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義烏稠州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獨立作業(yè)科學試題1.(2025九下·義烏月考)小金在實驗室進行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的實驗。在觀察的過程中,出現(xiàn)以下情形(如圖),其中操作和描述都正確的是( )A.利用圖甲的方式蓋蓋玻片,可防止裝片上出現(xiàn)氣泡B.乙圖清晰物像的視野中,細胞數(shù)目一般①比②多C.利用圖丙的方式對光,直至視野中出現(xiàn)明亮的光斑D.丁圖中黑色的圓圈是口腔上皮細胞2.(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所示,畫中人出現(xiàn)了錯誤判斷.以下四幅光路圖中,能正確說明產生這一現(xiàn)象原因的是( )A. B.C. D.3.(2025九下·義烏月考)下列現(xiàn)象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是( )A. 真空壓縮袋收納衣物B.高壓鍋煮飯C.吸塵器清除塵垢D.吸盤式掛鉤懸掛物體4.(2025九下·義烏月考)在艾滋病病毒(HIV)最初侵入人體時,HIV會迅速繁殖,人體免疫細胞在受到HIV攻擊時也會迅速增多,并摧毀大多數(shù)HIV,但不能將其徹底消滅。HIV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繁殖,逐步侵襲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即人體抵抗各種外來感染的自然防衛(wèi)系統(tǒng)),降低并最終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下列表示HIV感染人體后,體液中HIV濃度和免疫細胞濃度的變化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A. B.C. D.5.(2025九下·義烏月考)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的兩個實驗中,分別把一個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圖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均不能成像 B.甲,乙均不能看到像C.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 D.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6.(2025九下·義烏月考)2025年6月22日(農歷五月廿七)是浙江中考的日子,下列關于這一天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月球在圖1中的d點 B.地球在圖2中的B點C.太陽直射在赤道 D.杭州正午太陽高度全年最大7.(2025九下·義烏月考)科技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液體燃料,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圖。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的生成物是混合物B.反應前碳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C.生成物的化學式可用C2H2O表示D.參加反應的兩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8.(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為杭州某山莊盛開的梨花,下列有關該植物的說法,正確的A.梨樹是被子植物,只能通過有性生殖繁殖個體B.梨花開過后,一定能產生種子C.花、果實和種子都是梨樹的生殖器官D.梨花的胚珠是新一代植物體的幼體9.(2025九下·義烏月考)無線充電是一種增加手機續(xù)航時間的方式,其原理為:電流流過充電底座的“送電線圈”產生磁場,手機中的“受電線圈”靠近該磁場時會產生感應電流,從而給智能手機充電。下列實驗原理與充電底座的原理相同的是( )A. B.C. D.10.(2025九下·義烏月考)登山是人們喜愛的一項運動,如圖是保證人體在登山時各項生命活動順利進行的一些重要器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一中氣體a(二氧化碳)產生的部位是肺泡B.圖三中甲吸收的淀粉首先到達圖二所示心臟結構中的A位置C.圖三中甲表示的結構大大增加了小腸的吸收面積D.登山者在攀登時能“平穩(wěn)”前行,主要是由于圖四中1大腦的調節(jié)作用11.(2025九下·義烏月考)在三支相同的平底試管內裝入等量鐵砂,然后分別放入裝有甲,乙,丙三種不同液體的相同燒杯里,其靜止狀態(tài)如圖所示,此時三個燒杯中的液面相平,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三種液體對試管的浮力大小關系是B.三種液體的重力大小關系是C.三種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大小關系是D.三支試管底部所受液體壓強大小關系是12.(2025九下·義烏月考)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電源電壓恒為6V,更換5個定值電阻,得到如圖乙所示的圖像。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同學研究的是電流和電壓的關系B.實驗中電壓表的示數(shù)保持0.5V不變C.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范圍為D.將從15Ω換成10Ω后,應將滑片P向右移13.(2025九下·義烏月考)有關下圖所示的五種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五種物質都是混合物B.①②④有相似之處,都盛放了不同狀態(tài)的同種物質C.③④屬于化合物D.②和⑤有相似之處:元素種類相同,但分子構成不同14.(2025九下·義烏月考)取少量實驗室制取后的廢液,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現(xiàn)另取一定質量的廢液于燒杯中,向其中逐漸加入碳酸鈉粉末,如圖:橫坐標表示加入碳酸鈉粉末的質量。根據(jù)圖像判斷,縱坐標可能表示( )A.溶液中溶劑的質量 B.燒杯中固體的質量C.溶液的pH D.溶液中溶質的質量15.(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裝置,不計繩重和摩擦,繩對滑輪的拉力方向均為豎直方向。用該滑輪組提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 G=80N 的重物到高處。用豎直向下的拉力拉繩的自由端,拉力 F 隨時間 t 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重物上升的速度 v 隨時間 t 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已知在 2s 4s 內重物上升的豎直高度為 2m ,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動滑輪重為20NB.0 2s 內重物對地面的壓力為40NC.2 4s 內,繩自由端下降的平均速度為2m/sD.4 6s 內,拉力F的功率為100w16.(2025九下·義烏月考)浙江省博物館聞名遐邇。(1)省博物館展出的青銅器和金器使游客穿越進幾千年前的歷史中,青銅是銅錫合金,其硬度比純銅 (填“大”或“小”)。(2)古代煉錫的方法為在高溫條件下,利用木炭將錫從錫砂(主要成分)中還原出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17.(2025九下·義烏月考)我市正在大力建設高湖濕地公園。下圖1為高湖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部分生物組成的食物網(wǎng),圖2表示圖1某條食物鏈中四種生物的相對數(shù)量,請根據(jù)圖示回答以下問題。(1)圖1中,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部分還缺少的成分是 。(2)圖2中的乙對應圖1中的生物是 。從圖1可以看出,鷺可從多條食物鏈中獲取能量,這些能量的最初來源是水生植物固定的 。(3)政府規(guī)定濕地周邊禁止建化工廠,因為化工廠產生的廢水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毒有害物質流入食物網(wǎng),導致生態(tài)難以恢復。這說明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是有一定限度的。18.(2025九下·義烏月考)某空降兵和降落傘總重,從直升機上由靜止開始豎直跳下,14s后降落傘打開,整個過程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1)在0-10s的過程中,由于有空氣阻力,人和傘的總機械能 (選填“變小”、“變大”或“不變”)。(2)在跳傘后10s至14s時間內人和傘的重力做功是 。(3)若跳傘后10-14s時間內人和傘受到的阻力為,跳傘18s后,人和傘受到的阻力為,則 (選填“”、“”或“”)。19.(2025九下·義烏月考)某化工廠排出的廢水透明、澄清、略顯藍色.一同學取少量廢水,用鹽酸酸化,有白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過濾,將所得的濾液分成兩份,一份濾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白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另一份濾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產生藍色沉淀。已知白色的Fe(OH)2固體在潮濕的空氣中可生成紅褐色的Fe(OH)3。試回答:該同學設計了一個從廢水中除去雜質金屬離子的實驗方案如下:則固體A中一定含有 (寫化學式,下同);B溶液中的溶質一定含有 。20.(2025九下·義烏月考)這個新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武漢首發(fā)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引發(fā)的疫情揪住了全國人民的心。2020年1月7日,研究人員在患者標本中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1)在所給信息中:新型冠狀病毒屬于 (填“傳染源”或“病原體”);(2)小王不能去上學,于是在小區(qū)的花園里玩耍。玩著玩著,他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有很多又癢又紅的腫塊,原來他對花粉是過敏的。這里的花粉相當于一種 物質,刺激人體的產生的抗體,發(fā)生了免疫反應;(3)人的ABO血型是由紅細胞上 決定的。甲乙丙丁四個人具有不同的血型。已知乙的血清中無抗B凝集素;若采用異型輸血,甲的血液不能輸給其它三人,而丁可以給其它三人,則乙的血型是 型。21.(2025九下·義烏月考)用電子秤來測量物體的質量,下圖為電子秤的原理圖,托盤和彈簧的質量均不計,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通過一水平絕緣輕桿R與彈簧上端相連,當托盤中沒有放物體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零。設變阻器的總電阻為,總長度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保護電阻的阻值為,彈簧被壓縮時,產生的彈力(其中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x為彈簧被壓縮的長度),不計一切摩擦和其它阻力,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勻速向下滑動時,電壓表的讀數(shù) (填“均勻減少”、“均勻增大”、“非均勻減小”、“非均勻增大”);當托盤上放上某物體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求此時被測物體的質量m為 kg(g取10N/kg)。22.(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1所示,某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一個“彩燈游戲”,游戲規(guī)則如下:在“電源開關”處填入一種化合物:使其與三條支路上的燈籠對應的物質均能發(fā)生反應,三盞彩燈即可同時亮起。(1)電源開關處化合物的化學式可以是 。(填寫一種)(2)圖2為燈籠中三種物質的二歧分類檢索表,表示的是 (選填“甲”“乙”或“丙”)。(3)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3.(2025九下·義烏月考)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以驗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必需的原料”(如圖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1)小金老師認為此方案設計不嚴謹,還應增設對照組。小金老師認為只要將玻璃鐘罩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應換成 ,其他保持不變就可以了。(2)“暗處理一晝夜”的目的是 。(3)實驗過程中,步驟③的裝置中,小燒杯內的液體是 。(4)實驗過程中,步驟④中葉片的顏色為什么沒有變藍,請解釋緣由: 。24.(2025九下·義烏月考)小明同學在實驗操作考核中,要完成的題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驗滿”。(1)下面是實驗桌上擺放好的該實驗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學發(fā)現(xiàn)其中缺少了一種實驗儀器和一種藥品,請你寫出所缺儀器的名稱 ;所缺藥品是稀鹽酸。(2)如圖是小明實驗時的主要步驟,將這些步驟的正確順序是(填字母標號,下同) ,其中操作有誤的是 。25.(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甲是興趣小組測定小燈泡(額定電壓2V)電功率的實驗電路。(1)某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如圖乙所示的圖像,則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瓦。(2)老師認為圖乙曲線右半段不符合實驗事實,理由是 。(3)當電源電壓為3V時,圖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 。26.(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為氣體X(純凈物)與氧化銅反應制取銅對實驗裝置。回答問題:(1)在對A中氧化銅進行加熱前,需要先通一段時間的氣體X,其目的是 。(2)若實驗中,觀察到A中黑色氧化銅粉末變紅,B中無水硫酸銅無明顯現(xiàn)象,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通入的氣體X為 。(3)查閱資料得知:①氣體X與氧化銅反應除生成銅外還可能生成氧化亞銅(Cu2O);②銅和氧化亞銅均為不溶于水的紅色固體;③Cu2O+H2SO4=CuSO4+Cu+H2O。小樂為了探究反應所得紅色固體的成分,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步驟一 取20g紅色固體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紅色固體可能是氧化亞銅,也可能是銅和氧化亞銅步驟二 將步驟一反應所得的混合物經過濾、洗滌、干燥并稱量剩余紅色固體質量 剩余紅色固體質量12g 20g紅色固體中,銅和氧化亞銅的質量比為 27.(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a)所示,將一根彎管中注滿水、并將端B(入水口)放入水箱中,當另一端A(出水口)處于某高度時,水會自動從A流出,這種現(xiàn)象叫做虹吸現(xiàn)象。為了研究形成虹吸現(xiàn)象的條件,某小組同學多次改變A、B以及水面的高度,實驗現(xiàn)象如圖(b)(c)(d)和(e)所示。(1)小王發(fā)現(xiàn)圖(d)或(e)沒有發(fā)生虹吸現(xiàn)象,得出結論:彎管中注滿水,當A高于B時,不會發(fā)生虹吸現(xiàn)象。小張依據(jù)圖 的現(xiàn)象認為小王的結論有誤。(2)小張分析比較圖(a)(b)或(c)中A所處的高度,得到發(fā)生虹吸現(xiàn)象的條件是:彎管中注滿水, 。(3)他們進一步分析得出,只有圖 可以通過虹吸將水箱中的水全部排完。28.(2025九下·義烏月考)研習小組制作了一個可以直接測量液體密度的“液體密度秤”,并制作了一份“制作說明書”,如圖所示。“液體密度秤”制作說明書 步驟①:按圖甲制作好秤桿,提起提紐,移動秤砣(小螺母),當秤桿水平平衡時,用筆將此秤砣懸掛點B標記為“0”刻度(單位:)。 步驟②:按圖乙將大螺母浸沒在水中但不能碰到燒杯底部,提起提紐,移動秤砣。當桿秤再次水平平衡時,用筆將此時秤砣的懸掛點C標記為“1”刻度。 步驟③:將BC兩刻度之間均勻分成10等份,并標上相應的刻度。 步驟④:將燒杯中的水換成待測液體,按照步驟②的方法操作。當桿秤水平平衡時,秤砣懸掛點的刻度即待測液體的密度。【原理探析】為探究“液體密度秤”刻度是均勻的,小東進行了推論:根據(jù)步驟①和②,由杠桿平衡原理可得:①②①②兩式相減,可得:③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④由③④可得:(1)根據(jù)推理結果,液體密度秤刻度是均勻的原因是 。【制作與應用】小東根據(jù)說明書制作了“液體密度秤”,并對已知密度為的液體進行測量驗證,發(fā)現(xiàn)測量值為,經排查是大螺母放入燒杯時候有錯誤操作。(2)其錯誤操作可能是 。【評價與改進】制作“液體密度秤”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優(yōu)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刻度均勻、量程大 刻度較均勻、量程一般 刻度不均勻、量程小指標二 測量精確程度高 測量精確程度一般 測量精確程度低(3)根據(jù)評價量表該小組制作的密度秤指標一被評為“優(yōu)秀”,指標二被評為“合格”。為使指標二達到“優(yōu)秀”,請你提出一條合理的改進意見 。29.(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所示,將長為1.2米的輕質木棒(重力忽略不計)平放在水平方形臺面上,左右兩端點分別為A、B,它們距臺面邊緣處的距離均為0.3米。在A端掛一個重為30牛的物體,在B端掛一個重為G的物體。(1)若G=30牛,臺面收到木棒的壓力為多少?(2)若要使木棒右端下沉,B端掛的物體至少要大于多少?(3)若B端掛物體后,木棒仍在水平臺面上保持靜止,則G的取值范圍為多少?30.(2025九下·義烏月考)將和的固體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配成溶液,再將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分5次加入到該溶液中,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實驗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共加入溶液的質量/g 40 80 120 160 200共生成沉淀的質量/g 2.9 5.8 8.7 11.6 11.6(1)實驗 (填實驗編號)中氯化鎂恰好完全反應。(2)計算固體混合物中氯化鎂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3)請在如圖中畫出加入溶液的過程中溶液中的質量變化曲線,并標注必要的數(shù)值。31.(2025九下·義烏月考)墻壁吊(如圖甲)是一種安裝在墻壁或立柱上的起重設備,具有空間利用率高、穩(wěn)定性強等優(yōu)點。圖乙是虛線框里的滑輪組模型,滑輪組繩子的自由端由電動機拉動。用該設備將質量為240千克的物體勻速提升2米,此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1000牛,不計繩的質量、滑輪與軸的摩擦。求:(1)動滑輪的重力。(2)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做的功。(3)該設備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32.(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所示是市場上某速熱電熱水器的工作原理簡圖,通過轉動開關S可以實現(xiàn)冷水、溫水和熱水之間的切換,能做到5秒出熱水,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1)要使出水口出溫水,應將開關S轉到 位置(填“12”“23”或“34”);(2)電熱水器出溫水時的功率為550W,求電阻的阻值 ;(3)已知,在一次使用過程中,小科使用了2分鐘熱水,求電熱水器消耗的電能 。33.