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城區聯考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試卷(1-2章)1.(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蔬菜中,我們食用部分屬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的是,( ?。?br/>A.蘿卜 B.辣椒C.蓮藕 D.白菜2.(2025七下·余姚期中)物質的命名與化學式一致的是( ?。?br/>A.氯化鎂:MgCI2 B.硝酸鈉:NaNO,C.碳酸鉀:KCO, D.氫氧化鐵:Fe(OH)23.(2025七下·余姚期中)近日浙江省江山市科研人員在景區發現一景天科景天屬新種,命名為須女景天。其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纖細,花藥紅褐色。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花的主要結構是雌蕊和雄蕊B.能產生花粉的結構是雄蕊C.傳粉以后花粉能刺激柱頭萌發形成花粉管D.須女景天花中紅褐色花藥最后發育成果實4.(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各圖中●和〇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br/>A. B.C. D.5.(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關于細菌、真菌與人類生活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釀酒、做面包、蒸饅頭等離不開酵母菌B.制作豆醬、腐乳等食品離不開霉菌C.細菌能夠使食品腐敗、傷口化膿,所以細菌都是有害的D.細菌和真菌的主要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6.(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圖為大豆一生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⑤共同組成了胚B.⑥種子和⑦果皮組成了果實C.種子萌發時首先突破種皮的是①胚芽D.種子萌發初期的營養來自肥沃的土壤7.(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關于H2O2、H20、H2SO4三種物質共同點說法正確的是( )A.都有氫分子 B.都由離子組成C.都有硫原子 D.都有氧元素8.(2025七下·余姚期中)對 Mg和Mg2+認識正確的是 ( )A.Mg和Mg2+不是同一種元素 B.Mg和Mg2+化學性質不同C.Mg2+比Mg少兩個質子 D.Mg2+比Mg多兩個電子9.(2025七下·余姚期中)扭葉松屬于裸子植物(如圖),它的莖、葉中含有機物松脂,易燃燒。發生火災時,堅固而緊閉的松果將種子保護起來?;馂倪^后,松果崩裂開,種子撒播在滿是草木灰的土壤中,下列有關扭葉松說法正確的是( ?。?br/>A.扭葉松的種子由受精卵發育而來B.種子外部起保護作用的是果皮C.將種子保護起來是對環境的適應D.火災后的草木灰為種子萌發提供有機物10.(2025七下·余姚期中)關于下列符號或圖示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20表示2個氧原子B.3Na+表示鈉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C.表示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D.可知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g11.(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圖為植物繁殖的幾種方式,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r/>A.①是壓條,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快速培育植物新品種B.②是組織培養,具有繁殖速度快、經濟收益高等優點C.①②繁殖方式均為無性生殖D.以上兩種繁殖方式都能保留栽培植物的優良性狀12.(2025七下·余姚期中)青春期是兒童逐漸發育為成人的過渡時期,關下青春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青春期男孩和女孩開始出現第一性征的差異B.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的早2年左右C.青春期生長發育迅速,要保證營養全面、合理D.處于青春期的人大腦興奮性強,自我控制能力強13.(2025七下·余姚期中)X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3,Y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6,那么X、Y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br/>A.X3Y6 B.X6Y3 C.X2Y3 D.X3Y214.(2025七下·余姚期中)原子模型的演變反映了人類探索物質結構的漫長歷程。一些科學家提出的原子模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道爾頓系統地提出了原子論B.湯姆孫通過一系列實驗發現了電子C.盧瑟福進行了α粒子散射實驗D.盧瑟福的“核式結構模型”是迄今為止最完善的原子模型15.(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圖是大豆種子在萌發成幼苗的過程中,根據其幼苗細胞干重和鮮重的變化而繪制的兩條曲線(甲和乙),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br/>A.表示其幼苗細胞干重變化的曲線是甲B.曲線乙中a→c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過程中消耗了大量有機物C.曲線甲中a→b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從土壤中吸收大量有機物D.曲線乙中c點后曲線上升的原因是種子萌發從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細胞鮮重16.(2025七下·余姚期中)龍眼雞是昆蟲中的顏值擔當,其繁殖、生長發育與蟬相似。下列有關龍眼雞的表述正確的是( ?。?br/>A.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有性繁殖B.受精發育:體內受精,體外發育C.生長過程:受精卵→幼蟲→蛹→成蟲D.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17.(2025七下·余姚期中)沒食子酸(C7H6O5)又稱五倍子酸,可從五倍子等植物中獲得,并用于制藥。下列有關沒食子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沒食子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0gB.沒食子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8.9%C.沒食子酸中C、H、O元素質量比為42:3:40D.沒食子酸由7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18.(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圖是常見的四種微生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①與④都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都有成形細胞核B.花生保存不當常會發霉長“毛”,這是由②引起的C.③是多細胞真菌,部分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等D.④是單細胞真菌,生活中常被用于釀酒和發酵面包19.(2025七下·余姚期中)太空電解水的原理是利用電解技術將飛船廢水中的水分和氧氣分離出來,裝置如圖,供水膜能保證只有水分子通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通過供水膜得到的水為純凈物B.水中添加電解質能增強水的導電性C.氣體b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D.導管a、b產生的氣體體積之比約為1:220.(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數軸中描述的信息正確的是( )A.氮的化合價B.相對分子質量C.碳的化合價D.鐵的質量分數21.(2025七下·余姚期中)小科對有關:“人的生殖”知識作了如圖歸納。(1)圖中①、②分別代表的是 、 。(2)《西游記》中,孫悟空拔根毫毛,吹一口氣就變出了許多小孫悟空,就像克隆一樣,這是 生殖。人參果開花后,還要經過 、受精兩個生理過程,才能結出果實和種子,人參果的食用部分是由 發育而來的。22.(2025七下·余姚期中)根據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1)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ㄌ钭帜?,下同)。(2)屬于陰離子的是 ,A粒子所屬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3)B和E兩種原子的 相同,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4)請寫出僅由BC兩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 (填化學式)。23.(2025七下·余姚期中)我們通常說的“棉花”不是花,而是棉籽表皮長出的絨毛。如圖所示為新疆長絨棉,它具有纖維柔長、整齊度佳、強度高等優良性狀,被譽為“棉中極品”。請回答下列問題:(1)棉籽是棉花的種子,它由 發育而成的;(2)嫦娥四號到達月球后,搭載的棉花種子長出了嫩芽,這標志著人類在月球上完成了首次生物實驗。棉花的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3)棉鈴蟲是棉花成長過程中常見的害蟲,它的卵孵化后,必須經過幼蟲、 和成蟲三個階段,這種變態發育叫做完全變態發育。成蟲和幼蟲在 發生了很大的改變。24.(2025七下·余姚期中)已知一個A原子的質量為mkg,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nkg,A原子的核外有a個電子。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A原子所含的中子數 。25.(2025七下·余姚期中)每年4~5月份是月季花最繁盛時節,目前月季的繁殖主要是靠扦插。某科學興趣小組探究“影響月季捍插成活因素”的實驗。環境條件是:15℃~25℃,散射光照,培養時間3周。請回答:分組 扦插土壤 環境相對濕度(%) 插條選擇 成活率(%)第一組 不消毒 50-85 嫩枝 47第二組 消毒 20-30 嫩枝 23第三組 消毒 50-85 老枝 10第四組 消毒 50-85 嫩枝 92(1)四組實驗中每組選取100根捍插枝條的原因是 。(2)扦插這種繁殖方式的優勢是 。(3)實驗中將捍插的枝條下端剪成斜面的目的是 。(4)對照第一組和第四組可以探究 對捍插成活率的影響。(5)如果要探究環境相對濕度對捍插成活率的影響,科學興趣小組能否選擇第一組和第二組進行對照,請說明理由 。26.(2025七下·余姚期中)請完成以下探究:(1)蘋果廣受大家喜愛,蘋果含較多的鉀、鈣、鐵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其中“鉀、鈣、鐵”指的是____(填字母)。A.元素 B.單質 C.離子(2)阿柯同學發現將蘋果切開不久,果肉上就會產生一層咖啡色的物質,像是生了“銹”一樣。阿柯和學習小組的同學一起對此進行了探究。【提出問題】切開的蘋果“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 【查閱資料】已知蘋果“生銹”是果肉里的物質(酚和酶)與空氣中的一種物質發生反應,生成咖啡色的物質。【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猜想二: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氮氣作用而“生銹”;猜想三: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銹”;猜想四: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并且蘋果“生銹”的速度還可能與溫度有關。