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試題七年級科學試卷(1-3章)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試題七年級科學試卷(1-3章)

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試題七年級科學試卷(1-3章)
1.(2024七上·鄞州期中)日本不顧全世界反對,向海洋中排放核污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嚴重危害了海洋環(huán)境的穩(wěn)定與安全 ②不利于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③豐富了海洋環(huán)境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④核輻射會導致生物基因變異,豐富遺傳多樣性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D
【知識點】水體污染和防治;水資源的保護
【解析】【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有兩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壞其它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
【解答】日本核污水排放可能帶來多種危害,如水生生物生態(tài)會遭受破壞,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zhì)可對水生生物造成直接傷害,導致生物死亡、繁殖障礙和基因突變。這對水生生物種群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多樣性造成破壞。故①②說法正確,③④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D。
2.(2024七上·鄞州期中)神奇的大自然激發(fā)了人們的靈感,為文人提供了無限的創(chuàng)作素材。下列詩句不包含自然 界生命現(xiàn)象的是(  )
A.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D.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答案】C
【知識點】識別生物與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命現(xiàn)象指的現(xiàn)象中肯定有生物。
【解答】A.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是生物的生長,開花結(jié)果現(xiàn)象,A正確;
B.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荷和蜻蜓都是生物,富有生命,B正確;
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講的是瀑布,所以沒有生命,不是生命現(xiàn)象,C錯誤;
D.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紅杏是生物,屬于生命現(xiàn)象,D正確;
故答案為:C.
3.(2024七上·鄞州期中)如圖為海洋動物化石。該類動物現(xiàn)還生存于印度洋,它的身體柔軟,體外有殼。該動物的種類是(  )
A.扁形動物 B.軟體動物 C.刺胞動物 D.線蟲動物
【答案】B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1)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呈兩側(cè)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代表動物有:華枝睪吸蟲、血吸蟲、絳蟲、渦蟲等。
(2)腔腸(刺胞)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代表動物有:海葵、海蜇、珊瑚蟲、水螅等。
(3)線形(線蟲)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zhì)層,有口有肛門。
(4)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柔軟,體表有外套膜,大多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身體不分節(jié),可區(qū)分為頭、足、內(nèi)臟團三部分。
【解答】菊石的身體柔軟,體外有外套膜和堅硬的貝殼,因此屬于軟體動物,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4.(2024七上·鄞州期中)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取用固體粉末 B.點燃酒精燈
C.滴加液體 D.手持試管加熱
【答案】A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A、根據(jù)向試管中裝粉末狀固體試劑的方法(“一傾、二送、三直立”),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取用粉末狀固體試劑,試管傾斜(或平放),用藥匙或紙槽把粉末狀固體試劑送到試管底部,然后使試管直立起來,故選項實驗操作正確。
B、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絕對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C、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nèi)或接觸試管內(nèi)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D、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圖中試管口沒有斜向上與水平方向大約成45°角、液體超過了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不能用手持試管進行加熱,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故答案為:A。
5.(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德指著廚房桌面上的一小塊白色固體,問媽媽:“這是什么?”媽媽說:“可能是蠟塊也可能是小石子。”爸爸說:“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著就是蠟塊。”其中爸爸的說法屬于科學探究過程中的(  )
A.提出猜想 B.設計實驗 C.進行實驗 D.得出結(jié)論
【答案】B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解析】【分析】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搜集數(shù)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解答】小海指著廚房桌面上的一小塊白色固體,問媽媽:“這是什么?”媽媽說:“可能是蠟塊,也可能是小石子。”,這屬于猜想;爸爸說:“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著就是蠟塊”,這屬于設計實驗方案。
故答案為:B。
6.(2024七上·鄞州期中)根據(jù)你的生活經(jīng)驗,下列估計不正確的是(  )
A.教室內(nèi)空氣的體積約200立方米
B.班級內(nèi)課桌高度約為750毫米
C.一只成年人鞋子的長度大約是0.25米
D.一個茶杯的高度大約為15分米
【答案】D
【知識點】估測
【解析】【分析】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jù)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zhuǎn)換,確定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
【解答】A、教室內(nèi)空氣的體積約200立方米,故A正確;
B、班級內(nèi)課桌高度約為75厘米=750毫米,故B正確;
C、一只成年人鞋子的長度大約是25厘米=0.25米,故C正確;
D、一個茶杯的高度大約為15厘米,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7.(2024七上·鄞州期中)如圖為馬來西亞巨樹枝螳螂,其顏色與形態(tài)均與枯樹枝接近。這種適應現(xiàn)象在生物學上屬于(  )
A.擬態(tài) B.保護色 C.警戒色 D.模仿
【答案】A
【知識點】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
【解析】【分析】自然環(huán)境中,各種因素影響著生物,生物生存發(fā)展中不斷適應環(huán)境,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huán)境。
【解答】擬態(tài)指的是某些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狀與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異常相似,故巨樹枝螳螂的顏色與形態(tài)均與枯樹枝接近,在生物學上屬于擬態(tài),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8.(2024七上·鄞州期中)下列為五星紅旗尺寸的數(shù)據(jù)換算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
A.五星紅旗的寬度:24cm=24cm×0.01m=0.24m
B.五星紅旗的長度:0.32m=0.32×100mm=32mm
C.五星紅旗的寬度:24cm=24×0.01m=0.24m
D.五星紅旗的長度:0.32m=0.32mm×1000=320mm
【答案】C
【知識點】單位換算
【解析】【分析】km、m、mm、μm、nm進率依次是1000,m、dm、cm、mm進率依次為10。
【解答】AC、五星紅旗的寬度:24cm=24×0.01m=0.24m,故A錯誤,C正確;
BD、五星紅旗的長度:0.32m=0.32×1000mm=320mm,故BD錯誤。
故答案為:C。
9.(2024七上·鄞州期中)下列節(jié)肢動物中屬于昆蟲的是(  )
A.蜈蚣 B.螃蟹 C.蝴蝶 D.蜘蛛
【答案】C
【知識點】常見的無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昆蟲綱的主要特征: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一對復眼,有三對足,一般有兩對翅。
【解答】蜈蚣多對足,螃蟹八對足,蜘蛛四對足,蝴蝶三對足,有兩對翅,昆蟲三對足,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10.(2024七上·鄞州期中)有新聞報道,某市民誤將某果子認作板栗,摘回家中煮熟食用后,出現(xiàn)中毒癥狀。新聞中的“主人公”就是鐵樹果,生長于蘇鐵之上,又稱“鳳凰蛋”。從結(jié)構角度,“鳳凰蛋”屬于(  )
A.種子 B.果實 C.卵細胞 D.受精卵
【答案】A
【知識點】器官和系統(tǒng)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形成果實,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又叫綠色開花植物。
【解答】蘇鐵是裸子植物,種子外面沒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實,種子裸露,所以“鳳凰蛋”屬于種子,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1.(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德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科學》課本的長度,測得數(shù)據(jù)分別為:26.03 cm、26.04 cm、26.05 cm、26.05 cm、27.04 cm。下列測量結(jié)果最接近真實值的是(  )
A.26.0425 cm B.26.04 cm C.26.05 cm D.26.33 cm
【答案】B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為了減小誤差通常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在數(shù)據(jù)處理時通常是先將錯誤數(shù)據(jù)刪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27.04cm與其它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是錯誤的,應去掉;為減小長度測量的誤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并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課本的長度是

