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初中聯盟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科學期中考試 試卷(1.1-3.1)1.(2025八下·永康期中)元素周期表中金元素的信息如圖所示,對圖中信息理解正確的是( )A.金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一個金原子的質量為197C.一個金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18 D.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以及原子的結構分析【解答】A. 金元素是金屬元素,A錯誤B. 197是金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是一個金原子的質量,B錯誤C. 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又包括質子和中子,其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從圖中可以看出金是79號元素,說明它的質子數為79,所以核外電子數也為79,C錯誤D.核電荷數等于質子數,因此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D正確故答案為D2.(2025八下·永康期中)進入汛期以來,多地發生強降雨,人們在防汛的同時還要注意用電安全。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雷雨天站在大樹下避雨B.手上有水時拔用電器的插頭C.雷雨天在室外使用手機打電話D.發現有人觸電時,不能直接去碰觸電的人【答案】D【知識點】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根據安全用電的注意事項分析判斷。【解答】 A.雷雨天里,大樹也是很好的導體,電流會沿大樹傳到大地,所以雷雨天千萬不要在大樹下避雨,故A錯誤;B.生活用水容易導電,用濕手拔插頭,容易發生觸電事故,所以不要用濕手去按開關,故B錯誤;C.雷雨天在室外使用手機打電話時所發射的電磁波容易引來雷電,造成觸電事故,故C錯誤;D.發生觸電事故時,首先要切斷電源,再施救,故D正確。故選D。3.(2025八下·永康期中)下列各圖中,用磁感線描述磁體外部磁場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解析】【分析】根據磁鐵周圍磁感線的分布規律分析判斷。【解答】在磁體外部,磁感線總是從N極出來,然后回到S極,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4.(2025八下·永康期中)下列科學家及其貢獻對應正確的是( )A.盧瑟福——發現原子中存在電子B.拉瓦錫——發現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C.奧斯特——發現電磁感應現象D.法拉第——通電直導線周圍存在著磁場【答案】B【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電磁感應;原子的構成;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根據相關的科學發展史分析判斷。【解答】A.盧瑟福發現了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故A錯誤;B.最早通過實驗得出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是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故B正確;C.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電生磁現象,故C錯誤;D.法拉第首先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故D錯誤。故選B。5.(2025八下·永康期中)20世紀初,科學家先后提出了如圖所示的三種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C.②①C.②③① D.①③②【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根據有關原子結構的科學發展史分析判斷。【解答】 根據題意可知,三種模型依次為葡萄干面包模型、核式結構模型、電子云模型,現在科學家普遍認為電子云模型能更好地解釋我們觀察到的有關電子的現象。則正確順序為①③②。故選D。6.(2025八下·永康期中)關于科學符號中數字“2”的含義,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A.N2:表示氮氣分子的個數為2B.MgO: 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C.S2-:表示一個硫離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D.2Al:表示鋁原子的個數為2【答案】A【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 A.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B.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值。C.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1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D.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解答】 A.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N2中的“2”表示1個氮分子中含有2個氮原子,故A錯誤符合題意;B.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值,中的“2”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故B正確不合題意;C.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1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2-中的“2”表示一個硫離子帶有兩個單位的負電荷,故C正確不合題意;D.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2A1中的“2”表示鋁原子的個數為2,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A。7.(2025八下·永康期中)磁卡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刷卡開鎖就是一種應用,開鎖時將帶有磁條的卡靠近感應器,檢測頭的線圈中就會產生變化的電流,讀取解鎖信息。圖中能反映刷卡讀取信息原理的是( )A.B.C.D.【答案】A【知識點】電磁感應【解析】【分析】分析各個選項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再與刷卡器的工作原理對照即可。【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刷卡器的工作原理為電磁感應現象。A.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進行切割磁感線運動,導體中有感應電流產生,這是電磁感應現象,故A符合題意;B.因為電路中有電源,這是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圖,故B不合題意;C.如圖是奧斯特實驗,反映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故C不合題意;D.如圖是電磁鐵,反映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8.(2025八下·永康期中)下列模型符合化合物的是( )A. B.C. D.【答案】C9.(2025八下·永康期中)如圖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從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A.1個水分子由1個氧原子和一個氫分子構成B.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改變C.同種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不同種原子也可以結合成分子D.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還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答案】C【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1)分子由原子構成,分子中不能含有其他分子;(2)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3)分子可由多個原子構成,如氧氣分子由兩個氧原子,臭氧分子由三個氧原子;(4)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解答】A、1個水分子由1個氧原子和一個氫分子構成,1個水分子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水分子中不含氫分子,A錯誤;B、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改變,反應水分子變成了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B錯誤;C、同種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不同種原子也可以結合成分子,水分子有不同的原子構成的,氫分子和氧分子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可以得到此信息,C正確;D、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還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化學變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D錯誤。故選C10.(2025八下·永康期中)有3種不同的原子,甲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乙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丙原子核內有7個質子和7個中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和乙是同一種元素 B.甲和乙的核電荷數不同C.乙和丙核外電子數相等 D.乙和丙互為同位素原子【答案】A【知識點】同位素【解析】【分析】根據同位素的原子屬于同種元素,同種元素質量子數相同,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電子數分析。【解答】A、甲和乙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屬于同種元素,正確;B、質子數=核電荷數,甲和乙質子數相同,則核電荷數相同,錯誤;C、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乙和丙質子數不同,則核外電子數不同,錯誤;D、乙和丙質子數不同,不是同位素原子,錯誤;故答案為:A。11.(2025八下·永康期中) 下列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按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的一組是( )A.N2O3、N2 B.N2、NO、N2O3C.NO、N2、N2O3 D.N2、N2O3、NH3【答案】B【知識點】常見元素與原子團的化合價【解析】【分析】確定氮元素的化合價,然后比較大小即可。