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20 說理題(化學類)一、解答說理題的步驟1.審題。審題就是要仔細閱讀題目了解題中說了些什么,弄清楚題目所給出的己知條件(包括挖掘隱含條件)和要求解答的結論。2.尋據。尋找依據就是在認真審題基礎上,尋找出符合解題所需要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 定理等3.推理。推理就是運用物理知識(物理概念、定律、公式、定理)去揭示條件和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系過程。4.作答。說理作答是用規范的物理語言(用文字或符號圖像)把分析的推理過程科學地、完整地。有條理地表達出來。二、化學說理題的分類與方法1.因果式說理題。題意告訴結論、明確結果,只要求說明原因,稱作因果式說理題。往往用“…這是因為……”或”…·試說明原因”等字眼。2.疑問式說理題。需要先下結論作出正確的判斷,然后再說明理由,稱作疑問式說理題。敘述一般使用“先總后分”表達法,即先闡述中心句或提出結論,再說明細節或原因。3.實驗型說理題。實驗型說理題一般又可分為現象描述型和實驗操作型等幾種。前者一般要求回答"有什么現象或變化”,解答時主要應用聯想分析方法,側重于對五官所能感覺到的現象進行描述,一般不必闡述結論的來由。后者主要考查綜合化學實驗知識,要求回答“怎樣做”。解答時要以實驗原理為突破口,選擇正確的操作,依據實驗現象,得出合理結論,一般宜按“操作一現象一結論”程序回答。4.問答式說理題。針對提出的問題,需要直接通過說理作答,稱作問答式說理題。常見有“為什么……”“怎么樣 ……”等字眼。5.數形變能通型說理題。該類說理題一般是用定性、定量方法對所給問題進行分析、綜合,然后得出結論,要求考生將化學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通過正確的邏輯思維推理,對滿足的一般條件從數形表達轉譯為科學的概括,并以準確、簡練的語言表達出來。其一般形式是“…… 滿足的條件是”等句式。旨在綜合考查考生對化學問題的理解程度,以及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三、化學說理題答題要點1.觀點要明確,說理要清楚。解答時要用肯定或否定的語言表明自己的觀點,如用“正確”、“錯誤”、“對”、“一定”、“不一定”等字眼,以表明自己對該問題的認識和看法。絕對不能出現“可能”、“也 許”、"或者”等含糊其辭、模棱兩可的判斷,具體闡述時應該把原因敘述清楚。2.依據要充分,中心要突出。說理過程中,往往要運用一些概念、規律、化學反應的事實,出現的化學現象等學科方面的知識,以及所設置的問題情境中該解釋的一些現象,這些都要作為有關說理的依據,并且以這些論據與題目所問進行“短兵相接",既不要空口說白話,也不要隔靴抓癢,不著邊際,要圍繞中心進行說理。3.譴詞造句得體,學科術語表達規范,說理過程也是文字表述的過程,通過譴詞造句反映考生的邏輯思維。對“因為……所以……”,“如果……就……”,“由于……因此……”等說理中慣用的句式要熟練掌握.對于化學學科的一些專用術語表述要規范,用確切的語言表述具體條件。如將“通入氣體"表述為“加入氣體”、“邊滴邊振蕩表述為邊滴邊搖動”:等勻不妥當,應該摒棄這些不規范的形式表述,語言要簡練。1.在某次科學實驗創新比賽中,小邵同學利用生活廢品做了一個實驗來模擬蒸汽機的工作原理。高11.5cm先在油漆桶(如圖甲)筒壁上沿同一傾斜方向均勻地戳了三個小孔,然后將90克發熱包(如圖乙)置于桶內,倒入200mL的冷水后迅速蓋緊蓋子,用繩子提起油桶,大約20s后,觀察到靜止的油漆桶小孔向外界冒出大量“白汽”(模型如圖丙),油漆桶開始快速的旋轉,再過10s,油漆桶旋轉速度越來越慢直至停止。請用所學知識解釋以上現象?!景l熱包主要成分:氧化鈣、鋁粉、碳酸鈉】【鋁粉作用:在堿性熱水中產生氫氣,緩慢放熱。】【解答】解: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此反應過程中會放出大量的熱,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淀,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鋁粉在堿性熱水中產生氫氣,緩慢放熱,這都導致油漆桶內的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大量的氣體由小孔排出,推動油漆桶開始快速的旋轉,隨著反應的結束,熱量的散失,油漆桶內排出的氣體越來越少,因此油漆桶旋轉速度越來越慢直至停止。故答案為: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并產生大量的熱。