浮力變小,故A符合題意;B.從長江駛入大海的輪船,它始終處于漂浮狀態,即浮力等于重力,則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是不變的,故B不符合題意;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潛水艇,它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不變,故C不符合題意;D.在碼頭裝載貨物的輪船,由于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因貨物的重力不斷增大,所以浮力不斷變大, 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8.(2024八上·杭州月考)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下列關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水資源在空間上分配不均勻,但在時間上分配均勻B.南水北調工程主要影響了水循環的水汽輸送環節C.地球是一個巨大的“水球”,其中冰川水是地球總水體的主要部分D.我國水土流失、沙漠化、鹽漬化等現象比較嚴重【答案】D【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水循環;水資源的保護【解析】【分析】A.根據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判斷;B.根據水循環的知識判斷;C.根據地球上水體的構成知識判斷;D.根據我國環境保護的問題判斷。【解答】A.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夏秋季節多,冬春季節少,故A錯誤;B.南水北調工程主要影響水在地表的傳輸路徑,即改變了水循環的地表徑流環節,故B錯誤;C.海洋水是地球總水體的主要部分,故C錯誤;D.我國水土流失、沙漠化、鹽漬化等現象比較嚴重,故D正確,故選D。9.(2024八上·杭州月考)人們常用“浮筒打撈法”打撈沉船,做法是將幾個灌滿水的浮筒沉到水底并拴在沉船兩旁,把空氣壓進浮筒將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隨著浮筒一起浮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沉船在河底時,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B.浮筒充滿氣后,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C.沉船在水下上浮時,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小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時,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答案】B【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物體的沉浮條件:當浮力大于物體重力﹣﹣物體上浮;當浮力等于物體重力﹣﹣物體懸浮可停在液體內部任意一位置;當浮力小于物體重力﹣﹣物體下沉.【解答】解:A、沉船在河底時,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故A錯誤;B、浮筒充滿氣后,浮筒綁在沉船兩側時使整體體積增大,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總的浮力增大,排出浮筒中的水,浮筒的重力減小,當浮力大于重力時,沉船就會浮上來.故B正確;C、沉船在水下上浮時,船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水的密度不變,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不變,故C錯誤;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時,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故D錯誤.故選B.10.(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凡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B.溶液一定是無色透明的C.溶質一定是固體,溶劑一定是水D.一杯溶液中各部分性質一定相同【答案】D【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A.溶液肯定是混合物;B.有些溶液是有顏色的;C.根據溶液組成的知識判斷;D.根據溶液的均一性判斷。【解答】A.水是均一的、穩定的液體,但不是溶液,故A錯誤;B.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故B錯誤;C.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溶劑不一定是水,也可能是汽油、酒精等,故C錯誤;D.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一杯溶液中各部分性質一定相同,故D正確。故選D。11.(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甲乙兩臺秤上各有一個容器,一個裝滿水而另一個未裝滿水,現各將 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與容器壁、底都不接觸,則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兩臺秤的示數變化( )A.甲變小,乙不變 B.甲變大,乙不變C.甲不變,乙變大 D.甲變小,乙變大【答案】C【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注意分析手指浸入前后容器中水面的高度變化,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分析受到的壓強變化,根據F=pS分析受到壓力變化即可。