【實驗探究】針對以上猜想,阿柯和小組同學設計了下面表格中的實驗,并進行驗證。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1 將一小塊蘋果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 蘋果肉變色 2 將一小塊蘋果放入盛有氮氣的集氣瓶中 蘋果肉不變色 猜想二不成立3 將一小塊蘋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 蘋果肉不變色 猜想三不成立4 溫度高的先變色 溫度越高 (3)【得出結論】新鮮的蘋果切開后因亞鐵離子(化學符號是 ?。┰诳諝庵邪l生氧化反應,生成了褐色的物質,這種變化叫做褐變。(4)【實際應用】根據上述結論,要防止果汁褐變,果品加工廠加工和保存果汁時可采取的措施是 ?。ㄌ钭帜?,可多選)。A.生產過程保持充分通風B.產品采用真空包裝C.使用慢速磨汁機(減少研磨產熱)D.低溫保存27.(2025七下·余姚期中)Ⅰ.科學社團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水的組成。請回答下列問題。(1)A管中產生的氣體和B管中產生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拔下注射器,收集B管中的氣體,在使用前一定要 ,防止使用時發生爆炸。(2)檢驗A管中氣體的方法 。(3)寫出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 。(4)Ⅱ.實驗過程中。同學們發現電解純水速率較慢。查閱資料獲知。調節電壓或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都會改變電解速率。于是他進行了多次實驗,將實驗數據取平均值。記錄如表。(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每次實驗收集10mL氧氣)反應時間 電壓6V 9V 12V氫氧化鈉溶液濃度 5% 26分26秒 12分14秒 7分30秒10% 17分8秒 9分26秒 6分22秒實驗時不選擇6V電壓下實驗的理由 ??;電壓9V,氫氧化鈉濃度15%的條件下,如果要收集10mL氧氣需要的時間應該 9分26秒(填“大于”或“小于”)。28.(2025七下·余姚期中) 如圖所示為玉米種子的結構。據圖回答:(1)胚實際上就是幼小的生命體,圖中構成胚的是 (選填標號), 在玉米的發過程中, 圖中④發育成 (2)玉米種子中的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 (選填標號)所示的結構中。(3)取一粒浸軟的玉米種子用刀片從中央縱向剖開后,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結果只有胚乳被染成藍色,如果整個剖面都被染成藍色,該玉米種子還能萌發成玉米幼苗嗎? 29.(2025七下·余姚期中)化學家蒂姆理查德將分子結構簡式像小狗的某有機物(如圖所示)取名為“小狗烯”(化學式為C26H26)。請計算:(1)“小狗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是 ?。ㄌ钭詈喺麛当龋?。(3)16.9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多少克 (寫出計算過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被子植物通常稱為綠色開花植物,常見的綠色開花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莖、葉與植物體生長過程中的營養物質的吸收,有機物的制造有關,利于植株的生長,稱作營養器官,花、果實和種子與植物的繁衍有關,稱作生殖器官。【解答】 A.蘿卜我們吃的是根,屬于營養器官,故A錯誤;B.辣椒是果實,屬于生殖器官,故B正確;C.蓮藕我們吃的是莖,屬于營養器官,故C錯誤;D.白菜我們吃的是葉,屬于營養器官,故D錯誤。故選B。2.【答案】A【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 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一般規律:金屬在前,非金屬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個數不能漏,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化合價數值約到最簡交叉寫在元素右下角。【解答】 A.氯化鎂中鎂元素顯+2價,氯元素顯-1價,其化學式為MgCl2,故A正確;B.硝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硝酸根顯-1價,其化學式為NaNO3,故B錯誤;C.碳酸鉀中鉀元素顯+1價,碳酸根顯-2價,其化學式為K2CO3,故C錯誤;D.氫氧化鐵中鐵元素顯+3價,氫氧根顯-1價,其化學式為Fe(OH)3,故D錯誤。故選A。3.【答案】D【知識點】花的結構【解析】【分析】 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解答】 A.雄蕊的花藥中含有許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的關系,是花的主要結構,故A正確不合題意;B.雄蕊包括花藥和花絲,花藥中含有花粉,故B正確不合題意;C.傳粉是指雄蕊花藥中的成熟花粉粒傳送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花粉粒到達柱頭后,在柱頭黏液的刺激下萌發形成花粉管,故C正確不合題意;D.受精完成后,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4.【答案】A【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解答】A中只有一種分子,則為純凈物。分子由不同原子構成,則為化合物,故A符合題意;B中只有一種原子,則為純凈物,且為單質,故B不合題意;C中只有一種分子,為純凈物。分子由一種原子構成,則為單質,故C不合題意;D中有兩種分子,為混合物,故D不合題意。故選A。5.【答案】C【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細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微生物的發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如蒸饅頭、做面包、釀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以及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等,據此作答。【解答】A、做饅頭或面包時,經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饅頭或面包暄軟多孔;釀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發酵分解葡萄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題意。B、微生物的發酵技術在食品、藥品的制作中應用廣泛,如制作豆醬、腐乳等食品離不開霉菌,不符合題意。C、有的細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體致病,使物質腐爛變質,但大部分細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凈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體可以使人或動物得病,有些噬菌體則是有益的,噬菌體又叫細菌病毒,它可以作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藥,例如燒傷病人在患處涂抹綠濃桿菌噬菌體稀釋液 它可以吞噬細菌??梢婎}中的敘述是錯誤的。符合題意。D、細菌的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未成形的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和一些附屬結構如鞭毛和莢膜等,真菌有單細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細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和液泡,所以二者在形態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6.【答案】B【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 子萌發是指種子從吸脹作用開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過程和形態發生過程。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種子萌發時,首先是吸水。種子浸水后使種皮膨脹、軟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過種皮進入種子內部,同時二氧化碳透過種皮排出,里面的物理狀態發生變化;其次是空氣,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只有種子不斷地進行呼吸,得到能量,才能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最后是溫度,溫度過低,呼吸作用受到抑制,種子內部營養物質的分解和其它一系列生理活動,都需要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的。【解答】A. ①胚軸②胚芽③胚根④子葉共同組成了胚 ,A錯誤;B. ⑥種子和⑦果皮組成了果實 ,B正確C. 種子萌發時首先突破種皮的是③胚根,C錯誤;D. 種子萌發初期的營養來自子葉,D錯誤;故答案為:B7.【答案】D【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確定三種物質的構成,然后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解答】根據化學式 H2O2、H2O、H2SO4可知,它們都不含氫分子,故A錯誤;H2O2、H2O中不含離子,故B錯誤;H2O2、H2O中不含硫原子,故C錯誤;根據化學式 H2O2、H2O、H2SO4可知,三者都含氧元素,故D正確。故選D。8.【答案】B【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鎂原子和鎂離子的轉化分析判斷有關的說法。【解答】 鎂原子失去兩個電子形成了鎂離子。A、Mg和Mg2+的質子數相同,屬于一種元素,故A錯誤;B、Mg和Mg2+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化學性質不同,故B正確;C、Mg比Mg2+的質子數相同,故C錯誤。D、鎂原子失去兩個電子形成了鎂離子,所以Mg2+比Mg少兩個電子,故D錯誤;故選:B。9.【答案】C【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種子植物可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其外層沒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種子的外層有果皮包被。【解答】A:扭葉松的種子由胚珠發育而來的,受精卵發育成胚,A錯誤;B:扭葉松是裸子植物,種子是裸露的,外面沒有果皮包被,B錯誤;C:堅固而緊閉的松果將種子保護起來,體現了生物對對環境的適應,C正確;D:火災后的草木灰(無機鹽)為種子萌發提供無機物,D錯誤。故選:C。10.【答案】A【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相對原子質量;常見元素與原子團的化合價【解析】【分析】A. 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B.標在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標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個數;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根據標在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值;C.根據原子結構圖的含義判斷;D.相對原子質量沒有單位。【解答】 A.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因此2O表示2個氧原子,故A正確;B.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寫在元素符號正上方,先寫正負號,后寫數字,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因此3Na+表示3個鈉離子,故B錯誤;C.