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題型突破四 跨學科實踐題[題型特點]通過設置模型制作、植物栽培、動物飼養、發酵食品制作等真實情景問題,需要綜合運用科技、技術、工程學和數學等學科的概念、方法和思想,設計方案并付諸實施,以尋求科學問題答案或制造相關產品的一類習題。[解題思路]1.審讀題干仔細閱讀題干,以確定題目要求解答的類型。2.分析設問瀏覽問題,確定考查的知識點。3.鏈接知識結合問題,回顧所學的相關知識。4.規范作答運用生物學術語,組織答題語言,規范答題。[對點訓練]1.(2024·湖南中考)某同學用膠管和漏斗制作了如圖所示的腎單位結構模型,其中模擬腎小管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C [在模型中,腎小管通常會被模擬為一根或多根與腎小囊相連的管狀結構,C符合題意。]2.(2024·齊齊哈爾中考)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模擬膈肌運動的裝置探究呼吸運動,下圖中能正確展示呼氣時肺和膈肌狀態的是( ) C [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膈肌頂部下降,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完成吸氣。綜上所述,A圖可表示吸氣過程,B圖膈肌應該向下運動,A、B錯誤;當膈肌和肋間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膈肌頂部升高,結果胸廓容積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肺內氣體排出肺,完成呼氣。可見,C圖中代表肺的氣球縮小,代表膈肌的橡皮膜上升,可代表呼氣過程,C正確、D錯誤。]3.(2024·安徽中考)如圖是某同學制作的植物細胞模型,①~④表示的結構中,能控制生物生長發育和遺傳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C [③是細胞核,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遺傳信息的控制中心,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C符合題意。]4.(2024·長沙中考)某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制作了一個如圖所示的過濾裝置,用來模擬腎單位部分結構的工作原理。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燒杯中的a模擬腎小球中的血液B.綠豆和小米模擬血液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C.雙層濾紙模擬腎小球的血管壁D.流入塑料杯的液體模擬原尿C [腎小球的血管壁與腎小囊內壁均由單層細胞構成,所以,兩層濾紙是相互接觸的部分,可以模擬腎小球的血管壁和腎小囊與腎小球相貼的內壁,C錯誤。]5.(2024·吉林中考)如圖是利用氣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植物氣孔模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模擬保衛細胞,控制②開閉B.②模擬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C.③模擬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D.在夜幕降臨時,大多數②呈圖示狀態D [①模擬保衛細胞,而氣孔是由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保衛細胞控制②(氣孔)的開閉,A正確;②模擬氣孔,當氣孔張開時,葉片內的水分吸收熱量變成水蒸氣,經氣孔擴散到外界空氣中,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強,故氣孔是蒸騰作用的門戶,B正確;③模擬導管,其功能是運輸水和無機鹽,C正確;晚上葉片的大多數氣孔縮小或關閉,蒸騰作用減弱,散失水分減少,故②呈關閉狀態,D錯誤。]6.(2024·安徽中考)醫生在搶救呼吸衰竭的急危重癥患者時,使用某種體外膜氧合器(俗稱“人工肺”)的急救設備,其工作原理如下圖(血液泵將患者的血液泵入氧合器,再輸回到上腔靜脈中)。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氧合器為血液的流動提供動力B.輸回的血液先流入心臟的右心房C.血液泵替代肺的氣體交換功能D.輸回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B [由圖可知,血液泵為血液的流動提供動力,A錯誤;人體的體循環途徑為: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由圖可知,血液泵將患者的血液泵入氧合器,再輸回到上腔靜脈中,故輸回的血液先流入心臟的右心房,B正確;由圖可知,氧合器替代肺的氣體交換功能,C錯誤;輸回的血液經氧合器會進行氣體交換,故氧氣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減少,D錯誤。]