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教科版科學六下期末統考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教科版科學六下期末統考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教科版科學六下期末統考卷
一、填空題
1.(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們對制作好的塔臺進行測試,測試塔臺承重能力,可以用   做重物;測試抗風能力,需要使用   ;測試抗震能力,需要使用   進行地震模擬。
【答案】課本;風扇;地震模擬儀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的環節,測試前要明確標準。我們需要測試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統計、分工合作和美觀等,測試時要求方法、標準、工具統一。我們對制作好的塔臺進行測試,測試塔臺承重能力,可以用課本做重物;測試抗風能力,需要使用風扇;測試抗震能力,需要使用地震模擬儀進行地震模擬。
2.(2024六下·婺城期末)用橡皮筋和塑料棒搭建了一個帳篷模型(如右圖),這個帳篷模型采用的是   結構,該結構的優點是   。
【答案】三角形框架;穩定性好
【知識點】框架結構
【解析】【分析】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三角形框架具有穩定性的特點。用橡皮筋和塑料棒搭建了一個帳篷模型(如右圖),這個帳篷模型采用的是三角形框架結構,該結構的優點是穩定性好。
3.(2024六下·婺城期末)確定一個標準,將事物分成兩類,每一類下確定新的標準再將其分為兩類,直到不能再分為止。這種分類方法叫做   分類法。例如:書本上列舉了植物的莖依據柔軟和堅硬的特征,將植物分為   和   .
【答案】二歧分類法;草質莖;木質莖
【知識點】植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我們對植物進行分類的常用方法是二歧分類法。二歧分類法就是確定一個標準,將我們發現的植物分成兩類,在每一類下,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為兩類,繼續確定新的分類標準,直到不能再分為止。例如:書本上列舉了植物的莖依據柔軟和堅硬的特征,將植物分為草質莖和木質莖。
4.(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明發現有很多化石看上去外形奇特,與現在的任何生物都不像,比如三葉蟲化石,對于這些生物,科學家找不到它們的現代親代,于是推斷它們已經   (填“滅絕”或“變異”)。
【答案】滅絕
【知識點】進化論
【解析】【分析】滅絕是指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物種,現在已經不再存在,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已經滅絕和瀕臨滅絕的物種,原因是它們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造成的;演化,又稱進化,是指生物在不同時代具有差異的現象,以及解釋這些現象的各種理論。小明發現有很多化石看上去外形奇特,與現在的任何生物都不像,比如三葉蟲化石,對于這些生物,科學家找不到它們的現代親代,于是推斷它們已經滅絕。
5.(2024六下·婺城期末)夏天是觀察星空的好時機,構成“夏季大三角”的閃亮恒星是牛郎星   和天津四   、織女星   。(填序號)
【答案】3;1;2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夏季,是觀察星空的好季節,天空中有許多亮星,可以幫助我們識別一些星座。其中有三顆亮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人們稱之為“夏季大三角”即天津四、織女星和牛郎星。尋找三顆亮星的特征是銀河,河中1是天津四,河西2是織女,河東3是牛郎。它們分別屬于天鵝座、天琴座、天鷹座。我們還會在南部天空發現一顆火紅的亮星,它是一顆紅巨星,屬于天蝎座。天空中有一條閃亮的光帶,就是人們常說的“銀河”。我們根據這條光帶去尋找這幾顆亮星,就變得十分容易了。
6.(2024六下·婺城期末)建立銀河系模型的過程中,米粒模擬的是   ,完成模型制作后將銀河系模型轉動起來,用以模擬   .
【答案】恒星;運動的銀河系
【知識點】銀河系
【解析】【分析】制作銀河系模型,首先在紙片上模擬畫出銀河系的“核球”和幾條“旋臂”,畫好后剪下來,然后把一些米粒粘在紙片上,模擬銀河系的“恒星”,將紙片固定在陀螺上并開始旋轉,最后觀察旋轉過程中的“銀河系”。
7.(2024六下·婺城期末)給發高燒的小孩身上擦酒精是降低體溫的一種有效方法,酒精蒸發是   變化。
【答案】物理
【知識點】物理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給發高燒的小孩身上擦酒精是降低體溫的一種有效方法,酒精蒸發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
8.(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們呼吸時,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氣體相比,   氣體的含量增加了,這種氣體的大量排放會造成溫室效應。
【答案】二氧化碳
【知識點】保護環境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由于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而當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這一現象。
9.(2024六下·婺城期末)在炎熱的夏天,喝上一瓶碳酸飲料,會使人感到清涼。因為氣體從口中和鼻中排出時,會帶走身體里的部分   .
