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3節群落的演替群落是一個動態系統,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一 .演替的概念1.概念:隨著時間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叫做群落演替。判斷:(1)次生演替的速率比初生演替的速率快( )(2)演替過程中群落的物種組成不斷變化,可發生優勢取代( )(3)演替達到相對穩定的階段后,群落內物種組成不再變化( )(4)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階段對太陽光的利用比灌木階段更充分( )(5)某海島上的群落因開發旅游,可能會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演替( )(6)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種豐富度越來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種間關系越來越復雜( )(7)所有群落演替 都一定能形成森林。 ( )二.演替的類型(一)裸巖上的演替過程喬木階段灌木階段草本植物階段苔蘚階段地衣階段裸巖階段演替的類型1. 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 灌木階段 喬木階段裸巖階段 地衣階段二.演替的類型裸巖階段 地衣階段 苔蘚階段 草本植物階段 灌木階段 喬木階段地衣是 藻類_和_真 菌 共同生活而成的共生體。二.演替的類型裸巖階段 地衣階段 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喬木階段二.演替的類型裸 巖 階 段 地衣階段 苔蘚階段 草 本植 物階 段灌木階段 喬木階段二.演替的類型裸巖階段 地衣階段 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 灌木階段 喬木階段二.演替的類型裸巖階段 地衣階段 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 灌木階段 喬木階段問題1:裸巖上首先定居的生物為什么不是苔蘚和草本植 物,而是地衣呢 問題2:舉例說明,群落演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 “優勢取代” (二)棄耕的農田上的演替過程如果一塊農田棄耕了,演替會如何進行 二 .演替的類型14演替的類型2.發生棄耕農田的演替棄耕農田 雜草一年生雜草生 長 →土壤條件 改善 → 多年生 雜草接踵而至灌木土壤有機物增多 土壤保水能力增 強 → 小灌木生長 →形成灌木叢喬木喬木出 現 → 逐漸取代灌木, 稱為優勢種森林氣候適宜的條 件下,逐漸演 替出樹林。問題3:為什么農田棄耕后,很快就會長滿一年生的雜草 問題4:所有演替都會發展成為森林嗎 一個群落最終演替 到什么階段,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并不是所有群落都能演替到森林階段。 如果陸地環境條件適 宜,群 落都能演替到最高階段——森林階 段。在干 旱地區, 一般只能演替到 草本植物或低矮灌木階段。所有的演替都會發展為森林嗎 二 .演替的類型苔 原針 葉 林稀樹干草原硬葉林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落葉闊葉林減 少降 水 量矮林委稱草 原荒漠荒漠寒冷年 平 均 雨 量 《 三一個群落最終演替到什么階段,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溫度和水分是決定頂極群落的兩大氣候因素。影響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環境的變化,生物的遷入和遷出,群落內部種群間相互關系的發展變化, 以及人類的活動等因素的影響。100-熱帶旱生林熱帶稀樹草原 熱帶旱生灌從沙漠30 20年平均溫度(℃)圖5-8 決定頂極群落的兩大氣候因素北方針葉林凍土帶0 -10熱帶雨林熱帶季林溫帶雨林溫帶森林思考400林地草原灌叢10300F200初生演替次生演替實 例 裸巖棄耕地起始條件 裸地,無任何植物繁殖體有土壤條件,甚至有植物繁殖體演替階段 裸巖→地衣→苔鮮→草本→ 灌木→喬木棄耕地→草本→灌木→喬木速 度 慢快共同點 有機物越來越豐富 ,物種豐富度逐漸 加大 食物網越來越復雜,群落的結構越來越 復雜 最終群落發展成一個與所處環境相適應的相對穩定的狀態。 群落的結構不一定越來越復雜。群落結構也可注 意 :能從復雜到簡單,如從草原演變為荒漠。兩種演替類型的異同oI演替的類型1. 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初生演替) 從0開始(1)概念: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原來存 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2)實例:沙丘、火山巖、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3)初生演替的特點:演替的速度慢、趨向形成新群落、經歷的階段相對較多。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喬木階段)2.發生棄耕農田的演替(次生演替) 從1開始(1)概念: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在 ,但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 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2)實例:如在火災過后的草原、 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進行的演替。(3)次生演替的特點:演替的速度快、趨向于恢復原來的群落、經歷的階段相對較少。演替的類型例題1: 下列有關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A. 初生演替速度緩慢,次生演替速度較快B. 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難形成森林C.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內無競爭現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 落內競爭明顯D. 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火山巖上進行的是次 生演替例題2:某山區實施退耕還林之后,群落經過數十年的演替發展為森林。圖甲、乙、丙分別表示群落演替的三個連續階段中,優勢植物種群數量變化 情況。下列錯誤的是(C)種群數量/相對值A. 實施退耕還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動植物種群的環境容納量B.甲、乙、丙之間為競爭關系第3階段群落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層現象C.演替中后一階段優勢物種的興起,一般會造成前一階段優勢物種的消亡D. 該過程 中,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會逐漸提高三、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在某一地區,群落演替的結果往往是由環境和群落內部的生物共同作用決定的,但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有時超過其他因素的影響。