7.(2024·宿遷中考)模型制作是學習生物學的一種有效方法。圖甲是某同學利用木板、松緊帶、螺絲等材料制作的一個肌肉牽拉骨運動的模型,圖乙是人體屈肘動作示意圖。圖甲中的木板、松緊帶、螺絲分別相當于圖乙中的( )A.木板—②、松緊帶—①、螺絲—③B.木板—②、松緊帶—③、螺絲—①C.木板—①、松緊帶—②、螺絲—③D.木板—①、松緊帶—③、螺絲—②A [木板對應圖乙中的②(骨),松緊帶對應圖乙中的①(肱二頭肌),而螺絲則對應圖乙中的③(肘關節)。]8.(2024·河北中考)同學們用3D打印技術制作了表示細胞核、染色體、DNA和基因關系的模型,如圖所示。其中a表示的是( )A.細胞核 B.染色體C.DNA D.基因B [染色體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DNA分子為雙螺旋結構,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可見圖中的a表示染色體。]9.(2024·長沙中考)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老師帶領項目小組制作了眼球結構模型(如圖所示),用以演示眼球的成像過程。裝置說明:①光源、水透鏡、光屏均可移動;②推拉注射器可改變水透鏡的曲度;③顯微鏡光圈的大小可調節。(1)模型中,__________________模擬眼球的晶狀體,__________________模擬眼球的視網膜。(2)若在光屏上形成的物像較暗,可將光圈 __________________,使物像更明亮。(3)項目小組的同學用該裝置探究人體如何通過晶狀體曲度調節看清遠近的物體。他移動水透鏡并記錄光源與水透鏡的距離,隨后推拉注射器使物像清晰,記錄水透鏡的曲度變化。該操作過程是否嚴謹?請判斷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在眼球的結構中,晶狀體透明、有彈性,類似照相機的鏡頭。睫狀體內有平滑肌,通過平滑肌的收縮和舒張來調節晶狀體的曲度,從而使眼睛能夠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眼球中的視網膜,為一層柔軟而透明的膜,緊貼在脈絡膜內側,是物像形成的部位。可見,水透鏡模擬晶狀體,注射器模擬睫狀體,光屏模擬形成物像的視網膜。(2)光圈模擬眼球中的瞳孔,能夠控制進光量,當光屏上的物像較暗的時候,可以將光圈調大,增加進光量,反之調小光圈。(3)該項目小組的移動水透鏡改變了眼球前后徑,不能模擬眼球的結構;此外在通過推拉注射器改變晶狀體曲度的同時水透鏡與光屏的距離也在變化,沒有遵循實驗設計的單一變量原則。[答案] (1)水透鏡 光屏 (2)調大 (3)不嚴謹,正常的眼球前后徑不會發生改變,但該操作改變了水透鏡與光屏的距離(或該操作在改變光源與水透鏡的距離的同時改變了水透鏡與光屏的距離,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10.(2024·江西中考)某班同學看到“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將在我國空間站進行多項實驗”這一報道,對其中的太空養魚充滿好奇。隨后,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利用帶瓶塞的無色透明玻璃瓶、塘泥、池塘水、小魚、金魚藻等材料,開展生態瓶養魚實踐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1)“太空養魚”在一個1升大小的密閉水族箱內進行,該水族箱內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__________。(2)制作生態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魚類排泄物,這些微生物在生態瓶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__。(3)實踐過程中,某同學制作的生態瓶如圖所示。根據下表“生物部分組成成分”一欄判斷,該生態瓶評價等級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生態瓶評價表評價維度 評價等級A B C科學性 生物部分組成成分 成分齊全 缺少一種成分 缺少兩種成分或更多光照條件 光線良好 陽光直射 沒有光照美觀性 …環保性 …(4)上圖作品經過完善后,根據上表“光照條件”一欄判斷,該生態瓶最好放置在__________的環境中。(5)同學們發現完善后的生態瓶仍不能維持較長時間,請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解析] (1)“太空養魚”在一個1升大小的密閉水族箱內進行,該水族箱內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2)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制作生態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魚類排泄物,這些微生物在生態瓶中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3)生態瓶中有塘泥,塘泥有細菌和真菌等分解者,還有小魚,屬于消費者;陽光直射,但缺少生產者綠色植物,所以該生態瓶評價等級為B。