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采荷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試卷(到第2章)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5分)1.(2025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四幅圖片,屬于符號的是( )A.氫元素 B.碳原子結構C.磁場的磁感線 D.水分子【答案】A【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也可指根據實驗、圖樣放大或縮小而制作的樣品,一般用于展覽或實驗或鑄造機器零件等用的模子。符號是具有某種代表意義的標識 ,可以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解答】A、“H”是氫元素的符號,用來簡潔表示氫元素,故A正確。B、碳原子結構示意圖是展示結構的圖示,并非符號,故B錯誤。C、磁感線是描述磁場的假想曲線,不是符號,故C錯誤。D、水分子模型是呈現結構的模型,不是符號,故D錯誤。故答案為:A。2.(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是奧斯特實驗的示意圖。下列有關奧斯特實驗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A.斷開開關,直導線周圍產生的磁場不會立即消失B.發生偏轉的小磁針對通電導線有力的作用C.移去小磁針后的通電導線周圍不存在磁場D.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無關【答案】B【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解析】【分析】奧斯特實驗證明了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且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磁場是由電流產生的,電流消失磁場隨之消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電導線周圍磁場對小磁針有力的作用,小磁針對通電導線也有力的作用。通電導線周圍磁場的存在與小磁針是否存在無關。【解答】A、斷開開關,電流不存在,直導線周圍磁場立即消失,故錯誤。B、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電導線周圍磁場對小磁針有力的作用,小磁針對通電導線也有力的作用,故正確。C、通電導線周圍磁場是客觀存在的,移去小磁針磁場依然存在,故錯誤。D、通電導線周圍磁場方向和電流方向有關,電流方向改變磁場方向改變,故錯誤。故答案為:B。3.(2025八下·杭州期中)某同學在驗證空氣成分時采用了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用大針筒向小試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注氣,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B.觀察帶火星的木條是否在空氣中復燃,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氧氣C.向玻璃上哈氣,玻璃上會凝結成許多小水珠,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水分D.觀察硫酸銅晶體暴露在空氣中是否變藍,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水分【答案】A【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A、根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考慮;B、根據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考慮;C、向玻璃上哈氣,不是空氣中成分,而是人體呼出的氣體成分;D、根據硫酸銅晶體屬于藍色考慮。【解答】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用大針筒向小試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注氣,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故A正確;B、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但是空氣中氧氣含量低,不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所以不能驗證是否含有氧氣,更不能驗證空氣中是否含有水分,故B錯;C、向玻璃上哈氣,不是空氣中成分,而是人體呼出的氣體成分,故C錯;D、硫酸銅白色粉末遇到水變為藍色的硫酸銅晶體,所以不能通過觀察硫酸銅晶體爆露在空氣中是否變藍,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水分,故D錯。故答案為:A。4.(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的共享單車安裝有電子鎖,騎行時可以為電子鎖內的電池充電。其工作原理與示意圖相對應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電磁感應【解析】【分析】分析各個選項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根據“騎行時可以為電子鎖內的電池充電”可知,這個裝置的工作原理為電磁感應。A.導體AB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電流表的指針擺動,說明有感應電流產生,故A符合題意;B.閉合開關后,通過電流的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這是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故B不合題意;C.當導線中有電流經過時,小磁針的指向發生偏轉,說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故C不合題意。D.兩個電磁鐵串聯,則通過它們的電流相等,而線圈匝數多的吸引的鐵屑更多,說明它的磁場更強,那么得到結論:當電流相同時,電磁鐵的線圈匝數越多,則磁場越強,故D不合題意;故選A。5.(2025八下·杭州期中)現有幾種說法:①KMnO4 和K2MnO4中含有相同的原子團;②在 中氮元素表現兩種化合價:③帶電原子團中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④氧氣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⑤紅磷和白磷是由磷原子組成的同種物質。其中正確的說法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答案】A【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常見元素與原子團的化合價【解析】【分析】根據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同素異形體概念,物質的構成,帶電的粒子有離子、原子核、電子、質子,單質的定義進行分析。【解答】 ①KMnO4中的原子團是高錳酸根,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1價;而K2MnO4中的原子團是錳酸根,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2價,種類不同,故錯誤;②硝酸銨(NH4NO3)中銨根顯+1價,氫元素顯+1價,設銨根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x,由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可得:x+(+1)×4=+1,則x=-3價;硝酸根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y,可得:y+(-2)×3=-1,則y=+5價;氮元素表現出兩種化合價,故正確。③在原子團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該原子團的化合價,不是零,故錯誤;④氧氣屬于單質,氧元素的化合價為0,故錯誤;⑤紅磷和白磷都是由磷元素組成的單質,是不同的物質,屬于同素異形體,故錯誤;故答案為:A。6.(2025八下·杭州期中)下列有關磁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A.圖甲中鐵塊能吸引小磁針,則鐵塊原來一定具有磁性B.圖乙中小磁針黑色為N極,則b處磁場的方向向右C.圖丙中從磁鐵的最左端移到最右端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減小D.圖丁中條形磁鐵靜止時A端總是指向北方,說明A端是條形磁鐵的南極【答案】B【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和磁感線【解析】【分析】(1)磁鐵具有吸引鐵、鈷、鎳等磁性材料的性質。(2)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3)磁鐵中間磁性弱,兩端磁性強;(4)磁鐵都具有指向性,指南的叫做南極,指北的叫做北極。【解答】A、鐵棒能吸引小磁針,則鐵棒原來可能無磁性,故A錯誤;B、小磁針黑色為N極,則b處磁場的方向向右,故B正確;C、從左端移到右端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先減小再變大,因為中間磁性最弱,故C錯誤;D、磁鐵都具有指向性,圖丁中條形磁鐵靜止時A端總是指向北方,說明A端是條形磁鐵的北極,故D錯誤;故答案為:B。7.(2025八下·杭州期中)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檢驗氧氣的化學性質實驗中,實驗記錄或操作不正確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會發出白光B.將打磨后的鐵絲盤成螺旋狀,可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并放熱D.做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時,集氣瓶應預先裝有少量水或鋪上一層細沙【答案】C【知識點】氧氣的性質和利用;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解析】【分析】A、根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分析;B、根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注意事項分析;C、根據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分析;D、根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注意事項分析。【解答】A、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A記錄正確;B、將打磨后的鐵絲盤成螺旋狀,可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促進燃燒,故B操作正確;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的白煙,并放熱,故C記錄錯誤;D、做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時,集氣瓶應預先裝有少量水或鋪上一層細沙,可防止生成的高溫熔化物落下來炸裂瓶底,故D操作正確。故答案為:C。8.(2025八下·杭州期中)電吉他中電拾音器的基本結構如圖甲所示,磁體附近的金屬弦被磁化,因此弦振動時,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如圖乙),電流經電路放大后傳送到音箱發出聲音,電流越大聲音越響。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選用銅質弦,電吉他仍能正常工作B.增加線圈匝數可以增大聲音的響度C.弦振動過程中,線圈中的電流方向不斷變化D.斷開電路,線圈兩端的感應電流也將消失【答案】A【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解析】【分析】電吉他的拾音器由磁鐵和線圈組成,鋼弦被磁化,彈動鋼弦,相當于線圈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在線圈中就會產生對應的音頻電流,電流經放大后通過音箱,我們就聽到了聲音,根據增加線圈匝數可以增大線圈中的電流。【解答】A、銅不可以被磁化,則選用銅質弦,電吉他不能正常工作,故A錯誤。B、增加線圈匝數可以增大線圈中的感應電流,故B正確。C、弦振動過程中,線圈中的電流大小不斷變化,使弦振動幅度不同發出聲音的大小不同,故C正確。D、斷開電路,電路處于斷路,線圈兩端的感應電流也將消失,故D正確。故答案為:A。9.(2025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科學的重要工具。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鈰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0.1gC.Z和Y化學性質相似 D.鈰元素的核內質子數為58【答案】D【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據元素名稱的漢字特點判斷元素類別,金屬元素名稱一般帶有“钅”字旁(汞除外 ),非金屬元素名稱一般為 “氣”字頭、“石”字旁等。(2)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是 “1”,通常省略不寫。(3)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同一族(縱列)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4)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 = 核電荷數 = 質子數 ,元素周期表單元格左上角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解答】A、鈰元素名稱帶有 “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不是非金屬元素,故錯誤。B、鈰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為 140.1,單位是 “1”,不是 “g”,故錯誤。C、由圖可知 Z 和 Y 不在同一族,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化學性質不相似,故錯誤。D、鈰元素原子序數為 58 ,原子序數等于核內質子數,所以核內質子數為 58,故正確。故答案為:D。10.(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對于圖片中所描述的科學現象或過程,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A.圖甲:小錘擊打鈴碗時,電磁鐵仍具有磁性B.圖乙:對著話筒講話,相連的擴音機中會發出聲音,話筒利用的是電磁感應原理C.圖丙:使用測電筆時,用指尖抵住上端的金屬帽會發生觸電事故D.圖丁:當電流過大時,保險絲先熔斷,所以家庭電路中可以用銅絲代替保險絲【答案】B【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解析】【分析】(1)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無磁性。(2)動圈式話筒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人對著話筒講話時,聲音使膜片振動,帶動線圈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產生感應電流,經擴音機放大后發出聲音。(3)使用測電筆時,手要接觸筆尾金屬體(金屬帽),使人體和測電筆形成通路,測電筆內部有高電阻,通過人體的電流很小,不會發生觸電事故。(4)保險絲需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材料,銅絲熔點高,電流過大時不易熔斷,不能在電流過大時及時切斷電路,起不到保險作用,不能代替保險絲。【解答】A、小錘擊打鈴碗時,電路斷開,電磁鐵斷電,不再具有磁性,故錯誤。B、對著話筒講話,相連擴音機中會發出聲音,話筒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聲音信號轉化為電信號,故 正確。C、使用測電筆時,用指尖抵住上端金屬帽,不會發生觸電事故,故錯誤。D、銅絲熔點高,家庭電路中不能用銅絲代替保險絲,故錯誤。故答案為:B。11.(2025八下·杭州期中)人們為了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經歷了漫長的探究過程,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說明原子核內部具有復雜的結構B.玻爾改進了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C.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現了原子內有帶負電的電子D.道爾頓提出了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實心球體【答案】A【知識點】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1)盧瑟福 α 粒子散射實驗:通過該實驗,盧瑟福發現原子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繞核旋轉,此實驗主要揭示的是原子的核式結構,而非原子核內部復雜結構 。(2)玻爾在盧瑟福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基礎上,引入量子論觀點,提出了電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軌道,改進了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3)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現了電子,電子是帶負電的粒子,這一發現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傳統觀念。(4)道爾頓提出原子論,認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實心球體。【解答】A、盧瑟福 α 粒子散射實驗說明的是原子的核式結構,不是原子核內部具有復雜結構,故錯誤。B、玻爾改進了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故正確。C、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現了原子內帶負電的電子,故正確。D、道爾頓提出了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實心球體,故正確。故答案為:A。12.(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為某電動機的原理圖,EF、PQ 為螺線管,abed 為電動機的線圈,OO'為轉軸。閉合開關,線圈能朝一個方向持續轉動,則( )A.若將電源的正負極對調,轉動方向改變B.圖中線圈平面恰好處在平衡位置C.螺線管F端為S極 ,P端為N極D.該電動機工作時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答案】A【知識點】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解析】【分析】(1)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的方向有關;(2)當通電線圈所在平面與磁感線垂直時,線圈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線圈受力平衡;(3)開關閉合后,根據電流方向利用安培定則可判斷兩個螺線管的磁極;(4)電動機工作時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解答】A、若只將電源的正負極對調,則電流的方向發生改變,兩個螺線管的磁極的方向也發生了改變,即線圈所處磁場方向改變,則受到的磁場力的方向不改變,線圈轉動方向會與原來的轉動方向相同,即順時針轉動,故A正確;B、當通電線圈所在平面與磁感線垂直時,線圈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線圈受力平衡,故B錯誤;C、由圖知電流從螺線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據安培定則可知,通電螺線管EF的E端為N極、F端為S極,通電螺線管PQ的P端為N極、Q端為S極,故C錯誤;D、電動機工作時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故D錯誤。