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海寧市教科版科學六下期末統考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海寧市教科版科學六下期末統考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海寧市教科版科學六下期末統考卷
1.(2024六下·海寧期末)工程師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   。右圖是一個鐵塔模型,如果在鐵塔模型內1號、2號和3號處分別固定一個金屬小球,在抗風能力測試時,不易傾倒的是   號位置,如果模擬防震測試,把小球固定在   號位置模型最穩
定。
2.(2024六下·海寧期末)地球上的人們能看到北斗七星,這七顆星到我們地球的距離是   (填“相同”“不同”或“無法確定”)的。
3.(2024六下·海寧期末)牛郎星和織女星位于   的兩岸,織女星屬于   座,請你在右圖中將織女星用“ ”圈出來。   
4.(2024六下·海寧期末)小科同學的自行車鏈條斷了,他發現鐵制的鏈條上有紅棕色的物質。這與本學期做過的   實驗產生的現象相似,這種紅棕色物質的名稱是   .
5.(2024六下·海寧期末)右側圖片中的兩片葉子,   (填“屬于”或“不屬于”)同一棵植物,你做出這樣的推測的理由有①   ;②    。
6.(2024六下·海寧期末)下列關于人類探索宇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月球是人類唯一登陸過的地球以外的天體
B.古代人們也會觀測和記錄各種天文現象
C.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人類對宇宙的觀察
D.宇宙是圓球形的,大小是沒有變化的
7.(2024六下·海寧期末)小科同學對制作的塔臺模型(如右圖)進行抗風測試,圖②測試時一側比圖①多裝了一張卡紙,模型抗風性強的是(  )。
A.圖① B.圖② C.一樣強 D.無法確定
8.(2024六下·海寧期末)關于塔臺建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塔臺高度建造得越高,承重能力越強
B.模型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后,才能建造塔臺
C.建造塔臺時不按照設計方案更快速
D.為了使塔臺更穩固,我們要盡量多的使用材料
9.(2024六下·海寧期末)工程建設過程中為了達到項目要求,以下環節中需要依次循環的是(  )。
①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②制作一個模型 ③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 ④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 ⑤實施建設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④ D.③②④⑤
10.(2024六下·海寧期末)將兩根吸管連接是制作塔臺模型的基本操作,下列連接方法正確的是(  )。
A.兩端對齊纏繞膠帶
B.兩端重疊纏繞膠帶
C.一端剪開插入另一端
D.一端捏扁插入另一端
11.(2024六下·海寧期末)制作塔臺競標標書需要預算成本,下列不屬于成本預算內容的是(  )。
A.材料費用 B.人工成本 C.設計費用 D.人員分工
12.(2024六下·海寧期末)下列關于雙胞胎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一個相貌特征會表現出不同性狀
B.穿著打扮不會改變人的相貌特征
C.有些雙胞胎的相貌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雙胞胎的相貌受到了父母的影響
13.(2024六下·海寧期末)科學家在野外考察時,在巖石中發現了很多物質,以下都屬于化石的一組是(  )。
①恐龍的足跡
②劍齒虎的牙齒
③魚類的骨骼
④花崗巖中的云母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④
14.(2024六下·海寧期末)頭部棕白色的狗媽媽生出了黑白色的狗寶寶(如右圖),從遺傳的角度推測狗爸爸的毛色,下列最有可能作為證據的是(  )。
A.狗寶寶頭部的 B.狗媽媽頭部的毛色
C.狗寶寶的耳朵形態 D.狗媽媽的身體高度
15.(2024六下·海寧期末)鴨嘴獸是瀕臨滅絕的國際保護動物,壽命在10~15 年,卵生,用乳汁喂養,被科學家劃分為哺乳動物,原因是(  )。
A.胎生 B.用乳汁喂養
C.壽命長 D.產卵,用身體溫度進行孵化
16.(2024六下·海寧期末)在課堂上,我們制作了銀河系模型,下列關于銀河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米粒”模擬的是銀河系中的“行星”
B.銀河系是靜止的天體系統
C.銀河系有一個運動的中心
D.銀河系中的恒星是靜止不動的
17.(2024六下·海寧期末)從不同角度照射北斗七星的星座模型,出現了不同的投影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說明我們模型制作錯誤或實驗失敗了
B.從宇宙的不同視角看北斗七星,形狀會不同
C.星座只是一些互相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組成的視覺圖像
D.宇宙中這七顆星的大小都是不一樣的
18.(2024六下·海寧期末)小科同學查閱八顆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選用比例尺對數據進行處理,這個過程屬于建模中的(  )。
A.分析建模對象 B.準備建模材料
C.搭建模型結構 D.檢驗完善模型
19.(2024六下·海寧期末)小科觀察了鯽魚和金魚后說:“鯽魚和金魚長得有點像,金魚可能是鯽魚進化而來的。”以上說法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屬于(  )。
A.提出問題 B.提出假設 C.收集證據 D.得出結論
20.(2024六下·海寧期末)關于校園里小鳥的考察,三位同學的記錄結果如下:
小明:在操場上發現了一根羽毛。
小亮:教學樓附近沒有發現小鳥的蹤跡。
小剛:花壇里發現鳥巢,也有鳥糞。由此,我們可以推測(  )。
A.校園里有多種小鳥 B.有小鳥即將來到校園
C.曾經有鳥在這里活動 D.校園花壇里有蛇出沒
21.(2024六下·海寧期末)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密封袋中的液體是(  )。
A.白醋和小蘇打的混合液 B.水
C.白醋 D.含有新物質的液體
22.(2024六下·海寧期末)在加熱白糖探究物質變化的過程中,白糖發生了下面的變化:①白砂糖顏色變成淡黃、②冒黑煙并能被點燃、③氣泡數量逐漸減少、④熔化產生液態的糖。這些現象中最后出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2024六下·海寧期末)如圖,雞蛋殼、貝殼與白醋混合后表面出現了大量氣泡,這說明(  )。
A.雞蛋殼、貝殼里一定有小蘇打
B.白醋可以和所有的固體發生化學變化
C.雞蛋殼中含有某種物質能和白醋發生化學變化
D.雞蛋殼、貝殼可以讓原來溶解在白醋中的氣體跑出來
24.(2024六下·海寧期末)下列現象與白糖燃燒屬于同種變化的是(  )。
①冰融化成水 ②煙花燃放 ③泥水靜置 ④植物變成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25.(2024六下·海寧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埋在深處的植物,經過巖漿高溫燃燒就變成了煤
B.紫甘藍放入白醋中,有紅色物質產生并伴有大量氣泡冒出
C.反復咀嚼米飯會變甜,是因為米飯中含有糖
D.白醋和小蘇打放在密封袋內,新產生的氣體會讓密封袋鼓起來
26.(2024六下·海寧期末)小小工程師。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舉行了第19屆亞運會。為了確保亞運會的順利舉行,專門設計建造了“蓮花碗”體育場。(如圖)
(1)“蓮花碗”建造過程的正確順序是(  )。
①設計方案 ②建設“蓮花碗”場館 ③驗收體育場館 ④亞運會組委會選擇地點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2)為了建造“蓮花碗”,有四家公司制作了模型,經過測試各項得分如下:
  承重能力 美觀 成本 抗風能力 總分
a公司 3分 3分 2分 2分 10分
b公司 2分 2分 2分 2分 8分
c公司 2分 2分 2分 3分 9分
d公司 0分 3分 3分 3分 9分
經過審核,你覺得哪家公司的方案不能應用到“蓮花碗”的建設中(  )。
A.a公司 B.b公司 C.c公司 D.d公司
(3)在測試“蓮花碗”模型時,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用風扇的不同檔位模擬風力的大小測試抗風能力
B.用米尺測量“蓮花碗”高度
C.用大小相同、質量不同的書本測試承重
D.用地震模擬儀器測試抗震能力
(4)杭州亞運會主場館“蓮花碗”,工程歷時12年,采用了高科技的空調系統、擴聲系統等,由此可知(  )。
A.一項工程是由多個系統組成的
B.工程建設具有復雜性,需要集合多種智慧共同完成
C.工程都要經歷相類似的過程
D.以上說法都正確
(5)“蓮花碗”采用中空設計,這樣的好處是:   。如遇大暴雨,看臺容易積水,因此“蓮花碗”設計了   系統,右圖中   (填“A”或“B”)位置適宜建造這個系統,理由是:    。
27.(2024六下·海寧期末)生物的多樣性。
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護大熊貓,動物學家通過幾年來對大熊貓的實地考察,繪制出了野生大熊貓的分布圖。(灰色區域為大熊貓活動區)
(1)根據大熊貓的分布圖,我們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大熊貓只生活在我國四川省 B.大熊貓的數量
C.在陜西省有野生大熊貓 D.甘肅省不生長竹子
(2)狗、雞、蝸牛、恐龍四種動物根據同一個標準,把狗、雞、恐龍歸為同一類,把蝸牛歸為另一類,這種分類方法叫   。根據生物分類學,上面4種動物和大熊貓擁有共同點最多的動物是   .