【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甲中裝滿水,則浸入手指后水溢出,但是液面的高度不變。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水對底部的壓強不變。根據F=pS可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也不變,故臺秤所受壓力不變,那么它的示數不變;乙中沒有裝滿水,則浸入手指后,液面高度升高。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液體對底部壓強變大。根據F=pS可知,故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變大,因此臺秤的示數變大。故選C。12.(2024八上·杭州月考)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比較溶解能力大小的實驗方案,實驗結果如下:溫度℃ 使用的溶質 使用的溶劑 觀察到的實驗結果20 碘2g 酒精10g 全部溶解20 碘2g 水10g 部分溶解從上表中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物質溶解性的大小與溶質的性質有關B.物質溶解性的大小與溶劑的性質有關C.物質溶解性的大小與溫度有關D.物質溶解性的大小與溶質的質量有關【答案】B【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解析】【分析】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哪個因素發生改變即可。【解答】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溶質的種類、溫度相同,只有溶劑的種類不同,那么這個實驗得到:物質溶解性的大小與溶劑的性質有關,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13.(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有關洗滌問題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漬B.洗潔精可使餐具中的油污乳化C.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有助于洗去衣服上的血漬D.酒精能洗去鐵釘上的鐵銹【答案】D【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A.根據溶解的知識判斷;B.根據洗潔精的作用判斷;C.根據酶的催化作用判斷;D.根據鐵銹是否和酒精反應判斷。【解答】A.汽油能溶解衣服上的油漬,故A正確不合題意;B.洗潔精具有乳化作用,可使餐具中的油污乳化,故B正確不合題意;C.衣服上的血漬用加酶洗衣粉除去,即是利用洗衣粉中的酶把血漬分解而除去,故C正確不合題意;D.鐵銹不能于酒精反應,酒精不能洗去鐵釘上的鐵銹,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4.(2024八上·杭州月考)用彈簧測力計稱得容器和水的總重為5N(如圖甲),將體積為10cm3的物體A全部投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T1為0.4N(如圖乙).若將容器、水和浸投水中的物體A用彈簧測力計一起稱量(如圖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T2,則( )A.浸沒水中的物體A所受浮力為0.5NB.浸沒水中的物體A所受浮力為0.4N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T2為5.5ND.彈簧測力計的示數T2為5.1N【答案】C【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 AB.物體全部浸沒在液體中時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其自身體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浸沒水中的物體A所受浮力;CD.利用稱重法測浮力可求出物體重;圖丙中彈簧測力計提起容器、水、物體,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是這三者的總重力,據此可求出T2的大小。【解答】AB.根據題意可知,物體全部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物體受到的浮力為,故A、B錯誤;CD.根據題意可知,物體A全部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T1=0.4N,則物體的重力;圖甲中容器和水的總重為5N,即G總=5N;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容器、水和物體的總重力,即,故C正確,D錯誤。故選C。15.(2024八上·杭州月考)同一個正方體先后放入a、b、c三種液體中,靜止時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物體受到的浮力B.物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C.物體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力差不等D.液體的密度【答案】B【知識點】壓強大小比較;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AC. 物體在液體中漂浮或懸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結合浮力產生的原因判斷上下表面壓力差的大小關系;B.根據公式P=ρgh可求物體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D.已知物體在液體中浸入的體積和深度,比較排開液體體積大小,最后根據浮力公式F浮=ρgV排可求液體密度的大小關系。【解答】 AC.因為物體在a中懸浮,在b、c中漂浮,所以所受浮力相等。