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最新蘇教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教案7.找空氣教材解析教材分析本課是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空氣》中第一課。本課學習內容分成兩個模塊。模塊一:空氣真實存在。通過兜空氣和從袋子中放出空氣兩組活動,證明空氣確實存在。要讓一年級學生認識到看不見、摸不到的空氣真的存在于我們周圍,有一定的難度。這需要讓學生有具體直觀的感受。模塊二:空氣的基本特征。通過用眼睛看、鼻子聞、舌頭嘗、手摸的方法,觀察并描述空氣的特征,就像讓學生認識石頭和水一樣,了解空氣這一物質的基本特征,知道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教學目標1.科學觀念:通過在不同地點裝空氣的活動,發現我們周圍有一種能將袋子撐得鼓鼓的東西。2.科學思維:通過做將袋子里的空氣放出來的活動,調動多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3.探究實踐:通過玩氣球的活動,知道空氣沒有固定的形狀。4.態度責任:通過與水的比較,運用多種感官比較全面地描述空氣的特征 。教學重點1.知道我們的周圍有空氣。2.認識空氣在顏色、狀態、氣味等方面的特征。教學難點運用多種方法、調動多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材料準備教師材料:PPT、相關視頻、不同形狀的氣球、氣筒。學生材料:塑料袋4個;安全圖釘、水槽、抹布;口塑料袋組合。教學過程模塊一:空氣真實存在{設計意圖}要讓一年級學生認識到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真的存在于我們周圍,有一定的難度,這需要讓學生有具體直觀的感受。把空氣裝進袋子里,再把它放出來,再通過各種感官的觀察,能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題。交流:我們的周圍有東西嗎?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① 有,空氣。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你能找到它嗎?今天我們就來找一找空氣(出示課題7.找空氣)。能不能裝一袋子空氣呢?我來試試,同學們仔細看。教師做裝空氣的動作,問:裝到了空氣沒?你怎么知道的?②沒有。真的沒有嗎?老師來變一變。這是一個袋子,(用兜一兜把袋口擰幾圈,捏緊)你看到了什么?2.提問:除了教室里,你們還想在哪里裝空氣呢?一個小組去一個地點,裝到空氣后立刻回來。3.交流:你們在哪里裝到了空氣?原來,不論在教室,還在校園里其他區域,我們周圍都有空氣。4.交流:剛剛,我們撐開袋子,兜一兜,扎緊袋子,看到袋子鼓起來了。大家認為里面是有空氣的。袋子里真的有空氣嗎?①我們來感覺一下。袋口對向自己的臉頰,輕輕擠壓袋子,安靜仔細感受。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什么吹到臉上了?(涼)②老師這里還有一個好玩的裝置。這樣玩:輕輕擠壓袋子,會發生什么呢?想不想試一試。你發現了什么?什么時候聽到聲音的?是什么讓哨子響起來的?③還有什么方法證明袋子里有空氣呢?來,我們試著將鼓鼓的袋子壓倒水里,然后在水下,用工字釘在袋子上扎一個孔。仔細觀察現象。5.小結:我們同學在周圍都裝到了空氣,空氣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感覺到”“聽到”“看見了”袋子里裝有空氣。模塊二:空氣的基本特征{設計意圖}空氣確實存在,那它是什么樣的呢 通過用感官觀察,就可以讓學生像認識石頭和水一樣,了解空氣這一物質的基本特征。1.提問:空氣是什么樣的呢?你會使用哪些感官怎么觀察空氣呢?①眼睛看(眼睛可以看到哪些特征?顏色、透明度、形狀)②舌頭 嘗(味道)③鼻子 聞(氣味)④手 皮膚 摸(光滑/粗糙)2.活動:每位同學裝一袋子空氣,安靜地用這些感官仔細觀察空氣??諝馐鞘裁礃拥??3.提問:空氣還有哪些特征呢?4.演示:老師這里有一個氣球,用打氣筒將空氣打進去。氣球是什么形狀的?氣球里的空氣是什么形狀的?(再出示其他形狀氣球)氣球是什么形狀的?氣球里的空氣是什么形狀的?空氣一會兒是球形的、一會兒是愛心形的、一會兒又是螺旋形的。空氣到底是什么形狀的呢?沒有固定形狀。5.與水比較,發現空氣的其他特征。①談話:我們通過比較,可以找出事物之間的相同點,還可以找出事物之間的不同點。②這里有一袋水、一袋空氣,比一比空氣和水還有哪些相同與不同之處,寫在記錄單上。例如:剛剛同學說到水和空氣都沒有固定的形狀,就在空格里打“x”。物質 特征顏色 氣味 味道 確定的形狀 透明度 流動性 看得見摸得著水空氣6.小結:今天,我們用袋子四處都裝到了空氣,說明我們周圍都有空氣。雖然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感覺到”“聽到”,從水中產生的泡泡“看到”空氣的存在。在觀察空氣是什么樣時,先用多個感官直接觀察,再借助其他物體觀察,最后還可以與熟悉的物體比一比,認識空氣。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空氣的其他性質。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