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科學試題1.(2025九上·長興期末)按合理膳食要求,每日三餐攝入各類食物構成的膳食大致比例為( )A.B.C.D.2.(2025九上·長興期末)根據下表判斷,肉類變質過程中酸堿性的變化趨勢是( )名稱 新鮮肉 次鮮肉 變質肉pH 5.8~6.2 6.3~6.6 >6.7A.酸性變強 B.酸性變弱 C.酸性不變 D.堿性變弱3.(2025九上·長興期末)健康人用餐后,體內血糖濃度會先上升再下降,然后趨于平穩。使血糖濃度下降的激素是( )A.生長激素 B.甲狀腺激素 C.腎上腺素 D.胰島素4.(2025九上·長興期末)“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是重要的科學觀念。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某物理性質的是( )A.酒精用作燃料 B.氫氧化鋁用于治療胃酸過多C.熟石灰用來改良酸性土壤 D.濃硫酸用作干燥劑5.(2025九上·長興期末)某番茄無土栽培營養液的配方中含有下列物質,其中屬于復合肥的是( )A.MgSO4 B.Ca(NO3)2 C.NH4H2PO4 D.K2SO46.(2025九上·長興期末)鎘(Cd)是鎳鉻電池的重要材料,它可以從銅鎘渣(主要含有鎘、鋅、銅等單質)中分離回收,其過程如圖,則鎘、鋅、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A.鋅>銅>鎘 B.鋅>鎘>銅 C.鎘>鋅>銅 D.鎘>銅>鋅7.(2025九上·長興期末)在①氧化鐵 ②金屬鋅 ③氫氧化銅 ④氯化鋇溶液四種物質中,跟稀硫酸、稀鹽酸都能發生反應且反應中表現了“酸的通性”的組合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5九上·長興期末)下列物質按氧化物、鹽、混合物順序排列的是A.氧化銅 純堿 煤炭B.二氧化碳 硫酸 食鹽水C.氧氣 硫酸銅 石灰水D.高錳酸鉀 燒堿 鐵合金9.(2025九上·長興期末)將人血永久涂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將圖中10移到視口中央,應將涂片向右上方移動B.要使觀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圖中的結構1C.圖中9具有運輸氧的功能D.如果圖中8的數量低于正常值,則此人可能患有貧血10.(2025九上·長興期末)下列情況物體的內能增加且改變內能的方法只是熱傳遞的是( )A.用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時,氣筒壁發燙B.用砂輪磨刀時,刀具發燙C.冬天用熱水袋捂手時,手會感到暖和D.貯氣罐里的氣體向外噴瀉時,氣罐壁的溫度變低11.(2025九上·長興期末)某同學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酒精濃度 0(清水) 0.25% 1% 10% 20%每10秒水蚤心跳次數(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A.水蚤心率隨酒精濃度升高而升高B.酒精濃度對水蚤心率沒有影響C.酒精濃度太高會導致水蚤死亡D.水蚤心率隨酒精濃度降低而降低12.(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能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圖中的食物燃燒時,是將儲存在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B.乙圖中的塞子彈出,其能量轉化與內燃機工作時的壓縮沖程相同C.丙圖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只有物質的變化,沒有能量的轉化D.丁圖氫彈爆炸時釋放核能與燃料燃燒釋放內能原理相同13.(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是測量貨車質量的地磅示意圖,貨車的質量可以通過電流表的示數轉換測出,為定值電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貨車的質量變大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B.貨車的質量變大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變大C.貨車的質量變大時,整個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小D.將電流表直接換成電壓表也能顯示貨車質量的變化14.(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為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藥品需平鋪在試管底部,使反應更加充分B.試管口需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C.試管內藥品加熱前,需先通氫氣排盡試管內空氣D.反應結束后,先停止通氫氣、再撤去并熄滅酒精燈15.(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所示,一根木棒AB在O點被懸掛起來,AO=OC,在A、C兩點分別掛有兩個和三個相同的鉤碼,木棒處于水平平衡。如在木棒的A、C兩點各增加一個同樣的鉤碼,則木棒( )A.繞O點順時針方向轉動 B.繞O點逆時針方向轉動C.仍保持平衡 D.平衡被破壞,轉動方向不定16.(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為SpaceX公司成功用機械臂捕獲“星艦”火箭助推器,首次實現發射塔原位回收。火箭下降過程重力勢能不斷 。火箭助推器在下降過程中其噴射器還在工作這是為了減小其接觸機械臂時的 能。17.(2025九上·長興期末)根據下列兩個科學實驗,完成相關填空。(1)標有“6V、1.5W”的小燈泡,通過它的電流隨兩端電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第一組同學把這樣的兩只燈泡串聯起來,接在8伏的電源兩端,則電路的總功率為 。第二組同學把這樣的兩只燈泡并聯起來,接在 伏的電源兩端,電路的總功率將和第一組相同;(2)提純混有硫酸的硫酸鐵溶液,可在該溶液中加入足量 后,過濾。上述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8.(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人與細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細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單位,其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主要來源于人攝入食物中的 ;其中 可以幫助組織的修復。(均選填圖中營養素)19.(2025九上·長興期末)實驗室有一瓶標簽殘缺的試劑(如圖),老師告訴小明,這瓶試劑是氫氧化鈉、氯化鈉、硝酸鈉、碳酸鈉溶液中的一種。為確定該試劑成分,小明進行如下系列實驗:(1)取2毫升該試劑于試管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發現溶液不變色。則推斷試劑不可能是 溶液。(2)再取2毫升該試劑于試管中,滴入AgNO3溶液后,根據 的現象,小明確定該試劑是氯化鈉溶液。(3)請列舉氯化鈉在生活中的一種用途 。20.(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1所示,中國“人造太陽”——大型核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實現1.2億攝氏度101秒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世界新紀錄。(1)“東方超環”的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即通過 (選填“核裂變”或“核聚變”)釋放巨大的核能;(2)如圖2為核電站發電流程圖,在核電站的發電過程中,能量轉化過程是:核能內能 電能;(3)核電清潔、經濟,但一旦發生核泄漏,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核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核燃料或核廢料具有 。21.(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所示,A、B兩個滑輪組成的滑輪組中, (選填“A”或“B”)是動滑輪,在不考慮滑輪重、繩重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時,以的速度勻速拉動物體,物體與桌面的摩擦力是60N,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 m/s,拉力F為 N。22.(2025九上·長興期末)靈靈比較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性質,做了下面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對比甲、乙實驗,說明具有吸水性的固體是: 。(2)取出培養皿并配置溶液,久置于空中,則兩個培養皿中會出現渾濁的溶液是: 。(3)丙、丁處反應產生的氣體是 。23.(2025九上·長興期末)小科想知道標有“3.8V”字樣的小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功率,于是連接了如圖所示的實驗電路。電源電壓6V恒定不變,滑動變阻器規格為“50Ω 1A”。(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 (2)正確連接電路,閉合開關,發現小燈泡不亮。小科觀察到兩電表的示數情況是 ,由此判斷故障是小燈泡斷路;(3)排除故障后,小科進行了正確操作,觀察到的現象和測得的數據如下:實驗次數 1 2 3 4 5發光情況 很暗 較暗 較亮 亮 很亮電壓U/V 1 2 3 3.8 4.5電流I/A 0.2 0.22 0.25 0.30 0.34由表中數據可得,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W;(4)小科根據表中數據,計算了各次實驗的燈絲電阻,分析后認為,閉合開關前燈絲的阻值小于5Ω,小科的理由是 。24.(2025九上·長興期末)小科學習了堿和鹽的性質后,將少量硫酸銅溶液滴入2毫升氫氧化鈉溶液中,沒有觀察到預期的藍色絮狀沉淀,這是為什么呢?【猜想】猜想一: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放熱,使氫氧化銅的溶解度增大。猜想二:生成的氫氧化銅繼續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實驗】實驗操作及現象如圖所示:A組C組現象:固體不溶解現象:固體不溶解現象:?(1)為了驗證猜想一,小科應選擇 兩組實驗進行對比。根據實驗結果,猜想一 (選填“成立”或“不成立”)(2)若猜想二正確,則C中“?”處應填寫的現象是 。(3)查閱資料得知:氫氧化銅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生成可溶物。小科再次做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時,他應該怎么做才能立即觀察到預期的藍色絮狀沉淀?請你寫出一種方法: 。25.(2025九上·長興期末)某同學在電學實驗的復習時,進行了如下的知識梳理:(1)在利用圖甲“測量未知定值電阻的阻值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2)在利用圖乙“研究小燈泡的電阻”實驗中,讓小燈泡的溫度逐漸升高的操作是:向A端調節滑片使燈泡的亮度逐漸變 ;(3)在利用圖乙“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的實驗原理是: ;(4)在利用圖丙“研究電功率與電壓的關系”中將兩個規格不同(阻值不同)的燈泡串聯的目的是: 。26.(2025九上·長興期末)小科在學習金屬活動順序表時發現,氫排在銅的前面。推測氫氣可以置換出銅鹽溶液中的銅,但在向硫酸銅溶液中通氫氣后沒有觀察到有金屬銅生成,產生了疑問。查閱資料后,重新實驗,證明了推測。【查閱資料】①石墨含大量氣孔,能導電可以作為電極。②活性氫(用表示)可以在常溫下置換硫酸銅溶液中的銅。③電解水時附著在電極上的氫氣為活性氫,但一般電極上附著的活性氫極少。【實驗研究】1.設計如圖所示裝置,利用某金屬和石墨充當電極進行電解水實驗。2.當石墨電極上有大量氣泡出現時,取出石墨電極,立即將其插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石墨電極表面有紅色固體生成。3.將紅色固體放入稀硫酸中,沒有變化,證明氫氣可以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實驗分析及拓展】(1)圖中石墨電極為 (選填“電極”或“電極”),其電極上產生了活性氫。(2)請寫出活性氫()可與硫酸銅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該反應屬于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3)小科同學將反應后的金屬電極也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發現電極表面有紅色固體生成,能否證明金屬電極上也產生了活性氫,為什么? 。27.(2025九上·長興期末)興趣小組為了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設計了如下實驗。①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混勻,制成酵母葡萄糖酸,慢步適宜溫度下水浴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定葡萄糖初始濃度值為44.1克·升 。②取12支試管,等分成A、B兩組,在A組試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同時,在兩組試管中________,將兩組試管同置適宜溫度下水浴加熱。③15分鐘后測定葡萄糖濃度值,求平均值,再分別計算有氧、無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數據記錄如下表。葡萄糖濃度/克·升 葡萄糖分解速率/克·(升·分鐘) A組 33.6 0.7B組 38.1 __________(1)②中空白處的步驟為 。(2)表中空白格的數值為 。(3)分析表中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實驗中置于適宜溫度下水浴加熱的目的是 。28.