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十二校聯(lián)考2025年中考一模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十二校聯(lián)考2025年中考一模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2025年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十二校聯(lián)考九年級中考一模科學試題
1.(2025·鄞州模擬)青少年的健康事關國家的未來,下列屬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遠離毒品不要吸煙 B.體育中考后不再參加體育運動
C.為了學習經常不吃早餐 D.面對心理困惑不向任何人傾訴
【答案】A
【知識點】健康的含義與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必須和社會相適應,人也要和環(huán)境相和諧,要有健康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一分為二地看待世界上的事,擺正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位置。
【解答】A、毒品對人體有極大的危害,吸煙也損害人體健康,所以要遠離毒品不要抽煙;故A正確;
B、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保持適當?shù)捏w育運動;故B錯誤;
C、一天三餐要按時,營養(yǎng)要均衡;故C錯誤;
D、心理困惑要適當?shù)呐c人傾訴,有助于心理健康;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2.(2025·鄞州模擬)“寧波石豆蘭”是在寧波境內首次發(fā)現(xiàn)的植物新種類,它生長在陰暗潮濕的懸崖上,葉片質地堅硬呈革質,花朵呈金黃色。“寧波石豆蘭”在分類上屬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苔蘚類植物
【答案】A
【知識點】種子植物
【解析】【分析】A.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為: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種器官;種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里面。
B.裸子植物具有根、莖、葉、種子四種器官,沒有花、果實。
C.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并且體內開始有了輸導組織。
D.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但體內無輸導組織。
【解答】根據(jù)“葉片質地堅硬呈革質,花朵呈金黃色”可判斷該植物為被子植物,因為只有被子植物才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種器官,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2025·鄞州模擬)陶瓷是我國的重大發(fā)明之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下列古法制瓷過程中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A.鎮(zhèn)漿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溫燒制 D.磨光上釉
【答案】C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解答】根據(jù)題意可知,鎮(zhèn)漿制泥、拉坯造型和磨光上釉的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BD錯誤;
C.高溫燒制的過程中存在物質的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正確。
故選C。
4.(2025·鄞州模擬)下圖是粗鹽提純實驗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錯誤的是
A.取一定量粗鹽 B.溶解
C.過濾 D.蒸發(fā)
【答案】C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jù)常見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分析判斷。
【解答】A.取用固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溶解操作時,要用玻璃棒攪拌,以加速溶解,故B正確不合題意;
C.過濾操作時,要用玻璃棒引流,故C錯誤符合題意;
D.蒸發(fā)操作時,用酒精燈直接加熱蒸發(fā)皿,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5.(2025·鄞州模擬)科學家在地殼中發(fā)現(xiàn)了氦-3原子,它的中子數(shù)量與普通氦原子不同,故表現(xiàn)出眾多優(yōu)越特性。如圖為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其中“”表示核外電子,則氦-3原子含有的質子數(shù)為(  )
A.1 B.2 C.3 D.5
【答案】B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
【解析】【分析】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氦-3核外有2個電子,根據(j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可知,氦-3原子含有的質子數(shù)為2。
故選B。
6.(2025·鄞州模擬)如圖所示是一種觸摸開關。當手指直接接觸這種開關面板上的金屬體時,因為人體是導體,會觸發(fā)開關閉合,電路中的電燈發(fā)光。用手持下列物體去接觸面板上金屬體時,也能使電燈發(fā)光的是(  )
A.木制牙簽 B.金屬鑰匙 C.塑料尺 D.玻璃杯
【答案】B
【知識點】導體和絕緣體;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
【解析】【分析】根據(jù)人體接觸開關面板上的金屬體時,會觸發(fā)開關閉合,電路中的電燈發(fā)光和人體是導體分析選擇合適的物體。
【解答】由人體接觸開關面板上的金屬體時,會觸發(fā)開關閉合,電路中的電燈發(fā)光,人體是導體,要讓電燈發(fā)光,應該選用導體與去接觸面板上金屬體,木制牙簽、塑料尺、玻璃杯是絕緣體,金屬鑰匙是導體,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7.(2025·鄞州模擬)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顆名為開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圖所示為該行星與其繞轉的恒星所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該天體系統(tǒng)相當于宇宙結構層次中的(  )
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B
【知識點】太陽系的組成;行星及其衛(wèi)星
【解析】【分析】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繞轉形成天體系統(tǒng),天體系統(tǒng)分為不同的級別和層次,最高一級是總星系,總星系包括銀河系和河外星系;銀河系包括太陽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陽系包括太陽、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圍繞恒星公轉的是行星,圍繞行星公轉的是衛(wèi)星。
【解答】宇宙結構層次從大到小為:宇宙→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開普勒62E的宜居行星與其繞轉的恒星所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相當于太陽系,B正確;
故答案為:B。
8.(2025·鄞州模擬)人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下列關于馬拉松比賽中人體內各系統(tǒng)分工協(xié)作的說法,符合事實的是(  )
A.聽到發(fā)令聲起跑的瞬間反應,只通過內分泌系統(tǒng)調節(jié)
B.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最終由循環(huán)系統(tǒng)排出體外
C.機體產生的汗液,由泌尿系統(tǒng)排出
D.比賽途中喝的水,能通過消化系統(tǒng)被人體吸收
【答案】D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huán);細胞呼吸;泌尿系統(tǒng);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人體排泄的方式有三種:排汗,排尿和呼吸三種方式;人體所有的生命活動都是在神經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解答】A. 聽到發(fā)令聲起跑的瞬間反應,通過內分泌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的共同調節(jié)達成的,A錯誤;
B. 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最終由呼吸系統(tǒng)排出體外,B錯誤;
C. 機體產生的汗液,由皮膚直接排出,(有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流經皮膚處直接散發(fā)),C錯誤;
D. 比賽途中喝的水,能通過消化系統(tǒng)被人體吸收 ,D正確;
故答案為:D.
9.(2025·鄞州模擬)某同學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過程中,視野中出現(xiàn)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接下來他應進行的操作是(  )
A.重新制作裝片 B.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C.轉動反光鏡 D.轉動物鏡轉換器
【答案】A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
【解析】【分析】根據(jù)顯微鏡的操作方法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視野中出現(xiàn)氣泡,是蓋蓋玻片操作不規(guī)范所致,應該重新制作裝片,故A符合題意,BCD不合題意。
故選A。
10.(2025·鄞州模擬)如圖所示為巴黎奧運會靜水皮劃艇男子500米雙人比賽中,中國選手劉浩、季博文全力沖刺,逐漸與對手拉開差距,奪得該項目的金牌的場景。比賽過程中,若說劉浩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
A.岸邊的觀眾 B.終點標志線
C.身后的季博文 D.其他選手的皮劃艇
【答案】C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分析】如果物體是運動的,那么它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不斷改變;如果物體是靜止的,那么它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保持不變。
【解答】比賽過程中,劉浩相對于岸邊的觀眾、終點標志線、其他選手的皮劃艇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因此劉浩是運動的。劉浩相對于身后的季博文的位置不發(fā)生變化,若說劉浩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身后的季博文,故C正確,而A、B、D錯誤。
故選C。
11.(2025·鄞州模擬)科學研究中經常用“模擬實驗”來解決不能或者不便用直接實驗法解決的問題,下列有關模擬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甲實驗氣球脹大過程中各圓點間的距離變化模擬星系運動特點
B.圖乙的晝夜交替模擬實驗中,應撥動地球儀,使其自西向東轉動
C.圖丙中鉛筆沿籃球表面向右移動時鉛筆頭先消失,證明地球是個球體
D.圖丁實驗中蠟燭加熱區(qū)的水流上升,兩塊海綿向左右兩側運動,模擬的是板塊張裂
【答案】C
【知識點】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 模擬實驗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它通過創(chuàng)建一個與實際現(xiàn)象相似的模型或環(huán)境來進行實驗,它不僅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
【解答】A.圖甲實驗氣球脹大過程中各圓點間的距離變化模擬星系運動特點,屬于模擬實驗,故A不合題意;
B.圖乙的晝夜交替模擬實驗中,應撥動地球儀,使其自西向東轉動,屬于模擬實驗,故B不合題意;
C.圖丙中鉛筆沿籃球表面向右移動時鉛筆頭先消失,可以模擬地球是一個球體,但不能證明地球是個球體,故C符合題意;
D.圖丁實驗中蠟燭加熱區(qū)的水流上升,兩塊海綿向左右兩側運動,模擬的是板塊張裂,屬于模擬實驗,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12.(2025·鄞州模擬)如圖為小明自制“棒棒糖”的流程,則下列燒杯內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的是(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解析】【分析】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否則,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
【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乙和丁燒杯內溶液底部有未溶解的固體,則乙和丁燒杯內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
故選D。
13.(2025·鄞州模擬)李白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現(xiàn)實中拍到了類似的場景,如圖所示。下列分別與a、b成像原理一致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jù)圖片分析a、b像的成像原理,然后與各個選項中的原理對照即可。
【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a像是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b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影子;
①山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
②手影游戲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影子;
③水中折筷是筷子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發(fā)生折射形成的;
④雨后彩虹屬于光的色散現(xiàn)象,也就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那么與a、b成像原理一致的是①②,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4.(2025·鄞州模擬)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下列關于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  )
物質 X Y Z Q
反應前質量/g 20 2 1 37
反應后質量/g 待測a 32 待測b 12
A.a的取值范圍:0≤a≤16
B.該反應類型一定屬于化合反應
C.當a=15時,物質Z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D.當b=l時,反應中X、Q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1:5
【答案】A
【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a的取值范圍;
(2)多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化合反應;
(3)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性質和質量保持不變;
(4)將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相減得到參加反應的質量,然后作比即可。
【解答】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得到:20g+2g+1g+37g=a+32g+b+12g,解得:a+b=16g,當b=0時,a=16g;當b=16g時a=0g,故A正確;
如果b>1g,那么Y和Z的質量都增大,肯定為生成物,該反應肯定不是化合反應,故B錯誤;
當a=15g時,b=1g,則Z的質量保持不變,但它不一定是催化劑,可能是不參與反應的其他物質,故C錯誤;
當b=1時,a=15g,則參加反應的X和Q的質量之比為:(20g-15g):(37g-12g)=1:5,而不是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故D錯誤。
故選A。
15.(2025·鄞州模擬)如圖為桌球運動員擊打白球后,白球撞擊黑球的運動軌跡圖,其中乙和丁點為兩球撞擊后的瞬間,最終分別停留在丙點和戊點。假設黑白兩球完全一樣,桌面粗糙程度相同。下列有關不同點對應小球機械能大小關系錯誤的是(  )
A.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戊
【答案】A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解析】【分析】 (1)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體的相對位置決定,物體質量越大、位置越高、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機械能包括物體的動能和勢能。
(2)運動的物體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有機械能的損失。
【解答】 白球和黑球的質量相等,高度相同,重力勢能相同且不變;桌面粗糙程度相同,小球滾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白球從甲點運動到乙點,一部分動能轉化為內能,在乙點撞擊黑球后,一部分動能傳遞給黑球,所以白球在甲點的機械能大于白球在乙點的機械能與黑球在丁點的機械能之和,即甲>乙+丁;
乙和丁點為兩球撞擊后的瞬間,最終分別停留在丙點和戊點,由圖可知碰撞后黑球滾動的距離大于白球,且兩球完全相同,則可知碰撞后黑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更多,說明碰撞后的瞬間黑球的機械能大于白球,即丁>乙;
白球乙點的動能大于在丙點的動能,即乙>丙;
白球和黑球最終分別停留在丙點和戊點,所以白球在丙點和黑球在戊點的機械能相等,即丙=戊;
綜上分析,A錯誤,BCD正確。
故選A。
16.(2025·鄞州模擬)六月初夏,是楊梅上市的好時節(jié)。慈溪楊梅因其果實色澤鮮艷、甜酸可口、汁多核小,而備受食客們的追捧。
(1)楊梅果實是由   發(fā)育而來。
(2)茶山楊梅甜酸可口、汁多核小等優(yōu)良性狀是由   決定的。
(3)為提高楊梅品質,果農們采用嫁接的方式來進行繁殖,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生殖。
【答案】(1)子房
(2)基因
(3)無性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基因工程;果實與種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1)一般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可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和內果皮三層,由子房壁發(fā)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fā)育形成,其中珠被發(fā)育成種皮,極核和卵核分別發(fā)育成胚乳和胚。
(2)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
(3)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壓條、克隆、組織培養(yǎng)等。
【解答】(1)根據(jù)題意可知,楊梅果實是由子房發(fā)育而來。
(2)茶山楊梅甜酸可口、汁多核小等優(yōu)良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
(3)為提高楊梅品質,果農們采用嫁接的方式來進行繁殖,這種繁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
(1)一朵花經過傳粉和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xù)發(fā)育,最終發(fā)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fā)育成種子。所以,楊梅果實是由子房發(fā)育而來。
(2)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茶山楊梅甜酸可口、汁多核小等優(yōu)良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
(3)植物的生殖有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類。有性生殖必須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成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扦插和嫁接。
17.(2025·鄞州模擬)正月初七這一天,小科在寧波慈城古鎮(zhèn)觀看了一場飛天火壺表演,火壺表演者將燒好的木炭放入特制的鐵網中,然后通過雙手的抖動,使木炭在空中產生如煙花般的火花,如圖所示。
(1)表演者抖動火壺是為了讓木炭燃燒更加充分,從燃燒條件分析抖動的目的是   ;
(2)當天看到的月相最接近于如圖中的(  )