(4)沒有光照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陽光直射可能會導致溫度過高,不利于生物生長,所以應該放置在光線良好的環境中,有利于動植物生長。(5)每個生態系統都有一定的自動(自我)調節能力,生物種類多,營養結構復雜,自動(自我)調節能力就強,反之,自動(自我)調節能力就弱。生態瓶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太少,不能維持較長時間。[答案] (1)生態系統 (2)分解者 (3)B 缺少生產者 (4)光線良好 (5)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太少11.(2024·瀘州中考)為倡導“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某校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開展了主題為“設計人工腎模型”的項目式學習活動。如圖是小軍同學設計的人工腎模型,其中A、B表示運輸血液的管道,a、b表示運輸透析液的管道。請分析回答:(1)如圖模型最核心的是“血液透析”部分,其泵內的透析管模擬了腎單位中________________(填結構)功能。(2)用如圖模型制成“人工腎臟”給腎衰竭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圖中A連接的血管是____________(填“動脈”或“靜脈”),在血液透析過程中,新鮮透析液一般從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注入;測定A、B、a、b管道內液體,其主要物質含量如表所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填表中序號)最有可能代表B管道內的物質含量。類別 物質含量(g/100mL)蛋白質 尿素 葡萄糖 無機鹽① 8.00 0.05 0.10 0.72② 8.00 0.01 0.10 0.70③ 0 0.03 0.10 0.68④ 0 0 0.10 0.65[答案] (1)腎小球的過濾 (2)動脈 b ②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9張PPT)題型突破四 跨學科實踐題[題型特點]通過設置模型制作、植物栽培、動物飼養、發酵食品制作等真實情景問題,需要綜合運用科技、技術、工程學和數學等學科的概念、方法和思想,設計方案并付諸實施,以尋求科學問題答案或制造相關產品的一類習題。[解題思路]1.審讀題干仔細閱讀題干,以確定題目要求解答的類型。2.分析設問瀏覽問題,確定考查的知識點。3.鏈接知識結合問題,回顧所學的相關知識。4.規范作答運用生物學術語,組織答題語言,規范答題。題號1352468791011√[對點訓練]1.(2024·湖南中考)某同學用膠管和漏斗制作了如圖所示的腎單位結構模型,其中模擬腎小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C [在模型中,腎小管通常會被模擬為一根或多根與腎小囊相連的管狀結構,C符合題意。]題號2134568791011√2.(2024·齊齊哈爾中考)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模擬膈肌運動的裝置探究呼吸運動,下圖中能正確展示呼氣時肺和膈肌狀態的是( )A B C D題號2134568791011C [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膈肌頂部下降,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完成吸氣。綜上所述,A圖可表示吸氣過程,B圖膈肌應該向下運動,A、B錯誤;當膈肌和肋間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膈肌頂部升高,結果胸廓容積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肺內氣體排出肺,完成呼氣。可見,C圖中代表肺的氣球縮小,代表膈肌的橡皮膜上升,可代表呼氣過程,C正確、D錯誤。]題號3245687910111√3.(2024·安徽中考)如圖是某同學制作的植物細胞模型,①~④表示的結構中,能控制生物生長發育和遺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C [③是細胞核,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遺傳信息的控制中心,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C符合題意。]題號4235687910111√4.(2024·長沙中考)某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制作了一個如圖所示的過濾裝置,用來模擬腎單位部分結構的工作原理。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燒杯中的a模擬腎小球中的血液B.綠豆和小米模擬血液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C.