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5張PPT)期中素養測評卷(第三單元 第四單元 第一章)時間· 60分鐘 滿分· 100分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要求)1.(2024 深圳期末)小明同學在種子萌發的觀察日記中寫道:“在第三天的時候,玉米種子終于有了動靜。”小明記錄的這個“動靜”應該是 突破了種皮( ) A.胚芽 B.胚軸 C.胚根 D.子葉【解析】玉米種子萌發時首先要吸收水分,同時胚乳中的營養物質逐漸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隨后,胚根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芽,芽進一步發育成莖和葉。小明記錄的這個“動靜”應該是胚根突破了種皮。C2.(2024·江門期中)某校生物小組利用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實驗過程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①為煮熟的種子,②為萌發的種子B.甲組的溫度計讀數下降,乙組則上升C.實驗證明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氣D.實驗證明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C【解析】甲組中的蠟燭熄滅,說明①是萌發的種子,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乙組中的蠟燭正常燃燒,說明②中的種子沒有進行呼吸作用,氧氣沒有被消耗,所以其中是煮熟的種子,A錯誤。呼吸作用是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并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生命活動利用的過程。所以甲組中的溫度計讀數上升,乙組可能下降或不變,B錯誤。氧氣能助燃,①是萌發的種子,其中的蠟燭熄滅,說明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氣,C正確。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點,此實驗不能證明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D錯誤。 (2024·東莞期中)“天宮課堂”上,航天員展示了擬南芥和水稻的種植情況。某興趣小組課后為探究擬南芥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閱讀資料,回答3、4題:3.此實驗③號和④號的變量是( )A.光照 B.空氣 C.水 D.溫度【解析】③號和④號除了溫度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該對照實驗的變量是溫度。D4.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②是對照組B.①②的變量是空氣C.③號能萌發D.該實驗探究了2個變量【解析】③號環境條件適宜,是對照組;②對變量進行了處理,缺少空氣,是實驗組,A錯誤。①號和②號不能形成對照實驗,有水和空氣兩個變量,B錯誤。③號有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氣,因此,該組種子能萌發,C正確。①號和③號形成了以水為變量的對照實驗,②號和③號形成了以空氣為變量的對照實驗,③號和④號形成了以溫度為變量的對照實驗。可見,該實驗探究了3個變量,D錯誤。C (2024·深圳質檢)問天實驗艙是中國空間站首個科學實驗艙。問天實驗艙內完成了水稻和擬南芥種子萌發、幼苗生長、開花結籽全生命周期的培養實驗。閱讀資料完成5、6題。5.為了探究太空微重力是否影響擬南芥種子的萌發,其他條件相同,應選擇表中哪種實驗方案( )序號 溫度 空氣 放置位置① 30 ℃ 供氧 太空② 30 ℃ 供氧 地球③ 0 ℃ 供氧 太空④ 30 ℃ 不供氧 太空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C【解析】太空微重力是該對照實驗的單一變量,除太空微重力(種子放置的位置)不同外,其他條件如氧氣的有無和溫度都應相同,應選擇表中①②實驗方案;①③實驗方案的變量為溫度;②③實驗方案的變量為溫度和太空微重力,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②④實驗方案的變量為氧氣的有無和太空微重力,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6.水稻是一種單子葉植物,問天實驗艙開展了水稻全生命周期培養實驗。發現實驗水稻在莖節上長出很多側枝,這是地面品種所沒有的性狀。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水稻種子萌發所需要的營養來自胚芽B.水稻幼苗的生長需要為其提供適宜的條件C.為了提高水稻的結實率,需要進行人工授粉D.全周期培養水稻為高產水稻新品種奠定基礎A【解析】水稻種子的胚乳是儲存營養物質的結構,種子萌發時,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A錯誤。水稻幼苗的生長需要為其提供適宜的條件,如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充足的空氣等,B正確。水稻是雌雄同株植物,為了提高水稻的結實率,需要進行人工授粉,C正確。全周期培養水稻莖節上長出很多側枝可能會增加產量,因此對水稻進行全周期培養,為培育高產水稻奠定基礎,D正確。7.(2024·珠海期末)北方地區早春播種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會促使出苗,主要原因是( )A.提高土壤肥力 B.降低種子的呼吸作用C.減弱紫外線對幼苗的傷害 D.