(2025九上·長興期末)安全用電,人人有責。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1是家庭電路示意圖。插座與燈泡的連接方式是 聯。閉合開關后,燈泡不亮,測電筆分別插入插座的三個孔中都不發光,則電路故障是 斷路。(2)家用電能表如圖2所示。能接入電路中用電器的最大總功率為 。若家中僅有電飯鍋工作,5min內電能表指示燈閃爍了300次,電飯鍋在這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是 J。29.(2025九上·長興期末)人體是一個協調配合、和諧統一的整體。如圖為小寧同學精心繪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內分泌和循環系統間關聯的概念圖解,其中①②代表氣體,③④代表生理過程。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作答:(1)小寧吃的早餐主要在消化道中的 處被消化和吸收,后隨血液送達組織細胞,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解利用,提供能量。(2)若體檢時發現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圖中 (填序號)所示的生理過程異常所致。(3)小腸絨毛壁、肺泡壁、毛細血管壁、腎小球壁、腎小囊內壁等結構的共同特點都是由一層細胞構成,利于物質交換。這充分體現出結構和功能相 的生物學觀點。30.(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所示,工人用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為400N的窗玻璃,所用的豎直拉力為250N,窗玻璃上升的高度為,用時。求:(1)所做的有用功;(2)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3)動滑輪的機械效率。31.(2025九上·長興期末)往100g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8%的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根據實驗事實繪制了如圖所示曲線,分析并計算:(1)段表示氫氧化鈉與混合物中的 發生反應。(2)c點時溶液中溶質是 。(3)求反應前混合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 。32.(2025九上·長興期末)動能回收是現今電動汽車的節能技術之一,其原理是正常行駛時電機帶動車輪轉動,車輛前進;制動時(剎車)電機通過差速器使得電機逆向旋轉,啟動發電功能,并儲存到電池中,以減少能源損失和提高能效。XX電動汽車相關數據如表1所示。進行了1天動能回收測試,數據如表2所示。(注:電池包總輸出的電能等于消耗電池容量加動能回收的電能)XX電動汽車車重(kg) 2200 快速充滿電時間 2.5h最大續航里程(km) 700 電池容量(kW·h) 180百公里加速時間(s) 4.6 能量利用率 80%表1動能回收測試行駛總路程(km) 400電池包總輸出(kW·h) 120動能回收(kW·h) 20表2(1)制動時電機將汽車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的原理是 ;(2)動能回收測試當天該電動汽車的平均牽引力為多少 ?(能量利用率80%)(3)若路況與動能回收測試相同,該電動汽車一次充滿電能否達到其最大續航里程 ?(通過計算回答)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食物與營養【解析】【分析】根據人體營養素的知識,結合膳食平衡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在“平衡膳食寶塔”中,由下往上第一層為谷物類,主要提供淀粉等糖類,能提供能量;第二層為瓜果蔬菜類主要提供維生素;第三層為肉類等動物性食品;第四層為奶制品、豆制品,第五層為油脂類。故選A。2.【答案】B【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當溶液的pH<7時,隨著pH的減小酸性增強。【解答】A、肉變質過程中,pH增大,酸性減弱,故A錯誤;B、肉變質過程中,pH增大,酸性減弱,故B正確;C、肉變質過程中,pH增大,酸性減弱,故C錯誤;D、肉呈酸性,不是堿性,故D錯誤;故答案為:B。3.【答案】D【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根據激素對人體的作用分析判斷。【解答】生長激素的作用是調節生長發育;腎上腺素具有促進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甲狀腺激素的作用是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胰島素能調節糖代謝,促進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4.【答案】D【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了酒精的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B、氫氧化鋁用于治療胃酸過多,是利用了氫氧化鋁能與胃液中的鹽酸反應的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C、熟石灰用來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能與酸發生中和反應的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D、濃硫酸用作干燥劑,是利用了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故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5.【答案】C【知識點】鹽與化肥【解析】【分析】根據化肥的分類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為磷肥,含鉀元素的化肥為鉀肥,含兩種或以上營養元素的為復合肥。【解答】復合肥是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至少兩種的物質,所給物質中NH4H2PO4 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屬于復合肥;故選C。6.【答案】B【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活動性強的金屬可以將活動性弱的金屬從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向銅鎘渣加入足量稀鹽酸,過濾得到銅,則鋅、鎘都能夠與稀鹽酸反應,銅不與稀鹽酸反應,那么鋅和鎘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銅。然后向濾液中加入適量鋅,過濾后得到鎘和氯化鋅溶液,說明鋅的活動性比鎘強,則三種金屬活動性的順序是鋅>鎘>銅。故選B。7.【答案】B【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酸的通性:①石蕊遇酸變紅色,無色酚酞遇酸不變色;②與堿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③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④與鹽反應生成鹽和新酸;⑤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據此分析即可。【解答】氧化鐵、金屬鋅和氫氧化銅都能與稀硫酸和稀鹽酸反應;而氯化鋇能夠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不能和稀鹽酸反應,所以能夠與兩種酸反應表示“酸的通性”的組合是①②③。故選B。8.【答案】A【知識點】酸、堿、鹽的鑒別;常見物質的分類;氧化物【解析】【分析】 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鹽是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混合物含有不同的物質。【解答】 A.氧化銅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純堿是碳酸鈉,屬于鹽,煤炭含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A正確;B.二氧化碳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硫酸屬于酸,食鹽水屬于混合物,故B錯誤;C.氧氣屬于單質,硫酸銅屬于鹽,石灰水屬于混合物,故C錯誤;D.高錳酸鉀含有三種元素,不屬于氧化物,燒堿屬于堿,鐵合金屬于混合物,故D錯誤。故選A。9.【答案】D【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血液【解析】【分析】由圖可知,1是粗準焦螺旋,2是細準焦螺旋,3目鏡,4轉換器,5物鏡,6遮光器,7反光鏡,8紅細胞,9血小板,10白細胞,11血漿。像在視野中的什么方位,就向什么方位移動玻片,能將像移至視野中間。【解答】A、顯微鏡內的成像是左右上下顛倒的倒像,所以將圖中10白細胞位于左下方移到視野中央,應將涂片向左下方移動,故A錯誤。B、要使觀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圖中的結構2細準焦螺旋,使鏡筒的升降幅度較小,故B錯誤。C、圖中9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凝血,故C錯誤。D、紅細胞的功能是運輸氧氣,如果圖中8紅細胞的數量低于正常值,則此人可能患有貧血,需要補充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故D正確。故答案為:D。10.【答案】C【知識點】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解析】【分析】改變物體內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熱和壓縮氣體做功,做功實質是能量的轉化;熱傳遞實質是熱量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是從一個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有傳導、對流和輻射三種式。【解答】 A、用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時,氣筒壁發燙。這是因為壓縮氣體做功,對氣體做功,氣體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通過熱傳遞氣筒壁溫度也升高,此過程主要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而不是單純的熱傳遞,所以 A 選項不符合要求。B、用砂輪磨刀時,刀具發燙。這是由于刀具與砂輪之間相互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使刀具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這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并非熱傳遞,所以 B 選項不符合。C、冬天用熱水袋捂手時,手會感到暖和。熱水袋溫度較高,手的溫度較低,熱量從熱水袋傳遞到手上,使手的內能增加,這一過程中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手的內能,符合題目中物體內能增加且改變內能的方法只是熱傳遞的要求,所以 C 選項符合。D、貯氣罐里的氣體向外噴瀉時,氣罐壁的溫度變低。這是因為氣體膨脹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氣罐壁的溫度也隨之變低,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不符合題意,所以 D 選項不符合。故答案為:C。11.【答案】C【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分析】根據表格數據分析酒精濃度對水蚤心跳次數的影響即可。【解答】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當酒精的體積分數達到20%時,水蚤會因為酒精濃度過大,神經系統被完全麻醉而導致心跳停止(心率是0),引起死亡。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12.【答案】A【知識點】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解析】【分析】對各個圖片進行分析,確定其中包含的能量轉換過程即可。【解答】A. 甲圖中的食物燃燒時,是將儲存在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故A正確;B.塞子彈出時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其能量轉化與汽油機工作時的做功沖程相同,故B錯誤;C.植物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生物質能,故C錯誤;D.氫彈爆炸時釋放的核能是原子核聚變產生的,燃料燃燒釋放內能是化學能轉化而來的,故D錯誤。故選A。13.【答案】B【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圖片確定電路的串并聯關系,以及電表所測的物理量,利用歐姆定律,結合串聯電路的特點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解答】ABC.根據圖片可知,貨車的質量變大時,滑片向下移動,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的電阻變小,由電阻的串聯特點可知,電路的總電阻變小,由歐姆定律可知,電流表的示數變大。根據U=IR可得,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變大。根據可得,整個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大,故AC錯誤,B正確;D.將電流表換成電壓表,電壓表串聯電路中,測量電源電壓,它的示數不變,不能測量貨車的質量,故D錯誤。故選B。14.【答案】D【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解析】【分析】根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現象、結論和注意事項分析判斷。【解答】A.