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生物【復習題型突破】一識圖題(共150張PPT)+學案(教師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生物【復習題型突破】一識圖題(共150張PPT)+學案(教師卷)

資源簡介

題型突破一 識圖題
結構圖類
[題型特點]
把生物的外形、解剖、相關生理過程和某種組成部分的結構以圖像、模擬圖的形式展現,可以將復雜的微觀結構宏觀化,也可以將復雜的生物結構簡單化,使生物結構更形象。再結合圖示創設一定的情景進行設問,對學生進行考查,使學生加深對生物學概念的理解,提升應用知識的能力,激發探究生命奧秘的興趣,進而用科學的觀點、知識、思路和方法探討或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改進學習方法,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
[解題思路]
1.識圖
讀圖,明確圖示名稱,鎖定圖示的知識范圍。
2.析圖
觀察圖示,仔細辯識圖中標識的結構或物質,按照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梳理圖示中提供的信息或不同圖示間的異同。提取題干信息給出的設問,分析題干設問與圖示間聯系,限定的條件或隱含的限定條件。
3.作答
在析圖與分析設問的基礎上,根據題目要求聯系教材知識,利用圖示作出準確解答。
[對點訓練]
1.(2024·南充中考)某鎮為振興鄉村旅游經濟,每年舉辦“三月桃花節”“六月摘桃節”,吸引市民紛至沓來賞花摘桃。如圖為小紅觀察到的桃花和桃子的基本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桃花的主要結構是③和⑥
B.①中的花粉落到④上的過程叫做受精
C.圖甲中的⑥將來發育成圖乙中的⑨
D.開花季節如遇陰雨連綿的天氣,可通過人工輔助授粉提高桃子產量
D [桃花的主要結構是③(雄蕊)和⑦(雌蕊),A錯誤;①(花藥)中的花粉落到④(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B錯誤;圖甲中的⑥(子房)將來發育成圖乙中的果實,C錯誤;開花季節如遇陰雨連綿的天氣,會影響植物的傳粉,因此,可通過人工輔助授粉提高桃子產量,D正確。]
2.(2024·棗莊中考)如圖是心臟結構及某時刻工作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示為心室收縮狀態
B.圖中房室瓣處于關閉狀態
C.圖中③為左心室
D.與④相連的血管內流靜脈血
D [圖示為心室收縮狀態,心室收縮時,心室的血液被泵向動脈,A正確;圖示為房室瓣,在心室收縮時應該處于關閉狀態,以防止血液回流到心房,B正確;根據題目中給出的心臟結構示意圖,圖中②為右心室、③為左心室,C正確;④(左心房)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來自肺靜脈的動脈血,D錯誤。]
3.(2024·棗莊中考)模型構建是學習生物學的一種有效策略,某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用橡皮泥做了一個腎單位結構模型,如圖所示。該模型中結構名稱標注有誤的是(  )
A.腎小管  B.腎小囊
C.腎小球  D.出球小動脈
A [腎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組成,圖中腎小管指在毛細血管上,因此,標注有誤的是腎小管。]
4.(2024·新疆中考)如圖表示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淀粉可在①和②中被分解
B.②所示的消化腺分泌膽汁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脂肪酶
D.蛋白質可在④中初步分解
B [淀粉首先在①(口腔)內被唾液淀粉酶消化成麥芽糖,然后在小腸內被腸液和胰液消化成葡萄糖,A錯誤;②所示的消化腺為肝臟,能分泌膽汁,起到乳化脂肪的作用,B正確;③(胃)分泌的消化液含蛋白酶,不含脂肪酶,C錯誤;蛋白質在③(胃)中開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多肽,進入④(小腸)后,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成氨基酸,D錯誤。]
5.(2024·昌平中考)如圖為關節結構示意圖。下列對關節結構和功能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關節囊使關節更加牢固
B.關節腔含有滑液,減少摩擦
C.關節頭和關節窩附著肌肉
D.關節軟骨起到緩沖作用
C [關節囊內外都有堅韌的韌帶,使關節更加牢固,A正確;關節腔內有滑液,能夠潤滑,減少摩擦,B正確;關節頭和關節窩的表面覆蓋著關節軟骨,C錯誤;關節軟骨光滑有彈性,起到減小摩擦和緩沖震蕩的作用,D正確。]
6.(2024·福建中考)如圖是細胞結構示意圖,桃的甜味物質主要來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D [液泡中含有細胞液,細胞液中有糖分等物質,所以桃的甜味物質主要來自④(液泡),D符合題意。]
7.(2024·連云港中考)下圖中的甲、乙分別是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結構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與圖甲相比,圖乙不具有的結構是①③
B.②是細胞壁,對細胞起保護和支持作用
C.③是葉綠體,是細胞進行呼吸作用場所
D.④是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控制中心
D [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共有的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包括細胞壁、葉綠體、液泡。與圖甲相比,圖乙不具有的結構是①③⑤,A錯誤;②是細胞膜,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選擇透過性),B錯誤;③是葉綠體,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是綠色植物細胞特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C錯誤;④是細胞核,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D正確。]
8.(2024·內江中考)如圖是人體某反射的反射弧結構示意圖,①至⑤代表相應的結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和②分別代表效應器和感受器
B.③和④都有傳導神經沖動的作用
C.若④受損,刺激①,人體會產生感覺但②不會有反應
D.此圖可代表人體縮手反射的反射弧,其中⑤位于脊髓
A [①是感受器,②是效應器,A錯誤;③(傳入神經纖維)將神經沖動傳至神經中樞,④(傳出神經纖維)將神經沖動傳至效應器,③和④都有傳導神經沖動的作用,B正確;若④(傳出神經纖維)受損,刺激①(感受器),神經沖動可以通過上行神經纖維傳至大腦皮層的軀體感覺中樞,但傳不到效應器,所以人體會產生感覺,但不會有反應,C正確;縮手反射屬于低級的神經活動,⑤(神經中樞)位于脊髓內,D正確。]
9.(2024·江西中考)“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兒歌中的小燕子每年飛回繁殖地產卵,產出的受精鳥卵(下圖)能孵化成雛燕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①(系帶)的作用是固定卵黃;②(胚盤)里面含有細胞核,是胚胎發育的部位;③(氣室)內有空氣,為胚胎發育提供氧氣;④(卵黃)是胚胎發育的主要營養物質。因此,能孵化成雛燕的部位是②(胚盤)。]
10.(2024·福建中考)吸煙有害健康,可能引發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疾病。
(1)圖1中①~⑤組成________________,⑧血管的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
(2)長期吸煙者患慢性支氣管炎的幾率比不吸煙者高出5~10倍,患者的小支氣管比正常人的狹窄,影響了________________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因此,患者常感到呼吸困難。
(3)吸煙時,煙草中的有害物質進入血液,最先到達圖2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有害物質刺激血管壁,引起脂類物質在血管壁上堆積,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影響______________輸送給組織細胞。
[解析] (1)圖1中①~⑤組成呼吸系統的呼吸道,是氣體的通道,⑧血管管壁厚,管徑小,所以是動脈。(2)呼吸系統中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肺是由許多肺泡組成的,氣體經過呼吸道的①(鼻)、②(咽)、③(喉)、④(氣管)、⑤(支氣管),到達肺進行氣體交換,所以長期吸煙者患慢性支氣管炎的幾率比不吸煙者高出5~10倍,患者的小支氣管比正常人的狹窄,影響了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因此,患者常感到呼吸困難。(3)吸煙時,煙草中的有害物質進入血液,最先隨肺靜脈到達圖2中的b(左心房)。有害物質刺激血管壁,引起脂類物質在血管壁上堆積,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影響營養物質和氧輸送給組織細胞。
[答案] (1)呼吸道 動脈 (2)肺 (3)b 營養物質和氧
11.(2024·四川中考)人體的生理活動能正常進行必須依賴一定的身體結構。下圖為李雷同學部分生活日常以及參與相關活動的部分身體結構圖,請據圖回答:
(1)經過一夜的睡眠,膀胱尿液充盈,起床后需及時排出。尿液的產生通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和[  ](填序號或字母,后同)的重吸收作用。
(2)早餐雞蛋中的主要營養物質在圖中[  ]被徹底消化成________________,才能被吸收。
(3)李雷騎自行車上學途中,遇到紅燈會立即停下等待,調節該生命活動的神經中樞位于[  ]________________,此反射的類型屬于________________。
(4)大課間激情跑操,需要較多的能量供應。此時呼吸會變得急促,目的是提供較多的[  ]________________參與有機物分解。
(5)體育課上進行籃球比賽,投籃時到B過程肌肉c處于________________狀態;觀看籃球比賽的同學也會面紅耳赤、心跳加快,這是因為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也會受到________________調節的影響。
[解析] (1)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和③(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連續的過程。(2)蛋白質在胃內胃液的作用下初步分解,初步分解的蛋白質在小腸內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為氨基酸。早餐雞蛋中的主要營養物質是蛋白質,蛋白質在圖中⑤(小腸)被徹底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3)李雷騎自行車上學途中,遇到紅燈會立即停下等待,調節該生命活動的神經中樞位于⑦(大腦),此反射的類型屬于復雜反射,這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4)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吸收氧氣,在細胞內線粒體中分解有機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能量,呼吸作用釋放出的能量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此時呼吸會變得急促,目的是提供較多的b(氧氣)參與有機物分解。(5)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體育課上進行籃球比賽,投籃時到B伸肘過程肌肉c(肱二頭肌)處于舒張狀態;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常常受神經的調節,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
[答案] (1)③ (2)⑤ 氨基酸 (3)[⑦]大腦 復雜反射 (4)[b]氧氣 (5)舒張 激素
過程圖類
[題型特點]
把生物的發育過程、生理過程等生命現象以圖像或圖形+線段或箭頭的形式展示出來,將復雜的過程簡單化。再結合圖示創設一定的情景進行設問,對學生進行考查,促使學生深刻理解重要的生物學概念,提升應用知識的能力,激發探究生命奧秘的興趣,進而用科學的觀點、知識、思路和方法探討或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改進學習方法,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
[解題思路]
1.識圖
讀圖,明確圖示展示的發育過程或生理過程,鎖定考查的知識范圍。
2.析圖
觀察圖示,仔細辨識圖中不同圖形或圖像間代表的過程關系。提取題干信息給出的設問,分析題干設問與圖示間聯系,明確設問限定的條件或隱含的限定條件。
3.作答
在析圖與分析設問的基礎上,根據題目要求聯系教材知識,結合圖示作出準確解答。
[對點訓練]
1.(2024·連云港中考)下圖為油菜的結構層次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a表示細胞分化過程
B.b表示細胞分裂過程
C.c表示組織構成器官
D.d表示系統構成個體
C [a表示細胞分裂過程,A錯誤;b表示細胞分化過程,B錯誤;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叫做器官,c表示由不同的組織構成器官,C正確;植物沒有系統層次,d表示器官構成個體,D錯誤。]
2.(2024·蘭州中考)下圖是蝴蝶的生殖與發育過程示意圖,其發育類型與發育過程分別為(  )
A.完全變態發育、③→④→①→②
B.完全變態發育、②→③→④→①
C.不完全變態發育、③→④→①→②
D.不完全變態發育、②→③→④→①
A [結合題圖可知,蝴蝶的發育要經過③(受精卵)、④(幼蟲)、①(蛹)、②(成蟲)4個時期,而且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差異,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完全變態發育。]
3.(2023·渝北中考)如圖表示人體的受精及胚胎發育過程,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①表示精子  B.②代表子宮
C.③是受精卵  D.④在輸卵管內完成
B [睪丸的主要功能是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因此①表示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細胞,它是由睪丸產生的,A正確;卵巢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因此②表示卵巢,能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B錯誤;精子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③(受精卵),標志著新生命的開始,C正確;精子與卵細胞在輸卵管內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現象叫做受精,因此④表示受精過程,在輸卵管內完成,D正確。]
4.(2023·宜賓中考)立定跳遠是2023年宜賓市高中階段招生體育考試的考試項目。立定跳遠的動作口訣是一擺二蹲三跳四落地,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一擺中同學的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分別處于收縮、舒張狀態
B.二蹲中骨骼肌受到神經傳來的刺激時,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
C.運動中關節非常靈活,是因為有關節軟骨和關節腔內的滑液
D.同學們在考試時能夠完成立定跳遠這一行為屬于學習行為
A [一擺中同學的上肢處于伸肘狀態,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A錯誤;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會收縮,牽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運動,從而產生各種動作,B正確;關節面上覆蓋著關節軟骨,可減少運動時兩關節面之間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關節腔內有關節囊內壁分泌的滑液,可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活動靈活,C正確;同學們在考試時能夠完成立定跳遠,這是在體內的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D正確。]
5.(2024·河北中考)某同學在窗前遠眺時,一只昆蟲突然飛到眼前,經眼的一系列調節后,他看清了眼前的昆蟲。能表示該過程的正確順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B [當某同學在窗前遠眺時,能看清遠處,焦點在視網膜上(①);突然出現的昆蟲看不清楚,焦點不在視網膜上(③),看清楚近處的昆蟲,焦點在視網膜上。當晶狀體調節完畢后,光線經過角膜和晶狀體的折射,最終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圖像(②)。因此,經眼的一系列調節后,他看清眼前的昆蟲的正確順序是①③②。]
6.(2024·上海中考)如圖為膝跳反射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接受刺激,產生興奮的是①
B.該反射的傳出神經是②
C.該反射的神經中樞在⑤
D.若事先提醒,膝跳反射的陽性率可能會下降
B [圖中①為感受器、②為傳入神經、③為效應器、④為傳出神經、⑤為神經中樞,接受刺激,產生興奮的是①,A、C正確,B錯誤;若測試者事先提醒被試者,人在有意識控制的情況下進行膝跳反射實驗則可能不成功,小腿不會跳起,說明大腦皮層高級神經中樞控制脊髓低級神經中樞,D正確。]
7.(2023·宜昌中考)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如圖是大豆種子萌發過程示意圖。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少數種子未萌發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B.大豆種子萌發的(一)階段,有機物逐漸增多