提高地表層土壤的溫度【解析】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適量的水、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北方地區早春氣溫較低,播種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會促使出苗,主要原因是提高地表層土壤的溫度。D8.(2024·惠州期中)榕樹的根能夠不斷伸長十幾米,主要依靠下圖中的( )①d處細胞增多 ②a處細胞長大③c處細胞分裂 ④b處細胞體積增大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C【解析】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c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另一方面要靠b伸長區細胞的體積的增大。而a成熟區細胞長大,有利于根吸收水和無機鹽;d根冠細胞增多,可保護根尖幼嫩的分生組織使之免受土壤磨損。9.移栽樹木時,給樹“掛吊瓶”補充營養物質以提高成活率,吊瓶的針頭應插到莖的( )A.篩管 B.形成層 C.根 D.導管【解析】導管可以運輸水和無機鹽,給樹“掛吊瓶”補充營養物質,主要是補充無機鹽,故吊瓶的針頭應插到莖的木質部中的導管。D10.如圖虛線表示制作葉片橫切面臨時切片時,切割葉片的方向。正確的切割方法是( )A.沿A圖所示方向,用單面刀片迅速切割B.沿A圖所示方向,捏緊雙面刀片迅速切割C.沿B圖所示方向,用單面刀片迅速切割D.沿B圖所示方向,捏緊雙面刀片迅速切割D【解析】切片就是用刀片將標本切成0.5毫米以下的極薄片,再制成玻片標本,并且切割時要迅速,如果慢慢地切會拉動葉片內部的微觀結構,使結構移位,給觀察帶來不便,因此制作葉片橫切面臨時切片時,沿B圖所示方向,捏緊雙面刀片迅速切割。11.“春季里來百花開”。開花、傳粉、受精后,花中能發育成種子的結構是( )A.① B.③C.④ D.⑥【解析】在完成傳粉和受精兩個重要的生理過程以后,花萼、花瓣、雄蕊(包括④和⑤)、雌蕊的①柱頭和②花柱都凋落,只有子房繼續發育,最終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珠被發育為種皮,受精卵發育為胚。可見,一朵花中能發育成果實的是⑥子房、發育成種子的是③胚珠。B12.我們平常吃的大西瓜,里面有許多西瓜子。這些西瓜子是由 發育而來的( ) A.子房 B.胚珠 C.胚乳 D.子房壁【解析】傳粉和受精完成以后,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卵發育成胚。西瓜子屬于種子,由胚珠發育而來。B13.(2024·東莞期末)農民在西瓜開花的季節進行“對花”,即把雄蕊的花粉涂在雌花上,這樣做的目的是( )A.保護花蕊 B.保護花粉 C.輔助授粉 D.保護花瓣【解析】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兩個生理過程。雄蕊花藥里的花粉散落出來,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作傳粉。由于受環境條件的影響,往往會出現傳粉不足的現象,導致農作物減產。可見,農民在西瓜開花的季節進行“對花”,即把雄蕊的花粉涂在雌花上,這樣做的目的是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C14.在開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把桃花乙去掉雄蕊并連同桃花丙,用塑料袋分別罩起來,扎好袋口。結果是( )A.甲不結實,乙結實,丙不結實B.甲能結實,乙不結實,丙能結實C.甲不結實,乙不結實,丙能結實D.甲、乙、丙都不能結實【解析】雌蕊的子房受精后發育成果實,桃花是兩性花,甲去掉雌蕊,不能結果;乙去掉雄蕊,還有雌蕊,桃花屬于蟲媒花,如果用塑料袋罩起來,乙無法傳粉,不能結果,丙桃花處在封閉狀態下不能傳粉結實。故甲、乙、丙都不能結果實。D (2024·梅州質檢)我國水資源緊缺,為研究節水灌溉技術,某科研小組選取三塊樣地,分別采取溝灌、滴灌和滲灌方式灌溉(如圖所示),并分別測定甜椒的產量(如下表)。完成15、16題。樣地 灌溉方式 灌水總量>(立方米/公頃) 甜椒產量/(千克/公頃)A 溝灌 2 813.6 27 522.7B 滴灌 2 407.2 33 548.7C 滲灌 2 276.3 36 561.715.下列有關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A.本實驗的變量是不同的灌溉方式B.三塊樣地種植的甜椒品種應不同C.根據上表可知滲灌是一種節水又增產的灌溉方式D.三塊樣地的面積應相同【解析】 本實驗選取三塊樣地,分別采取溝灌、滴灌和滲灌方式灌溉,并分別測定甜椒的產量,可以得出變量是不同的灌溉方式,A正確。探究實驗遵循單一變量原則,根據題意可知,本探究實驗的變量為灌溉方式,除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故三塊樣地種植的甜椒品種應相同、三塊樣地的面積也應相同,B錯誤,D正確。據表可知,滲灌用水量少,甜椒產量高,因此,在甜椒生產過程中的最佳灌溉方式是滲灌,C正確。B16.水對植物的生長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B.根吸收的水通過篩管運輸到葉片C.水會通過葉片的氣孔散失,可增加大氣濕度D.水可以促進植物對無機鹽的運輸【解析】光合作用是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故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A正確。根吸收的水通過導管運輸到葉片,篩管運輸有機物,B錯誤。蒸騰作用是水從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故水會通過葉片的氣孔散失,可增加大氣濕度,C正確。無機鹽需要溶解在水中,隨水一起經導管運輸,蒸騰作用提供動力,故水可以促進植物對無機鹽的運輸,D正確。B “良種健薯、規范苗床、適時排種、綠色防控、及時采苗”,是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于2024年提出的甘薯育苗技術指導意見。