故答案為:A。13.(2025八下·杭州期中)杭州盛產茶葉,“西湖龍井”“徑山毛峰”等綠茶享譽海內外,綠茶中的單寧酸有抑制血壓上升、清熱解毒等功效,其化學式為C70H52O46,下列關于單寧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一個單寧酸分子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單寧酸含 76個碳原子C.一個單寧酸分子中碳、氫、氧原子個數比為38:26:23D.單寧酸屬于由多種元素組成的混合物【答案】C【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物質由元素組成,分子由原子構成。描述分子構成時應說由哪些原子構成 。(2)對于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3)根據化學式求原子個數比,就是各元素符號右下角數字之比。(4)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從化學式看,一種物質對應一個固定化學式。【解答】A、一個單寧酸分子由 76 個碳原子、52 個氫原子和 46 個氧原子構成,物質由元素組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不能說分子由元素組成,故錯誤。B、一個單寧酸分子含 76 個碳原子,不能說單寧酸含 76 個碳原子,概念混淆,故錯誤。C、一個單寧酸分子中碳、氫、氧原子個數比為 76 : 52 : 46 = 38 : 26 : 23,故正確。D、單寧酸有固定化學式,屬于純凈物,不是混合物,故 D 錯誤。故答案為:C。14.(2025八下·杭州期中)推理和歸納是化學學習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陽離子一定帶正電荷,則帶正電荷的粒子一定是陽離子B.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則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分子C.同種元素具有相同質子數,所以Fe、Fe2+、Fe3+具有相同的質子數D.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則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答案】C【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A、根據質子帶正電,不屬于陽離子進行分析;B、根據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是原子進行分析;C、根據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內質子數進行分析;D、根據單質的特點進行分析。【解答】A、陽離子一定帶正電荷,但帶正電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陽離子,也有可能是質子,故錯誤;B、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但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如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原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故錯誤;C、同種元素具有相同質子數,所以Fe、Fe2+、Fe3+具有相同的質子數,故正確;D、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可能是混合物,故錯誤。故答案為:C。15.(2025八下·杭州期中) 如圖所示為家庭電路的一部分,對其按如下順序檢測:①閉合開關S1,燈L1亮;②斷開開關S1,閉合開關S2,燈L2不亮;再用測電筆測試a、b兩點,發現只有測a點時,氖管發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是( )A.a、b兩點間斷路 B.b點左側的零線斷路C.燈L2短路 D.燈L2斷路【答案】A【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 對各個選項中的故障進行分析,推測可能出現的現象,哪個與題目描述一致,哪個就是正確選項。【解答】A、a.b兩點間斷路,開關S1閉合時,燈泡L1正常與火線和零線相連,會正常發光。而開關S2閉合時,L2只與火線連通,沒有與零線連通,因此不會發光。a點雖然接在零線上,但是通過燈泡L2與火線相連,因此測電筆接觸時發光,故A正確。B、b點左側的零線斷路入時,燈泡L1與零線斷開,則 開關S1閉合時,它不會發光,與題意不符,故B錯誤。C、燈L2短路時,一旦閉合開關S2,保險絲就會熔斷,此時測電筆接觸a點也不會發光,故C錯誤。D、燈L2斷路,閉合開關S2時,a點不能與火線相連,因此測電筆接觸時不會發光,故D錯誤。故答案為:A。二、填空題(16、17、21題每空1分, 其余每空2分, 共40分)16.(2025八下·杭州期中)請用化學符號填空。(1)空氣中最多的物質: (2)3個硝酸根離子: (3)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 (4)治療胃酸過多用氫氧化鋁: (5)第11號元素與第17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構成該物質的微粒是: (6)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 【答案】(1)N2(2)3NO3 (3)(4)Al(OH)3(5)鈉離子Na+和氯離子Cl 。(6)O【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1)空氣中各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氮氣約占 78% ,氧氣約占 21% ,稀有氣體約占 0.94% ,二氧化碳約占 0.03% ,其他氣體和雜質約占 0.03%,所以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2)離子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標明離子所帶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表示多個離子就在離子符號前加數字。(3)化合價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用來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4)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確定其化學式。(5)第 11 號元素是鈉元素,第 17 號元素是氯元素,它們組成氯化鈉,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離子化合物。【解答】(1)空氣中最多的物質是氮氣,其化學符號為N2 。(2)硝酸根離子符號為NO3 ,3 個硝酸根離子表示為3NO3 。(3)氧化銅中銅元素化合價為+2價,應表示為 。(4)氫氧化鋁中鋁為+3價,氫氧根為 1價,根據化合價規則,其化學式為Al(OH)3 。(5)第 11 號元素鈉(Na)與第 17 號元素氯(Cl)組成氯化鈉,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鈉離子Na+和氯離子Cl 。(6)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符號為O 。17.(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是一些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仔細觀察、分析,然后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粒子中屬于同一種元素的是 (填序號,下同),屬于陽離子的是 。(2)上述粒子中,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也相同的粒子有 。(填符號)(3)序號為⑦的元素名稱是 ,在化學反應中,該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電子:該元素屬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答案】(1)②④;⑤(2)③④⑤(3)氯;得;非金屬【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離子的書寫與意義【解析】【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不同種元素之間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當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陽子;當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最外層電子數目相同,化學性質相似。【解答】(1)根據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②④的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當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陽子;④中的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⑤為陽離子;(2)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也相同的粒子有③④⑤;(3)序號為⑦的元素為17號元素,名稱是氯,由于氯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形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陰離子;屬于非金屬元素。18.(2025八下·杭州期中)按要求作圖。(1)標出圖甲磁感應線的方向、磁鐵的N極和S極。(2)通電螺線管磁感線方向如圖乙所示,在圖中標出小磁針的N極和電源的“+”、“-”極。(3)在圖丙中,將帶開關S的電燈、接冰箱用的三孔插座,正確地接入電路。【答案】(1)(2)(3)【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解析】【分析】(1)根據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判定磁體的極性;磁體外部的磁感線是從N極出來回到S極的。(2)根據通電螺線管的磁感線都是從N極發出的,回到S極的,確定其極性;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標出小磁針的N極;根據安培定則,在圖中標出電流的方向,確定電源的正負極。(3)對于電燈接線的基本要求是:“火線零線并排走,零線直接進燈口,火線接在開關上,通過開關進燈頭。”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線;左孔接零線;右孔接火線。【解答】(1)由圖可知,小磁針的左端為N極,右端為S極,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左端磁體的極性為S極,右側磁體的極性為N極;磁體外部的磁感線是從N極出來回到S極的,如圖所示:(2)根據圖中通電螺線管的磁感線方向知,通電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左端為S極;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左端為小磁針的N極(涂黑);因通電螺線管右端為N極,根據安培定則,通電螺線管的電流方向如圖所示,則電源右端為電源正極,左端為電源負極,如圖所示:(3)首先辨別上面三根線地線、火線、零線。燈泡接法:火線進入開關,再進入燈泡,零線直接接入燈泡,這樣在斷開開關能切斷火線,既能控制燈泡,又能更安全。安裝三孔插座的原則,上孔接地線;左孔接零線;右孔接火線。19.(2025八下·杭州期中)汽車尾氣凈化裝置中裝有鉑催化劑,尾氣在催化劑表面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1)反應I中的反應物分子有 種。(2)此凈化裝置可以消除 (填化學式)對空氣的污染。【答案】(1)2(2)CO、NO【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分析】(1)通過觀察微觀示意圖,確定反應 I 中不同種類的反應物分子,數出其種類數量。(2)根據微觀示意圖分析反應前后物質的變化,找出原本會污染空氣,經凈化裝置反應后被消除的物質,結合常見空氣污染物確定化學式。【解答】(1)觀察反應 I 的微觀示意圖,可看到存在由不同原子構成的兩種分子,所以反應 I 中的反應物分子有 2 種。(2)從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前存在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 ,這兩種物質都是空氣污染物。經過凈化裝置反應后,它們轉化為了二氧化碳和氮氣,所以此凈化裝置可以消除CO、NO對空氣的污染。20.(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盛水燒杯中漂浮一個空心鐵球,放置在電磁鐵上。(1)當閉合開關S后,鐵球 (選填“有”或“無”)磁性。(2)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動時,燒杯中的水面會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 。(3)交換電源正負極,燒杯中的水面將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答案】(1)有(2)下降(3)不變【知識點】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當電磁鐵通電后,周圍會產生磁場,鐵球在磁場中會被磁化,從而具有磁性。(2)當滑片向右滑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阻變大,則由歐姆定律可知電磁鐵磁性的變化;則由力的合成可知小鐵球所受的浮力的變化,然后可知燒杯中水面的變化;(3)交換電源正負極,只是改變了電磁鐵的磁極方向,電磁鐵磁性強弱不變,對鐵球的作用力大小不變,根據力的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判斷水面變化。【解答】(1)當閉合開關S后,電磁鐵通電產生磁場,鐵球被磁化,所以鐵球有磁性。(2)當滑片向右移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阻增大,則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減小,則電磁鐵的磁性減弱,故小鐵球所受磁力減小;小鐵球受重力、磁力及浮力,因小球處于靜止狀態,故向下的磁力與重力之和應等于向上的浮力,因磁力減小,故浮力也將減小,鐵球排開的水的體積減小,所以燒杯中水面下降;(3)交換電源正負極,電磁鐵的磁極方向改變,但磁性強弱不變,對鐵球的作用力大小不變,鐵球受到的浮力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排開液體體積不變,所以燒杯中的水面將不變。21.(2025八下·杭州期中)交警常用裝有重鉻酸鉀 的儀器檢查司機是否酒后開車,因為酒中的乙醇可以使橙紅色的重鉻酸鉀變為綠色的硫酸鉻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重鉻酸鉀是由 種元素組成的,它是由 (填離子符號,下同)和 構成的,重鉻酸鉀中鉻元素的化合價是 。(2)請寫出與這兩種化合物中鉻元素的化合價相對應的兩種鉻的氧化物的化學式: 和 。【答案】(1)三;K+;Cr2O72-;+6(2)CrO3;Cr2O3【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化學式來分析其組成結構,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規律來計算化合價;根據氧化物的化學式的寫法來分析解答。【解答】 (1)由重鉻酸鉀的化學式K2Cr2O7可知,它是由鉀、鉻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是由鉀離子和重鉻酸根離子構成的,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鉀元素的化合價為+1,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可得重鉻酸鉀中鉻的化合價為:(+1)×2+2x+(-2)×7=0,則x=+6;(2)鉻元素顯+6價,氧元素顯-2價,則鉻元素與氧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學式為CrO3。鉻元素顯+3價,氧元素顯-2價,則鉻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Cr2O3。22.(2025八下·杭州期中)熱敏電阻常用作傳感器。某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甲所示,圖乙是由熱敏電阻R1作為傳感器制作的簡單自動報警線路圖,圖中a、b為兩個固定的金屬片,c為開關,d為鐵片。接通開關S1時,電磁鐵的 (選填“左”或“右”)端為N極。為了使溫度過高時發送報警信息,開關c應與金屬片 (選填“a”或“b”)相接通,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適當向右移動,報警溫度應比原來設定的溫度 (選填“高”或“低”)。【答案】右;a;高【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先確定電路中的電流方向,根據安培定則(用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指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確定電磁鐵的NS極;由圖甲得出熱敏電阻的阻值與溫度的關系,確定電路中的電流變化,進而確定電磁鐵的磁性變化,判斷鐵片與金屬片a還是b接觸,從而確定開關c應與哪個觸點相接通;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適當向左移動,分析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化、電流變化,進而確定電磁鐵的磁性變化,判斷報警溫度變化。【解答】 通電螺線管中電流從右側流入、左側流出,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右端為N極、左端為S極;當溫度過高時,熱敏電阻的阻值變小,電路中的電流變大,通電螺線管的磁性變強,吸引鐵片d,使開關與金屬片a接觸,為了及時報警,開關應與觸點c接觸;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適當向左移動,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大,電路中的電流變小,電磁鐵的磁性變弱,為了達到原來的磁性,熱敏電阻的阻值必須變小,報警溫度將高于原來設定的溫度。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44分)23.(2025八下·杭州期中)探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哪些因素有關,小科做了如下的實驗。[步驟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車,小車上固定一塊條形磁鐵 (如圖)。[步驟2]:當閉合開關時,小車會沿水平方向向右運動,記錄小車在水平桌面上運動的距離。[步驟3]:斷開開關,把小車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動變阻器滑片,閉合開關,記錄電流表的讀數以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運動的距離。