A. B.
C. D.
【答案】(1)使可燃物與助燃物充分接觸
(2)B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月相
【解析】【分析】 (1)根據(jù)物質燃燒的條件來分析;
(2)根據(jù)月相變化規(guī)律來分析。
【解答】(1)根據(jù)題意可知,表演者抖動火壺是為了讓木炭燃燒更加充分,抖動的目的是使可燃物與助燃物充分接觸。
(2)根據(jù)題意可知,正月初七月相為上弦月,即弦在左,弓背在右
故選B。
(1)木炭在空中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劇烈氧化反應,表演者抖動火壺是為了讓木炭燃燒更加充分,抖動的目的是使可燃物與助燃物充分接觸。
(2)正月初七月相為上弦月,月亮的一半被照亮,為半圓形。弦在左,弓背在右。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18.(2025·鄞州模擬)2025年春季甲型H1N1流感爆發(fā),老師建議感染的同學居家隔離。奧司他韋(C16H28N2O4)是治療該流感的常用藥品。
(1)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隔離感染的同學屬于    。
(2)一個奧司他韋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是    。
(3)如圖所示為奧司他韋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填編號)
【答案】(1)控制傳染源
(2)4:1
(3)①
【知識點】傳染病及其傳播;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 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為: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2)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shù)字表示該原子的個數(shù);
(3)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shù)的乘積之比,據(jù)此確定元素的含量大小即可。
【解答】(1)根據(jù)題意可知,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隔離感染的同學屬于控制傳染源;
(2)根據(jù)化學式C16H28N2O4可知,一個奧司他韋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是:16:4=4:;
(3)根據(jù)化學式C16H28N2O4可知,一個奧司他韋分子中碳、氫、氮、氧元素質量比為:(12×16):(1×28):(14×2):(16×4)=48:7:7:16,由此可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所以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①。
(1)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隔離感染的同學屬于控制傳染源;
(2)由奧司他韋(C16H28N2O4)可知,一個奧司他韋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是:16:4=4:;
(3)一個奧司他韋分子中碳、氫、氮、氧元素質量比為:(12×16):(1×28):(14×2):(16×4)=48:7:7:16,由此可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所以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①。
19.(2025·鄞州模擬)如圖是冬奧會上的冰壺項目比賽。
(1)冰壺被投擲出去后,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冰壺具有   ;
(2)運動員會在冰壺前面用毛刷不停地擦拭冰面,目的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冰面的內能,從而使冰面熔化形成水膜,減小摩擦力。
【答案】慣性;做功
【知識點】慣性;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
【解析】【分析】(1)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2)做功的本質為能量的轉化,熱傳遞的本質為能量的轉移。
【解答】(1)冰壺被投擲出去后, 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冰壺具有慣性;
(2)運動員用毛刷擦拭冰面,通過摩擦的方式將機械能轉化為冰面的內能,屬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
20.(2025·鄞州模擬)光伏向日葵是一種能晝開夜合,自動跟蹤太陽,光伏板(花面)與陽光始終垂直的新型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
(1)向日葵向光生長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    。
(2)白天發(fā)電時,花面轉動與地球的    (填“自轉”或“公轉”)有關。
(3)光伏向日葵工作時    能轉換成電能。
(4)若在寧波,光伏向日葵“開花”最早的一天是    。
【答案】(1)適應
(2)自轉
(3)太陽
(4)夏至日
【知識點】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能量的轉化與守恒定律;地球自轉
【解析】【分析】(1)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規(guī)律性反應,叫做應激性。它能夠使生物“趨利避害”。這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2)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xiàn)象,同時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一天內不斷變化;
(3)根據(jù)能量的轉化方式進行分析。
(4)在北半球,夏至日這一天白晝時間最長,太陽升起時間最早,落下時間最晚。
【解答】(1)根據(jù)題意可知,向日葵向光生長就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
(2)光伏向日葵白天發(fā)電時花面轉動,始終朝向太陽,以獲取更多太陽能,這與地球自轉導致太陽視運動有關。
(3)光伏向日葵是工作時利用光伏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4)寧波位于北半球,所以光伏向日葵“開花”(即朝向太陽開始發(fā)電)最早的一天是夏至日。
(1)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規(guī)律性反應,叫做應激性。它能夠使生物“趨利避害”。這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向日葵向光生長就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
(2)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xiàn)象,同時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一天內不斷變化;光伏向日葵白天發(fā)電時花面轉動,始終朝向太陽,以獲取更多太陽能,這與地球自轉導致太陽視運動有關。而地球公轉主要產生四季變化等,與一天內太陽位置的頻繁變化關系不大。
(3)光伏向日葵是一種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伏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4)在北半球,夏至日這一天白晝時間最長,太陽升起時間最早,落下時間最晚。寧波位于北半球,所以光伏向日葵“開花”(即朝向太陽開始發(fā)電)最早的一天是夏至日,通常在6月22日左右。
21.(2025·鄞州模擬)如圖甲所示為某智能鏡子,其主要部件是:平面鏡中內嵌一塊帶攝像頭的顯示屏、檢測用戶是否靠近鏡子的傳感器和智能模塊等。
(1)根據(jù)顯示屏上提供的選項,用戶通過分析并作出判斷的神經結構屬于反射弧中的   ;
(2)人臉通過攝像頭可成像在感光組件上,其原理如圖乙所示,則該像的特點有   ;
(3)當用戶靠近鏡子時,傳感器開關閉合,內部燈泡L工作。圖像識別系統(tǒng)被喚醒后閉合,智能模塊啟動,用戶開始體驗智能化生活。下列電路設計符合該智能鏡子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神經中樞;倒立縮小實像;B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串、并聯(lián)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1)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參與反射的神經結構叫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2)根據(jù)凸透鏡的成像特點和應用解答;
(3)用電器相互影響為串聯(lián),不相互影響為并聯(lián)。干路開關控制所有用電器,支路開關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電器,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據(jù)題意可知,用戶通過分析并作出判斷的神經結構屬于反射弧中的神經中樞。
(2)攝像頭相當于照相機,則人臉通過攝像頭可成像在感光組件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3)根據(jù)題意可知,當用戶靠近鏡子時,傳感器開關S1閉合,內部燈泡L工作,圖像識別系統(tǒng)被喚醒后S2閉合,智能模塊啟動,這說明智能模塊與燈泡互不影響,是并聯(lián)的,且開關S1在干路中控制整個電路,S2控制智能模塊,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2.(2025·鄞州模擬)有一包固體樣品,可能含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小科進行了如下實驗
(1)沉淀乙為   (填化學式),樣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
(2)寫出沉淀乙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Fe(OH)3、 BaSO4;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
(2)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硫酸鋇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含有鐵離子的溶液呈黃色,氫氧化鐵為紅褐色,據(jù)此結合圖片信息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向固體樣品中加入足量水,過濾得到濾液甲和沉淀乙,濾液甲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沉淀,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則固體中一定有氫氧化鋇;向沉淀乙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得到黃色濾液丙和沉淀,氯化鐵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鋇,氫氧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不溶于鹽酸的硫酸鋇沉淀,氫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黃色的氯化鐵溶液,則沉淀乙為氫氧化鐵、硫酸鋇,原固體中一定有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
(1)根據(jù)分子可知,沉淀乙為Fe(OH)3、 BaSO4;
樣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
(2)沉淀乙為氫氧化鐵,它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OH)3+3HCl=FeCl3+3H2O。
(1)由分析可知,沉淀乙為:氫氧化鐵、硫酸鋇,化學式為:Fe(OH)3、 BaSO4;
樣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
(2)沉淀乙和稀鹽酸的反應是氫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OH)3+3HCl=FeCl3+3H2O。
23.(2025·鄞州模擬)小溫為了探究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步驟如下:
①取三個相同的無色透明玻璃瓶,設置A、B、C三組實驗,分別加入等量且適量的新鮮菠菜葉片和緩沖液(用于維持瓶中含量穩(wěn)定);
②分別在導管中注入一滴紅墨水,塞上橡皮塞,關閉活塞,控制紅墨水初始位置相同;
③分別將裝置放在相同強度的紅光、綠光和黃光下照射(如圖所示):
④光照相同時間后,紅墨水均向______移動,測得紅墨水移動的距離分別為、、,且,多次重復實驗后,結果相同。
(1)選取等量的菠菜葉的目的是:   。
(2)步驟④中,紅墨水均向   移動(填“左”或“右”)。
