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J12共同體聯盟校學業質量檢測2025(初一下)科學試題卷(1.1-2.5.2)1.(2025七下·浙江期中)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下列有關生殖發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受精卵開始分裂和胚胎發育初期的營養來自母體B.卵細胞是由卵巢產生的,但受精部位在子宮內C.睪丸一次只產生一枚精子,能分泌雄性激素D.胚胎附著在子宮內膜上,女性就懷孕了【答案】D【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青春期的變化【解析】【分析】卵細胞由卵巢產生,輸卵管為受精提供場所,子宮為胚胎發育提供場所。【解答】A、受精卵開始分裂和胚胎發育初期的營養來自卵細胞中的卵黃,故A錯誤;B、卵細胞是由卵巢產生的,但受精部位在輸卵管內,故B錯誤;C、睪丸一次能產生上億枚精子,能分泌雄性激素,故C錯誤;D、胚胎成功在子宮內膜上著床,稱為妊娠,即女性就懷孕了,故D正確。故答案為:D。2.(2025七下·浙江期中)青春期是我們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經常進行體育鍛煉 B.不與其他人交流C.覺得精力充沛,經常熬夜 D.放任自己,沉迷游戲【答案】A【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注意身心和諧發展,既要促進生長發育,又要保持心理健康發展。【解答】A、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有助生長發育,A符合題意;B、不與他人交流不利于心理健康發展,B不符合題意;C、經常熬夜對身體健康有害,C不符合題意;D、沉迷游戲不利于健康向上,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A。3.(2025七下·浙江期中)下列科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 )A.Cu—銅分子 B.3O—3個氧元素C.N2—2個氮原子 D.4H+-4個氫離子【答案】D【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Cu除了可表示一個銅原子外,還能表示銅元素以及銅這種物質。【解答】A、Cu可表示一個銅原子,故A錯誤;B、元素是宏觀概念,不能說個,3O表示三個氧原子,故B錯誤;C、兩個氮原子應表示為2N,N2中的2表示的是一個氮氣分子由兩個氮原子構成,故C錯誤;D、4H+表示的是4個氫離子,+表示一個氫離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故D正確。故答案為:D。4.(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圖表示細胞的部分生理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過程a表示細胞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B.過程b表示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C.過程c表示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D.①②的遺傳物質相同,③④的生理功能相同【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解析】【分析】細胞生長的結果是細胞體積變大;細胞分裂的結果是細胞數目變多,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不同的組織。【解答】A、由圖可知,經過a過程,細胞的數目和外形不變,但體積變大,可知屬于細胞生長,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經過過程b,細胞外形不變,但數目變多,可知是細胞分裂,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經過過程c,細胞的外形發生改變,可知是細胞分化,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細胞在分裂前會將染色體進行復制并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所以①②的遺傳物質相同;③④是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可知細胞的生理功能不相同,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5.(2025七下·浙江期中)《本草綱目》中“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中的“堿”是K2CO3,其中C元素的化合價為( )A.+4 B.-4 C.+2 D.-2【答案】A【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之和為零進行計算。【解答】碳酸鉀中鉀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則有解得x=+4。故答案為:A。6.(2025七下·浙江期中)大熊貓以竹子為主要食物,不同季節采食竹子的不同部位。下列有關生物結構層次表述正確的是( )A.大熊貓和竹子的細胞結構相同B.大熊貓的表皮屬于保護組織C.竹筍是竹子的莖,屬于營養器官D.大熊貓和竹子均有呼吸系統【答案】C【知識點】組織;器官和系統;結構與層次【解析】【分析】植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解答】A、大熊貓的細胞是動物細胞,竹子的細胞是植物細胞,細胞結構不同,故A錯誤;B、大熊貓的表皮屬于上皮組織,保護組織是植物的組織,故B錯誤;C、植物的根莖葉屬于營養組織,故C正確;D、植物沒有系統,故D錯誤。故答案為:C。7.(2025七下·浙江期中)病毒種類繁多,增殖速度快,給人類以及各種飼養動物和栽培作物帶來了極大危害,下列病毒增殖過程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④①⑤③② B.①④③⑤② C.④①③⑤② D.①④⑤③②【答案】B【知識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病毒沒有細胞結構,要依賴活細胞才能生存。【解答】病毒的增殖過程:先吸附在細菌表面、再將核酸注入細菌的細胞中;接著核酸和蛋白質外殼在細菌細胞內進行復制、合成;然后將蛋白質外殼和核酸進行組裝;最后破壞細菌細胞,從細胞中釋放。故答案為:B。8.(2025七下·浙江期中)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A.物質可以由分子構成B.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間都有空隙,分子間空隙比原子間空隙大【答案】D【知識點】分子之間存在空隙;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分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即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答】A、分子、原子和離子均能構成物質,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分子不變,其化學性質不變,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分子和原子間都有空隙,分子或原子間的空隙大小與物體的狀態、溫度等有關,分子間的空隙不一定比原子間的空隙大,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9.(2025七下·浙江期中)建立模型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描述正確的是( )A.物質的構成與組成 B.原子結構C.X表示單質,Y表示化合物 D.地殼中元素含量【答案】A【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原子的構成;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化合物:含有兩種或以上元素的純凈物。【解答】A、分子、原子和離子均能構成物質,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可以轉化為離子,故A正確;B、原子由核外電子和原子核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故B錯誤;C、單質和化合物并列關系,都屬于純凈物,故C錯誤;D、地殼中元素含量前4位由低到高的順序為:氧、硅、鋁、鐵,故D錯誤。故答案為:A。10.(2025七下·浙江期中)“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蟬的發育過程與蝗蟲相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蟬的發育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B.盛夏,雄蟬在枝葉間高聲鳴叫,這不屬于繁殖行為C.“金蟬脫殼”是指蟬在生長過程中的蛻皮現象D.蟬具有極強的繁殖能力,受精方式是體外受精【答案】C【知識點】昆蟲的生殖方式;昆蟲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區別是完全變態發育要經歷蛹期。【解答】A、蟬的發育過程與蝗蟲相似,蝗蟲的發育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可知蟬的發育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不經歷蛹期,故A錯誤;B、雄蟬在枝葉間高聲鳴叫,是為了吸引雌蟬,屬于繁殖行為,故B錯誤;C、“金蟬脫殼”是指蟬在生長過程中的蛻皮現象,蟬的外骨骼不會隨身體的長大而長大,所以為了生長,要褪去外殼,故C正確;D、蟬屬于昆蟲,昆蟲采用的是體內受精的方式,故D錯誤。故答案為:C。11.(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圖為桃花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只有4、5、6組成的雌蕊才是花的最重要部分B.圖中結構1中的花粉落到4上的過程稱為受精C.圖中結構3將發育成果實,6將發育成種子D.圖中結構1、2、4、5在受精后會漸漸枯萎【答案】D【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花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傳粉及其途徑【解析】【分析】1為花藥,2為花絲,1和2組成雄蕊;4是柱頭,5是花柱,6是子房,456組成雌蕊。【解答】A、雄蕊和雌蕊都是花的重要結構,雌蕊由4、5、6組成,雄蕊由1和2組成,故A錯誤;B、圖中結構1中的花粉落到4上的過程稱為傳粉,故B錯誤;C、3是胚珠,將發育成種子,6是子房,將發育成果實,故C錯誤;D、受精后雄蕊和雌蕊的花柱以及柱頭都將逐漸枯萎,故D正確。故答案為:D。12.(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圖,冬蟲夏草菌的孢子侵入蝙蝠蛾的幼蟲體內,并長出菌絲吸收營養,使幼蟲死亡。然后,相當于蘑菇子實體的棒狀菌體從幼蟲頭部伸出,又會釋放孢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冬蟲夏草菌是真菌B.蝙蝠蛾細胞有細胞核C.冬蟲夏草菌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D.蝙蝠蛾的發育方式屬于完全變態發育【答案】C【知識點】細胞的結構;真菌的主要特點;昆蟲的發育過程;真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通過孢子繁殖屬于無性生殖,形成受精卵的繁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解答】A、冬蟲夏草菌通過孢子繁殖,屬于真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蝙蝠蛾屬于動物,細胞中有成形的細胞核,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冬蟲夏草菌通過孢子繁殖,即由孢子發育而來,不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故C錯誤,符合題意;D、蝙蝠蛾的發育成經歷蛹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3.(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圖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改變B.