而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力差,因此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相等,故A、C錯誤;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力差,在b、c中,物體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為0,B.因浮力相同,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相同,又因為受力面積相同,所以在b、c中物體受到液體的壓強相同,即pb=pc。在a中,物體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不為0,受到的浮力還和bc中受到的浮力相同,所以在a中物體受到液體的壓強就要比b、c中的大,由此可知:pa>pb=pc,故B正確;D.由圖中可以看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最大的是a,其次是b、c。因為所受浮力相等,根據公式F浮=ρgV排可知,液體密度最小的是a,其次是b、c,故D錯誤。故選B。16.(2024八上·杭州月考)月球上的g值約為地球上g值的,地球上一個物體漂浮在一杯水中時,有的體積露出水面。如果將水杯及所浮物體一起搬到月球上去( )A.仍有的體積露出水面,但所受浮力減小B.仍有的體積露出水面,所受浮力不變C.由于物重減小,所以露出水面的體積將增加D.由于排開的水重減小,所以物體將沉到杯底【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漂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列式分析計算即可。【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物體在地球上處于漂浮狀態,所以F浮=G物,則ρ水gV排=ρ物gV物;那么得到:;物體和水搬到月球上,月球上的g值約為地球上g值的,水與物體密度不變,根據可知,則物體露出水面的體積不變;故選A。17.(2024八上·杭州月考)2023年3月,“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了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潛科考任務,搭載的“奮斗者”號多次完成了深度超過萬米的下潛。不考慮海水密度與潛水器體積的變化,潛水器在海面下下潛的過程中( )A.浮力不變,壓強變大 B.浮力變大,壓強變大C.浮力變大,壓強不變 D.浮力不變,壓強不變【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潛水器在水面下下潛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保持不變,所處的深度變大,利用F浮=ρgV排可知浮力的變化,利用p=ρgh可知所受壓強的變化。【解答】潛水艇下潛過程中,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液體的密度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的浮力大小不變,再根據液體壓強公式液體的密度不變,液體深度增大,故受到的壓強變大,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8.(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質量相等的A、B、C三個小球都放在水中,結果A球漂浮,B球懸浮,C球下沉到容器底部。若往水中加入食鹽,待食鹽溶解后,三個小球所受的浮力變化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球和B球所受的浮力變大,C球所受的浮力不變B.A球和B球所受的浮力不變,C球所受的浮力變大C.A球所受的浮力變大,B球和C球所受的浮力不變D.A球所受的浮力不變,B球和C球所受的浮力變大【答案】B【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往水中加入食鹽前,A球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B球懸浮,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球沉底,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往水中加入食鹽后,水的密度增大,A球仍為漂浮,A球受到的浮力還等于重力;所以A球浮力大小不變;B球將變為漂浮,則B球受到的浮力仍然等于它的重力;所以B球浮力大小不變;C球排開水的體積不變,而水的密度變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C球受到的浮力變大;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19.(2024八上·杭州月考)用圖像來描述物理過程或物理規律是很直觀的,如圖a所示為一立方體木塊,下面用一段細線與之相連(容器高比細線與木塊邊長大得多)。現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圖b所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在圖中可以準確描述拉力F隨深度h變化關系的圖像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細線被拉直前產生的拉力為0,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細線拉直后物體受到的浮力前后,進而確定細線產生的拉力變化即可。【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向容器中慢慢加水,開始時物體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物體靜止在容器底部,這段時間內細線產生的拉力為0。隨著水的增多,當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重時,處于漂浮狀態。