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第四單元 人體生理與健康(一)第一章 人的生殖和發育第一節 人的生殖 第二課時 如何應對生殖發育異常? 1. 哪些因素會影響生殖系統健康?——生殖健康 2. 生殖發育異常時,應如何應對?——輔助生殖新課導入——生殖健康——輔助生殖 20 世紀 70 年代,英國有一對夫婦結婚后一直未能生育。經檢查,發現妻子的輸卵管阻塞。后來,這對夫婦幸運地靠科技進步懷上了寶寶:科學家從這位妻子體內取出卵細胞,在實驗室進行體外培養,然后讓卵細胞和她丈夫的精子在體外受精,待受精卵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妻子的子宮內,胚胎在母體內完成發育。1978 年 7 月 25 日,這對夫婦的孩子——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出生了。至今,世界上已有近千萬例試管嬰兒誕生。 試管嬰兒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對人的生殖和胚胎發育過程的研究。 復習回顧:應用上節課所學知識,你能夠解釋試管嬰兒的基本原理嗎?新課導入 試管嬰兒 【任務 1】結合人的生殖發育過程,解釋試管嬰兒的原理。 1. 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細胞在體內是如何產生的? 2. 受精卵及早期胚胎在體內是如何形成的? 3. 胚胎在母體內是怎樣發育的?新課導入卵細胞卵巢精子睪丸輸卵管受精受精卵細胞分裂分化輸卵管卵泡子宮細胞分裂分化8 周發育子宮胎兒38 周分娩陰道新生兒母體胚胎胎盤 、臍帶卵巢子宮子宮內膜①卵巢排出卵細胞②受精③受精卵分裂④胚泡形成,最終植入子宮內膜 4. 試管嬰兒技術為什么能解決輸卵管阻塞帶來的問題?新課導入排卵、受精和胚泡發育示意圖 一、關注生殖系統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男性最佳的生育年齡在 25-35 歲期間,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齡在 25-29 歲期間,超過 35 歲的女性在醫學上定義為高齡產婦。根據中國人口協會、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20 年前中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為 2.5% ~ 3%,近年來這個數字為 18% 左右。中國出生人口數及出生率走勢(1949-2023)出生人數(萬人)出生率(右, ‰ )中國育齡夫婦不孕不育率(2016-2023)新知探究年齡因素遺傳因素病理因素環境因素生活方式體格/環境因素解剖學異常卵巢功能異常其他因素生活方式染色體數量組成異常輻射、高溫、重金屬、 農藥污染等微生物感染慢性前列腺炎吸煙、飲酒、熬夜脂肪攝入過度不育不孕 【任務 2】探討生殖功能異常的影響因素及健康保健策略。新知探究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癥女性因素引起的不孕癥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卵巢早衰月經周期紊亂卵子發育異常胚胎早期停育性發育異常輸卵管異常化學/輻射、物理損傷超重肥胖新知探究 二、人工輔助生殖技術 【任務 3】閱讀資料,請為以下人群選擇合適的人工輔助生殖技術幫助其生育。新知探究“第一代”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解決女性因素導致的不孕不育“第二代”卵胞質內單精子注射技術解決男性因素導致的不孕不育“第三代”胚胎移植前遺傳學篩查減少遺傳疾病的發生患者 1男性少精,精子不育患者 2父親患有先天性遺傳病患者 3排卵障礙 “第一代試管嬰兒”: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超聲波檢查取卵針真空泵移植管新知探究1. 激素促排卵2. 采集卵細胞3. 采集精子4. 體外受精5. 胚胎發育6. 胚胎移植 “第二代試管嬰兒”:卵胞質內單精子注射技術超聲波檢查取卵針真空泵移植管新知探究1. 激素促排卵2. 采集卵細胞3. 采集精子4. 體外受精5. 胚胎發育6. 胚胎移植固定細胞的吸管顯微注射器顯微注射 “第三代試管嬰兒”:胚胎移植前遺傳學篩查超聲波檢查取卵針真空泵移植管新知探究1. 激素促排卵2. 采集卵細胞3. 采集精子4. 體外受精5. 胚胎發育6. 胚胎移植胚胎活檢胚胎遺傳學篩查 我國對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的政策支持 2024 年 10 月 19 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指出要“指導各地將適宜的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報銷范圍”。新知探究 人民醫學家林巧稚 【任務 4】結合教材,談談你對人民醫學家林巧稚一生奉獻的感悟。新知探究科學家的故事“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場所便是病房,存在的價值便是醫病人?!?br/> ——林巧稚 中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 著名醫學家 中國現代婦產科學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 最美奮斗者課堂小結生殖系統結構決定生殖功能生殖健康輔助生殖技術輔助 人的生殖過程胎兒胚胎胚泡卵巢睪丸精子卵細胞細胞分裂分化輸卵管細胞分裂分化8 周發育38 周分娩子宮受精輸卵管子宮受精卵母體胎盤 、臍帶生殖階段發育階段陰道新生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