(3)動物學家在調查大熊貓時不適合采取的方法是(  )。
A.通過糞便推測大熊貓的存在 B.利用相機拍攝
C.捕獲野生大熊貓進行觀察統計 D.走訪周圍群眾
(4)我們常見的大熊貓是黑白相間的,但曾經在野外多次出現過棕白相間的大熊貓,關于棕白大熊貓說法正確的是(  )。
A.棕白大熊貓的后代可能是黑白大熊貓
B.棕白大熊貓的父親肯定是棕色的
C.棕白大熊貓不屬于哺乳動物
D.棕白大熊貓肯定不喜歡吃竹子
(5)50年前在甘肅省挖掘到了已經滅絕的劍齒象化石,它大約生活在300萬年前,身高約4米,體長約8米,右圖是根據化石推測的劍齒象。關于劍齒象,下列提出的科學猜想不合理的是(  )。
A.劍齒象體表無毛,是使它滅絕的原因之一
B.劍齒象的體重比大熊貓重
C.人類為了獲取象牙而大量捕殺,造成了劍齒象滅絕
D.300萬年間甘肅省地區的氣候發生過變化
(6)有4位同學對我國生物多樣性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確的是(  )。
A.甲說:“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我們可以采取就地保護的方法。”
B.乙說:“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可以隨意利用周圍的自然資源。”
C.丙說:“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必須禁止對一切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D.丁說:“我國地大物博,生物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用不著保護生物多樣性。”
28.(2024六下·海寧期末)探索宇宙。
下圖甲是模擬日食現象的實驗,請依據此圖回答下列問題。
(1)B紙片模擬的是   。
(2)此時A、B、C三張紙片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正好觀察到圖乙的現象,小科要看到如下圖的現象,他應該把B紙片朝   (填“1”“2”“3”或“4”)方向運動。
(3)當B紙片朝4的方向運動,我們通過觀察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  )。
A. B. C. D.
(4)八顆行星中,有的行星可能會運行至A和C之間,這顆星可能是(  )。
A.土星 B.木星 C.天王星 D.水星
(5)研究發現,恒星壽命的長短取決于它的質量大小。結合圖表信息,推測下列四種恒星中壽命最長的是(  )。
恒星 質量(與太陽相比的倍數)
天狼A星 2.14
天狼B星 1.05
織女星 2.13
牛郎星 1.79
A.天狼A星 B.天狼B星 C.織女星 D.牛郎星
(6)中國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探索火星,當它進入火星軌道,便脫離了(  )。
A.總星系 B.銀河系 C.太陽系 D.地月系
29.(2024六下·海寧期末)物質的變化。
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會導致全球氣溫變暖。
(1)科學家發現,煤炭、   、天然氣等礦物能源的大量開采和使用,會大量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2)科學家正在利用化學變化開發使用清潔能源,你知道的清潔能源有:   、   。
(3)如右圖所示的天平,杯中裝有空氣的A、B兩端保持平衡,當小科把二氧化碳倒入天平的B端(二氧化碳氣體比空氣重,小科看到的現象是:   。
(4)小科將小蘇打加入到100毫升白醋里,并把收集到的氣體倒在蠟燭的火焰上,發現蠟燭火焰馬上熄滅。根據這個現象推測這種氣體的一些特點,小科不能推測出該氣體特點的是(  ).
A.不支持燃燒 B.會流動
C.自身不燃燒 D.能溶解在水中
(5)小科認為只要往白醋中不斷添加小蘇打就可以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氣體,你認為該想法對嗎    。理由是:   。
(6)如圖所示,在蠟燭上方倒扣玻璃杯,杯內壁出現水霧,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  ).
A.蠟燭燃燒需要水蒸氣的幫助 B.蠟燭燃燒產生水蒸氣
C.水霧來自于空氣中的水蒸氣 D.蠟燭中有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設計;3;3
【知識點】塔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建造工程模型的主要目的是測試工程設計的可實施性,避免造成損失,工程師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設計。建造塔臺模型的過程:設計一→制作一→測試一→評估一→改進。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的三角形框架結構會使塔臺更穩定,右圖是一個鐵塔模型,如果在鐵塔模型內1號、2號和3號處分別固定一個金屬小球,在抗風能力測試時,不易傾倒的是3號位置,如果模擬防震測試,把小球固定在3號位置模型最穩。
2.【答案】不同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形也不同。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顆亮星組成一個勺子的形狀,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稱勺子星。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地球上的人們能看到北斗七星,這七顆星到我們地球的距離是不同的。
3.【答案】銀河;天琴;位于河西的是織女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夏季,是觀察星空的好季節,天空中有許多亮星,可以幫助我們識別一些星座。其中有三顆亮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人們稱之為“夏季大三角”即天津四、織女星和牛郎星。它們分別屬于天鵝座、天琴座、天鷹座。我們還會在南部天空發現一顆火紅的亮星,它是一顆紅巨星,屬于天蝎座。天空中有一條閃亮的光帶,就是人們常說的“銀河”。我們根據這條光帶去尋找這幾顆亮星,就變得十分容易了。
4.【答案】鐵生銹;鐵銹
【知識點】生銹
【解析】【分析】鐵生銹是空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小科同學的自行車鏈條斷了,他發現鐵制的鏈條上有紅棕色的物質。這與本學期做過的鐵生銹實驗產生的現象相似,這種紅棕色物質的名稱是鐵銹。
5.【答案】不屬于;顏色不同;形狀不同
【知識點】葉的特征
【解析】【分析】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態具有不同的特點。這是植物長期適應不同環境中的水分、陽光、濕度等條件的結果。題目中兩片葉子不屬于同一顆植物,做出這樣推測的理由是①兩片葉子的外形不同,一個為扇形,一個為橢圓形;②兩片葉子的顏色不同,一個為黃色,一個為綠色。
6.【答案】D
【知識點】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是一個從有限到無限的過程。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艱辛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探索宇宙的方式也不斷進步,人類對宇宙的了解也不斷加深。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1、古人用肉眼觀測天體;2、借助望遠鏡等工具觀測;3、航天時代。古時候人們也會通過肉眼來觀測和記錄各種天文現象,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人類對宇宙的觀察,人們可以通過科學技術進入太空,月球是人類唯一登錄過的地球以外的天體,目前科技高度發達,但是人類還沒有探測到宇宙的邊緣。宇宙處于不斷的發展和運動之中,每天都有很多恒星誕生和消亡,且宇宙還處于不斷地膨脹之中。故選D。
7.【答案】A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的環節,測試前要明確標準。我們需要測試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統計、分工合作和美觀等,測試時要求方法、標準、工具統一。采用鏤空的框架結構,可以減少受到的風力,增強抗風能力,所以A的抗風能力更強。故選A。
8.【答案】B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建造塔臺時,塔臺高度太高不利于增強承重能力,制作塔臺模型要與設計方案相一致。塔臺的接口處要固定牢固,同時也要考慮節省膠帶,控制成本。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等高,可以防止塔臺的傾斜。模型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后,才能建造塔臺。故選B。
9.【答案】B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設的步驟: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實施建設。故選B。
10.【答案】A
【知識點】設計、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工程師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設計。在制作塔臺模型時,要將兩根吸管連接是制作塔臺模型的基本操作,將兩根吸管兩端對齊纏繞膠帶的連接方法最合適。故選A。