(2025九下·義烏月考)稱取5克大米并裝入注射器內(如圖),從注射器的刻度上讀出大米和空氣的總體積,通過壓強傳感器測出此時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P;而后將注射器內的空氣緩慢壓縮,當空氣壓強增大為2P時,再讀出此時的總體積(壓縮過程中大米的體積、空氣的溫度均不變),整理相關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查閱資料得知: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注射器內空氣壓強 注射器內空氣和大米的總體積 注射器內空氣體積壓縮前 P 23毫升 V壓縮后 2P 13毫升 ________(1)將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2)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來計算大米的密度。(計算結果精確到0.01)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要注重把握以下幾個步驟:1.擦片:用潔凈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2.滴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3.取材:用牙簽在口腔內側輕刮幾下(操作前請漱口),并將之涂抹在生理鹽水滴中;4.蓋片: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輕輕蓋在表皮上.蓋時,讓蓋玻片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水滴的邊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產生氣泡;5.染色: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碘液;6.吸水: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碘液;(步驟1~6為裝片制作)7.觀察:參照《顯微鏡使用》;8.繪圖:先用鉛筆,根據(jù)觀察到的圖象(不能抄書,看到什么畫什么),輕輕畫出輪廓.經修改,再正式畫好,務必使圖形真實.圖中比較暗的地方,用鉛筆點上細點表示(越暗的地方細點越多,不能用陰影、涂黑表示暗處).字盡量注在圖右側,用尺引出水平指示線,然后注字;在圖下方寫上所畫圖形名稱.【解答】A、蓋蓋玻片時,應一側先接觸小液滴,再緩慢放下,A的蓋玻片未接觸液滴,故A錯誤。B、物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越少,越短,放大倍數(shù)越小,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越多。乙圖中①的物鏡比②的短,放大倍數(shù)更小,所以①中觀察的細胞數(shù)目比②多,故B正確。C、對光時,眼睛注視目鏡,而不是物鏡;故C錯誤。D、圖中黑色的圓圈是氣泡,故D錯誤。故答案為:B。2.【答案】D【知識點】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應用【解析】【分析】(1)人看到物體時,是因為光線進入人眼;(2)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人看到池底變淺是由于從池底發(fā)出的光線由水中進入空氣時,在水面上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會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就會覺得池變淺了。故答案為:D。3.【答案】B【知識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大氣壓的存在能夠解釋很多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有一個共性:通過某種方法,使設備的內部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出現(xiàn)了這種現(xiàn)象。【解答】A、真空壓縮袋的工作原理是把棉被衣物內部的空氣抽走從而使體積得到縮小,利用大氣壓把本來膨脹的棉被等物品壓扁,隔離外界空氣,故A不合題意;B、用高壓鍋煮飯,是利用了鍋內氣壓升高,水的沸點升高的原理,并不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故B符合題意;C、吸塵器工作時,高速旋轉的葉輪把空氣排出風機,同時使外部空氣和灰塵不斷地補充進風機,吸塵器就能“吸塵”了,其原理利用了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即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的,故C不符合題意;D、把吸盤緊壓在光滑的瓷磚上,把吸盤內的空氣排出,外界大氣壓大于內部大氣壓,故吸盤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被緊壓在了瓷磚上,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4.【答案】A【知識點】人體的免疫功能;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調【解析】【分析】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簡稱,是人類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導致免疫缺陷,后期發(fā)生一系列并發(fā)癥及腫瘤,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的綜合征。當艾滋病病毒(HIV)最初侵入人體時,HIV 迅速繁殖,此時體液中 HIV 濃度會迅速升高 。同時,人體免疫細胞受到 HIV 攻擊會迅速增多,去摧毀大多數(shù) HIV,所以 HIV 濃度隨后會下降。之后,HIV 經過潛伏繁殖,逐步侵襲人體免疫系統(tǒng),免疫細胞不斷被破壞,數(shù)量逐漸減少 ,而 HIV 濃度會隨著免疫系統(tǒng)被破壞又逐漸上升。【解答】由題干可知:當HIV最初侵入人體時,HIV首先會迅速繁殖,之后,在人體免疫細胞的攻擊下,大多數(shù)HIV被消滅,剩余的HIV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繁殖,逐步侵襲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即其在坐標中的曲線如圖所示:而人體內免疫細胞的變化情況是:當HIV最初侵入人體時,人體免疫細胞在受到HIV攻擊時也會迅速增多,一段時間以后,HIV逐步侵襲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降低并最終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故其在坐標中的曲線變化如圖所示:故答案為:A。5.【答案】C【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xiàn)象;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探究實驗【解析】【分析】根據(jù)虛像的成因分析是否能夠看到像即可。【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和蠟燭在凸透鏡的成的像都是虛像。而虛像是光的反射延長線相交得到的,因此木板不能阻擋虛像,因此甲、乙兩處放置木板都對看到虛像,燭焰的像不會發(fā)生變化。故選C。6.【答案】D【知識點】地球公轉;月相【解析】【分析】二分二至日的判讀遵循“左斜左冬,右斜右冬”的規(guī)律,圖2中的地軸向右傾斜,所以右側的C是冬至日,時間在12月22日前后;根據(jù)地球公轉方向可知,D是春分日,時間在3月21日前后;A是夏至日,時間在6月22日前后;B是秋分日,時間在9月23日前后。月相的變化依次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滿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經歷的時間間隔,即月相變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解答】結和所學知識可知,月球的變化周期約為一個月,圖中d約在農歷的初七或初八,農歷五月廿七月球在bc之間,A錯誤;浙江中考的日子6月22日,與北半球的夏至日位置相近,此時地球在圖2中的A處,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杭州(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角全年最大,D正確,BC錯誤。故答案為:D。7.【答案】D【知識點】模型與符號;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解析】【分析】根據(jù)題目信息結合微觀示意圖排除未反應的分子的干擾,可寫出反應的方程式為:,據(jù)方程式的意義、物質的組成、化合價原則點等分析判斷。【解答】A、由圖可知,反應后僅生成了一種新分子,即只有一種生成物,所以反應的生成物是純凈物,選項錯誤;B、由圖可知,反應物中含碳物質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選項錯誤;C、由圖可知,生成物的1個分子中含有1個碳原子、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則生成物的化學式可用CH2O2表示,選項錯誤;D、由圖可知,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數(shù)為1,參加反應的氫分子數(shù)也為1,所以參加反應的兩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8.【答案】C【知識點】種子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果實是由顯花植物的子房在開花授粉后發(fā)育而來的,主要的功能為保護種子及協(xié)助種子的傳播.一般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又可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和內果皮三層,由子房壁發(fā)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fā)育形成,其中珠被發(fā)育成種皮,極核和卵核則分別發(fā)育成胚乳和胚。【解答】A、梨樹屬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主要以有性生殖的方式進行繁殖,也會有無性生殖,A錯誤;B、開過花的被子植物,如果不經過傳粉受精,不一定能產生種子,B錯誤;C、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花、果實和種子,根莖葉是營養(yǎng)器官,C正確;D、胚珠發(fā)育成種子,種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體,D錯誤。故答案為:C。9.【答案】D【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解析】【分析】無線充電器是指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進行充電的設備。在發(fā)送和接收端各有一個線圈,發(fā)送端線圈連接有線電源產生電磁信號,接收端線圈感應發(fā)送端的電磁信號從而產生電流給電池充電;分析各圖中實驗原理分析解答。【解答】A、閉合開關后,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為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B、閉合開關后,通過電流的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為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故B不符合題意;C、兩個N極靠近時排斥離開,原理為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故C不符合題意;D、通過電流時,下方的小磁針的指向發(fā)生偏轉,即電流周圍存在磁場,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0.【答案】C【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和氣體交換;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huán)【解析】【分析】(1)人體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的產生部位:人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在組織細胞的線粒體中,有機物被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等產物,二氧化碳隨后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huán)運輸?shù)椒尾颗懦鲶w外。(2)營養(yǎng)物質吸收后的血液循環(huán)路徑:小腸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如淀粉消化后的葡萄糖)進入腸靜脈,經下腔靜脈流回心臟,首先進入右心房。心臟的結構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血液在心臟和血管組成的封閉管道中循環(huán)流動。(3)腦的功能:大腦是調節(jié)人體生理活動的高級中樞,具有感覺、運動、語言等多種生命活動的功能區(qū);小腦位于腦干背側、大腦的后下方,主要功能是協(xié)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腦干能調節(jié)心跳、呼吸、血壓等人體基本的生命活動。小腸的結構特點: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huán)形皺襞,皺襞表面有許多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小腸的內表面積,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4)觀圖可知:圖一中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氣;圖二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1是主動脈,2是肺動脈,3是上、下腔靜脈,4是肺靜脈;圖三中甲是小腸絨毛,圖四中1是大腦,2是腦干,3是小腦。根據(jù)題意分析解答。【解答】A、a是二氧化碳,是組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產生的,A錯誤。B、淀粉是大分子物質,被消化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圖三中甲小腸絨毛吸收,通過下腔靜脈匯集首先到達圖二所示心臟結構中的A右心房,B錯誤。C、圖三中甲表示的結構是小腸絨毛,小腸內有大量的小腸絨毛,增加了小腸吸收的面積,C正確。D、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xié)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山路崎嶇,登山者在攀登時能“平穩(wěn)”前行,主要是由于圖四中3小腦的調節(jié)作用,D錯誤。故答案為:C。11.【答案】D【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同一支裝入適量的鐵砂的平底試管在甲、乙、丙三種不同液體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自身重力;(2)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根據(jù)公式F浮=ρgV排可判斷兩液體密度的大小;由于燒杯相同,液面相同,根據(jù)圖示可知:三種液體的體積關系;利用G=mg=ρVg判斷液體的重力大小;(3)由于放入試管后液面等高,根據(jù)p=ρgh判斷燒杯底部所受壓強大小關系;(4)根據(jù)浮力產生的原因得下表面受到的壓力關系,利用比較試管底部所受液體壓強大小關系。【解答】A、由于裝入等量鐵砂的相同的平底試管在三種液體中都漂浮,所以試管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G故A錯誤;B、由圖可知:排開的液體體積V排甲>V排乙>V排丙而F甲=F乙=F丙則根據(jù)F浮=ρ水V排g可知ρ甲<ρ乙<ρ丙燒杯相同,液面相同,根據(jù)圖示可知:三種液體的體積V甲<V乙<V丙根據(jù)G=mg=ρVg可知G甲<G乙<G丙故B錯誤;C、由圖可知:放入試管后液面等高ρ甲<ρ乙<ρ丙根據(jù)p=ρgh可得:燒杯底部所受壓強p甲<p乙<p丙故C錯誤;D、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差,而上表面受到的壓力為0,所以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下表面由于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相等,即F甲'=F乙'=F丙'由p=可得p甲'=p乙'=p丙'故D正確。故答案為:D。12.【答案】C【知識點】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解析】【分析】A、電流與電壓和電阻有關,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B、由圖中數(shù)據(jù),得出電阻的電壓分析;C、由圖可知電路的最大和最小電流,由串聯(lián)電路的規(guī)律及歐姆定律得出此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小和最大電阻;D、將Rx從5Ω換成10Ω后,電阻變大,根據(jù)分壓原理和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分析。【解答】A、根據(jù)控制變量法,更換5個定值電阻Rx,即改變電阻的大小,本實驗是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A錯誤;B、由圖中數(shù)據(jù)知,電阻兩端的電壓為實驗中電壓表的示數(shù)保持2.5V不變,B錯誤;C、由圖乙知,電路的最大電流為0.5A,由串聯(lián)電路的規(guī)律及歐姆定律,此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小電阻電路的最小電流為0.1A,由串聯(lián)電路的規(guī)律及歐姆定律,此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大電阻;最大值故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范圍為,C正確;D、將Rx從15Ω換成10Ω后,電阻變小,根據(jù)分壓原理,電壓表示數(shù)變小,因要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故應減小變阻器分得的電壓,即應減小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將滑片P向左移,D錯誤。故答案為:C。13.【答案】D【知識點】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例如本題中的氧氣、水。純凈物可以進一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氧氣,只由氧元素組成。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性質。本題中五種物質并不都是混合物,只有部分是混合物,如空氣等(本題未涉及具體混合物)。【解答】A、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氧氣和液氧、冰和水都屬于純凈物,故選項錯誤;B、①④有相似之處,都盛放了不同狀態(tài)的同種物質,②中氧氣和臭氧是不同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C、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D、②和⑤有相似之處:元素種類相同,但分子構成不同,都屬于混合物,故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14.【答案】B【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取少量實驗室制取CO2后的廢液,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說明溶液中含有鹽酸;現(xiàn)另取一定質量的廢液于燒杯中,向其中逐漸加入碳酸鈉粉末,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鹽酸反應完,再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jù)分析,向廢液中逐漸加入碳酸鈉粉末,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則溶液中的溶劑逐漸增多,由反應前溶液中有溶劑即曲線的起點不為0,錯誤;B、根據(jù)分析,向廢液中逐漸加入碳酸鈉粉末,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此時燒杯內沒有固體,因此曲線起點不為0,隨著鹽酸完全反應后碳酸鈉會與廢液中的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此時燒杯內固體增多,氯化鈣完全反應后,再加入碳酸鈉固體不再增多,隨之碳酸鈉不斷溶解達到飽和后再加入碳酸鈉則無法再繼續(xù)溶解,此時燒杯內固體質量再次增多,縱坐標表示燒杯中固體的質量與曲線符合,正確;C、根據(jù)分析,加入碳酸鈉之前溶液顯酸性pH<7,但圖像的起點不一定是從0開始,向廢液中逐漸加入碳酸鈉粉末,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酸性減弱恰好完全反應時pH=7,再加入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至其完全反應pH=7,再加入碳酸鈉,溶于水由于碳酸鈉溶液顯堿性,此時pH>7,pH不可能無限增大,錯誤;D、根據(jù)分析,反應前廢液中含有溶質,溶質不為0,曲線起點在橫坐標上,縱坐標與曲線不符合,錯誤;故答案為:B。