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領航金卷】2025年浙教版科學八下 第3章 空氣與生命 單元過關測試卷(含答案+答題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領航金卷】2025年浙教版科學八下 第3章 空氣與生命 單元過關測試卷(含答案+答題卷)

資源簡介

2025年浙教版科學八下第3章單元過關測試卷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
答題

20.(1)
25.(1)

名:
(2)
(2)
準考證號:
貼條形碼區(qū)
(3)
(3)
注意事項
21.(1)
(4)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
考生禁填:
缺考標記

清楚,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
在規(guī)定位置貼好條形碼。
違紀標記

(2)
(1)
2.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填空題和解答題
以上標記由監(jiān)考人員用2B鉛
必須用0.5mm黑色簽字筆答題,不得用鉛筆
筆填涂
(3)
(2)
或圓珠筆答題:字體工整、筆跡清晰。
3,請按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
選擇題填涂樣例
(3)
出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
正確填涂

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
錯誤填涂IX1【V1I/1
22.
(1)
(4)
第I卷(請用2B鉛筆填涂)
(2)
27.
(1)
I[A][B][C][D]6[A][B][C][D]
11[A][B][C][D]
(3)
(2)
2[A][B][C][D]
7[A][B][C][D]
12[A][B][C][D]
3[A][B][C][D]8[A][B][C1[D]13[A][B][C][D]
(3)
4[A][B][C][D]9[A][B][C][D]
14[A][B][C][D]
(4)
5[A][B][C][D]I0[A][B][C][D]I5[A][B][C][D]
三、實驗與探究題
第Ⅱ卷(請在各試題的答題區(qū)內作答)
23.(1)

二、
填空題
(2)
16.(1)
(2)
(3)
(3)
17.(1)
(2)
24.(1)
18.(1)
(2)
(3)
(2)
19.(1)
(2)
(3)
(3)
(4)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
ZJ科學·八下·答題卡·1
21世紀教有周cb制作
盜版必究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
四、綜合題
31.
(1)
28.(1)
(2)
(2)①

29.(1)
(2)
(3)
(4)
32.
(1)
30.
(1)
(2)
域禁
3
3)

(3)