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C.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D.水分子由氫氣和氧氣構成【答案】B【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分析】分子由原子構成,分子和原子都能構成物質。【解答】A、電解前,分子為水分子,分子的個數為2個,電解后分子為氫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總個數為3個,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都發生了改變,故A錯誤;B、由水電解后產生氫氣和氧氣可知,水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故B正確;C、水由水分子構成,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故C錯誤;D、水分子是微觀概念,氫氣和氧氣是宏觀概念,水分子中不可能有氫氣和氧氣,故D錯誤。故答案為:B。14.(2025七下·浙江期中)下列關于“不一定”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在同種物質中的同種元素,其化合價不一定相同B.質子數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C.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D.同種元素的原子,其質子數不一定相同【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單質指的是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解答】A、在同種物質中的同種元素,其化合價不一定相同,例如在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3價和+5價,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一個分子和一個原子中的質子數相同,但不屬于同種元素,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氧氣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將氧氣和臭氧混合,只含有一種元素,但屬于混合物,不屬于單質,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所以質子數相同的原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5.(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中,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為用針刺破細線一側的肥皂膜,另一側膜會把細線拉過去,該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B.乙圖為紅墨水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得快的現象,說明液體擴散的快慢與溫度有關C.丙圖為將一定量的水與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的現象,說明酒精蒸發了D.丁圖為兩個鉛塊沒有被重物拉開的現象,說明分子之間只存在引力【答案】B【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分子間的作用力;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解析】【分析】擴散現象是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體現,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擴散得越快。【解答】A、甲圖為用針刺破細線一側的肥皂膜,另一側膜會把細線拉過去,該現象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錯誤;B、熱水中擴散得快,說明擴散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故B正確;C、水和酒精混合后體積變小是因為分子間存在間隙,故C錯誤;D、分子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丁圖為兩個鉛塊沒有被重物拉開的現象,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故D錯誤。故答案為:B。16.(2025七下·浙江期中)科學滲透于生活的每個角落,根據情境回答問題:(1)每年4月份的農田里可以看到成片黃色絢麗的油菜花,油菜花的傳粉方式為 傳粉。(填“自花”或“異花”)(2)一個枇杷往往有多粒種子,說明其花的一個子房內有多個 。(3)如圖,將蟹爪蘭插在仙人掌上,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填“壓條”“扦插”或“嫁接”)【答案】(1)異花(2)胚珠(3)嫁接【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傳粉及其途徑;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解析】【分析】(1)異花傳粉:花粉經風、蟲等傳播落到另一朵花的柱頭上。(2)胚珠發育成種子,子房發育成果實,珠被發育成種皮,子房壁發育成果皮。(3)嫁接屬于無性生殖,為了提高接穗的成活率,將要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貼。【解答】(1)油菜花屬于異花傳粉,屬于蟲媒花。(2)種子由胚珠發育而來,有多顆種子,說明一個子房中含有多個胚珠。(3)將蟹爪蘭插在仙人掌上,這種繁殖方式屬于嫁接,蟹爪蘭是接穗,仙人掌是砧木。17.(2025七下·浙江期中)種子會萌發出幼苗,再生長發育、開花結果。分析圖中信息,回答問題:(1)圖甲中大豆種子結構①②③④構成的⑥是 。大豆種子和玉米種子萌發時所需養料分別貯存在 和 中。(填名稱)(2)圖乙中的A和B是由圖甲中的 (填數字序號)發育而來。【答案】(1)胚;子葉;胚乳(2)②【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解析】【分析】(1) ①是胚軸,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葉,⑤是種皮,⑥是胚。(2)①是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③是胚根,發育成根。【解答】(1)種子的胚由胚軸、胚芽、胚根和子葉構成,由圖可知,⑥是胚。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種子中的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2)種子中的胚芽發育成莖和葉,可知AB由胚芽即②發育而來。18.(2025七下·浙江期中)金屬鈉與氯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化學反應。根據所給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1)鈉元素與氯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2)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過程中,鈉原子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 (填符號)。【答案】(1)質子數不同(或核電荷數不同)(2)失去;Na+和【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離子的書寫與意義【解析】【分析】(1)元素種類由質子數決定,所以不同元素的質子數不同。(2)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轉化為離子,得到電子帶負電,形成陰離子;失去電子帶正電,形成陽離子。【解答】(1)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可知鈉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2)由圖可知,鈉離子的核外電子數由11個變為10個,可知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此時質子數比電子數多一個,可知鈉離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同理,氯原子得到一個電子轉化為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氯離子,可知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即和。19.(2025七下·浙江期中)請分析下圖并回答問題:(1)分析圖1可知,人在一生中快速生長的時期分別是a時期和 (填字母)時期。(2)一般女生比男生早兩年進入青春期,請推測圖2曲線中A為 (填“男性”或“女性”);從而可知進入青春期后,人的生殖器官迅速發育,男性會出現遺精現象,女性會出現 現象。【答案】(1)c(2)男性;月經【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青春期的變化【解析】【分析】(1)c時期為青春期,身高、體重快速增長。(2)根據青春期女生般比男生早兩年結合圖像進行判斷。【解答】(1)由圖1可知,在a時期和c時期的曲線較陡,說明生長速度較快。(2)由圖2可知,曲線A的快速生長時期更晚,可知表示的是男性的生殖器官發育的曲線。在青春期,隨著性器官的成熟,第二性征逐漸體現,男性會出現遺精現象,女性會出現月經現象。20.(2025七下·浙江期中)圖1是教材中的氣體擴散實驗,兩只分別裝有空氣和二氧化氮氣體的玻璃瓶瓶口相對,中間用玻璃板隔開。抽去玻璃板,使兩個瓶口相互緊貼,觀察現象。(1)為了使實驗更具有說服力,二氧化氮氣體應裝在 (填“A”或“B”)瓶中。(2)有學生提出可以使用圖2的方式進行實驗,你會選擇哪種方式 并說明選擇的理由。 。【答案】(1)B(2)選圖1,由于兩種氣體的密度不同,所以空氣的瓶子在上,以避免氣體自身重力和對流現象的干擾。選圖2,可以排除重力對實驗的影響。【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解析】【分析】(1)若將二氧化氮放置在上面的A瓶中,由于其密度更大,在重力的作用下也會進入B瓶中,會造成干擾。(2)圖1中只要將二氧化氮放置在B瓶內,就可以說明氣體在擴散,而圖2中將裝置水平放置,重力不會造成干擾,也能說明氣體在擴散。【解答】(1)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氣,為了避免重力對實驗造成干擾,應將二氧化氮氣體放置在下方的B瓶中。(2)圖1和圖2均能滿足實驗探究的要求,選圖1,由于兩種氣體的密度不同,所以空氣的瓶子在上,以避免氣體自身重力和對流現象的干擾。選圖2,可以排除重力對實驗的影響。21.(2025七下·浙江期中)判斷下列化學符號中數值“2”所代表的意義,并將其序號填在相應的橫線上。①Mg2+②H2O③2CO(1)表示分子個數的是 ;(2)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 ;(3)表示1個分子含有某原子個數的是 ;(4)表示離子的個數的是 。【答案】(1)③(2)①(3)②(4)④【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寫在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的是該符號表示的微粒的個數;表示電荷數的數字寫在微粒的右上角,先寫數字,再寫正負;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數字寫在分子中該原子的右下角。【解答】(1)數字要表示分子的個數時,要將數字書寫在分子化學式的前面,可知③中的“2”可以表示分子個數,③的意義是:兩個一氧化碳分子。(2)表示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字書寫在符合的右上角,可知①中的“2”可以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意義為:一個鎂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3)表示一個分子中的原子個數的數字寫在分子中對應原子的右下角位置,可知②中的“2”表示的是一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4)表示離子個數的數字寫在離子符號的前面,可知④中的“2”表示的是兩個氫離子。22.