【解答】 A.N2O3中、N2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3、0價,故A不合題意;B.N2、NO、N2O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0、+2、+3,故B符合題意;C.NO、N2、N2O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2、0、+3,故C不合題意;D.N2、N2O3、NH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0、+3、-3,故D不合題意。故選B。12.(2025八下·永康期中) 某金屬元素只有一種化合價。 已知它的氯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M,它的氫氧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則該金屬的化合價為( )A. B. C. D.【答案】A【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根據氯化物中氯元素化合價為-1價,氫氧根化合價為-1價,由化學式書寫原則設出氯化物和氫氧化物的化學式,利用相對分子質量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計算分析。【解答】氯化物中氯元素化合價為-1價,氫氧根化合價為-1價,設金屬元素為R,化合價為x,相對原子質量為a,則氯化物化學式為RClx,氫氧化物化學式為R(OH)x,氯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M,它的氫氧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則a+35.5x=M,a+17x=N,解得x= 。故選A。13.(2025八下·永康期中)某校興趣小組同學將課本“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如甲圖)改進為新的實驗裝置(如乙圖),下列有關改進后的裝置評價不恰當的是( )A.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環境污染少B.裝置簡潔,操作簡單,節約藥品C.實驗中活塞先向左移,后向右移D.更方便推算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答案】C【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比較甲乙兩圖,確定改進裝置的優缺點。【解答】A.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固體不會逸散到空氣中,對環境污染少,故A正確不合題意;B.裝置簡潔,操作簡單,節約藥品,故B正確不合題意;C.實驗中,白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導致管內壓強增大,則活塞先向右移;反應結束后,溫度下降,氣壓減小,活塞向左移動,故C錯誤符合題意;D.將反應前后,活塞左測所對刻度的減少量就是其中氧氣的體積,則更方便推算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14.(2025八下·永康期中)以下相關實驗的現象或操作正確的是:①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②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③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④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⑤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在試管口需要放一團棉花;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一有氣泡冒出時就應馬上收集,以免浪費;⑦二氧化錳可以作所有實驗的催化劑。正確的是(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⑦【答案】A【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制取氧氣的原理【解析】【分析】根據不同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結合氧氣的制取方法和原理分析判斷即可。【解答】 ①根據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①正確。②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故②錯誤。③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故③正確;④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故④正確;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時不用在試管口放棉花,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用在試管口放棉花,故⑤正確;⑥導管口開始有氣泡冒出時,不宜立即收集,因為開始排出的氣體是空氣;待導管口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再開始收集,故⑥錯誤;⑦二氧化錳可以做某些反應的催化劑,不是所有反應的催化劑,故⑦錯誤。故選A。15.(2025八下·永康期中)如圖是小敏設計的汽車尾氣中 CO(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檢測電路。當CO濃度高于某一設定值時,電鈴發聲報警。已知氣敏電阻 R1阻值隨CO濃度的增大而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鈴應接在 A 和C 之間B.當CO 濃度升高,電磁鐵磁性減弱C.若U1減小,報警時CO最小濃度比原設定值高D.為使該檢測電路在CO濃度更低時報警,可將R2的滑片向下移【答案】C【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解析】【分析】用久后,電源電壓會減小,由歐姆定律,只有當阻值變小時,控制電路才能達到銜鐵被吸下的最小電流,即報警時最小濃度比設定值高。【解答】A.當CO濃度增大,電阻減小,電流增大時,電磁鐵才會吸引銜鐵,這時銜鐵與下面的觸點接通,只有電鈴在BD部分才能報警,故A錯誤;B.當CO濃度增大,電阻減小,電流增大時,電磁鐵的磁性會增強,故B錯誤;C.電磁鐵吸引銜鐵需要的磁力是不變的,即線圈中需要達到的電流大小不變;當電源電壓減小時,控制電路部分電流變小,此時電磁鐵磁力較小不能將銜鐵吸下來報警;只有CO的濃度繼續增大,氣敏電阻的阻值繼續減小,電路電流增大才能再次報警,因此報警時CO的最小濃度設定值偏高,故C正確;D.報警時控制電路中電流保持不變,即總電阻不變;當CO的濃度降低時,氣敏電阻的阻值變大,為了正常報警,變阻器的阻值必須變小,即滑片向上移動,故D錯誤。故答案為:C。16.(2025八下·永康期中)下列物質中,屬于金屬單質的是 (填序號,下同),屬于非金屬單質的是 ,屬于混合物的是 ,屬于純凈物的是 。①空氣 ②液氫 ③海水 ④純鐵⑤冰水混合物 ⑥二氧化碳 ⑦氦氣【答案】④;②⑦;①③;②④⑤⑥⑦【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單質是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果該元素是金屬元素則為金屬單質;該元素為非金屬元素則為非金屬單質;化合物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混合物是指多種物質混合在一起;純凈物只含有一種物質;【解答】 下列物質中,屬于金屬單質的是④(填序號,下同),屬于非金屬單質的是②⑦,屬于混合物的是①③,屬于純凈物的是②④⑤⑥⑦;故答案為:④、②⑦、①③、②④⑤⑥⑦17.(2025八下·永康期中)現有幾種變化:①氫氣+氧氣 水 ②乙炔+氧氣 水+二氧化碳 ③堿式碳酸銅氧化銅+二氧化碳+水 ④氯化氫+氨氣→氯化銨其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填序號,下同),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答案】①④;③【知識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解析】【分析】 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分解反應:一種物質反應后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據此進行分析解答。【解答】根據文字表達式可知,①④中生成物只有一種,則二者為化合反應;③中反應物只有一種,則為分解反應。18.(2025八下·永康期中)下水道井蓋的丟失給人們出行帶來了安全隱患。為提示路人注意安全,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電路中利用一元硬幣代替鐵質井蓋,當井蓋丟失時,燈泡發光報警;當電磁鐵的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繼電器的動觸點與 (填“上”或“下”)靜觸點接觸,電磁鐵的上端是 極。【答案】下;N【知識點】電磁鐵的其他應用;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1)分析報警電路的工作過程,判斷觸點的連接情況;(2)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解答】(1)電磁鐵的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電磁鐵產生磁性,將銜鐵吸引下來,繼電器的動觸點與下面的靜觸點接觸,切斷報警電路,燈泡熄滅,停止報警;(2)電磁鐵線圈上電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線管,四指指向左側,大拇指指向上端,那么電磁鐵的上端就是N極。19.(2025八下·永康期中)小金去商場時,發現當他站在電梯上時電梯運動較快,走下電梯后電梯運動會變慢。他查閱資料,發現電梯內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利用了壓敏電阻阻值隨著所受壓力的增大而減小的性質等知識,以實現速度變化。(1)由分析可知,圖中 (選填“R”或“R1”)為壓敏電阻。(2)當銜鐵與下觸點b接觸時,電梯處于 (選“快速”或“慢速”)檔。(3)小剛同學認為,站上電梯的人越多,壓敏電阻阻值越小,電梯速度越快。他的理解對嗎 請說明你的理由: 。【答案】(1)R(2)快速(3)不對,一旦銜鐵被吸引到b,工作電路電阻不再改變【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 (1)圖中左側為壓敏電阻與電磁鐵串聯的控制電路,右側為帶動電梯運動的電動機工作電路;(2)當銜鐵與觸點1接觸時,R1與電機串聯,是慢速擋;當銜鐵與觸點b接觸時,電阻R1沒有接入電路,電動機兩端電壓增大,根據通過電動機的電流大小確定電機的轉速變化即可;(3)根據電路圖,結合(1)中電動機兩端電壓增大為電源電壓分析。【解答】 (1)圖中左側為壓敏電阻與電磁鐵串聯的控制電路,右側為帶動電梯運動的電動機工作電路,故R為壓敏電阻;(2)當有人走上電梯后,壓敏電阻R的阻值減小,控制電路中電流增大,電磁鐵磁性變強,則銜鐵被吸下,銜鐵與觸點b接觸,則電阻R1沒有接入電路,電動機兩端電壓增大為電源電壓,通過電動機的電流變大,電動機轉速變快,為快速擋。(3)由(2)可知,當有人走上電梯后,銜鐵與觸點b接觸,右側電路只有電動機工作,其兩端電壓等于電源電壓;所以,站上電梯的人再多,電動機兩端電壓始終等于電源電壓(不會再增大),所以帶動電梯的電動機的轉速不變。20.