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第十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題1.(2024八上·溫州期中)朔門古港遺址證實甌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在如圖所示的水循環中,甌江流入東海屬于( )A.③地表徑流 B.②降水 C.④地下徑流 D.①水汽輸送2.(2024八上·溫州期中)雖然地球表面大部分都被水覆蓋,但實際上水資源匱乏,這是因為地球上可供我們直接利用的水只有( )A.河流水、埋藏較深的地下淡水、固體冰川B.河流水、固體冰川、土壤水C.河流水、固體冰川、淡水湖泊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較淺的地下淡水3.(2024八上·溫州期中)亞運會上運動場館的花園地下隱藏著雨水循環系統——地下“毛細血管”,雨水依次通過鵝卵石和土工布最后匯聚到回收系統,回收后可用作場館用水。鵝卵石和土工布對雨水的作用與下列操作作用相似的是( )A.沉淀 B.過濾C.蒸發 D.蒸餾4.(2024八上·溫州期中)我國傳統文化蘊含豐富的科學原理,傳統工藝品“走馬燈”(如圖)利用了對流原理。當下方蠟燭點燃時,葉輪旋轉,并帶動紙筒轉動,從而產生“走馬”的效果。下列關于蠟燭點燃后,走馬燈內的空氣流動方向正確的是( )A. B.C. D.5.(2024八上·溫州期中)如圖所示是一種水翼船,船體下安裝了水翼。當在高速航行時,水面下的水翼會使船體整體抬高從而減小水對船體的阻力。則水翼安裝正確的是( )A.B.C.D.6.(2024八上·溫州期中)小聯設計了一個“影響物質溶解能力的因素”的實驗方案,實驗結果如下,從表格分析可知,影響物質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是( )溫度 溶質 溶劑 實驗結果20℃ 碘2g 酒精10g 全部溶解20℃ 碘2g 水10g 部分溶解A.溫度 B.溶質的性質 C.溶劑的性質 D.溶液的質量7.(2024八上·溫州期中)如圖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從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改變B.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C.水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D.水分子由氫氣和氧氣構成8.(2024八上·溫州期中)如圖是北半球某地區的海平面等壓線圖,根據此圖能得到的正確信息是( )A.影響A處的天氣系統是低壓 B.B處的天氣特點是晴朗干燥C.圖中C地將會出現降雨、降溫 D.D處的風向為東南風9.(2024八上·溫州期中)小明在裝有足量水的燒杯中加入少量蔗糖(“”表示蔗糖分子),充分攪拌后形成溶液。下列圖像正確的是( )A. B. C. D.10.(2024八上·溫州期中)運動會場地上,宣傳標語掛在氣球下,下圖中正確表示氣球所受浮力的方向的是( )A. B.C. D.11.(2024八上·溫州期中)在學校科技節中,小科制作了一個“天氣瓶”。該天氣瓶通過樟腦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情況反映溫度變化。如圖為該天氣瓶在三種不同氣溫下的狀況,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甲瓶中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B.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甲>乙>丙C.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甲<乙<丙D.樟腦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12.(2024八上·溫州期中)工業上采用蒸發液態空氣,利用空氣中氧氣、氮氣和氬氣的沸點不同,使其在不同的溫度下汽化,再冷凝,從而將各種氣體分離出來(如圖所示)。在蒸發液態空氣時,首先被汽化的氣體是( )A.氧氣 B.氫氣 C.氮氣 D.無法確定13.(2024八上·溫州期中)如圖所示,把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通過橡皮塞插入裝有紅色水的玻璃瓶中,從管口向瓶內吹入少量氣體后,瓶內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為h。把這個自制氣壓計從1樓帶到5樓的過程中(對瓶子采取了保溫措施),觀察到管內水柱的高度發生如表所示的變化,根據實驗現象,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樓層 1 2 3 4 5管內與瓶內水面的高度差/厘米 5 5.3 5.7 6 6.3A.水柱高度h增大,說明大氣壓減小B.往瓶內吹氣后,瓶內氣壓小于瓶外大氣壓C.上樓的過程中,給瓶子保溫是為了避免溫度對測量結果的影響D.水柱高度h越大,瓶內、外的氣體壓強差越大14.(2024八上·溫州期中)太空電解水的原理是利用電解技術將飛船廢水中的水分和氧氣分離出來,裝置如圖,供水膜能保證只有水分子通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通過供水膜得到的水為純凈物B.水中添加電解質能增強水的導電性C.氣體b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D.導管a、b產生的氣體體積之比約為1:215.(2024八上·溫州期中)學校開展自制潛水艇的項目化學習,某小組演示潛水艇的浮沉情況如圖所示。0點開始向含有少量水的水艙內注水,潛水器開始下沉;A點開始將水艙中的水向外排出;B點潛水艇頂端恰好到達水面;C點潛水器弧形部分恰好露出水面;D點為潛水器最后停在水面的位置。此過程中潛水艇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表示正確的是( )A. B.C. D.16.(2024八上·溫州期中)我市某日天氣預報信息如下:“氣溫24-31℃;陰有小雨;東風2級;濕度……。”(1)天氣現象通常發生在大氣層的 層。(2)該日最高氣溫出現在哪個時間? 。(3)濕度由干濕球濕度計進行測量,如圖1,根據兩溫度計的示數,對照下表可知該時刻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為 。相對濕度 干球溫度 干濕差1.0℃ 2.0℃ 3.0℃ 4.0℃15.0℃ 90% 80% 70% 61%20.0℃ 91% 82% 74% 66%25.0℃ 92% 83% 76% 68%30.0℃ 93% 86% 79% 73%(4)晴朗無風的天氣有利于火箭發射,根據圖2中所示文昌和酒泉的地理位置,判斷夏季火箭發射次數較多的應是何地,并說明理由 。17.(2024八上·溫州期中)合格的牛奶營養豐富,牛奶密度越大品質越好。小聯通過測定密度來比較甲乙兩種牛奶品質,他用一根下端密封的吸管,在下端繞上一段細鐵絲,并在吸管畫上刻度,制成一支密度計,如圖1所示。(1)牛奶屬于 (選填“溶液”、“懸濁液”或“乳濁液”);(2)請簡述如何確定密度計的刻度線位置 ;(3)分別將自制密度計浸入牛奶甲和牛奶乙中,靜止后如圖2所示。則品質較高的牛奶為是 ;(4)使用中,發現細鐵絲(體積不能忽略)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鐵絲,置于吸管內,再次測量這一杯牛奶密度,則測得密度與原來相比是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18.(2024八上·溫州期中)海水中含有氯化鈉等可溶性物質和少量細小泥沙顆粒。海水曬鹽是獲取食鹽的途徑之一,小聯同學模擬海水曬鹽的部分實驗流程如圖甲所示。(1)ABC三杯鹽水中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2)在該實驗中,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 。(3)如圖乙所示為食鹽的溶解度曲線,時飽和食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4)結合圖乙說明“冷卻熱飽和溶液法”不適合食鹽提取的原因 。19.(2024八上·溫州期中)鹽水選種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一種巧妙的挑選種子的方法。鹽水的濃度越大密度越大,把種子放在一定濃度的鹽水里,有些種子沉在水底,有些漂浮在液面,利用浮力把飽滿種子篩選出來。小聯使用量筒、天平等器材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鹽水200g進行鹽水選種模擬實驗,配制過程如圖所示:(1)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 (填序號)。(2)取水時選用量筒的最佳量程是___________。A.100mL B.200mL C.500mL D.1000mL(3)用鹽水選出的飽滿的種子是 (填“沉在水底”或“漂浮在液面”)的種子。(4)小聯用配制的鹽水進行選種,發現選出的種子混入少量不夠飽滿的種子,經過檢測發現是配制的鹽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A.鹽中含有一些可溶性雜質 B.用于溶解的燒杯內壁有水珠C.稱量時鹽和砝碼位置放反 D.配好溶液裝瓶時灑出了一些20.(2024八上·溫州期中)小聯在勞動課上學到一項廚藝技能,如圖所示,將雞蛋打在碗中,捏一下礦泉水瓶,然后瓶口對準蛋黃,一松手,蛋黃“跑進”瓶內,使蛋黃和蛋清分離。針對這個現象,小聯與同學們進行討論。(1)大家一致認為蛋黃是受到 作用而“跑進”瓶內的;(2)同學經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維模型:思維模型中的“?”處應填 ;(選填“開放”或“密閉”)(3)根據思維模型,瓶口對準蛋黃,松手時是通過 的方式“減小空間內氣壓”;(4)下列現象中,減小氣壓原理與“蛋黃進瓶”相同的是___________。A.吸盤“吸”在瓷磚上B.注射器抽取藥水C.拔火罐D.馬德堡半球實驗21.(2024八上·溫州期中)小聯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時,利用一個長方體鋁塊、彈簧測力計、溢水杯、小燒杯和細繩等器材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探究。(1)根據實驗數據可知,圖②中長方體鋁塊所受到的浮力為 N;(2)當測力計示數A1、B1、A2、B2、A3、B3滿足關系 時,得出物體所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3)通過該實驗小聯還得出“物體未完全浸沒時,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同學小科認為該結論是錯誤的,并用現有的器材進行實驗證明,請你寫出簡要實驗方案 。22.(2024八上·溫州期中)秋季是流感高發季節,我們要做好清潔工作,預防流感。“84”消毒液規格主要成分 次氯酸鈉含量 5%劑型 液體總量 500mL(1)“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液,市場上銷售的“84”消毒液規格如表所示。若要配制質量分數為0.5%的消毒液16千克,需要該消毒液多少千克?(2)流感是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的傳染病,在轉運流感病人時,使用負壓救護車減少了傳染的機會。負壓救護車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已知某負壓救護車的面積上受到的內外氣體壓力差為18N,則車內氣壓為 Pa。(大氣壓取)23.