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2024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獨立作業 科學試題( 1-2章)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2024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獨立作業 科學試題( 1-2章)

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2024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獨立作業 科學試題( 1-2章)
1.(2024八上·婺城期中)天氣與氣候是兩個常用的概念,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下列詞語中,用來描述天氣狀況的是(  )
A.電閃雷鳴 B.四季如春 C.終年高溫 D.秋高氣爽
【答案】A
【知識點】天氣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氣是指某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況,特點是多變;氣候是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解答】天氣是表示某個地區短時間內的大氣運動狀況,是多變的,電閃雷鳴描述天氣狀況,A符合題意;四季如春、終年高溫、秋高氣爽都是描述氣候,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2024八上·婺城期中)如圖所示的下列場景或裝置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強原理的是(  )
A.去殼的雞蛋進入瓶內
B.鋼筆吸墨水
C.吸提器搬運重物
D.用注射器注射藥液
【答案】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氣壓的應用大多是利用內外的氣壓差,所以要判斷是否是大氣壓的應用,要注意有沒有形成這個“氣壓差”。
【解答】A、圖中,去殼熟雞蛋進入瓶內,是典型的“瓶吞雞蛋”實驗,是大氣壓作用的結果,故A不符合題意;
B、鋼筆吸墨水時,擠出橡皮囊中的部分空氣,使橡皮囊內的氣壓減小,墨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橡皮囊中,故B不合題意;
C、吸提器靠大氣壓強吸附在光滑的重物上,說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故C不符合題意;
D、用注射器注射藥液是靠人的推力將藥液推進肌肉里,不是利用大氣壓,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3.(2024八上·婺城期中)我國是一個災害性天氣頻發的國家。下列不屬于氣象災害的是(  )
A.寒潮 B.火山噴發 C.洪水 D.臺風
【答案】B
【知識點】我國主要氣象災害與防災減災
【解析】【分析】氣象災害是指大氣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建設及國防建設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害,氣象災害是自然災害之一,主要包括亞洲熱帶風暴,中國沿海城市區域出現的臺風、南方地區的干旱、高溫、山洪、雷暴、中國北方的沙塵暴等;北美地區常見的颶風、龍卷風、冰雹、暴雨(雪)。
【解答】寒潮、洪水和臺風都屬于氣象災害, ACD 不符合題意。火山噴發屬于地質災害,B符合題意。故選:B。
4.(2024八上·婺城期中)小科自制了一個“氣象瓶”,在密閉玻璃容器內裝有硝酸鉀和氯化銨及蒸餾水,當外界溫度改變,物質溶解度相應變化,會展現出不同形態的固體.當澄清透明的氣象瓶中出現大量固體時,下列相關描述正確的是(  )
A.溶解度不變 B.溶液質量不變
C.溶劑質量減少 D.溶質質量減少
【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在一定溫度下,物質在溶劑中的溶解度是一個定值,但當溫度改變時,溶解度會發生變化;對于溶液來說,溶質、溶劑、溶液質量之間存在一定關系,溶液質量等于溶質質量與溶劑質量之和。
【解答】A、當氣象瓶中出現大量固體時,說明溫度發生了變化,而溫度變化會使硝酸鉀和氯化銨的溶解度發生改變,故A選項說法錯誤;
B、因為有大量固體析出,溶質質量減少,溶液質量等于溶質質量加溶劑質量,所以溶液質量減少,故B選項說法錯誤;
C、當澄清透明的氣象瓶中出現大量晶體時,溶質質量減少,溶劑質量不變,故C選項說法錯誤;
D、當澄清透明的氣象瓶中出現大量晶體時,溶質質量減少,故D選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D。
5.(2024八上·婺城期中)某航班飛機飛行時,飛行員向塔臺請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積雨云,從而避免暴雨的影響,說明當時飛機很可能飛行在大氣層的(  )
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暖層
【答案】A
【知識點】大氣的分層
【解析】【分析】大氣分層包括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在對流層內,按氣流和天氣現象分布的特點又可分為下層、中層和上層,對流層有強烈的對流。
【解答】因為對流運動顯著,而且富含水汽和雜質,所以天氣現象復雜多變,如霧、雨、雪等與水的相變有關的都集中在本層。
故答案為:A
6.(2024八上·婺城期中)下列關于粗鹽提純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取樣 B.溶解
C.過濾 D.結晶
【答案】D
【知識點】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1)粗鹽提純步驟及操作規范:粗鹽提純主要步驟有溶解、過濾、蒸發結晶。每個步驟都有相應操作規范,如溶解時要用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過濾要遵循 “一貼、二低、三靠” 原則;蒸發結晶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局部過熱液體飛濺。
(2)取樣操作規范:取樣時,為防止污染藥品,不能用手直接抓取藥品,應用藥匙等工具取用。
(3)溶解操作規范:溶解應在燒杯中進行,量筒是用于量取液體體積的儀器,不能用于溶解操作,因為溶解過程可能有熱量變化影響量筒精度甚至損壞量筒。
(4)過濾操作規范:過濾時要用玻璃棒引流,使液體順利流入漏斗,防止液體濺出,且漏斗下端要緊靠燒杯內壁。
(5)蒸發結晶操作規范:蒸發結晶時在蒸發皿中進行,用酒精燈加熱,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當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剩余液體。
【解答】A、圖中用手直接取樣,不符合規范,會污染藥品,故 A 錯誤。
B、圖中在量筒中進行溶解,量筒不能用于溶解,故 B 錯誤。
C、圖中過濾操作沒有用玻璃棒引流,故 C 錯誤。
D、圖中結晶操作在蒸發皿中進行,有酒精燈加熱,符合蒸發結晶操作要求,故 D 正確。
故答案為:D。
7.(2024八上·婺城期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出現了很多像“候鳥”一樣遷徙生活的人,他們在每年冬天告別北方寒冷的家鄉去海南過冬,到第二年春天又回到家鄉.導致我國北方和海南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季風 B.緯度位置 C.地形地勢 D.海陸分布
【答案】B
【知識點】影響氣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地勢因素、洋流因素及人類活動等。
【解答】導致我國北方和海南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位置,我國北方地區緯度較高,海南緯度較低。
故答案為:B。
8.(2024八上·婺城期中)先在燒杯中裝滿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燒瓶口放入去殼的鵪鶉蛋(不留縫隙),如圖所示,將燒瓶口向右或向下或向左,發現鵪鶉蛋一直向燒瓶底部移動.整個實驗現象說明了(  )
A.大氣壓強很大 B.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C.大氣各個方向壓強都相等 D.大氣壓強大小與瓶內水溫有關
【答案】B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該探究的各環節應該圍繞大氣壓存在進行探究,該實驗并不能測量大氣壓的大小。
【解答】先在燒瓶中裝滿沸水,再倒掉沸水,瓶內存有大量的水蒸氣,在燒瓶口放入去殼的鵪鶉蛋后,水蒸氣溫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使燒瓶內氣壓減小;將燒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鵪鶉蛋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一直向燒瓶底部運動,根據操作和實驗現象可知,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但不能測量大氣壓的大小,且沒有改變外界大氣壓的溫度或雞蛋的質量,整個實驗現象說明了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故B正確。
故答案為:B。
9.(2024八上·婺城期中)進行過濾操作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玻璃棒要靠在單層濾紙的一邊
B.濾紙的邊緣要與漏斗口相平
C.漏斗中的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放在燒杯中間
【答案】C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過濾操作的注意事項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一貼:濾紙要緊貼漏斗內壁,中間不要留有氣泡。若有氣泡會降低過濾速度。
2、二低:濾紙邊緣要低于漏斗邊緣,防止液體從漏斗外流出。
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防止液體未經過濾直接從濾紙與漏斗的縫隙流下。
3、三靠:傾倒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玻璃棒,使液體順著玻璃棒流下。
玻璃棒下端要緊靠三層濾紙處,防止玻璃棒戳破濾紙。
漏斗下端管口要緊靠燒杯內壁,使濾液沿燒杯內壁流下,防止液體濺出。
【解答】A、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以防把濾紙劃破,故選項A說法錯誤;
B、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口,以防液體從漏斗外壁流出,故選項B說法錯誤;
C、液面要低于濾紙的邊緣,以防止液體從濾紙和漏斗間流出,導致濾液渾濁,故選項C說法正確;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以防止濾液濺出,故選項D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C。
10.(2024八上·婺城期中)小科利用對流管研究水的對流現象.用酒精燈加熱對流管右下端,看到水的流動方向為(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溫度升高,物質的密度一般變小,據此分析。
【解答】用酒精燈加熱對流管右下端,右邊的水溫度升高,密度變小,水流上升,左邊水流沒有加熱,密度沒有變,左端水下沉,即水呈逆時針流動;
故答案為:C。
11.(2024八上·婺城期中)近年來海洋的污染日趨嚴重,海洋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當大量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經河流排入大海時會導致海洋污染,下列水循環環節中,與污染物進入海洋密切相關的是(  )
A.降水 B.下滲 C.徑流 D.蒸發
【答案】C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水循環的主要環節主要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植物蒸騰等。
【解答】大量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經河流排入大海,涉及地表徑流,即徑流。
故答案為:C。
12.(2024八上·婺城期中)如圖所示,關于物體受到的浮力及其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圖甲孔明燈內部空氣比外部空氣密度小,才會上升
B.圖乙輪船從長江駛入海洋的過程中,所受浮力變大
C.圖丙良種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次種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D.圖丁潛水艇下沉過程中,自身重力不變,浮力變小
【答案】A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熱氣球通過改變內部空氣密度控制浮沉;
(2)輪船從長江駛入海洋的過程中,依然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變,因此浮力不變;
(3)根據浮沉條件,物體下沉和沉底時,浮力小于物體重力,漂浮時浮力等于物體重力;
(4)停在水中的潛水艇,在下沉時,排開液體體積不變,浮力不變。
【解答】A、當孔明燈內部空氣密度比外部空氣的密度小到一定程度時,孔明燈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孔明燈才上升,故A正確;
B、輪船漂浮,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輪船從長江駛入海洋的過程中,重力不變,受到的浮力不變,故B錯誤;
C、飽滿種子沉底,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干癟漂浮在液面上,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C錯誤;
D、潛水艇在水面以下,下沉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不變,由F浮=ρ液gV排可知,下沉過程中受到的浮力不變,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3.(2024八上·婺城期中)下表列出了甲、乙兩物質的部分性質.由此可知,要將由它們組成的混合物相互分離的最佳操作方法是(  )
物質 熔點/℃ 沸點/℃ 密度/ 水中的溶解性
甲 57.5 0.93 可溶
乙 87 0.90 可溶
A.過濾法 B.結晶法 C.蒸餾法 D.沉淀法
【答案】C
【知識點】混合物的分離方法(過濾、蒸發、結晶)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甲、乙兩物質的密度相近、均可溶于水,沸點相差較大,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甲、乙兩物質的密度相近、均可溶于水,沸點相差較大,將由它們組成的混合物相互分離的最佳操作方法是蒸餾法。
故答案為:C。
14.(2024八上·婺城期中)分類是根據研究對象的共性和差異,按一定的標準將研究對象區分為若干個不同種類的科學方法.下列分類的標準與其對應結果均正確的是(  )
A.依據大氣溫度在水平方向上的變化特點,將大氣層分為五層
B.根據濁液中不溶性物質的狀態不同,將其分為懸濁液和乳濁液
C.依據地球上的水體中是否含有鹽分,將其分為海洋水和陸地水
D.依據溶液中溶質是否達到飽和狀態,將其分為濃溶液和稀溶液
【答案】B
【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大氣的溫度;大氣的分層
15.(2024八上·婺城期中)體積相同的A、B、C三個物體放入同種液體中,靜止時的狀態如圖所示.其中C物體對杯底有壓力.用分別表示三個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分別表示三個物體受到重力的大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甲 乙 丙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 (1)根據已知條件可知B、C兩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大于A排開液體的體積,根據F浮=ρ液gV排確定三個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得出三個物體排開液體重力的大小大小關系;
(2)結合三個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關系,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確定三個物體重力大小關系。
【解答】 (1)體積相同的A、B、C三個物體放入同種液體中,靜止時的狀態如圖所示,可知B、C兩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大于A排開液體的體積,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三個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FA<FB=FC①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別表示三個物體排開液體重力的大小
G排A<G排B=G排C;
(2)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有
FA=GA②
FB=GB③
FC<GC④
由①②③④得出:
GA<GB<GC。
故答案為:D。
16.(2024八上·婺城期中)我市10月27日發布的天氣預報信息:中雨轉中到大雨,溫度范圍,東北風3級,空氣質量優.請回答:
甲地 乙地
(1)這天的的氣溫通常出現在   時左右.