(2025八下·永康期中)如圖可用來收集氧氣,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則氧氣從 (填“左”或“右”,下同)導管通入,空氣從 導管排出。若要檢查是否已收集滿氧氣,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 導管處。如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可先把集氣瓶裝滿水,水從 導管排出。【答案】右;左;左;左【知識點】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解析】【分析】 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是指空氣被從上端排出,再考慮進氣口和出氣口,驗滿必須在氧氣出口處;排水法就要考慮氣體的密度與水的密度比較再進行分析。【解答】 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是指空氣被從上端排出,所以出氣口是左導管口,進氣口就為右導管口;如果B管處有氧氣了說明已經滿了,若要檢查是否已收集滿氧氣,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左導管處;由于氧氣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必須從左導管口端進氣,否則由于氧氣密度比水小,會從左導管口端逸出,而收集不到氧氣。21.(2025八下·永康期中)電工常用一只額定電壓為220V的燈泡L0(檢驗燈泡)取代保險絲來檢查新安裝的照明電路中每條支路的情況,如圖所示。當S閉合后,再分別閉合S1、S2、S3(每次只能閉合其中之一)時,試判斷以下電路情況: (均選填“短路”“斷路”或“正常”)(1) L。不亮, 說明該支路 。(2)L。正常發光,說明該支路 。【答案】(1)斷路(2)短路【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 將額定電壓220V的“校驗燈”,接在保險絲的兩只接線柱上,是相當于把此燈串聯入電路中,它會有三種狀態:“校驗燈”恰能正常發光,說明該支路短路,“校驗燈”發光不正常(暗紅色)說明該支路工作正常,“校驗燈”不發光說明該支路斷路。【解答】 (1)當L0不亮時,說明電路電路中無電流,該支路是斷路狀態。(2)當L0能正常發光,說明L0兩端電壓為220V,該支路是發生了短路。22.(2025八下·永康期中)小柯帶著收集到的氣體來到實驗室,用巧妙的辦法來測定氧氣的含量。開始前的裝置如圖所示,其中暖寶寶貼(主要成分為鐵粉、木炭、食鹽)的熱量來源于鐵粉的氧化。為保證實驗準確度,實驗前必須 ;實驗后必須等 時才能記錄量筒內剩余水的體積:若最后流入玻璃瓶(容積為270毫升)中的水的體積為45毫升(鐵粉生銹消耗的水忽略不計),所測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答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恢復到室溫;18%【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 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解答】 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開始前,必須要檢查裝置氣密性;并且實驗后要等恢復到室溫時才能記錄量筒內剩余水的體積;鐵生銹消耗氧氣,裝置內的氣壓就會減小,進入水的體積就是消耗的氧氣的體積,因為反應前裝置內還含有部分水,因此集氣瓶內的空氣的體積為(270-20)ml=250mL,進入水的體積為45m,即氧氣的體積為45mL,故所測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為。23.(2025八下·永康期中)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了近代原子學說,他認為一切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運動的a粒子(a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轟擊金箔時(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相對原子質量為197),發現大多數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路徑,甚至有極少數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堅硬不可穿透的質點而被彈了回來(如圖)。(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a粒子就 (填“會”或“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2)絕大多數a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____(填字母);A.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B.原子的質量是均勻分布的(3)從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____(選填字母)。A.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B.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C.波爾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達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答案】(1)不會(2)A(3)A;B;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1)(2) a粒子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而發生軌跡的改變,且排斥力越大,則軌跡改變越大;(3)根據自己對科學探究的認識分析判斷。【解答】 (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α粒子就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2)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故選A。(3)從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故選ABD。24.(2025八下·永康期中)興趣小組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兩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二和裝置一相比,裝置二的優點是 (答一點);(2)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剩余氣體的化學性質是 ;(3)用裝置一實驗結束后發現集氣瓶中的水不足五分之一,其原因可能是 1. 2. (填兩種)。【答案】(1)可以減小實驗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準確(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3)裝置漏氣;紅磷量不足、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 (1)根據圖片分析兩個裝置的工作過程,確定裝置二的優點即可;(2)空氣主要由氧氣和氮氣組成,根據氮氣的化學性質解答;(3)根據測量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過程的注意事項解答。【解答】 (1)裝置二和裝置一相比,裝置二的優點是防止了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中時導致的部分氣體受熱膨脹逸出,實驗結果更準確,同時防止了反應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擴散到空氣中污染環境。(2)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剩余氣體的化學性質是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3)用裝置一實驗結束后發現集氣瓶中的水不足五分之一,其原因可能是紅磷不足、裝置漏氣。25.(2025八下·永康期中)在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特點”的實驗中,小.華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實驗時:(1)可通過觀察 來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極。(2)如圖乙是通電螺線管周圍有機玻璃板上小磁針的分布狀態,通過觀察可知,通電螺線管的外部磁場與 的磁場相似。(3)要探究影響通電螺線管磁場強弱的因素,除了圖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 。若開關S 接“1”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現將開關 S 從“1”換接到“2”上,接下來他的操作是 ,這樣可以探究通電螺線管磁場的強弱與匝數的關系。【答案】(1)小磁針的指向(2)條形磁鐵(3)大頭針;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P,使電流表的示數仍為 I【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解析】【分析】(1)小磁針的磁極方向是已知的,如果和它相互排斥,那么為同極;如果和它相互吸引,那么為異極。(2)將條形磁鐵的磁場分布情況與通電螺線管的進行比較即可;(3)磁場的強弱不能用肉眼直接分辨出來,需要借助吸引大頭針的數量來反映。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分析解答。【解答】(1)可通過觀察小磁針的指向來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極。(2)如圖乙是通電螺線管周圍有機玻璃板上小磁針的分布狀態,通過觀察可知,通電螺線管的外部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3)要探究影響通電螺線管磁場強弱的因素,除了圖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大頭針。將開關S從“1”改接到“2”時,通電螺線管的線圈匝數發生改變,此時需要控制通過螺線管的電流大小相同,即接下來的操作為: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P,使電流表的示數仍為 I。26.(2025八下·永康期中)如圖是幾種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圖中標有數字的儀器名稱:②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應選用 為發生裝置,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 為收集裝置,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答案】(1)集氣瓶(2)A;D;高錳酸鉀(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知識點】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解析】【分析】 (1)根據所指儀器的名稱解答;(2)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合適的氣體發生裝置,根據氣體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收集方法。