請根據理解,閱讀資料完成17、18題:17.為保證幼苗成活,甘薯幼苗移栽時,要適當遮陰,不能暴曬,目的是( )A.抑制呼吸作用 B.促進蒸騰作用C.促進呼吸作用 D.降低蒸騰作用【解析】遮陰可以減少陽光直射,降低葉片溫度,從而減少水的蒸騰散失,有助于提高幼苗的成活率。D18.種植甘薯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幼苗進行早春地膜覆蓋,下面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主要是保持甘薯育苗的適宜溫度 ②主要是鎖住甘薯育苗所需水分③主要是避免土壤中進入過多空氣 ④主要是避免鳥類等野生動物偷食種薯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早春地膜覆蓋可以提高土壤溫度,為甘薯幼苗提供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①正確。地膜覆蓋可以減弱土壤水分蒸發,同時也能間接起到保濕作用,②正確。地膜覆蓋的主要目的不是避免土壤中進入過多空氣,而是保溫和保濕,③錯誤。種植甘薯時,對幼苗進行地膜覆蓋主要是為了促進幼苗的生長,防止野生動物偷食并不是地膜覆蓋的主要目的,④錯誤。A 分析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完成19、20題。19.上述實驗中使用碘液的目的是( )A.溶解葉綠素 B.清洗葉片C.檢驗是否產生氧氣 D.檢驗是否產生淀粉【解析】遇碘變藍是淀粉的特性。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要用碘液驗證淀粉的生成。滴加碘液后,觀察葉色變化,遮光部分不變藍色,見光部分變藍色。D20.對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暗處理的目的是運走和消耗掉葉片內積累的淀粉B.部分遮光的實驗操作不必要,因為已經進行了暗處理C.酒精脫色后,大燒杯內的清水呈綠色,小燒杯內酒精無顏色D.滴加碘液和顯色,葉片上用黑紙片遮蓋部分呈藍色A【解析】實驗前應將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晝夜,暗處理的目的是將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這樣才能說明檢驗的淀粉是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而不是原先儲存的,A正確。在探究陽光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的實驗中,部分葉片進行遮蓋與見光的葉片形成對照,B錯誤。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含有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至葉片變成黃白色。葉綠素為綠色,脫色后大燒杯內的清水呈無色,小燒杯內酒精綠色,C錯誤。葉片的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了藍色,實際是淀粉遇碘液變藍,說明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淀粉,進而說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葉片的遮蓋部分遇碘沒有變藍,說明遮蓋部分沒有產生淀粉,D錯誤。21.(2024·齊齊哈爾學業考)關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光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條件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通過篩管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C.綠色植物的所有器官都能進行光合作用D.種植農作物時,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產量【解析】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作光合作用。因此,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A正確。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運輸有機物的管道。篩管是植物韌皮部內運輸有機養料的管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通過篩管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B正確。根尖等不含葉綠體的細胞和器官不能進行光合作用,C錯誤。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間距和株距科學合理,使植物的葉片互不遮擋。 合理密植,有利于農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產量,D正確。C22.關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保持水土、防風治沙 B.破壞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C.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D.促進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環【解析】植樹、種草可綠化荒山、綠化荒漠、防風治沙、保持水土,A正確。