15.【答案】D【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解析】【分析】由滑輪組的結構可以看出,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2,則拉力F移動的距離s=2h。(1)由F-t圖象得出在4~6s內的拉力F,根據(jù)求出動滑輪的重力;(2)把動滑輪和重物看成整體,則這個整體受到向下的總重力、向上的支持力以及2股繩子向上的拉力而處于靜止狀態(tài),由力的平衡條件求得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此過程中重物對地面的壓力;(3)由v-t圖象得出4s~6s內重物上升的速度,求出拉力F的作用點下降的速度;(4)利用P=Fv求拉力做功功率。【解答】A、由圖甲可知,連接動滑輪繩子的股數(shù)n=2,由丙圖可知,物體在4s~6s內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乙可知此時的拉力F3=5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由得動滑輪的重力G動=nF3-G物=2×50N-80N=20N故A正確不合題意。B、在0~2s內,物體的運動速度為零,即物體靜止在地面上,由圖乙可知此時的拉力F1=30N,把動滑輪和重物看成整體,則這個整體受到向下的總重力、向上的支持力以及2股繩子向上的拉力而處于靜止狀態(tài),由力的平衡條件得F支+2F1=G物+G動則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F支=G動+G物-2F1=20N+80N-2×30N=40N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此過程中重物對地面的壓力F壓=F支=40N。故B正確不合題意。C、已知在2s~4s內重物上升的豎直高度為2m,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2×2m=4m所用的時間t=4s-2s=2s則在2s~4s內,繩自由端下降的平均速度故C正確不合題意。D、由圖丙可知,在4s~6s內,重物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v3=2.0m/s拉力做功的功率P=Fv=50N×2.0m/s×2=200W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6.【答案】大;置換【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jù)合金的強度和硬度都比純金屬高進行分析。(2)根據(jù)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進行分析。【解答】(1)金屬制成合金后硬度變大,青銅是銅錫合金,其硬度比純銅大。(2)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是置換反應,,所以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17.【答案】分解者;蟹;太陽能;自我調節(jié)能力【知識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解析】【分析】1、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huán)境所形成的統(tǒng)一的整體叫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主要是植物)、消費者(主要是動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細菌、真菌)組成。2、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貯存于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關系,把生物與生物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這種生物之間以食物營養(yǎng)關系彼此聯(lián)系起來的結構,稱為食物鏈。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營養(yǎng)關系是非常復雜的.由于一種生物常以多種生物為食,而同一種生物又常常被多種消費者取食,所以食物鏈相互交錯,這樣多條食物鏈相連就形成了食物網(wǎng).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許多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形成的復雜的營養(yǎng)關系,叫做食物網(wǎng)。圖1中的食物鏈有4條:水生植物→浮游動物→鷺;水生植物→浮游動物→蟹→鷺;水生植物→魚→鷺;水生植物→蟹→鷺。【解答】(1)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水分、空氣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圖中的食物網(wǎng)只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若要構成生態(tài)系統(tǒng)還應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所以,圖1中,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部分還缺少分解者。(2)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一般來說,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個營養(yǎng)級,營養(yǎng)級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在食物鏈中營養(yǎng)級越低,相對數(shù)量越多;營養(yǎng)級越高,相對數(shù)量越少。圖2中相對數(shù)量從多到少依次是丁、甲、乙、丙,因此四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丁→甲→乙→丙,與食物鏈“水生植物→浮游動物→蟹→鷺”對比可知,乙對應圖1中的生物是蟹。通常,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產者(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并將光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動的起點是從綠色植物固定太陽能開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能(或光能)。所以,從圖1可以看出,鷺可從多條食物鏈中獲取能量,這些能量的最初來源是水生植物固定的太陽能(光能)。(3)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jié)能力有一定限度,當人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擾超過了這種限度時,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遭到破壞。所以,化工廠產生的廢水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毒有害物質流入食物網(wǎng),導致生態(tài)難以恢復。這說明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自動調節(jié))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18.【答案】變小;160000;【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解析】【分析】(1)在運動過程中,需要克服空氣阻力做功,機械能會減小;(2)根據(jù)圖象中的體現(xiàn)形狀,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再根據(jù)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s=vt求出運動員在10s至14s通過的路程,根據(jù)W=Gh求出重力做的功;(3)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解答】(1)在0-10s的過程中,由于有空氣阻力,需要克服空氣阻力做功,人和傘的總機械能變小。(2)由圖可知,運動員在跳傘后10s至14s時間內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v=50m/s運動員在10s至14s通過的路程為h=s=vt=50m/s×4s=200m則人和傘的重力做功為W=Gh=800N×200m=1.6×105J(3)由圖可知,運動員在跳傘后10s至14s時間內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此時人和傘受到的阻力f1=G=800N由圖可知,跳傘18s后,運動員仍做勻速直線運動,故人和傘受到的阻力為f2=G=800N所以f1=f219.【答案】Fe、Ag和Cu;Fe(NO3)2、Ba(NO3)2【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由題中的框圖可知:已知紅褐色固體是氫氧化鐵Fe(OH)3,可知X是金屬鐵,鐵把銀、銅置換出來,故固體A為Ag、Cu、Fe;又由于加入過量的鐵和出現(xiàn)的白色沉淀,所以B溶液中一定有Fe(NO3)2和Ba(NO3)2。根據(jù)常見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銀和硫酸鋇,進行分析。【解答】廢水和鹽酸反應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銀,原溶液中一定存在銀離子;由于鹽酸是過量的,所以濾液中沒有銀離子,和硫酸反應反應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鋇,說明原溶液中存在鋇離子;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藍色沉淀是氫氧化銅,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鐵離子,所以廢水中含有的離子為:Ba2+、Ag+、Cu2+;根據(jù)離子共存可知,溶液中不可能含有氯離子、碳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氫氧根離子,所以陰離子只能為硝酸根離子,(1)由題中的圖知:廢水加過量金屬X,然后向濾液中加氫氧化鈉,產生白色沉淀又變成紅褐色沉淀,由題中信息知白色沉淀是氫氧化亞鐵,紅褐色沉淀是氫氧化鐵;可知金屬X是鐵,廢水中含有銀離子、Ba2+和銅離子,鐵可將銀離子和銅離子置換出來,還有過量的鐵,所以固體A中一定含有Fe、Ag和Cu,故答案為Fe、Ag和Cu;(2)由于溶液中只能含有硝酸根離子,所以B溶液中的溶質一定含有Fe(NO3)2、Ba(NO3)2,故答案為Fe(NO3)2、Ba(NO3)2.20.【答案】病原體;抗原;凝集原;B【知識點】血型與輸血;傳染病及其傳播【解析】【分析】(1)病原體與傳染源的概念:病原體是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tǒng)稱,如病毒、細菌等;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2)抗原的概念:抗原是能引起人體免疫細胞產生抗體的物質,外來的病原體、花粉等異物都可能成為抗原 。(3)ABO 血型的決定因素及輸血原則:ABO 血型是由紅細胞上的凝集原決定的,分為 A、B、AB、O 型。A 型血紅細胞有 A 凝集原,血清有抗 B 凝集素;B 型血紅細胞有 B 凝集原,血清有抗 A 凝集素;AB 型血紅細胞有 A、B 凝集原,血清無凝集素;O 型血紅細胞無凝集原,血清有抗 A、抗 B 凝集素。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緊急情況下,O 型血可少量輸給其他血型,AB 型可接受少量其他血型血。【解答】(1)病原體指能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新型冠狀病毒屬于該傳染病的病原體,該病的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于呼吸道傳染病。(2)抗原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即抗體,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抗原物質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題干中的花粉相當于一種抗原物質,刺激人體的淋巴細胞產生的抗體,發(fā)生了免疫反應。(3)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人的ABO血型是由紅細胞上凝集原決定的.A型血的人的血管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兩種凝集素都沒有;O型人的血清中則兩種凝集素全有.若乙的血清中無抗B凝集素;若采用異型輸血,甲的血液不能輸給其它三人,而丁可以給其它三人,則乙的血型是B型,甲是AB型,丁是O型,丙是A型。21.【答案】均勻增大;2【知識點】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解析】【分析】電壓表測的是滑動變阻器上部分電阻的電壓;根據(jù)電路連接情況分析電流和限流電阻R0兩端的電壓;由胡克定律可求得形變量,再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和電阻定律可得出電壓與形變量之間的關系,聯(lián)立可解得電壓表示數(shù)U與彈簧壓縮量x的關系。【解答】變阻器的滑片勻速向下滑動,托盤和彈簧的質量不計時,彈簧所受的壓力等于托盤中物體的重力,即F=G=mg據(jù)彈簧所受拉力與彈簧形變量的關系有F=k x=mg所以,變阻器滑片以上部分的電阻由圖示知,變阻器的總電阻R與R0串聯(lián)連接,電路中的電流由圖示知,電壓表與變阻器滑片以上部分并聯(lián),其示數(shù)理想電壓表的讀數(shù)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隨著物體的增加,電壓表的半數(shù)均勻增大。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V時,有22.【答案】(1)NaOH(2)乙(3)3NaOH+FeCl3=Fe(OH)3↓+3NaCl【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jù)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硫酸、氯化鐵反應來分析;(2)根據(jù)二氧化碳由兩種元素組成,并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來分析;(3)根據(jù)氫氧化鈉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來分析。【解答】(1)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硫酸、氯化鐵反應,則電源開關處化合物可以是氫氧化鈉,化學式是:NaOH;(2)圖2為燈籠中三種物質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二氧化碳由兩種元素組成,并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所以表示CO2的是乙;(3)C中發(fā)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鈉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aOH+FeCl3=Fe(OH)3↓+3NaCl。(1)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硫酸、氯化鐵反應,則電源開關處化合物可以是氫氧化鈉,化學式是:NaOH;(2)圖2為燈籠中三種物質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二氧化碳由兩種元素組成,并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所以表示CO2的是乙;(3)C中發(fā)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鈉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aOH+FeCl3=Fe(OH)3↓+3NaCl。23.【答案】(1)等量的清水(2)將葉片中的淀粉耗盡或轉運走(3)酒精(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為缺少二氧化碳,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無淀粉生成,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色【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1)對照實驗設計原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在驗證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必需的原料” 實驗中,二氧化碳是變量,對照組應保證其他條件相同,僅二氧化碳存在與否有差異,所以應將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換成等量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 )。(2)暗處理的原理:植物在黑暗環(huán)境中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將植物暗處理一晝夜,能讓葉片中原有的淀粉通過呼吸作用被消耗或轉運走,這樣后續(xù)實驗檢測到的淀粉就是在實驗過程中光合作用新產生的,排除了原有淀粉對實驗結果的干擾。(3)酒精脫色原理:葉綠素能溶解在酒精中,而不溶于水。在對葉片進行脫色處理時,將葉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可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便于后續(xù)用碘液檢驗淀粉時觀察顏色變化。【解答】(1)對照實驗的設計原則是:一組對照實驗中只能有一個變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條件為變量,其它條件應相同且適宜。該實驗方案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是沒有設置對照實驗,應是兩組一樣的實驗裝置,增設對照組不放氫氧化鈉溶液,放等量的清水。(2)實驗前要對植物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通過呼吸作用除去葉片內原有的淀粉,使實驗結果更加具有說服力。(3)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目的是用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使葉片變成黃白色,便于觀察到淀粉遇碘變藍的顏色反應。(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無二氧化碳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色。(1)對照實驗的設計原則是:一組對照實驗中只能有一個變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條件為變量,其它條件應相同且適宜。該實驗方案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是沒有設置對照實驗,應是兩組一樣的實驗裝置,增設對照組不放氫氧化鈉溶液,放等量的清水。(2)實驗前要對植物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通過呼吸作用除去葉片內原有的淀粉,使實驗結果更加具有說服力。(3)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目的是用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使葉片變成黃白色,便于觀察到淀粉遇碘變藍的顏色反應。(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無二氧化碳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色。24.