【答案】熱量
【知識點】科學常識
10.(2024六下·婺城期末)一株植物由根莖葉組成,主要利用   吸收水分和養料,再由   輸送到植物的各個部位,   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
【答案】根;莖;葉
【知識點】植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綠色開花植物的身體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根、莖、葉屬于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屬于繁殖器官。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和養料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莖具有支撐植物和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葉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花可以發育成果實和種子。
二、選擇題
11.(2024六下·婺城期末)右圖所示的是我們住房中的(  )系統。
A.供電 B.供水 C.供暖
【答案】A
【知識點】房屋
【解析】【分析】觀察圖中系統可知,連接著外部電源,供全房的所有房間,是供電系統。
12.(2024六下·婺城期末)在建造房屋時,下列不是窗戶設計的主要目的的是(  )。
A.通風 B.增加采光 C.方便出入
【答案】C
【知識點】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結構指房屋本身具備的部分,不包括后期購置,住房的基本結構:框架、承重、戶型、采光等。住房所具有的系統:供水、供電、排水、電路、煤氣、供暖、網絡等。無論是住房結構,還是各種設施,其整體都是由多項系統整合組成的。各項系統相互影響、相互配合、協調整合,需要進行科學的、系統的統籌規劃設計才能實現住宅需求。如供水系統與排水系統相互關系,電路系統與網絡系統相互關系。建造房屋時窗戶設計的主要目的是通風和增加采光,設計門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出入。故選C。
13.(2024六下·婺城期末)學校舉行蘿卜牙簽搭高比賽,提供的材料有已經切好的胡蘿卜顆粒和牙簽。要想搭得高且穩定,下列做法比較合適的是(  ).
①把大的胡蘿卜顆粒放在底層,小的放在上層 ②塔身要上大下小 ③牙簽盡量組成三角形的形狀 ④牙簽與胡蘿卜顆粒的接口處要固定牢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設計、制作模型;塔臺
【解析】【分析】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的三角形框架結構會使塔臺更穩定,學校舉行蘿卜牙簽搭高比賽,提供的材料有已經切好的胡蘿卜顆粒和牙簽。要想搭得高且穩定,①把大的胡蘿卜顆粒放在底層,小的放在上層 ②塔身要上小下大 ③牙簽盡量組成三角形的形狀 ④牙簽與胡蘿卜顆粒的接口處要固定牢固。故選B。
14.(2024六下·婺城期末)港珠澳大橋全長55千米,飛跨伶仃洋,是集橋、島、隧為一體的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在建造過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災害性天氣是(  ).
A.泥石流 B.沙塵暴 C.臺風
【答案】C
【知識點】設計與生活
【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橋跨伶仃洋,連接著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大橋全長55千米,是集橋、島、隧為一體的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它在建造過程中面臨很多的的限制和挑戰,如可能會遇到災害性天氣臺風。故選C。
15.(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明在校園生物大搜索時記錄了一種植物葉子的特點:葉子比較大,掌形,非平行脈,下列葉子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識點】葉的特征
【解析】【分析】題目中提到植物葉子比較大,掌形,非平行脈。選項C的葉子呈現出掌狀分裂,葉片較大,且葉脈為網狀脈,符合掌形、非平行脈的特征.
16.(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俗語生動描述生物遺傳現象的是(  ).