為了增大氧化銅與氫氣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加充分,因此藥品需平鋪在試管底部,故A正確不合題意;B.冷凝水倒流會引起試管炸裂,因此裝置中試管口需略向下傾斜,故B正確不合題意;C.為了避免加熱時發生爆炸,則在給試管內藥品加熱前,需先通氫氣排盡試管內的空氣,故C正確不合題意;D.實驗結束后,先熄滅酒精燈再停止通氫氣,要繼續通氫氣至試管冷卻為止,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銅再次被氧化,故D錯誤。故選D。15.【答案】C【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析】【分析】杠桿是否平衡,取決于支點兩側力和力臂的乘積大小,根據題意計算出二者大小,然后比較即可。【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當AO=OC時,如果兩點懸掛鉤碼的質量相等,那么說明此時O為杠桿的支點。而此時兩邊的力不同,說明杠桿的重心不在O點,因為右邊受到的力大于左邊受到的力,所以杠桿的重心在O點的左側。設杠桿的重心在D,一個鉤碼重為G,如圖:因為杠桿原來平衡,所以:F左OA+G0×OD=F右OC;2G×OA+G0×OD=3G×OC;G0×OD=G×OC=G×OA;再各加一個鉤碼后,左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為:3G×OA+G0×OD=3G×OA+G×OA=4G×OA;右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為:4G×OC=4G×OA;可見,增加鉤碼后兩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相等,所以杠桿仍平衡。故選C。16.【答案】減小;機械【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解析】【分析】(1)重力勢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變化有關;(2)動能與質量和速度變化有關,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分析火箭的機械能的變化即可。【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火箭下降過程中,質量不變,但是高度降低,則它的重力勢能不斷減小。(2)根據題意可知,火箭助推器在下降過程中,火箭的質量不變,速度變小,則動能減小;高度降低,則重力勢能減小。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可知,這是為了減小其接觸機械臂時的機械能。17.【答案】(1)1.6W;4(2)氧化鐵;見解析【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①首先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計算出每個燈泡的電壓,然后根據圖像確定此時的電流,最后根據P=UI計算總功率;②首先根據二者功率的大小關系計算每個燈泡的實際功率,然后對照圖像確定此時通過燈泡的電壓和電流即可。(2)除雜的原則:不與除雜試劑反應,不引入新的雜質。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即可。【解答】(1)①根據題意可知,兩燈泡串聯時,電壓與電阻成正比;由于兩只燈泡的規格相同,所以二者電阻相同,則兩燈泡分得的電壓相同,則兩每只燈泡兩端的電壓都為4V,由圖像知道,當U=4V時,I=0.2A,故電路的總功率;②把這樣的兩只燈泡并聯起來,每個燈泡的實際功率是由圖像知道,當U=4V時,I=0.2A,由知道,此時燈泡的實際功率是0.8W,由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知道,兩只燈泡兩端的電壓相等均為4V。(2)提純混有硫酸的硫酸鐵溶液,可在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鐵,即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水,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1]兩燈泡串聯時,由于兩只燈泡的規格相同,所以兩燈泡分得的電壓相同,則兩只燈泡串聯接在U總=8V的電源兩端時,每只燈泡兩端的電壓都為4V,由圖像知道,當U=4V時,I=0.2A,由于串聯電路處處電流相等,所以電路電流為0.2A,故電路的總功率[2]把這樣的兩只燈泡并聯起來,由于電路的總功率將和第一組相同,所以,每個燈泡的實際功率是由圖像知道,當U=4V時,I=0.2A,由知道,此時燈泡的實際功率是0.8W,由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知道,兩只燈泡兩端的電壓相等均為4V。(2)[1][2]提純混有硫酸的硫酸鐵溶液,可在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鐵,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再過濾除去過量的氧化鐵,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8.【答案】糖類;蛋白質【知識點】食物與營養【解析】【分析】根據人體營養素的知識,以及營養素對人體的用途分析解答。【解答】 如圖人與細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細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單位,其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主要來源于人攝入食物中的。而蛋白質是細胞和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組織的修復和更新。19.【答案】氫氧化鈉、碳酸鈉(或NaOH、Na2CO3);產生白色沉淀;做調味品(合理即可)【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1)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中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2)根據氯離子的檢驗方法解答;(3)根據食鹽在生活中的用途解答。【解答】(1)取2毫升該試劑于試管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發現溶液不變色,說明溶液不顯堿性,則推斷該試劑不可能氫氧化鈉、碳酸鈉溶液;(2)氯化鈉溶液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因此根據產生白色沉淀,小明確定該試劑是氯化鈉溶液;(3)根據題意可知,氯化鈉在生活中可以做調味品20.【答案】(1)核聚變(2)機械能(3)放射性【知識點】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核裂變與核聚變;核電站及其工作原理【解析】【分析】(1)獲得核能的兩種途徑:核裂變和核聚變。太陽內部發生的也是核聚變;(2)在核反應堆中,核能轉化為介質的內能,在汽輪機中內能轉化為汽輪機的機械能,在發電機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完成最終的轉化。(3)核電清潔、經濟,但一旦發生核泄漏,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解答】(1)“東方超環”的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即通過核聚變釋放巨大的核能。(2)由圖2知道,核電站發電流程圖,即在核電站的發電過程中,能量轉化過程是: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3)核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核燃料或核廢料具有放射性。(1)獲得核能的兩種途徑:核裂變和核聚變。太陽內部發生的也是核聚變;由于“東方超環”的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即通過核聚變釋放巨大的核能。(2)在核反應堆中,核能轉化為介質的內能,在汽輪機中內能轉化為汽輪機的機械能,在發電機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完成最終的轉化。由圖2知道,核電站發電流程圖,即在核電站的發電過程中,能量轉化過程是: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3)核電清潔、經濟,但一旦發生核泄漏,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核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核燃料或核廢料具有放射性。21.【答案】B;0.3;20【知識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分析】(1)跟隨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為定滑輪,固定不動的滑輪為定滑輪;(2)根據圖片確定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n,根據計算自由端的速度;(3)根據計算繩子自由端的拉力。【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滑輪B的位置隨物體一起運動,所以是動滑輪。(2)根據圖片可知,滑輪組上承擔拉力的繩子的股數n=3,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3)繩子自由端的拉力。22.【答案】(1)NaOH固體(2)氫氧化鈣溶液(3)二氧化碳【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水霧消失即水被吸收;(2)氫氧化鈣在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3)碳酸鹽和酸反應都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甲中瓶內壁的水霧明顯消失了,故說明NaOH固體具有吸水性;(2)取出培養皿并配制溶液,久置于空中,則兩個培養皿中會出現渾濁的溶液是氫氧化鈣溶液;(3)氫氧化鈉固體與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氫氧化鈣固體久置在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碳酸鈉和碳酸鈣中加入稀鹽酸都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丙、丁處反應產生的氣體均為二氧化碳(或CO2)。(1)對比甲、乙實驗可知,甲中瓶內壁的水霧明顯消失了,但乙中瓶內壁的水霧不消失,故說明NaOH固體具有吸水性;(2)氫氧化鈣在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取出培養皿并配制溶液,久置于空中,則兩個培養皿中會出現渾濁的溶液是氫氧化鈣溶液;(3)氫氧化鈉固體久置在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向其加入稀鹽酸會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鈣固體久置在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向其加入稀鹽酸會與碳酸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丙、丁處反應產生的氣體均為二氧化碳(或CO2)。23.【答案】;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且接近于電源電壓;;1.14;;小燈泡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解析】【分析】(1)根據實驗目的確定電路的串并聯關系,以及電表的接線柱和量程的選擇,以及變阻器接線一上一下;(2)當燈泡發生斷路時,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此時測電源電壓,即電壓表有示數且接近于電源電壓時。由于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因此電流表無示數;(3)根據P=UI計算燈泡的額定功率;(4)根據表格數據分析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即可。【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開關應該與燈泡串聯,即將開關右端與小燈泡的右端用導線連接在一起,如下圖所示:(2)正確連接電路,閉合開關,發現小燈泡不亮。小科觀察到兩電表的示數情況是: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且接近于電源電壓,由此判斷故障是小燈泡斷路;(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3.8V時,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為0.3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P=UI=0.3A3.8V=1.14W;(4)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以計算出5次實驗中小燈泡的電阻,分別為5Ω、9.1Ω、12Ω、12.7Ω和13.2Ω;比較可知,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增大,小燈泡燈絲的溫度升高,亮度變大,燈絲的電阻增大,閉合開關前,燈絲的溫度最低,因此燈絲的阻值小于5Ω。24.【答案】(1)AB;不成立(2)固體消失(3)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硫酸銅溶液中(硫酸銅濃溶液與氫氧化鈉稀溶液反應)【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分析解答。如果氫氧化銅溶解,那么猜想一成立;否則,猜想一不成立;(2)根據猜想二的內容推測實驗現象;(3)根據材料可知,氫氧化鈉過量時會導致氫氧化銅反應,可以嘗試將氫氧化鈉滴入硫酸銅溶液即可。【解答】(1)驗證猜想一,即探究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放熱對使氫氧化銅的溶解度的影響時,應該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是是否加入氫氧化鈉不同,即小科應選擇A、B兩組實驗進行對比。