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樂山五中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半期考試答案 2024-04 一、選擇題( 24 題-48 分)BDDDB ACBCD CBDBA BACCC ACAB二、簡答題(共 36 分) 25.( 12 分)(12 分)①上述時政材料說明了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 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黨領導人民取得的。( 2 分)② 中國共產黨領導權人民 制定了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 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中國共 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6 分)③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 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4 分)26 題。( 16 分)(1)( 4 分) D B E F(2)( 6 分)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法律權威②憲法具有 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 憲法的原則、精神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失敗③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 各種法律制 度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落實。( 3 )( 6 分)①學習憲法 ;著重領會我國憲法的原則和精神②認同憲法 ;理解并認同憲法的 價值,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 ③踐行憲法 ;學會運用憲法精神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27 題:( 6 分)說明: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2 分①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 2 分②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等。 2 分28. (18 分)(1) 肖像權 名譽權(2 分)(2)(8 分) 公民應如何依法行使權利?① 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 2 分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2 分② 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 2 分③ 每個公民都樹立依照法定程序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的權益。 2 分(3)(6 分) 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怎樣的?① 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 實現。 2 分② 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受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 2 分③ 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 2 分(4)(2 分) 如何履行法定義務?① 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 1 分@ 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1 分樂山五中 2024-2025學年度下期半期調研(試卷)八年級道法 2024.04(時間:100 分鐘 道法滿分:100 分)本試卷分為第Ⅰ 卷(選擇題)和第Ⅱ 卷(非選擇題)共4頁,考生答題時,答案填在答題卡上,否則答題無效。 第Ⅰ 卷(選擇題 共48分)第 I 卷(選擇題)1.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我國社會全面建設穩步推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 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這一切說明( )①我國努力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②在我國,人權的主體非常廣泛③憲法保護的人權內容非常廣泛④我國是世界上最有人權的國家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2.我國憲法第三條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是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 民監督”;“ 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這些規定體現了(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②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則③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原則 ④我國國家機關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3.( )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A. 維護自身的權威 B約束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 C. 維護政府的絕對權威 D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 4.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C.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 社會主義制度 5. 每年的 12 月 4 日是“ 國家憲法日”。各地開展靈活多樣的普法宣傳教育活動, 讓憲法融入百姓生活。以下是 同學們對我國憲法的認識,其中正確的有( )①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有權制定憲法 ②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③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 ④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6.古人云:“ 居官守職以公正為先,公則不為私所惑,正則不為邪所媚。”毛澤東曾給自己定下三條原則:戀親, 但不為親徇私;念舊,但不為舊謀利;濟親,但不以公濟私。由此我們得到的啟示是( )A要規范權力運行 B權利的行使不需要監督 C權力必會滋生腐敗 D領導干部必須放棄個人利益7. 我國的國家機關名稱中都有“ 人民”二字,如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等,這表明A.人民直接參加國家事務的管理 B.人民行使權力是不受限制的C.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D. 人民政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8.目前,我國憲法實施的監督機制還不健全,必須把實施憲法擺在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突出位置,采取有力 措施加強憲法實施的監督工作。在我國,行使監督憲法實施職權的是( )A.中央人民政府 B.全國人大及其常委 C.最高人民法院 D.國家監察委員會6.下面圖中①②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A.人大代表 監察委員會 B.人民代表大會 公安機關 C.人民代表大會 監察委員會 D.人民代表大會 居民委員會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10.學習憲法知識時,八年級小鵬同學提出, 應該建議全國人大把當前備受社會關注的校園欺凌問題寫進憲法。 對這一建議,你的態度是( )A.贊成。這樣可以讓全體公民都重視這一問題 B.不贊成。憲法已經包含了有關校園欺凌的法律C.贊成。這樣可以嚴懲這一領域的違法犯罪 D.不贊成。憲法規定的是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11.2024年 1月,宜賓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黨總書記、主任聶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經宜賓市監委制定,宜 賓市翠屏區紀委監委對其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必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B. 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C. 超越權限濫用職權的行為都應承擔行政責任 D. 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權力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12.在第三個國家憲法日期間,初中生小輝積極參加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法制宣傳日系列宣傳活動,收到良好效果。 這啟示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弘揚憲法精神,并努力做到①大膽創新,勇于修改憲法 ②增強主人翁意識,把宣傳憲法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③認真學習憲法,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 ④尊重維護憲法,同違反憲法的行為作斗爭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13.