(2024八上·溫州期中)在學習“沸點與氣壓的關系”的課堂上,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一】用酒精燈加熱燒瓶中的水(如圖甲),測量并記錄不同時間水的溫度,繪制成圖丙。由圖丙可知,當時燒瓶內氣壓 1個標準大氣壓(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實驗二】燒瓶中的水沸騰后移去酒精燈,水停止沸騰;稍后將帶有密封橡皮塞的大注射器接到燒瓶口上(如圖乙),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騰。實驗表明: 。【應用】使用壓力鍋煮食物比普通的鍋有較高的溫度,壓力鍋的結構如圖所示,請你解釋壓力鍋在加熱時,里面的水能維持一個比較穩定且較高溫度的原因 。24.(2024八上·溫州期中)科學小組進行“制作浮力秤”的項目化學習,利用裝有水的透明大筒、剪去底部,瓶身為圓柱形的塑料瓶、4個50g鉤碼、金屬塊、刻度尺、記號筆等器材設計并制作了一個“浮力秤”(如圖所示)。Ⅰ、制作過程如下:將裝有配重金屬塊的去底塑料瓶頭朝下放入大筒內,使其始終豎直漂浮在水面上,用記號筆將對應質量的刻度標在瓶壁上。具體做法為:①標定“0g”刻度:使塑料瓶漂浮在透明大筒的水里,用記號筆在瓶外壁上畫出此時水面的位置,即為“0g”刻度。②標定“50g”刻度:在①操作后,往瓶內加入50g鉤碼一個,用記號筆在瓶外壁上畫出此時水面的位置,即為“50g”刻度。③依次類推:標定“100g”“150g”“200g”等刻度。Ⅱ、記錄數據如下:用刻度尺量出每條刻度線到瓶底的距離(例如:圖中“0g”刻度線到瓶底的距離為9.80cm),記在表格中。實驗序號 刻度線 刻度線到瓶底的距離(cm)1 0g 9.802 50g 7.803 100g 5.794 150g 3.815 200g 1.80Ⅲ、為了進一步完善作品,同學們制定了如下的評價量表:自制“浮力秤”評價量表(部分)評價指標 優秀 良好 待改進指標一:精度 每隔1cm的兩條刻度線代表的質量差值小于20g 每隔1cm的兩條刻度線代表的質量差值在20g到50g之間 每隔1cm的兩條刻度線代表的質量差值大于50g指標二:量程 最大可測量300g以上的不規則形狀物體 最大可以測量200-300g的規則形狀的物體 最大可以測量200g以內的規則形狀的物體……請回答以下問題:(1)該浮力秤利用的原理是:物體漂浮時, ;(2)根據表中實驗序號1和2中的數據估算塑料瓶的底面積;(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3)科學小組的浮力秤在“指標一”中被評為良好,若要達到優秀,且量程不變,你的改進建議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水循環的基本環節包括蒸發(包括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甌江流入東海,即水在地表流動,因此屬于③地表徑流,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2.【答案】D【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解析】【分析】根據地球上水資源分布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地球上的水資源儲量很大,但是大多數都是海水,淡水資源十分有限。其中冰川水、深層地下水難以利用,能夠被人們直接利用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較淺的地下淡水,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3.【答案】B【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解析】【分析】過濾操作用于分離液體和不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解答】根據題意可知,鵝卵石和土工布相當于濾紙,對雨水的作用是過濾,故選B。4.【答案】A【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分析】熱空氣密度小上升,冷空氣密度大下降,根據氣體對流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根據題意客舟,蠟燭燃燒時,加熱燭焰上方的空氣,氣體的密度變小向上運動,推動紙風車和固定在轉軸上的紙馬轉動,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5.【答案】B【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分析】流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根據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分析判斷。【解答】AD.根據圖片可知,兩個水翼相反放置,則水翼受到水的壓力相反,二者相互抵消,則對船體不會產生向上的升力作用,故AD不符合題意;B.兩個水翼都是上面弧形,下面平面,水經過上方流速大于下方流速,則上方壓強小于下方壓強,水對船體產生一個向上的升力作用,故B符合題意;C.與B中相反,水對船體產生一個向下的壓力作用,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B。6.【答案】C【知識點】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影響物質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即可。【解答】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其它條件相同,只有溶劑的種類不同,所以這里影響物質溶解能力的因素應該是溶劑的性質。故選C。7.【答案】B【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AB.根據圖片分析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變化即可;CD.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解答】A. 根據圖片可知,該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都發生改變,故A錯誤;B. 根據圖片可知,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故B正確;C. 水是水分子構成的,一不是由原子直接構成,故C錯誤;D. 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故D錯誤。故選B。8.【答案】C【知識點】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風【解析】【分析】A.將A處氣壓與周圍氣壓比較即可;B.氣壓高,天氣晴朗;氣壓低,陰雨連綿;C. 冷鋒過境前的天氣:氣溫較高,氣壓較低,天氣晴朗;過境時的天氣:出現陰天、大風、降溫、雨雪,氣壓升高等天氣(雨區在冷鋒鋒后);過境后的天氣: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D.根據氣流的流向和地球偏轉力的影響分析。【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A處的氣壓比周圍都高,應該為高壓,故A錯誤;B.B處氣壓比周圍都低,應該為低壓,表現為氣流上升,在此控制之下,天氣陰雨,故B錯誤;C.根據圖片可知,由于C處位于冷鋒鋒前,冷鋒過境會產生降溫、陰雨、大風等天氣,故C正確;D.根據氣流總是從高壓流向低壓,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向右偏轉,可以判定出此時D處的風向為西南風,故D錯誤。故選C。9.【答案】C【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溶液的均一性和穩定性解答。【解答】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而溶液具有均一性,即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將會均勻分散到水分子之間,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10.【答案】A【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解析】【分析】根據浮力方向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無論在什么位置,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1.【答案】B【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A.如果溶液存在未溶的晶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否則,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BC.加入物質的質量是一定的,則析出晶體越多,那么溶質越少;D.根據圖片分析樟腦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甲瓶中的溶液底部沒有晶體析出,則無法判斷甲溶液是否飽和,故A錯誤;BC.析出晶體的質量:甲<乙<丙,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關系為:甲>乙>丙,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關系為甲>乙>丙,故B正確、C錯誤;D.根據圖片可知,溫度越低,溶液的底部析出的晶體越低,說明樟腦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故D錯誤。故選B。12.【答案】C【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解析】【分析】沸點越低的氣體,在由液體轉化成氣體時,越易變成氣體。【解答】根據圖片可知,氮氣的沸點最低,則氮氣由液體變成氣體時更容易,即首先汽化的是氮氣。故選C。13.【答案】B【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解析】【分析】ABD.對水柱靜止進行受力分析,結合平衡力的知識,液體壓強公式對大氣壓強的變化分析判斷即可;C.當溫度改變時,瓶內氣壓也會發生改變,據此分析判斷。【解答】ABD.根據圖片可知,當水柱高度不變時,瓶內的氣壓p內=p水+p大氣,此時瓶內氣壓大于瓶外大氣壓強。豎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將上升,則水柱壓強增大,而大氣壓強變小,此時內外氣壓差變得,故B錯誤符合題意,而A、D正確不合題意;C.由于熱脹冷縮會引起玻璃管中水柱的變化影響實驗結果,所以在拿著它上下樓時,應保持瓶中的水的溫度不變,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4.【答案】D【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A.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混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B.水中自由移動的電荷可以幫助水導電;C.氧氣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D.根據水的電解實驗中的現象判斷。【解答】A .