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淀,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鋁粉在堿性熱水中能發生反應產生氫氣,緩慢放熱。氫氣和水汽化產生的水蒸氣使油漆桶內氣壓變大,油漆桶內的空氣、氫氣、水蒸氣在受熱后膨脹,也使油漆桶內氣壓變大,由油漆桶桶壁的小孔排出,推動油漆桶開始快速的旋轉,隨著反應的結束,熱量的散失,油漆桶內排出的氣體越來越少,因此油漆桶旋轉速度越來越慢直至停止。2.將一根久置空氣的鋁條放入盛有足量稀鹽酸錐形瓶中,錐形瓶瓶口塞上單孔橡皮塞,橡皮塞中的導管口套著一只氣球,同時將整個裝置浸沒在一只裝有水的水槽中,并將裝置底部固定在水槽上,如圖甲,用壓強傳感器測得水槽底部受到液體壓強隨反應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請用所學知識解釋AD段壓強變化的原因(已知金屬與酸反應放熱,忽略溫度對水密度的影響)。【解答】解: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空氣中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鹽酸和氧化鋁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所以AB段壓強變化不大;氧化鋁反應完全后,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并反應放熱,氣球膨脹,水槽中液面上升,所以BC段壓強增大;反應停止后,裝置散熱,恢復至室溫,錐形瓶中壓強變小,氣球收縮一部分,水槽中液面下降一部分,所以CD段壓強減小,但仍大于初始壓強。故答案為: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空氣中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鹽酸和氧化鋁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所以AB段壓強變化不大;氧化鋁反應完全后,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并反應放熱,氣球膨脹,水槽中液面上升,所以BC段壓強增大;反應停止后,裝置散熱,恢復至室溫,錐形瓶中壓強變小,氣球收縮一部分,水槽中液面下降一部分,所以CD段壓強減小,但仍大于初始壓強。3.氨氣(NH3)是一種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它溶于水的同時會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堿性的一水合氨(NH3 H2O)溶液。魔術表演中常用氨氣做“噴泉實驗”:在燒瓶內收集滿氨氣,按如圖裝置密閉后,擠壓膠頭滴管中的水,再打開止水夾,即可在燒瓶內看到美麗的“紅色噴泉”,請你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釋上述現象。【解答】解:氨氣(NH3)是一種極易溶于水,使燒瓶內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燒杯內的酚酞溶液噴入燒瓶,且溶于水的同時會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堿性的溶液,堿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因此出現“紅色噴泉”。答案:氨氣(NH3)是一種極易溶于水,使燒瓶內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燒杯內的酚酞溶液噴入燒瓶,且溶于水的同時會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堿性的溶液,堿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因此出現“紅色噴泉”。4.小明在化學晚會上觀看了“瓶吞雞蛋”的魔術(如圖1),看到雞蛋被吞進瓶內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進行了如圖2實驗,注射器中的試劑P是稀鹽酸,結果雞蛋真的吐了出來。請結合化學反應、壓強等科學知識解釋“瓶吞雞蛋”和“瓶吐雞蛋”的原因。【解答】答: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使瓶內的壓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雞蛋進入瓶內。