(4)
止作答
(4)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

ZJ科學·八下·答題卡·2
21世紀教有周cb制作
盜版必究/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保密★啟用前
【領航金卷】2025年浙教版科學八下第3章單元過關測試卷
參 考 答 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3分,共45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D B D C B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D C B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40分)
16.(1)物理 (2)B (3)氧氣濃度高,火柴燃燒更劇烈,放出更多的熱量
17.(1)接觸面積
(2)①②/②①
18.(1)A (2)B (3)①②③
19.(1)四氧化二氮/N2O4 (2)
(3)
20.(1)浸沒漏斗下端 (2)③ (3)不燃燒、不支持燃燒
21.(1)防止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干擾 (2)不正確/錯誤
(3)呼吸作用消耗氧氣,而產生的二氧化碳又被氫氧化鈉溶液變吸收
22.(1)降低溫度可以減弱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
(2)m2
(3)增強大棚的透明度,增加光照,促進光合作用
三、實驗與探究題(每空2分,共40分)
23.(1)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氣的作用
(2)溫度
(3)紅磷燃燒放出熱量,使裝置內溫度升高,壓強增大 打開止水夾
24.(1)沒有與氧氣接觸
(2)更環(huán)保(合理即可)
(3)氧氣
(4)滴水過多降低了溫度,使溫度達不到脫脂棉的著火點
25.(1)作為空白對照實驗,判斷加入的物質是否對KClO3分解催化作用
(2)收集50mLO2所需時間
(3)實驗 1 中KClO3分解產生的KCl有催化作用,加快了KClO3的分解
(4)AD
26.(1)水蒸氣
(2)氫氣
(3)8/29m1+m2=m3
(4)C
27.(1)氧氣體積分數變化快慢
(2)避免自然光對實驗的干擾
(3)藍光=紅光>綠光
(4)當二氧化碳濃度高于二氧化碳飽和點濃度時,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加快
四、綜合題(第28題4分,第29題7分、第30題8分,第31題6分,第32題10分,共35分)
28.(1)不支持(2分)
(2)二(2分)
29.(1)0(1分)
(2)C、H、O(2分)
(3)C2H6O (2分)
(4)C2H6O+3O22CO2+3H2O(2分)
30.(1)2H2O22H2O+O2↑(2分)
(2)氣體的擴散(2分)
(3)B (2分)
(4)反應物濃度相同時,溫度越高,過碳酸鈉分解制氧氣的反應速率越大,夏季水位高,反應物的濃度低,通過控制反應物的濃度來控制反應速率。(2分)
31.(1)發(fā)泡劑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氧氣(或空氣)滅火(2分)
(2)①單位時間內滅火器噴出泡沫的體積(2分)
②噴射面積(2分)
32.(1)CH4(1分)
(2)化學(2分)
(3)①3.0(2分)
②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8g-1g=7g(1分),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1分)
x=3.08g(1分)
(4)支持,因為在總體上,二氧化碳濃度越高,溫度越高或總體上,溫度隨二氧化碳的濃度升高而升高。(2分)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保密★啟用前
【領航金卷】2025年浙教版科學八下第3章單元過關測試卷
試 題 卷
學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 考號:____________
注意事項:
1.本試卷由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組成,兩大題。滿分160分,考試用時120分鐘。
2.考試范圍:第三章全部內容。
3.答第Ⅰ卷(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4.答第Ⅱ卷(非選擇題)時,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筆跡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題卷”上無效。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
1.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huán)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下列行為與該主題相符的是(  )
A.及時焚燒垃圾,減少“白色污染” B.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提高糧食產量
C.積極植樹造林,促進達成“碳中和” D.加高煙囪排放廢氣,防止“酸雨”
2.國際頂尖雜志《科學》刊登消息:我國中科院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實現了光能到化學能的轉換,這相當于綠色植物(  )
A.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B.分解有機物,儲存能量
C.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 D.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
3.成語“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著滅火的原理,下列滅火方法也依據這個原理的是(  )
A.砍掉樹木形成隔離帶 B.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C.用鍋蓋蓋滅著火的油鍋 D.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