(2025七下·浙江期中)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在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支持下,優雅地著陸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向全球展示了中國航天的優越實力!此次嫦娥六號的主要任務包括:尋找新礦物、古老礦物、月球深部物質等,開啟了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挖土特產”之旅。月球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以鐵為例,僅月面表層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億噸鐵。(1)科學研究發現,月球上富含鐵的同位素:Fe-57(該鐵原子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57)和54,已知鐵元素為26號元素,則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____。A.Fe-57和Fe-54原子核外電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B.Fe-57和Fe-54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個位置C.Fe-57和Fe-54均屬于鐵元素,所以相對原子質量相同(2)地球上的鐵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若Fe2O3、Fe3O4兩種化合物的分子數相同,則與的鐵元素的質量比為 ;探明某赤鐵礦(主要成分為氧化鐵,且其它成分不含鐵)的含鐵量為10.5%,則其氧化鐵含量為 (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答案】(1)C(2)2:3;15%【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可知質子數相同的原子屬于同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據同一位置。(2)由求解礦石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解答】(1)Fe-57和Fe-54原子屬于同位素原子,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所以電子數相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Fe-57和Fe-54屬于同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相對原子質量等于質子數+中子數,兩種原子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所以相對原子質量不同,故C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鐵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同,可知鐵元素質量比等于鐵原子個數比,由化學式可知,鐵原子個數比為2:3。氧化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鐵元素在礦石中的質量分數為10.5%,則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23.(2025七下·浙江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它反映了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和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一部分的電子層排布規律,回答問題:注: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Na-23,Al-27,P-31,Cl-35.5,K-39,Fe-56(1)元素周期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多選);A.同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B.同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C.同一族,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D.同一族,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2)小科通過查閱本卷告知的相對原子質量,根據元素周期表推測出硅的相對原子質量可能是____;A.18 B.26 C.28 D.33(3)第8號元素與第11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4)已知1個C-12原子的質量為a千克,1個Z原子的質量為b千克,則Z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A.12b/a千克 B.12b/a C.12a/b千克 D.12a/b【答案】(1)A;D(2)C(3)Na2O或者Na2O2(4)B【知識點】元素周期表;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1)根據題中所給原子的額外電子排布圖進行分析。(2)由所給的相對原子質量可知,原子序數越大,相對原子質量越大,所以硅的相對原子質量在鋁和磷之間,結合鋁和磷的相對相對原子質量即可得出硅的相對原子質量的取值范圍。(3)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之和為零判斷鈉和氧的個數比,金屬寫左邊,非金屬寫右邊。(4)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求解,由于相對原子質量是質量之間的比值,所以單位不是kg,而是“1”。【解答】(1)由圖可知,第一周期,電子層數為一層,第二周期為兩層,第三周期為三層,可知同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故A正確;B、由圖可知,同一周期,從左到右,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大,故B錯誤;CD、由圖可知,同一族最外側電子數相同,而電子層數不同,故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AD。(2)由所給相對原子質量和原子的位置可知,硅的相對原子質量在鋁和磷之間,即在27和31之間。故答案為:C。(3)第8號元素是氧元素,第11號元素是鈉元素,鈉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的化合價有-2價和-1價,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之和為零,可知化學式為Na2O或者Na2O2。(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的十二分之一為標準,即標準為,一個Z原子的質量為bkg,則相對原子質量為。故答案為:B。24.(2025七下·浙江期中)某興趣小組探究“影響菊花扦插成活的因素”。取菊花進行以下扦插實驗,環境條件是:15℃-25℃,散射光照,扦插數為100根/組,培養時間為3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問題:分組 扦插土壤 相對濕度(%) 插條選擇 成活率(%)第1組 不消毒 50-85 嫩枝 47第2組 消毒 20-30 嫩枝 23第3組 消毒 50-85 嫩枝 92(1)扦插的枝條一般下端要削成斜面,是為了 ,以促進枝條成活;(2)如果要探究環境相對濕度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可選擇 兩組進行對照;(3)第1組和第3組可以探究 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4)從表中數據分析可知 是影響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因素。【答案】(1)增加吸水面積(2)2、3(3)土壤消毒與否(4)相對濕度(出現土壤是否消毒不扣分)【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1)為了枝條更好的從土壤中吸水,應增大枝條和土壤的接觸面積。(2)根據控制變量法和表中數據進行判斷,唯一變量為相對濕度。(3)唯一變量即為探究的影響因素,據此結合表中數據進行判斷。(4)根據(2)(3)探究的因素和成活率進行分析判斷。【解答】(1)枝條需要吸收水分,削成斜面,吸水的面積增加,利于枝條成活。(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要探究環境相對濕度的影響,應控制除濕度以外的條件相同,由表中數據可知,選擇的是第2、3兩組實驗。(3)實驗1和3的變量為是否消毒,所以探究的是土壤是否消毒對成活率的影響。(4)實驗1和3的變量為是否消毒,消毒的土壤中枝條的成活率是沒有消毒的土壤的2倍左右,實驗2和3的變量是相對濕度,相對濕度在50-85%條件下的枝條成活率為20-30%的4倍,可知相對濕度是影響枝條成活率的主要因素。25.(2025七下·浙江期中)異位妊娠,也稱宮外孕,是一種由于胚胎異位發育而引發的疾病。回答問題:組別 處理方式 輸卵管壁肌肉的收縮頻率/% 輸卵管壁纖毛的擺動頻率/%1 培養液 100 1002 培養液+主流煙成分 52 773 培養液+側流煙成分 23 73(1)正常情況下,胚胎附著在子宮內膜上,逐漸發育成胎兒。如果胚胎附著在身體其他部位,稱為異位妊娠,其中最常見的情況如下圖所示,即胚胎停留在 中。由于該處管腔較窄、管壁較薄,胚胎在此發育會導致管壁破裂,造成大量出血,危及母體生命。(2)已知胚胎的移動需要借助輸卵管壁肌肉的收縮和纖毛的擺動。有人認為吸煙可能是導致異位妊娠的因素之一。對此,研究人員選用生長狀況相似的雌性倉鼠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如上表所示。(注:主流煙是指從抽吸端流出的煙氣;側流煙是指在燃燒端滲透出來的煙氣)①實驗結果表明,主流煙和側流煙均會使肌肉的收縮頻率和纖毛的擺動頻率減慢,減緩胚胎的移動,從而增加了異位妊娠的發生率,而且以吸入 (填“主流煙”或“側流煙”)的影響更為嚴重。②請應用上述研究結果,為孕婦或其家人寫一則健康提示 。【答案】(1)輸卵管(2)側流煙;拒絕吸煙,遠離二手煙等【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1)受精卵形成的場所為輸卵管,正常情況下會在子宮內壁著床,繼續在子宮內發育。(2)根據表中數據進行分析,肌肉的收縮頻率和纖毛的擺動頻率越慢,說明影響越大,吸煙有害健康,應拒絕吸煙,并盡量遠離二手煙。【解答】(1)受精卵在輸卵管中形成,圖中胚胎未在子宮內壁著床,仍在輸卵管中。(2)由表中數據可知,側流煙實驗組的肌肉收縮頻率和纖毛擺動頻率較低,可知側流煙的影響更嚴重。主流煙和側流煙均會使肌肉的收縮頻率和纖毛的擺動頻率減慢,減緩胚胎的移動,從而增加了異位妊娠的發生率,所以建議孕婦及家人不要吸煙,盡量遠離二手煙。26.(2025七下·浙江期中)浙江人有立夏吃“豌豆飯”(圖甲)的習俗,豌豆內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尤其含有優質蛋白質,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小科為探究豌豆種子萌發的條件,在4個錐形瓶中分別放入10粒豌豆種子,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培養(圖乙)。回答問題:(1)要探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水分,應選擇的實驗組合是 ;(填序號)(2)通過比較②和④種子萌發情況,小科得出“豌豆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這一結論不科學的原因是 ;(3)豌豆種子播種后遭遇持續強降雨,土壤長時間積水導致種子出芽率明顯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答案】(1)①③(2)沒有控制單一變量或變量不唯一或有溫度和空氣兩個變量(3)缺少空氣或氧氣【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判斷所選擇的實驗組別,要確保變量的唯一性。(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變量不唯一,不能探究其中某一因素的影響。(3)種子萌發的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根據種子萌發的條件進行分析。【解答】(1)實驗的唯一變量為水分,由圖乙可知,應選擇①③兩組實驗。