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微山縣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六年級科學試題(參考答案)選擇(每題2分,共20分)1.A 2.C 3.D 4.D 5.C 6.B 7.B 8.B 9.C 10.C判斷(正確的涂“T”,錯誤的涂“F”,每題2分,共20分)11.F 12.T 13.F 14.T 15.T 16.T 17.T 18.F 19.T 20.T填空(每空1分,共11分)味覺細胞 味覺神經(jīng) 22.能源 常規(guī)能源 23.一分為二 二歧分類24.漫長 太陽能 25. 視覺 舌頭 皮膚四、科學與生活(共49分)26.連一連(每線1分,共10分)27.小銘同學在表演鼓樂,他在鼓面上撒了一些黃豆粒。(第1、2題每空2分,第3題6分,共14分)(1)振動(2)C,E,F(3)①②⑤,③④⑥28.(第1、2題每空2分,第3題3分,共7分)(1)感覺(2)嗅覺(3)(合理即得分)不好,如果沒有痛覺,當人體某部位受到傷害時,就不能及時察覺到,這樣就不能及時得到救治,對人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29.(第1-3題每空2分,第4題4分,共12分)(1)有機物 (2)B (3)有害 廚余(4)答:(合理即得分)要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分類回收,做到無害化處理。①對可回收物進行加工再利用 ②對有害垃圾要有專門機構處理③對廚余垃圾可以粉碎發(fā)酵做肥料④其他垃圾由相應單位焚燒發(fā)電、衛(wèi)生填埋等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理30.答:①長時間看近處的物體,特別是連續(xù)使用電子設備,如玩游戲、看視頻;②在光線過強或過暗的環(huán)境下看書、寫作業(yè);③閱讀或寫字時姿勢不正確,彎腰駝背、眼睛離書本過近等。④缺乏戶外運動。(合理即得分)微山縣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六年級科學試題(溫馨提示:請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作答!)一、選擇 (每題2分,共20分)1. 眼睛是我們心靈的窗戶,當我們從室外強光到室內暗光,會突然短暫看不清,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 )。A.眼睛對刺激的正常適應 B. 眼睛有病變C.視神經(jīng)損壞 D.晶狀體失去透光功能2. 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下列詩句體現(xiàn)嗅覺的是 ( )。A.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B.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C.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D.海風呼嘯急,驚濤駭浪翻3.在 ( )天氣時,氣壓降低,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驟增,空氣流動性差,有害細菌和病毒向周圍擴散的速度變慢,導致空氣中細菌和病毒濃度增高,疾病傳播的風險很高。A. 雪天 B. 暴雨 C. 冰雹 D. 霧霾4.2017年,我國在南海海域進行的首次 ( )試采獲得成功,其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東海海域、青藏高原凍土帶以及東北凍土帶。A. 風能 B. 地熱能 C. 核能 D. 可燃冰5.部分老年人看近處的物體會模糊,所以常會選擇佩戴由 ( )做鏡片的老花鏡。A. 平面鏡 B. 凹面鏡 C. 凸透鏡 D. 凹透鏡6.晶狀體的凸度是靠牽引晶狀體的肌肉調節(jié)的,健康的眼睛晶狀體調節(jié)力強,遠近物體都能看得清。晶狀體的凸度變 v時,人眼能看見近處的物體。A. 小 B. 大 C.大、小都可以 D. 大、小都不可以7.一般認為,遠古時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細菌分解的植物或動物的遺骸,在一定溫度、壓力作用下,經(jīng)過幾百萬年的演變,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氣。一般情況下,當從地面使用鉆井進行開采時,鉆頭首先觸及的是 ( )。A. 石油 B. 天然氣 C. 兩者的混合物 D.無法判斷8.黃河流域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根源, “春種花生秋種麥”,其中花生和小麥在植物二歧分類中正確的是 ( )。A.小麥和花生都是單子葉植物B.小麥是單子葉植物,花生是雙子葉植物C.小麥和花生都是雙子葉植物D.小麥是雙子葉植物,花生是單子葉植物六年級科學試題 第1頁9.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失去了聽覺和視覺,憑借自己堅強的意志,通過閱讀“盲文”,學習了大量知識,她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是 ( )。A. 視覺 B. 嗅覺 C. 觸覺 D. 聽覺10.2025年中國環(huán)境日的主題是 “美麗中國我先行” 。該主題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倡議社會公眾積極行動,投身到美麗中國建設當中。以下哪種行為不符合 “美麗中國我先行”的理念 ( )A. 隨手關燈,節(jié)約用電 B.植樹造林,綠化環(huán)境C.露天焚燒樹葉和垃圾 D.綠色出行,少開車二、判斷(正確的涂“T”,錯誤的涂“F”,每題2分, 共20分)11.使用一次性木筷干凈衛(wèi)生,能防止傳染病,所以要提倡使用。 ( )12.相同的植物,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會不同。 ( )13.環(huán)境的變化會影響動物的生存,但動物的數(shù)量變化不會影響環(huán)境。 ( )14.噪聲污染會危害人的身體健康,影響人的工作效率,嚴重時還會危及人的生命。 ( )15.在不了解物體是什么的情況下,我們不能直接用鼻子聞,用舌頭嘗。 ( )16.嗅檸檬的同時吃葡萄,會感受到葡萄和檸檬的混合味道。 ( )17.塑料、滌綸、尼龍等是由煤和石油的提煉物加工制成的。 ( )18.污水不可以飲用,但可以澆灌農(nóng)作物。 ( )19.被蚊蟲叮咬后,會發(fā)現(xiàn)被叮咬處皮膚形成一些小“紅包”,這是皮膚的一種自我保護。 ( )20.全球變暖,溫度升高,北極海冰每年更早地融化,會導致北極熊找食物困難。( )三、填空(每空1分,共11分)21.味蕾中的 受到食物的刺激,通過 將信號傳給腦,我們就嘗到了味道。22.能夠產(chǎn)生能量的物質屬于 。人們把煤、石油、天然氣等已被廣泛應用的能源稱為 。23.將特征不同的植物用 的方法逐步對比排列,就是在進行 分類。24.煤、石油、天然氣是經(jīng)過復雜、 的過程形成的,它們的形成與 有關。25.眼睛是人體的 器官,耳朵是人體的聽覺器官, 是我們的味覺器官,鼻子是我們的嗅覺器官, 是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第1頁 共2頁四、科學與生活 (共49分)26. 連一連 (每線1分, 共10分)(1)將下列能源與對應的種類用線連起來。 (2)請將下列動物行為與相應的環(huán)境變化連起來化石燃料 蝗蟲成災 溫度變化天 然 氣 可 再 生 燕子低飛 河床干涸動物資源 狗換毛 水中的空氣減少森林資源 不可再生 肺魚休眠 氣候干旱海洋生物資源 雨前魚兒躍出水面 空氣濕度增加27.小銘同學在表演鼓樂,他在鼓面上撒了一些黃豆粒。 (第1、2題每空2分,第3題6分, 共 14分)(1)如圖甲,小銘輕輕敲擊鼓面,鼓發(fā)出聲音,黃豆上下跳動;用手按住鼓面,鼓就停止發(fā)聲了,黃豆也不再跳動了,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 產(chǎn)生的。(2)鼓聲響起,耳郭收集的聲波通過外耳道后,引起 振動,振動又通過聽小骨等傳給 ,連接耳蝸的 把信號傳給腦,我們就聽到聲音了。 (以上三空,填寫上圖相應字母)(3)下列行為中哪些是影響耳健康的行為 哪些是保護聽力的行為 (填序號)①洗頭、洗澡、游泳時,污水進入外耳道。 ②經(jīng)常掏耳朵。③盡量避開噪聲。 ④不用尖銳的工具掏耳屎。⑤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 ⑥耳朵出現(xiàn)問題及時就醫(yī)。影響耳健康的行為: 。保護聽力的行為: 。28.小銘同學因淋雨感覺不適去醫(yī)院檢查,一位老醫(yī)生用手背觸摸了一會兒他的額頭后便告訴他患了感冒,根據(jù)相關檢查,開出處方。掛鹽水時,一陣疼痛令小銘差點哭了出來。晚飯時,面對母親辛辛苦苦準備的一桌好菜,小銘沒有聞到陣陣香味,也沒有胃口。(第1、2題每空2分, 第3題3分, 共7分)(1)老醫(yī)生用手背去觸摸小銘的額頭,這主要是因為人手背皮膚中的 神經(jīng)比較敏感,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可以據(jù)此判斷患者的病情,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六年級科學試題 第(2)小銘面對一桌好菜卻沒有聞到香味,原因是感冒引起鼻塞后導致他的 暫時失靈。(3)小銘想: “如果沒有痛覺,那該多好?。 蹦阏J為好不好 請說明理由。29.自然科學興趣小組調查了所在地區(qū)生活垃圾的成分,結果如圖甲所示。他們取所在地區(qū)垃圾填埋場不同深度的垃圾樣品,測定鉻 (Cr)、鉛(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結果如圖乙所示。請根據(jù)這些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第1-3題每空2分,第4題 4 分,共 12分)(1)從圖甲可以看出該地區(qū)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為主。(2)下列對垃圾填埋場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有害元素含量隨著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升高B.各種有害元素在0-30厘米層含量低于30-60厘米層C.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無利用價值。(3)垃圾分類,人人有責。根據(jù)所學知識,我們知道常見生活垃圾分為4類,分別是可回收物、 ( )垃圾、其它垃圾、 ( )垃圾。(4)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對該地區(qū)生活垃圾的處理提出合理的建議。(至少寫兩條)30.根據(jù)國家衛(wèi)健委公布的相關數(shù)據(jù):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其中,小學生為35.6%,初中生為71.1%,高中生為80.5%。從近年來兒童青少年近視的情況來看,近視高發(fā)的年齡段已從8-12歲提前至6-10歲,護佑兒童眼健康科普教育工作刻不容緩。雖然近視存在遺傳因素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因為用眼不良的后天習慣而導致的。除了文中提到的近視存在遺傳因素的影響,你能想到哪些可能導致近視的不良習慣 (至少寫三條) (6分)第2頁 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第二學期六年級科學期中參考答案.docx 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六年級科學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