4.【情景題】《流浪地球2》的熱播讓人們了解到“人造空氣”能幫助人類實現太空漫步的夢想,它含有70%(體積分數)的氮氣,20%以上(體積分數)的氧氣,還有CO2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人造空氣”中,燃著的蠟燭不會迅速熄滅
B.“人造空氣”比空氣中的氮氣含量低
C.“人造空氣”中氧氣的化學性質較活潑
D.在太空中呼吸時,呼出氣體中含量最高的是CO2
5.關于生活中的質量守恒定律觀點正確的是(  )
A.水結冰體積變大,質量不變,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B.5g蔗糖溶于95g水中,總質量為100g,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C.二氧化碳氣體變成“干冰”后質量保持不變,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D.鎂條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物的質量比鎂條的質量大,該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6.已知某兩種物質在光照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說明: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元素的原子)。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圖示中的反應物都是單質 B.圖示中共有4種物質
C.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D.該圖示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7.下列有關物質燃燒時觀察到的現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熱,產生大量白霧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
C.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8.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與胸廓和肺密切相關,如圖甲所示為人在平靜呼吸時胸廓和肺的變化示意圖,如圖乙所示為肺內氣壓與外界氣壓差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②表示氣體吸入 B.①過程膈頂下降,肺內氣壓增大
C.①過程對應乙圖曲線上的abc段 D.②過程對應乙圖曲線上的abc段
9.如圖所示為某科學社團的同學驗證動物呼吸作用的裝置,A、B裝置中放入等質量的堿石灰。為了使紅色水滴移動更加明顯,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多設置幾組實驗組 B.換用更細的玻璃管
C.增加堿石灰的質量 D.放昆蟲的試管更大
10.下列關于“碳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變化觀:每個人都在參與碳、氧循環(huán),碳循環(huán)中的“碳”是指碳元素
B.微粒觀:化石燃料的燃燒會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總數減少
C.平衡觀:碳、氧循環(huán)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
D.守恒觀:碳、氧循環(huán)過程中各元素質量守恒
11.將燃著的鎂帶伸入盛有二氧化碳集氣瓶中,鎂帶繼續(xù)劇烈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Mg+CO22MgO+C,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該反應中Mg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fā)生改變
C.鎂著火時可以用二氧化碳滅火
D.該反應說明了燃燒不一定都需要有氧氣
12.小科用研缽將約20克氫氧化鋇[Ba(OH)2]晶體磨成粉末,倒入一小燒杯。在玻璃片上灑上少量水,并將小燒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燒杯中加入約10克氯化銨[NH4Cl]晶體,并用玻璃棒迅速攪拌,燒杯中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靜止片刻,提起小燒杯,觀察到如圖所示現象。下列對現象的觀察分析中正確的是(  )
A.用手觸摸燒杯外壁,能感覺到發(fā)熱
B.化學反應中,不同形式的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C.把氫氧化鋇晶體磨成粉末可以增加最終產生氣體的質量
D.該反應和燃燒一樣,反應物總的化學能高于生成物總的化學能
13.如圖是某同學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的部分步驟。下列有關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  )
A.步驟甲是為了消耗葉內原有淀粉
B.步驟乙是為了形成對照
C.步驟丙中小燒杯內是酒精,可以溶解葉綠素
D.步驟丁的現象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和水
14.如圖是人體氣體交換示意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濃度高于氧氣濃度
B.圖甲為人體的組織細胞,圖乙為肺泡
C.圖乙中③處二氧化碳濃度小于④處
D.圖甲中②處氧氣濃度小于①處
15.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混合物的質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正確的分析是(  )
A.反應到t1時生成了(a﹣b)g氧氣
B.P點處固體成分是KCl、KClO3和MnO2
C.在反應過程中,KCl的質量分數不斷減少
D.在0~t2時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不斷增大
第Ⅱ卷(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40分)