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2.(2024七上·鄞州期中)大豆、水稻、小麥是我國的主要作物,它們的分類關系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表中所列最小分類單位是門 B.水稻和小麥的共同特征最少
C.小麥和大豆的親緣關系更近 D.水稻和小麥屬于同科不同屬
【答案】D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
【解析】【分析】生物的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生物的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生物之間的差異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反之生物的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生物之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解答】A、表中所列的最大分類單位是門,最小分類單位是種,A錯誤。
BCD、水稻和小麥同科不同屬,水稻和大豆同門不同綱,科比門小,因此水稻和小麥的共同特征最多,親緣關系最近,B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13.(2024七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為某些概念之間的關系,下列不符合圖中所示關系的是(  )
A.1生物、2植物、3動物、4蜥蜴
B.1孢子植物、2藻類植物、3蕨類植物、4紫菜
C.1脊椎動物、2爬行動物、3哺乳動物、4蜥蜴
D.1無脊椎動物、2軟體動物、3節(jié)肢動物、4蝸牛
【答案】A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常見的脊椎動物;常見的無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1)生物:可分為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植物一般具有細胞壁,能進行光合作用;動物一般能自由運動,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1、植物分類
孢子植物:不結(jié)種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
藻類植物:結(jié)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如紫菜、海帶等。
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nèi)有輸導組織,如腎蕨、滿江紅等。
種子植物:靠種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動物分類
無脊椎動物:身體內(nèi)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包括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蟲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等。
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大多有貝殼保護,如蝸牛、河蚌等。
節(jié)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如蝗蟲、蜘蛛等。
脊椎動物:身體內(nèi)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
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角質(zhì)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chǎn)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如蜥蜴、蛇等。
哺乳動物: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如牛、羊等。
(2)圖示概念中,1包含2、3,2包含4,2、3是并列關系。
【解答】A、1生物包含2植物、3動植物,2植物不包含4蜥蜴,不符合圖示關系,A符合題意。
B、1孢子植物包含2藻類和3蕨類植物,4紫菜屬于藻類,符合圖示關系,B不符合題意。
C、1脊椎動物包含2爬行動物和3哺乳動物,4蜥蜴屬于2爬行動物,符合圖示關系,C不符合題意。
D、1無脊椎動物包含2軟體動物和3節(jié)肢動物,4蝸牛屬于2軟體動物,符合圖示關系,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4.(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德建立了如圖所示的植物檢索表,將植物分為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種子植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②為無種子 B.腎蕨對應表中C
C.植物D無莖葉的分化 D.植物E屬于藻類植物
【答案】C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
【解析】【分析】觀圖可知:①表示水中生活、②表示無種子、③表示有果皮、A表示被子植物、B表示裸子植物、C表示蕨類植物、D表示苔蘚植物、E表示藻類。
【解答】A、根據(jù)是否用種子繁殖將生物圈中的植物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因此,②為孢子植物,無種子,用孢子繁殖,A正確。
B、腎蕨屬于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nèi)有輸導組織,無種子,用孢子繁殖,因此,腎蕨對應表中C,B正確。
C、D表示苔蘚植物,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C錯誤。
D、E表示藻類,大多生活在水中,結(jié)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D正確。
故答案為:C。
15.(2024七上·鄞州期中)量筒內(nèi)現(xiàn)有10mL水,小德把水倒出一部分后讀得量筒內(nèi)剩余6mL水。但實際上倒出的水的體積小于4mL,由此可知小德在讀得量筒內(nèi)剩余6mL水時,眼睛可能是(  )
A.俯視凹液面最低處 B.仰視凹液面最低處
C.平視凹液面最低處 D.平視液面邊緣處
【答案】B
【知識點】體積的測量
【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體時,量筒要放平,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如果仰視液面,讀數(shù)比實際偏低,若俯視液面,讀數(shù)比實際偏高,據(jù)此作出判斷。
【解答】用量筒準確量取10mL水,把水倒出一部分后再觀察,量筒內(nèi)剩余6mL水,可實際上倒出的水卻小于4mL,說明量筒內(nèi)剩余的水的實際體積大于6mL,讀數(shù)的時候應該是仰視。
故答案為:B。
16.(2024七上·鄞州期中)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河道、湖面上分布著種滿植物的浮板。這就是生態(tài)浮島。它以水生植物為主體,利用生態(tài)工學原理實現(xiàn)凈水。下列關于生態(tài)浮島水生植物的描述中,未體現(xiàn)“生物影響環(huán)境”的是(  )
A.能吸收水中營養(yǎng)物,防止水體富營養(yǎng)化
B.能進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中含氧量
C.能起到遮陰作用,防止水溫升高
D.能在水生環(huán)境中存活,茁壯成長
【答案】D
【知識點】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
【解析】【分析】生物既能適應環(huán)境,又能影響和改變環(huán)境。
【解答】ABC、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營養(yǎng)物,防止水體富營養(yǎng)化;水生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中含氧量;水生植物能起到遮陰作用,防止水溫升高都體現(xiàn)了水生植物對生態(tài)浮島的影響,即能說明生物影響環(huán)境,ABC不合題意。
D、水生植物能在水生環(huán)境中存活,茁壯成長,體現(xiàn)了生物能夠適應環(huán)境,不能體現(xiàn)生物影響環(huán)境,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7.(2024七上·鄞州期中)如圖鏡頭組合中,觀察到細胞數(shù)目最多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圖中:①②無螺紋,是目鏡;③④有螺紋,是物鏡。
【解答】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目鏡放大倍數(shù)×物鏡放大倍數(shù),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小,視野范圍越大,視野中的細胞數(shù)目越多。目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小;物鏡鏡頭越短,放大倍數(shù)越小,故圖中鏡頭組合中,觀察到細胞數(shù)目最多的是①④,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8.(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德用示數(shù)在刻度線以下的體溫計依次給甲、乙、丙三位同學測體溫,記錄數(shù)據(jù)分別為:36.8C、36.8C和37.2℃。事后發(fā)現(xiàn)測溫過程中忘記甩體溫計,于是想要全部重測,老師說,你只需再重測一個同學的體溫即可。小德應去測誰的體溫呢?(  )
A.甲同學 B.乙同學
C.丙同學 D.甲、乙同學中任何一個
【答案】B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根據(jù)體溫計的結(jié)構特點分析判斷。
【解答】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則溫度降低時,水銀柱不能通過這個位置流回液泡,即體溫計的示數(shù)要么不變,要么升高,而只有升高時讀數(shù)才是準確的;
根據(jù)題意可知,在測量甲的體溫前,示數(shù)在刻度線以下,而測量甲的體溫后為36.8℃,即此時示數(shù)增大了,那么甲的體溫準確;
測量乙的體溫后,示數(shù)保持不變,則乙的體溫可能低于36.8℃,也可能等于36.8℃,即乙的不準確;
測量丙的體溫為37.2℃,示數(shù)升高了,那么丙的體溫準確。
比較可知,只需再次測量乙的體溫即可。
故答案為:B。
19.(2024七上·鄞州期中)選用5目鏡,10物鏡,觀察到視野范圍內(nèi)有13個三角形。若改用20目鏡,則視野范圍可觀察到完整的三角形數(shù)目為(  )
A.9 B.2 C.1 D.0
【答案】C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目鏡的放大倍數(shù)×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
【解答】原來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5×10=50(倍),能看到13個三角形,橫豎都是7個;改用20×目鏡后,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是:20×10=200(倍),是原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的4倍。放大倍數(shù)越大,看到的視野越小,看到細胞數(shù)目也越少,則視野范圍可觀察到的三角形數(shù)目為:7÷4<2(個),因此改用20×的目鏡后,視野范圍內(nèi)只能觀察到1個完整的三角形。ABD不正確,C正確。
故答案為:C。
20.(2024七上·鄞州期中)飲料瓶內(nèi)裝一部分水,倒置于水平桌面,測得底部直徑為D,上方高度為L1,再正置于水平桌面,測得液面高度為L2。若瓶子厚度不計,則該瓶的容積為(  )
A.πD2(L1L2)/2 B.πD2(L1L2)/4
C.πD2(L1L2)/2 D.πD2(L1L2)/4
【答案】D
【知識點】體積的測量
【解析】【分析】利用V=Sh求出水和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體積;瓶的容積等于水的容積和瓶中空出部分的體積之和。
【解答】 圖甲放置測得底面直徑為D,底面積:S=π()2;
