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冊科學第三次月考測試卷(5月)全卷分試題卷Ⅰ、試題卷Ⅱ和答題卷。試題卷有4大題30小題。滿分16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請將學校、姓名、班級、試場號、座位號和準考證號分別填寫在答題卷的規(guī)定位置上。答題時,把試題卷I的答案在答題卷上對應的選項位置用2B鉛筆涂黑涂滿。將試題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書寫,答案必須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卷上各題目規(guī)定區(qū)城內作答,做在試題卷上或超出答題區(qū)城書寫的答案無效。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Fe-56 S-32 N-14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1、下列有關人的生殖和發(fā)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B )A.精子和卵細胞在子宮中相遇并結合B.受精卵是人個體發(fā)育的起點C.進入青春期開始出現(xiàn)性別差異D.進入青春期代謝速率逐步減慢2.如圖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為電子,內圈為原子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該模型表示一種碳原子B.該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4C.該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2個電子上D.該原子核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構成3.溫州市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下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制作過程中主要利用化學變化的是( C )A.雕刻木雕 B.編制盤扣C.釀制米酒 D.打磨銅器4.關于下列符號或圖示的說法正確的是 (A)A.2O表示2個氧原子B.3Na+表示鈉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C.表示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D.可知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g5.小明做“用托盤天平測物體質量”實驗時,用已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的中央刻度線左側,要使天平平衡,他接著應該( B )A.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向右移動游碼C.把天平右盤的砝碼減少一些D.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左旋進一些6.X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3,Y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那么X、Y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C )A.X3Y6 B.X6Y3 C.X2Y3 D.X3Y27、已知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質量為a克,若另一種原子的質量為b克,則另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C )A a/b B b/aC 12b/a D 12a/b8.如圖,使裝酒精的試管B浸在燒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燈加熱,則( B )A.燒杯A中的水先沸騰,試管B中酒精后沸騰B.燒杯A中的水后沸騰,試管B中酒精先沸騰C.燒杯A中的水與試管B中的酒精都不能沸騰D.燒杯A中的水與試管B中的酒精一起沸騰9.如圖是大豆種子在萌發(fā)成幼苗的過程中,根據(jù)其幼苗細胞干重和鮮重的變化而繪制的兩條曲線(甲和乙),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C )A.表示其幼苗細胞干重變化的曲線是甲B.曲線甲中a→b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f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有機物C.曲線乙中a→c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消耗了大量有機物D.曲線乙中c點后曲線上升的原因是種子萌發(fā)從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細胞鮮重增加10.為了測量干玉米粒的密度,小麗首先用天平測出一些干玉米粒的質量為33g,接著用一個飲料瓶裝滿水,擰上蓋子,用天平測出水和瓶子的總質量為128g,然后擰開瓶蓋,把這33g干玉米全部裝進飲料瓶中(玉米粒短時間內吸水可忽略不計),再次擰上蓋子,擦干溢出的水,用天平測出此時瓶、瓶中的水和玉米粒的總質量為131g,由此可以算出干玉米粒的密度約為( B )A.0.92×103kg/m3 B.1.1×103kg/m3C.1.2×103kg/m3 D.1.3×103kg/m311.原子模型的演變反映了人類探索物質結構的漫長歷程。一些科學家提出的原子模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D )A.道爾頓系統(tǒng)地提出了原子論B.湯姆孫通過一系列實驗發(fā)現(xiàn)了電子C.盧瑟福進行了α粒子散射實驗D.盧瑟福的“核式結構模型”是迄今為止最完善的原子模型12.扇扇子感到身上很涼爽和進入空調房感覺到涼爽分別是因為( C )A.扇來的風把身體周圍的熱空氣趕跑,空調房沒有熱氣B.扇來的風是涼的,空調的風把身上的熱吹掉了C.扇來的風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發(fā),汗液蒸發(fā)時要吸熱,空調房里本身溫度低D.扇來的風把身上的熱吹掉了,空調房內沒有熱氣13.