根據題意可知,通過供水膜得到的水只有水分子通過,為純凈物,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 .純水為絕緣體不能導電,而水中添加電解質能增強水的導電性,有利于電解,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 .水通電時,負極產生氫氣,正極產生氧氣,那么氣體b是是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 .水通電時,導管 a 連接電源負極產生的是氫氣,導管 b 連接電源正極產生的是氧氣,氣體體積之比約為 2∶1,不是 1∶2,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5.【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當潛水艇整個在水下時,浮力最大,而由于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以只要未露出水面,浮力不變;露出水面的過程浮力在變小;漂浮在水中時浮力最小,浮力等于重力。【解答】從0到B過程中,潛水艇還未露出水面,故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浮力不變;B點開始露出水面,從B到C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浮力變小,由于潛水艇頂部是圓弧形的,若潛水艇勻速露出水面,則排開水的體積減小的會越來越快,直到圓弧部分全部露出水面;從C到D過程則是排開水的體積均勻減小,所以浮力也是均勻減小;D點處于靜止,之后浮力不再變化,浮力等于潛水艇自身重力。綜上分析可知,圖像A正確。故答案為:A。16.【答案】(1)對流(2)午后2時(14時2分)(3)76%(4)酒泉,文昌受季風影響,地處海邊,雨水多【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大氣的分層【解析】【分析】(1)對流層空氣以對流運動為主,天氣現象復雜多變;(2)一天中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時;(3)根據圖1確定干濕溫度計的干球溫度和濕球溫度,計算出溫度差,進而得到相對濕度;(4)根據圖2確定兩個位置的氣候特點即可。本題以我國衛星發射地分布圖及溫度計為材料,涉及大氣層,氣溫日變化,溫度計的讀數,衛星發射的時間及原因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調動及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素養。【解答】(1)天氣現象通常發生在大氣層的對流層;(2)該日最高氣溫 31℃ 出現在午后2時;(3)根據圖片可知,干球溫度為25℃,濕球溫度為22℃。干濕差為3.0℃,對照下表可知該時刻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為76%。(4)根據圖片可知,酒泉位于西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氣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夏季火箭發射次數較多;文昌受季風影響,地處海邊,雨水多,夏季火箭發射次數較少。(1)天氣現象通常發生在大氣層的對流層,該層空氣以對流運動為主,天氣現象復雜多變。(2)一天中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時;該日最高氣溫 31℃ 出現在午后2時。(3)由干濕球濕度計可知,干球溫度為25℃,濕球溫度為22℃。干濕差為3.0℃,對照下表可知該時刻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為76%。(4)由材料可知,晴朗無風的天氣有利于火箭發射,酒泉位于西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氣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夏季火箭發射次數較多;文昌受季風影響,地處海邊,雨水多,夏季火箭發射次數較少。17.【答案】(1)乳濁液(2)使密度計豎直漂浮在水中,穩定后,在水位線畫上1g/cm3(3)乙(4)偏小【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解析】【分析】(1)溶液的分散質為可溶性物質,懸濁液的分散質為不溶性的固體顆粒,乳濁液的分散質為不溶性的小液滴;(2)當密度計在液體中漂浮時,液面所對的刻度值就是液體的密度;(3)根據漂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比較牛奶的密度大小即可;(4)根據漂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比較鐵絲放入吸管內后浸入液體的深度變化,進而確定測量值的變化即可。【解答】(1)純牛奶為不溶于水的液體,因此形成乳濁液。(2)根據題意可知,將密度計置于水中使其處于豎直漂浮狀態,穩定后,用筆在密度計上標記此時水面位置O,O位置處的刻度值為水的密度值1.0g/cm3。(3)根據題意可知,密度計始終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由于它的重力保持不變,因此它受到的浮力保持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密度計在乙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小,則乙的密度較大,品質較高。(4)根據題意可知,細鐵絲在外面時和在里面時,密度計的總重力不變。根據漂浮條件F浮力=G總知道,它們受到的總浮力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它們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當細鐵絲在外面時,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鐵絲的體積與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之和;而鐵絲在里面時,只有玻璃管排開液體。比較知道,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即液面所對的刻度靠上,即測出密度偏小。(1)純牛奶為不溶于水的液體與水混合而成的,因此為乳濁液。(2)密度計的制作原理是利用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將密度計置于水中使其處于豎直漂浮狀態,穩定后,用筆在密度計上標記此時水面位置O,O位置處的刻度值為水的密度值1.0g/cm3。(3)密度計始終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變。由知道,當浮力相同時,密度計在乙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小,則乙的密度較大,品質較高。(4)細鐵絲在外面時和在里面時,密度計的總重力不變,根據F浮力=G總知道,它們受到的總浮力不變。由知道,它們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當細鐵絲在外面時,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鐵絲的體積與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之和;而鐵絲在里面時,只有玻璃管排開液體。比較知道,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即液面所對的刻度靠上,即測出密度偏小。18.【答案】(1)B、C(2)引流(3)26.5%(26%——26.6%兩個數之間任何一個數都可以)(4)食鹽的溶解度隨溫度的改變變化很小【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晶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2)根據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3)根據圖乙確定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然后根據“溶質質量分數=”計算即可;(4)根據圖像確定食鹽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即可。【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B燒杯中有未溶解的鹽,則為飽和溶液。C燒杯中的溶液是B燒杯中未溶解的鹽濾出得到,則該溶液為飽和溶液,故答案為:BC。(2)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根據圖乙可知,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則此時飽和食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6.5%。(4)根據表格數據可知,食鹽的溶解度隨溫度的改變變化很小,因此不適合用“冷卻熱飽和溶液法”提取食鹽。(1)B燒杯中有未溶解的鹽,該燒杯中的溶液為飽和溶液,將B燒杯中未溶解的鹽濾出,得到C燒杯中的溶液,則該溶液為飽和溶液,故填BC。(2)在該實驗中,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如圖乙所示為食鹽的溶解度曲線,時飽和食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6.5%。(4)結合圖乙說明“冷卻熱飽和溶液法”不適合食鹽提取的原因是鹽的溶解度隨溫度的改變變化很小,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的物質,一般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使溶質從溶液中結晶析出。19.【答案】(1)②①⑤③④(2)B(3)沉在水底(4)A;B;C【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根據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過程解答;(2)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據此計算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用溶液質量減去氯化鈉質量得到水的質量和體積,進而選擇合適的量筒;(3)密度大于水的種子會沉在水底,密度小于水的種子會漂浮在水面;(4)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溶質質量分數偏小,要么是溶劑質量偏大,要么是溶質質量偏小。【解答】(1)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驟如下:②取用固體、①稱量固體、⑤將稱量好的固體藥品倒入燒杯中、③向燒杯中倒入量取的水、④用玻璃棒攪拌,即:②①⑤③④。(2)根據題意可知,需要食鹽的質量為:200g×16%=32g,則需要水的質量為:200g-32g=168g,和168mL。大于168mL且最接近的量程為200mL,所以取水時選用量筒的最佳量程是200mL,故選B。(3)飽滿的種子密度大,會沉在水底,則用鹽水選出的飽滿的種子是沉在水底的種子。(4)鹽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可能的原因是鹽的質量不足或量取的水偏多。A. 鹽中含有一些可溶性雜質,導致鹽的質量不足,故A符合題意;B. 