【答案】(1)藥匙(2)cabde;d【知識點】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解析】【分析】(1)根據(jù)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和取用石灰石用鑷子來分析解答;(2)根據(jù)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來分析解答。【解答】(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采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及稀鹽酸作為原料,取用石灰石的鑷子或藥匙;(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步驟是第一步檢查氣密性,第二步裝入藥品,第三步收集,第四步驗滿,從圖上可以看出驗滿時燃著的木條沒有放到集氣瓶口進行檢驗。(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采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及稀鹽酸作為原料,取用石灰石的鑷子或藥匙;(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步驟是第一步檢查氣密性,第二步裝入藥品,第三步收集,第四步驗滿,從圖上可以看出驗滿時燃著的木條沒有放到集氣瓶口進行檢驗。25.【答案】(1)0.8(2)燈的額定電壓2V,故當實際電壓遠大于燈的額定電壓時,小燈泡會燒毀,串聯(lián)電路中將沒有電流。(3)滑動變阻器的電功率【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解析】【分析】(1)根據(jù)如圖2所示的圖像知當電壓為2V時電流大小,根據(jù)P=UI求出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2)根據(jù)燈的額定電壓2V分析;(3)涂黑的部分是一個長方形的面,其面積等于長×寬,即電流和電壓的乘積,所以是電功率。【解答】(1)根據(jù)如圖乙所示的圖像知,當電壓為2V時,電流為0.4A,則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P=UI=2V×0.4A=0.8W(2)燈的額定電壓2V,故當實際電壓遠大于燈的額定電壓時,小燈泡會燒毀,串聯(lián)電路中將沒有電流。(3)圖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S=(U總-U燈)I由串聯(lián)電路電壓規(guī)律可知U總-U燈=U滑故陰影部分的面積S=(U總-U燈)I=U滑I而P=UI,所以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燈泡正常工作時滑動變阻器的實際電功率。(1)根據(jù)如圖乙所示的圖像知,當電壓為2V時,電流為0.4A,則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P=UI=2V×0.4A=0.8W(2)燈的額定電壓2V,故當實際電壓遠大于燈的額定電壓時,小燈泡會燒毀,串聯(lián)電路中將沒有電流。(3)圖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S=(U總-U燈)I由串聯(lián)電路電壓規(guī)律可知U總-U燈=U滑故陰影部分的面積S=(U總-U燈)I=U滑I而P=UI,所以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燈泡正常工作時滑動變阻器的實際電功率。26.【答案】排盡玻璃管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fā)生爆炸;CO;溶液由無色變藍色,且溶液底部有紅色固體殘留;7:18【知識點】還原反應與金屬的冶煉【解析】【分析】(1)根據(jù)氣體X具有可燃性,和空氣的混合氣點燃,可能會發(fā)生爆炸來進行分析;(2)根據(jù)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來進行分析;(3)步驟一:根據(jù)氧化亞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銅來分析解答;步驟二、根據(jù)銅、氧化亞銅的性質和題中數(shù)據(jù)來分析解答。【解答】(1)X氣體具有可燃性,和空氣的混合氣點燃時可能發(fā)生爆炸,所以實驗開始時,先通一會兒X氣體,再加熱的目的是:排盡玻璃管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fā)生爆炸。(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所以A玻璃管內觀察到的黑色固體變紅色,B干燥管中無明顯現(xiàn)象,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X氣體為CO。(3)步驟一、根據(jù)實驗結論紅色固體可能是氧化亞銅,也可能是銅和氧化亞銅,氧化銅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固體銅,則實驗現(xiàn)象為:溶液由無色變藍色,且溶液底部有紅色固體殘留;步驟二、由于銅不與稀硫酸反應,氧化亞銅能與稀硫酸反應,所以剩余紅色固體質量為銅,質量為12g。設20g固體中銅的質量為x,則氧化亞銅的質量為20g-x,則所以解得x=5.6g20g紅色固體中,銅和氧化亞銅的質量比為5.6g:(20g-5.6g)=7:18。27.【答案】(a);當A低于液面高度時,才會發(fā)生虹吸現(xiàn)象;(c)【知識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jù)虹吸現(xiàn)象原理來解釋;(2)(3)只有當水面超過彎管高度時才會產生液面高度差,水就會流出。【解答】(1)實驗現(xiàn)象圖(a)的A高于B,但是有發(fā)生虹吸現(xiàn)象,故小張依據(jù)圖(a)的現(xiàn)象認為小王的結論有誤。(2)彎管內充滿水后,水要從出水口流出,那么必須保證入水口的壓力要大于出水口的壓力,而出水口和入水口大氣對它們都有壓強,且大小相等,如果這樣,那么水就出不來,必須有另外一個壓強,那么這個壓強就是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水面的高度差,即如圖(a)(b)或(c)中A所處的高度低于容器中的水面,所以發(fā)生虹吸現(xiàn)象的條件是:彎管中注滿水,A低于水面。(3)根據(jù)②中結論可知,要通過虹吸將水箱中的水全部排完,則A必須低于容器底面,故只有圖(c)滿足要求。28.【答案】(1)根據(jù),由于m2、V排、OA都是定值,故ρ液與BC成正比,液體密度秤刻度是均勻的(2)大螺母與燒杯底部接觸了(3)增大大螺母的體積或減小小螺母的質量【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析】【分析】 (1)由圖可知,V排=V大螺母;由式③和④可得,ρ液gV排×OA=m2g×BC,則由于m2、V排、OA都是定值,故ρ液與BC成正比,液體密度秤刻度是均勻的;(2)由題知,進行測量驗證時,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經排查是大螺母放入燒杯時候有錯誤操作;從“大螺母沒有完全浸沒在液體中”和“大螺母與燒杯底部接觸了”兩個原因結合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可能的錯誤操作。(3)由知,增大大螺母的體積/減小小螺母的質量可以提高精確度;【解答】(1)由圖可知V排=V大螺母由式③和④可得由于m2、V排、OA都是定值,故ρ液與BC成正比,液體密度秤刻度是均勻的。(2)由題知,進行測量驗證時,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經排查是大螺母放入燒杯時候有錯誤操作;如果大螺母沒有完全浸沒在液體中,會導致浮力偏小,大螺母對杠桿左邊A點的拉力會偏大,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右邊小螺母應該向右移動,且桿秤上的刻度值是左大右小,這樣會導致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小于真實值,與題意不符;如果大螺母與燒杯底部接觸了,則燒杯底部對大螺母有向上的支持力,大螺母對杠桿左邊A點的拉力會偏小,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右邊小螺母應該向左移動,且桿秤上的刻度值是左大右小,這樣會導致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符合題意,所以其錯誤操作可能是大螺母與燒杯底部接觸了。(3)由可知,提高精確度需要在液體密度一定時,BC變化范圍更大一些,可以選擇增大大螺母的體積或減小小螺母的質量。(1)由圖可知V排=V大螺母由式③和④可得由于m2、V排、OA都是定值,故ρ液與BC成正比,液體密度秤刻度是均勻的。(2)由題知,進行測量驗證時,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經排查是大螺母放入燒杯時候有錯誤操作;如果大螺母沒有完全浸沒在液體中,會導致浮力偏小,大螺母對杠桿左邊A點的拉力會偏大,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右邊小螺母應該向右移動,且桿秤上的刻度值是左大右小,這樣會導致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小于真實值,與題意不符;如果大螺母與燒杯底部接觸了,則燒杯底部對大螺母有向上的支持力,大螺母對杠桿左邊A點的拉力會偏小,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右邊小螺母應該向左移動,且桿秤上的刻度值是左大右小,這樣會導致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符合題意,所以其錯誤操作可能是大螺母與燒杯底部接觸了。(3)由可知,提高精確度需要在液體密度一定時,BC變化范圍更大一些,可以選擇增大大螺母的體積或減小小螺母的質量。29.【答案】(1)60N;(2)90N;(3)10N≤GB≤90N【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析】【分析】(1)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算出臺面受到的支持力進一步判斷出臺面受到木棒的壓力;(2)若要使木棒右端下沉,以右邊緣為支點,分析得出動力臂和阻力臂,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算出B端掛的物體的重力;(3)若B端掛物體后,木棒仍在水平臺面上靜止,分別乙左邊緣和右邊緣為支點判斷出動力臂和阻力臂,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分析分析出最大力和最小力。【解答】(1)豎直向下的拉力和臺面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即F支持=F拉力=2G=2×30N=60N因為木板對臺面的壓力和臺面對木棒的支持力是一道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F壓力=F支持=60N(2)此時L左=1.2m-0.3m=0.9mL右=0.3m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知道GA×L左=GB×L右B端掛的物體的重力(3)若以右邊緣為支點,右邊力臂最小,力最大為90N;若以左邊緣為支點,右邊力臂最大,力最小,此時L左'=0.3mL右'=1.2m-0.3m=0.9m最小為答:(1)若G=30牛,臺面收到木棒的壓力為60N;(2)若要使木棒右端下沉,B端掛的物體至少要大于90N;(3)若B端掛物體后,木棒仍在水平臺面上保持靜止,則G的取值范圍為10N~90N。30.【答案】(1)④(2)設固體混合物中氯化鎂的質量為,,答:固體混合物中氯化鎂的質量為。(3)【知識點】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1)依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2)依據(jù)氯化鎂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結合題中數(shù)據(jù)分析;(3)依據(jù)依據(jù)氯化鎂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結合題中數(shù)據(jù)分析。【解答】(1)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每40g氫氧化鈉溶液與氯化鎂完全反應能生成2.9g沉淀,產生沉淀的總質量為11.6g,說明160g氫氧化鈉溶液與混合物中的氯化鎂恰好完全反應,則實驗④中氯化鎂恰好完全反應;(3)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原固體中氯化鈉的質量為25.6g-19g=6.6g,當加入160g氫氧化鈉溶液時,氯化鈉的質量達到最大值;設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y=23.4g,即6.6g+23.4g =30g,則加入200gNaOH溶液的過程中溶液中NaCl的質量變化如圖:。(1)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每40g氫氧化鈉溶液與氯化鎂完全反應能生成2.9g沉淀,產生沉淀的總質量為11.6g,說明160g氫氧化鈉溶液與混合物中的氯化鎂恰好完全反應,則實驗④中氯化鎂恰好完全反應;(2)見答案;(3)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原固體中氯化鈉的質量為25.6g-19g=6.6g,當加入160g氫氧化鈉溶液時,氯化鈉的質量達到最大值;設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y=23.4g,即6.6g+23.4g =30g,則加入200gNaOH溶液的過程中溶液中NaCl的質量變化如圖:。31.【答案】(1)由圖可知,n=3,不計繩的質量、滑輪與軸的摩擦,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nF-mg=3×1000N-240kg×10N/kg=600N(2)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做的功為W總=Fs=Fnh=1000N×3×2m=6000J(3)有用功為W有=Gh=mgh=240kg×10N/kg×2m=4800J該設備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為【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機械效率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jù)滑輪組裝置確定繩子股數(shù),不計繩的質量、滑輪與軸的摩擦,利用求出動滑輪的重力;(2)根據(jù)W總=Fs=Fnh求出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做的功;(3)根據(jù)W有=Gh=mgh求出有用功,利用求出該設備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解答】(1)由圖可知,n=3,不計繩的質量、滑輪與軸的摩擦,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nF-mg=3×1000N-240kg×10N/kg=600N(2)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做的功為W總=Fs=Fnh=1000N×3×2m=6000J(3)有用功為W有=Gh=mgh=240kg×10N/kg×2m=4800J該設備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為(1)由圖可知,n=3,不計繩的質量、滑輪與軸的摩擦,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nF-mg=3×1000N-240kg×10N/kg=600N(2)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做的功為W總=Fs=Fnh=1000N×3×2m=6000J(3)有用功為W有=Gh=mgh=240kg×10N/kg×2m=4800J該設備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為32.【答案】(1)23(2)(3)【知識點】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電路特點串聯(lián)電路:電路中的元件逐個順次連接,電流只有一條路徑,通過每個元件的電流都相等,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電壓之和。并聯(lián)電路:電路中的元件并列連接,電流有多條路徑,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2)電功率的定義與公式定義: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義為單位時間內電流所做的功。公式:P=UI【解答】(1)溫水處于低溫檔,根據(jù)可知,電路中電阻較大,據(jù)圖可知,開關S轉到23位置,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大,處于低溫檔。(2)電熱水器出溫水時,只有定值電阻R1單獨工作,則電阻的阻值為(3)加熱時,根據(jù),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據(jù)圖可知,當與并聯(lián)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已知,可得則的電功率為電熱水器消耗的電能為(1)溫水處于低溫檔,根據(jù)可知,電路中電阻較大,據(jù)圖可知,開關S轉到23位置,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大,處于低溫檔。(2)電熱水器出溫水時,只有定值電阻R1單獨工作,則電阻的阻值為(3)加熱時,根據(jù),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據(jù)圖可知,當與并聯(lián)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已知,可得則的電功率為電熱水器消耗的電能為33.【答案】(1)根據(jù)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壓縮前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P,注射器內的體積為V;壓縮后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2P,則注射器內空氣體積為0.5V。(2)根據(jù)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所以壓縮前注射器內空氣的體積23mL-V大米壓縮后注射器內空氣的體積為13mL-V大米根據(jù)題意可以得到P×(23mL-V大米)=2P×(13mL-V大米)解得大米的體積V大米=3mL=3cm3所以大米的密度【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由于米粒間存在較大間隙,按圖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測量大米體積,則會導致測得的體積值偏大;(2)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和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可以得到:p×(23mL-V大米)=2p×(13mL-V大米),根據(jù)此式,求出大米的體積V大米,然后用公式計算出大米的密度。【解答】(1)根據(jù)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壓縮前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P,注射器內的體積為V;壓縮后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2P,則注射器內空氣體積為0.5V。(2)根據(jù)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所以壓縮前注射器內空氣的體積23mL-V大米壓縮后注射器內空氣的體積為13mL-V大米根據(jù)題意可以得到P×(23mL-V大米)=2P×(13mL-V大米)解得大米的體積V大米=3mL=3cm3所以大米的密度(1)根據(jù)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壓縮前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P,注射器內的體積為V;壓縮后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2P,則注射器內空氣體積為0.5V。(2)根據(jù)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所以壓縮前注射器內空氣的體積23mL-V大米壓縮后注射器內空氣的體積為13mL-V大米根據(jù)題意可以得到P×(23mL-V大米)=2P×(13mL-V大米)解得大米的體積V大米=3mL=3cm3所以大米的密度1 / 1浙江省金華義烏稠州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獨立作業(yè)科學試題1.