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稠州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科學期中檢測卷(到第3章)1.(2025八下·義烏期中)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對認識對象(系統)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描述或模擬。下列不屬于模型建構的是( ?。?br/>A.畫校園平面圖 B.做小型地球儀C.搭細胞結構 D.看蠟燭熄滅順序2.(2025八下·義烏期中)臭氧(O3)二氧化氯(ClO2)雙氧水(H2O2)等物質都是生活中常用消毒劑,這三種物質都含有( )13 Al 鋁 26.98 14 X 28.0930 Y65.38 31 Z69.72 32 Ge 鍺 72.63A.氧分子 B.氧離子 C.氧氣 D.氧元素3.(2025八下·義烏期中)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5G技術處于領先地位,氮化鎵(GaN)是生產5G芯片的關鍵材料之一、已知鎵原子的質子數為31,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X為N元素 B.鎵屬于金屬元素C.1個鎵原子中核外電子數有31個 D.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724.(2025八下·義烏期中)2025春晚舞臺上,宇樹科技機器人Unitree H1燃爆全球,該機器人的肢體骨骼主要由PEEK材料制成。PEEK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特種工程塑料,其化學式為(C19H10O3)n,具高比強度和低密度的特性。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PEEK材料中氧元素的含量最高B.PEEK材料由19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和3個氧原子構成C.PEEK材料中碳、氫、氧三種元素質量比為114:5:24D.PEEK材料由多種元素組成,屬于混合物5.(2025八下·義烏期中)隨著充電汽車越來越多地進入到千家方戶,有人提出打造充電公路的想法,這樣就可以讓電車拋掉笨重的電池,減輕汽車的重量,降低能耗。如圖甲所示是充電公路的工作原理,預埋的線圈通電后產生磁場并使行駛在公路上的汽車充電,A、B兩處線圈的工作原理與圖乙中實驗相同的是( ?。?br/>A.③① B.②① C.③④ D.②④6.(2025八下·義烏期中)下列化學符號中的數字“2”表示的意義不正確的是( ?。?br/>A.:“2”表示兩個鈉元素B.:“”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價C.:“2”表示兩個氫氧根離子D.:“2”表示一個二氧化氮分子含有兩個氧原子7.(2025八下·義烏期中)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郭少軍教授課題組成功發明了和合成的高效光催化劑,合成過氧化氫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B.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沒有改變C.反應物中有單質參與D.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8.(2025八下·義烏期中)對下列實驗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釋沒有體現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br/>A.甲圖通過水體積的變化得出空氣中O2的體積B.乙圖中的水吸收反應放出的熱量C.丙圖中的水通過冷卻濺落熔融物,防止集氣瓶炸裂D.丁圖中的水先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凈,后便于觀察氣體何時收集滿9.(2025八下·義烏期中)物質的結構、性質與用途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A.氧氣分子是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B.氧氣的助燃性決定了氧氣可以作為燃料C.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利用了氧氣與氮氣沸點不同的性質D.氧氣能和很多金屬單質反應,體現了氧氣具有氧化性10.(2025八下·義烏期中)如圖是家庭電路中的部分電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三孔插座正中間的插孔應該接三腳插頭的最長那只腳B.斷路器的接法錯誤,應該安裝在零線上C.開關S斷開時,a、b、c、d四處都不能使測電筆的氖管發光D.若手不慎觸摸到c點時,則斷路器一定自動斷開11.(2025八下·義烏期中)科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改進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膠頭滴管中的水接觸生石灰一段時間后,白磷開始燃燒,待白磷熄滅冷卻至室溫后打開止水夾。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br/>A.白磷不足會使測定結果偏大B.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C.試管中的細沙可防止試管炸裂D.注射器中的活塞先左移再右移,最終停留在10mL刻度處12.(2025八下·義烏期中)下列圖像符合其描述情況的是( )A.①中表示: KMnO4制取氧氣時, MnO2隨著反應進行質量發生的變化B.②中表示:a、b兩試管中分別裝有等質量的雙氧水溶液,并向a試管中放入催化劑后,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的生成情況C.③中表示:KMnO4制取氧氣時,試管中剩余的固體隨著反應的進行質量的變化情況D.④中表示:雙氧水制取氧氣時,生成的氧氣質量的變化情況13.(2025八下·義烏期中)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利用電磁鐵起升道閘桿的模擬裝置。當車牌識別成功相當于圖中開關 S 閉合,電磁鐵有磁性,吸引鐵柱,道閘桿繞O 點順時針轉動,閘桿升起。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若車牌識別成功,圖中電磁鐵的上端為N極B.改變電源正負極,該模擬裝置仍能正常工作C.小燈泡L與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方式為并聯D.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動后,欄桿更容易抬起14.(2025八下·義烏期中)一定條件下,在一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化學反應,并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x的值為9B.該反應中氧氣與水的質量變化之比為6:5C.W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D.W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3:115.(2025八下·義烏期中)在FeO、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6%,則CaCO3的質量分數可能是( ?。?br/>A.10% B.25% C.30% D.35%16.(2025八下·義烏期中)用化學符號表示:(1)3個銅原子 (2)5個三氧化硫分子 (3)2個碳酸根離子 (4)寫出物質NH4NO3中,帶點元素的化合價 (5)硫酸鈉 (6)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物質 (7)構成氯化鈉物質的微?!? (8)元素周期表中由第1號、第8號和第12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17.(2025八下·義烏期中)分類是科學研究和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質屬于金屬單質的是 ,屬于化合物的是 ,含有氧元素的有 ?。ň钚蛱枺?。①二氧化碳 ②氧氣 ③空氣 ④水銀 ⑤冰水混合物 ⑥銅絲 ⑦氮氣18.(2025八下·義烏期中)夏天來了,空調驅走酷熱把我們帶入清涼世界,其實這是空調中制冷劑的功勞.但傳統的制冷劑(如氟利昂)會破壞地球上生命的保護傘---臭氧層.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又叫四氟乙烷,其化學式為CH2FCF3)對臭氧層的破壞系數為零.請分析回答:(1)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由 種元素組成。(2)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中碳元素與氟元素的質量比是 。19.(2025八下·義烏期中)在某市公交車燃燒事故的原因調查中,多項證據顯示,有人攜帶汽油上車。(1)當空氣中含有一定量汽油時,一個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燒,這說明汽油的著火點較 ?。ㄌ睢案摺被颉暗汀保?。(2)加油站必備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滅火的原理是 。(3)乘坐汽車、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下列物品禁止攜帶的有____。A.鞭炮 B.瓶裝飲料 C.報紙、雜志 D.酒精20.(2025八下·義烏期中)現代家庭電路都安裝“漏電保護器”和“空氣開關”,比單獨安裝傳統保險絲更能保證用電安全。(1)小科媽媽正在廚房里使用微波爐、電磁爐和電茶壺,當爸爸開啟空調時,家中的“空氣開關”立刻切斷電路,“漏電保護器”沒有反應,由此可以推斷 相當于保險絲(選填“空氣開關”或“漏電保護器”);(2)當漏電保護器檢測到通過圖甲中A、B兩處的電流不相等(即發生漏電)時,會迅速切斷電路。一赤腳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觸了火線,如圖乙、丙所示,在空氣開關和漏電保護器完好的狀態下,有觸電危險的是 ?。ㄟx填“乙”或“丙”)。21.(2025八下·義烏期中)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A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是 。(2)若選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應選用 作為氣體發生裝置(填字母)。(3)若選用裝置D采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氧氣應從 ?。ㄌ頱或c)管進入。(4)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和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常溫下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氨氣極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氣時,應從圖中選擇的裝置為 (填字母)。(5)寫出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6)實驗室用加熱分解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的實驗。請將下列實驗步驟進行正確排序:正確的實驗順序是 ?。ㄌ钚蛱枺?。①加熱;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裝藥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⑤從水槽中取出導管;⑥熄滅酒精燈;⑦固定試管。(7)小科收集了三瓶氧氣,利用硫粉、紅磷和細鐵絲三種可燃物與氧氣的反應研究氧氣的化學性質。其中乙集氣瓶中實驗前裝有少量細沙,丙集氣瓶中物質燃燒時部分現象如圖丙所示。①寫出甲集氣瓶中物質燃燒時的現象 。②小明利用丙中的可燃物和丁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請判斷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 。22.(2025八下·義烏期中)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1)應在圖甲裝置中的MN之間接入 (填“靈敏電流計”“電源”或“燈泡”)。(2)圖乙裝置中,當通入恒定不變的電流后,線圈的 ab段和 (填字母)段會受到力的作用。(3)要使圖乙中的線圈持續轉動,應在其外部加裝換向器,其目的是 。23.(2025八下·義烏期中)(1)某純凈物X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 + 3O2 2CO2+ 2H2O ,則X的化學式為 ??;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8.8克,則X中碳元素質量為 克。(2)在化學反應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22:9,當1.6gA與足量B完全反應后,生成3.6gD,則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 。(3)R元素一個原子的質量是a克,M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化合物RM2的相對分子質量是B,則w克RM2中含有M的原子數是 。24.(2025八下·義烏期中)科學家對相對原子質量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材料一:19世紀初,有化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材料二:1886年,英國科學家克魯克斯大膽假設: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對原子質量?;瘜W家測定出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的平均值。材料三: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1)下列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A.O﹣16 B.Cl﹣35.5 C.Ag﹣108(2)在克魯克斯假設中,同種元素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卻不同,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 。(3)根據材料三,現發現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上圖,根據上述資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式子: 。(4)結合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A.19世紀初,以氫為母體的相對原子質量標準是錯誤的,它對科學的發展沒有價值B.只要方法正確、儀器精確,實驗結果就不會存在誤差C.若干年后,科學家有可能更改現在國際上采用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都不是整數,可推測很多元素有多種同位素原子25.(2025八下·義烏期中)項目化學習小組分三個階段開展了“永磁體磁場分布研究系列活動”。通過理論聯系實踐加深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學習能力也獲得了有效提升。(1)活動一:理論繪圖—磁感線分布根據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兩個條形磁鐵靠近時,虛框范圍內的磁感線分布正確的是 ;(2)活動二:實踐檢驗—用鐵屑顯示磁感線如右圖,一塊光滑透明的玻璃板,在一個表面貼上白色書寫紙(作為背景,便于觀察),將條形磁鐵放在玻璃板的下表面,然后在玻璃板上面均勻撒上鐵屑,如圖所示。