A.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B.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C.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答案】B
【知識點】遺傳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征傳給后代的現象叫做遺傳。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不同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異,叫做變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屬于遺傳現象。故選B。
17.(2024六下·婺城期末)按照是否具有某一特征分類,將4種相貌特征進行組合,可以把人分成(  )。
A.16類 B.32類 C.64類
【答案】A
【知識點】外貌特征
【解析】【分析】人與人同一相貌特征所表現出來的性能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不同的人的同一相貌特征也可能是不同的。每個相貌特征表現出兩種性狀,按照是否具有某一特征分類,將4種相貌特征進行組合,可以把人分成2x2x2x2=16類。故選A。
18.(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關于研究古代生物化石意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了解遠古時期生物的樣子,推測其生活的環境
B.推測當時的地球環境,推測生物進化歷程
C.這些古生物已經滅絕,沒有研究價值
【答案】C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動植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被迅速掩埋,長期與空氣隔絕,在特殊的條件下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通過觀察古代生物化石的牙齒可以判斷它的食性,如恐龍化石的牙齒呈鋸齒狀,適于切斷食物,這是恐龍屬于草食動物的重要證據;可以了解遠古時期生物的樣子,推測其生活的環境;推測當時的地球環境,推測生物進化歷程。故選C。
19.(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措施與維護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是(  )。
①長江流域十年禁捕 ②退耕還林 ③大量引進外來物種 ④設立自然保護區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答案】C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
【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每種生物都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建立有關的政策法規,不獵殺、捕食珍稀動物,保護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建立珍稀瀕危植物引種繁育中心等措施。①長江流域十年禁捕 ②退耕還林 ④設立自然保護區可以維護生物多樣性,③大量引進外來物種不利于維護生物多樣性。故選C。
20.(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被命名為(  )。
A.“玉兔” B.“嫦娥” C.“天宮”
【答案】B
【知識點】我國航天事業
【解析】【分析】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并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在圓滿完成各項使命后,于2009年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時57分59秒"嫦娥二號"順利發射,也已圓滿并超額完成各項既定任務。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探月工程已經完成嫦娥三號衛星和玉兔號月球車的月面勘測任務。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嫦娥五號主要科學目標包括對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與研究。2022年2月15日,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的嫦娥五號任務再出新成果:中國科學家基于嫦娥五號采自月球的樣品,研究建立起新的更精確的月球年代函數模型,將為月球和行星科學研究提供更精確的時間標尺。故選B。
21.(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圖中,能正確反映太陽系、銀河系、宇宙三者之間關系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識點】銀河系;太陽系;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銀河系和所有觀察到的數以百億計的河外星系統稱為總星系,在浩瀚的宇宙中,銀河系也只是一顆小“沙粒”。現在由于射電望遠鏡的出現,人們的視野已經擴展到了一百多億光年的宇宙深處。對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的認識,宇宙是浩瀚無邊的,銀河系只是其中的一顆小“沙粒”,太陽系是銀河系中的一顆小“沙粒”,它們的大小關系是選項B。
22.(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科根據八大行星基本數據表制作了部分行星位置關系模型(如下圖),其中表示木星位置的是(  )。
星體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 赤道直徑(千米)
水星 5800 4878
金星 10800 12104
地球 15000 12756
火星 22800 6787
木星 77800 142800
土星 142700 120000
天王星 287000 51200
海王星 449600 48600
A.① B.② C.③
【答案】B
【知識點】太陽系