用于溶解的燒杯內壁有水珠,導致水的質量偏多,故B符合題意;C. 稱量時鹽和砝碼位置放反,則稱量鹽的質量為砝碼質量減去游碼的質量,鹽的質量偏少,故C符合題意;D.配好溶液裝瓶時灑出了一些,因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影響配制的鹽水溶質質量分數,故D不合題意。故選ABC。(1)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取用固體、稱量固體、將稱量好的固體藥品倒入燒杯中、向燒杯中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攪拌,故填:②①⑤③④。(2)配制食鹽水需要水的體積為:200g×(1- 16%)=168g,量筒量程選擇的依據有兩點,一是保證測量一次,二是應選擇量程與液體的取用量最接近。所以取水時選用量筒的最佳量程是200mL,故選B。(3)用鹽水選出的飽滿的種子是沉在水底的種子。(4)小聯用配制的鹽水進行選種,發現選出的種子混入少量不夠飽滿的種子,經過檢測發現是配制的鹽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可能的原因是鹽的質量不足或量取的水偏多。A. 鹽中含有一些可溶性雜質,導致鹽的質量不足,此選項符合題意;B. 用于溶解的燒杯內壁有水珠,導致水的質量偏多,致使配制的鹽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此選項符合題意;C. 稱量時鹽和砝碼位置放反,則稱量鹽的質量為砝碼質量減去游碼的質量,鹽的質量偏少,致使配制的鹽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此選項符合題意;D.配好溶液裝瓶時灑出了一些,因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影響配制的鹽水溶質質量分數,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BC。20.【答案】(1)大氣壓(2)密閉(3)增大體積(4)A;B【知識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1)分析擠壓水瓶前后瓶內氣壓的大小變化,進而確定蛋黃被吸入的原因;(2)如果空間不是密閉的,那么內外會有氣體流動,則始終保持氣壓相等;(3)根據礦泉水瓶內氣壓減小的原因解答;(4)分析各個選項中氣壓減小的原因即可。【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捏一下礦泉水瓶,礦泉水瓶內空氣排出,一松手,瓶內體積增大,瓶內氣壓減小,則蛋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壓入瓶內。(2)只有密閉空間內外才不會有氣體流動,才能保證內外出現氣壓差,所以需要構建一個密閉空間。(3)松手時,礦泉水瓶恢復,瓶內體積增大,所以是通過增大體積的方式“減小空間內氣壓”。(4)A.將吸盤按在瓷磚上,松手后,吸盤恢復,體積增大,吸盤內氣壓減小,吸盤“吸”在瓷磚上,故A符合題意;B.拉注射器活塞,注射器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此時注射器抽取藥水,故B符合題意;C.拔火罐前要在罐內點火,排出罐內空氣,所以是通過減小罐內空氣質量的方法減小空間內氣壓,故C不符合題意;D.做馬德堡半球實驗時,抽取球內空氣,所以是通過減小球內空氣質量的方法減小氣壓,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B。(1)捏一下礦泉水瓶,礦泉水瓶內空氣排出,瓶口對準蛋黃,一松手,礦泉水瓶恢復,瓶內體積增大,瓶內氣壓減小,蛋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跑進”瓶內。(2)要建立空間內外的氣壓差,需要減小密閉空間內的氣壓,所以需要構建一個密閉空間。(3)當瓶口對準蛋黃時,構建了一個密閉空間,松手時,礦泉水瓶恢復,瓶內體積增大,所以是通過增大體積的方式“減小空間內氣壓”。(4)A.將吸盤按在瓷磚上,松手后,吸盤恢復,體積增大,吸盤內氣壓減小,所以是通過增大體積的方式“減小空間內氣壓”,吸盤“吸”在瓷磚上,故A符合題意;B.拉注射器活塞,注射器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所以是通過增大體積的方式“減小空間內氣壓”,注射器抽取藥水,故B符合題意;C.拔火罐前要在罐內點火,排出罐內空氣,所以是通過減小罐內空氣質量的方法,“減小空間內氣壓”,故C不符合題意;D.做馬德堡半球實驗時,抽取球內空氣,所以是通過減小球內空氣質量的方法,“減小空間內氣壓”,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B。21.【答案】(1)0.3(2)A1-A2=B2-B1,A1-A3=B3-B1;A2-A3=B3-B2(3)要探究浮力大小魚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的關系,需要控制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只改變浸入液體的深度,那么操作如下:將長方體鋁塊橫著、豎著分別浸沒三分之一體積,比較彈簧測力計示數,若相同,則物體在未完全浸沒時,所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無關。【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①圖確定鋁塊的重力,根據②圖確定鋁塊浸在水中測力計的示數,然后根據計算它受到的浮力;(2)鋁塊受到的浮力等于空氣中測力計的示數與浸在水中測力計的示數之差,鋁塊排開水的重力等于燒杯和水的總重力與燒杯的重力之差,據此計算并比較大小即可;(3)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設計實驗即可。【解答】(1)根據①圖可知,金屬塊的重力為2.7N;根據圖②可知,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2.4N,則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2)根據圖片①②可知,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由①③知道,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由②③知道;由以上分析得出物體所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1)由圖①知道,金屬塊的重力為2.7N,由圖②知道,中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2.4N,根據稱重法測浮力知道,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2)①②③由①②知道,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由①③知道,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由②③知道由以上分析得出物體所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3)將長方體鋁塊橫著、豎著分別浸沒三分之一體積,比較彈簧測力計示數,若相同,則物體在未完全浸沒時,所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無關。22.【答案】(1)1.6kg(2)100980【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保持不變,據此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列方程計算即可;(2)根據計算內外的氣壓差,再根據計算車內氣壓。【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即;解得:。(2)根據題意可知,內外壓強的差值為;則車內氣壓為。(1)配置前后次氯酸鈉的質量不變,即解得。(2)內外氣體壓力差為18N,則內外壓強的差值為則車內氣壓為23.【答案】小于;氣壓越低,沸點越低;給壓力鍋加熱時,溫度升高,水汽化產生水蒸氣,使得鍋內的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增高,這樣鍋里的溫度更高,氣壓更大。當壓強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內部壓力與外部壓力差超過限壓閥重力時,蒸汽將限壓閥頂起放出一份水蒸氣,壓力鍋內的氣壓下降,限壓閥下降鍋內氣壓再次升高,如此循環,里【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丙圖確定水的沸點,然后與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比較,進而確定此時大氣壓強的變化;(2)根據實驗現象分析氣壓高低變化對液體的沸點變化的影響即可;(3)對水加熱時,根據水的物態變化分析鍋內氣壓的變化。當氣壓達到一定程度時,結合平衡力的知識分析限壓閥能夠進行排氣減壓的原因,進而得到鍋內氣壓穩定的原因。【解答】(1)根據丙圖可知,水保持不變的溫度為98℃,說明水的沸點為98℃,低于100℃,那么此時水面上方的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2)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則瓶內的壓強降低,此時水重新沸騰,這說明:氣壓降低,水的沸點也降低。(3) 壓力鍋在加熱時,里面的水能維持一個比較穩定且較高溫度的原因 :給壓力鍋加熱時,溫度升高,水汽化產生水蒸氣,使得鍋內的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增高,這樣鍋里的溫度更高,氣壓更大。當壓強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內部壓力與外部壓力差超過限壓閥重力時,蒸汽將限壓閥頂起放出一份水蒸氣,壓力鍋內的氣壓下降,限壓閥下降鍋內氣壓再次升高,如此循環,里面的水就能維持一個比較穩定且較高溫度。24.【答案】(1)浮力等于重力或F浮=G物或F浮=G(2)25.0cm2(3)換用橫截面積更小、更長的瓶子或換用密度更小、更長的瓶子【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物體的漂浮條件解答;(2)根據物體的漂浮條件,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列方程式計算出塑料瓶的底面積;(3)根據V=SL可知,瓶子的底面積越小,或者瓶子更長,那么測量的分度值越小,則測量越準確。【解答】(1) 該浮力秤利用的原理是: 該浮力秤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2)根據實驗1和2可知,兩次“浮力秤”的總重力變化量為;由于“浮力秤”始終漂浮,則它受到浮力的變化量等于重力的變化量,即,。103kg/m3×10N/kg×S×(0.098m-0.078m)=0.5N;解得:(3)根據題意,若要達到優秀,需要增加兩條刻度線代表的質量差值,即增加高度,因此可以換用橫截面積更小、更長的瓶子或換用密度更小、更長的瓶子。(1)根據物體的浮塵條件可知,該浮力秤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2)對比實驗1和2的數據可知,兩次“浮力秤”的總重力變化量為浮力的變化量為,由于“浮力秤”始終漂浮,所以,即得,塑料瓶底面積(3)根據題意,若要達到優秀,需要增加兩條刻度線代表的質量差值,即增加高度,因此可以換用橫截面積更小、更長的瓶子或換用密度更小、更長的瓶子。