實驗數據如下:實驗次數 1 2 3 4 5 6電流的大小 (安) 1.2 1.4 1.6 1.8 2.0 2.2小車運動的距離 (厘米) 15 19 24 30 (1)本實驗中通過實驗現象 來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2)下面的實驗也用了與本實驗相同的科學研究方法的是 。A.用磁感線描述磁場B.借助水壓學習電壓C.用鐵屑顯示磁體周圍磁場分布D.用總電阻表示同一段電路上串聯的兩個電阻E.把敲響的音叉接觸水面,看有沒有濺起水花,來判斷音叉有沒有振動(3)通過本實驗結論可得出的是: 。(4)若要研究電磁鐵磁性與線圈匝數的關系,已知線圈的電阻不能忽略,那么將滑動變阻器的連接線從a處移動到b處后,閉合開關后下一步的操作是 ,然后再記錄小車運動的距離。【答案】(1)小車運動的距離(2)CE(3)在線圈匝數一定時,電流越大,磁性越強,排斥力越大,小車移動距離越遠。(4)對調了磁極,改變了電流的方向,使電磁鐵與磁鐵相互吸引而不能向右移動。【知識點】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據轉換法,可通過觀察小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2)結合轉換法概念進行分析。(3)(4)電磁鐵磁性的強弱受電流的大小、線圈的匝數、以及鐵芯的有無等因素的影響,從這一角度,對照各選項可進行針對性地分析。【解答】(1)根據轉換法思想,本實驗中通過實驗現象小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2)下面的實驗也用了與本實驗相同的科學研究方法的是用鐵屑顯示磁體周圍磁場分布,把敲響的音叉接觸水面,看有沒有濺起水花,來判斷音叉有沒有振動,即都運用了轉換法,故選CE。(3)通過本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在線圈匝數一定時,電流越大,磁性越強,排斥力越大,小車移動距離越遠。(4)小科在第4次實驗后結束了實驗,小明覺得實驗數據還不夠。重新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電流表均有示數分別記為第5次和第6次數據,小車始終不能向右前進,可能的原因是對調了磁極,改變了電流的方向,使電磁鐵與磁鐵相互吸引而不能向右移動。24.(2025八下·杭州期中)某科學興趣小組對“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進行了改進:將數顯設備、氣體壓強傳感器和空氣中氧氣含量測量裝置按如圖連接。裝置氣密性良好,調節右邊敞口容器和集氣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時集氣瓶內氣體的體積為V1。關閉活塞,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塞緊瓶塞,待火焰熄滅后,過一段時間打開活塞,觀察到集氣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氣瓶內的水面不再上升時,集氣瓶內的氣體體積為 然后向右邊容器內加入一定量的水至兩邊水面再次相平,此時集氣瓶內的氣體體積為 在點燃紅磷至打開活塞這一過程中,觀察到數顯設備顯示集氣瓶內的氣體壓強先上升后下降,再趨于穩定。請回答:(1)數顯設備顯示,開始一段時間集氣瓶內氣體壓強上升,這是因為氧氣量減少導致的氣壓變化量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溫度升高導致的氣壓變化量。(2)基于數顯設備顯示的氣壓變化, “過一段時間打開活塞”中的“一段時間”指的是火焰熄滅后到 所經歷的時間,若過早打開活塞會導致結果 。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集氣瓶中減少的氧氣體積為 (選填 -V3”或“ 數值上約占瓶內原來空氣體積的 。(4)上述實驗中使用的紅磷應為足量,目的是 。紅磷可以用試劑 (選填“鐵粉”、“硫粉”或“碳粉”)替代。【答案】(1)大于(2)冷卻至室溫;偏小(3)V1-V3;21%(4)將集氣瓶內的氧氣完全消耗;鐵粉【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根據壓強變化的原因來分析;(2)根據實驗中的注意事項來分析;(3)根據參加反應的氧氣來分析。(4)實驗中紅磷足量是為了確保能將集氣瓶內的氧氣完全消耗。同時要考慮替代試劑燃燒后的產物狀態,若產物為氣體,會影響瓶內氣壓,不能準確測定氧氣含量。【解答】(1)實驗開始時,紅磷燃燒放熱,由于溫度升高導致的氣壓變化量大于氧氣量減少導致的氣壓變化量,所以開始一段時間集氣瓶內氣體壓強上升;(2)在實驗結束后,必須等到裝置冷卻至室溫后才能打開活塞;若過早打開活塞,集氣瓶內氣體溫度較高,處于膨脹狀態,進入集氣瓶的水偏少,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小。(3)參加反應的氧氣即為集氣瓶內減少的氧氣,進入裝置內的水的體積為消耗的氧氣(參加反應的氧氣)體積,所以其體積為:V1-V3;氧氣在空氣中體積分數約為21%。(4)上述實驗中使用的紅磷應為足量,目的是將集氣瓶內的氧氣完全消耗。鐵粉在空氣中不能像紅磷一樣快速燃燒耗盡氧氣;硫粉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氣體,碳粉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會占據氧氣的空間,影響瓶內氣壓,不能準確測定氧氣含量,所以紅磷可以用鐵粉替代(在能保證充分反應的條件下 )。25.(2025八下·杭州期中)某科學興趣小組制作直流電動機模型,如圖所示。回形針做成兩個支架,分別與電池的兩極相連;漆包線繞制成線圈,以線圈引線為軸,并用小刀刮去軸的一端全部漆皮,另一端只刮半周漆皮。(1)作為一個完整的電路,該電路缺少了 ;(2)將線圈兩端引線的漆皮,一端全部刮去,另一端刮去半周,其作用相當于直流電動機中的 ;(3)某同學組裝了如圖電動機模型,裝好后發現電動機不轉,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號)。①接線柱接觸不良②電池沒電③磁體磁極互換④線圈剛好在平衡位置⑤轉子和定子間摩擦力太大【答案】(1)開關(2)換向器(3)①②④⑤【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解析】【分析】(1)根據基本電路的組成分析;(2)在直流電動機中,當線圈轉過180°后,線圈的兩條邊受到的磁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這會導致線圈不能繼續轉動下去,而換向器就是用來改變這時線圈中的電流方向的,據此分析;(3)分析各個選項導致的現象,哪個會出現電動機不轉的情形,哪個就是正確選項。【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干電池就是電源,線圈就是用電器,它們之間依靠導線相連,那么缺少的就是控制電路通斷的開關;(2)將線圈兩端引線的漆皮,一端全部刮去,另一端刮去半周,其作用相當于直流電動機中的換向器;(3)①接線柱接觸不良,線圈中就沒有電流,會導致電動機不轉;②電池沒電,線圈中就沒有電流,會導致電動機不轉;③磁體磁極互換,線圈受到磁力的方向改變,只會改變線圈的旋轉方向,而不能導致不轉;④線圈剛好在平衡位置,電磁力的方向阻礙線圈繼續轉動,會導致電動機不轉;⑤轉子和定子間摩擦力太大,而電磁力不足以讓它轉動,會導致電動機不轉。故選①②④⑤。26.(2025八下·杭州期中)探秘原子結構。人類探索原子結構,經歷了漫長的過程。(1)1897年,湯姆森發現了 ,提出原子是可分的,并建立了原子模型,如圖甲所示。(2)1911年,物理學家盧瑟福用一束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a粒子轟擊金箔,預期這些a粒子會毫不費力地擊穿金原子,到達對面的探測板上,結果發現:絕大多數a粒子穿過金箔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少數a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極少數a粒子被反彈回來。①當a粒子轟擊金箔時,如圖乙四條運動軌跡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填序號)②盧瑟福根據實驗現象推測: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中心一個很小的結構上。這個“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3)我國國產化碳-14批量生產已經在中核集團秦山核電站啟動。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原子結構的是 (填字母)。【答案】(1)電子(2)C;原子核(3)C【知識點】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1)根據化學史知識,確定1897年湯姆森的發現;(2)依據盧瑟福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的現象,分析α粒子運動軌跡的可能性,并推測原子核的特點;(3)根據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判斷用中子轟擊鈾-235原子的變化是否屬于化學變化;(4)從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發展歷程的角度,分析各個關于原子結構及發現歷程觀點的正確性。【解答】(1)1897年,湯姆森發現了電子,提出原子是可分的,并建立了原子模型;(2)①當α粒子轟擊金箔時,因為原子核帶正電,α粒子也帶正電,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所以α粒子不可能向原子核靠近,四條運動軌跡中不可能出現的是C;②這個“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3)我國首次國產化碳-14批量生產在中核集團秦山核電站啟動。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有6個質子,8個中子)原子結構的是C。27.(2025八下·杭州期中)學習了電磁感應現象后,小科同學想進一步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使用的裝置如圖所示:鐵塊E、F上繞有導線并與開關、滑動變阻器、電源、燈泡組成電路。線框 abcd與靈敏電流計G相連。(線框 abcd在鐵塊E、F上方,如實驗過程中線框不扭轉)[猜想與假設]小科做出了如下猜想:A.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速度有關;B.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強弱有關。[設計與進行實驗]小科探究猜想A的設計思路如下:實驗時保持電磁鐵磁性強弱不變,改變線框切割磁感線的速度進行多次實驗,分別記下每次實驗中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的格數,實驗數據記錄如表所示。實驗次數 切割磁感線的速度 電流計指針偏轉格數1 慢速 1.5格2 中速 2.5格3 快速 4格[分析論證](1)分析表格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在磁場強弱相同時, .閉合電路中產生的感應電流越大。(2)[交流評估]小科為驗證猜想B,設計思路如下:改變電磁鐵的 進行多次實驗,每次實驗線框豎直向下以相同速度穿過電磁鐵磁場,觀察并記錄每次實驗中靈敏電流計G指針偏轉的格數。(3)實驗中用電磁鐵代替永磁體的好處是,可以通過改變 使感應電流大小隨之改變。(4)按照小科的設計思路驗證猜想B,得到的感應電流變化不定,沒有規律,原因可能是____。A.沒有控制線圈每次都豎直向下運動B.很難保證線圈切割磁感線時速度不變C.電源電壓太小【答案】(1)切割磁感線的速度(2)磁性強弱(3)易于改變磁體的磁性強弱(4)A【知識點】電磁感應;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探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解析】【分析】(1)從表格中看出,從實驗1到實驗3,金屬棒切割磁感線的速度越來越快,電流計指針偏轉格數越來越大,據此分析;(2)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3)電磁鐵相對于永磁體的好處有:磁性強弱可以控制,磁性的有無可以控制,據此分析;(4)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強弱和金屬棒切割磁感線的速度,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分析;【解答】(1)從表格中看出,從實驗1到實驗3,金屬棒切割磁感線的速度越來越快,電流計指針偏轉格數越來越大,電流越來越大,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其他條件都相同時,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速度越大,閉合電路中產生的感應電流越大;(2)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強弱有關時,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實驗中要控制切割磁感線的速度相同,磁場的強弱不同,即需要改變電磁鐵的磁性強弱;(3)實驗中用電磁鐵代替永磁體的好處是:易于改變磁體的磁性強弱;(4)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強弱有關時,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實驗中要控制割磁感線的速度相同,磁場的強弱不同,即需要改變電磁鐵的磁性強弱;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強弱和金屬棒切割磁感線的速度有關,實驗時在操作上存在的困難是:難以控制每次移動線框的速度相等,會造成得到的感應電流變化不定,沒有規律。故答案為:A。四、綜合題(共31分)28.(2025八下·杭州期中)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元素,其中氮、磷、鉀是需要量較多的元素。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施加一定質量的化肥,尿素是一種常用的化肥。已知尿素的化學式為 請列式計算。(1)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2)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保留到0.1%);(3)某農田需要增加5.6千克的氮元素,應向該農田施加尿素多少千克 【答案】(1)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12×1+16×1+(14+1×2)×2=60。(2)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某農田需要增加5.6千克的氮元素,應向該農田施加尿素的質量為答:應向該農田施加尿素12千克。【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 (1)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化合物中,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化合物的質量=該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12×1+16×1+(14+1×2)×2=60。(2)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某農田需要增加5.6千克的氮元素,應向該農田施加尿素的質量為。答:應向該農田施加尿素12千克。29.(2025八下·杭州期中)人體意外觸電時的危害程度與通過人體的電流大小有關。查閱資料得知:由于人體的電阻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人體的安全電壓有 5 個等級(42 伏,36 伏,24 伏,12 伏,6伏)。如在皮膚干燥等情況下 42 伏以下的電壓是安全的;在極端潮濕等環境中 6伏以下的電壓才是安全的。(1)某人用正確的方式使用測電筆接觸零線,此時流過人體的電流為 ;(2)如圖乙,在使用測電筆接觸火線時,人體和測電筆串聯。為確保人體在任何環境中都安全,測電筆內部電阻設計至少為 21400 歐,則允許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為多少 【答案】(1)金屬筆卡(2)在使用測電筆接觸火線時,人體和測電筆串聯。為確保人體在任何環境中都安全,測電筆內部電阻設計至少為21400歐,此時加在測電筆上的電阻兩端的電壓為:U=220V-6V=214V;則允許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為:【知識點】測電筆的使用;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1)使用測電筆時,筆尖金屬體接觸電線或與電線連通的導體,手接觸金屬筆卡(或筆尾金屬體);(2)根據對人體的最低電壓和歐姆定律計算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解答】 (1)圖甲為測電筆結構簡圖,用此測電筆辨別零線、火線時,除筆尖金屬體接觸電線外,手還要接觸金屬筆卡;(2)在使用測電筆接觸火線時,人體和測電筆串聯。為確保人體在任何環境中都安全,測電筆內部電阻設計至少為21400歐,此時加在測電筆上的電阻兩端的電壓為:U=220V-6V=214V;則允許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為:。30.(2025八下·杭州期中)一瓶未貼標簽的粉末狀常見金屬R,為了測定R的相對原子質量,準確稱取一定量金屬粉末,在坩堝內加強熱使其完全氧化,冷卻后再稱重,重復試驗,獲得如表數據。請回答:試驗次數 金屬質量(g) 金屬氧化物質量(g)1 45.0 84.92 45.0 85.13 45.0 85.0平均值 45.0 m(1)表格中m= 。(2)該金屬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3)已知R的化合價為+3價,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答案】(1)85(2)9:8(3)27【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根據平均值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金屬元素質量是45g,所以氧元素質量是85g-45g=40g進行分析解答。(3)先利用化合價寫出化學式,在結合元素質量比進行分析解答。【解答】(1)通過計算可知,平均值=。(2)金屬元素質量是45g,所以氧元素質量是85g-45g=40g,所以R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45:40=9:8。(3)因為R的化合價為+3,O元素的化合價為-2,所以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R2O3,R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8,設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則有(2x):(3×16)=9:8,解得x=27。故答案為:(1)85;(2)9:8;(3)2731.(2025八下·杭州期中)老舊小區燃氣管網改造步伐持續加快,為筑牢安全防線,安裝燃氣報警器成為常態。如圖甲所示是家用燃氣報警器的部分電路示意圖,其中控制電路中的是氣敏電阻,其阻值與燃氣濃度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出廠預設當燃氣濃度達到6%時報警。出廠測試時,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為3V且保持恒定,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當控制電路中的電流為0.03A時,電磁鐵恰好能將銜鐵吸下,工作電路中相應的燈亮起而報警(電磁鐵線圈的阻值忽略不計)。(1)小杭認為報警時只有燈亮還不能起到很好的報警作用,最好燈亮同時又有警報聲,所以建議加接蜂鳴器,則蜂鳴器應與燈 (填“L1”或“L2”)并聯。(2)該報警器要達到出廠預設值,請計算滑動變阻器應接入電路的電阻值。(3)某場地安裝該報警器后,為了增加安全系數想在燃氣濃度達到4%時就報警,該滑動變阻器滑片 P (填“向上”或“向下”)移動。