中華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以下有關詩詞中物態(tài)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C )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冰的形成是凝華現(xiàn)象B.“霧里山疑失,雷鳴雨未休”,霧的形成是汽化現(xiàn)象C.“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現(xiàn)象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14.維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近年來科學家還發(fā)現(xiàn)維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關于維生素C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B )A.1個維生素C分子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6個氧原子構成B.維生素C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3∶4∶3C.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6D.維生素C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4.5%15.“推理”是學習化學過程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結果正確的是 ( C )A.分子可以構成物質,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B.離子是帶電的微觀粒子,則帶電的微觀粒子都是離子C.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則化合物一定含有多種元素D.化學變化通常伴隨熱量變化,則有熱量變化的過程都是化學變化填空題(每空2分,共62分)16.根據(jù)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1)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下同)。(2)屬于陰離子的是 ,A粒子所屬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3)B和E兩種原子的 相同,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4)請寫出僅由BC兩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 (填化學式)。【答案】(1)BD(2)D;三(3)最外層電子數(shù)(4)17.如圖是被子植物一生中的相關結構,請認真分析并回答:(1)B的主要部分是________,由 B→C 必須經過的兩個過程是________。(2)C 中的________是裸子植物所沒有的。(3)請用字母和箭頭把被子植物的一生按順序排列起來:________。答案:(1)雄蕊和雌蕊 傳粉和受精 (2)果皮 (3)A→E→B→D→C18、如圖所示,蒸籠蒸包子時用了兩層蒸格,高溫的水蒸氣經過兩層蒸格向上升,當遇到冷的蒸籠蓋時,大量水蒸氣發(fā)生 現(xiàn)象,會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使 . (選填“上”或“下”)層蒸格中的包子先熟。答案: 液化 放出 上19.在學習了有關物態(tài)變化的知識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實驗:甲、乙兩個房間里相同的電爐上,相同的兩壺水都已燒開,水燒開后壺口冒出“白氣”。請回答:(1)這些“白氣”是由于壺口跑出的水蒸氣 形成的,根據(jù)甲、乙兩圖所示情況可以判斷出房間 的氣溫較高;(2)A、B兩幅圖中,符合水沸騰前的情形的是 圖;(3)如果加大爐火猛燒,則壺內開水的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降低”)。答案為:(1)液化;乙;(2)B;(3)不變。20.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重要思維方式。(1)如圖1所示,a、b是兩種微觀粒子的結構模型示意圖,這兩種微粒屬于不同元素的根本原因是 。(2)如圖2所示,①~④是四種物質的微觀模型圖,其中可以表示單質的是 (填序號)。(3)如圖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①圖a為某原子結構示意圖,其中m的值為 ,該元素的原子的化學性質與_ (選填字母)的化學性質相似。②圖b和圖c表示的兩種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答案】(1)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不同(2)①②(3)16;b;21.如圖是鎂和氯兩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表是圖中兩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電子數(shù),請回答下列問題:A B C質子數(shù) 12 12 17中子數(shù) 12 12 18電子數(shù) 10 12 18(1)鎂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2)表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用字母序號表示)。答案:24.31 AB22.小聰和小明為了探究“溫度和物質狀態(tài)對同種物質密度的影響”,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將的冰加熱,忽略水和冰的質量變化,分別記錄其溫度和體積的數(shù)據(jù),利用描點法得到了如圖所示的圖像,回答以下問題:(1)冰從上升到時密度將 (選填“變小”、“變大”或“不變”);(2)水在 之間具有熱縮冷脹的性質。答案.(1)變小(2)0~423.如圖為部分生物生殖發(fā)育示意圖,請據(jù)圖分析回答問題。(1) A、B、C反映了動物的發(fā)育方式是 發(fā)育。(2) 圖B所示動物的發(fā)育經歷了四個階段,比A圖所示的動物多了一個_____的發(fā)育階段。(3) D、兩圖所示結構反映了兩種生殖方式,依次是 ;在我們的學習中,采用對比聯(lián)想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請你回想一下,鳥的卵細胞中與玉米胚乳功能相似的結構是 。