(2)天氣的變化與大氣壓密切相關,10月27日金華的大氣運動示意圖與右圖中   (填“甲地”或“乙地”)相似.
(3)氣象觀測中是用   觀測風向的.
【答案】(1)14(午后二)
(2)乙地
(3)風向標
【知識點】天氣預報與天氣圖
【解析】【分析】(1)一天的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14時左右;
(2)高壓控制的地區氣流下沉,易形成晴朗天氣;低壓控制的地區氣流上升,易形成陰雨天氣;
(3)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
【解答】(1)這天的 24℃為當日最高氣溫,一天的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
(2)該日天氣是中雨轉中到大雨,甲圖盛行下沉氣流,多晴天,乙圖為上升氣流,多陰雨天氣,所以該市該日的大氣運動可用圖2中的乙作為大氣運動示意圖。
(3)氣象觀測中是用風向標觀測風向的,百葉箱和溫度計用于測量室外氣溫,雨量器和量筒測量降水量。
17.(2024八上·婺城期中)砂鍋雞湯是一道傳統的湯菜,向來以美味著稱.制作原料主要有雞、水、調料等,
(1)烹飪前,在鍋內加入適量水,再加入花生油、食鹽、胡椒粉、料酒等調味品.這些調味品分別與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有   ,能形成乳濁液的有   .
(2)為確定燒好的整鍋雞湯咸淡的情況,可以用調羹舀一勺湯進行品嘗.因為一勺湯與整鍋湯的咸淡情況是一致的,這體現了溶液   的特點.
【答案】(1)食鹽、料酒;花生油
(2)均一性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
【解析】【分析】(1)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乳濁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
(2)溶液具有均一性,即溶液各處的密度、組成和性質完全一樣。
【解答】(1)食鹽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所以食鹽與水混合能形成溶液;料酒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所以料酒與水混合能形成溶液;花生油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后,花生油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濁液;
(2)溶液具有均一性,即溶液各處的密度、組成和性質完全一樣,所以一勺湯與整鍋湯的咸淡情況是一致的,這體現了溶液的均一性。
18.(2024八上·婺城期中)我們用吸管吸飲料時,飲料是如何進入我們口腔中的呢?針對這一問題,小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
(1)如圖甲,小科在密封性很好的牛奶瓶中插入一根吸管,當他用力吸吸管,牛奶   (填“能”或“不能”)被吸上來.
(2)如圖乙,小科在瓶塞另一側插入一個注射器,當他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時,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
(3)通過該實驗現象,證明了飲料是在   的作用下,通過吸管被壓入口腔中的.
【答案】(1)不能
(2)吸管內液面上升
(3)大氣壓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氣壓的存在能夠解釋很多現象,這些現象有一個共性:通過某種方法,使設備的內部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出現了這種現象。
【解答】(1)在密封性很好的牛奶瓶中插入一根吸管,當他用力吸吸管,牛奶瓶中的空氣被吸出,氣壓減小,小于外界氣壓,牛奶不能被吸上來。
(2)如圖乙,小科在瓶塞另一側插入一個注射器,當他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時,能觀察到的現象是吸管內液面上升。因為當小科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時,注射器與瓶內空氣的體積減小,廣口瓶內的氣壓就增大,由于瓶內的氣壓大于瓶外的大氣壓,在瓶內氣壓的作用下就把飲料壓進吸管中,導致吸管內的液面上升。
(3)由實驗可知,飲料是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通過吸管進入口腔的,故此實驗能證明“飲料是被壓上來的”這一結論。
19.(2024八上·婺城期中)如圖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實驗裝置,小科利用該裝置測量大氣壓強的值.實驗時他沒有將玻璃管豎直放置,而是稍稍傾斜了,如圖所示.則:
(1)此時大氣壓強等于   (填“750”或“770”)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2)如果此時在該實驗室做“觀察水沸騰”的實驗,測得水的沸點將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如果把玻璃管稍稍提高一點(管口未離開液面),水銀柱的高度將   (填“變長”“變短”或“不變”).
【答案】(1)750
(2)低于
(3)不變
【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1)托里拆利實驗原理:托里拆利實驗是利用玻璃管內水銀柱產生的壓強來測量大氣壓強。在實驗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銀面受到大氣壓強作用,支持著管內一定高度的水銀柱,大氣壓強的值等于管內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2)大氣壓強的測量值:測量大氣壓強時,水銀柱高度是指管內水銀面到管外水銀面的垂直高度,與玻璃管是否傾斜無關。傾斜玻璃管只是使水銀柱長度變長,但垂直高度不變。
(3)大氣壓強與水沸點的關系: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 C,此時大氣壓強小于標準大氣壓(標準大氣壓支持
760mm高水銀柱),水的沸點會低于100 C。
【解答】(1)由圖可知,玻璃管內水銀面到水銀槽中水銀面的垂直高度為750mm,因此,當時的大氣壓強等于750mm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如果把玻璃管豎直提起5mm,玻璃管中水銀柱高度不變,仍為750mm;
(2)該地點的氣壓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760mm水銀柱;該地點水的沸點小于100℃;
(3)只要管口未離開液面,外界大氣壓不變,水銀柱高度就不變,所以把玻璃管稍稍提高一點,水銀柱高度不變。
20.(2024八上·婺城期中)學習《物質的溶解》時,小科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往A、B、C三只燒杯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在相同溫度下,向三只燒杯中分別加入同種固體物質,充分溶解后,靜置,現象如圖所示.
(1)三只燒杯中,一定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編號).
(2)要使A燒杯中的固體繼續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是   (寫出一種即可).
(3)A、B、C三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   .
【答案】(1)C
(2)繼續加水(或升高溫度)
(3)(或)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不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這種溶質的溶液進行分析;
(2)根據配制溶液時,用水量越多,可以溶解的溶質越多進行分析;
(3)根據A、B、C三只燒杯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A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B可能是飽和溶液,C為不飽和溶液進行分析。
【解答】(1)相同溫度下,向3個盛有等質量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50g、25g、5g同種固體物質,充分溶解后,靜置,A燒杯中固體未完全溶解,說明A燒杯中的溶液是飽和溶液,B燒杯中的溶液是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C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2)配制溶液時,用水量越多,可以溶解的溶質越 多;要使A燒杯中的固體繼續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是繼續加水等;
(3)A、B、C三只燒杯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A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B可能是飽和溶液,C為不飽和溶液,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大小關系是A≥B>C。
21.(2024八上·婺城期中)如圖是小科設計制作的家庭吸氧器結構示意圖,他設想接通電源后,在c處便可吸到氧氣.
(1)要在c處得到氧氣,則b應是電源的   (填“正”或“負”)極.
(2)檢驗c處產生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   .
(3)該吸氧器在使用時,出現了水從c處溢出的現象,其原因是另一極產生   (填氣體名稱)體積大,使盛水容器中的壓強增大,把水壓到c處.