【答案】(1)L1(2)當燃氣濃度達到0.3%時,根據圖乙可知,此時氣敏電阻的阻值為:R1=30Ω;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0.03A,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的總電阻為:;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關系可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2=R-R1=100Ω-30Ω=70Ω;(3)向下【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控制電路的工作狀態判定工作電路的連接方式,然后判定電鈴的位置;(2)當燃氣濃度達到0.3%時,根據圖乙得到氣敏電阻的阻值,根據歐姆定律求出電路的總電阻,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關系求出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3)根據圖乙可知,當燃氣濃度達到0.2%時,氣敏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為保證報警時電路電流仍為0.03A,由歐姆定律可知,需控制電路的總電阻不變,據此可知滑動變阻器調節的方向。【解答】 (1)閉合開關S1、S2,移動滑動變阻器R2滑片P的位置,當控制電路中的電流為0.03A時,電磁鐵恰好能將銜鐵吸下,使得工作電路中燈L1亮起而報警,在電路中接入蜂鳴器時,蜂鳴器應與L1并聯,蜂鳴器與L1可以同時工作;(2)當燃氣濃度達到0.3%時,根據圖乙可知,此時氣敏電阻的阻值為:R1=30Ω;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0.03A,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的總電阻為:;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關系可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2=R-R1=100Ω-30Ω=70Ω;(3)根據圖乙可知,當燃氣濃度達到0.2%時,氣敏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為保證報警時電路電流仍為0.03A;由歐姆定律可知當電壓一定時,需控制電路中的總電阻不變,因此調節滑片使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減小,故將滑片向下移動;32.(2025八下·杭州期中)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登上月球背面,成為世界首個著落在月球背面的探測器。此后,嫦娥四號通過“鵲橋”中繼星向世界展現了首張月背的完整風貌。圖為月背全景圖的局部,可以看到月面充滿了奇異而荒涼的壯美。其實看似荒涼的月球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以鐵為例,僅月面表層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億噸鐵。(1)科學研究發現,月球上富含鐵的同位素:Fe-57(一個原子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57)和Fe-54,已知鐵元素為26號元素,則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A.Fe-57和 Fe-54原子核外電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B.Fe-57和 Fe-54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個位置C.Fe-57和 Fe-54均屬于鐵元素,所以相對原子質量相同(2)地球上的鐵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在 兩種化合物中,與等質量鐵元素相結合的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某赤鐵礦(主要成分為氧化鐵,且其它成分不含鐵)探明含鐵量為11.2%,則氧化鐵含量為 (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答案】(1)C(2)9:8;15%【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根據題中信息解答;(2)Fe2O3、Fe3O4的1個分子中鐵原子的個數比為2:3,要使兩種物質中鐵元素質量相等,可以將兩種物質進行變形,即將鐵原子個數變為6,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赤鐵礦石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氧化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據此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A.Fe-57和Fe-54原子核外電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正確;B.Fe-57和Fe-54中的質子數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個位置,正確;C.Fe-57和Fe-54中中子數不同,所以相對原子質量不相同,錯誤。故填:C。(2)Fe2O3、Fe3O4的1個分子中鐵原子的個數比為2:3,要使兩種物質中鐵元素質量相等,可以將兩種物質進行變形,即將鐵原子個數變為6,分別為Fe6O9;Fe6O8即與等質量鐵元素相結合的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8;根據題意,雜質中不含鐵元素,所以鐵元素全部來源于氧化鐵,所以該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五、附加卷33.(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的天平可用來測定磁鐵間相互作用的磁力F。天平的右臂下掛有磁鐵A,其南、北兩極如圖所示,磁鐵A 的正上方掛有另一未知南、北極的磁鐵B,將其上下兩端標為b、a。在如圖所示情況下,天平左、右兩邊加上質量各為 的砝碼,天平平衡。將磁鐵B翻轉180°,若a端在上b端在下,磁鐵B 仍掛在原來位置,右邊再加上質量為m的砝碼后,天平重新平衡。已知重力和質量的比值為g,由此可知( )A.磁鐵B的a端為S極, 力F 的大小為(m1-m2)gB.磁鐵B的a端為N極:力F 的大小為 mg/2C.磁鐵B的a端為N極: 力F的大小為D.磁鐵B的a端為S極,力F 的大小為【答案】B【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解析】【分析】 根據天平是等臂杠桿的特點結合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分析解答。【解答】 (1)由圖結合題意可知,磁鐵B的a端在下面時,天平左、右兩邊加上質量各為m1、m2的砝碼,天平平衡;磁鐵B的b端在下面,且磁鐵B仍掛在原來位置時,右邊再加上質量為m的砝碼后,天平才能重新平衡;說明磁鐵B的a端與磁鐵A的N極相互排斥,磁鐵B的b端與磁鐵A的N極相互吸引,所以磁鐵B的a端為N極;故AD錯誤;(2)當磁體B的b端在上a端在下時,兩磁鐵相互排斥,根據天平是等臂杠桿可知,天平兩側受到的力相等,即:m1g=m2g+Ga+F----①;當磁體B的a端在上b端在下時,兩磁鐵相互吸引,根據天平是等臂杠桿可知,天平兩側受到的力相等,即:m1g=m2g+Ga+mg-F----②;由①②兩式可得,,故B正確,C錯誤。故答案為:B。34.(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甲所示為一臺非鐵磁性物質制成的天平。天平左盤中是一塊質量為M的小磁鐵,右盤是質量為2M的砝碼,此時天平不平衡,當向左盤小磁鐵上方放一塊質量也為M的小磁鐵后,發現磁鐵懸停在空中(此時左盤中兩磁鐵如圖乙所示),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天平將保持水平平衡B.天平仍然是右盤低,左盤高C.天平將變為左盤低,右盤高D.磁鐵懸停在空中是因為受到的斥力大于重力【答案】A【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杠桿的應用【解析】【分析】 ①天平是一個等臂杠桿,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物體的重力等于砝碼的重力,據此分析。②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③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物體受力平衡。【解答】 ABC、當向左盤小磁鐵上方放一塊質量也為M的小磁鐵后,盡管上面磁鐵懸停在空中,因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面磁鐵受到上面磁鐵的斥力F=G=Mg;天平左盤受到的力大小為2Mg,右盤砝碼的重力大小為2Mg,天平是一個等臂杠桿,所以天平將保持平衡;故A正確,BC錯誤;D、磁鐵懸停在空中,處于平衡狀態,受平衡力作用,所以磁鐵受到的斥力等于重力;故D錯誤。故答案為:A。35.(2025八下·杭州期中)“懸空的磁環”實驗中,若所用的磁環都一樣,中間的塑料管是光滑的。當甲、乙兩個磁環處于靜止狀態時,它們之間的距離為h1,如圖所示。 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環,當丙懸空并靜止后,甲、乙之間的距離變為h2,乙、丙之間的距離為h3。已知磁環間的斥力隨它們距離的減小而增大,則h1、h2、h3之間的大小關系滿足( )A. B.C. D.【答案】B【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解析】【分析】處于靜止狀態的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根據甲乙丙之間力的作用大小判斷距離間的關系。【解答】 設每個磁環的重力為G,則當甲、乙兩磁環處于靜止狀態時,甲乙之間的力大小為G,此時所對應的距離為h1;當丙磁環套在乙上方,甲、乙、丙都處于靜止狀態時,乙丙之間力的大小為G,對應的距離為h3,甲乙之間力的大小為2G,對應的距離為h2,根據磁環間的斥力隨距離的減小而增大的原理可知,h1>h2,h2<h3。故答案為:B。36.(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虛線區域內的“×”為垂直紙面的磁感線.當線框從位置A向右勻速移動到位置B時,線框內產生感應電流的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無→有→無→有→無 B.無→有→無C.沒有感應電流 D.一直有感應電流【答案】A【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解析】【分析】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①閉合電路;②部分導體;③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解答】線框A進入磁場前,不能切割磁感線,因此無感應電流產生;當線框A從剛進入到全部進入前,符合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此時有感應電流產生;當線框A全部進入磁場后,整個閉合電路都在磁場中,不是部分導體,因此無感應電流產生;當線框A剛從磁場中出來到全部出來前,符合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此時有感應電流產生;當線框A全部出來后,不能切割磁感線,因此無感應電流產生。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37.(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一個帶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有甲乙丙三個觸點(可接通或斷開)。使用過程中,當人站在地上,身體一部分接觸到金屬外殼時,最有可能造成觸電事故的是三個觸點處于( )A.觸點甲:接通,觸點乙:接通,觸點丙:接通B.觸點甲:斷開,觸點乙:接通,觸點丙:斷開C.觸點甲:斷開,觸點乙:斷開,觸點丙:斷開D.觸點甲:接通,觸點乙:斷開,觸點丙:斷開【答案】B【知識點】觸電危害及常見的觸電類型與預防【解析】【分析】家庭電路主要由火線、零線和地線組成。火線帶有電壓,零線在正常情況下電壓為零,地線的作用是將用電器的金屬外殼與大地相連,當用電器發生漏電等故障時,使電流通過地線流入大地,從而避免人體觸電。【解答】由于火線與大地和零線的電壓為220V,故當金屬外殼與火線相通,且外殼不接地時,會造成觸電A、觸點甲:接通,觸點乙:接通,觸點丙:接通與分析不符,故A項錯誤;B、觸點甲:斷開,觸點乙:接通,觸點丙:斷開與分析相符,故B項正確;C、觸點甲:斷開,觸點乙:斷開,觸點丙:斷開與分析不符,故C項錯誤;D、觸點甲:接通,觸點乙:斷開,觸點丙:斷開與分析不符,故D項錯誤。故答案為:B。38.(2025八下·杭州期中)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氣和氧氣混合氣體的密閉容器中生成CO和 且測得反應后所得CO、CO2和N2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4%,則其中氮氣的質量分數可能為( )A.8% B.35% C.50% D.65%【答案】B【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可采用極值法分析:即設該混合氣體的質量為100g.則混合氣體中含碳24克,則原來木炭就為24克,假設木炭燃燒完全生成二氧化碳,求出此時氮氣的質量,假設木炭燃燒完全生成一氧化碳,求出此時氮氣的質量,氮氣的質量應在這兩個值之間。【解答】 設該混合氣體的質量為100g,則混合氣體中含碳24克,則原來木炭就為24克,假設木炭燃燒完全生成二氧化碳,由化學式求出此時氧元素的質量為:,求出此時氮氣的質量為100g-24g-64g=12g;假設木炭燃燒完全生成一氧化碳,求出此時氧元素的質量為:,求出此時氮氣的質量為100g-24g-32g=44g,氮氣的質量應在這兩個值之間。故氮氣的質量分數也是在12%到44%之間;故答案為:B。39.(2025八下·杭州期中)化學上用符號“2X”表示原子的組成,其中X 代表元素符號,Z表示原子核內的質子數,A表示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已知 和 這兩種微粒的核外電子數目完全相同,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b-a=d-c B.a-n=c+m C.a+n=c-m D.b-n=d+m【答案】C【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 根據題意,符號“”表示原子的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號,Z表示原子核內的質子數,A表示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已知 和的核外電子數目相同,分別是X、Y原子失去n個電子、得到m個電子得到的,據此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符號”表示原子的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號,Z表示原子核內的質子數,A表示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已知和的核外電子數目相同,分別是X、Y原子失去n個電子、得到m個電子得到的;X、Y原子的核內質子數分別是a、c,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其原子的核外電子數分別是a、b;故a-n=c+m。故答案為:C。40.(2025八下·杭州期中)某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M,若該金屬與硫酸根結合組成的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則該金屬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是( )A. B. C. D.【答案】A【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設該金屬元素的化合價為+x價。硫酸根的化合價為 2價,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該金屬與硫酸根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R2(SO4 ) x。【解答】已知該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M,硫酸根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16×4=96。則該化合物R2(SO4 ) x的相對分子質量N=2M+96x。求解化合價x對N=2M+96x進行變形求解所以該金屬元素的化合價為 ,故答案為: A。41.(2025八下·杭州期中) X、Y兩種元素可組成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學式為 其中Y 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乙中 Y 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0%,則乙的化學式為( )A.XY B.XY3 C. D.X3Y【答案】B【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根據甲的化學式為XY2,其中Y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利用乙中Y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0%可知乙中Y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甲中Y的質量分數來解答。【解答】 因甲的化學式為XY2,其中Y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且甲中Y與X的原子個數之比為2:1,而乙中Y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0%,則乙中Y與X的原子個數之比應大于2:1,只有B項的化學式中Y與X的原子個數之比3:1>2:1,故答案為:B。42.(2025八下·杭州期中)由 和 組成的混合物中,經測定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1.65%,則在以下六個量中:①Na元素的質量分數,②Ca元素的質量分數,③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的質量分數, 的質量分數, 和 和的質量比.能確定的是( )A.都不能確定 B.只有③能確定C.只有④⑤⑥能確定 D.都能確定【答案】D【知識點】元素的概念;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Na2CO3和CaCO3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比為1:3,則Na2CO3和CaCO3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16×3)=1:4;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1.65%,據此可確定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解答】 碳酸鈉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設質量為aNa2CO3和質量為100CaCO3混合,那么由題意,,由此可以解出a的值,進而計算出Na2CO3和CaCO3的質量比,進一步可計算出Na元素的質量分數、Ca元素的質量分數、CaCO3的質量分數、Na2CO3的質量分數,結合以上分析,全部都能確定。故答案為:D。1 / 1浙江省杭州采荷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試卷(到第2章)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5分)1.