由于氫氧化銅粉末在熱水中不溶解,猜想一不成立;(2)如果猜想二正確,即生成的氫氧化銅繼續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那么C中的現象是固體消失;(3)小科再次做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時,他應該避免氫氧化鈉溶液剩余或過量,因此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硫酸銅溶液中或硫酸銅濃溶液與氫氧化鈉稀溶液反應。(1)猜想一是: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放熱,使氫氧化銅的溶解度增大,為了驗證猜想一,小科應選擇A、B兩組實驗進行對比;由于氫氧化銅粉末在熱水中不溶解,猜想一不成立;(2)猜想二是:生成的氫氧化銅繼續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C中的現象是固體消失;(3)查閱資料得知:氫氧化銅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生成可溶物。小科再次做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時,他應該避免氫氧化鈉溶液剩余或過量,因此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硫酸銅溶液中或硫酸銅濃溶液與氫氧化鈉稀溶液反應。25.【答案】(1)求平均值減小誤差,使測量結果更準確(2)亮(3)P=UI(4)控制通過兩燈的電流相同而燈泡兩端電壓不同【知識點】伏安法測電阻的探究實驗;測定小燈泡的功率【解析】【分析】(1)根據科學探究中多次測量的目的解答;(2)根據燈泡的亮度與燈絲溫度的關系解答;(3)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用電壓表測燈泡兩端電壓,用電流表測通過燈泡的電流,利用P=UI求出燈泡的電功率;(4)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和電壓的特點分析解答。【解答】(1)在“測量未知定值電阻的阻值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減小誤差,使測量結果更準確。(2)燈泡的亮度越大,則溫度越高,則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動,讓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變小,電路中的電流變大,使燈泡由暗變亮。(3)“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的實驗原理是;(4)在利用圖丙“研究電功率與電壓的關系”中將兩個規格不同(阻值不同)的燈泡串聯的目的是:控制通過兩燈的電流相同而燈泡兩端電壓不同。(1)在“測量未知定值電阻的阻值實驗”中,需要根據測量結果,結合歐姆定律計算電阻,所以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減小誤差,使測量結果更準確。(2)實驗中為了讓燈絲溫度逐漸升高,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動,讓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變小,電路中的電流變大,使燈泡由暗變亮。(3)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用電壓表測燈泡兩端電壓,用電流表測通過燈泡的電流,利用P=UI求出燈泡的電功率,故“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的實驗原理是(4)因為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故將L1、L2串聯是為了保持兩燈電流相同,燈泡規格不同,即阻值不同,根據串聯分壓原理知道,燈泡兩端電壓不同。26.【答案】(1)電極a(2)+CuSO4═SO4+Cu;置換反應(3)不能,是因為也可能是金屬電極比銅活潑,能和硫酸銅發生置換反應【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陽離子向負極移動,陰離子向正極移動;(2)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和種數,確定反應的基本類型;(3)紅色固體為銅單質,可能是其它活潑金屬置換硫酸銅得到,據此分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氫離子向負極移動,而a與負極相連,則電極a上產生了活性氫;(2)根據題意可知,活性氫()可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和銅,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CuSO4═SO4+Cu。該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都由單質和化合物組成,因此屬于置換反應;(3)根據題意可知,也可能是金屬電極比銅活潑,能和硫酸銅發生置換反應,所以不能證明金屬電極上也產生了活性氫。(1)氫離子向負極移動,圖中石墨電極為電極a,其電極上產生了活性氫;(2)當石墨電極上有大量氣泡出現時,取出石墨電極,立即將其插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石墨電極表面有紅色固體生成,活性氫()可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和銅,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CuSO4═SO4+Cu,該反應是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3)不能證明金屬電極上也產生了活性氫,是因為也可能是金屬電極比銅活潑,能和硫酸銅發生置換反應。27.【答案】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并密封;0.4;其他條件相同時,酵母菌有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比無氧條件下要快;保持溫度恒定,使酶的活性較高,有利于分解葡萄糖【知識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2)用初始濃度減去15min時的濃度,再除以時間得到分解速度;(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酵母菌的分解速度與有無氧氣的關系;(4)酶需要在一定溫度下保持最佳活性。【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唯一變量是氧的有無,則在A組試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那么在B組試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并密封。(2)葡萄糖初始濃度值為44.1克 升-1,則B組放在無氧的條件下15min后葡萄糖的濃度為:38.1,則分解速率為。(3)根據表格數據得到結論是:其它條件相同時,酵母菌有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比無氧條件下要快。(4)實驗中置于適宜溫度下水浴加熱的目的是保持溫度恒定,使酶的活性較高,有利于分解葡萄糖。28.【答案】(1)并;火線(2)8800;3.6×105【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電能表參數的理解與電能的求法【解析】【分析】(1)①用電器首尾相連為串聯,并排連接在兩點之間為并聯;②測電筆接觸火線時發光,接觸零線時不發光,據此分析判斷;(2)①根據圖2確定電能表的最大電流,根據P=UI計算允許接入的最大功率;②根據計算電飯鍋消耗的電能。【解答】(1)①根據圖片可知,插座與燈泡并排連接在電路兩點之間,故它們的連接方式是并聯。②若進戶線火線斷路,則電路中沒有電流,測電筆測任何位置均不發光,因此電路故障是火線斷路;(2)①根據圖2可知,電能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40A,則該電能表能接入電路中用電器的最大總功率為;②當指示燈閃爍了300次,電飯煲消耗的電能。(1)[1]由題圖1知道,插座與燈泡互不影響,故它們的連接方式是并聯。[2]由圖1知道,若火線斷路,則電路中沒有電流,測電筆測任何位置均不發光。(2)[1]由圖2知道,該電能表能接入電路中用電器的最大總功率為[2]圖2中電能表常數3000imp/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指示燈閃爍3000次,所以當指示燈閃爍了300次,電飯煲消耗的電能即這段時間內產生的熱量為29.【答案】小腸;④;適應【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解析】【分析】(1)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2)正常情況下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腎小管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的尿液中沒有葡萄糖。如果腎小管發生病變,使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發生障礙,導致葡萄糖沒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隨尿液排出。(3)根據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規律解答。【解答】(1)小寧吃的早餐主要在消化道中的小腸處被消化和吸收,后隨血液送達組織細胞,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解利用,提供能量。(2) 若體檢時發現尿中含有葡萄糖,該結果可能是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即④表示的生理過程異常所致。也可能是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的。(3)小腸絨毛壁、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繞的毛細血管壁、腎小球壁及腎小囊內壁的共同特點是都很薄,有利于物質的透過。這體現了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30.【答案】(1)解:根據題意可知,工人做的有用功。(2)解:根據圖片可知,動滑輪上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n=2,則動滑輪繩端移動的距離為;則拉力做的總功;所以拉力F的功率。(3)解: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機械效率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W有=Gh計算工人做的有用功;(2)根據圖片確定承擔重力的繩子段數n,根據s=nh計算繩子移動的距離,根據W總=Fs計算拉力做的總功,最后根據計算拉力的功率。(3)根據計算動滑輪的機械效率。(1)利用動滑輪提升貨物,做的有用功(2)動滑輪繩端移動的距離為則拉力做的總功所以拉力F的功率(3)動滑輪的機械效率31.【答案】(1)硫酸(2)硫酸鈉(3)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150g-50g=100g;設反應前混合液中硫酸銅的質量為x。;解得:x=16g;則反應前混合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答:反應前混合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16%。【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沉淀。(1)根據圖像中溶質質量的變化分析ab對應的反應過程;(2)根據c點時溶質質量達到最小確定反應進度,進而確定溶質種類;(3)根據圖像計算出與硫酸銅反應的氫氧化鈉的溶液質量,根據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硫酸銅的質量,最后與混合液的質量作比即可。【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a→b段表示氫氧化鈉與混合物中的硫酸發生反應;(2)根據圖片可知,c點時,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而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沉淀,則c點時溶液中溶質是硫酸鈉;(1)由圖像可知,a→b段表示氫氧化鈉與混合物中的硫酸發生反應;(2)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沉淀,c點時,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則c點時溶液中溶質是硫酸鈉;(3)b→c段表示氫氧化鈉與混合物中的硫酸銅發生反應,見答案。32.【答案】(1)電磁感應(2)864N(3)由題意知電池包總輸出功率為W總=180kW h時,動能回收為W',則有;解得:W'=30kW h,若把電能全部輸出,汽車行駛的路程為s',則有η(W總+W')=Fs',即80%×(180×3.6×106J+30×3.6×106J)=864N×s';解得:s'=7×105m=700km,所以該電動汽車一次充滿電能達到其最大續航里程。【知識點】電磁感應;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發電機工作時將動能轉化為電能,是電磁感應現象;(2)由表格數據和算出有用功,由W=Fs得能回收測試當天該電動汽車的平均牽引力;(3)由題意知電池包總輸出功率為W總=180kW h時,動能回收為W',根據算出回收的動能,若把電能全部輸出,汽車行駛的路程為s',根據η(W總+W')=Fs'判斷算出該電動汽車一次充滿電能達到其最大續航里程,并得出結論。【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制動時電機將汽車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的原理是:電磁感應。(2)該電動汽車做的有用功為;汽車受到的平均牽引力為;(1)制動時電機將汽車的動能轉化為電能,利用的是電磁感應原理。