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階段性教學質量檢測小學六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蘭、縝密思考,我會判。(共4分,”每題1分)1.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近年來,我國為推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作出了重要貢獻。(2在班級討論中,小紅認為自已的觀點正確,經常打斷其他同學發言,并嘲笑別人的想法。她認為這是堅持真理的表現。小紅的行為是尊重他人的表現。)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被應用于防災減災領域,為防災減災插上了“科技翅膀,風云四號衛星屬于防汛“神器”。()4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因此老師可以因學生家庭背景差異而區別對待。()二、反復比較,我會選。(共10分,每題2分)1.六年級(5)班班主任設計了“營造和諧寬容的班級生活主題班會,是為了讓同學們學會與“不同”的人友好相處,做到“和而不同”,下列對“和而不同”理解正確的是()。A.不要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相處7這B當別人觀點與自己意見不同時,要盡力說服對方i以C,與他人交往時能夠和諧友善地相處,但對具體問題有自己的見解,2.下列同學做法哪些善于反思自己()。①小美這次語文考試的成績不太理想,試卷發下來后,她馬上總結了考試失利的原因②小林最近發現好朋友對自己越來越疏遠,他在想到底是我哪里做的不對呢③小敏在班上總喜歡給同學起外號,大家都不喜歡她,可是她從來都不認為是自己錯了A.①②B.②③C.①③3為了更有效的保護地球,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采取的措施有(。①發展循環經濟,推廣新能源②制定法律法規,約束人們行為③加大煤炭、石油開采力度,滿足生活所需A.①②③B.②③路C.①②4.每當我國有重大災情發生時,總有許多愛心市民、慈善之星和愛心企業家慷慨解囊,向災區人民奉獻愛心:全國各地志愿者也紛紛前往災區參與救援…這彰顯出的精神有()。①不畏艱險、無私奉獻②萬眾一心、眾志成城·③豁達大度、愛憎分明六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1頁(共2頁)A.①②B.①③c.②③5.古人說:“敬人者,人恒敬之”。蘇聯注明教有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尊重別人的人才有權受人尊重。”由此可見()。①要受人尊重,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學會尊重他人②自尊的同時還要尊重他人代③自尊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與欣賞A.①③B.①②c.②③三、認真動腦,我會答。(共6分,每題3分)1說說人類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案例?至少寫出兩項。2.六年級(1)班開展了“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主題班會。聽后,張楠同學說:“發生自然災害的可能性太低了,學了也沒什么用。”李娜同學說:“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學習一下相關知識是有好處的,萬一真的發生了自然災害就可以保護自己并幫助他人。”你贊同誰的觀點?為什么?: 學四、綜合題(共5分)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錯不改。通過反思我們可以看到自已的缺點和不足。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六年級(2)班值日生小亮去倒垃圾時,不小心把垃圾撒在了六年級(6)班剛打掃干凈的衛生區域里,小亮看到周圍沒人,就直接回家了。小亮的做法是否正確?,的(2)第二天早上,小亮看到衛生公示欄上寫著六年級(6)班不清潔,小亮心想:還好沒有人看見是自己弄的。小亮的想法是錯誤的,為什么?(3)在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帶領同學們學習“學會反思”這一課。課后,小亮越想越內疚。你認為小亮應該怎么做?六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2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