(2025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四幅圖片,屬于符號的是( )A.氫元素 B.碳原子結構C.磁場的磁感線 D.水分子2.(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是奧斯特實驗的示意圖。下列有關奧斯特實驗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A.斷開開關,直導線周圍產生的磁場不會立即消失B.發生偏轉的小磁針對通電導線有力的作用C.移去小磁針后的通電導線周圍不存在磁場D.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無關3.(2025八下·杭州期中)某同學在驗證空氣成分時采用了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用大針筒向小試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注氣,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B.觀察帶火星的木條是否在空氣中復燃,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氧氣C.向玻璃上哈氣,玻璃上會凝結成許多小水珠,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水分D.觀察硫酸銅晶體暴露在空氣中是否變藍,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水分4.(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的共享單車安裝有電子鎖,騎行時可以為電子鎖內的電池充電。其工作原理與示意圖相對應的是( )A. B.C. D.5.(2025八下·杭州期中)現有幾種說法:①KMnO4 和K2MnO4中含有相同的原子團;②在 中氮元素表現兩種化合價:③帶電原子團中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④氧氣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⑤紅磷和白磷是由磷原子組成的同種物質。其中正確的說法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6.(2025八下·杭州期中)下列有關磁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A.圖甲中鐵塊能吸引小磁針,則鐵塊原來一定具有磁性B.圖乙中小磁針黑色為N極,則b處磁場的方向向右C.圖丙中從磁鐵的最左端移到最右端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減小D.圖丁中條形磁鐵靜止時A端總是指向北方,說明A端是條形磁鐵的南極7.(2025八下·杭州期中)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檢驗氧氣的化學性質實驗中,實驗記錄或操作不正確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會發出白光B.將打磨后的鐵絲盤成螺旋狀,可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并放熱D.做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時,集氣瓶應預先裝有少量水或鋪上一層細沙8.(2025八下·杭州期中)電吉他中電拾音器的基本結構如圖甲所示,磁體附近的金屬弦被磁化,因此弦振動時,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如圖乙),電流經電路放大后傳送到音箱發出聲音,電流越大聲音越響。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選用銅質弦,電吉他仍能正常工作B.增加線圈匝數可以增大聲音的響度C.弦振動過程中,線圈中的電流方向不斷變化D.斷開電路,線圈兩端的感應電流也將消失9.(2025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科學的重要工具。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鈰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0.1gC.Z和Y化學性質相似 D.鈰元素的核內質子數為5810.(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對于圖片中所描述的科學現象或過程,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A.圖甲:小錘擊打鈴碗時,電磁鐵仍具有磁性B.圖乙:對著話筒講話,相連的擴音機中會發出聲音,話筒利用的是電磁感應原理C.圖丙:使用測電筆時,用指尖抵住上端的金屬帽會發生觸電事故D.圖丁:當電流過大時,保險絲先熔斷,所以家庭電路中可以用銅絲代替保險絲11.(2025八下·杭州期中)人們為了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經歷了漫長的探究過程,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說明原子核內部具有復雜的結構B.玻爾改進了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C.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現了原子內有帶負電的電子D.道爾頓提出了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實心球體12.(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為某電動機的原理圖,EF、PQ 為螺線管,abed 為電動機的線圈,OO'為轉軸。閉合開關,線圈能朝一個方向持續轉動,則( )A.若將電源的正負極對調,轉動方向改變B.圖中線圈平面恰好處在平衡位置C.螺線管F端為S極 ,P端為N極D.該電動機工作時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13.(2025八下·杭州期中)杭州盛產茶葉,“西湖龍井”“徑山毛峰”等綠茶享譽海內外,綠茶中的單寧酸有抑制血壓上升、清熱解毒等功效,其化學式為C70H52O46,下列關于單寧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一個單寧酸分子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單寧酸含 76個碳原子C.一個單寧酸分子中碳、氫、氧原子個數比為38:26:23D.單寧酸屬于由多種元素組成的混合物14.(2025八下·杭州期中)推理和歸納是化學學習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陽離子一定帶正電荷,則帶正電荷的粒子一定是陽離子B.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則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分子C.同種元素具有相同質子數,所以Fe、Fe2+、Fe3+具有相同的質子數D.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則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15.(2025八下·杭州期中) 如圖所示為家庭電路的一部分,對其按如下順序檢測:①閉合開關S1,燈L1亮;②斷開開關S1,閉合開關S2,燈L2不亮;再用測電筆測試a、b兩點,發現只有測a點時,氖管發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是( )A.a、b兩點間斷路 B.b點左側的零線斷路C.燈L2短路 D.燈L2斷路二、填空題(16、17、21題每空1分, 其余每空2分, 共40分)16.(2025八下·杭州期中)請用化學符號填空。(1)空氣中最多的物質: (2)3個硝酸根離子: (3)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 (4)治療胃酸過多用氫氧化鋁: (5)第11號元素與第17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構成該物質的微粒是: (6)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 17.(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是一些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仔細觀察、分析,然后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粒子中屬于同一種元素的是 (填序號,下同),屬于陽離子的是 。(2)上述粒子中,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也相同的粒子有 。(填符號)(3)序號為⑦的元素名稱是 ,在化學反應中,該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電子:該元素屬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18.(2025八下·杭州期中)按要求作圖。(1)標出圖甲磁感應線的方向、磁鐵的N極和S極。(2)通電螺線管磁感線方向如圖乙所示,在圖中標出小磁針的N極和電源的“+”、“-”極。(3)在圖丙中,將帶開關S的電燈、接冰箱用的三孔插座,正確地接入電路。19.(2025八下·杭州期中)汽車尾氣凈化裝置中裝有鉑催化劑,尾氣在催化劑表面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1)反應I中的反應物分子有 種。(2)此凈化裝置可以消除 (填化學式)對空氣的污染。20.(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盛水燒杯中漂浮一個空心鐵球,放置在電磁鐵上。(1)當閉合開關S后,鐵球 (選填“有”或“無”)磁性。(2)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動時,燒杯中的水面會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 。(3)交換電源正負極,燒杯中的水面將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21.(2025八下·杭州期中)交警常用裝有重鉻酸鉀 的儀器檢查司機是否酒后開車,因為酒中的乙醇可以使橙紅色的重鉻酸鉀變為綠色的硫酸鉻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重鉻酸鉀是由 種元素組成的,它是由 (填離子符號,下同)和 構成的,重鉻酸鉀中鉻元素的化合價是 。(2)請寫出與這兩種化合物中鉻元素的化合價相對應的兩種鉻的氧化物的化學式: 和 。22.(2025八下·杭州期中)熱敏電阻常用作傳感器。某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甲所示,圖乙是由熱敏電阻R1作為傳感器制作的簡單自動報警線路圖,圖中a、b為兩個固定的金屬片,c為開關,d為鐵片。接通開關S1時,電磁鐵的 (選填“左”或“右”)端為N極。為了使溫度過高時發送報警信息,開關c應與金屬片 (選填“a”或“b”)相接通,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適當向右移動,報警溫度應比原來設定的溫度 (選填“高”或“低”)。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44分)23.(2025八下·杭州期中)探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哪些因素有關,小科做了如下的實驗。[步驟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車,小車上固定一塊條形磁鐵 (如圖)。[步驟2]:當閉合開關時,小車會沿水平方向向右運動,記錄小車在水平桌面上運動的距離。[步驟3]:斷開開關,把小車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動變阻器滑片,閉合開關,記錄電流表的讀數以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運動的距離。實驗數據如下:實驗次數 1 2 3 4 5 6電流的大小 (安) 1.2 1.4 1.6 1.8 2.0 2.2小車運動的距離 (厘米) 15 19 24 30 (1)本實驗中通過實驗現象 來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2)下面的實驗也用了與本實驗相同的科學研究方法的是 。A.用磁感線描述磁場B.借助水壓學習電壓C.用鐵屑顯示磁體周圍磁場分布D.用總電阻表示同一段電路上串聯的兩個電阻E.把敲響的音叉接觸水面,看有沒有濺起水花,來判斷音叉有沒有振動(3)通過本實驗結論可得出的是: 。(4)若要研究電磁鐵磁性與線圈匝數的關系,已知線圈的電阻不能忽略,那么將滑動變阻器的連接線從a處移動到b處后,閉合開關后下一步的操作是 ,然后再記錄小車運動的距離。24.(2025八下·杭州期中)某科學興趣小組對“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進行了改進:將數顯設備、氣體壓強傳感器和空氣中氧氣含量測量裝置按如圖連接。裝置氣密性良好,調節右邊敞口容器和集氣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時集氣瓶內氣體的體積為V1。關閉活塞,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塞緊瓶塞,待火焰熄滅后,過一段時間打開活塞,觀察到集氣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氣瓶內的水面不再上升時,集氣瓶內的氣體體積為 然后向右邊容器內加入一定量的水至兩邊水面再次相平,此時集氣瓶內的氣體體積為 在點燃紅磷至打開活塞這一過程中,觀察到數顯設備顯示集氣瓶內的氣體壓強先上升后下降,再趨于穩定。請回答:(1)數顯設備顯示,開始一段時間集氣瓶內氣體壓強上升,這是因為氧氣量減少導致的氣壓變化量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溫度升高導致的氣壓變化量。(2)基于數顯設備顯示的氣壓變化, “過一段時間打開活塞”中的“一段時間”指的是火焰熄滅后到 所經歷的時間,若過早打開活塞會導致結果 。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集氣瓶中減少的氧氣體積為 (選填 -V3”或“ 數值上約占瓶內原來空氣體積的 。(4)上述實驗中使用的紅磷應為足量,目的是 。紅磷可以用試劑 (選填“鐵粉”、“硫粉”或“碳粉”)替代。25.(2025八下·杭州期中)某科學興趣小組制作直流電動機模型,如圖所示。回形針做成兩個支架,分別與電池的兩極相連;漆包線繞制成線圈,以線圈引線為軸,并用小刀刮去軸的一端全部漆皮,另一端只刮半周漆皮。(1)作為一個完整的電路,該電路缺少了 ;(2)將線圈兩端引線的漆皮,一端全部刮去,另一端刮去半周,其作用相當于直流電動機中的 ;(3)某同學組裝了如圖電動機模型,裝好后發現電動機不轉,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號)。①接線柱接觸不良②電池沒電③磁體磁極互換④線圈剛好在平衡位置⑤轉子和定子間摩擦力太大26.(2025八下·杭州期中)探秘原子結構。人類探索原子結構,經歷了漫長的過程。(1)1897年,湯姆森發現了 ,提出原子是可分的,并建立了原子模型,如圖甲所示。(2)1911年,物理學家盧瑟福用一束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a粒子轟擊金箔,預期這些a粒子會毫不費力地擊穿金原子,到達對面的探測板上,結果發現:絕大多數a粒子穿過金箔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少數a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極少數a粒子被反彈回來。①當a粒子轟擊金箔時,如圖乙四條運動軌跡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填序號)②盧瑟福根據實驗現象推測: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中心一個很小的結構上。這個“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3)我國國產化碳-14批量生產已經在中核集團秦山核電站啟動。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原子結構的是 (填字母)。27.(2025八下·杭州期中)學習了電磁感應現象后,小科同學想進一步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使用的裝置如圖所示:鐵塊E、F上繞有導線并與開關、滑動變阻器、電源、燈泡組成電路。線框 abcd與靈敏電流計G相連。(線框 abcd在鐵塊E、F上方,如實驗過程中線框不扭轉)[猜想與假設]小科做出了如下猜想:A.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速度有關;B.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強弱有關。[設計與進行實驗]小科探究猜想A的設計思路如下:實驗時保持電磁鐵磁性強弱不變,改變線框切割磁感線的速度進行多次實驗,分別記下每次實驗中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的格數,實驗數據記錄如表所示。實驗次數 切割磁感線的速度 電流計指針偏轉格數1 慢速 1.5格2 中速 2.5格3 快速 4格[分析論證](1)分析表格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在磁場強弱相同時, .閉合電路中產生的感應電流越大。(2)[交流評估]小科為驗證猜想B,設計思路如下:改變電磁鐵的 進行多次實驗,每次實驗線框豎直向下以相同速度穿過電磁鐵磁場,觀察并記錄每次實驗中靈敏電流計G指針偏轉的格數。(3)實驗中用電磁鐵代替永磁體的好處是,可以通過改變 使感應電流大小隨之改變。(4)按照小科的設計思路驗證猜想B,得到的感應電流變化不定,沒有規律,原因可能是____。A.沒有控制線圈每次都豎直向下運動B.很難保證線圈切割磁感線時速度不變C.電源電壓太小四、綜合題(共31分)28.(2025八下·杭州期中)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元素,其中氮、磷、鉀是需要量較多的元素。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施加一定質量的化肥,尿素是一種常用的化肥。已知尿素的化學式為 請列式計算。(1)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2)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保留到0.1%);(3)某農田需要增加5.6千克的氮元素,應向該農田施加尿素多少千克 29.(2025八下·杭州期中)人體意外觸電時的危害程度與通過人體的電流大小有關。查閱資料得知:由于人體的電阻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人體的安全電壓有 5 個等級(42 伏,36 伏,24 伏,12 伏,6伏)。如在皮膚干燥等情況下 42 伏以下的電壓是安全的;在極端潮濕等環境中 6伏以下的電壓才是安全的。(1)某人用正確的方式使用測電筆接觸零線,此時流過人體的電流為 ;(2)如圖乙,在使用測電筆接觸火線時,人體和測電筆串聯。為確保人體在任何環境中都安全,測電筆內部電阻設計至少為 21400 歐,則允許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為多少 30.(2025八下·杭州期中)一瓶未貼標簽的粉末狀常見金屬R,為了測定R的相對原子質量,準確稱取一定量金屬粉末,在坩堝內加強熱使其完全氧化,冷卻后再稱重,重復試驗,獲得如表數據。請回答:試驗次數 金屬質量(g) 金屬氧化物質量(g)1 45.0 84.92 45.0 85.13 45.0 85.0平均值 45.0 m(1)表格中m= 。(2)該金屬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3)已知R的化合價為+3價,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31.(2025八下·杭州期中)老舊小區燃氣管網改造步伐持續加快,為筑牢安全防線,安裝燃氣報警器成為常態。