酸能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從而使瓶內壓強增大??梢约尤氲脑噭┦窍←}酸或稀硫酸,碳酸鈉和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瓶內的壓強增大,蛋被吐出。5.在燒杯中盛有一定質量的稀硫酸,木塊表面涂上一薄層凡士林做防吸水處理,木塊放入后靜止時漂浮在稀硫酸的液面上,如圖所示。現逐滴向稀硫酸中緩慢加入氫氧化鋇溶液至過量,整個過程中木塊始終漂浮在液面上(液體不會溢出燒杯)。請分析:加入氫氧化鋇溶液過程中,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如何變化?并用科學原理加以解析。(已知:氫氧化鋇溶液和稀硫酸的密度均大于水的密度;不考慮產生的沉淀對溶液密度的影響)【解答】解:硫酸能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水,隨著氫氧化鋇溶液的加入,溶液中硫酸的量越來越少而水的量越來越多,所以液體的密度不斷減小,而木塊所受浮力不變,由F浮=ρgv,ρ增大,則v減小,ρ減小,則v增大可知,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恰好完全中和時,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最大,若繼續入氫氧化鋇溶液至過量,液體的密度又慢慢變大,則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又慢慢減小。故答案為:加入氫氧化鋇溶液過程中,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先變大后變??;因為液體的密度先變小,后變大,由公式F浮=ρgv,ρ增大,則v減小,ρ減小,則v增大可知,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先變大后變小。6.某同學用鉛筆芯(主要成分是石墨)自制簡易愛迪生燈泡。他將直徑0.5毫米的鉛筆芯兩端接上導線,放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廣口瓶中(如圖),連接電壓為3伏電源,閉合開關,鉛筆芯發光并漸漸變亮,稍后漸漸變暗,斷開電路,發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鉛筆芯明顯變細。多次重復后,鉛筆芯燒斷掉落。請應用所學知識解釋上述實驗中出現的現象。【解答】鉛筆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導電;通電時,電流經過鉛筆芯,由于電流的熱效應,電能轉化為內能,石墨溫度升高碳燃燒發光;在燃燒過程中可以產生二氧化碳和大量的熱量,瓶中的石灰水可以檢驗實驗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也能防止熾熱的鉛筆芯掉落使瓶底破裂;鉛筆芯越來越細電阻變大,總電壓不變,實際功率減小,亮度變暗。故答案是:鉛筆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導電;通電時,電流經過鉛筆芯,由于電流的熱效應,電能轉化為內能,石墨溫度升高碳燃燒發光;在燃燒過程中可以產生二氧化碳和大量的熱量,瓶中的石灰水可以檢驗實驗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也能防止熾熱的鉛筆芯掉落使瓶底破裂;鉛筆芯越來越細電阻變大,總電壓不變,實際功率減小,亮度變暗。7.某拓展性學習小組在學??茖W實驗創新比賽中,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裝置如圖。實驗設計:三頸燒瓶中充滿二氧化碳氣體A頸、B頸分別連接充滿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的注射器,C有兩端開口的玻璃導管(伸入瓶內的一端連有小氣球),裝置氣密性良好。實驗操作:先通過A頸往瓶內注入氫氧化鈉溶液,觀察到小氣球的形狀發生了變化;過一段時間后再通過B頸往瓶中注入鹽酸,發現小氣球的形狀又發生了改變。請描述小氣球形狀的變化情況,并對此作出合理的解釋。【解答】解:先通過A頸往瓶內注入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導致瓶內的壓強減小,氣球脹大,過一段時間后再通過B頸往瓶中注入鹽酸,則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瓶內壓強增大,氣球變癟。