水的體積為:
V水=SL2=π()2×L2,
根據(jù)圖甲可知,瓶中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體積:
V'=SH2=π()2×L1,
水瓶的容積:
V總=V水+V'=
π()2×L1+π()2×L2=(L1+L2)。
故答案為:D。
21.(2024七上·鄞州期中)在下列儀器中,選擇合適的儀器序號填寫在空格上。
①燒杯; ②膠頭滴管; ③酒精燈; ④玻璃棒; ⑤藥匙; ⑥試管
常用的加熱儀器是   ,可用于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是   。
【答案】③;②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根據(jù)儀器的名稱和用途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常用的加熱儀器是酒精燈;可用于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是膠頭滴管。
故答案為:③;②。
22.(2024七上·鄞州期中)請在下列空格內(nèi)填寫合適的數(shù)值或單位符號。
(1)一盒牛奶的體積大約為250   。
(2)操場跑道周長約400   。
(3)圖1物體的長度是   cm。
(4)圖2溫度計的讀數(shù)是   ℃。
【答案】(1)mL或cm3
(2)m
(3)3.80
(4)-12
【知識點】物理量的單位
【解析】【分析】結(jié)合生活實際及數(shù)據(jù)大小選擇合適的單位;刻度尺讀數(shù)時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讀數(shù)時先看清是零上還是零下的,然后認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讀出示數(shù)。
【解答】 (1)一盒牛奶的體積大約為250mL。
(2)操場跑道周長約400m。
(3)圖1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物體的長度是9.80cm-6.00cm=3.80cm。
(4)圖2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刻度由上而下增加,為零下,讀數(shù)是-12℃。
23.(2024七上·鄞州期中)下圖為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圖。
(1)裝片制作的正確順序為   。
(2)步驟D中滴加清水的目的是   。
(3)步驟E中若操作不當則會導致裝片中出現(xiàn)   ,影響實驗觀察。
(4)步驟F中需要用   進行染色。
【答案】(1)BDCAEF
(2)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
(3)氣泡
(4)碘液
【知識點】觀察細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jié)為:擦、滴、撕、展、蓋、染、吸。
【解答】(1)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是:擦: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撕:用鑷子從洋蔥鱗片內(nèi)表皮葉上撕取一塊;展:展平放于水滴中央;蓋:蓋蓋玻片,從水滴一邊逐漸放下,防止產(chǎn)生氣泡;染: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cè);吸: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cè)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即:擦→滴→撕→展→蓋→染→吸。如圖可知:A是展、B是擦、C是取材、D是滴清水、E是蓋蓋玻片、F是染色,因此正確順序為:BDCAEF。
(2)步驟D是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
(3)圖中,步驟E蓋蓋玻片操作不當,裝片易產(chǎn)生氣泡,影響觀察。為避免該現(xiàn)象出現(xiàn),應采用圖乙中的方式B來蓋蓋玻片,即先將蓋玻片的一邊接觸水滴,再緩緩放下,這樣可以避免產(chǎn)生氣泡。
(4)在制作該臨時裝片時,需要用碘液處理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其目的是染色,便于觀察。
24.(2024七上·鄞州期中)右圖為枇杷,是一種深受大眾喜歡的水果。它有許多品種,如大紅袍、夾腳、寶珠等。請回答如下問題:
(1)枇杷能夠開花結(jié)果,屬于   植物。
(2)枇杷與雪松最大的不同在于   。
【答案】(1)被子
(2)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
【知識點】種子植物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種子外無果皮包被,種子裸露,因此無果實。
【解答】(1)被子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常被稱為綠色開花植物,因此我們可以判斷枇杷是被子植物。
(2)雪松是常見的裸子植物,裸子植物也是用種子繁殖的植物,它區(qū)別于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種子外面沒有果皮的包被,因此它比被子植物低等。
25.(2024七上·鄞州期中)右圖為動植物細胞的結(jié)構模型圖。請回答如下問題:
(1)圖   (填“甲”或“乙”)代表植物細胞。
(2)序號①代表   (填結(jié)構名稱)。
(3)遺傳物質(zhì)位于   (填序號)。
(4)水蜜桃多汁,其汁水主要來自于   (填序號)。
【答案】(1)乙
(2)細胞膜
(3)②
(4)⑥
【知識點】細胞的結(jié)構;觀察細胞;細胞模型
【解析】【分析】觀圖可知:①細胞膜、②細胞核、③葉綠體、④細胞質(zhì)、⑤細胞壁、⑥液泡。
【解答】(1)乙圖具有⑤細胞壁、③葉綠體和⑥液泡,而甲圖沒有,因此乙圖是植物細胞結(jié)構模式圖,甲圖是動物細胞結(jié)構模式圖。
(2)植物細胞的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動物細胞最外面是細胞膜,①是細胞膜。
(3)②細胞核是生物遺傳性和發(fā)育的控制中心,內(nèi)含遺傳物質(zhì)。
(4)⑥液泡內(nèi)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zhì),水蜜桃多汁,其汁水主要來自于液泡。
26.(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德在野外觀察到五種動物P、Q、R、S和T,設計二歧分類檢索表來分辨這些動物,如右表所示。
(1)表中數(shù)字2代表   動物。
(2)其中代表青蛙的是   (填字母)。
(3)從分類角度,動物S屬于   類。
(4)T可能是以下哪些動物____(多選)。
A.娃娃魚 B.蜥蜴 C.麻雀 D.猴
【答案】(1)無脊椎
(2)R
(3)魚
(4)B;C;D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
【解析】【分析】法國人拉馬克提出的二歧分類法是:把不同事物的關鍵特性拿出來進行比較后,相同的歸在一項下,不同的歸在另項下;然后在相同的項目下再根據(jù)不同的關鍵特性進行區(qū)分……,如此循環(huán)下去,最終將不同事物按類細分。
【解答】(1)身體內(nèi)無脊椎骨的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2)青蛙屬于兩棲動物,身體內(nèi)有脊椎骨,皮膚裸露,因此其中代表青蛙的是R。
(3)S用鰓呼吸,皮膚不裸露,身體內(nèi)有脊椎骨,因此是魚類。
(4)T用肺呼吸,皮膚不裸露,身體內(nèi)有脊椎骨,因此可能是蜥蜴、麻雀、猴,故選BCD。
27.(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德發(fā)現(xiàn)家里的年糕發(fā)霉并有酸臭味,為此設計如下實驗尋找年糕發(fā)霉的原因。他將質(zhì)量、大小、形狀相同的剛制作好的一塊年糕分別放入三個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并進行如下處理。
A組 B組 C組
實驗操作 將玻璃瓶敞口放置 將玻璃瓶瓶口塞緊 將玻璃瓶敞口放置
培養(yǎng)溫度 25℃ 25℃ 5℃
實驗現(xiàn)象 年糕出現(xiàn)大量菌落 年糕無菌落 年糕出現(xiàn)少量菌落
請根據(jù)上述實驗設計,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A組實驗的作用是   。
(2)A組與B組實驗研究的問題是   。
(3)分析   (填字母)兩組實驗結(jié)果,可得出結(jié)論:年糕在低溫下不易發(fā)霉。
【答案】(1)對照
(2)使年糕發(fā)霉的微生物是否來自空氣
(3)A、C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真菌與人的關系
【解析】【分析】本題根據(jù)實驗條件的不同,推測使年糕發(fā)霉的原因,實驗設計的遵循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
【解答】(1)是在常溫、玻璃瓶敞口的自然條件下設置的A組實驗,其作用是與B、C組形成對照,使實驗現(xiàn)象明顯。
(2)A組與B組溫度條件一樣,玻璃瓶口密封情況不一樣,所以實驗研究的問題是使年糕發(fā)霉的微生物是否來自空氣。
(3)C組是在低溫條件下進行的,A、C兩組玻璃瓶口都是敞開的,分析兩組實驗結(jié)果,可得出結(jié)論:年糕在低溫下不易發(fā)霉。
28.(2024七上·鄞州期中)高脂血癥是指血脂(血液中膽固醇以及脂類的總稱)水平過高,可引起一些心血管疾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血漿中總膽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是高脂血癥的重要檢測指標。研究表明,洋蔥具有消炎、殺菌,降血脂等功效。為探究洋蔥提取物對高血脂大鼠血脂水平的影響,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選取體重相同的同齡健康大鼠 30只,隨機平均分為甲、乙、丙三組。
②分別灌喂各組大鼠等量的普通飼料一周,檢測三組大鼠血漿中 TC 和 TG 水平。
③分別灌喂各組大鼠等量的高脂飼料和不同濃度的洋蔥提取物。
④連續(xù)灌喂 30 天后,再次測定三組大鼠血漿中 TC 和 TG 水平,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組別 每千克體重灌喂洋基提取物劑量 (g) 血漿 TC 水平 ( ) 血漿 TG 水平 )
實驗前 30 天后 實驗前 30 天后
甲組 0 2.05 2.77 1.33 1.97
乙組 1.00 2.03 2.29 1.36 1.57
丙組 3.00 2.03 2.23 1.37 1.47
(1)每一組健康大鼠的數(shù)量為   只。
(2)選取30只老鼠而非1只老鼠的原因是   。
(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實驗結(jié)論:   。
【答案】(1)10
(2)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jié)果更準確
(3)在其他條件相同時,一定范圍內(nèi)洋蔥提取物濃度越高,對高血脂大鼠降血脂的作用越明顯.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解析】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jié)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tài),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和干擾。
【解答】(1)將30只大鼠隨機平均分為三組得出的每一組健康大鼠的數(shù)量為10只。
(2)實驗中選取30只老鼠而非1只老鼠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避免偶然性,減少個體差異帶來的誤差。通過增加樣本數(shù)量,可以更準確地反映整體情況,從而提高實驗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實驗結(jié)論:洋蔥提取物能夠降低高血脂大鼠的血漿TC和TG水平,并且其效果隨著洋蔥提取物劑量的增加而增強。具體來說,與甲組相比,乙組和丙組的血漿TC和TG水平均有所下降,且丙組的下降幅度更大,表明洋蔥提取物對高血脂大鼠具有顯著的降血脂作用。
29.(2024七上·鄞州期中)為了研究管道中水流快慢與管道傾角的關系,小德按如下圖進行實驗。
①將軟管A端與水龍頭連接,在軟管B端與管道接觸處放置泡沫粒,調(diào)節(jié)管道傾角為10°。調(diào)節(jié)水龍頭使水流速最大時,讓水流沖擊B端泡沫粒,記錄泡沫粒經(jīng)過長度為60厘米管道到達水槽所用的時間。每組實驗重復3次,并計算平均值。
②改變管道傾角,使其分別為20°、30°,重復步驟①。