如圖甲所示是家用燃氣報警器的部分電路示意圖,其中控制電路中的是氣敏電阻,其阻值與燃氣濃度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出廠預設當燃氣濃度達到6%時報警。出廠測試時,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為3V且保持恒定,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當控制電路中的電流為0.03A時,電磁鐵恰好能將銜鐵吸下,工作電路中相應的燈亮起而報警(電磁鐵線圈的阻值忽略不計)。(1)小杭認為報警時只有燈亮還不能起到很好的報警作用,最好燈亮同時又有警報聲,所以建議加接蜂鳴器,則蜂鳴器應與燈 (填“L1”或“L2”)并聯。(2)該報警器要達到出廠預設值,請計算滑動變阻器應接入電路的電阻值。(3)某場地安裝該報警器后,為了增加安全系數想在燃氣濃度達到4%時就報警,該滑動變阻器滑片 P (填“向上”或“向下”)移動。32.(2025八下·杭州期中)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登上月球背面,成為世界首個著落在月球背面的探測器。此后,嫦娥四號通過“鵲橋”中繼星向世界展現了首張月背的完整風貌。圖為月背全景圖的局部,可以看到月面充滿了奇異而荒涼的壯美。其實看似荒涼的月球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以鐵為例,僅月面表層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億噸鐵。(1)科學研究發現,月球上富含鐵的同位素:Fe-57(一個原子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57)和Fe-54,已知鐵元素為26號元素,則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A.Fe-57和 Fe-54原子核外電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B.Fe-57和 Fe-54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個位置C.Fe-57和 Fe-54均屬于鐵元素,所以相對原子質量相同(2)地球上的鐵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在 兩種化合物中,與等質量鐵元素相結合的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某赤鐵礦(主要成分為氧化鐵,且其它成分不含鐵)探明含鐵量為11.2%,則氧化鐵含量為 (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五、附加卷33.(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的天平可用來測定磁鐵間相互作用的磁力F。天平的右臂下掛有磁鐵A,其南、北兩極如圖所示,磁鐵A 的正上方掛有另一未知南、北極的磁鐵B,將其上下兩端標為b、a。在如圖所示情況下,天平左、右兩邊加上質量各為 的砝碼,天平平衡。將磁鐵B翻轉180°,若a端在上b端在下,磁鐵B 仍掛在原來位置,右邊再加上質量為m的砝碼后,天平重新平衡。已知重力和質量的比值為g,由此可知( )A.磁鐵B的a端為S極, 力F 的大小為(m1-m2)gB.磁鐵B的a端為N極:力F 的大小為 mg/2C.磁鐵B的a端為N極: 力F的大小為D.磁鐵B的a端為S極,力F 的大小為34.(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甲所示為一臺非鐵磁性物質制成的天平。天平左盤中是一塊質量為M的小磁鐵,右盤是質量為2M的砝碼,此時天平不平衡,當向左盤小磁鐵上方放一塊質量也為M的小磁鐵后,發現磁鐵懸停在空中(此時左盤中兩磁鐵如圖乙所示),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天平將保持水平平衡B.天平仍然是右盤低,左盤高C.天平將變為左盤低,右盤高D.磁鐵懸停在空中是因為受到的斥力大于重力35.(2025八下·杭州期中)“懸空的磁環”實驗中,若所用的磁環都一樣,中間的塑料管是光滑的。當甲、乙兩個磁環處于靜止狀態時,它們之間的距離為h1,如圖所示。 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環,當丙懸空并靜止后,甲、乙之間的距離變為h2,乙、丙之間的距離為h3。已知磁環間的斥力隨它們距離的減小而增大,則h1、h2、h3之間的大小關系滿足( )A. B.C. D.36.(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虛線區域內的“×”為垂直紙面的磁感線.當線框從位置A向右勻速移動到位置B時,線框內產生感應電流的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無→有→無→有→無 B.無→有→無C.沒有感應電流 D.一直有感應電流37.(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一個帶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有甲乙丙三個觸點(可接通或斷開)。使用過程中,當人站在地上,身體一部分接觸到金屬外殼時,最有可能造成觸電事故的是三個觸點處于( )A.觸點甲:接通,觸點乙:接通,觸點丙:接通B.觸點甲:斷開,觸點乙:接通,觸點丙:斷開C.觸點甲:斷開,觸點乙:斷開,觸點丙:斷開D.觸點甲:接通,觸點乙:斷開,觸點丙:斷開38.(2025八下·杭州期中)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氣和氧氣混合氣體的密閉容器中生成CO和 且測得反應后所得CO、CO2和N2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4%,則其中氮氣的質量分數可能為( )A.8% B.35% C.50% D.65%39.(2025八下·杭州期中)化學上用符號“2X”表示原子的組成,其中X 代表元素符號,Z表示原子核內的質子數,A表示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已知 和 這兩種微粒的核外電子數目完全相同,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b-a=d-c B.a-n=c+m C.a+n=c-m D.b-n=d+m40.(2025八下·杭州期中)某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M,若該金屬與硫酸根結合組成的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則該金屬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是( )A. B. C. D.41.(2025八下·杭州期中) X、Y兩種元素可組成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學式為 其中Y 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乙中 Y 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0%,則乙的化學式為( )A.XY B.XY3 C. D.X3Y42.(2025八下·杭州期中)由 和 組成的混合物中,經測定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1.65%,則在以下六個量中:①Na元素的質量分數,②Ca元素的質量分數,③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的質量分數, 的質量分數, 和 和的質量比.能確定的是( )A.都不能確定 B.只有③能確定C.只有④⑤⑥能確定 D.都能確定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也可指根據實驗、圖樣放大或縮小而制作的樣品,一般用于展覽或實驗或鑄造機器零件等用的模子。符號是具有某種代表意義的標識 ,可以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解答】A、“H”是氫元素的符號,用來簡潔表示氫元素,故A正確。B、碳原子結構示意圖是展示結構的圖示,并非符號,故B錯誤。C、磁感線是描述磁場的假想曲線,不是符號,故C錯誤。D、水分子模型是呈現結構的模型,不是符號,故D錯誤。故答案為:A。2.【答案】B【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解析】【分析】奧斯特實驗證明了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且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磁場是由電流產生的,電流消失磁場隨之消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電導線周圍磁場對小磁針有力的作用,小磁針對通電導線也有力的作用。通電導線周圍磁場的存在與小磁針是否存在無關。【解答】A、斷開開關,電流不存在,直導線周圍磁場立即消失,故錯誤。B、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電導線周圍磁場對小磁針有力的作用,小磁針對通電導線也有力的作用,故正確。C、通電導線周圍磁場是客觀存在的,移去小磁針磁場依然存在,故錯誤。D、通電導線周圍磁場方向和電流方向有關,電流方向改變磁場方向改變,故錯誤。故答案為:B。3.【答案】A【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A、根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考慮;B、根據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考慮;C、向玻璃上哈氣,不是空氣中成分,而是人體呼出的氣體成分;D、根據硫酸銅晶體屬于藍色考慮。【解答】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用大針筒向小試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注氣,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故A正確;B、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但是空氣中氧氣含量低,不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所以不能驗證是否含有氧氣,更不能驗證空氣中是否含有水分,故B錯;C、向玻璃上哈氣,不是空氣中成分,而是人體呼出的氣體成分,故C錯;D、硫酸銅白色粉末遇到水變為藍色的硫酸銅晶體,所以不能通過觀察硫酸銅晶體爆露在空氣中是否變藍,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水分,故D錯。故答案為:A。4.【答案】A【知識點】電磁感應【解析】【分析】分析各個選項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根據“騎行時可以為電子鎖內的電池充電”可知,這個裝置的工作原理為電磁感應。A.導體AB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電流表的指針擺動,說明有感應電流產生,故A符合題意;B.閉合開關后,通過電流的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這是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故B不合題意;C.當導線中有電流經過時,小磁針的指向發生偏轉,說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故C不合題意。D.兩個電磁鐵串聯,則通過它們的電流相等,而線圈匝數多的吸引的鐵屑更多,說明它的磁場更強,那么得到結論:當電流相同時,電磁鐵的線圈匝數越多,則磁場越強,故D不合題意;故選A。5.【答案】A【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常見元素與原子團的化合價【解析】【分析】根據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同素異形體概念,物質的構成,帶電的粒子有離子、原子核、電子、質子,單質的定義進行分析。【解答】 ①KMnO4中的原子團是高錳酸根,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1價;而K2MnO4中的原子團是錳酸根,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2價,種類不同,故錯誤;②硝酸銨(NH4NO3)中銨根顯+1價,氫元素顯+1價,設銨根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x,由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可得:x+(+1)×4=+1,則x=-3價;硝酸根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y,可得:y+(-2)×3=-1,則y=+5價;氮元素表現出兩種化合價,故正確。③在原子團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該原子團的化合價,不是零,故錯誤;④氧氣屬于單質,氧元素的化合價為0,故錯誤;⑤紅磷和白磷都是由磷元素組成的單質,是不同的物質,屬于同素異形體,故錯誤;故答案為:A。6.【答案】B【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和磁感線【解析】【分析】(1)磁鐵具有吸引鐵、鈷、鎳等磁性材料的性質。(2)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3)磁鐵中間磁性弱,兩端磁性強;(4)磁鐵都具有指向性,指南的叫做南極,指北的叫做北極。【解答】A、鐵棒能吸引小磁針,則鐵棒原來可能無磁性,故A錯誤;B、小磁針黑色為N極,則b處磁場的方向向右,故B正確;C、從左端移到右端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先減小再變大,因為中間磁性最弱,故C錯誤;D、磁鐵都具有指向性,圖丁中條形磁鐵靜止時A端總是指向北方,說明A端是條形磁鐵的北極,故D錯誤;故答案為:B。7.【答案】C【知識點】氧氣的性質和利用;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解析】【分析】A、根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分析;B、根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注意事項分析;C、根據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分析;D、根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注意事項分析。【解答】A、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A記錄正確;B、將打磨后的鐵絲盤成螺旋狀,可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促進燃燒,故B操作正確;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的白煙,并放熱,故C記錄錯誤;D、做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時,集氣瓶應預先裝有少量水或鋪上一層細沙,可防止生成的高溫熔化物落下來炸裂瓶底,故D操作正確。故答案為:C。8.【答案】A【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解析】【分析】電吉他的拾音器由磁鐵和線圈組成,鋼弦被磁化,彈動鋼弦,相當于線圈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在線圈中就會產生對應的音頻電流,電流經放大后通過音箱,我們就聽到了聲音,根據增加線圈匝數可以增大線圈中的電流。【解答】A、銅不可以被磁化,則選用銅質弦,電吉他不能正常工作,故A錯誤。B、增加線圈匝數可以增大線圈中的感應電流,故B正確。C、弦振動過程中,線圈中的電流大小不斷變化,使弦振動幅度不同發出聲音的大小不同,故C正確。D、斷開電路,電路處于斷路,線圈兩端的感應電流也將消失,故D正確。故答案為:A。9.【答案】D【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據元素名稱的漢字特點判斷元素類別,金屬元素名稱一般帶有“钅”字旁(汞除外 ),非金屬元素名稱一般為 “氣”字頭、“石”字旁等。(2)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是 “1”,通常省略不寫。(3)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同一族(縱列)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4)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 = 核電荷數 = 質子數 ,元素周期表單元格左上角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解答】A、鈰元素名稱帶有 “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不是非金屬元素,故錯誤。B、鈰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為 140.1,單位是 “1”,不是 “g”,故錯誤。C、由圖可知 Z 和 Y 不在同一族,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化學性質不相似,故錯誤。D、鈰元素原子序數為 58 ,原子序數等于核內質子數,所以核內質子數為 58,故正確。故答案為:D。10.【答案】B【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解析】【分析】(1)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無磁性。(2)動圈式話筒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人對著話筒講話時,聲音使膜片振動,帶動線圈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產生感應電流,經擴音機放大后發出聲音。(3)使用測電筆時,手要接觸筆尾金屬體(金屬帽),使人體和測電筆形成通路,測電筆內部有高電阻,通過人體的電流很小,不會發生觸電事故。(4)保險絲需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材料,銅絲熔點高,電流過大時不易熔斷,不能在電流過大時及時切斷電路,起不到保險作用,不能代替保險絲。【解答】A、小錘擊打鈴碗時,電路斷開,電磁鐵斷電,不再具有磁性,故錯誤。B、對著話筒講話,相連擴音機中會發出聲音,話筒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聲音信號轉化為電信號,故 正確。C、使用測電筆時,用指尖抵住上端金屬帽,不會發生觸電事故,故錯誤。D、銅絲熔點高,家庭電路中不能用銅絲代替保險絲,故錯誤。故答案為:B。11.【答案】A【知識點】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1)盧瑟福 α 粒子散射實驗:通過該實驗,盧瑟福發現原子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繞核旋轉,此實驗主要揭示的是原子的核式結構,而非原子核內部復雜結構 。(2)玻爾在盧瑟福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基礎上,引入量子論觀點,提出了電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軌道,改進了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3)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現了電子,電子是帶負電的粒子,這一發現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傳統觀念。(4)道爾頓提出原子論,認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實心球體。【解答】A、盧瑟福 α 粒子散射實驗說明的是原子的核式結構,不是原子核內部具有復雜結構,故錯誤。B、玻爾改進了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故正確。