此后,物體的位置隨著水面的升高而升高,這段時間細線產生的拉力還是0。當細線被拉直時,物體的位置不變,浸入的體積增大,則浮力增大,那么細線產生的拉力逐漸變大。當物體全浸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不變,那么這段時間內細線產生的拉力不變。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0.(2024八上·杭州月考)向一個塑料瓶中裝入密度為ρA的液體后密閉,把它分別放在盛有密度為ρ甲、ρ乙兩種液體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別為F甲、F乙,如圖所示,不計塑料瓶的質量和瓶壁、瓶蓋的體積,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ρ甲大于ρ乙,F甲大于F乙 B.ρ甲大于ρ乙,F甲等于F乙C.ρ甲小于ρ乙,F甲大于F乙 D.ρ甲小于ρ乙,F甲等于F乙【答案】D【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浮沉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判斷即可。【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塑料瓶在兩種液體上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根據圖片可知,瓶子排開液體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液體密度。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21.(2024八上·杭州月考)將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質:①面粉 ②食用油 ③食鹽 ④冰塊,分別投入四個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攪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形成懸濁液的是 ,形成乳濁液的是 。【答案】③;①;②【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解析】【分析】溶液是指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懸濁液是固體顆粒懸浮于液體中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乳濁液是液體小液滴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解答】①面粉不溶于水,以固體顆粒分散到水中,屬于懸濁液;②食用油不溶于水,以液體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屬于乳濁液;③食鹽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④冰塊是固態的水,把冰塊放到水中是同一物質的不同狀態,屬于純凈物。那么能形成溶液的是③,形成懸濁液的是①,形成乳濁液的是②。22.(2024八上·杭州月考)讀“水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水循環的環節:② ;④ 。(2)使自然界水循環連續進行的動力來自 。(3)圖中 等環節所構成的水循環使陸地上的不斷得到補充。【答案】(1)水體蒸發;降水(2)太陽輻射(3)大氣降水、地表徑流【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1)水循環的基本環節包括蒸發(包括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2)地面上的水體吸收太陽熱量而汽化成水蒸氣,在天空變成云。云中的小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形成降雨回到地面;(3)根據水循環的各個環節的作用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②是水體蒸發,④是大氣降水。(2)根據題意可知, 使自然界水循環的動力來自太陽輻射。(3)根據圖片可知,大氣降水、地表徑流等環節所構成的水循環使陸地上的不斷得到補充。(1)據圖可知,②是水體蒸發,④是大氣降水。(2)水循環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過吸收太陽的能量,水循環的動力來自太陽輻射。(3)由圖可知,圖中的大氣降水、地表徑流等環節所構成的水循環使陸地上的不斷得到補充。23.(2024八上·杭州月考)將一冰塊用細線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懸置狀態(如圖),在冰塊浸入的過程中,臺秤的讀數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在冰塊熔化過程中,容器內液面將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臺秤的讀數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已知:冰的密度為0.9×103kg/m3,酒精的密度為0.8×103 kg/m3;整個過程中無液體溢出。)【答案】增大;下降;增大【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首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冰塊受到浮力的變化,再根據相互作用力原理分析冰塊對酒精的壓力變化,最后分析臺秤的示數變化;(2)冰塊排開酒精的體積等于自身體積,比較冰塊熔化前后的體積變化即可;(3)熔化前冰塊上連接繩子,熔化后繩子的作用消失,根據熔化前后裝置總重力的承擔方式分析。【解答】(1)冰塊浸入的過程中,它所受浮力增大,而冰塊對酒精的壓力與酒精對冰塊的浮力是相互作用力,因此對酒精的壓力也增大,所以臺秤的示數增大。(2)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根據可知,冰熔化成等質量的水后體積變小,所以容器內液面將下降。