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陜西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度初三年級第五次適應性訓練道德與法治試題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2024年10月10日,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門戶網站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作為中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第一次將堅持“”寫入法律A.年小企業促進法;兩個健康B.中小企業促進法;兩個毫不動搖C.民營經濟促進法;兩個健康D.民營經濟促進法;兩個毫不動搖2.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是特別重要的關鍵詞,總共出現了40多次。以下舉措符合這一熱詞的是①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培得新興產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②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③推動綠色轉型,建設“千園之城”,打造生態宜居城市④“北京中軸線一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5年是“兩山理論”提出20周年。陜西省在踐行這一理念中,下列哪項舉措最能體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推進”A.建立秦嶺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發展林下經濟與生態旅游B.全面關停黃河流域工業企業以降低污染排放C.擴大陜北煤炭開采規模,補貼傳統能源產業D.在關中平原推行單一化糧食種植提升產量4.交友講智慧,右圖中的對話啟示我們」⑨“多個朋友多條路”,交友第一原則是能否幫我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互幫互助、和睦相處⑧“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關心我是理所應當的④“交友投分,切磨箴規”,友誼需要精心地呵護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論語》記載,子夏問孝,孔子曰:“色難。”強調對父母保持敬愛和悅的態度是最難做到的。這啟示我們在踐行“孝”的傳統美德時,應注重A.滿足父母的物質需求,保障衣食無憂B.順從父母的所有安排,避免家庭矛盾C.發自內心地尊敬父母,保持情感關懷D.繼承家族文化傳統,定期參與祭祀活動6.戰國時期,墨家提出“言有三表”,主張判斷言論真假需“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這一思想對當代青少年的啟示是A.完全效仿古人智慧,遵循先王治國之道B.盲目相信權威結論,回避獨立思考C.通過實踐檢驗真理,結合現實理性分析D.徹底否定傳統文化,追求全新理論體系7.小陽在日記中記錄了日常生活中的以下情境:3月23日星期六3月31日星期4月6日星期日媽媽正在準備雖然在班里不愛社區要舉辦藝晚餐,我走過來對說話,但我仍報名參術節活動,擅長策劃媽媽說:“西紅柿加了校演講比賽。因的我主動參與其中,炒雞蛋我做得可好為我能克服自己的缺并向組織者說:“策吃了,讓我來吧!”點,為班級貢獻自己劃是我的強項,我能的力量。行!”以上三個情境反映的共同主題是A.自信青春,勇擔責在B.自我省察,努力拼搏C.獨立成長,拒絕幫助D.奉獻社會,關愛他人8.2025年1月10日,第五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小秦搜集了以下資料:人民警察隊伍是一支英雄輩出、正氣浩然的隊伍。一直以來,他們有的戰斗在打擊違法犯罪第一線,英勇無畏、不怕犧牲;有的堅守在街巷社區百姓身邊,一心為民、排憂解難…·針對上述資料,下列認識正確的是①充分彰顯了“人民公安為人民服務”的時代擔當②服務和奉獻社會是為了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和喜愛⑨有利于營造“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氛圍④〈民警察勇于擔責、服務社會,體現了生命的價值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2024年,我們積極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出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30萬億元,糧食產量突破1.4萬億斤,區域發展協同聯動、積厚成勢,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相互融合、同頻共振。這反映了①高質量發展是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心任務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③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堅持城鄉融合發展④我國貫徹協調、共享的新發展理念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陜西師大附中初三年級第五次適應性訓練道德與法治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