(2025九下·義烏月考)小金在實驗室進行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的實驗。在觀察的過程中,出現(xiàn)以下情形(如圖),其中操作和描述都正確的是( )A.利用圖甲的方式蓋蓋玻片,可防止裝片上出現(xiàn)氣泡B.乙圖清晰物像的視野中,細胞數(shù)目一般①比②多C.利用圖丙的方式對光,直至視野中出現(xiàn)明亮的光斑D.丁圖中黑色的圓圈是口腔上皮細胞【答案】B【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要注重把握以下幾個步驟:1.擦片:用潔凈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2.滴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3.取材:用牙簽在口腔內側輕刮幾下(操作前請漱口),并將之涂抹在生理鹽水滴中;4.蓋片: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輕輕蓋在表皮上.蓋時,讓蓋玻片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水滴的邊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產生氣泡;5.染色: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碘液;6.吸水: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碘液;(步驟1~6為裝片制作)7.觀察:參照《顯微鏡使用》;8.繪圖:先用鉛筆,根據(jù)觀察到的圖象(不能抄書,看到什么畫什么),輕輕畫出輪廓.經修改,再正式畫好,務必使圖形真實.圖中比較暗的地方,用鉛筆點上細點表示(越暗的地方細點越多,不能用陰影、涂黑表示暗處).字盡量注在圖右側,用尺引出水平指示線,然后注字;在圖下方寫上所畫圖形名稱.【解答】A、蓋蓋玻片時,應一側先接觸小液滴,再緩慢放下,A的蓋玻片未接觸液滴,故A錯誤。B、物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越少,越短,放大倍數(shù)越小,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越多。乙圖中①的物鏡比②的短,放大倍數(shù)更小,所以①中觀察的細胞數(shù)目比②多,故B正確。C、對光時,眼睛注視目鏡,而不是物鏡;故C錯誤。D、圖中黑色的圓圈是氣泡,故D錯誤。故答案為:B。2.(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所示,畫中人出現(xiàn)了錯誤判斷.以下四幅光路圖中,能正確說明產生這一現(xiàn)象原因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應用【解析】【分析】(1)人看到物體時,是因為光線進入人眼;(2)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人看到池底變淺是由于從池底發(fā)出的光線由水中進入空氣時,在水面上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會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就會覺得池變淺了。故答案為:D。3.(2025九下·義烏月考)下列現(xiàn)象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是( )A. 真空壓縮袋收納衣物B.高壓鍋煮飯C.吸塵器清除塵垢D.吸盤式掛鉤懸掛物體【答案】B【知識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大氣壓的存在能夠解釋很多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有一個共性:通過某種方法,使設備的內部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出現(xiàn)了這種現(xiàn)象。【解答】A、真空壓縮袋的工作原理是把棉被衣物內部的空氣抽走從而使體積得到縮小,利用大氣壓把本來膨脹的棉被等物品壓扁,隔離外界空氣,故A不合題意;B、用高壓鍋煮飯,是利用了鍋內氣壓升高,水的沸點升高的原理,并不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故B符合題意;C、吸塵器工作時,高速旋轉的葉輪把空氣排出風機,同時使外部空氣和灰塵不斷地補充進風機,吸塵器就能“吸塵”了,其原理利用了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即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的,故C不符合題意;D、把吸盤緊壓在光滑的瓷磚上,把吸盤內的空氣排出,外界大氣壓大于內部大氣壓,故吸盤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被緊壓在了瓷磚上,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4.(2025九下·義烏月考)在艾滋病病毒(HIV)最初侵入人體時,HIV會迅速繁殖,人體免疫細胞在受到HIV攻擊時也會迅速增多,并摧毀大多數(shù)HIV,但不能將其徹底消滅。HIV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繁殖,逐步侵襲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即人體抵抗各種外來感染的自然防衛(wèi)系統(tǒng)),降低并最終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下列表示HIV感染人體后,體液中HIV濃度和免疫細胞濃度的變化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人體的免疫功能;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調【解析】【分析】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簡稱,是人類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導致免疫缺陷,后期發(fā)生一系列并發(fā)癥及腫瘤,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的綜合征。當艾滋病病毒(HIV)最初侵入人體時,HIV 迅速繁殖,此時體液中 HIV 濃度會迅速升高 。同時,人體免疫細胞受到 HIV 攻擊會迅速增多,去摧毀大多數(shù) HIV,所以 HIV 濃度隨后會下降。之后,HIV 經過潛伏繁殖,逐步侵襲人體免疫系統(tǒng),免疫細胞不斷被破壞,數(shù)量逐漸減少 ,而 HIV 濃度會隨著免疫系統(tǒng)被破壞又逐漸上升。【解答】由題干可知:當HIV最初侵入人體時,HIV首先會迅速繁殖,之后,在人體免疫細胞的攻擊下,大多數(shù)HIV被消滅,剩余的HIV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繁殖,逐步侵襲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即其在坐標中的曲線如圖所示:而人體內免疫細胞的變化情況是:當HIV最初侵入人體時,人體免疫細胞在受到HIV攻擊時也會迅速增多,一段時間以后,HIV逐步侵襲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降低并最終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故其在坐標中的曲線變化如圖所示:故答案為:A。5.(2025九下·義烏月考)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的兩個實驗中,分別把一個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圖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均不能成像 B.甲,乙均不能看到像C.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 D.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答案】C【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xiàn)象;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探究實驗【解析】【分析】根據(jù)虛像的成因分析是否能夠看到像即可。【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和蠟燭在凸透鏡的成的像都是虛像。而虛像是光的反射延長線相交得到的,因此木板不能阻擋虛像,因此甲、乙兩處放置木板都對看到虛像,燭焰的像不會發(fā)生變化。故選C。6.(2025九下·義烏月考)2025年6月22日(農歷五月廿七)是浙江中考的日子,下列關于這一天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月球在圖1中的d點 B.地球在圖2中的B點C.太陽直射在赤道 D.杭州正午太陽高度全年最大【答案】D【知識點】地球公轉;月相【解析】【分析】二分二至日的判讀遵循“左斜左冬,右斜右冬”的規(guī)律,圖2中的地軸向右傾斜,所以右側的C是冬至日,時間在12月22日前后;根據(jù)地球公轉方向可知,D是春分日,時間在3月21日前后;A是夏至日,時間在6月22日前后;B是秋分日,時間在9月23日前后。月相的變化依次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滿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經歷的時間間隔,即月相變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解答】結和所學知識可知,月球的變化周期約為一個月,圖中d約在農歷的初七或初八,農歷五月廿七月球在bc之間,A錯誤;浙江中考的日子6月22日,與北半球的夏至日位置相近,此時地球在圖2中的A處,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杭州(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角全年最大,D正確,BC錯誤。故答案為:D。7.(2025九下·義烏月考)科技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液體燃料,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圖。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的生成物是混合物B.反應前碳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C.生成物的化學式可用C2H2O表示D.參加反應的兩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答案】D【知識點】模型與符號;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解析】【分析】根據(jù)題目信息結合微觀示意圖排除未反應的分子的干擾,可寫出反應的方程式為:,據(jù)方程式的意義、物質的組成、化合價原則點等分析判斷。【解答】A、由圖可知,反應后僅生成了一種新分子,即只有一種生成物,所以反應的生成物是純凈物,選項錯誤;B、由圖可知,反應物中含碳物質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選項錯誤;C、由圖可知,生成物的1個分子中含有1個碳原子、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則生成物的化學式可用CH2O2表示,選項錯誤;D、由圖可知,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數(shù)為1,參加反應的氫分子數(shù)也為1,所以參加反應的兩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8.(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為杭州某山莊盛開的梨花,下列有關該植物的說法,正確的A.梨樹是被子植物,只能通過有性生殖繁殖個體B.梨花開過后,一定能產生種子C.花、果實和種子都是梨樹的生殖器官D.梨花的胚珠是新一代植物體的幼體【答案】C【知識點】種子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果實是由顯花植物的子房在開花授粉后發(fā)育而來的,主要的功能為保護種子及協(xié)助種子的傳播.一般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又可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和內果皮三層,由子房壁發(fā)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fā)育形成,其中珠被發(fā)育成種皮,極核和卵核則分別發(fā)育成胚乳和胚。【解答】A、梨樹屬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主要以有性生殖的方式進行繁殖,也會有無性生殖,A錯誤;B、開過花的被子植物,如果不經過傳粉受精,不一定能產生種子,B錯誤;C、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花、果實和種子,根莖葉是營養(yǎng)器官,C正確;D、胚珠發(fā)育成種子,種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體,D錯誤。故答案為:C。9.(2025九下·義烏月考)無線充電是一種增加手機續(xù)航時間的方式,其原理為:電流流過充電底座的“送電線圈”產生磁場,手機中的“受電線圈”靠近該磁場時會產生感應電流,從而給智能手機充電。下列實驗原理與充電底座的原理相同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解析】【分析】無線充電器是指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進行充電的設備。在發(fā)送和接收端各有一個線圈,發(fā)送端線圈連接有線電源產生電磁信號,接收端線圈感應發(fā)送端的電磁信號從而產生電流給電池充電;分析各圖中實驗原理分析解答。【解答】A、閉合開關后,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為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B、閉合開關后,通過電流的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為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故B不符合題意;C、兩個N極靠近時排斥離開,原理為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故C不符合題意;D、通過電流時,下方的小磁針的指向發(fā)生偏轉,即電流周圍存在磁場,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0.(2025九下·義烏月考)登山是人們喜愛的一項運動,如圖是保證人體在登山時各項生命活動順利進行的一些重要器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一中氣體a(二氧化碳)產生的部位是肺泡B.圖三中甲吸收的淀粉首先到達圖二所示心臟結構中的A位置C.圖三中甲表示的結構大大增加了小腸的吸收面積D.登山者在攀登時能“平穩(wěn)”前行,主要是由于圖四中1大腦的調節(jié)作用【答案】C【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和氣體交換;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huán)【解析】【分析】(1)人體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的產生部位:人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在組織細胞的線粒體中,有機物被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等產物,二氧化碳隨后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huán)運輸?shù)椒尾颗懦鲶w外。(2)營養(yǎng)物質吸收后的血液循環(huán)路徑:小腸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如淀粉消化后的葡萄糖)進入腸靜脈,經下腔靜脈流回心臟,首先進入右心房。心臟的結構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血液在心臟和血管組成的封閉管道中循環(huán)流動。(3)腦的功能:大腦是調節(jié)人體生理活動的高級中樞,具有感覺、運動、語言等多種生命活動的功能區(qū);小腦位于腦干背側、大腦的后下方,主要功能是協(xié)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腦干能調節(jié)心跳、呼吸、血壓等人體基本的生命活動。小腸的結構特點: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huán)形皺襞,皺襞表面有許多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小腸的內表面積,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4)觀圖可知:圖一中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氣;圖二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1是主動脈,2是肺動脈,3是上、下腔靜脈,4是肺靜脈;圖三中甲是小腸絨毛,圖四中1是大腦,2是腦干,3是小腦。根據(jù)題意分析解答。【解答】A、a是二氧化碳,是組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產生的,A錯誤。B、淀粉是大分子物質,被消化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圖三中甲小腸絨毛吸收,通過下腔靜脈匯集首先到達圖二所示心臟結構中的A右心房,B錯誤。C、圖三中甲表示的結構是小腸絨毛,小腸內有大量的小腸絨毛,增加了小腸吸收的面積,C正確。D、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xié)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山路崎嶇,登山者在攀登時能“平穩(wěn)”前行,主要是由于圖四中3小腦的調節(jié)作用,D錯誤。故答案為:C。11.(2025九下·義烏月考)在三支相同的平底試管內裝入等量鐵砂,然后分別放入裝有甲,乙,丙三種不同液體的相同燒杯里,其靜止狀態(tài)如圖所示,此時三個燒杯中的液面相平,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三種液體對試管的浮力大小關系是B.三種液體的重力大小關系是C.三種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大小關系是D.三支試管底部所受液體壓強大小關系是【答案】D【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同一支裝入適量的鐵砂的平底試管在甲、乙、丙三種不同液體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自身重力;(2)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根據(jù)公式F浮=ρgV排可判斷兩液體密度的大小;由于燒杯相同,液面相同,根據(jù)圖示可知:三種液體的體積關系;利用G=mg=ρVg判斷液體的重力大小;(3)由于放入試管后液面等高,根據(jù)p=ρgh判斷燒杯底部所受壓強大小關系;(4)根據(jù)浮力產生的原因得下表面受到的壓力關系,利用比較試管底部所受液體壓強大小關系。【解答】A、由于裝入等量鐵砂的相同的平底試管在三種液體中都漂浮,所以試管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G故A錯誤;B、由圖可知:排開的液體體積V排甲>V排乙>V排丙而F甲=F乙=F丙則根據(jù)F浮=ρ水V排g可知ρ甲<ρ乙<ρ丙燒杯相同,液面相同,根據(jù)圖示可知:三種液體的體積V甲<V乙<V丙根據(jù)G=mg=ρVg可知G甲<G乙<G丙故B錯誤;C、由圖可知:放入試管后液面等高ρ甲<ρ乙<ρ丙根據(jù)p=ρgh可得:燒杯底部所受壓強p甲<p乙<p丙故C錯誤;D、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差,而上表面受到的壓力為0,所以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下表面由于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相等,即F甲'=F乙'=F丙'由p=可得p甲'=p乙'=p丙'故D正確。故答案為:D。12.(2025九下·義烏月考)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電源電壓恒為6V,更換5個定值電阻,得到如圖乙所示的圖像。