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科學期中試卷(1-2章)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科學期中試卷(1-2章)

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科學期中試卷(1-2章)
1.(2024八上·鹿城期中)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寶貴。下列對水的“多”與“少”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生活中接觸的純水多,水溶液少
B.我國水資源總量多,人均水量少
C.地球上水的總量多,淡水少
D.“南水北調”工程說明我國南方水的儲量多,北方水的儲量少
2.(2024八上·鹿城期中)高壓、低壓是常見的天氣系統,大大小小的天氣系統相互作用,演變出不同的天氣過程。讀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A處氣流上升 B.B處氣流下沉
C.圖中A天氣系統控制下多晴朗 D.圖中B天氣系統控制下多晴朗
3.(2024八上·鹿城期中)模型是認識微觀世界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水電解的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電解屬于物理變化
B.水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構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
D.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4.(2024八上·鹿城期中)實驗是研究科學的基本方法,下列圖示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A.取放蒸發皿 B.點燃酒精燈
C.量取40mL液體 D.滴加液體
5.(2024八上·鹿城期中)氣溫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下列關于氣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百葉箱內的溫度計讀數與外界陽光直射下的溫度計讀數相比,平均值要大
B.高處不勝寒,說明對流層的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
C.一天中,最高溫出現在正午12點
D.世界各地氣溫從低緯向高緯逐漸升高
6.(2024八上·鹿城期中)科學項目化小組用礦泉水瓶做了以下科學實驗,其中能證明大氣壓存在的是(  )
A.圖甲中,用力一捏瓶壁會變癟
B.圖乙中,從兩孔流出水的噴射距離不同
C.圖丙中,向兩空瓶中間吹氣,兩瓶向中間靠攏
D.圖丁中,用紙片蓋住裝滿水的瓶口,倒立后紙片不下落
7.(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豎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內裝有酒精,下列操作能實現管中的酒精發生對流且沿逆時針方向流動的是(  )
A.在A處放冰塊 B.在B處加熱 C.在C處加熱 D.在D處放冰塊
8.(2024八上·鹿城期中)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生活用水經自來水廠凈化處理的過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通過反應沉淀池、過濾池除去水中不溶性雜質
B.自來水廠投入明礬進行消毒
C.吸附池內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異味
D.自來水凈化過程中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
9.(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天宮課堂”實驗中,水中的乒乓球并沒有像在地球上一樣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水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乒乓球沒有受到浮力
B.此時乒乓球的質量變為0
C.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
D.如果把乒乓球稍稍向上提一下,它將向上做加速直線運動
10.(2024八上·鹿城期中)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固體可以作溶質
B.凡是無色透明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C.飽和溶液的濃度一定比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
D.溶液質量分數為40%的蔗糖溶液,其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是2:3
11.(2024八上·鹿城期中)下表是氯化鈉、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鈉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鉀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在3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鉀的質量36.3g
B.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在30℃~40℃溫度范圍內相交
C.從含有少量硝酸鉀的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得到較多的氯化鈉晶體,通常可采用蒸發溶劑使其結晶的方法
D.在60℃時,210g硝酸鉀飽和溶液加入10g水后,溶質質量分數為52%
12.(2024八上·鹿城期中)詩歌和諺語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下列對詩歌和諺語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
A.“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反映了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日較差大的特點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反映了海陸性質對氣候的影響
C.“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描述的氣象災害是寒潮
D.“天雨新晴,北風寒徹”描述的是冷鋒過境
13.(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是大氣溫度垂直分布圖,下列關于大氣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A層:幾乎集中了全部水汽 ②B層:有強烈的對流運動
③C層:溫度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④D層:大氣密度很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14.(2024八上·鹿城期中)t3℃時,將相同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加入盛有50g水的甲、乙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一所示,圖二為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甲燒杯中的溶質為氯化鉀
C.t2℃時硝酸鉀與氯化鉀的溶解度相同
D.將溫度降到t2℃時,甲燒杯中也不會有晶體析出
15.(2024八上·鹿城期中)小科用一根輕質的塑料吸管(重力可忽略),將其下端用石蠟密封后,再塞入適量的小鉛粒(如圖),便制成了一根簡易密度計。為了在吸管上標上合適的刻度值,他將此密度計放入不同已知密度的液體中,獲得如表所示的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實驗次序 1 2 3 4 5
液體的密度/(g/cm3) 0.8 0.9 1.0 1.1 1.2
浸入的深度/cm 6.3 5.6 5.0 4.5 4.2
A.由表格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可知:標在密度計上的刻度值越往下越小
B.由表格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可知:標在密度計上的刻度線越往下越疏
C.換用粗一點的吸管重復實驗,則每次實驗密度計浸入深度變大
D.換用重一點的鉛粒重復實驗,則每次實驗密度計浸入深度變大
16.(2024八上·鹿城期中)下列為廚房中的常見物質:A.食鹽;B.植物油;C.蔗糖;D.酒精;E。冰塊;F。面粉。將這些物質分別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攪拌,可得到溶液的有   (填字母)。水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溶劑,請再舉一例溶劑的名稱:   。
17.(2024八上·鹿城期中)“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下雨時能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1)水資源豐富的地區“蓄水”后,可通過跨流域調水緩解貧水區用水困難,此工程相當于圖中的   (填序號)環節。
(2)浙江省是飲用水較為缺乏的地區之一,我們要珍惜保護水資源,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
A.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C.隨手關閉水龍頭 D.用洗漱過的水沖馬桶
18.(2024八上·鹿城期中)科學項目化小組用塑料瓶、透明膠帶、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材料,制作了一只潛水艇模型并進行了展示活動,如圖所示。
(1)如果潛水艇從a處到達b處,需通過“進排氣管”為水倉   (填“注入”或“排出”)氣體。
(2)該潛水艇在同一水缸內分別處于a、b、c處(a漂浮,b懸浮,c沉底)時,受到的浮力相同的是   。
19.(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是小科同學在實驗室配制一定質量分數食鹽溶液的操作過程示意圖:
(1)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用天平稱量食鹽時,如發現橫梁略向右傾斜,接下去的操作是   。
20.(2024八上·鹿城期中)將密度為0.6g/cm3的木塊漂浮于5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如圖甲所示),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降低溶液溫度(不考慮由此引起的木塊和溶液體積的變化)時,木塊相對于液面的位置將   (填“上升”“下降”或“不變”)。請在乙圖中畫出從50℃開始降溫至室溫20℃過程中,浮力大小隨時間變化的大致曲線   。
21.(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為蔗糖溶液的思維導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是指   。
(2)能證明蔗糖水具有“B”這一特點的證據是   。
(3)用下列示意圖來表示該溶液中蔗糖分子的分布(水分子沒有畫出),其中符合事實的是   (填“甲”“乙”或“丙”)
22.(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是杭州市氣象臺發布的一條氣象消息,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日天氣狀況為:晴轉陰,   (填風向)6級。
(2)天氣與氣候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下列敘述屬于描述天氣的有   (填序號)。
①陰轉多云②冬暖夏涼③晴空萬里④四季分明⑤和風細雨⑥冬雨夏干
(3)冬季,海南省平均氣溫明顯高于浙江省,導致這一差異的主要氣候因素是   。
23.(2024八上·鹿城期中)學習了有關溶液的知識后,某同學對氯化鉀的溶解性進行了如下探究:
(1)由實驗可得,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   。
(2)該溫度下氯化鉀的溶解度為   g。
(3)根據實驗現象,該位同學判定燒杯②中的氯化鉀溶液是該溫度下飽和溶液,請問支持他這樣論斷的證據是   。
24.(2024八上·鹿城期中)小科同學進行粗鹽(含有難溶性雜質)提純實驗,并利用所得精鹽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7%的氯化鈉溶液。
實驗一:如圖是小科同學進行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
(1)操作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粗鹽提純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②⑥   (用序號表示)③。
(3)實驗二: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7%的氯化鈉溶液。配制該溶液時選用的量筒規格為   (填“50”“100”或“500”)mL。
(4)用提純得到的氯化鈉配制上述溶液:經檢測,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號)。
①提純后得到的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
②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③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25.(2024八上·鹿城期中)科學項目化小組發現很多物質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那影響同種物質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研究小組根據生活經驗以冰糖為例,提出了一些猜想:A.與水的溫度有關;B.與冰糖顆粒的大小有關;C.與是否攪拌有關。
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研究小組設計了實驗方案(實驗中的燒杯完全相同),并進行了探究。下表是小組探究過程中記錄的實驗數據。
實驗次數 顆粒大小 水的溫度 是否攪拌 溶解快慢
① 5g塊狀冰糖 100mL、10℃的水 是 緩慢
② 5g塊狀冰糖 100mL、80℃的水 是 較快
③ 5g粉末狀冰糖 100mL、80℃的水 是 快速
(1)本實驗涉及多個自變量,研究時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填“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