(3)根據(jù)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4)小外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氣孔開放程度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氣孔開放程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強。小外做了用不同單色光及次序組合的單色光照射葉片,檢測氣孔的開放程度,結果如圖所示。結合圖像可以得出怎樣處理能使植物光合作用最強:   。
【答案】(1)控制單一變量
(2)左
(3)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有影響,紅光、黃光、綠光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依次減小
(4)用藍光+綠光+藍光的次序照射葉片
【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2)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強度是有影響的。
【解答】(1)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選取等量的菠菜葉的目的是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
(2)瓶中菠菜葉子片進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氣,氧氣能夠使得裝置中的壓強變大,所以紅墨水均向左移動。
(3)本實驗探究的是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是否有影響,實驗的變量是光線顏色的不同。由于瓶內都有二氧化碳緩沖液,能維持瓶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穩(wěn)定,那么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會導致瓶內的壓強增大,從而使ABC裝置導管內的紅墨水均向左移動,我們可以根據(jù)紅墨水移動的距離來判斷氧氣產生的多少,距離越遠說明產生的氧氣越多,光合作用的強度越大。測得紅墨水移動的距離分別為l紅、l綠、l黃,且l紅>l黃>l綠,說明紅光的光合作用強度最大,綠光的光合作用強度最小,故可以得出結論: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有影響,紅光、黃光、綠光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依次減小。
(4)小外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氣孔開放程度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氣孔開放程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強。根據(jù)圖像可知,用藍光+綠光+藍光的次序照射葉片,氣孔開放程度最大,植物光合作用最強。
(1)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選取等量的菠菜葉的目的是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
(2)瓶中菠菜葉子片進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氣,氧氣能夠使得裝置中的壓強變大,所以紅墨水均向左移動。
(3)本實驗探究的是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是否有影響,實驗的變量是光線顏色的不同。由于瓶內都有二氧化碳緩沖液,能維持瓶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穩(wěn)定,那么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會導致瓶內的壓強增大,從而使ABC裝置導管內的紅墨水均向左移動,我們可以根據(jù)紅墨水移動的距離來判斷氧氣產生的多少,距離越遠說明產生的氧氣越多,光合作用的強度越大。測得紅墨水移動的距離分別為l紅、l綠、l黃,且l紅>l黃>l綠,說明紅光的光合作用強度最大,綠光的光合作用強度最小,故可以得出結論: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有影響,紅光、黃光、綠光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依次減小。
(4)小外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氣孔開放程度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氣孔開放程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強。根據(jù)圖像可知,用藍光+綠光+藍光的次序照射葉片,氣孔開放程度最大,植物光合作用最強。
24.(2025·鄞州模擬)小科騎自行車上學途中,要經過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體沖上斜坡的最大距離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1)他發(fā)現(xiàn)車子的初始速度越大,沖上斜坡的最大距離就越長。這是因為車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動能也越大,上坡過程中轉化而來的   就越大;
(2)他進而又提出兩個猜想:
猜想一:物體沖上斜坡的最大距離可能與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
猜想二:物體沖上斜坡的最大距離可能與斜坡的傾角大小有關。
①在驗證猜想一的實驗中,他將與水平面平滑連接的長木板以一定的傾角θ固定,如圖所示。實驗時為了讓不同質量的小球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長木板,他在左側放置了一個固定的斜面A。請說明使用斜面A進行實驗時的操作要點:   ;
②在驗證猜想二的實驗中,小科讓同一小球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別滑上不同傾角的長木板,測得的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次數(shù) 1 2 3 4 6
木板傾角θ 10° 30° 53° 75° 85°
向上滑行的最大距離s/m 0.50 0.40 0.36 0.39 0.43
③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實驗結論:   。
【答案】重力勢能;讓木塊在軌道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隨傾角θ的增大,小球上滑的最大距離s先減小后增大
【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重力勢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即質量越大,高度越大,則重力勢能越大;
(2)① 木塊滑動到底端的速度取決于木塊初始點的高度,高度越高,到達底端時的速度越大;
②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分析小球上滑的最大距離和斜面傾角的數(shù)量關系。
【解答】(1)他發(fā)現(xiàn)車子的初始速度越大,沖上斜坡的最大距離就越長。這是因為車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動能也越大,上坡過程中轉化而來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2)①根據(jù)題意可知,為了保證不同木塊到達底端的速度相同,所以要可知木塊滑動的初始點的高度相同,即讓木塊在軌道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②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得到,從10°到53°這個過程,物體的上升的高度隨著傾斜角度的增加在減小;從53°到85°這個過程,物體的上升的高度隨著傾斜角度的增加在增大,故得結論:隨傾角θ的增大,小球上滑的最大距離s先減小后增大。
25.(2025·鄞州模擬)化學實踐小組利用以下裝置完成了部分氣體的相關實驗。
(1)實驗室用稀鹽酸和塊狀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   。其發(fā)生裝置可選用裝置 A 或 B,與裝置 B 相比,裝置 A 具有的優(yōu)點是   。
(2)若選用裝置 B 和 C 制取并收集氧氣,證明氧氣已收集滿的操作和現(xiàn)象是   。
(3)常溫常壓下,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和熟石灰兩種固體混合物共熱的方法制取氨氣。若選用裝置 D 測定產生氨氣的體積,水面需加一層植物油,其目的是   。
【答案】(1);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
(2)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端,木條復燃,則說明氧氣已集滿
(3)防止氨氣溶于水中
【知識點】氧氣的檢驗和驗滿;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
【解析】【分析】(1)①根據(jù)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
②根據(jù)圖片推測兩個裝置的工作過程,確定裝置A的優(yōu)點;
(2)根據(jù)氧氣的驗滿方法解答;
(3)根據(jù)氨氣易溶于水解答。
【解答】(1)①根據(jù)題意可知,分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②裝置A中,當打開彈簧夾時,長頸漏斗內的液體進入試管,使試管內液面上升到多孔隔板以上,與固體試劑接觸,開始反應。當關閉彈簧夾時,產生的氣體無法排出,在試管上半部分聚積,使試管內部氣壓增大,將液體壓回到長頸漏斗,使反應物相互分離,反應停止,故裝置A具有的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2)若選用裝置B和C制取并收集氧氣,證明氧氣已收集滿的操作和現(xiàn)象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端,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經收集滿;
(3)在裝置D中,水面需加一層植物油,其目的是防止氨氣溶于水。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該反應為固液常溫型,發(fā)生裝置可選用裝置A或B,與裝置B相比,裝置A中,當打開彈簧夾時,長頸漏斗內的液體進入試管,使試管內液面上升到多孔隔板以上,與固體試劑接觸,開始反應,當關閉彈簧夾時,產生的氣體無法排出,在試管上半部分聚積,使試管內部氣壓增大,將液體壓回到長頸漏斗,使液面降到多孔隔板以下,使反應物相互分離,反應停止,故裝置A具有的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2)若選用裝置B和C制取并收集氧氣,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氧氣應該從b端通入,氧氣具有助燃性,則證明氧氣已收集滿的操作和現(xiàn)象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端,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經收集滿;
(3)由于氨氣極易溶于水,若選用裝置D測定產生氨氣的體積,水面需加一層植物油,其目的是防止氨氣溶于水。
26.(2025·鄞州模擬)某校項目化實驗中同學利用可樂瓶等材料制作了一個水火箭(如圖甲),其結構示意如圖乙所示,他們進行飛行高度實驗。將水火箭豎立于地面,用打氣筒通過打氣管向瓶內打氣,當瓶內壓強足夠大時,瓶塞脫落,瓶內的水向下噴出,水火箭就接近豎直地向上飛。
(1)瓶內的水向下噴出的同時水火箭向上運動,這是因為力的作用是    的;
(2)實驗中無法直接測量水火箭豎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轉換為測量水火箭從發(fā)射到落地的    來間接反映這個高度;
(3)如圖丙所示,小組同學用頻閃照相機拍下了水火箭從A處起飛,到C處達到最高點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秒曝光一次,從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判斷水火箭運動情況是    (選填“勻速直線運動”或“變速直線運動”),并說明理由;   
(4)以下是水火箭發(fā)射的部分評價量表
評價指標 優(yōu)秀 合格 待改進
功能性 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中飛行時間 t≥8 秒 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中飛行時間3秒≤t<8秒 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中飛行時間t<3秒或不能升空
圖丁是小組同學實驗時的速度和時間的關系,請結合評價量表的功能性指標,對該水火箭進行評價并說明理由   。
【答案】(1)相互
(2)時間
(3)變速直線運動;水火箭在相同時間內豎直通過的距離不同
(4)該水火箭優(yōu)秀,理由是其在空中飛行的時間等于8秒,符合優(yōu)秀的評價指標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平均速度的計算及測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火箭模型