故答案為:開始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導致瓶內壓強變小,氣球變大,后來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導致瓶內的壓強增大,氣球變癟。8.如圖所示,玻璃瓶中都裝滿冷開水,并加入碳酸氫鈉(一種二氧化碳釋放劑)。將裝置置于光照條件下,一段時間后,判斷甲、乙兩瓶中哪枚鐵釘先出現銹跡,并說明理由。【解答】解:玻璃瓶中都裝滿冷開水,并加入碳酸氫鈉(一種CO2釋放劑),甲裝置中的金魚藻與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甲的鐵釘更易與氧氣、水分同時接觸,比乙中的鐵釘更容易生銹。故填:植物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鐵在有氧氣和水的環境中易生銹,甲、乙兩瓶中都有水,甲瓶中的金魚藻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所以甲瓶中的鐵釘先生銹。9.“自熱火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便利。小龍同學就某種自熱火鍋的“自熱”原理產生了興趣,查閱到的相關資料如下。①自熱火鍋食用方法:下層底盒中倒入適量冷水,打開加熱包塑料膜,將加熱包放入涼水中,放上上層食材盒,倒入一定食用冷水,蓋上蓋子,15分鐘后,即可開蓋食用。(圖乙為自熱火鍋結構示意圖)②加熱包內含有鐵粉、鋁粉、焦炭粉、生石灰等物質,其中的金屬粉末與碳粉在熱水中發生化學反應,可短時間放出大量的熱,后續緩慢放熱。③自熱火鍋工作時,下層加熱盒中空氣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下圖丙所示。為解釋自熱火鍋的工作原理,請結合上述材料,對oa、ab、bc各段的溫度變化做出解釋: 。【解答】解:由圖可知,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①oa段:冷水進入加熱包,與CaO反應,放出熱量,在20s內使下層底盒中的水溫度升高到60℃;②ab段:水溫升高后,加熱包內的鐵粉、鋁粉與碳粉發生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熱,短時間內使水沸騰,蒸汽溫度高達200℃,高溫蒸汽對上層食盒持續加熱,使上層食盒中的水沸騰,15分鐘后,即可煮熟食物;③bc段:食物煮熟后,化學反應持續緩慢放熱,蒸汽從盒蓋小孔出去,散失熱大于產生熱,盒內溫度逐漸下降。10.雞蛋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也是極易變質的食品。夏季常溫下為保鮮期為3天左右,冬季室內常溫下保鮮期為15天左右。但將新鮮雞蛋浸泡在飽和石灰水中,一般可保鮮5﹣7個月。材料一:雞蛋變質主要原因是在細菌等微生物作用下,雞蛋的營養成分會被分解。材料二:雞蛋能進行呼吸作用;雞蛋殼上約有7000多個肉眼看不見的小孔,它是氣體進出雞蛋的通道,也是細菌等微生物進入雞蛋的通道。材料三:微生物繁殖需要適宜的pH,大多數微生物能在pH為5﹣9之間的環境中大量繁殖,酸性過強或堿性過強都會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結合上面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請對雞蛋浸泡在飽和石灰水中可延長保鮮時間作出解釋。【解答】解:雞蛋進行呼吸作用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覆蓋在雞蛋殼表面,抑制雞蛋呼吸,從而延長保鮮時間,另外飽和石灰水顯堿性,可以抑制細菌繁殖,也可以增加保鮮時間;故答案為:雞蛋呼吸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覆蓋在雞蛋殼表面,抑制雞蛋呼吸,同時堿性保存條件,抑制細菌繁殖,從而延長保鮮時間。11.在如圖細玻璃管兩端固定鐵圈和銀圈,將細線系在玻璃管中點懸掛起來,使之恰好水平平衡,然后小心地把裝置浸入盛有適量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不考慮金屬圈體積、溶液密度的變化),片刻后可觀察到什么現象,并解釋原因。【解答】解:鐵的金屬的活動性強于銅,鐵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銀的活動性比銀弱,不與硫酸銅反應,右邊質量不變;每56份質量的鐵和硫酸銅反應會生成64份質量的銅,左邊質量變大,故可觀察到的現象是:鐵圈有紅色固體析出并向左傾斜。