C.大豆萌發過程中發育成①的結構最先突破種皮
D.大豆種子萌發所需要的營養主要來源于胚乳
A [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擁有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所以少數種子未萌發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A正確;種子萌發要消耗自身的營養物質,所以大豆種子萌發的(一)階段,有機物逐漸減少,B錯誤;大豆萌發過程中發育成③的結構最先突破種皮,C錯誤;一般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內,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所以大豆種子萌發所需要的營養主要來源于子葉,D錯誤。]
8.(2024·廣西中考)南瓜果實由子房發育形成,果皮的白色和黃色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基因(E、e)控制,果皮白色(E)對黃色(e)為顯性。下圖表示把甲植株(EE)的花粉人工授粉到乙植株(ee)的雌蕊柱頭上,用乙植株果實的種子培育出子一代丙植株的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種子中的胚由受精卵發育而來
B.甲的遺傳信息通過花粉傳遞給丙
C.丙植株可結出白色果皮南瓜(EE)
D.若種子經太空輻射,則丙可能出現可遺傳的變異
C [在經過受精過程后,種子中的胚由受精卵發育而來,A正確;經過人工授粉過程,甲的遺傳信息通過花粉傳遞給丙,B正確;丙植株可結出白色果皮南瓜,但基因組成為Ee,C錯誤;若種子經太空輻射,遺傳物質會發生改變,則丙可能出現可遺傳的變異,D正確。]
9.(2024·煙臺中考)建立模型是學習生物學知識的有效策略。圖示模型能表示(  )
①青蛙的個體發育過程 ②淀粉的化學性消化 ③生態系統生物成分之間的關系 ④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A [①青蛙的發育過程為:受精卵→蝌蚪→青蛙,①正確;②淀粉的消化開始于口腔,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分解為麥芽糖,在小腸消化液(腸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徹底分解為葡萄糖,②正確;③生態系統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間的關系是,③錯誤;④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④錯誤。]
10.(2024·臨沂中考)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我國糧食產量保持持續增長,離不開科學的種植和高產新品種的培育。海水稻是具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可以在海濱灘涂、內陸鹽堿地種植的特殊水稻。我國現有鹽堿地15億畝,近3億畝可以開發利用,因此,海水稻的培育、種植與推廣為我國糧食的進一步增產提供更廣闊前景。圖1表示海水稻從種子萌發到開花結果的過程,序號①~③表示種子的結構,④~⑦表示稻花結構的一部分;圖2是海水稻葉肉細胞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1中,甲表示海水稻種子結構,萌發時的營養物質來自[  ]______________。丙中,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鹽堿地的鹽濃度較高,而海水稻能從鹽堿地選擇性吸收無機鹽,這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是____________,水和無機鹽在海水稻體內運輸的動力主要來自____________。
(2)圖1中,丁表示海水稻花的結構,結構中最主要的部分是____________,海水稻受精完成后,其中的[ ]____________發育成果實。
(3)圖2中,A表示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a氣體是______________。請寫出圖2中B結構完成的生理活動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稻引種到新疆等西北部地區的鹽堿地,在相同種植方式下,產量高于海濱灘涂,試從光照和溫度兩個方面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水稻種子的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②(胚乳)中;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選擇透過性),細胞膜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同時把細胞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蒸騰作用是根吸水的動力,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運輸,蒸騰作用還能降低溫度。(2)花蕊(雌蕊和雄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它們是花的主要結構;果實是由顯花植物的⑦(子房)在開花傳粉后發育而來的,主要的功能為保護種子及協助種子的傳播。(3)A表示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圖2中,a氣體表示氧氣,B表示線粒體,是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植物的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反應式是: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4)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與溫度有關,在一定范圍內,白天溫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強,制造的有機物越多,夜晚溫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機物越少。所以,晝夜溫差越大,植物體內的有機物積累越多,產量會高。因此,新疆地區晝夜溫差較大,海水稻產量會高于海濱灘涂。
[答案] (1)[②]胚乳 成熟區 控制物質進出 蒸騰作用 (2)花蕊(雌蕊和雄蕊) [⑦]子房 (3)葉綠體 氧氣 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4)新疆白天溫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強,制造的有機物越多,夜晚溫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機物越少
11.(2024·成都中考)“羽世界·共蓉耀”。2024年4月27日~5月5日。“湯尤杯”世界羽毛球團體錦標賽在成都舉辦,經過激烈角逐。中國羽毛球男隊、女隊均獲得冠軍。圖甲是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部分系統相互協調配合的示意圖,圖乙是運動員聽覺形成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氣。圖甲中,運動員吸入氧氣的過程a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實現的。運動員吸氣時,肋間外肌和膈肌處于________________(填“收縮”或“舒張”)狀態。氧氣進入運動員組織細胞后,能用于分解細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釋放出能量,為運動提供動力,細胞中發生該氧化分解過程的主要場所是________________。
(2)運動員產生的部分代謝廢物,通過血液運輸到腎臟,經過________________(填圖甲中的標號)的過濾作用形成原尿。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約180 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約為1.5 L,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賽中,現場觀眾的加油吶喊聲,會刺激運動員________________(填圖乙中的標號)中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沿著⑥________________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產生聽覺。
(4)運動員體內各部分系統能夠相互協調配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因為人體具有自我調節功能,這種自我調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呼吸運動的結果實現了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即肺的通氣)。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當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膈肌頂部下降,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完成吸氣;當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膈肌頂部升高,結果胸廓容積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肺內氣體排出肺,完成呼氣。氧氣隨血液循環到達組織細胞后,在細胞的線粒體內通過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同時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的能量用于人體各項生理活動及維持體溫。(2)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通過①(腎小球)的過濾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血細胞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過濾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約180 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約為1.5 L,主要原因是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大部分水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進入血液。(3)接受聲音的聽覺感受器在耳蝸內,耳蝸屬于感受器。聽覺神經屬于傳入神經。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鼓膜的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⑤(耳蝸)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這些細胞就將聲音信息通過⑥(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聽覺中樞),人就產生了聽覺。(4)人體之所以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由于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同時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對人體也有調節作用。
[答案] (1)呼吸運動 收縮 有機物 線粒體 (2)① 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大部分水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進入血液 (3)⑤ 聽覺神經 (4)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
關系圖類
[題型特點]
把生物的發育關系、生態系統組成關系、親緣關系、遺傳關系等生命現象以集合圖、流程圖等形式展示出來。再結合圖示創設一定的情景進行設問,對學生進行考查,促使學生深刻理解重要的生物學概念,提升應用知識的能力,激發探究生命奧秘的興趣,進而用科學的觀點、知識、思路和方法探討或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改進學習方法,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
[解題思路]
1.識圖
讀圖,明確集合圖、流程圖展示的生命關系,以便鎖定考查的知識范圍。
2.析圖
觀察圖示,仔細辯識圖中代表的是包含關系還是并列關系等。提取題干信息給出的設問,分析題干設問與圖示間聯系,明確設問限定的條件或隱含的限定條件。
3.作答
在析圖與分析設問的基礎上,根據題目要求聯系教材知識,結合圖示作出準確解答。
[對點訓練]
1.(2024·樂山中考)如圖是某農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下列關于該食物網敘述正確的是(  )
A.能量的最終來源是甲
B.戊體內積累毒素最多
C.戊與丁只有捕食關系
D.總共包含4條食物鏈
B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來自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光能),因此,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能,A錯誤; 有毒物質會沿著食物鏈傳遞并逐級富集積累,在該食物網中,戊營養級最高,體內積累毒素最多,B正確;戊與丁都以己為食,二者之間是競爭關系,且戊以丁為食,二者之間還是捕食關系,C錯誤;該食物網中具有的食物鏈是:甲→乙→丙→丁→戊、甲→己→戊、甲→己→丁→戊,共三條,D錯誤。]
2.(2024·內江中考)如圖是某同學學習“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后所整理的概念圖,其中①~④分別表示(  )
A.子房壁、珠被、胚乳、胚
B.子房壁、珠被、胚、胚乳
C.珠被、子房壁、胚、胚乳
D.珠被、子房壁、胚乳、胚
B [受精完成后,子房的發育如圖所示:
所以,①(子房壁)發育成果皮,②(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卵發育成③(胚),受精極核(中央細胞)發育成④(胚乳)。]
3.(2024·長春中考)水族箱是小型生態系統,其組成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代表非生物部分
B.植物是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
C.②包含細菌和真菌
D.其中存在食物鏈:陽光→植物→動物
D [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這種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陽光,D錯誤。]
4.(2024·巴中中考)根據如圖分析有關生物學知識的關系,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若M表示染色體,則1、2、3分別表示蛋白質、DNA和基因
B.若M表示雌蕊,則1、2、3分別表示柱頭、花絲、子房
C.若M表示內分泌腺,則1、2、3分別表示甲狀腺、垂體、腎上腺
D.若M表示陸地生態系統,則1、2、3分別表示池塘、湖泊、海洋
C [若M表示染色體,則1、2分別表示蛋白質、DNA,DNA包含基因,A錯誤;若M表示雌蕊,則1、2、3可分別表示柱頭、花柱、子房,B錯誤;若M表示內分泌腺,則1、2、3可分別表示甲狀腺、垂體、腎上腺,C正確;若M表示陸地生態系統,則1、2、3可分別表示森林、荒漠、草原等,池塘、湖泊、海洋不屬于陸地生態系統,D錯誤。]
5.(2024·湖南中考)如圖是染色體和DNA的關系示意圖。據圖分析,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DNA分子呈螺旋狀
B.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
C.染色體的組成有DNA和蛋白質
D.每條染色體上有很多個DNA分子
D [DNA分子為雙螺旋結構,像螺旋形的梯子,A正確;染色體的組成包括DNA和蛋白質,DNA是遺傳物質,所以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B、C正確;一條染色體中一般含有一個DNA分子,D錯誤。]
6.(2024·云南中考)如圖為某女孩家庭的性別遺傳示意圖,如果女孩的一條X染色體來自奶奶,另一條X染色體來自外公的可能性為(  )
A.1/2  B.1/4
C.1/8  D.0
A [由圖可知,女孩體內的XX染色體一條來自母親,一條來自父親;母親體內的XX染色體一條來自外公,一條來自外婆;父親體內的X染色體一定來自奶奶。因此女孩的一條X染色體來自奶奶,另一條X染色體來自外公的可能性為1/2。]
7.(2023·朝陽中考)“遺傳學之父”孟德爾在研究生物的遺傳規律時,經常以豌豆作為實驗材料。如圖是豌豆花色的遺傳情況(F表示顯性基因,f表示隱性基因),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白花是顯性性狀,紫花是隱性性狀
B.子代中出現白花,與親代不同,這種現象稱為變異
C.親代紫花的基因組成分別是FF和Ff
D.子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為1∶1
B [子代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由此可判斷出白花是隱性性狀,紫花是顯性性狀,A錯誤;變異是指親子間及子代個體間的差異,子代中出現白花,與親代不同,這種現象稱為變異,B正確;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親代的性狀是顯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的Ff,遺傳圖為:
由此可以看出子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為3∶1,C、D錯誤。]
8.(2023·湖北中考)如圖為森林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環境中二氧化碳的關系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表示生產者的是丙