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氣體形式排到大氣中,同時還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維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即碳氧平衡,B錯誤。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為植物本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是所有生物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和能量來源,C正確。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氣的濕度,增加降水,促進水循環,D正確。B23.下列對菜豆幼苗生長的敘述錯誤的是( )A.幼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根尖成熟區B.需要充足光照進行光合作用C.生長需含氮、磷、鉀等的多種無機鹽D.水和無機鹽通過導管運輸到葉【解析】伸長區在分生區上部,細胞逐漸停止分裂,開始迅速伸長,是根伸長最快的地方,A錯誤。植物的生長需要的有機物是通過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所以需要充足光照進行光合作用,B正確。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C正確。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根吸收的水和無機鹽通過導管運輸到葉,D正確。A24.(2024·揭陽質檢)揭東區第二屆“筍王爭霸賽”中,10號筍王脫穎而出,它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來自( )A.葉的光合作用 B.花的呼吸作用C.種子的吸收作用 D.莖的運輸作用【解析】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作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因此竹筍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有機物來自光合作用。A25.人的胚胎發育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從受精卵的形成到嬰兒的出生依次經歷的場所是( )①卵巢 ②睪丸 ③輸卵管 ④子宮 ⑤輸精管 ⑥陰道A.①④⑥ B.①③④⑥ C.①⑤④⑥ D.③④⑥【解析】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都是生殖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輸卵管內不斷進行細胞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緩慢移動到子宮,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細胞繼續分裂和分化,逐漸發育成胚胎,并于懷孕后8周左右發育成胎兒——開始呈現人的形態。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液體——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取所需營養物質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廢物。一般從形成受精卵開始到第38周,胎兒發育成熟。成熟胎兒和胎盤從母體陰道排出,這個過程叫作分娩。所以人的胚胎發育是從受精卵的分裂開始的,從受精卵的形成到嬰兒的出生依次要經歷的場所是③輸卵管、④子宮、⑥陰道。D26.下列關于人的生殖和發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新生兒的誕生是新生命的開始②睪丸和卵巢都能分泌性激素③人的胚胎發育主要在子宮內進行④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中結合形成受精卵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的開始。C27.下列關于人的生殖與發育的描述錯誤的是( )A.胎兒生活在子宮內的羊水中B.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C.胎兒僅依靠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D.青春期的發育與性激素調節密切相關【解析】胎兒生活在子宮內的羊水中,A正確;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B正確;胎兒主要依靠胎盤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C錯誤;青春期的發育與性激素調節密切相關,D正確。C28.青春期是人一生的黃金時期,人的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下列關于青春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A.第一性征明顯 B.生殖器官發育停止C.身高突增,呼吸減弱 D.性意識開始萌動【解析】第一性征是指男女性器官的差異,不是青春期的特點,A錯誤;進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生殖)器官都迅速發育,B錯誤;進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顯增強,呼吸增強,C錯誤;進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發育,性意識開始萌動,D正確。D29.下列男女之間的差異不屬于第二性征的是( )A.生殖器官的差異 B.男性胡須生長、喉結突出C.男性聲音變粗、聲調較低 D.