用手輕敲玻璃板,使鐵屑沿磁感線走向分布,實踐結果與理論繪圖一致、效果很理想。從減小摩擦角度考慮,鐵屑應撒在 (選填“貼有”或“未貼”)白色書寫紙面的玻璃板更合理;(3)活動三:優化創新—自制磁感線模型同學們利用熔化的蠟燭液、電熨斗(通電后靠近物體使其升溫)等器材進行如下操作,制成了“固定的鐵屑磁感線”模型(如右圖)。請將操作補充完整:①將一張白色書寫紙放入熔化的蠟燭液中浸漬均勻后取出晾干,使紙質表面覆蓋一層蠟,打磨光滑后成一張白色含蠟紙板;②將蠟紙放在玻璃板上,再均勻撒上鐵屑,條形磁鐵放在玻璃板下面輕敲玻璃板使鐵屑沿磁感線走向分布;③ 。26.(2025八下·義烏期中)實驗小組的小明、小李進行如圖所示實驗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在實驗中用電子天平和量筒準確測量出表中測量對象。(實驗中操作正確,當時氣壓下氧氣的密度為ρ)測量對象 測量結果MnO2 m1KClO3 m2試管 m3____ m4量筒內收集氣體的體積 V(1)分析實驗結果m1+m2+m3=m4+Vp,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那么測量結果為m4的測量對象是指 。(2)實驗操作過程中的“先后”往往很重要,在本實驗操作過程中以下的“先后”不合理的是____。A.先裝藥品再檢查裝置氣密性B.先放酒精燈再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C.先等水槽中氣泡均勻連續冒出再收集氣體D.先熄滅酒精燈管再從水槽中取出導管(3)實驗結束后,小明在拆卸裝置時聞到刺激性氣味,小明說: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會不會是二氧化硫?小李認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 。27.(2025八下·義烏期中)CuSO4是化學實驗中常見的試劑。探究CuSO4溶液對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1)【實驗探究】甲同學按如表方案進行實驗。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步驟①木條不復燃; 步驟②產生氣泡,溶液變藍色; 步驟③ 。 硫酸銅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評價改進】大家認為甲同學的實驗結論不嚴謹。若要確定該實驗結論正確,還需證明硫酸銅的 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改變。(3)【繼續探究】乙同學重做了以下實驗,進而確認了甲同學的實驗結論。步驟一:稱量mg硫酸銅固體(白色)。步驟二:按照甲同學實驗步驟重新實驗。步驟三:將實驗后試管中的溶液蒸發、干燥得到白色固體,再稱其質量為 g,然后將此固體加入到5%的過氧化氫溶液中,仍然可以加速過氧化氫分解。(4)【拓展延伸】比較硫酸銅和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催化效果,實驗過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條件是____。(填字母序號)。A.溶液的起始溫度 B.催化劑的質量C.溶液的濃度 D.反應的起始時間28.(2025八下·義烏期中)資料顯示,將新制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H2O2溶液,加熱到80℃時,才有較多氧氣產生。而相同質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劑,常溫下就會立即產生氧氣,反應速度快、所需時間短。(1)小科同學按圖甲裝置進行實驗,當試管中有大量氣泡出現時,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并未復燃。為此,他利用圖乙裝置收集氣體,再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那么圖甲實驗中帶火星木條未復燃的原因是 。除了圖乙的方法收集氧氣外,還可用 法收集。(2)小金同學利用催化劑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氣,圖丙是他設計的氣體發生裝置,請你指出一處錯誤: 。(3)兩位同學采用相同質量5%的H2O2溶液,圖丁虛線表示小科采用加熱分解制取氧氣的曲線,請你在該圖中用實線畫出小金利用催化劑制取氧氣的大致曲線(假定兩種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 。29.(2025八下·義烏期中)《本草綱目》記載:“三七近時始出,南人軍中,用為金瘡要藥,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活性成分主要是三七素,又名田七氨酸(),回答下列問題:(1)一個田七氨酸分子中有 個原子。(2)田七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3)阿司匹林()也是常見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物。多少克田七氨酸與18克阿司匹林()中碳元素的質量相等?(列式計算)30.(2025八下·義烏期中)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31克置于干燥試管中,加熱到質量不再減少為止,冷卻后測得固體質量為21.4克。試計算:(1)能制得氧氣多少克?(2)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是多少克?(3)反應后剩余固體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一位小數)31.(2025八下·義烏期中)把4g硫粉放在給定質量的氧氣中燃燒,有關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回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O2的質量(g) 3 4 6SO2的質量(g) 6 8 8(1)上述實驗中,第 次實驗中氧氣有剩余,剩余 克;(2)在這三次實驗中,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3)若該同學要進行第四次實驗,如果要將48克硫粉完全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克 若將生成的二氧化硫全部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需要10%的氫氧化鈉溶液多少克?(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32.(2025八下·義烏期中)在跨學科實踐課上,某小組同學開展了“空氣質量檢測儀”的項目化學習活動。下面是該小組同學交流的實踐過程,請幫助完成下列內容:【項目任務】制作一個簡易空氣質量檢測儀。【項目導引】資料顯示空氣質量等級是按照空氣質量指數K劃分的,如表所示。空氣質量指數K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空氣質量等級 優 良 輕微污染 輕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通過說明書獲悉,氣敏電阻R的阻值隨空氣質量指數K的關系如表所示:空氣質量指數K 50 100 150 200 250 300電阻值R/Ω 100 50 30 20 15 10【方案設計】小組同學經過一番討論和研究,設計如圖所示的空氣質量檢測儀的電路??刂齐娖髦卸ㄖ惦娮桦娫措妷篣恒為6V不變,用電流表示數表示對應空氣質量指數,電磁鐵中線圈的電阻不計;閉合開關S,當電流表示數為0.15A時.電路報警.此時電磁鐵把銜鐵B吸下來,工作電路凈化系統開始工作。【項目實施】(1)如圖,閉合開關S,電磁繼電器中電磁鐵M的上端為 (選填“N”或“S”)極,當空氣質量指數K值升高,電路中電流表的示數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計算:①當空氣質量指數K為50時,電阻R0兩端的電壓;②當電路報警時對應的空氣質量等級。(3)若想讓儀器檢測更加靈敏,使空氣質量指數K略低于“方案設計”中數值時電路就報警,請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① ??;②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 模型指通過模型來揭示原型的形態、特征和本質。【解答】 A.畫校園平面圖是對校園這一對象的平面模型構建,故A不合題意;B.做小型地球儀是對地球的模型構建,故B不合題意C.搭紅細胞結構是對紅細胞這一認識對象的模型構建,故C不合題意;D.看蠟燭熄滅過程屬于實驗,不屬于模型建構,故D符號題意。故選D。2.【答案】D【知識點】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 根據臭氧(O3)、二氧化氯(ClO2)、雙氧水(H2O2)三種物質的元素組成,進行分析判斷.【解答】根據化學式O3、ClO2和H2O2可知,它們都不含氧分子、氧離子和氧氣,都含有氧元素,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3.【答案】A【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根據原子序數確定元素名稱;B.如果元素名字中存在金字旁,那么它就是金屬元素;C.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D.在元素周期表中,正下方的數字就是相對原子質量。【解答】A.X的原子序數為14,則X為Si元素,故A錯誤符合題意;B.鎵中含有金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B正確不合題意;C. 鎵原子的質子數為31 ,而核外電子數=質子數,那么1個鎵原子中核外電子數有31個,故C正確不合題意;D.根據圖片可知,原子序數為31的元素正下方的數字為69.72免責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72,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A。4.【答案】C【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A.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越大,則該元素的含量越高B.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C.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等于元素質量之比;D.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解答】AC.PEEK材料中碳、氫、氧三種元素質量比為:(12×19):(1×10):(16×3)=114:5:24,則碳元素的含量最高,故A錯誤,C正確;B.PEEK材料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故B錯誤;D. PEEK材料由多種元素組成,但是只有一種物質,那么為純凈物,故D錯誤。故選C。5.【答案】D【知識點】電磁感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解析】【分析】 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根據發電機工作原理分析。【解答】 預埋的線圈通電后產生磁場,原理是電流的磁效應;使行駛在公路上的汽車充電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①說明磁場對通電導線有力的作用;②說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原理是電流的磁效應;③說明同名磁極相互排斥;④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故選D。6.【答案】B【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含義判斷。【解答】 A.:“2”表示兩個鈉原子,故A錯誤符合題意;B.:“”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價,故B正確不合題意;C.:“2”表示兩個氫氧根離子,故C正確不合題意;D.:“2”表示一個二氧化氮分子含有兩個氧原子,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A。7.【答案】B【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解析】【分析】A、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B、根據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C、根據氧氣為單質分析;D、根據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分析。【解答】A、化學變化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 ,不符合題意;B、 該反應中氧元素由單質轉化為化合物,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改變 ,不符合題意;C、 反應物中有氧氣單質參與 ,不符合題意;D、 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 ,不符合題意;故選B。8.【答案】B【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解析】【分析】A.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中水的作用分析;B.根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注意事項分析;C.根據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注意事項分析;D.根據排水法收集氣體中水的作用分析。【解答】 A.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中,量筒中的水的作用是通過水體積的變化得出O2體積,故A正確不合題意;B.硫在氧氣中燃燒,集氣瓶中的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故B錯誤符合題意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集氣瓶中的水的作用是冷卻濺落熔融物,防止集氣瓶炸裂,故C正確不合題意;D.排水法收集氧氣,集氣瓶中的水的作用先是把集氣瓶中的空氣排出,后便于觀察氣體何時收集滿,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9.【答案】B【知識點】氧氣的性質和利用;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解析】【分析】氧氣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種單質,化學式O2,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與大部分的元素都能與氧氣反應。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是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218.4℃,沸點-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占21%。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動物呼吸、燃燒和一切氧化過程(包括有機化合物的腐?。┒枷难鯕?。但空氣中的氧能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斷地得到補充。在金屬的切割和焊接中。是用純度93.5%~99.2%的氧氣與可燃氣(如乙炔)混合,產生極高溫度的火焰,從而使金屬熔融。冶金過程離不開氧氣。為了強化硝酸和硫酸的生產過程也需要氧。不用空氣而用氧與水蒸氣的混合物吹入煤氣氣化爐中,能得到高熱值的煤氣。醫療用氣極為重要。【解答】A. 氧氣分子是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A正確;B. 