【答案】(1)正
(2)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c處,若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3)氫氣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氫氣燃燒生成水,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質量比是8:1。
【解答】(1)要在c處得到氧氣,則b應是電源的正極,因為正氧負氫,c處得到的是氧氣;
(2)氧氣有助燃性,檢驗氧氣的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c處,若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3)電解水實驗時,兩種氣體的體積比為V氧氣:V氫氣=1:2.因為整體的容器是封閉的,所以c處有水溢出是因為氫氣產生的量太多,把水從c處壓出。
22.(2024八上·婺城期中)浮力式水面垃圾清理器是一種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自動收集小面積垃圾的裝置(如圖甲).項目化學習小組研究制作了一個水面垃圾清理器模型,其主要結構如圖乙所示.工作原理為:垃圾清理器靜止在水中,打開水泵后,水面上的落葉會隨著水流從入水口自動進入收集器;垃圾會留在濾網內,水從排水口流出,從而達到自動清理垃圾的目的.
(1)請結合壓強相關知識對打開底部水泵后水會從入水口進入清理器內進行解釋:   .
(2)小組同學制作的垃圾清理器模型漂浮在水面上時入水口恰好與水面相平,試驗時卻發現水面上的垃圾無法順利進入收集器,小科想通過增加配重的方式使收集器入水口低于水面2厘米,請計算需要增加的配重質量為   kg.(浮條規格為,配重放置在收集器主體內部不產生浮力)
【答案】(1)打開底部水泵后,入水口處水的流速大壓強小,外部的水由于壓力差被壓入清理器內
(2)0.032
【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1)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
(2)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收集器受到的浮力變化量,則增加的配重的重力等于浮力的變化量,根據計算增加的配重的質量。
【解答】 (1)打開底部水泵后,入水口水的流速變大,壓強變小,水面上的落葉會隨著水流從入水口自動進入收集器;
(2)由圖可知垃圾清理器模型的上方有4根浮條,收集器入水口低于水面2厘米時,
浮條浸入水中的體積的變化量為2cm×2cm×2cm×4=32cm3,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收集器受到的浮力變化量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2×10-6m3=0.32N,
則增加的配重的重力G=F浮=0.32N,
增加的配重的質量。
23.(2024八上·婺城期中)小科同學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的猜想:
①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
②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③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實驗器材有:彈簧測力計、燒杯、金屬塊、水、鹽水.小科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的重力,然后將金屬塊慢慢浸入液體中不同深度.實驗步驟如圖a、b、c、d、e所示(液體均未溢出),并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記錄下來.
(1)分析實驗步驟可知,在同種液體中,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   (填“有關”或“無關”).
(2)分析實驗步驟a、d、e可知,在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   .
(3)若先完成步驟c,再完成步驟,則測得的浮力將   (填“偏大”或“偏小”).
(4)小科完成本次實驗后,又用獲得的數據求出鹽水的密度為   .
【答案】(1)無關
(2)越大
(3)偏大
(4)1.1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大小的計算;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2)影響浮力因素是液體的密度、排開液體的體積;
分析實驗步驟a、c、d或a、d、e的相同量和不同量,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解答;
要探究浮力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需要控制液體的密度相同,改變排開液體的體積,據此判斷出實驗序號;
根據控制變量法,找出不變的量和變化的量,確定浮力大小與變化量之間的關系;
(2)根據稱重法分析解答;
(3)根據稱重法計算金屬塊在水中和鹽水中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屬塊的體積,由于排開鹽水的體積等于金屬塊的體積,由阿基米德原理算出鹽水的密度。
【解答】 (1)分析a、c、d三次實驗可知,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深度增加,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由稱重法可知,金屬塊所受浮力不變,說明浮力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2)分析a、d、e三次實驗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同,且液體的密度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小,由稱重法可知,浮力越大,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在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3)若先完成實驗c,再完成實驗a,會由于金屬塊沾有水,導致所測重力偏大,由稱重法F浮=G-F可知,測得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將偏大;
(4)由a、d圖知: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d=4.8N-2.8N=2N,
由a、e圖知金屬塊浸沒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e=4.8N-2.6N=2.2N,
因金屬塊完全浸沒在水中,
根據F浮=ρ液gV排可得金屬塊的體積:

據F浮=ρ液gV排可得鹽水的密度為:

24.(2024八上·婺城期中)為了測量大氣壓強,小科選擇的器材有:的注射器、的彈簧測力計、刻度尺和細線.并進行如下實驗:他先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如圖甲所示;然后他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簡,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滑動時,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如圖乙所示.請回答:
(1)圖乙中,活塞受到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與水平方向所受的   是一對平衡力.
(2)根據甲、乙兩圖所測得的數據,小科計算得到的大氣壓強值為   .
(3)小金使用如圖丙所示的b注射器進行同樣的實驗,當拉力達到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時,仍未拉動活塞,則他應該改選圖丙所示的   (填字母)注射器進行實驗.
(4)小科發現,同學們在做此實驗時測得的大氣壓值普遍小于真實值,對此他與同學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其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編號).
A.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
B.拉動時活塞與注射器的筒壁間有摩擦
C.彈簧測力計在使用前指針對準0.2牛處
D.橡皮帽沒有完全密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答案】(1)大氣壓力
(2)
(3)a
(4)A、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1)用注射器和彈簧測力計粗測大氣壓時,當活塞開始滑動時,根據二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大氣壓力;
(2)刻度尺讀數應讀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讀一位;根據求大氣壓;
(3)當大氣壓強一定時,橫截面積越大,受到的大氣壓力越大,故應選用橫截面積小的注射器,才能拉動。
(4)該測量方法存在誤差:如活塞與針筒之間的摩擦力、針筒內的空氣不能完全排盡等。
【解答】 (1)水平方向拉動,當活塞開始滑動時,根據二力平衡,拉力大小與大氣壓力平衡。
(2)根據乙圖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值為0.2N,讀出拉力的大小為6.2N,
根據,則有
大氣壓強值為
(3)當大氣壓強一定時,橫截面積越大,受到的大氣壓力越大,故應選用橫截面積小的注射器,才能拉動,所以選a注射器。
(4)A、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導致測量的壓力偏小,根據
可知,測得的大氣壓值普遍小于真實值,故A符合題意;
B、活塞與注射器的筒壁間有摩擦,導致所需的拉力變大,測得的大氣壓力變大,根據
可知,測得的大氣壓值普遍大于真實值,故B不符合題意;
C、彈簧測力計在使用前指針對準0.2牛處,導致測量的壓力變大,根據
可知,測得的大氣壓值普遍大于真實值,故C不符合題意;
D、橡皮帽沒有完全密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導致漏氣,測得的壓力偏小,根據
可知,測得的大氣壓值普遍小于真實值,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D。
25.(2024八上·婺城期中)如圖所示為小科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2%的氯化鈉(符號用表示)溶液的實驗操作示意圖(順序已打亂):
(1)溶液配制的正確順序是   (用上圖序號表示).
(2)請指出上述步驟中的兩處操作錯誤及造成的后果:   、   .
(3)用調節平衡的托盤天平正確稱量所需的氯化鈉時,用了10克砝碼和2克游碼后,發現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右,接下來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填字母),直到天平恢復平衡.
A.增加適量食鹽固體 B.減少適量食鹽固體
C.向左調節平衡螺母 D.向左移動游碼
【答案】(1)④②①⑤③
(2)②中砝碼和食鹽左右放反了,會造成稱取食鹽小于12克(或配制溶液質量分數小于12%);④中瓶塞未倒放,會造成藥品污染
(3)A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存放;
(2)利用托盤天平稱量時,應該是左被稱量物右砝碼;
(3)指針往右偏,說明砝碼質量大,所需稱量的食鹽質量少于12g,所以需要增加食鹽質量。
【解答】(1)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存放,要注意在稱量前先取出試劑才能稱量;故答案為:④②①⑤③;
(2)上述步驟中的兩處操作錯誤及造成的后果:②中砝碼和食鹽左右放反了,食鹽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會造成稱取食鹽小于(100g×12%=12g)12克(或配制溶液質量分數小于12%);④中瓶塞未倒放,會造成試劑污染或腐蝕桌面;
(3)指針往右偏,說明砝碼質量大,所需稱量的食鹽質量少于12g,所以需要增加食鹽質量,而根據左物右碼原則,需要在左盤內增加適量食鹽固體。
故答案為:A。
26.(2024八上·婺城期中)實驗室有兩瓶硝酸鉀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分別為8%和20%,但都已失去標簽.小科同學設計了三種實驗方案來鑒別它們.
【查閱資料】時,硝酸鉀溶解度為13.3克,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1.7%.
(1)分別取適量的兩種溶液于甲、乙兩燒杯中,用同一支密度計測量,結果如右圖所示,可知   (填“甲”或“乙”)杯溶質質量分數為20%;密度計受到的的浮力   ((填“甲中更大”“乙中更大”或“一樣大”).
(2)取等質量的兩種溶液于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過量的等質量硝酸鉀,充分攪拌溶解后,再過濾、干燥、稱量,得到濾渣質量較大的是溶質質量分數為   (填“8%”或“20%”)的硝酸鉀溶液.
(3)另取等質量的兩種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將兩支試管均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則試管中出現   現象的是20%的硝酸鉀溶液.
【答案】(1)乙;一樣大
(2)20%
(3)析出晶體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其它條件相同時,同種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越大,密度越大;
(2)其它條件相同時,同種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越小,再溶解時溶解的溶質越多;
(3)對于硝酸鉀來講,溫度一定時,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最大,降溫時會析出晶體。
【解答】(1)據圖分析,由于溶液密度越大,密度計進入其中的體積越小,則乙杯溶質質量分數為20%;密度計在兩種溶液中都是漂浮狀態,浮力都等于密度計自身重力,所以密度計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2)取等質量的兩種溶液于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過量的等質量硝酸鉀,充分攪拌溶解后,再過濾、干燥、稱量,得到濾渣質量較大的是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20%的硝酸鉀溶液中水比8%的硝酸鉀溶液少,能溶解的硝酸鉀較少,所以析出的濾渣質量較大;
(3)0℃時,硝酸鉀溶解度為13.3克,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1.7%,8%硝酸鉀在0℃時,仍為不飽和溶液,沒有晶體析出,20%的硝酸鉀溶液中的硝酸鉀不能完全溶解,有晶體析出。
27.(2024八上·婺城期中)學習了浮力知識后,學校開展自制潛水器比賽.
