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小學科學【素養測評】蘇教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生命世界》測試提升卷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分得分一、知識廣場(每空 1 分,共 10 分)細胞的( )使得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發生差異性的變化,從而形成不同的組織有些細菌在生長發育后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 ),它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 )在其他生物的細胞內,根據其寄生的細胞不同,可將病毒分為( )、( )和細菌病毒( )三大類。食品保鮮的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或阻止( )的生長和繁殖。例如,巴氏消毒法是通過( )短時處理,殺死食物中的微生物。一些微生物能夠分解枯枝落葉、動物尸體和糞便中的有機物,獲得生活必需的物質和能量,這種營養方式稱為( ),這類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 )。二、判斷大廳(每題 2 分,共 20 分)所有植物細胞都含有葉綠體和線粒體,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噬菌體是一種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內的病毒,它對人類只有危害,沒有益處。( )霉菌在低溫、干燥的環境中也能快速生長繁殖。( )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讓細菌生產胰島素,這表明細菌的遺傳物質可以被人為改變。( )單細胞生物都生活在水中,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繁殖。( )病毒比細胞小得多,它沒有自己的代謝系統,所以不屬于生物。( )食物發霉后,只要將霉斑去除,還是可以食用的。( )微生物的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完全相同。( )細胞學說認為: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為了觀察到更多的微生物,我們可以在采集的水樣中加入白糖,以增加微生物的數量。( )三、選擇樂園(每題 2 分,共 30 分)下列關于細胞分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細胞分化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B. 細胞分化導致細胞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C. 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下列微生物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 )。A. 酵母菌 B. 光合細菌 C. 大腸桿菌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其繁殖方式是( )。A. 分裂生殖 B. 出芽生殖 C. 自我復制下列環境中,最不利于霉菌生長的是( )。A. 溫暖潮濕 B. 低溫干燥 C. 溫暖干燥下列關于細菌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所有細菌都有鞭毛和莢膜B. 細菌都能使人患病C. 細菌的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為了探究溫度對酵母菌發酵的影響,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在四個相同的瓶子中分別加入等量的干酵母和葡萄糖,然后加入等量的溫水和冷水,密封后放在不同溫度的環境中,一段時間后觀察現象。下列溫度設置最合理的是( )。A. 0℃、10℃、20℃、30℃B. 10℃、20℃、30℃、40℃C. 30℃、40℃、50℃、60℃下列關于微生物與人類關系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可以利用微生物生產抗生素B. 微生物在污水處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C. 所有微生物都能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下列關于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細胞壁都具有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B. 細胞中的物質都是自己制造的C.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下列關于病毒與細菌的區別,說法錯誤的是( )。A.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細菌有細胞結構B. 病毒比細菌小C. 病毒和細菌都能獨立生活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中,主要利用低溫抑制微生物生長這一原理的是( )。