氧氣的助燃性決定了氧氣可以作為助燃劑,B錯誤;C. 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利用了氧氣與氮氣沸點不同的性質 ,C正確;D. 氧氣能和很多金屬單質反應,體現了氧氣具有氧化性 ,D正確;故答案為:B10.【答案】A【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A.三孔插座的正確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B.斷路器應該接在火線上;C.測電筆接觸火線時氖管應該發光;D.斷路器的主要作用是電路中的電流過大時,自動切斷電路。【解答】A.三孔插座正中間的插孔應該接三腳插頭的最長那只腳,故A正確;B.斷路器的接法正確,應該安裝在火線上,故B錯誤;C.開關S斷開時,a、b、c三處不能使測電筆的氖管發光,d處可以使氖管發光,故C錯誤;D.若手不慎觸摸到c點時,接觸的是零線。斷路器不會自動斷開,故D錯誤。故選A。11.【答案】C【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 A.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注意事項來分析;B.根據實驗中水的作用來分析。C.根據細沙的作用來分析;D.根據實驗過程中的壓強變化來分析;【解答】 A.白磷燃燒消耗氧氣,當白磷不足時,不能將試管內的氧氣完全反應掉,測量結果偏小,故A錯誤;B.生石灰遇水會放出大量熱,向燒杯中加水是為了提高燒杯內的溫度,從而達到白磷的著火點;注射器中的水是用于推斷消耗的氧氣的體積,作用不同,故B錯誤;C.白磷燃燒會發出熱量,為防止試管炸裂,可在試管底部放少量細沙,將白磷放在細沙上,故C正確;D.因為實驗中是在白磷熄滅冷卻至室溫后再打開止水夾,因此注射器中的活塞會向左移動,最終停留在10mL刻度處,故D錯誤。故選C。12.【答案】D【知識點】制取氧氣的原理【解析】【分析】 A.KMnO4制取氧氣時,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B.根據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中二氧化錳所起的作用解答;C.根據KMnO4制取氧氣時,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的原理解答;D.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立即產生大量的氧氣,直到反應結束,不再發生變化,為一定值。【解答】 A.KMnO4制取氧氣時,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二氧化錳的質量不斷增加,完全反應后質量不變,故A錯誤;B.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中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只是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影響生成氧氣的質量,故B錯誤;C.KMnO4制取氧氣時,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完全反應后,固體質量不為0,故C錯誤;D.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立即產生大量的氧氣,反應不停止,氧氣的質量不斷增加,故D正確。故選D。13.【答案】B【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安培定則判定電磁鐵的極性。(2)根據電磁繼電器的原理進行分析。(3)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的方式叫串聯,電路元件并列連接的方式叫并聯。(4)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電流大小、線圈匝數、有無鐵芯。【解答】A、由圖知,電流從電磁鐵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根據安培定則可知,電磁鐵的上端為S極,故A錯誤。B、改變電源正負極,電磁鐵中的電流方向改變,電磁鐵的磁極改變,但對鐵柱的吸引力不變,因此該模擬裝置仍能正常工作,故B正確。C、小燈泡L與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方式為串聯,故C錯誤。D、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上調整后,阻值變小,電源電壓不變,根據可知,電路的電流變大,電磁鐵的磁性增強,欄桿更容易抬起,故D錯誤。故選:B。14.【答案】D【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x的值;(2)將反應前后氧氣和水的質量相減,然后求出它們的比值;(3)二氧化碳的質量×碳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出碳元素的質量,水的質量×氫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出氫元素的質量,將二者相加與W的質量相比,從而確定W的元素組成。(4)計算出碳和氫的質量然后作比即可。【解答】A.根據反應前后元素質量守恒得到:x=(1g+20g+8g)-(8g+11g)=10g,故A錯誤;B.該反應中,氧氣的質量減少:20g-8g=12g,水的質量增加了:10g-1g=9g,則氧氣與水的質量變化之比為:12g:9g=4:3,故B錯誤;C、11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質量為:,9g水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所含碳、氫元素的質量和:3g+1g=4g<8g,該物質中含氧元素的質量為:8g-4g=4g,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故C錯誤;D.W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3g:1g=3:1,故D正確。故選D。15.【答案】B【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可用極端假設法,假設鐵全部來自FeO,根據鐵和氧的比例,算出一個CaCO3,再假設鐵全部來自Fe2O3,再算出一個CaCO3的質量分數,實際上CaCO3的質量分數就是一個范圍值,在它們兩個之間的范圍值。【解答】 假設混合物共100g,設混合物只有FeO和CaCO3,則含Fe56g,則與Fe結合的O應該是16g,余下的28g是CaCO3;同理若為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則含Fe56g,與Fe結合的O應該是24g,應該含CaCO3的質量為20g,所以碳酸鈣含量介于20g和28g之間。則CaCO3的質量分數20%-28%之間。故選B。16.【答案】(1)3Cu(2)5SO3(3)2CO32-(4)-3價(5)Na2SO4(6)H2(7)Na+和 Cl-(8)Mg(OH)2【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 書寫元素符號時,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化學符號周圍的數字表示不同的意義: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分子或離子的個數;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幾個原子構成一個分子;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解答】(1)3個銅原子寫作3Cu;(2) 5個三氧化硫分子表示為5SO3 ;(3) 2個碳酸根離子可以表示為2CO32-。(4)NH4NO3中 前面N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5) 硫酸鈉寫作Na2SO4;(6) 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物質為氫氣,化學式為:H2;(7)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則微粒為:Na+和 Cl-;(8)第1號、 第8號、第12號元素分別是氫元素、氧元素和鎂元素,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鎂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則三者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OH)2。17.【答案】④⑥;①⑤;①②③⑤【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 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解答】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水銀、銅絲都屬于金屬單質;氧氣屬于非金屬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二氧化碳屬于化合物,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水屬于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有:二氧化碳、氧氣、空氣、冰水混合物;故答案為:④⑥;①⑤;①②③⑤。18.【答案】(1)3(2)6:19【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根據物質的組成來分析;(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解答】 (1)由化學式可知,R134a是由碳、氫、氟三種元素組成的;(2)由化學式可知,R134a中C:F=(12×2):(19×4)═6:19。19.【答案】(1)低(2)隔絕氧氣(空氣)(3)A;D【知識點】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 (1)根據題意,當空氣中含有一定量的汽油時,一個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燒,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滅火原理:①清除或隔離可燃物,②隔絕氧氣或空氣,③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據此結合滅火方法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題意,乘坐汽車、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嚴禁易燃物、易爆物、腐蝕品和危險品等進站,進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 (1)當空氣中含有一定量的汽油時,一個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燒,說明汽油的著火點較低.(2)用沙子滅火,是利用了隔絕氧氣(或空氣)的滅火原理.(3)易燃物、易爆物、腐蝕品和危險品等對旅客的安全造成了威脅,所以要嚴禁攜帶.A、D均是易燃物或易爆物,不能帶入汽車、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故選AD。20.【答案】(1)空氣開關(2)乙【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解析】【分析】 (1)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短路或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時,空氣開關會斷開電路;(2)判斷漏電保護器會不會切斷電路,就是分析A、B兩處的電流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就不會切斷電路,如果不相等就會切斷電路。【解答】 (1)小科媽媽正在廚房里使用微波爐、電磁爐和電茶壺,當爸爸開啟空調時,此時家庭電路中的總功率過大,干路中的電流過大,家中的“空氣開關”立刻切斷電路,“漏電保護器”沒有反應,由此可以推斷空氣開關相當于保險絲;(2)乙圖中,人接在了火線與大地之間,通過人體有電流,此時電路中的電流不會過大,空氣開關不會斷開電路,人會觸電;丙圖中,人接在了火線與大地之間,通過人體有電流,此時火線和零線上的電流大小不同,漏電保護器會斷開電路,人不會觸電;故有觸電危險的是乙。21.【答案】(1)分液漏斗(2)A(3)b(4)BD或BE(5)(6)②③⑦①④⑤⑥(7)生成大量的白煙,放出熱量;不可行,反應生成了氣體,瓶內氣壓不會減小,與外界大氣壓基本相同【知識點】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解析】【分析】 (1)依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認識解決此題;(2)根據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是固液反應,不加熱,應采用A固液常溫型裝置;(3)根據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來分析解答。(4)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根據收集氣體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收集方法;(5)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6) 根據加熱高錳酸鉀,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實驗步驟來分析。(7)①根據反應的現象和注意事項分析判斷;②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原理分析判斷。【解答】 (1)根據圖片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分液漏斗;(2)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是固液反應,不加熱,應采用A固液常溫型裝置,故選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應選用A作為氣體發生裝置;(3)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會沉積在集氣瓶底部,故選用裝置D收集氧氣,氧氣應從長管b進入。(4) 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則發生裝置選擇“固態加熱型”,即選B。常溫下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氨氣極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即選D或E;(5)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則反應的方程式為:。(6)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分解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實驗,其主要操作步驟為:檢查裝置氣密性、裝藥品、固定試管、加熱、用排法收集氧氣、從水槽中取出導管、熄滅酒精燈,故正確的實驗順序是②③⑦①④⑤⑥ ;(7) ①由反應的現象和注意事項可知,乙瓶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丙瓶是硫在氧氣中燃燒,則甲集氣瓶中是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物質燃燒時的現象是:生成大量的白煙,放出熱量。②小明利用丙中的可燃物和丁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則不可行,原因是反應生成了氣體,不能形成壓強差。22.【答案】(1)電源(2)cd(3)當通電線圈轉過平衡位置時,它能自動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從而使線圈持續轉動【知識點】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解析】【分析】(1)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是電動機的原理,所以接入的是電源。