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因此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故C錯誤;D.在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格中最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單位為“1”,省略不寫,由圖示可知,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故D錯誤。故選A。11.【答案】A【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種子繁殖后代。無性生殖是指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組織培養等。圖中①是壓條,②是組織培養。【解答】A:①是壓條,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能保留母體的優良性狀,不能在較短時間內快速培育出植物新品種,A錯誤。B:②是組織培養,組織培養是指在無菌的條件下,將植物的莖尖、莖段和葉片等切成小塊,培養在特制的培養基上,通過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漸發育成完整的植物體的技術。利用組織培養這種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個體,具有繁殖速度快、經濟收益高等優點,B正確。CD:圖中①壓條和②組織培養都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都能保留栽培植物的優良性狀,CD正確。故選:A。12.【答案】C【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其次是體重增加,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內臟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其次性發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現第二性征。【解答】A. 青春期男孩和女孩開始出現第二性征的差異 ,A錯誤。B. 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的晚2年左右,B錯誤;C.青春期的人體形態發育的顯著特點是身高突增和體重增加, 要保證營養全面、合理 ,C正確。D.青春期大腦調節功能已經完善,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較弱,D錯誤。故答案為:C。13.【答案】C【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 根據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的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進行解答。【解答】 根據X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3,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形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在化合物中顯+3價,Y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6,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形成8個電子穩定結構,形成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在化合物中顯-2價,則X、Y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X2Y3。故選C。14.【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根據有關原子結構的科學發展史分析判斷。【解答】 A.道爾頓在19世紀初系統地提出了原子論,認為物質由不可分割的小顆?!訕嫵?,故A正確不合題意;B.湯姆孫在1897年通過研究陰極射線,發現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有復雜結構的,故B正確不合題意;C.盧瑟福在1909年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實驗,通過這個實驗他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故C正確不合題意;D.雖然盧瑟福的核式結構模型成功解釋了α粒子散射實驗,并指出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在很小的核上,電子在核外運動,但這個模型并不能解釋原子的穩定性以及原子光譜的分立性。后來的量子力學模型,特別是玻爾的原子模型以及更完善的量子力學描述,才能更好地解釋這些現象,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5.【答案】B【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 綠色植物在光下既能進行光合作用,又能進行呼吸作用,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反的兩個生理過程。【解答】 A、大豆在萌發過程中,由于不斷地吸水,因此其鮮重是不斷增加的,所以曲線甲是表示種子萌發的鮮重;曲線乙是表示種子干重變化,故A錯誤。B.由于大豆幼苗還沒長出葉前,植株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機物,因此從a點到c點有機物是減少的,即干重下降,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機物,故B正確;C.曲線甲中a→b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因此其鮮重是不斷增加,故C錯誤;D.大豆幼苗長出葉,就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萌發的種子一直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從c點開始光合作用的強度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機物開始積累,干重增加,故D錯誤。故選B。16.【答案】B【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解析】【分析】(1)昆蟲的發育方式包括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發育過程是: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發育過程是: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2)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解答】A:龍眼雞屬于節肢動物的昆蟲綱,是通過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而不是分裂繁殖,A錯誤。B:龍眼雞的受精過程是在雌蟲體內進行的,但其發育是在體外完成的,即雌蟲將受精卵產在樹干上,卵在外部環境中孵化成幼蟲,B正確。C:蝗蟲的生長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龍眼雞生長過程與蝗蟲相似。因此龍眼雞的生長過程包括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但沒有蛹階段。它們直接從幼蟲發育成成蟲,C錯誤。D:動物題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比植物體多了系統,D錯誤。故選:B。17.【答案】C【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A.根據相對分子質量進行分析;B.根據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C.根據元素質量比進行分析;D.根據沒食子酸的化學式進行分析。【解答】 A.沒食子酸的相對分子質量=12×7+1×6+16×5=170,沒有g,故A錯誤;B.沒食子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故B錯誤;C.沒食子酸中C、H、O元素質量比為(12×7):(1×6):(16×5)=42:3:40,故C正確;D.1個沒食子酸分子由7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故D錯誤。故選C。18.【答案】A【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解答】A、①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兩者都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A錯誤。B、花生富含有機物,水分充足時,使其發霉,是由②霉菌等多細胞真菌引起的,B正確。C、③蘑菇屬于多細胞真菌,如香菇,C正確。D、④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D正確。故答案為: A。19.【答案】D【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A.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混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B.水中自由移動的電荷可以幫助水導電;C.氧氣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D.根據水的電解實驗中的現象判斷。【解答】A .根據題意可知,通過供水膜得到的水只有水分子通過,為純凈物,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 .純水為絕緣體不能導電,而水中添加電解質能增強水的導電性,有利于電解,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 .水通電時,負極產生氫氣,正極產生氧氣,那么氣體b是是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 .水通電時,導管 a 連接電源負極產生的是氫氣,導管 b 連接電源正極產生的是氧氣,氣體體積之比約為 2∶1,不是 1∶2,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0.【答案】A【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N元素可以呈現多種化合價。【解答】A.氮元素多種化合價在數軸上,A正確;B.氧氣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空氣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B錯誤;C.第二種物質碳元素化合價為+2價,.第三種物質碳元素化合價為+1價,C錯誤;D.第一種物質鐵的質量分數大于第二種物質鐵的質量分數,D錯誤;故答案為:A。21.【答案】(1)卵巢;受精(2)無性;傳粉;子房壁【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1)根據人體生殖和發育的知識解答;(2) ①無性生殖是不經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②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解答】(1)圖中①為卵巢產生卵細胞,和精子在輸卵管內受精②后變成受精卵,然后在子宮內變成胚胎,發育成胎兒;(2)①孫悟空’拔根毫毛,吹一口氣就變出了許多小孫悟空,這是一種生殖,就像動物克隆一樣,克隆屬于無性生殖。②人參果開花后,還要經過傳粉、受精兩個生理過程,才能結出果實和種子。人參果的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來的,里面的種子由胚珠發育而來。22.【答案】(1)BD(2)D;三(3)最外層電子數(4)MgF2【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 (1)根據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當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進行分析解答。