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3)根據氧氣具有助燃性進行分析。【解答】 (1)根據圖片可知,②是集氣瓶;(2)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應選用“固態加熱型”,故選A發生裝置。若要收集較為純凈的氧氣,應該選擇排水法,因此選用D裝置。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文字表達式為:。27.(2025八下·永康期中)某興趣小組學習了催化劑(MnO2)能加速過氧化氫分解后,同學們提出CuO、Fe2O3是否也能加速過氧化氫分解 同學們設計實驗并記錄數據如下。實驗組別 5%過氧化氫溶液體積/毫升 固體種類 固體質量/克 收集氣體體積/毫升 所需時間/秒1 15 — 20 202 15 CuO 0.2 20 153 15 Fe2O3 0.2 20 12.5(1)關閉止水夾,打開活塞A,一段時間后分液漏斗內的液面不再下降,說明裝置氣密性 。(選填“良好”或“不好”)(2)以上實驗能否證明CuO、Fe2O3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并說明理由 。(3)在實驗3中,小科還發現隨著反應的進行,產生氣泡的速度越來越慢,你認為產生這一現象的可能原因是 。【答案】(1)良好(2)不能,沒有證明CuO、Fe2O3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是否改變(3)隨著反應的進行,過氧化氫被消耗,過氧化氫溶液濃度降低【知識點】制取氧氣的原理【解析】【分析】 (1)根據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分析;(2)根據催化劑的特點分析;(3)根據過氧化氫的量逐漸減少,或者過氧化氫反應產生水,過氧化氫的濃度減小分析。【解答】 (1)關閉止水夾,打開活塞A,一段時間后分液漏斗內的液面不再下降,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2)催化劑的特點是: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實驗1為加入固體物質,收集20毫升與氧氣需要的時間為20秒,大于實驗2和3的時間,說明CuO、Fe2O3促進了過氧化氫分解,但是還需要檢驗CuO、Fe2O3物質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是否發生變化才能確定CuO、Fe2O3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則不能證明,因為實驗只證明了CuO、Fe2O3改變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速率,沒有測定物質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是否發生變化;(3)在實驗3中,小科還發現隨著反應的進行,產生氣泡的速度越來越慢,產生這一現象的可能原因是:過氧化氫的量逐漸減少,或者過氧化氫反應產生水,過氧化氫的濃度減小。28.(2025八下·永康期中)“布洛芬”為解熱鎮痛類,非甾體抗炎藥,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等,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其化學式為試回答:①“布洛芬”由 種元素組成,每個分子中含有 個氫原子。②“布洛芬”分子中,C、O兩種原子的個數比為 (填最簡整數比)。③“布洛芬”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之比為 (填最簡整數比)。【答案】三;18;13:2;9:16【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①在化學式中,一種符號代表一種元素。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②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之比等于分子中原子的個數之比;③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解答】 ①“布洛芬”(化學式為C13H18O2)由碳、氫、氧3種元素組成,每個分子中含有18個氫原子;②“布洛芬”(化學式為C13H18O2)分子中,C、O 兩種原子的個數比為13:2;③“布洛芬”(化學式為C13H18O2)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之比為(1×18):(16×2)=9:16;29.(2025八下·永康期中)如圖所示為某興趣小組為學校辦公樓空調設計的自動控制裝置,R是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變化關系如下表所示。已知繼電器的線圈電阻 左邊電源電壓為6 V恒定不變。當繼電器線圈中的電流大于或等于15 mA時,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右邊的空調電路正常工作。溫度 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電阻R/Ω 550 500 445 415 385 355 325 295 265(1)請簡要說明該自動控制裝置的工作原理。(2)計算說明該空調的啟動溫度是多少。(3)為了節省電能,將空調啟動溫度設定為25℃,控制電路中需要再串聯一個多大的電阻 (4)改變控制電路的電阻可以給空調設定不同的啟動溫度,除此之外,請你再提出一種方便可行的調節方案。【答案】(1)隨著室內溫度的升高,熱敏電阻的阻值減小,控制電路中電流增大,電磁鐵的磁性增強,當電流達到15mA 時,銜鐵被吸合,右側空調電路接通,空調開始工作。當溫度下降時,控制電路電阻增大,電流減小,電磁鐵的磁性減弱,減小到一定值,彈簧將銜鐵彈起,使空調電路斷開,這樣就實現了自動控制。(2)由歐姆定律得,電路啟動時的總電阻: R= =熱敏電阻的阻值:R熱=對照表格數據可知,啟動溫度是20℃(3)因為空調啟動時電路的總電阻為 400 Ω,由表中數據可知,空調啟動溫度設定為25 ℃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設需串聯的電阻為R1,則R1=R-R2-R0=400Ω-355Ω-15Ω=30Ω(4)可通過改變電阻來改變電流,也可以通過將左邊電源改為可調壓電源來實現控制【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1) 由題意可知,這一自動控制裝置的基本結構是一個電磁繼電器,根據電磁繼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結合在此處的運用可描述其原理;(2)根據左邊電源電壓為6V,繼電器線圈中的電流大于或等于15mA時,繼電器啟動,可計算出此時繼電器的總電阻,再減去線圈電阻,可得到熱敏電阻的阻值,最后從表中找出對應溫度;(3)當溫度設定為25℃時,從表中找出對應的電阻值,用同樣的方法求出總電阻,減去表中對應的阻值,即可得出應串聯的電阻大小;(4)本裝置通過調節電阻來改變設定溫度,我們也可以考慮通過改變電源電壓,實現對其調節的作用。30.(2025八下·永康期中)化學家 Tim Richard將分子結構簡式像小狗的某有機物(如圖所示),取名為“小狗烯”(化學式為C26H26)。(1)求“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精確到0.1%)(2)33.8克“小狗烯”中含碳元素與多少克CO2 中所含碳元素質量相等 (3)堿性品紅(化學式為 C20H20ClN3)可用于棉、人造纖維、紙張、皮革的印染等。現有“小狗烯”和堿性品紅的混合物,經測定含碳元素的質量為120克,則含氫元素的質量為多少克 【答案】(1)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100%≈92.3%。(2)33.8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的質量為則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114.4g。(3)“小狗烯”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也是(12×26): (1×26)=12: 1,堿性品紅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是 12: 1,由此可知,“小狗烯”和堿性品紅的混合物中含碳元素的質量為120g,則含氫元素的質量為10g。【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碳元素的質量分數=;(2)“小狗烯”的質量×碳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碳元素的質量,再用碳元素的質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得到二氧化碳的質量;(3)根據化學式計算出兩種物質中碳氫元素的質量之比,據此計算氫元素的質量。31.(2025八下·永康期中)某有機物4.4g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如果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4,該物質的化學式為什么?(寫出分析過程)【答案】Mc=13.2g×12/44=3.6g,MH=7.2g×2/18=0.8g,C的個數:H的個數=(3.6g÷12):(0.8÷1)=3:8又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4,因此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3H8其他方法合理均得分【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反應前后元素質量和種類不變,先由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計算出有機物中碳、氫元素質量,再利用有機物質量判斷是否含氧元素,然后利用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計算出分子中原子個數比,由此計算出化學式分析。32.(2025八下·永康期中)學習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后,小明將課本中的實驗裝置改進為如圖甲實驗裝置。用加熱的電烙鐵點燃紅磷后,立刻拔掉插頭,無線氣壓計實時記錄瓶內的氣壓變化。實驗過程中氣壓變化如圖乙。資料:一個密閉容器內氣壓受溫度和氣體量的影響,溫度越高,氣體質量越大,氣體氣壓越大。結合以上信息,及所學知識,對圖乙中AB段與CD段氣壓上升原因做出簡要說明。【答案】AB段:白磷燃燒放出熱量,瓶內氣溫升高使氣壓變大。同時瓶內氧氣被消耗,氣體質量減少使氣壓變小。但氣溫對對氣壓的影響大于氣體質量對氣壓的影響,所以氣壓升高;CD段:C點時打開止水夾,燒杯內的水倒流入容器內,水填充了消耗的氧氣的體積,所以氣壓升高。【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紅磷燃燒消耗氧氣,并放出熱量,一個因素使氣壓減小,另一個因素使氣壓增大,而最終兩個因素影響程度的大小決定了氣壓的走向;(2)集氣瓶內氣壓減小,燒杯里的水會被大氣壓強壓入集氣瓶;當水不再流動時,集氣瓶內的氣壓肯定等于一個標準氣壓,據此分析即可。【解答】 AB段:白磷燃燒放出熱量,瓶內氣溫升高使氣壓變大。同時瓶內氧氣被消耗,氣體質量減少使氣壓變小。但氣溫對對氣壓的影響大于氣體質量對氣壓的影響,所以氣壓升高;CD段:C點時打開止水夾,燒杯內的水倒流入容器內,水填充了消耗的氧氣的體積,所以氣壓升高。1 / 1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初中聯盟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科學期中考試 試卷(1.1-3.1)1.(2025八下·永康期中)元素周期表中金元素的信息如圖所示,對圖中信息理解正確的是( )A.金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一個金原子的質量為197C.