(2)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ab和cd發生轉動,說明ab和cd受到力的作用。(3)當線圈平面與磁感線相垂直時,線圈處于平衡位置,不會發生轉動。【解答】(1)實驗探究的是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所以電路中要有電流,可知MN間接入的是電源。(2)ab和cd在磁力的作用下發生轉動,可知受到力的作用的是ab和cd。(3)若沒有加裝換向器,當線圈平面轉動與豎直位置即平衡位置時,線圈將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最終靜止在平衡位置,所以加裝換向器的目的是當通電線圈轉過平衡位置時,它能自動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從而使線圈持續轉動。23.【答案】(1)C2H4;2.4克(2)1:2(3)【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①根據反應前后原子個數和種類不變考慮;②根據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就是該物質中碳元素的質量考慮;(2) 先由方程式及所給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計算出C和D的質量比,再由D的質量計算出C的質量,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確定B的質量,盡而計算A和B的質量比,通過質量比計算相對分子質量比。(3) 一定量的化合物中組成元素的原子個數,由于題中沒有給出元素M的原子質量,因此不能直接計算出M的原子質量;但根據物質的化學式xy2可得分子中R原子與M原子個數比為1:2,因此,可利用R原子的質量計算出原子個數,R的原子個數的2倍即為M的原子個數.【解答】(1)①根據方程式 X + 3O2 2CO2+ 2H2O 可知, 生成物中含有2個C原子,4個H原子,6個O原子;反應物中已經含有6個O原子,所以X中需要含有2個C原子,4個H原子,所以化學式為:C2H4;②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都來自于X物質,所以X物質中碳元素質量為:;(3) 在化學反應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22:9,反應時C和D的分子個數比為1:2,則C和D的質量比為22:18,當1.6gA與足量B完全反應后,生成3.6gD,則C和D的質量關系可知,同時生成C的質量為4.4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在此反應中,消耗B的質量為:4.4g+3.6g-1.6g=6.4g,假設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x,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y,則A+2B=C+2D;x 2y1.6g 6.4g;解得:。(3)wg化合物RM2中含有元素M的質量=,則wg化合物RM2中含有元素R的質量=;因此,wg化合物RM2中含有元素R的原子個數=,則w克RM2中含有M的原子數是其2倍,故為。24.【答案】(1)B(2)中子數(3)21×a%+22×b%+20×c%(4)C;D【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 (1)根據題意,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同種元素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相同,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題意可知,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進行分析解答。(4)根據資料內容,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解答】 (1)19世紀初,有化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Cl-35.5。故選B。(2)同種元素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相同,相對原子質量卻不同,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中子數。(3)由題意可知,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式子為21×a%+22×b%+20×c%;(4)A.19世紀初,以氫為母體的相對原子質量標準是錯誤的,但它對科學的發展是有價值的,故A錯誤;B.即使方法正確、儀器精確,實驗結果也會存在誤差,故B錯誤;C.隨著科學的發展,若干年后,科學家有可能更改現在國際上采用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故C正確;D.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都不是整數,可推測很多元素有多種同位素原子,故D正確。故選CD。25.【答案】(1)乙(2)未貼(3)用電熨斗靠近紙板,蠟燭變軟后,立即移走電熨斗,待蠟液冷卻凝固后粘住鐵屑【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解析】【分析】 (1)磁體周圍的磁感線都是從N極發出,回到S極。(2)在用鐵屑探究磁場的分布情況時,摩擦力越小越好。(3)排列好的鐵屑可以用石蠟將其形狀固定下來。【解答】 (1)兩個同名的N極相互排斥,磁場方向朝外,故選乙。(2)從減小摩擦角度考慮,鐵屑應撒在未貼白色書寫紙面的玻璃板更合理。(3)③稍稍加熱白色含蠟紙板,待蠟凝固后將排列整齊的鐵屑的形狀固定下來。26.【答案】(1)試管質量和試管中的剩余固體質量和(2)A;C(3)反應物中沒有硫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本實驗要測量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來分析;(2)A.根據裝入藥品前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來分析;B.根據組裝儀器時先下后上來分析;C.根據本實驗是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不能讓氣體逸出來分析;D.根據先從水槽中取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可以防止水倒流來分析;(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來分析。【解答】 (1)分析實驗結果m1+m2+m3=m4+ρV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那么測量結果為m4的測量對象是指試管質量和試管中的剩余固體質量和。(2) A.裝入藥品前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故A錯誤符合題意;B.組裝儀器時先下后上,所以先放酒精燈再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C.本實驗是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不能讓氣體逸出,所以導管口一有氣泡產生就收集氣體,故C錯誤符合題意;D.實驗結束,要等完全冷卻后,移動量筒使內外液面相平,讀數后再將導管移出,故選項操作合理,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C。(3)小李認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反應物中不含有硫元素,不能生成二氧化硫。27.【答案】(1)帶火星的木條復燃;2H2O22H2O+O2↑(2)質量和化學性質(3)m(4)D【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 (1)【實驗探究】根據實驗現象和氧氣具有助燃性,過氧化氫在CuSO4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分析;(2)【評價改進】根據催化劑的特點分析;(3)【繼續探究】步驟三:根據催化劑的特點分析;(4)【拓展延伸】根據控制變量方法分析。【解答】 (1)【實驗探究】由于加入CuSO4后產生氣泡,說明對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產生的氧氣具有助燃性,故步驟③的現象是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過氧化氫在CuSO4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2)【評價改進】根據催化劑的特點,除了反應速率改變了還要證明催化劑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所以若要確定該實驗結論正確,還需證明硫酸銅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改變。(3)【繼續探究】步驟三:根據催化劑的特點,可知,將實驗后試管中的溶液蒸發、干燥得到白色固體,再稱其質量為mg,然后將此固體加入到5%的過氧化氫溶液中,仍然可以加速過氧化氫分解。(4)【拓展延伸】根據控制變量方法可知,比較硫酸銅和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催化效果,實驗過程中需要控制的因素有溶液的起始溫,催化劑的質量,溶液的濃度;不需要控制的條件是反應起始時間。故選D。28.【答案】(1)加熱過氧化氫溶液的同時,溶液中水蒸氣隨氧氣一起逸出,氧氣的量較少;向上排空氣(2)長頸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3)【知識點】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據加熱溶液會產生大量水蒸氣,氧氣的收集方法分析;(2)根據有長頸漏斗的制氣裝置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分析;(3)根據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影響生成物質量分析。【解答】(1) 加熱過氧化氫溶液的同時,溶液中水蒸氣隨氧氣一起逸出,氧氣的量較少 ,所以帶火星木條未復燃,氧氣除排水法收集外,還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2)圖丙中長頸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錯誤;(3)催化劑可加快過氧化氫分解,但不改變產生氧氣質量,圖像為。故答案為:(1) 加熱過氧化氫溶液的同時,溶液中水蒸氣隨氧氣一起逸出,氧氣的量較少 ;向上排空氣;(2) 長頸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 ;(3)。29.【答案】(1)20(2)176(3)解:設質量為x的田七氨酸與18克阿司匹林(C9H8O4)中碳元素的質量相等,x××100%=18g××100% ;解得: x=31.68g。【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在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2)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和;(3)元素質量=物質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以碳元素質量相等為等量關系列方程計算即可。【解答】(1)根據化學式可知,一個田七氨酸分子由5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5個氧原子和2個氮原子構成,因此一個田七氨酸分子中含有的原子總數為:5+8+5+2=20;(2)由田七氨酸(C5H8O5N2)的化學式可知,則田七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5+1×8+16×5+14×2=60+8+80+28=176。30.【答案】(1)解:待反應至不再有氣體生成后,制取氧氣的質量=31g﹣21.4g=9.6g。(2)解:設完全反應時消耗氯酸鉀的質量為x2KClO32KCl+3O2↑;解得:x=24.5g。(3)解:二氧化錳在剩余固體中的質量分數100%=30.4%。【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 (1)根據反應后固體減少質量為產生氧氣質量分析;(2)根據生成氧氣質量與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氯酸鉀質量分析;(3)反應前混合物質量減去氯酸鉀質量得到二氧化錳的質量,再與混合物的質量作比即可。31.【答案】(1)三;2(2)都符合(3)解:①設生成二氧化硫的質量為x,S+O2SO2;解得: x=96g答:生成二氧化硫的質量為96g。②設吸收全部二氧化硫需要1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ySO2+2NaOH=Na2SO3+H2O64 8096g 10%y;解得: y=1200g。答:需要10%的氫氧化鈉溶液1200g。【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 根據第一次把4g硫粉放在3g氧氣中燃燒,生成6g二氧化硫;第二次把4g硫粉放在4g氧氣中燃燒,生成8g二氧化硫,說明第一次硫粉有剩余,第二次恰好完全反應,進行分析解答。(2)所有的化學反應都會遵循質量守恒定律;(3)①寫出硫和氧氣反應的方程式,根據硫的質量計算出反應生成二氧化硫的質量;②寫出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根據二氧化硫的質量計算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的溶液質量即可。【解答】(1) 第一次把4g硫粉放在3g氧氣中燃燒,生成6g二氧化硫;第二次把4g硫粉放在4g氧氣中燃燒,生成8g二氧化硫,說明第一次硫粉有剩余,第二次恰好完全反應,故第二次把4g硫粉放在6g氧氣中燃燒,也生成8g二氧化硫,是因為硫粉已完全反應,剩余的質量為6g-4g=2g。(2) 只要是發生化學變化,就符合質量守恒定律,所以三次實驗都符合質量守恒定律。32.【答案】(1)N;增大(2)解:①由表可知,當空氣質量指數K為50時,R=100Ω,則電路電流;則R0兩端的電壓U0=IR0=0.05A x20Ω=1V。②當電流表示數為0.15A時,電路報警,此時控制電路總電阻;則氣敏電阻的阻值R=R總-R0=40Ω-20Ω=20Ω,從表中可知當電阻是20Ω時,空氣質量指數K為200,則空氣質量等級屬于輕度污染。(3)減小R0;增大控制電路電壓U【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 (1)①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②根據表格數據確定氣敏電阻的阻值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分析電流表的示數變化;(2)①根據表格確定K為50時氣敏電阻的阻值,根據計算總電流,根據U0=IR0計算R0兩端的電壓即可;②當電流表的示數為0.15A,根據計算控制電路的總電阻,根據R=R總-R0計算氣敏電阻的阻值,最后根據表格確定空氣質量指數。(4)若想讓儀器檢測更加靈敏,使空氣質量指數K略低,可以增強電磁鐵的磁性。增強磁性的方法可以增大電流和增加線圈的匝數。【解答】(1)①根據圖片可知,線圈上電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時大拇指指向上端,則上端為電磁鐵的N極;②閉合開關S,當空氣質量指數值升高,氣敏電阻的阻值變小,控制電路中的電流增大,即電流表的示數增大。(3) 若想讓儀器檢測更加靈敏,使空氣質量指數K略低,可以增強電磁鐵的磁性,則可以增加線圈的匝數或者是增大電源電壓。1 / 1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稠州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科學期中檢測卷(到第3章)1.