C、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現了原子內帶負電的電子,故正確。D、道爾頓提出了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實心球體,故正確。故答案為:A。12.【答案】A【知識點】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解析】【分析】(1)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的方向有關;(2)當通電線圈所在平面與磁感線垂直時,線圈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線圈受力平衡;(3)開關閉合后,根據電流方向利用安培定則可判斷兩個螺線管的磁極;(4)電動機工作時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解答】A、若只將電源的正負極對調,則電流的方向發生改變,兩個螺線管的磁極的方向也發生了改變,即線圈所處磁場方向改變,則受到的磁場力的方向不改變,線圈轉動方向會與原來的轉動方向相同,即順時針轉動,故A正確;B、當通電線圈所在平面與磁感線垂直時,線圈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線圈受力平衡,故B錯誤;C、由圖知電流從螺線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據安培定則可知,通電螺線管EF的E端為N極、F端為S極,通電螺線管PQ的P端為N極、Q端為S極,故C錯誤;D、電動機工作時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故D錯誤。故答案為:A。13.【答案】C【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物質由元素組成,分子由原子構成。描述分子構成時應說由哪些原子構成 。(2)對于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3)根據化學式求原子個數比,就是各元素符號右下角數字之比。(4)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從化學式看,一種物質對應一個固定化學式。【解答】A、一個單寧酸分子由 76 個碳原子、52 個氫原子和 46 個氧原子構成,物質由元素組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不能說分子由元素組成,故錯誤。B、一個單寧酸分子含 76 個碳原子,不能說單寧酸含 76 個碳原子,概念混淆,故錯誤。C、一個單寧酸分子中碳、氫、氧原子個數比為 76 : 52 : 46 = 38 : 26 : 23,故正確。D、單寧酸有固定化學式,屬于純凈物,不是混合物,故 D 錯誤。故答案為:C。14.【答案】C【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A、根據質子帶正電,不屬于陽離子進行分析;B、根據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是原子進行分析;C、根據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內質子數進行分析;D、根據單質的特點進行分析。【解答】A、陽離子一定帶正電荷,但帶正電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陽離子,也有可能是質子,故錯誤;B、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但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如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原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故錯誤;C、同種元素具有相同質子數,所以Fe、Fe2+、Fe3+具有相同的質子數,故正確;D、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可能是混合物,故錯誤。故答案為:C。15.【答案】A【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 對各個選項中的故障進行分析,推測可能出現的現象,哪個與題目描述一致,哪個就是正確選項。【解答】A、a.b兩點間斷路,開關S1閉合時,燈泡L1正常與火線和零線相連,會正常發光。而開關S2閉合時,L2只與火線連通,沒有與零線連通,因此不會發光。a點雖然接在零線上,但是通過燈泡L2與火線相連,因此測電筆接觸時發光,故A正確。B、b點左側的零線斷路入時,燈泡L1與零線斷開,則 開關S1閉合時,它不會發光,與題意不符,故B錯誤。C、燈L2短路時,一旦閉合開關S2,保險絲就會熔斷,此時測電筆接觸a點也不會發光,故C錯誤。D、燈L2斷路,閉合開關S2時,a點不能與火線相連,因此測電筆接觸時不會發光,故D錯誤。故答案為:A。16.【答案】(1)N2(2)3NO3 (3)(4)Al(OH)3(5)鈉離子Na+和氯離子Cl 。(6)O【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1)空氣中各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氮氣約占 78% ,氧氣約占 21% ,稀有氣體約占 0.94% ,二氧化碳約占 0.03% ,其他氣體和雜質約占 0.03%,所以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2)離子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標明離子所帶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表示多個離子就在離子符號前加數字。(3)化合價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用來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4)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確定其化學式。(5)第 11 號元素是鈉元素,第 17 號元素是氯元素,它們組成氯化鈉,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離子化合物。【解答】(1)空氣中最多的物質是氮氣,其化學符號為N2 。(2)硝酸根離子符號為NO3 ,3 個硝酸根離子表示為3NO3 。(3)氧化銅中銅元素化合價為+2價,應表示為 。(4)氫氧化鋁中鋁為+3價,氫氧根為 1價,根據化合價規則,其化學式為Al(OH)3 。(5)第 11 號元素鈉(Na)與第 17 號元素氯(Cl)組成氯化鈉,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鈉離子Na+和氯離子Cl 。(6)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符號為O 。17.【答案】(1)②④;⑤(2)③④⑤(3)氯;得;非金屬【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離子的書寫與意義【解析】【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不同種元素之間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當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陽子;當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最外層電子數目相同,化學性質相似。【解答】(1)根據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②④的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當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陽子;④中的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⑤為陽離子;(2)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也相同的粒子有③④⑤;(3)序號為⑦的元素為17號元素,名稱是氯,由于氯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形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陰離子;屬于非金屬元素。18.【答案】(1)(2)(3)【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解析】【分析】(1)根據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判定磁體的極性;磁體外部的磁感線是從N極出來回到S極的。(2)根據通電螺線管的磁感線都是從N極發出的,回到S極的,確定其極性;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標出小磁針的N極;根據安培定則,在圖中標出電流的方向,確定電源的正負極。(3)對于電燈接線的基本要求是:“火線零線并排走,零線直接進燈口,火線接在開關上,通過開關進燈頭。”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線;左孔接零線;右孔接火線。【解答】(1)由圖可知,小磁針的左端為N極,右端為S極,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左端磁體的極性為S極,右側磁體的極性為N極;磁體外部的磁感線是從N極出來回到S極的,如圖所示:(2)根據圖中通電螺線管的磁感線方向知,通電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左端為S極;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左端為小磁針的N極(涂黑);因通電螺線管右端為N極,根據安培定則,通電螺線管的電流方向如圖所示,則電源右端為電源正極,左端為電源負極,如圖所示:(3)首先辨別上面三根線地線、火線、零線。燈泡接法:火線進入開關,再進入燈泡,零線直接接入燈泡,這樣在斷開開關能切斷火線,既能控制燈泡,又能更安全。安裝三孔插座的原則,上孔接地線;左孔接零線;右孔接火線。19.【答案】(1)2(2)CO、NO【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分析】(1)通過觀察微觀示意圖,確定反應 I 中不同種類的反應物分子,數出其種類數量。(2)根據微觀示意圖分析反應前后物質的變化,找出原本會污染空氣,經凈化裝置反應后被消除的物質,結合常見空氣污染物確定化學式。【解答】(1)觀察反應 I 的微觀示意圖,可看到存在由不同原子構成的兩種分子,所以反應 I 中的反應物分子有 2 種。(2)從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前存在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 ,這兩種物質都是空氣污染物。經過凈化裝置反應后,它們轉化為了二氧化碳和氮氣,所以此凈化裝置可以消除CO、NO對空氣的污染。20.【答案】(1)有(2)下降(3)不變【知識點】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當電磁鐵通電后,周圍會產生磁場,鐵球在磁場中會被磁化,從而具有磁性。(2)當滑片向右滑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阻變大,則由歐姆定律可知電磁鐵磁性的變化;則由力的合成可知小鐵球所受的浮力的變化,然后可知燒杯中水面的變化;(3)交換電源正負極,只是改變了電磁鐵的磁極方向,電磁鐵磁性強弱不變,對鐵球的作用力大小不變,根據力的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判斷水面變化。【解答】(1)當閉合開關S后,電磁鐵通電產生磁場,鐵球被磁化,所以鐵球有磁性。(2)當滑片向右移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阻增大,則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減小,則電磁鐵的磁性減弱,故小鐵球所受磁力減小;小鐵球受重力、磁力及浮力,因小球處于靜止狀態,故向下的磁力與重力之和應等于向上的浮力,因磁力減小,故浮力也將減小,鐵球排開的水的體積減小,所以燒杯中水面下降;(3)交換電源正負極,電磁鐵的磁極方向改變,但磁性強弱不變,對鐵球的作用力大小不變,鐵球受到的浮力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排開液體體積不變,所以燒杯中的水面將不變。21.【答案】(1)三;K+;Cr2O72-;+6(2)CrO3;Cr2O3【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化學式來分析其組成結構,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規律來計算化合價;根據氧化物的化學式的寫法來分析解答。【解答】 (1)由重鉻酸鉀的化學式K2Cr2O7可知,它是由鉀、鉻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是由鉀離子和重鉻酸根離子構成的,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鉀元素的化合價為+1,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可得重鉻酸鉀中鉻的化合價為:(+1)×2+2x+(-2)×7=0,則x=+6;(2)鉻元素顯+6價,氧元素顯-2價,則鉻元素與氧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學式為CrO3。鉻元素顯+3價,氧元素顯-2價,則鉻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Cr2O3。22.【答案】右;a;高【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先確定電路中的電流方向,根據安培定則(用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指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確定電磁鐵的NS極;由圖甲得出熱敏電阻的阻值與溫度的關系,確定電路中的電流變化,進而確定電磁鐵的磁性變化,判斷鐵片與金屬片a還是b接觸,從而確定開關c應與哪個觸點相接通;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適當向左移動,分析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化、電流變化,進而確定電磁鐵的磁性變化,判斷報警溫度變化。【解答】 通電螺線管中電流從右側流入、左側流出,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右端為N極、左端為S極;當溫度過高時,熱敏電阻的阻值變小,電路中的電流變大,通電螺線管的磁性變強,吸引鐵片d,使開關與金屬片a接觸,為了及時報警,開關應與觸點c接觸;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適當向左移動,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大,電路中的電流變小,電磁鐵的磁性變弱,為了達到原來的磁性,熱敏電阻的阻值必須變小,報警溫度將高于原來設定的溫度。23.【答案】(1)小車運動的距離(2)CE(3)在線圈匝數一定時,電流越大,磁性越強,排斥力越大,小車移動距離越遠。(4)對調了磁極,改變了電流的方向,使電磁鐵與磁鐵相互吸引而不能向右移動。【知識點】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據轉換法,可通過觀察小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2)結合轉換法概念進行分析。(3)(4)電磁鐵磁性的強弱受電流的大小、線圈的匝數、以及鐵芯的有無等因素的影響,從這一角度,對照各選項可進行針對性地分析。【解答】(1)根據轉換法思想,本實驗中通過實驗現象小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2)下面的實驗也用了與本實驗相同的科學研究方法的是用鐵屑顯示磁體周圍磁場分布,把敲響的音叉接觸水面,看有沒有濺起水花,來判斷音叉有沒有振動,即都運用了轉換法,故選CE。(3)通過本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在線圈匝數一定時,電流越大,磁性越強,排斥力越大,小車移動距離越遠。(4)小科在第4次實驗后結束了實驗,小明覺得實驗數據還不夠。重新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電流表均有示數分別記為第5次和第6次數據,小車始終不能向右前進,可能的原因是對調了磁極,改變了電流的方向,使電磁鐵與磁鐵相互吸引而不能向右移動。24.【答案】(1)大于(2)冷卻至室溫;偏小(3)V1-V3;21%(4)將集氣瓶內的氧氣完全消耗;鐵粉【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根據壓強變化的原因來分析;(2)根據實驗中的注意事項來分析;(3)根據參加反應的氧氣來分析。(4)實驗中紅磷足量是為了確保能將集氣瓶內的氧氣完全消耗。同時要考慮替代試劑燃燒后的產物狀態,若產物為氣體,會影響瓶內氣壓,不能準確測定氧氣含量。【解答】(1)實驗開始時,紅磷燃燒放熱,由于溫度升高導致的氣壓變化量大于氧氣量減少導致的氣壓變化量,所以開始一段時間集氣瓶內氣體壓強上升;(2)在實驗結束后,必須等到裝置冷卻至室溫后才能打開活塞;若過早打開活塞,集氣瓶內氣體溫度較高,處于膨脹狀態,進入集氣瓶的水偏少,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小。(3)參加反應的氧氣即為集氣瓶內減少的氧氣,進入裝置內的水的體積為消耗的氧氣(參加反應的氧氣)體積,所以其體積為:V1-V3;氧氣在空氣中體積分數約為21%。(4)上述實驗中使用的紅磷應為足量,目的是將集氣瓶內的氧氣完全消耗。鐵粉在空氣中不能像紅磷一樣快速燃燒耗盡氧氣;硫粉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氣體,碳粉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會占據氧氣的空間,影響瓶內氣壓,不能準確測定氧氣含量,所以紅磷可以用鐵粉替代(在能保證充分反應的條件下 )。25.【答案】(1)開關(2)換向器(3)①②④⑤【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解析】【分析】(1)根據基本電路的組成分析;(2)在直流電動機中,當線圈轉過180°后,線圈的兩條邊受到的磁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這會導致線圈不能繼續轉動下去,而換向器就是用來改變這時線圈中的電流方向的,據此分析;(3)分析各個選項導致的現象,哪個會出現電動機不轉的情形,哪個就是正確選項。【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干電池就是電源,線圈就是用電器,它們之間依靠導線相連,那么缺少的就是控制電路通斷的開關;(2)將線圈兩端引線的漆皮,一端全部刮去,另一端刮去半周,其作用相當于直流電動機中的換向器;(3)①接線柱接觸不良,線圈中就沒有電流,會導致電動機不轉;②電池沒電,線圈中就沒有電流,會導致電動機不轉;③磁體磁極互換,線圈受到磁力的方向改變,只會改變線圈的旋轉方向,而不能導致不轉;④線圈剛好在平衡位置,電磁力的方向阻礙線圈繼續轉動,會導致電動機不轉;⑤轉子和定子間摩擦力太大,而電磁力不足以讓它轉動,會導致電動機不轉。故選①②④⑤。26.【答案】(1)電子(2)C;原子核(3)C【知識點】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1)根據化學史知識,確定1897年湯姆森的發現;(2)依據盧瑟福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的現象,分析α粒子運動軌跡的可能性,并推測原子核的特點;(3)根據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判斷用中子轟擊鈾-235原子的變化是否屬于化學變化;(4)從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發展歷程的角度,分析各個關于原子結構及發現歷程觀點的正確性。