(2)②和④中存在溫度和空氣兩個變量,變量不唯一,不能說明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3)強降雨導致種子浸沒在水中,缺少空氣,不利于種子的萌發,所以種子的出芽率降低。27.(2025七下·浙江期中)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不可分,一百多年來,科學家通過實驗推理不斷糾正錯誤認識,揭開原子的構成。回答問題:(1)1897年,湯姆森通過實驗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他推測原子中還有帶正電的物質,他推測的依據是 。(2)1911年,物理學家盧瑟福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實驗,如圖所示。由實驗現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結論有____(多選)。A.原子核帶正電B.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C.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D.原子內部有很大的空間(3)若α粒子撞擊到電子, (填“明顯影響”或“幾乎不影響”)α粒子運動軌跡,原因是 。(4)1919年,盧瑟福用α粒子核轟擊氮原子核,發現了一種新粒子,這種粒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其質量與氫原子相近,這種粒子的名稱為 。(5)很多煉金術師想把單純的銅、鐵、鉛、錫等金屬煉制為昂貴的黃金,從化學反應層面,基于你對原子的認識,你認為可行嗎 并說明理由。 。【答案】(1)原子不顯電性,電子帶負電(2)A;B;D(3)幾乎不影響;電子的質量遠比α粒子質量小(4)質子(5)不可行,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質子數不變,元素和原子的種類不變。【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1)湯姆生認為原子中帶正電的物質均勻分布在原子中,提出了葡萄干面包模型。(2)盧瑟福提出了核式結構模型,認為原子核帶正電,質量很大,體積很小。(3)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電子的質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4)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一般情況下,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5)根據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可以判斷,想法不可行。【解答】(1)原子呈電中性,原子中含有帶負電的電子,則一定含有帶正電的物質。(2)A、α粒子帶正電,與原子核相互排斥,由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可知,原子核帶正電,故A正確;B、高速運動的α粒子被撞回,說明原子核的質量很大,故B正確;C、該實驗并未對原子核內部結構進行探究,故C錯誤;D、大部分α粒子沿原來的運動方向繼續向前運動,說明未遇到阻礙,即原子大部分空間是空的,故D正確。故答案為:ABD。(3)由于電子的質量很小,所以即使α粒子與電子發生碰撞,彼此間的作用力不大,幾乎不影響α粒子的運動軌跡。(4)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中子不帶電,可知該粒子的名稱為質子。(5)組成各種金屬的原子種類不同,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發生化學變化時,原子是最小微粒,不會發生改變,所以金屬種類也不會發生改變,故不可行。28.(2025七下·浙江期中)人體缺少維生素C就會患壞血病,下圖是某種保健藥“維生素C(Vc)”的說明書,回答問題:(1)維生素C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 ;(2)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3)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維生素C60毫克。若每日所需的Vc完全由此藥物補給,則根據說明書每次至少服用 片。【答案】(1)9:1:12(2)176(3)2【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1)質量比=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與下角標的乘積之比。(2)相對分子質量=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與下角標的乘積之和。(3)根據說明計算每片中的VC含量,結合服用方法進行分析計算。【解答】(1)維生素C中C、H、O元素的質量比:。(2)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3)每片VC含量為,一天需要60mg,可知需要6片,一天三次,則每次需要服用2片。29.(2025七下·浙江期中)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顯微鏡檢查方法,該方法可以研究納米級的活細胞而不會對其造成傷害。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如圖為人體細胞形成組織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與許多動物一樣,都來自一個細胞—— 。①②③屬于細胞的 過程。④表示細胞的 過程。(2)手被劃破會流血,并會感到疼痛。這是因為皮膚中含有 和 (填組織名稱)。(3)人體具有,而植物體沒有的結物層次是 (寫名稱)。【答案】(1)受精卵;分裂;分化(2)結締組織;神經組織(3)系統【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組織;結構與層次;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解析】【分析】(1)細胞外形不變,數目變多,屬于細胞分裂;細胞數目不變,外形不變,體積變大,屬于細胞生長;細胞外形改變,屬于細胞分化,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組織。(2)人類的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上皮組織。(3)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植物沒有系統。【解答】(1)生命的起點是受精卵,所以人體與許多動物一樣,都來自一個細胞——受精卵。①②③細胞的外形不變,數量變多,可知屬于細胞分裂過程。④細胞的外形發生改變,可知屬于細胞分化過程。(2)血液屬于結締組織,感覺到疼痛是因為皮膚中有神經組織。(3)植物比人體少的層次是系統。30.(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圖甲所示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為電解水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回答問題:(1)如圖甲所示,a管與電源的 極相連。(2)理論上a、b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體積比為2:1,結合圖乙推測影響氣體體積大小的主要因素除氣體物質所含分子數目外,還有 (填“氣體分子的直徑”或“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3)在電解水實際操作中,a、b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兩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在相同條件下 (填“氫氣”或“氧氣”)更難溶于水。(4)實驗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的目的是 。【答案】(1)負(2)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3)氫氣(4)增加水的導電性或加快反應速度或使實驗現象更明顯【知識點】分子之間存在空隙;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1)氫氣和氧氣體積比為2:1,氫氣一端與負極相連,氧氣一端與正極相連。(2)分子間存在間隙,對氣體的體積造成較大的影響。(3)氧氣更易溶于水,所以剩余的氣體偏少,體積比偏大。(4)水本身不易導電,加入易導電的物質可以加快電解速度。【解答】(1)a管中氣體的體積更多,可知是氫氣,產生氫氣的一端與電源負極相連。(2)氣體分子間的間隙遠大于分子自身的直徑,可知影響氣體體積大小的因素還有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3)體積比大于2:1,說明氧氣的體積偏小,可知是因為氧氣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強,損失的氣體體積更大。(4)加入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中可自由移動的離子變多,水的導電性增強,可加快反應速度。31.(2025七下·浙江期中)鳥類一般具有①求偶、②交配、③筑巢、④產卵、⑤孵卵和⑥育雛等復雜的繁殖行為。回答問題:(1)鳥類在求偶成功后,會進行交配,精子和卵細胞會在 (填“體內”或“體外”)受精。然后,鳥類會選擇合適的場所開始 ;(填序號,下同)(2)雌鳥會產下卵,產出來的卵需要由親鳥進行 ;(3)有些孵化出來的雛鳥尚未充分發育,還需要由親鳥的 一段時間才能獨立生活;(4)鳥類繁殖行為具有多樣性,例如非洲維達鳥會把卵產在其他鳥類巢中,讓其他鳥類為其孵化。鳥類一般共有的三個行為是 、 、 。【答案】(1)體內;③(2)⑤(3)⑥(4)①;②;④【知識點】鳥的生殖方式;鳥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1)鳥類體內受精、卵生,為了保護卵,很多鳥類有筑巢行為。(2)卵需要親鳥孵化才能順利孵出小鳥。(3)雛鳥沒有不是能力,需要親鳥哺育。(4)有些鳥不親自孵化和養育后代,但一般鳥類都體內受精、卵生,所以會有求偶、交配和產卵等共同行為。【解答】(1)鳥類通過體內受精繁殖,可知精子和卵細胞會在體內受精。故答案為:體內。鳥類受精后,會選擇合適的位置進行筑巢,鳥類屬于卵生,需要將卵放置在安全的位置。故答案為:③。(2)鳥類屬于卵生動物,卵需要親鳥孵化。故答案為:⑤。(3)雛鳥需要親鳥哺育,等長大到一定程度才能獨立生活。故答案為:⑥。(4)并不是所有鳥類都會筑巢或孵化卵,但鳥類一般共有的行為有:求偶、交配和產卵。故答案為:①②④。32.(2025七下·浙江期中)為研究子葉在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中的作用,設計如下實驗:①取菜豆種子500粒,平均分成5組(A~E),浸入水中24小時,讓其萌發;②選擇其中4組種子,在萌發的不同時間去除子葉;③兩周后,分別收集各組所有幼苗,烘干,稱量干重,所得結果如下表所示。回答問題:組別 處理方法 兩周后平均干重(克/株)A 沒有去除子葉 4.3B 在萌發的第4天去除子葉 0.7C 在萌發的第7天去除子葉 1.8D 在萌發的第10天去除子葉 4.0E 在萌發的第13天去除子葉 4.3(1)兩周后平均干重最低的是哪一組 ;原因是 。(2)E組與A組兩周后的平均干重相同的原因可能是 。(3)本實驗中,每組菜豆種子使用了100粒而不是1粒,這樣做的目的是 。【答案】(1)B;因為該組子葉最早被除去,種子缺少營養,不能正常萌發(2)到萌發的第13天,子葉的營養物質已經耗盡,其是否摘除已經不影響幼苗的生長(3)避免實驗偶然性【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雙子葉植物中,子葉為種子萌發過程提供營養物質,子葉中營養物質不足,種子不能正常萌發。(2)干重相近,說明子葉對植物的生長的影響很小。(3)為了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規律,在每組實驗中實驗對象不能過少。【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B組兩周后的平均干重最輕,因為在前期種子中的子葉已被去除,種子不能正常萌發。(2)E組和A組質量相近,可能是因為到13天左右,子葉中的營養物質已耗盡,所以不論是否摘去,對植物的生長不再有影響。(3)每組實驗中種子的數量過少,可能會因為種子自身的原因導致得出不正確的結論,所以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規律,每組實驗中種子的數量要達到一定值。1 / 1浙江省J12共同體聯盟校學業質量檢測2025(初一下)科學試題卷(1.1-2.5.2)1.