③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1)本實驗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
(2)本實驗是通過   來比較水流的快慢。
(3)本實驗需要控制的變量有   (答出1點即可)。
(4)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水流速度越大,對土壤的侵蝕力度就越大。請結(jié)合實驗數(shù)據(jù)判斷下列圖中   (填字母)地區(qū)土壤侵蝕最嚴重。
【答案】(1)減小誤差,使實驗結(jié)果更準確
(2)流經(jīng)時間
(3)軟管材質(zhì)、管道長度、水流初速度等
(4)A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解析】【分析】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和控制變量法分析。
【解答】(1)本實驗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減小誤差,使實驗結(jié)果更準確;
(2)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水流的流經(jīng)距離相同時,用的時間不同,故該實驗是通過測量水的流經(jīng)時間來比較水流快慢的;
(3)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實驗要求可知,本實驗需要控制的變量有軟管材質(zhì)、管道長度、水流初速度等;
(4)由實驗結(jié)論可知,在降水量越大,坡度較大且植被覆蓋率較低的區(qū)域,水流速度越大,其土壤被侵蝕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下列圖中A地區(qū)與BC地區(qū)相比,ABC地區(qū)降水量相同,但是A地區(qū)傾角最大,植被覆蓋率低,所以A土壤侵蝕最嚴重;A地區(qū)與D地區(qū)相比,水平傾角相同,但是A地區(qū)A地區(qū)降水量大,植被覆蓋率低,所以A土壤侵蝕最嚴重。
30.(2024七上·鄞州期中)如圖是某農(nóng)場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的運作模式。
(1)圖中非生物因素有   (列舉兩個)。
(2)圖中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huán)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生物學將其稱作   。
(3)昆蟲和鴨之間存在的生物關系有   。
(4)圖中共有   條食物鏈,它們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食物網(wǎng)。
(5)請寫出圖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   。
【答案】(1)陽光、土壤等
(2)生態(tài)系統(tǒng)
(3)捕食和競爭
(4)3
(5)水稻→昆蟲→鴨
【知識點】生物之間的食物聯(lián)系(食物鏈、食物網(wǎng))
【解析】【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chǎn)者、消費者、分解者。
【解答】(1)影響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在圖中看到非生物因素有太陽、土壤等。
(2)從圖中可以觀察到,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huán)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統(tǒng)一整體,這個整體被稱作生態(tài)系統(tǒng)。
(3)鴨會捕食昆蟲,鴨和昆蟲都吃水稻,故鴨和昆蟲的生物關系為捕食和競爭。
(4)觀察圖可知共有3條食物鏈:①水稻→鴨;②水稻→昆蟲→鴨;③雜草→鴨,這些食物鏈相互交織形成食物網(wǎng)。
(5)在圖中的食物鏈里,最長的一條是:水稻→昆蟲→鴨。
31.(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德對硬幣的尺寸進行了測量,具體過程如下:
(1)首先,測定硬幣的直徑,應采用方法   。
(2)然后,采用累積法測量硬幣的厚度,測得10枚硬幣疊在一起的總高度為2.50cm,則1枚硬幣的厚度為   mm。若測量過程中皮尺拉的過緊,則硬幣的實際厚度要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測量結(jié)果。
(3)最后,采用排水法測定硬幣體積。小德先將10枚硬幣放入水中,測出總體積V2,再取出硬幣,測量剩余水的體積V1,這會導致測得的硬幣體積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于是進行實驗改進,先測出水的體積為V3,再將硬幣投入,讀出體積為V4,則1枚硬幣的體積為   。
【答案】(1)三
(2)2.5;大于
(3)偏大;
【知識點】特殊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1)對于部分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某些長度端點位置模糊,或不易確定,如圓柱體、乒乓球的直徑,圓錐體的高等,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將待測物體卡住,把不可直接測量的長度轉(zhuǎn)移到刻度尺上,從而直接測出該長度,這種測量方法叫做“平移法”。
(2)實驗中,由于一枚硬幣的厚度較小,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使用了累積法測量;若皮尺過緊,測量值偏小,據(jù)此分析;
(3)取出硬幣時若有水粘在硬幣上,使得所測硬幣的體積偏大,據(jù)此分析。
【解答】 (1)測一元硬幣直徑,應采用輔助工具法測量圓的直徑,借助兩塊直角三角板卡住硬幣,一端與某個整刻度對齊且貼近被測物體,能測出硬幣的直徑,應采用方法二;
(2)一元硬幣的厚度較小,用刻度尺測出10個1元硬幣疊加起來的總厚度,再除以10就能測量出一枚一元硬幣的厚度,測得10枚硬幣的厚度為2.50cm=25.0mm,所以1枚硬幣的厚度為2.5mm,若皮尺過緊,測量值偏小,測量的厚度小于實際厚度;
(3)小德先將10枚硬幣放入水中,測出總體積V2,再取出硬幣,測量剩余水的體積V1,取出硬幣時,會沾有水,使的測量體積會偏大;
先測出水的體積為V3,再將硬幣投入,讀出體積為V4,則1枚硬幣的體積為。
32.(2024七上·鄞州期中)浮游藻類監(jiān)測是水質(zhì)檢測的重要工作。小德對附近河流進行取樣分析,顯微鏡觀察中,發(fā)現(xiàn)一種神奇的單細胞生物。
(1)調(diào)節(jié)對光過程,需要轉(zhuǎn)動物鏡轉(zhuǎn)換器使   鏡(填“低倍”或“高倍”)對準通光孔。
(2)圖甲是兩種狀態(tài)下的觀察視野,從視野a到視野b的操作為: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切換高倍鏡,并調(diào)節(jié)   ,直至畫面清晰。
(3)此時發(fā)現(xiàn)畫面亮度過低,小德將平面鏡切換為凹面鏡,同時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一步增加畫面亮度:   。
(4)由于裝片內(nèi)水量過多,該單細胞生物移動速度過快,不易觀察,可采取的措施有:   。
(5)圖乙為視野中該生物所在位置及運動方向,下列關于其裝片中所處真實位置及運動方向描述正確的是____。
A.在左下角,向右上方移動 B.在右下角,向左上方移動
C.在右上角,向左下方移動 D.在右上角,向右上方移動
(6)通過資料查閱,最終確定該生物為綠眼蟲,并繪制出細胞結(jié)構圖,如圖丙所示。小德認為其可進行光合作用,是由于該生物細胞中具有   結(jié)構。
【答案】(1)低倍
(2)細準焦螺旋
(3)調(diào)節(jié)遮光器,增大光圈
(4)利用吸水紙從蓋玻片側(cè)邊吸取多余水分等
(5)C
(6)葉綠體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綠眼蟲雖然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也能完成營養(yǎng)、呼吸、排泄、運動、生殖和調(diào)節(jié)等生命活動。
【解答】(1)調(diào)節(jié)對光過程,需要轉(zhuǎn)動物鏡轉(zhuǎn)換器使低倍鏡對準通光孔。
(2)圖甲是兩種狀態(tài)下的觀察視野,視野a放大倍數(shù)小,視野b放大倍數(shù)大,從視野a到視野b的操作為: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切換高倍鏡,并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直至畫面清晰。
(3)此時發(fā)現(xiàn)畫面亮度過低,小德將平面鏡切換為凹面鏡,同時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一步增加畫面亮度:調(diào)節(jié)遮光器,增大光圈。
(4)由于裝片內(nèi)水量過多,該單細胞生物移動速度過快,不易觀察,可采取的措施有:利用吸水紙從蓋玻片側(cè)邊吸取多余水分(在載玻片的培養(yǎng)液的液滴上放幾絲棉花纖維)。
(5)顯微鏡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轉(zhuǎn)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圖乙為視野中該生物所在位置及運動方向,該生物在視野的左下方,因此裝片中所處真實位置是右上方;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向右上方運動,因此裝片中的生物實際向左下方運動,關于其裝片中所處真實位置及運動方向描述正確的是在右上角,向左下方移動。
故選:C。
(6)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把光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是一種能量轉(zhuǎn)換器,因此小德認為其可進行光合作用,是由于該生物細胞中具有葉綠體結(jié)構。
33.(2024七上·鄞州期中)在學習溫度計后,小德設計并制作了如下兩款溫度計。
(1)第一款溫度計如圖甲所示。為進一步提升該溫度計測量的精確性,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出1點即可)。
(2)圖甲所示溫度計的量程是-30℃~110℃ , 低于-30℃或高于110℃都會因為玻璃瓶中的液體變?yōu)楣虘B(tài)或氣態(tài)而無法測量。現(xiàn)有如下三種物質(zhì)。若想擴大此自制溫度計的量程 ,可選用物質(zhì)   作為瓶內(nèi)液體。
(3)第二款溫度計如圖乙所示。其利用   (填“氣體”或“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作而成。
(4)利用圖乙所示溫度計,對不同的環(huán)境溫度進行測量。當環(huán)境溫度為25℃時,液面高度h為15cm。當環(huán)境溫度為15℃時,液面高度h為20cm。若將此溫度計置于40℃環(huán)境中,則此時液面高度h為   。
【答案】(1)減小玻璃管的直徑、增大瓶子的容積、換用熱脹冷縮現(xiàn)象更明顯的液體等
(2)C
(3)氣體
(4)7.5cm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要提高此溫度計的精確度可以增大工作物質(zhì)的體積,可以減小管子的橫截面積;
(2)液體溫度計只有溫度在其凝固點到沸點之間才能正常使用;
(3)氣體溫度計是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4)根據(jù)題干中溫度變化時對應的水柱變化情況即可得出結(jié)論。
【解答】 (1)此溫度計是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要提高精確度,可以增大瓶子的體積或者采用較細的吸管;
(2)該自制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工作的,測量的溫度的范圍為凝固點與沸點之間,物質(zhì)A為一114~78℃,最高溫低于水的沸點,無法標注100℃,不符合要求;物質(zhì)B為-10~120℃,物質(zhì)C為-39~357℃,故若想擴大此自制溫度計的量程,應選擇C;
(3)這是一個氣體溫度計,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工作,A部分相當于常用溫度計的玻璃泡;
(4)由題干數(shù)據(jù)可知每降低10℃,水柱升高5厘米,則當溫度從25℃,升高至40℃時,液面高度要從15cm降低,此時液面溫度為15cm-7.5cm=7.5cm。
1 / 1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試題七年級科學試卷(1-3章)