A. 冷藏法 B. 腌制法 C. 脫水法霉菌在下列哪種環境中最容易生長( )。A. 煮沸后密封的牛肉汁 B. 潮濕的皮鞋 C. 干燥的沙土下列關于單細胞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單細胞生物都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B. 單細胞生物都對人類有害C. 單細胞生物都是動物下列關于食品保鮮的說法,錯誤的是( )。A. 食品保鮮的方法有多種,如冷藏、冷凍、脫水、真空包裝等B. 食品保鮮只能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不能完全阻止食品變質C. 食品保鮮就是添加大量防腐劑,防止食品發霉變質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B. 線粒體是細胞的 “動力車間”,能為細胞提供能量C. 所有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這三種基本結構下列關于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作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A. 有些微生物可以作為生產者,為生態系統提供物質和能量B. 微生物只能作為分解者,分解動植物遺體和排泄物C. 有些微生物可以作為消費者,從其他生物獲取營養四、問題城堡(每題 4 分,共 20 分)簡述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及其意義。舉例說明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分析食品發霉的原因,并說明如何防止食品發霉。比較細菌和真菌在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繁殖方式上的異同。說明微生物在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的作用。五、科學探究(8 分)為探究不同濃度的酒精對酵母菌發酵的影響,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材料:干酵母、葡萄糖、蒸餾水、不同濃度酒精溶液、氣球、錐形瓶、橡皮塞等。實驗步驟:取五個相同的錐形瓶,分別標記為 A、B、C、D、E。在每個錐形瓶中加入等量的干酵母和葡萄糖,然后分別加入等量不同濃度的酒精溶液(A 瓶加蒸餾水作為對照,B 瓶加 5% 酒精溶液,C 瓶加 10% 酒精溶液,D 瓶加 15% 酒精溶液,E 瓶加 20% 酒精溶液),輕輕搖勻。將氣球套在每個錐形瓶的瓶口上,密封好,放在相同且適宜的溫度環境中。觀察并記錄一段時間內氣球的膨脹程度,以此來判斷酵母菌發酵產生二氧化碳的量。(1)該實驗的變量是什么?(2 分)(2)預測實驗結果并說明理由。(3 分)(3)該實驗中設置 A 瓶的作用是什么?(3 分)六.拓展長廊(明天6分,共12分)1. 微生物雖然微小,但在文學作品中也時有體現。請從你讀過的文學作品中,找出一處涉及微生物(如細菌、病毒、霉菌等)的描寫,分析作者是如何利用微生物的特點來塑造情節或表達主題的。(6 分)2. 假設在一個培養皿中,初始有 100 個細菌,細菌每 20 分鐘繁殖一代,繁殖方式為分裂生殖(一個細菌分裂為兩個)。請建立一個數學模型來表示經過 n 個 20 分鐘后細菌的數量 N,并計算經過 3 小時后培養皿中細菌的數量。(6 分)答案以及解析一.知識廣場1.分化解析:細胞分化是多細胞生物個體發育過程中的重要事件,通過分化,細胞產生差異,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組織,如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等。2.芽孢解析:芽孢是細菌應對惡劣環境的一種特殊結構,能幫助細菌度過不良時期,當環境適宜時,芽孢又可萌發成細菌。3.寄生、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體解析:病毒的生存方式決定了它必須依賴宿主細胞,根據宿主細胞類型對病毒分類,有助于了解不同病毒的感染對象和特點。4.微生物、高溫解析:食品變質多由微生物生長繁殖引起,巴氏消毒法利用高溫在盡量不影響食品品質的前提下殺滅微生物,延長食品保質期。5.腐生、分解者解析:腐生微生物在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起關鍵作用,它們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歸還到環境中,供生產者重新利用。判斷大廳1.×解析:只有植物綠色部分的細胞才有葉綠體,如根部細胞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所有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能進行呼吸作用。2.×解析:噬菌體雖寄生在細菌內,但在醫學上可利用它治療一些由細菌引起的疾病,還可用于檢測和鑒定細菌,并非只有危害。3.×解析:霉菌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低溫、干燥環境會抑制其生長繁殖速度。4.√解析:轉基因技術就是將外源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改變其遺傳組成,讓細菌生產胰島素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改變細菌遺傳物質使其具備新功能。5.