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題型突破二 資料分析題[題型特點]資料分析題也可以說是發散思維題,給出一段資料,結合資料進行分析回答。可根據所給出的資料,找到相聯系的知識點,化難為易。資料分析主要以新資料和新背景為載體,結合所學知識提出問題,是一種全面考查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題型。認真解讀資料中提供的信息,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和推理是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資料特點 解題關鍵與最新時政要聞相聯系 與時俱進,關注社會熱點,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把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能力與最新生物科技進展相聯系,如轉基因技術、發酵技術、食品保存原理等 準確提煉背景材料中的生物學信息,運用所學知識正確解答與環保相聯系,如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等 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角度解題,樹立環保意識與生物史實相聯系,如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建立過程、顯微鏡的使用發展等 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關注科學家的探索思路和過程[解題思路]1.審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認真閱讀材料,進行綜合分析,明確材料的中心問題及屬性;厘清背景材料與所學知識、規律和原理之間的關系。2.分析設問建立設問和材料間的聯系:瀏覽問題,確定題目考查的知識范圍;針對問題重讀材料,去粗取精。3.聯系知識緊扣知識點:結合問題和背景材料,鏈接所學的生物學知識。4.規范作答運用所學術語,組織語言,規范答題。[對點訓練]1.(2024·廣西中考)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 鱷蜥(如圖所示),廣西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處于珍稀瀕危狀態,被譽為原始蜥蜴類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貓”。鱷蜥主要分布在溪流縱橫交錯的常綠闊葉林地區,常棲息于溪流積水坑上方的枝條上;當遇到蛇類或鳥類時,立即躍入水中避險;食物以昆蟲為主,也吃小魚、蝦等。材料二 ①過去,由于人們在鱷蜥棲息地開采煤礦、改造林地,導致溪流兩岸的水土流失加劇,水質惡化,難以恢復,鱷蜥失去生存家園。②在寵物貿易和藥用價值等的經濟利益驅動下,不斷有不法分子捕捉和倒賣鱷蜥,造成其數量驟減。材料三 隨著自然保護區的建立,鱷蜥數量有所回升。廣西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成功人工繁育并野外放歸鱷蜥。2024年5月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全球首個鱷蜥科普研學基地在廣西啟用,提高了社會對鱷蜥的關注度,引導群眾依法保護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1)據材料一分析,鱷蜥的棲息地屬于______________(填“森林”或“草原”)生態系統。請補充完整一條食物鏈:植物→______________→鱷蜥→蛇。鱷蜥屬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畫線部分______________(填序號)表明,當人類活動對鱷蜥棲息地的干擾超過其自動調節能力時,會導致鱷蜥失去生存家園。(3)由材料三可知,保護鱷蜥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學參加鱷蜥科普研學后,認識到不能買賣鱷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根據材料一“鱷蜥主要分布在溪流縱橫交錯的常綠闊葉林地區”的描述可知,鱷蜥的棲息地屬于森林生態系統。根據材料一“當遇到蛇類或鳥類時,立即躍入水中避險;食物以昆蟲為主,也吃小魚、蝦等”的描述可知,包含鱷蜥、蛇的食物鏈有:植物→昆蟲→鱷蜥→蛇、植物→小魚→鱷蜥→蛇、植物→蝦→鱷蜥→蛇。鱷蜥屬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消費者。(2)在生態系統中,各種成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于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是因為生態系統具有自動調節能力。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和數量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該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越強;但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當人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擾超過這種限度時,生態系統就會遭到嚴重破壞。因此,材料二中畫線部分①表明,當人類活動對鱷蜥棲息地的干擾超過其自動調節能力時,會導致鱷蜥失去生存家園。(3)保護鱷蜥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因此,某同學參加鱷蜥科普研學后,認識到不能買賣鱷蜥,理由是買賣鱷蜥會使不法分子大量捕捉鱷蜥。[答案] (1)森林 昆蟲(或小魚或蝦) 消費者 (2)① (3)建立自然保護區 買賣鱷蜥會使不法分子大量捕捉鱷蜥2.(2024·吉林中考)閱讀資料,回答問題。蒲公英為菊科蒲公英屬。花多數為黃色,果實頂端有毛,果皮與種皮不易分開,成熟后可隨風飄散。蒲公英在10~20_℃時生長狀態良好,超過25_℃則生長發育不良,質地老化。