1 / 1浙江省溫州市第十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題1.(2024八上·溫州期中)朔門古港遺址證實甌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在如圖所示的水循環中,甌江流入東海屬于( )A.③地表徑流 B.②降水 C.④地下徑流 D.①水汽輸送【答案】A【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水循環的基本環節包括蒸發(包括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甌江流入東海,即水在地表流動,因此屬于③地表徑流,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2.(2024八上·溫州期中)雖然地球表面大部分都被水覆蓋,但實際上水資源匱乏,這是因為地球上可供我們直接利用的水只有( )A.河流水、埋藏較深的地下淡水、固體冰川B.河流水、固體冰川、土壤水C.河流水、固體冰川、淡水湖泊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較淺的地下淡水【答案】D【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解析】【分析】根據地球上水資源分布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地球上的水資源儲量很大,但是大多數都是海水,淡水資源十分有限。其中冰川水、深層地下水難以利用,能夠被人們直接利用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較淺的地下淡水,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3.(2024八上·溫州期中)亞運會上運動場館的花園地下隱藏著雨水循環系統——地下“毛細血管”,雨水依次通過鵝卵石和土工布最后匯聚到回收系統,回收后可用作場館用水。鵝卵石和土工布對雨水的作用與下列操作作用相似的是( )A.沉淀 B.過濾C.蒸發 D.蒸餾【答案】B【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解析】【分析】過濾操作用于分離液體和不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解答】根據題意可知,鵝卵石和土工布相當于濾紙,對雨水的作用是過濾,故選B。4.(2024八上·溫州期中)我國傳統文化蘊含豐富的科學原理,傳統工藝品“走馬燈”(如圖)利用了對流原理。當下方蠟燭點燃時,葉輪旋轉,并帶動紙筒轉動,從而產生“走馬”的效果。下列關于蠟燭點燃后,走馬燈內的空氣流動方向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分析】熱空氣密度小上升,冷空氣密度大下降,根據氣體對流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根據題意客舟,蠟燭燃燒時,加熱燭焰上方的空氣,氣體的密度變小向上運動,推動紙風車和固定在轉軸上的紙馬轉動,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5.(2024八上·溫州期中)如圖所示是一種水翼船,船體下安裝了水翼。當在高速航行時,水面下的水翼會使船體整體抬高從而減小水對船體的阻力。則水翼安裝正確的是( )A.B.C.D.【答案】B【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分析】流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根據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分析判斷。【解答】AD.根據圖片可知,兩個水翼相反放置,則水翼受到水的壓力相反,二者相互抵消,則對船體不會產生向上的升力作用,故AD不符合題意;B.兩個水翼都是上面弧形,下面平面,水經過上方流速大于下方流速,則上方壓強小于下方壓強,水對船體產生一個向上的升力作用,故B符合題意;C.與B中相反,水對船體產生一個向下的壓力作用,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B。6.(2024八上·溫州期中)小聯設計了一個“影響物質溶解能力的因素”的實驗方案,實驗結果如下,從表格分析可知,影響物質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是( )溫度 溶質 溶劑 實驗結果20℃ 碘2g 酒精10g 全部溶解20℃ 碘2g 水10g 部分溶解A.溫度 B.溶質的性質 C.溶劑的性質 D.溶液的質量【答案】C【知識點】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影響物質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即可。【解答】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其它條件相同,只有溶劑的種類不同,所以這里影響物質溶解能力的因素應該是溶劑的性質。故選C。7.(2024八上·溫州期中)如圖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從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改變B.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C.水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D.水分子由氫氣和氧氣構成【答案】B【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AB.根據圖片分析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變化即可;CD.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解答】A. 根據圖片可知,該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都發生改變,故A錯誤;B. 根據圖片可知,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故B正確;C. 水是水分子構成的,一不是由原子直接構成,故C錯誤;D. 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故D錯誤。故選B。8.(2024八上·溫州期中)如圖是北半球某地區的海平面等壓線圖,根據此圖能得到的正確信息是( )A.影響A處的天氣系統是低壓 B.B處的天氣特點是晴朗干燥C.圖中C地將會出現降雨、降溫 D.D處的風向為東南風【答案】C【知識點】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風【解析】【分析】A.將A處氣壓與周圍氣壓比較即可;B.氣壓高,天氣晴朗;氣壓低,陰雨連綿;C. 冷鋒過境前的天氣:氣溫較高,氣壓較低,天氣晴朗;過境時的天氣:出現陰天、大風、降溫、雨雪,氣壓升高等天氣(雨區在冷鋒鋒后);過境后的天氣: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D.根據氣流的流向和地球偏轉力的影響分析。【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A處的氣壓比周圍都高,應該為高壓,故A錯誤;B.B處氣壓比周圍都低,應該為低壓,表現為氣流上升,在此控制之下,天氣陰雨,故B錯誤;C.根據圖片可知,由于C處位于冷鋒鋒前,冷鋒過境會產生降溫、陰雨、大風等天氣,故C正確;D.根據氣流總是從高壓流向低壓,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向右偏轉,可以判定出此時D處的風向為西南風,故D錯誤。故選C。9.(2024八上·溫州期中)小明在裝有足量水的燒杯中加入少量蔗糖(“”表示蔗糖分子),充分攪拌后形成溶液。下列圖像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C【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溶液的均一性和穩定性解答。【解答】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而溶液具有均一性,即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將會均勻分散到水分子之間,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10.(2024八上·溫州期中)運動會場地上,宣傳標語掛在氣球下,下圖中正確表示氣球所受浮力的方向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解析】【分析】根據浮力方向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無論在什么位置,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1.(2024八上·溫州期中)在學校科技節中,小科制作了一個“天氣瓶”。該天氣瓶通過樟腦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情況反映溫度變化。如圖為該天氣瓶在三種不同氣溫下的狀況,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甲瓶中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B.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甲>乙>丙C.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甲<乙<丙D.樟腦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答案】B【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A.如果溶液存在未溶的晶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否則,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BC.加入物質的質量是一定的,則析出晶體越多,那么溶質越少;D.根據圖片分析樟腦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甲瓶中的溶液底部沒有晶體析出,則無法判斷甲溶液是否飽和,故A錯誤;BC.析出晶體的質量:甲<乙<丙,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關系為:甲>乙>丙,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關系為甲>乙>丙,故B正確、C錯誤;D.根據圖片可知,溫度越低,溶液的底部析出的晶體越低,說明樟腦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故D錯誤。故選B。12.(2024八上·溫州期中)工業上采用蒸發液態空氣,利用空氣中氧氣、氮氣和氬氣的沸點不同,使其在不同的溫度下汽化,再冷凝,從而將各種氣體分離出來(如圖所示)。在蒸發液態空氣時,首先被汽化的氣體是( )A.氧氣 B.氫氣 C.氮氣 D.無法確定【答案】C【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解析】【分析】沸點越低的氣體,在由液體轉化成氣體時,越易變成氣體。【解答】根據圖片可知,氮氣的沸點最低,則氮氣由液體變成氣體時更容易,即首先汽化的是氮氣。故選C。13.