27.(2025·鄞州模擬)小金同學在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電源為三節(jié)干電池,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
(2)小金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若要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接下來的操作是   ;小金同學測量了六組且記下對應的電壓表(0.5V、1V、…、3V)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并繪制成圖丙所示的圖像,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W;
(3)根據(jù)圖丙分析,為完成上述整個實驗,最合理的滑動變阻器應選   。
A.“0.5A;10Ω”  B.“1A;20Ω”  C.“1A;60Ω”  D.“0.2A;200Ω”
【答案】;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直到電壓表示數(shù)為額定電壓2.5V;1;C
【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1)電壓表并聯(lián)在小燈泡兩端,根據(jù)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確定電壓表量程;滑動變阻器“一上一下”串聯(lián)接入電路;
(2)燈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fā)光,讀出電壓表示數(shù),比較電壓表示數(shù)與額定電壓的大小,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及分壓原理確滑片移動的方向:根據(jù)圖丙燈額定電壓下的電流,由P=UI求燈的額定功率;
(3)由串聯(lián)電路特點和歐姆定律計算變阻器的最大值。
【解答】(1)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電壓表并聯(lián)在小燈泡兩端,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則電壓表選擇小量程;滑動變阻器“一上一下”串聯(lián)接入電路,如下圖
(2)燈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fā)光,電壓表選用0~3V量程,分度值為0.1V,由圖乙知,燈泡兩端電壓等于1.2V,小于燈的額定電壓2.5V,應增大燈泡的電壓,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應減小變阻器的電壓,由分壓原理應減小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阻值,故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直到電壓表示數(shù)為額定電壓2.5V;
由圖丙所示的I-U圖象,燈的電壓為2.5V時,通過的電流為0.4A,所以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3)電源由三節(jié)干電池,所以電源電壓4.5V;小金同學測量的六組實驗中,燈泡兩端電壓最小0.5V,由分壓原理知道,此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最大,由圖像知道,此時電路中電流約為0.1A,則此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
由圖像知道,燈泡電壓為3V時的電流大于0.4A,所以應選擇“1A 60Ω”的變阻器,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28.(2025·鄞州模擬)某生態(tài)農場采用廚余垃圾喂養(yǎng)黑水虻(一種腐生昆蟲),黑水虻作為家禽的飼料,其糞便發(fā)酵后可給蔬菜施肥,實現(xiàn)了廚余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
(1)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分析,參與黑水虻糞便發(fā)酵的微生物屬于   。
(2)黑水虻生命活動所需能量最終來源于   。
(3)該農場科研人員強調:農場持續(xù)良性運行的前提之一是喂養(yǎng)黑水虻的廚余垃圾中不能混有塑料制品、廢舊電池、過期藥品等廢棄物。這一事例告訴我們,居民在投放垃圾時要自覺做到:   。
【答案】分解者;太陽能;垃圾分類投放
【知識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
29.(2025·鄞州模擬)小科在吃西梅時被果核卡住,一時出現(xiàn)了呼吸困難的現(xiàn)象,小寧迅速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幫助小科將果核吐出。具體操作如圖:先找到患者肚臍上方兩指距離作為用力點,一手握拳,拇指側的拳眼放在用力點上;另一只手抱拳用向上、向內的力量,沖擊患者的上腹部。請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內容,解釋相關現(xiàn)象和急救原理。
【答案】根據(jù)題意可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時,用拳頭不斷沖擊患者的腹部時,會使被救者膈肌上升,胸腔容積縮小,肺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肺內的氣體沖出,較大的氣流把異物從氣管沖出。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和氣體交換;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對于封閉的氣體來說,當體積減小時內部氣壓會增大,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答】根據(jù)題意可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時,用拳頭不斷沖擊患者的腹部時,會使被救者膈肌上升,胸腔容積縮小,肺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肺內的氣體沖出,較大的氣流把異物從氣管沖出。
30.(2025·鄞州模擬)某項目小組利用硬質塑料瓶制作潛水艇,塑料瓶厚度不計,兩個艙之間密封不連通,水艙與注射器通過塑料軟管相連,移動注射器活塞可以實現(xiàn)潛水器的浮沉,模型如圖甲。
(1)為實現(xiàn)潛水艇的上浮,小組同學的操作是:   ,從而排出水艙內的水,實現(xiàn)上浮;
(2)如圖乙所示,潛水艇完成從B到A上浮的過程,其浮力變化情況是    ;
(3)已知某小組同學采用的材料總質量0.5kg,體積650cm3,現(xiàn)有100mL和200mL兩種規(guī)格的注射器,請通過計算說明應該選擇哪種規(guī)格的注射器能實現(xiàn)在水中懸浮    。
【答案】(1)推動活塞,給潛水器打氣
(2)先不變后變小
(3)200mL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潛水艇在水下時受到的浮力是一定的,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上浮或下沉的;
(2)首先分析從A到B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變化,然后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它受到的浮力變化;
(3)首先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據(jù)計算注入水的重力,最后根據(jù)計算注入水的體積,從而確定選擇注射器的容積。
【解答】(1)為實現(xiàn)潛水艇的上浮,小組同學的操作是推動活塞,給潛水器打氣,從而排出水艙內的水,減小自身的重力,實現(xiàn)上浮。
(2)根據(jù)題意可知,潛水器完成從B到A上浮的過程,它排開水的體積先不變后減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受到的浮力先不變后減小,則浮力變小。
(3)根據(jù)題意可知,在水中懸浮時潛水艇受到的浮力和總重力相等,
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
材料的總重力為;
則需注入水的重力為;
需注入水的體積為
假設注射器抽出多少氣體就有多少體積的水進入水艙,則注射器的體積應大于等于150mL,
因此應選200mL的注射器。
(1)潛水艇在水下時受到的浮力是一定的,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上浮或下沉的,故為實現(xiàn)潛水艇的上浮,小組同學的操作是推動活塞,給潛水器打氣,從而排出水艙內的水,減小自身的重力,實現(xiàn)上浮。
(2)潛水器完成從B到A上浮的過程,露出水面之前,排開水的體積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受到的浮力不變;露出水面后,排開水的體積減小,則浮力變小;所以整個過程中其浮力變化情況是先不變后變小。
(3)在水中懸浮時潛水艇受到的浮力和總重力相等,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
材料的總質量為0.5kg,則材料的總重力為
因該潛水器材料的總重力小于懸浮時的浮力,所以需在水艙內注水,則需注入水的重力為
需注入水的體積為
假設注射器抽出多少氣體就有多少體積的水進入水艙,則注射器的體積應大于等于150mL,因此應選200mL的注射器。
31.(2025·鄞州模擬)某項目化小組為了研究蹦床運動員的訓練情況,設計了一種測定蹦床所受壓力的裝置,其原理如圖甲所示。已知電源電壓為3V且保持不變,定值電阻,壓敏電阻的阻值R隨壓力F的變化而變化,如圖乙所示。已知小溫從距離蹦床越高處下落則對蹦床的壓力越大,小溫從某一高度下落后得到電路中電壓表的示數(shù)與電流表的示數(shù)之間的關系如圖丙中線段ab所示。
(1)當小溫還在空中時,由于受到蹦床自重的影響,壓敏電阻所受壓力為200牛,求此時電路總電功率;
(2)小溫從這一高度跳下后,在與蹦床接觸的過程中,電流表的示數(shù)達到最大值時,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為多大?
(3)若小溫從距離蹦床更高的位置跳下,則b點的位置將會移動至B點,請在圖丙中用黑點標出B點可能的位置。
【答案】(1)由乙圖可知,壓敏電阻所受壓力為200N時,R的阻值為40Ω,定值電阻,則此時電路總電功率
(2)由圖丙可知,電路中最大電流為0.15A,則此時電路中總阻值
則壓敏電阻的阻值
由圖乙可知,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為800N。
(3)
【知識點】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jù)壓敏電阻所受壓力,從乙圖讀出電阻大小;由可得電功率;
(2)根據(jù)b點確定最大電流,根據(jù)歐姆定律計算壓敏電阻,對照乙圖知壓力大小;
(3)根據(jù)運動員從距離蹦床更高的位置跳下,更多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彈性勢能,分析彈力大小,得出壓敏電阻的大小,計算電流,在圖中標注。
【解答】(1)由乙圖可知,壓敏電阻所受壓力為200N時,R的阻值為40Ω,定值電阻,則此時電路總電功率
(2)由圖丙可知,電路中最大電流為0.15A,則此時電路中總阻值
則壓敏電阻的阻值
由圖乙可知,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為800N。
(3)若小溫從距離蹦床更高的位置跳下,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大于800N,則壓敏電阻的阻值小于10Ω,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大于0.15A;由于壓敏電阻的阻值最小為5Ω時,則電路中最大電流
所以小溫從距離蹦床更高的位置跳下,則b點的位置將會移動至B點,B點對應的電流大于0.15A,小于0.2A,如下圖所示:
(1)由乙圖可知,壓敏電阻所受壓力為200N時,R的阻值為40Ω,定值電阻,則此時電路總電功率
(2)由圖丙可知,電路中最大電流為0.15A,則此時電路中總阻值
則壓敏電阻的阻值
由圖乙可知,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為800N。
(3)若小溫從距離蹦床更高的位置跳下,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大于800N,則壓敏電阻的阻值小于10Ω,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大于0.15A;由于壓敏電阻的阻值最小為5Ω時,則電路中最大電流
所以小溫從距離蹦床更高的位置跳下,則b點的位置將會移動至B點,B點對應的電流大于0.15A,小于0.2A,如下圖所示:
32.(2025·鄞州模擬)圖甲是黃銅材質的翻板自封防臭地漏(黃銅的主要成分為銅、鋅),其工作原理如圖乙所示。利用水對底蓋的壓力來控制開合,有水時,自動開蓋,迅速排水。無水時自動閉合,防臭防蟲。
(1)黃銅是銅鋅合金,有較強的耐腐蝕性,耐腐蝕性屬于   性質。
(2)為了探究制作地漏所用黃銅的等級,某興趣小組取制作地漏的黃銅廢料進行了實驗檢測:取樣品20g,逐滴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10%的稀硫酸,當加入稀硫酸的質量為98g時,不再有氣體產生。通過計算并結合下表判斷制作地漏的黃銅屬于哪種等級   ?
黃銅等級 低黃銅 中黃銅 高黃銅
銅的質量分數(shù) 60%~80% 80%~90% 高于90%
(3)圖丙為地漏翻板結構的示意圖,整個翻板結構(包括配重和底蓋)的總質量為10g,整個翻板結構的重力作用線通過A點,水對底蓋壓力的作用點可以等效在底蓋C點,其中OD長度為1cm,OA長度為0.5cm。請計算底蓋向下張開時,水對底蓋的壓力至少為多少牛   ?