【解析】【分析】建立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時,先處理行星與太陽距離遠近的數據(縮小一萬倍)。取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每條紙帶對折四次,然后粘連成一條長紙帶。在長紙帶的折痕處標記數字,共計48個。根據處理后的數據將八顆行星畫在紙帶上,我們發現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部分是不均勻的。制作好后將制作好的紙帶模型,以太陽為中心,按照指示的不同方向粘貼在黑板上,我們發現八顆行星在其特定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轉。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與我們平時觀察圖片時的位置差別很大,圖片只能體現它們與太陽的遠和近,并不是實際的比例關系。根據表格木星的位置是②。故選B。
23.(2024六下·婺城期末)“金星凌日”天文奇觀是指在地球上看到金星從太陽面上移過的現象,它的產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如圖所示為“金星凌日”現象時的示意圖,圖中金星的位置應該在(  )。
A.① B.② C.③
【答案】A
【知識點】日食
【解析】【分析】在地球和太陽之間還有水星、金星,所以水星、金星有可能轉到太陽與地球的中間,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就會發生“水星、金星凌日”現象。故選A。
24.(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以下項目由我國實施的是(  )。
①“神舟”系列載人飛船 ②“百年星河”計劃
③祝融號漫游車開展火星采樣 ④天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我國航天事業
【解析】【分析】近兩年,中國航天技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連續取得了諸如嫦娥探月、天宮空間站建設、太空載人飛行等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①“神舟”系列載人飛船、③祝融號漫游車開展火星采樣、 ④天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是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②“百年星河”計劃是美國宇航局制定的一個空間計劃。故選C。
25.(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青少年多吃含蛋白質的食物,能長身體
B.吃著香噴噴的烤面包,越嚼越甜
C.煮湯之前,把肉排骨切碎
【答案】C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青少年多吃含蛋白質的食物,能長身體屬于化學變化;吃著香噴噴的烤面包,越嚼越甜屬于化學變化;煮湯之前,把肉排骨切碎屬于物理變化。故選C。
26.(2024六下·婺城期末)世界萬物一直在變化中,以下現象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 B.彩虹的形成 C.紫甘藍與白醋混合
【答案】B
【知識點】物理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植物光合作用、紫甘藍與白醋混合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彩虹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現象,屬于物理變化。故選B。
27.(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化學變化肯定不在我們身體內發生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藥物治療
【答案】A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呼吸作用、藥物治療都是在我們體內發生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的葉在光的照射下制造養料的過程。故選A。
28.(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們曾做過一個“用橡皮筋驅動小車”的實驗,驅動小車的力是(  )。
A.彈力 B.反沖力 C.重力
【答案】A
【知識點】彈力
【解析】【分析】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有方向、大小和作用點三要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唯一原因。力的形式有很多種,如重力、摩擦力、拉力、推力、彈力、壓力等。像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我們曾做過一個“用橡皮筋驅動小車”的實驗,驅動小車的力是彈力。故選A。
29.(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們觀察瓶裝啤酒、瓶裝飲料,發現它們都不會完全裝滿,這是因為(  )。
A.防止啤酒或飲料變質
B.預留熱脹冷縮的空間,防止爆瓶
C.裝少點,多賺錢
【答案】B
【知識點】液體的熱脹冷縮;氣體的熱脹冷縮
【解析】【分析】熱脹冷縮是物體的一種基本性質,物體在一般狀態下,受熱以后會膨脹。我們觀察瓶裝啤酒、瓶裝飲料,發現它們都不會完全裝滿,這是因為預留熱脹冷縮的空間,防止爆瓶。故選B。
30.(2024六下·婺城期末)以下被稱之為“身體的總指揮”的是(  )。
A.腦 B.軀干 C.四肢
【答案】A
【知識點】大腦的作用與保護
【解析】【分析】腦是人體的司令部,能夠指揮人的行動,產生思想和情感,進行認知和決策,是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的生物基礎。腦是人體重要的器官,補充全面、合理的營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使我們反應靈敏、動作準確;保持愉快、積極的情緒;睡眠可以讓大腦更好地休息每天應保證8~10小時睡眠,都可以讓腦更健康。故選A。
三、讀圖連線題
31.(2024六下·婺城期末)請將各系統名稱與對應的功能連線。
采光系統 洗澡
給排水系統 拉開窗簾曬太陽
燃氣供應系統 給手機充電
供電系統 用燃氣灶做飯
【答案】
