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單元測試(含解析)-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單元測試(含解析)-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

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單元測試
一、單選題
1.2024年,廣西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加強黑臭水體治理。完成植樹造林434萬畝,新增國家儲備林185萬畝,修復和新造紅樹林1.7萬畝。這些舉措體現廣西( )
①只注重保護環境,不發展經濟 ②堅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
③堅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④已徹底解決區內的環境問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華民族倡導做人做事要從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條件出發,遵循客觀實際。下列做法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A.小明喜歡畫畫且有天賦,父母便為他報了美術班
B.小剛直接套用同學的學習方法,結果卻收效甚微
C.突然天降大雨且有雷鳴閃電,小芳便在樹下躲雨
D.小敏喝牛奶過敏,但她仍堅持要喝牛奶補充營養
3.2024年,廣西政府堅持把八成左右的財政支出用于民生領域,為民辦實事。如: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0.2萬套,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376個,19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全部啟動。發放社會救助資金118.7億元,惠及310萬人……廣西政府致力于為民辦實事( )
①解決了所有的民生問題 ②有利于滿足群眾的一切利益需求
③踐行了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 ④踐行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③④
4.下側漫畫啟示我們應該( )
A.聽從內心,忽視規則 B.為了成績,不怕犯錯
C.踐行誠信,公平競爭 D.樂于助人,傳承美德
5.“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下列做法能體現“止于至善”的是( )
A.小亮為了取得好成績,考試作弊
B.小敏和同學發生矛盾后,總是指責對方
C.小剛只關注學習成績,認為其他事情都不重要
D.小寧每天都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爭取每天都有所進步
6.中國畫的獨特表現手法,從意象造型到筆墨語言,從留白經營到詩書畫印結合,都體現了“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這些手法使中國畫在世界藝術中獨樹一幟。這說明( )
①中國人在文化生活中追求立象盡意
②中國人在文化生活中只追求意境,不追求形態的優美
③“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讓中國畫比西洋畫更具有藝術價值
④“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有利于塑造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為了進一步提升校園文明程度,營造友愛互助、積極向上的和諧校園氛圍,學校準備精心策劃并開展“和諧校園行動”主題系列活動。以下行為契合“和諧校園行動”主題要求的是( )
①小李主動利用課余時間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講解難題——互助彰顯和諧
②在運動會上小王為受傷的同學送去創可貼——關愛傳遞和諧
③小張在學校食堂就餐時,找朋友插隊打飯——便捷體現和諧
④周末小吳和朋友一起去郊外野餐——快樂分享和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行走在這條路上,需要我們( )
①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
②學會自我省察,端正行為
③與朋友坦誠相待,毫無保留
④舍棄物質追求,養護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一封書信,成就一條名巷。202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徽桐城市著名的六尺巷,重溫張吳兩家禮讓典故。六尺巷承載的中華傳統美德是( )
A.律己寬人的處世準則 B.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操
C.尊敬師長的倫理規范 D.勤勞勇敢的奮進品格
10.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關鍵在于踐行。踐行中華傳統美德,青少年要做到( )
①見到老師和長輩時,主動問好 ②遇到困難時要自強不息,不輕言放棄
③按時上學,即使騎車逆行也沒關系 ④要有羞恥之心,不接受任何人的批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5年2月16日,村民周建明看到在冰面上滑冰的三名兒童相繼掉進冰河中,隨時有被水流沖到冰層下方的危險。周建明便脫掉外套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克服四肢已凍麻木的困難,先后將三名落水兒童成功救出。這啟示我們( )
①要弘揚周建明見義勇為的精神
②要運用自己的力量維護國家利益
③向周建明學習,幫助他人就要不顧一切
④當他人遇到危難時,要做到挺身而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5年2月25日,“我們河南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好人、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在鄭州舉行。本次活動共發布第九屆河南省道德模范22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獎8人,2024年度“河南好人榜”上榜人物106人(組)、“新時代好少年”27人。舉辦此活動( )
A.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進步
B.旨在推動形成向善向好的社會新風尚
C.說明傳承美德必然有物質和精神回報
D.證明社會美德只有通過榜樣才能傳承
二、填空題
13.正確認識核心思想理念
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長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凝結為具有 意義的核心思想理念。
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 、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14.如何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① ,兼善天下。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②我們應當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15.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內容和意義
內容:
中華民族倡導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強調 ,追求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和諧統一。
意義:
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 、消費主義、 ,有利于真正實現人的價值。
1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要求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 。
中華民族強調“明倫”“盡責”,要求每個人明確認識到自己的 ,不僅要擔負起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而且要 ,為天下人謀幸福。這種擔當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
三、辨析題
17.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借鑒。對此有同學認為,我們要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對該同學的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
四、簡答題
18.下面是同學們學習“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知識點后開展的微行動,請你參與完成。
(1)下面是一名同學寫的關于“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的筆記,結果有一則被水浸濕了,請你幫他補寫出來。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____
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2)七年級(2)班準備開展一些活動來弘揚中華人文精神,請你推薦兩種活動方式。
(3)請你寫出體現中華人文精神的一首詩詞或一幅畫或一首歌曲的名字。
19.閱讀材料,完成表格內容。
頌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理念和規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1)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性。
知 同學們把傳統美德的內容貼在了板報上。 A.____的榮辱觀念 B.____的社會風尚 C.____的愛國情懷 D.____的擔當意識 (2)請你把左側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補充完整。
行 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生活中你可能是孝親敬長的好少年,也可能是見義勇為的好榜樣。 (3)在生活中,我們還可以傳承哪些美德?