故答案為:鐵圈有紅色固體析出并向左傾斜,鐵的金屬的活動性強于銅,鐵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銀的活動性比銀弱,不與硫酸銅反應,右邊質量不變;每56份質量的鐵和硫酸銅反應會生成64份質量的銅,左邊質量變大。12.如圖所示,R是滑動變阻器,它的金屬滑片垂直固定在等臂金屬杠桿的中央且可以隨杠桿左右轉動。點O為杠桿的支點,杠桿兩端分別懸掛等質量、等體積的鐵球,此時杠桿平衡,再將鐵球同時分別浸沒到密度相等的稀硫酸和硫酸銅溶液中。反應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杠桿右端的鐵球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左端的鐵球表面有氣泡生成,且燈泡變亮的現象,請你用所學知識解釋產生該現象的原因 。【解答】解:鐵球在左端的稀硫酸會逐漸溶解,生成氫氣,稀硫酸的密度會因鐵的溶解增大,即左端鐵球將上升,而鐵球的在硫酸銅溶液中會在鐵球溶解的同時,生成質量更大的金屬銅,紅色的銅附在鐵球的表面,使鐵球質量增大,溶液密度減小,右端鐵球會下沉,金屬滑片向右偏轉,電阻減小,電流增大,燈泡變亮。故答案為:鐵球在左端的稀硫酸會逐漸溶解,生成氫氣,稀硫酸的密度會因鐵的溶解增大,即左端鐵球將上升,而鐵球的在硫酸銅溶液中會在鐵球溶解的同時,生成質量更大的金屬銅,紅色的銅附在鐵球的表面,使鐵球質量增大,溶液密度減小,右端鐵球會下沉,金屬滑片向右偏轉,電阻減小,電流增大,燈泡變亮。13.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的新材料,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同時是在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條件下,電阻最小的材料。浙大科研團隊研制出的新型鋁—石墨烯電池,由金屬鋁箔負極,石墨烯正極及ACl4+電解液組成,這種電池可以在零下40攝氏度到120攝氏度的環境中工作,在零下30攝氏度的環境中,這種新型電池能實現1000次充放電性能不減,而在100攝氏度的環境中,它能實現4.5萬次,這種新型電池是柔性的,將它折彎一萬次后,容量完全保持,根據以上材料分析:(1)石墨烯屬于 材料(選填非金屬,金屬,有機合成)。(2)從充放電性能的角度考慮,鋁石墨烯電池更適合在 (選填高溫或低溫)。(3)有人建議用石墨烯制作電飯煲的發熱體,你認為是否合適,理由是。【解答】解:(1)石墨烯是由非金屬元素的,所以石墨烯屬于非金屬材料;(2)鋁石墨烯電池在100攝氏度的環境中,它能實現4.5萬次充放電性能不減,所以適宜在高溫時使用;(3)在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條件下,該材料是電阻最小的材料,所以不能用石墨烯制作電飯煲的發熱體。故答案為:(1)非金屬;(2)高溫;(3)不合適,在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條件下,該材料是電阻最小的材料。14.1823年德貝萊納在實驗室做實驗的時候發現氫氣遇到鉑棉會起火,便根據此原理研制出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上第一個打火機,如圖甲所示。德貝萊納打火機的結構示意圖如圖乙所示。使用時,將頂蓋上的開關打開,從內筒中沖出的氫氣被點燃。開關關閉,噴嘴被堵住、火焰熄滅,隨后氫氣停止產生。如果重新打開蓋子又能制造氫氣,噴出的氫氣遇鉑燃燒。由于這種打火機大部分是由玻璃制成且參加反應的物質涉及硫酸、鋅片等,最后該打火機沒有能夠普及。(1)鋅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氫氣和氧氣遇鉑在常溫下就會發生化學變化,過程如圖丙所示。在該反應中金屬鉑的作用是 。(2)請你運用所學過的科學知識介紹德貝萊納打火機的使用原理。【解答】解:(1)氫氣與氧氣遇鉑在常溫下就能發生反應生成水,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因此鉑為催化劑,在該反應中金屬鉑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故答案為:催化作用;(2)打火機的使用原理:使用時,將頂蓋上的開關打開,由于內筒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氫氣逸出,氫氣在空氣中遇到鉑發生燃燒。鋅和稀硫酸反應不斷產生氫氣;開關關后,與稀硫酸仍繼續反應產生氫氣,使內筒氣壓變大,內筒液面下降,使鋅與硫酸分離,停止產生氫氣。沒有氫氣噴出,火焰熄滅;故答案為:使用時,將頂蓋上的開關打開,由于內筒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氫氣逸出,氫氣在空氣中遇到鉑發生燃燒。