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儀征市九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前的字母標號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答題欄內。每小題1分,共25分)1.(1分)“心中有法,行中有紀,以德立身,以責為重。”生活中,我們應遵循的根本活動準則是( )A.憲法 B.紀律 C.道德 D.責任2.(1分)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們的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法治最大的區別。中國共產黨領導是( )A.中國最鮮明特色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C.民族振興的基石D.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選擇3.(1分)“一老一小”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提高以來,廣大納稅人因此受益,贍養撫養負擔減輕,人權保護的底色擦得更亮。在我國,最大的人權是( )A.人身自由權 B.經濟權利C.政治權利 D.人民幸福生活4.(1分)下列對社會生活中的事件與其判斷相匹配的是( )社會生活的事件 判斷A 賴某懷疑王某偷了他的手機,擅自闖入王家搜查 賴某侵犯了王某的住宅權B 小李將自己做生意獲得的收益向災區捐款8萬元 小李依法行使財產的使用權C 某公司未經允許用小麗的照片做廣告,被判侵權 該公司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D 小張忙于工作,把自己選舉村長的選票送給小劉 小張依法行使選舉權的表現A.A B.B C.C D.D5.(1分)學校法治教育宣傳活動期間,幾位同學準備以“依法履行義務”為主題,拍攝一組微視頻。以下素材與這一主題相符合的有( )A.小麗的爺爺奶奶每月都能領到養老金B.小豫給農村偏遠地區的孩子捐贈書籍C.經營超市的大剛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D.小明的爸爸參加鄉人大代表換屆選舉6.(1分)小融在商場買了一臺學習機,使用一天后出現質量問題。小融維權的一般路徑是( )①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②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③請工商行政部門調解④與商場店主協商解決A.①→③→④ B.③→④→② C.④→③→① D.④→③→②7.(1分)巴黎奧運會后,有人惡意引導輿論網爆運動員,國家依法處理相關違規內容及違規人員,呼吁人們共同抵制“飯圈文化”。這告訴我們( )A.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B.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C.公民不可以在網絡發言D.公民可以任意行使權利8.(1分)在學習中,經常會用圖示法表示不同概念之間的關系。下列選項符合圖示關系的是( )A.①時代精神②中國精神B.①民主選舉②民主協商C.①中華文化②傳統美德D.①公有制經濟②個體經濟9.(1分)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了( )A.決定權 B.立法權 C.監督權 D.任免權10.(1分)同學們對小明一家每年額外收入情況進行討論,以下選項與其他三人的收入性質不同的是( )A.姐姐:炒股獲得的收入B.爸爸:私營企業專利技術分紅C.媽媽:國有企業的獎金D.小明:小說被刊載獲得的稿酬11.(1分)盧梭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無處不在枷鎖之中。”這一名言可以論證的觀點是( )A.擁有自由能增強個人幸福感B.自由能夠激發每個人的活力C.自由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D.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12.(1分)近年來,盲道、無障礙直梯、有聲紅路燈播報等無障礙設施建設的日益提速,不僅方便了特殊人群的日常生活,也彰顯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城市發展的溫度。這體現了( )A.同等情況同等對待 B.普通人群受到歧視C.特殊人群享有特權 D.不同情況差別對待13.(1分)如圖漫畫《嚴查》啟示行政機關需要( )A.加大執政力度 B.強化規則意識C.提高媒介素養 D.加強嚴格執法14.(1分)近年來,司法系統加大了冤假錯案的糾正力度,一些重大冤假錯案得到糾正。這說明國家積極推進司法改革。司法改革的核心是( )A.司法公正 B.嚴格執法 C.科學立法 D.全民守法15.(1分)“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下列對法治與德治關系認識正確的是( )①重視發揮法律的教化作用②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③重視發揮道德的規范作用④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6.(1分)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我國推進高質量還有許多卡點瓶頸。面對這一現實挑戰,擺在企業面前的選擇是( )A.推進教育改革 B.堅持科技是第一動力C.激發創新活力 D.主導世界前瞻性研究17.(1分)公民參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項權利。公民參與網絡問政,這是民主生活中的( )A.民主選舉 B.民主協商 C.民主管理 D.民主監督18.(1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明辨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下列古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對應正確的有(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敬業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善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富強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1分)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九號,在載人航天精神的鼓舞下,幾代航天人猶如捆綁式火箭,匯成托舉神舟飛天的強大力量。載人航天精神是( )①文化深層的內核②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③中華文化的精髓④維系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紐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1分)人口是現代化建設最基本的支撐。