16.【改編】如圖是小科同學對氧氣制取方法的梳理,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方法D制取氧氣屬于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2)從綠色環(huán)保的角度考慮,請寫出實驗室制取氧氣時最佳方法的是 (填字母)。
(3)小科發(fā)現火柴在空氣中并不能將鐵絲點燃,但在制取的氧氣中卻可以引燃鐵絲,你認為原因是 。
17.如圖是粉塵爆炸模擬裝置,連接好裝置,在敞口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面粉,蓋上塑料蓋,再快速鼓入大量空氣。
(1)“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氣”可以使面粉即刻充斥整個金屬筒,從而增大面粉與空氣的 。
(2)下列情況下,不會發(fā)生爆炸的是 (填序號)。
①金屬筒不加蓋
②蠟燭沒有點燃
③小塑料瓶中改裝干燥煤粉
18.【改編】如圖1是化學中“有名”的裝置(萬能瓶),有如下用途:
圖1 圖2
(1)圖1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從 (選填“a”或“b”)端進氧氣。
(2)圖1也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氣,在集氣瓶中裝滿水,從 (選填“a”或“b”)端進氧氣。
(3)將制取好的氧氣通入含有少量水的裝置中(如圖2),利用此裝置來模擬醫(yī)院中給病人輸氧的“潮化瓶”,這樣做的目的是將干燥的氧氣濕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①通過觀測產生氣泡速度可以知道氧氣輸出的速率
②b導管是連接病人吸入氧氣的皮管
③a導管連接供給氧氣的鋼瓶
19.【情景題,改編】2024年4月25日,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其助推器使用如圖①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②四氧化二氮(N2O4)作為助燃劑,兩者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圖:
(1)從宏觀角度看:助燃劑N2O4和N2H4相比, 和氧氣的化學性質相似。
(2)從微觀角度看:從偏二甲肼燃料燃燒時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④的模型為 。
(3)從符號表征看: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0.如圖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①③為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②為干燥的紫色石蕊試紙。
(1)為防止氣體從漏斗口溢出,裝置A中加入稀鹽酸至 。
(2)裝置B中能先變紅的是試紙 。(填序號)
(3)裝置C中觀察到蠟燭自下而上熄滅,說明CO2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
21.【改編】如圖是小柯探究種子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
(1)對乙試管中使用已煮熟的蠶豆種子的目的是 。
(2)小柯認為用天平分別稱出甲、乙整個裝置的質量,若前后質量有變化即可證明種子進行了呼吸作用。你認為他的想法正確嗎? 。
(3)甲裝置內因 導致氣壓減小,紅色水滴會向右移動。
22.【改編】溫室大棚的建立,讓我們每年都能早早地吃上新鮮的草莓,圖1為草莓大棚,圖2是草莓植物種植密度與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強度的關系圖。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圖1 圖2
(1)溫室大棚的建立,主要是為草莓的正常生長提供適宜的溫度,夜晚適當降低溫度能提高草莓的產量,原因是 。
(2)在大棚中保證水、肥、溫度適宜等條件下,當圖2中種植草莓密度為 (填字母)時,草莓植株體內的有機物積累最多。
(3)溫室大棚的可控性強,為了提高草莓的產量,還可以采取 等措施(答出一條)。
三、實驗與探究題(每空2分,共40分)
23.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老師利用傳感器技術測定了實驗裝置內的壓強、溫度和氧氣濃度,三條曲線變化趨勢如圖所示。
(1)集氣瓶中水除了吸熱降溫以外,還有 作用。
(2)X曲線表示壓強變化趨勢,Y曲線表示 的變化趨勢。
(3)結合Y、Z兩條曲線,解釋AB段壓強變化的原因 ,造成CD段變化的操作是 。
24.燃燒是我們熟悉的現象。某實驗小組用如圖實驗方法來探究燃燒的條件:
(1)如圖一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水中白磷不能燃燒是因為 。
(2)改進后的裝置(如圖二)與圖一相比,其優(yōu)點是 。
(3)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圖三所示),結果觀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觀,則大試管所裝氣體可能是 。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滅火,其實水有時也可以“生火”。比如用脫脂棉包裹好過氧化鈉(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觀,因為過氧化鈉遇到水生成O2,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為滴水過多卻沒有成功,他沒有成功的原因是 。
25.【改編】學習KClO3的分解反應后,小馬對該反應的催化劑產生了疑問:除了MnO2,其他物質能做這個反應的催化劑嗎?他將幾種不同的物質分別放入KClO3中,在相同的加熱條件下,用如圖1裝置完成實驗,并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編號 KClO3質量/g 加入物質 加入物質質量/g 收集50mL O2所需時間/s
實驗1 5 — — 171
實驗2 5 Fe2O3 0.5 58
實驗3 5 MnO2 0.5 49
實驗4 5 KCl 0.5 154
請據此分析:
圖1 圖2
(1)設置實驗1的目的是 。
(2)實驗中,小馬是通過測量 來比較3種物質的催化效果。
(3)用實驗1繼續(xù)收集50毫升氧氣,所需時間明顯少于171秒,這是因為 。
(4)如圖2表示一定質量的KClO3和MnO2固體混合物受熱過程中,某變量y隨時間的變化趨勢,縱坐標表示的是__________。(多選)