(2024八上·溫州期中)如圖所示,把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通過橡皮塞插入裝有紅色水的玻璃瓶中,從管口向瓶內吹入少量氣體后,瓶內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為h。把這個自制氣壓計從1樓帶到5樓的過程中(對瓶子采取了保溫措施),觀察到管內水柱的高度發生如表所示的變化,根據實驗現象,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樓層 1 2 3 4 5管內與瓶內水面的高度差/厘米 5 5.3 5.7 6 6.3A.水柱高度h增大,說明大氣壓減小B.往瓶內吹氣后,瓶內氣壓小于瓶外大氣壓C.上樓的過程中,給瓶子保溫是為了避免溫度對測量結果的影響D.水柱高度h越大,瓶內、外的氣體壓強差越大【答案】B【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解析】【分析】ABD.對水柱靜止進行受力分析,結合平衡力的知識,液體壓強公式對大氣壓強的變化分析判斷即可;C.當溫度改變時,瓶內氣壓也會發生改變,據此分析判斷。【解答】ABD.根據圖片可知,當水柱高度不變時,瓶內的氣壓p內=p水+p大氣,此時瓶內氣壓大于瓶外大氣壓強。豎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將上升,則水柱壓強增大,而大氣壓強變小,此時內外氣壓差變得,故B錯誤符合題意,而A、D正確不合題意;C.由于熱脹冷縮會引起玻璃管中水柱的變化影響實驗結果,所以在拿著它上下樓時,應保持瓶中的水的溫度不變,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4.(2024八上·溫州期中)太空電解水的原理是利用電解技術將飛船廢水中的水分和氧氣分離出來,裝置如圖,供水膜能保證只有水分子通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通過供水膜得到的水為純凈物B.水中添加電解質能增強水的導電性C.氣體b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D.導管a、b產生的氣體體積之比約為1:2【答案】D【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A.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混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B.水中自由移動的電荷可以幫助水導電;C.氧氣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D.根據水的電解實驗中的現象判斷。【解答】A .根據題意可知,通過供水膜得到的水只有水分子通過,為純凈物,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 .純水為絕緣體不能導電,而水中添加電解質能增強水的導電性,有利于電解,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 .水通電時,負極產生氫氣,正極產生氧氣,那么氣體b是是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 .水通電時,導管 a 連接電源負極產生的是氫氣,導管 b 連接電源正極產生的是氧氣,氣體體積之比約為 2∶1,不是 1∶2,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5.(2024八上·溫州期中)學校開展自制潛水艇的項目化學習,某小組演示潛水艇的浮沉情況如圖所示。0點開始向含有少量水的水艙內注水,潛水器開始下沉;A點開始將水艙中的水向外排出;B點潛水艇頂端恰好到達水面;C點潛水器弧形部分恰好露出水面;D點為潛水器最后停在水面的位置。此過程中潛水艇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表示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當潛水艇整個在水下時,浮力最大,而由于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以只要未露出水面,浮力不變;露出水面的過程浮力在變小;漂浮在水中時浮力最小,浮力等于重力。【解答】從0到B過程中,潛水艇還未露出水面,故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浮力不變;B點開始露出水面,從B到C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浮力變小,由于潛水艇頂部是圓弧形的,若潛水艇勻速露出水面,則排開水的體積減小的會越來越快,直到圓弧部分全部露出水面;從C到D過程則是排開水的體積均勻減小,所以浮力也是均勻減小;D點處于靜止,之后浮力不再變化,浮力等于潛水艇自身重力。綜上分析可知,圖像A正確。故答案為:A。16.(2024八上·溫州期中)我市某日天氣預報信息如下:“氣溫24-31℃;陰有小雨;東風2級;濕度……。”(1)天氣現象通常發生在大氣層的 層。(2)該日最高氣溫出現在哪個時間? 。(3)濕度由干濕球濕度計進行測量,如圖1,根據兩溫度計的示數,對照下表可知該時刻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為 。相對濕度 干球溫度 干濕差1.0℃ 2.0℃ 3.0℃ 4.0℃15.0℃ 90% 80% 70% 61%20.0℃ 91% 82% 74% 66%25.0℃ 92% 83% 76% 68%30.0℃ 93% 86% 79% 73%(4)晴朗無風的天氣有利于火箭發射,根據圖2中所示文昌和酒泉的地理位置,判斷夏季火箭發射次數較多的應是何地,并說明理由 。【答案】(1)對流(2)午后2時(14時2分)(3)76%(4)酒泉,文昌受季風影響,地處海邊,雨水多【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大氣的分層【解析】【分析】(1)對流層空氣以對流運動為主,天氣現象復雜多變;(2)一天中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時;(3)根據圖1確定干濕溫度計的干球溫度和濕球溫度,計算出溫度差,進而得到相對濕度;(4)根據圖2確定兩個位置的氣候特點即可。本題以我國衛星發射地分布圖及溫度計為材料,涉及大氣層,氣溫日變化,溫度計的讀數,衛星發射的時間及原因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調動及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素養。【解答】(1)天氣現象通常發生在大氣層的對流層;(2)該日最高氣溫 31℃ 出現在午后2時;(3)根據圖片可知,干球溫度為25℃,濕球溫度為22℃。干濕差為3.0℃,對照下表可知該時刻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為76%。(4)根據圖片可知,酒泉位于西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氣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夏季火箭發射次數較多;文昌受季風影響,地處海邊,雨水多,夏季火箭發射次數較少。(1)天氣現象通常發生在大氣層的對流層,該層空氣以對流運動為主,天氣現象復雜多變。(2)一天中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時;該日最高氣溫 31℃ 出現在午后2時。(3)由干濕球濕度計可知,干球溫度為25℃,濕球溫度為22℃。干濕差為3.0℃,對照下表可知該時刻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為76%。(4)由材料可知,晴朗無風的天氣有利于火箭發射,酒泉位于西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氣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夏季火箭發射次數較多;文昌受季風影響,地處海邊,雨水多,夏季火箭發射次數較少。17.(2024八上·溫州期中)合格的牛奶營養豐富,牛奶密度越大品質越好。小聯通過測定密度來比較甲乙兩種牛奶品質,他用一根下端密封的吸管,在下端繞上一段細鐵絲,并在吸管畫上刻度,制成一支密度計,如圖1所示。(1)牛奶屬于 (選填“溶液”、“懸濁液”或“乳濁液”);(2)請簡述如何確定密度計的刻度線位置 ;(3)分別將自制密度計浸入牛奶甲和牛奶乙中,靜止后如圖2所示。則品質較高的牛奶為是 ;(4)使用中,發現細鐵絲(體積不能忽略)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鐵絲,置于吸管內,再次測量這一杯牛奶密度,則測得密度與原來相比是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答案】(1)乳濁液(2)使密度計豎直漂浮在水中,穩定后,在水位線畫上1g/cm3(3)乙(4)偏小【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解析】【分析】(1)溶液的分散質為可溶性物質,懸濁液的分散質為不溶性的固體顆粒,乳濁液的分散質為不溶性的小液滴;(2)當密度計在液體中漂浮時,液面所對的刻度值就是液體的密度;(3)根據漂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比較牛奶的密度大小即可;(4)根據漂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比較鐵絲放入吸管內后浸入液體的深度變化,進而確定測量值的變化即可。【解答】(1)純牛奶為不溶于水的液體,因此形成乳濁液。(2)根據題意可知,將密度計置于水中使其處于豎直漂浮狀態,穩定后,用筆在密度計上標記此時水面位置O,O位置處的刻度值為水的密度值1.0g/cm3。(3)根據題意可知,密度計始終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由于它的重力保持不變,因此它受到的浮力保持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密度計在乙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小,則乙的密度較大,品質較高。(4)根據題意可知,細鐵絲在外面時和在里面時,密度計的總重力不變。根據漂浮條件F浮力=G總知道,它們受到的總浮力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它們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當細鐵絲在外面時,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鐵絲的體積與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之和;而鐵絲在里面時,只有玻璃管排開液體。比較知道,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即液面所對的刻度靠上,即測出密度偏小。(1)純牛奶為不溶于水的液體與水混合而成的,因此為乳濁液。(2)密度計的制作原理是利用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將密度計置于水中使其處于豎直漂浮狀態,穩定后,用筆在密度計上標記此時水面位置O,O位置處的刻度值為水的密度值1.0g/cm3。(3)密度計始終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變。由知道,當浮力相同時,密度計在乙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小,則乙的密度較大,品質較高。