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同學研究的是電流和電壓的關系B.實驗中電壓表的示數(shù)保持0.5V不變C.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范圍為D.將從15Ω換成10Ω后,應將滑片P向右移【答案】C【知識點】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解析】【分析】A、電流與電壓和電阻有關,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B、由圖中數(shù)據(jù),得出電阻的電壓分析;C、由圖可知電路的最大和最小電流,由串聯(lián)電路的規(guī)律及歐姆定律得出此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小和最大電阻;D、將Rx從5Ω換成10Ω后,電阻變大,根據(jù)分壓原理和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分析。【解答】A、根據(jù)控制變量法,更換5個定值電阻Rx,即改變電阻的大小,本實驗是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A錯誤;B、由圖中數(shù)據(jù)知,電阻兩端的電壓為實驗中電壓表的示數(shù)保持2.5V不變,B錯誤;C、由圖乙知,電路的最大電流為0.5A,由串聯(lián)電路的規(guī)律及歐姆定律,此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小電阻電路的最小電流為0.1A,由串聯(lián)電路的規(guī)律及歐姆定律,此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大電阻;最大值故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范圍為,C正確;D、將Rx從15Ω換成10Ω后,電阻變小,根據(jù)分壓原理,電壓表示數(shù)變小,因要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故應減小變阻器分得的電壓,即應減小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將滑片P向左移,D錯誤。故答案為:C。13.(2025九下·義烏月考)有關下圖所示的五種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五種物質都是混合物B.①②④有相似之處,都盛放了不同狀態(tài)的同種物質C.③④屬于化合物D.②和⑤有相似之處:元素種類相同,但分子構成不同【答案】D【知識點】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例如本題中的氧氣、水。純凈物可以進一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氧氣,只由氧元素組成。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性質。本題中五種物質并不都是混合物,只有部分是混合物,如空氣等(本題未涉及具體混合物)。【解答】A、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氧氣和液氧、冰和水都屬于純凈物,故選項錯誤;B、①④有相似之處,都盛放了不同狀態(tài)的同種物質,②中氧氣和臭氧是不同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C、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D、②和⑤有相似之處:元素種類相同,但分子構成不同,都屬于混合物,故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14.(2025九下·義烏月考)取少量實驗室制取后的廢液,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現(xiàn)另取一定質量的廢液于燒杯中,向其中逐漸加入碳酸鈉粉末,如圖:橫坐標表示加入碳酸鈉粉末的質量。根據(jù)圖像判斷,縱坐標可能表示( )A.溶液中溶劑的質量 B.燒杯中固體的質量C.溶液的pH D.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答案】B【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取少量實驗室制取CO2后的廢液,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說明溶液中含有鹽酸;現(xiàn)另取一定質量的廢液于燒杯中,向其中逐漸加入碳酸鈉粉末,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鹽酸反應完,再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jù)分析,向廢液中逐漸加入碳酸鈉粉末,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則溶液中的溶劑逐漸增多,由反應前溶液中有溶劑即曲線的起點不為0,錯誤;B、根據(jù)分析,向廢液中逐漸加入碳酸鈉粉末,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此時燒杯內沒有固體,因此曲線起點不為0,隨著鹽酸完全反應后碳酸鈉會與廢液中的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此時燒杯內固體增多,氯化鈣完全反應后,再加入碳酸鈉固體不再增多,隨之碳酸鈉不斷溶解達到飽和后再加入碳酸鈉則無法再繼續(xù)溶解,此時燒杯內固體質量再次增多,縱坐標表示燒杯中固體的質量與曲線符合,正確;C、根據(jù)分析,加入碳酸鈉之前溶液顯酸性pH<7,但圖像的起點不一定是從0開始,向廢液中逐漸加入碳酸鈉粉末,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酸性減弱恰好完全反應時pH=7,再加入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至其完全反應pH=7,再加入碳酸鈉,溶于水由于碳酸鈉溶液顯堿性,此時pH>7,pH不可能無限增大,錯誤;D、根據(jù)分析,反應前廢液中含有溶質,溶質不為0,曲線起點在橫坐標上,縱坐標與曲線不符合,錯誤;故答案為:B。15.(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裝置,不計繩重和摩擦,繩對滑輪的拉力方向均為豎直方向。用該滑輪組提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 G=80N 的重物到高處。用豎直向下的拉力拉繩的自由端,拉力 F 隨時間 t 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重物上升的速度 v 隨時間 t 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已知在 2s 4s 內重物上升的豎直高度為 2m ,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動滑輪重為20NB.0 2s 內重物對地面的壓力為40NC.2 4s 內,繩自由端下降的平均速度為2m/sD.4 6s 內,拉力F的功率為100w【答案】D【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解析】【分析】由滑輪組的結構可以看出,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2,則拉力F移動的距離s=2h。(1)由F-t圖象得出在4~6s內的拉力F,根據(jù)求出動滑輪的重力;(2)把動滑輪和重物看成整體,則這個整體受到向下的總重力、向上的支持力以及2股繩子向上的拉力而處于靜止狀態(tài),由力的平衡條件求得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此過程中重物對地面的壓力;(3)由v-t圖象得出4s~6s內重物上升的速度,求出拉力F的作用點下降的速度;(4)利用P=Fv求拉力做功功率。【解答】A、由圖甲可知,連接動滑輪繩子的股數(shù)n=2,由丙圖可知,物體在4s~6s內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乙可知此時的拉力F3=5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由得動滑輪的重力G動=nF3-G物=2×50N-80N=20N故A正確不合題意。B、在0~2s內,物體的運動速度為零,即物體靜止在地面上,由圖乙可知此時的拉力F1=30N,把動滑輪和重物看成整體,則這個整體受到向下的總重力、向上的支持力以及2股繩子向上的拉力而處于靜止狀態(tài),由力的平衡條件得F支+2F1=G物+G動則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F支=G動+G物-2F1=20N+80N-2×30N=40N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此過程中重物對地面的壓力F壓=F支=40N。故B正確不合題意。C、已知在2s~4s內重物上升的豎直高度為2m,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2×2m=4m所用的時間t=4s-2s=2s則在2s~4s內,繩自由端下降的平均速度故C正確不合題意。D、由圖丙可知,在4s~6s內,重物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v3=2.0m/s拉力做功的功率P=Fv=50N×2.0m/s×2=200W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6.(2025九下·義烏月考)浙江省博物館聞名遐邇。(1)省博物館展出的青銅器和金器使游客穿越進幾千年前的歷史中,青銅是銅錫合金,其硬度比純銅 (填“大”或“小”)。(2)古代煉錫的方法為在高溫條件下,利用木炭將錫從錫砂(主要成分)中還原出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答案】大;置換【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jù)合金的強度和硬度都比純金屬高進行分析。(2)根據(jù)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進行分析。【解答】(1)金屬制成合金后硬度變大,青銅是銅錫合金,其硬度比純銅大。(2)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是置換反應,,所以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17.(2025九下·義烏月考)我市正在大力建設高湖濕地公園。下圖1為高湖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部分生物組成的食物網(wǎng),圖2表示圖1某條食物鏈中四種生物的相對數(shù)量,請根據(jù)圖示回答以下問題。(1)圖1中,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部分還缺少的成分是 。(2)圖2中的乙對應圖1中的生物是 。從圖1可以看出,鷺可從多條食物鏈中獲取能量,這些能量的最初來源是水生植物固定的 。(3)政府規(guī)定濕地周邊禁止建化工廠,因為化工廠產生的廢水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毒有害物質流入食物網(wǎng),導致生態(tài)難以恢復。這說明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是有一定限度的。【答案】分解者;蟹;太陽能;自我調節(jié)能力【知識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解析】【分析】1、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huán)境所形成的統(tǒng)一的整體叫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主要是植物)、消費者(主要是動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細菌、真菌)組成。2、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貯存于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關系,把生物與生物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這種生物之間以食物營養(yǎng)關系彼此聯(lián)系起來的結構,稱為食物鏈。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營養(yǎng)關系是非常復雜的.由于一種生物常以多種生物為食,而同一種生物又常常被多種消費者取食,所以食物鏈相互交錯,這樣多條食物鏈相連就形成了食物網(wǎng).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許多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形成的復雜的營養(yǎng)關系,叫做食物網(wǎng)。圖1中的食物鏈有4條:水生植物→浮游動物→鷺;水生植物→浮游動物→蟹→鷺;水生植物→魚→鷺;水生植物→蟹→鷺。【解答】(1)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水分、空氣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圖中的食物網(wǎng)只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若要構成生態(tài)系統(tǒng)還應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所以,圖1中,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部分還缺少分解者。(2)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一般來說,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個營養(yǎng)級,營養(yǎng)級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在食物鏈中營養(yǎng)級越低,相對數(shù)量越多;營養(yǎng)級越高,相對數(shù)量越少。圖2中相對數(shù)量從多到少依次是丁、甲、乙、丙,因此四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丁→甲→乙→丙,與食物鏈“水生植物→浮游動物→蟹→鷺”對比可知,乙對應圖1中的生物是蟹。通常,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產者(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并將光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動的起點是從綠色植物固定太陽能開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能(或光能)。所以,從圖1可以看出,鷺可從多條食物鏈中獲取能量,這些能量的最初來源是水生植物固定的太陽能(光能)。(3)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jié)能力有一定限度,當人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擾超過了這種限度時,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遭到破壞。所以,化工廠產生的廢水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毒有害物質流入食物網(wǎng),導致生態(tài)難以恢復。這說明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自動調節(jié))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18.(2025九下·義烏月考)某空降兵和降落傘總重,從直升機上由靜止開始豎直跳下,14s后降落傘打開,整個過程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1)在0-10s的過程中,由于有空氣阻力,人和傘的總機械能 (選填“變小”、“變大”或“不變”)。(2)在跳傘后10s至14s時間內人和傘的重力做功是 。(3)若跳傘后10-14s時間內人和傘受到的阻力為,跳傘18s后,人和傘受到的阻力為,則 (選填“”、“”或“”)。【答案】變小;160000;【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解析】【分析】(1)在運動過程中,需要克服空氣阻力做功,機械能會減小;(2)根據(jù)圖象中的體現(xiàn)形狀,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再根據(jù)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s=vt求出運動員在10s至14s通過的路程,根據(jù)W=Gh求出重力做的功;(3)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解答】(1)在0-10s的過程中,由于有空氣阻力,需要克服空氣阻力做功,人和傘的總機械能變小。(2)由圖可知,運動員在跳傘后10s至14s時間內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v=50m/s運動員在10s至14s通過的路程為h=s=vt=50m/s×4s=200m則人和傘的重力做功為W=Gh=800N×200m=1.6×105J(3)由圖可知,運動員在跳傘后10s至14s時間內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此時人和傘受到的阻力f1=G=800N由圖可知,跳傘18s后,運動員仍做勻速直線運動,故人和傘受到的阻力為f2=G=800N所以f1=f219.(2025九下·義烏月考)某化工廠排出的廢水透明、澄清、略顯藍色.一同學取少量廢水,用鹽酸酸化,有白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過濾,將所得的濾液分成兩份,一份濾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白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另一份濾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產生藍色沉淀。已知白色的Fe(OH)2固體在潮濕的空氣中可生成紅褐色的Fe(OH)3。試回答:該同學設計了一個從廢水中除去雜質金屬離子的實驗方案如下:則固體A中一定含有 (寫化學式,下同);B溶液中的溶質一定含有 。【答案】Fe、Ag和Cu;Fe(NO3)2、Ba(NO3)2【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由題中的框圖可知:已知紅褐色固體是氫氧化鐵Fe(OH)3,可知X是金屬鐵,鐵把銀、銅置換出來,故固體A為Ag、Cu、Fe;又由于加入過量的鐵和出現(xiàn)的白色沉淀,所以B溶液中一定有Fe(NO3)2和Ba(NO3)2。根據(jù)常見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銀和硫酸鋇,進行分析。【解答】廢水和鹽酸反應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銀,原溶液中一定存在銀離子;由于鹽酸是過量的,所以濾液中沒有銀離子,和硫酸反應反應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鋇,說明原溶液中存在鋇離子;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藍色沉淀是氫氧化銅,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鐵離子,所以廢水中含有的離子為:Ba2+、Ag+、Cu2+;根據(jù)離子共存可知,溶液中不可能含有氯離子、碳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氫氧根離子,所以陰離子只能為硝酸根離子,(1)由題中的圖知:廢水加過量金屬X,然后向濾液中加氫氧化鈉,產生白色沉淀又變成紅褐色沉淀,由題中信息知白色沉淀是氫氧化亞鐵,紅褐色沉淀是氫氧化鐵;可知金屬X是鐵,廢水中含有銀離子、Ba2+和銅離子,鐵可將銀離子和銅離子置換出來,還有過量的鐵,所以固體A中一定含有Fe、Ag和Cu,故答案為Fe、Ag和Cu;(2)由于溶液中只能含有硝酸根離子,所以B溶液中的溶質一定含有Fe(NO3)2、Ba(NO3)2,故答案為Fe(NO3)2、Ba(NO3)2.20.(2025九下·義烏月考)這個新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武漢首發(fā)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引發(fā)的疫情揪住了全國人民的心。2020年1月7日,研究人員在患者標本中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1)在所給信息中:新型冠狀病毒屬于 (填“傳染源”或“病原體”);(2)小王不能去上學,于是在小區(qū)的花園里玩耍。