【知識點】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結構指房屋本身具備的部分,不包括后期購置,住房的基本結構:框架、承重、戶型、采光等。住房所具有的系統:供水、供電、排水、電路、煤氣、供暖、網絡等。無論是住房結構,還是各種設施,其整體都是由多項系統整合組成的。各項系統相互影響、相互配合、協調整合,需要進行科學的、系統的統籌規劃設計才能實現住宅需求。如供水系統與排水系統相互關系,電路系統與網絡系統相互關系。采光系統的對應的功能為拉開窗簾曬太陽,排水系統的對應功能為洗澡,燃氣供應系統的對應功能為用燃氣灶做飯,供電系統的對應功能為給手機充電。
32.(2024六下·婺城期末)科學家如何通過化石推斷出霸王龍的相關特征呢 請將合理的猜測連線。
體型和體長 在霸王龍的殘骸中發現未消化的肉類食物化石
生活環境 在霸王龍化石上發現打斗受傷痕跡
肉食性 霸王龍化石主要在美國和加拿大發現
性格兇猛好斗 將霸王龍的化石拼接后測量大小
【答案】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動植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被迅速掩埋,長期與空氣隔絕,在特殊的條件下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通過在霸王龍的殘骸中發現未消化的肉類食物化石推測霸王龍為肉食性動物;通過在霸王龍化石上發現打斗受傷痕跡推測霸王龍性格兇猛好斗;通過霸王龍化石主要在美國和加拿大發現推測霸王龍生活環境;通過將霸王龍的化石拼接后測量大小推測霸王龍體型和體長。
33.(2024六下·婺城期末)請將星座名稱與對應的圖形連線。
天鵝座 天琴座 天鷹座
【答案】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夏季,是觀察星空的好季節,天空中有許多亮星,可以幫助我們識別一些星座。其中有三顆亮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人們稱之為“夏季大三角”即天津四、織女星和牛郎星。它們分別屬于天鵝座、天琴座、天鷹座。我們還會在南部天空發現一顆火紅的亮星,它是一顆紅巨星,屬于天蝎座。天空中有一條閃亮的光帶,就是人們常說的“銀河”。我們根據這條光帶去尋找這幾顆亮星,就變得十分容易了。
34.(2024六下·婺城期末)請將生活中的現象填入對應的兩種變化中。
①淀粉遇到碘酒變色 ②木柴燃燒發光發熱 ③水沸騰產生氣泡 ④剛打開的汽水冒氣泡 ⑤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氣泡 ⑥小蘇打溶解在水里 ⑦銅獅子生銹 ⑧乒乓球被踩破
物理變化:   ;
化學變化:   。
【答案】③水沸騰產生氣泡 ④剛打開的汽水冒氣泡 ⑥小蘇打溶解在水里⑧乒乓球被踩破沒;①淀粉遇到碘酒變色 ②木柴燃燒發光發熱⑤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氣泡 ⑦銅獅子生銹有新物質生成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①淀粉遇到碘酒變色 ②木柴燃燒發光發熱⑤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氣泡 ⑦銅獅子生銹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③水沸騰產生氣泡 ④剛打開的汽水冒氣泡 ⑥小蘇打溶解在水里⑧乒乓球被踩破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四、實驗探究題
35.(2024六下·婺城期末)2023年6月4日6時33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全部安全順利出艙,健康狀態良好。五(5)班同學觀看了返回艙著陸的視頻后,決定舉行一次制作降落傘的科技活動。要求降落傘能攜帶一枚雞蛋從四樓降落,雞蛋不破損。
(1)在神舟十五號返回艙成功著陸地面的過程中,降落傘的主要作用是(  )。
A.減小和空氣的摩擦
B.降低返回艙的運動速度
C.吸引救援隊伍
(2)設計制作“降落傘”的步驟有:
①在限制的條件下進行設計 ②實施方案 ③明確問題 ④評估與改進
請按先后順序將它們排序:   →   →   →   。(填序號)
(3)為子探究不同位置的小孔對降落傘下降時穩定性的影響小科同學在三個降落傘的不同傘面部位剪了三個孔,位置如圖,對孔的大小處理最科學的是(  )。
A.應該①號最大 B.應該③號最大 C.三個孔一樣大
(4)下列關于降落傘測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測試失敗,就代表“降落傘”是失敗的作品,一點價值都沒有
B.發現模型存在問題,可以先將問題記錄下來,討論以后改進
C.不管測試中發現的問題,按照原來的圖紙繼續制作
(5)如果在降落傘模型測試中雞蛋碎了,請你寫出1條降落傘制作的改進措施:   。
【答案】(1)B
(2)③;①;②;④
(3)C
(4)B
(5)增大傘面面積
【知識點】設計與生活
【解析】【分析】(1)降落傘是一種利用空氣阻力實現從高空緩慢下降的專用工具。在神舟十五號返回艙成功著陸地面的過程中,降落傘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返回艙的運動速度故選B。
(2)工程建設的步驟: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實施建設。為了探究不同位置的小孔對降落傘下降時穩定性的影響,小科同學在三個降落傘的不同傘面部位剪了三個孔,位置如圖,這個實驗為對比實驗,只能改變孔的位置,其他條件不變,對孔的大小處理最科學的是三個孔一樣大。故選C。
(4)測試是工程設計的重要環節,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在測試過程中,發現模型存在問題,可以先將問題記錄下來,討論以后改進;失敗的產品也是有價值的,可以幫助我們積累經驗;在測試時發現問題可以對設計圖進行修改。故選B。
(5)降落傘下降的快慢與傘面的面積有關系。降落傘下降的快慢與傘面大小成反比,傘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傘面大阻力大;反之傘面小速度就快。如果在降落傘模型測試中雞蛋碎了,可以增大傘面面積。
36.(2024六下·婺城期末)十九世紀中期,奧地利科學家孟德爾在小花園中用豌豆進行了一系列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實驗。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兩種,豌豆花的顏色有紅花、白花兩種。他將矮株豌豆和矮株豌豆進行雜交,后代也是矮株的,將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進行雜交,后代并不全是高株的。他持續研究,終于揭開了生物遺傳的奧秘。
(1)如圖1是豌豆植株的花,由圖可知豌豆植株的花是(  ).