蒲公英可移根栽種,在栽種前要整地施農家肥,之后耕翻平整土地,進行如下圖甲的方式栽種。蒲公英是常見的藥食兩用植物,有抗病毒、抗感染、抗腫瘤的作用,其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減輕抗腫瘤藥物的不良反應。(1)材料中蒲公英的最大分類等級單位是______________,寫出體現蒲公英是被子植物的一個特征:______________。(2)畫線部分體現影響蒲公英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3)農家肥為蒲公英的生長提供無機鹽,主要由根尖的______________區吸收。(4)圖甲栽種方式有效避免葉片互相遮擋,利于蒲公英進行圖乙中字母______________表示的生理過程。(5)蒲公英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一些引發腫瘤的因素與生活方式有關,為提高健康水平,請推薦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解析] (1)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界、門、綱、目、科、屬、種,材料中蒲公英為菊科蒲公英屬,最大分類單位是科,被子植物的特征是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因此可以寫“花多數為黃色”或“果實頂端有毛”或“果皮與種皮不易分開”。(2)“蒲公英在10~20 ℃時生長狀態良好,超過25 ℃則生長發育不良”,體現影響蒲公英生活的非生物因素為溫度。(3)根尖分為成熟區、分生區、伸長區和根冠,成熟區的根毛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4)A為光合作用,B為蒸騰作用,C為呼吸作用。避免葉片互相遮擋,利于進行光合作用,即A。(5)健康生活的方式有多種,如積極鍛煉,合理營養等。[答案] (1)科 花多數為黃色 (2)溫度 (3)成熟 (4)A (5)合理營養3.(2024·臨沂中考)閱讀科普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DDT是一種殺蟲劑。對多種昆蟲具有很大毒性,正常使用時,對鳥類、哺乳動物的毒性小到可以忽略不計,而性質穩定的DDT在自然環境中極難降解,殘留的DDT含量會隨著食物鏈一路飆升。在對某草原部分生物體內DDT含量檢測時發現,從生產者到最高級消費者,DDT被富集了近百萬倍,大量的DDT富集導致一些鳥類產下的卵皆是軟殼的,因無法孵化而瀕臨滅絕,還會在動物脂肪細胞中積存,傷害其中樞神經和肝臟。此時,美國人體內脂肪組織和血液中檢出DDT的比例接近100%。甚至遠在南極的企鵝體內也檢測出DDT。1972年6月,世界許多國家相繼宣告全面禁用DDT。如圖所示為該草原部分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材料二 2000年,世界著名雜志(Nature)藥物學分冊發表了一篇文章,有近3億患者在遭受瘧疾的折磨,每年的死亡人數超過100萬,瘧疾主要是由按蚊傳播。采用“室內滯留噴灑”DDT可以殺死攜帶瘧原蟲的按蚊,從而達到預防瘧疾的目的,并且不會對環境有大的危害(室內滯留噴灑,把長效殺蟲劑噴灑在室內的墻壁、天花板和大型家具頂上,蚊蟲停留在其表面即被殺死)。2006年,在全世界逐漸停止使用DDT 30年后,世衛組織呼吁重新提倡使用DDT抗擊瘧疾。科研專家稱“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無害的化學藥品,但卻存在著無害的使用方法”。(1)材料一中,從草原到南極等不同地方均檢測到DDT,這一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圖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一中,DDT含量隨食物鏈一路飆升,富集到鷹體內的食物鏈有____________條。(3)材料二中,瘧疾的病原體是____________,噴灑DDT殺滅按蚊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4)通過科普短文,談談你對DDT使用的看法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在其他洲施用的DDT,出現在南極的企鵝體內,這說明各個生態系統之間是相互聯系的,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圖中食物網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若題圖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該食物網中共有5條食物鏈,分別是草→食草昆蟲→吃蟲的鳥→鷹,草→鼠→狐,草→鼠→鷹,草→兔→狐,草→兔→鷹。材料一中,DDT含量隨食物鏈一路飆升,富集到鷹體內的食物鏈有3條。(3)傳染病若能流行起來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節,所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噴灑DDT殺滅按蚊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4)通過科普短文,我認為應該禁用DDT,因為DDT通過食物鏈的富集會對鳥類等生物造成危害,進而對人造成危害(或者應該合理使用DDT,因為DDT可以殺死蚊蟲,減少瘧疾,挽救生命)。[答案] (1)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3 (3)瘧原蟲 切斷傳播途徑 (4)應該禁用DDT,因為DDT通過食物鏈的富集會對鳥類等生物造成危害,進而對人造成危害(應該合理使用DDT,因為DDT可以殺死蚊蟲,減少瘧疾,挽救生命)4.(2024·寧夏中考)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健康的生活方式尤為重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 健康中國,營養先行。2024年“全民營養周”暨“5·20中國學生營養日”的主題為:奶豆添營養,少油更健康。根據材料一,回答(1)~(3)小題。