(4)根據B的質子數為9,為氟元素,C的質子數為12,為鎂元素,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BD的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2)D的質子數=9,核外電子數=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A粒子是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則在元素周期表中,該元素位于第三周期。(3)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B和E兩種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4)B的質子數為9,為氟元素,氟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形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在化合物中顯-1價;C的質子數為12,為鎂元素,鎂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在化合物中顯+2價,則B、C兩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F2。23.【答案】(1)胚珠(2)有性生殖(3)蛹;生活方式和形態結構【知識點】種子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昆蟲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1)受精完成后,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2)生殖過程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3)昆蟲的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且幼蟲與成蟲差別不明顯,這樣的發育方式叫做完全變態發育。【解答】 (1)棉籽是棉花的種子,它由胚珠發育而成的。(2)開花到果實和種子形成,必須經過的兩個重要的生理過程是成分和受精,所以棉花的這種用種子繁殖的方式屬于有性生殖。(3)棉鈴蟲的卵孵化后,必須經過幼蟲、蛹和成蟲三個階段,這種變態發育叫做完全變態發育。成蟲和幼蟲在生活方式和形態結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24.【答案】;【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 根據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結合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一個A原子的質量為mkg,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nkg,則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原子的核外有a個電子,根據“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可知,則A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a;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可知,A原子的中子數是。25.【答案】(1)減小實驗的偶然性(2)繁殖速度快(3)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促進成活(4)扦插土壤消毒(5)不能,變量不唯一【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1)在科學探究中,需要選擇盡量多的樣本,這樣得出的結論會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2)根據無性生殖的優點解答;(3)接觸面積大,則吸收水分多,容易成活;(4)根據報告確定第一組和第四組哪個因素不同即可;(5)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解答。【解答】 (1)扦插數為100根/組的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的影響,減小誤差。(2) 扦插這種繁殖方式的優勢是:繁殖速度快;(3)處理插條時,枝條的形態學上端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這樣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促進成活,每一枝條留3-4個芽,所選枝條的芽數盡量一樣多。(4)第一組和第四組實驗除了扦插土壤是否消毒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變量為扦插土壤是否消毒,故對照第一組和第四組可以探究扦插土壤消毒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5)如果要探究環境相對濕度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實驗變量應該為環境相對濕度。但第一組和第二組有兩個變量:環境相對濕度和扦插土壤是否消毒,變量不唯一,因此不能構成對照實驗。26.【答案】(1)A(2)猜想一成立;將相同大小的兩塊蘋果,分別放入相同條件、溫度不同的兩個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蘋果“生銹”速度越快(3)Fe2+(4)B,C,D【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統稱;(2)【實驗探究】步驟1,根據實驗現象推測結論。步驟4,要探究蘋果“生銹”速度與溫度的關系,需要設置不同溫度的對比實驗??蓪⑾嗤笮〉奶O果肉分別放在不同溫度環境下,觀察變色情況。(3)【得出結論】根據離子符號的書寫規則書寫亞鐵離子。(4)【實際應用】依據實驗結論,蘋果褐變與氧氣和溫度有關。防止果汁褐變的措施應圍繞隔絕氧氣和控制溫度展開,分析每個選項是否能達到相應目的。【解答】 (1)在蘋果中,這些物質包含在各種復雜的化合物中,以元素的形式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這里的“鉀、鈣、鐵”是元素。故選A。(2)【實驗探究】步驟1,將一小塊蘋果肉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蘋果肉變色,說明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猜想1成立。步驟2,將兩塊相同大小且新鮮切開的蘋果肉,分別放入兩個相同的集氣瓶中,向兩個集氣瓶中均通入氧氣,然后將一個集氣瓶放在常溫環境下(如 20℃左右),另一個放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下(如 35℃左右,具體溫度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但要有明顯溫差),觀察蘋果肉的變色情況。通過這樣的實驗設計,對比不同溫度下蘋果肉變色的時間,若溫度高的先變色,就可以得出溫度越高,蘋果“生銹”速度越快的結論。這樣設置對比實驗,能直觀地探究溫度對蘋果“生銹”速度的影響。根據“溫度高的先變色”可知,溫度越高,蘋果“生銹”速度越快。(3)【得出結論】在書寫離子符號時,先寫出元素符號,然后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標明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和電性,亞鐵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所以表示為Fe2+。(4)【實際應用】A.生產過程保持充分通風會增加果汁與氧氣的接觸機會,加速褐變,故A錯誤;B.產品采用真空包裝可以隔絕氧氣,阻止果肉里的物質與氧氣發生反應,從而防止果汁褐變,故B正確;C.使用慢速磨汁機減少研磨產熱,降低了溫度。根據實驗結論,溫度降低可減緩蘋果“生銹”速度,所以能防止果汁褐變,故C正確;D.低溫保存同樣可降低反應速率,減緩蘋果“生銹”速度,進而防止果汁褐變。低溫環境下,化學反應速率通常會減慢,褐變反應也不例外,故D正確。故選BCD。27.【答案】(1)1:2;驗純(2)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A管,觀察實驗現象(3)(4)反應速率太慢;小于【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電解水時,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生成氧氣、氫氣的體積比為1:2,根據使用氫氣前必須進行驗純操作 來分析解答;(2)根據氧氣的檢驗方法解答;(3)根據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來分析解答;(4)根據氫氧化鈉濃度一定時,6V電壓下實驗反應速率太慢來分析解答;根據當電壓一定時,氫氧化鈉濃度越大,收集10mL氧氣的時間越短來分析解答。【解答】 (1)電解水實驗中,正極(A)產生氧氣、負極(B)產生氫氣,生成氧氣、氫氣的體積比為1:2,負極(B)產生氫氣,使用氫氣前必須進行驗純操作 ;(2)A管中為氧氣,則檢驗A管氣體的方法為: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A管,觀察實驗現象;(3)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4)由表中數據知,當氫氧化鈉濃度一定時,6V電壓下實驗反應速率太慢,所以不選擇6V電壓下進行實驗,由表中數據知,當電壓一定時,氫氧化鈉濃度越大,收集10mL氧氣的時間越短,說明電解速率越快,則在電壓9V,氫氧化鈉濃度15%的條件下,如果要收集10mL氧氣需要的時間應該小于9分26秒。28.【答案】(1)③④⑤⑥;莖和葉(2)②(3)不能【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解析】【分析】雙子葉種子和單子葉種子的異同: 相同點 不同點菜豆種子 都有種皮和胚 只有種皮,子葉兩片,無胚乳,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里玉米種子 胚都由胚根、胚軸、胚芽和子葉構成 種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葉一片,有胚乳,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里【解答】 (1)玉米種子由①種皮、胚和②胚乳三部分組成,胚由③子葉、④胚芽、⑤胚軸、⑥胚根組成,在種子的萌發過程中,胚根生長最快,發育成植物體的根,隨后胚軸伸長,胚芽突破種皮背地生長,發育成莖和葉。通過這個過程,種子的胚就發育成了幼苗。(2)玉米種子的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②胚乳中。(3)玉米種子中儲存營養物質的結構是胚乳,所以在玉米種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藍色的是胚乳,也證明胚乳中含有豐富的淀粉,如果整個剖面都被染成藍色,該玉米種子不能萌發成玉米幼苗,因為種子的胚是發育成幼苗的結構,胚和種皮中不含淀粉。29.【答案】(1)338(2)12:1(3)解:16.9g“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質量為。答:16.9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15.6g。【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2)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化合物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解答】 (1)根據化學式 C26H26 可知,該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26+1×26=338。(2) 根據化學式C26H26 可知,“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26):(1×26)=12:1。1 / 1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城區聯考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試卷(1-2章)1.