(4) 對比A、B、C、D、和的生殖方式,成功的關鍵是接穗和砧木的 緊密結合。(5) 從圖中可以看出,無論蝗蟲、蠶、青蛙、鳥還是人,其個體發(fā)育的起點都是 。【答案】 (1) 變態(tài) (2) 蛹 (3) 卵生、胎生; 卵黃(4) 形成層 (5) 受精卵三、探究題(每空2分,共28分)24.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環(huán)境條件對花生種子萌發(fā)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請據(jù)表分析:培養(yǎng)瓶編號 種子的數(shù)量(粒) 種子所處的環(huán)境(其他外界條件均適宜并相同)① 10 培養(yǎng)瓶底部墊有浸濕的布 20℃② 10 培養(yǎng)瓶底部無水 20℃③ 10 培養(yǎng)瓶底部墊有浸濕的布 0℃④ 10 A 20℃花生種子的主要結構是由受精卵發(fā)育來的,其萌發(fā)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由 提供。(2)若探究“空氣對花生種子萌發(fā)的影響”,表中A處的操作應為 。(3)若探究“水分對花生種子萌發(fā)的影響”,需選取①②為對照實驗,請改正實驗設計中的一處不足 。答案:(1)子葉(2)培養(yǎng)瓶底部墊有布,并加入過量的水 (3)②中培養(yǎng)瓶底部墊有干布25.小科用電解水的實驗探究水的組成,回答問題:(1)圖甲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后,接通 (選填“直流電”或“交流電”);等a、b玻璃管內收集到一定體積的氣體后關閉電源。若要檢驗b玻璃管中的氣體,其操作是 。(2)圖乙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其中①②③的正確的順序是 。(3)查閱資料得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氣體的分子個數(shù)比”,則該實驗中能夠說明“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2:1”的實驗現(xiàn)象是 。(4)實驗結束后,小科和同學一起得出結論,水由 組成,水電解的文字表達式為 。【答案】(1)直流電;打開活塞,點燃,氣體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說明氣體是氫氣(2)②③①(3)氫氣和氧氣體積比是2:1(4)氫元素、氧元素;水氫氣+氧氣26.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萘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出萘熔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裝有萘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這種加熱方式叫做 ,這種加熱方式的優(yōu)點是: ;(2)剛倒入50℃熱水后發(fā)現(xiàn)溫度計管壁模糊,很難看清示數(shù),主要原因是在溫度計外壁上發(fā)生了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3)根據(jù)圖像分析,萘從固體全部變成液體,一共經歷 分鐘,其凝固點是 。答案: .水浴法 使萘受熱均勻且溫度變化較慢,便于觀察和記錄 液化 15 80℃四、簡答題(27、28、29題各6分,30題7分,共25分)27.從微觀視角看物質及其變化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1)“智能加熱器”是液體蚊香的好搭檔,可以定時加熱,自動停止,減少蚊香液的浪費。從微觀角度看,蚊香液逐漸減少的原因是 ,據(jù)此推測可能影響微粒運動快慢的因素是 。(2)在保鮮袋中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內空氣后封閉,放在熱水中,發(fā)現(xiàn)保鮮袋迅速鼓起。從微觀角度解釋產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 。(3)如圖所示,分別壓縮針筒中空氣和水,裝有空氣的針筒容易被壓縮,而裝水的難被壓縮,這是因為 。【答案】分子不斷運動,運動到瓶外或空氣中;溫度;酒精分子受熱運動速度加快,分子間隔變大;氣體分子間間隔比液體間間隔距離大,空氣中物質分子之間間隔比水分子間隔大得多,因而空氣容易被壓縮。28.蛋白質是機體生長及修補受損組織的主要原料。人體通過食物獲得的蛋白質在胃腸中與水反應生成氨基酸。蛋氨酸(C5H11O2NS,相對分子質量為149)就是其中的一種。請回答下列問題:(1)蛋氨酸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m(C):m(H):m(O)= 。(2)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結果保留0.1%,寫出計算過程)(3)298克這種蛋氨酸含氮元素的質量是多少?答案:(1)60:11:32 (2)9.4% (3)28.029.某生產化肥碳酸氫銨(NH4HCO3)的企業(yè)做了一個大型戶外廣告,如圖所示,請根據(jù)相關信息計算:XX牌化肥 國際首創(chuàng)主要成分 碳酸氫銨(NH4HCO3)含氮量全球化肥之首 20%凈重 50kg/袋備注:除碳酸氫銨以外的雜質成分不含氮元素。(1)NH4HCO3中氮、氫、碳、氧四種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 。(2)小明同學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該廣告是虛假廣告。請你寫出小明的計算過程和判斷依據(jù)。(3)一袋50kg純的碳酸氫銨的含氮量與多少千克的純的CO(NH2)2的含氮量相同(結果保留整數(shù))。【答案】(1)1:5:1:3.(2)純凈的碳酸氫銨中氮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20%,所以廣告虛假(3)解:與 50kg純的碳酸氫銨的含氮量相同的尿素質量為30.如圖甲所示,底面積為50cm2、高為10cm的平底圓柱形容器和一個質量為100g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計)容器內盛某種液體時,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與液體的體積關系如圖乙所示,求:(1)液體的密度是多少?(2)容器內盛滿這種液體后,液體的質量是多少?