女性聲音變細、乳房增大【解析】男女生殖器官的差異叫作第一性征,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現的除性器官外的性別差異,如男孩出現陰毛、腋毛、胡須以及喉結突出等,還出現聲音變粗的變聲現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現為出現陰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寬大和乳腺發達以及聲音變高變細等。A30.青春期是人一生中重要的發育時期,需保持身心健康。下列做法不恰當的是( )A.積極參加文體活動 B.不與異性同學交流C.保證營養,加強鍛煉 D.保持生殖系統衛生【解析】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學知識、長才干、樹立遠大理想,健康度過青春期,A正確。正確認識男女同學之間的關系,做到團結互助,自尊自愛,而不是拒絕和異性同學交流,B錯誤。青春期生長發育迅速,要保證營養,加強鍛煉,C正確。進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也慢慢發育成熟,因此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要關注生殖系統衛生,保護好生殖健康,D正確。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31.(10分)在媽媽的精心呵護下,婷婷從一個受精卵成長為一位健康的少女,請據圖回答:(1)A表示一個精子正與卵細胞結合,精子是由男性的_____產生的,這個器官還能分泌促進男性性器官成熟和第二性征出現的_______。(2)D中的④是由B經過___________等復雜過程后形成的,其生長發育的主要場所是[①]_____。④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通過[②]_____經母體排出。(3)一般來說,從形成受精卵開始到第38周時,胎兒就發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兒和②從母體的陰道產出,這個過程叫作_____。(4)進入青春期后,婷婷體內會出現的正常生理現象是_____來潮,這種生理現象與_____和_________的周期性變化有關。睪丸雄激素分裂、分化子宮胎盤分娩月經卵巢子宮內膜【解析】(1)睪丸能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2)受精卵經過分裂、分化等過程形成胚胎,胚胎進一步發育成胎兒,胎兒通過胎盤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從母體獲得營養物質和氧氣,并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3)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的陰道產出,這個過程叫作分娩。(4)進入青春期,女孩會出現月經來潮,這種現象與卵巢和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有關。32.(10分)閱讀下列資料,分析并回答問題:資料一:新會陳皮是新會柑果皮經曬干或焙干后的陳年貯存品。近年來,以新會陳皮和云南普洱茶為原料制成的新會柑普茶、新會陳皮茶等產品,廣受消費者喜愛。新會柑與普洱茶的結緣,讓柑皮與茶葉相互吸收精華,形成了入口甘醇、清新的新會柑普茶,令人回味無窮。資料二:“北有五常,南有絲苗”,絲苗米是廣東增城的特優水稻品種,米粒細長潔白,口感軟硬適中。在絲苗米的種植過程中,為避免絲苗稻的前期長勢過旺,造成株高葉密、莖稈瘦弱,遇風雨易倒伏的高風險狀態,以少量多次施肥為宜,氮、磷、鉀要均衡施用,少施氮肥、多施鉀肥。(1)茶樹開花后,含有精子的_____從花藥中散放而落在雌蕊的_____上,這個過程叫作傳粉。傳粉之后,將進行_____過程,形成_______,這是新生命的開始。(2)新會陳皮由花中的_______發育而來,新會柑中有多枚種子,說明新會柑花中有多個_____。(3)資料二中的水稻在萌發的過程中,最先突破種皮的種子結構是_____,所需營養物質主要來自水稻種子中的_____。為促進絲苗稻莖稈健壯,防止倒伏,要多施加___肥,水稻吸收水和無機鹽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_____區。花粉柱頭受精受精卵子房壁胚珠胚根胚乳鉀成熟【解析】(1)傳粉是指花粉從花藥中散出來落到柱頭上的過程,之后花粉在柱頭上黏液的刺激下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隨著花粉管的伸長而向下移動,最終進入胚珠內部。 胚珠里面的卵細胞,與來自花粉管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過程,稱為受精;形成的受精卵是新生命的開始。(2)新會陳皮是柑橘的果皮,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來的;種子是由胚珠發育來的,新會柑的花中胚珠數,決定著果實中的種子數。(3)種子萌發的過程:種子吸水,把子葉中的營養運給胚根、胚軸、胚芽;胚根發育,首先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故水稻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 水稻屬于單子葉植物,種子中有胚乳,在胚乳中貯藏著大量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糖類(主要是淀粉)等;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繁葉茂;含磷的無機鹽可以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早成熟;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水稻吸收水和無機鹽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根毛區)。