雙層濾紙模擬腎小球的血管壁D.流入塑料杯的液體模擬原尿題號4235687910111C [腎小球的血管壁與腎小囊內壁均由單層細胞構成,所以,兩層濾紙是相互接觸的部分,可以模擬腎小球的血管壁和腎小囊與腎小球相貼的內壁,C錯誤。]題號2453687910111√5.(2024·吉林中考)如圖是利用氣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植物氣孔模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模擬保衛細胞,控制②開閉B.②模擬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C.③模擬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D.在夜幕降臨時,大多數②呈圖示狀態題號2453687910111D [①模擬保衛細胞,而氣孔是由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保衛細胞控制②(氣孔)的開閉,A正確;②模擬氣孔,當氣孔張開時,葉片內的水分吸收熱量變成水蒸氣,經氣孔擴散到外界空氣中,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強,故氣孔是蒸騰作用的門戶,B正確;③模擬導管,其功能是運輸水和無機鹽,C正確;晚上葉片的大多數氣孔縮小或關閉,蒸騰作用減弱,散失水分減少,故②呈關閉狀態,D錯誤。]題號2453687910111√6.(2024·安徽中考)醫生在搶救呼吸衰竭的急危重癥患者時,使用某種體外膜氧合器(俗稱“人工肺”)的急救設備,其工作原理如下圖(血液泵將患者的血液泵入氧合器,再輸回到上腔靜脈中)。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氧合器為血液的流動提供動力B.輸回的血液先流入心臟的右心房C.血液泵替代肺的氣體交換功能D.輸回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題號2453687910111B [由圖可知,血液泵為血液的流動提供動力,A錯誤;人體的體循環途徑為: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由圖可知,血液泵將患者的血液泵入氧合器,再輸回到上腔靜脈中,故輸回的血液先流入心臟的右心房,B正確;由圖可知,氧合器替代肺的氣體交換功能,C錯誤;輸回的血液經氧合器會進行氣體交換,故氧氣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減少,D錯誤。]題號2453768910111√7.(2024·宿遷中考)模型制作是學習生物學的一種有效方法。圖甲是某同學利用木板、松緊帶、螺絲等材料制作的一個肌肉牽拉骨運動的模型,圖乙是人體屈肘動作示意圖。圖甲中的木板、松緊帶、螺絲分別相當于圖乙中的( )A.木板—②、松緊帶—①、螺絲—③B.木板—②、松緊帶—③、螺絲—①C.木板—①、松緊帶—②、螺絲—③D.木板—①、松緊帶—③、螺絲—②題號2453768910111A [木板對應圖乙中的②(骨),松緊帶對應圖乙中的①(肱二頭肌),而螺絲則對應圖乙中的③(肘關節)。]題號24538679101118.(2024·河北中考)同學們用3D打印技術制作了表示細胞核、染色體、DNA和基因關系的模型,如圖所示。其中a表示的是( )A.細胞核 B.染色體C.DNA D.基因√題號2453867910111B [染色體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DNA分子為雙螺旋結構,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可見圖中的a表示染色體。]題號92453867101119.(2024·長沙中考)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老師帶領項目小組制作了眼球結構模型(如圖所示),用以演示眼球的成像過程。裝置說明:①光源、水透鏡、光屏均可移動;②推拉注射器可改變水透鏡的曲度;③顯微鏡光圈的大小可調節。題號9245386710111(1)模型中,______模擬眼球的晶狀體,____模擬眼球的視網膜。(2)若在光屏上形成的物像較暗,可將光圈 ____,使物像更明亮。(3)項目小組的同學用該裝置探究人體如何通過晶狀體曲度調節看清遠近的物體。他移動水透鏡并記錄光源與水透鏡的距離,隨后推拉注射器使物像清晰,記錄水透鏡的曲度變化。該操作過程是否嚴謹?請判斷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透鏡光屏調大不嚴謹,正常的眼球前后徑不會發生改變,但該操作改變了水透鏡與光屏的距離(或該操作在改變光源與水透鏡的距離的同時改變了水透鏡與光屏的距離,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題號9245386710111[解析] (1)在眼球的結構中,晶狀體透明、有彈性,類似照相機的鏡頭。睫狀體內有平滑肌,通過平滑肌的收縮和舒張來調節晶狀體的曲度,從而使眼睛能夠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眼球中的視網膜,為一層柔軟而透明的膜,緊貼在脈絡膜內側,是物像形成的部位。