(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蔬菜中,我們食用部分屬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的是,( ?。?br/>A.蘿卜 B.辣椒C.蓮藕 D.白菜【答案】B【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被子植物通常稱為綠色開花植物,常見的綠色開花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莖、葉與植物體生長過程中的營養物質的吸收,有機物的制造有關,利于植株的生長,稱作營養器官,花、果實和種子與植物的繁衍有關,稱作生殖器官。【解答】 A.蘿卜我們吃的是根,屬于營養器官,故A錯誤;B.辣椒是果實,屬于生殖器官,故B正確;C.蓮藕我們吃的是莖,屬于營養器官,故C錯誤;D.白菜我們吃的是葉,屬于營養器官,故D錯誤。故選B。2.(2025七下·余姚期中)物質的命名與化學式一致的是( ?。?br/>A.氯化鎂:MgCI2 B.硝酸鈉:NaNO,C.碳酸鉀:KCO, D.氫氧化鐵:Fe(OH)2【答案】A【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 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一般規律:金屬在前,非金屬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個數不能漏,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化合價數值約到最簡交叉寫在元素右下角。【解答】 A.氯化鎂中鎂元素顯+2價,氯元素顯-1價,其化學式為MgCl2,故A正確;B.硝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硝酸根顯-1價,其化學式為NaNO3,故B錯誤;C.碳酸鉀中鉀元素顯+1價,碳酸根顯-2價,其化學式為K2CO3,故C錯誤;D.氫氧化鐵中鐵元素顯+3價,氫氧根顯-1價,其化學式為Fe(OH)3,故D錯誤。故選A。3.(2025七下·余姚期中)近日浙江省江山市科研人員在景區發現一景天科景天屬新種,命名為須女景天。其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纖細,花藥紅褐色。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花的主要結構是雌蕊和雄蕊B.能產生花粉的結構是雄蕊C.傳粉以后花粉能刺激柱頭萌發形成花粉管D.須女景天花中紅褐色花藥最后發育成果實【答案】D【知識點】花的結構【解析】【分析】 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解答】 A.雄蕊的花藥中含有許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的關系,是花的主要結構,故A正確不合題意;B.雄蕊包括花藥和花絲,花藥中含有花粉,故B正確不合題意;C.傳粉是指雄蕊花藥中的成熟花粉粒傳送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ǚ哿5竭_柱頭后,在柱頭黏液的刺激下萌發形成花粉管,故C正確不合題意;D.受精完成后,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4.(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各圖中●和〇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解答】A中只有一種分子,則為純凈物。分子由不同原子構成,則為化合物,故A符合題意;B中只有一種原子,則為純凈物,且為單質,故B不合題意;C中只有一種分子,為純凈物。分子由一種原子構成,則為單質,故C不合題意;D中有兩種分子,為混合物,故D不合題意。故選A。5.(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關于細菌、真菌與人類生活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釀酒、做面包、蒸饅頭等離不開酵母菌B.制作豆醬、腐乳等食品離不開霉菌C.細菌能夠使食品腐敗、傷口化膿,所以細菌都是有害的D.細菌和真菌的主要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答案】C【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細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微生物的發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如蒸饅頭、做面包、釀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以及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等,據此作答。【解答】A、做饅頭或面包時,經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饅頭或面包暄軟多孔;釀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發酵分解葡萄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題意。B、微生物的發酵技術在食品、藥品的制作中應用廣泛,如制作豆醬、腐乳等食品離不開霉菌,不符合題意。C、有的細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體致病,使物質腐爛變質,但大部分細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凈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體可以使人或動物得病,有些噬菌體則是有益的,噬菌體又叫細菌病毒,它可以作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藥,例如燒傷病人在患處涂抹綠濃桿菌噬菌體稀釋液 它可以吞噬細菌。可見題中的敘述是錯誤的。符合題意。D、細菌的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未成形的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和一些附屬結構如鞭毛和莢膜等,真菌有單細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細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和液泡,所以二者在形態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6.(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圖為大豆一生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①②③④⑤共同組成了胚B.⑥種子和⑦果皮組成了果實C.種子萌發時首先突破種皮的是①胚芽D.種子萌發初期的營養來自肥沃的土壤【答案】B【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 子萌發是指種子從吸脹作用開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過程和形態發生過程。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種子萌發時,首先是吸水。種子浸水后使種皮膨脹、軟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過種皮進入種子內部,同時二氧化碳透過種皮排出,里面的物理狀態發生變化;其次是空氣,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只有種子不斷地進行呼吸,得到能量,才能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最后是溫度,溫度過低,呼吸作用受到抑制,種子內部營養物質的分解和其它一系列生理活動,都需要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的。【解答】A. ①胚軸②胚芽③胚根④子葉共同組成了胚 ,A錯誤;B. ⑥種子和⑦果皮組成了果實 ,B正確C. 種子萌發時首先突破種皮的是③胚根,C錯誤;D. 種子萌發初期的營養來自子葉,D錯誤;故答案為:B7.(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關于H2O2、H20、H2SO4三種物質共同點說法正確的是( ?。?br/>A.都有氫分子 B.都由離子組成C.都有硫原子 D.都有氧元素【答案】D【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確定三種物質的構成,然后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解答】根據化學式 H2O2、H2O、H2SO4可知,它們都不含氫分子,故A錯誤;H2O2、H2O中不含離子,故B錯誤;H2O2、H2O中不含硫原子,故C錯誤;根據化學式 H2O2、H2O、H2SO4可知,三者都含氧元素,故D正確。故選D。8.(2025七下·余姚期中)對 Mg和Mg2+認識正確的是 ( )A.Mg和Mg2+不是同一種元素 B.Mg和Mg2+化學性質不同C.Mg2+比Mg少兩個質子 D.Mg2+比Mg多兩個電子【答案】B【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鎂原子和鎂離子的轉化分析判斷有關的說法。【解答】 鎂原子失去兩個電子形成了鎂離子。A、Mg和Mg2+的質子數相同,屬于一種元素,故A錯誤;B、Mg和Mg2+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化學性質不同,故B正確;C、Mg比Mg2+的質子數相同,故C錯誤。D、鎂原子失去兩個電子形成了鎂離子,所以Mg2+比Mg少兩個電子,故D錯誤;故選:B。9.(2025七下·余姚期中)扭葉松屬于裸子植物(如圖),它的莖、葉中含有機物松脂,易燃燒。發生火災時,堅固而緊閉的松果將種子保護起來。火災過后,松果崩裂開,種子撒播在滿是草木灰的土壤中,下列有關扭葉松說法正確的是( ?。?br/>A.扭葉松的種子由受精卵發育而來B.種子外部起保護作用的是果皮C.將種子保護起來是對環境的適應D.火災后的草木灰為種子萌發提供有機物【答案】C【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種子植物可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其外層沒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種子的外層有果皮包被。【解答】A:扭葉松的種子由胚珠發育而來的,受精卵發育成胚,A錯誤;B:扭葉松是裸子植物,種子是裸露的,外面沒有果皮包被,B錯誤;C:堅固而緊閉的松果將種子保護起來,體現了生物對對環境的適應,C正確;D:火災后的草木灰(無機鹽)為種子萌發提供無機物,D錯誤。故選:C。10.(2025七下·余姚期中)關于下列符號或圖示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20表示2個氧原子B.3Na+表示鈉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C.表示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D.可知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g【答案】A【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相對原子質量;常見元素與原子團的化合價【解析】【分析】A. 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B.標在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標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個數;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根據標在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值;C.根據原子結構圖的含義判斷;D.相對原子質量沒有單位。【解答】 A.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因此2O表示2個氧原子,故A正確;B.