(2025七下·浙江期中)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下列有關生殖發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受精卵開始分裂和胚胎發育初期的營養來自母體B.卵細胞是由卵巢產生的,但受精部位在子宮內C.睪丸一次只產生一枚精子,能分泌雄性激素D.胚胎附著在子宮內膜上,女性就懷孕了2.(2025七下·浙江期中)青春期是我們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經常進行體育鍛煉 B.不與其他人交流C.覺得精力充沛,經常熬夜 D.放任自己,沉迷游戲3.(2025七下·浙江期中)下列科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 )A.Cu—銅分子 B.3O—3個氧元素C.N2—2個氮原子 D.4H+-4個氫離子4.(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圖表示細胞的部分生理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過程a表示細胞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B.過程b表示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C.過程c表示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D.①②的遺傳物質相同,③④的生理功能相同5.(2025七下·浙江期中)《本草綱目》中“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中的“堿”是K2CO3,其中C元素的化合價為( )A.+4 B.-4 C.+2 D.-26.(2025七下·浙江期中)大熊貓以竹子為主要食物,不同季節采食竹子的不同部位。下列有關生物結構層次表述正確的是( )A.大熊貓和竹子的細胞結構相同B.大熊貓的表皮屬于保護組織C.竹筍是竹子的莖,屬于營養器官D.大熊貓和竹子均有呼吸系統7.(2025七下·浙江期中)病毒種類繁多,增殖速度快,給人類以及各種飼養動物和栽培作物帶來了極大危害,下列病毒增殖過程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④①⑤③② B.①④③⑤② C.④①③⑤② D.①④⑤③②8.(2025七下·浙江期中)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A.物質可以由分子構成B.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間都有空隙,分子間空隙比原子間空隙大9.(2025七下·浙江期中)建立模型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描述正確的是( )A.物質的構成與組成 B.原子結構C.X表示單質,Y表示化合物 D.地殼中元素含量10.(2025七下·浙江期中)“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蟬的發育過程與蝗蟲相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蟬的發育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B.盛夏,雄蟬在枝葉間高聲鳴叫,這不屬于繁殖行為C.“金蟬脫殼”是指蟬在生長過程中的蛻皮現象D.蟬具有極強的繁殖能力,受精方式是體外受精11.(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圖為桃花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只有4、5、6組成的雌蕊才是花的最重要部分B.圖中結構1中的花粉落到4上的過程稱為受精C.圖中結構3將發育成果實,6將發育成種子D.圖中結構1、2、4、5在受精后會漸漸枯萎12.(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圖,冬蟲夏草菌的孢子侵入蝙蝠蛾的幼蟲體內,并長出菌絲吸收營養,使幼蟲死亡。然后,相當于蘑菇子實體的棒狀菌體從幼蟲頭部伸出,又會釋放孢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冬蟲夏草菌是真菌B.蝙蝠蛾細胞有細胞核C.冬蟲夏草菌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D.蝙蝠蛾的發育方式屬于完全變態發育13.(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圖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改變B.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C.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D.水分子由氫氣和氧氣構成14.(2025七下·浙江期中)下列關于“不一定”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在同種物質中的同種元素,其化合價不一定相同B.質子數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C.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D.同種元素的原子,其質子數不一定相同15.(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中,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為用針刺破細線一側的肥皂膜,另一側膜會把細線拉過去,該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B.乙圖為紅墨水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得快的現象,說明液體擴散的快慢與溫度有關C.丙圖為將一定量的水與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的現象,說明酒精蒸發了D.丁圖為兩個鉛塊沒有被重物拉開的現象,說明分子之間只存在引力16.(2025七下·浙江期中)科學滲透于生活的每個角落,根據情境回答問題:(1)每年4月份的農田里可以看到成片黃色絢麗的油菜花,油菜花的傳粉方式為 傳粉。(填“自花”或“異花”)(2)一個枇杷往往有多粒種子,說明其花的一個子房內有多個 。(3)如圖,將蟹爪蘭插在仙人掌上,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填“壓條”“扦插”或“嫁接”)17.(2025七下·浙江期中)種子會萌發出幼苗,再生長發育、開花結果。分析圖中信息,回答問題:(1)圖甲中大豆種子結構①②③④構成的⑥是 。大豆種子和玉米種子萌發時所需養料分別貯存在 和 中。(填名稱)(2)圖乙中的A和B是由圖甲中的 (填數字序號)發育而來。18.(2025七下·浙江期中)金屬鈉與氯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化學反應。根據所給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1)鈉元素與氯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2)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過程中,鈉原子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 (填符號)。19.(2025七下·浙江期中)請分析下圖并回答問題:(1)分析圖1可知,人在一生中快速生長的時期分別是a時期和 (填字母)時期。(2)一般女生比男生早兩年進入青春期,請推測圖2曲線中A為 (填“男性”或“女性”);從而可知進入青春期后,人的生殖器官迅速發育,男性會出現遺精現象,女性會出現 現象。20.(2025七下·浙江期中)圖1是教材中的氣體擴散實驗,兩只分別裝有空氣和二氧化氮氣體的玻璃瓶瓶口相對,中間用玻璃板隔開。抽去玻璃板,使兩個瓶口相互緊貼,觀察現象。(1)為了使實驗更具有說服力,二氧化氮氣體應裝在 (填“A”或“B”)瓶中。(2)有學生提出可以使用圖2的方式進行實驗,你會選擇哪種方式 并說明選擇的理由。 。21.(2025七下·浙江期中)判斷下列化學符號中數值“2”所代表的意義,并將其序號填在相應的橫線上。①Mg2+②H2O③2CO(1)表示分子個數的是 ;(2)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 ;(3)表示1個分子含有某原子個數的是 ;(4)表示離子的個數的是 。22.(2025七下·浙江期中)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在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支持下,優雅地著陸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向全球展示了中國航天的優越實力!此次嫦娥六號的主要任務包括:尋找新礦物、古老礦物、月球深部物質等,開啟了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挖土特產”之旅。月球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以鐵為例,僅月面表層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億噸鐵。(1)科學研究發現,月球上富含鐵的同位素:Fe-57(該鐵原子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57)和54,已知鐵元素為26號元素,則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____。A.Fe-57和Fe-54原子核外電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B.Fe-57和Fe-54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個位置C.Fe-57和Fe-54均屬于鐵元素,所以相對原子質量相同(2)地球上的鐵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若Fe2O3、Fe3O4兩種化合物的分子數相同,則與的鐵元素的質量比為 ;探明某赤鐵礦(主要成分為氧化鐵,且其它成分不含鐵)的含鐵量為10.5%,則其氧化鐵含量為 (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23.(2025七下·浙江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它反映了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和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一部分的電子層排布規律,回答問題:注: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Na-23,Al-27,P-31,Cl-35.5,K-39,Fe-56(1)元素周期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多選);A.同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B.同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C.同一族,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D.同一族,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2)小科通過查閱本卷告知的相對原子質量,根據元素周期表推測出硅的相對原子質量可能是____;A.18 B.26 C.28 D.33(3)第8號元素與第11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4)已知1個C-12原子的質量為a千克,1個Z原子的質量為b千克,則Z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A.12b/a千克 B.12b/a C.12a/b千克 D.12a/b24.(2025七下·浙江期中)某興趣小組探究“影響菊花扦插成活的因素”。取菊花進行以下扦插實驗,環境條件是:15℃-25℃,散射光照,扦插數為100根/組,培養時間為3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問題:分組 扦插土壤 相對濕度(%) 插條選擇 成活率(%)第1組 不消毒 50-85 嫩枝 47第2組 消毒 20-30 嫩枝 23第3組 消毒 50-85 嫩枝 92(1)扦插的枝條一般下端要削成斜面,是為了 ,以促進枝條成活;(2)如果要探究環境相對濕度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可選擇 兩組進行對照;(3)第1組和第3組可以探究 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4)從表中數據分析可知 是影響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因素。