(2)動能回收測試當天該電動汽車做的有用功為平均牽引力為(3)該電動汽車一次充滿電能的最大續航里程為因此能達到其最大續航里程。1 / 1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科學試題1.(2025九上·長興期末)按合理膳食要求,每日三餐攝入各類食物構成的膳食大致比例為( )A.B.C.D.【答案】A【知識點】食物與營養【解析】【分析】根據人體營養素的知識,結合膳食平衡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在“平衡膳食寶塔”中,由下往上第一層為谷物類,主要提供淀粉等糖類,能提供能量;第二層為瓜果蔬菜類主要提供維生素;第三層為肉類等動物性食品;第四層為奶制品、豆制品,第五層為油脂類。故選A。2.(2025九上·長興期末)根據下表判斷,肉類變質過程中酸堿性的變化趨勢是( )名稱 新鮮肉 次鮮肉 變質肉pH 5.8~6.2 6.3~6.6 >6.7A.酸性變強 B.酸性變弱 C.酸性不變 D.堿性變弱【答案】B【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當溶液的pH<7時,隨著pH的減小酸性增強。【解答】A、肉變質過程中,pH增大,酸性減弱,故A錯誤;B、肉變質過程中,pH增大,酸性減弱,故B正確;C、肉變質過程中,pH增大,酸性減弱,故C錯誤;D、肉呈酸性,不是堿性,故D錯誤;故答案為:B。3.(2025九上·長興期末)健康人用餐后,體內血糖濃度會先上升再下降,然后趨于平穩。使血糖濃度下降的激素是( )A.生長激素 B.甲狀腺激素 C.腎上腺素 D.胰島素【答案】D【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根據激素對人體的作用分析判斷。【解答】生長激素的作用是調節生長發育;腎上腺素具有促進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甲狀腺激素的作用是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胰島素能調節糖代謝,促進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4.(2025九上·長興期末)“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是重要的科學觀念。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某物理性質的是( )A.酒精用作燃料 B.氫氧化鋁用于治療胃酸過多C.熟石灰用來改良酸性土壤 D.濃硫酸用作干燥劑【答案】D【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了酒精的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B、氫氧化鋁用于治療胃酸過多,是利用了氫氧化鋁能與胃液中的鹽酸反應的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C、熟石灰用來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能與酸發生中和反應的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D、濃硫酸用作干燥劑,是利用了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故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5.(2025九上·長興期末)某番茄無土栽培營養液的配方中含有下列物質,其中屬于復合肥的是( )A.MgSO4 B.Ca(NO3)2 C.NH4H2PO4 D.K2SO4【答案】C【知識點】鹽與化肥【解析】【分析】根據化肥的分類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為磷肥,含鉀元素的化肥為鉀肥,含兩種或以上營養元素的為復合肥。【解答】復合肥是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至少兩種的物質,所給物質中NH4H2PO4 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屬于復合肥;故選C。6.(2025九上·長興期末)鎘(Cd)是鎳鉻電池的重要材料,它可以從銅鎘渣(主要含有鎘、鋅、銅等單質)中分離回收,其過程如圖,則鎘、鋅、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A.鋅>銅>鎘 B.鋅>鎘>銅 C.鎘>鋅>銅 D.鎘>銅>鋅【答案】B【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活動性強的金屬可以將活動性弱的金屬從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向銅鎘渣加入足量稀鹽酸,過濾得到銅,則鋅、鎘都能夠與稀鹽酸反應,銅不與稀鹽酸反應,那么鋅和鎘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銅。然后向濾液中加入適量鋅,過濾后得到鎘和氯化鋅溶液,說明鋅的活動性比鎘強,則三種金屬活動性的順序是鋅>鎘>銅。故選B。7.(2025九上·長興期末)在①氧化鐵 ②金屬鋅 ③氫氧化銅 ④氯化鋇溶液四種物質中,跟稀硫酸、稀鹽酸都能發生反應且反應中表現了“酸的通性”的組合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酸的通性:①石蕊遇酸變紅色,無色酚酞遇酸不變色;②與堿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③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④與鹽反應生成鹽和新酸;⑤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據此分析即可。【解答】氧化鐵、金屬鋅和氫氧化銅都能與稀硫酸和稀鹽酸反應;而氯化鋇能夠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不能和稀鹽酸反應,所以能夠與兩種酸反應表示“酸的通性”的組合是①②③。故選B。8.(2025九上·長興期末)下列物質按氧化物、鹽、混合物順序排列的是A.氧化銅 純堿 煤炭B.二氧化碳 硫酸 食鹽水C.氧氣 硫酸銅 石灰水D.高錳酸鉀 燒堿 鐵合金【答案】A【知識點】酸、堿、鹽的鑒別;常見物質的分類;氧化物【解析】【分析】 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鹽是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混合物含有不同的物質。【解答】 A.氧化銅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純堿是碳酸鈉,屬于鹽,煤炭含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A正確;B.二氧化碳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硫酸屬于酸,食鹽水屬于混合物,故B錯誤;C.氧氣屬于單質,硫酸銅屬于鹽,石灰水屬于混合物,故C錯誤;D.高錳酸鉀含有三種元素,不屬于氧化物,燒堿屬于堿,鐵合金屬于混合物,故D錯誤。故選A。9.(2025九上·長興期末)將人血永久涂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將圖中10移到視口中央,應將涂片向右上方移動B.要使觀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圖中的結構1C.圖中9具有運輸氧的功能D.如果圖中8的數量低于正常值,則此人可能患有貧血【答案】D【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血液【解析】【分析】由圖可知,1是粗準焦螺旋,2是細準焦螺旋,3目鏡,4轉換器,5物鏡,6遮光器,7反光鏡,8紅細胞,9血小板,10白細胞,11血漿。像在視野中的什么方位,就向什么方位移動玻片,能將像移至視野中間。【解答】A、顯微鏡內的成像是左右上下顛倒的倒像,所以將圖中10白細胞位于左下方移到視野中央,應將涂片向左下方移動,故A錯誤。B、要使觀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圖中的結構2細準焦螺旋,使鏡筒的升降幅度較小,故B錯誤。C、圖中9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凝血,故C錯誤。D、紅細胞的功能是運輸氧氣,如果圖中8紅細胞的數量低于正常值,則此人可能患有貧血,需要補充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故D正確。故答案為:D。10.(2025九上·長興期末)下列情況物體的內能增加且改變內能的方法只是熱傳遞的是( )A.用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時,氣筒壁發燙B.用砂輪磨刀時,刀具發燙C.冬天用熱水袋捂手時,手會感到暖和D.貯氣罐里的氣體向外噴瀉時,氣罐壁的溫度變低【答案】C【知識點】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解析】【分析】改變物體內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熱和壓縮氣體做功,做功實質是能量的轉化;熱傳遞實質是熱量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是從一個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有傳導、對流和輻射三種式。【解答】 A、用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時,氣筒壁發燙。這是因為壓縮氣體做功,對氣體做功,氣體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通過熱傳遞氣筒壁溫度也升高,此過程主要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而不是單純的熱傳遞,所以 A 選項不符合要求。B、用砂輪磨刀時,刀具發燙。這是由于刀具與砂輪之間相互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使刀具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這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并非熱傳遞,所以 B 選項不符合。C、冬天用熱水袋捂手時,手會感到暖和。熱水袋溫度較高,手的溫度較低,熱量從熱水袋傳遞到手上,使手的內能增加,這一過程中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手的內能,符合題目中物體內能增加且改變內能的方法只是熱傳遞的要求,所以 C 選項符合。D、貯氣罐里的氣體向外噴瀉時,氣罐壁的溫度變低。這是因為氣體膨脹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氣罐壁的溫度也隨之變低,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不符合題意,所以 D 選項不符合。故答案為:C。11.(2025九上·長興期末)某同學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酒精濃度 0(清水) 0.25% 1% 10% 20%每10秒水蚤心跳次數(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A.水蚤心率隨酒精濃度升高而升高B.酒精濃度對水蚤心率沒有影響C.酒精濃度太高會導致水蚤死亡D.水蚤心率隨酒精濃度降低而降低【答案】C【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分析】根據表格數據分析酒精濃度對水蚤心跳次數的影響即可。【解答】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當酒精的體積分數達到20%時,水蚤會因為酒精濃度過大,神經系統被完全麻醉而導致心跳停止(心率是0),引起死亡。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12.(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能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圖中的食物燃燒時,是將儲存在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B.乙圖中的塞子彈出,其能量轉化與內燃機工作時的壓縮沖程相同C.丙圖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只有物質的變化,沒有能量的轉化D.丁圖氫彈爆炸時釋放核能與燃料燃燒釋放內能原理相同【答案】A【知識點】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解析】【分析】對各個圖片進行分析,確定其中包含的能量轉換過程即可。【解答】A. 甲圖中的食物燃燒時,是將儲存在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故A正確;B.塞子彈出時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其能量轉化與汽油機工作時的做功沖程相同,故B錯誤;C.植物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生物質能,故C錯誤;D.氫彈爆炸時釋放的核能是原子核聚變產生的,燃料燃燒釋放內能是化學能轉化而來的,故D錯誤。故選A。13.(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是測量貨車質量的地磅示意圖,貨車的質量可以通過電流表的示數轉換測出,為定值電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貨車的質量變大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B.貨車的質量變大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變大C.貨車的質量變大時,整個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小D.將電流表直接換成電壓表也能顯示貨車質量的變化【答案】B【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圖片確定電路的串并聯關系,以及電表所測的物理量,利用歐姆定律,結合串聯電路的特點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解答】ABC.