(2)為了驗證猜想A,應選擇   (填序號)進行比較。
(3)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現象,得到的結論是:當水溫等其他條件相同時   。
(4)為了驗證猜想C,小科設計如下實驗: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都加入5g粉末狀冰糖,   ,觀察兩燒杯中冰糖溶解的速度。
26.(2024八上·鹿城期中)為探究水的組成及變化,科學項目化小組設計如圖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
實驗一:在電解水裝置玻璃管里加滿水(含少量氫氧化鈉),再接通直流電源。
(1)通電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兩玻璃管內的液面下降,其中b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
(2)請給如圖2所示水電解過程中的微粒運動變化排序:   (用序號表示)。
(3)實驗二:為了提高電解水的速度,研究小組采用了如下方法:方法一,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方法二,提高電壓。小組同學進行多次實驗,測得產生10mL氧氣所需時間如圖3。
本實驗通過觀測   來判斷電解水的速度。
(4)電解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時,改變電壓對電解水速率的影響是   。
27.(2024八上·鹿城期中)測量一顆黃豆的質量(大約在0.1g~1g之間),實驗室天平的最小刻度是0.2g。科學項目化小組想到利用浮力相關知識制作一個浮力秤。經過討論確定了以下設計要求:
①測量量程:1g
②最小刻度:0.1g
③能穩定豎直放置在水中使用
④材料簡單,使用方便
【設計方案】
選擇材料:燒杯、水、小托盤、剪刀、橡皮泥、鐵釘、刻度尺、記號筆、雙面膠、質量為1g的小鐵塊、吸管(規格A:較細的普通飲料吸管;規格B:較粗的奶茶吸管)。
【制作步驟】
①選擇輕質的塑料吸管,剪取筆直的20cm一段,上端貼上紙質小托盤;
②在吸管下端插入鐵釘,用橡皮泥塞緊吸管與鐵釘縫隙進行固定和密封;
③燒杯中倒入水,將制作完成的吸管下端放入水中,讓吸管漂浮在水面上,水面與吸管相交處標記0刻度;
④對吸管標定刻度,劃分刻度。
【實施計劃】制作浮力秤實物裝置。
【檢驗作品】用自制的浮力秤測量一粒黃豆的質量,并將測量結果與黃豆真實質量進行比較,分析誤差。
【改進完善】改進方案,提高測量精確度。
【發布成果】根據原型測試和改進的結果,進行批量制造。
請回答以下問題:
(1)制作步驟②中吸管中插入鐵釘的好處是   。
(2)該浮力秤從下到上刻度變化是   (填“由小變大”或“由大變小”)。
(3)浮力秤的刻度   (填“均勻”或“不均勻”)。
(4)為提高浮力秤的精確度,小組提出的以下改進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可多選)。
A.用直徑更小的吸管 B.增大吸管中鐵釘的質量
C.燒杯中換用密度更小的液體 D.換用更大的燒杯
28.(2024八上·鹿城期中)科學項目化小組的同學利用周末開展了一次登山活動,他們利用隨身攜帶的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線、刻度尺等相關用品測量山頂的大氣壓。測量步驟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②如圖甲,用細線拴住注射器活塞,使線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緩慢拉動針筒,當針筒中的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③讀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積V;
④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
請根據他們設計的方案回答以下問題:
(1)步驟①的目的是   。
(2)用測量步驟中的V、L和F表示大氣壓的值,則p=   。
(3)若同學們用圖乙中②注射器在測量時,彈簧測力計被拉到10N,活塞仍沒有滑動。可改用圖乙中的   (填“①”或“③”)注射器。
(4)下述原因會使測量值大于真實值的是____(填字母,可多選)。
A.注射器里有殘余氣體
B.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
C.測量前彈簧測力計沒有調零,指針在0.2N的位置
D.活塞與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29.(2024八上·鹿城期中)天氣是氣候的具體表現,氣候是天氣的綜合狀況。閱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如圖甲,A地處在②階段時,接下來的天氣狀況是____(填字母,可多選)。
A.天氣晴朗溫暖 B.天氣陰雨
C.氣溫升高 D.氣溫降低
(2)在圖乙中,A、B、C三處降水量最多的是   。
(3)當臺風來臨時,為了保證安全,以下做法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可多選)。
A.在大樹下躲雨
B.蹲在廣告牌旁避風
C.非必要不外出
D.收回高空陽臺上的盆栽
E.去海邊欣賞狂濤巨浪
30.(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甲所示,小石塊從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沒入水中。如圖乙所示是拉力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若不計水的阻力,求:
(1)小石塊重力為   N,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是   N。
(2)小石塊的體積和密度各是多大?(寫出計算過程)
31.(2024八上·鹿城期中)有效預防登革熱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殺蟲劑對室外水溝、垃圾池周圍以及有雜草的地方進行噴灑滅蚊。某社區決定采用高效氯氰菊酯殺蟲劑進行噴殺,瓶上的標簽如表所示,求:
氯氰菊酯殺蟲劑500mL
溶質質量分數 80%
密度 1.2g/cm3
具有強毒性,陰冷、密封儲藏
(1)500mL氯氰菊酯殺蟲劑中含溶質氯氰菊酯   g,若將這500mL氯氰菊酯消毒液與2500g水均勻混合,所得稀氯氰菊酯消毒液中氯氰菊酯的質量分數是   (結果保留1位小數)。
(2)欲配制16kg質量分數為20%的稀氯氰菊酯殺蟲劑用來消毒,需要多少千克這種氯氰菊酯殺蟲劑和多少千克水?(寫出計算過程)
32.(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1是高壓鍋的結構示意圖,鍋蓋緊扣在鍋體上,蓋上裝有一金屬管作排氣孔,金屬管上方倒扣一個像砝碼一樣的起限壓作用的限壓閥。小科家的高壓鍋出氣孔橫截面積為10mm2。小科不慎丟失了鍋的限壓閥,售貨員告訴他,生產這個鍋的廠家提供的限壓閥有兩種,孔徑相同,質量分別為100g和60g。請回答:
(1)高壓鍋的工作原理:   。
(2)當外界氣壓為1×105Pa時,該鍋內最高溫度達到115℃,根據圖2中鍋內水的沸點與鍋內氣壓的關系圖像,分析鍋內氣體壓強最高可達   Pa。限壓閥限定了鍋內外的壓強差,該差值有多大?通過計算說明小科應該買哪一種限壓閥。
33.(2024八上·鹿城期中)科學項目化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他們先往氣球內充入一定量的空氣后,用細線扎緊氣球口。然后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輪,往容器中加入適量的水,向上拉動繞過滑輪的細線使氣球浸沒在水中。往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固體,在原有拉力大小F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請判斷此時氣球的運動方向,并說明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水資源的保護
【解析】【分析】我國水資源的特點是東多西少,南多北少,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是修建跨流域調水工程,如南水北調工程是指把長江流域的水資源調到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
【解答】A、生活中接觸的水溶液多,純凈水少,故A敘述錯誤;
B、我國水資源總量多,人均淡水量少,故B敘述正確;
C、地球上總的水量多,淡水少,故C敘述正確;
D、“南水北調”工程說明南方水的儲量多,北方水的儲量少,故D敘述正確。
故答案為:A。
2.【答案】C
【知識點】天氣預報與天氣圖
【解析】【分析】氣旋是指北(南)半球,大氣中水平氣流呈逆(順)時針旋轉的大型渦旋。在同高度上,氣旋中心的氣壓比四周低,又稱低壓。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氣壓高于四周的大氣渦旋稱為“高氣壓”“,簡稱“高壓”。其中空氣自中心向外圍流散,因受地球轉動的影響,在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流動,在南半球作逆時針方向流動。
【解答】讀圖可知,A處中央氣壓高,為高壓系統,中心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故A錯誤,C正確;
B處中心為低壓,為氣旋系統,中心盛行上升氣流,多以陰雨天氣,故BD都錯誤。
故答案為:C。
3.【答案】B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
【解答】A、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是化學變化,該選項不正確。
B、水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該選項正確。
C、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該選項不正確。
D、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該選項不正確。
故答案為:B。
4.【答案】D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取用蒸發皿應用坩堝鉗,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B、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絕對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C、量取液體讀數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俯視刻度,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D、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故選項實驗操作正確。
故答案為:D。
5.【答案】B
【知識點】氣溫及其變化
【解析】【分析】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
【解答】A、百葉箱內的溫度計讀數與外界陽光直射下的溫度計讀數相比,平均值要小,故A錯誤;
B、高處不勝寒,說明對流層的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故B正確;
C、一天中,最高溫出現在下午14點左右,故C錯誤;
D、世界各地氣溫從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6.【答案】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二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液體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
(3)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4)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生活中有很多,如覆杯實驗、瓶吞雞蛋等。
【解答】A、圖甲中,用力一捏瓶壁會變癟,這是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錯誤。
B、圖乙中,從孔中流出水的噴射距離不同,說明液體壓強和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故B錯誤。
C、圖丙中,向兩空瓶中間吹氣,兩瓶向中間靠攏,說明空氣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故C錯誤。
D、圖丁中,用紙片蓋住裝滿水的瓶口,倒立后紙片不下落,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7.【答案】A
【知識點】熱脹冷縮
【解析】【分析】A、將冰塊放在A處,A處酒精溫度降低,密度增大而下降,BA間的酒精過來補充,酒精會沿逆時針方向流動;
B、在B處加熱,B處酒精密度變小,在高處不動,酒精不會發生流動;
C、在C處加熱,因為酒精加熱之后會膨脹,密度變小,上升,右邊的酒精過來補充,會使管中的酒精順時針流動;
D、在D處放冰塊,D處酒精密度增大但不會流動。
【解答】A、將冰塊放在A處,這樣A處酒精遇冷時溫度降低,密度增大而下降,BA間的酒精過來補充,酒精會沿逆時針方向流動,故A符合題意;
B、在B處加熱,B處酒精密度變小但在高處不動,酒精不會發生對流,故B不符合題意;
C、在C處加熱,因為酒精加熱之后會膨脹,密度變小,上升,右邊溫度低,密度大的酒精過來補充,會使管中的酒精順時針流動,故C不符合題意;
D、在D處放冰塊,酒精不會發生對流,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8.【答案】B
【知識點】凈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根據生產自來水的過程、凈化水的方法與原理來分析解答。
【解答】A、加入絮凝劑后,可以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而加速其沉降,過濾可以除去水中的難溶性雜質,故A說法正確;
B、明礬是一種常用的凈水劑,溶于水后可以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故B說法錯誤;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吸附池內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異味,故C說法正確;
D、過濾和吸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物理變化,消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化學變化,因此自來水凈化過程中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故D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B。
9.【答案】A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乒乓球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不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2)質量是物質的基本屬性,不會隨位置的變化和變化;