25.(2025七下·浙江期中)異位妊娠,也稱宮外孕,是一種由于胚胎異位發育而引發的疾病。回答問題:組別 處理方式 輸卵管壁肌肉的收縮頻率/% 輸卵管壁纖毛的擺動頻率/%1 培養液 100 1002 培養液+主流煙成分 52 773 培養液+側流煙成分 23 73(1)正常情況下,胚胎附著在子宮內膜上,逐漸發育成胎兒。如果胚胎附著在身體其他部位,稱為異位妊娠,其中最常見的情況如下圖所示,即胚胎停留在 中。由于該處管腔較窄、管壁較薄,胚胎在此發育會導致管壁破裂,造成大量出血,危及母體生命。(2)已知胚胎的移動需要借助輸卵管壁肌肉的收縮和纖毛的擺動。有人認為吸煙可能是導致異位妊娠的因素之一。對此,研究人員選用生長狀況相似的雌性倉鼠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如上表所示。(注:主流煙是指從抽吸端流出的煙氣;側流煙是指在燃燒端滲透出來的煙氣)①實驗結果表明,主流煙和側流煙均會使肌肉的收縮頻率和纖毛的擺動頻率減慢,減緩胚胎的移動,從而增加了異位妊娠的發生率,而且以吸入 (填“主流煙”或“側流煙”)的影響更為嚴重。②請應用上述研究結果,為孕婦或其家人寫一則健康提示 。26.(2025七下·浙江期中)浙江人有立夏吃“豌豆飯”(圖甲)的習俗,豌豆內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尤其含有優質蛋白質,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小科為探究豌豆種子萌發的條件,在4個錐形瓶中分別放入10粒豌豆種子,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培養(圖乙)。回答問題:(1)要探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水分,應選擇的實驗組合是 ;(填序號)(2)通過比較②和④種子萌發情況,小科得出“豌豆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這一結論不科學的原因是 ;(3)豌豆種子播種后遭遇持續強降雨,土壤長時間積水導致種子出芽率明顯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27.(2025七下·浙江期中)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不可分,一百多年來,科學家通過實驗推理不斷糾正錯誤認識,揭開原子的構成。回答問題:(1)1897年,湯姆森通過實驗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他推測原子中還有帶正電的物質,他推測的依據是 。(2)1911年,物理學家盧瑟福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實驗,如圖所示。由實驗現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結論有____(多選)。A.原子核帶正電B.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C.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D.原子內部有很大的空間(3)若α粒子撞擊到電子, (填“明顯影響”或“幾乎不影響”)α粒子運動軌跡,原因是 。(4)1919年,盧瑟福用α粒子核轟擊氮原子核,發現了一種新粒子,這種粒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其質量與氫原子相近,這種粒子的名稱為 。(5)很多煉金術師想把單純的銅、鐵、鉛、錫等金屬煉制為昂貴的黃金,從化學反應層面,基于你對原子的認識,你認為可行嗎 并說明理由。 。28.(2025七下·浙江期中)人體缺少維生素C就會患壞血病,下圖是某種保健藥“維生素C(Vc)”的說明書,回答問題:(1)維生素C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 ;(2)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3)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維生素C60毫克。若每日所需的Vc完全由此藥物補給,則根據說明書每次至少服用 片。29.(2025七下·浙江期中)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顯微鏡檢查方法,該方法可以研究納米級的活細胞而不會對其造成傷害。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如圖為人體細胞形成組織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與許多動物一樣,都來自一個細胞—— 。①②③屬于細胞的 過程。④表示細胞的 過程。(2)手被劃破會流血,并會感到疼痛。這是因為皮膚中含有 和 (填組織名稱)。(3)人體具有,而植物體沒有的結物層次是 (寫名稱)。30.(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圖甲所示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為電解水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回答問題:(1)如圖甲所示,a管與電源的 極相連。(2)理論上a、b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體積比為2:1,結合圖乙推測影響氣體體積大小的主要因素除氣體物質所含分子數目外,還有 (填“氣體分子的直徑”或“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3)在電解水實際操作中,a、b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兩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在相同條件下 (填“氫氣”或“氧氣”)更難溶于水。(4)實驗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的目的是 。31.(2025七下·浙江期中)鳥類一般具有①求偶、②交配、③筑巢、④產卵、⑤孵卵和⑥育雛等復雜的繁殖行為。回答問題:(1)鳥類在求偶成功后,會進行交配,精子和卵細胞會在 (填“體內”或“體外”)受精。然后,鳥類會選擇合適的場所開始 ;(填序號,下同)(2)雌鳥會產下卵,產出來的卵需要由親鳥進行 ;(3)有些孵化出來的雛鳥尚未充分發育,還需要由親鳥的 一段時間才能獨立生活;(4)鳥類繁殖行為具有多樣性,例如非洲維達鳥會把卵產在其他鳥類巢中,讓其他鳥類為其孵化。鳥類一般共有的三個行為是 、 、 。32.(2025七下·浙江期中)為研究子葉在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中的作用,設計如下實驗:①取菜豆種子500粒,平均分成5組(A~E),浸入水中24小時,讓其萌發;②選擇其中4組種子,在萌發的不同時間去除子葉;③兩周后,分別收集各組所有幼苗,烘干,稱量干重,所得結果如下表所示。回答問題:組別 處理方法 兩周后平均干重(克/株)A 沒有去除子葉 4.3B 在萌發的第4天去除子葉 0.7C 在萌發的第7天去除子葉 1.8D 在萌發的第10天去除子葉 4.0E 在萌發的第13天去除子葉 4.3(1)兩周后平均干重最低的是哪一組 ;原因是 。(2)E組與A組兩周后的平均干重相同的原因可能是 。(3)本實驗中,每組菜豆種子使用了100粒而不是1粒,這樣做的目的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青春期的變化【解析】【分析】卵細胞由卵巢產生,輸卵管為受精提供場所,子宮為胚胎發育提供場所。【解答】A、受精卵開始分裂和胚胎發育初期的營養來自卵細胞中的卵黃,故A錯誤;B、卵細胞是由卵巢產生的,但受精部位在輸卵管內,故B錯誤;C、睪丸一次能產生上億枚精子,能分泌雄性激素,故C錯誤;D、胚胎成功在子宮內膜上著床,稱為妊娠,即女性就懷孕了,故D正確。故答案為:D。2.【答案】A【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注意身心和諧發展,既要促進生長發育,又要保持心理健康發展。【解答】A、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有助生長發育,A符合題意;B、不與他人交流不利于心理健康發展,B不符合題意;C、經常熬夜對身體健康有害,C不符合題意;D、沉迷游戲不利于健康向上,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A。3.【答案】D【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Cu除了可表示一個銅原子外,還能表示銅元素以及銅這種物質。【解答】A、Cu可表示一個銅原子,故A錯誤;B、元素是宏觀概念,不能說個,3O表示三個氧原子,故B錯誤;C、兩個氮原子應表示為2N,N2中的2表示的是一個氮氣分子由兩個氮原子構成,故C錯誤;D、4H+表示的是4個氫離子,+表示一個氫離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故D正確。故答案為:D。4.【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解析】【分析】細胞生長的結果是細胞體積變大;細胞分裂的結果是細胞數目變多,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不同的組織。【解答】A、由圖可知,經過a過程,細胞的數目和外形不變,但體積變大,可知屬于細胞生長,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經過過程b,細胞外形不變,但數目變多,可知是細胞分裂,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經過過程c,細胞的外形發生改變,可知是細胞分化,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細胞在分裂前會將染色體進行復制并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所以①②的遺傳物質相同;③④是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可知細胞的生理功能不相同,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5.【答案】A【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之和為零進行計算。【解答】碳酸鉀中鉀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則有解得x=+4。故答案為:A。6.【答案】C【知識點】組織;器官和系統;結構與層次【解析】【分析】植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解答】A、大熊貓的細胞是動物細胞,竹子的細胞是植物細胞,細胞結構不同,故A錯誤;B、大熊貓的表皮屬于上皮組織,保護組織是植物的組織,故B錯誤;C、植物的根莖葉屬于營養組織,故C正確;D、植物沒有系統,故D錯誤。故答案為:C。7.【答案】B【知識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病毒沒有細胞結構,要依賴活細胞才能生存。【解答】病毒的增殖過程:先吸附在細菌表面、再將核酸注入細菌的細胞中;接著核酸和蛋白質外殼在細菌細胞內進行復制、合成;然后將蛋白質外殼和核酸進行組裝;最后破壞細菌細胞,從細胞中釋放。故答案為:B。8.【答案】D【知識點】分子之間存在空隙;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分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即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答】A、分子、原子和離子均能構成物質,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分子不變,其化學性質不變,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分子和原子間都有空隙,分子或原子間的空隙大小與物體的狀態、溫度等有關,分子間的空隙不一定比原子間的空隙大,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9.【答案】A【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原子的構成;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化合物:含有兩種或以上元素的純凈物。