鋅和稀硫酸反應不斷產生氫氣;開關關后,與稀硫酸仍繼續反應產生氫氣,使內筒氣壓變大,內筒液面下降,使鋅與硫酸分離,停止產生氫氣。沒有氫氣噴出,火焰熄滅。15.圖1是工廠或者居民區用來取暖的煙囪,它通常建造得相當高,有些煙囪高度達到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為什么煙囪要造的這么高,小明動手做了實驗并查閱了一些資料,信息如下:資料1:科學家用特殊儀器測得圖1中煙囪下部氣壓大于頂部氣壓。資料2:小明利用如圖2和圖3的實驗模擬煙囪的功能:點燃桌上的小蠟燭,火焰如圖2中所示;再用兩頭空的兩個透明玻璃半圓筒罩在蠟燭上,兩個半圓筒稍稍錯位,留出縫隙,蠟燭火苗就竄得很高,如圖3中所示。資料3:我國供暖主要采用煤燃燒,煤的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塵等污染物,會影響大氣。資料4:一定范圍內,高度越高,空氣流動越快。根據上述資料結合所學的科學知識,請你解釋煙囪為什么要造得這么高?【解答】解:由資料可知,我國供暖主要采用煤燃燒,煤的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塵等污染物,會影響大氣;煙囪下部氣壓大于頂部氣壓,且一定范圍內,高度越高,空氣流動越快。煙囪越高,煙囪上部的空氣流速越大,壓強越小,與煙囪底部的壓強差越大,煙氣越容易排到高空,被風吹到遠處,減少對人的危害。專題20 說理題(化學類)一、解答說理題的步驟1.審題。審題就是要仔細閱讀題目了解題中說了些什么,弄清楚題目所給出的己知條件(包括挖掘隱含條件)和要求解答的結論。2.尋據。尋找依據就是在認真審題基礎上,尋找出符合解題所需要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 定理等3.推理。推理就是運用物理知識(物理概念、定律、公式、定理)去揭示條件和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系過程。4.作答。說理作答是用規范的物理語言(用文字或符號圖像)把分析的推理過程科學地、完整地。有條理地表達出來。二、化學說理題的分類與方法1.因果式說理題。題意告訴結論、明確結果,只要求說明原因,稱作因果式說理題。往往用“…這是因為……”或”…·試說明原因”等字眼。2.疑問式說理題。需要先下結論作出正確的判斷,然后再說明理由,稱作疑問式說理題。敘述一般使用“先總后分”表達法,即先闡述中心句或提出結論,再說明細節或原因。3.實驗型說理題。實驗型說理題一般又可分為現象描述型和實驗操作型等幾種。前者一般要求回答"有什么現象或變化”,解答時主要應用聯想分析方法,側重于對五官所能感覺到的現象進行描述,一般不必闡述結論的來由。后者主要考查綜合化學實驗知識,要求回答“怎樣做”。解答時要以實驗原理為突破口,選擇正確的操作,依據實驗現象,得出合理結論,一般宜按“操作一現象一結論”程序回答。4.問答式說理題。針對提出的問題,需要直接通過說理作答,稱作問答式說理題。常見有“為什么……”“怎么樣 ……”等字眼。5.數形變能通型說理題。該類說理題一般是用定性、定量方法對所給問題進行分析、綜合,然后得出結論,要求考生將化學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通過正確的邏輯思維推理,對滿足的一般條件從數形表達轉譯為科學的概括,并以準確、簡練的語言表達出來。其一般形式是“…… 滿足的條件是”等句式。旨在綜合考查考生對化學問題的理解程度,以及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三、化學說理題答題要點1.觀點要明確,說理要清楚。解答時要用肯定或否定的語言表明自己的觀點,如用“正確”、“錯誤”、“對”、“一定”、“不一定”等字眼,以表明自己對該問題的認識和看法。絕對不能出現“可能”、“也 許”、"或者”等含糊其辭、模棱兩可的判斷,具體闡述時應該把原因敘述清楚。2.依據要充分,中心要突出。說理過程中,往往要運用一些概念、規律、化學反應的事實,出現的化學現象等學科方面的知識,以及所設置的問題情境中該解釋的一些現象,這些都要作為有關說理的依據,并且以這些論據與題目所問進行“短兵相接",既不要空口說白話,也不要隔靴抓癢,不著邊際,要圍繞中心進行說理。3.譴詞造句得體,學科術語表達規范,說理過程也是文字表述的過程,通過譴詞造句反映考生的邏輯思維。對“因為……所以……”,“如果……就……”,“由于……因此……”等說理中慣用的句式要熟練掌握.對于化學學科的一些專用術語表述要規范,用確切的語言表述具體條件。如將“通入氣體"表述為“加入氣體”、“邊滴邊振蕩表述為邊滴邊搖動”:等勻不妥當,應該摒棄這些不規范的形式表述,語言要簡練。1.在某次科學實驗創新比賽中,小邵同學利用生活廢品做了一個實驗來模擬蒸汽機的工作原理。