(4)細鐵絲在外面時和在里面時,密度計的總重力不變,根據F浮力=G總知道,它們受到的總浮力不變。由知道,它們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當細鐵絲在外面時,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鐵絲的體積與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之和;而鐵絲在里面時,只有玻璃管排開液體。比較知道,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即液面所對的刻度靠上,即測出密度偏小。18.(2024八上·溫州期中)海水中含有氯化鈉等可溶性物質和少量細小泥沙顆粒。海水曬鹽是獲取食鹽的途徑之一,小聯同學模擬海水曬鹽的部分實驗流程如圖甲所示。(1)ABC三杯鹽水中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2)在該實驗中,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 。(3)如圖乙所示為食鹽的溶解度曲線,時飽和食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4)結合圖乙說明“冷卻熱飽和溶液法”不適合食鹽提取的原因 。【答案】(1)B、C(2)引流(3)26.5%(26%——26.6%兩個數之間任何一個數都可以)(4)食鹽的溶解度隨溫度的改變變化很小【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晶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2)根據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3)根據圖乙確定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然后根據“溶質質量分數=”計算即可;(4)根據圖像確定食鹽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即可。【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B燒杯中有未溶解的鹽,則為飽和溶液。C燒杯中的溶液是B燒杯中未溶解的鹽濾出得到,則該溶液為飽和溶液,故答案為:BC。(2)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根據圖乙可知,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則此時飽和食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6.5%。(4)根據表格數據可知,食鹽的溶解度隨溫度的改變變化很小,因此不適合用“冷卻熱飽和溶液法”提取食鹽。(1)B燒杯中有未溶解的鹽,該燒杯中的溶液為飽和溶液,將B燒杯中未溶解的鹽濾出,得到C燒杯中的溶液,則該溶液為飽和溶液,故填BC。(2)在該實驗中,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如圖乙所示為食鹽的溶解度曲線,時飽和食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6.5%。(4)結合圖乙說明“冷卻熱飽和溶液法”不適合食鹽提取的原因是鹽的溶解度隨溫度的改變變化很小,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的物質,一般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使溶質從溶液中結晶析出。19.(2024八上·溫州期中)鹽水選種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一種巧妙的挑選種子的方法。鹽水的濃度越大密度越大,把種子放在一定濃度的鹽水里,有些種子沉在水底,有些漂浮在液面,利用浮力把飽滿種子篩選出來。小聯使用量筒、天平等器材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鹽水200g進行鹽水選種模擬實驗,配制過程如圖所示:(1)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 (填序號)。(2)取水時選用量筒的最佳量程是___________。A.100mL B.200mL C.500mL D.1000mL(3)用鹽水選出的飽滿的種子是 (填“沉在水底”或“漂浮在液面”)的種子。(4)小聯用配制的鹽水進行選種,發現選出的種子混入少量不夠飽滿的種子,經過檢測發現是配制的鹽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A.鹽中含有一些可溶性雜質 B.用于溶解的燒杯內壁有水珠C.稱量時鹽和砝碼位置放反 D.配好溶液裝瓶時灑出了一些【答案】(1)②①⑤③④(2)B(3)沉在水底(4)A;B;C【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根據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過程解答;(2)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據此計算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用溶液質量減去氯化鈉質量得到水的質量和體積,進而選擇合適的量筒;(3)密度大于水的種子會沉在水底,密度小于水的種子會漂浮在水面;(4)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溶質質量分數偏小,要么是溶劑質量偏大,要么是溶質質量偏小。【解答】(1)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驟如下:②取用固體、①稱量固體、⑤將稱量好的固體藥品倒入燒杯中、③向燒杯中倒入量取的水、④用玻璃棒攪拌,即:②①⑤③④。(2)根據題意可知,需要食鹽的質量為:200g×16%=32g,則需要水的質量為:200g-32g=168g,和168mL。大于168mL且最接近的量程為200mL,所以取水時選用量筒的最佳量程是200mL,故選B。(3)飽滿的種子密度大,會沉在水底,則用鹽水選出的飽滿的種子是沉在水底的種子。(4)鹽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可能的原因是鹽的質量不足或量取的水偏多。A. 鹽中含有一些可溶性雜質,導致鹽的質量不足,故A符合題意;B. 用于溶解的燒杯內壁有水珠,導致水的質量偏多,故B符合題意;C. 稱量時鹽和砝碼位置放反,則稱量鹽的質量為砝碼質量減去游碼的質量,鹽的質量偏少,故C符合題意;D.配好溶液裝瓶時灑出了一些,因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影響配制的鹽水溶質質量分數,故D不合題意。故選ABC。(1)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取用固體、稱量固體、將稱量好的固體藥品倒入燒杯中、向燒杯中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攪拌,故填:②①⑤③④。(2)配制食鹽水需要水的體積為:200g×(1- 16%)=168g,量筒量程選擇的依據有兩點,一是保證測量一次,二是應選擇量程與液體的取用量最接近。所以取水時選用量筒的最佳量程是200mL,故選B。(3)用鹽水選出的飽滿的種子是沉在水底的種子。(4)小聯用配制的鹽水進行選種,發現選出的種子混入少量不夠飽滿的種子,經過檢測發現是配制的鹽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可能的原因是鹽的質量不足或量取的水偏多。A. 鹽中含有一些可溶性雜質,導致鹽的質量不足,此選項符合題意;B. 用于溶解的燒杯內壁有水珠,導致水的質量偏多,致使配制的鹽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此選項符合題意;C. 稱量時鹽和砝碼位置放反,則稱量鹽的質量為砝碼質量減去游碼的質量,鹽的質量偏少,致使配制的鹽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此選項符合題意;D.配好溶液裝瓶時灑出了一些,因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影響配制的鹽水溶質質量分數,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BC。20.(2024八上·溫州期中)小聯在勞動課上學到一項廚藝技能,如圖所示,將雞蛋打在碗中,捏一下礦泉水瓶,然后瓶口對準蛋黃,一松手,蛋黃“跑進”瓶內,使蛋黃和蛋清分離。針對這個現象,小聯與同學們進行討論。(1)大家一致認為蛋黃是受到 作用而“跑進”瓶內的;(2)同學經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維模型:思維模型中的“?”處應填 ;(選填“開放”或“密閉”)(3)根據思維模型,瓶口對準蛋黃,松手時是通過 的方式“減小空間內氣壓”;(4)下列現象中,減小氣壓原理與“蛋黃進瓶”相同的是___________。A.吸盤“吸”在瓷磚上B.注射器抽取藥水C.拔火罐D.馬德堡半球實驗【答案】(1)大氣壓(2)密閉(3)增大體積(4)A;B【知識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1)分析擠壓水瓶前后瓶內氣壓的大小變化,進而確定蛋黃被吸入的原因;(2)如果空間不是密閉的,那么內外會有氣體流動,則始終保持氣壓相等;(3)根據礦泉水瓶內氣壓減小的原因解答;(4)分析各個選項中氣壓減小的原因即可。【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捏一下礦泉水瓶,礦泉水瓶內空氣排出,一松手,瓶內體積增大,瓶內氣壓減小,則蛋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壓入瓶內。(2)只有密閉空間內外才不會有氣體流動,才能保證內外出現氣壓差,所以需要構建一個密閉空間。(3)松手時,礦泉水瓶恢復,瓶內體積增大,所以是通過增大體積的方式“減小空間內氣壓”。(4)A.將吸盤按在瓷磚上,松手后,吸盤恢復,體積增大,吸盤內氣壓減小,吸盤“吸”在瓷磚上,故A符合題意;B.拉注射器活塞,注射器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此時注射器抽取藥水,故B符合題意;C.拔火罐前要在罐內點火,排出罐內空氣,所以是通過減小罐內空氣質量的方法減小空間內氣壓,故C不符合題意;D.做馬德堡半球實驗時,抽取球內空氣,所以是通過減小球內空氣質量的方法減小氣壓,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B。(1)捏一下礦泉水瓶,礦泉水瓶內空氣排出,瓶口對準蛋黃,一松手,礦泉水瓶恢復,瓶內體積增大,瓶內氣壓減小,蛋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跑進”瓶內。(2)要建立空間內外的氣壓差,需要減小密閉空間內的氣壓,所以需要構建一個密閉空間。(3)當瓶口對準蛋黃時,構建了一個密閉空間,松手時,礦泉水瓶恢復,瓶內體積增大,所以是通過增大體積的方式“減小空間內氣壓”。(4)A.將吸盤按在瓷磚上,松手后,吸盤恢復,體積增大,吸盤內氣壓減小,所以是通過增大體積的方式“減小空間內氣壓”,吸盤“吸”在瓷磚上,故A符合題意;B.拉注射器活塞,注射器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所以是通過增大體積的方式“減小空間內氣壓”,注射器抽取藥水,故B符合題意;C.拔火罐前要在罐內點火,排出罐內空氣,所以是通過減小罐內空氣質量的方法,“減小空間內氣壓”,故C不符合題意;D.