11.【答案】D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制作塔臺模型的一般流程是明確要求、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測試模型、評估改進。設計建造一座塔臺,需要考慮眾多的因素,最優先要考慮的是主體安全。制訂塔臺項目競標標書時有許多要求:競標日期、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設計、成本預算、人員分工、時間分配等。人員分工不屬于成本預算。故選D。
12.【答案】C
【知識點】外貌特征
【解析】【分析】人與人同一相貌特征所表現出來的性能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不同的人的同一相貌特征也可能是不同的。每個相貌特征表現出兩種性狀,每個人的相貌都是與眾不同的,沒有兩個長得完全一樣的人,人的相貌體現在多種性狀上,每種性狀又有多個特征,通過組合后會有多種相貌,就算是相似度極高的雙胞胎,依然能夠找到不同的特征,所以人與人的相貌特征是不同的,人的相貌特征與父母遺傳和生活環境有關,與穿著打扮無關。故選C。
13.【答案】C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動植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被迅速掩埋,長期與空氣隔絕,在特殊的條件下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恐龍的足跡、劍齒虎的牙齒、魚類的骨骼都屬于化石,花崗巖中的云母屬于屬于礦物。故選C。
14.【答案】A
【知識點】遺傳
【解析】【分析】生物的子代與親代之間總是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不僅指形態結構,還包括生理特點、行為方式等方面,這種現象稱為遺傳。生物的子代與親代之間,子代的不同個體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變異。頭部棕白色的狗媽媽生出了黑白色的狗寶寶(如右圖),從遺傳的角度推測狗爸爸的毛色可能為黑色或有黑色,這是根據狗寶寶頭部的毛色推測出來的。故選A。
15.【答案】B
【知識點】哺乳動物
【解析】【分析】像狗那樣,身上長毛、胎生、吃媽媽乳汁長大的動物叫哺乳動物。鴨嘴獸是瀕臨滅絕的國際保護動物,壽命在10~15 年,卵生,用乳汁喂養,被科學家劃分為哺乳動物,原因是用乳汁喂養。故選B。
16.【答案】C
【知識點】銀河系
【解析】【分析】銀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團及其他星際物質組成的巨大的盤狀天體系統。星團是由十幾顆至上百萬顆恒星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聚集成的恒星集團。星云是由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結合成的云霧狀天體。星際物質是恒星之間的物質,包括星際氣體、星際塵埃和多種多樣的星際云,還包括星際磁場和宇宙射線等。銀河系是在不停的運動著的。制作銀河系模型,首先在紙片上模擬畫出銀河系的“核球”和幾條“旋臂”,畫好后剪下來,然后把一些米粒粘在紙片上,模擬銀河系的“恒星”,將紙片固定在陀螺上并開始旋轉,最后觀察旋轉過程中的“銀河系”。故選C。
17.【答案】A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形也不同。北斗七星位于大熊座,是由七顆構成,在天空中呈勺子的形狀。甲圖中的模型模擬的是北斗七星,一個個橡皮泥小球代表的是恒星,用投影從正面角度照射,看到影子形狀像勺子。從不同角度照射北斗七星的星座模型,出現了不同的投影圖像,不能說明我們模型制作錯誤或實驗失敗了,只能說明從宇宙的不同視角看北斗七星,形狀會不同,且宇宙中這七顆星的大小都是不一樣的。故選A。
18.【答案】C
【知識點】設計、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建立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時,先處理行星與太陽距離遠近的數據(縮小一萬倍)。取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每條紙帶對折四次,然后粘連成一條長紙帶。在長紙帶的折痕處標記數字,共計48個。根據處理后的數據將八顆行星畫在紙帶上,我們發現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部分是不均勻的。制作好后將制作好的紙帶模型,以太陽為中心,按照指示的不同方向粘貼在黑板上,我們發現八顆行星在其特定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轉。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與我們平時觀察圖片時的位置差別很大,圖片只能體現它們與太陽的遠和近,并不是實際的比例關系。小科同學查閱八顆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選用比例尺對數據進行處理,這個過程屬于建模中的搭建模型結構。故選C。
19.【答案】B
【知識點】猜想、假設
【解析】【分析】科學探究分為六大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假設是科學家提出解釋事象的主張而尚未證明的。小科觀察了鯽魚和金魚后說:“鯽魚和金魚長得有點像,金魚可能是鯽魚進化而來的。”以上說法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屬于提出假設。故選B。
20.【答案】C
【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
【解析】【分析】對校園花壇中的生物多樣性進行調查前,要讓學生制定調查計劃。在校園生物大搜索活動中,需要觀察花壇中所有的動物和植物,統計它們的數量,記下它們的名稱,對于不認識的動植物,我們要及時畫下來或拍照片,從腳印、糞便、毛發等蹤跡推測躲藏起來的動物和曾經來過的動物,將它們記錄下來。關于校園里小鳥的考察,三位同學的記錄結果如下:小明:在操場上發現了一根羽毛。 小亮:教學樓附近沒有發現小鳥的蹤跡。 小剛:花壇里發現鳥巢,也有鳥糞。由此,我們可以推測曾經有鳥在這里活動。故選C。
21.【答案】D
【知識點】產生氣體的變化
【解析】【分析】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發生了化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水、醋酸鈉等新物質。杯內的液體中含有水、醋酸鈉等新物質。故選D。
22.【答案】B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在加熱過程中,白砂糖首先會熔化成液態的糖,冒出氣泡,但很快白砂糖顏色會變黃,而且越來越深,氣泡數量逐漸減少,然后白砂糖變成了黑色的固體物質,我們也會聞到特殊的氣味,最后會冒出黑煙并被點燃。故選B。
23.【答案】C
【知識點】產生氣體的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如圖,雞蛋殼、貝殼與白醋混合后表面出現了大量氣泡,這說明雞蛋殼中含有某種物質能和白醋發生化學變化。故選C。
24.【答案】D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白糖燃燒屬于化學變化,煙花燃放、植物變成煤屬于化學變化,冰融化成水、泥水靜置屬于物理變化。故選D。
25.【答案】D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埋在深處的植物,經過地球內部高溫高壓,經歷化學變化就變成了煤;紫甘藍水遇到白醋也就是酸性物質花瓣會變紅,而紫甘藍水遇到堿性物質葉子會變綠,不會產生氣泡;米飯剛咀嚼時,在嘴里不甜,咀嚼一會兒就有甜味兒了。這是由于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轉化為麥芽糖。生成了新的物質,這其實是一種化學變化;白醋和小蘇打放在密封袋內,新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會讓密封袋鼓起來。故選D。
26.【答案】(1)D
(2)D
(3)C
(4)D
(5)利于采光;排水;B;B地地勢低洼,利于集水。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1)建造工程的過程有選址、設計、建造、評估、改進。建造工程的每個階段都很重要,其核心是設計。所以建造房屋的過程是選址、設計、施工準備、開始施工、驗收評估。故選D。
(2)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的環節,測試前要明確標準。我們需要測試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統計、分工合作和美觀等,測試時要求方法、標準、工具統一。為了建造“蓮花碗”,有四家公司制作了模型,根據測試各項得分,經過審核,d公司的方案不能應用到“蓮花碗”的建設中,因為d公司的承重能力得分為0,不符合工程的基本要求。故選D。
(3)測試是工程設計的重要環節,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我們需要測試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統計、分工合作和美觀等,測試時要求方法、標準、工具統一。在測試塔臺承重時,每次測試應選擇使用質量相同的重物;不能在塔臺模型制作完成后直接開始承重測試;每項測試都要單獨進行,不能同時進行;每次測試都要將重物輕拿輕放。用風扇的不同檔位模擬風力的大小測試抗風能力;用米尺測量“蓮花碗”高度;用大小相同、質量相同的書本測試承重;用地震模擬儀器測試抗震能力。故選C。