【答案】(1)化學
(2)低黃銅
(3)根據(jù)解得。答:水對底蓋的壓力至少為0.05牛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金屬的耐腐蝕性是不易氧化,不易和其他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2)根據(jù)稀硫酸的質量求出有多少克鋅參加了反應,故20g黃銅中有多少克鋅,從而求出銅的含量,有表中數(shù)據(jù)判斷黃銅等級;
(3)配重和底蓋的總質量已知,OD和OA的長度已知,由杠桿的平衡條件求出水對底蓋的至少壓力。
【解答】(1)物質的耐腐蝕性通常是指該物質在特定的化學環(huán)境中抵抗發(fā)生化學變化的能力,該性質是通過化學反應體現(xiàn)出來的性質,黃銅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耐腐蝕性屬于化學性質;
(2)設20克樣品中鋅的質量為
銅的質量分數(shù)=
所以制作地漏的黃銅屬于低黃銅。
(1)物質的耐腐蝕性通常是指該物質在特定的化學環(huán)境中抵抗發(fā)生化學變化的能力,該性質是通過化學反應體現(xiàn)出來的性質,黃銅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耐腐蝕性屬于化學性質;
(2)見答案;
(3)見答案。
1 / 12025年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十二校聯(lián)考九年級中考一模科學試題
1.(2025·鄞州模擬)青少年的健康事關國家的未來,下列屬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遠離毒品不要吸煙 B.體育中考后不再參加體育運動
C.為了學習經常不吃早餐 D.面對心理困惑不向任何人傾訴
2.(2025·鄞州模擬)“寧波石豆蘭”是在寧波境內首次發(fā)現(xiàn)的植物新種類,它生長在陰暗潮濕的懸崖上,葉片質地堅硬呈革質,花朵呈金黃色。“寧波石豆蘭”在分類上屬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苔蘚類植物
3.(2025·鄞州模擬)陶瓷是我國的重大發(fā)明之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下列古法制瓷過程中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A.鎮(zhèn)漿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溫燒制 D.磨光上釉
4.(2025·鄞州模擬)下圖是粗鹽提純實驗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錯誤的是
A.取一定量粗鹽 B.溶解
C.過濾 D.蒸發(fā)
5.(2025·鄞州模擬)科學家在地殼中發(fā)現(xiàn)了氦-3原子,它的中子數(shù)量與普通氦原子不同,故表現(xiàn)出眾多優(yōu)越特性。如圖為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其中“”表示核外電子,則氦-3原子含有的質子數(shù)為(  )
A.1 B.2 C.3 D.5
6.(2025·鄞州模擬)如圖所示是一種觸摸開關。當手指直接接觸這種開關面板上的金屬體時,因為人體是導體,會觸發(fā)開關閉合,電路中的電燈發(fā)光。用手持下列物體去接觸面板上金屬體時,也能使電燈發(fā)光的是(  )
A.木制牙簽 B.金屬鑰匙 C.塑料尺 D.玻璃杯
7.(2025·鄞州模擬)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顆名為開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圖所示為該行星與其繞轉的恒星所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該天體系統(tǒng)相當于宇宙結構層次中的(  )
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河外星系
8.(2025·鄞州模擬)人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下列關于馬拉松比賽中人體內各系統(tǒng)分工協(xié)作的說法,符合事實的是(  )
A.聽到發(fā)令聲起跑的瞬間反應,只通過內分泌系統(tǒng)調節(jié)
B.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最終由循環(huán)系統(tǒng)排出體外
C.機體產生的汗液,由泌尿系統(tǒng)排出
D.比賽途中喝的水,能通過消化系統(tǒng)被人體吸收
9.(2025·鄞州模擬)某同學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過程中,視野中出現(xiàn)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接下來他應進行的操作是(  )
A.重新制作裝片 B.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C.轉動反光鏡 D.轉動物鏡轉換器
10.(2025·鄞州模擬)如圖所示為巴黎奧運會靜水皮劃艇男子500米雙人比賽中,中國選手劉浩、季博文全力沖刺,逐漸與對手拉開差距,奪得該項目的金牌的場景。比賽過程中,若說劉浩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
A.岸邊的觀眾 B.終點標志線
C.身后的季博文 D.其他選手的皮劃艇
11.(2025·鄞州模擬)科學研究中經常用“模擬實驗”來解決不能或者不便用直接實驗法解決的問題,下列有關模擬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甲實驗氣球脹大過程中各圓點間的距離變化模擬星系運動特點
B.圖乙的晝夜交替模擬實驗中,應撥動地球儀,使其自西向東轉動
C.圖丙中鉛筆沿籃球表面向右移動時鉛筆頭先消失,證明地球是個球體
D.圖丁實驗中蠟燭加熱區(qū)的水流上升,兩塊海綿向左右兩側運動,模擬的是板塊張裂
12.(2025·鄞州模擬)如圖為小明自制“棒棒糖”的流程,則下列燒杯內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的是(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13.(2025·鄞州模擬)李白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現(xiàn)實中拍到了類似的場景,如圖所示。下列分別與a、b成像原理一致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2025·鄞州模擬)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下列關于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  )
物質 X Y Z Q
反應前質量/g 20 2 1 37
反應后質量/g 待測a 32 待測b 12
A.a的取值范圍:0≤a≤16
B.該反應類型一定屬于化合反應
C.當a=15時,物質Z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D.當b=l時,反應中X、Q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1:5
15.(2025·鄞州模擬)如圖為桌球運動員擊打白球后,白球撞擊黑球的運動軌跡圖,其中乙和丁點為兩球撞擊后的瞬間,最終分別停留在丙點和戊點。假設黑白兩球完全一樣,桌面粗糙程度相同。下列有關不同點對應小球機械能大小關系錯誤的是(  )
A.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戊
16.(2025·鄞州模擬)六月初夏,是楊梅上市的好時節(jié)。慈溪楊梅因其果實色澤鮮艷、甜酸可口、汁多核小,而備受食客們的追捧。
(1)楊梅果實是由   發(fā)育而來。
(2)茶山楊梅甜酸可口、汁多核小等優(yōu)良性狀是由   決定的。
(3)為提高楊梅品質,果農們采用嫁接的方式來進行繁殖,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生殖。
17.(2025·鄞州模擬)正月初七這一天,小科在寧波慈城古鎮(zhèn)觀看了一場飛天火壺表演,火壺表演者將燒好的木炭放入特制的鐵網中,然后通過雙手的抖動,使木炭在空中產生如煙花般的火花,如圖所示。
(1)表演者抖動火壺是為了讓木炭燃燒更加充分,從燃燒條件分析抖動的目的是   ;
(2)當天看到的月相最接近于如圖中的(  )
A. B.
C. D.
18.(2025·鄞州模擬)2025年春季甲型H1N1流感爆發(fā),老師建議感染的同學居家隔離。奧司他韋(C16H28N2O4)是治療該流感的常用藥品。
(1)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隔離感染的同學屬于    。
(2)一個奧司他韋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是    。
(3)如圖所示為奧司他韋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填編號)
19.(2025·鄞州模擬)如圖是冬奧會上的冰壺項目比賽。
(1)冰壺被投擲出去后,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冰壺具有   ;
(2)運動員會在冰壺前面用毛刷不停地擦拭冰面,目的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冰面的內能,從而使冰面熔化形成水膜,減小摩擦力。
20.(2025·鄞州模擬)光伏向日葵是一種能晝開夜合,自動跟蹤太陽,光伏板(花面)與陽光始終垂直的新型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
(1)向日葵向光生長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    。
(2)白天發(fā)電時,花面轉動與地球的    (填“自轉”或“公轉”)有關。
(3)光伏向日葵工作時    能轉換成電能。
(4)若在寧波,光伏向日葵“開花”最早的一天是    。
21.(2025·鄞州模擬)如圖甲所示為某智能鏡子,其主要部件是:平面鏡中內嵌一塊帶攝像頭的顯示屏、檢測用戶是否靠近鏡子的傳感器和智能模塊等。
(1)根據(jù)顯示屏上提供的選項,用戶通過分析并作出判斷的神經結構屬于反射弧中的   ;
(2)人臉通過攝像頭可成像在感光組件上,其原理如圖乙所示,則該像的特點有   ;
(3)當用戶靠近鏡子時,傳感器開關閉合,內部燈泡L工作。圖像識別系統(tǒng)被喚醒后閉合,智能模塊啟動,用戶開始體驗智能化生活。下列電路設計符合該智能鏡子要求的是   。
A. B.
C. D.
22.(2025·鄞州模擬)有一包固體樣品,可能含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小科進行了如下實驗
(1)沉淀乙為   (填化學式),樣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
(2)寫出沉淀乙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3.(2025·鄞州模擬)小溫為了探究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步驟如下:
①取三個相同的無色透明玻璃瓶,設置A、B、C三組實驗,分別加入等量且適量的新鮮菠菜葉片和緩沖液(用于維持瓶中含量穩(wěn)定);
②分別在導管中注入一滴紅墨水,塞上橡皮塞,關閉活塞,控制紅墨水初始位置相同;
③分別將裝置放在相同強度的紅光、綠光和黃光下照射(如圖所示):
④光照相同時間后,紅墨水均向______移動,測得紅墨水移動的距離分別為、、,且,多次重復實驗后,結果相同。
(1)選取等量的菠菜葉的目的是:   。
(2)步驟④中,紅墨水均向   移動(填“左”或“右”)。
(3)根據(jù)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4)小外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氣孔開放程度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氣孔開放程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強。小外做了用不同單色光及次序組合的單色光照射葉片,檢測氣孔的開放程度,結果如圖所示。結合圖像可以得出怎樣處理能使植物光合作用最強:   。
24.(2025·鄞州模擬)小科騎自行車上學途中,要經過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體沖上斜坡的最大距離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1)他發(fā)現(xiàn)車子的初始速度越大,沖上斜坡的最大距離就越長。這是因為車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動能也越大,上坡過程中轉化而來的   就越大;
(2)他進而又提出兩個猜想:
猜想一:物體沖上斜坡的最大距離可能與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
猜想二:物體沖上斜坡的最大距離可能與斜坡的傾角大小有關。
①在驗證猜想一的實驗中,他將與水平面平滑連接的長木板以一定的傾角θ固定,如圖所示。實驗時為了讓不同質量的小球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長木板,他在左側放置了一個固定的斜面A。請說明使用斜面A進行實驗時的操作要點:   ;
②在驗證猜想二的實驗中,小科讓同一小球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別滑上不同傾角的長木板,測得的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次數(shù) 1 2 3 4 6