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 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矛盾糾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其方式有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B.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C.訴訟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訴訟方式主要有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刑事訴訟D.仲裁和人民法院一樣通過公開審理解決矛盾糾紛,如果不服仲裁可以提請上訴14.學完權利和義務相關知識后,老師布置了一次“ 權利義務知多少”的社會調查作業。以下是班級同學的調查, 其中屬于公民履行了基本義務的是( )①初中生小小在校幫助同學學習 ②中學生李明在領取稿費后,積極向稅務部門申報納稅③初中生小高參加人大代表的選舉 ④劉輝的媽媽在單位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15.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西城區中南海選區懷仁堂投票站參加區人大代表的選舉投票時強調,這次縣鄉兩級人 大換屆選舉是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選舉工作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保障 人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因為行使這項權利( )A.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 B.有助于公民直接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C.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利 D.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16.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是( )A.監督權 B.人身自由 C.財產權 D.受教育權17.初二年級的小龍同學對下列社會“ 微行為”進行了權利解讀,你認為正確的是( )試卷第 1 頁,共 3 頁試卷第 1 頁,共 3 頁微行為 權利解讀①甲同學給乙同學起侮辱性外號 侵犯了人身自由②某網紅為吸引流量發表失實言論,引發社會恐慌 體現了言論自由權③小晨將回收廢品得來的錢捐贈給了某公益基金會 行使了財產處分權④國家為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生提供營養午餐 保障了物質幫助權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18.2023年 12月初, 一則關于“ 90后殘疾拾荒者到校捐助,受贈女孩看到好心人的樣子忍不住淚流滿面”的視 頻引發網絡關注,視頻中的胡雷的事跡感動了萬千網友。他是寧夏中衛人,肢體殘疾一級,平時靠拾荒、賣手工 藝品維生,從 2008年開始做公益。據多家媒體報道,十多年來,胡雷已捐贈超百萬元。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 是( )A. 胡雷到學校捐助有利于保障受贈學生的物質幫助權 B.胡雷十多年來捐贈超百萬元,積極履行了公民的法定義務 C. 胡雷捐贈自己的財物,依法行使了財產權 D. 遵守了法律的義務和責任19.作為公民,我們依法享有權利,也應依法履行義務。下列行為屬于依法履行義務的是( )①積極參加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學習國家安全知識②公園里的槐花競相開放,摘一些帶回家做春日美食③19歲大學生小陳響應國家黨和和國家號召,應征入伍,依法服兵役④李某參加志愿者活動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20. 對于稅收,以下認識正確的有( )①稅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 ②我們中學生是未成年人,稅收與我們無關③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④任何偷稅、欠稅行為都要被追究刑事責任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③④21.2022年 8月 2 日,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竄訪臺灣地區。這是美方歪曲虛化 掏空一個中國原則的又一危險挑釁行徑,也是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 倚美謀獨 ”的又一動作。小華在 網上發帖譴責佩洛西竄訪臺灣的行徑。小華履行了( )A.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 B.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C.維護生態安全的義務 D.維護網絡安全的義務22. 當事人在自愿、互諒基礎上,依據法律,直接對話,分清責任,達成協議,解決糾紛。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權 益爭議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的。這種當事人之間自行解決糾紛的維權方式是( )A. 訴訟 B. 調解 C. 和解 D. 仲裁23.“ 網絡問政 ”作為新型的一種議政問政方式,已經成為政府了解民情、聽取民聲、體察民意、匯聚民智的一 個橋梁。這說明公民依法享有A. 監督權 B. 言論自由權 C. 通信自由權 D. 隱私權24 .2022 北京冬奧會的頂流非“冰墩墩”莫屬。甲某因求“墩”心切,向乙某轉賬預付款 5 萬元。乙某不但沒有買來 “冰墩墩” ,反而拒不還錢給甲某。甲某無奈只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甲某的維權方式是A .和解 B .民事訴訟 C .行政訴訟 D .刑事訴訟第 II 卷(非選擇題)25.( 12 分)2023年 3月 13 日,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習近平主席在會上發表了 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 治國必先治覺,黨興才能國強。推進強國建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切實加強黨的建設。要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勇于自我革命, 一刻不停全面從 嚴治黨,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始終保持黨的團結統一 ,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為強國建設、民族 復興提供堅強保證。”運用所學《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相關知識對上述材料作評議。2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6 分)(1)請對下列新聞進行解讀,并將正確的字母填寫在橫線上。( 4 分)中央紀委發布消息,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孫述濤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 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體現了 是權力正確行使的根本保證全國兩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報告指出:必須堅決懲治網暴中 的“按鍵傷人” 體現了 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 防線人大代表張大冬向兩會提建議,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國家課程 體現了作為人大代表在行使 權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憲法監督內容包括A 憲法 B 司法 C 表決 D 監督 E 提案 F 合憲性審查某中學生關注到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 部分修改內容如下: 將第四條改為第五條,修改為:“ 立法應當符合憲法的規定、原則和精神,依照法定的權限和 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2) 為什么立法要符合憲法的規定、原則和精神呢 ( 6 分)(3) 作為公民如何增強憲法意識?( 6 分)27.(6分)觀察漫畫,談談你對漫畫的理解。28.( 18分)材料一 、某學生路過照相館,發現自己的照片被掛在門口用來招攬生意。于是他在微信朋友圈謾罵 照相館老板,結果被大量轉發。當公安機關找到他時,他說:“ 這是我的言論自由,我在依法行使權利。”公安人 員告訴他,這樣行使權利是錯誤的。材料二、近日,某市稅務局稽查局依法對網絡主播黃某作出稅務行政處理處罰決定,對其偷逃稅行為追繳稅款、 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 13. 41 億元。相信這一次“ 查稅風暴 ”會讓更多主播警醒,網絡直播不是法外之地,守 法面前沒有紅人,逃避繳稅義務必須嚴懲!( 1)照相館侵犯了學生的哪項權利,學生侵犯了照相館老板的哪項權利?(2分)( 2)那么公民應如何依法行使權利?(8分)(3)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怎樣的?(6分) (4)公民如何履行法定義務?(2分)答案第 1 頁,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樂山五中2024-2025學年度八年級下冊初中道德與法治期中考試卷八下半期道法答案-2025.docx 四川省樂山市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道德與法治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