一個金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18 D.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2.(2025八下·永康期中)進入汛期以來,多地發生強降雨,人們在防汛的同時還要注意用電安全。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雷雨天站在大樹下避雨B.手上有水時拔用電器的插頭C.雷雨天在室外使用手機打電話D.發現有人觸電時,不能直接去碰觸電的人3.(2025八下·永康期中)下列各圖中,用磁感線描述磁體外部磁場正確的是( )A. B.C. D.4.(2025八下·永康期中)下列科學家及其貢獻對應正確的是( )A.盧瑟福——發現原子中存在電子B.拉瓦錫——發現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C.奧斯特——發現電磁感應現象D.法拉第——通電直導線周圍存在著磁場5.(2025八下·永康期中)20世紀初,科學家先后提出了如圖所示的三種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C.②①C.②③① D.①③②6.(2025八下·永康期中)關于科學符號中數字“2”的含義,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A.N2:表示氮氣分子的個數為2B.MgO: 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C.S2-:表示一個硫離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D.2Al:表示鋁原子的個數為27.(2025八下·永康期中)磁卡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刷卡開鎖就是一種應用,開鎖時將帶有磁條的卡靠近感應器,檢測頭的線圈中就會產生變化的電流,讀取解鎖信息。圖中能反映刷卡讀取信息原理的是( )A.B.C.D.8.(2025八下·永康期中)下列模型符合化合物的是( )A. B.C. D.9.(2025八下·永康期中)如圖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從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A.1個水分子由1個氧原子和一個氫分子構成B.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改變C.同種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不同種原子也可以結合成分子D.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還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10.(2025八下·永康期中)有3種不同的原子,甲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乙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丙原子核內有7個質子和7個中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和乙是同一種元素 B.甲和乙的核電荷數不同C.乙和丙核外電子數相等 D.乙和丙互為同位素原子11.(2025八下·永康期中) 下列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按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的一組是( )A.N2O3、N2 B.N2、NO、N2O3C.NO、N2、N2O3 D.N2、N2O3、NH312.(2025八下·永康期中) 某金屬元素只有一種化合價。 已知它的氯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M,它的氫氧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則該金屬的化合價為( )A. B. C. D.13.(2025八下·永康期中)某校興趣小組同學將課本“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如甲圖)改進為新的實驗裝置(如乙圖),下列有關改進后的裝置評價不恰當的是( )A.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環境污染少B.裝置簡潔,操作簡單,節約藥品C.實驗中活塞先向左移,后向右移D.更方便推算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14.(2025八下·永康期中)以下相關實驗的現象或操作正確的是:①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②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③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④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⑤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在試管口需要放一團棉花;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一有氣泡冒出時就應馬上收集,以免浪費;⑦二氧化錳可以作所有實驗的催化劑。正確的是(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⑦15.(2025八下·永康期中)如圖是小敏設計的汽車尾氣中 CO(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檢測電路。當CO濃度高于某一設定值時,電鈴發聲報警。已知氣敏電阻 R1阻值隨CO濃度的增大而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鈴應接在 A 和C 之間B.當CO 濃度升高,電磁鐵磁性減弱C.若U1減小,報警時CO最小濃度比原設定值高D.為使該檢測電路在CO濃度更低時報警,可將R2的滑片向下移16.(2025八下·永康期中)下列物質中,屬于金屬單質的是 (填序號,下同),屬于非金屬單質的是 ,屬于混合物的是 ,屬于純凈物的是 。①空氣 ②液氫 ③海水 ④純鐵⑤冰水混合物 ⑥二氧化碳 ⑦氦氣17.(2025八下·永康期中)現有幾種變化:①氫氣+氧氣 水 ②乙炔+氧氣 水+二氧化碳 ③堿式碳酸銅氧化銅+二氧化碳+水 ④氯化氫+氨氣→氯化銨其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填序號,下同),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18.(2025八下·永康期中)下水道井蓋的丟失給人們出行帶來了安全隱患。為提示路人注意安全,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電路中利用一元硬幣代替鐵質井蓋,當井蓋丟失時,燈泡發光報警;當電磁鐵的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繼電器的動觸點與 (填“上”或“下”)靜觸點接觸,電磁鐵的上端是 極。19.(2025八下·永康期中)小金去商場時,發現當他站在電梯上時電梯運動較快,走下電梯后電梯運動會變慢。他查閱資料,發現電梯內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利用了壓敏電阻阻值隨著所受壓力的增大而減小的性質等知識,以實現速度變化。(1)由分析可知,圖中 (選填“R”或“R1”)為壓敏電阻。(2)當銜鐵與下觸點b接觸時,電梯處于 (選“快速”或“慢速”)檔。(3)小剛同學認為,站上電梯的人越多,壓敏電阻阻值越小,電梯速度越快。他的理解對嗎 請說明你的理由: 。20.(2025八下·永康期中)如圖可用來收集氧氣,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則氧氣從 (填“左”或“右”,下同)導管通入,空氣從 導管排出。若要檢查是否已收集滿氧氣,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 導管處。如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可先把集氣瓶裝滿水,水從 導管排出。21.(2025八下·永康期中)電工常用一只額定電壓為220V的燈泡L0(檢驗燈泡)取代保險絲來檢查新安裝的照明電路中每條支路的情況,如圖所示。當S閉合后,再分別閉合S1、S2、S3(每次只能閉合其中之一)時,試判斷以下電路情況: (均選填“短路”“斷路”或“正常”)(1) L。不亮, 說明該支路 。(2)L。正常發光,說明該支路 。22.(2025八下·永康期中)小柯帶著收集到的氣體來到實驗室,用巧妙的辦法來測定氧氣的含量。開始前的裝置如圖所示,其中暖寶寶貼(主要成分為鐵粉、木炭、食鹽)的熱量來源于鐵粉的氧化。為保證實驗準確度,實驗前必須 ;實驗后必須等 時才能記錄量筒內剩余水的體積:若最后流入玻璃瓶(容積為270毫升)中的水的體積為45毫升(鐵粉生銹消耗的水忽略不計),所測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23.(2025八下·永康期中)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了近代原子學說,他認為一切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運動的a粒子(a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轟擊金箔時(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相對原子質量為197),發現大多數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路徑,甚至有極少數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堅硬不可穿透的質點而被彈了回來(如圖)。(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a粒子就 (填“會”或“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2)絕大多數a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____(填字母);A.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B.原子的質量是均勻分布的(3)從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____(選填字母)。A.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B.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C.波爾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達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24.(2025八下·永康期中)興趣小組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兩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二和裝置一相比,裝置二的優點是 (答一點);(2)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剩余氣體的化學性質是 ;(3)用裝置一實驗結束后發現集氣瓶中的水不足五分之一,其原因可能是 1. 2. (填兩種)。25.(2025八下·永康期中)在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特點”的實驗中,小.