木板傾角θ 10° 30° 53° 75° 85°
向上滑行的最大距離s/m 0.50 0.40 0.36 0.39 0.43
③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實驗結論:   。
25.(2025·鄞州模擬)化學實踐小組利用以下裝置完成了部分氣體的相關實驗。
(1)實驗室用稀鹽酸和塊狀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   。其發(fā)生裝置可選用裝置 A 或 B,與裝置 B 相比,裝置 A 具有的優(yōu)點是   。
(2)若選用裝置 B 和 C 制取并收集氧氣,證明氧氣已收集滿的操作和現(xiàn)象是   。
(3)常溫常壓下,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和熟石灰兩種固體混合物共熱的方法制取氨氣。若選用裝置 D 測定產生氨氣的體積,水面需加一層植物油,其目的是   。
26.(2025·鄞州模擬)某校項目化實驗中同學利用可樂瓶等材料制作了一個水火箭(如圖甲),其結構示意如圖乙所示,他們進行飛行高度實驗。將水火箭豎立于地面,用打氣筒通過打氣管向瓶內打氣,當瓶內壓強足夠大時,瓶塞脫落,瓶內的水向下噴出,水火箭就接近豎直地向上飛。
(1)瓶內的水向下噴出的同時水火箭向上運動,這是因為力的作用是    的;
(2)實驗中無法直接測量水火箭豎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轉換為測量水火箭從發(fā)射到落地的    來間接反映這個高度;
(3)如圖丙所示,小組同學用頻閃照相機拍下了水火箭從A處起飛,到C處達到最高點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秒曝光一次,從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判斷水火箭運動情況是    (選填“勻速直線運動”或“變速直線運動”),并說明理由;   
(4)以下是水火箭發(fā)射的部分評價量表
評價指標 優(yōu)秀 合格 待改進
功能性 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中飛行時間 t≥8 秒 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中飛行時間3秒≤t<8秒 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中飛行時間t<3秒或不能升空
圖丁是小組同學實驗時的速度和時間的關系,請結合評價量表的功能性指標,對該水火箭進行評價并說明理由   。
27.(2025·鄞州模擬)小金同學在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電源為三節(jié)干電池,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
(2)小金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若要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接下來的操作是   ;小金同學測量了六組且記下對應的電壓表(0.5V、1V、…、3V)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并繪制成圖丙所示的圖像,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W;
(3)根據(jù)圖丙分析,為完成上述整個實驗,最合理的滑動變阻器應選   。
A.“0.5A;10Ω”  B.“1A;20Ω”  C.“1A;60Ω”  D.“0.2A;200Ω”
28.(2025·鄞州模擬)某生態(tài)農場采用廚余垃圾喂養(yǎng)黑水虻(一種腐生昆蟲),黑水虻作為家禽的飼料,其糞便發(fā)酵后可給蔬菜施肥,實現(xiàn)了廚余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
(1)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分析,參與黑水虻糞便發(fā)酵的微生物屬于   。
(2)黑水虻生命活動所需能量最終來源于   。
(3)該農場科研人員強調:農場持續(xù)良性運行的前提之一是喂養(yǎng)黑水虻的廚余垃圾中不能混有塑料制品、廢舊電池、過期藥品等廢棄物。這一事例告訴我們,居民在投放垃圾時要自覺做到:   。
29.(2025·鄞州模擬)小科在吃西梅時被果核卡住,一時出現(xiàn)了呼吸困難的現(xiàn)象,小寧迅速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幫助小科將果核吐出。具體操作如圖:先找到患者肚臍上方兩指距離作為用力點,一手握拳,拇指側的拳眼放在用力點上;另一只手抱拳用向上、向內的力量,沖擊患者的上腹部。請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內容,解釋相關現(xiàn)象和急救原理。
30.(2025·鄞州模擬)某項目小組利用硬質塑料瓶制作潛水艇,塑料瓶厚度不計,兩個艙之間密封不連通,水艙與注射器通過塑料軟管相連,移動注射器活塞可以實現(xiàn)潛水器的浮沉,模型如圖甲。
(1)為實現(xiàn)潛水艇的上浮,小組同學的操作是:   ,從而排出水艙內的水,實現(xiàn)上浮;
(2)如圖乙所示,潛水艇完成從B到A上浮的過程,其浮力變化情況是    ;
(3)已知某小組同學采用的材料總質量0.5kg,體積650cm3,現(xiàn)有100mL和200mL兩種規(guī)格的注射器,請通過計算說明應該選擇哪種規(guī)格的注射器能實現(xiàn)在水中懸浮    。
31.(2025·鄞州模擬)某項目化小組為了研究蹦床運動員的訓練情況,設計了一種測定蹦床所受壓力的裝置,其原理如圖甲所示。已知電源電壓為3V且保持不變,定值電阻,壓敏電阻的阻值R隨壓力F的變化而變化,如圖乙所示。已知小溫從距離蹦床越高處下落則對蹦床的壓力越大,小溫從某一高度下落后得到電路中電壓表的示數(shù)與電流表的示數(shù)之間的關系如圖丙中線段ab所示。
(1)當小溫還在空中時,由于受到蹦床自重的影響,壓敏電阻所受壓力為200牛,求此時電路總電功率;
(2)小溫從這一高度跳下后,在與蹦床接觸的過程中,電流表的示數(shù)達到最大值時,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為多大?
(3)若小溫從距離蹦床更高的位置跳下,則b點的位置將會移動至B點,請在圖丙中用黑點標出B點可能的位置。
32.(2025·鄞州模擬)圖甲是黃銅材質的翻板自封防臭地漏(黃銅的主要成分為銅、鋅),其工作原理如圖乙所示。利用水對底蓋的壓力來控制開合,有水時,自動開蓋,迅速排水。無水時自動閉合,防臭防蟲。
(1)黃銅是銅鋅合金,有較強的耐腐蝕性,耐腐蝕性屬于   性質。
(2)為了探究制作地漏所用黃銅的等級,某興趣小組取制作地漏的黃銅廢料進行了實驗檢測:取樣品20g,逐滴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10%的稀硫酸,當加入稀硫酸的質量為98g時,不再有氣體產生。通過計算并結合下表判斷制作地漏的黃銅屬于哪種等級   ?
黃銅等級 低黃銅 中黃銅 高黃銅
銅的質量分數(shù) 60%~80% 80%~90% 高于90%
(3)圖丙為地漏翻板結構的示意圖,整個翻板結構(包括配重和底蓋)的總質量為10g,整個翻板結構的重力作用線通過A點,水對底蓋壓力的作用點可以等效在底蓋C點,其中OD長度為1cm,OA長度為0.5cm。請計算底蓋向下張開時,水對底蓋的壓力至少為多少牛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健康的含義與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必須和社會相適應,人也要和環(huán)境相和諧,要有健康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一分為二地看待世界上的事,擺正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位置。
【解答】A、毒品對人體有極大的危害,吸煙也損害人體健康,所以要遠離毒品不要抽煙;故A正確;
B、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保持適當?shù)捏w育運動;故B錯誤;
C、一天三餐要按時,營養(yǎng)要均衡;故C錯誤;
D、心理困惑要適當?shù)呐c人傾訴,有助于心理健康;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2.【答案】A
【知識點】種子植物
【解析】【分析】A.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為: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種器官;種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里面。
B.裸子植物具有根、莖、葉、種子四種器官,沒有花、果實。
C.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并且體內開始有了輸導組織。
D.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但體內無輸導組織。
【解答】根據(jù)“葉片質地堅硬呈革質,花朵呈金黃色”可判斷該植物為被子植物,因為只有被子植物才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種器官,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答案】C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解答】根據(jù)題意可知,鎮(zhèn)漿制泥、拉坯造型和磨光上釉的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BD錯誤;
C.高溫燒制的過程中存在物質的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正確。
故選C。
4.【答案】C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jù)常見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分析判斷。
【解答】A.取用固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溶解操作時,要用玻璃棒攪拌,以加速溶解,故B正確不合題意;
C.過濾操作時,要用玻璃棒引流,故C錯誤符合題意;
D.蒸發(fā)操作時,用酒精燈直接加熱蒸發(fā)皿,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5.【答案】B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
【解析】【分析】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氦-3核外有2個電子,根據(j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可知,氦-3原子含有的質子數(shù)為2。
故選B。
6.【答案】B
【知識點】導體和絕緣體;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
【解析】【分析】根據(jù)人體接觸開關面板上的金屬體時,會觸發(fā)開關閉合,電路中的電燈發(fā)光和人體是導體分析選擇合適的物體。
【解答】由人體接觸開關面板上的金屬體時,會觸發(fā)開關閉合,電路中的電燈發(fā)光,人體是導體,要讓電燈發(fā)光,應該選用導體與去接觸面板上金屬體,木制牙簽、塑料尺、玻璃杯是絕緣體,金屬鑰匙是導體,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7.【答案】B
【知識點】太陽系的組成;行星及其衛(wèi)星
【解析】【分析】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繞轉形成天體系統(tǒng),天體系統(tǒng)分為不同的級別和層次,最高一級是總星系,總星系包括銀河系和河外星系;銀河系包括太陽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陽系包括太陽、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圍繞恒星公轉的是行星,圍繞行星公轉的是衛(wèi)星。
【解答】宇宙結構層次從大到小為:宇宙→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開普勒62E的宜居行星與其繞轉的恒星所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相當于太陽系,B正確;
故答案為:B。
8.【答案】D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huán);細胞呼吸;泌尿系統(tǒng);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人體排泄的方式有三種:排汗,排尿和呼吸三種方式;人體所有的生命活動都是在神經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解答】A. 聽到發(fā)令聲起跑的瞬間反應,通過內分泌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的共同調節(jié)達成的,A錯誤;
B. 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最終由呼吸系統(tǒng)排出體外,B錯誤;
C. 機體產生的汗液,由皮膚直接排出,(有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流經皮膚處直接散發(fā)),C錯誤;
D. 比賽途中喝的水,能通過消化系統(tǒng)被人體吸收 ,D正確;
故答案為:D.