(3)容器內盛滿這種液體后,再將小球輕輕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待液體溢盡,擦干容器壁,測得總質量為660g;則小球的密度為多少?【答案】(1)解:由乙圖可知,液體體積為0時的總質量為100g,則容器的質量為m容器=100g,當液體體積為V液=200cm3時,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m總=300g,則液體的質量m液=m總-m容器=300g-100g=200g,液體的密度:;(2)解:容器內盛滿這種液體時,液體的體積:V液'=V=Sh=50cm2×10cm=500cm3,則液體的質量:m液'=ρ V液'=1g/cm3×500cm3=500g,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m總'=m容器+m液'=100g+500g=600g;(3)解:根據(jù)題意可知,將小球輕輕地放入容器中,溢出液體的質量:m溢=m容器+m球+m液'-m總=100g+100g+500g-660g=40g,則小球的體積,則小球的密度。七年級下冊科學第三次月考預測卷(5月)全卷分試題卷Ⅰ、試題卷Ⅱ和答題卷。試題卷有4大題30小題。滿分16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請將學校、姓名、班級、試場號、座位號和準考證號分別填寫在答題卷的規(guī)定位置上。答題時,把試題卷I的答案在答題卷上對應的選項位置用2B鉛筆涂黑涂滿。將試題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書寫,答案必須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卷上各題目規(guī)定區(qū)城內作答,做在試題卷上或超出答題區(qū)城書寫的答案無效。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Fe-56 S-32 N-14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1、下列有關人的生殖和發(fā)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A.精子和卵細胞在子宮中相遇并結合B.受精卵是人個體發(fā)育的起點C.進入青春期開始出現(xiàn)性別差異D.進入青春期代謝速率逐步減慢2.如圖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為電子,內圈為原子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模型表示一種碳原子B.該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4C.該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2個電子上D.該原子核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構成3.溫州市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下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制作過程中主要利用化學變化的是( )A.雕刻木雕 B.編制盤扣C.釀制米酒 D.打磨銅器4.關于下列符號或圖示的說法正確的是 ( )A.2O表示2個氧原子B.3Na+表示鈉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C.表示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D.可知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g5.小明做“用托盤天平測物體質量”實驗時,用已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的中央刻度線左側,要使天平平衡,他接著應該( )A.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向右移動游碼C.把天平右盤的砝碼減少一些D.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左旋進一些6.X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3,Y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那么X、Y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A.X3Y6 B.X6Y3 C.X2Y3 D.X3Y27、已知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質量為a克,若另一種原子的質量為b克,則另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 a/b B b/aC 12b/a D 12a/b8.如圖,使裝酒精的試管B浸在燒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燈加熱,則( )A.燒杯A中的水先沸騰,試管B中酒精后沸騰B.燒杯A中的水后沸騰,試管B中酒精先沸騰C.燒杯A中的水與試管B中的酒精都不能沸騰D.燒杯A中的水與試管B中的酒精一起沸騰9.如圖是大豆種子在萌發(fā)成幼苗的過程中,根據(jù)其幼苗細胞干重和鮮重的變化而繪制的兩條曲線(甲和乙),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表示其幼苗細胞干重變化的曲線是甲B.曲線甲中a→b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f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有機物C.曲線乙中a→c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消耗了大量有機物D.曲線乙中c點后曲線上升的原因是種子萌發(fā)從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細胞鮮重增加10.為了測量干玉米粒的密度,小麗首先用天平測出一些干玉米粒的質量為33g,接著用一個飲料瓶裝滿水,擰上蓋子,用天平測出水和瓶子的總質量為128g,然后擰開瓶蓋,把這33g干玉米全部裝進飲料瓶中(玉米粒短時間內吸水可忽略不計),再次擰上蓋子,擦干溢出的水,用天平測出此時瓶、瓶中的水和玉米粒的總質量為131g,由此可以算出干玉米粒的密度約為( )A.0.92×103kg/m3 B.1.1×103kg/m3C.1.2×103kg/m3 D.1.3×103kg/m311.