(3)將冰塊、酒精、杯子視為一個整體,冰熔化前,該整體的重力由臺秤和繩子共同承擔,冰熔化后,繩子將不再有拉力,該整體的重力完全由臺秤承擔,由于該整體的重力不變,臺秤承擔的壓力增加,所以臺秤的示數變大。24.(2024八上·杭州月考)剛倒入玻璃杯中的雪碧會產生很多小氣泡。此時,將一些葡萄干加入杯中,有些葡萄干會沉入杯底,這些葡萄干表面因吸附足夠的小氣泡,受到的浮力 重力,從而上浮;上浮到液面后,由于小氣泡破裂,它們受到的浮力 重力,于是又沉入杯底。【答案】大于;小于【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當浮力大于重力時,葡萄干會加速上浮。(2)當上浮到液面,小氣泡破裂后,它排開水的體積減小,則葡萄干受到的浮力變小。當浮力小于重力時,于是又沉入杯底。25.(2024八上·杭州月考)碘是紫黑色晶體,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紅色溶液。(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質是 ,溶劑是 。(2)甲、乙、丙三個同學分別畫出下面的示意圖,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沒有畫出)。①如果乙同學的示意圖符合事實應該觀察到的現象是 。②根據你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圖符合事實。【答案】(1)碘;汽油;(2)下層顏色較深上層較淺;;甲【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1)由固體和液體組成的溶液,固體為溶質,液體為溶劑;(2)注意分析溶解過程中上下顏色的變化即可;(3)根據溶液的均一性解答。【解答】(1)碘是固體,汽油是液體,則碘的汽油溶液中,碘是溶質,汽油是溶劑;(2)① 如果乙同學的示意圖符合事實應該觀察到的現象是: 碘被汽油溶解,碘分子在下層聚集下層色較深上層較淺;②由于溶液是均一的,所以我在實驗中觀察的現象如甲所示。26.(2024八上·杭州月考)(1)如圖甲所示一個充氣的氣球下面掛一個金屬球,把它們放入水中某處恰能靜止,現把金屬塊及氣球的位置輕輕向下移一些,則它們會 ;(2)A、B、C三個實心小球的A、B體積相等,B、C質量相等,它們在水槽中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三個小球的浮力FA、FB、FC的大小關系是 ;(3)如圖丙重為0.5N的雞蛋漂浮在裝有淡鹽水的玻璃杯中,雞蛋受到的浮力是 N,若再往玻璃杯中加鹽,雞蛋受到的浮力將 (選項“變大”、“不變”或“變小”)。【答案】下沉;FA=FB=FC;0.5;不變【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氣球深度的變化得出所受的液體壓強的變化,根據液體壓強可得氣球的體積變化,由體積變化可得浮力的變化,由浮沉條件可知物體的運動情況。(2)已知A、B球的體積相同,由圖知A、B球排開水的體積大小關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導公式F浮=ρ水V排g比較A、B球受浮力的大小關系;(3)①雞蛋漂浮在水面上,此時雞蛋受到的浮力F浮=G。②若再往玻璃杯中加鹽,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判斷所受浮力的變化。【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原來氣球和金屬塊在水中懸浮,則所受浮力與氣球及金屬塊的重力相等。 把金屬塊及氣球的位置輕輕向下移一些, 此時深度變大,液體的壓強變大,則氣球體積變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此時它們受到的浮力變小,當浮力小于重力時,它們會下沉。(2)已知A、B球的體積相同VA=VB,所以排開水的題VA排=VB排,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它們后的的浮力FA=FB;B、C球的質量相等,則重力GB=GC,根據漂浮和懸浮的條件可知,它們受到的浮力FB=GB,FC=GC,則浮力FB=FC;所以浮力FA=FB=FC。(3)①雞蛋漂浮在淡鹽水中,根據物體沉浮條件可知,雞蛋受到的浮力為F浮=G=0.5N;②若再往玻璃杯中加鹽,鹽水的密度變大,雞蛋仍為漂浮狀態,則浮力等于重力,則雞蛋受到的浮力不變。27.(2024八上·杭州月考)有一長方體木塊,分別以圖甲和乙兩種方式漂浮在水面上,若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分別為F甲和F乙,則F甲 F乙(填大于、小于、等于)。如圖丙所示,圓錐體重為G,懸浮在水中時受到水對它向上的壓力為F1,向下的壓力為F2,這兩個力之間的大小關系為 。【答案】等于;F1>F2【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結合漂浮條件分析計算;(2)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比較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大小。【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則上表面不受液體的壓力,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因為所以。(2)根據圖片可知,圓錐體處于懸浮狀態,所以它受到的浮力;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所以。28.(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密度為ρ0的液體中有體積均為V的A、B、C三個實心物體,A正在向上運動,B靜止,此刻它們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A、FB、FC,三者的大小關系是 ,請寫出B物體所受的浮力表達式FB= ,B物體的密度為 。