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下)七年級學生素養期中測評道德與法治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滿分7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咖卷上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34分)1.對右面漫畫認識正確的是我最近長52A.這些變化只會帶來煩惱高了不少B.這是青春期的生理變化C.要時刻在意自己的變化都D.表明初中生身體完全發育成熟如2男女智力無高低之分,卻有類型之別。女性在語言流暢、記憶、形象思維等方面較占優勢,男性在算術理解、空間關系、抽象推理等方面較占優勢。對此我們要A欣賞對方優勢,不斷完善自己B.懂得取長補短,爭取超越異性C發揮自身優勢,無視他人長處D關注性別差異,不與異性合作3.在“男生女生·快樂同行”主題班會活動中,同學們暢所欲言,以下同學的認識正確的有①小強與同桌小艷經常在教室探討學習問題,這是早戀現象,要慎重對待②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預防和應對性騷擾、性侵害的能力③異性間的友誼容易讓人誤解,為保護自己,要少跟異性同學交往④男生女生的相處有助于學習彼此的優秀品質,但要把握交往的尺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右圖是小七同學某天情緒的變化曲線。愉悅有好吃的得到老師表揚它說明青春期的情緒好城舒服答對問題A.都是負面情緒聊天殷73g901200150016302230B.難以調節低落C.反應強烈,波動大還沒寫完作業D.不會因外界情境變化而發生變化5讀漫畫《心念一轉:心結可以變成蝴蝶結》。對其寓意理解正確的是兇世)膏A情緒復雜多變,只能順其自然B體驗負面感受,可以豐富閱歷C傳遞美好情感,需要學會表達D.改變認知評價,可以調節情緒心結可以變成蝴蝶結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4頁)6豫見中國,老家河南河南,地處中國之中,籠如華夏大地的心臟,跳動著千年的文明脈搏,為中原大地的核心所在。在這里,通見黃河,見證歷史;在這里,超見議字,連接古今;在這里,遇見豫劇,詠嘆東方;在這里,遇見功夫,探秘少林。河南,歷史文化深厚,自然風光秀類。中岳嵩山,黛作云臺,山勢雄偉壯觀,遺跡浩如煙海。河南,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是中華文明開始的地方,是類黃子孫的心靈故鄉。在這里,你可以過見不一樣的中國,感受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上.面是關于河南的推介詞,作為一名河南的中學生,你看到這段話后油然而生的情感是A資任感B.自豪感C.勝任感D.正義感7古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因其意境深邃、音韻優美,人們常用來抒心壯志、表達感情。下列詩句蘊含和表達的情感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一戚繼光B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一黃遵憲C.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陸游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一魯迅8蘇軾少年聰慧,讀了一些書就頗為自負。他在自家大門兩側貼了一副自己寫的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不久后,一位老人拿著一本古書拜訪蘇軾,蘇軾翻開一看,書上的很多字他都不認識,頓時尷尬不已。于是,他把對聯改為“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以此自勉。蘇軾改對聯體現了他A.自尊知恥,勇于改正錯誤B.學問高深,讓人望塵莫放C缺乏自信,不會獨立思考D視野狹隘,不知人外有人9.自尊的人是有羞恥心的人,會對自己不恰當、不合適的行為感到慚愧和難為情,做到行己有恥。下列行為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A.張某在工作之余經常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積極服務社會B小梁經常通宵玩手機,還隨意轉發未經證實的網絡消息C小青本想把紙屑隨手扔掉,但最終還是將其扔進了垃駁楊D看到環衛工人在旁邊掃地,小麗捂住口鼻嫌棄地走過去10.“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決”“先相信自己,別人才會相信你”…這些關于自信的名言說明①自信有助于成功②自信能激發活力③自信的人不會失敗④自信讓人樂觀堅定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1.在2024年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廣大青年要…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探索青春,飛揚自我,需要①積極進取,勇敢嘗試②磨礪意志,自強不息③唯我獨尊,好高騖遠④自尊自信,不懼失敗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