我國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是( )A.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B.快速提高我國人口數量C.消除人口老齡化問題D.促進男女比例改善21.(1分)“節能有我,綠色共享。”節能減排需要全社會的參與,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下列做法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是( )①節約糧食,減少浪費②購買過度包裝產品③隨手關燈,垃圾分類④多使用一次性物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2.(1分)“籽籽相擁,揚新筑夢。”揚州開展對口援疆工作以來,全力推進民生援疆、產業援疆、文化潤疆,促進了新疆經濟社會的發展。揚州對口援疆工作( )①消除了各民族各地區的發展差異②體現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③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④保證了揚州和新疆人民同步富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1分)廿五載意氣風發,廿五載春華秋實。回歸祖國后,澳門邁入歷史上發展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高、居民幸福感、獲得感最強的時期。澳門的發展得益于( )A.貫徹完全自治的方針 B.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C.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 D.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24.(1分)東部戰區在臺島周圍相繼開展“聯合利劍﹣2024A”“聯合利劍﹣2024B”演習。這是對“臺獨”分裂勢力謀“獨”行徑的強力威懾。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是( )A.一個中國原則 B.堅決維護祖國統一C.堅持九二共識 D.和平統一、一國兩制25.(1分)小月在周末和同學聚餐時一起暢談“2035年的美好生活”,下列與之相符的美好愿景是( )A.小王:我要和家人去旅游,感受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變化B.小李:我要去貧困地區當村官,幫助貧困地區解決溫飽問題C.小月:我要當脫貧攻堅志愿者,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業D.小錢:我要和你們一起共同見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實現二、非選擇題(共25分。其中26題7分,27題8分,28題10分)26.(7分)材料一:低空經濟是以低空領域為依托、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無人機產業為主導的綜合性經濟形態。(1)上面兩幅漫畫傳遞了哪些信息?材料二:近年來,我國低空經濟蓬勃發展。在其發展歷程中,國家推動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相關課程,培養出大批對口專業人才;同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嚴厲打擊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企業充分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加大研發投入,自主探索新業務、新技術;從業者們不斷突破傳統思維,齊心協力用智慧和技能推動低空經濟穩步向前。(2)運用“創新永無止境”相關知識,分析我國低空經濟蓬勃發展的密碼。27.(8分)材料一:以下是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的修訂歷程: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相關單位扎實推進國防教育法修改工作。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草案。會后通過中國人大網或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自2024年9月21日起施行。(1)根據《國防教育法》的修訂歷程,概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材料二: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民國防教育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全民國防意識的有效途徑。某班在班會課上學習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時引發熱議,初中生小甲認為:修訂《國防教育法》意義重大,但接不接受國防教育是我的權利,他人無權干涉。第一章總則 …… 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有接受國防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2)結合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對小甲的觀點加以評析。28.(10分)九年級某班以“弘揚憲法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開展探究學習,請你參與其中。【堅持憲法至上】某同學在整理憲法知識時,對其思維導圖略作調整:(1)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上述思維導圖調整的理論依據。【銘記紅色記憶】把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給老人的3名女紅軍、冒著敵人的炮火,奪取瀘定橋的戰士們、一次次戰勝困難,翻越雪山的戰士們、行軍途中相互攙扶和相互鼓勵的紅軍戰士們……回望長征路,這些紅色記憶,成為了長征精神中最閃耀的篇章。(2)結合材料,分析這些紅色記憶對于塑造青少年品格的價值。【感悟青春研學】學校依托豐富的本土資源,開展“行走的思政課”實踐探索。學校第一站來到儀征市十二圩歷史文化旅游區研學,一起感受現代化小鎮的生機活力。通過打卡鹽運博物館、江上青烈士史跡陳列館等,了解鹽運歷史,聆聽紅色故事,感悟國家發展……(3)基于本次研學活動,以“如何做自信的中國人”為題,設計一篇演講提綱。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25小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A B D A C D B A B C D題號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答案 D D A D C D D D A B C題號 23 24 25答案 B D A二、非選擇題(共25分。