(3)如果把乒乓球稍稍向上提,乒乓球將獲得向上的初速度,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它的運動狀態。
【解答】AC、乒乓球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不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故A正確,C錯誤;
B、質量是物質的基本屬性,不會隨位置的變化和變化,故B錯誤;
D、如果把乒乓球稍稍向上提,乒乓球將獲得向上的初速度,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它將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0.【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A、根據溶液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
B、根據溶液的特點進行分析;
C、根據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含義進行分析;
D、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進行分析。
【解答】 A、溶質可以為固體,還可以為液體和氣體,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溶液不一定為無色透明的,如硫酸銅溶液為藍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由于沒有指明溫度,飽和溶液的濃度不一定比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由于,則溶液質量分數為40%的蔗糖溶液,其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是40%:(1-40%)=2:3,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D。
11.【答案】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A、根據在3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8g來分析解答;
B、根據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在20~30℃溫度范圍內有相同的時候來分析解答;
C、根據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小,一般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來分析解答;
D、根據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定義和題中數據來分析解答。
【解答】 A、在3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8g,則3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鉀的質量為45.8g,故A錯誤;
B、由表格的數據可知,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在20~30℃溫度范圍內有相同的時候,則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在此范圍內相交,故B錯誤;
C、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的物質,一般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小,所以從含有少量硝酸鉀的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得到較多的氯化鈉晶體,通常可采用蒸發溶劑使其結晶的方法,故C正確;
D、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g,則210g硝酸鉀飽和溶液中水的質量為100g,硝酸鉀的質量為110g,加入10g水后,溶質的質量分數為,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2.【答案】B
【知識點】影響氣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大氣環流、海陸分布、洋流和地形等。
【解答】A、“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反映了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日較差大的特點;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氣候的垂直變化,反映了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C、“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描述的氣象災害是寒潮;
D、“天雨新晴,北風寒徹”描述的是冷鋒過境。
故答案為:B。
13.【答案】A
【知識點】大氣的分層
【解析】【分析】大氣層的五個層次:對流層:對流層是大氣最下層,厚度(8~17公里)隨季節和緯度而變化,隨高度的增加平均溫度遞減率為6.5℃/公里,有對流和湍流,天氣現象和天氣過程主要發生在這一層。平流層:平流層是從對流層頂到約50公里高度的大氣層,層內溫度通常隨高度的增加而遞增,底部溫度隨高度變化不大,這里基本上沒有水汽,晴朗無云,很少發生天氣變化,適于飛機航行。
中間層:中間層是自平流層頂到85公里之間的大氣層,層內因臭氧含量低,同時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陽短波輻射已經大部分被上層大氣所吸收,溫度垂直遞減率很大,對流運動強盛。
電離層:電離層是地球大氣的一個電離區域,60公里以上的整個地球大氣層都處于部分電離或完全電離的狀態。
散逸層:散逸層是大氣層向星際空間過渡的區域,沒有什么明顯的邊界,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公里處,這里的溫度很高,可達數千度,大氣已極其稀薄,其密度為海平面處的一億億分之一。
【解答】讀圖可知,A層是貼近地面的對流層,對流層幾乎集中了全部水汽和雜質,天氣現象復雜多變,故①正確;
B層是平流層,平流層溫度隨高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故②錯誤;
丙層是暖層,溫度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故③正確;
丁層是散逸層,大氣密度很小,接近于真空,故④錯誤。
故答案為:A。
14.【答案】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
【解答】 A、甲燒杯中沒有不溶物,有兩種可能,可能是不飽和溶液,可能剛好飽和,故A錯;
B、由圖二可知,在t3℃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鉀的溶解度,燒杯中溶解的質量大,甲燒杯中盛有物質的溶解度大,所以甲燒杯中的溶質為硝酸鉀,故B錯;
C、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硝酸鉀與氯化鉀的溶解度相同,故C正確;
D、t3℃時,乙物質已經達到飽和,t2℃時乙的溶解度小于t3℃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所以將溫度降到t2℃時,甲燒杯中會有晶體析出,故D錯。
故答案為:C。
15.【答案】D
【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設計實驗測密度
【解析】【分析】密度計是一種測量物體密度的儀器,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條件。 當一個物體在液體中時, 如果物體能夠漂浮, 那么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密度計的設計利用了這一原理, 使其能夠在不同的液體中保持漂浮狀態。 密度計的重量小于相同體積水的重力, 因此當它浸入液體中時, 會根據液體的密度調整其浮力以達到平衡。
密度計的讀數設計為下大上小, 這是因為當密度計浸入液體中時, 浸入的深度不同, 排開的液體體積也不同。
【解答】 A、由表格數據可知,液體密度越大時密度計浸入的深度越小,則標在密度計上的刻度值越往下越大,故A錯誤;
B、由表格數據可知,當液體的密度由0.8g/cm3增加到0.9g/cm3和1.1g/cm3增加到1.2g/cm3,增加量相同,為Δρ=0.1g/cm3,由表格數據可知,密度計浸入的深度的變化量為Δh1=6.3cm-5.6cm=0.7cm,Δh2=4.5cm-4.2cm=0.3cm,則Δh1>Δh2,標在密度計上的刻度線越往下越密,故B錯誤;
C、換用粗一點的吸管重復實驗,測量同一種液體密度時,由于密度計受到的浮力相同,則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由于換用粗一點的吸管橫截面積大一些,則每次實驗密度計浸入的深度變小,故C錯誤;
D、換用重一點的鉛粒重復實驗,則密度計的重力變大,因為密度計放在液體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計受到的重力。所以密度計受到的浮力變大,測量同一種液體密度時,則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根據V=Sh,密度計浸入的深度變大,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6.【答案】ACD;酒精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 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溶劑是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
【解答】 A.食鹽(NaCl)加入水中,會電離成鈉離子和氯離子,均勻地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
B.植物油不溶于水,加入水中會形成乳濁液,不是溶液;
C.蔗糖加入水中,蔗糖分子會均勻地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
D.酒精加入水中,酒精分子會均勻地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
E.冰塊加入水中,只是水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是純凈物,不是溶液;
F.面粉不溶于水,加入水中會形成懸濁液,不是溶液;
所以可得到溶液的有 ACD;溶劑是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除了水之外,常見的溶劑還有酒精、汽油等;
17.【答案】(1)⑤
(2)B;C;D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 我國的水資源環境污染已經十分嚴重,根據我國環保局的有關報道:我國的主要河流有機污染嚴重,并呈不斷擴大才趨勢,水源污染日益突出。大型淡水湖泊中大多數湖泊處在富營養狀態,水質較差.另外,全國大多數城市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局部地區的部分指標超標,污染問題每況愈下。由于一些地區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引發地面的坍塌和沉陷,地裂縫和海水入侵等地質問題,并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海洋的污染情況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東海污染量最重,唯有南海的水質還較好,但還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
圖中:①:水汽輸送;②:降水;③:蒸發;④:降水;⑤:地表徑流;⑥:地下徑流;⑦:下滲;⑧:蒸騰。
【解答】 (1)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處,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總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地球上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以及地表徑流等環節在陸地、海洋、大氣之間不斷地循環。“南水北調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屬于⑤地表徑流環節。
(2)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污染,不符合題意;植樹造林,涵養水源,保護水資源,符合題意;隨手關閉水龍頭,節約水資源,符合題意;用洗漱過的水沖馬桶,符合題意。故選BCD
18.【答案】(1)排出
(2)bc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上浮、下沉和懸浮的。
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
【解答】(1)如果潛水艇從a處到達b處,需通過“進排氣管”為水倉排出氣體,減小自身的重力,潛水艇下沉至b處。
(2)該潛水艇在同一水缸內分別處于a、b、c處時,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浮力不變,b和c全部浸沒在水中,浮力相同。
19.【答案】(1)攪拌、加速溶解
(2)繼續添加食鹽,直到天平平衡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據E操作是溶解操作,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E操作是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溶解。
(2)用天平稱量食鹽時,如發現橫梁略向右傾斜,說明試劑的質量小于砝碼的質量,故應進行的操作是繼續向左盤添加食鹽,直至天平平衡。
20.【答案】等于;下降;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 (1)木塊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則溶液的密度越小,由此可知硝酸鉀溶液的密度變化,從而可知溫度的變化;
(2)對硝酸鉀飽和溶液來說,溫度降低時會析出溶質,燒杯底部硝酸鉀晶體的變化;
(3)根據物體的漂浮條件可知木塊所受浮力的變化。
【解答】 (1)木塊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2)當溫度降低時,硝酸鉀飽和溶液會析出溶質,溶液的密度就減小,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木塊相對于液面的位置下降;
(3)木塊總是處于漂浮狀態,所以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塊的重力,大小不變,如下圖所示:
21.【答案】(1)溶質
(2)溶液中,不同位置密度均相同
(3)甲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需要對溶液組成、溶液均一性的特點有一定理解,以及對溶液中溶質分子分布情況的認識,據此進行分析作答。
【解答】(1)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質,水是溶劑,所以圖中A是溶質;
(2)溶液的特點是均一、穩定,能證明蔗糖水具有“均一性”這一特點的證據可以是:放置一段時間后蔗糖水甜度一樣;
(3)蔗糖溶液中蔗糖分子是均勻分布在溶劑水分子之間的,所以符合事實的是甲;
22.【答案】(1)東北風
(2)①③⑤
(3)緯度位置
【知識點】天氣預報與天氣圖;天氣與氣候的區別與聯系
【解析】【分析】(1)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與風吹去的方向相反。
(2)天氣是指某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況,特點是多變;氣候是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解答】 (1)讀圖可知,該日天氣狀況為:晴轉陰,東北風6級。
(2)天氣是表示某個地區短時間內的大氣運動狀況,是多變的,①陰轉多云、③晴空萬里、⑤和風細雨等描述天氣狀況;②冬暖夏涼、④四季分明、⑥冬雨夏干等都是描述氣候。
(3)冬季,海南省平均氣溫明顯高于浙江省,導致這一差異的主要氣候因素緯度位置。
23.【答案】(1)增大
(2)40
(3)實驗步驟中往②杯溶液繼續加20g氯化鉀,最終溶液質量還是140g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據丙→丁,溫度升高,丙中不能繼續溶解的20gA物質能全部溶解進行分析;
(2)根據溶解度的定義進行分析;
(3)根據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這種溶質的溶液進行分析。
【解答】 (1)溶液③升溫后,固體質量減少,溶液質量增大,所以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2)該溫度下氯化鉀的溶解度為40g;
(3)根據實驗現象,該位同學判定燒杯②中的氯化鉀溶液是該溫度下飽和溶液,支持他這樣論斷的證據是:實驗步驟中往②杯溶液繼續加20g氯化鉀,最終溶液質量還是140g。
24.【答案】(1)引流
(2)①④⑤
(3)100
(4)①②
【知識點】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 (1)根據玻璃棒在過濾操作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2)根據粗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粗鹽提純是通過溶解(把不溶物與食鹽初步分離)、過濾(把不溶物徹底除去)、蒸發(氯化鈉從溶液中分離出來得到食鹽)得到精鹽的過程進行分析;
(3)根據量筒量取液體應該采用就近原則進行分析;
(4)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可能是溶劑多了或者溶質少了進行分析。
【解答】 (1)操作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粗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粗鹽提純是通過溶解(把不溶物與食鹽初步分離)、過濾(把不溶物徹底除去)、蒸發(氯化鈉從溶液中分離出來得到食鹽)得到精鹽的過程,所以粗鹽提純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②⑥①④⑤③;
(3)需要水的質量100g-100g×17%=83g,合83mL,配制該溶液時選用的量筒規格為100mL;
(4)①提純后得到的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溶質偏小,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故正確;
②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溶劑多了,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故正確;
③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不會影響溶質質量分數,故錯誤。
故選:①②。
25.【答案】(1)控制變量法
(2)①②
(3)冰糖顆粒越小,溶解越快
(4)一只燒杯進行攪拌,另一只不攪拌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根據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結合控制變量法進行分析。
【解答】(1)本實驗涉及多個自變量,研究時采用的科學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2)驗證與水的溫度有關,應控制其它條件相同,由此通過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②的實驗現象,可知溫度高的溶解快,故選:①②;
(3)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實驗現象,得到的結論是: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粉末狀冰糖溶解快,所以與冰糖顆粒的大小有關;
(3)為了驗證猜想 C,小科設計如下實驗: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0mL相同溫度的水,再同時向燒杯中各加入5g塊狀冰糖(顆粒大小相同);用玻璃棒攪拌其中一個燒杯內的水,觀察兩個燒杯中冰糖溶解的速度。
26.【答案】(1)氧氣
(2)④③①②
(3)產生10mL氧氣所需時間
(4)電壓越大,電解水速率越快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可以向水中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稀硫酸、硫酸鈉溶液等物質。
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
【解答】(1)通電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兩玻璃管內的液面下降,其中b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2)水電解過程中的微粒運動變化排序是④③①②。
(3)本實驗通過觀測產生10mL氧氣所需時間來判斷電解水的速度。
(4)電解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時,改變電壓對電解水速率的影響是電壓越大,電解水速率越快。
27.【答案】(1)降低浮力秤的重心,使浮力秤可以豎直漂浮在水中
(2)由小變大
(3)均勻
(4)A;C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大小的計算;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吸管中插入鐵釘并密封可以使吸管的重心降低,使吸管可以豎直漂浮在水中;
(2)(3)浮力秤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據此分析浮力秤刻度的特點;
(4)要提高浮力秤的精確度,需要在吸管上標注更多的刻度線,分度值更小;浮力秤豎直漂浮于水中,稱量同一物體時其受到的浮力不變,根據F浮=ρ液gV排進行分析。
【解答】 (1)步驟中吸管中插入鐵釘并密封可以使吸管的重心降低,使吸管可以豎直漂浮在水中;
(2)(3)測量物體的質量時,浮力秤總是漂浮,它所受的浮力總是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F浮=ρ液gV排=ρ液gSh浸=G=mg,
則浮力秤浸入液體中的深度為:,
因液體的密度不變,吸管的橫截面積不變,所以h浸與m成正比,故密度計的刻度是均勻的,刻度越往上,說明物體的質量越大,即該浮力秤的刻度特點是上大下小且均勻變化,即從下到上刻度變化是由小變大;
(4)浮力秤豎直漂浮于水中,稱量同一物體時其受到的浮力一定,根據F浮=ρ水gV排可知V排一定,根據V=Sh可知橫截面積越小,浸入的深度越大,可以標注的刻度線越多,分度值越小,所以用直徑更小的吸管可以提高浮力秤的精確度,故A正確;
稱量同一物體時其受到的浮力一定,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ρ液越小,V排越大,吸管浸入的深度越大,可以標注的刻度線越多,分度值越小,所以燒杯中換用密度更小的液體也可以提高浮力秤的精確度,故C正確;
故選:AC。
28.【答案】(1)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
(2)L
(3)③
(4)B;C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1)實驗中步驟①的目的是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這樣活塞受到拉力和大氣壓對活塞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2)根據二力平衡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等于大氣壓對活塞的作用力,所以大氣壓強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除以活塞的橫截面積。
(3)根據F=p大氣S,分析截面積大小;
(4)根據實驗原理結合各項分析。
【解答】 (1)實驗中步驟①的目的是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使活塞受到拉力和大氣壓對活塞的作用力二力平衡;
(2)由二力平衡可知F=p大氣S,所以;
(3)彈簧測力計對活塞的拉力F和大氣壓對活塞截面的作用力使一對平衡力即F=p大氣S,p大氣一定,要減小F,就要減小活塞的截面積S,故選③;
(4)A、注射器里有殘余氣體,使得拉力偏小,所測大氣壓偏小,故A錯誤;
B、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使得拉力偏大,測量值偏大,故B正確;
C、測量前彈簧測力計沒有調零,指針在0.2N的位置,所測拉力偏大,測量值偏大,故C正確;
D、活塞與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會漏氣,使得拉起來偏小,所測大氣壓偏小,故D錯誤。
故答案為:BC。
29.【答案】(1)B;D
(2)B
(3)C;D
【知識點】天氣的概念;天氣與氣候的區別與聯系
【解析】【分析】(1)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靠近的鋒,過境時伴隨著大風、陰天、雨雪、降溫、沙塵等天氣現象;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靠近的鋒,過境時出現陰天、陰雨連綿的天氣現象。
(2)影響氣候的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等。
【解答】 (1)讀圖甲分析可知,②位于冷鋒鋒前,冷鋒即將過境,會有陰雨天氣,氣溫即將降低,選項BD符合題意。
(2)讀圖乙分析可知,B位于來自海洋的盛行風的迎風坡,水汽受地形抬升,所以B處降水最多,此圖為地形對氣候的影響,選項B符合題意。
(3)當臺風來臨時,為了保證安全,正確的做法是:不在大樹下躲雨,不能蹲在廣告牌旁避風,非必要不外出,收回高空陽臺上的盆栽,不去海邊欣賞狂濤巨浪,選項CD符合題意。
30.【答案】(1)2.5;1
(2)解: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當物體沒有浸入水中時,所受拉力最大等于重力大小,當物體開始入水,隨著排開水體積的增大浮力變大,拉力減小,全部入水后,浮力不變,拉力也不再改變,
則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G-F;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小石塊的體積,由得,小石塊的密度。
【解答】 (1)當物體沒有浸入水中時,所受拉力最大等于重力大小,當物體開始入水,隨著排開水體積的增大浮力變大,拉力減小,全部入水后,浮力不變,拉力也不再改變,
由圖乙可知重力G=2.5N;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G-F=2.5N-1.5N=1N;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31.【答案】(1)480;15.5%
(2)解:m濃=16 kg×20%/80%=4kg
m加水=m稀-m濃=16kg-4kg=12kg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1)根據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來分析;
(2)根據溶液稀釋過程中,溶質的質量不變來分析。
【解答】 (1)500mL=500cm3,則500mL氯氰菊酯殺蟲劑中含溶質氯氰菊酯的質量為500cm3×1.2g/cm3×80%=480g;
若將這500mL氯氰菊酯消毒液與2500g水均勻混合,
所得稀氯氰菊酯消毒液中氯氰菊酯的質量分數是;
(2)設需要這種氯氰菊酯殺蟲劑的質量為x,則:
16kg×20%=x×80%
x=4kg
需要水的質量為16kg-4kg=12kg
答:需要4kg這種氯氰菊酯殺蟲劑和12kg水。
32.【答案】(1)液體的沸點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
(2)解:1.6×105因為當鍋內溫度為115℃時,鍋內壓強p=1.6×105Pa設限壓閥的質量為m,則有:mg=F=p閥S應選擇的限壓閥質量為:答:壓強差是0.6×105Pa,小科應該買60g的限壓閥。
【知識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1)高壓鍋是根據增加鍋內氣壓,從而提高水的沸點的原理制造的。
(2)根據鍋內氣體的最大壓強和大氣壓可計算出作用在限壓閥上的壓強,然后根據限壓閥出氣口橫截面積可求出限壓閥的壓力,此時壓力即為其重力,然后即可求出限壓閥的質量。
【解答】 (1)高壓鍋的原理:液體的沸點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
33.【答案】氣球會上浮。因為氫氧化鈉溶于水會放熱,水溫升高,氣球體積變大,同時氫氧化鈉溶于水后形成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密度比水大;根據阿基米德公式F浮=G排液=液gV排,液體密度和排開水的體積都變大,所以浮力也變大。根據受力分析,浮力大于重力和拉力之和,氣球將上浮。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因為氫氧化鈉溶于水會放熱,水溫升高,氣球體積變大,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大小變化,分析合力的方法,得出運動方向。
【解答】氣球會上浮。因為氫氧化鈉溶于水會放熱,水溫升高,氣球體積變大,同時氫氧化鈉溶于水后形成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密度比水大;根據阿基米德公式F浮=G排液=液gV排,液體密度和排開水的體積都變大,所以浮力也變大。根據受力分析,浮力大于重力和拉力之和,氣球將上浮。
1 / 1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科學期中試卷(1-2章)