【產品設計】項目小組利用硬質塑料瓶制作潛水艇,塑料瓶厚度不計,兩個艙之間密封不連通,水艙與注射器通過塑料軟管相連,移動注射器活塞可以實現潛水器的浮沉,模型如圖甲.
【檢驗產品】如表為該小組制定的自制潛水艇評價量表: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功能倉分區設計 生活艙和水艙獨立分開,生活艙不進水,且生活艙較大 生活艙和水艙獨立開,生活艙不進水,但生活艙較小 生活艙和水艙沒有獨立分開
指標二:浮沉情況 ____ 水艙空氣體積精準度控制般,基本能實現沉浮 浮沉控制不準確或不能實現沉浮
指標三:成品外形 成品簡潔美觀 成品較復雜美觀度一般 成品復雜不美觀
(1)請在上面表格指標二中填入“優秀”的相應評價內容   
(2)如圖乙所示,為使潛水艇完成從B到A的上浮過程,小組同學的操作是:   (填“向外拉動”或“向內推動”)注射器活塞,從而排出水艙內的水,實現上浮.
(3)圖乙中潛水艇從A到B下沉的過程中,其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是   .
(4)小組同學設計了右表所示的四種工作艙和水艙體積比的方案.已知該小組同學采用的材料總質量,體積,最終他們根據設計要求并通過計算選擇方案   (填序號)進行實施.
方案 生活艙總體積 水艙體積/
1 720 280
2 700 300
3 680 320
4 650 350
【答案】(1)能精準控制水艙空氣體積,實現精確的沉浮
(2)向內推動
(3)先增大后不變
(4)3
【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根據設計要求進行解答;
(2)潛水艇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從而實現上浮、下潛或者懸浮的;
(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進行解答;
(4)先通過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計算出潛水艇整個浸沒在水中時的浮力大小,要實現潛水艇下潛,需要水艙的水重力加上潛水艇自身重力大于浸沒時的浮力才行,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工作艙的體積要盡可能的大。
【解答】 (1)自制潛水艇若能精確控制水艙空氣體積,實現精確沉浮就是優秀的;
(2)當減小水艙的水量,讓水艙的水的重力加上潛水艇自身的重力小于潛水艇所受的浮力時,潛水艇就會上浮,所以可以向內推動注射器活塞,排出水艙內的部分水,實現潛水艇上浮;
(3)圖乙中潛水艇從A到B下沉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先變大再不變,由F浮=ρgV排知其受到浮力先變大再不變;
(4)實現潛水艇下潛,需要水艙的水重力加上潛水艇自身重力大于浸沒時的浮力才行;
潛水艇浸沒時所受的浮力為: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1000×10-6m3=10N;
潛水艇自身重力為:G=mg=0.7kg×10N/kg=7N;
所以水艙內的水至少為:G水=F-G=10N-7N=3N;
則水艙內的水的體積至少為:;
所以為了能夠實現潛水艇下潛,水艙中水的體積需要超過300cm3,即水艙的體積也需要超過300cm3,而根據方案1、2不能滿足要求;
實驗中要求生活艙總體積占比以上,所以方案4不能滿足要求,故選:方案3。
28.(2024八上·婺城期中)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離技術.如圖一所示,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在其左側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而其他各種離子不能透過.請回答:
(1)采用膜分離技術淡化海水的原理,與科學實驗中常見的   操作相似.
(2)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后,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圖二是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據此可知鹽場從海水中得到食鹽晶體利用的方法是   (填“降溫”或“蒸發”)結晶.
【答案】(1)過濾
(2)增大
(3)蒸發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混合物的分離方法(過濾、蒸發、結晶)
【解析】【分析】(1)根據電解水的原理以及現象來分析;
(2)根據分離混合物的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以及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情況來分析。
【解答】(1)①電源A端連接的C試管中的氣體體積較小,是氧氣,由“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知,A端是電源的正極;故填:正;
②電源A端連接的C試管中的氣體體積較小,是氧氣;
(2)③采用膜分離技術淡化海水的原理,與化學實驗中常見的過濾操作相似;
④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后,右側海水中的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少,所以右側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增大;
⑤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圖二是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由圖示可知,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所以鹽場從海水中得到食鹽晶體利用的方法是蒸發結晶;
29.(2024八上·婺城期中)浮標廣泛應用于臺風預測、海洋資源開發等領域.浮標結構如圖所示,堅硬殼體外下方裝有可伸縮油囊,若液壓式柱塞泵將殼體內的油注入油囊時,油囊排開水的體積等于注入油的體積;若油囊中的油全部被勻速抽回殼體內時,油囊體積忽略不計.當液壓式柱塞泵將殼體中的油全部注入油囊時,浮標最終漂浮在水面上.已知浮標總質量為,其中含油;浮標殼體體積為,油的密度為;海水密度取.計算:
(1)浮標懸浮于海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N.
(2)將殼體中的油全部注入油囊時,浮標漂浮,此時浮標受到的浮力為多少N?浮標露出水面的體積為多少
【答案】(1)500
(2)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已知浮標總質量,利用G=mg可求重力;已知浮標漂浮,根據漂浮條件即可求出浮力;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求排開液體的體積,已知油的質量和密度可求油的體積,即油囊體積,浮標露出的體積等于浮標殼體體積減去浮標排開液體的體積減去油囊體積的差。
【解答】(1)已知浮標總質量m=50kg,
浮標總重力:G=mg=50kg×10N/kg=500N;
浮標最終處于漂浮狀態,所以F浮=G總=500N;
(2)
30.(2024八上·婺城期中)高壓鍋是家庭廚房中常見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將食物加熱到以上.它省時高效,深受消費者歡迎.圖甲為高壓鍋的構造,圖乙為水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圖像.
(1)若高壓鍋出氣孔的橫截面積約為,壓在出氣孔上的限壓閥的質量為.通過計算并對照圖像說明,利用這種高壓鍋燒水時,最高溫度大約是多少?
(2)若要把這種高壓鍋銷售到西藏地區,在保證高壓鍋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為了提高鍋內蒸煮時的溫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寫出一點即可).
【答案】(1)則此時鍋內水面氣壓為
查表可知此時的水的沸點是
(2)增加限壓閥的質量(或減小出氣孔的直徑)
【知識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計算公式:,(適用范圍:這是壓強的定義式,適用于所有物體間的壓強計算,無論氣體、固體、液體)。
液體的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增大,沸點升高;氣壓減小,沸點降低.但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解答】 (1)
則此時鍋內水面氣壓為
查表可知此時的水的沸點是
(2)若要把這種高壓鍋銷售到西藏地區,在保證高壓鍋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為了提高鍋內蒸煮時的溫度,可以增加限壓閥的質量或減小出氣孔的直徑增加鍋內的壓強。
31.(2024八上·婺城期中)實驗室保存一瓶濃鹽酸,瓶上的標簽部分內容如圖所示.請根據標簽上的信息回答:
鹽酸 體積: 化學式: 相對分子質量:36.5 密度: 質量分數:37%
(1)這一瓶濃鹽酸含有溶質的質量是   克.
(2)用濃鹽酸稀釋成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若在量取濃鹽酸時俯視讀數會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為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3)將該濃鹽酸稀釋成質量分數為7.4%的稀鹽酸,需要加入多少水?
【答案】(1)220.15
(2)偏小
(3)設稀釋所得7.4%的稀鹽酸的質量為x,則:
濃鹽酸的質量是
需要水的質量為
體積為: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1)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用量筒量取液體時,俯視讀數,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大,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1)500mL=500cm3;濃鹽酸的質量是500cm3×1.19g/cm3=595g,這一瓶濃鹽酸含有溶質的質量=595g×37%=220.15g。
(2)用濃鹽酸稀釋成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若在量取濃鹽酸時俯視讀數,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大,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濃鹽酸體積偏小,配制溶液時,溶質質量偏小,會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為偏小。
(3)稀釋所得7.4%的稀鹽酸的質量為x,則:
濃鹽酸的質量是
需要水的質量為
體積為:
32.(2024八上·婺城期中)將一個重為0.6牛的雞蛋放入一杯盛有1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鹽水中,雞蛋處于漂浮狀態(如圖所示).請回答:
(1)這杯鹽水中含有食鹽   克.
(2)在這杯鹽水加水稀釋過程中,該雞蛋在鹽水中的浮沉狀態發生變化是   ,請闡述理由:   .