(4)工程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要設計和使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品的活動。杭州亞運會主場館“蓮花碗”,工程歷時12年,采用了高科技的空調系統、擴聲系統等,由此可知,一項工程是由多個系統組成的,工程建設具有復雜性,需要集合多種智慧共同完成,工程都要經歷相類似的過程。完成一項工程大都要經歷:明確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再重新設計建立模型,再測試,再改進完善的過程。故選D。
(5)“蓮花碗”采用中空設計,這樣設計的好處是有利于采光。如遇大暴雨,看臺容易積水,因此“蓮花碗”設計了排水系統,如圖中B位置適宜建造這個系統,因為B地地勢低洼,利于集水。
27.【答案】(1)C
(2)二歧分類法;狗
(3)D
(4)A
(5)C
(6)A
【知識點】動物的分類;生物多樣性;變異;遺傳
【解析】【分析】(1)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護大熊貓,動物學家通過幾年來對大熊貓的實地考察,繪制出了野生大熊貓的分布圖。根據大熊貓的分布圖,我們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大熊貓不止生活在我國四川省,在陜西省有野生大熊貓,我們無法根據分布圖得知大熊貓的數量和甘肅省是否生長竹子。故選C。
(2)二歧分類法是指將特征不同的生物,按照一定的標準,用分為兩類的方法,逐步對比排列,直到不能再分為止。狗、雞、蝸牛、恐龍四種動物根據同一個標準,把狗、雞、恐龍歸為同一類,把蝸牛歸為另一類,這種分類方法叫二歧分類法。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有體表有毛、恒溫、胎生、哺乳的脊椎動物。狗和大熊貓都屬于哺乳動物。
(3)動物學家在調查大熊貓時可以通過糞便推測大熊貓的存在,利用相機拍攝,走訪周圍群眾,不能捕獲野生大熊貓進行觀察統計。故選D。
(4)生物將自身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傳給后代的現象稱為遺傳。同種生物后代與親代之間,或同代生物不同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現出的差異稱為差異,叫做變異。由于變異,棕白大熊貓的后代可能是黑白大熊貓。故選A。
(5)化石是指保存在巖層中地質歷史時期的古生物遺體或遺跡,它可以告訴我們關于地球的歷史及生物進化的許多信息。對比大熊貓和劍齒象可知,齒象體表無毛,可能是使它滅絕的一種原因,劍齒象的體重比大熊貓重,300萬年間甘肅省地區的氣候發生過變化;300萬年前,還沒有人類,所以劍齒象不是被人類捕殺后滅絕的。故選C。
(6)A.甲說: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我們可以采取就地保護的方法,選項觀點正確;
B.乙說:我們要保護和合理利用周圍的自然資源,選項觀點錯誤;
C.丙說: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必須禁止對一切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太絕對,選項觀點錯誤;
D.丁說:我國地大物博,生物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也需要保護生物多樣性,選項觀點錯誤。故選A。
28.【答案】(1)月球
(2)1
(3)B
(4)C
(5)B
(6)D
【知識點】日食
【解析】【分析】(1)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所以日食發生時,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三者處在一條直線上,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讀圖可知,圖A紙片模擬的是地球,B紙片模擬的是月球,C紙片模擬的是太陽。
(2)此時A、B、C三張紙片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正好觀察到圖乙中的日全食現象,小科要看到右圖的日全食現象,他應該把B紙片朝1方向運動,靠近地球,容易發生日全食。
(3)讀圖可知,當B紙片朝4的方向運動,我們通過觀察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B生光階段。故選B。
(4)八顆行星中,有的行星可能會運行至A和C之間,出現“凌日”現象,這顆可能是地內行星,如水星、金星;地外行星如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不會出現“凌日”。故選C。
(5)恒星壽命的長短取決于它的質量大小。結合圖表信息可知,恒星的質量越大,壽命越短,由圖表可知,表中四種恒星中壽命最長的是天狼B星,質量只有太陽質量的1.05倍。故選B。
(6)宇宙間的天體都在運動著,運動著的天體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從而形成天體系統。天體系統有不同的級別,按從低到高的級別,依次為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中國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探索火星,從地球出發,當它進入火星軌道,成為火星系的一員,便脫離了地月系。故選D。
29.【答案】(1)石油
(2)太陽能;水能
(3)B端下沉
(4)D
(5)不對;白醋與小蘇打反應是有比例的,當白醋反應完后,再加入小蘇打也無法反應了
(6)B
【知識點】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1)科學家發現,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的大量開采和使用,會大量產生二化碳氣體。全球變暖是由于溫室效應異常引起的,由于煤炭、石油等礦物能源的大量開采和使用,再加上濫伐森林,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逐年增加,結果使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3℃~0.6℃。
(2)科學家正在利用化學變化開發使用清潔能源,我知道的清潔能源有太陽能、水能、風能等,這些能源在利用過程中沒有產生污染環境的廢氣。
(3)如圖所示天平,杯中裝有空氣的AB兩端保持平衡,當小科把二氧化碳倒入天平的B端(二氧化碳氣體比空氣重),則小科到的現象是:B端下沉,因為氣體有重量。
(4)小科將小蘇打加入到100毫升白醋里,并把收集到的氣體倒在蠟燭的火焰上,發現蠟燭火焰馬上熄滅,根據這個現象推測了這種氣體不支持燃燒、會流動、自身不燃燒;不能推測出該氣體能溶解在水中,故選D。
(5)小科認為只要往白醋中不斷添加小蘇打就可以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氣體,我認為該想法不對。理由是:白醋與小蘇打反應是有比例的,當白醋反應完后,再加入小蘇打也無法反應了。
(6)如圖所示,在蠟燭上方倒扣玻璃杯,杯內壁出現水霧,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蠟燭燃燒產生水蒸氣,蠟燭燃燒需要水蒸氣的幫助、水霧來自于空氣中的水蒸氣、蠟燭中有水都是錯誤的。故選B。
1 / 1浙江省海寧市教科版科學六下期末統考卷
1.(2024六下·海寧期末)工程師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   。右圖是一個鐵塔模型,如果在鐵塔模型內1號、2號和3號處分別固定一個金屬小球,在抗風能力測試時,不易傾倒的是   號位置,如果模擬防震測試,把小球固定在   號位置模型最穩
定。
【答案】設計;3;3
【知識點】塔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建造工程模型的主要目的是測試工程設計的可實施性,避免造成損失,工程師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設計。建造塔臺模型的過程:設計一→制作一→測試一→評估一→改進。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的三角形框架結構會使塔臺更穩定,右圖是一個鐵塔模型,如果在鐵塔模型內1號、2號和3號處分別固定一個金屬小球,在抗風能力測試時,不易傾倒的是3號位置,如果模擬防震測試,把小球固定在3號位置模型最穩。
2.(2024六下·海寧期末)地球上的人們能看到北斗七星,這七顆星到我們地球的距離是   (填“相同”“不同”或“無法確定”)的。
【答案】不同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形也不同。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顆亮星組成一個勺子的形狀,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稱勺子星。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地球上的人們能看到北斗七星,這七顆星到我們地球的距離是不同的。
3.(2024六下·海寧期末)牛郎星和織女星位于   的兩岸,織女星屬于   座,請你在右圖中將織女星用“ ”圈出來。   
【答案】銀河;天琴;位于河西的是織女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夏季,是觀察星空的好季節,天空中有許多亮星,可以幫助我們識別一些星座。其中有三顆亮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人們稱之為“夏季大三角”即天津四、織女星和牛郎星。它們分別屬于天鵝座、天琴座、天鷹座。我們還會在南部天空發現一顆火紅的亮星,它是一顆紅巨星,屬于天蝎座。天空中有一條閃亮的光帶,就是人們常說的“銀河”。我們根據這條光帶去尋找這幾顆亮星,就變得十分容易了。
4.(2024六下·海寧期末)小科同學的自行車鏈條斷了,他發現鐵制的鏈條上有紅棕色的物質。這與本學期做過的   實驗產生的現象相似,這種紅棕色物質的名稱是   .
