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冀人版六年級科學下冊課時精選16.在太空中生活一、填空題1.太空中食物會懸浮、喝水需要用吸管,這是因為物體在太空中處于_______________狀態。2.地球不需要接觸物體就可以對物體施加_______________,物體下落是因為受到地球_______________的作用。3.“嫦娥四號”探測器上安裝的儀器將在月球背面通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探測,開展一系列科學研究。4.經過科學課的學習,相信你已經掌握了一些關于“在太空中生活”的信息,對此,你還想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5.中國載人空間站“_______________”包括“天合”核心艙、“問天”實驗艙Ⅰ、“夢天”實驗艙Ⅱ。6.為了適應太空的失重環境,宇航員在地球上會進行大量的 訓練。7.太空食品一般會被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殊形狀,方便宇航員食用。二、選擇題8.為了防止在太空中因失重而飄起來,宇航員在空間站里通常會使用( )。A.安全帶 B.磁鞋 C.固定睡袋 D.以上都是9.太空中的輻射強度比地球表面高很多,宇航員需要依靠( )來防護輻射。A.特殊的宇航服 B.防曬霜C.遮陽傘 D.空氣凈化設備10.宇航員在太空中呼吸的氧氣主要來自( )。A.攜帶的氧氣瓶 B.電解水制氧C.從太空中收集 D.植物光合作用產生11.太空中的水資源十分珍貴,宇航員使用過的水通常會( )。A.直接排放到太空中 B.進行回收處理再利用C.儲存起來備用 D.用于種植太空植物12.宇航員在太空中與地面進行通信,主要依靠( )。A.衛星通信系統 B.手機 C.對講機 D.直接喊話13.空間站里的溫度和濕度需要精確控制,這主要是為了( )。A.讓宇航員感覺舒適 B.保證設備正常運行C.A和B都對 D.以上都不對14.以下哪種現象在太空中不會出現?( )A.物體自由下落 B.液體呈球狀C.蠟燭燃燒火焰形狀不同 D.人可以輕松舉起很重的物體15.以下關于太空飲食的說法,錯誤的是( )。A.太空食品需要易于保存和食用B.太空食品通常是經過特殊加工的C.宇航員在太空中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樣隨意進食D.太空食品要能提供足夠的營養16.宇航員在太空中進行體育鍛煉的主要目的是( )。A.打發時間 B.保持身體健康C.參加太空運動會 D.增加肌肉力量17.宇航員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以下哪種活動會變得很困難?( )A.睡覺 B.喝水 C.看書 D.聽音樂三、判斷題18.太空空間站因遠離地球有失重現象,也就是不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 )19.地球不需要接觸物體就可以對物體施加引力,物體下落是因為它們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20.中國空間站建成后將只應用和服務于中國。( )21.宇航員在太空中執行任務時,心理狀態對任務完成沒有影響。( )22.空間站里的設備不需要考慮失重的影響。( )23.宇航員在太空中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樣正常行走。( )24.航天員在太空中可以站著睡,但是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刷牙洗臉。( )25.太空中沒有空氣,所以聲音無法傳播。( )四、簡答題26.請簡要描述宇航員在太空中面臨的主要挑戰,并說明如何應對這些挑戰。27.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太空探索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至少列舉三個方面)。五、綜合題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在國際空間站中,宇航員們的生活充滿了挑戰。他們需要穿著特殊的宇航服進行艙外活動,宇航服不僅能提供氧氣、保持壓力,還能防護輻射。空間站內的水和空氣都經過精心管理和循環利用。水通過先進的凈化系統,將宇航員的尿液、洗漱水等回收處理后再次使用??諝鈩t通過過濾、補充氧氣等方式,保持適宜的成分。宇航員每天都要進行一定時間的體育鍛煉,以對抗失重對身體造成的不良影響。他們還會進行各種科學實驗,為人類探索宇宙積累寶貴的數據。(1)根據材料,分析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中是如何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2)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太空探索對科學研究有哪些重要意義?29.“天宮課堂第二課”為我們展示了神奇的實驗!請填空。①圖 是“水油分離”實驗。圖 是“液橋演示”實驗。圖中的宇航員是 。②“液橋”演示實驗中,宇航員演示了失重環境下水的 作用。而在地面上我們 (填“無法”或“可以”)做出空間站上這么大的液橋。③太空實驗神奇有趣又讓人震驚,對太空生活你一定有很多好奇和疑問。請你大膽提一個問題吧! 。孩子們!未來屬于你們,努力學習長大后為我國航天事業貢獻力量!加油!!參考答案1.失重2.力 引力3.就位 巡視4.太空中站著睡覺和躺著睡覺的感覺一樣嗎?5.天宮6.模擬失重7.塊狀 膏狀8.D9.A10.B11.B12.A13.C14.A15.C16.B17.B18.×19.√20.×21.×22.×23.×24.√25.√26.挑戰:失重,身體血液分布改變、肌肉骨骼退化;高輻射,危害身體健康;太空環境特殊,衣食住行不便。應對:利用特殊設備,如磁鞋、固定睡袋適應失重;穿特殊宇航服防輻射;食物特殊加工,水和空氣循環利用。27.影響:通信上,衛星通信讓全球通信便捷;氣象上,氣象衛星提高天氣預報準確性;材料上,航天材料發展推動生活材料創新,如記憶合金用于眼鏡框;醫療上,航天醫學研究成果用于改進醫療監測設備。28.(1)保障方式:穿特殊宇航服,提供氧氣、保持壓力、防輻射;水通過凈化系統回收尿液、洗漱水再利用;空氣經過濾、補充氧氣維持適宜成分;宇航員鍛煉對抗失重影響。(2)意義:提供特殊實驗環境,開展微重力、高輻射等條件下實驗;積累宇宙探索數據,有助于研究宇宙起源、生命演化;推動相關技術發展,如空氣和水凈化技術。29.1 2 王亞平 表面張力 無法 我們如何洗頭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