五、分析說明題
20.【致敬中國好人,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了“構建中華傳統美德傳承體系”的重大部署。
(1)運用中華傳統美德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分析黨提出“構建中華傳統美德傳承體系”的原因。
為了響應黨的部署,近日,某中學開展“致敬中國好人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的主題活動,號召大家向新時代好少年李王喆和中國好人張耘學習。以下是他們的事跡:
榜樣人物事跡一 榮獲2024年度“新時代好少年”的李王喆,是上海市蒙山中學初一年級學生。2023年8月,他的媽媽被確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這種惡性血液疾病只有進行骨髓移植才有治愈可能。面對“該用誰的骨髓”這一問題,他堅定不移地說:“用我的,我要救媽媽!”盡管捐髓過程痛苦,但他堅定信念,最終成功為媽媽捐獻了400毫升造血干細胞。
(2)李王喆為母捐髓的事跡體現他踐行了哪一中華傳統美德?
榜樣人物事跡二 榮登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的張耘,是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區黨總支書記,非遺項目《六尺巷傳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六尺巷故事蘊含的謙讓精神是調解基層群眾內部矛盾、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法寶。過去20余年里,張耘始終扎根基層,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堅持運用“六尺巷調解法”化解基層群眾的矛盾糾紛,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讓鄰里更加和睦。為給游客們提供更好的服務、講好六尺巷故事,張耘在做好社區工作的同時,平均每日在景區時間長達6小時,義務給游客當導游、作講解。為了讓六尺巷故事能在新時代易于大家接受,張耘將六尺巷故事創新改編成戲曲、快板等文藝作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六尺巷精神深入人心。
(3)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談談張耘的事跡給你哪些啟示?
21.《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文學作品,雖然體裁各異,但都蘊含著深刻的社會教化意義,如中醫、孝道、智慧和道德選擇等主題。這些作品通過生動的故事和鮮明的人物形象,向讀者傳達了作者的道德觀念和社會理想,體現了文學的教化功能,古代文學中的教化思想,是通過文學作品傳遞道德觀念、社會規范和哲學思想,以達到教育和感化讀者的目的,體現了文學與社會、道德的緊密聯系。
(1)根據材料內容和所學知識回答,中華人文精神具有怎樣的作用?
(2)今天,我們弘揚中華人文精神,就要弘揚什么樣的思想文化?
(3)請你再寫出兩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體現人文精神的作品。
22.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時強調,人與自然應和諧共生。當人類友好保護自然時,自然的回報是慷慨的;當人類粗暴掠奪自然時,自然的懲罰也是無情的。我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
(1)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體現了哪一思想理念?
(2)我們堅持多樣性統一,構建和諧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哪一核心思想理念?