【答案】鐵生銹;鐵銹
【知識點】生銹
【解析】【分析】鐵生銹是空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小科同學的自行車鏈條斷了,他發現鐵制的鏈條上有紅棕色的物質。這與本學期做過的鐵生銹實驗產生的現象相似,這種紅棕色物質的名稱是鐵銹。
5.(2024六下·海寧期末)右側圖片中的兩片葉子,   (填“屬于”或“不屬于”)同一棵植物,你做出這樣的推測的理由有①   ;②    。
【答案】不屬于;顏色不同;形狀不同
【知識點】葉的特征
【解析】【分析】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態具有不同的特點。這是植物長期適應不同環境中的水分、陽光、濕度等條件的結果。題目中兩片葉子不屬于同一顆植物,做出這樣推測的理由是①兩片葉子的外形不同,一個為扇形,一個為橢圓形;②兩片葉子的顏色不同,一個為黃色,一個為綠色。
6.(2024六下·海寧期末)下列關于人類探索宇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月球是人類唯一登陸過的地球以外的天體
B.古代人們也會觀測和記錄各種天文現象
C.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人類對宇宙的觀察
D.宇宙是圓球形的,大小是沒有變化的
【答案】D
【知識點】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是一個從有限到無限的過程。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艱辛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探索宇宙的方式也不斷進步,人類對宇宙的了解也不斷加深。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1、古人用肉眼觀測天體;2、借助望遠鏡等工具觀測;3、航天時代。古時候人們也會通過肉眼來觀測和記錄各種天文現象,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人類對宇宙的觀察,人們可以通過科學技術進入太空,月球是人類唯一登錄過的地球以外的天體,目前科技高度發達,但是人類還沒有探測到宇宙的邊緣。宇宙處于不斷的發展和運動之中,每天都有很多恒星誕生和消亡,且宇宙還處于不斷地膨脹之中。故選D。
7.(2024六下·海寧期末)小科同學對制作的塔臺模型(如右圖)進行抗風測試,圖②測試時一側比圖①多裝了一張卡紙,模型抗風性強的是(  )。
A.圖① B.圖② C.一樣強 D.無法確定
【答案】A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的環節,測試前要明確標準。我們需要測試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統計、分工合作和美觀等,測試時要求方法、標準、工具統一。采用鏤空的框架結構,可以減少受到的風力,增強抗風能力,所以A的抗風能力更強。故選A。
8.(2024六下·海寧期末)關于塔臺建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塔臺高度建造得越高,承重能力越強
B.模型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后,才能建造塔臺
C.建造塔臺時不按照設計方案更快速
D.為了使塔臺更穩固,我們要盡量多的使用材料
【答案】B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建造塔臺時,塔臺高度太高不利于增強承重能力,制作塔臺模型要與設計方案相一致。塔臺的接口處要固定牢固,同時也要考慮節省膠帶,控制成本。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等高,可以防止塔臺的傾斜。模型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后,才能建造塔臺。故選B。
9.(2024六下·海寧期末)工程建設過程中為了達到項目要求,以下環節中需要依次循環的是(  )。
①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②制作一個模型 ③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 ④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 ⑤實施建設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④ D.③②④⑤
【答案】B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設的步驟: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實施建設。故選B。
10.(2024六下·海寧期末)將兩根吸管連接是制作塔臺模型的基本操作,下列連接方法正確的是(  )。
A.兩端對齊纏繞膠帶
B.兩端重疊纏繞膠帶
C.一端剪開插入另一端
D.一端捏扁插入另一端
【答案】A
【知識點】設計、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工程師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設計。在制作塔臺模型時,要將兩根吸管連接是制作塔臺模型的基本操作,將兩根吸管兩端對齊纏繞膠帶的連接方法最合適。故選A。
11.(2024六下·海寧期末)制作塔臺競標標書需要預算成本,下列不屬于成本預算內容的是(  )。
A.材料費用 B.人工成本 C.設計費用 D.人員分工
【答案】D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制作塔臺模型的一般流程是明確要求、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測試模型、評估改進。設計建造一座塔臺,需要考慮眾多的因素,最優先要考慮的是主體安全。制訂塔臺項目競標標書時有許多要求:競標日期、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設計、成本預算、人員分工、時間分配等。人員分工不屬于成本預算。故選D。
12.(2024六下·海寧期末)下列關于雙胞胎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一個相貌特征會表現出不同性狀
B.穿著打扮不會改變人的相貌特征
C.有些雙胞胎的相貌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雙胞胎的相貌受到了父母的影響
【答案】C
【知識點】外貌特征
【解析】【分析】人與人同一相貌特征所表現出來的性能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不同的人的同一相貌特征也可能是不同的。每個相貌特征表現出兩種性狀,每個人的相貌都是與眾不同的,沒有兩個長得完全一樣的人,人的相貌體現在多種性狀上,每種性狀又有多個特征,通過組合后會有多種相貌,就算是相似度極高的雙胞胎,依然能夠找到不同的特征,所以人與人的相貌特征是不同的,人的相貌特征與父母遺傳和生活環境有關,與穿著打扮無關。故選C。
13.(2024六下·海寧期末)科學家在野外考察時,在巖石中發現了很多物質,以下都屬于化石的一組是(  )。
①恐龍的足跡
②劍齒虎的牙齒
③魚類的骨骼
④花崗巖中的云母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④