【解答】(1)1897年,湯姆森發現了電子,提出原子是可分的,并建立了原子模型;(2)①當α粒子轟擊金箔時,因為原子核帶正電,α粒子也帶正電,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所以α粒子不可能向原子核靠近,四條運動軌跡中不可能出現的是C;②這個“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3)我國首次國產化碳-14批量生產在中核集團秦山核電站啟動。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有6個質子,8個中子)原子結構的是C。27.【答案】(1)切割磁感線的速度(2)磁性強弱(3)易于改變磁體的磁性強弱(4)A【知識點】電磁感應;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探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解析】【分析】(1)從表格中看出,從實驗1到實驗3,金屬棒切割磁感線的速度越來越快,電流計指針偏轉格數越來越大,據此分析;(2)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3)電磁鐵相對于永磁體的好處有:磁性強弱可以控制,磁性的有無可以控制,據此分析;(4)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強弱和金屬棒切割磁感線的速度,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分析;【解答】(1)從表格中看出,從實驗1到實驗3,金屬棒切割磁感線的速度越來越快,電流計指針偏轉格數越來越大,電流越來越大,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其他條件都相同時,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速度越大,閉合電路中產生的感應電流越大;(2)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強弱有關時,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實驗中要控制切割磁感線的速度相同,磁場的強弱不同,即需要改變電磁鐵的磁性強弱;(3)實驗中用電磁鐵代替永磁體的好處是:易于改變磁體的磁性強弱;(4)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強弱有關時,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實驗中要控制割磁感線的速度相同,磁場的強弱不同,即需要改變電磁鐵的磁性強弱;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強弱和金屬棒切割磁感線的速度有關,實驗時在操作上存在的困難是:難以控制每次移動線框的速度相等,會造成得到的感應電流變化不定,沒有規律。故答案為:A。28.【答案】(1)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12×1+16×1+(14+1×2)×2=60。(2)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某農田需要增加5.6千克的氮元素,應向該農田施加尿素的質量為答:應向該農田施加尿素12千克。【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 (1)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化合物中,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化合物的質量=該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12×1+16×1+(14+1×2)×2=60。(2)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某農田需要增加5.6千克的氮元素,應向該農田施加尿素的質量為。答:應向該農田施加尿素12千克。29.【答案】(1)金屬筆卡(2)在使用測電筆接觸火線時,人體和測電筆串聯。為確保人體在任何環境中都安全,測電筆內部電阻設計至少為21400歐,此時加在測電筆上的電阻兩端的電壓為:U=220V-6V=214V;則允許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為:【知識點】測電筆的使用;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1)使用測電筆時,筆尖金屬體接觸電線或與電線連通的導體,手接觸金屬筆卡(或筆尾金屬體);(2)根據對人體的最低電壓和歐姆定律計算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解答】 (1)圖甲為測電筆結構簡圖,用此測電筆辨別零線、火線時,除筆尖金屬體接觸電線外,手還要接觸金屬筆卡;(2)在使用測電筆接觸火線時,人體和測電筆串聯。為確保人體在任何環境中都安全,測電筆內部電阻設計至少為21400歐,此時加在測電筆上的電阻兩端的電壓為:U=220V-6V=214V;則允許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為:。30.【答案】(1)85(2)9:8(3)27【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根據平均值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金屬元素質量是45g,所以氧元素質量是85g-45g=40g進行分析解答。(3)先利用化合價寫出化學式,在結合元素質量比進行分析解答。【解答】(1)通過計算可知,平均值=。(2)金屬元素質量是45g,所以氧元素質量是85g-45g=40g,所以R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45:40=9:8。(3)因為R的化合價為+3,O元素的化合價為-2,所以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R2O3,R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8,設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則有(2x):(3×16)=9:8,解得x=27。故答案為:(1)85;(2)9:8;(3)2731.【答案】(1)L1(2)當燃氣濃度達到0.3%時,根據圖乙可知,此時氣敏電阻的阻值為:R1=30Ω;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0.03A,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的總電阻為:;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關系可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2=R-R1=100Ω-30Ω=70Ω;(3)向下【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控制電路的工作狀態判定工作電路的連接方式,然后判定電鈴的位置;(2)當燃氣濃度達到0.3%時,根據圖乙得到氣敏電阻的阻值,根據歐姆定律求出電路的總電阻,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關系求出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3)根據圖乙可知,當燃氣濃度達到0.2%時,氣敏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為保證報警時電路電流仍為0.03A,由歐姆定律可知,需控制電路的總電阻不變,據此可知滑動變阻器調節的方向。【解答】 (1)閉合開關S1、S2,移動滑動變阻器R2滑片P的位置,當控制電路中的電流為0.03A時,電磁鐵恰好能將銜鐵吸下,使得工作電路中燈L1亮起而報警,在電路中接入蜂鳴器時,蜂鳴器應與L1并聯,蜂鳴器與L1可以同時工作;(2)當燃氣濃度達到0.3%時,根據圖乙可知,此時氣敏電阻的阻值為:R1=30Ω;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0.03A,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的總電阻為:;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關系可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2=R-R1=100Ω-30Ω=70Ω;(3)根據圖乙可知,當燃氣濃度達到0.2%時,氣敏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為保證報警時電路電流仍為0.03A;由歐姆定律可知當電壓一定時,需控制電路中的總電阻不變,因此調節滑片使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減小,故將滑片向下移動;32.【答案】(1)C(2)9:8;15%【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根據題中信息解答;(2)Fe2O3、Fe3O4的1個分子中鐵原子的個數比為2:3,要使兩種物質中鐵元素質量相等,可以將兩種物質進行變形,即將鐵原子個數變為6,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赤鐵礦石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氧化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據此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A.Fe-57和Fe-54原子核外電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正確;B.Fe-57和Fe-54中的質子數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個位置,正確;C.Fe-57和Fe-54中中子數不同,所以相對原子質量不相同,錯誤。故填:C。(2)Fe2O3、Fe3O4的1個分子中鐵原子的個數比為2:3,要使兩種物質中鐵元素質量相等,可以將兩種物質進行變形,即將鐵原子個數變為6,分別為Fe6O9;Fe6O8即與等質量鐵元素相結合的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8;根據題意,雜質中不含鐵元素,所以鐵元素全部來源于氧化鐵,所以該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33.【答案】B【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解析】【分析】 根據天平是等臂杠桿的特點結合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分析解答。【解答】 (1)由圖結合題意可知,磁鐵B的a端在下面時,天平左、右兩邊加上質量各為m1、m2的砝碼,天平平衡;磁鐵B的b端在下面,且磁鐵B仍掛在原來位置時,右邊再加上質量為m的砝碼后,天平才能重新平衡;說明磁鐵B的a端與磁鐵A的N極相互排斥,磁鐵B的b端與磁鐵A的N極相互吸引,所以磁鐵B的a端為N極;故AD錯誤;(2)當磁體B的b端在上a端在下時,兩磁鐵相互排斥,根據天平是等臂杠桿可知,天平兩側受到的力相等,即:m1g=m2g+Ga+F----①;當磁體B的a端在上b端在下時,兩磁鐵相互吸引,根據天平是等臂杠桿可知,天平兩側受到的力相等,即:m1g=m2g+Ga+mg-F----②;由①②兩式可得,,故B正確,C錯誤。故答案為:B。34.【答案】A【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杠桿的應用【解析】【分析】 ①天平是一個等臂杠桿,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物體的重力等于砝碼的重力,據此分析。②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③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物體受力平衡。【解答】 ABC、當向左盤小磁鐵上方放一塊質量也為M的小磁鐵后,盡管上面磁鐵懸停在空中,因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面磁鐵受到上面磁鐵的斥力F=G=Mg;天平左盤受到的力大小為2Mg,右盤砝碼的重力大小為2Mg,天平是一個等臂杠桿,所以天平將保持平衡;故A正確,BC錯誤;D、磁鐵懸停在空中,處于平衡狀態,受平衡力作用,所以磁鐵受到的斥力等于重力;故D錯誤。故答案為:A。35.【答案】B【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解析】【分析】處于靜止狀態的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根據甲乙丙之間力的作用大小判斷距離間的關系。【解答】 設每個磁環的重力為G,則當甲、乙兩磁環處于靜止狀態時,甲乙之間的力大小為G,此時所對應的距離為h1;當丙磁環套在乙上方,甲、乙、丙都處于靜止狀態時,乙丙之間力的大小為G,對應的距離為h3,甲乙之間力的大小為2G,對應的距離為h2,根據磁環間的斥力隨距離的減小而增大的原理可知,h1>h2,h2<h3。故答案為:B。36.【答案】A【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解析】【分析】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①閉合電路;②部分導體;③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解答】線框A進入磁場前,不能切割磁感線,因此無感應電流產生;當線框A從剛進入到全部進入前,符合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此時有感應電流產生;當線框A全部進入磁場后,整個閉合電路都在磁場中,不是部分導體,因此無感應電流產生;當線框A剛從磁場中出來到全部出來前,符合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此時有感應電流產生;當線框A全部出來后,不能切割磁感線,因此無感應電流產生。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37.【答案】B【知識點】觸電危害及常見的觸電類型與預防【解析】【分析】家庭電路主要由火線、零線和地線組成。火線帶有電壓,零線在正常情況下電壓為零,地線的作用是將用電器的金屬外殼與大地相連,當用電器發生漏電等故障時,使電流通過地線流入大地,從而避免人體觸電。【解答】由于火線與大地和零線的電壓為220V,故當金屬外殼與火線相通,且外殼不接地時,會造成觸電A、觸點甲:接通,觸點乙:接通,觸點丙:接通與分析不符,故A項錯誤;B、觸點甲:斷開,觸點乙:接通,觸點丙:斷開與分析相符,故B項正確;C、觸點甲:斷開,觸點乙:斷開,觸點丙:斷開與分析不符,故C項錯誤;D、觸點甲:接通,觸點乙:斷開,觸點丙:斷開與分析不符,故D項錯誤。故答案為:B。38.【答案】B【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可采用極值法分析:即設該混合氣體的質量為100g.則混合氣體中含碳24克,則原來木炭就為24克,假設木炭燃燒完全生成二氧化碳,求出此時氮氣的質量,假設木炭燃燒完全生成一氧化碳,求出此時氮氣的質量,氮氣的質量應在這兩個值之間。【解答】 設該混合氣體的質量為100g,則混合氣體中含碳24克,則原來木炭就為24克,假設木炭燃燒完全生成二氧化碳,由化學式求出此時氧元素的質量為:,求出此時氮氣的質量為100g-24g-64g=12g;假設木炭燃燒完全生成一氧化碳,求出此時氧元素的質量為:,求出此時氮氣的質量為100g-24g-32g=44g,氮氣的質量應在這兩個值之間。故氮氣的質量分數也是在12%到44%之間;故答案為:B。39.【答案】C【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 根據題意,符號“”表示原子的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號,Z表示原子核內的質子數,A表示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已知 和的核外電子數目相同,分別是X、Y原子失去n個電子、得到m個電子得到的,據此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符號”表示原子的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號,Z表示原子核內的質子數,A表示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已知和的核外電子數目相同,分別是X、Y原子失去n個電子、得到m個電子得到的;X、Y原子的核內質子數分別是a、c,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其原子的核外電子數分別是a、b;故a-n=c+m。故答案為:C。40.【答案】A【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設該金屬元素的化合價為+x價。硫酸根的化合價為 2價,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該金屬與硫酸根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R2(SO4 ) x。【解答】已知該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M,硫酸根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16×4=96。則該化合物R2(SO4 ) x的相對分子質量N=2M+96x。求解化合價x對N=2M+96x進行變形求解所以該金屬元素的化合價為 ,故答案為: A。41.【答案】B【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根據甲的化學式為XY2,其中Y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利用乙中Y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0%可知乙中Y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甲中Y的質量分數來解答。【解答】 因甲的化學式為XY2,其中Y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且甲中Y與X的原子個數之比為2:1,而乙中Y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0%,則乙中Y與X的原子個數之比應大于2:1,只有B項的化學式中Y與X的原子個數之比3:1>2:1,故答案為:B。42.【答案】D【知識點】元素的概念;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Na2CO3和CaCO3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比為1:3,則Na2CO3和CaCO3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16×3)=1:4;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1.65%,據此可確定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解答】 碳酸鈉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設質量為aNa2CO3和質量為100CaCO3混合,那么由題意,,由此可以解出a的值,進而計算出Na2CO3和CaCO3的質量比,進一步可計算出Na元素的質量分數、Ca元素的質量分數、CaCO3的質量分數、Na2CO3的質量分數,結合以上分析,全部都能確定。故答案為:D。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采荷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試卷(到第2章)(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采荷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試卷(到第2章)(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