華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實驗時:(1)可通過觀察 來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極。(2)如圖乙是通電螺線管周圍有機玻璃板上小磁針的分布狀態,通過觀察可知,通電螺線管的外部磁場與 的磁場相似。(3)要探究影響通電螺線管磁場強弱的因素,除了圖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 。若開關S 接“1”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現將開關 S 從“1”換接到“2”上,接下來他的操作是 ,這樣可以探究通電螺線管磁場的強弱與匝數的關系。26.(2025八下·永康期中)如圖是幾種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圖中標有數字的儀器名稱:②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應選用 為發生裝置,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 為收集裝置,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27.(2025八下·永康期中)某興趣小組學習了催化劑(MnO2)能加速過氧化氫分解后,同學們提出CuO、Fe2O3是否也能加速過氧化氫分解 同學們設計實驗并記錄數據如下。實驗組別 5%過氧化氫溶液體積/毫升 固體種類 固體質量/克 收集氣體體積/毫升 所需時間/秒1 15 — 20 202 15 CuO 0.2 20 153 15 Fe2O3 0.2 20 12.5(1)關閉止水夾,打開活塞A,一段時間后分液漏斗內的液面不再下降,說明裝置氣密性 。(選填“良好”或“不好”)(2)以上實驗能否證明CuO、Fe2O3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并說明理由 。(3)在實驗3中,小科還發現隨著反應的進行,產生氣泡的速度越來越慢,你認為產生這一現象的可能原因是 。28.(2025八下·永康期中)“布洛芬”為解熱鎮痛類,非甾體抗炎藥,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等,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其化學式為試回答:①“布洛芬”由 種元素組成,每個分子中含有 個氫原子。②“布洛芬”分子中,C、O兩種原子的個數比為 (填最簡整數比)。③“布洛芬”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之比為 (填最簡整數比)。29.(2025八下·永康期中)如圖所示為某興趣小組為學校辦公樓空調設計的自動控制裝置,R是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變化關系如下表所示。已知繼電器的線圈電阻 左邊電源電壓為6 V恒定不變。當繼電器線圈中的電流大于或等于15 mA時,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右邊的空調電路正常工作。溫度 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電阻R/Ω 550 500 445 415 385 355 325 295 265(1)請簡要說明該自動控制裝置的工作原理。(2)計算說明該空調的啟動溫度是多少。(3)為了節省電能,將空調啟動溫度設定為25℃,控制電路中需要再串聯一個多大的電阻 (4)改變控制電路的電阻可以給空調設定不同的啟動溫度,除此之外,請你再提出一種方便可行的調節方案。30.(2025八下·永康期中)化學家 Tim Richard將分子結構簡式像小狗的某有機物(如圖所示),取名為“小狗烯”(化學式為C26H26)。(1)求“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精確到0.1%)(2)33.8克“小狗烯”中含碳元素與多少克CO2 中所含碳元素質量相等 (3)堿性品紅(化學式為 C20H20ClN3)可用于棉、人造纖維、紙張、皮革的印染等。現有“小狗烯”和堿性品紅的混合物,經測定含碳元素的質量為120克,則含氫元素的質量為多少克 31.(2025八下·永康期中)某有機物4.4g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如果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4,該物質的化學式為什么?(寫出分析過程)32.(2025八下·永康期中)學習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后,小明將課本中的實驗裝置改進為如圖甲實驗裝置。用加熱的電烙鐵點燃紅磷后,立刻拔掉插頭,無線氣壓計實時記錄瓶內的氣壓變化。實驗過程中氣壓變化如圖乙。資料:一個密閉容器內氣壓受溫度和氣體量的影響,溫度越高,氣體質量越大,氣體氣壓越大。結合以上信息,及所學知識,對圖乙中AB段與CD段氣壓上升原因做出簡要說明。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以及原子的結構分析【解答】A. 金元素是金屬元素,A錯誤B. 197是金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是一個金原子的質量,B錯誤C. 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又包括質子和中子,其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從圖中可以看出金是79號元素,說明它的質子數為79,所以核外電子數也為79,C錯誤D.核電荷數等于質子數,因此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D正確故答案為D2.【答案】D【知識點】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根據安全用電的注意事項分析判斷。【解答】 A.雷雨天里,大樹也是很好的導體,電流會沿大樹傳到大地,所以雷雨天千萬不要在大樹下避雨,故A錯誤;B.生活用水容易導電,用濕手拔插頭,容易發生觸電事故,所以不要用濕手去按開關,故B錯誤;C.雷雨天在室外使用手機打電話時所發射的電磁波容易引來雷電,造成觸電事故,故C錯誤;D.發生觸電事故時,首先要切斷電源,再施救,故D正確。故選D。3.【答案】A【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解析】【分析】根據磁鐵周圍磁感線的分布規律分析判斷。【解答】在磁體外部,磁感線總是從N極出來,然后回到S極,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4.【答案】B【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電磁感應;原子的構成;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根據相關的科學發展史分析判斷。【解答】A.盧瑟福發現了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故A錯誤;B.最早通過實驗得出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是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故B正確;C.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電生磁現象,故C錯誤;D.法拉第首先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故D錯誤。故選B。5.【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根據有關原子結構的科學發展史分析判斷。【解答】 根據題意可知,三種模型依次為葡萄干面包模型、核式結構模型、電子云模型,現在科學家普遍認為電子云模型能更好地解釋我們觀察到的有關電子的現象。則正確順序為①③②。故選D。6.【答案】A【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 A.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B.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值。C.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1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D.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解答】 A.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N2中的“2”表示1個氮分子中含有2個氮原子,故A錯誤符合題意;B.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值,中的“2”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故B正確不合題意;C.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1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2-中的“2”表示一個硫離子帶有兩個單位的負電荷,故C正確不合題意;D.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2A1中的“2”表示鋁原子的個數為2,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A。7.【答案】A【知識點】電磁感應【解析】【分析】分析各個選項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再與刷卡器的工作原理對照即可。【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刷卡器的工作原理為電磁感應現象。A.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進行切割磁感線運動,導體中有感應電流產生,這是電磁感應現象,故A符合題意;B.因為電路中有電源,這是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圖,故B不合題意;C.如圖是奧斯特實驗,反映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故C不合題意;D.如圖是電磁鐵,反映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8.【答案】C9.【答案】C【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1)分子由原子構成,分子中不能含有其他分子;(2)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3)分子可由多個原子構成,如氧氣分子由兩個氧原子,臭氧分子由三個氧原子;(4)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解答】A、1個水分子由1個氧原子和一個氫分子構成,1個水分子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水分子中不含氫分子,A錯誤;B、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改變,反應水分子變成了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B錯誤;C、同種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不同種原子也可以結合成分子,水分子有不同的原子構成的,氫分子和氧分子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可以得到此信息,C正確;D、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還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化學變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D錯誤。