1.(2024七上·鄞州期中)日本不顧全世界反對,向海洋中排放核污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嚴重危害了海洋環(huán)境的穩(wěn)定與安全 ②不利于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③豐富了海洋環(huán)境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④核輻射會導致生物基因變異,豐富遺傳多樣性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2024七上·鄞州期中)神奇的大自然激發(fā)了人們的靈感,為文人提供了無限的創(chuàng)作素材。下列詩句不包含自然 界生命現(xiàn)象的是(  )
A.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D.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3.(2024七上·鄞州期中)如圖為海洋動物化石。該類動物現(xiàn)還生存于印度洋,它的身體柔軟,體外有殼。該動物的種類是(  )
A.扁形動物 B.軟體動物 C.刺胞動物 D.線蟲動物
4.(2024七上·鄞州期中)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取用固體粉末 B.點燃酒精燈
C.滴加液體 D.手持試管加熱
5.(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德指著廚房桌面上的一小塊白色固體,問媽媽:“這是什么?”媽媽說:“可能是蠟塊也可能是小石子。”爸爸說:“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著就是蠟塊。”其中爸爸的說法屬于科學探究過程中的(  )
A.提出猜想 B.設計實驗 C.進行實驗 D.得出結(jié)論
6.(2024七上·鄞州期中)根據(jù)你的生活經(jīng)驗,下列估計不正確的是(  )
A.教室內(nèi)空氣的體積約200立方米
B.班級內(nèi)課桌高度約為750毫米
C.一只成年人鞋子的長度大約是0.25米
D.一個茶杯的高度大約為15分米
7.(2024七上·鄞州期中)如圖為馬來西亞巨樹枝螳螂,其顏色與形態(tài)均與枯樹枝接近。這種適應現(xiàn)象在生物學上屬于(  )
A.擬態(tài) B.保護色 C.警戒色 D.模仿
8.(2024七上·鄞州期中)下列為五星紅旗尺寸的數(shù)據(jù)換算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
A.五星紅旗的寬度:24cm=24cm×0.01m=0.24m
B.五星紅旗的長度:0.32m=0.32×100mm=32mm
C.五星紅旗的寬度:24cm=24×0.01m=0.24m
D.五星紅旗的長度:0.32m=0.32mm×1000=320mm
9.(2024七上·鄞州期中)下列節(jié)肢動物中屬于昆蟲的是(  )
A.蜈蚣 B.螃蟹 C.蝴蝶 D.蜘蛛
10.(2024七上·鄞州期中)有新聞報道,某市民誤將某果子認作板栗,摘回家中煮熟食用后,出現(xiàn)中毒癥狀。新聞中的“主人公”就是鐵樹果,生長于蘇鐵之上,又稱“鳳凰蛋”。從結(jié)構角度,“鳳凰蛋”屬于(  )
A.種子 B.果實 C.卵細胞 D.受精卵
11.(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德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科學》課本的長度,測得數(shù)據(jù)分別為:26.03 cm、26.04 cm、26.05 cm、26.05 cm、27.04 cm。下列測量結(jié)果最接近真實值的是(  )
A.26.0425 cm B.26.04 cm C.26.05 cm D.26.33 cm
12.(2024七上·鄞州期中)大豆、水稻、小麥是我國的主要作物,它們的分類關系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表中所列最小分類單位是門 B.水稻和小麥的共同特征最少
C.小麥和大豆的親緣關系更近 D.水稻和小麥屬于同科不同屬
13.(2024七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為某些概念之間的關系,下列不符合圖中所示關系的是(  )
A.1生物、2植物、3動物、4蜥蜴
B.1孢子植物、2藻類植物、3蕨類植物、4紫菜
C.1脊椎動物、2爬行動物、3哺乳動物、4蜥蜴
D.1無脊椎動物、2軟體動物、3節(jié)肢動物、4蝸牛
14.(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德建立了如圖所示的植物檢索表,將植物分為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種子植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②為無種子 B.腎蕨對應表中C
C.植物D無莖葉的分化 D.植物E屬于藻類植物
15.(2024七上·鄞州期中)量筒內(nèi)現(xiàn)有10mL水,小德把水倒出一部分后讀得量筒內(nèi)剩余6mL水。但實際上倒出的水的體積小于4mL,由此可知小德在讀得量筒內(nèi)剩余6mL水時,眼睛可能是(  )
A.俯視凹液面最低處 B.仰視凹液面最低處
C.平視凹液面最低處 D.平視液面邊緣處
16.(2024七上·鄞州期中)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河道、湖面上分布著種滿植物的浮板。這就是生態(tài)浮島。它以水生植物為主體,利用生態(tài)工學原理實現(xiàn)凈水。下列關于生態(tài)浮島水生植物的描述中,未體現(xiàn)“生物影響環(huán)境”的是(  )
A.能吸收水中營養(yǎng)物,防止水體富營養(yǎng)化
B.能進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中含氧量
C.能起到遮陰作用,防止水溫升高
D.能在水生環(huán)境中存活,茁壯成長
17.(2024七上·鄞州期中)如圖鏡頭組合中,觀察到細胞數(shù)目最多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8.(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德用示數(shù)在刻度線以下的體溫計依次給甲、乙、丙三位同學測體溫,記錄數(shù)據(jù)分別為:36.8C、36.8C和37.2℃。事后發(fā)現(xiàn)測溫過程中忘記甩體溫計,于是想要全部重測,老師說,你只需再重測一個同學的體溫即可。小德應去測誰的體溫呢?(  )
A.甲同學 B.乙同學
C.丙同學 D.甲、乙同學中任何一個
19.(2024七上·鄞州期中)選用5目鏡,10物鏡,觀察到視野范圍內(nèi)有13個三角形。若改用20目鏡,則視野范圍可觀察到完整的三角形數(shù)目為(  )
A.9 B.2 C.1 D.0
20.(2024七上·鄞州期中)飲料瓶內(nèi)裝一部分水,倒置于水平桌面,測得底部直徑為D,上方高度為L1,再正置于水平桌面,測得液面高度為L2。若瓶子厚度不計,則該瓶的容積為(  )
A.πD2(L1L2)/2 B.πD2(L1L2)/4
C.πD2(L1L2)/2 D.πD2(L1L2)/4
21.(2024七上·鄞州期中)在下列儀器中,選擇合適的儀器序號填寫在空格上。
①燒杯; ②膠頭滴管; ③酒精燈; ④玻璃棒; ⑤藥匙; ⑥試管
常用的加熱儀器是   ,可用于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是   。
22.(2024七上·鄞州期中)請在下列空格內(nèi)填寫合適的數(shù)值或單位符號。
(1)一盒牛奶的體積大約為250   。
(2)操場跑道周長約400   。
(3)圖1物體的長度是   cm。
(4)圖2溫度計的讀數(shù)是   ℃。
23.(2024七上·鄞州期中)下圖為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圖。
(1)裝片制作的正確順序為   。
(2)步驟D中滴加清水的目的是   。
(3)步驟E中若操作不當則會導致裝片中出現(xiàn)   ,影響實驗觀察。
(4)步驟F中需要用   進行染色。
24.(2024七上·鄞州期中)右圖為枇杷,是一種深受大眾喜歡的水果。它有許多品種,如大紅袍、夾腳、寶珠等。請回答如下問題:
(1)枇杷能夠開花結(jié)果,屬于   植物。
(2)枇杷與雪松最大的不同在于   。
25.(2024七上·鄞州期中)右圖為動植物細胞的結(jié)構模型圖。請回答如下問題:
(1)圖   (填“甲”或“乙”)代表植物細胞。
(2)序號①代表   (填結(jié)構名稱)。
(3)遺傳物質(zhì)位于   (填序號)。
(4)水蜜桃多汁,其汁水主要來自于   (填序號)。
26.(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德在野外觀察到五種動物P、Q、R、S和T,設計二歧分類檢索表來分辨這些動物,如右表所示。
(1)表中數(shù)字2代表   動物。
(2)其中代表青蛙的是   (填字母)。
(3)從分類角度,動物S屬于   類。
(4)T可能是以下哪些動物____(多選)。
A.娃娃魚 B.蜥蜴 C.麻雀 D.猴
27.(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德發(fā)現(xiàn)家里的年糕發(fā)霉并有酸臭味,為此設計如下實驗尋找年糕發(fā)霉的原因。他將質(zhì)量、大小、形狀相同的剛制作好的一塊年糕分別放入三個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并進行如下處理。
A組 B組 C組
實驗操作 將玻璃瓶敞口放置 將玻璃瓶瓶口塞緊 將玻璃瓶敞口放置
培養(yǎng)溫度 25℃ 25℃ 5℃
實驗現(xiàn)象 年糕出現(xiàn)大量菌落 年糕無菌落 年糕出現(xiàn)少量菌落
請根據(jù)上述實驗設計,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A組實驗的作用是   。
(2)A組與B組實驗研究的問題是   。
(3)分析   (填字母)兩組實驗結(jié)果,可得出結(jié)論:年糕在低溫下不易發(fā)霉。
28.(2024七上·鄞州期中)高脂血癥是指血脂(血液中膽固醇以及脂類的總稱)水平過高,可引起一些心血管疾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血漿中總膽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是高脂血癥的重要檢測指標。研究表明,洋蔥具有消炎、殺菌,降血脂等功效。為探究洋蔥提取物對高血脂大鼠血脂水平的影響,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選取體重相同的同齡健康大鼠 30只,隨機平均分為甲、乙、丙三組。
②分別灌喂各組大鼠等量的普通飼料一周,檢測三組大鼠血漿中 TC 和 TG 水平。
③分別灌喂各組大鼠等量的高脂飼料和不同濃度的洋蔥提取物。
④連續(xù)灌喂 30 天后,再次測定三組大鼠血漿中 TC 和 TG 水平,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組別 每千克體重灌喂洋基提取物劑量 (g) 血漿 TC 水平 ( ) 血漿 TG 水平 )
實驗前 30 天后 實驗前 30 天后
甲組 0 2.05 2.77 1.33 1.97
乙組 1.00 2.03 2.29 1.36 1.57
丙組 3.00 2.03 2.23 1.37 1.47
(1)每一組健康大鼠的數(shù)量為   只。
(2)選取30只老鼠而非1只老鼠的原因是   。
(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實驗結(jié)論:   。
29.(2024七上·鄞州期中)為了研究管道中水流快慢與管道傾角的關系,小德按如下圖進行實驗。
①將軟管A端與水龍頭連接,在軟管B端與管道接觸處放置泡沫粒,調(diào)節(jié)管道傾角為10°。調(diào)節(jié)水龍頭使水流速最大時,讓水流沖擊B端泡沫粒,記錄泡沫粒經(jīng)過長度為60厘米管道到達水槽所用的時間。每組實驗重復3次,并計算平均值。
②改變管道傾角,使其分別為20°、30°,重復步驟①。
③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1)本實驗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
(2)本實驗是通過   來比較水流的快慢。
(3)本實驗需要控制的變量有   (答出1點即可)。
(4)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水流速度越大,對土壤的侵蝕力度就越大。請結(jié)合實驗數(shù)據(jù)判斷下列圖中   (填字母)地區(qū)土壤侵蝕最嚴重。
30.(2024七上·鄞州期中)如圖是某農(nóng)場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的運作模式。
(1)圖中非生物因素有   (列舉兩個)。
(2)圖中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huán)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生物學將其稱作   。
(3)昆蟲和鴨之間存在的生物關系有   。
(4)圖中共有   條食物鏈,它們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食物網(wǎng)。