9.【答案】A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
【解析】【分析】根據(jù)顯微鏡的操作方法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視野中出現(xiàn)氣泡,是蓋蓋玻片操作不規(guī)范所致,應該重新制作裝片,故A符合題意,BCD不合題意。
故選A。
10.【答案】C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分析】如果物體是運動的,那么它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不斷改變;如果物體是靜止的,那么它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保持不變。
【解答】比賽過程中,劉浩相對于岸邊的觀眾、終點標志線、其他選手的皮劃艇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因此劉浩是運動的。劉浩相對于身后的季博文的位置不發(fā)生變化,若說劉浩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身后的季博文,故C正確,而A、B、D錯誤。
故選C。
11.【答案】C
【知識點】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 模擬實驗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它通過創(chuàng)建一個與實際現(xiàn)象相似的模型或環(huán)境來進行實驗,它不僅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
【解答】A.圖甲實驗氣球脹大過程中各圓點間的距離變化模擬星系運動特點,屬于模擬實驗,故A不合題意;
B.圖乙的晝夜交替模擬實驗中,應撥動地球儀,使其自西向東轉動,屬于模擬實驗,故B不合題意;
C.圖丙中鉛筆沿籃球表面向右移動時鉛筆頭先消失,可以模擬地球是一個球體,但不能證明地球是個球體,故C符合題意;
D.圖丁實驗中蠟燭加熱區(qū)的水流上升,兩塊海綿向左右兩側運動,模擬的是板塊張裂,屬于模擬實驗,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12.【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解析】【分析】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否則,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
【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乙和丁燒杯內溶液底部有未溶解的固體,則乙和丁燒杯內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
故選D。
13.【答案】A
【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jù)圖片分析a、b像的成像原理,然后與各個選項中的原理對照即可。
【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a像是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b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影子;
①山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
②手影游戲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影子;
③水中折筷是筷子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發(fā)生折射形成的;
④雨后彩虹屬于光的色散現(xiàn)象,也就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那么與a、b成像原理一致的是①②,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4.【答案】A
【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a的取值范圍;
(2)多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化合反應;
(3)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性質和質量保持不變;
(4)將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相減得到參加反應的質量,然后作比即可。
【解答】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得到:20g+2g+1g+37g=a+32g+b+12g,解得:a+b=16g,當b=0時,a=16g;當b=16g時a=0g,故A正確;
如果b>1g,那么Y和Z的質量都增大,肯定為生成物,該反應肯定不是化合反應,故B錯誤;
當a=15g時,b=1g,則Z的質量保持不變,但它不一定是催化劑,可能是不參與反應的其他物質,故C錯誤;
當b=1時,a=15g,則參加反應的X和Q的質量之比為:(20g-15g):(37g-12g)=1:5,而不是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故D錯誤。
故選A。
15.【答案】A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解析】【分析】 (1)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體的相對位置決定,物體質量越大、位置越高、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機械能包括物體的動能和勢能。
(2)運動的物體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有機械能的損失。
【解答】 白球和黑球的質量相等,高度相同,重力勢能相同且不變;桌面粗糙程度相同,小球滾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白球從甲點運動到乙點,一部分動能轉化為內能,在乙點撞擊黑球后,一部分動能傳遞給黑球,所以白球在甲點的機械能大于白球在乙點的機械能與黑球在丁點的機械能之和,即甲>乙+丁;
乙和丁點為兩球撞擊后的瞬間,最終分別停留在丙點和戊點,由圖可知碰撞后黑球滾動的距離大于白球,且兩球完全相同,則可知碰撞后黑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更多,說明碰撞后的瞬間黑球的機械能大于白球,即丁>乙;
白球乙點的動能大于在丙點的動能,即乙>丙;
白球和黑球最終分別停留在丙點和戊點,所以白球在丙點和黑球在戊點的機械能相等,即丙=戊;
綜上分析,A錯誤,BCD正確。
故選A。
16.【答案】(1)子房
(2)基因
(3)無性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基因工程;果實與種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1)一般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可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和內果皮三層,由子房壁發(fā)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fā)育形成,其中珠被發(fā)育成種皮,極核和卵核分別發(fā)育成胚乳和胚。
(2)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
(3)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壓條、克隆、組織培養(yǎng)等。
【解答】(1)根據(jù)題意可知,楊梅果實是由子房發(fā)育而來。
(2)茶山楊梅甜酸可口、汁多核小等優(yōu)良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
(3)為提高楊梅品質,果農們采用嫁接的方式來進行繁殖,這種繁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
(1)一朵花經過傳粉和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xù)發(fā)育,最終發(fā)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fā)育成種子。所以,楊梅果實是由子房發(fā)育而來。
(2)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茶山楊梅甜酸可口、汁多核小等優(yōu)良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
(3)植物的生殖有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類。有性生殖必須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成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扦插和嫁接。
17.【答案】(1)使可燃物與助燃物充分接觸
(2)B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月相
【解析】【分析】 (1)根據(jù)物質燃燒的條件來分析;
(2)根據(jù)月相變化規(guī)律來分析。
【解答】(1)根據(jù)題意可知,表演者抖動火壺是為了讓木炭燃燒更加充分,抖動的目的是使可燃物與助燃物充分接觸。
(2)根據(jù)題意可知,正月初七月相為上弦月,即弦在左,弓背在右
故選B。
(1)木炭在空中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劇烈氧化反應,表演者抖動火壺是為了讓木炭燃燒更加充分,抖動的目的是使可燃物與助燃物充分接觸。
(2)正月初七月相為上弦月,月亮的一半被照亮,為半圓形。弦在左,弓背在右。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18.【答案】(1)控制傳染源
(2)4:1
(3)①
【知識點】傳染病及其傳播;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 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為: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2)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shù)字表示該原子的個數(shù);
(3)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shù)的乘積之比,據(jù)此確定元素的含量大小即可。
【解答】(1)根據(jù)題意可知,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隔離感染的同學屬于控制傳染源;
(2)根據(jù)化學式C16H28N2O4可知,一個奧司他韋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是:16:4=4:;
(3)根據(jù)化學式C16H28N2O4可知,一個奧司他韋分子中碳、氫、氮、氧元素質量比為:(12×16):(1×28):(14×2):(16×4)=48:7:7:16,由此可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所以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①。
(1)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隔離感染的同學屬于控制傳染源;
(2)由奧司他韋(C16H28N2O4)可知,一個奧司他韋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是:16:4=4:;
(3)一個奧司他韋分子中碳、氫、氮、氧元素質量比為:(12×16):(1×28):(14×2):(16×4)=48:7:7:16,由此可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所以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①。
19.【答案】慣性;做功
【知識點】慣性;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
【解析】【分析】(1)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2)做功的本質為能量的轉化,熱傳遞的本質為能量的轉移。
【解答】(1)冰壺被投擲出去后, 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冰壺具有慣性;
(2)運動員用毛刷擦拭冰面,通過摩擦的方式將機械能轉化為冰面的內能,屬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
20.【答案】(1)適應
(2)自轉
(3)太陽
(4)夏至日
【知識點】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能量的轉化與守恒定律;地球自轉
【解析】【分析】(1)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規(guī)律性反應,叫做應激性。它能夠使生物“趨利避害”。這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2)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xiàn)象,同時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一天內不斷變化;
(3)根據(jù)能量的轉化方式進行分析。
(4)在北半球,夏至日這一天白晝時間最長,太陽升起時間最早,落下時間最晚。
【解答】(1)根據(jù)題意可知,向日葵向光生長就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
(2)光伏向日葵白天發(fā)電時花面轉動,始終朝向太陽,以獲取更多太陽能,這與地球自轉導致太陽視運動有關。
(3)光伏向日葵是工作時利用光伏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4)寧波位于北半球,所以光伏向日葵“開花”(即朝向太陽開始發(fā)電)最早的一天是夏至日。
(1)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規(guī)律性反應,叫做應激性。它能夠使生物“趨利避害”。這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向日葵向光生長就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
(2)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xiàn)象,同時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一天內不斷變化;光伏向日葵白天發(fā)電時花面轉動,始終朝向太陽,以獲取更多太陽能,這與地球自轉導致太陽視運動有關。而地球公轉主要產生四季變化等,與一天內太陽位置的頻繁變化關系不大。
(3)光伏向日葵是一種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伏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4)在北半球,夏至日這一天白晝時間最長,太陽升起時間最早,落下時間最晚。寧波位于北半球,所以光伏向日葵“開花”(即朝向太陽開始發(fā)電)最早的一天是夏至日,通常在6月22日左右。
21.【答案】神經中樞;倒立縮小實像;B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串、并聯(lián)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1)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參與反射的神經結構叫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2)根據(jù)凸透鏡的成像特點和應用解答;
(3)用電器相互影響為串聯(lián),不相互影響為并聯(lián)。干路開關控制所有用電器,支路開關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電器,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據(jù)題意可知,用戶通過分析并作出判斷的神經結構屬于反射弧中的神經中樞。
(2)攝像頭相當于照相機,則人臉通過攝像頭可成像在感光組件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3)根據(jù)題意可知,當用戶靠近鏡子時,傳感器開關S1閉合,內部燈泡L工作,圖像識別系統(tǒng)被喚醒后S2閉合,智能模塊啟動,這說明智能模塊與燈泡互不影響,是并聯(lián)的,且開關S1在干路中控制整個電路,S2控制智能模塊,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2.【答案】(1)Fe(OH)3、 BaSO4;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
(2)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硫酸鋇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含有鐵離子的溶液呈黃色,氫氧化鐵為紅褐色,據(jù)此結合圖片信息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向固體樣品中加入足量水,過濾得到濾液甲和沉淀乙,濾液甲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沉淀,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則固體中一定有氫氧化鋇;向沉淀乙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得到黃色濾液丙和沉淀,氯化鐵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鋇,氫氧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不溶于鹽酸的硫酸鋇沉淀,氫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黃色的氯化鐵溶液,則沉淀乙為氫氧化鐵、硫酸鋇,原固體中一定有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
(1)根據(jù)分子可知,沉淀乙為Fe(OH)3、 BaSO4;
樣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
(2)沉淀乙為氫氧化鐵,它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OH)3+3HCl=FeCl3+3H2O。
(1)由分析可知,沉淀乙為:氫氧化鐵、硫酸鋇,化學式為:Fe(OH)3、 BaSO4;
樣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氯化鐵、硫酸鈉、氫氧化鋇;
(2)沉淀乙和稀鹽酸的反應是氫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OH)3+3HCl=FeCl3+3H2O。
23.【答案】(1)控制單一變量
(2)左
(3)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有影響,紅光、黃光、綠光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依次減小
(4)用藍光+綠光+藍光的次序照射葉片