B.序號①表示呼吸作用
C.森林的自動調節能力強
D.森林分布在較濕潤的地區
B [分析圖示可知,圖中表示生產者的是丙(綠色植物),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因此甲表示消費者,乙表示分解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都會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序號①代表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為原料,②代表呼吸作用,A正確,B錯誤;在各類生態系統中,森林的生物種類數量最多,自動調節能力最強,森林分布在較濕潤的地區,C、D正確。]
9.(2024·云南中考)稻螟蟲是啃食水稻的害蟲,青蛙是稻螟蟲的天敵,稻田中放養適量青蛙,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青蛙在稻田中也會遭到蛇的捕食。如圖表示上述生物構成的食物鏈中各生物(用甲~丁表示)體內農藥的相對含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上述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水稻→稻螟蟲→青蛙→蛇 ②上述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水稻→青蛙→稻螟蟲→蛇 ③圖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青蛙 ④圖中丁所代表的生物是水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稻螟蟲是啃食水稻的害蟲,青蛙是稻螟蟲的天敵,青蛙在稻田中也會遭到蛇的捕食。上述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水稻→稻螟蟲→青蛙→蛇,①正確,②錯誤。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由題圖可知,丙是水稻、乙是稻螟蟲、甲是青蛙、丁是蛇,③正確,④錯誤。]
10.(2023·永州中考)小紅同學學習了《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后,嘗試用如圖表示相關概念之間的關系。下表中的選項與圖相符合的是(  )
選項 1 2 3
A 神經系統 神經元 細胞體
B 內分泌腺 垂體 甲狀腺
C 大腦 小腦 腦干
D 耳 內耳 耳蝸
B [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神經元由細胞體和突起組成,A不符合題意;內分泌腺包括:垂體、甲狀腺、胸腺、腎上腺等,B符合題意;腦的結構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C不符合題意;耳的結構包括外耳、中耳、內耳,內耳包括耳蝸、前庭、半規管,D不符合題意。]
11.(2024·達州中考)達州市宣漢縣巴山大峽谷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森林覆蓋率80%以上,是觀景和避暑勝地。某校生物學興趣小組對該生態系統進行了調查,并繪制了如下示意圖,圖1為該景區內部分生物間的關系圖,圖2表示某條食物鏈中各生物體內有機物的相對含量,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除圖1中所示的生物部分外,還需要補充分解者和________________。
(2)若圖2對應的是圖1中含食草昆蟲的一條食物鏈,則圖2中的甲對應的是圖1中的________________。
(3)在該食物網中貓頭鷹與蛇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
(4)若有毒物質流入該生態系統,一段時間后,圖2中體內積累有毒物質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填圖2中標號)
[解析] (1)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圖1中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因此,除圖1中所示的生物部分外,還需要補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圖2表示某條食物鏈中各生物體內有機物的相對含量,由于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所以營養級越高,生物體內有機物含量越少。由此可以得出圖2中四種生物的營養關系是:丙→乙→甲→丁。若圖2對應的是圖1中含食草昆蟲的一條食物鏈,則應該對應綠色植物→食草昆蟲→食蟲鳥→貓頭鷹,則圖2中的甲對應的是圖1中的食蟲鳥。(3)在該食物網中,貓頭鷹捕食蛇,二者是捕食關系;同時貓頭鷹和蛇都捕食食草鳥,二者是競爭關系。所以貓頭鷹與蛇之間的關系是捕食和競爭。(4)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不易被分解,也不易排出,所以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積累越多。由(3)小題分析可知,圖2中四種生物的營養關系是丙→乙→甲→丁,若有毒物質流入該生態系統,一段時間后,圖2中體內積累有毒物質最多的生物是丁。
[答案] (1)非生物部分(或非生物或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2)食蟲鳥 (3)捕食和競爭 (4)丁
12.(2024·棗莊中考)艾華同學在學習遺傳與進化主題時,知道了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信息控制的,由親代傳遞給子代的是遺傳信息而不是性狀本身。她想知道自己的藍眼(虹膜顏色為藍色)性狀是如何遺傳而來的,為此,她調查了父母家族部分成員眼球虹膜的顏色,繪成了圖示遺傳圖譜。請分析作答:
(1)控制艾華藍眼性狀的遺傳信息________________主要儲存在染色體上的________________中。
(2)人的棕眼和藍眼是一對________________性狀。根據遺傳圖譜可知,隱性性狀是__________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定控制虹膜顏色的顯、隱性基因分別用D、d 表示,則艾華的姐姐10號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______,決定其虹膜顏色為棕色的基因來自______________(填“7”或“8”)號,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傳遞給她的。
(4)實施三孩生育政策,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大舉措。若艾華的父母計劃再生育一個孩子,則這個孩子是藍眼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故控制艾華藍眼性狀的遺傳信息是基因,主要儲存在染色體上的DNA中。(2)人的棕眼和藍眼是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是一對相對性狀。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根據遺傳圖譜可知,5號和6號個體為棕眼,生了一個藍眼的孩子,可知隱性性狀是藍眼,棕色是顯性性狀。(3)假定控制虹膜顏色的顯、隱性基因分別用D、d 表示,則7號個體的基因組成為dd,必定遺傳一個d給子代,艾華的姐姐10號是棕眼,但體內一定有一個d基因,所以她的基因組成是Dd,決定其虹膜顏色為棕色的D基因來自8號,是通過精子傳遞給她的。(4)艾華是藍眼個體,所以基因組成為dd,一個d基因來自7號,一個d基因來自8號,所以8號的基因組成為Dd,若艾華的父母計劃再生育一個孩子,則這個孩子是藍眼的概率是1/2,遺傳圖解為:
又因為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一半,所以這個孩子是藍眼男孩的概率是1/4。
[答案] (1)基因 DNA (2)相對 藍眼 5號和6號個體為棕眼,生了一個藍眼的孩子 (3)Dd 8 精子(或生殖細胞) (4)1/4(25%)
曲線圖類
[題型特點]
把綠色植物生理作用強度變化、人體代謝過程中物質含量的變化、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數量的變化等生命活動的規律或生理過程以坐標曲線的形式展示出來,將生命的規律或生理的變化直觀性、形象化。再結合圖示創設一定的情景進行設問,對學生進行考查,促使學生深刻理解重要的生物學概念,提升應用知識的能力,激發探究生命奧秘的興趣,進而用科學的觀點、知識、思路和方法探討或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改進學習方法,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
[解題思路]
1.識標
明確縱、橫坐標的含義,以確定曲線展示的是哪兩個生物量之間的關系。
2.明點
識別曲線中的特殊點(與兩軸的交點、起點、終點、頂點、轉折點、交叉點等)表示的生物學意義。
3.析線
分析曲線走向、變化趨勢。橫坐標的量增大時曲線上升,表示縱坐標的量隨橫坐標的增大而增大。比較不同曲線時,曲線在上的,縱坐標代表的生物量數據大;分析不同曲線產生的原因時,要讓橫坐標相同,看縱坐標的不同,或讓縱坐標相同,分析橫坐標的不同,以確定曲線變化的原因及其含義。
[對點訓練]
1.(2024·無錫中考)在某個相對封閉的草原生態系統中,狼的數量大量減少會引發兔的數量變化。下列曲線中最符合較長時間內野兔數量變化的是(  )
A       B
C       D
B [在食物鏈“植物→野兔→狼”中,若野兔的天敵大量死亡,野兔的數量會增多,植物(野兔的食物)隨著野兔數量的增多而減少,以野兔為食的動物也會隨著野兔數量的增多而增多,一段時間后,野兔的數量隨著植物的減少或以野兔為食的動物的增多而減少。]
2.(2024·棗莊中考)在二氧化碳、水分等條件適宜且不變的條件下,測定某種綠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氧氣的釋放量,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a點光照強度為0,此時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
B.光照強度由0到b,植物光合作用強度不斷增強
C.c點以后,光照強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
D.若長時間白天光照強度為b,則植物仍可以正常生長
D [b點氧氣釋放量為0,則說明此時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植物合成的有機物等于植物消耗的有機物,因此,若長時間白天光照強度為b,則植物不能正常生長,D錯誤。]
3.(2024·成都中考)健康人形成尿液的過程中,某物質在腎單位不同部位的濃度變化如圖所示。據圖推測,該物質可能是(  )
A.蛋白質  B.尿素
C.葡萄糖  D.無機鹽
C [血液通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血細胞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過濾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尿素在腎小管處,濃度不可能下降,反而會上升,而葡萄糖全部被吸收回血液中,無機鹽還有部分在尿液中。]
4.(2024·牡丹江中考)如圖是小明肺容量變化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a~b段,胸廓縮小
B.b~c段,膈肌舒張
C.呼吸加深,b點下移
D.呼吸加快,c點右移
B [曲線a~b段肺容量升高,表示吸氣過程,胸廓擴大,A錯誤;曲線b~c段肺容量下降,表示呼氣過程,膈肌舒張,B正確;呼吸加深,肺容量增大,b點上移,C錯誤;呼吸加快,c點左移,D錯誤。]
5.(2024·泰安模擬)如圖為血液流經某結構時某物質的含量變化曲線,其中OC表示結構中三種連續的血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AB為腎小球毛細血管,則曲線可表示尿素含量的變化
B.若AB為腎小管外毛細血管,則曲線可表示葡萄糖含量的變化
C.若AB為小腸毛細血管,則曲線可表示氧含量的變化
D.若AB為肺部毛細血管,則曲線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
B [若AB為腎小管外毛細血管,腎小管能重新吸收全部的葡萄糖送回血液中,則葡萄糖含量會增多,B錯誤。]
6.(2024·泰安模擬)如圖是從O點開始使用青霉素后細菌數量的變化曲線。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具有抵抗青霉素特性的細菌數量在C點遠多于A點
B.抵抗青霉素的特性屬于有利變異
C.使用青霉素促使細菌產生了抵抗青霉素特性的變異
D.曲線A→C的變化過程是青霉素對各種類型細菌選擇的結果
C [具有抵抗青霉素特性的細菌數量在C點遠多于A點,A正確;抵抗青霉素的特性有利于細菌的生存,因此屬于有利變異,B正確;細菌原來就有抵抗青霉素特性的變異,不是使用青霉素促使細菌產生了抵抗青霉素特性的變異,C錯誤;曲線A→C的變化過程是青霉素對各種類型細菌選擇的結果,D正確。]
7.(2024·泰安模擬)如圖表示不同光照強度下植物A、B釋放氧氣的速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A比植物B更適合在光線不足的室內種植
B.兩種植物的呼吸速率會一直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而增強
C.當光照強度為50 μmol光子/m2·s時,植物B光合作用強度更強
D.當植物A開始積累有機物時,光照強度至少要大于70 μmol光子/m2·s
D [據圖分析,植物B對光照需求較低,更適合在光線不足的室內種植,A錯誤;光照強度不是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因此兩種植物的呼吸速率不會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而增強,B錯誤;當光照強度為50 μmol光子/m2·s時,植物A的放氧速率稍微大于植物B,但植物A的呼吸作用顯著大于植物B,故植物A的光合作用更強,C錯誤;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時,植物才會釋放氧氣,有機物才會積累。因此當光照強度超過70 μmol光子/m2·s時,植物A才開始釋放氧氣,體內才能儲存有機物,D正確。]
8.(2024·泰安模擬)下列對甲、乙、丙、丁各曲線圖的分析,錯誤的是(  )
A.圖甲可表示在草→兔→狼的封閉草原生態系統中,若大量捕殺狼,兔的數量變化
B.圖乙是24小時內植物釋放氧氣情況曲線圖,植物體在b點積累的有機物比a點多
C.圖丙表示三種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線表示淀粉的消化過程
D.從圖丁曲線變化可知,農藥對具有抗藥性變異的害蟲進行了選擇
C [在草→兔→狼的封閉草原生態系統中,若大量捕殺狼,兔因失去天敵,數量會增多,當增多到一定程度,由于缺少食物,數量又會下降,A正確;圖乙是24小時內植物釋放氧氣情況曲線圖,b點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比a點時間長,積累的有機物要多,雖然中間光合作用強度有所下降,但光合作用強度始終大于呼吸作用,只是積累的有機物相對少些,B正確;圖丙表示三種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線只在D(小腸)減少,說明其只在小腸被消化,而脂肪才只在小腸消化,因此Z曲線代表脂肪的消化過程,C錯誤;從圖丁曲線變化可知,農藥對具有抗藥性變異的害蟲進行了選擇,曲線一開始下降表示沒有抗藥性的害蟲被大量殺死,D正確。]
9.(2024·泰山二模)下列對圖中各曲線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圖一是某生態系統中蝗蟲和麻雀兩種生物的數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a代表蝗蟲
B.圖二是肺內壓隨時間的變化曲線,ce段表示吸氣過程,膈肌處于收縮狀態
C.圖三曲線表示人體血液流經腎臟后某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該物質可能是尿素
D.圖四曲線能反映出大豆種子萌發長成幼苗的過程中水分含量的變化
A [圖一是某生態系統中兩種生物的數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從圖中可知:b數量隨a數量的變化而變化,可推知它們之間是捕食關系,b生物以a生物為食。因此,a、b可分別代蝗蟲、麻雀,A正確。圖二是肺內壓隨時間的變化曲線,cd段肺內氣壓高于大氣壓,表示呼氣過程,膈肌處于舒張狀態;de段肺內氣壓低于大氣壓,表示吸氣過程,膈肌處于收縮狀態,B錯誤。圖三曲線表示人體血液流經腎臟后某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據圖分析,該物質流經腎臟之后含量增加,所以該物質不可能是尿素,尿素隨尿液排出體外,含量減少,C錯誤。觀察曲線圖是先下降后上升,種子剛剛開始萌發時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不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所以有機物的量會減少;當種子萌發抽出綠葉開始進行光合作用時,有機物的量就會逐漸增加,因此,此曲線圖代表的是大豆種子萌發長成幼苗的過程中有機物含量的變化,D錯誤。]
10.(2024·菏澤中考)菏澤古稱曹州,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譽。技術人員為研究某些環境因素對牡丹光合作用的影響,利用同一批牡丹分別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用氧氣傳感器等儀器測定O2釋放速率,實驗在CO2濃度恒定且適宜的同一個密閉環境中完成,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牡丹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填細胞結構)。
(2)測定圖甲實驗數據時,呼吸作用強度不變,該批牡丹呼吸作用每小時消耗氧氣的量為______________mmol。若將該批牡丹放在圖甲實驗條件下,先黑暗處理1小時,再用10 klx的光照強度處理1小時,比較這兩個小時前后,密閉環境中氧氣的增加量為______________mmol。
(3)據圖乙分析可知,該批牡丹生長的最適溫度是______________℃。
(4)圖甲是溫度為14 ℃測定的結果,根據甲、乙兩圖分析可知:①圖乙是在光照強度為______________klx下測定的結果;②影響牡丹生長的環境因素為______________。