故選C10.【答案】A【知識點】同位素【解析】【分析】根據同位素的原子屬于同種元素,同種元素質量子數相同,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電子數分析。【解答】A、甲和乙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屬于同種元素,正確;B、質子數=核電荷數,甲和乙質子數相同,則核電荷數相同,錯誤;C、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乙和丙質子數不同,則核外電子數不同,錯誤;D、乙和丙質子數不同,不是同位素原子,錯誤;故答案為:A。11.【答案】B【知識點】常見元素與原子團的化合價【解析】【分析】確定氮元素的化合價,然后比較大小即可。【解答】 A.N2O3中、N2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3、0價,故A不合題意;B.N2、NO、N2O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0、+2、+3,故B符合題意;C.NO、N2、N2O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2、0、+3,故C不合題意;D.N2、N2O3、NH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0、+3、-3,故D不合題意。故選B。12.【答案】A【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根據氯化物中氯元素化合價為-1價,氫氧根化合價為-1價,由化學式書寫原則設出氯化物和氫氧化物的化學式,利用相對分子質量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計算分析。【解答】氯化物中氯元素化合價為-1價,氫氧根化合價為-1價,設金屬元素為R,化合價為x,相對原子質量為a,則氯化物化學式為RClx,氫氧化物化學式為R(OH)x,氯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M,它的氫氧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則a+35.5x=M,a+17x=N,解得x= 。故選A。13.【答案】C【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比較甲乙兩圖,確定改進裝置的優缺點。【解答】A.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固體不會逸散到空氣中,對環境污染少,故A正確不合題意;B.裝置簡潔,操作簡單,節約藥品,故B正確不合題意;C.實驗中,白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導致管內壓強增大,則活塞先向右移;反應結束后,溫度下降,氣壓減小,活塞向左移動,故C錯誤符合題意;D.將反應前后,活塞左測所對刻度的減少量就是其中氧氣的體積,則更方便推算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14.【答案】A【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制取氧氣的原理【解析】【分析】根據不同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結合氧氣的制取方法和原理分析判斷即可。【解答】 ①根據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①正確。②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故②錯誤。③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故③正確;④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故④正確;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時不用在試管口放棉花,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用在試管口放棉花,故⑤正確;⑥導管口開始有氣泡冒出時,不宜立即收集,因為開始排出的氣體是空氣;待導管口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再開始收集,故⑥錯誤;⑦二氧化錳可以做某些反應的催化劑,不是所有反應的催化劑,故⑦錯誤。故選A。15.【答案】C【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解析】【分析】用久后,電源電壓會減小,由歐姆定律,只有當阻值變小時,控制電路才能達到銜鐵被吸下的最小電流,即報警時最小濃度比設定值高。【解答】A.當CO濃度增大,電阻減小,電流增大時,電磁鐵才會吸引銜鐵,這時銜鐵與下面的觸點接通,只有電鈴在BD部分才能報警,故A錯誤;B.當CO濃度增大,電阻減小,電流增大時,電磁鐵的磁性會增強,故B錯誤;C.電磁鐵吸引銜鐵需要的磁力是不變的,即線圈中需要達到的電流大小不變;當電源電壓減小時,控制電路部分電流變小,此時電磁鐵磁力較小不能將銜鐵吸下來報警;只有CO的濃度繼續增大,氣敏電阻的阻值繼續減小,電路電流增大才能再次報警,因此報警時CO的最小濃度設定值偏高,故C正確;D.報警時控制電路中電流保持不變,即總電阻不變;當CO的濃度降低時,氣敏電阻的阻值變大,為了正常報警,變阻器的阻值必須變小,即滑片向上移動,故D錯誤。故答案為:C。16.【答案】④;②⑦;①③;②④⑤⑥⑦【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單質是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果該元素是金屬元素則為金屬單質;該元素為非金屬元素則為非金屬單質;化合物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混合物是指多種物質混合在一起;純凈物只含有一種物質;【解答】 下列物質中,屬于金屬單質的是④(填序號,下同),屬于非金屬單質的是②⑦,屬于混合物的是①③,屬于純凈物的是②④⑤⑥⑦;故答案為:④、②⑦、①③、②④⑤⑥⑦17.【答案】①④;③【知識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解析】【分析】 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分解反應:一種物質反應后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據此進行分析解答。【解答】根據文字表達式可知,①④中生成物只有一種,則二者為化合反應;③中反應物只有一種,則為分解反應。18.【答案】下;N【知識點】電磁鐵的其他應用;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1)分析報警電路的工作過程,判斷觸點的連接情況;(2)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解答】(1)電磁鐵的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電磁鐵產生磁性,將銜鐵吸引下來,繼電器的動觸點與下面的靜觸點接觸,切斷報警電路,燈泡熄滅,停止報警;(2)電磁鐵線圈上電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線管,四指指向左側,大拇指指向上端,那么電磁鐵的上端就是N極。19.【答案】(1)R(2)快速(3)不對,一旦銜鐵被吸引到b,工作電路電阻不再改變【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 (1)圖中左側為壓敏電阻與電磁鐵串聯的控制電路,右側為帶動電梯運動的電動機工作電路;(2)當銜鐵與觸點1接觸時,R1與電機串聯,是慢速擋;當銜鐵與觸點b接觸時,電阻R1沒有接入電路,電動機兩端電壓增大,根據通過電動機的電流大小確定電機的轉速變化即可;(3)根據電路圖,結合(1)中電動機兩端電壓增大為電源電壓分析。【解答】 (1)圖中左側為壓敏電阻與電磁鐵串聯的控制電路,右側為帶動電梯運動的電動機工作電路,故R為壓敏電阻;(2)當有人走上電梯后,壓敏電阻R的阻值減小,控制電路中電流增大,電磁鐵磁性變強,則銜鐵被吸下,銜鐵與觸點b接觸,則電阻R1沒有接入電路,電動機兩端電壓增大為電源電壓,通過電動機的電流變大,電動機轉速變快,為快速擋。(3)由(2)可知,當有人走上電梯后,銜鐵與觸點b接觸,右側電路只有電動機工作,其兩端電壓等于電源電壓;所以,站上電梯的人再多,電動機兩端電壓始終等于電源電壓(不會再增大),所以帶動電梯的電動機的轉速不變。20.【答案】右;左;左;左【知識點】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解析】【分析】 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是指空氣被從上端排出,再考慮進氣口和出氣口,驗滿必須在氧氣出口處;排水法就要考慮氣體的密度與水的密度比較再進行分析。【解答】 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是指空氣被從上端排出,所以出氣口是左導管口,進氣口就為右導管口;如果B管處有氧氣了說明已經滿了,若要檢查是否已收集滿氧氣,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左導管處;由于氧氣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必須從左導管口端進氣,否則由于氧氣密度比水小,會從左導管口端逸出,而收集不到氧氣。21.【答案】(1)斷路(2)短路【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 將額定電壓220V的“校驗燈”,接在保險絲的兩只接線柱上,是相當于把此燈串聯入電路中,它會有三種狀態:“校驗燈”恰能正常發光,說明該支路短路,“校驗燈”發光不正常(暗紅色)說明該支路工作正常,“校驗燈”不發光說明該支路斷路。【解答】 (1)當L0不亮時,說明電路電路中無電流,該支路是斷路狀態。(2)當L0能正常發光,說明L0兩端電壓為220V,該支路是發生了短路。22.【答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恢復到室溫;18%【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 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解答】 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開始前,必須要檢查裝置氣密性;并且實驗后要等恢復到室溫時才能記錄量筒內剩余水的體積;鐵生銹消耗氧氣,裝置內的氣壓就會減小,進入水的體積就是消耗的氧氣的體積,因為反應前裝置內還含有部分水,因此集氣瓶內的空氣的體積為(270-20)ml=250mL,進入水的體積為45m,即氧氣的體積為45mL,故所測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為。23.【答案】(1)不會(2)A(3)A;B;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1)(2) a粒子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而發生軌跡的改變,且排斥力越大,則軌跡改變越大;(3)根據自己對科學探究的認識分析判斷。【解答】 (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α粒子就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2)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故選A。(3)從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故選ABD。