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部編版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姓名: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成績:__________一、選擇題1.中國共產黨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是( )A.井岡山 B.遵義 C.西柏坡2.( )是我國地質科學家、地質力學的創始人。A.錢學森 B.鄧稼先 C.李四光3.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愛國官兵保家衛國的感人故事是( )。A.關天培 B.林則徐 C.喻培倫 D.鄧世昌4.( ),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A.《馬關條約》 B.《南京條約》 C.《辛丑條約》[]5.中國代表團首次出席聯合國大會是( )。A.B.C.6.( )是我國的地質學家,根據他的地質力學理論,我國相繼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等油田。A.王進喜 B.李四光 C.鄧稼先7.1935年,( )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中國革命從此走上勝利之路。A. 遵義會議 B.中共“一大” C.井岡山會師二、填空題8. 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9.我國的國旗是 ,國歌是 。10. 年 月 日,新中國誕生。11.1840年6月, 正式爆發。面對西方侵略者的堅船利炮,中國人民英勇無畏,進行了頑強的 。12.面對鴉片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災難,一些有見識的清朝官員主張禁煙,其中態度最堅決的是 。13. 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以 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建了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 , ”的道路。14. 年 月 晚,中國共產黨 全國代表大會在 秘密召開。15.《 》是陳獨秀創辦的著名刊物,高舉“ ”“ ”大旗,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16. 1917年俄國爆發了 ,震動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17. 1934年10月, 反“圍剿"失敗, 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踏上戰略轉移的漫漫征程。三、判斷題18.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開辟了“城市包圍農村,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19.《建國方略》是陳獨秀創辦的著名刊物,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20.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勝利。( )21.鄧世昌是清朝北洋艦隊致遠艦艦長,他曾說:“人誰不死,但愿死得其所爾。”( )22.邱少云同志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壯烈犧牲的。( )23.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四、簡答題24.請你列舉中國近代史上的三個不平等條約,這些條約給我們的警示是什么?[][]25.請你天天你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解。26.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經歷了空前的磨難,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中國的這段歷史,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27.根據下面的信息說說鴉片泛濫給中國社會帶來怎樣的危害?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