[解析] (1)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是綠色植物細胞特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2)由圖甲可知,若呼吸作用強度不變,該批牡丹呼吸作用每小時消耗氧氣的量為2 mmol。若將該批牡丹放在圖甲實驗條件下,先黑暗處理1小時,再用10 klx的光照強度處理1小時,比較這兩個小時前后,密閉環境中氧氣的增加量為8-2 =6 mmol。(3)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據圖乙分析可知,該批牡丹生長的最適溫度是18 ℃。(4)若圖甲是溫度為14 ℃測定的結果,根據甲、乙兩圖分析可知:溫度為14 ℃時,O2釋放速率為6 mmol/h,而6-(-2)=8 mmol/h 時,對應的光照強度是10 klx。因此圖乙是在光照強度為10 klx下測定的結果;影響牡丹生長的環境因素為光照和溫度。
[答案] (1)葉綠體 (2)2 6 (3)18 (4)10 光照和溫度
表格類
[題型特點]
表格由行、列、單元格三個部分組成,用于條理化數字和其他內容以便快速引用和分析。表格是表述生物學內容的常用方式,能比較生物學概念、生理過程之間的區別和聯系;說明生物實驗的材料、處理方法、分組、條件、結果等方面時,能很清晰簡明地表達所需要說明的內容。具有信息密集、比較性和條理性強的特點。
[解題思路]
1.識表
一看行和列:看清表格名稱;看清材料是關于什么的;看清題干的文字說明;看清行標題與列標題各表示什么,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文字;看清數據標題的含義、數據的單位,找出所要考的知識點。
二看行和列數據的規律和趨勢:如數據是上升還是下降,還是到某個數值點就不變了等。
三看關鍵的數據點: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出現頻率的高或低的數值等,表格中出現“0”的地方要特別注意。
2.析表
分析表格中的數據,進行縱橫比較,找出數據的變化規律、引起數據差異的原因,獲取回答問題所需的材料。
3.說表
結合所學知識點,綜合分析,用生物學專業術語和專業名詞將表格信息轉變成規范的文字信息。
[對點訓練]
1.(2024·四川中考)血液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下表為某成年男子的血常規報告單,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化驗項目 測定值 正常參考值
紅細胞 3.8×1012個/L (4.3~5.8)×1012個/L
白細胞 11.8×109個/L (3.5~9.5)×109個/L
血紅蛋白 85 g/L 120~160 g/L
血小板 210×109個/L (125~350)×109個/L
A.該男子可能有炎癥
B.抽血后,針眼處血液能正常凝固
C.該男子應多吃含鈣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D.紅細胞有運輸作用,白細胞和血小板有防御和保護作用
C [貧血是指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或血紅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表中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值,說明患有貧血,需補充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C錯誤。]
2.(2024·新疆中考)某人近來感到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下表是就醫后尿液檢查報告的部分結果,由此推測該病人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  )
尿液檢查報告(g/L)
檢測項目 紅細胞 蛋白質 葡萄糖 尿素
檢測值 無 0 1.0 20.0
正常值 無 0 0.0 20.0
A.腎小體  B.腎小球  C.腎小囊  D.腎小管
D [某人尿液中檢測到葡萄糖,則此人可能是腎臟的腎小管部位發生病變。]
3.(2024·泰安二模)生產上,有一種無需修剪側蔓(即杈枝)的西瓜新品種——無杈早。為研究其遺傳規律,將純種的有杈(顯性性狀)與純種的無杈(隱性性狀)雜交獲得子一代(F1),再用子一代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表。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組別 雜交實驗 有杈株數 無杈株數
1 F1×F1 236 ?
2 有杈×F1 50 0
3 無杈×F1 56 58
A.西瓜蔓的有杈與無杈是一對相對性狀
B.分析組別1,無杈與有杈株數應相等
C.分析組別2,有杈的親本是純種個體
D.分析組別3,無杈的親本是純種個體
B [將純種的有杈(顯性性狀)與純種的無杈(隱性性狀)雜交獲得子一代(F1),F1是雜合體,再用子一代進行雜交實驗(F1×F1),子代有杈與無杈數量比是3∶1,B錯誤。]
4.(2024·濰坊中考)人在游泳時,心率、呼吸、尿量、排汗等都會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對某志愿者在休息和游泳兩種狀態下的相關變化進行跟蹤,獲得的數據如表1、表2。
表1 通過不同途徑散失的水分
狀態 汗液(mL) 尿液(mL) 呼吸(mL)
休息 100 1 800 300
游泳 2 000 500 600
表2 每分鐘血流量
休息 游泳 運動員比賽
總量 5.5 23 X
肌肉 0.9 18 Y
(1)游泳一般采用口吸氣、口鼻并用呼氣的方式進行換氣。吸氣時,空氣依次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結構名稱和箭頭表示)等器官到達肺部;肌肉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至少先后經過心臟的________________腔室,隨血液循環到達肺后排出體外。
(2)根據表1分析,游泳時尿液明顯減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尿液是人體的血液經過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根據表2數據,游泳時肌肉血流量大幅增加,其生理學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運動員游泳比賽時速度更快,強度更大,據此推測其肌肉細胞內____________(填細胞結構)數量較多,表2中X、Y合理的數據是______________。
A.32 26  B.23 19
C.18 15  D.33 17
(4)研究發現,中等強度和中等時長運動后,體內的一種淋巴細胞數量增加,免疫力增強,長時間劇烈運動后這種細胞數量反而會下降。該現象對我們游泳鍛煉的啟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用口吸氣時,氣體依次經過口→咽→喉→氣管→支氣管。在心臟中,肌肉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首先進入心臟的右心房,然后通過右心室泵入肺動脈,最終到達肺部進行氣體交換,排出體外。因此,肌肉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至少先后經過心臟的右心房和右心室。(2)根據表1的數據,游泳時汗液和呼吸散失的水分顯著增加,而尿液量明顯減少。這是因為游泳時,身體為了維持體溫和水分平衡,會優先通過汗液和呼吸散失水分,從而減少尿液的生成。尿液是人體血液經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的。(3)根據表2的數據,游泳時肌肉血流量大幅增加。這一生理學意義在于為肌肉細胞提供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以滿足肌肉在游泳過程中高強度運動的需要。同時,也帶走肌肉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廢物,維持肌肉細胞的正常代謝。運動員在游泳比賽時速度更快、強度更大,因此其肌肉細胞內需要更多的線粒體來提供能量。線粒體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負責有氧呼吸的主要過程,產生大量的能量供細胞使用。因此,可以推測運動員肌肉細胞內線粒體數量較多。對于表2中的X值和Y值,由于游泳比賽時肌肉血流量會進一步增加,而總量也會增加以支持更高的運動強度,因此X值應大于游泳時的23,而Y值(肌肉血流量占比)也會相應增加。根據選項分析,只有A選項(X=32,Y=26)符合這一趨勢,故選A。(4)研究發現,中等強度和中等時長的運動可以增強免疫力,而長時間劇烈運動則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這一現象對我們游泳鍛煉的啟示是在進行游泳鍛煉時,應控制運動強度和時長在適宜范圍內,避免過度運動導致免疫力下降。同時,定期進行中等強度的游泳鍛煉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身體抵抗力。
[答案] (1)口→咽→喉→氣管→支氣管 右心房、右心室 (2)游泳時,水分主要以排汗和呼吸的方式排出 過濾和重吸收 (3)為肌肉細胞提供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以滿足肌肉在游泳過程中高強度運動的需要。同時,也帶走肌肉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廢物,維持肌肉細胞的正常代謝 線粒體 A (4)在進行游泳鍛煉時,應控制運動強度和時長在適宜范圍內,避免過度運動導致免疫力下降
5.(2024·泰安三模)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兩種,受一對基因(H、h)控制,如圖是某家族耳垢性狀遺傳圖譜。某生物學興趣小組就耳垢性狀對某一社區部分家庭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如表。請分析回答:
組合序號 雙親性狀 家庭數目 油耳孩子 干耳孩子
父親 母親
一 油耳 油耳 195 180 20
二 油耳 干耳 80 50 31
三 干耳 油耳 60 52 12
四 干耳 干耳 335 0 320
合計 670 282 383
(1)根據表中第________組數據可以判斷耳垢油性為________(填“顯性”或“隱性”)性狀。
(2)若6號是組合三某家庭的后代,其與5號組建的家庭,再生一個孩子9號,9號的基因組成可能是________。
(3)若7號和一個干耳男性婚配,他們生一個油耳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4)性別遺傳的實質是親代將控制性別的染色體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給后代,9號是5號和6號夫妻還未出生的孩子,6號傳遞給9號的染色體組成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
(5)統計組合一中的所有家庭子女耳垢性狀,油耳孩子與干耳孩子的數量比明顯高于3∶1,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是組合一的部分家庭,父母中的某一方基因組成是HH,而另一方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______,正常情況下,這類家庭父母所生的孩子耳垢的性狀只能是________。
[解析] (1)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根據第一組數據可以判斷干耳為隱性性狀,耳垢油性為顯性性狀,親代的性狀是顯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的,均為Hh。(2)通過第(1)題分析可知,可以推斷出5號的基因組成可能是HH或Hh,若6號是組合三某家庭的后代,6號個體是油耳,含有耳垢干性的基因,因此6號的基因組成為Hh ,當5號基因型為 Hh,6號基因組成為Hh時,遺傳圖解如圖1:
那么9號的基因型可以是HH、Hh或hh;當5號基因型為HH,6號為Hh時,如圖2所示:
9號的基因型可能是HH或Hh;故9號的基因組成為HH、Hh或hh。(3)因為油耳為顯性性狀,干耳為隱性性狀,從圖中可以看出3號為油耳,其基因型可能是HH 或者Hh,4號為干耳,其基因型為hh,由于4號的基因h一定傳給7號,而7號為油耳,所以7號的基因一定是Hh,7號和干耳男性(hh)婚配的遺傳圖解如圖3:
從圖中可以看出他們再生一個油耳孩子的概率是50%。(4)6號是男性,所以他的染色體組成為22對常染色體+XY,從題意可知9號的性別未知,可能是男孩也可能是女孩,因此6號傳給9號的染色體可能是22條+Y或者22條+X。(5)組合一中,親本雖然均表現為油耳,但他們的基因型可能是HH或Hh,只有當全部調查的油耳親本基因型均為Hh時,后代才會表現出性狀分離比3∶1。
[答案] (1)一 顯性 (2)HH、Hh或hh (3)50% (4)22條+Y或22條+X (5)HH或Hh 油耳
6.科研人員以檳榔芋和香荷芋為材料進行植物生理實驗,測定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分析回答:
品種 光合速率(μmol/m2·s) 葉綠素含量(mg/g) 氣孔導度(mmol/m2·s) 蒸騰速率(μmol/m2·s)
檳榔芋 15.84 2.15 0.17 3.96
香荷芋 19.39 2.47 0.19 5.31
(1)由表中數據可知,香荷芋的葉綠素含量較多,光合速率較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為光合作用提供動力。
(2)氣孔導度是指氣孔開張的程度。氣孔地張開與閉合由__________控制。由表中數據可知,氣孔導度與蒸騰速率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騰作用促進水分的吸收,同時拉動________________在體內的運輸。科研人員在日間某時間段測得表中兩種植物的葉片凈吸入二氧化碳,原因是在此時間段內,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__________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的量。
(3)某同學利用香荷芋植株探究“植物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實驗設計思路:取大小一致、生長旺盛的兩個植株,分別罩上密封性良好的透明鐘罩,一個放在有光環境中,另一個放在__________環境中,幾小時后用__________________檢驗是否有氧氣產生。
[解析] (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把綠葉比作綠色工廠的話,葉綠體就是廠房,葉綠素吸收光能是動力,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機物和氧氣是光合作用產物。(2)氣孔是由保衛細胞之間形成的小孔。氣孔地張開和閉合由保衛細胞控制。由表中數據可知,氣孔導度大,蒸騰速率高,氣孔導度小,蒸騰速率低,蒸騰作用是根吸水的動力,促使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運輸,科研人員在日間某時間段測得表中兩種植物的葉片凈吸入二氧化碳,原因是在此時間段內,光合作用的強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強度,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的量。(3)某同學利用香荷芋植株探究“植物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設置對照實驗,變量應是光照,除此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所以一個放在有光環境中,另一個放在黑暗環境中。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觀察帶火星的木條能否復燃可以檢驗是否產生氧氣。
[答案] (1)葉綠素吸收光能 (2)保衛細胞 氣孔導度大,蒸騰速率高 水和無機鹽 大于 (3)黑暗 帶火星的木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50張PPT)
題型突破一 識圖題
類型一 結構圖類
[題型特點]
把生物的外形、解剖、相關生理過程和某種組成部分的結構以圖像、模擬圖的形式展現,可以將復雜的微觀結構宏觀化,也可以將復雜的生物結構簡單化,使生物結構更形象。再結合圖示創設一定的情景進行設問,對學生進行考查,使學生加深對生物學概念的理解,提升應用知識的能力,激發探究生命奧秘的興趣,進而用科學的觀點、知識、思路和方法探討或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改進學習方法,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
[解題思路]
1.識圖
讀圖,明確圖示名稱,鎖定圖示的知識范圍。
2.析圖
觀察圖示,仔細辯識圖中標識的結構或物質,按照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梳理圖示中提供的信息或不同圖示間的異同。提取題干信息給出的設問,分析題干設問與圖示間聯系,限定的條件或隱含的限定條件。
3.作答
在析圖與分析設問的基礎上,根據題目要求聯系教材知識,利用圖示作出準確解答。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對點訓練]
1.(2024·南充中考)某鎮為振興鄉村旅游經濟,每年舉辦“三月桃花節”“六月摘桃節”,吸引市民紛至沓來賞花摘桃。如圖為小紅觀察到的桃花和桃子的基本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A.桃花的主要結構是③和⑥
B.①中的花粉落到④上的過程叫做受精
C.圖甲中的⑥將來發育成圖乙中的⑨
D.開花季節如遇陰雨連綿的天氣,可通過人工輔助授粉提高桃子產量
D [桃花的主要結構是③(雄蕊)和⑦(雌蕊),A錯誤;①(花藥)中的花粉落到④(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B錯誤;圖甲中的⑥(子房)將來發育成圖乙中的果實,C錯誤;開花季節如遇陰雨連綿的天氣,會影響植物的傳粉,因此,可通過人工輔助授粉提高桃子產量,D正確。]
題號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2.(2024·棗莊中考)如圖是心臟結構及某時刻工作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示為心室收縮狀態
B.圖中房室瓣處于關閉狀態
C.圖中③為左心室
D.與④相連的血管內流靜脈血
題號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D [圖示為心室收縮狀態,心室收縮時,心室的血液被泵向動脈,A正確;圖示為房室瓣,在心室收縮時應該處于關閉狀態,以防止血液回流到心房,B正確;根據題目中給出的心臟結構示意圖,圖中②為右心室、③為左心室,C正確;④(左心房)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來自肺靜脈的動脈血,D錯誤。]
題號
3
2
4
5
6
8
7
9
10
11
1