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寫在元素符號正上方,先寫正負號,后寫數字,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因此3Na+表示3個鈉離子,故B錯誤;C.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因此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故C錯誤;D.在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格中最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單位為“1”,省略不寫,由圖示可知,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故D錯誤。故選A。11.(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圖為植物繁殖的幾種方式,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r/>A.①是壓條,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快速培育植物新品種B.②是組織培養,具有繁殖速度快、經濟收益高等優點C.①②繁殖方式均為無性生殖D.以上兩種繁殖方式都能保留栽培植物的優良性狀【答案】A【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種子繁殖后代。無性生殖是指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組織培養等。圖中①是壓條,②是組織培養。【解答】A:①是壓條,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能保留母體的優良性狀,不能在較短時間內快速培育出植物新品種,A錯誤。B:②是組織培養,組織培養是指在無菌的條件下,將植物的莖尖、莖段和葉片等切成小塊,培養在特制的培養基上,通過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漸發育成完整的植物體的技術。利用組織培養這種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個體,具有繁殖速度快、經濟收益高等優點,B正確。CD:圖中①壓條和②組織培養都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都能保留栽培植物的優良性狀,CD正確。故選:A。12.(2025七下·余姚期中)青春期是兒童逐漸發育為成人的過渡時期,關下青春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青春期男孩和女孩開始出現第一性征的差異B.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的早2年左右C.青春期生長發育迅速,要保證營養全面、合理D.處于青春期的人大腦興奮性強,自我控制能力強【答案】C【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其次是體重增加,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內臟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其次性發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現第二性征。【解答】A. 青春期男孩和女孩開始出現第二性征的差異 ,A錯誤。B. 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的晚2年左右,B錯誤;C.青春期的人體形態發育的顯著特點是身高突增和體重增加, 要保證營養全面、合理 ,C正確。D.青春期大腦調節功能已經完善,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較弱,D錯誤。故答案為:C。13.(2025七下·余姚期中)X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3,Y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6,那么X、Y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br/>A.X3Y6 B.X6Y3 C.X2Y3 D.X3Y2【答案】C【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 根據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的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進行解答。【解答】 根據X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3,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形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在化合物中顯+3價,Y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6,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形成8個電子穩定結構,形成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在化合物中顯-2價,則X、Y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X2Y3。故選C。14.(2025七下·余姚期中)原子模型的演變反映了人類探索物質結構的漫長歷程。一些科學家提出的原子模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道爾頓系統地提出了原子論B.湯姆孫通過一系列實驗發現了電子C.盧瑟福進行了α粒子散射實驗D.盧瑟福的“核式結構模型”是迄今為止最完善的原子模型【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根據有關原子結構的科學發展史分析判斷。【解答】 A.道爾頓在19世紀初系統地提出了原子論,認為物質由不可分割的小顆粒——原子構成,故A正確不合題意;B.湯姆孫在1897年通過研究陰極射線,發現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有復雜結構的,故B正確不合題意;C.盧瑟福在1909年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實驗,通過這個實驗他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故C正確不合題意;D.雖然盧瑟福的核式結構模型成功解釋了α粒子散射實驗,并指出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在很小的核上,電子在核外運動,但這個模型并不能解釋原子的穩定性以及原子光譜的分立性。后來的量子力學模型,特別是玻爾的原子模型以及更完善的量子力學描述,才能更好地解釋這些現象,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5.(2025七下·余姚期中)如圖是大豆種子在萌發成幼苗的過程中,根據其幼苗細胞干重和鮮重的變化而繪制的兩條曲線(甲和乙),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br/>A.表示其幼苗細胞干重變化的曲線是甲B.曲線乙中a→c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過程中消耗了大量有機物C.曲線甲中a→b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從土壤中吸收大量有機物D.曲線乙中c點后曲線上升的原因是種子萌發從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細胞鮮重【答案】B【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 綠色植物在光下既能進行光合作用,又能進行呼吸作用,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反的兩個生理過程。【解答】 A、大豆在萌發過程中,由于不斷地吸水,因此其鮮重是不斷增加的,所以曲線甲是表示種子萌發的鮮重;曲線乙是表示種子干重變化,故A錯誤。B.由于大豆幼苗還沒長出葉前,植株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機物,因此從a點到c點有機物是減少的,即干重下降,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機物,故B正確;C.曲線甲中a→b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因此其鮮重是不斷增加,故C錯誤;D.大豆幼苗長出葉,就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萌發的種子一直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從c點開始光合作用的強度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機物開始積累,干重增加,故D錯誤。故選B。16.(2025七下·余姚期中)龍眼雞是昆蟲中的顏值擔當,其繁殖、生長發育與蟬相似。下列有關龍眼雞的表述正確的是( ?。?br/>A.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有性繁殖B.受精發育:體內受精,體外發育C.生長過程:受精卵→幼蟲→蛹→成蟲D.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答案】B【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解析】【分析】(1)昆蟲的發育方式包括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發育過程是: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發育過程是: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2)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解答】A:龍眼雞屬于節肢動物的昆蟲綱,是通過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而不是分裂繁殖,A錯誤。B:龍眼雞的受精過程是在雌蟲體內進行的,但其發育是在體外完成的,即雌蟲將受精卵產在樹干上,卵在外部環境中孵化成幼蟲,B正確。C:蝗蟲的生長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龍眼雞生長過程與蝗蟲相似。因此龍眼雞的生長過程包括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但沒有蛹階段。它們直接從幼蟲發育成成蟲,C錯誤。D:動物題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比植物體多了系統,D錯誤。故選:B。17.(2025七下·余姚期中)沒食子酸(C7H6O5)又稱五倍子酸,可從五倍子等植物中獲得,并用于制藥。下列有關沒食子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沒食子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0gB.沒食子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8.9%C.沒食子酸中C、H、O元素質量比為42:3:40D.沒食子酸由7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答案】C【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A.根據相對分子質量進行分析;B.根據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C.根據元素質量比進行分析;D.根據沒食子酸的化學式進行分析。【解答】 A.沒食子酸的相對分子質量=12×7+1×6+16×5=170,沒有g,故A錯誤;B.沒食子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故B錯誤;C.沒食子酸中C、H、O元素質量比為(12×7):(1×6):(16×5)=42:3:40,故C正確;D.1個沒食子酸分子由7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故D錯誤。