【答案】C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動植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被迅速掩埋,長期與空氣隔絕,在特殊的條件下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恐龍的足跡、劍齒虎的牙齒、魚類的骨骼都屬于化石,花崗巖中的云母屬于屬于礦物。故選C。
14.(2024六下·海寧期末)頭部棕白色的狗媽媽生出了黑白色的狗寶寶(如右圖),從遺傳的角度推測狗爸爸的毛色,下列最有可能作為證據的是(  )。
A.狗寶寶頭部的 B.狗媽媽頭部的毛色
C.狗寶寶的耳朵形態 D.狗媽媽的身體高度
【答案】A
【知識點】遺傳
【解析】【分析】生物的子代與親代之間總是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不僅指形態結構,還包括生理特點、行為方式等方面,這種現象稱為遺傳。生物的子代與親代之間,子代的不同個體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變異。頭部棕白色的狗媽媽生出了黑白色的狗寶寶(如右圖),從遺傳的角度推測狗爸爸的毛色可能為黑色或有黑色,這是根據狗寶寶頭部的毛色推測出來的。故選A。
15.(2024六下·海寧期末)鴨嘴獸是瀕臨滅絕的國際保護動物,壽命在10~15 年,卵生,用乳汁喂養,被科學家劃分為哺乳動物,原因是(  )。
A.胎生 B.用乳汁喂養
C.壽命長 D.產卵,用身體溫度進行孵化
【答案】B
【知識點】哺乳動物
【解析】【分析】像狗那樣,身上長毛、胎生、吃媽媽乳汁長大的動物叫哺乳動物。鴨嘴獸是瀕臨滅絕的國際保護動物,壽命在10~15 年,卵生,用乳汁喂養,被科學家劃分為哺乳動物,原因是用乳汁喂養。故選B。
16.(2024六下·海寧期末)在課堂上,我們制作了銀河系模型,下列關于銀河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米粒”模擬的是銀河系中的“行星”
B.銀河系是靜止的天體系統
C.銀河系有一個運動的中心
D.銀河系中的恒星是靜止不動的
【答案】C
【知識點】銀河系
【解析】【分析】銀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團及其他星際物質組成的巨大的盤狀天體系統。星團是由十幾顆至上百萬顆恒星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聚集成的恒星集團。星云是由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結合成的云霧狀天體。星際物質是恒星之間的物質,包括星際氣體、星際塵埃和多種多樣的星際云,還包括星際磁場和宇宙射線等。銀河系是在不停的運動著的。制作銀河系模型,首先在紙片上模擬畫出銀河系的“核球”和幾條“旋臂”,畫好后剪下來,然后把一些米粒粘在紙片上,模擬銀河系的“恒星”,將紙片固定在陀螺上并開始旋轉,最后觀察旋轉過程中的“銀河系”。故選C。
17.(2024六下·海寧期末)從不同角度照射北斗七星的星座模型,出現了不同的投影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說明我們模型制作錯誤或實驗失敗了
B.從宇宙的不同視角看北斗七星,形狀會不同
C.星座只是一些互相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組成的視覺圖像
D.宇宙中這七顆星的大小都是不一樣的
【答案】A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形也不同。北斗七星位于大熊座,是由七顆構成,在天空中呈勺子的形狀。甲圖中的模型模擬的是北斗七星,一個個橡皮泥小球代表的是恒星,用投影從正面角度照射,看到影子形狀像勺子。從不同角度照射北斗七星的星座模型,出現了不同的投影圖像,不能說明我們模型制作錯誤或實驗失敗了,只能說明從宇宙的不同視角看北斗七星,形狀會不同,且宇宙中這七顆星的大小都是不一樣的。故選A。
18.(2024六下·海寧期末)小科同學查閱八顆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選用比例尺對數據進行處理,這個過程屬于建模中的(  )。
A.分析建模對象 B.準備建模材料
C.搭建模型結構 D.檢驗完善模型
【答案】C
【知識點】設計、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建立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時,先處理行星與太陽距離遠近的數據(縮小一萬倍)。取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每條紙帶對折四次,然后粘連成一條長紙帶。在長紙帶的折痕處標記數字,共計48個。根據處理后的數據將八顆行星畫在紙帶上,我們發現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部分是不均勻的。制作好后將制作好的紙帶模型,以太陽為中心,按照指示的不同方向粘貼在黑板上,我們發現八顆行星在其特定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轉。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與我們平時觀察圖片時的位置差別很大,圖片只能體現它們與太陽的遠和近,并不是實際的比例關系。小科同學查閱八顆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選用比例尺對數據進行處理,這個過程屬于建模中的搭建模型結構。故選C。
19.(2024六下·海寧期末)小科觀察了鯽魚和金魚后說:“鯽魚和金魚長得有點像,金魚可能是鯽魚進化而來的。”以上說法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屬于(  )。
A.提出問題 B.提出假設 C.收集證據 D.得出結論
【答案】B
【知識點】猜想、假設
【解析】【分析】科學探究分為六大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假設是科學家提出解釋事象的主張而尚未證明的。小科觀察了鯽魚和金魚后說:“鯽魚和金魚長得有點像,金魚可能是鯽魚進化而來的。”以上說法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屬于提出假設。故選B。
20.(2024六下·海寧期末)關于校園里小鳥的考察,三位同學的記錄結果如下:
小明:在操場上發現了一根羽毛。
小亮:教學樓附近沒有發現小鳥的蹤跡。
小剛:花壇里發現鳥巢,也有鳥糞。由此,我們可以推測(  )。
A.校園里有多種小鳥 B.有小鳥即將來到校園
C.曾經有鳥在這里活動 D.校園花壇里有蛇出沒
【答案】C
【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
【解析】【分析】對校園花壇中的生物多樣性進行調查前,要讓學生制定調查計劃。在校園生物大搜索活動中,需要觀察花壇中所有的動物和植物,統計它們的數量,記下它們的名稱,對于不認識的動植物,我們要及時畫下來或拍照片,從腳印、糞便、毛發等蹤跡推測躲藏起來的動物和曾經來過的動物,將它們記錄下來。關于校園里小鳥的考察,三位同學的記錄結果如下:小明:在操場上發現了一根羽毛。 小亮:教學樓附近沒有發現小鳥的蹤跡。 小剛:花壇里發現鳥巢,也有鳥糞。由此,我們可以推測曾經有鳥在這里活動。故選C。
21.(2024六下·海寧期末)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密封袋中的液體是(  )。
A.白醋和小蘇打的混合液 B.水
C.白醋 D.含有新物質的液體
【答案】D
【知識點】產生氣體的變化