3.(2024·棗莊中考)模型構建是學習生物學的一種有效策略,某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用橡皮泥做了一個腎單位結構模型,如圖所示。該模型中結構名稱標注有誤的是(  )
A.腎小管  B.腎小囊
C.腎小球  D.出球小動脈
A [腎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組成,
圖中腎小管指在毛細血管上,因此,標注有誤的是腎小管。]
題號
4
2
3
5
6
8
7
9
10
11
1

4.(2024·新疆中考)如圖表示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淀粉可在①和②中被分解
B.②所示的消化腺分泌膽汁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脂肪酶
D.蛋白質可在④中初步分解
題號
4
2
3
5
6
8
7
9
10
11
1
B [淀粉首先在①(口腔)內被唾液淀粉酶消化成麥芽糖,然后在小腸內被腸液和胰液消化成葡萄糖,A錯誤;②所示的消化腺為肝臟,能分泌膽汁,起到乳化脂肪的作用,B正確;③(胃)分泌的消化液含蛋白酶,不含脂肪酶,C錯誤;蛋白質在③(胃)中開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多肽,進入④(小腸)后,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成氨基酸,D錯誤。]
題號
2
4
5
3
6
8
7
9
10
11
1

5.(2024·昌平中考)如圖為關節結構示意圖。下列對關節結構和功能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關節囊使關節更加牢固
B.關節腔含有滑液,減少摩擦
C.關節頭和關節窩附著肌肉
D.關節軟骨起到緩沖作用
題號
2
4
5
3
6
8
7
9
10
11
1
C [關節囊內外都有堅韌的韌帶,使關節更加牢固,A正確;關節腔內有滑液,能夠潤滑,減少摩擦,B正確;關節頭和關節窩的表面覆蓋著關節軟骨,C錯誤;關節軟骨光滑有彈性,起到減小摩擦和緩沖震蕩的作用,D正確。]
題號
2
4
5
3
6
8
7
9
10
11
1

6.(2024·福建中考)如圖是細胞結構示意圖,桃的甜味物質主要來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D [液泡中含有細胞液,細胞液中有糖分等物質,所以桃的甜味物質主要來自④(液泡),D符合題意。]
題號
2
4
5
3
7
6
8
9
10
11
1

7.(2024·連云港中考)下圖中的甲、乙分別是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結構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與圖甲相比,圖乙不具有的結構是①③
B.②是細胞壁,對細胞起保護和支持作用
C.③是葉綠體,是細胞進行呼吸作用場所
D.④是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控制中心
題號
2
4
5
3
7
6
8
9
10
11
1
D [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共有的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包括細胞壁、葉綠體、液泡。與圖甲相比,圖乙不具有的結構是①③⑤,A錯誤;②是細胞膜,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選擇透過性),B錯誤;③是葉綠體,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是綠色植物細胞特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C錯誤;④是細胞核,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D正確。]
題號
2
4
5
3
8
6
7
9
10
11
1
8.(2024·內江中考)如圖是人體某反射的反射弧結構示意圖,①至⑤代表相應的結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和②分別代表效應器和感受器
B.③和④都有傳導神經沖動的作用
C.若④受損,刺激①,人體會產生感覺但②不會有反應
D.此圖可代表人體縮手反射的反射弧,其中⑤位于脊髓

題號
2
4
5
3
8
6
7
9
10
11
1
A [①是感受器,②是效應器,A錯誤;③(傳入神經纖維)將神經沖動傳至神經中樞,④(傳出神經纖維)將神經沖動傳至效應器,③和④都有傳導神經沖動的作用,B正確;若④(傳出神經纖維)受損,刺激①(感受器),神經沖動可以通過上行神經纖維傳至大腦皮層的軀體感覺中樞,但傳不到效應器,所以人體會產生感覺,但不會有反應,C正確;縮手反射屬于低級的神經活動,⑤(神經中樞)位于脊髓內,D正確。]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9.(2024·江西中考)“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兒歌中的小燕子每年飛回繁殖地產卵,產出的受精鳥卵(下圖)能孵化成雛燕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①(系帶)的作用是固定卵黃;②(胚盤)里面含有細胞核,是胚胎發育的部位;③(氣室)內有空氣,為胚胎發育提供氧氣;④(卵黃)是胚胎發育的主要營養物質。因此,能孵化成雛燕的部位是②(胚盤)。]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10.(2024·福建中考)吸煙有害健康,可能引發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疾病。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1)圖1中①~⑤組成___,⑧血管的類型是_______。
(2)長期吸煙者患慢性支氣管炎的幾率比不吸煙者高出5~10倍,患者的小支氣管比正常人的狹窄,影響了_____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因此,患者常感到呼吸困難。
(3)吸煙時,煙草中的有害物質進入血液,最先到達圖2中的____ (填字母)。有害物質刺激血管壁,引起脂類物質在血管壁上堆積,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影響______________輸送給組織細胞。
呼吸道
動脈

b
營養物質和氧
[解析] (1)圖1中①~⑤組成呼吸系統的呼吸道,是氣體的通道,⑧血管管壁厚,管徑小,所以是動脈。
(2)呼吸系統中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肺是由許多肺泡組成的,氣體經過呼吸道的①(鼻)、②(咽)、③(喉)、④(氣管)、⑤(支氣管),到達肺進行氣體交換,所以長期吸煙者患慢性支氣管炎的幾率比不吸煙者高出5~10倍,患者的小支氣管比正常人的狹窄,影響了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因此,患者常感到呼吸困難。
(3)吸煙時,煙草中的有害物質進入血液,最先隨肺靜脈到達圖2中的b(左心房)。有害物質刺激血管壁,引起脂類物質在血管壁上堆積,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影響營養物質和氧輸送給組織細胞。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11.(2024·四川中考)人體的生理活動能正常進行必須依賴一定的身體結構。下圖為李雷同學部分生活日常以及參與相關活動的部分身體結構圖,請據圖回答: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1)經過一夜的睡眠,膀胱尿液充盈,起床后需及時排出。尿液的產生通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和[ ](填序號或字母,后同)的重吸收作用。
(2)早餐雞蛋中的主要營養物質在圖中[ ]被徹底消化成_______,才能被吸收。
(3)李雷騎自行車上學途中,遇到紅燈會立即停下等待,調節該生命活動的神經中樞位于________,此反射的類型屬于_________。


氨基酸
[⑦]大腦
復雜反射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4)大課間激情跑操,需要較多的能量供應。此時呼吸會變得急促,目的是提供較多的________參與有機物分解。
(5)體育課上進行籃球比賽,投籃時到B過程肌肉c處于______狀態;觀看籃球比賽的同學也會面紅耳赤、心跳加快,這是因為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也會受到_____調節的影響。
[b]氧氣
舒張
激素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解析] (1)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和③(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連續的過程。
(2)蛋白質在胃內胃液的作用下初步分解,初步分解的蛋白質在小腸內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為氨基酸。早餐雞蛋中的主要營養物質是蛋白質,蛋白質在圖中⑤(小腸)被徹底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3)李雷騎自行車上學途中,遇到紅燈會立即停下等待,調節該生命活動的神經中樞位于⑦(大腦),此反射的類型屬于復雜反射,這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
(4)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吸收氧氣,在細胞內線粒體中分解有機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能量,呼吸作用釋放出的能量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此時呼吸會變得急促,目的是提供較多的b(氧氣)參與有機物分解。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5)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體育課上進行籃球比賽,投籃時到B伸肘過程肌肉c(肱二頭肌)處于舒張狀態;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常常受神經的調節,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
類型二 過程圖類
[題型特點]
把生物的發育過程、生理過程等生命現象以圖像或圖形+線段或箭頭的形式展示出來,將復雜的過程簡單化。再結合圖示創設一定的情景進行設問,對學生進行考查,促使學生深刻理解重要的生物學概念,提升應用知識的能力,激發探究生命奧秘的興趣,進而用科學的觀點、知識、思路和方法探討或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改進學習方法,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
[解題思路]
1.識圖
讀圖,明確圖示展示的發育過程或生理過程,鎖定考查的知識范圍。
2.析圖
觀察圖示,仔細辨識圖中不同圖形或圖像間代表的過程關系。提取題干信息給出的設問,分析題干設問與圖示間聯系,明確設問限定的條件或隱含的限定條件。
3.作答
在析圖與分析設問的基礎上,根據題目要求聯系教材知識,結合圖示作出準確解答。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對點訓練]
1.(2024·連云港中考)下圖為油菜的結構層次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a表示細胞分化過程
B.b表示細胞分裂過程
C.c表示組織構成器官
D.d表示系統構成個體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C [a表示細胞分裂過程,A錯誤;b表示細胞分化過程,B錯誤;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叫做器官,c表示由不同的組織構成器官,C正確;植物沒有系統層次,d表示器官構成個體,D錯誤。]
題號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2.(2024·蘭州中考)下圖是蝴蝶的生殖與發育過程示意圖,其發育類型與發育過程分別為(  )
A.完全變態發育、③→④→①→②
B.完全變態發育、②→③→④→①
C.不完全變態發育、③→④→①→②
D.不完全變態發育、②→③→④→①

A [結合題圖可知,蝴蝶的發育要經過③(受精卵)、④(幼蟲)、①(蛹)、②(成蟲)4個時期,而且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差異,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完全變態發育。]
題號
3
2
4
5
6
8
7
9
10
11
1

3.(2023·渝北中考)如圖表示人體的受精及胚胎發育過程,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①表示精子  B.②代表子宮
C.③是受精卵  D.④在輸卵管內完成
題號
3
2
4
5
6
8
7
9
10
11
1
B [睪丸的主要功能是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因此①表示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細胞,它是由睪丸產生的,A正確;卵巢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因此②表示卵巢,能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B錯誤;精子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③(受精卵),標志著新生命的開始,C正確;精子與卵細胞在輸卵管內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現象叫做受精,因此④表示受精過程,在輸卵管內完成,D正確。]
題號
4
2
3
5
6
8
7
9
10
11
1
4.(2023·宜賓中考)立定跳遠是2023年宜賓市高中階段招生體育考試的考試項目。立定跳遠的動作口訣是一擺二蹲三跳四落地,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題號
4
2
3
5
6
8
7
9
10
11
1

A.一擺中同學的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分別處于收縮、舒張狀態
B.二蹲中骨骼肌受到神經傳來的刺激時,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
C.運動中關節非常靈活,是因為有關節軟骨和關節腔內的滑液
D.同學們在考試時能夠完成立定跳遠這一行為屬于學習行為
題號
4
2
3
5
6
8
7
9
10
11
1
A [一擺中同學的上肢處于伸肘狀態,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A錯誤;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會收縮,牽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運動,從而產生各種動作,B正確;關節面上覆蓋著關節軟骨,可減少運動時兩關節面之間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關節腔內有關節囊內壁分泌的滑液,可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活動靈活,C正確;同學們在考試時能夠完成立定跳遠,這是在體內的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D正確。]
題號
2
4
5
3
6
8
7
9
10
11
1

5.(2024·河北中考)某同學在窗前遠眺時,一只昆蟲突然飛到眼前,經眼的一系列調節后,他看清了眼前的昆蟲。能表示該過程的正確順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題號
2
4
5
3
6
8
7
9
10
11
1
B [當某同學在窗前遠眺時,能看清遠處,焦點在視網膜上(①);突然出現的昆蟲看不清楚,焦點不在視網膜上(③),看清楚近處的昆蟲,焦點在視網膜上。當晶狀體調節完畢后,光線經過角膜和晶狀體的折射,最終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圖像(②)。因此,經眼的一系列調節后,他看清眼前的昆蟲的正確順序是①③②。]
題號
2
4
5
3
6
8
7
9
10
11
1

6.(2024·上海中考)如圖為膝跳反射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接受刺激,產生興奮的是①
B.該反射的傳出神經是②
C.該反射的神經中樞在⑤
D.若事先提醒,膝跳反射的陽性率可能會下降
題號
2
4
5
3
6
8
7
9
10
11
1
B [圖中①為感受器、②為傳入神經、③為效應器、④為傳出神經、⑤為神經中樞,接受刺激,產生興奮的是①,A、C正確,B錯誤;若測試者事先提醒被試者,人在有意識控制的情況下進行膝跳反射實驗則可能不成功,小腿不會跳起,說明大腦皮層高級神經中樞控制脊髓低級神經中樞,D正確。]
題號
2
4
5
3
7
6
8
9
10
11
1

7.(2023·宜昌中考)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如圖是大豆種子萌發過程示意圖。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少數種子未萌發的原因可能是胚不
完整或已死亡
B.大豆種子萌發的(一)階段,有機物
逐漸增多
C.大豆萌發過程中發育成①的結構最
先突破種皮
D.大豆種子萌發所需要的營養主要來源于胚乳
題號
2
4
5
3
7
6
8
9
10
11
1
A [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擁有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所以少數種子未萌發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A正確;種子萌發要消耗自身的營養物質,所以大豆種子萌發的(一)階段,有機物逐漸減少,B錯誤;大豆萌發過程中發育成③的結構最先突破種皮,C錯誤;一般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內,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所以大豆種子萌發所需要的營養主要來源于子葉,D錯誤。]
題號
2
4
5
3
8
6
7
9
10
11
1
8.(2024·廣西中考)南瓜果實由子房發育形成,果皮的白色和黃色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基因(E、e)控制,果皮白色(E)對黃色(e)為顯性。下圖表示把甲植株(EE)的花粉人工授粉到乙植株(ee)的雌蕊柱頭上,用乙植株果實的種子培育出子一代丙植株的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題號
2
4
5
3
8
6
7
9
10
11
1
A.種子中的胚由受精卵發育而來
B.甲的遺傳信息通過花粉傳遞給丙
C.丙植株可結出白色果皮南瓜(EE)
D.若種子經太空輻射,則丙可能出現可遺傳的變異