【答案】FA=FB=FC;ρ0Vg;ρ0【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較三者受到浮力的大小關系;(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計算B物體受到的浮力;(3)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計算B的密度。【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三個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們受到的浮力為FA=FB=FC(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B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液V排g=ρ0Vg;(3)B物體懸浮在液體中,根據物體沉浮條件可知,B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即ρB=ρ0。29.(2024八上·杭州月考)一個橋墩浸入水中的體積為10m3,橋墩受到的浮力為 N;一位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一只可樂瓶與一只乒乓球做“研究浮力產生原因”的實驗;如圖所示,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內,從上面倒入水(如圖甲),但乒乓球并不上浮,這是因為 ;若用手堵住瓶口(如圖乙),可觀察到乒乓球浮起,這是因為 。【答案】0;乒乓球底部不受水的向上的壓力;乒乓球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解析】【分析】(1)(2)(3)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在液體中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橋墩下端埋在泥土中,即下表面無液體,那么它下表面不受液體的向上的壓力,那么它不受浮力。(2)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內,從上面倒入水(如圖甲),但乒乓球并不上浮,這是因為:乒乓球下部沒有水,不受液體向上的壓力,所以乒乓球不受向上的浮力。(3)用手堵住瓶口,球的下表面會有水,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壓力,此時會產生浮力。由于它受到的浮力大于球的重力,因此乒乓球浮起。30.(2024八上·杭州月考)小華同學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圓柱體物塊,當圓柱體物塊下表面與水面相平時開始緩慢下降,如圖甲所示:(1)根據(a)圖可知,圓柱體物塊的質量m= kg;(2)分析(a)(c)兩圖可知,圓柱體物塊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F浮= N;(3)分析 兩圖可得出,浸在同種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4)比較(c)(d)兩圖可得出:當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不隨 改變;(5)小華完成圖甲所示的實驗后,把水換成另一種液體重復上述實驗,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出圖乙所示的彈簧測力計拉力F隨物體下降高度h變化的圖像,那么物體浸沒在這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為F浮'= N,這表明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還跟 有關;(6)綜合分析上述實驗可知,圓柱體物塊的密度是 kg/m3,所用的另一種液體的密度是 kg/m3。【答案】0.6;5;b、c;深度;4;液體密度;1.2×103;0.8×103【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 (1)根據圖a得出圓柱體的重力大小,然后根據公式G=mg求出圓柱體的質量;(2)由圖c及a根據F浮=G-F得出所受浮力的大小;(3)比較b、c兩圖的不同點,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4)根據圖片分析浮力大小與進入液體深度的關系;(5)根據物體完全浸沒時測力計的示數及其重力求出浮力,根據浮力大小的變化跟液體密度有關;(6)根據F浮=G-F示計算出在水中和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根據,計算出物體的體積,根據出物體的密度,根據計算出液體的密度。【解答】(1)根據a圖可知,物塊的重力G=6N,則圓柱體的質量;(2)根據圖片a、c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為;(3)根據圖片可知,b、c中只有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同,那么得到:浸在同一種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4)根據圖片c、d可知,物體浸沒后,下沉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即物體所受浮力不變,那么得到:物體受到的浮力不隨深度改變。(5)根據乙圖可知,物體完全浸沒時測力計的示數為2N,則物體受到的浮力為;根據題意可知,此時只有液體的密度不同時,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同,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有關。(6)物體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為;因物體浸沒在水中,故;物體A的密度;液體的密度。31.