做馬德堡半球實驗時,抽取球內空氣,所以是通過減小球內空氣質量的方法,“減小空間內氣壓”,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B。21.(2024八上·溫州期中)小聯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時,利用一個長方體鋁塊、彈簧測力計、溢水杯、小燒杯和細繩等器材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探究。(1)根據實驗數據可知,圖②中長方體鋁塊所受到的浮力為 N;(2)當測力計示數A1、B1、A2、B2、A3、B3滿足關系 時,得出物體所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3)通過該實驗小聯還得出“物體未完全浸沒時,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同學小科認為該結論是錯誤的,并用現有的器材進行實驗證明,請你寫出簡要實驗方案 。【答案】(1)0.3(2)A1-A2=B2-B1,A1-A3=B3-B1;A2-A3=B3-B2(3)要探究浮力大小魚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的關系,需要控制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只改變浸入液體的深度,那么操作如下:將長方體鋁塊橫著、豎著分別浸沒三分之一體積,比較彈簧測力計示數,若相同,則物體在未完全浸沒時,所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無關。【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①圖確定鋁塊的重力,根據②圖確定鋁塊浸在水中測力計的示數,然后根據計算它受到的浮力;(2)鋁塊受到的浮力等于空氣中測力計的示數與浸在水中測力計的示數之差,鋁塊排開水的重力等于燒杯和水的總重力與燒杯的重力之差,據此計算并比較大小即可;(3)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設計實驗即可。【解答】(1)根據①圖可知,金屬塊的重力為2.7N;根據圖②可知,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2.4N,則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2)根據圖片①②可知,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由①③知道,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由②③知道;由以上分析得出物體所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1)由圖①知道,金屬塊的重力為2.7N,由圖②知道,中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2.4N,根據稱重法測浮力知道,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2)①②③由①②知道,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由①③知道,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由②③知道由以上分析得出物體所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3)將長方體鋁塊橫著、豎著分別浸沒三分之一體積,比較彈簧測力計示數,若相同,則物體在未完全浸沒時,所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無關。22.(2024八上·溫州期中)秋季是流感高發季節,我們要做好清潔工作,預防流感。“84”消毒液規格主要成分 次氯酸鈉含量 5%劑型 液體總量 500mL(1)“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液,市場上銷售的“84”消毒液規格如表所示。若要配制質量分數為0.5%的消毒液16千克,需要該消毒液多少千克?(2)流感是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的傳染病,在轉運流感病人時,使用負壓救護車減少了傳染的機會。負壓救護車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已知某負壓救護車的面積上受到的內外氣體壓力差為18N,則車內氣壓為 Pa。(大氣壓取)【答案】(1)1.6kg(2)100980【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保持不變,據此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列方程計算即可;(2)根據計算內外的氣壓差,再根據計算車內氣壓。【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即;解得:。(2)根據題意可知,內外壓強的差值為;則車內氣壓為。(1)配置前后次氯酸鈉的質量不變,即解得。(2)內外氣體壓力差為18N,則內外壓強的差值為則車內氣壓為23.(2024八上·溫州期中)在學習“沸點與氣壓的關系”的課堂上,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一】用酒精燈加熱燒瓶中的水(如圖甲),測量并記錄不同時間水的溫度,繪制成圖丙。由圖丙可知,當時燒瓶內氣壓 1個標準大氣壓(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實驗二】燒瓶中的水沸騰后移去酒精燈,水停止沸騰;稍后將帶有密封橡皮塞的大注射器接到燒瓶口上(如圖乙),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騰。實驗表明: 。【應用】使用壓力鍋煮食物比普通的鍋有較高的溫度,壓力鍋的結構如圖所示,請你解釋壓力鍋在加熱時,里面的水能維持一個比較穩定且較高溫度的原因 。【答案】小于;氣壓越低,沸點越低;給壓力鍋加熱時,溫度升高,水汽化產生水蒸氣,使得鍋內的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增高,這樣鍋里的溫度更高,氣壓更大。當壓強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內部壓力與外部壓力差超過限壓閥重力時,蒸汽將限壓閥頂起放出一份水蒸氣,壓力鍋內的氣壓下降,限壓閥下降鍋內氣壓再次升高,如此循環,里【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丙圖確定水的沸點,然后與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比較,進而確定此時大氣壓強的變化;(2)根據實驗現象分析氣壓高低變化對液體的沸點變化的影響即可;(3)對水加熱時,根據水的物態變化分析鍋內氣壓的變化。當氣壓達到一定程度時,結合平衡力的知識分析限壓閥能夠進行排氣減壓的原因,進而得到鍋內氣壓穩定的原因。【解答】(1)根據丙圖可知,水保持不變的溫度為98℃,說明水的沸點為98℃,低于100℃,那么此時水面上方的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2)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則瓶內的壓強降低,此時水重新沸騰,這說明:氣壓降低,水的沸點也降低。(3) 壓力鍋在加熱時,里面的水能維持一個比較穩定且較高溫度的原因 :給壓力鍋加熱時,溫度升高,水汽化產生水蒸氣,使得鍋內的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增高,這樣鍋里的溫度更高,氣壓更大。當壓強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內部壓力與外部壓力差超過限壓閥重力時,蒸汽將限壓閥頂起放出一份水蒸氣,壓力鍋內的氣壓下降,限壓閥下降鍋內氣壓再次升高,如此循環,里面的水就能維持一個比較穩定且較高溫度。24.(2024八上·溫州期中)科學小組進行“制作浮力秤”的項目化學習,利用裝有水的透明大筒、剪去底部,瓶身為圓柱形的塑料瓶、4個50g鉤碼、金屬塊、刻度尺、記號筆等器材設計并制作了一個“浮力秤”(如圖所示)。Ⅰ、制作過程如下:將裝有配重金屬塊的去底塑料瓶頭朝下放入大筒內,使其始終豎直漂浮在水面上,用記號筆將對應質量的刻度標在瓶壁上。具體做法為:①標定“0g”刻度:使塑料瓶漂浮在透明大筒的水里,用記號筆在瓶外壁上畫出此時水面的位置,即為“0g”刻度。②標定“50g”刻度:在①操作后,往瓶內加入50g鉤碼一個,用記號筆在瓶外壁上畫出此時水面的位置,即為“50g”刻度。③依次類推:標定“100g”“150g”“200g”等刻度。Ⅱ、記錄數據如下:用刻度尺量出每條刻度線到瓶底的距離(例如:圖中“0g”刻度線到瓶底的距離為9.80cm),記在表格中。實驗序號 刻度線 刻度線到瓶底的距離(cm)1 0g 9.802 50g 7.803 100g 5.794 150g 3.815 200g 1.80Ⅲ、為了進一步完善作品,同學們制定了如下的評價量表:自制“浮力秤”評價量表(部分)評價指標 優秀 良好 待改進指標一:精度 每隔1cm的兩條刻度線代表的質量差值小于20g 每隔1cm的兩條刻度線代表的質量差值在20g到50g之間 每隔1cm的兩條刻度線代表的質量差值大于50g指標二:量程 最大可測量300g以上的不規則形狀物體 最大可以測量200-300g的規則形狀的物體 最大可以測量200g以內的規則形狀的物體……請回答以下問題:(1)該浮力秤利用的原理是:物體漂浮時, ;(2)根據表中實驗序號1和2中的數據估算塑料瓶的底面積;(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3)科學小組的浮力秤在“指標一”中被評為良好,若要達到優秀,且量程不變,你的改進建議是 。【答案】(1)浮力等于重力或F浮=G物或F浮=G(2)25.0cm2(3)換用橫截面積更小、更長的瓶子或換用密度更小、更長的瓶子【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物體的漂浮條件解答;(2)根據物體的漂浮條件,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列方程式計算出塑料瓶的底面積;(3)根據V=SL可知,瓶子的底面積越小,或者瓶子更長,那么測量的分度值越小,則測量越準確。【解答】(1) 該浮力秤利用的原理是: 該浮力秤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2)根據實驗1和2可知,兩次“浮力秤”的總重力變化量為;由于“浮力秤”始終漂浮,則它受到浮力的變化量等于重力的變化量,即,。103kg/m3×10N/kg×S×(0.098m-0.078m)=0.5N;解得:(3)根據題意,若要達到優秀,需要增加兩條刻度線代表的質量差值,即增加高度,因此可以換用橫截面積更小、更長的瓶子或換用密度更小、更長的瓶子。(1)根據物體的浮塵條件可知,該浮力秤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2)對比實驗1和2的數據可知,兩次“浮力秤”的總重力變化量為浮力的變化量為,由于“浮力秤”始終漂浮,所以,即得,塑料瓶底面積(3)根據題意,若要達到優秀,需要增加兩條刻度線代表的質量差值,即增加高度,因此可以換用橫截面積更小、更長的瓶子或換用密度更小、更長的瓶子。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第十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第十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