【答案】(1)20
(2)該雞蛋由漂浮到懸浮最后會沉底;因為在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密度隨著溶質質量分數的減小而變小,排開液體體積增大,雞蛋先由漂浮到懸浮,繼續稀釋,雞蛋受到的浮力會繼續減小,最后雞蛋因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來分析;
(2)往這杯鹽水中不斷加水,鹽水的密度變小,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
【解答】(1)100 克溶質質量分數為 20%的鹽水中含有食鹽的質量為:100g×20%=20g;
(2)由雞蛋處于漂浮狀態,可知,雞蛋的密度小于鹽水的密度,往這杯鹽水中不斷加水,鹽水的密度變小,雞蛋的密度不變,當鹽水的密度等于雞蛋的密度時,雞蛋懸浮,此時浮力等于重力,繼續加水,鹽水的密度小于雞蛋的密度時,此時浮力小于重力,雞蛋下沉。故往這杯鹽水中不斷加水,該雞蛋受到的浮力開始不變,后來變小。
1 / 1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2024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獨立作業 科學試題( 1-2章)
1.(2024八上·婺城期中)天氣與氣候是兩個常用的概念,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下列詞語中,用來描述天氣狀況的是(  )
A.電閃雷鳴 B.四季如春 C.終年高溫 D.秋高氣爽
2.(2024八上·婺城期中)如圖所示的下列場景或裝置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強原理的是(  )
A.去殼的雞蛋進入瓶內
B.鋼筆吸墨水
C.吸提器搬運重物
D.用注射器注射藥液
3.(2024八上·婺城期中)我國是一個災害性天氣頻發的國家。下列不屬于氣象災害的是(  )
A.寒潮 B.火山噴發 C.洪水 D.臺風
4.(2024八上·婺城期中)小科自制了一個“氣象瓶”,在密閉玻璃容器內裝有硝酸鉀和氯化銨及蒸餾水,當外界溫度改變,物質溶解度相應變化,會展現出不同形態的固體.當澄清透明的氣象瓶中出現大量固體時,下列相關描述正確的是(  )
A.溶解度不變 B.溶液質量不變
C.溶劑質量減少 D.溶質質量減少
5.(2024八上·婺城期中)某航班飛機飛行時,飛行員向塔臺請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積雨云,從而避免暴雨的影響,說明當時飛機很可能飛行在大氣層的(  )
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暖層
6.(2024八上·婺城期中)下列關于粗鹽提純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取樣 B.溶解
C.過濾 D.結晶
7.(2024八上·婺城期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出現了很多像“候鳥”一樣遷徙生活的人,他們在每年冬天告別北方寒冷的家鄉去海南過冬,到第二年春天又回到家鄉.導致我國北方和海南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季風 B.緯度位置 C.地形地勢 D.海陸分布
8.(2024八上·婺城期中)先在燒杯中裝滿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燒瓶口放入去殼的鵪鶉蛋(不留縫隙),如圖所示,將燒瓶口向右或向下或向左,發現鵪鶉蛋一直向燒瓶底部移動.整個實驗現象說明了(  )
A.大氣壓強很大 B.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C.大氣各個方向壓強都相等 D.大氣壓強大小與瓶內水溫有關
9.(2024八上·婺城期中)進行過濾操作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玻璃棒要靠在單層濾紙的一邊
B.濾紙的邊緣要與漏斗口相平
C.漏斗中的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放在燒杯中間
10.(2024八上·婺城期中)小科利用對流管研究水的對流現象.用酒精燈加熱對流管右下端,看到水的流動方向為(  )
A. B.
C. D.
11.(2024八上·婺城期中)近年來海洋的污染日趨嚴重,海洋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當大量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經河流排入大海時會導致海洋污染,下列水循環環節中,與污染物進入海洋密切相關的是(  )
A.降水 B.下滲 C.徑流 D.蒸發
12.(2024八上·婺城期中)如圖所示,關于物體受到的浮力及其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圖甲孔明燈內部空氣比外部空氣密度小,才會上升
B.圖乙輪船從長江駛入海洋的過程中,所受浮力變大
C.圖丙良種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次種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D.圖丁潛水艇下沉過程中,自身重力不變,浮力變小
13.(2024八上·婺城期中)下表列出了甲、乙兩物質的部分性質.由此可知,要將由它們組成的混合物相互分離的最佳操作方法是(  )
物質 熔點/℃ 沸點/℃ 密度/ 水中的溶解性
甲 57.5 0.93 可溶
乙 87 0.90 可溶
A.過濾法 B.結晶法 C.蒸餾法 D.沉淀法
14.(2024八上·婺城期中)分類是根據研究對象的共性和差異,按一定的標準將研究對象區分為若干個不同種類的科學方法.下列分類的標準與其對應結果均正確的是(  )
A.依據大氣溫度在水平方向上的變化特點,將大氣層分為五層
B.根據濁液中不溶性物質的狀態不同,將其分為懸濁液和乳濁液
C.依據地球上的水體中是否含有鹽分,將其分為海洋水和陸地水
D.依據溶液中溶質是否達到飽和狀態,將其分為濃溶液和稀溶液
15.(2024八上·婺城期中)體積相同的A、B、C三個物體放入同種液體中,靜止時的狀態如圖所示.其中C物體對杯底有壓力.用分別表示三個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分別表示三個物體受到重力的大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甲 乙 丙
A. B. C. D.
16.(2024八上·婺城期中)我市10月27日發布的天氣預報信息:中雨轉中到大雨,溫度范圍,東北風3級,空氣質量優.請回答:
甲地 乙地
(1)這天的的氣溫通常出現在   時左右.
(2)天氣的變化與大氣壓密切相關,10月27日金華的大氣運動示意圖與右圖中   (填“甲地”或“乙地”)相似.
(3)氣象觀測中是用   觀測風向的.
17.(2024八上·婺城期中)砂鍋雞湯是一道傳統的湯菜,向來以美味著稱.制作原料主要有雞、水、調料等,
(1)烹飪前,在鍋內加入適量水,再加入花生油、食鹽、胡椒粉、料酒等調味品.這些調味品分別與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有   ,能形成乳濁液的有   .
(2)為確定燒好的整鍋雞湯咸淡的情況,可以用調羹舀一勺湯進行品嘗.因為一勺湯與整鍋湯的咸淡情況是一致的,這體現了溶液   的特點.
18.(2024八上·婺城期中)我們用吸管吸飲料時,飲料是如何進入我們口腔中的呢?針對這一問題,小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
(1)如圖甲,小科在密封性很好的牛奶瓶中插入一根吸管,當他用力吸吸管,牛奶   (填“能”或“不能”)被吸上來.
(2)如圖乙,小科在瓶塞另一側插入一個注射器,當他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時,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
(3)通過該實驗現象,證明了飲料是在   的作用下,通過吸管被壓入口腔中的.
19.(2024八上·婺城期中)如圖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實驗裝置,小科利用該裝置測量大氣壓強的值.實驗時他沒有將玻璃管豎直放置,而是稍稍傾斜了,如圖所示.則:
(1)此時大氣壓強等于   (填“750”或“770”)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2)如果此時在該實驗室做“觀察水沸騰”的實驗,測得水的沸點將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如果把玻璃管稍稍提高一點(管口未離開液面),水銀柱的高度將   (填“變長”“變短”或“不變”).
20.(2024八上·婺城期中)學習《物質的溶解》時,小科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往A、B、C三只燒杯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在相同溫度下,向三只燒杯中分別加入同種固體物質,充分溶解后,靜置,現象如圖所示.
(1)三只燒杯中,一定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編號).
(2)要使A燒杯中的固體繼續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是   (寫出一種即可).
(3)A、B、C三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   .
21.(2024八上·婺城期中)如圖是小科設計制作的家庭吸氧器結構示意圖,他設想接通電源后,在c處便可吸到氧氣.
(1)要在c處得到氧氣,則b應是電源的   (填“正”或“負”)極.
(2)檢驗c處產生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   .
(3)該吸氧器在使用時,出現了水從c處溢出的現象,其原因是另一極產生   (填氣體名稱)體積大,使盛水容器中的壓強增大,把水壓到c處.
22.(2024八上·婺城期中)浮力式水面垃圾清理器是一種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自動收集小面積垃圾的裝置(如圖甲).項目化學習小組研究制作了一個水面垃圾清理器模型,其主要結構如圖乙所示.工作原理為:垃圾清理器靜止在水中,打開水泵后,水面上的落葉會隨著水流從入水口自動進入收集器;垃圾會留在濾網內,水從排水口流出,從而達到自動清理垃圾的目的.
(1)請結合壓強相關知識對打開底部水泵后水會從入水口進入清理器內進行解釋:   .
(2)小組同學制作的垃圾清理器模型漂浮在水面上時入水口恰好與水面相平,試驗時卻發現水面上的垃圾無法順利進入收集器,小科想通過增加配重的方式使收集器入水口低于水面2厘米,請計算需要增加的配重質量為   kg.(浮條規格為,配重放置在收集器主體內部不產生浮力)
23.(2024八上·婺城期中)小科同學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的猜想:
①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
②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③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實驗器材有:彈簧測力計、燒杯、金屬塊、水、鹽水.小科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的重力,然后將金屬塊慢慢浸入液體中不同深度.實驗步驟如圖a、b、c、d、e所示(液體均未溢出),并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記錄下來.
(1)分析實驗步驟可知,在同種液體中,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   (填“有關”或“無關”).
(2)分析實驗步驟a、d、e可知,在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   .
(3)若先完成步驟c,再完成步驟,則測得的浮力將   (填“偏大”或“偏小”).
(4)小科完成本次實驗后,又用獲得的數據求出鹽水的密度為   .
24.(2024八上·婺城期中)為了測量大氣壓強,小科選擇的器材有:的注射器、的彈簧測力計、刻度尺和細線.并進行如下實驗:他先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如圖甲所示;然后他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簡,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滑動時,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如圖乙所示.請回答:
(1)圖乙中,活塞受到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與水平方向所受的   是一對平衡力.
(2)根據甲、乙兩圖所測得的數據,小科計算得到的大氣壓強值為   .
(3)小金使用如圖丙所示的b注射器進行同樣的實驗,當拉力達到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時,仍未拉動活塞,則他應該改選圖丙所示的   (填字母)注射器進行實驗.
(4)小科發現,同學們在做此實驗時測得的大氣壓值普遍小于真實值,對此他與同學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其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編號).
A.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
B.拉動時活塞與注射器的筒壁間有摩擦
C.彈簧測力計在使用前指針對準0.2牛處
D.橡皮帽沒有完全密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25.(2024八上·婺城期中)如圖所示為小科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2%的氯化鈉(符號用表示)溶液的實驗操作示意圖(順序已打亂):
(1)溶液配制的正確順序是   (用上圖序號表示).
(2)請指出上述步驟中的兩處操作錯誤及造成的后果:   、   .
(3)用調節平衡的托盤天平正確稱量所需的氯化鈉時,用了10克砝碼和2克游碼后,發現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右,接下來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填字母),直到天平恢復平衡.
A.增加適量食鹽固體 B.減少適量食鹽固體
C.向左調節平衡螺母 D.向左移動游碼
26.(2024八上·婺城期中)實驗室有兩瓶硝酸鉀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分別為8%和20%,但都已失去標簽.小科同學設計了三種實驗方案來鑒別它們.