玩著玩著,他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有很多又癢又紅的腫塊,原來他對花粉是過敏的。這里的花粉相當于一種 物質,刺激人體的產生的抗體,發(fā)生了免疫反應;(3)人的ABO血型是由紅細胞上 決定的。甲乙丙丁四個人具有不同的血型。已知乙的血清中無抗B凝集素;若采用異型輸血,甲的血液不能輸給其它三人,而丁可以給其它三人,則乙的血型是 型。【答案】病原體;抗原;凝集原;B【知識點】血型與輸血;傳染病及其傳播【解析】【分析】(1)病原體與傳染源的概念:病原體是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tǒng)稱,如病毒、細菌等;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2)抗原的概念:抗原是能引起人體免疫細胞產生抗體的物質,外來的病原體、花粉等異物都可能成為抗原 。(3)ABO 血型的決定因素及輸血原則:ABO 血型是由紅細胞上的凝集原決定的,分為 A、B、AB、O 型。A 型血紅細胞有 A 凝集原,血清有抗 B 凝集素;B 型血紅細胞有 B 凝集原,血清有抗 A 凝集素;AB 型血紅細胞有 A、B 凝集原,血清無凝集素;O 型血紅細胞無凝集原,血清有抗 A、抗 B 凝集素。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緊急情況下,O 型血可少量輸給其他血型,AB 型可接受少量其他血型血。【解答】(1)病原體指能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新型冠狀病毒屬于該傳染病的病原體,該病的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于呼吸道傳染病。(2)抗原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即抗體,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抗原物質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題干中的花粉相當于一種抗原物質,刺激人體的淋巴細胞產生的抗體,發(fā)生了免疫反應。(3)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人的ABO血型是由紅細胞上凝集原決定的.A型血的人的血管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兩種凝集素都沒有;O型人的血清中則兩種凝集素全有.若乙的血清中無抗B凝集素;若采用異型輸血,甲的血液不能輸給其它三人,而丁可以給其它三人,則乙的血型是B型,甲是AB型,丁是O型,丙是A型。21.(2025九下·義烏月考)用電子秤來測量物體的質量,下圖為電子秤的原理圖,托盤和彈簧的質量均不計,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通過一水平絕緣輕桿R與彈簧上端相連,當托盤中沒有放物體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零。設變阻器的總電阻為,總長度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保護電阻的阻值為,彈簧被壓縮時,產生的彈力(其中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x為彈簧被壓縮的長度),不計一切摩擦和其它阻力,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勻速向下滑動時,電壓表的讀數(shù) (填“均勻減少”、“均勻增大”、“非均勻減小”、“非均勻增大”);當托盤上放上某物體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求此時被測物體的質量m為 kg(g取10N/kg)。【答案】均勻增大;2【知識點】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解析】【分析】電壓表測的是滑動變阻器上部分電阻的電壓;根據(jù)電路連接情況分析電流和限流電阻R0兩端的電壓;由胡克定律可求得形變量,再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和電阻定律可得出電壓與形變量之間的關系,聯(lián)立可解得電壓表示數(shù)U與彈簧壓縮量x的關系。【解答】變阻器的滑片勻速向下滑動,托盤和彈簧的質量不計時,彈簧所受的壓力等于托盤中物體的重力,即F=G=mg據(jù)彈簧所受拉力與彈簧形變量的關系有F=k x=mg所以,變阻器滑片以上部分的電阻由圖示知,變阻器的總電阻R與R0串聯(lián)連接,電路中的電流由圖示知,電壓表與變阻器滑片以上部分并聯(lián),其示數(shù)理想電壓表的讀數(shù)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隨著物體的增加,電壓表的半數(shù)均勻增大。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V時,有22.(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1所示,某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一個“彩燈游戲”,游戲規(guī)則如下:在“電源開關”處填入一種化合物:使其與三條支路上的燈籠對應的物質均能發(fā)生反應,三盞彩燈即可同時亮起。(1)電源開關處化合物的化學式可以是 。(填寫一種)(2)圖2為燈籠中三種物質的二歧分類檢索表,表示的是 (選填“甲”“乙”或“丙”)。(3)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1)NaOH(2)乙(3)3NaOH+FeCl3=Fe(OH)3↓+3NaCl【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jù)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硫酸、氯化鐵反應來分析;(2)根據(jù)二氧化碳由兩種元素組成,并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來分析;(3)根據(jù)氫氧化鈉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來分析。【解答】(1)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硫酸、氯化鐵反應,則電源開關處化合物可以是氫氧化鈉,化學式是:NaOH;(2)圖2為燈籠中三種物質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二氧化碳由兩種元素組成,并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所以表示CO2的是乙;(3)C中發(fā)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鈉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aOH+FeCl3=Fe(OH)3↓+3NaCl。(1)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硫酸、氯化鐵反應,則電源開關處化合物可以是氫氧化鈉,化學式是:NaOH;(2)圖2為燈籠中三種物質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二氧化碳由兩種元素組成,并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所以表示CO2的是乙;(3)C中發(fā)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鈉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aOH+FeCl3=Fe(OH)3↓+3NaCl。23.(2025九下·義烏月考)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以驗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必需的原料”(如圖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1)小金老師認為此方案設計不嚴謹,還應增設對照組。小金老師認為只要將玻璃鐘罩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應換成 ,其他保持不變就可以了。(2)“暗處理一晝夜”的目的是 。(3)實驗過程中,步驟③的裝置中,小燒杯內的液體是 。(4)實驗過程中,步驟④中葉片的顏色為什么沒有變藍,請解釋緣由: 。【答案】(1)等量的清水(2)將葉片中的淀粉耗盡或轉運走(3)酒精(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為缺少二氧化碳,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無淀粉生成,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色【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1)對照實驗設計原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在驗證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必需的原料” 實驗中,二氧化碳是變量,對照組應保證其他條件相同,僅二氧化碳存在與否有差異,所以應將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換成等量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 )。(2)暗處理的原理:植物在黑暗環(huán)境中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將植物暗處理一晝夜,能讓葉片中原有的淀粉通過呼吸作用被消耗或轉運走,這樣后續(xù)實驗檢測到的淀粉就是在實驗過程中光合作用新產生的,排除了原有淀粉對實驗結果的干擾。(3)酒精脫色原理:葉綠素能溶解在酒精中,而不溶于水。在對葉片進行脫色處理時,將葉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可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便于后續(xù)用碘液檢驗淀粉時觀察顏色變化。【解答】(1)對照實驗的設計原則是:一組對照實驗中只能有一個變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條件為變量,其它條件應相同且適宜。該實驗方案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是沒有設置對照實驗,應是兩組一樣的實驗裝置,增設對照組不放氫氧化鈉溶液,放等量的清水。(2)實驗前要對植物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通過呼吸作用除去葉片內原有的淀粉,使實驗結果更加具有說服力。(3)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目的是用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使葉片變成黃白色,便于觀察到淀粉遇碘變藍的顏色反應。(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無二氧化碳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色。(1)對照實驗的設計原則是:一組對照實驗中只能有一個變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條件為變量,其它條件應相同且適宜。該實驗方案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是沒有設置對照實驗,應是兩組一樣的實驗裝置,增設對照組不放氫氧化鈉溶液,放等量的清水。(2)實驗前要對植物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通過呼吸作用除去葉片內原有的淀粉,使實驗結果更加具有說服力。(3)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目的是用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使葉片變成黃白色,便于觀察到淀粉遇碘變藍的顏色反應。(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無二氧化碳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色。24.(2025九下·義烏月考)小明同學在實驗操作考核中,要完成的題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驗滿”。(1)下面是實驗桌上擺放好的該實驗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學發(fā)現(xiàn)其中缺少了一種實驗儀器和一種藥品,請你寫出所缺儀器的名稱 ;所缺藥品是稀鹽酸。(2)如圖是小明實驗時的主要步驟,將這些步驟的正確順序是(填字母標號,下同) ,其中操作有誤的是 。【答案】(1)藥匙(2)cabde;d【知識點】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解析】【分析】(1)根據(jù)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和取用石灰石用鑷子來分析解答;(2)根據(jù)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來分析解答。【解答】(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采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及稀鹽酸作為原料,取用石灰石的鑷子或藥匙;(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步驟是第一步檢查氣密性,第二步裝入藥品,第三步收集,第四步驗滿,從圖上可以看出驗滿時燃著的木條沒有放到集氣瓶口進行檢驗。(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采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及稀鹽酸作為原料,取用石灰石的鑷子或藥匙;(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步驟是第一步檢查氣密性,第二步裝入藥品,第三步收集,第四步驗滿,從圖上可以看出驗滿時燃著的木條沒有放到集氣瓶口進行檢驗。25.(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甲是興趣小組測定小燈泡(額定電壓2V)電功率的實驗電路。(1)某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如圖乙所示的圖像,則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瓦。(2)老師認為圖乙曲線右半段不符合實驗事實,理由是 。(3)當電源電壓為3V時,圖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 。【答案】(1)0.8(2)燈的額定電壓2V,故當實際電壓遠大于燈的額定電壓時,小燈泡會燒毀,串聯(lián)電路中將沒有電流。(3)滑動變阻器的電功率【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解析】【分析】(1)根據(jù)如圖2所示的圖像知當電壓為2V時電流大小,根據(jù)P=UI求出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2)根據(jù)燈的額定電壓2V分析;(3)涂黑的部分是一個長方形的面,其面積等于長×寬,即電流和電壓的乘積,所以是電功率。【解答】(1)根據(jù)如圖乙所示的圖像知,當電壓為2V時,電流為0.4A,則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P=UI=2V×0.4A=0.8W(2)燈的額定電壓2V,故當實際電壓遠大于燈的額定電壓時,小燈泡會燒毀,串聯(lián)電路中將沒有電流。(3)圖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S=(U總-U燈)I由串聯(lián)電路電壓規(guī)律可知U總-U燈=U滑故陰影部分的面積S=(U總-U燈)I=U滑I而P=UI,所以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燈泡正常工作時滑動變阻器的實際電功率。(1)根據(jù)如圖乙所示的圖像知,當電壓為2V時,電流為0.4A,則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P=UI=2V×0.4A=0.8W(2)燈的額定電壓2V,故當實際電壓遠大于燈的額定電壓時,小燈泡會燒毀,串聯(lián)電路中將沒有電流。(3)圖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S=(U總-U燈)I由串聯(lián)電路電壓規(guī)律可知U總-U燈=U滑故陰影部分的面積S=(U總-U燈)I=U滑I而P=UI,所以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燈泡正常工作時滑動變阻器的實際電功率。26.(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為氣體X(純凈物)與氧化銅反應制取銅對實驗裝置。回答問題:(1)在對A中氧化銅進行加熱前,需要先通一段時間的氣體X,其目的是 。(2)若實驗中,觀察到A中黑色氧化銅粉末變紅,B中無水硫酸銅無明顯現(xiàn)象,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通入的氣體X為 。(3)查閱資料得知:①氣體X與氧化銅反應除生成銅外還可能生成氧化亞銅(Cu2O);②銅和氧化亞銅均為不溶于水的紅色固體;③Cu2O+H2SO4=CuSO4+Cu+H2O。小樂為了探究反應所得紅色固體的成分,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步驟一 取20g紅色固體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紅色固體可能是氧化亞銅,也可能是銅和氧化亞銅步驟二 將步驟一反應所得的混合物經過濾、洗滌、干燥并稱量剩余紅色固體質量 剩余紅色固體質量12g 20g紅色固體中,銅和氧化亞銅的質量比為 【答案】排盡玻璃管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fā)生爆炸;CO;溶液由無色變藍色,且溶液底部有紅色固體殘留;7:18【知識點】還原反應與金屬的冶煉【解析】【分析】(1)根據(jù)氣體X具有可燃性,和空氣的混合氣點燃,可能會發(fā)生爆炸來進行分析;(2)根據(jù)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來進行分析;(3)步驟一:根據(jù)氧化亞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銅來分析解答;步驟二、根據(jù)銅、氧化亞銅的性質和題中數(shù)據(jù)來分析解答。【解答】(1)X氣體具有可燃性,和空氣的混合氣點燃時可能發(fā)生爆炸,所以實驗開始時,先通一會兒X氣體,再加熱的目的是:排盡玻璃管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fā)生爆炸。(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所以A玻璃管內觀察到的黑色固體變紅色,B干燥管中無明顯現(xiàn)象,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X氣體為CO。(3)步驟一、根據(jù)實驗結論紅色固體可能是氧化亞銅,也可能是銅和氧化亞銅,氧化銅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固體銅,則實驗現(xiàn)象為:溶液由無色變藍色,且溶液底部有紅色固體殘留;步驟二、由于銅不與稀硫酸反應,氧化亞銅能與稀硫酸反應,所以剩余紅色固體質量為銅,質量為12g。設20g固體中銅的質量為x,則氧化亞銅的質量為20g-x,則所以解得x=5.6g20g紅色固體中,銅和氧化亞銅的質量比為5.6g:(20g-5.6g)=7:18。27.(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a)所示,將一根彎管中注滿水、并將端B(入水口)放入水箱中,當另一端A(出水口)處于某高度時,水會自動從A流出,這種現(xiàn)象叫做虹吸現(xiàn)象。為了研究形成虹吸現(xiàn)象的條件,某小組同學多次改變A、B以及水面的高度,實驗現(xiàn)象如圖(b)(c)(d)和(e)所示。(1)小王發(fā)現(xiàn)圖(d)或(e)沒有發(fā)生虹吸現(xiàn)象,得出結論:彎管中注滿水,當A高于B時,不會發(fā)生虹吸現(xiàn)象。小張依據(jù)圖 的現(xiàn)象認為小王的結論有誤。(2)小張分析比較圖(a)(b)或(c)中A所處的高度,得到發(fā)生虹吸現(xiàn)象的條件是:彎管中注滿水, 。(3)他們進一步分析得出,只有圖 可以通過虹吸將水箱中的水全部排完。【答案】(a);當A低于液面高度時,才會發(fā)生虹吸現(xiàn)象;(c)【知識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jù)虹吸現(xiàn)象原理來解釋;(2)(3)只有當水面超過彎管高度時才會產生液面高度差,水就會流出。