1.(2024八上·鹿城期中)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寶貴。下列對水的“多”與“少”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生活中接觸的純水多,水溶液少
B.我國水資源總量多,人均水量少
C.地球上水的總量多,淡水少
D.“南水北調”工程說明我國南方水的儲量多,北方水的儲量少
【答案】A
【知識點】水資源的保護
【解析】【分析】我國水資源的特點是東多西少,南多北少,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是修建跨流域調水工程,如南水北調工程是指把長江流域的水資源調到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
【解答】A、生活中接觸的水溶液多,純凈水少,故A敘述錯誤;
B、我國水資源總量多,人均淡水量少,故B敘述正確;
C、地球上總的水量多,淡水少,故C敘述正確;
D、“南水北調”工程說明南方水的儲量多,北方水的儲量少,故D敘述正確。
故答案為:A。
2.(2024八上·鹿城期中)高壓、低壓是常見的天氣系統,大大小小的天氣系統相互作用,演變出不同的天氣過程。讀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A處氣流上升 B.B處氣流下沉
C.圖中A天氣系統控制下多晴朗 D.圖中B天氣系統控制下多晴朗
【答案】C
【知識點】天氣預報與天氣圖
【解析】【分析】氣旋是指北(南)半球,大氣中水平氣流呈逆(順)時針旋轉的大型渦旋。在同高度上,氣旋中心的氣壓比四周低,又稱低壓。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氣壓高于四周的大氣渦旋稱為“高氣壓”“,簡稱“高壓”。其中空氣自中心向外圍流散,因受地球轉動的影響,在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流動,在南半球作逆時針方向流動。
【解答】讀圖可知,A處中央氣壓高,為高壓系統,中心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故A錯誤,C正確;
B處中心為低壓,為氣旋系統,中心盛行上升氣流,多以陰雨天氣,故BD都錯誤。
故答案為:C。
3.(2024八上·鹿城期中)模型是認識微觀世界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水電解的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電解屬于物理變化
B.水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構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
D.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答案】B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
【解答】A、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是化學變化,該選項不正確。
B、水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該選項正確。
C、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該選項不正確。
D、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該選項不正確。
故答案為:B。
4.(2024八上·鹿城期中)實驗是研究科學的基本方法,下列圖示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A.取放蒸發皿 B.點燃酒精燈
C.量取40mL液體 D.滴加液體
【答案】D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取用蒸發皿應用坩堝鉗,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B、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絕對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C、量取液體讀數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俯視刻度,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D、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故選項實驗操作正確。
故答案為:D。
5.(2024八上·鹿城期中)氣溫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下列關于氣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百葉箱內的溫度計讀數與外界陽光直射下的溫度計讀數相比,平均值要大
B.高處不勝寒,說明對流層的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
C.一天中,最高溫出現在正午12點
D.世界各地氣溫從低緯向高緯逐漸升高
【答案】B
【知識點】氣溫及其變化
【解析】【分析】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
【解答】A、百葉箱內的溫度計讀數與外界陽光直射下的溫度計讀數相比,平均值要小,故A錯誤;
B、高處不勝寒,說明對流層的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故B正確;
C、一天中,最高溫出現在下午14點左右,故C錯誤;
D、世界各地氣溫從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6.(2024八上·鹿城期中)科學項目化小組用礦泉水瓶做了以下科學實驗,其中能證明大氣壓存在的是(  )
A.圖甲中,用力一捏瓶壁會變癟
B.圖乙中,從兩孔流出水的噴射距離不同
C.圖丙中,向兩空瓶中間吹氣,兩瓶向中間靠攏
D.圖丁中,用紙片蓋住裝滿水的瓶口,倒立后紙片不下落
【答案】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二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液體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
(3)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4)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生活中有很多,如覆杯實驗、瓶吞雞蛋等。
【解答】A、圖甲中,用力一捏瓶壁會變癟,這是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錯誤。
B、圖乙中,從孔中流出水的噴射距離不同,說明液體壓強和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故B錯誤。
C、圖丙中,向兩空瓶中間吹氣,兩瓶向中間靠攏,說明空氣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故C錯誤。
D、圖丁中,用紙片蓋住裝滿水的瓶口,倒立后紙片不下落,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7.(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豎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內裝有酒精,下列操作能實現管中的酒精發生對流且沿逆時針方向流動的是(  )
A.在A處放冰塊 B.在B處加熱 C.在C處加熱 D.在D處放冰塊
【答案】A
【知識點】熱脹冷縮
【解析】【分析】A、將冰塊放在A處,A處酒精溫度降低,密度增大而下降,BA間的酒精過來補充,酒精會沿逆時針方向流動;
B、在B處加熱,B處酒精密度變小,在高處不動,酒精不會發生流動;
C、在C處加熱,因為酒精加熱之后會膨脹,密度變小,上升,右邊的酒精過來補充,會使管中的酒精順時針流動;
D、在D處放冰塊,D處酒精密度增大但不會流動。
【解答】A、將冰塊放在A處,這樣A處酒精遇冷時溫度降低,密度增大而下降,BA間的酒精過來補充,酒精會沿逆時針方向流動,故A符合題意;
B、在B處加熱,B處酒精密度變小但在高處不動,酒精不會發生對流,故B不符合題意;
C、在C處加熱,因為酒精加熱之后會膨脹,密度變小,上升,右邊溫度低,密度大的酒精過來補充,會使管中的酒精順時針流動,故C不符合題意;
D、在D處放冰塊,酒精不會發生對流,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8.(2024八上·鹿城期中)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生活用水經自來水廠凈化處理的過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通過反應沉淀池、過濾池除去水中不溶性雜質
B.自來水廠投入明礬進行消毒
C.吸附池內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異味
D.自來水凈化過程中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
【答案】B
【知識點】凈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根據生產自來水的過程、凈化水的方法與原理來分析解答。
【解答】A、加入絮凝劑后,可以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而加速其沉降,過濾可以除去水中的難溶性雜質,故A說法正確;
B、明礬是一種常用的凈水劑,溶于水后可以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故B說法錯誤;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吸附池內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異味,故C說法正確;
D、過濾和吸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物理變化,消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化學變化,因此自來水凈化過程中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故D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B。
9.(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天宮課堂”實驗中,水中的乒乓球并沒有像在地球上一樣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水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乒乓球沒有受到浮力
B.此時乒乓球的質量變為0
C.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
D.如果把乒乓球稍稍向上提一下,它將向上做加速直線運動
【答案】A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乒乓球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不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2)質量是物質的基本屬性,不會隨位置的變化和變化;
(3)如果把乒乓球稍稍向上提,乒乓球將獲得向上的初速度,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它的運動狀態。
【解答】AC、乒乓球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不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故A正確,C錯誤;
B、質量是物質的基本屬性,不會隨位置的變化和變化,故B錯誤;
D、如果把乒乓球稍稍向上提,乒乓球將獲得向上的初速度,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它將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0.(2024八上·鹿城期中)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固體可以作溶質
B.凡是無色透明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C.飽和溶液的濃度一定比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
D.溶液質量分數為40%的蔗糖溶液,其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是2:3
【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A、根據溶液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
B、根據溶液的特點進行分析;
C、根據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含義進行分析;
D、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進行分析。
【解答】 A、溶質可以為固體,還可以為液體和氣體,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溶液不一定為無色透明的,如硫酸銅溶液為藍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由于沒有指明溫度,飽和溶液的濃度不一定比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由于,則溶液質量分數為40%的蔗糖溶液,其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是40%:(1-40%)=2:3,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D。
11.(2024八上·鹿城期中)下表是氯化鈉、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鈉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鉀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在3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鉀的質量36.3g
B.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在30℃~40℃溫度范圍內相交
C.從含有少量硝酸鉀的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得到較多的氯化鈉晶體,通常可采用蒸發溶劑使其結晶的方法
D.在60℃時,210g硝酸鉀飽和溶液加入10g水后,溶質質量分數為52%
