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期期中六年級階段性調研道德與法治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4頁,四大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4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本人學校、姓名、考號、考場號、座號填寫在試卷上指定的位置題號三四總分得分得分評卷人一、最佳選擇。(請將每小題一個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后括號里。每小題3分,共60分)1.下列關于“尊重”的理解,正確的是()A.只有優秀的人才值得尊重B.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和價值,只有尊重自己,才會獲得別人的尊重.C.尊重就是無條件服從他人.2.尊重自己,并不意味著拒絕()A.批評B.表揚C.維護自己3.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由此看來,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要求A.行為B.紀律C.法律4.反思對人際交往的幫助是()A.理解他人感受,改善關系B.證明自己總是正確的C.推卸矛盾責任5.反思對調節情緒的作用是()A.讓人變得冷漠B.鼓勵壓抑所有情緒C.幫助理性看待問題,減少沖動6.我國將()列為基本同策A保護環境B.人口控制C.經濟發展優先7.每年的6月5日是()A.世界地球日B.世界濕地日C.世界環境日小六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4頁)8.我們應該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與萬物()A和諧相處B.相互抵抗C.互不相關9.尊重他人不僅表現在話語上,更應該落實在()A.行動上B.經常清客吃飯C.表揚夸贊他人10.自然災害預警信號特別嚴重的級別是()A.黃色B.藍色C.紅色11.老師對犯錯誤的同學嚴格批評,體現了()A.老師不夠寬容B.批評比寬容更有效C.寬容不等于縱容12.關于他人評價,正確的態度是()》A.只接受表揚不接受批評B.完全聽從他人意見C.結合反思判斷是否合理13.地球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條件?()A.金錢、食物、房屋B.空間、環境、資源C.文化、科技、教育14.在人類防御自然災害的過程中,()是約束人們的行為,減少自然災害危害的重要手段。A.預防B.科技C.法律15.當有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應該()A.事不關己,高高掛起B.遠遠逃離,絕不插手C.不屈不撓,團結互助16.當你被別人誤解或遇到難堪時,你最需要的是()A.理解B.爭吵C.賭氣17.以下哪種行為會誘發或加重自然災害的()A.在沙漠地帶種植草皮B.定期清理河里的淤泥C.森林被大面積破壞18.以下哪種避險方法是正確的是()A.雷雨交加時,在大樹下避雨B.當泥石流發生時,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C.山區山洪,泥石流的高發期,在山谷扎營小六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