(2025八下·義烏期中)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對認識對象(系統)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描述或模擬。下列不屬于模型建構的是( )A.畫校園平面圖 B.做小型地球儀C.搭細胞結構 D.看蠟燭熄滅順序【答案】D【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 模型指通過模型來揭示原型的形態、特征和本質。【解答】 A.畫校園平面圖是對校園這一對象的平面模型構建,故A不合題意;B.做小型地球儀是對地球的模型構建,故B不合題意C.搭紅細胞結構是對紅細胞這一認識對象的模型構建,故C不合題意;D.看蠟燭熄滅過程屬于實驗,不屬于模型建構,故D符號題意。故選D。2.(2025八下·義烏期中)臭氧(O3)二氧化氯(ClO2)雙氧水(H2O2)等物質都是生活中常用消毒劑,這三種物質都含有( ?。?br/>13 Al 鋁 26.98 14 X 28.0930 Y65.38 31 Z69.72 32 Ge 鍺 72.63A.氧分子 B.氧離子 C.氧氣 D.氧元素【答案】D【知識點】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 根據臭氧(O3)、二氧化氯(ClO2)、雙氧水(H2O2)三種物質的元素組成,進行分析判斷.【解答】根據化學式O3、ClO2和H2O2可知,它們都不含氧分子、氧離子和氧氣,都含有氧元素,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3.(2025八下·義烏期中)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5G技術處于領先地位,氮化鎵(GaN)是生產5G芯片的關鍵材料之一、已知鎵原子的質子數為31,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X為N元素 B.鎵屬于金屬元素C.1個鎵原子中核外電子數有31個 D.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72【答案】A【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根據原子序數確定元素名稱;B.如果元素名字中存在金字旁,那么它就是金屬元素;C.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D.在元素周期表中,正下方的數字就是相對原子質量。【解答】A.X的原子序數為14,則X為Si元素,故A錯誤符合題意;B.鎵中含有金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B正確不合題意;C. 鎵原子的質子數為31 ,而核外電子數=質子數,那么1個鎵原子中核外電子數有31個,故C正確不合題意;D.根據圖片可知,原子序數為31的元素正下方的數字為69.72免責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72,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A。4.(2025八下·義烏期中)2025春晚舞臺上,宇樹科技機器人Unitree H1燃爆全球,該機器人的肢體骨骼主要由PEEK材料制成。PEEK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特種工程塑料,其化學式為(C19H10O3)n,具高比強度和低密度的特性。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PEEK材料中氧元素的含量最高B.PEEK材料由19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和3個氧原子構成C.PEEK材料中碳、氫、氧三種元素質量比為114:5:24D.PEEK材料由多種元素組成,屬于混合物【答案】C【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A.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越大,則該元素的含量越高B.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C.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等于元素質量之比;D.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解答】AC.PEEK材料中碳、氫、氧三種元素質量比為:(12×19):(1×10):(16×3)=114:5:24,則碳元素的含量最高,故A錯誤,C正確;B.PEEK材料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故B錯誤;D. PEEK材料由多種元素組成,但是只有一種物質,那么為純凈物,故D錯誤。故選C。5.(2025八下·義烏期中)隨著充電汽車越來越多地進入到千家方戶,有人提出打造充電公路的想法,這樣就可以讓電車拋掉笨重的電池,減輕汽車的重量,降低能耗。如圖甲所示是充電公路的工作原理,預埋的線圈通電后產生磁場并使行駛在公路上的汽車充電,A、B兩處線圈的工作原理與圖乙中實驗相同的是( ?。?br/>A.③① B.②① C.③④ D.②④【答案】D【知識點】電磁感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解析】【分析】 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根據發電機工作原理分析。【解答】 預埋的線圈通電后產生磁場,原理是電流的磁效應;使行駛在公路上的汽車充電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①說明磁場對通電導線有力的作用;②說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原理是電流的磁效應;③說明同名磁極相互排斥;④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故選D。6.(2025八下·義烏期中)下列化學符號中的數字“2”表示的意義不正確的是( )A.:“2”表示兩個鈉元素B.:“”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價C.:“2”表示兩個氫氧根離子D.:“2”表示一個二氧化氮分子含有兩個氧原子【答案】B【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含義判斷。【解答】 A.:“2”表示兩個鈉原子,故A錯誤符合題意;B.:“”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價,故B正確不合題意;C.:“2”表示兩個氫氧根離子,故C正確不合題意;D.:“2”表示一個二氧化氮分子含有兩個氧原子,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A。7.(2025八下·義烏期中)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郭少軍教授課題組成功發明了和合成的高效光催化劑,合成過氧化氫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B.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沒有改變C.反應物中有單質參與D.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答案】B【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解析】【分析】A、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B、根據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C、根據氧氣為單質分析;D、根據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分析。【解答】A、化學變化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 ,不符合題意;B、 該反應中氧元素由單質轉化為化合物,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改變 ,不符合題意;C、 反應物中有氧氣單質參與 ,不符合題意;D、 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 ,不符合題意;故選B。8.(2025八下·義烏期中)對下列實驗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釋沒有體現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甲圖通過水體積的變化得出空氣中O2的體積B.乙圖中的水吸收反應放出的熱量C.丙圖中的水通過冷卻濺落熔融物,防止集氣瓶炸裂D.丁圖中的水先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凈,后便于觀察氣體何時收集滿【答案】B【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解析】【分析】A.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中水的作用分析;B.根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注意事項分析;C.根據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注意事項分析;D.根據排水法收集氣體中水的作用分析。【解答】 A.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中,量筒中的水的作用是通過水體積的變化得出O2體積,故A正確不合題意;B.硫在氧氣中燃燒,集氣瓶中的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故B錯誤符合題意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集氣瓶中的水的作用是冷卻濺落熔融物,防止集氣瓶炸裂,故C正確不合題意;D.排水法收集氧氣,集氣瓶中的水的作用先是把集氣瓶中的空氣排出,后便于觀察氣體何時收集滿,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9.(2025八下·義烏期中)物質的結構、性質與用途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氧氣分子是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B.氧氣的助燃性決定了氧氣可以作為燃料C.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利用了氧氣與氮氣沸點不同的性質D.氧氣能和很多金屬單質反應,體現了氧氣具有氧化性【答案】B【知識點】氧氣的性質和利用;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解析】【分析】氧氣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種單質,化學式O2,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與大部分的元素都能與氧氣反應。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是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218.4℃,沸點-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占21%。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動物呼吸、燃燒和一切氧化過程(包括有機化合物的腐敗)都消耗氧氣。但空氣中的氧能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斷地得到補充。在金屬的切割和焊接中。是用純度93.5%~99.2%的氧氣與可燃氣(如乙炔)混合,產生極高溫度的火焰,從而使金屬熔融。冶金過程離不開氧氣。為了強化硝酸和硫酸的生產過程也需要氧。不用空氣而用氧與水蒸氣的混合物吹入煤氣氣化爐中,能得到高熱值的煤氣。醫療用氣極為重要。【解答】A. 氧氣分子是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A正確;B. 氧氣的助燃性決定了氧氣可以作為助燃劑,B錯誤;C. 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利用了氧氣與氮氣沸點不同的性質 ,C正確;D. 氧氣能和很多金屬單質反應,體現了氧氣具有氧化性 ,D正確;故答案為:B10.(2025八下·義烏期中)如圖是家庭電路中的部分電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三孔插座正中間的插孔應該接三腳插頭的最長那只腳B.斷路器的接法錯誤,應該安裝在零線上C.開關S斷開時,a、b、c、d四處都不能使測電筆的氖管發光D.若手不慎觸摸到c點時,則斷路器一定自動斷開【答案】A【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A.三孔插座的正確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B.斷路器應該接在火線上;C.測電筆接觸火線時氖管應該發光;D.斷路器的主要作用是電路中的電流過大時,自動切斷電路。【解答】A.三孔插座正中間的插孔應該接三腳插頭的最長那只腳,故A正確;B.斷路器的接法正確,應該安裝在火線上,故B錯誤;C.開關S斷開時,a、b、c三處不能使測電筆的氖管發光,d處可以使氖管發光,故C錯誤;D.若手不慎觸摸到c點時,接觸的是零線。斷路器不會自動斷開,故D錯誤。故選A。11.(2025八下·義烏期中)科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改進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膠頭滴管中的水接觸生石灰一段時間后,白磷開始燃燒,待白磷熄滅冷卻至室溫后打開止水夾。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br/>A.白磷不足會使測定結果偏大B.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C.試管中的細沙可防止試管炸裂D.注射器中的活塞先左移再右移,最終停留在10mL刻度處【答案】C【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 A.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注意事項來分析;B.根據實驗中水的作用來分析。C.根據細沙的作用來分析;D.根據實驗過程中的壓強變化來分析;【解答】 A.白磷燃燒消耗氧氣,當白磷不足時,不能將試管內的氧氣完全反應掉,測量結果偏小,故A錯誤;B.生石灰遇水會放出大量熱,向燒杯中加水是為了提高燒杯內的溫度,從而達到白磷的著火點;注射器中的水是用于推斷消耗的氧氣的體積,作用不同,故B錯誤;C.白磷燃燒會發出熱量,為防止試管炸裂,可在試管底部放少量細沙,將白磷放在細沙上,故C正確;D.因為實驗中是在白磷熄滅冷卻至室溫后再打開止水夾,因此注射器中的活塞會向左移動,最終停留在10mL刻度處,故D錯誤。故選C。12.(2025八下·義烏期中)下列圖像符合其描述情況的是( ?。?br/>A.①中表示: KMnO4制取氧氣時, MnO2隨著反應進行質量發生的變化B.②中表示:a、b兩試管中分別裝有等質量的雙氧水溶液,并向a試管中放入催化劑后,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的生成情況C.③中表示:KMnO4制取氧氣時,試管中剩余的固體隨著反應的進行質量的變化情況D.④中表示:雙氧水制取氧氣時,生成的氧氣質量的變化情況【答案】D【知識點】制取氧氣的原理【解析】【分析】 A.KMnO4制取氧氣時,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B.根據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中二氧化錳所起的作用解答;C.根據KMnO4制取氧氣時,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的原理解答;D.