【答案】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A、根據在3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8g來分析解答;
B、根據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在20~30℃溫度范圍內有相同的時候來分析解答;
C、根據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小,一般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來分析解答;
D、根據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定義和題中數據來分析解答。
【解答】 A、在3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8g,則3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鉀的質量為45.8g,故A錯誤;
B、由表格的數據可知,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在20~30℃溫度范圍內有相同的時候,則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在此范圍內相交,故B錯誤;
C、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的物質,一般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小,所以從含有少量硝酸鉀的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得到較多的氯化鈉晶體,通常可采用蒸發溶劑使其結晶的方法,故C正確;
D、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g,則210g硝酸鉀飽和溶液中水的質量為100g,硝酸鉀的質量為110g,加入10g水后,溶質的質量分數為,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2.(2024八上·鹿城期中)詩歌和諺語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下列對詩歌和諺語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
A.“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反映了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日較差大的特點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反映了海陸性質對氣候的影響
C.“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描述的氣象災害是寒潮
D.“天雨新晴,北風寒徹”描述的是冷鋒過境
【答案】B
【知識點】影響氣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大氣環流、海陸分布、洋流和地形等。
【解答】A、“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反映了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日較差大的特點;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氣候的垂直變化,反映了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C、“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描述的氣象災害是寒潮;
D、“天雨新晴,北風寒徹”描述的是冷鋒過境。
故答案為:B。
13.(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是大氣溫度垂直分布圖,下列關于大氣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A層:幾乎集中了全部水汽 ②B層:有強烈的對流運動
③C層:溫度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④D層:大氣密度很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知識點】大氣的分層
【解析】【分析】大氣層的五個層次:對流層:對流層是大氣最下層,厚度(8~17公里)隨季節和緯度而變化,隨高度的增加平均溫度遞減率為6.5℃/公里,有對流和湍流,天氣現象和天氣過程主要發生在這一層。平流層:平流層是從對流層頂到約50公里高度的大氣層,層內溫度通常隨高度的增加而遞增,底部溫度隨高度變化不大,這里基本上沒有水汽,晴朗無云,很少發生天氣變化,適于飛機航行。
中間層:中間層是自平流層頂到85公里之間的大氣層,層內因臭氧含量低,同時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陽短波輻射已經大部分被上層大氣所吸收,溫度垂直遞減率很大,對流運動強盛。
電離層:電離層是地球大氣的一個電離區域,60公里以上的整個地球大氣層都處于部分電離或完全電離的狀態。
散逸層:散逸層是大氣層向星際空間過渡的區域,沒有什么明顯的邊界,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公里處,這里的溫度很高,可達數千度,大氣已極其稀薄,其密度為海平面處的一億億分之一。
【解答】讀圖可知,A層是貼近地面的對流層,對流層幾乎集中了全部水汽和雜質,天氣現象復雜多變,故①正確;
B層是平流層,平流層溫度隨高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故②錯誤;
丙層是暖層,溫度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故③正確;
丁層是散逸層,大氣密度很小,接近于真空,故④錯誤。
故答案為:A。
14.(2024八上·鹿城期中)t3℃時,將相同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加入盛有50g水的甲、乙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一所示,圖二為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甲燒杯中的溶質為氯化鉀
C.t2℃時硝酸鉀與氯化鉀的溶解度相同
D.將溫度降到t2℃時,甲燒杯中也不會有晶體析出
【答案】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
【解答】 A、甲燒杯中沒有不溶物,有兩種可能,可能是不飽和溶液,可能剛好飽和,故A錯;
B、由圖二可知,在t3℃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鉀的溶解度,燒杯中溶解的質量大,甲燒杯中盛有物質的溶解度大,所以甲燒杯中的溶質為硝酸鉀,故B錯;
C、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硝酸鉀與氯化鉀的溶解度相同,故C正確;
D、t3℃時,乙物質已經達到飽和,t2℃時乙的溶解度小于t3℃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所以將溫度降到t2℃時,甲燒杯中會有晶體析出,故D錯。
故答案為:C。
15.(2024八上·鹿城期中)小科用一根輕質的塑料吸管(重力可忽略),將其下端用石蠟密封后,再塞入適量的小鉛粒(如圖),便制成了一根簡易密度計。為了在吸管上標上合適的刻度值,他將此密度計放入不同已知密度的液體中,獲得如表所示的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實驗次序 1 2 3 4 5
液體的密度/(g/cm3) 0.8 0.9 1.0 1.1 1.2
浸入的深度/cm 6.3 5.6 5.0 4.5 4.2
A.由表格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可知:標在密度計上的刻度值越往下越小
B.由表格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可知:標在密度計上的刻度線越往下越疏
C.換用粗一點的吸管重復實驗,則每次實驗密度計浸入深度變大
D.換用重一點的鉛粒重復實驗,則每次實驗密度計浸入深度變大
【答案】D
【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設計實驗測密度
【解析】【分析】密度計是一種測量物體密度的儀器,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條件。 當一個物體在液體中時, 如果物體能夠漂浮, 那么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密度計的設計利用了這一原理, 使其能夠在不同的液體中保持漂浮狀態。 密度計的重量小于相同體積水的重力, 因此當它浸入液體中時, 會根據液體的密度調整其浮力以達到平衡。
密度計的讀數設計為下大上小, 這是因為當密度計浸入液體中時, 浸入的深度不同, 排開的液體體積也不同。
【解答】 A、由表格數據可知,液體密度越大時密度計浸入的深度越小,則標在密度計上的刻度值越往下越大,故A錯誤;
B、由表格數據可知,當液體的密度由0.8g/cm3增加到0.9g/cm3和1.1g/cm3增加到1.2g/cm3,增加量相同,為Δρ=0.1g/cm3,由表格數據可知,密度計浸入的深度的變化量為Δh1=6.3cm-5.6cm=0.7cm,Δh2=4.5cm-4.2cm=0.3cm,則Δh1>Δh2,標在密度計上的刻度線越往下越密,故B錯誤;
C、換用粗一點的吸管重復實驗,測量同一種液體密度時,由于密度計受到的浮力相同,則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由于換用粗一點的吸管橫截面積大一些,則每次實驗密度計浸入的深度變小,故C錯誤;
D、換用重一點的鉛粒重復實驗,則密度計的重力變大,因為密度計放在液體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計受到的重力。所以密度計受到的浮力變大,測量同一種液體密度時,則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根據V=Sh,密度計浸入的深度變大,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6.(2024八上·鹿城期中)下列為廚房中的常見物質:A.食鹽;B.植物油;C.蔗糖;D.酒精;E。冰塊;F。面粉。將這些物質分別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攪拌,可得到溶液的有   (填字母)。水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溶劑,請再舉一例溶劑的名稱:   。
【答案】ACD;酒精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 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溶劑是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
【解答】 A.食鹽(NaCl)加入水中,會電離成鈉離子和氯離子,均勻地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
B.植物油不溶于水,加入水中會形成乳濁液,不是溶液;
C.蔗糖加入水中,蔗糖分子會均勻地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
D.酒精加入水中,酒精分子會均勻地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
E.冰塊加入水中,只是水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是純凈物,不是溶液;
F.面粉不溶于水,加入水中會形成懸濁液,不是溶液;
所以可得到溶液的有 ACD;溶劑是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除了水之外,常見的溶劑還有酒精、汽油等;
17.(2024八上·鹿城期中)“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下雨時能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1)水資源豐富的地區“蓄水”后,可通過跨流域調水緩解貧水區用水困難,此工程相當于圖中的   (填序號)環節。
(2)浙江省是飲用水較為缺乏的地區之一,我們要珍惜保護水資源,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
A.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C.隨手關閉水龍頭 D.用洗漱過的水沖馬桶
【答案】(1)⑤
(2)B;C;D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 我國的水資源環境污染已經十分嚴重,根據我國環保局的有關報道:我國的主要河流有機污染嚴重,并呈不斷擴大才趨勢,水源污染日益突出。大型淡水湖泊中大多數湖泊處在富營養狀態,水質較差.另外,全國大多數城市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局部地區的部分指標超標,污染問題每況愈下。由于一些地區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引發地面的坍塌和沉陷,地裂縫和海水入侵等地質問題,并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海洋的污染情況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東海污染量最重,唯有南海的水質還較好,但還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
圖中:①:水汽輸送;②:降水;③:蒸發;④:降水;⑤:地表徑流;⑥:地下徑流;⑦:下滲;⑧:蒸騰。
【解答】 (1)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處,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總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地球上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以及地表徑流等環節在陸地、海洋、大氣之間不斷地循環。“南水北調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屬于⑤地表徑流環節。
(2)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污染,不符合題意;植樹造林,涵養水源,保護水資源,符合題意;隨手關閉水龍頭,節約水資源,符合題意;用洗漱過的水沖馬桶,符合題意。故選BCD
18.(2024八上·鹿城期中)科學項目化小組用塑料瓶、透明膠帶、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材料,制作了一只潛水艇模型并進行了展示活動,如圖所示。
(1)如果潛水艇從a處到達b處,需通過“進排氣管”為水倉   (填“注入”或“排出”)氣體。
(2)該潛水艇在同一水缸內分別處于a、b、c處(a漂浮,b懸浮,c沉底)時,受到的浮力相同的是   。
【答案】(1)排出