(1)日常生活中人們每天攝取的食物中谷類較多,這是因為谷類中所含的______________是人體生命活動主要的供能物質。(2)全民營養周科普宣傳時,營養學家建議青少年多吃奶、豆類食品,因為奶、豆類食品能提供蛋白質、鈣等營養素,可促進兒童、青少年骨骼健康。如果兒童時期缺鈣易患______________。人體攝入的蛋白質在______________中徹底消化,消化后的產物被吸收進入______________,最終被組織細胞利用。(3)青少年水果蔬菜攝入不足容易引起牙齦出血,是因為缺乏______________,若油膩的食物攝入過多容易引起肥胖,日常生活中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你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材料二 學校大課間開展花樣跳繩活動。跳繩不僅能增強呼吸系統的功能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神經系統的功能也得到加強,從而提高了身體的協調性,有利于身心健康。根據材料二,回答(4)~(6)小題。(4)聽到下課鈴聲,同學們迅速來到操場開始跳繩,這屬于______________反射。跳繩時骨骼肌牽動所附著的骨繞______________活動。(5)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心跳加快,同時呼吸頻率加快,吸氣時膈肌、肋間肌收縮,胸廓容積______________。停止跳繩后,心跳、呼吸逐漸趨于平穩,調節呼吸、心跳的中樞位于______________。(6)運動結束后要及時補充水分,喝水有利于體內代謝廢物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過濾和______________等過程。人體排尿不僅起到排出廢物的作用,還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解析] (1)谷類食物在人們的日常飲食中占據重要地位,這是因為它們富含淀粉。淀粉是一種糖類,糖類是人體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2)營養學家建議青少年多吃奶、豆類食品,這是因為這些食品富含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素。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的重要原料。鈣則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對維持骨骼的強度和健康至關重要。如果兒童時期缺鈣,易患佝僂病。人體攝入的蛋白質在胃和小腸中被徹底消化,消化后的產物(如氨基酸)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并隨著血液循環被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供其利用。(3)當維生素C缺乏時,牙齦組織的毛細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出血;青少年如果水果蔬菜攝入不足,容易引起牙齦出血等問題;為了預防這種情況,青少年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少吃油膩的食物等。油膩的食物攝入過多容易引起肥胖,因此建議青少年在飲食中注意控制油脂的攝入量,選擇低脂、健康的食品。(4)聽到下課鈴聲后,同學們能夠迅速作出反應來到操場開始跳繩,這是一種條件反射,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和訓練而形成的。在跳繩過程中,骨骼肌受到神經傳來的刺激而收縮,牽動所附著的骨繞關節活動,從而完成跳繩動作。(5)在吸氣時,膈肌和肋間肌會收縮,使胸廓容積增大,從而吸入更多的空氣。停止跳繩后,心跳和呼吸會逐漸趨于平穩;這一過程中,調節呼吸和心跳的中樞位于腦干;腦干是生命中樞所在地,它負責調節人體的基本生命活動,如呼吸、心跳等。(6)運動結束后,人體會失去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因此,及時補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喝水有利于體內代謝廢物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從而保持身體的內環境穩定。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過濾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人體排尿不僅起到排出廢物的作用,還可以調節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或維持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答案] (1)糖類 (2)佝僂病 小腸 血液(3)維生素C 選擇低脂、健康的食品 (4)條件(復雜) 關節 (5)擴大 腦干 (6)重吸收 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5.(2024·臨沂中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侵入人體傷口,在局部生長繁殖并產生外毒素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由于缺乏免疫措施和有效的防治方法,仍是死亡率較高的疾病,重癥患者的死亡率甚至高達70%。破傷風桿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極為廣泛,很多家畜包括人的糞便中含有該菌,也常存在于土壤、污泥和塵埃中,不同類型和大小的傷口,均可成為其入侵門戶。在我國,新生兒三個月開始注射百白破疫苗,并在不同年齡段注射強化疫苗,使破傷風感染率大幅度降低。材料二 在我們的腸道中,有多種多樣的細菌,大部分是正常細菌,對人體沒有危害,有的還與人體相互依賴,彼此有利。科研人員在研究中發現,某些腸道細菌可以產生一種名為ismA的細菌酶,能將膽固醇代謝為糞醇(一種不會被人體吸收而排出體外的脂質),并在實驗室中證實了腸道細菌與人體膽固醇水平的降低有關。