故選C。18.(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圖是常見的四種微生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①與④都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都有成形細胞核B.花生保存不當常會發霉長“毛”,這是由②引起的C.③是多細胞真菌,部分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等D.④是單細胞真菌,生活中常被用于釀酒和發酵面包【答案】A【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解答】A、①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兩者都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A錯誤。B、花生富含有機物,水分充足時,使其發霉,是由②霉菌等多細胞真菌引起的,B正確。C、③蘑菇屬于多細胞真菌,如香菇,C正確。D、④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D正確。故答案為: A。19.(2025七下·余姚期中)太空電解水的原理是利用電解技術將飛船廢水中的水分和氧氣分離出來,裝置如圖,供水膜能保證只有水分子通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通過供水膜得到的水為純凈物B.水中添加電解質能增強水的導電性C.氣體b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D.導管a、b產生的氣體體積之比約為1:2【答案】D【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A.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混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B.水中自由移動的電荷可以幫助水導電;C.氧氣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D.根據水的電解實驗中的現象判斷。【解答】A .根據題意可知,通過供水膜得到的水只有水分子通過,為純凈物,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 .純水為絕緣體不能導電,而水中添加電解質能增強水的導電性,有利于電解,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 .水通電時,負極產生氫氣,正極產生氧氣,那么氣體b是是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 .水通電時,導管 a 連接電源負極產生的是氫氣,導管 b 連接電源正極產生的是氧氣,氣體體積之比約為 2∶1,不是 1∶2,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0.(2025七下·余姚期中)下列數軸中描述的信息正確的是( ?。?br/>A.氮的化合價B.相對分子質量C.碳的化合價D.鐵的質量分數【答案】A【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N元素可以呈現多種化合價。【解答】A.氮元素多種化合價在數軸上,A正確;B.氧氣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空氣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B錯誤;C.第二種物質碳元素化合價為+2價,.第三種物質碳元素化合價為+1價,C錯誤;D.第一種物質鐵的質量分數大于第二種物質鐵的質量分數,D錯誤;故答案為:A。21.(2025七下·余姚期中)小科對有關:“人的生殖”知識作了如圖歸納。(1)圖中①、②分別代表的是 、 。(2)《西游記》中,孫悟空拔根毫毛,吹一口氣就變出了許多小孫悟空,就像克隆一樣,這是 生殖。人參果開花后,還要經過 、受精兩個生理過程,才能結出果實和種子,人參果的食用部分是由 發育而來的。【答案】(1)卵巢;受精(2)無性;傳粉;子房壁【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1)根據人體生殖和發育的知識解答;(2) ①無性生殖是不經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②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解答】(1)圖中①為卵巢產生卵細胞,和精子在輸卵管內受精②后變成受精卵,然后在子宮內變成胚胎,發育成胎兒;(2)①孫悟空’拔根毫毛,吹一口氣就變出了許多小孫悟空,這是一種生殖,就像動物克隆一樣,克隆屬于無性生殖。②人參果開花后,還要經過傳粉、受精兩個生理過程,才能結出果實和種子。人參果的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來的,里面的種子由胚珠發育而來。22.(2025七下·余姚期中)根據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1)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ㄌ钭帜福峦?。(2)屬于陰離子的是 ,A粒子所屬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3)B和E兩種原子的 相同,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4)請寫出僅由BC兩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 ?。ㄌ罨瘜W式)。【答案】(1)BD(2)D;三(3)最外層電子數(4)MgF2【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 (1)根據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當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進行分析解答。(4)根據B的質子數為9,為氟元素,C的質子數為12,為鎂元素,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BD的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2)D的質子數=9,核外電子數=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A粒子是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則在元素周期表中,該元素位于第三周期。(3)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B和E兩種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4)B的質子數為9,為氟元素,氟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形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在化合物中顯-1價;C的質子數為12,為鎂元素,鎂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在化合物中顯+2價,則B、C兩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F2。23.(2025七下·余姚期中)我們通常說的“棉花”不是花,而是棉籽表皮長出的絨毛。如圖所示為新疆長絨棉,它具有纖維柔長、整齊度佳、強度高等優良性狀,被譽為“棉中極品”。請回答下列問題:(1)棉籽是棉花的種子,它由 發育而成的;(2)嫦娥四號到達月球后,搭載的棉花種子長出了嫩芽,這標志著人類在月球上完成了首次生物實驗。棉花的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3)棉鈴蟲是棉花成長過程中常見的害蟲,它的卵孵化后,必須經過幼蟲、 和成蟲三個階段,這種變態發育叫做完全變態發育。成蟲和幼蟲在 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答案】(1)胚珠(2)有性生殖(3)蛹;生活方式和形態結構【知識點】種子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昆蟲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1)受精完成后,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2)生殖過程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3)昆蟲的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且幼蟲與成蟲差別不明顯,這樣的發育方式叫做完全變態發育。【解答】 (1)棉籽是棉花的種子,它由胚珠發育而成的。(2)開花到果實和種子形成,必須經過的兩個重要的生理過程是成分和受精,所以棉花的這種用種子繁殖的方式屬于有性生殖。(3)棉鈴蟲的卵孵化后,必須經過幼蟲、蛹和成蟲三個階段,這種變態發育叫做完全變態發育。成蟲和幼蟲在生活方式和形態結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24.(2025七下·余姚期中)已知一個A原子的質量為mkg,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nkg,A原子的核外有a個電子。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A原子所含的中子數 。【答案】;【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 根據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結合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一個A原子的質量為mkg,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nkg,則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原子的核外有a個電子,根據“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可知,則A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a;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可知,A原子的中子數是。25.(2025七下·余姚期中)每年4~5月份是月季花最繁盛時節,目前月季的繁殖主要是靠扦插。某科學興趣小組探究“影響月季捍插成活因素”的實驗。環境條件是:15℃~25℃,散射光照,培養時間3周。請回答:分組 扦插土壤 環境相對濕度(%) 插條選擇 成活率(%)第一組 不消毒 50-85 嫩枝 47第二組 消毒 20-30 嫩枝 23第三組 消毒 50-85 老枝 10第四組 消毒 50-85 嫩枝 92(1)四組實驗中每組選取100根捍插枝條的原因是 。(2)扦插這種繁殖方式的優勢是 。(3)實驗中將捍插的枝條下端剪成斜面的目的是 。(4)對照第一組和第四組可以探究 對捍插成活率的影響。(5)如果要探究環境相對濕度對捍插成活率的影響,科學興趣小組能否選擇第一組和第二組進行對照,請說明理由 。【答案】(1)減小實驗的偶然性(2)繁殖速度快(3)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促進成活(4)扦插土壤消毒(5)不能,變量不唯一【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1)在科學探究中,需要選擇盡量多的樣本,這樣得出的結論會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2)根據無性生殖的優點解答;(3)接觸面積大,則吸收水分多,容易成活;(4)根據報告確定第一組和第四組哪個因素不同即可;(5)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解答。【解答】 (1)扦插數為100根/組的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的影響,減小誤差。(2) 扦插這種繁殖方式的優勢是:繁殖速度快;(3)處理插條時,枝條的形態學上端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這樣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促進成活,每一枝條留3-4個芽,所選枝條的芽數盡量一樣多。