原子模型的演變反映了人類探索物質結構的漫長歷程。一些科學家提出的原子模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道爾頓系統(tǒng)地提出了原子論B.湯姆孫通過一系列實驗發(fā)現(xiàn)了電子C.盧瑟福進行了α粒子散射實驗D.盧瑟福的“核式結構模型”是迄今為止最完善的原子模型12.扇扇子感到身上很涼爽和進入空調房感覺到涼爽分別是因為( )A.扇來的風把身體周圍的熱空氣趕跑,空調房沒有熱氣B.扇來的風是涼的,空調的風把身上的熱吹掉了C.扇來的風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發(fā),汗液蒸發(fā)時要吸熱,空調房里本身溫度低D.扇來的風把身上的熱吹掉了,空調房內沒有熱氣13.中華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以下有關詩詞中物態(tài)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冰的形成是凝華現(xiàn)象B.“霧里山疑失,雷鳴雨未休”,霧的形成是汽化現(xiàn)象C.“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現(xiàn)象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14.維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近年來科學家還發(fā)現(xiàn)維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關于維生素C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1個維生素C分子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6個氧原子構成B.維生素C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3∶4∶3C.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6D.維生素C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4.5%15.“推理”是學習化學過程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結果正確的是 ( )A.分子可以構成物質,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B.離子是帶電的微觀粒子,則帶電的微觀粒子都是離子C.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則化合物一定含有多種元素D.化學變化通常伴隨熱量變化,則有熱量變化的過程都是化學變化填空題(每空2分,共62分)16.根據(jù)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1)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下同)。(2)屬于陰離子的是 ,A粒子所屬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3)B和E兩種原子的 相同,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4)請寫出僅由BC兩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 (填化學式)。17.如圖是被子植物一生中的相關結構,請認真分析并回答:(1)B的主要部分是________,由 B→C 必須經過的兩個過程是________。(2)C 中的________是裸子植物所沒有的。(3)請用字母和箭頭把被子植物的一生按順序排列起來:________。18、如圖所示,蒸籠蒸包子時用了兩層蒸格,高溫的水蒸氣經過兩層蒸格向上升,當遇到冷的蒸籠蓋時,大量水蒸氣發(fā)生 現(xiàn)象,會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使 . (選填“上”或“下”)層蒸格中的包子先熟。19.在學習了有關物態(tài)變化的知識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實驗:甲、乙兩個房間里相同的電爐上,相同的兩壺水都已燒開,水燒開后壺口冒出“白氣”。請回答:(1)這些“白氣”是由于壺口跑出的水蒸氣 形成的,根據(jù)甲、乙兩圖所示情況可以判斷出房間 的氣溫較高;(2)A、B兩幅圖中,符合水沸騰前的情形的是 圖;(3)如果加大爐火猛燒,則壺內開水的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降低”)。20.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重要思維方式。(1)如圖1所示,a、b是兩種微觀粒子的結構模型示意圖,這兩種微粒屬于不同元素的根本原因是 。(2)如圖2所示,①~④是四種物質的微觀模型圖,其中可以表示單質的是 (填序號)。(3)如圖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①圖a為某原子結構示意圖,其中m的值為 ,該元素的原子的化學性質與_ (選填字母)的化學性質相似。②圖b和圖c表示的兩種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21.如圖是鎂和氯兩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表是圖中兩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電子數(shù),請回答下列問題:A B C質子數(shù) 12 12 17中子數(shù) 12 12 18電子數(shù) 10 12 18(1)鎂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2)表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用字母序號表示)。22.小聰和小明為了探究“溫度和物質狀態(tài)對同種物質密度的影響”,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將的冰加熱,忽略水和冰的質量變化,分別記錄其溫度和體積的數(shù)據(jù),利用描點法得到了如圖所示的圖像,回答以下問題:(1)冰從上升到時密度將 (選填“變小”、“變大”或“不變”);(2)水在 之間具有熱縮冷脹的性質。