24.【答案】(1)可以減小實驗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準確(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3)裝置漏氣;紅磷量不足、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 (1)根據圖片分析兩個裝置的工作過程,確定裝置二的優點即可;(2)空氣主要由氧氣和氮氣組成,根據氮氣的化學性質解答;(3)根據測量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過程的注意事項解答。【解答】 (1)裝置二和裝置一相比,裝置二的優點是防止了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中時導致的部分氣體受熱膨脹逸出,實驗結果更準確,同時防止了反應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擴散到空氣中污染環境。(2)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剩余氣體的化學性質是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3)用裝置一實驗結束后發現集氣瓶中的水不足五分之一,其原因可能是紅磷不足、裝置漏氣。25.【答案】(1)小磁針的指向(2)條形磁鐵(3)大頭針;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P,使電流表的示數仍為 I【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解析】【分析】(1)小磁針的磁極方向是已知的,如果和它相互排斥,那么為同極;如果和它相互吸引,那么為異極。(2)將條形磁鐵的磁場分布情況與通電螺線管的進行比較即可;(3)磁場的強弱不能用肉眼直接分辨出來,需要借助吸引大頭針的數量來反映。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分析解答。【解答】(1)可通過觀察小磁針的指向來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極。(2)如圖乙是通電螺線管周圍有機玻璃板上小磁針的分布狀態,通過觀察可知,通電螺線管的外部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3)要探究影響通電螺線管磁場強弱的因素,除了圖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大頭針。將開關S從“1”改接到“2”時,通電螺線管的線圈匝數發生改變,此時需要控制通過螺線管的電流大小相同,即接下來的操作為: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P,使電流表的示數仍為 I。26.【答案】(1)集氣瓶(2)A;D;高錳酸鉀(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知識點】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解析】【分析】 (1)根據所指儀器的名稱解答;(2)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合適的氣體發生裝置,根據氣體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收集方法。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3)根據氧氣具有助燃性進行分析。【解答】 (1)根據圖片可知,②是集氣瓶;(2)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應選用“固態加熱型”,故選A發生裝置。若要收集較為純凈的氧氣,應該選擇排水法,因此選用D裝置。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文字表達式為:。27.【答案】(1)良好(2)不能,沒有證明CuO、Fe2O3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是否改變(3)隨著反應的進行,過氧化氫被消耗,過氧化氫溶液濃度降低【知識點】制取氧氣的原理【解析】【分析】 (1)根據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分析;(2)根據催化劑的特點分析;(3)根據過氧化氫的量逐漸減少,或者過氧化氫反應產生水,過氧化氫的濃度減小分析。【解答】 (1)關閉止水夾,打開活塞A,一段時間后分液漏斗內的液面不再下降,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2)催化劑的特點是: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實驗1為加入固體物質,收集20毫升與氧氣需要的時間為20秒,大于實驗2和3的時間,說明CuO、Fe2O3促進了過氧化氫分解,但是還需要檢驗CuO、Fe2O3物質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是否發生變化才能確定CuO、Fe2O3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則不能證明,因為實驗只證明了CuO、Fe2O3改變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速率,沒有測定物質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是否發生變化;(3)在實驗3中,小科還發現隨著反應的進行,產生氣泡的速度越來越慢,產生這一現象的可能原因是:過氧化氫的量逐漸減少,或者過氧化氫反應產生水,過氧化氫的濃度減小。28.【答案】三;18;13:2;9:16【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①在化學式中,一種符號代表一種元素。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②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之比等于分子中原子的個數之比;③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解答】 ①“布洛芬”(化學式為C13H18O2)由碳、氫、氧3種元素組成,每個分子中含有18個氫原子;②“布洛芬”(化學式為C13H18O2)分子中,C、O 兩種原子的個數比為13:2;③“布洛芬”(化學式為C13H18O2)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之比為(1×18):(16×2)=9:16;29.【答案】(1)隨著室內溫度的升高,熱敏電阻的阻值減小,控制電路中電流增大,電磁鐵的磁性增強,當電流達到15mA 時,銜鐵被吸合,右側空調電路接通,空調開始工作。當溫度下降時,控制電路電阻增大,電流減小,電磁鐵的磁性減弱,減小到一定值,彈簧將銜鐵彈起,使空調電路斷開,這樣就實現了自動控制。(2)由歐姆定律得,電路啟動時的總電阻: R= =熱敏電阻的阻值:R熱=對照表格數據可知,啟動溫度是20℃(3)因為空調啟動時電路的總電阻為 400 Ω,由表中數據可知,空調啟動溫度設定為25 ℃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設需串聯的電阻為R1,則R1=R-R2-R0=400Ω-355Ω-15Ω=30Ω(4)可通過改變電阻來改變電流,也可以通過將左邊電源改為可調壓電源來實現控制【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1) 由題意可知,這一自動控制裝置的基本結構是一個電磁繼電器,根據電磁繼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結合在此處的運用可描述其原理;(2)根據左邊電源電壓為6V,繼電器線圈中的電流大于或等于15mA時,繼電器啟動,可計算出此時繼電器的總電阻,再減去線圈電阻,可得到熱敏電阻的阻值,最后從表中找出對應溫度;(3)當溫度設定為25℃時,從表中找出對應的電阻值,用同樣的方法求出總電阻,減去表中對應的阻值,即可得出應串聯的電阻大小;(4)本裝置通過調節電阻來改變設定溫度,我們也可以考慮通過改變電源電壓,實現對其調節的作用。30.【答案】(1)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100%≈92.3%。(2)33.8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的質量為則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114.4g。(3)“小狗烯”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也是(12×26): (1×26)=12: 1,堿性品紅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是 12: 1,由此可知,“小狗烯”和堿性品紅的混合物中含碳元素的質量為120g,則含氫元素的質量為10g。【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碳元素的質量分數=;(2)“小狗烯”的質量×碳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碳元素的質量,再用碳元素的質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得到二氧化碳的質量;(3)根據化學式計算出兩種物質中碳氫元素的質量之比,據此計算氫元素的質量。31.【答案】Mc=13.2g×12/44=3.6g,MH=7.2g×2/18=0.8g,C的個數:H的個數=(3.6g÷12):(0.8÷1)=3:8又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4,因此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3H8其他方法合理均得分【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反應前后元素質量和種類不變,先由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計算出有機物中碳、氫元素質量,再利用有機物質量判斷是否含氧元素,然后利用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計算出分子中原子個數比,由此計算出化學式分析。32.【答案】AB段:白磷燃燒放出熱量,瓶內氣溫升高使氣壓變大。同時瓶內氧氣被消耗,氣體質量減少使氣壓變小。但氣溫對對氣壓的影響大于氣體質量對氣壓的影響,所以氣壓升高;CD段:C點時打開止水夾,燒杯內的水倒流入容器內,水填充了消耗的氧氣的體積,所以氣壓升高。【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紅磷燃燒消耗氧氣,并放出熱量,一個因素使氣壓減小,另一個因素使氣壓增大,而最終兩個因素影響程度的大小決定了氣壓的走向;(2)集氣瓶內氣壓減小,燒杯里的水會被大氣壓強壓入集氣瓶;當水不再流動時,集氣瓶內的氣壓肯定等于一個標準氣壓,據此分析即可。【解答】 AB段:白磷燃燒放出熱量,瓶內氣溫升高使氣壓變大。同時瓶內氧氣被消耗,氣體質量減少使氣壓變小。但氣溫對對氣壓的影響大于氣體質量對氣壓的影響,所以氣壓升高;CD段:C點時打開止水夾,燒杯內的水倒流入容器內,水填充了消耗的氧氣的體積,所以氣壓升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初中聯盟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科學期中考試 試卷(1.1-3.1)(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初中聯盟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科學期中考試 試卷(1.1-3.1)(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