(4)第一組和第四組實驗除了扦插土壤是否消毒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變量為扦插土壤是否消毒,故對照第一組和第四組可以探究扦插土壤消毒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5)如果要探究環境相對濕度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實驗變量應該為環境相對濕度。但第一組和第二組有兩個變量:環境相對濕度和扦插土壤是否消毒,變量不唯一,因此不能構成對照實驗。26.(2025七下·余姚期中)請完成以下探究:(1)蘋果廣受大家喜愛,蘋果含較多的鉀、鈣、鐵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其中“鉀、鈣、鐵”指的是____(填字母)。A.元素 B.單質 C.離子(2)阿柯同學發現將蘋果切開不久,果肉上就會產生一層咖啡色的物質,像是生了“銹”一樣。阿柯和學習小組的同學一起對此進行了探究。【提出問題】切開的蘋果“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 【查閱資料】已知蘋果“生銹”是果肉里的物質(酚和酶)與空氣中的一種物質發生反應,生成咖啡色的物質。【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猜想二: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氮氣作用而“生銹”;猜想三: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銹”;猜想四: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并且蘋果“生銹”的速度還可能與溫度有關。【實驗探究】針對以上猜想,阿柯和小組同學設計了下面表格中的實驗,并進行驗證。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1 將一小塊蘋果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 蘋果肉變色 2 將一小塊蘋果放入盛有氮氣的集氣瓶中 蘋果肉不變色 猜想二不成立3 將一小塊蘋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 蘋果肉不變色 猜想三不成立4 溫度高的先變色 溫度越高 (3)【得出結論】新鮮的蘋果切開后因亞鐵離子(化學符號是 ?。┰诳諝庵邪l生氧化反應,生成了褐色的物質,這種變化叫做褐變。(4)【實際應用】根據上述結論,要防止果汁褐變,果品加工廠加工和保存果汁時可采取的措施是 ?。ㄌ钭帜福啥噙x)。A.生產過程保持充分通風B.產品采用真空包裝C.使用慢速磨汁機(減少研磨產熱)D.低溫保存【答案】(1)A(2)猜想一成立;將相同大小的兩塊蘋果,分別放入相同條件、溫度不同的兩個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蘋果“生銹”速度越快(3)Fe2+(4)B,C,D【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統稱;(2)【實驗探究】步驟1,根據實驗現象推測結論。步驟4,要探究蘋果“生銹”速度與溫度的關系,需要設置不同溫度的對比實驗??蓪⑾嗤笮〉奶O果肉分別放在不同溫度環境下,觀察變色情況。(3)【得出結論】根據離子符號的書寫規則書寫亞鐵離子。(4)【實際應用】依據實驗結論,蘋果褐變與氧氣和溫度有關。防止果汁褐變的措施應圍繞隔絕氧氣和控制溫度展開,分析每個選項是否能達到相應目的。【解答】 (1)在蘋果中,這些物質包含在各種復雜的化合物中,以元素的形式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這里的“鉀、鈣、鐵”是元素。故選A。(2)【實驗探究】步驟1,將一小塊蘋果肉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蘋果肉變色,說明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猜想1成立。步驟2,將兩塊相同大小且新鮮切開的蘋果肉,分別放入兩個相同的集氣瓶中,向兩個集氣瓶中均通入氧氣,然后將一個集氣瓶放在常溫環境下(如 20℃左右),另一個放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下(如 35℃左右,具體溫度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但要有明顯溫差),觀察蘋果肉的變色情況。通過這樣的實驗設計,對比不同溫度下蘋果肉變色的時間,若溫度高的先變色,就可以得出溫度越高,蘋果“生銹”速度越快的結論。這樣設置對比實驗,能直觀地探究溫度對蘋果“生銹”速度的影響。根據“溫度高的先變色”可知,溫度越高,蘋果“生銹”速度越快。(3)【得出結論】在書寫離子符號時,先寫出元素符號,然后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標明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和電性,亞鐵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所以表示為Fe2+。(4)【實際應用】A.生產過程保持充分通風會增加果汁與氧氣的接觸機會,加速褐變,故A錯誤;B.產品采用真空包裝可以隔絕氧氣,阻止果肉里的物質與氧氣發生反應,從而防止果汁褐變,故B正確;C.使用慢速磨汁機減少研磨產熱,降低了溫度。根據實驗結論,溫度降低可減緩蘋果“生銹”速度,所以能防止果汁褐變,故C正確;D.低溫保存同樣可降低反應速率,減緩蘋果“生銹”速度,進而防止果汁褐變。低溫環境下,化學反應速率通常會減慢,褐變反應也不例外,故D正確。故選BCD。27.(2025七下·余姚期中)Ⅰ.科學社團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水的組成。請回答下列問題。(1)A管中產生的氣體和B管中產生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拔下注射器,收集B管中的氣體,在使用前一定要 ,防止使用時發生爆炸。(2)檢驗A管中氣體的方法 。(3)寫出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 。(4)Ⅱ.實驗過程中。同學們發現電解純水速率較慢。查閱資料獲知。調節電壓或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都會改變電解速率。于是他進行了多次實驗,將實驗數據取平均值。記錄如表。(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每次實驗收集10mL氧氣)反應時間 電壓6V 9V 12V氫氧化鈉溶液濃度 5% 26分26秒 12分14秒 7分30秒10% 17分8秒 9分26秒 6分22秒實驗時不選擇6V電壓下實驗的理由 ;電壓9V,氫氧化鈉濃度15%的條件下,如果要收集10mL氧氣需要的時間應該 9分26秒(填“大于”或“小于”)。【答案】(1)1:2;驗純(2)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A管,觀察實驗現象(3)(4)反應速率太慢;小于【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電解水時,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生成氧氣、氫氣的體積比為1:2,根據使用氫氣前必須進行驗純操作 來分析解答;(2)根據氧氣的檢驗方法解答;(3)根據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來分析解答;(4)根據氫氧化鈉濃度一定時,6V電壓下實驗反應速率太慢來分析解答;根據當電壓一定時,氫氧化鈉濃度越大,收集10mL氧氣的時間越短來分析解答。【解答】 (1)電解水實驗中,正極(A)產生氧氣、負極(B)產生氫氣,生成氧氣、氫氣的體積比為1:2,負極(B)產生氫氣,使用氫氣前必須進行驗純操作 ;(2)A管中為氧氣,則檢驗A管氣體的方法為: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A管,觀察實驗現象;(3)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4)由表中數據知,當氫氧化鈉濃度一定時,6V電壓下實驗反應速率太慢,所以不選擇6V電壓下進行實驗,由表中數據知,當電壓一定時,氫氧化鈉濃度越大,收集10mL氧氣的時間越短,說明電解速率越快,則在電壓9V,氫氧化鈉濃度15%的條件下,如果要收集10mL氧氣需要的時間應該小于9分26秒。28.(2025七下·余姚期中) 如圖所示為玉米種子的結構。據圖回答:(1)胚實際上就是幼小的生命體,圖中構成胚的是 ?。ㄟx填標號), 在玉米的發過程中, 圖中④發育成 (2)玉米種子中的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 (選填標號)所示的結構中。(3)取一粒浸軟的玉米種子用刀片從中央縱向剖開后,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結果只有胚乳被染成藍色,如果整個剖面都被染成藍色,該玉米種子還能萌發成玉米幼苗嗎? 【答案】(1)③④⑤⑥;莖和葉(2)②(3)不能【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解析】【分析】雙子葉種子和單子葉種子的異同: 相同點 不同點菜豆種子 都有種皮和胚 只有種皮,子葉兩片,無胚乳,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里玉米種子 胚都由胚根、胚軸、胚芽和子葉構成 種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葉一片,有胚乳,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里【解答】 (1)玉米種子由①種皮、胚和②胚乳三部分組成,胚由③子葉、④胚芽、⑤胚軸、⑥胚根組成,在種子的萌發過程中,胚根生長最快,發育成植物體的根,隨后胚軸伸長,胚芽突破種皮背地生長,發育成莖和葉。通過這個過程,種子的胚就發育成了幼苗。(2)玉米種子的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②胚乳中。(3)玉米種子中儲存營養物質的結構是胚乳,所以在玉米種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藍色的是胚乳,也證明胚乳中含有豐富的淀粉,如果整個剖面都被染成藍色,該玉米種子不能萌發成玉米幼苗,因為種子的胚是發育成幼苗的結構,胚和種皮中不含淀粉。29.(2025七下·余姚期中)化學家蒂姆理查德將分子結構簡式像小狗的某有機物(如圖所示)取名為“小狗烯”(化學式為C26H26)。請計算:(1)“小狗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是 ?。ㄌ钭詈喺麛当龋?。(3)16.9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多少克 (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338(2)12:1(3)解:16.9g“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質量為。答:16.9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15.6g。【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2)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化合物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解答】 (1)根據化學式 C26H26 可知,該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26+1×26=338。(2) 根據化學式C26H26 可知,“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26):(1×26)=12:1。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城區聯考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試卷(1-2章)(學生版).docx 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城區聯考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試卷(1-2章)(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