【查閱資料】時,硝酸鉀溶解度為13.3克,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1.7%.
(1)分別取適量的兩種溶液于甲、乙兩燒杯中,用同一支密度計測量,結果如右圖所示,可知   (填“甲”或“乙”)杯溶質質量分數為20%;密度計受到的的浮力   ((填“甲中更大”“乙中更大”或“一樣大”).
(2)取等質量的兩種溶液于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過量的等質量硝酸鉀,充分攪拌溶解后,再過濾、干燥、稱量,得到濾渣質量較大的是溶質質量分數為   (填“8%”或“20%”)的硝酸鉀溶液.
(3)另取等質量的兩種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將兩支試管均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則試管中出現   現象的是20%的硝酸鉀溶液.
27.(2024八上·婺城期中)學習了浮力知識后,學校開展自制潛水器比賽.
【產品設計】項目小組利用硬質塑料瓶制作潛水艇,塑料瓶厚度不計,兩個艙之間密封不連通,水艙與注射器通過塑料軟管相連,移動注射器活塞可以實現潛水器的浮沉,模型如圖甲.
【檢驗產品】如表為該小組制定的自制潛水艇評價量表: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功能倉分區設計 生活艙和水艙獨立分開,生活艙不進水,且生活艙較大 生活艙和水艙獨立開,生活艙不進水,但生活艙較小 生活艙和水艙沒有獨立分開
指標二:浮沉情況 ____ 水艙空氣體積精準度控制般,基本能實現沉浮 浮沉控制不準確或不能實現沉浮
指標三:成品外形 成品簡潔美觀 成品較復雜美觀度一般 成品復雜不美觀
(1)請在上面表格指標二中填入“優秀”的相應評價內容   
(2)如圖乙所示,為使潛水艇完成從B到A的上浮過程,小組同學的操作是:   (填“向外拉動”或“向內推動”)注射器活塞,從而排出水艙內的水,實現上浮.
(3)圖乙中潛水艇從A到B下沉的過程中,其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是   .
(4)小組同學設計了右表所示的四種工作艙和水艙體積比的方案.已知該小組同學采用的材料總質量,體積,最終他們根據設計要求并通過計算選擇方案   (填序號)進行實施.
方案 生活艙總體積 水艙體積/
1 720 280
2 700 300
3 680 320
4 650 350
28.(2024八上·婺城期中)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離技術.如圖一所示,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在其左側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而其他各種離子不能透過.請回答:
(1)采用膜分離技術淡化海水的原理,與科學實驗中常見的   操作相似.
(2)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后,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圖二是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據此可知鹽場從海水中得到食鹽晶體利用的方法是   (填“降溫”或“蒸發”)結晶.
29.(2024八上·婺城期中)浮標廣泛應用于臺風預測、海洋資源開發等領域.浮標結構如圖所示,堅硬殼體外下方裝有可伸縮油囊,若液壓式柱塞泵將殼體內的油注入油囊時,油囊排開水的體積等于注入油的體積;若油囊中的油全部被勻速抽回殼體內時,油囊體積忽略不計.當液壓式柱塞泵將殼體中的油全部注入油囊時,浮標最終漂浮在水面上.已知浮標總質量為,其中含油;浮標殼體體積為,油的密度為;海水密度取.計算:
(1)浮標懸浮于海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N.
(2)將殼體中的油全部注入油囊時,浮標漂浮,此時浮標受到的浮力為多少N?浮標露出水面的體積為多少
30.(2024八上·婺城期中)高壓鍋是家庭廚房中常見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將食物加熱到以上.它省時高效,深受消費者歡迎.圖甲為高壓鍋的構造,圖乙為水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圖像.
(1)若高壓鍋出氣孔的橫截面積約為,壓在出氣孔上的限壓閥的質量為.通過計算并對照圖像說明,利用這種高壓鍋燒水時,最高溫度大約是多少?
(2)若要把這種高壓鍋銷售到西藏地區,在保證高壓鍋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為了提高鍋內蒸煮時的溫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寫出一點即可).
31.(2024八上·婺城期中)實驗室保存一瓶濃鹽酸,瓶上的標簽部分內容如圖所示.請根據標簽上的信息回答:
鹽酸 體積: 化學式: 相對分子質量:36.5 密度: 質量分數:37%
(1)這一瓶濃鹽酸含有溶質的質量是   克.
(2)用濃鹽酸稀釋成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若在量取濃鹽酸時俯視讀數會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為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3)將該濃鹽酸稀釋成質量分數為7.4%的稀鹽酸,需要加入多少水?
32.(2024八上·婺城期中)將一個重為0.6牛的雞蛋放入一杯盛有1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鹽水中,雞蛋處于漂浮狀態(如圖所示).請回答:
(1)這杯鹽水中含有食鹽   克.
(2)在這杯鹽水加水稀釋過程中,該雞蛋在鹽水中的浮沉狀態發生變化是   ,請闡述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天氣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氣是指某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況,特點是多變;氣候是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解答】天氣是表示某個地區短時間內的大氣運動狀況,是多變的,電閃雷鳴描述天氣狀況,A符合題意;四季如春、終年高溫、秋高氣爽都是描述氣候,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答案】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氣壓的應用大多是利用內外的氣壓差,所以要判斷是否是大氣壓的應用,要注意有沒有形成這個“氣壓差”。
【解答】A、圖中,去殼熟雞蛋進入瓶內,是典型的“瓶吞雞蛋”實驗,是大氣壓作用的結果,故A不符合題意;
B、鋼筆吸墨水時,擠出橡皮囊中的部分空氣,使橡皮囊內的氣壓減小,墨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橡皮囊中,故B不合題意;
C、吸提器靠大氣壓強吸附在光滑的重物上,說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故C不符合題意;
D、用注射器注射藥液是靠人的推力將藥液推進肌肉里,不是利用大氣壓,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3.【答案】B
【知識點】我國主要氣象災害與防災減災
【解析】【分析】氣象災害是指大氣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建設及國防建設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害,氣象災害是自然災害之一,主要包括亞洲熱帶風暴,中國沿海城市區域出現的臺風、南方地區的干旱、高溫、山洪、雷暴、中國北方的沙塵暴等;北美地區常見的颶風、龍卷風、冰雹、暴雨(雪)。
【解答】寒潮、洪水和臺風都屬于氣象災害, ACD 不符合題意。火山噴發屬于地質災害,B符合題意。故選:B。
4.【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在一定溫度下,物質在溶劑中的溶解度是一個定值,但當溫度改變時,溶解度會發生變化;對于溶液來說,溶質、溶劑、溶液質量之間存在一定關系,溶液質量等于溶質質量與溶劑質量之和。
【解答】A、當氣象瓶中出現大量固體時,說明溫度發生了變化,而溫度變化會使硝酸鉀和氯化銨的溶解度發生改變,故A選項說法錯誤;
B、因為有大量固體析出,溶質質量減少,溶液質量等于溶質質量加溶劑質量,所以溶液質量減少,故B選項說法錯誤;
C、當澄清透明的氣象瓶中出現大量晶體時,溶質質量減少,溶劑質量不變,故C選項說法錯誤;
D、當澄清透明的氣象瓶中出現大量晶體時,溶質質量減少,故D選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D。
5.【答案】A
【知識點】大氣的分層
【解析】【分析】大氣分層包括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在對流層內,按氣流和天氣現象分布的特點又可分為下層、中層和上層,對流層有強烈的對流。
【解答】因為對流運動顯著,而且富含水汽和雜質,所以天氣現象復雜多變,如霧、雨、雪等與水的相變有關的都集中在本層。
故答案為:A
6.【答案】D
【知識點】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1)粗鹽提純步驟及操作規范:粗鹽提純主要步驟有溶解、過濾、蒸發結晶。每個步驟都有相應操作規范,如溶解時要用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過濾要遵循 “一貼、二低、三靠” 原則;蒸發結晶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局部過熱液體飛濺。
(2)取樣操作規范:取樣時,為防止污染藥品,不能用手直接抓取藥品,應用藥匙等工具取用。
(3)溶解操作規范:溶解應在燒杯中進行,量筒是用于量取液體體積的儀器,不能用于溶解操作,因為溶解過程可能有熱量變化影響量筒精度甚至損壞量筒。
(4)過濾操作規范:過濾時要用玻璃棒引流,使液體順利流入漏斗,防止液體濺出,且漏斗下端要緊靠燒杯內壁。
(5)蒸發結晶操作規范:蒸發結晶時在蒸發皿中進行,用酒精燈加熱,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當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剩余液體。
【解答】A、圖中用手直接取樣,不符合規范,會污染藥品,故 A 錯誤。
B、圖中在量筒中進行溶解,量筒不能用于溶解,故 B 錯誤。
C、圖中過濾操作沒有用玻璃棒引流,故 C 錯誤。
D、圖中結晶操作在蒸發皿中進行,有酒精燈加熱,符合蒸發結晶操作要求,故 D 正確。
故答案為:D。
7.【答案】B
【知識點】影響氣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地勢因素、洋流因素及人類活動等。
【解答】導致我國北方和海南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位置,我國北方地區緯度較高,海南緯度較低。
故答案為:B。
8.【答案】B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該探究的各環節應該圍繞大氣壓存在進行探究,該實驗并不能測量大氣壓的大小。
【解答】先在燒瓶中裝滿沸水,再倒掉沸水,瓶內存有大量的水蒸氣,在燒瓶口放入去殼的鵪鶉蛋后,水蒸氣溫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使燒瓶內氣壓減小;將燒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鵪鶉蛋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一直向燒瓶底部運動,根據操作和實驗現象可知,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但不能測量大氣壓的大小,且沒有改變外界大氣壓的溫度或雞蛋的質量,整個實驗現象說明了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故B正確。
故答案為:B。
9.【答案】C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過濾操作的注意事項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一貼:濾紙要緊貼漏斗內壁,中間不要留有氣泡。若有氣泡會降低過濾速度。
2、二低:濾紙邊緣要低于漏斗邊緣,防止液體從漏斗外流出。
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防止液體未經過濾直接從濾紙與漏斗的縫隙流下。
3、三靠:傾倒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玻璃棒,使液體順著玻璃棒流下。
玻璃棒下端要緊靠三層濾紙處,防止玻璃棒戳破濾紙。
漏斗下端管口要緊靠燒杯內壁,使濾液沿燒杯內壁流下,防止液體濺出。
【解答】A、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以防把濾紙劃破,故選項A說法錯誤;
B、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口,以防液體從漏斗外壁流出,故選項B說法錯誤;
C、液面要低于濾紙的邊緣,以防止液體從濾紙和漏斗間流出,導致濾液渾濁,故選項C說法正確;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以防止濾液濺出,故選項D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C。
10.【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溫度升高,物質的密度一般變小,據此分析。
【解答】用酒精燈加熱對流管右下端,右邊的水溫度升高,密度變小,水流上升,左邊水流沒有加熱,密度沒有變,左端水下沉,即水呈逆時針流動;
故答案為:C。
11.【答案】C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水循環的主要環節主要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植物蒸騰等。