【解析】【分析】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發生了化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水、醋酸鈉等新物質。杯內的液體中含有水、醋酸鈉等新物質。故選D。
22.(2024六下·海寧期末)在加熱白糖探究物質變化的過程中,白糖發生了下面的變化:①白砂糖顏色變成淡黃、②冒黑煙并能被點燃、③氣泡數量逐漸減少、④熔化產生液態的糖。這些現象中最后出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在加熱過程中,白砂糖首先會熔化成液態的糖,冒出氣泡,但很快白砂糖顏色會變黃,而且越來越深,氣泡數量逐漸減少,然后白砂糖變成了黑色的固體物質,我們也會聞到特殊的氣味,最后會冒出黑煙并被點燃。故選B。
23.(2024六下·海寧期末)如圖,雞蛋殼、貝殼與白醋混合后表面出現了大量氣泡,這說明(  )。
A.雞蛋殼、貝殼里一定有小蘇打
B.白醋可以和所有的固體發生化學變化
C.雞蛋殼中含有某種物質能和白醋發生化學變化
D.雞蛋殼、貝殼可以讓原來溶解在白醋中的氣體跑出來
【答案】C
【知識點】產生氣體的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如圖,雞蛋殼、貝殼與白醋混合后表面出現了大量氣泡,這說明雞蛋殼中含有某種物質能和白醋發生化學變化。故選C。
24.(2024六下·海寧期末)下列現象與白糖燃燒屬于同種變化的是(  )。
①冰融化成水 ②煙花燃放 ③泥水靜置 ④植物變成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白糖燃燒屬于化學變化,煙花燃放、植物變成煤屬于化學變化,冰融化成水、泥水靜置屬于物理變化。故選D。
25.(2024六下·海寧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埋在深處的植物,經過巖漿高溫燃燒就變成了煤
B.紫甘藍放入白醋中,有紅色物質產生并伴有大量氣泡冒出
C.反復咀嚼米飯會變甜,是因為米飯中含有糖
D.白醋和小蘇打放在密封袋內,新產生的氣體會讓密封袋鼓起來
【答案】D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埋在深處的植物,經過地球內部高溫高壓,經歷化學變化就變成了煤;紫甘藍水遇到白醋也就是酸性物質花瓣會變紅,而紫甘藍水遇到堿性物質葉子會變綠,不會產生氣泡;米飯剛咀嚼時,在嘴里不甜,咀嚼一會兒就有甜味兒了。這是由于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轉化為麥芽糖。生成了新的物質,這其實是一種化學變化;白醋和小蘇打放在密封袋內,新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會讓密封袋鼓起來。故選D。
26.(2024六下·海寧期末)小小工程師。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舉行了第19屆亞運會。為了確保亞運會的順利舉行,專門設計建造了“蓮花碗”體育場。(如圖)
(1)“蓮花碗”建造過程的正確順序是(  )。
①設計方案 ②建設“蓮花碗”場館 ③驗收體育場館 ④亞運會組委會選擇地點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2)為了建造“蓮花碗”,有四家公司制作了模型,經過測試各項得分如下:
  承重能力 美觀 成本 抗風能力 總分
a公司 3分 3分 2分 2分 10分
b公司 2分 2分 2分 2分 8分
c公司 2分 2分 2分 3分 9分
d公司 0分 3分 3分 3分 9分
經過審核,你覺得哪家公司的方案不能應用到“蓮花碗”的建設中(  )。
A.a公司 B.b公司 C.c公司 D.d公司
(3)在測試“蓮花碗”模型時,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用風扇的不同檔位模擬風力的大小測試抗風能力
B.用米尺測量“蓮花碗”高度
C.用大小相同、質量不同的書本測試承重
D.用地震模擬儀器測試抗震能力
(4)杭州亞運會主場館“蓮花碗”,工程歷時12年,采用了高科技的空調系統、擴聲系統等,由此可知(  )。
A.一項工程是由多個系統組成的
B.工程建設具有復雜性,需要集合多種智慧共同完成
C.工程都要經歷相類似的過程
D.以上說法都正確
(5)“蓮花碗”采用中空設計,這樣的好處是:   。如遇大暴雨,看臺容易積水,因此“蓮花碗”設計了   系統,右圖中   (填“A”或“B”)位置適宜建造這個系統,理由是:    。
【答案】(1)D
(2)D
(3)C
(4)D
(5)利于采光;排水;B;B地地勢低洼,利于集水。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1)建造工程的過程有選址、設計、建造、評估、改進。建造工程的每個階段都很重要,其核心是設計。所以建造房屋的過程是選址、設計、施工準備、開始施工、驗收評估。故選D。
(2)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的環節,測試前要明確標準。我們需要測試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統計、分工合作和美觀等,測試時要求方法、標準、工具統一。為了建造“蓮花碗”,有四家公司制作了模型,根據測試各項得分,經過審核,d公司的方案不能應用到“蓮花碗”的建設中,因為d公司的承重能力得分為0,不符合工程的基本要求。故選D。
(3)測試是工程設計的重要環節,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我們需要測試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統計、分工合作和美觀等,測試時要求方法、標準、工具統一。在測試塔臺承重時,每次測試應選擇使用質量相同的重物;不能在塔臺模型制作完成后直接開始承重測試;每項測試都要單獨進行,不能同時進行;每次測試都要將重物輕拿輕放。用風扇的不同檔位模擬風力的大小測試抗風能力;用米尺測量“蓮花碗”高度;用大小相同、質量相同的書本測試承重;用地震模擬儀器測試抗震能力。故選C。
(4)工程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要設計和使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品的活動。杭州亞運會主場館“蓮花碗”,工程歷時12年,采用了高科技的空調系統、擴聲系統等,由此可知,一項工程是由多個系統組成的,工程建設具有復雜性,需要集合多種智慧共同完成,工程都要經歷相類似的過程。完成一項工程大都要經歷:明確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再重新設計建立模型,再測試,再改進完善的過程。故選D。
(5)“蓮花碗”采用中空設計,這樣設計的好處是有利于采光。如遇大暴雨,看臺容易積水,因此“蓮花碗”設計了排水系統,如圖中B位置適宜建造這個系統,因為B地地勢低洼,利于集水。
27.(2024六下·海寧期末)生物的多樣性。
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護大熊貓,動物學家通過幾年來對大熊貓的實地考察,繪制出了野生大熊貓的分布圖。(灰色區域為大熊貓活動區)
(1)根據大熊貓的分布圖,我們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大熊貓只生活在我國四川省 B.大熊貓的數量
C.在陜西省有野生大熊貓 D.甘肅省不生長竹子
(2)狗、雞、蝸牛、恐龍四種動物根據同一個標準,把狗、雞、恐龍歸為同一類,把蝸牛歸為另一類,這種分類方法叫   。根據生物分類學,上面4種動物和大熊貓擁有共同點最多的動物是   .