×解析:單細胞生物大多生活在水中,但也有生活在土壤、空氣中或寄生于其他生物體內的;單細胞生物繁殖方式多樣,除細胞分裂外,還有出芽生殖等。6.×解析:雖然病毒沒有獨立代謝系統,但它能在宿主細胞內繁殖,具有遺傳、變異等生命現象,屬于生物。7.×解析:食物發霉后,霉菌可能已在食物內部擴散并產生毒素,僅去除霉斑仍可能存在健康風險,不能食用。8.×解析: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作用多樣,有生產者(如光合細菌)、消費者(如寄生細菌)和分解者(如腐生細菌和真菌),作用不完全相同。9.×解析:細胞學說指出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所以并非一切生物體都由細胞構成。10.√解析:白糖可為微生物提供營養物質,在水樣中加入白糖可促進微生物生長繁殖,從而可能觀察到更多微生物。三、選擇樂園1. B解析:細胞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不發生改變,只是基因選擇性表達,導致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出現差異,形成不同組織,且細胞分化在生物體整個生命進程中都有。2. B解析:光合細菌含有光合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酵母菌是真菌,主要進行發酵作用;大腸桿菌是細菌,營寄生或腐生生活,不能進行光合作用。3. C解析:病毒侵入宿主細胞后,利用宿主細胞的物質和能量,按照病毒核酸所含的遺傳信息合成新的病毒核酸與蛋白質外殼,進行自我復制繁殖;分裂生殖是細菌等的繁殖方式,出芽生殖常見于酵母菌等。4. B解析:霉菌生長需要適宜溫度和濕度,低溫干燥環境抑制霉菌生長;溫暖潮濕環境利于霉菌生長,溫暖干燥環境相對潮濕環境不利于霉菌生長,但比低溫干燥環境更適宜。5. C解析:并非所有細菌都有鞭毛和莢膜,這是部分細菌的特殊結構;大多數細菌對人類無害,有的還有益,如乳酸菌;細菌屬于原核生物,細胞沒有成形細胞核。6. B解析:探究溫度對酵母菌發酵影響,溫度設置要有合理梯度且應在酵母菌適宜生存溫度范圍內,酵母菌發酵適宜溫度一般在 20 - 30℃左右,B 選項溫度設置更合理,能較好探究溫度影響。7. C解析:許多微生物可用于生產抗生素,如青霉菌生產青霉素;微生物在污水處理中分解有機物,起凈化作用;多數微生物對人類和動植物有益,并非所有微生物都致病。8. C解析: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植物細胞細胞壁有保護和支持作用;細胞中的物質有的是自己制造,如植物細胞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有的從外界吸收;細胞的生命活動需要物質和能量維持。9. C解析: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組成,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細胞內,不能獨立生活;細菌有細胞結構,部分細菌能獨立生活。10. A解析:冷藏法通過降低溫度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腌制法是利用高鹽或高糖使微生物脫水抑制其生長;脫水法是去除食物中水分抑制微生物生長。11. B解析:煮沸后密封的牛肉汁,經過高溫滅菌且密封無氧,不利于霉菌生長;潮濕皮鞋提供了適宜濕度和有機物,利于霉菌生長;干燥沙土缺乏水分和足夠有機物,不利于霉菌生長。12. A解析:單細胞生物雖然個體微小,但一個細胞就是一個完整個體,能獨立完成營養、呼吸、排泄等各項生命活動;單細胞生物對人類既有有益一面,如酵母菌,也有有害一面;單細胞生物有動物(如草履蟲)、植物(如衣藻)和微生物(如細菌)。13. C解析:食品保鮮方法多樣,冷藏、冷凍、脫水、真空包裝等可抑制微生物生長延長保質期,但不能完全阻止變質;食品保鮮不能僅依賴大量添加防腐劑,過量防腐劑有害健康,應采用多種合理保鮮方法。14. C解析:細胞核含遺傳物質,控制細胞生命活動;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為細胞提供能量;原核細胞沒有成形細胞核,只有擬核,并非所有細胞都有典型的細胞核結構。15. B解析:光合細菌等微生物可作為生產者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多種角色,不只是分解者,如寄生微生物是消費者。問題城堡1.答案:細胞學說主要內容: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生命起作用;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3 分)意義:細胞學說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統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一性,為生物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使人們對生命的認識進入細胞水平。(1 分)解析:準確闡述細胞學說內容,從揭示生物界統一性和對生物學發展的推動角度說明意義。2.答案:病毒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有有害和有益兩方面。有害方面,如流感病毒引發流行性感冒,給人類健康帶來危害,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艾滋病病毒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導致艾滋病,嚴重威脅人類生命。