【解答】大量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經河流排入大海,涉及地表徑流,即徑流。
故答案為:C。
12.【答案】A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熱氣球通過改變內部空氣密度控制浮沉;
(2)輪船從長江駛入海洋的過程中,依然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變,因此浮力不變;
(3)根據浮沉條件,物體下沉和沉底時,浮力小于物體重力,漂浮時浮力等于物體重力;
(4)停在水中的潛水艇,在下沉時,排開液體體積不變,浮力不變。
【解答】A、當孔明燈內部空氣密度比外部空氣的密度小到一定程度時,孔明燈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孔明燈才上升,故A正確;
B、輪船漂浮,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輪船從長江駛入海洋的過程中,重力不變,受到的浮力不變,故B錯誤;
C、飽滿種子沉底,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干癟漂浮在液面上,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C錯誤;
D、潛水艇在水面以下,下沉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不變,由F浮=ρ液gV排可知,下沉過程中受到的浮力不變,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3.【答案】C
【知識點】混合物的分離方法(過濾、蒸發、結晶)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甲、乙兩物質的密度相近、均可溶于水,沸點相差較大,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甲、乙兩物質的密度相近、均可溶于水,沸點相差較大,將由它們組成的混合物相互分離的最佳操作方法是蒸餾法。
故答案為:C。
14.【答案】B
【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大氣的溫度;大氣的分層
15.【答案】D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 (1)根據已知條件可知B、C兩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大于A排開液體的體積,根據F浮=ρ液gV排確定三個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得出三個物體排開液體重力的大小大小關系;
(2)結合三個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關系,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確定三個物體重力大小關系。
【解答】 (1)體積相同的A、B、C三個物體放入同種液體中,靜止時的狀態如圖所示,可知B、C兩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大于A排開液體的體積,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三個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FA<FB=FC①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別表示三個物體排開液體重力的大小
G排A<G排B=G排C;
(2)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有
FA=GA②
FB=GB③
FC<GC④
由①②③④得出:
GA<GB<GC。
故答案為:D。
16.【答案】(1)14(午后二)
(2)乙地
(3)風向標
【知識點】天氣預報與天氣圖
【解析】【分析】(1)一天的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14時左右;
(2)高壓控制的地區氣流下沉,易形成晴朗天氣;低壓控制的地區氣流上升,易形成陰雨天氣;
(3)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
【解答】(1)這天的 24℃為當日最高氣溫,一天的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
(2)該日天氣是中雨轉中到大雨,甲圖盛行下沉氣流,多晴天,乙圖為上升氣流,多陰雨天氣,所以該市該日的大氣運動可用圖2中的乙作為大氣運動示意圖。
(3)氣象觀測中是用風向標觀測風向的,百葉箱和溫度計用于測量室外氣溫,雨量器和量筒測量降水量。
17.【答案】(1)食鹽、料酒;花生油
(2)均一性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
【解析】【分析】(1)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乳濁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
(2)溶液具有均一性,即溶液各處的密度、組成和性質完全一樣。
【解答】(1)食鹽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所以食鹽與水混合能形成溶液;料酒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所以料酒與水混合能形成溶液;花生油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后,花生油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濁液;
(2)溶液具有均一性,即溶液各處的密度、組成和性質完全一樣,所以一勺湯與整鍋湯的咸淡情況是一致的,這體現了溶液的均一性。
18.【答案】(1)不能
(2)吸管內液面上升
(3)大氣壓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氣壓的存在能夠解釋很多現象,這些現象有一個共性:通過某種方法,使設備的內部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出現了這種現象。
【解答】(1)在密封性很好的牛奶瓶中插入一根吸管,當他用力吸吸管,牛奶瓶中的空氣被吸出,氣壓減小,小于外界氣壓,牛奶不能被吸上來。
(2)如圖乙,小科在瓶塞另一側插入一個注射器,當他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時,能觀察到的現象是吸管內液面上升。因為當小科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時,注射器與瓶內空氣的體積減小,廣口瓶內的氣壓就增大,由于瓶內的氣壓大于瓶外的大氣壓,在瓶內氣壓的作用下就把飲料壓進吸管中,導致吸管內的液面上升。
(3)由實驗可知,飲料是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通過吸管進入口腔的,故此實驗能證明“飲料是被壓上來的”這一結論。
19.【答案】(1)750
(2)低于
(3)不變
【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1)托里拆利實驗原理:托里拆利實驗是利用玻璃管內水銀柱產生的壓強來測量大氣壓強。在實驗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銀面受到大氣壓強作用,支持著管內一定高度的水銀柱,大氣壓強的值等于管內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2)大氣壓強的測量值:測量大氣壓強時,水銀柱高度是指管內水銀面到管外水銀面的垂直高度,與玻璃管是否傾斜無關。傾斜玻璃管只是使水銀柱長度變長,但垂直高度不變。
(3)大氣壓強與水沸點的關系: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 C,此時大氣壓強小于標準大氣壓(標準大氣壓支持
760mm高水銀柱),水的沸點會低于100 C。
【解答】(1)由圖可知,玻璃管內水銀面到水銀槽中水銀面的垂直高度為750mm,因此,當時的大氣壓強等于750mm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如果把玻璃管豎直提起5mm,玻璃管中水銀柱高度不變,仍為750mm;
(2)該地點的氣壓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760mm水銀柱;該地點水的沸點小于100℃;
(3)只要管口未離開液面,外界大氣壓不變,水銀柱高度就不變,所以把玻璃管稍稍提高一點,水銀柱高度不變。
20.【答案】(1)C
(2)繼續加水(或升高溫度)
(3)(或)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不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這種溶質的溶液進行分析;
(2)根據配制溶液時,用水量越多,可以溶解的溶質越多進行分析;
(3)根據A、B、C三只燒杯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A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B可能是飽和溶液,C為不飽和溶液進行分析。
【解答】(1)相同溫度下,向3個盛有等質量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50g、25g、5g同種固體物質,充分溶解后,靜置,A燒杯中固體未完全溶解,說明A燒杯中的溶液是飽和溶液,B燒杯中的溶液是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C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2)配制溶液時,用水量越多,可以溶解的溶質越 多;要使A燒杯中的固體繼續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是繼續加水等;
(3)A、B、C三只燒杯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A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B可能是飽和溶液,C為不飽和溶液,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大小關系是A≥B>C。
21.【答案】(1)正
(2)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c處,若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3)氫氣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氫氣燃燒生成水,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質量比是8:1。
【解答】(1)要在c處得到氧氣,則b應是電源的正極,因為正氧負氫,c處得到的是氧氣;
(2)氧氣有助燃性,檢驗氧氣的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c處,若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3)電解水實驗時,兩種氣體的體積比為V氧氣:V氫氣=1:2.因為整體的容器是封閉的,所以c處有水溢出是因為氫氣產生的量太多,把水從c處壓出。
22.【答案】(1)打開底部水泵后,入水口處水的流速大壓強小,外部的水由于壓力差被壓入清理器內
(2)0.032
【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1)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
(2)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收集器受到的浮力變化量,則增加的配重的重力等于浮力的變化量,根據計算增加的配重的質量。
【解答】 (1)打開底部水泵后,入水口水的流速變大,壓強變小,水面上的落葉會隨著水流從入水口自動進入收集器;
(2)由圖可知垃圾清理器模型的上方有4根浮條,收集器入水口低于水面2厘米時,
浮條浸入水中的體積的變化量為2cm×2cm×2cm×4=32cm3,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收集器受到的浮力變化量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2×10-6m3=0.32N,
則增加的配重的重力G=F浮=0.32N,
增加的配重的質量。
23.【答案】(1)無關
(2)越大
(3)偏大
(4)1.1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大小的計算;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2)影響浮力因素是液體的密度、排開液體的體積;
分析實驗步驟a、c、d或a、d、e的相同量和不同量,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解答;
要探究浮力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需要控制液體的密度相同,改變排開液體的體積,據此判斷出實驗序號;
根據控制變量法,找出不變的量和變化的量,確定浮力大小與變化量之間的關系;
(2)根據稱重法分析解答;
(3)根據稱重法計算金屬塊在水中和鹽水中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屬塊的體積,由于排開鹽水的體積等于金屬塊的體積,由阿基米德原理算出鹽水的密度。