膽固醇積聚會堵塞人體動脈,并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冠心病就是由于膽固醇等脂類物質在冠狀動脈血管內不斷積累,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尚無有效根治方案。上述腸道細菌是否能直接影響血液中的膽固醇還有待證實,但如果它們可以被輸送到腸道的特定位置,或可帶來全新的治療方案。(1)材料一中,破傷風桿菌感染人體后會使人患破傷風,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注射百白破疫苗能刺激人體淋巴細胞產生______________,從而實現對破傷風的有效預防,這種免疫類型屬于____________。(3)材料二中,腸道內有的細菌與人體相互依賴,彼此有利,形成____________關系。(4)若冠狀動脈內膽固醇長期積累,管腔內會出現動脈粥樣斑塊,造成管腔內徑____________,血流速度____________,致使心肌細胞缺少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而引發冠心病。腸道細菌的研究為有效根治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路徑。[解析] (1)材料一中提到,破傷風桿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極為廣泛,其原因是破傷風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它可以在缺氧的環境中以芽孢的形式生存并繁殖。(2)為了預防破傷風,人們會接種百白破疫苗。這種疫苗能夠刺激人體的淋巴細胞產生針對破傷風桿菌的抗體。這種通過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力屬于特異性免疫。(3)材料二中提到,腸道內存在多種細菌,其中一些細菌與人體之間形成了共生關系。(4)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內膽固醇等脂類物質長期積累而形成的;這些積累物會形成動脈粥樣斑塊,導致冠狀動脈管腔內徑變窄,血流速度減慢。當血流速度減慢時,心肌細胞就會缺少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從而引發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因此,研究腸道細菌如何影響膽固醇代謝,對于預防和治療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腸道細菌的研究可能為這些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路徑和方法。[答案] (1)破傷風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它可以在缺氧的環境中以芽孢的形式生存并繁殖 (2)抗體 特異性免疫 (3)共生 (4)縮小 變慢6.(2024·湖北中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我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經太空誘變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種“航育1號”;在2022年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在軌期間,又完成了水稻種子萌發、幼苗生長、開花結籽的空間科學實驗,這是國際上首次在軌獲得水稻種子。材料二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榮獲“共和國勛章”,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為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水稻有高稈,也有矮稈,現用純種高稈水稻和純種矮稈水稻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圖所示。(1)由上述信息判斷,水稻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在正常情況下,水稻的體細胞中有24條染色體,則卵細胞中有____________條染色體。經太空誘變可以培育出“航育1號”水稻新品種,是因為在太空條件下染色體中的____________發生了改變。(2)材料二中水稻的高稈和矮稈在遺傳學上稱為一對____________;根據雜交實驗中的____________組可判斷出矮稈是隱性性狀。(3)若控制水稻高稈、矮稈的基因分別用B、b表示,則甲組子代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______。[解析] (1)水稻屬于被子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屬于有性生殖;在正常情況下,水稻的體細胞中有24條染色體,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是體細胞中的一半,成單存在,因此卵細胞中有12條染色體。經太空誘變可以培育出“航育1號”水稻新品種,是因為在太空條件下染色體中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2)水稻的高稈和矮稈是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在遺傳學上稱為相對性狀。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則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由一對隱性基因控制。同樣,若在親代中有的性狀在子代中沒有出現,那么沒有出現的這一個性狀是隱性性狀。因此,根據雜交實驗中的甲組可判斷出矮稈是隱性性狀。(3)若控制水稻高稈、矮稈的基因分別用B、b表示,由(2)分析可知,矮稈是隱性性狀,基因型為bb,親代矮稈的b基因至少有一個會傳給子代,因此,甲組子代高稈基因型為Bb。[答案] (1)有性生殖 12 遺傳物質 (2)相對性狀 甲 (3)Bb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3張PPT)題型突破二 資料分析題[題型特點]資料分析題也可以說是發散思維題,給出一段資料,結合資料進行分析回答。