33.(10分)火龍果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及功能性物質,露地栽培時其花期一般在5~11月。某生物研究小組采用大棚設施栽培時,通過對植株實施補充光照措施,使火龍果植株抽生反季節花,從而進行反季節生產。請分析作答。補光對大棚火龍果冬季植株抽花率的影響組別 處理 實驗植株/株 抽花植株/株 植株抽花率/%甲 補光 24 20 83乙 不作處理 24 0 0(1)構成火龍果植株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_____。(2)乙組在本探究實驗起_____作用。每組有苗24株,統計各項指標時應計算檢測數據的_______;實驗植株用24株而不用1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植株在實驗前施用了硫酸鉀+復合肥(含氮、磷、鉀),施肥需適量,過量會使土壤溶液濃度__(填“>”或“<”)細胞液濃度,造成“燒苗”現象。(4)對火龍果植株補光會增強_____作用,從而使植株產生的_______增多,并通過______(填“導管”或“篩管”)運輸到植株各個器官,有利于植物抽生反季節花。(5)結合你的生活經驗,大棚栽培除可以對植株進行補光外,可以提高火龍果產量的措施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兩條即可)。細胞對照平均值避免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光合有機物篩管適量增加二氧化碳濃度(或增大晝夜溫差;延長光照時間;合理密植)【解析】(1)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所以構成火龍果植株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2)對照實驗要遵循對照性原則,所以乙組在本探究實驗中起對照作用。每組有苗24株,統計各項指標時應計算檢測數據的平均值,實驗株用24株而不用1株,能有效避免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使實驗結果更加科學合理。(3)根尖的成熟區是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失水。所以實驗植株在實驗前施用了硫酸鉀+復合肥(含氮、磷、鉀),這些無機鹽可以通過根的成熟區吸收,施肥需適量,過量會使土壤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根毛細胞會失水,造成“燒苗”現象。(4)綠色植物利用光能,通過葉綠體,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貯存著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就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篩管運輸有機物。所以對火龍果植株補光會增強光合作用,從而使植株產生的有機物增多,并通過篩管運輸到植株各個器官,有利于植物抽生反季節花。(5)大棚栽培除可以對植株進行補光外,可以提高火龍果產量的措施還有:適量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增大晝夜溫差、延長光照時間、合理密植等。34.(10分)如圖是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①表示人類的生產、生活需要燃燒煤、石油等,要消耗_____,產生_________。(2)②表示生物圈中的牛等生物通過_____作用消耗有機物,釋放_____供細胞生命活動利用,該活動在細胞的_______中進行。(3)③表示植物通過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該生理過程發生在細胞的_______結構中。氧氣二氧化碳呼吸能量線粒體光合葉綠體(4)圖中控制兩種氣體進出植物體的門戶是_____。(5)如圖所示,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與植物的_____作用密不可分。在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我們中學生可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條即可)氣孔光合植樹造林(或節約用電;多騎自行車,少坐汽車等)【解析】(1)圖中①展示工廠排放,表示人類的生產、生活需要燃燒煤、石油等,要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2)圖中②展示一些生物需要氧氣,這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是呼吸作用的過程。呼吸作用釋放出的能量供細胞生命活動利用。呼吸作用在線粒體中進行。(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是有機物和氧氣,條件是光照,場所是葉綠體。因此,③表示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該生理過程發生在細胞的葉綠體結構中。(4)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交換的“窗口”。(5)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如題圖所示,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與植物的光合作用密不可分。在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我們可以植樹造林;節約用電;多騎自行車,少坐汽車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