【解答】 (1)分析a、c、d三次實驗可知,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深度增加,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由稱重法可知,金屬塊所受浮力不變,說明浮力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2)分析a、d、e三次實驗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同,且液體的密度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小,由稱重法可知,浮力越大,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在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3)若先完成實驗c,再完成實驗a,會由于金屬塊沾有水,導致所測重力偏大,由稱重法F浮=G-F可知,測得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將偏大;
(4)由a、d圖知: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d=4.8N-2.8N=2N,
由a、e圖知金屬塊浸沒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e=4.8N-2.6N=2.2N,
因金屬塊完全浸沒在水中,
根據F浮=ρ液gV排可得金屬塊的體積:

據F浮=ρ液gV排可得鹽水的密度為:

24.【答案】(1)大氣壓力
(2)
(3)a
(4)A、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1)用注射器和彈簧測力計粗測大氣壓時,當活塞開始滑動時,根據二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大氣壓力;
(2)刻度尺讀數應讀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讀一位;根據求大氣壓;
(3)當大氣壓強一定時,橫截面積越大,受到的大氣壓力越大,故應選用橫截面積小的注射器,才能拉動。
(4)該測量方法存在誤差:如活塞與針筒之間的摩擦力、針筒內的空氣不能完全排盡等。
【解答】 (1)水平方向拉動,當活塞開始滑動時,根據二力平衡,拉力大小與大氣壓力平衡。
(2)根據乙圖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值為0.2N,讀出拉力的大小為6.2N,
根據,則有
大氣壓強值為
(3)當大氣壓強一定時,橫截面積越大,受到的大氣壓力越大,故應選用橫截面積小的注射器,才能拉動,所以選a注射器。
(4)A、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導致測量的壓力偏小,根據
可知,測得的大氣壓值普遍小于真實值,故A符合題意;
B、活塞與注射器的筒壁間有摩擦,導致所需的拉力變大,測得的大氣壓力變大,根據
可知,測得的大氣壓值普遍大于真實值,故B不符合題意;
C、彈簧測力計在使用前指針對準0.2牛處,導致測量的壓力變大,根據
可知,測得的大氣壓值普遍大于真實值,故C不符合題意;
D、橡皮帽沒有完全密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導致漏氣,測得的壓力偏小,根據
可知,測得的大氣壓值普遍小于真實值,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D。
25.【答案】(1)④②①⑤③
(2)②中砝碼和食鹽左右放反了,會造成稱取食鹽小于12克(或配制溶液質量分數小于12%);④中瓶塞未倒放,會造成藥品污染
(3)A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存放;
(2)利用托盤天平稱量時,應該是左被稱量物右砝碼;
(3)指針往右偏,說明砝碼質量大,所需稱量的食鹽質量少于12g,所以需要增加食鹽質量。
【解答】(1)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存放,要注意在稱量前先取出試劑才能稱量;故答案為:④②①⑤③;
(2)上述步驟中的兩處操作錯誤及造成的后果:②中砝碼和食鹽左右放反了,食鹽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會造成稱取食鹽小于(100g×12%=12g)12克(或配制溶液質量分數小于12%);④中瓶塞未倒放,會造成試劑污染或腐蝕桌面;
(3)指針往右偏,說明砝碼質量大,所需稱量的食鹽質量少于12g,所以需要增加食鹽質量,而根據左物右碼原則,需要在左盤內增加適量食鹽固體。
故答案為:A。
26.【答案】(1)乙;一樣大
(2)20%
(3)析出晶體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其它條件相同時,同種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越大,密度越大;
(2)其它條件相同時,同種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越小,再溶解時溶解的溶質越多;
(3)對于硝酸鉀來講,溫度一定時,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最大,降溫時會析出晶體。
【解答】(1)據圖分析,由于溶液密度越大,密度計進入其中的體積越小,則乙杯溶質質量分數為20%;密度計在兩種溶液中都是漂浮狀態,浮力都等于密度計自身重力,所以密度計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2)取等質量的兩種溶液于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過量的等質量硝酸鉀,充分攪拌溶解后,再過濾、干燥、稱量,得到濾渣質量較大的是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20%的硝酸鉀溶液中水比8%的硝酸鉀溶液少,能溶解的硝酸鉀較少,所以析出的濾渣質量較大;
(3)0℃時,硝酸鉀溶解度為13.3克,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1.7%,8%硝酸鉀在0℃時,仍為不飽和溶液,沒有晶體析出,20%的硝酸鉀溶液中的硝酸鉀不能完全溶解,有晶體析出。
27.【答案】(1)能精準控制水艙空氣體積,實現精確的沉浮
(2)向內推動
(3)先增大后不變
(4)3
【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根據設計要求進行解答;
(2)潛水艇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從而實現上浮、下潛或者懸浮的;
(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進行解答;
(4)先通過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計算出潛水艇整個浸沒在水中時的浮力大小,要實現潛水艇下潛,需要水艙的水重力加上潛水艇自身重力大于浸沒時的浮力才行,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工作艙的體積要盡可能的大。
【解答】 (1)自制潛水艇若能精確控制水艙空氣體積,實現精確沉浮就是優秀的;
(2)當減小水艙的水量,讓水艙的水的重力加上潛水艇自身的重力小于潛水艇所受的浮力時,潛水艇就會上浮,所以可以向內推動注射器活塞,排出水艙內的部分水,實現潛水艇上浮;
(3)圖乙中潛水艇從A到B下沉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先變大再不變,由F浮=ρgV排知其受到浮力先變大再不變;
(4)實現潛水艇下潛,需要水艙的水重力加上潛水艇自身重力大于浸沒時的浮力才行;
潛水艇浸沒時所受的浮力為: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1000×10-6m3=10N;
潛水艇自身重力為:G=mg=0.7kg×10N/kg=7N;
所以水艙內的水至少為:G水=F-G=10N-7N=3N;
則水艙內的水的體積至少為:;
所以為了能夠實現潛水艇下潛,水艙中水的體積需要超過300cm3,即水艙的體積也需要超過300cm3,而根據方案1、2不能滿足要求;
實驗中要求生活艙總體積占比以上,所以方案4不能滿足要求,故選:方案3。
28.【答案】(1)過濾
(2)增大
(3)蒸發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混合物的分離方法(過濾、蒸發、結晶)
【解析】【分析】(1)根據電解水的原理以及現象來分析;
(2)根據分離混合物的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以及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情況來分析。
【解答】(1)①電源A端連接的C試管中的氣體體積較小,是氧氣,由“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知,A端是電源的正極;故填:正;
②電源A端連接的C試管中的氣體體積較小,是氧氣;
(2)③采用膜分離技術淡化海水的原理,與化學實驗中常見的過濾操作相似;
④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后,右側海水中的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少,所以右側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增大;
⑤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圖二是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由圖示可知,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所以鹽場從海水中得到食鹽晶體利用的方法是蒸發結晶;
29.【答案】(1)500
(2)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已知浮標總質量,利用G=mg可求重力;已知浮標漂浮,根據漂浮條件即可求出浮力;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求排開液體的體積,已知油的質量和密度可求油的體積,即油囊體積,浮標露出的體積等于浮標殼體體積減去浮標排開液體的體積減去油囊體積的差。
【解答】(1)已知浮標總質量m=50kg,
浮標總重力:G=mg=50kg×10N/kg=500N;
浮標最終處于漂浮狀態,所以F浮=G總=500N;
(2)
30.【答案】(1)則此時鍋內水面氣壓為
查表可知此時的水的沸點是
(2)增加限壓閥的質量(或減小出氣孔的直徑)
【知識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計算公式:,(適用范圍:這是壓強的定義式,適用于所有物體間的壓強計算,無論氣體、固體、液體)。
液體的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增大,沸點升高;氣壓減小,沸點降低.但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解答】 (1)
則此時鍋內水面氣壓為
查表可知此時的水的沸點是
(2)若要把這種高壓鍋銷售到西藏地區,在保證高壓鍋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為了提高鍋內蒸煮時的溫度,可以增加限壓閥的質量或減小出氣孔的直徑增加鍋內的壓強。
31.【答案】(1)220.15
(2)偏小
(3)設稀釋所得7.4%的稀鹽酸的質量為x,則:
濃鹽酸的質量是
需要水的質量為
體積為: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1)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用量筒量取液體時,俯視讀數,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大,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1)500mL=500cm3;濃鹽酸的質量是500cm3×1.19g/cm3=595g,這一瓶濃鹽酸含有溶質的質量=595g×37%=220.15g。
(2)用濃鹽酸稀釋成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若在量取濃鹽酸時俯視讀數,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大,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濃鹽酸體積偏小,配制溶液時,溶質質量偏小,會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為偏小。
(3)稀釋所得7.4%的稀鹽酸的質量為x,則:
濃鹽酸的質量是
需要水的質量為
體積為:
32.【答案】(1)20
(2)該雞蛋由漂浮到懸浮最后會沉底;因為在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密度隨著溶質質量分數的減小而變小,排開液體體積增大,雞蛋先由漂浮到懸浮,繼續稀釋,雞蛋受到的浮力會繼續減小,最后雞蛋因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來分析;
(2)往這杯鹽水中不斷加水,鹽水的密度變小,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
【解答】(1)100 克溶質質量分數為 20%的鹽水中含有食鹽的質量為:100g×20%=20g;
(2)由雞蛋處于漂浮狀態,可知,雞蛋的密度小于鹽水的密度,往這杯鹽水中不斷加水,鹽水的密度變小,雞蛋的密度不變,當鹽水的密度等于雞蛋的密度時,雞蛋懸浮,此時浮力等于重力,繼續加水,鹽水的密度小于雞蛋的密度時,此時浮力小于重力,雞蛋下沉。故往這杯鹽水中不斷加水,該雞蛋受到的浮力開始不變,后來變小。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要市| 尚志市| 德格县| 扶余县| 南投市| 潼南县| 凤凰县| 策勒县| 阳朔县| 河池市| 怀仁县| 深水埗区| 正宁县| 苏尼特右旗| 昔阳县| 印江| 山阳县| 齐齐哈尔市| 游戏| 巴中市| 章丘市| 清丰县| 神池县| 沙河市| 龙井市| 都匀市| 称多县| 加查县| 山丹县| 广元市| 甘泉县| 原阳县| 盐城市| 吴忠市| 慈利县| 太保市| 砀山县| 沅陵县| 六盘水市| 抚宁县| 依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