【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2)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強度是有影響的。
【解答】(1)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選取等量的菠菜葉的目的是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
(2)瓶中菠菜葉子片進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氣,氧氣能夠使得裝置中的壓強變大,所以紅墨水均向左移動。
(3)本實驗探究的是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是否有影響,實驗的變量是光線顏色的不同。由于瓶內都有二氧化碳緩沖液,能維持瓶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穩(wěn)定,那么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會導致瓶內的壓強增大,從而使ABC裝置導管內的紅墨水均向左移動,我們可以根據(jù)紅墨水移動的距離來判斷氧氣產生的多少,距離越遠說明產生的氧氣越多,光合作用的強度越大。測得紅墨水移動的距離分別為l紅、l綠、l黃,且l紅>l黃>l綠,說明紅光的光合作用強度最大,綠光的光合作用強度最小,故可以得出結論: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有影響,紅光、黃光、綠光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依次減小。
(4)小外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氣孔開放程度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氣孔開放程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強。根據(jù)圖像可知,用藍光+綠光+藍光的次序照射葉片,氣孔開放程度最大,植物光合作用最強。
(1)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選取等量的菠菜葉的目的是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
(2)瓶中菠菜葉子片進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氣,氧氣能夠使得裝置中的壓強變大,所以紅墨水均向左移動。
(3)本實驗探究的是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是否有影響,實驗的變量是光線顏色的不同。由于瓶內都有二氧化碳緩沖液,能維持瓶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穩(wěn)定,那么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會導致瓶內的壓強增大,從而使ABC裝置導管內的紅墨水均向左移動,我們可以根據(jù)紅墨水移動的距離來判斷氧氣產生的多少,距離越遠說明產生的氧氣越多,光合作用的強度越大。測得紅墨水移動的距離分別為l紅、l綠、l黃,且l紅>l黃>l綠,說明紅光的光合作用強度最大,綠光的光合作用強度最小,故可以得出結論: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有影響,紅光、黃光、綠光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依次減小。
(4)小外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氣孔開放程度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氣孔開放程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強。根據(jù)圖像可知,用藍光+綠光+藍光的次序照射葉片,氣孔開放程度最大,植物光合作用最強。
24.【答案】重力勢能;讓木塊在軌道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隨傾角θ的增大,小球上滑的最大距離s先減小后增大
【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重力勢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即質量越大,高度越大,則重力勢能越大;
(2)① 木塊滑動到底端的速度取決于木塊初始點的高度,高度越高,到達底端時的速度越大;
②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分析小球上滑的最大距離和斜面傾角的數(shù)量關系。
【解答】(1)他發(fā)現(xiàn)車子的初始速度越大,沖上斜坡的最大距離就越長。這是因為車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動能也越大,上坡過程中轉化而來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2)①根據(jù)題意可知,為了保證不同木塊到達底端的速度相同,所以要可知木塊滑動的初始點的高度相同,即讓木塊在軌道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②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得到,從10°到53°這個過程,物體的上升的高度隨著傾斜角度的增加在減小;從53°到85°這個過程,物體的上升的高度隨著傾斜角度的增加在增大,故得結論:隨傾角θ的增大,小球上滑的最大距離s先減小后增大。
25.【答案】(1);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
(2)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端,木條復燃,則說明氧氣已集滿
(3)防止氨氣溶于水中
【知識點】氧氣的檢驗和驗滿;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
【解析】【分析】(1)①根據(jù)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
②根據(jù)圖片推測兩個裝置的工作過程,確定裝置A的優(yōu)點;
(2)根據(jù)氧氣的驗滿方法解答;
(3)根據(jù)氨氣易溶于水解答。
【解答】(1)①根據(jù)題意可知,分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②裝置A中,當打開彈簧夾時,長頸漏斗內的液體進入試管,使試管內液面上升到多孔隔板以上,與固體試劑接觸,開始反應。當關閉彈簧夾時,產生的氣體無法排出,在試管上半部分聚積,使試管內部氣壓增大,將液體壓回到長頸漏斗,使反應物相互分離,反應停止,故裝置A具有的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2)若選用裝置B和C制取并收集氧氣,證明氧氣已收集滿的操作和現(xiàn)象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端,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經收集滿;
(3)在裝置D中,水面需加一層植物油,其目的是防止氨氣溶于水。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該反應為固液常溫型,發(fā)生裝置可選用裝置A或B,與裝置B相比,裝置A中,當打開彈簧夾時,長頸漏斗內的液體進入試管,使試管內液面上升到多孔隔板以上,與固體試劑接觸,開始反應,當關閉彈簧夾時,產生的氣體無法排出,在試管上半部分聚積,使試管內部氣壓增大,將液體壓回到長頸漏斗,使液面降到多孔隔板以下,使反應物相互分離,反應停止,故裝置A具有的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2)若選用裝置B和C制取并收集氧氣,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氧氣應該從b端通入,氧氣具有助燃性,則證明氧氣已收集滿的操作和現(xiàn)象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端,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經收集滿;
(3)由于氨氣極易溶于水,若選用裝置D測定產生氨氣的體積,水面需加一層植物油,其目的是防止氨氣溶于水。
26.【答案】(1)相互
(2)時間
(3)變速直線運動;水火箭在相同時間內豎直通過的距離不同
(4)該水火箭優(yōu)秀,理由是其在空中飛行的時間等于8秒,符合優(yōu)秀的評價指標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平均速度的計算及測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火箭模型
27.【答案】;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直到電壓表示數(shù)為額定電壓2.5V;1;C
【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1)電壓表并聯(lián)在小燈泡兩端,根據(jù)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確定電壓表量程;滑動變阻器“一上一下”串聯(lián)接入電路;
(2)燈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fā)光,讀出電壓表示數(shù),比較電壓表示數(shù)與額定電壓的大小,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及分壓原理確滑片移動的方向:根據(jù)圖丙燈額定電壓下的電流,由P=UI求燈的額定功率;
(3)由串聯(lián)電路特點和歐姆定律計算變阻器的最大值。
【解答】(1)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電壓表并聯(lián)在小燈泡兩端,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則電壓表選擇小量程;滑動變阻器“一上一下”串聯(lián)接入電路,如下圖
(2)燈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fā)光,電壓表選用0~3V量程,分度值為0.1V,由圖乙知,燈泡兩端電壓等于1.2V,小于燈的額定電壓2.5V,應增大燈泡的電壓,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應減小變阻器的電壓,由分壓原理應減小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阻值,故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直到電壓表示數(shù)為額定電壓2.5V;
由圖丙所示的I-U圖象,燈的電壓為2.5V時,通過的電流為0.4A,所以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3)電源由三節(jié)干電池,所以電源電壓4.5V;小金同學測量的六組實驗中,燈泡兩端電壓最小0.5V,由分壓原理知道,此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最大,由圖像知道,此時電路中電流約為0.1A,則此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
由圖像知道,燈泡電壓為3V時的電流大于0.4A,所以應選擇“1A 60Ω”的變阻器,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28.【答案】分解者;太陽能;垃圾分類投放
【知識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
29.【答案】根據(jù)題意可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時,用拳頭不斷沖擊患者的腹部時,會使被救者膈肌上升,胸腔容積縮小,肺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肺內的氣體沖出,較大的氣流把異物從氣管沖出。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和氣體交換;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對于封閉的氣體來說,當體積減小時內部氣壓會增大,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答】根據(jù)題意可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時,用拳頭不斷沖擊患者的腹部時,會使被救者膈肌上升,胸腔容積縮小,肺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肺內的氣體沖出,較大的氣流把異物從氣管沖出。
30.【答案】(1)推動活塞,給潛水器打氣
(2)先不變后變小
(3)200mL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潛水艇在水下時受到的浮力是一定的,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上浮或下沉的;
(2)首先分析從A到B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變化,然后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它受到的浮力變化;
(3)首先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據(jù)計算注入水的重力,最后根據(jù)計算注入水的體積,從而確定選擇注射器的容積。
【解答】(1)為實現(xiàn)潛水艇的上浮,小組同學的操作是推動活塞,給潛水器打氣,從而排出水艙內的水,減小自身的重力,實現(xiàn)上浮。
(2)根據(jù)題意可知,潛水器完成從B到A上浮的過程,它排開水的體積先不變后減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受到的浮力先不變后減小,則浮力變小。
(3)根據(jù)題意可知,在水中懸浮時潛水艇受到的浮力和總重力相等,
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
材料的總重力為;
則需注入水的重力為;
需注入水的體積為
假設注射器抽出多少氣體就有多少體積的水進入水艙,則注射器的體積應大于等于150mL,
因此應選200mL的注射器。
(1)潛水艇在水下時受到的浮力是一定的,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上浮或下沉的,故為實現(xiàn)潛水艇的上浮,小組同學的操作是推動活塞,給潛水器打氣,從而排出水艙內的水,減小自身的重力,實現(xiàn)上浮。
(2)潛水器完成從B到A上浮的過程,露出水面之前,排開水的體積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受到的浮力不變;露出水面后,排開水的體積減小,則浮力變小;所以整個過程中其浮力變化情況是先不變后變小。
(3)在水中懸浮時潛水艇受到的浮力和總重力相等,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
材料的總質量為0.5kg,則材料的總重力為
因該潛水器材料的總重力小于懸浮時的浮力,所以需在水艙內注水,則需注入水的重力為
需注入水的體積為
假設注射器抽出多少氣體就有多少體積的水進入水艙,則注射器的體積應大于等于150mL,因此應選200mL的注射器。
31.【答案】(1)由乙圖可知,壓敏電阻所受壓力為200N時,R的阻值為40Ω,定值電阻,則此時電路總電功率
(2)由圖丙可知,電路中最大電流為0.15A,則此時電路中總阻值
則壓敏電阻的阻值
由圖乙可知,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為800N。
(3)
【知識點】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jù)壓敏電阻所受壓力,從乙圖讀出電阻大小;由可得電功率;
(2)根據(jù)b點確定最大電流,根據(jù)歐姆定律計算壓敏電阻,對照乙圖知壓力大小;
(3)根據(jù)運動員從距離蹦床更高的位置跳下,更多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彈性勢能,分析彈力大小,得出壓敏電阻的大小,計算電流,在圖中標注。
【解答】(1)由乙圖可知,壓敏電阻所受壓力為200N時,R的阻值為40Ω,定值電阻,則此時電路總電功率
(2)由圖丙可知,電路中最大電流為0.15A,則此時電路中總阻值
則壓敏電阻的阻值
由圖乙可知,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為800N。
(3)若小溫從距離蹦床更高的位置跳下,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大于800N,則壓敏電阻的阻值小于10Ω,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大于0.15A;由于壓敏電阻的阻值最小為5Ω時,則電路中最大電流
所以小溫從距離蹦床更高的位置跳下,則b點的位置將會移動至B點,B點對應的電流大于0.15A,小于0.2A,如下圖所示:
(1)由乙圖可知,壓敏電阻所受壓力為200N時,R的阻值為40Ω,定值電阻,則此時電路總電功率
(2)由圖丙可知,電路中最大電流為0.15A,則此時電路中總阻值
則壓敏電阻的阻值
由圖乙可知,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為800N。
(3)若小溫從距離蹦床更高的位置跳下,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大于800N,則壓敏電阻的阻值小于10Ω,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大于0.15A;由于壓敏電阻的阻值最小為5Ω時,則電路中最大電流
所以小溫從距離蹦床更高的位置跳下,則b點的位置將會移動至B點,B點對應的電流大于0.15A,小于0.2A,如下圖所示:
32.【答案】(1)化學
(2)低黃銅
(3)根據(jù)解得。答:水對底蓋的壓力至少為0.05牛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金屬的耐腐蝕性是不易氧化,不易和其他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2)根據(jù)稀硫酸的質量求出有多少克鋅參加了反應,故20g黃銅中有多少克鋅,從而求出銅的含量,有表中數(shù)據(jù)判斷黃銅等級;
(3)配重和底蓋的總質量已知,OD和OA的長度已知,由杠桿的平衡條件求出水對底蓋的至少壓力。
【解答】(1)物質的耐腐蝕性通常是指該物質在特定的化學環(huán)境中抵抗發(fā)生化學變化的能力,該性質是通過化學反應體現(xiàn)出來的性質,黃銅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耐腐蝕性屬于化學性質;
(2)設20克樣品中鋅的質量為
銅的質量分數(shù)=
所以制作地漏的黃銅屬于低黃銅。
(1)物質的耐腐蝕性通常是指該物質在特定的化學環(huán)境中抵抗發(fā)生化學變化的能力,該性質是通過化學反應體現(xiàn)出來的性質,黃銅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耐腐蝕性屬于化學性質;
(2)見答案;
(3)見答案。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天津市| 资兴市| 葫芦岛市| 那曲县| 平定县| 独山县| 鄂温| 晋州市| 民和| 麦盖提县| 库伦旗| 盈江县| 金溪县| 张家川| 象州县| 灵丘县| 高密市| 葵青区| 鹤岗市| 鹿邑县| 花莲市| 黎川县| 茌平县| 绥江县| 松潘县| 松桃| 南丰县| 温州市| 镶黄旗| 吴桥县| 延寿县| 呼伦贝尔市| 外汇| 昌平区| 蒙山县| 阜康市| 尚义县| 建宁县| 鹤峰县| 望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