(5)請寫出圖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   。
31.(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德對硬幣的尺寸進行了測量,具體過程如下:
(1)首先,測定硬幣的直徑,應采用方法   。
(2)然后,采用累積法測量硬幣的厚度,測得10枚硬幣疊在一起的總高度為2.50cm,則1枚硬幣的厚度為   mm。若測量過程中皮尺拉的過緊,則硬幣的實際厚度要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測量結(jié)果。
(3)最后,采用排水法測定硬幣體積。小德先將10枚硬幣放入水中,測出總體積V2,再取出硬幣,測量剩余水的體積V1,這會導致測得的硬幣體積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于是進行實驗改進,先測出水的體積為V3,再將硬幣投入,讀出體積為V4,則1枚硬幣的體積為   。
32.(2024七上·鄞州期中)浮游藻類監(jiān)測是水質(zhì)檢測的重要工作。小德對附近河流進行取樣分析,顯微鏡觀察中,發(fā)現(xiàn)一種神奇的單細胞生物。
(1)調(diào)節(jié)對光過程,需要轉(zhuǎn)動物鏡轉(zhuǎn)換器使   鏡(填“低倍”或“高倍”)對準通光孔。
(2)圖甲是兩種狀態(tài)下的觀察視野,從視野a到視野b的操作為: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切換高倍鏡,并調(diào)節(jié)   ,直至畫面清晰。
(3)此時發(fā)現(xiàn)畫面亮度過低,小德將平面鏡切換為凹面鏡,同時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一步增加畫面亮度:   。
(4)由于裝片內(nèi)水量過多,該單細胞生物移動速度過快,不易觀察,可采取的措施有:   。
(5)圖乙為視野中該生物所在位置及運動方向,下列關于其裝片中所處真實位置及運動方向描述正確的是____。
A.在左下角,向右上方移動 B.在右下角,向左上方移動
C.在右上角,向左下方移動 D.在右上角,向右上方移動
(6)通過資料查閱,最終確定該生物為綠眼蟲,并繪制出細胞結(jié)構圖,如圖丙所示。小德認為其可進行光合作用,是由于該生物細胞中具有   結(jié)構。
33.(2024七上·鄞州期中)在學習溫度計后,小德設計并制作了如下兩款溫度計。
(1)第一款溫度計如圖甲所示。為進一步提升該溫度計測量的精確性,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出1點即可)。
(2)圖甲所示溫度計的量程是-30℃~110℃ , 低于-30℃或高于110℃都會因為玻璃瓶中的液體變?yōu)楣虘B(tài)或氣態(tài)而無法測量。現(xiàn)有如下三種物質(zhì)。若想擴大此自制溫度計的量程 ,可選用物質(zhì)   作為瓶內(nèi)液體。
(3)第二款溫度計如圖乙所示。其利用   (填“氣體”或“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作而成。
(4)利用圖乙所示溫度計,對不同的環(huán)境溫度進行測量。當環(huán)境溫度為25℃時,液面高度h為15cm。當環(huán)境溫度為15℃時,液面高度h為20cm。若將此溫度計置于40℃環(huán)境中,則此時液面高度h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水體污染和防治;水資源的保護
【解析】【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有兩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壞其它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
【解答】日本核污水排放可能帶來多種危害,如水生生物生態(tài)會遭受破壞,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zhì)可對水生生物造成直接傷害,導致生物死亡、繁殖障礙和基因突變。這對水生生物種群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多樣性造成破壞。故①②說法正確,③④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D。
2.【答案】C
【知識點】識別生物與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命現(xiàn)象指的現(xiàn)象中肯定有生物。
【解答】A.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是生物的生長,開花結(jié)果現(xiàn)象,A正確;
B.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荷和蜻蜓都是生物,富有生命,B正確;
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講的是瀑布,所以沒有生命,不是生命現(xiàn)象,C錯誤;
D.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紅杏是生物,屬于生命現(xiàn)象,D正確;
故答案為:C.
3.【答案】B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1)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呈兩側(cè)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代表動物有:華枝睪吸蟲、血吸蟲、絳蟲、渦蟲等。
(2)腔腸(刺胞)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代表動物有:海葵、海蜇、珊瑚蟲、水螅等。
(3)線形(線蟲)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zhì)層,有口有肛門。
(4)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柔軟,體表有外套膜,大多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身體不分節(jié),可區(qū)分為頭、足、內(nèi)臟團三部分。
【解答】菊石的身體柔軟,體外有外套膜和堅硬的貝殼,因此屬于軟體動物,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4.【答案】A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A、根據(jù)向試管中裝粉末狀固體試劑的方法(“一傾、二送、三直立”),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取用粉末狀固體試劑,試管傾斜(或平放),用藥匙或紙槽把粉末狀固體試劑送到試管底部,然后使試管直立起來,故選項實驗操作正確。
B、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絕對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C、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nèi)或接觸試管內(nèi)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D、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圖中試管口沒有斜向上與水平方向大約成45°角、液體超過了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不能用手持試管進行加熱,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故答案為:A。
5.【答案】B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解析】【分析】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搜集數(shù)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解答】小海指著廚房桌面上的一小塊白色固體,問媽媽:“這是什么?”媽媽說:“可能是蠟塊,也可能是小石子。”,這屬于猜想;爸爸說:“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著就是蠟塊”,這屬于設計實驗方案。
故答案為:B。
6.【答案】D
【知識點】估測
【解析】【分析】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jù)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zhuǎn)換,確定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
【解答】A、教室內(nèi)空氣的體積約200立方米,故A正確;
B、班級內(nèi)課桌高度約為75厘米=750毫米,故B正確;
C、一只成年人鞋子的長度大約是25厘米=0.25米,故C正確;
D、一個茶杯的高度大約為15厘米,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7.【答案】A
【知識點】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
【解析】【分析】自然環(huán)境中,各種因素影響著生物,生物生存發(fā)展中不斷適應環(huán)境,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huán)境。
【解答】擬態(tài)指的是某些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狀與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異常相似,故巨樹枝螳螂的顏色與形態(tài)均與枯樹枝接近,在生物學上屬于擬態(tài),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8.【答案】C
【知識點】單位換算
【解析】【分析】km、m、mm、μm、nm進率依次是1000,m、dm、cm、mm進率依次為10。
【解答】AC、五星紅旗的寬度:24cm=24×0.01m=0.24m,故A錯誤,C正確;
BD、五星紅旗的長度:0.32m=0.32×1000mm=320mm,故BD錯誤。
故答案為:C。
9.【答案】C
【知識點】常見的無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昆蟲綱的主要特征: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一對復眼,有三對足,一般有兩對翅。
【解答】蜈蚣多對足,螃蟹八對足,蜘蛛四對足,蝴蝶三對足,有兩對翅,昆蟲三對足,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10.【答案】A
【知識點】器官和系統(tǒng)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形成果實,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又叫綠色開花植物。
【解答】蘇鐵是裸子植物,種子外面沒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實,種子裸露,所以“鳳凰蛋”屬于種子,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1.【答案】B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為了減小誤差通常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在數(shù)據(jù)處理時通常是先將錯誤數(shù)據(jù)刪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27.04cm與其它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是錯誤的,應去掉;為減小長度測量的誤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并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課本的長度是

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2.【答案】D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