可根據所給出的資料,找到相聯系的知識點,化難為易。資料分析主要以新資料和新背景為載體,結合所學知識提出問題,是一種全面考查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題型。認真解讀資料中提供的信息,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和推理是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資料特點 解題關鍵與最新時政要聞相聯系 與時俱進,關注社會熱點,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把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能力與最新生物科技進展相聯系,如轉基因技術、發酵技術、食品保存原理等 準確提煉背景材料中的生物學信息,運用所學知識正確解答資料特點 解題關鍵與環保相聯系,如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等 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角度解題,樹立環保意識與生物史實相聯系,如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建立過程、顯微鏡的使用發展等 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關注科學家的探索思路和過程[解題思路]1.審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認真閱讀材料,進行綜合分析,明確材料的中心問題及屬性;厘清背景材料與所學知識、規律和原理之間的關系。2.分析設問建立設問和材料間的聯系:瀏覽問題,確定題目考查的知識范圍;針對問題重讀材料,去粗取精。3.聯系知識緊扣知識點:結合問題和背景材料,鏈接所學的生物學知識。4.規范作答運用所學術語,組織語言,規范答題。[對點訓練]1.(2024·廣西中考)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 鱷蜥(如圖所示),廣西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處于珍稀瀕危狀態,被譽為原始蜥蜴類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貓”。鱷蜥主要分布在溪流縱橫交錯的常綠闊葉林地區,常棲息于溪流積水坑上方的枝條上;當遇到蛇類或鳥類時,立即躍入水中避險;食物以昆蟲為主,也吃小魚、蝦等。243題號156材料二 ①過去,由于人們在鱷蜥棲息地開采煤礦、改造林地,導致溪流兩岸的水土流失加劇,水質惡化,難以恢復,鱷蜥失去生存家園。②在寵物貿易和藥用價值等的經濟利益驅動下,不斷有不法分子捕捉和倒賣鱷蜥,造成其數量驟減。材料三 隨著自然保護區的建立,鱷蜥數量有所回升。廣西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成功人工繁育并野外放歸鱷蜥。2024年5月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全球首個鱷蜥科普研學基地在廣西啟用,提高了社會對鱷蜥的關注度,引導群眾依法保護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243題號156(1)據材料一分析,鱷蜥的棲息地屬于_____ (填“森林”或“草原”)生態系統。請補充完整一條食物鏈:植物→__________________→鱷蜥→蛇。鱷蜥屬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_______。(2)材料二中畫線部分___ (填序號)表明,當人類活動對鱷蜥棲息地的干擾超過其自動調節能力時,會導致鱷蜥失去生存家園。(3)由材料三可知,保護鱷蜥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學參加鱷蜥科普研學后,認識到不能買賣鱷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3題號156森林昆蟲(或小魚或蝦)消費者①建立自然保護區買賣鱷蜥會使不法分子大量捕捉鱷蜥[解析] (1)根據材料一“鱷蜥主要分布在溪流縱橫交錯的常綠闊葉林地區”的描述可知,鱷蜥的棲息地屬于森林生態系統。根據材料一“當遇到蛇類或鳥類時,立即躍入水中避險;食物以昆蟲為主,也吃小魚、蝦等”的描述可知,包含鱷蜥、蛇的食物鏈有:植物→昆蟲→鱷蜥→蛇、植物→小魚→鱷蜥→蛇、植物→蝦→鱷蜥→蛇。鱷蜥屬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消費者。243題號156(2)在生態系統中,各種成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于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是因為生態系統具有自動調節能力。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和數量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該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越強;但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當人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擾超過這種限度時,生態系統就會遭到嚴重破壞。因此,材料二中畫線部分①表明,當人類活動對鱷蜥棲息地的干擾超過其自動調節能力時,會導致鱷蜥失去生存家園。243題號156(3)保護鱷蜥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因此,某同學參加鱷蜥科普研學后,認識到不能買賣鱷蜥,理由是買賣鱷蜥會使不法分子大量捕捉鱷蜥。243題號1562.(2024·吉林中考)閱讀資料,回答問題。蒲公英為菊科蒲公英屬。花多數為黃色,果實頂端有毛,果皮與種皮不易分開,成熟后可隨風飄散。蒲公英在10~20 ℃時生長狀態良好,超過25 ℃則生長發育不良,質地老化。