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科學人教鄂教版●X一年級下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展示與改進》是人教鄂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制作收納用具》的第四課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經歷了收納用具的設計與制作過程。本節課旨在引導學生將自己制作的收納用具進行展示,通過相互交流與評價,發現作品存在的優點與不足,進而思考改進的方法。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欣賞他人作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初步形成工程思維,明白任何產品都需要不斷優化完善,為今后進一步開展科學探究與工程實踐活動奠定基礎。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經過前面幾課的學習,已經對制作收納用具有了一定的實踐經驗。他們對自己的作品充滿期待,渴望展示和分享。然而,由于學生年齡較小,評價能力尚在發展階段,可能不太清楚從哪些方面去評價作品,也較難準確地發現問題并提出改進方法。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充分的引導和幫助,逐步培養學生客觀評價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分析科學觀念: 學生通過展示與改進收納用具,進一步理解收納用具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認識到不斷改進可以使產品更符合實際需求,深化對科學技術服務生活的認知。 科學思維: 在評價和改進作品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觀察、比較不同作品的特點,分析其優缺點,思考改進方案,從而培養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探究實踐: 學生積極參與展示、評價和改進活動,提高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體驗科學探究與工程實踐的全過程。 態度責任: 培養學生對自己作品負責的態度,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在交流中學會傾聽和接納不同意見,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教學重點能夠清晰地向他人展示自己制作的收納用具,并介紹其特點和功能。 學會從不同角度評價收納用具,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簡單的改進建議。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客觀、全面地評價作品,避免只關注表面現象。 幫助學生將提出的改進建議轉化為實際的改進行動,切實對收納用具進行優化。教具準備學生上節課制作好的收納用具。 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優秀收納用具的圖片、視頻,以及評價標準的相關內容。 便簽紙、筆,用于學生記錄評價意見和改進想法。 簡單的改進材料和工具,如剪刀、膠水、彩紙等,供學生在課堂上嘗試改進。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1. 提前在教室前方擺放一個裝飾精美的展示臺,上面放置一些造型新穎、功能獨特的收納用具(可從網上購買或教師自制)。上課伊始,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展示臺,興奮地說:“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神秘的小天地,這里有好多神奇的收納用具,快來看看吧!” 2. 待學生觀察片刻后,提問:“大家覺得這些收納用具怎么樣?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1. 被展示臺吸引,紛紛圍上前去觀察收納用具,發出驚嘆聲,仔細查看每個收納用具的細節。 2. 積極回答教師問題,說出自己喜歡的收納用具及原因,如 “我喜歡那個有好多小格子的,能把東西分得很清楚”“我喜歡這個彩色的,很漂亮” 等。 通過創設一個充滿吸引力的展示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優秀收納用具的魅力,為接下來展示自己的作品和進行評價奠定基礎,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一些評價的思路。二、講授新課 探究活動一:明確展示要求 引導學生回到座位,說:“小朋友們,剛才我們看到了這么多有趣的收納用具。現在,輪到你們來展示自己制作的收納用具啦!在展示之前,我們先來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得更好呢?”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邀請小組代表發言,總結展示的要點,如要拿著收納用具,聲音響亮地介紹它的名稱、用什么材料做的、有什么功能等,并板書展示要求。 探究活動二:小組內展示作品 1. 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向小組內成員展示自己制作的收納用具。巡視各小組,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認真傾聽他人介紹,并適時給予指導和肯定2. 提醒學生在傾聽時,可以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如 “你為什么要這樣設計?”“這個部分是怎么制作的?” 探究活動三:推選小組代表進行全班展示 每個小組展示結束后,要求小組討論推選一名代表,代表小組在全班進行展示。提醒小組在推選時,要考慮代表的表達能力和作品的獨特性等因素。 組織各小組代表依次上臺展示,引導全班學生認真傾聽和觀看,鼓勵其他學生在代表展示結束后,給予掌聲鼓勵,并進行評價。 探究活動四:學習評價方法 1. 在一位小組代表展示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評價,說:“小朋友們,剛才這位同學展示得很棒!那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評價他的作品呢?” 通過提問啟發學生思考2.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評價標準,如收納用具的實用性(是否能很好地收納物品)、美觀性(外觀是否好看)、牢固性(是否結實耐用)等,結合具體的展示作品進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每個評價標準的含義。 探究活動五:全班評價展示作品 繼續組織其他小組代表進行展示,每展示一個作品,引導全班學生依據評價標準進行評價。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說出作品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并將學生的評價意見簡要記錄在黑板上。 在學生評價過程中,適時引導和補充,確保評價全面、客觀。