A.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B.固體中鉀元素的質量
C.固體中MnO2的質量 D.剩余固體的質量
26.【情景題,改編】1783年,拉瓦錫利用如圖裝置探究水的組成:往A杯中滴加少量的水,水通過灼熱的鐵管時發(fā)生汽化,水蒸氣與灼熱的鐵反應,生成了一種黑色固體(Fe3O4)和“可燃空氣”,將氣體通過放在冷水中的銅管,在B裝置中收集到純凈的可燃空氣。最終,拉瓦錫證明了水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
(1)將氣體通過放在冷水中的銅管,目的是除去 。
(2)將B裝置收集到的可燃空氣在氧氣中點燃,生成了水。可燃空氣的名稱是 。
(3)若該實驗中生成的黑色固體質量為m1,可燃空氣的質量為m2,可燃空氣完全燃燒生成水的質量為m3,如果水是由“氧元素”和“可燃空氣元素”組成的,則m1、m2、m3三者應滿足的關系是 。
(4)在整個發(fā)現過程中,科學家利用了“分”和“合”的思想證明了水的組成。下列實驗中屬于“分”的思想的是 (填字母)。
A.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
B. 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測定
C. 電解水實驗
27.某興趣小組參觀植物工廠時,發(fā)現給不同植物補光時會用不同的色光,卻很少用綠光,該興趣小組開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光的顏色是否會影響光合作用的強弱?
【猜想假設】光的顏色會影響光合作用的強弱
【設計實驗】
步驟一:稱取200克生長旺盛不帶土的佛甲草,放入透明的塑料袋內,通入一定體積人體呼出的氣體,袋內放置了一個氧氣濃度傳感器并密封如圖甲。置于室溫為22℃的暗室中。
步驟二:先用200W的LED藍光燈保持45厘米的距離照射5小時,每隔1小時測得氧氣體積分數并記錄;
步驟三:接著換用200W的LED紅光燈和綠光燈依次照射塑料袋,重復上述實驗。將測得數據制作成圖乙曲線。
【得出結論】
(1)本實驗可以根據 (選填“氧氣體積分數”或“氧氣體積分數變化快慢”)判斷光合作用的的強弱。
(2)本實驗需要在暗室中進行的原因是 。
(3)于是小組同學根據圖乙得出結論:除CO2外其他條件都相同時,三種色光對佛甲草光合作用強弱影響大小關系是 。
【交流評價】
(4)小組同學有困惑:為什么要在塑料袋內通入人體呼出氣體呢?老師告訴同學:
一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使實驗現象更明顯。
二是保證CO2濃度的改變不影響佛甲草光合作用的強弱。
老師提示科技小組查閱資料:
①查得光合作用強弱與CO2濃度關系(如圖丙);
②CO2在人體呼出氣體中的體積分數約為4%,在空氣中約0.04%;
請結合丙圖解釋本實驗中CO2濃度改變不影響佛甲草光合作用的強弱可能原因是 。
四、綜合題(第28題4分,第29題7分、第30題8分,第31題6分,第32題10分,共35分)
28.到19世紀末,經幾代科學家對光合作用的不斷探索,得到結論:光合作用反應物是H2O和CO2產物是O2和有機物。為了探究產物O2中的O元素來源,科學興趣小組從元素守恒的角度進行了猜想。
猜想一:O2全部來源于CO2;
猜想二:O2全部來源于H2O;
猜想三:O2同時來源于兩者。
為了求證,他們查閱資料如下:
資料1:19世紀末,科學家普遍認為氣體之間更容易轉化,認為CO2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成CO和O2,所以O2來自于同為氣體的CO2。
資料2:1937年,英國化學家希爾通過實驗發(fā)現:離體葉綠體在光照條件下使水分解,釋放出O2。
資料3:1939年,已經發(fā)現了氧的同位素。美國科學家魯賓、卡門利用18O標記的H218O和C18O2分別培養(yǎng)小球藻,光照相同時間后,檢測甲、乙兩試管中產生的氧氣是否含18O,如圖所示。
根據所學知識,結合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資料2的實驗結論 (填“支持”或“不支持”)資料1的觀點;
(2)根據資料3的實驗結果,分析可得猜想 成立。
29.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有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及一種未知物質M,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物質 氧氣 二氧化碳 水蒸氣 M
反應前質量/g 100 1 1 46
反應后質量/g 4 89 55 x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你認為x的值應為 ;
(2)未知物質M一定含有的元素為 ;
(3)已知未知物質M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6,推出其化學式為 ;
(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0.【情景題,改編】為解決在缺氧環(huán)境下的吸氧問題,小金查閱資料得知:過碳酸鈉是一種易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受熱易分解,他用過碳酸鈉(Na2CO4)和二氧化錳(MnO2)為原料,用飲料瓶制作了一個簡易的制氧機,如圖甲所示。
(1)用過碳酸鈉(Na2CO4)制取氧氣的原理有兩步反應,請寫出第二步的化學反應方程式:①Na2CO4+H2O=Na2CO3+H2O2;② 。
(2)制氧機制取的氧氣進入肺泡,肺泡與血液之間是通過 作用完成氣體交換。
(3)圖甲裝置中一個是制氧倉,放入制氧劑后可產生氧氣;另一個是加濕倉,則 (選填“A”或“B”)瓶是制氧倉。
(4)如圖乙所示為過碳酸鈉分解制氧氣的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溫度的關系,為了使制氧機出氧流量保持平穩(wěn),反應裝置中的水位線,夏季和冬季需設置不同,請分析原因 。
31.【新考法,改編】如圖是教材上的簡易泡沫滅火器,使用時,只需將裝置倒置,使裝置內的兩種液體接觸并反應,即可噴出大量含CO2的泡沫,覆蓋在燃燒物表面,從而達到滅火效果。
(1)泡沫滅火器產生的泡沫中含有水分,泡沫里的一個個“泡泡”也會幫助二氧化碳更好地“粘附”在燃燒物表面.請你解釋發(fā)泡劑能提升滅火效果的原理 。
(2)項目小組同學想制作性能更好的泡沫滅火器,動手制作前他們討論制定評價自制滅火器性能的量表,請你一起參與完善下面的評價量表。
泡沫滅火器滅火性能的評價量表
評價指標 操作性定義 優(yōu)秀 合格 待改進
噴射距離 滅火器距地面1.5米高,噴射后, 在地面上測量泡沫與滅火器的距離
噴射速度 ①