【解答】A、分子、原子和離子均能構成物質,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可以轉化為離子,故A正確;B、原子由核外電子和原子核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故B錯誤;C、單質和化合物并列關系,都屬于純凈物,故C錯誤;D、地殼中元素含量前4位由低到高的順序為:氧、硅、鋁、鐵,故D錯誤。故答案為:A。10.【答案】C【知識點】昆蟲的生殖方式;昆蟲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區別是完全變態發育要經歷蛹期。【解答】A、蟬的發育過程與蝗蟲相似,蝗蟲的發育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可知蟬的發育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不經歷蛹期,故A錯誤;B、雄蟬在枝葉間高聲鳴叫,是為了吸引雌蟬,屬于繁殖行為,故B錯誤;C、“金蟬脫殼”是指蟬在生長過程中的蛻皮現象,蟬的外骨骼不會隨身體的長大而長大,所以為了生長,要褪去外殼,故C正確;D、蟬屬于昆蟲,昆蟲采用的是體內受精的方式,故D錯誤。故答案為:C。11.【答案】D【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花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傳粉及其途徑【解析】【分析】1為花藥,2為花絲,1和2組成雄蕊;4是柱頭,5是花柱,6是子房,456組成雌蕊。【解答】A、雄蕊和雌蕊都是花的重要結構,雌蕊由4、5、6組成,雄蕊由1和2組成,故A錯誤;B、圖中結構1中的花粉落到4上的過程稱為傳粉,故B錯誤;C、3是胚珠,將發育成種子,6是子房,將發育成果實,故C錯誤;D、受精后雄蕊和雌蕊的花柱以及柱頭都將逐漸枯萎,故D正確。故答案為:D。12.【答案】C【知識點】細胞的結構;真菌的主要特點;昆蟲的發育過程;真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通過孢子繁殖屬于無性生殖,形成受精卵的繁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解答】A、冬蟲夏草菌通過孢子繁殖,屬于真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蝙蝠蛾屬于動物,細胞中有成形的細胞核,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冬蟲夏草菌通過孢子繁殖,即由孢子發育而來,不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故C錯誤,符合題意;D、蝙蝠蛾的發育成經歷蛹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3.【答案】B【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分析】分子由原子構成,分子和原子都能構成物質。【解答】A、電解前,分子為水分子,分子的個數為2個,電解后分子為氫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總個數為3個,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都發生了改變,故A錯誤;B、由水電解后產生氫氣和氧氣可知,水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故B正確;C、水由水分子構成,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故C錯誤;D、水分子是微觀概念,氫氣和氧氣是宏觀概念,水分子中不可能有氫氣和氧氣,故D錯誤。故答案為:B。14.【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單質指的是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解答】A、在同種物質中的同種元素,其化合價不一定相同,例如在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3價和+5價,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一個分子和一個原子中的質子數相同,但不屬于同種元素,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氧氣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將氧氣和臭氧混合,只含有一種元素,但屬于混合物,不屬于單質,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所以質子數相同的原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5.【答案】B【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分子間的作用力;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解析】【分析】擴散現象是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體現,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擴散得越快。【解答】A、甲圖為用針刺破細線一側的肥皂膜,另一側膜會把細線拉過去,該現象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錯誤;B、熱水中擴散得快,說明擴散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故B正確;C、水和酒精混合后體積變小是因為分子間存在間隙,故C錯誤;D、分子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丁圖為兩個鉛塊沒有被重物拉開的現象,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故D錯誤。故答案為:B。16.【答案】(1)異花(2)胚珠(3)嫁接【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傳粉及其途徑;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解析】【分析】(1)異花傳粉:花粉經風、蟲等傳播落到另一朵花的柱頭上。(2)胚珠發育成種子,子房發育成果實,珠被發育成種皮,子房壁發育成果皮。(3)嫁接屬于無性生殖,為了提高接穗的成活率,將要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貼。【解答】(1)油菜花屬于異花傳粉,屬于蟲媒花。(2)種子由胚珠發育而來,有多顆種子,說明一個子房中含有多個胚珠。(3)將蟹爪蘭插在仙人掌上,這種繁殖方式屬于嫁接,蟹爪蘭是接穗,仙人掌是砧木。17.【答案】(1)胚;子葉;胚乳(2)②【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解析】【分析】(1) ①是胚軸,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葉,⑤是種皮,⑥是胚。(2)①是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③是胚根,發育成根。【解答】(1)種子的胚由胚軸、胚芽、胚根和子葉構成,由圖可知,⑥是胚。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種子中的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2)種子中的胚芽發育成莖和葉,可知AB由胚芽即②發育而來。18.【答案】(1)質子數不同(或核電荷數不同)(2)失去;Na+和【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離子的書寫與意義【解析】【分析】(1)元素種類由質子數決定,所以不同元素的質子數不同。(2)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轉化為離子,得到電子帶負電,形成陰離子;失去電子帶正電,形成陽離子。【解答】(1)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可知鈉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2)由圖可知,鈉離子的核外電子數由11個變為10個,可知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此時質子數比電子數多一個,可知鈉離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同理,氯原子得到一個電子轉化為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氯離子,可知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即和。19.【答案】(1)c(2)男性;月經【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青春期的變化【解析】【分析】(1)c時期為青春期,身高、體重快速增長。(2)根據青春期女生般比男生早兩年結合圖像進行判斷。【解答】(1)由圖1可知,在a時期和c時期的曲線較陡,說明生長速度較快。(2)由圖2可知,曲線A的快速生長時期更晚,可知表示的是男性的生殖器官發育的曲線。在青春期,隨著性器官的成熟,第二性征逐漸體現,男性會出現遺精現象,女性會出現月經現象。20.【答案】(1)B(2)選圖1,由于兩種氣體的密度不同,所以空氣的瓶子在上,以避免氣體自身重力和對流現象的干擾。選圖2,可以排除重力對實驗的影響。【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解析】【分析】(1)若將二氧化氮放置在上面的A瓶中,由于其密度更大,在重力的作用下也會進入B瓶中,會造成干擾。(2)圖1中只要將二氧化氮放置在B瓶內,就可以說明氣體在擴散,而圖2中將裝置水平放置,重力不會造成干擾,也能說明氣體在擴散。【解答】(1)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氣,為了避免重力對實驗造成干擾,應將二氧化氮氣體放置在下方的B瓶中。(2)圖1和圖2均能滿足實驗探究的要求,選圖1,由于兩種氣體的密度不同,所以空氣的瓶子在上,以避免氣體自身重力和對流現象的干擾。選圖2,可以排除重力對實驗的影響。21.【答案】(1)③(2)①(3)②(4)④【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寫在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的是該符號表示的微粒的個數;表示電荷數的數字寫在微粒的右上角,先寫數字,再寫正負;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數字寫在分子中該原子的右下角。【解答】(1)數字要表示分子的個數時,要將數字書寫在分子化學式的前面,可知③中的“2”可以表示分子個數,③的意義是:兩個一氧化碳分子。(2)表示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字書寫在符合的右上角,可知①中的“2”可以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意義為:一個鎂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3)表示一個分子中的原子個數的數字寫在分子中對應原子的右下角位置,可知②中的“2”表示的是一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4)表示離子個數的數字寫在離子符號的前面,可知④中的“2”表示的是兩個氫離子。22.【答案】(1)C(2)2:3;15%【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可知質子數相同的原子屬于同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據同一位置。(2)由求解礦石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解答】(1)Fe-57和Fe-54原子屬于同位素原子,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所以電子數相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Fe-57和Fe-54屬于同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相對原子質量等于質子數+中子數,兩種原子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所以相對原子質量不同,故C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鐵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同,可知鐵元素質量比等于鐵原子個數比,由化學式可知,鐵原子個數比為2:3。