蒲公英可移根栽種,在栽種前要整地施農家肥,之后耕翻平整土地,進行如下圖甲的方式栽種。243題號156蒲公英是常見的藥食兩用植物,有抗病毒、抗感染、抗腫瘤的作用,其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減輕抗腫瘤藥物的不良反應。243題號156(1)材料中蒲公英的最大分類等級單位是___,寫出體現蒲公英是被子植物的一個特征:______________。(2)畫線部分體現影響蒲公英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3)農家肥為蒲公英的生長提供無機鹽,主要由根尖的_____區吸收。(4)圖甲栽種方式有效避免葉片互相遮擋,利于蒲公英進行圖乙中字母_________表示的生理過程。(5)蒲公英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一些引發腫瘤的因素與生活方式有關,為提高健康水平,請推薦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___。243題號156科花多數為黃色溫度成熟A合理營養[解析] (1)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界、門、綱、目、科、屬、種,材料中蒲公英為菊科蒲公英屬,最大分類單位是科,被子植物的特征是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因此可以寫“花多數為黃色”或“果實頂端有毛”或“果皮與種皮不易分開”。(2)“蒲公英在10~20 ℃時生長狀態良好,超過25 ℃則生長發育不良”,體現影響蒲公英生活的非生物因素為溫度。243題號156(3)根尖分為成熟區、分生區、伸長區和根冠,成熟區的根毛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4)A為光合作用,B為蒸騰作用,C為呼吸作用。避免葉片互相遮擋,利于進行光合作用,即A。(5)健康生活的方式有多種,如積極鍛煉,合理營養等。243題號1563.(2024·臨沂中考)閱讀科普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DDT是一種殺蟲劑。對多種昆蟲具有很大毒性,正常使用時,對鳥類、哺乳動物的毒性小到可以忽略不計,而性質穩定的DDT在自然環境中極難降解,殘留的DDT含量會隨著食物鏈一路飆升。在對某草原部分生物體內DDT含量檢測時發現,從生產者到最高級消費者,DDT被富集了近百萬倍,大量的DDT富集導致一些鳥類產下的卵皆是軟殼的,因無法孵化而瀕臨滅絕,還會在動物脂肪細胞中積存,傷害其中樞神經和肝臟。此時,美國人體內243題號156脂肪組織和血液中檢出DDT的比例接近100%。甚至遠在南極的企鵝體內也檢測出DDT。1972年6月,世界許多國家相繼宣告全面禁用DDT。如圖所示為該草原部分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243題號156材料二 2000年,世界著名雜志(Nature)藥物學分冊發表了一篇文章,有近3億患者在遭受瘧疾的折磨,每年的死亡人數超過100萬,瘧疾主要是由按蚊傳播。采用“室內滯留噴灑”DDT可以殺死攜帶瘧原蟲的按蚊,從而達到預防瘧疾的目的,并且不會對環境有大的危害(室內滯留噴灑,把長效殺蟲劑噴灑在室內的墻壁、天花板和大型家具頂上,蚊蟲停留在其表面即被殺死)。2006年,在全世界逐漸停止使用DDT 30年后,世衛組織呼吁重新提倡使用DDT抗擊瘧疾。科研專家稱“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無害的化學藥品,但卻存在著無害的使用方法”。243題號156(1)材料一中,從草原到南極等不同地方均檢測到DDT,這一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圖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一中,DDT含量隨食物鏈一路飆升,富集到鷹體內的食物鏈有___條。(3)材料二中,瘧疾的病原體是_______,噴灑DDT殺滅按蚊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243題號156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3瘧原蟲切斷傳播途徑(4)通過科普短文,談談你對DDT使用的看法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3題號156用DDT,因為DDT通過食物鏈的富集會對鳥類等生物造成危害,應該禁進而對人造成危害(應該合理使用DDT,因為DDT可以殺死蚊蟲,減少瘧疾,挽救生命)[解析] (1)在其他洲施用的DDT,出現在南極的企鵝體內,這說明各個生態系統之間是相互聯系的,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圖中食物網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若題圖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該食物網中共有5條食物鏈,分別是草→食草昆蟲→吃蟲的鳥→鷹,草→鼠→狐,草→鼠→鷹,草→兔→狐,草→兔→鷹。材料一中,DDT含量隨食物鏈一路飆升,富集到鷹體內的食物鏈有3條。243題號156(3)傳染病若能流行起來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節,所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噴灑DDT殺滅按蚊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4)通過科普短文,我認為應該禁用DDT,因為DDT通過食物鏈的富集會對鳥類等生物造成危害,進而對人造成危害(或者應該合理使用DDT,因為DDT可以殺死蚊蟲,減少瘧疾,挽救生命)。243題號1564.(2024·寧夏中考)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健康的生活方式尤為重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 健康中國,營養先行。2024年“全民營養周”暨“5·20中國學生營養日”的主題為:奶豆添營養,少油更健康。243題號156根據材料一,回答(1)~(3)小題。