C [在經過受精過程后,種子中的胚由受精卵發育而來,A正確;經過人工授粉過程,甲的遺傳信息通過花粉傳遞給丙,B正確;丙植株可結出白色果皮南瓜,但基因組成為Ee,C錯誤;若種子經太空輻射,遺傳物質會發生改變,則丙可能出現可遺傳的變異,D正確。]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9.(2024·煙臺中考)建立模型是學習生物學知識的有效策略。圖示模型能表示(  )
①青蛙的個體發育過程 ②淀粉的化學性消化 ③生態系統生物成分之間的關系 ④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A [①青蛙的發育過程為:受精卵→蝌蚪→青蛙,①正確;②淀粉的消化開始于口腔,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分解為麥芽糖,在小腸消化液(腸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徹底分解為葡萄糖,②正確;③生態系統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三者之間的關系是 ,③錯誤;④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④錯誤。]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10.(2024·臨沂中考)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我國糧食產量保持持續增長,離不開科學的種植和高產新品種的培育。海水稻是具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可以在海濱灘涂、內陸鹽堿地種植的特殊水稻。我國現有鹽堿地15億畝,近3億畝可以開發利用,因此,海水稻的培育、種植與推廣為我國糧食的進一步增產提供更廣闊前景。圖1表示海水稻從種子萌發到開花結果的過程,序號①~③表示種子的結構,④~⑦表示稻花結構的一部分;圖2是海水稻葉肉細胞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1)圖1中,甲表示海水稻種子結構,萌
發時的營養物質來自[ ]_____。
丙中,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是_______,鹽堿地的鹽濃度較高,
而海水稻能從鹽堿地選擇性吸收無機鹽,
這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水和無機鹽在海水稻體內運輸的動力主要
來自_________。
胚乳
成熟區

控制物質進出
蒸騰作用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2)圖1中,丁表示海水稻花的結構,結構中最主要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海水稻受精完成后,其中的[ ]_____發育成果實。
(3)圖2中,A表示的結構是_______,a氣體是____。請寫出圖2中B結構完成的生理活動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蕊(雌蕊和雄蕊)
子房
葉綠體
氧氣

水+能量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4)海水稻引種到新疆等西北部地區的鹽堿地,在相同種植方式下,產量高于海濱灘涂,試從光照和溫度兩個方面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疆白天溫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強,制造的有機物越多,夜晚溫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機物越少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解析] (1)水稻種子的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②(胚乳)中;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選擇透過性),細胞膜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同時把細胞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蒸騰作用是根吸水的動力,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運輸,蒸騰作用還能降低溫度。
(2)花蕊(雌蕊和雄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它們是花的主要結構;果實是由顯花植物的⑦(子房)在開花傳粉后發育而來的,主要的功能為保護種子及協助種子的傳播。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4)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與溫度有關,在一定范圍內,白天溫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強,制造的有機物越多,夜晚溫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機物越少。所以,晝夜溫差越大,植物體內的有機物積累越多,產量會高。因此,新疆地區晝夜溫差較大,海水稻產量會高于海濱灘涂。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11.(2024·成都中考)“羽世界·共蓉耀”。2024年4月27日~5月5日。“湯尤杯”世界羽毛球團體錦標賽在成都舉辦,經過激烈角逐。中國羽毛球男隊、女隊均獲得冠軍。圖甲是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部分系統相互協調配合的示意圖,圖乙是運動員聽覺形成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1)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氣。圖甲中,運動員吸入氧氣的過程a是通過_________實現的。運動員吸氣時,肋間外肌和膈肌處于_____ (填“收縮”或“舒張”)狀態。氧氣進入運動員組織細胞后,能用于分解細胞中的_______,釋放出能量,為運動提供動力,細胞中發生該氧化分解過程的主要場所是_______。
呼吸運動
收縮
有機物
線粒體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2)運動員產生的部分代謝廢物,通過血液運輸到腎臟,經過____ (填圖甲中的標號)的過濾作用形成原尿。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約180 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約為1.5 L,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經腎小管時,大部分水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進入血液
原尿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3)比賽中,現場觀眾的加油吶喊聲,會刺激運動員___ (填圖乙中的標號)中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沿著⑥_________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產生聽覺。
(4)運動員體內各部分系統能夠相互協調配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因為人體具有自我調節功能,這種自我調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聽覺神經
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解析] (1)呼吸運動的結果實現了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即肺的通氣)。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當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膈肌頂部下降,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完成吸氣;當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膈肌頂部升高,結果胸廓容積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肺內氣體排出肺,完成呼氣。氧氣隨血液循環到達組織細胞后,在細胞的線粒體內通過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同時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的能量用于人體各項生理活動及維持體溫。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2)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通過①(腎小球)的過濾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血細胞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過濾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約180 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約為1.5 L,主要原因是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大部分水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進入血液。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3)接受聲音的聽覺感受器在耳蝸內,耳蝸屬于感受器。聽覺神經屬于傳入神經。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鼓膜的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⑤(耳蝸)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這些細胞就將聲音信息通過⑥(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聽覺中樞),人就產生了聽覺。
(4)人體之所以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由于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同時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對人體也有調節作用。
類型三 關系圖類
[題型特點]
把生物的發育關系、生態系統組成關系、親緣關系、遺傳關系等生命現象以集合圖、流程圖等形式展示出來。再結合圖示創設一定的情景進行設問,對學生進行考查,促使學生深刻理解重要的生物學概念,提升應用知識的能力,激發探究生命奧秘的興趣,進而用科學的觀點、知識、思路和方法探討或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改進學習方法,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
[解題思路]
1.識圖
讀圖,明確集合圖、流程圖展示的生命關系,以便鎖定考查的知識范圍。
2.析圖
觀察圖示,仔細辯識圖中代表的是包含關系還是并列關系等。提取題干信息給出的設問,分析題干設問與圖示間聯系,明確設問限定的條件或隱含的限定條件。
3.作答
在析圖與分析設問的基礎上,根據題目要求聯系教材知識,結合圖示作出準確解答。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對點訓練]
1.(2024·樂山中考)如圖是某農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下列關于該食物網敘述正確的是(  )
A.能量的最終來源是甲
B.戊體內積累毒素最多
C.戊與丁只有捕食關系
D.總共包含4條食物鏈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B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來自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光能),因此,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能,A錯誤; 有毒物質會沿著食物鏈傳遞并逐級富集積累,在該食物網中,戊營養級最高,體內積累毒素最多,B正確;戊與丁都以己為食,二者之間是競爭關系,且戊以丁為食,二者之間還是捕食關系,C錯誤;該食物網中具有的食物鏈是:甲→乙→丙→丁→戊、甲→己→戊、甲→己→丁→戊,共三條,D錯誤。]
題號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2.(2024·內江中考)如圖是某同學學習“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后所整理的概念圖,其中①~④分別表示(  )
A.子房壁、珠被、胚乳、胚
B.子房壁、珠被、胚、胚乳
C.珠被、子房壁、胚、胚乳
D.珠被、子房壁、胚乳、胚

題號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B [受精完成后,子房的發育如圖所示:
所以,①(子房壁)發育成果皮,②(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卵發育成③(胚),受精極核(中央細胞)發育成④(胚乳)。]
題號
3
2
4
5
6
8
7
9
10
11
12
1

3.(2024·長春中考)水族箱是小型生態系統,其組成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代表非生物部分
B.植物是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
C.②包含細菌和真菌
D.其中存在食物鏈:陽光→植物→動物
題號
3
2
4
5
6
8
7
9
10
11
12
1
D [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這種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陽光,D錯誤。]
題號
4
2
3
5
6
8
7
9
10
11
12
1

4.(2024·巴中中考)根據如圖分析有關生物學知識的關系,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若M表示染色體,則1、2、3分別表示蛋白質、DNA和基因
B.若M表示雌蕊,則1、2、3分別表示柱頭、花絲、子房
C.若M表示內分泌腺,則1、2、3分別表示甲狀腺、垂體、腎上腺
D.若M表示陸地生態系統,則1、2、3分別表示池塘、湖泊、海洋
題號
4
2
3
5
6
8
7
9
10
11
12
1
C [若M表示染色體,則1、2分別表示蛋白質、DNA,DNA包含基因,A錯誤;若M表示雌蕊,則1、2、3可分別表示柱頭、花柱、子房,B錯誤;若M表示內分泌腺,則1、2、3可分別表示甲狀腺、垂體、腎上腺,C正確;若M表示陸地生態系統,則1、2、3可分別表示森林、荒漠、草原等,池塘、湖泊、海洋不屬于陸地生態系統,D錯誤。]
題號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

5.(2024·湖南中考)如圖是染色體和DNA的關系示意圖。據圖分析,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DNA分子呈螺旋狀
B.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
C.染色體的組成有DNA和蛋白質
D.每條染色體上有很多個DNA分子
D [DNA分子為雙螺旋結構,像螺旋形的梯子,A正確;染色體的組成包括DNA和蛋白質,DNA是遺傳物質,所以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B、C正確;一條染色體中一般含有一個DNA分子,D錯誤。]
題號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

6.(2024·云南中考)如圖為某女孩家庭的性別遺傳示意圖,如果女孩的一條X染色體來自奶奶,另一條X染色體來自外公的可能性為
(  )
A.1/2  B.1/4
C.1/8  D.0
題號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
A [由圖可知,女孩體內的XX染色體一條來自母親,一條來自父親;母親體內的XX染色體一條來自外公,一條來自外婆;父親體內的X染色體一定來自奶奶。因此女孩的一條X染色體來自奶奶,另一條X染色體來自外公的可能性為1/2。]
題號
2
4
5
3
7
6
8
9
10
11
12
1

7.(2023·朝陽中考)“遺傳學之父”孟德爾在研究生物的遺傳規律時,經常以豌豆作為實驗材料。如圖是豌豆花色的遺傳情況(F表示顯性基因,f表示隱性基因),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白花是顯性性狀,紫花是隱性性狀
B.子代中出現白花,與親代不同,這
種現象稱為變異
C.親代紫花的基因組成分別是FF和Ff
D.子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為1∶1
題號
2
4
5
3
7
6
8
9
10
11
12
1
B [子代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由此可判斷出白花是隱性性狀,紫花是顯性性狀,A錯誤;變異是指親子間及子代個體間的差異,子代中出現白花,與親代不同,這種現象稱為變異,B正確;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親代的性狀是顯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的Ff,遺傳圖為:
由此可以看出子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為3∶1,C、D錯誤。]
題號
2
4
5
3
8
6
7
9
10
11
12
1
8.(2023·湖北中考)如圖為森林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環境中二氧化碳的關系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表示生產者的是丙
B.序號①表示呼吸作用
C.森林的自動調節能力強
D.森林分布在較濕潤的地區