(2024八上·杭州月考)小云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1)分析b、c兩次實驗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與 有關;(2)分析c、d兩次實驗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與浸沒深度 ;(3)分析c、e兩次實驗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與 有關;(4)若先完成實驗c,再完成實驗a,則測得的浮力將 (選填“偏大”或“偏小”)。【答案】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無關;液體的密度;偏大【知識點】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 (1)(2)(3)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物體浸沒的深度有關,實驗探究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分析三組實驗中相同的因素和不同的因素,利用控制變量法得出結論,利用稱重法求出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4)根據物體帶有水分析重力變化,得出浮力的變化。【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b、c兩次實驗中只有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說明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2)根據圖片可知,c、d兩次實驗可知,物體所處的深度不同,但是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說明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到液體的深度無關。(3)根據圖片可知,c、e兩次實驗可知,只有液體的密度不同,說明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密度有關。(4)根據題意可知,若先完成實驗c,再完成實驗a,由于物體會帶有一定的液體,導致測得的重力偏大,由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變大。32.(2024八上·杭州月考)小胡同學在水槽中洗碗,一個大的瓷碗正漂浮在水槽中。小胡用水槽中的水把碗裝滿,碗就會沉入水槽底部,此時碗所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時碗所受到的浮力 (選填“大”、“小”、“不變”),水槽中的水面將會 (選填“上升”、“下降”、“不變”)。【答案】小;下降【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33.(2024八上·杭州月考)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制作能夠方便鑒別液體種類的儀器。他們猜測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液體的種類存在某種關系,并進行實驗探究。實驗時,該小組同學選用一個圓柱形的瓶子,內裝不同質量的細沙,先后漂浮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并用儀器測出每一次實驗時瓶和細沙的總質量及圓柱形的瓶子底部所處的深度h(已知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分別為ρ甲和ρ乙),如右下圖所示。記錄的數據如表一、表二所示。實驗序號 瓶和沙總質量(千克) 深度h(米)1 0.2 0.092 0.4 0.183 0.6 0.27實驗序號 瓶和沙總質量(千克) 深度h(米)4 0.2 0.075 0.4 0.146 0.6 0.21(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或4、5、6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結論:漂浮在同種液體中的圓柱形瓶子,它浸在液體中的深度與瓶和沙的總質量成 比。(2)分析比較實驗數據及相關條件,可知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關系是ρ甲 ρ乙(填“<”、“>”或“=”)。(3)實驗序號1的這次實驗,圓柱形瓶子所受的浮力為 牛(g取10牛/千克),若圓柱形瓶子的底部面積為0.002米2,則甲液體的密度為 千克/米3(結果保留小數點后1位)。【答案】正;;2;1.1【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分別計算實驗序號1、2、3或4、3、6的中瓶子和沙的總質量和浸入深度的比值,進而確定二者之間的數量關系(2)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物體自身的重力,由實驗序號1和4或2和5或3和6可知,瓶子和沙的總質量相等,則瓶子所受的浮力相等,瓶子浸在甲液體中的深度大,則浮力相等時排開甲液體的體積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3)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物體自身的重力,實驗序號1的這次實驗,圓柱形瓶子所受的浮力等于瓶和沙的總重力,利用公式F浮=G物=mg求得瓶子受到的浮力。再利用公式F浮=ρ液gV排=ρ液gSh解得甲液體的密度。【解答】(1)比較實驗序號1、2、3或4、3、6的數據可知,瓶子浸入深度與瓶子和沙子的總質量的比值相等,那么得到:漂浮在同種液體中的圓柱形瓶子,它浸在液體中的深度與瓶和沙的總質量成正比。(2)根據序號1和4(或2和5或3和6)兩次實驗可知,漂浮在液體中的瓶子和沙的總質量相等,根據F浮=G=mg可知,則瓶子受到的浮力相等。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h甲>h乙,則V排甲>V排乙,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液體密度ρ甲<ρ乙。