其中26題7分,27題8分,28題10分)26.(7分)材料一:低空經濟是以低空領域為依托、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無人機產業為主導的綜合性經濟形態。(1)上面兩幅漫畫傳遞了哪些信息?材料二:近年來,我國低空經濟蓬勃發展。在其發展歷程中,國家推動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相關課程,培養出大批對口專業人才;同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嚴厲打擊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企業充分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加大研發投入,自主探索新業務、新技術;從業者們不斷突破傳統思維,齊心協力用智慧和技能推動低空經濟穩步向前。(2)運用“創新永無止境”相關知識,分析我國低空經濟蓬勃發展的密碼。答案為:(1)低空經濟作為一種綜合性經濟形態,是科技創新的產物;發展低空經濟有利于提高創新水平,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輻射領域廣泛,場景應用豐富,發展低空經濟有利于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為國民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同時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發展低空經濟有利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展低空經濟需要科學立法,依法治理,打擊低空經濟活動中的不誠信行為、打擊破壞低空經濟的行為等。(2)①我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②企業提升創新能力。③科技人員弘揚創新精神。27.(8分)材料一:以下是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的修訂歷程: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相關單位扎實推進國防教育法修改工作。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草案。會后通過中國人大網或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自2024年9月21日起施行。(1)根據《國防教育法》的修訂歷程,概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材料二: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民國防教育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全民國防意識的有效途徑。某班在班會課上學習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時引發熱議,初中生小甲認為:修訂《國防教育法》意義重大,但接不接受國防教育是我的權利,他人無權干涉。第一章總則 …… 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有接受國防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2)結合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對小甲的觀點加以評析。答案為:(1)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以來,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展現出蓬勃生機活力。②實踐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能夠有效全體人民力量一道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好制度。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2)觀點錯誤。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著。②接受國防教育是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③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28.(10分)九年級某班以“弘揚憲法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開展探究學習,請你參與其中。【堅持憲法至上】某同學在整理憲法知識時,對其思維導圖略作調整:(1)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上述思維導圖調整的理論依據。【銘記紅色記憶】把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給老人的3名女紅軍、冒著敵人的炮火,奪取瀘定橋的戰士們、一次次戰勝困難,翻越雪山的戰士們、行軍途中相互攙扶和相互鼓勵的紅軍戰士們……回望長征路,這些紅色記憶,成為了長征精神中最閃耀的篇章。(2)結合材料,分析這些紅色記憶對于塑造青少年品格的價值。【感悟青春研學】學校依托豐富的本土資源,開展“行走的思政課”實踐探索。學校第一站來到儀征市十二圩歷史文化旅游區研學,一起感受現代化小鎮的生機活力。通過打卡鹽運博物館、江上青烈士史跡陳列館等,了解鹽運歷史,聆聽紅色故事,感悟國家發展……(3)基于本次研學活動,以“如何做自信的中國人”為題,設計一篇演講提綱。答案為:(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2)①傳承紅色基因可以使青少年更加了解祖國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情感。②傳承紅色基因可以讓青少年深入了解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和犧牲精神,激發他們對正義、責任、擔當等美德的認識和追求。③傳承紅色基因還可以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鼓勵他們勇于拼搏和奮斗,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貢獻力量。(3)①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②自信的中國人對文化有底氣。一個自信的中國人,能夠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③我們要夯實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守護;要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