23.如圖為部分生物生殖發(fā)育示意圖,請據(jù)圖分析回答問題。(1) A、B、C反映了動物的發(fā)育方式是 發(fā)育。(2) 圖B所示動物的發(fā)育經歷了四個階段,比A圖所示的動物多了一個_____的發(fā)育階段。(3) D、兩圖所示結構反映了兩種生殖方式,依次是 ;在我們的學習中,采用對比聯(lián)想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請你回想一下,鳥的卵細胞中與玉米胚乳功能相似的結構是 。(4) 對比A、B、C、D、和的生殖方式,成功的關鍵是接穗和砧木的 緊密結合。(5) 從圖中可以看出,無論蝗蟲、蠶、青蛙、鳥還是人,其個體發(fā)育的起點都是 。三、探究題(每空2分,共28分)24.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環(huán)境條件對花生種子萌發(fā)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請據(jù)表分析:培養(yǎng)瓶編號 種子的數(shù)量(粒) 種子所處的環(huán)境(其他外界條件均適宜并相同)① 10 培養(yǎng)瓶底部墊有浸濕的布 20℃② 10 培養(yǎng)瓶底部無水 20℃③ 10 培養(yǎng)瓶底部墊有浸濕的布 0℃④ 10 A 20℃花生種子的主要結構是由受精卵發(fā)育來的,其萌發(fā)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由 提供。(2)若探究“空氣對花生種子萌發(fā)的影響”,表中A處的操作應為 。(3)若探究“水分對花生種子萌發(fā)的影響”,需選取①②為對照實驗,請改正實驗設計中的一處不足 。25.小科用電解水的實驗探究水的組成,回答問題:(1)圖甲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后,接通 (選填“直流電”或“交流電”);等a、b玻璃管內收集到一定體積的氣體后關閉電源。若要檢驗b玻璃管中的氣體,其操作是 。(2)圖乙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其中①②③的正確的順序是 。(3)查閱資料得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氣體的分子個數(shù)比”,則該實驗中能夠說明“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2:1”的實驗現(xiàn)象是 。(4)實驗結束后,小科和同學一起得出結論,水由 組成,水電解的文字表達式為 。26.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萘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出萘熔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裝有萘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這種加熱方式叫做 ,這種加熱方式的優(yōu)點是: ;(2)剛倒入50℃熱水后發(fā)現(xiàn)溫度計管壁模糊,很難看清示數(shù),主要原因是在溫度計外壁上發(fā)生了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3)根據(jù)圖像分析,萘從固體全部變成液體,一共經歷 分鐘,其凝固點是 。四、簡答題(27、28、29題各6分,30題7分,共25分)27.從微觀視角看物質及其變化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1)“智能加熱器”是液體蚊香的好搭檔,可以定時加熱,自動停止,減少蚊香液的浪費。從微觀角度看,蚊香液逐漸減少的原因是 ,據(jù)此推測可能影響微粒運動快慢的因素是 。(2)在保鮮袋中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內空氣后封閉,放在熱水中,發(fā)現(xiàn)保鮮袋迅速鼓起。從微觀角度解釋產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 。(3)如圖所示,分別壓縮針筒中空氣和水,裝有空氣的針筒容易被壓縮,而裝水的難被壓縮,這是因為 。28.蛋白質是機體生長及修補受損組織的主要原料。人體通過食物獲得的蛋白質在胃腸中與水反應生成氨基酸。蛋氨酸(C5H11O2NS,相對分子質量為149)就是其中的一種。請回答下列問題:(1)蛋氨酸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m(C):m(H):m(O)= 。(2)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結果保留0.1%,寫出計算過程)(3)298克這種蛋氨酸含氮元素的質量是多少?29.某生產化肥碳酸氫銨(NH4HCO3)的企業(yè)做了一個大型戶外廣告,如圖所示,請根據(jù)相關信息計算:XX牌化肥 國際首創(chuàng)主要成分 碳酸氫銨(NH4HCO3)含氮量全球化肥之首 20%凈重 50kg/袋備注:除碳酸氫銨以外的雜質成分不含氮元素。(1)NH4HCO3中氮、氫、碳、氧四種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 。(2)小明同學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該廣告是虛假廣告。請你寫出小明的計算過程和判斷依據(jù)。(3)一袋50kg純的碳酸氫銨的含氮量與多少千克的純的CO(NH2)2的含氮量相同(結果保留整數(shù))。30.如圖甲所示,底面積為50cm2、高為10cm的平底圓柱形容器和一個質量為100g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計)容器內盛某種液體時,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與液體的體積關系如圖乙所示,求:(1)液體的密度是多少?(2)容器內盛滿這種液體后,液體的質量是多少?(3)容器內盛滿這種液體后,再將小球輕輕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待液體溢盡,擦干容器壁,測得總質量為660g;則小球的密度為多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科學第三次月考預測卷5月(學生版).docx 2024-2025學年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科學第三次月考預測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