對于學生提出的合理意見,給予肯定和鼓勵;對于不太準確的評價,耐心引導學生從正確的角度思考。 探究活動六:思考并嘗試改進作品 待所有小組代表展示和評價結束后,引導學生回顧黑板上記錄的各作品的優缺點,說:“小朋友們,我們通過展示和評價,發現了每個收納用具都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現在,請大家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怎么改進這些作品呢?” 給學生一些時間獨立思考,然后讓學生在便簽紙上寫下自己對某個作品的改進想法。之后,鼓勵學生與同桌交流想法。 3. 為學生提供一些簡單的改進材料和工具,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作品,嘗試在課堂上進行一些簡單的改進操作。巡視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在改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 參與小組討論,思考并交流展示的方法,如 “要站得直直的”“說話聲音要大”“要介紹清楚怎么做的” 等。 2. 認真傾聽教師總結展示要求,明確自己展示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小組內成員依次上臺展示自己的收納用具,按照展示要求,向同伴介紹作品。如 “我做的是一個紙盒收納盒,用家里的鞋盒做的,它可以放我的玩具小汽車”。 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展示,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展示同學進行互動交流。 小組內討論,推選代表,向代表提出一些展示建議。 小組代表上臺,自信地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收納用具,詳細介紹作品。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在展示結束后,用掌聲表示鼓勵,并準備發表自己的看法。 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嘗試從不同角度說出對展示作品的看法,如 “他的收納盒顏色很漂亮”“感覺放不了太多東西” 等。 認真觀看多媒體課件,學習評價標準,結合展示作品理解如何從實用性、美觀性、牢固性等方面進行評價。 認真觀看每個小組代表的展示,依據評價標準思考作品的優缺點。在評價環節,積極舉手發言,如 “這個收納架很實用,可以放很多書,但是顏色有點單一,不太好看”。 2. 傾聽其他同學的評價,思考自己的觀點與他人的異同,進一步完善自己對作品的認識。 認真回顧各作品的優缺點,獨立思考改進方法,將想法寫在便簽紙上,如 “給那個收納盒加幾個小隔板,就能分類放東西了”。 與同桌交流改進想法,互相啟發,完善自己的方案。 3. 選擇想要改進的作品,使用教師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嘗試對作品進行改進,如用彩紙給顏色單一的收納用具進行裝飾。 讓學生明白展示作品的規范和要點,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有條理地介紹事物的能力,為后續的展示活動做好準備。 通過小組內展示,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鍛煉表達能力,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初步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小組合作精神。同時,在交流中進一步熟悉自己和他人的作品,為后續全班展示和評價積累經驗。 通過推選代表進行全班展示,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榮譽感。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展示平臺,鍛煉學生在公眾場合的表達能力,也讓學生有機會欣賞到更優秀的作品,拓寬視野。 讓學生學會科學、客觀地評價作品,明確評價的角度和標準,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審美能力,為后續全面、準確地評價其他作品奠定基礎。 通過全班評價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評價方法,提高評價能力。同時,讓展示作品的學生能從多個角度了解自己作品的優缺點,為改進作品提供思路,也讓全體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將評價中發現的問題轉化為實際的改進行動,深化對收納用具設計與制作的理解。通過交流和實踐,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與工程實踐能力。三、課堂練習 1:評價收納用具只需要看它好不好看。(×) 2:自己的收納用具做得很好,不需要聽取別人的意見。(×) 3:發現收納用具的問題后,不需要改進也沒關系。(×) 4:改進收納用具時,只能按照別人的建議來做。(×) 教師活動:展示題目,讀題后詢問學生答案,引導學生回顧評價標準,強調評價應全面,不能只看美觀性。 考查學生對評價標準全面性的理解,避免學生片面評價。四、課堂小結 1.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內容,提問:“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進行了收納用具的展示與改進,誰能說一說你都學到了什么?” 2. 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和總結,強調展示作品的方法、評價作品的角度以及改進作品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繼續發揮創意,制作出更優秀的收納用具。 1. 積極舉手發言,回顧展示要求、評價標準、改進方法等所學內容。 2. 認真傾聽教師總結,加深對本節課重點知識和技能的印象。 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強化學生對展示、評價和改進作品的認識,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和實踐的興趣。板書設計展示與改進 1. 展示要求:名稱、材料、功能等 2. 評價標準:實用性、美觀性、牢固性 3. 改進方法教學反思在本節課教學中,通過創設展示情境、組織多樣的探究活動以及課堂練習,學生積極參與展示、評價和改進過程,在表達能力、評價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鍛煉。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問題。部分學生在評價時仍較難全面、客觀地表達觀點,可能是評價標準講解還不夠深入透徹,在今后教學中可結合更多實例幫助學生理解。在改進作品環節,部分學生受材料和工具限制,未能完全實現自己的改進想法,后續可提前準備更豐富的材料,或鼓勵學生提前思考并自備所需材料。同時,可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小組合作的指導,提高小組討論和交流的效率。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