問題5:我國黃土高原因人類移民屯墾和大量砍伐森林,導致大片森林和草原消失,據此分析人類活動使群落演替向什么方向進行 列舉人類還有哪些活動會使群落演替往此方向進行 問題6:自然演替通常朝著什么方向進行 人類活動均使演替朝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進行嗎 舉例說明為什么 【資料1】我國的黃土高原歷史上曾郁郁蔥蔥,從東南到西北,依次分布著溫帶落葉闊葉林、疏林灌叢草原、溫帶草原等。然而,現在的黃土高原上, 森林和草原的覆蓋率比歷史上大幅度下降,很多黃土丘陵呈光禿狀態。思考.討論分析人類活動影響群落演替的實例三、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生物類群 2 0 世 紀 6 0 年 代 2 0 世 紀 8 0 年 代種類 92種 68種占優勢的物種 菱、竹葉眼子菜、苦草、黑藻 微齒眼子菜、孤(gū)、金魚藻、黑藻種類 74種 54種魚類占優勢的物種 鯉魚、鯽魚、鳊(biān)魚 鯽魚、黃顙(sǎng)魚、紅鰭鲌(bó)【資料2】自20世紀60年代起,長江中游某湖泊進行了大規模的圍湖造田, 湖水面積縮減50%.對該湖泊多種生物的調查表明,水生植物、魚類的物種 豐富度下降,占優勢的物種發生變化(下表)。思考.討論分析人類活動影響群落演替的實例三、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某湖泊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水生植物和魚類的調查統計表水生 植物生物類群 20世紀60年代20世紀80年代水生 植物 種類 92種68種占優勢的物種 菱、竹葉眼子菜、 苦草、黑藻微齒眼子菜、孤、金魚 藻、黑藻魚類 種類 74種54種占優勢的物種 鯉魚、鯽魚、鳊魚鯽魚、黃顙魚、紅鰭鲌群落物種豐富度降低;人類活動一環境改變一種間關系、空間結構等更簡單群落演替的影響因素及實例分析三、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上述資料中,人類活動使群落演替向什么方向進行 群落演替的方 向和速度改變圍湖造田被砍伐的森林 過度放牧的草原 污水排入河流(1)砍伐森林可以在短期內改變森林群落中的物種組成和物種豐富度 ,進而改變群落 的演替方向。(2)過度放牧則可能很快導致土地荒漠化,使草原生物群落演替為荒漠生物群落。(3)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可能給水生生物帶來滅頂之災。1. 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消極影響人類活動使群落朝著物種減少、結構簡單的方向演替。管理草原2.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積極影響人類活動也可以使群落朝著物種增多、結構復雜的方向演替。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墾殖活動(毀林開荒、圍湖造田),導致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并且成為洪澇災害頻繁發生的重要原因。處理好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四、退耕還林、還草、還湖原 因目 的措 施 :我國政府明確提出退耕還林、還草、還湖和退牧還草。● 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退耕還林條例》。● 2014年啟動了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 2015年將這項工程列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組成部分;● 2018年,我國啟動了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 截至2019年,全國共有25個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參與這項工程,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還草3.43×107hm 。未來美麗、富強、民主、文明的中國會有更多的藍天白云、綠水青山。退耕還林、還草、還湖①人類活動往往會使演替偏離其自然演替的方向,有時也和自然演替方向一致②人類活動可以使得群落演替的速度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快或減慢③人類活動不一定同時改變速度和方向。◆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例題3. (2023.陜西渭南高二聯考)據調查,某地區由于氣候越來越干燥,森林逐漸被灌叢取代,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演替類型。近年來,由于人類過度開 墾,導致局部灌叢出現了荒漠化,該現象表明:與該地區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 人類的開墾活動使得該地區群落的( A )A. 演替速度變快,演替的方向未變B. 演替速度變慢,演替的方向未變C. 演替速度未變,演替的方向改變D. 演替速度未變,演替的方向未變概念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初生演替:沒有植被,從零開始類 型 -次生演替:保留土壤條件;有種子或其他繁殖體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演替方向和速度進行退耕還林、還草、還湖課 堂 總 結群落演替優勢取代)(4)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階段對太陽光的利用比灌木階段更充分(因開發旅游,可能會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演替( 是向物種豐富度越來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種間關系越來越復雜( 都一定能形成森林。 ( )判斷:(1)次生演替的速率比初生演替的速率快( )(2)演替過程中群落的物種組成不斷變化,可發生優勢取代( )(3)演替達到相對穩定的階段后√ 群落內物種組成不再變化()(5)某海島上的群落)(6)自然群落往往 )(7)所有群落演替√一 、概念檢測1.在群落演替的過程中,物種的組成和數量會發生變化。判斷下列相關表述是否正確。(1)群落演替就是群落內原有物種逐漸恢復到原有狀態( × )(2)演替早期的種群可能在新形成的群落里出現。 ( √ )2.演替過程中喬木逐漸取代了灌木的優勢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D )A.灌木壽命較短B.喬木繁殖能力較強C.灌木生長極為緩慢D.喬木較為高大,能獲得更多的陽光當堂訓練(1)該地草本植物的演替速度 快 (填“快” 或"慢"),木本植物的演替速度 慢 o(2)一般來講,與草原相比,針葉林中的動物分層現象較為 復雜 (填“簡單”或“復 雜”),原因是針葉林的植物分層為動物分層創造了條件。棄耕年數 優勢植物非優勢植物0~1 馬唐1 飛蓬豚草2 紫苑豚草3 須芒草豚草5~10 短葉松火炬松50~100 櫟山核桃(3)如果一塊棄耕農田位于半干旱地區,群落演替最可能發展到哪個階段 可能發展到草本植物階段或稀疏的灌木階段。4.對一處棄耕農田的演替過程的記錄如下表所示,請據表回答下列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