(3)我們感激自然、親近自然,建設美麗的中國。為保護自然,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C D B A A A A
題號 11 12
答案 B B
1.C
【詳解】本題考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③:廣西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加強黑臭水體治理,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說明廣西堅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堅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故②③說法正確;
①:廣西注重保護環境,也注重發展經濟,故①說法錯誤;
④:“徹底解決”說法太絕對,夸大了題干中措施的作用,故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2.A
【詳解】本題考查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
A:中華民族倡導做人做事要從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條件出發,既懷抱夢想,又關注現實,在實踐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正確對待和處理事情;小明喜歡畫畫且有天賦,父母便為他報了美術班,符合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要求,故A說法正確;
B: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能直接套用同學的學習方法,故B說法錯誤;
C:在樹下躲雨是缺乏安全意識的表現,故C說法錯誤;
D:小敏喝牛奶過敏,但她仍堅持要喝牛奶補充營養,不符合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要求,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3.D
【詳解】本題考查思想理念、核心思想理念。
③④:根據題干描述可知,廣西政府堅持把八成左右的財政支出用于民生領域,為民辦實事,踐行了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踐行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故③④說法正確;
①:“所有”說法太絕對,夸大了題干中措施的作用,故①說法錯誤;
②:有利于滿足群眾的合理利益需求,故②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4.C
【詳解】本題考查踐行誠信的要求。
C:漫畫中考試時偷看他人試卷的行為是不誠信的,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原則,這啟示我們要踐行誠信,公平競爭,故C說法正確;
A:我們應遵守規則,而不是忽視規則,聽從內心也要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內,考試偷看他人試卷是違反考試規則的行為,故A說法錯誤;
B:不能為了成績而犯錯,考試作弊是不誠信的行為,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原則,也不利于自身的成長和發展,故B說法錯誤;
D:漫畫中行為不是樂于助人,而是作弊行為,與傳承美德無關,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5.D
【詳解】本題考查止于至善的內涵及要求。
D:小寧每天反思自己的言行,爭取每天都有所進步,這是養成自我省察習慣的表現,通過自省來端正自己的行為,體現了“止于至善”,故D說法正確;
A:小亮考試作弊,這是不誠信的行為,違背了道德準則,不符合“止于至善”的要求,故A說法錯誤;
B:小敏和同學發生矛盾后總是指責對方,不能反思自己的問題,沒有做到與人為善,不符合“止于至善”的要求,故B說法錯誤;
C:小剛只關注學習成績,忽視其他事情,是片面發展的表現,沒有做到全面提升自己,不符合“止于至善”的要求,故C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6.B
【詳解】本題考查“形神兼備,情景交融”。
①④:中國畫的獨特表現手法,體現了“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這些手法使中國畫在世界藝術中獨樹一幟,說明中國人在文化生活中追求立象盡意,“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有利于塑造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故①④說法正確;
②:中國人在文化生活中既追求意境,也追求形態的優美,故②說法錯誤;
③:中國畫和西洋畫都具有藝術價值,不能說中國畫比西洋畫更具有藝術價值,故③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7.A
【詳解】本題考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①:同學之間互幫互助,體現了友愛互助的精神,有助于營造和諧校園氛圍,符合“和諧校園行動”主題要求,故①符合題意;
②:對受傷同學給予關愛,展現了同學間的溫暖與關懷,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符合主題要求,故②符合題意;
③:插隊行為破壞了校園秩序,違反了規則,不利于和諧校園建設,不符合主題要求,故③說法錯誤;
④:郊外野餐是校外的休閑活動,和營造和諧校園氛圍沒有直接關聯,故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8.A
【詳解】本題考查止于至善的要求。
①②:依據教材知識,止于至善要求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在生活中尋找 “賢”,將他們作為榜樣。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故①②符合題意;
③:坦誠相待是交友原則,但“毫無保留”過于絕對,可能忽視隱私與分寸,故③說法錯誤;
④:養護精神不等于舍棄物質追求,道德修養強調不沉迷物質而非絕對舍棄,故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9.A
【詳解】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
A: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根據題干描述可知,六尺巷承載的中華傳統美德是律己寬人的處事準則,承載的是中國古人的歷史智慧,故A說法正確;
BCD:這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出來,故BC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10.A
【詳解】本題考查弘揚傳統美德。
①②:踐行中華傳統美德,青少年要做到見到老師和長輩時,主動問好,遇到困難時要自強不息,不輕言放棄,故①②說法正確;
③:騎車不能逆行,故③說法錯誤;
④:“不接受任何人的批評”說法太絕對,我們要接受他人合理的批評,故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11.B
【詳解】本題考查弘揚傳統美德。
①④:周建明克服四肢已凍麻木的困難,先后將三名落水兒童成功救出,啟示我們要弘揚周建明見義勇為的精神,當他人遇到危難時,要做到挺身而出,故①④說法正確;
②:題干沒有涉及維護國家利益,故②不符合題意;
③:幫助他人也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能不顧一切,故③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12.B
【詳解】本題考查弘揚傳統美德。
B:河南省舉行道德模范、河南好人、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有利于推動形成向善向好的社會新風尚,故B符合題意;
A: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進步,故A不符合題意;
C:傳承美德并不一定必然有物質和精神回報,故C說法錯誤;
D:社會美德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傳承,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13. 主導性、根本性 崇正義、尚和合
【詳解】本題考查正確認識核心思想理念,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
14.立己達人
【詳解】本題考查如何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
15. 不為物役 拜金主義 享樂主義
【詳解】本題考查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內容和意義,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
16. 擔當意識 人倫職責 兼濟天下
【詳解】本題考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要求,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
17.該同學認為“我們要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的觀點是正確的。
弘揚核心思想理念就要講仁愛,愛自己的親人,愛全社會的人,愛天地萬物。要重民本,充分認識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愛民保民利民。站穩人民立場,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要守誠信,做到真實無欺、言行一致。我們應當樹立誠信意識,做誠實守信的人。要崇正義,堅持做正確的事,做符合道義的事。在面對個人利益選擇時,我們應當將道義置于優先位置,讓我們的言行合乎道義。要尚和合,我們應當正確看待差異與矛盾,堅持多樣性統一,構建和諧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要求大同,胸懷天下,將天下視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諧美好的理想社會。我們應當熱愛祖國和人民,積極為人類的發展和進步作貢獻。