【解析】【分析】生物的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生物的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生物之間的差異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反之生物的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生物之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解答】A、表中所列的最大分類單位是門,最小分類單位是種,A錯誤。
BCD、水稻和小麥同科不同屬,水稻和大豆同門不同綱,科比門小,因此水稻和小麥的共同特征最多,親緣關系最近,B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13.【答案】A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常見的脊椎動物;常見的無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1)生物:可分為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植物一般具有細胞壁,能進行光合作用;動物一般能自由運動,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1、植物分類
孢子植物:不結(jié)種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
藻類植物:結(jié)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如紫菜、海帶等。
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nèi)有輸導組織,如腎蕨、滿江紅等。
種子植物:靠種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動物分類
無脊椎動物:身體內(nèi)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包括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蟲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等。
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大多有貝殼保護,如蝸牛、河蚌等。
節(jié)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如蝗蟲、蜘蛛等。
脊椎動物:身體內(nèi)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
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角質(zhì)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chǎn)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如蜥蜴、蛇等。
哺乳動物: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如牛、羊等。
(2)圖示概念中,1包含2、3,2包含4,2、3是并列關系。
【解答】A、1生物包含2植物、3動植物,2植物不包含4蜥蜴,不符合圖示關系,A符合題意。
B、1孢子植物包含2藻類和3蕨類植物,4紫菜屬于藻類,符合圖示關系,B不符合題意。
C、1脊椎動物包含2爬行動物和3哺乳動物,4蜥蜴屬于2爬行動物,符合圖示關系,C不符合題意。
D、1無脊椎動物包含2軟體動物和3節(jié)肢動物,4蝸牛屬于2軟體動物,符合圖示關系,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4.【答案】C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
【解析】【分析】觀圖可知:①表示水中生活、②表示無種子、③表示有果皮、A表示被子植物、B表示裸子植物、C表示蕨類植物、D表示苔蘚植物、E表示藻類。
【解答】A、根據(jù)是否用種子繁殖將生物圈中的植物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因此,②為孢子植物,無種子,用孢子繁殖,A正確。
B、腎蕨屬于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nèi)有輸導組織,無種子,用孢子繁殖,因此,腎蕨對應表中C,B正確。
C、D表示苔蘚植物,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C錯誤。
D、E表示藻類,大多生活在水中,結(jié)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D正確。
故答案為:C。
15.【答案】B
【知識點】體積的測量
【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體時,量筒要放平,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如果仰視液面,讀數(shù)比實際偏低,若俯視液面,讀數(shù)比實際偏高,據(jù)此作出判斷。
【解答】用量筒準確量取10mL水,把水倒出一部分后再觀察,量筒內(nèi)剩余6mL水,可實際上倒出的水卻小于4mL,說明量筒內(nèi)剩余的水的實際體積大于6mL,讀數(shù)的時候應該是仰視。
故答案為:B。
16.【答案】D
【知識點】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
【解析】【分析】生物既能適應環(huán)境,又能影響和改變環(huán)境。
【解答】ABC、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營養(yǎng)物,防止水體富營養(yǎng)化;水生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中含氧量;水生植物能起到遮陰作用,防止水溫升高都體現(xiàn)了水生植物對生態(tài)浮島的影響,即能說明生物影響環(huán)境,ABC不合題意。
D、水生植物能在水生環(huán)境中存活,茁壯成長,體現(xiàn)了生物能夠適應環(huán)境,不能體現(xiàn)生物影響環(huán)境,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7.【答案】A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圖中:①②無螺紋,是目鏡;③④有螺紋,是物鏡。
【解答】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目鏡放大倍數(shù)×物鏡放大倍數(shù),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小,視野范圍越大,視野中的細胞數(shù)目越多。目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小;物鏡鏡頭越短,放大倍數(shù)越小,故圖中鏡頭組合中,觀察到細胞數(shù)目最多的是①④,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8.【答案】B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根據(jù)體溫計的結(jié)構特點分析判斷。
【解答】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則溫度降低時,水銀柱不能通過這個位置流回液泡,即體溫計的示數(shù)要么不變,要么升高,而只有升高時讀數(shù)才是準確的;
根據(jù)題意可知,在測量甲的體溫前,示數(shù)在刻度線以下,而測量甲的體溫后為36.8℃,即此時示數(shù)增大了,那么甲的體溫準確;
測量乙的體溫后,示數(shù)保持不變,則乙的體溫可能低于36.8℃,也可能等于36.8℃,即乙的不準確;
測量丙的體溫為37.2℃,示數(shù)升高了,那么丙的體溫準確。
比較可知,只需再次測量乙的體溫即可。
故答案為:B。
19.【答案】C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目鏡的放大倍數(shù)×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
【解答】原來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5×10=50(倍),能看到13個三角形,橫豎都是7個;改用20×目鏡后,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是:20×10=200(倍),是原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的4倍。放大倍數(shù)越大,看到的視野越小,看到細胞數(shù)目也越少,則視野范圍可觀察到的三角形數(shù)目為:7÷4<2(個),因此改用20×的目鏡后,視野范圍內(nèi)只能觀察到1個完整的三角形。ABD不正確,C正確。
故答案為:C。
20.【答案】D
【知識點】體積的測量
【解析】【分析】利用V=Sh求出水和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體積;瓶的容積等于水的容積和瓶中空出部分的體積之和。
【解答】 圖甲放置測得底面直徑為D,底面積:S=π()2;
水的體積為:
V水=SL2=π()2×L2,
根據(jù)圖甲可知,瓶中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體積:
V'=SH2=π()2×L1,
水瓶的容積:
V總=V水+V'=
π()2×L1+π()2×L2=(L1+L2)。
故答案為:D。
21.【答案】③;②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根據(jù)儀器的名稱和用途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常用的加熱儀器是酒精燈;可用于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是膠頭滴管。
故答案為:③;②。
22.【答案】(1)mL或cm3
(2)m
(3)3.80
(4)-12
【知識點】物理量的單位
【解析】【分析】結(jié)合生活實際及數(shù)據(jù)大小選擇合適的單位;刻度尺讀數(shù)時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讀數(shù)時先看清是零上還是零下的,然后認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讀出示數(shù)。
【解答】 (1)一盒牛奶的體積大約為250mL。
(2)操場跑道周長約400m。
(3)圖1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物體的長度是9.80cm-6.00cm=3.80cm。
(4)圖2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刻度由上而下增加,為零下,讀數(shù)是-12℃。
23.【答案】(1)BDCAEF
(2)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
(3)氣泡
(4)碘液
【知識點】觀察細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jié)為:擦、滴、撕、展、蓋、染、吸。
【解答】(1)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是:擦: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撕:用鑷子從洋蔥鱗片內(nèi)表皮葉上撕取一塊;展:展平放于水滴中央;蓋:蓋蓋玻片,從水滴一邊逐漸放下,防止產(chǎn)生氣泡;染: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cè);吸: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cè)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即:擦→滴→撕→展→蓋→染→吸。如圖可知:A是展、B是擦、C是取材、D是滴清水、E是蓋蓋玻片、F是染色,因此正確順序為:BDCAEF。
(2)步驟D是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
(3)圖中,步驟E蓋蓋玻片操作不當,裝片易產(chǎn)生氣泡,影響觀察。為避免該現(xiàn)象出現(xiàn),應采用圖乙中的方式B來蓋蓋玻片,即先將蓋玻片的一邊接觸水滴,再緩緩放下,這樣可以避免產(chǎn)生氣泡。
(4)在制作該臨時裝片時,需要用碘液處理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其目的是染色,便于觀察。
24.【答案】(1)被子
(2)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
【知識點】種子植物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種子外無果皮包被,種子裸露,因此無果實。
【解答】(1)被子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常被稱為綠色開花植物,因此我們可以判斷枇杷是被子植物。