(3)根據表格可知,序號1的實驗中瓶和沙的總質量m=0.2kg,則瓶受到的浮力F浮=G=mg=0.2kg×10N/kg=2N;又因為F浮=ρgV排=ρgSh,所以。34.(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甲所示,一個邊長為1m的正方體靜止在湖底,上表面離水面深度為h。現用一根粗細和重力不計的繩子,直至完全拉出水面,在整個拉動過程中物體始終保持勻速運動,ρ水=1.0×103kg/m3)求:(1)物體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牛?(2)物體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繩子的拉力是多少牛?(3)物體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答案】解:(1)根據題意可知,正方體的體積為V=L3=(1m)3=1m3,物體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m3=1×104N;答:物體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1×104N。(2)根據乙圖可知,露出水面后繩子的拉力即為物體的重力G=3×104N,物體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繩子的拉力為F1=G﹣F浮=3×104N﹣1×104N=2×104N;答:物體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繩子的拉力是2×104N。(3)物體的質量為物體的密度為答:物體的密度是3×103kg/m3。【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 (1)已知正方體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計算正方體受到的浮力;(2)當重物未露出水面時,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拉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根據力的平衡條件求得繩子拉力的大小;(3)根據G=mg計算出物體的質量,再根據密度公式計算出物體的密度。35.(2024八上·杭州月考)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某同學的發明作品《浮力秤》參加了展評,該作品可方便地稱量物體的質量,其構造如圖所示,已知小桶底面積為,總長為20cm,盤中不放物體時,小筒浸入水中的長度為8cm;(1)小筒和秤盤的總重力是多少N?(2)該秤能稱出物體的最大質量是多少kg?(3)該同學把秤的讀數均勻地刻在小筒上,為什么刻度是均勻的?(取)【答案】解:(1)根據V=Sh可知,小筒排開水的體積為;因小筒和秤盤是漂浮在水面上,則小筒和秤盤的總重力。答:小筒和秤盤的總重力是0.8N。(2)該秤測物體的最大質量時,小桶浸入水中的體積;此時物體和小筒秤盤的總重力;故此時物體的重力為;此時物體的質量為;答:能稱出物體的最大質量是0.12kg。(3)綜上所述,物體質量,因液體密度、小筒底面積S、小筒質量 都是定值,故物體質量與小筒浸入的深度是一次函數關系。因此刻度是均勻的。答:物體質量與小筒浸入的深度是一次函數關系,故小筒上的刻度(即代表了小筒的深度)是均勻的。【知識點】重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小筒和秤盤是漂浮在水面上,故它們的總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故只要根據F浮=ρ液gV排求出浮力,即為小筒和秤盤的總重力。(2)該秤的原理是利用了漂浮時物體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該秤能測出物體質量的前提是小筒能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當小筒整個浸入水中時,所能秤出物體質量是最大的。此時物體和小筒秤盤的總重力等于小筒所受的浮力。(3)刻度是否均勻,取決于小筒浸入的深度與物體的質量是否成正比或一次函數關系。36.(2024八上·杭州月考)2022年5月15日新聞,“巔峰使命”珠峰科考項目組成功將自主研發的浮空艇從海拔4300米的營地升空到9000米,創造了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假設在此前的一次實驗中,浮空艇(表皮很薄的氣囊)體積為,內部充有氦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其密度為,浮空艇的表皮及外壁儀器艙總質量為,浮空艇用纜繩系在一輛錨泊車上(如圖),該浮空艇周圍空氣的密度為,g取10N/kg,纜繩的重力不計,儀器艙體積可忽略不計。求:(1)浮空艇內氣體的質量;(2)浮空艇所受到的浮力;(3)為了有效控制浮空艇,要求錨泊車的重力是纜繩拉力的三倍,則錨泊車的質量是多少?【答案】解:(1)根據題意可知,浮空艇內氣體的質量;答:浮空艇內氣體的質量為。(2)浮空艇排開空氣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則浮空艇所受到的浮力。答:浮空艇所受到的浮力為。(3)浮空艇和艇內氣體的總重力;纜繩拉力;因為錨泊車的重力是纜繩拉力的三倍,所以錨泊車的重力;錨泊車的質量答:錨泊車的質量。【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重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 (1)根據求浮空艇內氣體的質量;(2)根據F浮=ρ空氣gV排求浮空艇所受到的浮力;(3)根據G=mg求出浮空艇和艇內氣體的總重力,根據力的平衡條件求出纜繩拉力,根據錨泊車的重力是纜繩拉力的三倍可求出錨泊車的重力,利用G=mg求出錨泊車的質量。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作業科學試卷(一)(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作業科學試卷(一)(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