綜上,我們要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分析】考點考查: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健全人格
【詳解】第一步:讀題,提煉辯題;
觀點:我們要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觀點正誤;
正誤判斷:正確。
論據①: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
論據②:我們要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18.(1)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2)古詩詞誦讀、書法比賽、繪畫比賽等。(寫出兩種即可,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
(3)《高山流水》《千里江山圖》《論語》等。(開放性試題,符合題意即可)
【詳解】(1)本題要求回答中華人文精神的內容,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
(2)本題要求推薦兩種活動方式,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3)本題要求寫出體現中華人文精神的一首詩詞或一幅畫或一首歌曲的名字,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19.(1)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2)A.孝悌忠信、禮義廉恥B.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C.精忠報國、振興中華D.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等。(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
【詳解】小問1: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性,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
小問2: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內容,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
小問3:本題考查我們可以傳承的美德,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20.(1)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②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③有助于我們明是非、辨善惡、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④中華傳統美德是進行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
(2)孝老愛親。
(3)①我們應當孝敬父母、關愛親人,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實現由愛親、愛他人、愛人類到愛萬物的擴展。②我們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③對待學習和工作,我們要專心致志,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我們要樂于與他人交往,在集體中與人和睦相處、團結協作。
【分析】考點考查: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中華核心思想理念。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運用教材知識的能力。
核心素養:道德修養、健全人格。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傳統美德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了“構建中華傳統美德傳承體系”的重大部署→可鏈接中華傳統美德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傳統美德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成功為媽媽捐獻了400毫升造血干細胞→可鏈接孝老愛親。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3)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中華核心思想理念的有關知識,從啟示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張耘始終扎根基層,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堅持運用“六尺巷調解法”化解基層群眾的矛盾糾紛,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讓鄰里更加和睦→可鏈接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關鍵詞②:張耘在做好社區工作的同時,平均每日在景區時間長達6小時,義務給游客當導游、作講解→可鏈接實現由愛親、愛他人、愛人類到愛萬物的擴展。
關鍵詞③:張耘將六尺巷故事創新改編成戲曲、快板等文藝作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六尺巷精神深入人心→可鏈接要專心致志,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我們要樂于與他人交往,在集體中與人和睦相處、團結協作。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1.(1)熏陶教化、凝聚示范的作用。
(2)弘揚促進社會和諧、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3)諸葛亮的《誡子書》、劉禹錫的《陋室銘》等。(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
【分析】考點考查:中華人文精神。
能力考查: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核心素養:道德修養、健全人格。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中華人文精神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古代文學中的教化思想,是通過文學作品傳遞道德觀念、社會規范和哲學思想,以達到教育和感化讀者的目的→可鏈接熏陶教化、凝聚示范的作用。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本題考查弘揚中華人文精神,要弘揚什么樣的思想文化,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
(3)本題要求再寫出兩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體現人文精神的作品,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22.(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2)尚和合。
(3)我們青少年要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落到實處: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不攀折花木、節約紙張、一水多用、隨水關燈;與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等。
【分析】考點考查:思想理念、核心思想理念。
能力考查: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責任意識。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思想理念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我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可鏈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核心思想理念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構建和諧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可鏈接尚和合。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3)本題要求回答青少年能為保護自然做什么,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禾县| 松桃| 永定县| 忻城县| 博湖县| 吉隆县| 策勒县| 全南县| 黔南| 余江县| 泗水县| 江安县| 剑川县| 九龙坡区| 钦州市| 宁陵县| 通辽市| 五家渠市| 巴楚县| 宁陵县| 娄烦县| 惠东县| 邯郸县| 黔江区| 鸡东县| 四会市| 新竹县| 延庆县| 白城市| 丹阳市| 滕州市| 新郑市| 乐陵市| 衢州市| 土默特左旗| 洛川县| 通州市| 东莞市| 晋城| 长沙市| 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