高11.5cm先在油漆桶(如圖甲)筒壁上沿同一傾斜方向均勻地戳了三個小孔,然后將90克發熱包(如圖乙)置于桶內,倒入200mL的冷水后迅速蓋緊蓋子,用繩子提起油桶,大約20s后,觀察到靜止的油漆桶小孔向外界冒出大量“白汽”(模型如圖丙),油漆桶開始快速的旋轉,再過10s,油漆桶旋轉速度越來越慢直至停止。請用所學知識解釋以上現象?!景l熱包主要成分:氧化鈣、鋁粉、碳酸鈉】【鋁粉作用:在堿性熱水中產生氫氣,緩慢放熱。】2.將一根久置空氣的鋁條放入盛有足量稀鹽酸錐形瓶中,錐形瓶瓶口塞上單孔橡皮塞,橡皮塞中的導管口套著一只氣球,同時將整個裝置浸沒在一只裝有水的水槽中,并將裝置底部固定在水槽上,如圖甲,用壓強傳感器測得水槽底部受到液體壓強隨反應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請用所學知識解釋AD段壓強變化的原因(已知金屬與酸反應放熱,忽略溫度對水密度的影響)。3.氨氣(NH3)是一種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它溶于水的同時會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堿性的一水合氨(NH3 H2O)溶液。魔術表演中常用氨氣做“噴泉實驗”:在燒瓶內收集滿氨氣,按如圖裝置密閉后,擠壓膠頭滴管中的水,再打開止水夾,即可在燒瓶內看到美麗的“紅色噴泉”,請你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釋上述現象。4.小明在化學晚會上觀看了“瓶吞雞蛋”的魔術(如圖1),看到雞蛋被吞進瓶內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進行了如圖2實驗,注射器中的試劑P是稀鹽酸,結果雞蛋真的吐了出來。請結合化學反應、壓強等科學知識解釋“瓶吞雞蛋”和“瓶吐雞蛋”的原因。5.在燒杯中盛有一定質量的稀硫酸,木塊表面涂上一薄層凡士林做防吸水處理,木塊放入后靜止時漂浮在稀硫酸的液面上,如圖所示?,F逐滴向稀硫酸中緩慢加入氫氧化鋇溶液至過量,整個過程中木塊始終漂浮在液面上(液體不會溢出燒杯)。請分析:加入氫氧化鋇溶液過程中,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如何變化?并用科學原理加以解析。(已知:氫氧化鋇溶液和稀硫酸的密度均大于水的密度;不考慮產生的沉淀對溶液密度的影響)6.某同學用鉛筆芯(主要成分是石墨)自制簡易愛迪生燈泡。他將直徑0.5毫米的鉛筆芯兩端接上導線,放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廣口瓶中(如圖),連接電壓為3伏電源,閉合開關,鉛筆芯發光并漸漸變亮,稍后漸漸變暗,斷開電路,發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鉛筆芯明顯變細。多次重復后,鉛筆芯燒斷掉落。請應用所學知識解釋上述實驗中出現的現象。7.某拓展性學習小組在學??茖W實驗創新比賽中,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裝置如圖。實驗設計:三頸燒瓶中充滿二氧化碳氣體A頸、B頸分別連接充滿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的注射器,C有兩端開口的玻璃導管(伸入瓶內的一端連有小氣球),裝置氣密性良好。實驗操作:先通過A頸往瓶內注入氫氧化鈉溶液,觀察到小氣球的形狀發生了變化;過一段時間后再通過B頸往瓶中注入鹽酸,發現小氣球的形狀又發生了改變。請描述小氣球形狀的變化情況,并對此作出合理的解釋。8.如圖所示,玻璃瓶中都裝滿冷開水,并加入碳酸氫鈉(一種二氧化碳釋放劑)。將裝置置于光照條件下,一段時間后,判斷甲、乙兩瓶中哪枚鐵釘先出現銹跡,并說明理由。9.“自熱火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便利。小龍同學就某種自熱火鍋的“自熱”原理產生了興趣,查閱到的相關資料如下。①自熱火鍋食用方法:下層底盒中倒入適量冷水,打開加熱包塑料膜,將加熱包放入涼水中,放上上層食材盒,倒入一定食用冷水,蓋上蓋子,15分鐘后,即可開蓋食用。(圖乙為自熱火鍋結構示意圖)②加熱包內含有鐵粉、鋁粉、焦炭粉、生石灰等物質,其中的金屬粉末與碳粉在熱水中發生化學反應,可短時間放出大量的熱,后續緩慢放熱。③自熱火鍋工作時,下層加熱盒中空氣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下圖丙所示。為解釋自熱火鍋的工作原理,請結合上述材料,對oa、ab、bc各段的溫度變化做出解釋: 。10.雞蛋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也是極易變質的食品。