(2)bc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上浮、下沉和懸浮的。
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
【解答】(1)如果潛水艇從a處到達b處,需通過“進排氣管”為水倉排出氣體,減小自身的重力,潛水艇下沉至b處。
(2)該潛水艇在同一水缸內分別處于a、b、c處時,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浮力不變,b和c全部浸沒在水中,浮力相同。
19.(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是小科同學在實驗室配制一定質量分數食鹽溶液的操作過程示意圖:
(1)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用天平稱量食鹽時,如發現橫梁略向右傾斜,接下去的操作是   。
【答案】(1)攪拌、加速溶解
(2)繼續添加食鹽,直到天平平衡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據E操作是溶解操作,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E操作是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溶解。
(2)用天平稱量食鹽時,如發現橫梁略向右傾斜,說明試劑的質量小于砝碼的質量,故應進行的操作是繼續向左盤添加食鹽,直至天平平衡。
20.(2024八上·鹿城期中)將密度為0.6g/cm3的木塊漂浮于5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如圖甲所示),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降低溶液溫度(不考慮由此引起的木塊和溶液體積的變化)時,木塊相對于液面的位置將   (填“上升”“下降”或“不變”)。請在乙圖中畫出從50℃開始降溫至室溫20℃過程中,浮力大小隨時間變化的大致曲線   。
【答案】等于;下降;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 (1)木塊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則溶液的密度越小,由此可知硝酸鉀溶液的密度變化,從而可知溫度的變化;
(2)對硝酸鉀飽和溶液來說,溫度降低時會析出溶質,燒杯底部硝酸鉀晶體的變化;
(3)根據物體的漂浮條件可知木塊所受浮力的變化。
【解答】 (1)木塊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2)當溫度降低時,硝酸鉀飽和溶液會析出溶質,溶液的密度就減小,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木塊相對于液面的位置下降;
(3)木塊總是處于漂浮狀態,所以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塊的重力,大小不變,如下圖所示:
21.(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為蔗糖溶液的思維導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是指   。
(2)能證明蔗糖水具有“B”這一特點的證據是   。
(3)用下列示意圖來表示該溶液中蔗糖分子的分布(水分子沒有畫出),其中符合事實的是   (填“甲”“乙”或“丙”)
【答案】(1)溶質
(2)溶液中,不同位置密度均相同
(3)甲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需要對溶液組成、溶液均一性的特點有一定理解,以及對溶液中溶質分子分布情況的認識,據此進行分析作答。
【解答】(1)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質,水是溶劑,所以圖中A是溶質;
(2)溶液的特點是均一、穩定,能證明蔗糖水具有“均一性”這一特點的證據可以是:放置一段時間后蔗糖水甜度一樣;
(3)蔗糖溶液中蔗糖分子是均勻分布在溶劑水分子之間的,所以符合事實的是甲;
22.(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是杭州市氣象臺發布的一條氣象消息,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日天氣狀況為:晴轉陰,   (填風向)6級。
(2)天氣與氣候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下列敘述屬于描述天氣的有   (填序號)。
①陰轉多云②冬暖夏涼③晴空萬里④四季分明⑤和風細雨⑥冬雨夏干
(3)冬季,海南省平均氣溫明顯高于浙江省,導致這一差異的主要氣候因素是   。
【答案】(1)東北風
(2)①③⑤
(3)緯度位置
【知識點】天氣預報與天氣圖;天氣與氣候的區別與聯系
【解析】【分析】(1)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與風吹去的方向相反。
(2)天氣是指某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況,特點是多變;氣候是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解答】 (1)讀圖可知,該日天氣狀況為:晴轉陰,東北風6級。
(2)天氣是表示某個地區短時間內的大氣運動狀況,是多變的,①陰轉多云、③晴空萬里、⑤和風細雨等描述天氣狀況;②冬暖夏涼、④四季分明、⑥冬雨夏干等都是描述氣候。
(3)冬季,海南省平均氣溫明顯高于浙江省,導致這一差異的主要氣候因素緯度位置。
23.(2024八上·鹿城期中)學習了有關溶液的知識后,某同學對氯化鉀的溶解性進行了如下探究:
(1)由實驗可得,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   。
(2)該溫度下氯化鉀的溶解度為   g。
(3)根據實驗現象,該位同學判定燒杯②中的氯化鉀溶液是該溫度下飽和溶液,請問支持他這樣論斷的證據是   。
【答案】(1)增大
(2)40
(3)實驗步驟中往②杯溶液繼續加20g氯化鉀,最終溶液質量還是140g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據丙→丁,溫度升高,丙中不能繼續溶解的20gA物質能全部溶解進行分析;
(2)根據溶解度的定義進行分析;
(3)根據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這種溶質的溶液進行分析。
【解答】 (1)溶液③升溫后,固體質量減少,溶液質量增大,所以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2)該溫度下氯化鉀的溶解度為40g;
(3)根據實驗現象,該位同學判定燒杯②中的氯化鉀溶液是該溫度下飽和溶液,支持他這樣論斷的證據是:實驗步驟中往②杯溶液繼續加20g氯化鉀,最終溶液質量還是140g。
24.(2024八上·鹿城期中)小科同學進行粗鹽(含有難溶性雜質)提純實驗,并利用所得精鹽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7%的氯化鈉溶液。
實驗一:如圖是小科同學進行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
(1)操作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粗鹽提純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②⑥   (用序號表示)③。
(3)實驗二: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7%的氯化鈉溶液。配制該溶液時選用的量筒規格為   (填“50”“100”或“500”)mL。
(4)用提純得到的氯化鈉配制上述溶液:經檢測,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號)。
①提純后得到的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
②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③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答案】(1)引流
(2)①④⑤
(3)100
(4)①②
【知識點】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 (1)根據玻璃棒在過濾操作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2)根據粗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粗鹽提純是通過溶解(把不溶物與食鹽初步分離)、過濾(把不溶物徹底除去)、蒸發(氯化鈉從溶液中分離出來得到食鹽)得到精鹽的過程進行分析;
(3)根據量筒量取液體應該采用就近原則進行分析;
(4)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可能是溶劑多了或者溶質少了進行分析。
【解答】 (1)操作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粗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粗鹽提純是通過溶解(把不溶物與食鹽初步分離)、過濾(把不溶物徹底除去)、蒸發(氯化鈉從溶液中分離出來得到食鹽)得到精鹽的過程,所以粗鹽提純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②⑥①④⑤③;
(3)需要水的質量100g-100g×17%=83g,合83mL,配制該溶液時選用的量筒規格為100mL;
(4)①提純后得到的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溶質偏小,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故正確;
②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溶劑多了,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故正確;
③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不會影響溶質質量分數,故錯誤。
故選:①②。
25.(2024八上·鹿城期中)科學項目化小組發現很多物質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那影響同種物質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研究小組根據生活經驗以冰糖為例,提出了一些猜想:A.與水的溫度有關;B.與冰糖顆粒的大小有關;C.與是否攪拌有關。
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研究小組設計了實驗方案(實驗中的燒杯完全相同),并進行了探究。下表是小組探究過程中記錄的實驗數據。
實驗次數 顆粒大小 水的溫度 是否攪拌 溶解快慢
① 5g塊狀冰糖 100mL、10℃的水 是 緩慢
② 5g塊狀冰糖 100mL、80℃的水 是 較快
③ 5g粉末狀冰糖 100mL、80℃的水 是 快速
(1)本實驗涉及多個自變量,研究時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填“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
(2)為了驗證猜想A,應選擇   (填序號)進行比較。
(3)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現象,得到的結論是:當水溫等其他條件相同時   。
(4)為了驗證猜想C,小科設計如下實驗: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都加入5g粉末狀冰糖,   ,觀察兩燒杯中冰糖溶解的速度。
【答案】(1)控制變量法
(2)①②
(3)冰糖顆粒越小,溶解越快
(4)一只燒杯進行攪拌,另一只不攪拌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根據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結合控制變量法進行分析。
【解答】(1)本實驗涉及多個自變量,研究時采用的科學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2)驗證與水的溫度有關,應控制其它條件相同,由此通過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②的實驗現象,可知溫度高的溶解快,故選:①②;
(3)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實驗現象,得到的結論是: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粉末狀冰糖溶解快,所以與冰糖顆粒的大小有關;
(3)為了驗證猜想 C,小科設計如下實驗: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0mL相同溫度的水,再同時向燒杯中各加入5g塊狀冰糖(顆粒大小相同);用玻璃棒攪拌其中一個燒杯內的水,觀察兩個燒杯中冰糖溶解的速度。
26.(2024八上·鹿城期中)為探究水的組成及變化,科學項目化小組設計如圖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
實驗一:在電解水裝置玻璃管里加滿水(含少量氫氧化鈉),再接通直流電源。
(1)通電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兩玻璃管內的液面下降,其中b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
(2)請給如圖2所示水電解過程中的微粒運動變化排序:   (用序號表示)。
(3)實驗二:為了提高電解水的速度,研究小組采用了如下方法:方法一,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方法二,提高電壓。小組同學進行多次實驗,測得產生10mL氧氣所需時間如圖3。
本實驗通過觀測   來判斷電解水的速度。
(4)電解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時,改變電壓對電解水速率的影響是   。
【答案】(1)氧氣
(2)④③①②
(3)產生10mL氧氣所需時間
(4)電壓越大,電解水速率越快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可以向水中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稀硫酸、硫酸鈉溶液等物質。
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
【解答】(1)通電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兩玻璃管內的液面下降,其中b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2)水電解過程中的微粒運動變化排序是④③①②。
(3)本實驗通過觀測產生10mL氧氣所需時間來判斷電解水的速度。
(4)電解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時,改變電壓對電解水速率的影響是電壓越大,電解水速率越快。
27.(2024八上·鹿城期中)測量一顆黃豆的質量(大約在0.1g~1g之間),實驗室天平的最小刻度是0.2g。科學項目化小組想到利用浮力相關知識制作一個浮力秤。經過討論確定了以下設計要求:
