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1新課導入3.1.4 氧氣與空氣【核心概念】1.物質的結構與性質【學習內容與要求】1.2 空氣與水是重要的物質⑤學會氧氣的實驗室制法。1.科學觀念:初步學會實驗室制取氧氣裝置的裝配、連接方法和氣密性檢查;初步學會實驗室制氧氣的方法和排水法收集氣體,初步學會粉末狀固體試劑的使用方法。2.科學思維:通過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實驗討論,理解根據不同反應原理選擇發生裝置。3.探究實踐:通過分組實驗,掌握粉末狀試劑的使用、氣密性檢查、排水法收集等操作規范。4.態度責任: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規范的操作意識。2核心概念與素養3新知探究1.1 原理任務一:知道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和步驟用KMnO4制取O2的原理:KMnO4 K2MnO4 +MnO2 +O2加熱1.2 選擇發生裝置請選擇用KMnO4制取O2的發生裝置:① ② ③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固體加熱固液不加熱固液不加熱1.3 收集裝置的選擇制取氧氣時可用什么方法收集?分別利用了氧氣的什么性質?向上排空氣法向上排空氣法排水法 氧氣密度度比空氣略大,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氧氣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發生裝置收集裝置讀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步驟,提出你的困惑①查:②裝:③定:④點:⑤收:⑦熄:⑥離:查裝定點收離熄茶莊定點收利息問題1:儀器組裝需要按照什么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組裝問題2:試管口為什么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在試管口冷凝的水倒流到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問題3:為什么要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呢?避免高錳酸鉀粉末隨氣流沿導管進入水槽。使試管受熱均勻,若試管受熱不均勻,則試管容易炸裂。問題4:點燃酒精燈時,為什么要來回移動酒精燈?問題5:為什么在收集氣體的時候,要等到氣泡連續均勻的放出時,才收集氣體?由于發生裝置內有空氣,所以導管口剛剛冒出的氣泡時裝之內的空氣,此時收集到的氣體會不純凈。問題6:為什么在收集滿氣體后,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滅酒精燈呢?若先熄滅酒精燈,由于試管內氣體溫度降低,壓強減下,則水槽內的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會倒流入試管,引起試管炸裂。問題7:若制取的氧氣不純,可能是由哪些因素導致的?①可能是裝置漏氣;②當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時就收集;③用排水法收集時,集氣瓶未裝滿水;④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沒有把導管伸至集氣瓶底部;⑤收集完氣體后,玻璃片與集氣瓶口之間密封不好。問題8:如何用排水法收集并測量得氧氣的體積?導管的連接:氧氣不易溶于水。氧氣將集氣瓶中的水由導管b壓入量筒內,量筒內水的體積等于氧氣的體積。a→c→b→d討 論做實驗時,為什么會出現下列問題,怎樣解決。原因:試管局部過熱,導致試管受熱不均勻,使試管破裂。(1)點燃酒精燈后,立即將火焰集中在試管內的藥品部位加熱,不久試管發生破裂。(2)看到水槽內導管口出現氣泡時,立即收集,收集后用帶火星木條插入瓶口內試驗,結果木條不能復燃。解決:先均勻受熱后集中加熱。原因:集氣瓶內氧氣不純。解決:等到氣泡連續均勻的放出時,才集氣。(3)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水槽內的水變成了紫紅色。討 論做實驗時,為什么會出現下列問題,怎樣解決。(4)在做氧氣性質實驗時,木炭伸入集氣瓶內,產生的現象與在空氣里燃燒的現象相同。原因:高錳酸鉀由導管進入水槽,溶于水。解決:試管口塞一團棉花。原因:集氣瓶內氧氣不純:①排水法收集前未在集氣瓶中灌滿水;②沒等導管口連續放出氣泡就收集;③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沒加蓋。解決:正確操作,重新收集氧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