夏季常溫下為保鮮期為3天左右,冬季室內常溫下保鮮期為15天左右。但將新鮮雞蛋浸泡在飽和石灰水中,一般可保鮮5﹣7個月。材料一:雞蛋變質主要原因是在細菌等微生物作用下,雞蛋的營養成分會被分解。材料二:雞蛋能進行呼吸作用;雞蛋殼上約有7000多個肉眼看不見的小孔,它是氣體進出雞蛋的通道,也是細菌等微生物進入雞蛋的通道。材料三:微生物繁殖需要適宜的pH,大多數微生物能在pH為5﹣9之間的環境中大量繁殖,酸性過強或堿性過強都會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結合上面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請對雞蛋浸泡在飽和石灰水中可延長保鮮時間作出解釋。11.在如圖細玻璃管兩端固定鐵圈和銀圈,將細線系在玻璃管中點懸掛起來,使之恰好水平平衡,然后小心地把裝置浸入盛有適量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不考慮金屬圈體積、溶液密度的變化),片刻后可觀察到什么現象,并解釋原因。12.如圖所示,R是滑動變阻器,它的金屬滑片垂直固定在等臂金屬杠桿的中央且可以隨杠桿左右轉動。點O為杠桿的支點,杠桿兩端分別懸掛等質量、等體積的鐵球,此時杠桿平衡,再將鐵球同時分別浸沒到密度相等的稀硫酸和硫酸銅溶液中。反應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杠桿右端的鐵球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左端的鐵球表面有氣泡生成,且燈泡變亮的現象,請你用所學知識解釋產生該現象的原因 。13.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的新材料,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同時是在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條件下,電阻最小的材料。浙大科研團隊研制出的新型鋁—石墨烯電池,由金屬鋁箔負極,石墨烯正極及ACl4+電解液組成,這種電池可以在零下40攝氏度到120攝氏度的環境中工作,在零下30攝氏度的環境中,這種新型電池能實現1000次充放電性能不減,而在100攝氏度的環境中,它能實現4.5萬次,這種新型電池是柔性的,將它折彎一萬次后,容量完全保持,根據以上材料分析:(1)石墨烯屬于 材料(選填非金屬,金屬,有機合成)。(2)從充放電性能的角度考慮,鋁石墨烯電池更適合在 (選填高溫或低溫)。(3)有人建議用石墨烯制作電飯煲的發熱體,你認為是否合適,理由是。14.1823年德貝萊納在實驗室做實驗的時候發現氫氣遇到鉑棉會起火,便根據此原理研制出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上第一個打火機,如圖甲所示。德貝萊納打火機的結構示意圖如圖乙所示。使用時,將頂蓋上的開關打開,從內筒中沖出的氫氣被點燃。開關關閉,噴嘴被堵住、火焰熄滅,隨后氫氣停止產生。如果重新打開蓋子又能制造氫氣,噴出的氫氣遇鉑燃燒。由于這種打火機大部分是由玻璃制成且參加反應的物質涉及硫酸、鋅片等,最后該打火機沒有能夠普及。(1)鋅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氫氣和氧氣遇鉑在常溫下就會發生化學變化,過程如圖丙所示。在該反應中金屬鉑的作用是 。(2)請你運用所學過的科學知識介紹德貝萊納打火機的使用原理。15.圖1是工廠或者居民區用來取暖的煙囪,它通常建造得相當高,有些煙囪高度達到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為什么煙囪要造的這么高,小明動手做了實驗并查閱了一些資料,信息如下:資料1:科學家用特殊儀器測得圖1中煙囪下部氣壓大于頂部氣壓。資料2:小明利用如圖2和圖3的實驗模擬煙囪的功能:點燃桌上的小蠟燭,火焰如圖2中所示;再用兩頭空的兩個透明玻璃半圓筒罩在蠟燭上,兩個半圓筒稍稍錯位,留出縫隙,蠟燭火苗就竄得很高,如圖3中所示。資料3:我國供暖主要采用煤燃燒,煤的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塵等污染物,會影響大氣。資料4:一定范圍內,高度越高,空氣流動越快。根據上述資料結合所學的科學知識,請你解釋煙囪為什么要造得這么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20 說理題(化學類)(學生卷).docx 專題20 說理題(化學類)(教師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