請?zhí)顚懕砀裰孝俸廷诘膬热荩?br/>①給評價量表中的“噴射速度”下一個操作定義② 。
②根據評價需要,請你在“③”處提出一項新的評價指標 。
32.【情景題】研習小組對溫室效應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溫室效應是指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逸散,從而出現地球增溫的現象。資料顯示: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除二氧化碳外,還有水蒸氣、臭氧、氧化亞氮、甲烷等。
(1)如表“溫室效應指數”是以二氧化碳為相對標準(定為1),測量一定大氣壓下每單位體積的氣體所吸收的熱量。結合大氣中的含量,請推算對全球溫室效應影響更大的氣體,是大氣中“CO2和CH4”中的哪一種氣體 。
物質(部分) 大氣中的含量(體積百分比) 溫室效應指數
CO2 0.03 1
CH4 30
(2)科學家已經研究出多種方式來實現二氧化碳的轉化。例如:固碳是將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巖中,最終與巖石中的礦物質作用形成固態(tài)的石頭碳酸鹽。這種固碳方式屬于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3)小東同學取8g石灰石樣品,把40g稀鹽酸分4次加入,測量過程數據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樣品中含有的雜質不溶于水,不與鹽酸反應)。
①表中m的數值是 ;
②樣品中充分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序號 加入稀鹽酸質量(g) 剩余固體質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1.0
第4次 10 1.0
(4)有觀點認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會提高大氣溫度,導致溫室效應。如圖是科學家對1955~1995年間地球大氣的一個觀測結果,你認為這個結果是否支持上述觀點?請說明理由: 。
科學試題·2
【KX】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湄潭县| 阳谷县| 黑山县| 布拖县| 武安市| 吐鲁番市| 巴马| 邯郸市| 建湖县| 湖口县| 新乡市| 梁山县| 祁门县| 和顺县| 哈密市| 郴州市| 上犹县| 抚顺市| 杭锦旗| 蓝田县| 陈巴尔虎旗| 辉南县| 葵青区| 齐河县| 莫力| 呼玛县| 海林市| 兴国县| 堆龙德庆县| 茂名市| 江门市| 清水县| 垦利县| 缙云县| 临西县| 林周县| 兰西县| 噶尔县| 兰西县| 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