(1)日常生活中人們每天攝取的食物中谷類較多,這是因為谷類中所含的_____是人體生命活動主要的供能物質。(2)全民營養周科普宣傳時,營養學家建議青少年多吃奶、豆類食品,因為奶、豆類食品能提供蛋白質、鈣等營養素,可促進兒童、青少年骨骼健康。如果兒童時期缺鈣易患______。人體攝入的蛋白質在____中徹底消化,消化后的產物被吸收進入_____,最終被組織細胞利用。243題號156糖類佝僂病小腸血液(3)青少年水果蔬菜攝入不足容易引起牙齦出血,是因為缺乏_______,若油膩的食物攝入過多容易引起肥胖,日常生活中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你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點即可)。243題號156維生素C選擇低脂、健康的食品材料二 學校大課間開展花樣跳繩活動。跳繩不僅能增強呼吸系統的功能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神經系統的功能也得到加強,從而提高了身體的協調性,有利于身心健康。根據材料二,回答(4)~(6)小題。243題號156(4)聽到下課鈴聲,同學們迅速來到操場開始跳繩,這屬于__________反射。跳繩時骨骼肌牽動所附著的骨繞_____活動。條件(復雜)關節(5)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心跳加快,同時呼吸頻率加快,吸氣時膈肌、肋間肌收縮,胸廓容積_____。停止跳繩后,心跳、呼吸逐漸趨于平穩,調節呼吸、心跳的中樞位于_____。(6)運動結束后要及時補充水分,喝水有利于體內代謝廢物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過濾和_______等過程。人體排尿不僅起到排出廢物的作用,還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點即可)。243題號156擴大腦干重吸收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解析] (1)谷類食物在人們的日常飲食中占據重要地位,這是因為它們富含淀粉。淀粉是一種糖類,糖類是人體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2)營養學家建議青少年多吃奶、豆類食品,這是因為這些食品富含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素。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的重要原料。鈣則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對維持骨骼的強度和健康至關重要。如果兒童時期缺鈣,易患佝僂病。人體攝入的蛋白質在胃和小腸中被徹底消化,消化后的產物(如氨基酸)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并隨著血液循環被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供其利用。243題號156(3)當維生素C缺乏時,牙齦組織的毛細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出血;青少年如果水果蔬菜攝入不足,容易引起牙齦出血等問題;為了預防這種情況,青少年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少吃油膩的食物等。油膩的食物攝入過多容易引起肥胖,因此建議青少年在飲食中注意控制油脂的攝入量,選擇低脂、健康的食品。(4)聽到下課鈴聲后,同學們能夠迅速作出反應來到操場開始跳繩,這是一種條件反射,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和訓練而形成的。在跳繩過程中,骨骼肌受到神經傳來的刺激而收縮,牽動所附著的骨繞關節活動,從而完成跳繩動作。243題號156(5)在吸氣時,膈肌和肋間肌會收縮,使胸廓容積增大,從而吸入更多的空氣。停止跳繩后,心跳和呼吸會逐漸趨于平穩;這一過程中,調節呼吸和心跳的中樞位于腦干;腦干是生命中樞所在地,它負責調節人體的基本生命活動,如呼吸、心跳等。(6)運動結束后,人體會失去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因此,及時補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喝水有利于體內代謝廢物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從而保持身體的內環境穩定。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過濾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人體排尿不僅起到排出廢物的作用,還可以調節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或維持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243題號1565.(2024·臨沂中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侵入人體傷口,在局部生長繁殖并產生外毒素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由于缺乏免疫措施和有效的防治方法,仍是死亡率較高的疾病,重癥患者的死亡率甚至高達70%。破傷風桿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極為廣泛,很多家畜包括人的糞便中含有該菌,也常存在于土壤、污泥和塵埃中,不同類型和大小的傷口,均可成為其入侵門戶。在我國,新生兒三個月開始注射百白破疫苗,并在不同年齡段注射強化疫苗,使破傷風感染率大幅度降低。243題號156材料二 在我們的腸道中,有多種多樣的細菌,大部分是正常細菌,對人體沒有危害,有的還與人體相互依賴,彼此有利。科研人員在研究中發現,某些腸道細菌可以產生一種名為ismA的細菌酶,能將膽固醇代謝為糞醇(一種不會被人體吸收而排出體外的脂質),并在實驗室中證實了腸道細菌與人體膽固醇水平的降低有關。