根據圖片可知,貨車的質量變大時,滑片向下移動,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的電阻變小,由電阻的串聯特點可知,電路的總電阻變小,由歐姆定律可知,電流表的示數變大。根據U=IR可得,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變大。根據可得,整個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大,故AC錯誤,B正確;D.將電流表換成電壓表,電壓表串聯電路中,測量電源電壓,它的示數不變,不能測量貨車的質量,故D錯誤。故選B。14.(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為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藥品需平鋪在試管底部,使反應更加充分B.試管口需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C.試管內藥品加熱前,需先通氫氣排盡試管內空氣D.反應結束后,先停止通氫氣、再撤去并熄滅酒精燈【答案】D【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解析】【分析】根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現象、結論和注意事項分析判斷。【解答】A.為了增大氧化銅與氫氣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加充分,因此藥品需平鋪在試管底部,故A正確不合題意;B.冷凝水倒流會引起試管炸裂,因此裝置中試管口需略向下傾斜,故B正確不合題意;C.為了避免加熱時發生爆炸,則在給試管內藥品加熱前,需先通氫氣排盡試管內的空氣,故C正確不合題意;D.實驗結束后,先熄滅酒精燈再停止通氫氣,要繼續通氫氣至試管冷卻為止,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銅再次被氧化,故D錯誤。故選D。15.(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所示,一根木棒AB在O點被懸掛起來,AO=OC,在A、C兩點分別掛有兩個和三個相同的鉤碼,木棒處于水平平衡。如在木棒的A、C兩點各增加一個同樣的鉤碼,則木棒( )A.繞O點順時針方向轉動 B.繞O點逆時針方向轉動C.仍保持平衡 D.平衡被破壞,轉動方向不定【答案】C【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析】【分析】杠桿是否平衡,取決于支點兩側力和力臂的乘積大小,根據題意計算出二者大小,然后比較即可。【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當AO=OC時,如果兩點懸掛鉤碼的質量相等,那么說明此時O為杠桿的支點。而此時兩邊的力不同,說明杠桿的重心不在O點,因為右邊受到的力大于左邊受到的力,所以杠桿的重心在O點的左側。設杠桿的重心在D,一個鉤碼重為G,如圖:因為杠桿原來平衡,所以:F左OA+G0×OD=F右OC;2G×OA+G0×OD=3G×OC;G0×OD=G×OC=G×OA;再各加一個鉤碼后,左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為:3G×OA+G0×OD=3G×OA+G×OA=4G×OA;右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為:4G×OC=4G×OA;可見,增加鉤碼后兩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相等,所以杠桿仍平衡。故選C。16.(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為SpaceX公司成功用機械臂捕獲“星艦”火箭助推器,首次實現發射塔原位回收。火箭下降過程重力勢能不斷 。火箭助推器在下降過程中其噴射器還在工作這是為了減小其接觸機械臂時的 能。【答案】減小;機械【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解析】【分析】(1)重力勢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變化有關;(2)動能與質量和速度變化有關,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分析火箭的機械能的變化即可。【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火箭下降過程中,質量不變,但是高度降低,則它的重力勢能不斷減小。(2)根據題意可知,火箭助推器在下降過程中,火箭的質量不變,速度變小,則動能減小;高度降低,則重力勢能減小。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可知,這是為了減小其接觸機械臂時的機械能。17.(2025九上·長興期末)根據下列兩個科學實驗,完成相關填空。(1)標有“6V、1.5W”的小燈泡,通過它的電流隨兩端電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第一組同學把這樣的兩只燈泡串聯起來,接在8伏的電源兩端,則電路的總功率為 。第二組同學把這樣的兩只燈泡并聯起來,接在 伏的電源兩端,電路的總功率將和第一組相同;(2)提純混有硫酸的硫酸鐵溶液,可在該溶液中加入足量 后,過濾。上述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1)1.6W;4(2)氧化鐵;見解析【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①首先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計算出每個燈泡的電壓,然后根據圖像確定此時的電流,最后根據P=UI計算總功率;②首先根據二者功率的大小關系計算每個燈泡的實際功率,然后對照圖像確定此時通過燈泡的電壓和電流即可。(2)除雜的原則:不與除雜試劑反應,不引入新的雜質。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即可。【解答】(1)①根據題意可知,兩燈泡串聯時,電壓與電阻成正比;由于兩只燈泡的規格相同,所以二者電阻相同,則兩燈泡分得的電壓相同,則兩每只燈泡兩端的電壓都為4V,由圖像知道,當U=4V時,I=0.2A,故電路的總功率;②把這樣的兩只燈泡并聯起來,每個燈泡的實際功率是由圖像知道,當U=4V時,I=0.2A,由知道,此時燈泡的實際功率是0.8W,由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知道,兩只燈泡兩端的電壓相等均為4V。(2)提純混有硫酸的硫酸鐵溶液,可在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鐵,即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水,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1]兩燈泡串聯時,由于兩只燈泡的規格相同,所以兩燈泡分得的電壓相同,則兩只燈泡串聯接在U總=8V的電源兩端時,每只燈泡兩端的電壓都為4V,由圖像知道,當U=4V時,I=0.2A,由于串聯電路處處電流相等,所以電路電流為0.2A,故電路的總功率[2]把這樣的兩只燈泡并聯起來,由于電路的總功率將和第一組相同,所以,每個燈泡的實際功率是由圖像知道,當U=4V時,I=0.2A,由知道,此時燈泡的實際功率是0.8W,由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知道,兩只燈泡兩端的電壓相等均為4V。(2)[1][2]提純混有硫酸的硫酸鐵溶液,可在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鐵,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再過濾除去過量的氧化鐵,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8.(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人與細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細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單位,其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主要來源于人攝入食物中的 ;其中 可以幫助組織的修復。(均選填圖中營養素)【答案】糖類;蛋白質【知識點】食物與營養【解析】【分析】根據人體營養素的知識,以及營養素對人體的用途分析解答。【解答】 如圖人與細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細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單位,其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主要來源于人攝入食物中的。而蛋白質是細胞和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組織的修復和更新。19.(2025九上·長興期末)實驗室有一瓶標簽殘缺的試劑(如圖),老師告訴小明,這瓶試劑是氫氧化鈉、氯化鈉、硝酸鈉、碳酸鈉溶液中的一種。為確定該試劑成分,小明進行如下系列實驗:(1)取2毫升該試劑于試管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發現溶液不變色。則推斷試劑不可能是 溶液。(2)再取2毫升該試劑于試管中,滴入AgNO3溶液后,根據 的現象,小明確定該試劑是氯化鈉溶液。(3)請列舉氯化鈉在生活中的一種用途 。【答案】氫氧化鈉、碳酸鈉(或NaOH、Na2CO3);產生白色沉淀;做調味品(合理即可)【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1)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中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2)根據氯離子的檢驗方法解答;(3)根據食鹽在生活中的用途解答。【解答】(1)取2毫升該試劑于試管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發現溶液不變色,說明溶液不顯堿性,則推斷該試劑不可能氫氧化鈉、碳酸鈉溶液;(2)氯化鈉溶液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因此根據產生白色沉淀,小明確定該試劑是氯化鈉溶液;(3)根據題意可知,氯化鈉在生活中可以做調味品20.(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1所示,中國“人造太陽”——大型核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實現1.2億攝氏度101秒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世界新紀錄。(1)“東方超環”的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即通過 (選填“核裂變”或“核聚變”)釋放巨大的核能;(2)如圖2為核電站發電流程圖,在核電站的發電過程中,能量轉化過程是:核能內能 電能;(3)核電清潔、經濟,但一旦發生核泄漏,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核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核燃料或核廢料具有 。【答案】(1)核聚變(2)機械能(3)放射性【知識點】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核裂變與核聚變;核電站及其工作原理【解析】【分析】(1)獲得核能的兩種途徑:核裂變和核聚變。太陽內部發生的也是核聚變;(2)在核反應堆中,核能轉化為介質的內能,在汽輪機中內能轉化為汽輪機的機械能,在發電機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完成最終的轉化。(3)核電清潔、經濟,但一旦發生核泄漏,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解答】(1)“東方超環”的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即通過核聚變釋放巨大的核能。(2)由圖2知道,核電站發電流程圖,即在核電站的發電過程中,能量轉化過程是: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3)核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核燃料或核廢料具有放射性。(1)獲得核能的兩種途徑:核裂變和核聚變。太陽內部發生的也是核聚變;由于“東方超環”的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即通過核聚變釋放巨大的核能。(2)在核反應堆中,核能轉化為介質的內能,在汽輪機中內能轉化為汽輪機的機械能,在發電機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完成最終的轉化。由圖2知道,核電站發電流程圖,即在核電站的發電過程中,能量轉化過程是: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3)核電清潔、經濟,但一旦發生核泄漏,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核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核燃料或核廢料具有放射性。21.(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所示,A、B兩個滑輪組成的滑輪組中, (選填“A”或“B”)是動滑輪,在不考慮滑輪重、繩重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時,以的速度勻速拉動物體,物體與桌面的摩擦力是60N,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 m/s,拉力F為 N。【答案】B;0.3;20【知識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分析】(1)跟隨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為定滑輪,固定不動的滑輪為定滑輪;(2)根據圖片確定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n,根據計算自由端的速度;(3)根據計算繩子自由端的拉力。