(2)雪松是常見的裸子植物,裸子植物也是用種子繁殖的植物,它區(qū)別于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種子外面沒有果皮的包被,因此它比被子植物低等。
25.【答案】(1)乙
(2)細胞膜
(3)②
(4)⑥
【知識點】細胞的結(jié)構;觀察細胞;細胞模型
【解析】【分析】觀圖可知:①細胞膜、②細胞核、③葉綠體、④細胞質(zhì)、⑤細胞壁、⑥液泡。
【解答】(1)乙圖具有⑤細胞壁、③葉綠體和⑥液泡,而甲圖沒有,因此乙圖是植物細胞結(jié)構模式圖,甲圖是動物細胞結(jié)構模式圖。
(2)植物細胞的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動物細胞最外面是細胞膜,①是細胞膜。
(3)②細胞核是生物遺傳性和發(fā)育的控制中心,內(nèi)含遺傳物質(zhì)。
(4)⑥液泡內(nèi)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zhì),水蜜桃多汁,其汁水主要來自于液泡。
26.【答案】(1)無脊椎
(2)R
(3)魚
(4)B;C;D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
【解析】【分析】法國人拉馬克提出的二歧分類法是:把不同事物的關鍵特性拿出來進行比較后,相同的歸在一項下,不同的歸在另項下;然后在相同的項目下再根據(jù)不同的關鍵特性進行區(qū)分……,如此循環(huán)下去,最終將不同事物按類細分。
【解答】(1)身體內(nèi)無脊椎骨的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2)青蛙屬于兩棲動物,身體內(nèi)有脊椎骨,皮膚裸露,因此其中代表青蛙的是R。
(3)S用鰓呼吸,皮膚不裸露,身體內(nèi)有脊椎骨,因此是魚類。
(4)T用肺呼吸,皮膚不裸露,身體內(nèi)有脊椎骨,因此可能是蜥蜴、麻雀、猴,故選BCD。
27.【答案】(1)對照
(2)使年糕發(fā)霉的微生物是否來自空氣
(3)A、C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真菌與人的關系
【解析】【分析】本題根據(jù)實驗條件的不同,推測使年糕發(fā)霉的原因,實驗設計的遵循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
【解答】(1)是在常溫、玻璃瓶敞口的自然條件下設置的A組實驗,其作用是與B、C組形成對照,使實驗現(xiàn)象明顯。
(2)A組與B組溫度條件一樣,玻璃瓶口密封情況不一樣,所以實驗研究的問題是使年糕發(fā)霉的微生物是否來自空氣。
(3)C組是在低溫條件下進行的,A、C兩組玻璃瓶口都是敞開的,分析兩組實驗結(jié)果,可得出結(jié)論:年糕在低溫下不易發(fā)霉。
28.【答案】(1)10
(2)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jié)果更準確
(3)在其他條件相同時,一定范圍內(nèi)洋蔥提取物濃度越高,對高血脂大鼠降血脂的作用越明顯.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解析】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jié)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tài),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和干擾。
【解答】(1)將30只大鼠隨機平均分為三組得出的每一組健康大鼠的數(shù)量為10只。
(2)實驗中選取30只老鼠而非1只老鼠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避免偶然性,減少個體差異帶來的誤差。通過增加樣本數(shù)量,可以更準確地反映整體情況,從而提高實驗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實驗結(jié)論:洋蔥提取物能夠降低高血脂大鼠的血漿TC和TG水平,并且其效果隨著洋蔥提取物劑量的增加而增強。具體來說,與甲組相比,乙組和丙組的血漿TC和TG水平均有所下降,且丙組的下降幅度更大,表明洋蔥提取物對高血脂大鼠具有顯著的降血脂作用。
29.【答案】(1)減小誤差,使實驗結(jié)果更準確
(2)流經(jīng)時間
(3)軟管材質(zhì)、管道長度、水流初速度等
(4)A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解析】【分析】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和控制變量法分析。
【解答】(1)本實驗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減小誤差,使實驗結(jié)果更準確;
(2)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水流的流經(jīng)距離相同時,用的時間不同,故該實驗是通過測量水的流經(jīng)時間來比較水流快慢的;
(3)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實驗要求可知,本實驗需要控制的變量有軟管材質(zhì)、管道長度、水流初速度等;
(4)由實驗結(jié)論可知,在降水量越大,坡度較大且植被覆蓋率較低的區(qū)域,水流速度越大,其土壤被侵蝕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下列圖中A地區(qū)與BC地區(qū)相比,ABC地區(qū)降水量相同,但是A地區(qū)傾角最大,植被覆蓋率低,所以A土壤侵蝕最嚴重;A地區(qū)與D地區(qū)相比,水平傾角相同,但是A地區(qū)A地區(qū)降水量大,植被覆蓋率低,所以A土壤侵蝕最嚴重。
30.【答案】(1)陽光、土壤等
(2)生態(tài)系統(tǒng)
(3)捕食和競爭
(4)3
(5)水稻→昆蟲→鴨
【知識點】生物之間的食物聯(lián)系(食物鏈、食物網(wǎng))
【解析】【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chǎn)者、消費者、分解者。
【解答】(1)影響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在圖中看到非生物因素有太陽、土壤等。
(2)從圖中可以觀察到,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huán)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統(tǒng)一整體,這個整體被稱作生態(tài)系統(tǒng)。
(3)鴨會捕食昆蟲,鴨和昆蟲都吃水稻,故鴨和昆蟲的生物關系為捕食和競爭。
(4)觀察圖可知共有3條食物鏈:①水稻→鴨;②水稻→昆蟲→鴨;③雜草→鴨,這些食物鏈相互交織形成食物網(wǎng)。
(5)在圖中的食物鏈里,最長的一條是:水稻→昆蟲→鴨。
31.【答案】(1)三
(2)2.5;大于
(3)偏大;
【知識點】特殊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1)對于部分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某些長度端點位置模糊,或不易確定,如圓柱體、乒乓球的直徑,圓錐體的高等,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將待測物體卡住,把不可直接測量的長度轉(zhuǎn)移到刻度尺上,從而直接測出該長度,這種測量方法叫做“平移法”。
(2)實驗中,由于一枚硬幣的厚度較小,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使用了累積法測量;若皮尺過緊,測量值偏小,據(jù)此分析;
(3)取出硬幣時若有水粘在硬幣上,使得所測硬幣的體積偏大,據(jù)此分析。
【解答】 (1)測一元硬幣直徑,應采用輔助工具法測量圓的直徑,借助兩塊直角三角板卡住硬幣,一端與某個整刻度對齊且貼近被測物體,能測出硬幣的直徑,應采用方法二;
(2)一元硬幣的厚度較小,用刻度尺測出10個1元硬幣疊加起來的總厚度,再除以10就能測量出一枚一元硬幣的厚度,測得10枚硬幣的厚度為2.50cm=25.0mm,所以1枚硬幣的厚度為2.5mm,若皮尺過緊,測量值偏小,測量的厚度小于實際厚度;
(3)小德先將10枚硬幣放入水中,測出總體積V2,再取出硬幣,測量剩余水的體積V1,取出硬幣時,會沾有水,使的測量體積會偏大;
先測出水的體積為V3,再將硬幣投入,讀出體積為V4,則1枚硬幣的體積為。
32.【答案】(1)低倍
(2)細準焦螺旋
(3)調(diào)節(jié)遮光器,增大光圈
(4)利用吸水紙從蓋玻片側(cè)邊吸取多余水分等
(5)C
(6)葉綠體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綠眼蟲雖然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也能完成營養(yǎng)、呼吸、排泄、運動、生殖和調(diào)節(jié)等生命活動。
【解答】(1)調(diào)節(jié)對光過程,需要轉(zhuǎn)動物鏡轉(zhuǎn)換器使低倍鏡對準通光孔。
(2)圖甲是兩種狀態(tài)下的觀察視野,視野a放大倍數(shù)小,視野b放大倍數(shù)大,從視野a到視野b的操作為: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切換高倍鏡,并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直至畫面清晰。
(3)此時發(fā)現(xiàn)畫面亮度過低,小德將平面鏡切換為凹面鏡,同時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一步增加畫面亮度:調(diào)節(jié)遮光器,增大光圈。
(4)由于裝片內(nèi)水量過多,該單細胞生物移動速度過快,不易觀察,可采取的措施有:利用吸水紙從蓋玻片側(cè)邊吸取多余水分(在載玻片的培養(yǎng)液的液滴上放幾絲棉花纖維)。
(5)顯微鏡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轉(zhuǎn)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圖乙為視野中該生物所在位置及運動方向,該生物在視野的左下方,因此裝片中所處真實位置是右上方;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向右上方運動,因此裝片中的生物實際向左下方運動,關于其裝片中所處真實位置及運動方向描述正確的是在右上角,向左下方移動。
故選:C。
(6)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把光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是一種能量轉(zhuǎn)換器,因此小德認為其可進行光合作用,是由于該生物細胞中具有葉綠體結(jié)構。
33.【答案】(1)減小玻璃管的直徑、增大瓶子的容積、換用熱脹冷縮現(xiàn)象更明顯的液體等
(2)C
(3)氣體
(4)7.5cm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要提高此溫度計的精確度可以增大工作物質(zhì)的體積,可以減小管子的橫截面積;
(2)液體溫度計只有溫度在其凝固點到沸點之間才能正常使用;
(3)氣體溫度計是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4)根據(jù)題干中溫度變化時對應的水柱變化情況即可得出結(jié)論。
【解答】 (1)此溫度計是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要提高精確度,可以增大瓶子的體積或者采用較細的吸管;
(2)該自制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工作的,測量的溫度的范圍為凝固點與沸點之間,物質(zhì)A為一114~78℃,最高溫低于水的沸點,無法標注100℃,不符合要求;物質(zhì)B為-10~120℃,物質(zhì)C為-39~357℃,故若想擴大此自制溫度計的量程,應選擇C;
(3)這是一個氣體溫度計,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工作,A部分相當于常用溫度計的玻璃泡;
(4)由題干數(shù)據(jù)可知每降低10℃,水柱升高5厘米,則當溫度從25℃,升高至40℃時,液面高度要從15cm降低,此時液面溫度為15cm-7.5cm=7.5cm。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牙克石市| 富平县| 土默特左旗| 正宁县| 玉环县| 江安县| 双鸭山市| 宜兴市| 垦利县| 商城县| 盐池县| 墨竹工卡县| 都昌县| 田阳县| 剑阁县| 赤壁市| 鹤庆县| 淳安县| 大同市| 双牌县| 类乌齐县| SHOW| 新巴尔虎右旗| 祁阳县| 龙里县| 闻喜县| 含山县| 新龙县| 崇文区| 枣强县| 江城| 静宁县| 镇巴县| 雷波县| 福建省| 嘉黎县| 鸡泽县| 庆云县| 平乐县| 长顺县| 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