有益方面,利用病毒制成疫苗,可預防相應疾病,如乙肝疫苗預防乙肝;在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作為載體運輸基因,用于治療某些遺傳性疾病。(4 分)解析:分別從疾病危害和有益應用舉例說明,體現病毒與人類生活的復雜關系。3.答案:食品發霉原因:食品含有豐富有機物,為霉菌生長提供營養;環境中存在霉菌孢子,在適宜溫度、濕度條件下,霉菌孢子萌發并生長繁殖,導致食品發霉。(2 分)防止食品發霉方法:低溫保存,降低溫度抑制霉菌生長繁殖,如放冰箱冷藏;干燥處理,減少食品水分,使環境不利于霉菌生長,如脫水蔬菜;真空包裝,隔絕氧氣,抑制需氧霉菌生長;添加適量防腐劑,抑制霉菌等微生物生長,但要注意符合食品安全標準。(2 分)解析:從營養、孢子來源和適宜條件闡述發霉原因,從溫度、濕度、氧氣和防腐劑角度說明防霉方法。4.答案:相同點:營養方式上,多數細菌和真菌都營腐生或寄生生活,從外界獲取有機物。(1 分)不同點:形態結構方面,細菌個體微小,基本形態有球狀、桿狀、螺旋狀等,細胞沒有成形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真菌有單細胞(如酵母菌)和多細胞(如霉菌),細胞有成形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多細胞真菌由菌絲構成。(1.5 分)繁殖方式方面,細菌主要通過分裂生殖,一分為二;真菌繁殖方式多樣,酵母菌可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霉菌等多細胞真菌主要進行孢子生殖。(1.5 分)解析:從營養、形態結構和繁殖方式分別比較異同,準確闡述細菌和真菌特點。5.答案:微生物在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起關鍵作用。作為分解者,腐生細菌和真菌能分解動植物遺體、糞便等有機物,將其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等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中。這些無機物被生產者(如綠色植物)吸收利用,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進入食物鏈。如此循環往復,保證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順利進行。例如,落葉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釋放的無機鹽供植物生長。(4 分)解析:從分解者角色闡述微生物對有機物的分解及無機物回歸環境,再說明對生產者和物質循環的意義,結合實例說明。五、科學探究答案:(1)該實驗變量是酒精濃度。解析:實驗目的是探究不同濃度酒精對酵母菌發酵影響,所以改變的條件即變量是酒精濃度。(2)預測結果:A 瓶氣球膨脹程度最大,隨著酒精濃度升高,B、C、D、E 瓶氣球膨脹程度逐漸減小。理由:酵母菌發酵產生二氧化碳使氣球膨脹,酒精對酵母菌發酵有抑制作用,酒精濃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強,產生二氧化碳量越少,氣球膨脹程度越小。解析:基于酒精對酵母菌發酵抑制作用原理預測結果,濃度影響抑制程度,進而影響二氧化碳產生量和氣球膨脹程度。(3)A 瓶作為對照,排除其他因素對實驗結果干擾,通過與 A 瓶對比,更清晰看出不同濃度酒精對酵母菌發酵的影響。解析:對照實驗中對照設置目的是排除無關變量干擾,突出變量對實驗對象的影響。六.拓展長廊1. 答案:在加西亞 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中,霍亂這一由霍亂弧菌引發的傳染病在故事背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霍亂弧菌這種微生物的特點是傳播迅速、致死率高,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作者利用霍亂爆發這一情節,營造出一種混亂、恐慌的社會氛圍,以此為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增添了波折與苦難。霍亂的肆虐象征著生活中的無常與困境,男女主角在這樣的背景下,愛情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考驗,從而深刻地表達了愛情在苦難與無常中堅韌存續的主題。解析:本題要求從文學作品角度出發,結合微生物特點分析其對情節和主題的作用。首先要選取合適的文學作品及其中與微生物相關的情節,然后闡述該微生物特點,進而說明這些特點如何影響情節發展,最終如何服務于主題表達。通過這樣的分析,展現科學知識(微生物特點)與文學創作(情節和主題)之間的聯系。2. 答案:由于細菌每 20 分鐘繁殖一代,且一個細菌分裂為兩個,所以經過 n 個 20 分鐘后,細菌數量 N 的數學模型為 N=100×2n。(2 分)因為 1 小時 = 60 分鐘,3 小時共有 3×60÷20=9 個 20 分鐘,即 n=9。(1 分)將 n=9 代入數學模型 N=100×2n 中,可得 N=100×29=100×512=51200(個)。(3 分)解析:首先根據細菌分裂生殖的特點建立數學模型,明確初始細菌數量與繁殖代數和最終細菌數量的關系。然后將時間轉化為繁殖代數,最后代入模型計算出特定時間后細菌的數量。此過程考查了對細菌繁殖規律的理解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了科學與數學學科的融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