【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滑輪B的位置隨物體一起運動,所以是動滑輪。(2)根據圖片可知,滑輪組上承擔拉力的繩子的股數n=3,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3)繩子自由端的拉力。22.(2025九上·長興期末)靈靈比較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性質,做了下面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對比甲、乙實驗,說明具有吸水性的固體是: 。(2)取出培養皿并配置溶液,久置于空中,則兩個培養皿中會出現渾濁的溶液是: 。(3)丙、丁處反應產生的氣體是 。【答案】(1)NaOH固體(2)氫氧化鈣溶液(3)二氧化碳【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水霧消失即水被吸收;(2)氫氧化鈣在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3)碳酸鹽和酸反應都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甲中瓶內壁的水霧明顯消失了,故說明NaOH固體具有吸水性;(2)取出培養皿并配制溶液,久置于空中,則兩個培養皿中會出現渾濁的溶液是氫氧化鈣溶液;(3)氫氧化鈉固體與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氫氧化鈣固體久置在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碳酸鈉和碳酸鈣中加入稀鹽酸都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丙、丁處反應產生的氣體均為二氧化碳(或CO2)。(1)對比甲、乙實驗可知,甲中瓶內壁的水霧明顯消失了,但乙中瓶內壁的水霧不消失,故說明NaOH固體具有吸水性;(2)氫氧化鈣在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取出培養皿并配制溶液,久置于空中,則兩個培養皿中會出現渾濁的溶液是氫氧化鈣溶液;(3)氫氧化鈉固體久置在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向其加入稀鹽酸會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鈣固體久置在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向其加入稀鹽酸會與碳酸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丙、丁處反應產生的氣體均為二氧化碳(或CO2)。23.(2025九上·長興期末)小科想知道標有“3.8V”字樣的小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功率,于是連接了如圖所示的實驗電路。電源電壓6V恒定不變,滑動變阻器規格為“50Ω 1A”。(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 (2)正確連接電路,閉合開關,發現小燈泡不亮。小科觀察到兩電表的示數情況是 ,由此判斷故障是小燈泡斷路;(3)排除故障后,小科進行了正確操作,觀察到的現象和測得的數據如下:實驗次數 1 2 3 4 5發光情況 很暗 較暗 較亮 亮 很亮電壓U/V 1 2 3 3.8 4.5電流I/A 0.2 0.22 0.25 0.30 0.34由表中數據可得,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W;(4)小科根據表中數據,計算了各次實驗的燈絲電阻,分析后認為,閉合開關前燈絲的阻值小于5Ω,小科的理由是 。【答案】;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且接近于電源電壓;;1.14;;小燈泡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解析】【分析】(1)根據實驗目的確定電路的串并聯關系,以及電表的接線柱和量程的選擇,以及變阻器接線一上一下;(2)當燈泡發生斷路時,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此時測電源電壓,即電壓表有示數且接近于電源電壓時。由于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因此電流表無示數;(3)根據P=UI計算燈泡的額定功率;(4)根據表格數據分析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即可。【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開關應該與燈泡串聯,即將開關右端與小燈泡的右端用導線連接在一起,如下圖所示:(2)正確連接電路,閉合開關,發現小燈泡不亮。小科觀察到兩電表的示數情況是: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且接近于電源電壓,由此判斷故障是小燈泡斷路;(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3.8V時,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為0.3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P=UI=0.3A3.8V=1.14W;(4)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以計算出5次實驗中小燈泡的電阻,分別為5Ω、9.1Ω、12Ω、12.7Ω和13.2Ω;比較可知,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增大,小燈泡燈絲的溫度升高,亮度變大,燈絲的電阻增大,閉合開關前,燈絲的溫度最低,因此燈絲的阻值小于5Ω。24.(2025九上·長興期末)小科學習了堿和鹽的性質后,將少量硫酸銅溶液滴入2毫升氫氧化鈉溶液中,沒有觀察到預期的藍色絮狀沉淀,這是為什么呢?【猜想】猜想一: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放熱,使氫氧化銅的溶解度增大。猜想二:生成的氫氧化銅繼續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實驗】實驗操作及現象如圖所示:A組C組現象:固體不溶解現象:固體不溶解現象:?(1)為了驗證猜想一,小科應選擇 兩組實驗進行對比。根據實驗結果,猜想一 (選填“成立”或“不成立”)(2)若猜想二正確,則C中“?”處應填寫的現象是 。(3)查閱資料得知:氫氧化銅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生成可溶物。小科再次做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時,他應該怎么做才能立即觀察到預期的藍色絮狀沉淀?請你寫出一種方法: 。【答案】(1)AB;不成立(2)固體消失(3)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硫酸銅溶液中(硫酸銅濃溶液與氫氧化鈉稀溶液反應)【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分析解答。如果氫氧化銅溶解,那么猜想一成立;否則,猜想一不成立;(2)根據猜想二的內容推測實驗現象;(3)根據材料可知,氫氧化鈉過量時會導致氫氧化銅反應,可以嘗試將氫氧化鈉滴入硫酸銅溶液即可。【解答】(1)驗證猜想一,即探究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放熱對使氫氧化銅的溶解度的影響時,應該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是是否加入氫氧化鈉不同,即小科應選擇A、B兩組實驗進行對比。由于氫氧化銅粉末在熱水中不溶解,猜想一不成立;(2)如果猜想二正確,即生成的氫氧化銅繼續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那么C中的現象是固體消失;(3)小科再次做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時,他應該避免氫氧化鈉溶液剩余或過量,因此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硫酸銅溶液中或硫酸銅濃溶液與氫氧化鈉稀溶液反應。(1)猜想一是: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放熱,使氫氧化銅的溶解度增大,為了驗證猜想一,小科應選擇A、B兩組實驗進行對比;由于氫氧化銅粉末在熱水中不溶解,猜想一不成立;(2)猜想二是:生成的氫氧化銅繼續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C中的現象是固體消失;(3)查閱資料得知:氫氧化銅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生成可溶物。小科再次做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時,他應該避免氫氧化鈉溶液剩余或過量,因此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硫酸銅溶液中或硫酸銅濃溶液與氫氧化鈉稀溶液反應。25.(2025九上·長興期末)某同學在電學實驗的復習時,進行了如下的知識梳理:(1)在利用圖甲“測量未知定值電阻的阻值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2)在利用圖乙“研究小燈泡的電阻”實驗中,讓小燈泡的溫度逐漸升高的操作是:向A端調節滑片使燈泡的亮度逐漸變 ;(3)在利用圖乙“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的實驗原理是: ;(4)在利用圖丙“研究電功率與電壓的關系”中將兩個規格不同(阻值不同)的燈泡串聯的目的是: 。【答案】(1)求平均值減小誤差,使測量結果更準確(2)亮(3)P=UI(4)控制通過兩燈的電流相同而燈泡兩端電壓不同【知識點】伏安法測電阻的探究實驗;測定小燈泡的功率【解析】【分析】(1)根據科學探究中多次測量的目的解答;(2)根據燈泡的亮度與燈絲溫度的關系解答;(3)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用電壓表測燈泡兩端電壓,用電流表測通過燈泡的電流,利用P=UI求出燈泡的電功率;(4)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和電壓的特點分析解答。【解答】(1)在“測量未知定值電阻的阻值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減小誤差,使測量結果更準確。(2)燈泡的亮度越大,則溫度越高,則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動,讓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變小,電路中的電流變大,使燈泡由暗變亮。(3)“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的實驗原理是;(4)在利用圖丙“研究電功率與電壓的關系”中將兩個規格不同(阻值不同)的燈泡串聯的目的是:控制通過兩燈的電流相同而燈泡兩端電壓不同。(1)在“測量未知定值電阻的阻值實驗”中,需要根據測量結果,結合歐姆定律計算電阻,所以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減小誤差,使測量結果更準確。(2)實驗中為了讓燈絲溫度逐漸升高,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動,讓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變小,電路中的電流變大,使燈泡由暗變亮。(3)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用電壓表測燈泡兩端電壓,用電流表測通過燈泡的電流,利用P=UI求出燈泡的電功率,故“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的實驗原理是(4)因為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故將L1、L2串聯是為了保持兩燈電流相同,燈泡規格不同,即阻值不同,根據串聯分壓原理知道,燈泡兩端電壓不同。26.(2025九上·長興期末)小科在學習金屬活動順序表時發現,氫排在銅的前面。推測氫氣可以置換出銅鹽溶液中的銅,但在向硫酸銅溶液中通氫氣后沒有觀察到有金屬銅生成,產生了疑問。查閱資料后,重新實驗,證明了推測。【查閱資料】①石墨含大量氣孔,能導電可以作為電極。②活性氫(用表示)可以在常溫下置換硫酸銅溶液中的銅。③電解水時附著在電極上的氫氣為活性氫,但一般電極上附著的活性氫極少。【實驗研究】1.設計如圖所示裝置,利用某金屬和石墨充當電極進行電解水實驗。2.當石墨電極上有大量氣泡出現時,取出石墨電極,立即將其插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石墨電極表面有紅色固體生成。3.將紅色固體放入稀硫酸中,沒有變化,證明氫氣可以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實驗分析及拓展】(1)圖中石墨電極為 (選填“電極”或“電極”),其電極上產生了活性氫。(2)請寫出活性氫()可與硫酸銅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該反應屬于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3)小科同學將反應后的金屬電極也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發現電極表面有紅色固體生成,能否證明金屬電極上也產生了活性氫,為什么? 。【答案】(1)電極a(2)+CuSO4═SO4+Cu;置換反應(3)不能,是因為也可能是金屬電極比銅活潑,能和硫酸銅發生置換反應【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陽離子向負極移動,陰離子向正極移動;(2)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和種數,確定反應的基本類型;(3)紅色固體為銅單質,可能是其它活潑金屬置換硫酸銅得到,據此分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氫離子向負極移動,而a與負極相連,則電極a上產生了活性氫;(2)根據題意可知,活性氫()可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和銅,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CuSO4═SO4+Cu。