可見,水透鏡模擬晶狀體,注射器模擬睫狀體,光屏模擬形成物像的視網膜。(2)光圈模擬眼球中的瞳孔,能夠控制進光量,當光屏上的物像較暗的時候,可以將光圈調大,增加進光量,反之調小光圈。(3)該項目小組的移動水透鏡改變了眼球前后徑,不能模擬眼球的結構;此外在通過推拉注射器改變晶狀體曲度的同時水透鏡與光屏的距離也在變化,沒有遵循實驗設計的單一變量原則。題號924538671011110.(2024·江西中考)某班同學看到“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將在我國空間站進行多項實驗”這一報道,對其中的太空養魚充滿好奇。隨后,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利用帶瓶塞的無色透明玻璃瓶、塘泥、池塘水、小魚、金魚藻等材料,開展生態瓶養魚實踐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1)“太空養魚”在一個1升大小的密閉水族箱內進行,該水族箱內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__________。生態系統題號9245386710111(2)制作生態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魚類排泄物,這些微生物在生態瓶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3)實踐過程中,某同學制作的生態瓶如圖所示。根據下表“生物部分組成成分”一欄判斷,該生態瓶評價等級為___,理由是___________。分解者B缺少生產者題號9245386710111生態瓶評價表評價維度 評價等級A B C科學性 生物部分組成成分 成分齊全 缺少一種成分 缺少兩種成分或更多光照條件 光線良好 陽光直射 沒有光照美觀性 …環保性 …題號9245386710111(4)上圖作品經過完善后,根據上表“光照條件”一欄判斷,該生態瓶最好放置在__________的環境中。(5)同學們發現完善后的生態瓶仍不能維持較長時間,請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一條即可)。光線良好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太少題號9245386710111[解析] (1)“太空養魚”在一個1升大小的密閉水族箱內進行,該水族箱內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2)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制作生態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魚類排泄物,這些微生物在生態瓶中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3)生態瓶中有塘泥,塘泥有細菌和真菌等分解者,還有小魚,屬于消費者;陽光直射,但缺少生產者綠色植物,所以該生態瓶評價等級為B。題號9245386710111(4)沒有光照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陽光直射可能會導致溫度過高,不利于生物生長,所以應該放置在光線良好的環境中,有利于動植物生長。(5)每個生態系統都有一定的自動(自我)調節能力,生物種類多,營養結構復雜,自動(自我)調節能力就強,反之,自動(自我)調節能力就弱。生態瓶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太少,不能維持較長時間。題號924538671011111.(2024·瀘州中考)為倡導“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某校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開展了主題為“設計人工腎模型”的項目式學習活動。如圖是小軍同學設計的人工腎模型,其中A、B表示運輸血液的管道,a、b表示運輸透析液的管道。請分析回答:(1)如圖模型最核心的是“血液透析”部分,其泵內的透析管模擬了腎單位中_____________(填結構)功能。腎小球的過濾題號9245386710111(2)用如圖模型制成“人工腎臟”給腎衰竭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圖中A連接的血管是_____ (填“動脈”或“靜脈”),在血液透析過程中,新鮮透析液一般從___ (填“a”或“b”)端注入;測定A、B、a、b管道內液體,其主要物質含量如表所示,其中___ (填表中序號)最有可能代表B管道內的物質含量。動脈b②題號9245386710111類別 物質含量(g/100mL)蛋白質 尿素 葡萄糖 無機鹽① 8.00 0.05 0.10 0.72② 8.00 0.01 0.10 0.70③ 0 0.03 0.10 0.68④ 0 0 0.10 0.6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生物復習題型突破四跨學科實踐題學案.docx 中考生物復習題型突破四跨學科實踐題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