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立即產生大量的氧氣,直到反應結束,不再發生變化,為一定值。【解答】 A.KMnO4制取氧氣時,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二氧化錳的質量不斷增加,完全反應后質量不變,故A錯誤;B.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中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只是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影響生成氧氣的質量,故B錯誤;C.KMnO4制取氧氣時,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完全反應后,固體質量不為0,故C錯誤;D.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立即產生大量的氧氣,反應不停止,氧氣的質量不斷增加,故D正確。故選D。13.(2025八下·義烏期中)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利用電磁鐵起升道閘桿的模擬裝置。當車牌識別成功相當于圖中開關 S 閉合,電磁鐵有磁性,吸引鐵柱,道閘桿繞O 點順時針轉動,閘桿升起。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若車牌識別成功,圖中電磁鐵的上端為N極B.改變電源正負極,該模擬裝置仍能正常工作C.小燈泡L與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方式為并聯D.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動后,欄桿更容易抬起【答案】B【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安培定則判定電磁鐵的極性。(2)根據電磁繼電器的原理進行分析。(3)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的方式叫串聯,電路元件并列連接的方式叫并聯。(4)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電流大小、線圈匝數、有無鐵芯。【解答】A、由圖知,電流從電磁鐵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根據安培定則可知,電磁鐵的上端為S極,故A錯誤。B、改變電源正負極,電磁鐵中的電流方向改變,電磁鐵的磁極改變,但對鐵柱的吸引力不變,因此該模擬裝置仍能正常工作,故B正確。C、小燈泡L與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方式為串聯,故C錯誤。D、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上調整后,阻值變小,電源電壓不變,根據可知,電路的電流變大,電磁鐵的磁性增強,欄桿更容易抬起,故D錯誤。故選:B。14.(2025八下·義烏期中)一定條件下,在一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化學反應,并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的值為9B.該反應中氧氣與水的質量變化之比為6:5C.W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D.W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3:1【答案】D【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x的值;(2)將反應前后氧氣和水的質量相減,然后求出它們的比值;(3)二氧化碳的質量×碳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出碳元素的質量,水的質量×氫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出氫元素的質量,將二者相加與W的質量相比,從而確定W的元素組成。(4)計算出碳和氫的質量然后作比即可。【解答】A.根據反應前后元素質量守恒得到:x=(1g+20g+8g)-(8g+11g)=10g,故A錯誤;B.該反應中,氧氣的質量減少:20g-8g=12g,水的質量增加了:10g-1g=9g,則氧氣與水的質量變化之比為:12g:9g=4:3,故B錯誤;C、11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質量為:,9g水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所含碳、氫元素的質量和:3g+1g=4g<8g,該物質中含氧元素的質量為:8g-4g=4g,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故C錯誤;D.W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3g:1g=3:1,故D正確。故選D。15.(2025八下·義烏期中)在FeO、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6%,則CaCO3的質量分數可能是( ?。?br/>A.10% B.25% C.30% D.35%【答案】B【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可用極端假設法,假設鐵全部來自FeO,根據鐵和氧的比例,算出一個CaCO3,再假設鐵全部來自Fe2O3,再算出一個CaCO3的質量分數,實際上CaCO3的質量分數就是一個范圍值,在它們兩個之間的范圍值。【解答】 假設混合物共100g,設混合物只有FeO和CaCO3,則含Fe56g,則與Fe結合的O應該是16g,余下的28g是CaCO3;同理若為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則含Fe56g,與Fe結合的O應該是24g,應該含CaCO3的質量為20g,所以碳酸鈣含量介于20g和28g之間。則CaCO3的質量分數20%-28%之間。故選B。16.(2025八下·義烏期中)用化學符號表示:(1)3個銅原子 (2)5個三氧化硫分子 (3)2個碳酸根離子 (4)寫出物質NH4NO3中,帶點元素的化合價 (5)硫酸鈉 (6)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物質 (7)構成氯化鈉物質的微粒 (8)元素周期表中由第1號、第8號和第12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答案】(1)3Cu(2)5SO3(3)2CO32-(4)-3價(5)Na2SO4(6)H2(7)Na+和 Cl-(8)Mg(OH)2【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 書寫元素符號時,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化學符號周圍的數字表示不同的意義: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分子或離子的個數;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幾個原子構成一個分子;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解答】(1)3個銅原子寫作3Cu;(2) 5個三氧化硫分子表示為5SO3 ;(3) 2個碳酸根離子可以表示為2CO32-。(4)NH4NO3中 前面N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5) 硫酸鈉寫作Na2SO4;(6) 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物質為氫氣,化學式為:H2;(7)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則微粒為:Na+和 Cl-;(8)第1號、 第8號、第12號元素分別是氫元素、氧元素和鎂元素,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鎂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則三者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OH)2。17.(2025八下·義烏期中)分類是科學研究和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質屬于金屬單質的是 ,屬于化合物的是 ,含有氧元素的有 ?。ň钚蛱枺?。①二氧化碳 ②氧氣 ③空氣 ④水銀 ⑤冰水混合物 ⑥銅絲 ⑦氮氣【答案】④⑥;①⑤;①②③⑤【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 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解答】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水銀、銅絲都屬于金屬單質;氧氣屬于非金屬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二氧化碳屬于化合物,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水屬于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有:二氧化碳、氧氣、空氣、冰水混合物;故答案為:④⑥;①⑤;①②③⑤。18.(2025八下·義烏期中)夏天來了,空調驅走酷熱把我們帶入清涼世界,其實這是空調中制冷劑的功勞.但傳統的制冷劑(如氟利昂)會破壞地球上生命的保護傘---臭氧層.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又叫四氟乙烷,其化學式為CH2FCF3)對臭氧層的破壞系數為零.請分析回答:(1)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由 種元素組成。(2)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中碳元素與氟元素的質量比是 。【答案】(1)3(2)6:19【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根據物質的組成來分析;(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解答】 (1)由化學式可知,R134a是由碳、氫、氟三種元素組成的;(2)由化學式可知,R134a中C:F=(12×2):(19×4)═6:19。19.(2025八下·義烏期中)在某市公交車燃燒事故的原因調查中,多項證據顯示,有人攜帶汽油上車。(1)當空氣中含有一定量汽油時,一個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燒,這說明汽油的著火點較 ?。ㄌ睢案摺被颉暗汀保?。(2)加油站必備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滅火的原理是 。(3)乘坐汽車、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下列物品禁止攜帶的有____。A.鞭炮 B.瓶裝飲料 C.報紙、雜志 D.酒精【答案】(1)低(2)隔絕氧氣(空氣)(3)A;D【知識點】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 (1)根據題意,當空氣中含有一定量的汽油時,一個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燒,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滅火原理:①清除或隔離可燃物,②隔絕氧氣或空氣,③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據此結合滅火方法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題意,乘坐汽車、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嚴禁易燃物、易爆物、腐蝕品和危險品等進站,進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 (1)當空氣中含有一定量的汽油時,一個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燒,說明汽油的著火點較低.(2)用沙子滅火,是利用了隔絕氧氣(或空氣)的滅火原理.(3)易燃物、易爆物、腐蝕品和危險品等對旅客的安全造成了威脅,所以要嚴禁攜帶.A、D均是易燃物或易爆物,不能帶入汽車、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故選AD。20.(2025八下·義烏期中)現代家庭電路都安裝“漏電保護器”和“空氣開關”,比單獨安裝傳統保險絲更能保證用電安全。(1)小科媽媽正在廚房里使用微波爐、電磁爐和電茶壺,當爸爸開啟空調時,家中的“空氣開關”立刻切斷電路,“漏電保護器”沒有反應,由此可以推斷 相當于保險絲(選填“空氣開關”或“漏電保護器”);(2)當漏電保護器檢測到通過圖甲中A、B兩處的電流不相等(即發生漏電)時,會迅速切斷電路。一赤腳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觸了火線,如圖乙、丙所示,在空氣開關和漏電保護器完好的狀態下,有觸電危險的是 (選填“乙”或“丙”)。【答案】(1)空氣開關(2)乙【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解析】【分析】 (1)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短路或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時,空氣開關會斷開電路;(2)判斷漏電保護器會不會切斷電路,就是分析A、B兩處的電流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就不會切斷電路,如果不相等就會切斷電路。【解答】 (1)小科媽媽正在廚房里使用微波爐、電磁爐和電茶壺,當爸爸開啟空調時,此時家庭電路中的總功率過大,干路中的電流過大,家中的“空氣開關”立刻切斷電路,“漏電保護器”沒有反應,由此可以推斷空氣開關相當于保險絲;(2)乙圖中,人接在了火線與大地之間,通過人體有電流,此時電路中的電流不會過大,空氣開關不會斷開電路,人會觸電;丙圖中,人接在了火線與大地之間,通過人體有電流,此時火線和零線上的電流大小不同,漏電保護器會斷開電路,人不會觸電;故有觸電危險的是乙。21.(2025八下·義烏期中)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A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是 。(2)若選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應選用 作為氣體發生裝置(填字母)。(3)若選用裝置D采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氧氣應從 ?。ㄌ頱或c)管進入。(4)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和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常溫下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氨氣極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氣時,應從圖中選擇的裝置為 (填字母)。(5)寫出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6)實驗室用加熱分解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的實驗。請將下列實驗步驟進行正確排序:正確的實驗順序是 ?。ㄌ钚蛱枺?。①加熱;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裝藥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⑤從水槽中取出導管;⑥熄滅酒精燈;⑦固定試管。(7)小科收集了三瓶氧氣,利用硫粉、紅磷和細鐵絲三種可燃物與氧氣的反應研究氧氣的化學性質。其中乙集氣瓶中實驗前裝有少量細沙,丙集氣瓶中物質燃燒時部分現象如圖丙所示。①寫出甲集氣瓶中物質燃燒時的現象 。