該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都由單質和化合物組成,因此屬于置換反應;(3)根據題意可知,也可能是金屬電極比銅活潑,能和硫酸銅發生置換反應,所以不能證明金屬電極上也產生了活性氫。(1)氫離子向負極移動,圖中石墨電極為電極a,其電極上產生了活性氫;(2)當石墨電極上有大量氣泡出現時,取出石墨電極,立即將其插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石墨電極表面有紅色固體生成,活性氫()可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和銅,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CuSO4═SO4+Cu,該反應是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3)不能證明金屬電極上也產生了活性氫,是因為也可能是金屬電極比銅活潑,能和硫酸銅發生置換反應。27.(2025九上·長興期末)興趣小組為了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設計了如下實驗。①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混勻,制成酵母葡萄糖酸,慢步適宜溫度下水浴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定葡萄糖初始濃度值為44.1克·升 。②取12支試管,等分成A、B兩組,在A組試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同時,在兩組試管中________,將兩組試管同置適宜溫度下水浴加熱。③15分鐘后測定葡萄糖濃度值,求平均值,再分別計算有氧、無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數據記錄如下表。葡萄糖濃度/克·升 葡萄糖分解速率/克·(升·分鐘) A組 33.6 0.7B組 38.1 __________(1)②中空白處的步驟為 。(2)表中空白格的數值為 。(3)分析表中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實驗中置于適宜溫度下水浴加熱的目的是 。【答案】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并密封;0.4;其他條件相同時,酵母菌有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比無氧條件下要快;保持溫度恒定,使酶的活性較高,有利于分解葡萄糖【知識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2)用初始濃度減去15min時的濃度,再除以時間得到分解速度;(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酵母菌的分解速度與有無氧氣的關系;(4)酶需要在一定溫度下保持最佳活性。【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唯一變量是氧的有無,則在A組試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那么在B組試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并密封。(2)葡萄糖初始濃度值為44.1克 升-1,則B組放在無氧的條件下15min后葡萄糖的濃度為:38.1,則分解速率為。(3)根據表格數據得到結論是:其它條件相同時,酵母菌有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比無氧條件下要快。(4)實驗中置于適宜溫度下水浴加熱的目的是保持溫度恒定,使酶的活性較高,有利于分解葡萄糖。28.(2025九上·長興期末)安全用電,人人有責。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1是家庭電路示意圖。插座與燈泡的連接方式是 聯。閉合開關后,燈泡不亮,測電筆分別插入插座的三個孔中都不發光,則電路故障是 斷路。(2)家用電能表如圖2所示。能接入電路中用電器的最大總功率為 。若家中僅有電飯鍋工作,5min內電能表指示燈閃爍了300次,電飯鍋在這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是 J。【答案】(1)并;火線(2)8800;3.6×105【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電能表參數的理解與電能的求法【解析】【分析】(1)①用電器首尾相連為串聯,并排連接在兩點之間為并聯;②測電筆接觸火線時發光,接觸零線時不發光,據此分析判斷;(2)①根據圖2確定電能表的最大電流,根據P=UI計算允許接入的最大功率;②根據計算電飯鍋消耗的電能。【解答】(1)①根據圖片可知,插座與燈泡并排連接在電路兩點之間,故它們的連接方式是并聯。②若進戶線火線斷路,則電路中沒有電流,測電筆測任何位置均不發光,因此電路故障是火線斷路;(2)①根據圖2可知,電能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40A,則該電能表能接入電路中用電器的最大總功率為;②當指示燈閃爍了300次,電飯煲消耗的電能。(1)[1]由題圖1知道,插座與燈泡互不影響,故它們的連接方式是并聯。[2]由圖1知道,若火線斷路,則電路中沒有電流,測電筆測任何位置均不發光。(2)[1]由圖2知道,該電能表能接入電路中用電器的最大總功率為[2]圖2中電能表常數3000imp/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指示燈閃爍3000次,所以當指示燈閃爍了300次,電飯煲消耗的電能即這段時間內產生的熱量為29.(2025九上·長興期末)人體是一個協調配合、和諧統一的整體。如圖為小寧同學精心繪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內分泌和循環系統間關聯的概念圖解,其中①②代表氣體,③④代表生理過程。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作答:(1)小寧吃的早餐主要在消化道中的 處被消化和吸收,后隨血液送達組織細胞,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解利用,提供能量。(2)若體檢時發現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圖中 (填序號)所示的生理過程異常所致。(3)小腸絨毛壁、肺泡壁、毛細血管壁、腎小球壁、腎小囊內壁等結構的共同特點都是由一層細胞構成,利于物質交換。這充分體現出結構和功能相 的生物學觀點。【答案】小腸;④;適應【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解析】【分析】(1)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2)正常情況下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腎小管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的尿液中沒有葡萄糖。如果腎小管發生病變,使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發生障礙,導致葡萄糖沒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隨尿液排出。(3)根據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規律解答。【解答】(1)小寧吃的早餐主要在消化道中的小腸處被消化和吸收,后隨血液送達組織細胞,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解利用,提供能量。(2) 若體檢時發現尿中含有葡萄糖,該結果可能是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即④表示的生理過程異常所致。也可能是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的。(3)小腸絨毛壁、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繞的毛細血管壁、腎小球壁及腎小囊內壁的共同特點是都很薄,有利于物質的透過。這體現了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30.(2025九上·長興期末)如圖所示,工人用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為400N的窗玻璃,所用的豎直拉力為250N,窗玻璃上升的高度為,用時。求:(1)所做的有用功;(2)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3)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答案】(1)解:根據題意可知,工人做的有用功。(2)解:根據圖片可知,動滑輪上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n=2,則動滑輪繩端移動的距離為;則拉力做的總功;所以拉力F的功率。(3)解: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機械效率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W有=Gh計算工人做的有用功;(2)根據圖片確定承擔重力的繩子段數n,根據s=nh計算繩子移動的距離,根據W總=Fs計算拉力做的總功,最后根據計算拉力的功率。(3)根據計算動滑輪的機械效率。(1)利用動滑輪提升貨物,做的有用功(2)動滑輪繩端移動的距離為則拉力做的總功所以拉力F的功率(3)動滑輪的機械效率31.(2025九上·長興期末)往100g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8%的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根據實驗事實繪制了如圖所示曲線,分析并計算:(1)段表示氫氧化鈉與混合物中的 發生反應。(2)c點時溶液中溶質是 。(3)求反應前混合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 。【答案】(1)硫酸(2)硫酸鈉(3)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150g-50g=100g;設反應前混合液中硫酸銅的質量為x。;解得:x=16g;則反應前混合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答:反應前混合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16%。【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沉淀。(1)根據圖像中溶質質量的變化分析ab對應的反應過程;(2)根據c點時溶質質量達到最小確定反應進度,進而確定溶質種類;(3)根據圖像計算出與硫酸銅反應的氫氧化鈉的溶液質量,根據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硫酸銅的質量,最后與混合液的質量作比即可。【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a→b段表示氫氧化鈉與混合物中的硫酸發生反應;(2)根據圖片可知,c點時,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而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沉淀,則c點時溶液中溶質是硫酸鈉;(1)由圖像可知,a→b段表示氫氧化鈉與混合物中的硫酸發生反應;(2)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沉淀,c點時,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則c點時溶液中溶質是硫酸鈉;(3)b→c段表示氫氧化鈉與混合物中的硫酸銅發生反應,見答案。32.(2025九上·長興期末)動能回收是現今電動汽車的節能技術之一,其原理是正常行駛時電機帶動車輪轉動,車輛前進;制動時(剎車)電機通過差速器使得電機逆向旋轉,啟動發電功能,并儲存到電池中,以減少能源損失和提高能效。XX電動汽車相關數據如表1所示。進行了1天動能回收測試,數據如表2所示。(注:電池包總輸出的電能等于消耗電池容量加動能回收的電能)XX電動汽車車重(kg) 2200 快速充滿電時間 2.5h最大續航里程(km) 700 電池容量(kW·h) 180百公里加速時間(s) 4.6 能量利用率 80%表1動能回收測試行駛總路程(km) 400電池包總輸出(kW·h) 120動能回收(kW·h) 20表2(1)制動時電機將汽車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的原理是 ;(2)動能回收測試當天該電動汽車的平均牽引力為多少 ?(能量利用率80%)(3)若路況與動能回收測試相同,該電動汽車一次充滿電能否達到其最大續航里程 ?(通過計算回答)【答案】(1)電磁感應(2)864N(3)由題意知電池包總輸出功率為W總=180kW h時,動能回收為W',則有;解得:W'=30kW h,若把電能全部輸出,汽車行駛的路程為s',則有η(W總+W')=Fs',即80%×(180×3.6×106J+30×3.6×106J)=864N×s';解得:s'=7×105m=700km,所以該電動汽車一次充滿電能達到其最大續航里程。【知識點】電磁感應;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發電機工作時將動能轉化為電能,是電磁感應現象;(2)由表格數據和算出有用功,由W=Fs得能回收測試當天該電動汽車的平均牽引力;(3)由題意知電池包總輸出功率為W總=180kW h時,動能回收為W',根據算出回收的動能,若把電能全部輸出,汽車行駛的路程為s',根據η(W總+W')=Fs'判斷算出該電動汽車一次充滿電能達到其最大續航里程,并得出結論。【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制動時電機將汽車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的原理是:電磁感應。(2)該電動汽車做的有用功為;汽車受到的平均牽引力為;(1)制動時電機將汽車的動能轉化為電能,利用的是電磁感應原理。(2)動能回收測試當天該電動汽車做的有用功為平均牽引力為(3)該電動汽車一次充滿電能的最大續航里程為因此能達到其最大續航里程。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