【解答】(1)實驗現(xiàn)象圖(a)的A高于B,但是有發(fā)生虹吸現(xiàn)象,故小張依據(jù)圖(a)的現(xiàn)象認為小王的結論有誤。(2)彎管內充滿水后,水要從出水口流出,那么必須保證入水口的壓力要大于出水口的壓力,而出水口和入水口大氣對它們都有壓強,且大小相等,如果這樣,那么水就出不來,必須有另外一個壓強,那么這個壓強就是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水面的高度差,即如圖(a)(b)或(c)中A所處的高度低于容器中的水面,所以發(fā)生虹吸現(xiàn)象的條件是:彎管中注滿水,A低于水面。(3)根據(jù)②中結論可知,要通過虹吸將水箱中的水全部排完,則A必須低于容器底面,故只有圖(c)滿足要求。28.(2025九下·義烏月考)研習小組制作了一個可以直接測量液體密度的“液體密度秤”,并制作了一份“制作說明書”,如圖所示。“液體密度秤”制作說明書 步驟①:按圖甲制作好秤桿,提起提紐,移動秤砣(小螺母),當秤桿水平平衡時,用筆將此秤砣懸掛點B標記為“0”刻度(單位:)。 步驟②:按圖乙將大螺母浸沒在水中但不能碰到燒杯底部,提起提紐,移動秤砣。當桿秤再次水平平衡時,用筆將此時秤砣的懸掛點C標記為“1”刻度。 步驟③:將BC兩刻度之間均勻分成10等份,并標上相應的刻度。 步驟④:將燒杯中的水換成待測液體,按照步驟②的方法操作。當桿秤水平平衡時,秤砣懸掛點的刻度即待測液體的密度。【原理探析】為探究“液體密度秤”刻度是均勻的,小東進行了推論:根據(jù)步驟①和②,由杠桿平衡原理可得:①②①②兩式相減,可得:③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④由③④可得:(1)根據(jù)推理結果,液體密度秤刻度是均勻的原因是 。【制作與應用】小東根據(jù)說明書制作了“液體密度秤”,并對已知密度為的液體進行測量驗證,發(fā)現(xiàn)測量值為,經排查是大螺母放入燒杯時候有錯誤操作。(2)其錯誤操作可能是 。【評價與改進】制作“液體密度秤”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優(yōu)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刻度均勻、量程大 刻度較均勻、量程一般 刻度不均勻、量程小指標二 測量精確程度高 測量精確程度一般 測量精確程度低(3)根據(jù)評價量表該小組制作的密度秤指標一被評為“優(yōu)秀”,指標二被評為“合格”。為使指標二達到“優(yōu)秀”,請你提出一條合理的改進意見 。【答案】(1)根據(jù),由于m2、V排、OA都是定值,故ρ液與BC成正比,液體密度秤刻度是均勻的(2)大螺母與燒杯底部接觸了(3)增大大螺母的體積或減小小螺母的質量【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析】【分析】 (1)由圖可知,V排=V大螺母;由式③和④可得,ρ液gV排×OA=m2g×BC,則由于m2、V排、OA都是定值,故ρ液與BC成正比,液體密度秤刻度是均勻的;(2)由題知,進行測量驗證時,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經排查是大螺母放入燒杯時候有錯誤操作;從“大螺母沒有完全浸沒在液體中”和“大螺母與燒杯底部接觸了”兩個原因結合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可能的錯誤操作。(3)由知,增大大螺母的體積/減小小螺母的質量可以提高精確度;【解答】(1)由圖可知V排=V大螺母由式③和④可得由于m2、V排、OA都是定值,故ρ液與BC成正比,液體密度秤刻度是均勻的。(2)由題知,進行測量驗證時,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經排查是大螺母放入燒杯時候有錯誤操作;如果大螺母沒有完全浸沒在液體中,會導致浮力偏小,大螺母對杠桿左邊A點的拉力會偏大,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右邊小螺母應該向右移動,且桿秤上的刻度值是左大右小,這樣會導致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小于真實值,與題意不符;如果大螺母與燒杯底部接觸了,則燒杯底部對大螺母有向上的支持力,大螺母對杠桿左邊A點的拉力會偏小,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右邊小螺母應該向左移動,且桿秤上的刻度值是左大右小,這樣會導致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符合題意,所以其錯誤操作可能是大螺母與燒杯底部接觸了。(3)由可知,提高精確度需要在液體密度一定時,BC變化范圍更大一些,可以選擇增大大螺母的體積或減小小螺母的質量。(1)由圖可知V排=V大螺母由式③和④可得由于m2、V排、OA都是定值,故ρ液與BC成正比,液體密度秤刻度是均勻的。(2)由題知,進行測量驗證時,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經排查是大螺母放入燒杯時候有錯誤操作;如果大螺母沒有完全浸沒在液體中,會導致浮力偏小,大螺母對杠桿左邊A點的拉力會偏大,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右邊小螺母應該向右移動,且桿秤上的刻度值是左大右小,這樣會導致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小于真實值,與題意不符;如果大螺母與燒杯底部接觸了,則燒杯底部對大螺母有向上的支持力,大螺母對杠桿左邊A點的拉力會偏小,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右邊小螺母應該向左移動,且桿秤上的刻度值是左大右小,這樣會導致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符合題意,所以其錯誤操作可能是大螺母與燒杯底部接觸了。(3)由可知,提高精確度需要在液體密度一定時,BC變化范圍更大一些,可以選擇增大大螺母的體積或減小小螺母的質量。29.(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所示,將長為1.2米的輕質木棒(重力忽略不計)平放在水平方形臺面上,左右兩端點分別為A、B,它們距臺面邊緣處的距離均為0.3米。在A端掛一個重為30牛的物體,在B端掛一個重為G的物體。(1)若G=30牛,臺面收到木棒的壓力為多少?(2)若要使木棒右端下沉,B端掛的物體至少要大于多少?(3)若B端掛物體后,木棒仍在水平臺面上保持靜止,則G的取值范圍為多少?【答案】(1)60N;(2)90N;(3)10N≤GB≤90N【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析】【分析】(1)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算出臺面受到的支持力進一步判斷出臺面受到木棒的壓力;(2)若要使木棒右端下沉,以右邊緣為支點,分析得出動力臂和阻力臂,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算出B端掛的物體的重力;(3)若B端掛物體后,木棒仍在水平臺面上靜止,分別乙左邊緣和右邊緣為支點判斷出動力臂和阻力臂,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分析分析出最大力和最小力。【解答】(1)豎直向下的拉力和臺面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即F支持=F拉力=2G=2×30N=60N因為木板對臺面的壓力和臺面對木棒的支持力是一道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F壓力=F支持=60N(2)此時L左=1.2m-0.3m=0.9mL右=0.3m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知道GA×L左=GB×L右B端掛的物體的重力(3)若以右邊緣為支點,右邊力臂最小,力最大為90N;若以左邊緣為支點,右邊力臂最大,力最小,此時L左'=0.3mL右'=1.2m-0.3m=0.9m最小為答:(1)若G=30牛,臺面收到木棒的壓力為60N;(2)若要使木棒右端下沉,B端掛的物體至少要大于90N;(3)若B端掛物體后,木棒仍在水平臺面上保持靜止,則G的取值范圍為10N~90N。30.(2025九下·義烏月考)將和的固體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配成溶液,再將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分5次加入到該溶液中,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實驗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共加入溶液的質量/g 40 80 120 160 200共生成沉淀的質量/g 2.9 5.8 8.7 11.6 11.6(1)實驗 (填實驗編號)中氯化鎂恰好完全反應。(2)計算固體混合物中氯化鎂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3)請在如圖中畫出加入溶液的過程中溶液中的質量變化曲線,并標注必要的數(shù)值。【答案】(1)④(2)設固體混合物中氯化鎂的質量為,,答:固體混合物中氯化鎂的質量為。(3)【知識點】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1)依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2)依據(jù)氯化鎂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結合題中數(shù)據(jù)分析;(3)依據(jù)依據(jù)氯化鎂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結合題中數(shù)據(jù)分析。【解答】(1)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每40g氫氧化鈉溶液與氯化鎂完全反應能生成2.9g沉淀,產生沉淀的總質量為11.6g,說明160g氫氧化鈉溶液與混合物中的氯化鎂恰好完全反應,則實驗④中氯化鎂恰好完全反應;(3)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原固體中氯化鈉的質量為25.6g-19g=6.6g,當加入160g氫氧化鈉溶液時,氯化鈉的質量達到最大值;設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y=23.4g,即6.6g+23.4g =30g,則加入200gNaOH溶液的過程中溶液中NaCl的質量變化如圖:。(1)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每40g氫氧化鈉溶液與氯化鎂完全反應能生成2.9g沉淀,產生沉淀的總質量為11.6g,說明160g氫氧化鈉溶液與混合物中的氯化鎂恰好完全反應,則實驗④中氯化鎂恰好完全反應;(2)見答案;(3)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原固體中氯化鈉的質量為25.6g-19g=6.6g,當加入160g氫氧化鈉溶液時,氯化鈉的質量達到最大值;設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y=23.4g,即6.6g+23.4g =30g,則加入200gNaOH溶液的過程中溶液中NaCl的質量變化如圖:。31.(2025九下·義烏月考)墻壁吊(如圖甲)是一種安裝在墻壁或立柱上的起重設備,具有空間利用率高、穩(wěn)定性強等優(yōu)點。圖乙是虛線框里的滑輪組模型,滑輪組繩子的自由端由電動機拉動。用該設備將質量為240千克的物體勻速提升2米,此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1000牛,不計繩的質量、滑輪與軸的摩擦。求:(1)動滑輪的重力。(2)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做的功。(3)該設備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答案】(1)由圖可知,n=3,不計繩的質量、滑輪與軸的摩擦,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nF-mg=3×1000N-240kg×10N/kg=600N(2)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做的功為W總=Fs=Fnh=1000N×3×2m=6000J(3)有用功為W有=Gh=mgh=240kg×10N/kg×2m=4800J該設備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為【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機械效率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jù)滑輪組裝置確定繩子股數(shù),不計繩的質量、滑輪與軸的摩擦,利用求出動滑輪的重力;(2)根據(jù)W總=Fs=Fnh求出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做的功;(3)根據(jù)W有=Gh=mgh求出有用功,利用求出該設備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解答】(1)由圖可知,n=3,不計繩的質量、滑輪與軸的摩擦,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nF-mg=3×1000N-240kg×10N/kg=600N(2)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做的功為W總=Fs=Fnh=1000N×3×2m=6000J(3)有用功為W有=Gh=mgh=240kg×10N/kg×2m=4800J該設備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為(1)由圖可知,n=3,不計繩的質量、滑輪與軸的摩擦,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nF-mg=3×1000N-240kg×10N/kg=600N(2)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做的功為W總=Fs=Fnh=1000N×3×2m=6000J(3)有用功為W有=Gh=mgh=240kg×10N/kg×2m=4800J該設備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為32.(2025九下·義烏月考)如圖所示是市場上某速熱電熱水器的工作原理簡圖,通過轉動開關S可以實現(xiàn)冷水、溫水和熱水之間的切換,能做到5秒出熱水,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1)要使出水口出溫水,應將開關S轉到 位置(填“12”“23”或“34”);(2)電熱水器出溫水時的功率為550W,求電阻的阻值 ;(3)已知,在一次使用過程中,小科使用了2分鐘熱水,求電熱水器消耗的電能 。【答案】(1)23(2)(3)【知識點】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電路特點串聯(lián)電路:電路中的元件逐個順次連接,電流只有一條路徑,通過每個元件的電流都相等,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電壓之和。并聯(lián)電路:電路中的元件并列連接,電流有多條路徑,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2)電功率的定義與公式定義: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義為單位時間內電流所做的功。公式:P=UI【解答】(1)溫水處于低溫檔,根據(jù)可知,電路中電阻較大,據(jù)圖可知,開關S轉到23位置,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大,處于低溫檔。(2)電熱水器出溫水時,只有定值電阻R1單獨工作,則電阻的阻值為(3)加熱時,根據(jù),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據(jù)圖可知,當與并聯(lián)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已知,可得則的電功率為電熱水器消耗的電能為(1)溫水處于低溫檔,根據(jù)可知,電路中電阻較大,據(jù)圖可知,開關S轉到23位置,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大,處于低溫檔。(2)電熱水器出溫水時,只有定值電阻R1單獨工作,則電阻的阻值為(3)加熱時,根據(jù),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據(jù)圖可知,當與并聯(lián)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已知,可得則的電功率為電熱水器消耗的電能為33.(2025九下·義烏月考)稱取5克大米并裝入注射器內(如圖),從注射器的刻度上讀出大米和空氣的總體積,通過壓強傳感器測出此時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P;而后將注射器內的空氣緩慢壓縮,當空氣壓強增大為2P時,再讀出此時的總體積(壓縮過程中大米的體積、空氣的溫度均不變),整理相關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查閱資料得知: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注射器內空氣壓強 注射器內空氣和大米的總體積 注射器內空氣體積壓縮前 P 23毫升 V壓縮后 2P 13毫升 ________(1)將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2)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來計算大米的密度。(計算結果精確到0.01)【答案】(1)根據(jù)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壓縮前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P,注射器內的體積為V;壓縮后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2P,則注射器內空氣體積為0.5V。(2)根據(jù)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所以壓縮前注射器內空氣的體積23mL-V大米壓縮后注射器內空氣的體積為13mL-V大米根據(jù)題意可以得到P×(23mL-V大米)=2P×(13mL-V大米)解得大米的體積V大米=3mL=3cm3所以大米的密度【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由于米粒間存在較大間隙,按圖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測量大米體積,則會導致測得的體積值偏大;(2)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和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可以得到:p×(23mL-V大米)=2p×(13mL-V大米),根據(jù)此式,求出大米的體積V大米,然后用公式計算出大米的密度。【解答】(1)根據(jù)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壓縮前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P,注射器內的體積為V;壓縮后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2P,則注射器內空氣體積為0.5V。(2)根據(jù)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所以壓縮前注射器內空氣的體積23mL-V大米壓縮后注射器內空氣的體積為13mL-V大米根據(jù)題意可以得到P×(23mL-V大米)=2P×(13mL-V大米)解得大米的體積V大米=3mL=3cm3所以大米的密度(1)根據(jù)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壓縮前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P,注射器內的體積為V;壓縮后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2P,則注射器內空氣體積為0.5V。(2)根據(jù)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所以壓縮前注射器內空氣的體積23mL-V大米壓縮后注射器內空氣的體積為13mL-V大米根據(jù)題意可以得到P×(23mL-V大米)=2P×(13mL-V大米)解得大米的體積V大米=3mL=3cm3所以大米的密度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義烏稠州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獨立作業(yè)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義烏稠州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獨立作業(yè)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