膽固醇積聚會堵塞人體動脈,并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冠心病就是由于膽固醇等脂類物質在冠狀動脈血管內不斷積累,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尚無有效根治方案。上述腸道細菌是否能直接影響血液中的膽固醇還有待證實,但如果它們可以被輸送到腸道的特定位置,或可帶來全新的治療方案。243題號156(1)材料一中,破傷風桿菌感染人體后會使人患破傷風,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注射百白破疫苗能刺激人體淋巴細胞產生____,從而實現對破傷風的有效預防,這種免疫類型屬于__________。243題號156破傷風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它可以在缺氧的環境中以芽孢的形式生存并繁殖抗體特異性免疫(3)材料二中,腸道內有的細菌與人體相互依賴,彼此有利,形成____關系。(4)若冠狀動脈內膽固醇長期積累,管腔內會出現動脈粥樣斑塊,造成管腔內徑_____,血流速度____,致使心肌細胞缺少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而引發冠心病。腸道細菌的研究為有效根治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路徑。243題號156共生縮小變慢[解析] (1)材料一中提到,破傷風桿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極為廣泛,其原因是破傷風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它可以在缺氧的環境中以芽孢的形式生存并繁殖。(2)為了預防破傷風,人們會接種百白破疫苗。這種疫苗能夠刺激人體的淋巴細胞產生針對破傷風桿菌的抗體。這種通過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力屬于特異性免疫。(3)材料二中提到,腸道內存在多種細菌,其中一些細菌與人體之間形成了共生關系。243題號156(4)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內膽固醇等脂類物質長期積累而形成的;這些積累物會形成動脈粥樣斑塊,導致冠狀動脈管腔內徑變窄,血流速度減慢。當血流速度減慢時,心肌細胞就會缺少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從而引發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因此,研究腸道細菌如何影響膽固醇代謝,對于預防和治療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腸道細菌的研究可能為這些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路徑和方法。243題號1566.(2024·湖北中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我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經太空誘變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種“航育1號”;在2022年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在軌期間,又完成了水稻種子萌發、幼苗生長、開花結籽的空間科學實驗,這是國際上首次在軌獲得水稻種子。243題號156材料二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榮獲“共和國勛章”,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為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水稻有高稈,也有矮稈,現用純種高稈水稻和純種矮稈水稻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圖所示。(1)由上述信息判斷,水稻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在正常情況下,水稻的體細胞中有24條染色體,則卵細胞中有___條染色體。經太空誘變可以培育出“航育1號”水稻新品種,是因為在太空條件下染色體中的_________發生了改變。243題號156有性生殖12遺傳物質(2)材料二中水稻的高稈和矮稈在遺傳學上稱為一對________;根據雜交實驗中的___組可判斷出矮稈是隱性性狀。(3)若控制水稻高稈、矮稈的基因分別用B、b表示,則甲組子代的基因組成是___。243題號156相對性狀甲Bb[解析] (1)水稻屬于被子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屬于有性生殖;在正常情況下,水稻的體細胞中有24條染色體,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是體細胞中的一半,成單存在,因此卵細胞中有12條染色體。經太空誘變可以培育出“航育1號”水稻新品種,是因為在太空條件下染色體中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243題號156(2)水稻的高稈和矮稈是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在遺傳學上稱為相對性狀。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則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由一對隱性基因控制。同樣,若在親代中有的性狀在子代中沒有出現,那么沒有出現的這一個性狀是隱性性狀。因此,根據雜交實驗中的甲組可判斷出矮稈是隱性性狀。(3)若控制水稻高稈、矮稈的基因分別用B、b表示,由(2)分析可知,矮稈是隱性性狀,基因型為bb,親代矮稈的b基因至少有一個會傳給子代,因此,甲組子代高稈基因型為Bb。243題號15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生物復習題型突破二資料分析題學案.docx 中考生物復習題型突破二資料分析題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