題號
2
4
5
3
8
6
7
9
10
11
12
1
B [分析圖示可知,圖中表示生產者的是丙(綠色植物),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因此甲表示消費者,乙表示分解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都會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序號①代表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為原料,②代表呼吸作用,A正確,B錯誤;在各類生態系統中,森林的生物種類數量最多,自動調節能力最強,森林分布在較濕潤的地區,C、D正確。]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9.(2024·云南中考)稻螟蟲是啃食水稻的害蟲,青蛙是稻螟蟲的天敵,稻田中放養適量青蛙,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青蛙在稻田中也會遭到蛇的捕食。如圖表示上述生物構成的食物鏈中各生物(用甲~丁表示)體內農藥的相對含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上述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水稻→稻螟蟲→青蛙→蛇 ②上述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水稻→青蛙→稻螟蟲→蛇 ③圖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青蛙 ④圖中丁所代表的生物是水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A [稻螟蟲是啃食水稻的害蟲,青蛙是稻螟蟲的天敵,青蛙在稻田中也會遭到蛇的捕食。上述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水稻→稻螟蟲→青蛙→蛇,①正確,②錯誤。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由題圖可知,丙是水稻、乙是稻螟蟲、甲是青蛙、丁是蛇,③正確,④錯誤。]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10.(2023·永州中考)小紅同學學習了《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后,嘗試用如圖表示相關概念之間的關系。下表中的選項與圖相符合的是(  )
選項 1 2 3
A 神經系統 神經元 細胞體
B 內分泌腺 垂體 甲狀腺
C 大腦 小腦 腦干
D 耳 內耳 耳蝸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B [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神經元由細胞體和突起組成,A不符合題意;內分泌腺包括:垂體、甲狀腺、胸腺、腎上腺等,B符合題意;腦的結構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C不符合題意;耳的結構包括外耳、中耳、內耳,內耳包括耳蝸、前庭、半規管,D不符合題意。]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11.(2024·達州中考)達州市宣漢縣巴山大峽谷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森林覆蓋率80%以上,是觀景和避暑勝地。某校生物學興趣小組對該生態系統進行了調查,并繪制了如下示意圖,圖1為該景區內部分生物間的關系圖,圖2表示某條食物鏈中各生物體內有機物的相對含量,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1)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除圖1中所示的生物部分外,還需要補充分解者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圖2對應的是圖1中含食草昆蟲的一條食物鏈,則圖2中的甲對應的是圖1中的_______。
(3)在該食物網中貓頭鷹與蛇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
(4)若有毒物質流入該生態系統,一段時間后,圖2中體內積累有毒物質最多的生物是___。(填圖2中標號)
非生物部分(或非生物或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食蟲鳥
捕食和競爭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解析] (1)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圖1中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因此,除圖1中所示的生物部分外,還需要補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圖2表示某條食物鏈中各生物體內有機物的相對含量,由于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所以營養級越高,生物體內有機物含量越少。由此可以得出圖2中四種生物的營養關系是:丙→乙→甲→丁。若圖2對應的是圖1中含食草昆蟲的一條食物鏈,則應該對應綠色植物→食草昆蟲→食蟲鳥→貓頭鷹,則圖2中的甲對應的是圖1中的食蟲鳥。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3)在該食物網中,貓頭鷹捕食蛇,二者是捕食關系;同時貓頭鷹和蛇都捕食食草鳥,二者是競爭關系。所以貓頭鷹與蛇之間的關系是捕食和競爭。
(4)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不易被分解,也不易排出,所以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積累越多。由(3)小題分析可知,圖2中四種生物的營養關系是丙→乙→甲→丁,若有毒物質流入該生態系統,一段時間后,圖2中體內積累有毒物質最多的生物是丁。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12.(2024·棗莊中考)艾華同學在學習遺傳與進化主題時,知道了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信息控制的,由親代傳遞給子代的是遺傳信息而不是性狀本身。她想知道自己的藍眼(虹膜顏色為藍色)性狀是如何遺傳而來的,為此,她調查了父母家族部分成員眼球虹膜的顏色,繪成了圖示遺傳圖譜。請分析作答: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1)控制艾華藍眼性狀的遺傳信息_____主要儲存在染色體上的_____中。
(2)人的棕眼和藍眼是一對____性狀。根據遺傳圖譜可知,隱性性狀是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
DNA
相對
藍眼
5號和6號個體為棕眼,生了一個藍眼的孩子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3)假定控制虹膜顏色的顯、隱性基因分別用D、d 表示,則艾華的姐姐10號的基因組成是____,決定其虹膜顏色為棕色的基因來自___(填“7”或“8”)號,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傳遞給她的。
(4)實施三孩生育政策,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大舉措。若艾華的父母計劃再生育一個孩子,則這個孩子是藍眼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
Dd
8
精子(或生殖細胞)
1/4(25%)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解析] (1)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故控制艾華藍眼性狀的遺傳信息是基因,主要儲存在染色體上的DNA中。
(2)人的棕眼和藍眼是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是一對相對性狀。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根據遺傳圖譜可知,5號和6號個體為棕眼,生了一個藍眼的孩子,可知隱性性狀是藍眼,棕色是顯性性狀。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3)假定控制虹膜顏色的顯、隱性基因分別用D、d 表示,則7號個體的基因組成為dd,必定遺傳一個d給子代,艾華的姐姐10號是棕眼,但體內一定有一個d基因,所以她的基因組成是Dd,決定其虹膜顏色為棕色的D基因來自8號,是通過精子傳遞給她的。(4)艾華是藍眼個體,所以基因組成為dd,一個d基因來自7號,一個d基因來自8號,所以8號的基因組成為Dd,若艾華的父母計劃再生育一個孩子,則這個孩子是藍眼的概率是1/2,遺傳圖解為:
又因為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一半,所以這個
孩子是藍眼男孩的概率是1/4。
類型四 曲線圖類
[題型特點]
把綠色植物生理作用強度變化、人體代謝過程中物質含量的變化、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數量的變化等生命活動的規律或生理過程以坐標曲線的形式展示出來,將生命的規律或生理的變化直觀性、形象化。再結合圖示創設一定的情景進行設問,對學生進行考查,促使學生深刻理解重要的生物學概念,提升應用知識的能力,激發探究生命奧秘的興趣,進而用科學的觀點、知識、思路和方法探討或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改進學習方法,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
[解題思路]
1.識標
明確縱、橫坐標的含義,以確定曲線展示的是哪兩個生物量之間的關系。
2.明點
識別曲線中的特殊點(與兩軸的交點、起點、終點、頂點、轉折點、交叉點等)表示的生物學意義。
3.析線
分析曲線走向、變化趨勢。橫坐標的量增大時曲線上升,表示縱坐標的量隨橫坐標的增大而增大。比較不同曲線時,曲線在上的,縱坐標代表的生物量數據大;分析不同曲線產生的原因時,要讓橫坐標相同,看縱坐標的不同,或讓縱坐標相同,分析橫坐標的不同,以確定曲線變化的原因及其含義。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對點訓練]
1.(2024·無錫中考)在某個相對封閉的草原生態系統中,狼的數量大量減少會引發兔的數量變化。下列曲線中最符合較長時間內野兔數量變化的是(  )
A       B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B [在食物鏈“植物→野兔→狼”中,若野兔的天敵大量死亡,野兔的數量會增多,植物(野兔的食物)隨著野兔數量的增多而減少,以野兔為食的動物也會隨著野兔數量的增多而增多,一段時間后,野兔的數量隨著植物的減少或以野兔為食的動物的增多而減少。]
C       D
題號
2
1
3
4
5
6
8
7
9
10

2.(2024·棗莊中考)在二氧化碳、水分等條件適宜且不變的條件下,測定某種綠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氧氣的釋放量,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a點光照強度為0,此時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
B.光照強度由0到b,植物光合作用強度不斷增強
C.c點以后,光照強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
D.若長時間白天光照強度為b,則植物仍可以正常生長
題號
2
1
3
4
5
6
8
7
9
10
D [b點氧氣釋放量為0,則說明此時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植物合成的有機物等于植物消耗的有機物,因此,若長時間白天光照強度為b,則植物不能正常生長,D錯誤。]
題號
3
2
4
5
6
8
7
9
10
1

3.(2024·成都中考)健康人形成尿液的過程中,某物質在腎單位不同部位的濃度變化如圖所示。據圖推測,該物質可能是(  )
A.蛋白質  B.尿素
C.葡萄糖  D.無機鹽
題號
3
2
4
5
6
8
7
9
10
1
C [血液通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血細胞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過濾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尿素在腎小管處,濃度不可能下降,反而會上升,而葡萄糖全部被吸收回血液中,無機鹽還有部分在尿液中。]
題號
4
2
3
5
6
8
7
9
10
1

4.(2024·牡丹江中考)如圖是小明肺容量變化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a~b段,胸廓縮小
B.b~c段,膈肌舒張
C.呼吸加深,b點下移
D.呼吸加快,c點右移
題號
4
2
3
5
6
8
7
9
10
1
B [曲線a~b段肺容量升高,表示吸氣過程,胸廓擴大,A錯誤;曲線b~c段肺容量下降,表示呼氣過程,膈肌舒張,B正確;呼吸加深,肺容量增大,b點上移,C錯誤;呼吸加快,c點左移,D錯誤。]
題號
2
4
5
3
6
8
7
9
10
1

5.(2024·泰安模擬)如圖為血液流經某結構時某物質的含量變化曲線,其中OC表示結構中三種連續的血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AB為腎小球毛細血管,則曲線可表示尿素含量的變化
B.若AB為腎小管外毛細血管,則曲線可表示葡萄糖含量的變化
C.若AB為小腸毛細血管,則曲線可表示氧含量的變化
D.若AB為肺部毛細血管,則曲線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
題號
2
4
5
3
6
8
7
9
10
1
B [若AB為腎小管外毛細血管,腎小管能重新吸收全部的葡萄糖送回血液中,則葡萄糖含量會增多,B錯誤。]
題號
2
4
5
3
6
8
7
9
10
1

6.(2024·泰安模擬)如圖是從O點開始使用青霉素后細菌數量的變化曲線。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具有抵抗青霉素特性的細菌數量在C點遠多于A點
B.抵抗青霉素的特性屬于有利變異
C.使用青霉素促使細菌產生了抵抗青霉素特性的變異
D.曲線A→C的變化過程是青霉素對各種類型細菌選擇的結果
題號
2
4
5
3
6
8
7
9
10
1
C [具有抵抗青霉素特性的細菌數量在C點遠多于A點,A正確;抵抗青霉素的特性有利于細菌的生存,因此屬于有利變異,B正確;細菌原來就有抵抗青霉素特性的變異,不是使用青霉素促使細菌產生了抵抗青霉素特性的變異,C錯誤;曲線A→C的變化過程是青霉素對各種類型細菌選擇的結果,D正確。]
題號
2
4
5
3
7
6
8
9
10
1

7.(2024·泰安模擬)如圖表示不同光照強度下植物A、B釋放氧氣的速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A比植物B更適合在光線不足的室內種植
B.兩種植物的呼吸速率會一直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而增強
C.當光照強度為50 μmol光子/m2·s時,植物B光合作用強度更強
D.當植物A開始積累有機物時,光照強度至少要大于70 μmol光子/m2·s
題號
2
4
5
3
7
6
8
9
10
1
D [據圖分析,植物B對光照需求較低,更適合在光線不足的室內種植,A錯誤;光照強度不是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因此兩種植物的呼吸速率不會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而增強,B錯誤;當光照強度為50 μmol光子/m2·s時,植物A的放氧速率稍微大于植物B,但植物A的呼吸作用顯著大于植物B,故植物A的光合作用更強,C錯誤;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時,植物才會釋放氧氣,有機物才會積累。因此當光照強度超過70 μmol光子/m2·s時,植物A才開始釋放氧氣,體內才能儲存有機物,D正確。]
題號
2
4
5
3
8
6
7
9
10
1
8.(2024·泰安模擬)下列對甲、乙、丙、丁各曲線圖的分析,錯誤的是(  )
題號
2
4
5
3
8
6
7
9
10
1
A.圖甲可表示在草→兔→狼的封閉草原生態系統中,若大量捕殺狼,兔的數量變化
B.圖乙是24小時內植物釋放氧氣情況曲線圖,植物體在b點積累的有機物比a點多
C.圖丙表示三種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線表示淀粉的消化過程
D.從圖丁曲線變化可知,農藥對具有抗藥性變異的害蟲進行了選擇

題號
2
4
5
3
8
6
7
9
10
1
C [在草→兔→狼的封閉草原生態系統中,若大量捕殺狼,兔因失去天敵,數量會增多,當增多到一定程度,由于缺少食物,數量又會下降,A正確;圖乙是24小時內植物釋放氧氣情況曲線圖,b點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比a點時間長,積累的有機物要多,雖然中間光合作用強度有所下降,但光合作用強度始終大于呼吸作用,只是積累的有機物相對少些,B正確;圖丙表示三種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線只在D(小腸)減少,說明其只在小腸被消化,而脂肪才只在小腸消化,因此Z曲線代表脂肪的消化過程,C錯誤;從圖丁曲線變化可知,農藥對具有抗藥性變異的害蟲進行了選擇,曲線一開始下降表示沒有抗藥性的害蟲被大量殺死,D正確。]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
9.(2024·泰山二模)下列對圖中各曲線的分析,正確的是(  )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
A.圖一是某生態系統中蝗蟲和麻雀兩種生物的數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a代表蝗蟲
B.圖二是肺內壓隨時間的變化曲線,ce段表示吸氣過程,膈肌處于收縮狀態
C.圖三曲線表示人體血液流經腎臟后某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該物質可能是尿素
D.圖四曲線能反映出大豆種子萌發長成幼苗的過程中水分含量的變化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
A [圖一是某生態系統中兩種生物的數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從圖中可知:b數量隨a數量的變化而變化,可推知它們之間是捕食關系,b生物以a生物為食。因此,a、b可分別代蝗蟲、麻雀,A正確。圖二是肺內壓隨時間的變化曲線,cd段肺內氣壓高于大氣壓,表示呼氣過程,膈肌處于舒張狀態;de段肺內氣壓低于大氣壓,表示吸氣過程,膈肌處于收縮狀態,B錯誤。圖三曲線表示人體血液流經腎臟后某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據圖分析,該物質流經腎臟之后含量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
增加,所以該物質不可能是尿素,尿素隨尿液排出體外,含量減少,C錯誤。觀察曲線圖是先下降后上升,種子剛剛開始萌發時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不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所以有機物的量會減少;當種子萌發抽出綠葉開始進行光合作用時,有機物的量就會逐漸增加,因此,此曲線圖代表的是大豆種子萌發長成幼苗的過程中有機物含量的變化,D錯誤。]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
10.(2024·菏澤中考)菏澤古稱曹州,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譽。技術人員為研究某些環境因素對牡丹光合作用的影響,利用同一批牡丹分別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用氧氣傳感器等儀器測定O2釋放速率,實驗在CO2濃度恒定且適宜的同一個密閉環境中完成,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
(1)牡丹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_______ (填細胞結構)。
(2)測定圖甲實驗數據時,呼吸作用強度不變,該批牡丹呼吸作用每小時消耗氧氣的量為___mmol。若將該批牡丹放在圖甲實驗條件下,先黑暗處理1小時,再用10 klx的光照強度處理1小時,比較這兩個小時前后,密閉環境中氧氣的增加量為___mmol。
葉綠體 
2
6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
(3)據圖乙分析可知,該批牡丹生長的最適溫度是___℃。
(4)圖甲是溫度為14 ℃測定的結果,根據甲、乙兩圖分析可知:①圖乙是在光照強度為___klx下測定的結果;②影響牡丹生長的環境因素為__________。
18
10
光照和溫度
題號
9
2
4
5
3
8
6
7
10
1
[解析] (1)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是綠色植物細胞特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2)由圖甲可知,若呼吸作用強度不變,該批牡丹呼吸作用每小時消耗氧氣的量為2 mmol。若將該批牡丹放在圖甲實驗條件下,先黑暗處理1小時,再用10 klx的光照強度處理1小時,比較這兩個小時前后,密閉環境中氧氣的增加量為8-2 =6 mmol。(3)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據圖乙分析可知,該批牡丹生長的最適溫度是18 ℃。(4)若圖甲是溫度為14 ℃測定的結果,根據甲、乙兩圖分析可知:溫度為14 ℃時,O2釋放速率為6 mmol/h,而6-(-2)=8 mmol/h 時,對應的光照強度是10 klx。因此圖乙是在光照強度為10 klx下測定的結果;影響牡丹生長的環境因素為光照和溫度。
類型五 表格類
[題型特點]
表格由行、列、單元格三個部分組成,用于條理化數字和其他內容以便快速引用和分析。表格是表述生物學內容的常用方式,能比較生物學概念、生理過程之間的區別和聯系;說明生物實驗的材料、處理方法、分組、條件、結果等方面時,能很清晰簡明地表達所需要說明的內容。具有信息密集、比較性和條理性強的特點。
[解題思路]
1.識表
一看行和列:看清表格名稱;看清材料是關于什么的;看清題干的文字說明;看清行標題與列標題各表示什么,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文字;看清數據標題的含義、數據的單位,找出所要考的知識點。
二看行和列數據的規律和趨勢:如數據是上升還是下降,還是到某個數值點就不變了等。
三看關鍵的數據點: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出現頻率的高或低的數值等,表格中出現“0”的地方要特別注意。
2.析表
分析表格中的數據,進行縱橫比較,找出數據的變化規律、引起數據差異的原因,獲取回答問題所需的材料。
3.說表
結合所學知識點,綜合分析,用生物學專業術語和專業名詞將表格信息轉變成規范的文字信息。
[對點訓練]
1.(2024·四川中考)血液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下表為某成年男子的血常規報告單,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2
4
3
題號
1
5
6
化驗項目 測定值 正常參考值
紅細胞 3.8×1012個/L (4.3~5.8)×1012個/L
白細胞 11.8×109個/L (3.5~9.5)×109個/L
血紅蛋白 85 g/L 120~160 g/L
血小板 210×109個/L (125~350)×109個/L
A.該男子可能有炎癥
B.抽血后,針眼處血液能正常凝固
C.該男子應多吃含鈣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D.紅細胞有運輸作用,白細胞和血小板有防御和保護作用
2
4
3
題號
1
5
6