(3)動物學家在調查大熊貓時不適合采取的方法是(  )。
A.通過糞便推測大熊貓的存在 B.利用相機拍攝
C.捕獲野生大熊貓進行觀察統計 D.走訪周圍群眾
(4)我們常見的大熊貓是黑白相間的,但曾經在野外多次出現過棕白相間的大熊貓,關于棕白大熊貓說法正確的是(  )。
A.棕白大熊貓的后代可能是黑白大熊貓
B.棕白大熊貓的父親肯定是棕色的
C.棕白大熊貓不屬于哺乳動物
D.棕白大熊貓肯定不喜歡吃竹子
(5)50年前在甘肅省挖掘到了已經滅絕的劍齒象化石,它大約生活在300萬年前,身高約4米,體長約8米,右圖是根據化石推測的劍齒象。關于劍齒象,下列提出的科學猜想不合理的是(  )。
A.劍齒象體表無毛,是使它滅絕的原因之一
B.劍齒象的體重比大熊貓重
C.人類為了獲取象牙而大量捕殺,造成了劍齒象滅絕
D.300萬年間甘肅省地區的氣候發生過變化
(6)有4位同學對我國生物多樣性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確的是(  )。
A.甲說:“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我們可以采取就地保護的方法。”
B.乙說:“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可以隨意利用周圍的自然資源。”
C.丙說:“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必須禁止對一切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D.丁說:“我國地大物博,生物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用不著保護生物多樣性。”
【答案】(1)C
(2)二歧分類法;狗
(3)D
(4)A
(5)C
(6)A
【知識點】動物的分類;生物多樣性;變異;遺傳
【解析】【分析】(1)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護大熊貓,動物學家通過幾年來對大熊貓的實地考察,繪制出了野生大熊貓的分布圖。根據大熊貓的分布圖,我們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大熊貓不止生活在我國四川省,在陜西省有野生大熊貓,我們無法根據分布圖得知大熊貓的數量和甘肅省是否生長竹子。故選C。
(2)二歧分類法是指將特征不同的生物,按照一定的標準,用分為兩類的方法,逐步對比排列,直到不能再分為止。狗、雞、蝸牛、恐龍四種動物根據同一個標準,把狗、雞、恐龍歸為同一類,把蝸牛歸為另一類,這種分類方法叫二歧分類法。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有體表有毛、恒溫、胎生、哺乳的脊椎動物。狗和大熊貓都屬于哺乳動物。
(3)動物學家在調查大熊貓時可以通過糞便推測大熊貓的存在,利用相機拍攝,走訪周圍群眾,不能捕獲野生大熊貓進行觀察統計。故選D。
(4)生物將自身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傳給后代的現象稱為遺傳。同種生物后代與親代之間,或同代生物不同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現出的差異稱為差異,叫做變異。由于變異,棕白大熊貓的后代可能是黑白大熊貓。故選A。
(5)化石是指保存在巖層中地質歷史時期的古生物遺體或遺跡,它可以告訴我們關于地球的歷史及生物進化的許多信息。對比大熊貓和劍齒象可知,齒象體表無毛,可能是使它滅絕的一種原因,劍齒象的體重比大熊貓重,300萬年間甘肅省地區的氣候發生過變化;300萬年前,還沒有人類,所以劍齒象不是被人類捕殺后滅絕的。故選C。
(6)A.甲說: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我們可以采取就地保護的方法,選項觀點正確;
B.乙說:我們要保護和合理利用周圍的自然資源,選項觀點錯誤;
C.丙說: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必須禁止對一切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太絕對,選項觀點錯誤;
D.丁說:我國地大物博,生物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也需要保護生物多樣性,選項觀點錯誤。故選A。
28.(2024六下·海寧期末)探索宇宙。
下圖甲是模擬日食現象的實驗,請依據此圖回答下列問題。
(1)B紙片模擬的是   。
(2)此時A、B、C三張紙片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正好觀察到圖乙的現象,小科要看到如下圖的現象,他應該把B紙片朝   (填“1”“2”“3”或“4”)方向運動。
(3)當B紙片朝4的方向運動,我們通過觀察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  )。
A. B. C. D.
(4)八顆行星中,有的行星可能會運行至A和C之間,這顆星可能是(  )。
A.土星 B.木星 C.天王星 D.水星
(5)研究發現,恒星壽命的長短取決于它的質量大小。結合圖表信息,推測下列四種恒星中壽命最長的是(  )。
恒星 質量(與太陽相比的倍數)
天狼A星 2.14
天狼B星 1.05
織女星 2.13
牛郎星 1.79
A.天狼A星 B.天狼B星 C.織女星 D.牛郎星
(6)中國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探索火星,當它進入火星軌道,便脫離了(  )。
A.總星系 B.銀河系 C.太陽系 D.地月系
【答案】(1)月球
(2)1
(3)B
(4)C
(5)B
(6)D
【知識點】日食
【解析】【分析】(1)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所以日食發生時,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三者處在一條直線上,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讀圖可知,圖A紙片模擬的是地球,B紙片模擬的是月球,C紙片模擬的是太陽。
(2)此時A、B、C三張紙片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正好觀察到圖乙中的日全食現象,小科要看到右圖的日全食現象,他應該把B紙片朝1方向運動,靠近地球,容易發生日全食。
(3)讀圖可知,當B紙片朝4的方向運動,我們通過觀察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B生光階段。故選B。
(4)八顆行星中,有的行星可能會運行至A和C之間,出現“凌日”現象,這顆可能是地內行星,如水星、金星;地外行星如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不會出現“凌日”。故選C。
(5)恒星壽命的長短取決于它的質量大小。結合圖表信息可知,恒星的質量越大,壽命越短,由圖表可知,表中四種恒星中壽命最長的是天狼B星,質量只有太陽質量的1.05倍。故選B。
(6)宇宙間的天體都在運動著,運動著的天體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從而形成天體系統。天體系統有不同的級別,按從低到高的級別,依次為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中國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探索火星,從地球出發,當它進入火星軌道,成為火星系的一員,便脫離了地月系。故選D。
29.(2024六下·海寧期末)物質的變化。
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會導致全球氣溫變暖。
(1)科學家發現,煤炭、   、天然氣等礦物能源的大量開采和使用,會大量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2)科學家正在利用化學變化開發使用清潔能源,你知道的清潔能源有:   、   。
(3)如右圖所示的天平,杯中裝有空氣的A、B兩端保持平衡,當小科把二氧化碳倒入天平的B端(二氧化碳氣體比空氣重,小科看到的現象是:   。
(4)小科將小蘇打加入到100毫升白醋里,并把收集到的氣體倒在蠟燭的火焰上,發現蠟燭火焰馬上熄滅。根據這個現象推測這種氣體的一些特點,小科不能推測出該氣體特點的是(  ).
A.不支持燃燒 B.會流動
C.自身不燃燒 D.能溶解在水中
(5)小科認為只要往白醋中不斷添加小蘇打就可以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氣體,你認為該想法對嗎    。理由是:   。
(6)如圖所示,在蠟燭上方倒扣玻璃杯,杯內壁出現水霧,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  ).
A.蠟燭燃燒需要水蒸氣的幫助 B.蠟燭燃燒產生水蒸氣
C.水霧來自于空氣中的水蒸氣 D.蠟燭中有水
【答案】(1)石油
(2)太陽能;水能
(3)B端下沉
(4)D
(5)不對;白醋與小蘇打反應是有比例的,當白醋反應完后,再加入小蘇打也無法反應了
(6)B
【知識點】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1)科學家發現,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的大量開采和使用,會大量產生二化碳氣體。全球變暖是由于溫室效應異常引起的,由于煤炭、石油等礦物能源的大量開采和使用,再加上濫伐森林,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逐年增加,結果使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3℃~0.6℃。
(2)科學家正在利用化學變化開發使用清潔能源,我知道的清潔能源有太陽能、水能、風能等,這些能源在利用過程中沒有產生污染環境的廢氣。
(3)如圖所示天平,杯中裝有空氣的AB兩端保持平衡,當小科把二氧化碳倒入天平的B端(二氧化碳氣體比空氣重),則小科到的現象是:B端下沉,因為氣體有重量。
(4)小科將小蘇打加入到100毫升白醋里,并把收集到的氣體倒在蠟燭的火焰上,發現蠟燭火焰馬上熄滅,根據這個現象推測了這種氣體不支持燃燒、會流動、自身不燃燒;不能推測出該氣體能溶解在水中,故選D。
(5)小科認為只要往白醋中不斷添加小蘇打就可以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氣體,我認為該想法不對。理由是:白醋與小蘇打反應是有比例的,當白醋反應完后,再加入小蘇打也無法反應了。
(6)如圖所示,在蠟燭上方倒扣玻璃杯,杯內壁出現水霧,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蠟燭燃燒產生水蒸氣,蠟燭燃燒需要水蒸氣的幫助、水霧來自于空氣中的水蒸氣、蠟燭中有水都是錯誤的。故選B。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西藏| 常宁市| 宜章县| 松原市| 临沂市| 翁源县| 呼玛县| 富顺县| 永胜县| 井研县| 江陵县| 亳州市| 锡林郭勒盟| 加查县| 元氏县| 利川市| 四平市| 齐齐哈尔市| 凤冈县| 墨玉县| 龙州县| 静乐县| 新密市| 景宁| 广饶县| 松潘县| 通江县| 重庆市| 高清| 天气| 稷山县| 体育| 嘉善县| 台安县| 化州市| 富蕴县| 阿鲁科尔沁旗| 科技| 洪湖市| 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