②小明利用丙中的可燃物和丁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請判斷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 。【答案】(1)分液漏斗(2)A(3)b(4)BD或BE(5)(6)②③⑦①④⑤⑥(7)生成大量的白煙,放出熱量;不可行,反應生成了氣體,瓶內氣壓不會減小,與外界大氣壓基本相同【知識點】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解析】【分析】 (1)依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認識解決此題;(2)根據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是固液反應,不加熱,應采用A固液常溫型裝置;(3)根據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來分析解答。(4)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根據收集氣體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收集方法;(5)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6) 根據加熱高錳酸鉀,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實驗步驟來分析。(7)①根據反應的現象和注意事項分析判斷;②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原理分析判斷。【解答】 (1)根據圖片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分液漏斗;(2)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是固液反應,不加熱,應采用A固液常溫型裝置,故選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應選用A作為氣體發生裝置;(3)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會沉積在集氣瓶底部,故選用裝置D收集氧氣,氧氣應從長管b進入。(4) 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則發生裝置選擇“固態加熱型”,即選B。常溫下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氨氣極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即選D或E;(5)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則反應的方程式為:。(6)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分解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實驗,其主要操作步驟為:檢查裝置氣密性、裝藥品、固定試管、加熱、用排法收集氧氣、從水槽中取出導管、熄滅酒精燈,故正確的實驗順序是②③⑦①④⑤⑥ ;(7) ①由反應的現象和注意事項可知,乙瓶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丙瓶是硫在氧氣中燃燒,則甲集氣瓶中是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物質燃燒時的現象是:生成大量的白煙,放出熱量。②小明利用丙中的可燃物和丁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則不可行,原因是反應生成了氣體,不能形成壓強差。22.(2025八下·義烏期中)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1)應在圖甲裝置中的MN之間接入 (填“靈敏電流計”“電源”或“燈泡”)。(2)圖乙裝置中,當通入恒定不變的電流后,線圈的 ab段和 (填字母)段會受到力的作用。(3)要使圖乙中的線圈持續轉動,應在其外部加裝換向器,其目的是 。【答案】(1)電源(2)cd(3)當通電線圈轉過平衡位置時,它能自動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從而使線圈持續轉動【知識點】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解析】【分析】(1)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是電動機的原理,所以接入的是電源。(2)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ab和cd發生轉動,說明ab和cd受到力的作用。(3)當線圈平面與磁感線相垂直時,線圈處于平衡位置,不會發生轉動。【解答】(1)實驗探究的是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所以電路中要有電流,可知MN間接入的是電源。(2)ab和cd在磁力的作用下發生轉動,可知受到力的作用的是ab和cd。(3)若沒有加裝換向器,當線圈平面轉動與豎直位置即平衡位置時,線圈將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最終靜止在平衡位置,所以加裝換向器的目的是當通電線圈轉過平衡位置時,它能自動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從而使線圈持續轉動。23.(2025八下·義烏期中)(1)某純凈物X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 + 3O2 2CO2+ 2H2O ,則X的化學式為 ??;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8.8克,則X中碳元素質量為 克。(2)在化學反應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22:9,當1.6gA與足量B完全反應后,生成3.6gD,則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 。(3)R元素一個原子的質量是a克,M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化合物RM2的相對分子質量是B,則w克RM2中含有M的原子數是 。【答案】(1)C2H4;2.4克(2)1:2(3)【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①根據反應前后原子個數和種類不變考慮;②根據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就是該物質中碳元素的質量考慮;(2) 先由方程式及所給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計算出C和D的質量比,再由D的質量計算出C的質量,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確定B的質量,盡而計算A和B的質量比,通過質量比計算相對分子質量比。(3) 一定量的化合物中組成元素的原子個數,由于題中沒有給出元素M的原子質量,因此不能直接計算出M的原子質量;但根據物質的化學式xy2可得分子中R原子與M原子個數比為1:2,因此,可利用R原子的質量計算出原子個數,R的原子個數的2倍即為M的原子個數.【解答】(1)①根據方程式 X + 3O2 2CO2+ 2H2O 可知, 生成物中含有2個C原子,4個H原子,6個O原子;反應物中已經含有6個O原子,所以X中需要含有2個C原子,4個H原子,所以化學式為:C2H4;②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都來自于X物質,所以X物質中碳元素質量為:;(3) 在化學反應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22:9,反應時C和D的分子個數比為1:2,則C和D的質量比為22:18,當1.6gA與足量B完全反應后,生成3.6gD,則C和D的質量關系可知,同時生成C的質量為4.4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在此反應中,消耗B的質量為:4.4g+3.6g-1.6g=6.4g,假設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x,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y,則A+2B=C+2D;x 2y1.6g 6.4g;解得:。(3)wg化合物RM2中含有元素M的質量=,則wg化合物RM2中含有元素R的質量=;因此,wg化合物RM2中含有元素R的原子個數=,則w克RM2中含有M的原子數是其2倍,故為。24.(2025八下·義烏期中)科學家對相對原子質量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材料一:19世紀初,有化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材料二:1886年,英國科學家克魯克斯大膽假設: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對原子質量?;瘜W家測定出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的平均值。材料三: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1)下列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A.O﹣16 B.Cl﹣35.5 C.Ag﹣108(2)在克魯克斯假設中,同種元素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卻不同,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 。(3)根據材料三,現發現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上圖,根據上述資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式子: 。(4)結合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A.19世紀初,以氫為母體的相對原子質量標準是錯誤的,它對科學的發展沒有價值B.只要方法正確、儀器精確,實驗結果就不會存在誤差C.若干年后,科學家有可能更改現在國際上采用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都不是整數,可推測很多元素有多種同位素原子【答案】(1)B(2)中子數(3)21×a%+22×b%+20×c%(4)C;D【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 (1)根據題意,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同種元素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相同,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題意可知,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進行分析解答。(4)根據資料內容,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解答】 (1)19世紀初,有化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Cl-35.5。故選B。(2)同種元素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相同,相對原子質量卻不同,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中子數。(3)由題意可知,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式子為21×a%+22×b%+20×c%;(4)A.19世紀初,以氫為母體的相對原子質量標準是錯誤的,但它對科學的發展是有價值的,故A錯誤;B.即使方法正確、儀器精確,實驗結果也會存在誤差,故B錯誤;C.隨著科學的發展,若干年后,科學家有可能更改現在國際上采用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故C正確;D.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都不是整數,可推測很多元素有多種同位素原子,故D正確。故選CD。25.(2025八下·義烏期中)項目化學習小組分三個階段開展了“永磁體磁場分布研究系列活動”。通過理論聯系實踐加深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學習能力也獲得了有效提升。(1)活動一:理論繪圖—磁感線分布根據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兩個條形磁鐵靠近時,虛框范圍內的磁感線分布正確的是 ??;(2)活動二:實踐檢驗—用鐵屑顯示磁感線如右圖,一塊光滑透明的玻璃板,在一個表面貼上白色書寫紙(作為背景,便于觀察),將條形磁鐵放在玻璃板的下表面,然后在玻璃板上面均勻撒上鐵屑,如圖所示。用手輕敲玻璃板,使鐵屑沿磁感線走向分布,實踐結果與理論繪圖一致、效果很理想。從減小摩擦角度考慮,鐵屑應撒在 (選填“貼有”或“未貼”)白色書寫紙面的玻璃板更合理;(3)活動三:優化創新—自制磁感線模型同學們利用熔化的蠟燭液、電熨斗(通電后靠近物體使其升溫)等器材進行如下操作,制成了“固定的鐵屑磁感線”模型(如右圖)。請將操作補充完整:①將一張白色書寫紙放入熔化的蠟燭液中浸漬均勻后取出晾干,使紙質表面覆蓋一層蠟,打磨光滑后成一張白色含蠟紙板;②將蠟紙放在玻璃板上,再均勻撒上鐵屑,條形磁鐵放在玻璃板下面輕敲玻璃板使鐵屑沿磁感線走向分布;③ 。【答案】(1)乙(2)未貼(3)用電熨斗靠近紙板,蠟燭變軟后,立即移走電熨斗,待蠟液冷卻凝固后粘住鐵屑【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解析】【分析】 (1)磁體周圍的磁感線都是從N極發出,回到S極。(2)在用鐵屑探究磁場的分布情況時,摩擦力越小越好。(3)排列好的鐵屑可以用石蠟將其形狀固定下來。【解答】 (1)兩個同名的N極相互排斥,磁場方向朝外,故選乙。(2)從減小摩擦角度考慮,鐵屑應撒在未貼白色書寫紙面的玻璃板更合理。(3)③稍稍加熱白色含蠟紙板,待蠟凝固后將排列整齊的鐵屑的形狀固定下來。26.(2025八下·義烏期中)實驗小組的小明、小李進行如圖所示實驗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在實驗中用電子天平和量筒準確測量出表中測量對象。(實驗中操作正確,當時氣壓下氧氣的密度為ρ)測量對象 測量結果MnO2 m1KClO3 m2試管 m3____ m4量筒內收集氣體的體積 V(1)分析實驗結果m1+m2+m3=m4+Vp,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那么測量結果為m4的測量對象是指 。(2)實驗操作過程中的“先后”往往很重要,在本實驗操作過程中以下的“先后”不合理的是____。A.先裝藥品再檢查裝置氣密性B.先放酒精燈再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C.先等水槽中氣泡均勻連續冒出再收集氣體D.先熄滅酒精燈管再從水槽中取出導管(3)實驗結束后,小明在拆卸裝置時聞到刺激性氣味,小明說: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會不會是二氧化硫?小李認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 。【答案】(1)試管質量和試管中的剩余固體質量和(2)A;C(3)反應物中沒有硫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本實驗要測量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來分析;(2)A.根據裝入藥品前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來分析;B.根據組裝儀器時先下后上來分析;C.根據本實驗是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不能讓氣體逸出來分析;D.