C [貧血是指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或血紅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
值,表中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值,說明
患有貧血,需補充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C錯誤。]
2.(2024·新疆中考)某人近來感到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下表是就醫后尿液檢查報告的部分結果,由此推測該病人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  )
2
4
3
題號
1
5
6

尿液檢查報告(g/L)
檢測項目 紅細胞 蛋白質 葡萄糖 尿素
檢測值 無 0 1.0 20.0
正常值 無 0 0.0 20.0
A.腎小體  B.腎小球  C.腎小囊  D.腎小管
D [某人尿液中檢測到葡萄糖,則此人可能是腎臟的腎小管部位發生病變。]
2
4
3
題號
1
5
6
3.(2024·泰安二模)生產上,有一種無需修剪側蔓(即杈枝)的西瓜新品種——無杈早。為研究其遺傳規律,將純種的有杈(顯性性狀)與純種的無杈(隱性性狀)雜交獲得子一代(F1),再用子一代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表。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2
4
3
題號
1
5
6
組別 雜交實驗 有杈株數 無杈株數
1 F1×F1 236 ?
2 有杈×F1 50 0
3 無杈×F1 56 58
A.西瓜蔓的有杈與無杈是一對相對性狀
B.分析組別1,無杈與有杈株數應相等
C.分析組別2,有杈的親本是純種個體
D.分析組別3,無杈的親本是純種個體
2
4
3
題號
1
5
6

B [將純種的有杈(顯性性狀)與純種的無杈(隱性性狀)雜交獲得
子一代(F1),F1是雜合體,再用子一代進行雜交實驗(F1×F1),
子代有杈與無杈數量比是3∶1,B錯誤。]
4.(2024·濰坊中考)人在游泳時,心率、呼吸、尿量、排汗等都會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對某志愿者在休息和游泳兩種狀態下的相關變化進行跟蹤,獲得的數據如表1、表2。
表1 通過不同途徑散失的水分
2
4
3
題號
1
5
6
狀態 汗液(mL) 尿液(mL) 呼吸(mL)
休息 100 1 800 300
游泳 2 000 500 600
表2 每分鐘血流量
2
4
3
題號
1
5
6
休息 游泳 運動員比賽
總量 5.5 23 X
肌肉 0.9 18 Y
(1)游泳一般采用口吸氣、口鼻并用呼氣的方式進行換氣。吸氣時,空氣依次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結構名稱和箭頭表示)等器官到達肺部;肌肉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至少先后經過心臟的_______________腔室,隨血液循環到達肺后排出體外。
口→咽→喉→氣管→支氣管
右心房、右心室
2
4
3
題號
1
5
6
(2)根據表1分析,游泳時尿液明顯減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尿液是人體的血液經過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根據表2數據,游泳時肌肉血流量大幅增加,其生理學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運動員游泳比賽時速度更快,強度更大,據此推測其肌肉細胞內________ (填細胞結構)數量較多,表2中X、Y合理的數據是___。
A.32 26  B.23 19 C.18 15  D.33 17
汗和呼吸的方式排出
過濾和重吸收
細胞提供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以滿足肌肉在游泳過程中高強
線粒體
游泳時,水分主要以排
肌肉
持肌肉細胞的正常代謝
度運動的需要。同時,也帶走肌肉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廢物維
A
2
4
3
題號
1
5
6
(4)研究發現,中等強度和中等時長運動后,體內的一種淋巴細胞數量增加,免疫力增強,長時間劇烈運動后這種細胞數量反而會下降。該現象對我們游泳鍛煉的啟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運動強度和時長在適宜范圍內,避免過度運動導致免疫力下降
在進行游泳鍛煉時,應控
[解析] (1)用口吸氣時,氣體依次經過口→咽→喉→氣管→支氣管。在心臟中,肌肉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首先進入心臟的右心房,然后通過右心室泵入肺動脈,最終到達肺部進行氣體交換,排出體外。因此,肌肉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至少先后經過心臟的右心房和右心室。
(2)根據表1的數據,游泳時汗液和呼吸散失的水分顯著增加,而尿液量明顯減少。這是因為游泳時,身體為了維持體溫和水分平衡,會優先通過汗液和呼吸散失水分,從而減少尿液的生成。尿液是人體血液經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的。
2
4
3
題號
1
5
6
(3)根據表2的數據,游泳時肌肉血流量大幅增加。這一生理學意義在于為肌肉細胞提供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以滿足肌肉在游泳過程中高強度運動的需要。同時,也帶走肌肉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廢物,維持肌肉細胞的正常代謝。運動員在游泳比賽時速度更快、強度更大,因此其肌肉細胞內需要更多的線粒體來提供能量。線粒體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負責有氧呼吸的主要過程,產生大量的能量供細胞使用。因此,可以推測運動員肌肉細胞內線粒體數量較多。對于表2中的X值和Y值,由于游泳比賽時肌肉血流量會進一步增加,而總量也會增加以支持更高的運動強度,因此X值應大于游泳時的23,而Y值(肌肉血流量占比)也會相應增加。根據選項分析,只有A選項(X=32,Y=26)符合這一趨勢,故選A。
2
4
3
題號
1
5
6
(4)研究發現,中等強度和中等時長的運動可以增強免疫力,而長時間劇烈運動則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這一現象對我們游泳鍛煉的啟示是在進行游泳鍛煉時,應控制運動強度和時長在適宜范圍內,避免過度運動導致免疫力下降。同時,定期進行中等強度的游泳鍛煉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身體抵抗力。
2
4
3
題號
1
5
6
5.(2024·泰安三模)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兩種,受一對基因(H、h)控制,如圖是某家族耳垢性狀遺傳圖譜。某生物學興趣小組就耳垢性狀對某一社區部分家庭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如表。請分析回答:
2
4
3
題號
1
5
6
2
4
3
題號
1
5
6
組合序號 雙親性狀 家庭數目 油耳孩子 干耳孩子
父親 母親
一 油耳 油耳 195 180 20
二 油耳 干耳 80 50 31
三 干耳 油耳 60 52 12
四 干耳 干耳 335 0 320
合計 670 282 383
(1)根據表中第___組數據可以判斷耳垢油性為____ (填“顯性”或“隱性”)性狀。
(2)若6號是組合三某家庭的后代,其與5號組建的家庭,再生一個孩子9號,9號的基因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
(3)若7號和一個干耳男性婚配,他們生一個油耳孩子的概率是____。
2
4
3
題號
1
5
6

顯性
HH、Hh或hh
50%
(4)性別遺傳的實質是親代將控制性別的染色體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給后代,9號是5號和6號夫妻還未出生的孩子,6號傳遞給9號的染色體組成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
(5)統計組合一中的所有家庭子女耳垢性狀,油耳孩子與干耳孩子的數量比明顯高于3∶1,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是組合一的部分家庭,父母中的某一方基因組成是HH,而另一方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_,正常情況下,這類家庭父母所生的孩子耳垢的性狀只能是_____。
2
4
3
題號
1
5
6
22條+Y或22條+X
HH或Hh
油耳
[解析] (1)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根據第一組數據可以判斷干耳為隱性性狀,耳垢油性為顯性性狀,親代的性狀是顯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的,均為Hh。
2
4
3
題號
1
5
6
(2)通過第(1)題分析可知,可以推斷出5號的基因組成可能是HH或Hh,若6號是組合三某家庭的后代,6號個體是油耳,含有耳垢干性的基因,因此6號的基因組成為Hh ,當5號基因型為 Hh,6號基因組成為Hh時,遺傳圖解如圖1:
2
4
3
題號
1
5
6
那么9號的基因型可以是HH、Hh或hh;當5號基因型為HH,6號為Hh時,如圖2所示:
2
4
3
題號
1
5
6
9號的基因型可能是HH或Hh;故9號的基因組成為HH、Hh或hh。
(3)因為油耳為顯性性狀,干耳為隱性性狀,從圖中可以看出3號為油耳,其基因型可能是HH 或者Hh,4號為干耳,其基因型為hh,由于4號的基因h一定傳給7號,而7號為油耳,所以7號的基因一定是Hh,7號和干耳男性(hh)婚配的遺傳圖解如圖3:
2
4
3
題號
1
5
6
從圖中可以看出他們再生一個油耳孩子的概率是50%。
(4)6號是男性,所以他的染色體組成為22對常染色體+XY,從題意可知9號的性別未知,可能是男孩也可能是女孩,因此6號傳給9號的染色體可能是22條+Y或者22條+X。
(5)組合一中,親本雖然均表現為油耳,但他們的基因型可能是HH或Hh,只有當全部調查的油耳親本基因型均為Hh時,后代才會表現出性狀分離比3∶1。
2
4
3
題號
1
5
6
6.科研人員以檳榔芋和香荷芋為材料進行植物生理實驗,測定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分析回答:
2
4
3
題號
1
5
6
品種 光合速率
(μmol/m2·s) 葉綠素含量
(mg/g) 氣孔導度
(mmol/m2·s) 蒸騰速率
(μmol/m2·s)
檳榔芋 15.84 2.15 0.17 3.96
香荷芋 19.39 2.47 0.19 5.31
(1)由表中數據可知,香荷芋的葉綠素含量較多,光合速率較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為光合作用提供動力。
(2)氣孔導度是指氣孔開張的程度。氣孔地張開與閉合由_________控制。由表中數據可知,氣孔導度與蒸騰速率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騰作用促進水分的吸收,同時拉動___________在體內的運輸。科研人員在日間某時間段測得表中兩種植物的葉片凈吸入二氧化碳,原因是在此時間段內,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_____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的量。
2
4
3
題號
1
5
6
葉綠素吸收光能
保衛細胞
氣孔導度大,蒸騰速率高
水和無機鹽
大于
(3)某同學利用香荷芋植株探究“植物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實驗設計思路:取大小一致、生長旺盛的兩個植株,分別罩上密封性良好的透明鐘罩,一個放在有光環境中,另一個放在_____環境中,幾小時后用_____________檢驗是否有氧氣產生。
2
4
3
題號
1
5
6
黑暗
帶火星的木條
[解析] (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把綠葉比作綠色工廠的話,葉綠體就是廠房,葉綠素吸收光能是動力,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機物和氧氣是光合作用產物。
2
4
3
題號
1
5
6
(2)氣孔是由保衛細胞之間形成的小孔。氣孔地張開和閉合由保衛細胞控制。由表中數據可知,氣孔導度大,蒸騰速率高,氣孔導度小,蒸騰速率低,蒸騰作用是根吸水的動力,促使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運輸,科研人員在日間某時間段測得表中兩種植物的葉片凈吸入二氧化碳,原因是在此時間段內,光合作用的強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強度,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的量。
2
4
3
題號
1
5
6
(3)某同學利用香荷芋植株探究“植物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設置對照實驗,變量應是光照,除此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所以一個放在有光環境中,另一個放在黑暗環境中。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觀察帶火星的木條能否復燃可以檢驗是否產生氧氣。
2
4
3
題號
1
5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岳县| 海淀区| 油尖旺区| 宜兴市| 化州市| 清涧县| 灵台县| 临沭县| 哈尔滨市| 额尔古纳市| 精河县| 长乐市| 中宁县| 林甸县| 大足县| 镇平县| 云浮市| 洪江市| 收藏| 安化县| 报价| 吉木萨尔县| 海南省| 饶河县| 郯城县| 准格尔旗| 平安县| 涞水县| 财经| 襄城县| 高邑县| 龙州县| 讷河市| 淮阳县| 清河县| 偏关县| 壶关县| 乡城县| 大连市| 上思县|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