氧化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鐵元素在礦石中的質量分數為10.5%,則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23.【答案】(1)A;D(2)C(3)Na2O或者Na2O2(4)B【知識點】元素周期表;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1)根據題中所給原子的額外電子排布圖進行分析。(2)由所給的相對原子質量可知,原子序數越大,相對原子質量越大,所以硅的相對原子質量在鋁和磷之間,結合鋁和磷的相對相對原子質量即可得出硅的相對原子質量的取值范圍。(3)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之和為零判斷鈉和氧的個數比,金屬寫左邊,非金屬寫右邊。(4)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求解,由于相對原子質量是質量之間的比值,所以單位不是kg,而是“1”。【解答】(1)由圖可知,第一周期,電子層數為一層,第二周期為兩層,第三周期為三層,可知同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故A正確;B、由圖可知,同一周期,從左到右,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大,故B錯誤;CD、由圖可知,同一族最外側電子數相同,而電子層數不同,故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AD。(2)由所給相對原子質量和原子的位置可知,硅的相對原子質量在鋁和磷之間,即在27和31之間。故答案為:C。(3)第8號元素是氧元素,第11號元素是鈉元素,鈉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的化合價有-2價和-1價,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之和為零,可知化學式為Na2O或者Na2O2。(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的十二分之一為標準,即標準為,一個Z原子的質量為bkg,則相對原子質量為。故答案為:B。24.【答案】(1)增加吸水面積(2)2、3(3)土壤消毒與否(4)相對濕度(出現土壤是否消毒不扣分)【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1)為了枝條更好的從土壤中吸水,應增大枝條和土壤的接觸面積。(2)根據控制變量法和表中數據進行判斷,唯一變量為相對濕度。(3)唯一變量即為探究的影響因素,據此結合表中數據進行判斷。(4)根據(2)(3)探究的因素和成活率進行分析判斷。【解答】(1)枝條需要吸收水分,削成斜面,吸水的面積增加,利于枝條成活。(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要探究環境相對濕度的影響,應控制除濕度以外的條件相同,由表中數據可知,選擇的是第2、3兩組實驗。(3)實驗1和3的變量為是否消毒,所以探究的是土壤是否消毒對成活率的影響。(4)實驗1和3的變量為是否消毒,消毒的土壤中枝條的成活率是沒有消毒的土壤的2倍左右,實驗2和3的變量是相對濕度,相對濕度在50-85%條件下的枝條成活率為20-30%的4倍,可知相對濕度是影響枝條成活率的主要因素。25.【答案】(1)輸卵管(2)側流煙;拒絕吸煙,遠離二手煙等【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1)受精卵形成的場所為輸卵管,正常情況下會在子宮內壁著床,繼續在子宮內發育。(2)根據表中數據進行分析,肌肉的收縮頻率和纖毛的擺動頻率越慢,說明影響越大,吸煙有害健康,應拒絕吸煙,并盡量遠離二手煙。【解答】(1)受精卵在輸卵管中形成,圖中胚胎未在子宮內壁著床,仍在輸卵管中。(2)由表中數據可知,側流煙實驗組的肌肉收縮頻率和纖毛擺動頻率較低,可知側流煙的影響更嚴重。主流煙和側流煙均會使肌肉的收縮頻率和纖毛的擺動頻率減慢,減緩胚胎的移動,從而增加了異位妊娠的發生率,所以建議孕婦及家人不要吸煙,盡量遠離二手煙。26.【答案】(1)①③(2)沒有控制單一變量或變量不唯一或有溫度和空氣兩個變量(3)缺少空氣或氧氣【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判斷所選擇的實驗組別,要確保變量的唯一性。(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變量不唯一,不能探究其中某一因素的影響。(3)種子萌發的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根據種子萌發的條件進行分析。【解答】(1)實驗的唯一變量為水分,由圖乙可知,應選擇①③兩組實驗。(2)②和④中存在溫度和空氣兩個變量,變量不唯一,不能說明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3)強降雨導致種子浸沒在水中,缺少空氣,不利于種子的萌發,所以種子的出芽率降低。27.【答案】(1)原子不顯電性,電子帶負電(2)A;B;D(3)幾乎不影響;電子的質量遠比α粒子質量小(4)質子(5)不可行,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質子數不變,元素和原子的種類不變。【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1)湯姆生認為原子中帶正電的物質均勻分布在原子中,提出了葡萄干面包模型。(2)盧瑟福提出了核式結構模型,認為原子核帶正電,質量很大,體積很小。(3)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電子的質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4)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一般情況下,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5)根據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可以判斷,想法不可行。【解答】(1)原子呈電中性,原子中含有帶負電的電子,則一定含有帶正電的物質。(2)A、α粒子帶正電,與原子核相互排斥,由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可知,原子核帶正電,故A正確;B、高速運動的α粒子被撞回,說明原子核的質量很大,故B正確;C、該實驗并未對原子核內部結構進行探究,故C錯誤;D、大部分α粒子沿原來的運動方向繼續向前運動,說明未遇到阻礙,即原子大部分空間是空的,故D正確。故答案為:ABD。(3)由于電子的質量很小,所以即使α粒子與電子發生碰撞,彼此間的作用力不大,幾乎不影響α粒子的運動軌跡。(4)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中子不帶電,可知該粒子的名稱為質子。(5)組成各種金屬的原子種類不同,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發生化學變化時,原子是最小微粒,不會發生改變,所以金屬種類也不會發生改變,故不可行。28.【答案】(1)9:1:12(2)176(3)2【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1)質量比=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與下角標的乘積之比。(2)相對分子質量=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與下角標的乘積之和。(3)根據說明計算每片中的VC含量,結合服用方法進行分析計算。【解答】(1)維生素C中C、H、O元素的質量比:。(2)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3)每片VC含量為,一天需要60mg,可知需要6片,一天三次,則每次需要服用2片。29.【答案】(1)受精卵;分裂;分化(2)結締組織;神經組織(3)系統【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組織;結構與層次;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解析】【分析】(1)細胞外形不變,數目變多,屬于細胞分裂;細胞數目不變,外形不變,體積變大,屬于細胞生長;細胞外形改變,屬于細胞分化,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組織。(2)人類的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上皮組織。(3)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植物沒有系統。【解答】(1)生命的起點是受精卵,所以人體與許多動物一樣,都來自一個細胞——受精卵。①②③細胞的外形不變,數量變多,可知屬于細胞分裂過程。④細胞的外形發生改變,可知屬于細胞分化過程。(2)血液屬于結締組織,感覺到疼痛是因為皮膚中有神經組織。(3)植物比人體少的層次是系統。30.【答案】(1)負(2)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3)氫氣(4)增加水的導電性或加快反應速度或使實驗現象更明顯【知識點】分子之間存在空隙;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1)氫氣和氧氣體積比為2:1,氫氣一端與負極相連,氧氣一端與正極相連。(2)分子間存在間隙,對氣體的體積造成較大的影響。(3)氧氣更易溶于水,所以剩余的氣體偏少,體積比偏大。(4)水本身不易導電,加入易導電的物質可以加快電解速度。【解答】(1)a管中氣體的體積更多,可知是氫氣,產生氫氣的一端與電源負極相連。(2)氣體分子間的間隙遠大于分子自身的直徑,可知影響氣體體積大小的因素還有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3)體積比大于2:1,說明氧氣的體積偏小,可知是因為氧氣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強,損失的氣體體積更大。(4)加入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中可自由移動的離子變多,水的導電性增強,可加快反應速度。31.【答案】(1)體內;③(2)⑤(3)⑥(4)①;②;④【知識點】鳥的生殖方式;鳥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1)鳥類體內受精、卵生,為了保護卵,很多鳥類有筑巢行為。(2)卵需要親鳥孵化才能順利孵出小鳥。(3)雛鳥沒有不是能力,需要親鳥哺育。(4)有些鳥不親自孵化和養育后代,但一般鳥類都體內受精、卵生,所以會有求偶、交配和產卵等共同行為。【解答】(1)鳥類通過體內受精繁殖,可知精子和卵細胞會在體內受精。故答案為:體內。鳥類受精后,會選擇合適的位置進行筑巢,鳥類屬于卵生,需要將卵放置在安全的位置。故答案為:③。(2)鳥類屬于卵生動物,卵需要親鳥孵化。故答案為:⑤。(3)雛鳥需要親鳥哺育,等長大到一定程度才能獨立生活。故答案為:⑥。(4)并不是所有鳥類都會筑巢或孵化卵,但鳥類一般共有的行為有:求偶、交配和產卵。故答案為:①②④。32.【答案】(1)B;因為該組子葉最早被除去,種子缺少營養,不能正常萌發(2)到萌發的第13天,子葉的營養物質已經耗盡,其是否摘除已經不影響幼苗的生長(3)避免實驗偶然性【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雙子葉植物中,子葉為種子萌發過程提供營養物質,子葉中營養物質不足,種子不能正常萌發。(2)干重相近,說明子葉對植物的生長的影響很小。(3)為了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規律,在每組實驗中實驗對象不能過少。【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B組兩周后的平均干重最輕,因為在前期種子中的子葉已被去除,種子不能正常萌發。(2)E組和A組質量相近,可能是因為到13天左右,子葉中的營養物質已耗盡,所以不論是否摘去,對植物的生長不再有影響。(3)每組實驗中種子的數量過少,可能會因為種子自身的原因導致得出不正確的結論,所以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規律,每組實驗中種子的數量要達到一定值。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J12共同體聯盟校學業質量檢測2025(初一下)科學試題卷(1.1-2.5.2)(學生版).docx 浙江省J12共同體聯盟校學業質量檢測2025(初一下)科學試題卷(1.1-2.5.2)(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