①測量量程:1g
②最小刻度:0.1g
③能穩定豎直放置在水中使用
④材料簡單,使用方便
【設計方案】
選擇材料:燒杯、水、小托盤、剪刀、橡皮泥、鐵釘、刻度尺、記號筆、雙面膠、質量為1g的小鐵塊、吸管(規格A:較細的普通飲料吸管;規格B:較粗的奶茶吸管)。
【制作步驟】
①選擇輕質的塑料吸管,剪取筆直的20cm一段,上端貼上紙質小托盤;
②在吸管下端插入鐵釘,用橡皮泥塞緊吸管與鐵釘縫隙進行固定和密封;
③燒杯中倒入水,將制作完成的吸管下端放入水中,讓吸管漂浮在水面上,水面與吸管相交處標記0刻度;
④對吸管標定刻度,劃分刻度。
【實施計劃】制作浮力秤實物裝置。
【檢驗作品】用自制的浮力秤測量一粒黃豆的質量,并將測量結果與黃豆真實質量進行比較,分析誤差。
【改進完善】改進方案,提高測量精確度。
【發布成果】根據原型測試和改進的結果,進行批量制造。
請回答以下問題:
(1)制作步驟②中吸管中插入鐵釘的好處是   。
(2)該浮力秤從下到上刻度變化是   (填“由小變大”或“由大變小”)。
(3)浮力秤的刻度   (填“均勻”或“不均勻”)。
(4)為提高浮力秤的精確度,小組提出的以下改進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可多選)。
A.用直徑更小的吸管 B.增大吸管中鐵釘的質量
C.燒杯中換用密度更小的液體 D.換用更大的燒杯
【答案】(1)降低浮力秤的重心,使浮力秤可以豎直漂浮在水中
(2)由小變大
(3)均勻
(4)A;C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大小的計算;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吸管中插入鐵釘并密封可以使吸管的重心降低,使吸管可以豎直漂浮在水中;
(2)(3)浮力秤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據此分析浮力秤刻度的特點;
(4)要提高浮力秤的精確度,需要在吸管上標注更多的刻度線,分度值更小;浮力秤豎直漂浮于水中,稱量同一物體時其受到的浮力不變,根據F浮=ρ液gV排進行分析。
【解答】 (1)步驟中吸管中插入鐵釘并密封可以使吸管的重心降低,使吸管可以豎直漂浮在水中;
(2)(3)測量物體的質量時,浮力秤總是漂浮,它所受的浮力總是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F浮=ρ液gV排=ρ液gSh浸=G=mg,
則浮力秤浸入液體中的深度為:,
因液體的密度不變,吸管的橫截面積不變,所以h浸與m成正比,故密度計的刻度是均勻的,刻度越往上,說明物體的質量越大,即該浮力秤的刻度特點是上大下小且均勻變化,即從下到上刻度變化是由小變大;
(4)浮力秤豎直漂浮于水中,稱量同一物體時其受到的浮力一定,根據F浮=ρ水gV排可知V排一定,根據V=Sh可知橫截面積越小,浸入的深度越大,可以標注的刻度線越多,分度值越小,所以用直徑更小的吸管可以提高浮力秤的精確度,故A正確;
稱量同一物體時其受到的浮力一定,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ρ液越小,V排越大,吸管浸入的深度越大,可以標注的刻度線越多,分度值越小,所以燒杯中換用密度更小的液體也可以提高浮力秤的精確度,故C正確;
故選:AC。
28.(2024八上·鹿城期中)科學項目化小組的同學利用周末開展了一次登山活動,他們利用隨身攜帶的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線、刻度尺等相關用品測量山頂的大氣壓。測量步驟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②如圖甲,用細線拴住注射器活塞,使線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緩慢拉動針筒,當針筒中的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③讀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積V;
④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
請根據他們設計的方案回答以下問題:
(1)步驟①的目的是   。
(2)用測量步驟中的V、L和F表示大氣壓的值,則p=   。
(3)若同學們用圖乙中②注射器在測量時,彈簧測力計被拉到10N,活塞仍沒有滑動。可改用圖乙中的   (填“①”或“③”)注射器。
(4)下述原因會使測量值大于真實值的是____(填字母,可多選)。
A.注射器里有殘余氣體
B.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
C.測量前彈簧測力計沒有調零,指針在0.2N的位置
D.活塞與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答案】(1)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
(2)L
(3)③
(4)B;C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1)實驗中步驟①的目的是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這樣活塞受到拉力和大氣壓對活塞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2)根據二力平衡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等于大氣壓對活塞的作用力,所以大氣壓強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除以活塞的橫截面積。
(3)根據F=p大氣S,分析截面積大小;
(4)根據實驗原理結合各項分析。
【解答】 (1)實驗中步驟①的目的是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使活塞受到拉力和大氣壓對活塞的作用力二力平衡;
(2)由二力平衡可知F=p大氣S,所以;
(3)彈簧測力計對活塞的拉力F和大氣壓對活塞截面的作用力使一對平衡力即F=p大氣S,p大氣一定,要減小F,就要減小活塞的截面積S,故選③;
(4)A、注射器里有殘余氣體,使得拉力偏小,所測大氣壓偏小,故A錯誤;
B、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使得拉力偏大,測量值偏大,故B正確;
C、測量前彈簧測力計沒有調零,指針在0.2N的位置,所測拉力偏大,測量值偏大,故C正確;
D、活塞與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會漏氣,使得拉起來偏小,所測大氣壓偏小,故D錯誤。
故答案為:BC。
29.(2024八上·鹿城期中)天氣是氣候的具體表現,氣候是天氣的綜合狀況。閱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如圖甲,A地處在②階段時,接下來的天氣狀況是____(填字母,可多選)。
A.天氣晴朗溫暖 B.天氣陰雨
C.氣溫升高 D.氣溫降低
(2)在圖乙中,A、B、C三處降水量最多的是   。
(3)當臺風來臨時,為了保證安全,以下做法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可多選)。
A.在大樹下躲雨
B.蹲在廣告牌旁避風
C.非必要不外出
D.收回高空陽臺上的盆栽
E.去海邊欣賞狂濤巨浪
【答案】(1)B;D
(2)B
(3)C;D
【知識點】天氣的概念;天氣與氣候的區別與聯系
【解析】【分析】(1)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靠近的鋒,過境時伴隨著大風、陰天、雨雪、降溫、沙塵等天氣現象;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靠近的鋒,過境時出現陰天、陰雨連綿的天氣現象。
(2)影響氣候的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等。
【解答】 (1)讀圖甲分析可知,②位于冷鋒鋒前,冷鋒即將過境,會有陰雨天氣,氣溫即將降低,選項BD符合題意。
(2)讀圖乙分析可知,B位于來自海洋的盛行風的迎風坡,水汽受地形抬升,所以B處降水最多,此圖為地形對氣候的影響,選項B符合題意。
(3)當臺風來臨時,為了保證安全,正確的做法是:不在大樹下躲雨,不能蹲在廣告牌旁避風,非必要不外出,收回高空陽臺上的盆栽,不去海邊欣賞狂濤巨浪,選項CD符合題意。
30.(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甲所示,小石塊從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沒入水中。如圖乙所示是拉力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若不計水的阻力,求:
(1)小石塊重力為   N,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是   N。
(2)小石塊的體積和密度各是多大?(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2.5;1
(2)解: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當物體沒有浸入水中時,所受拉力最大等于重力大小,當物體開始入水,隨著排開水體積的增大浮力變大,拉力減小,全部入水后,浮力不變,拉力也不再改變,
則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G-F;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小石塊的體積,由得,小石塊的密度。
【解答】 (1)當物體沒有浸入水中時,所受拉力最大等于重力大小,當物體開始入水,隨著排開水體積的增大浮力變大,拉力減小,全部入水后,浮力不變,拉力也不再改變,
由圖乙可知重力G=2.5N;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G-F=2.5N-1.5N=1N;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31.(2024八上·鹿城期中)有效預防登革熱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殺蟲劑對室外水溝、垃圾池周圍以及有雜草的地方進行噴灑滅蚊。某社區決定采用高效氯氰菊酯殺蟲劑進行噴殺,瓶上的標簽如表所示,求:
氯氰菊酯殺蟲劑500mL
溶質質量分數 80%
密度 1.2g/cm3
具有強毒性,陰冷、密封儲藏
(1)500mL氯氰菊酯殺蟲劑中含溶質氯氰菊酯   g,若將這500mL氯氰菊酯消毒液與2500g水均勻混合,所得稀氯氰菊酯消毒液中氯氰菊酯的質量分數是   (結果保留1位小數)。
(2)欲配制16kg質量分數為20%的稀氯氰菊酯殺蟲劑用來消毒,需要多少千克這種氯氰菊酯殺蟲劑和多少千克水?(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480;15.5%
(2)解:m濃=16 kg×20%/80%=4kg
m加水=m稀-m濃=16kg-4kg=12kg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1)根據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來分析;
(2)根據溶液稀釋過程中,溶質的質量不變來分析。
【解答】 (1)500mL=500cm3,則500mL氯氰菊酯殺蟲劑中含溶質氯氰菊酯的質量為500cm3×1.2g/cm3×80%=480g;
若將這500mL氯氰菊酯消毒液與2500g水均勻混合,
所得稀氯氰菊酯消毒液中氯氰菊酯的質量分數是;
(2)設需要這種氯氰菊酯殺蟲劑的質量為x,則:
16kg×20%=x×80%
x=4kg
需要水的質量為16kg-4kg=12kg
答:需要4kg這種氯氰菊酯殺蟲劑和12kg水。
32.(2024八上·鹿城期中)如圖1是高壓鍋的結構示意圖,鍋蓋緊扣在鍋體上,蓋上裝有一金屬管作排氣孔,金屬管上方倒扣一個像砝碼一樣的起限壓作用的限壓閥。小科家的高壓鍋出氣孔橫截面積為10mm2。小科不慎丟失了鍋的限壓閥,售貨員告訴他,生產這個鍋的廠家提供的限壓閥有兩種,孔徑相同,質量分別為100g和60g。請回答:
(1)高壓鍋的工作原理:   。
(2)當外界氣壓為1×105Pa時,該鍋內最高溫度達到115℃,根據圖2中鍋內水的沸點與鍋內氣壓的關系圖像,分析鍋內氣體壓強最高可達   Pa。限壓閥限定了鍋內外的壓強差,該差值有多大?通過計算說明小科應該買哪一種限壓閥。
【答案】(1)液體的沸點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
(2)解:1.6×105因為當鍋內溫度為115℃時,鍋內壓強p=1.6×105Pa設限壓閥的質量為m,則有:mg=F=p閥S應選擇的限壓閥質量為:答:壓強差是0.6×105Pa,小科應該買60g的限壓閥。
【知識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1)高壓鍋是根據增加鍋內氣壓,從而提高水的沸點的原理制造的。
(2)根據鍋內氣體的最大壓強和大氣壓可計算出作用在限壓閥上的壓強,然后根據限壓閥出氣口橫截面積可求出限壓閥的壓力,此時壓力即為其重力,然后即可求出限壓閥的質量。
【解答】 (1)高壓鍋的原理:液體的沸點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
33.(2024八上·鹿城期中)科學項目化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他們先往氣球內充入一定量的空氣后,用細線扎緊氣球口。然后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輪,往容器中加入適量的水,向上拉動繞過滑輪的細線使氣球浸沒在水中。往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固體,在原有拉力大小F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請判斷此時氣球的運動方向,并說明原因。
【答案】氣球會上浮。因為氫氧化鈉溶于水會放熱,水溫升高,氣球體積變大,同時氫氧化鈉溶于水后形成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密度比水大;根據阿基米德公式F浮=G排液=液gV排,液體密度和排開水的體積都變大,所以浮力也變大。根據受力分析,浮力大于重力和拉力之和,氣球將上浮。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因為氫氧化鈉溶于水會放熱,水溫升高,氣球體積變大,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大小變化,分析合力的方法,得出運動方向。
【解答】氣球會上浮。因為氫氧化鈉溶于水會放熱,水溫升高,氣球體積變大,同時氫氧化鈉溶于水后形成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密度比水大;根據阿基米德公式F浮=G排液=液gV排,液體密度和排開水的體積都變大,所以浮力也變大。根據受力分析,浮力大于重力和拉力之和,氣球將上浮。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绩溪县| 遂昌县| 磴口县| 镇巴县| 安溪县| 武定县| 正蓝旗| 什邡市| 琼结县| 丽江市| 洛宁县| 喀喇沁旗| 大庆市| 翁牛特旗| 澄江县| 济南市| 广宗县| 汤阴县| 五家渠市| 临汾市| 泰兴市| 屏南县| 醴陵市| 麟游县| 沙河市| 镇宁| 保德县| 晋中市| 措勤县| 拉孜县| 铜梁县| 霍邱县| 芷江| 北辰区| 济源市| 福海县| 大宁县| 金湖县| 禹城市|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