根據先從水槽中取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可以防止水倒流來分析;(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來分析。【解答】 (1)分析實驗結果m1+m2+m3=m4+ρV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那么測量結果為m4的測量對象是指試管質量和試管中的剩余固體質量和。(2) A.裝入藥品前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故A錯誤符合題意;B.組裝儀器時先下后上,所以先放酒精燈再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C.本實驗是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不能讓氣體逸出,所以導管口一有氣泡產生就收集氣體,故C錯誤符合題意;D.實驗結束,要等完全冷卻后,移動量筒使內外液面相平,讀數后再將導管移出,故選項操作合理,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C。(3)小李認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反應物中不含有硫元素,不能生成二氧化硫。27.(2025八下·義烏期中)CuSO4是化學實驗中常見的試劑。探究CuSO4溶液對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1)【實驗探究】甲同學按如表方案進行實驗。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步驟①木條不復燃; 步驟②產生氣泡,溶液變藍色; 步驟③ 。 硫酸銅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評價改進】大家認為甲同學的實驗結論不嚴謹。若要確定該實驗結論正確,還需證明硫酸銅的 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改變。(3)【繼續探究】乙同學重做了以下實驗,進而確認了甲同學的實驗結論。步驟一:稱量mg硫酸銅固體(白色)。步驟二:按照甲同學實驗步驟重新實驗。步驟三:將實驗后試管中的溶液蒸發、干燥得到白色固體,再稱其質量為 g,然后將此固體加入到5%的過氧化氫溶液中,仍然可以加速過氧化氫分解。(4)【拓展延伸】比較硫酸銅和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催化效果,實驗過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條件是____。(填字母序號)。A.溶液的起始溫度 B.催化劑的質量C.溶液的濃度 D.反應的起始時間【答案】(1)帶火星的木條復燃;2H2O22H2O+O2↑(2)質量和化學性質(3)m(4)D【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 (1)【實驗探究】根據實驗現象和氧氣具有助燃性,過氧化氫在CuSO4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分析;(2)【評價改進】根據催化劑的特點分析;(3)【繼續探究】步驟三:根據催化劑的特點分析;(4)【拓展延伸】根據控制變量方法分析。【解答】 (1)【實驗探究】由于加入CuSO4后產生氣泡,說明對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產生的氧氣具有助燃性,故步驟③的現象是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過氧化氫在CuSO4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2)【評價改進】根據催化劑的特點,除了反應速率改變了還要證明催化劑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所以若要確定該實驗結論正確,還需證明硫酸銅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改變。(3)【繼續探究】步驟三:根據催化劑的特點,可知,將實驗后試管中的溶液蒸發、干燥得到白色固體,再稱其質量為mg,然后將此固體加入到5%的過氧化氫溶液中,仍然可以加速過氧化氫分解。(4)【拓展延伸】根據控制變量方法可知,比較硫酸銅和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催化效果,實驗過程中需要控制的因素有溶液的起始溫,催化劑的質量,溶液的濃度;不需要控制的條件是反應起始時間。故選D。28.(2025八下·義烏期中)資料顯示,將新制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H2O2溶液,加熱到80℃時,才有較多氧氣產生。而相同質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劑,常溫下就會立即產生氧氣,反應速度快、所需時間短。(1)小科同學按圖甲裝置進行實驗,當試管中有大量氣泡出現時,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并未復燃。為此,他利用圖乙裝置收集氣體,再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那么圖甲實驗中帶火星木條未復燃的原因是 。除了圖乙的方法收集氧氣外,還可用 法收集。(2)小金同學利用催化劑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氣,圖丙是他設計的氣體發生裝置,請你指出一處錯誤: 。(3)兩位同學采用相同質量5%的H2O2溶液,圖丁虛線表示小科采用加熱分解制取氧氣的曲線,請你在該圖中用實線畫出小金利用催化劑制取氧氣的大致曲線(假定兩種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 。【答案】(1)加熱過氧化氫溶液的同時,溶液中水蒸氣隨氧氣一起逸出,氧氣的量較少;向上排空氣(2)長頸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3)【知識點】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據加熱溶液會產生大量水蒸氣,氧氣的收集方法分析;(2)根據有長頸漏斗的制氣裝置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分析;(3)根據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影響生成物質量分析。【解答】(1) 加熱過氧化氫溶液的同時,溶液中水蒸氣隨氧氣一起逸出,氧氣的量較少 ,所以帶火星木條未復燃,氧氣除排水法收集外,還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2)圖丙中長頸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錯誤;(3)催化劑可加快過氧化氫分解,但不改變產生氧氣質量,圖像為。故答案為:(1) 加熱過氧化氫溶液的同時,溶液中水蒸氣隨氧氣一起逸出,氧氣的量較少 ;向上排空氣;(2) 長頸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 ;(3)。29.(2025八下·義烏期中)《本草綱目》記載:“三七近時始出,南人軍中,用為金瘡要藥,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活性成分主要是三七素,又名田七氨酸(),回答下列問題:(1)一個田七氨酸分子中有 個原子。(2)田七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3)阿司匹林()也是常見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物。多少克田七氨酸與18克阿司匹林()中碳元素的質量相等?(列式計算)【答案】(1)20(2)176(3)解:設質量為x的田七氨酸與18克阿司匹林(C9H8O4)中碳元素的質量相等,x××100%=18g××100% ;解得: x=31.68g。【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在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2)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和;(3)元素質量=物質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以碳元素質量相等為等量關系列方程計算即可。【解答】(1)根據化學式可知,一個田七氨酸分子由5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5個氧原子和2個氮原子構成,因此一個田七氨酸分子中含有的原子總數為:5+8+5+2=20;(2)由田七氨酸(C5H8O5N2)的化學式可知,則田七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5+1×8+16×5+14×2=60+8+80+28=176。30.(2025八下·義烏期中)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31克置于干燥試管中,加熱到質量不再減少為止,冷卻后測得固體質量為21.4克。試計算:(1)能制得氧氣多少克?(2)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是多少克?(3)反應后剩余固體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答案】(1)解:待反應至不再有氣體生成后,制取氧氣的質量=31g﹣21.4g=9.6g。(2)解:設完全反應時消耗氯酸鉀的質量為x2KClO32KCl+3O2↑;解得:x=24.5g。(3)解:二氧化錳在剩余固體中的質量分數100%=30.4%。【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 (1)根據反應后固體減少質量為產生氧氣質量分析;(2)根據生成氧氣質量與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氯酸鉀質量分析;(3)反應前混合物質量減去氯酸鉀質量得到二氧化錳的質量,再與混合物的質量作比即可。31.(2025八下·義烏期中)把4g硫粉放在給定質量的氧氣中燃燒,有關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回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O2的質量(g) 3 4 6SO2的質量(g) 6 8 8(1)上述實驗中,第 次實驗中氧氣有剩余,剩余 克;(2)在這三次實驗中,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3)若該同學要進行第四次實驗,如果要將48克硫粉完全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克 若將生成的二氧化硫全部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需要10%的氫氧化鈉溶液多少克?(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答案】(1)三;2(2)都符合(3)解:①設生成二氧化硫的質量為x,S+O2SO2;解得: x=96g答:生成二氧化硫的質量為96g。②設吸收全部二氧化硫需要1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ySO2+2NaOH=Na2SO3+H2O64 8096g 10%y;解得: y=1200g。答:需要10%的氫氧化鈉溶液1200g。【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 根據第一次把4g硫粉放在3g氧氣中燃燒,生成6g二氧化硫;第二次把4g硫粉放在4g氧氣中燃燒,生成8g二氧化硫,說明第一次硫粉有剩余,第二次恰好完全反應,進行分析解答。(2)所有的化學反應都會遵循質量守恒定律;(3)①寫出硫和氧氣反應的方程式,根據硫的質量計算出反應生成二氧化硫的質量;②寫出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根據二氧化硫的質量計算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的溶液質量即可。【解答】(1) 第一次把4g硫粉放在3g氧氣中燃燒,生成6g二氧化硫;第二次把4g硫粉放在4g氧氣中燃燒,生成8g二氧化硫,說明第一次硫粉有剩余,第二次恰好完全反應,故第二次把4g硫粉放在6g氧氣中燃燒,也生成8g二氧化硫,是因為硫粉已完全反應,剩余的質量為6g-4g=2g。(2) 只要是發生化學變化,就符合質量守恒定律,所以三次實驗都符合質量守恒定律。32.(2025八下·義烏期中)在跨學科實踐課上,某小組同學開展了“空氣質量檢測儀”的項目化學習活動。下面是該小組同學交流的實踐過程,請幫助完成下列內容:【項目任務】制作一個簡易空氣質量檢測儀。【項目導引】資料顯示空氣質量等級是按照空氣質量指數K劃分的,如表所示。空氣質量指數K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空氣質量等級 優 良 輕微污染 輕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通過說明書獲悉,氣敏電阻R的阻值隨空氣質量指數K的關系如表所示:空氣質量指數K 50 100 150 200 250 300電阻值R/Ω 100 50 30 20 15 10【方案設計】小組同學經過一番討論和研究,設計如圖所示的空氣質量檢測儀的電路??刂齐娖髦卸ㄖ惦娮桦娫措妷篣恒為6V不變,用電流表示數表示對應空氣質量指數,電磁鐵中線圈的電阻不計;閉合開關S,當電流表示數為0.15A時.電路報警.此時電磁鐵把銜鐵B吸下來,工作電路凈化系統開始工作。【項目實施】(1)如圖,閉合開關S,電磁繼電器中電磁鐵M的上端為 (選填“N”或“S”)極,當空氣質量指數K值升高,電路中電流表的示數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計算:①當空氣質量指數K為50時,電阻R0兩端的電壓;②當電路報警時對應的空氣質量等級。(3)若想讓儀器檢測更加靈敏,使空氣質量指數K略低于“方案設計”中數值時電路就報警,請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① ;② 。【答案】(1)N;增大(2)解:①由表可知,當空氣質量指數K為50時,R=100Ω,則電路電流;則R0兩端的電壓U0=IR0=0.05A x20Ω=1V。②當電流表示數為0.15A時,電路報警,此時控制電路總電阻;則氣敏電阻的阻值R=R總-R0=40Ω-20Ω=20Ω,從表中可知當電阻是20Ω時,空氣質量指數K為200,則空氣質量等級屬于輕度污染。(3)減小R0;增大控制電路電壓U【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 (1)①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②根據表格數據確定氣敏電阻的阻值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分析電流表的示數變化;(2)①根據表格確定K為50時氣敏電阻的阻值,根據計算總電流,根據U0=IR0計算R0兩端的電壓即可;②當電流表的示數為0.15A,根據計算控制電路的總電阻,根據R=R總-R0計算氣敏電阻的阻值,最后根據表格確定空氣質量指數。(4)若想讓儀器檢測更加靈敏,使空氣質量指數K略低,可以增強電磁鐵的磁性。增強磁性的方法可以增大電流和增加線圈的匝數。【解答】(1)①根據圖片可知,線圈上電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時大拇指指向上端,則上端為電磁鐵的N極;②閉合開關S,當空氣質量指數值升高,氣敏電阻的阻值變小,控制電路中的電流增大,即電流表的示數增大。(3) 若想讓儀器檢測更加靈敏,使空氣質量指數K略低,可以增強電磁鐵的磁性,則可以增加線圈的匝數或者是增大電源電壓。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稠州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科學期中檢測卷(到第3章)(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稠州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科學期中檢測卷(到第3章)(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