A.完全花 B.不完全花 C.單性花
(2)如圖2小科在做豌豆種子發芽實驗,該實驗中豌豆種子最有可能發芽的是(  )。
A.a種子 B.b種子 C.c種子
(3)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雜交,后代中出現了矮株豌豆,這是發生了   現象。
(4)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豌豆的花顏色有紅花、白花兩種,這兩對性狀特征可以組合成   種不同的豌豆植株。
(5)雜交水稻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科學家是(  )。
A.孟德爾 B.鐘南山 C.袁隆平
(6)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下列方法不能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是(  )。
A.建立自然保護區
B.全面開放自然旅游資源
C.建立種子庫和花粉庫
【答案】(1)A
(2)B
(3)變異
(4)4
(5)C
(6)B
【知識點】花的結構、作用;變異;遺傳;生物與非生物
【解析】【分析】(1)大多數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備的花叫做完全花,少一部分的叫不完全花。豌豆植株的花由四部分組成屬于完全花。故選A。
(2)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條件,如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以及種子飽滿無損傷。如圖2小科在做豌豆種子發芽實驗,該實驗中豌豆種子最有可能發芽的是b種子。故選B。
(3)生物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征傳給后代的現象叫做遺傳。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不同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異,叫做變異。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雜交,后代中出現了矮株豌豆,這是發生了變異現象。
(4)生物體的形態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豌豆的花顏色有紅花、白花兩種,這兩對性狀特征可以組合成2×2=4種不同的豌豆植株。
(5)袁隆平運用生物科學技術,在育種中利用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培育出了雜交水稻,提高水稻的產量,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故選C。
(6)我們只有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才能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建立有關的政策法規,不獵殺、捕食珍稀動物,保護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建立珍稀瀕危植物引種繁育中心等措施。全面開放自然旅游資源不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故選B。
37.(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科同學在課堂上模擬了“日食形成原因”實驗,課后又繪制了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大球、小球及眼睛分別代表了什么
大球:   ;小球:   ;眼睛:   .
(2)此時,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  );當小球沿方向2水平移動到完全看不到大球,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  );當小球沿方向1或3移動時,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  )。
A.日全食 B.日偏食 C.日環食
(3)日食時,太陽被遮住的部分是從(  )邊開始。
A.東 B.南 C.西
【答案】(1)太陽;月球;地球上的視角
(2)A
(3)C
【知識點】日食
【解析】【分析】(1)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于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圖中大球、小球及眼睛分別代表了太陽、月球和地球上的視角。
(2)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日食分為日環食、日偏食、日全食三種。如果發生日食時,月球離地球越近,則月球遮擋住太陽的部分越大,此時越有可能出現日全食。此時,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日環食;當小球沿方向2水平移動到完全看不到大球,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日全食;當小球沿方向1或3移動時,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日偏食。
(3)在同一次日食現象中,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看到的日食形狀不同。西邊比東邊早看到日食現象,因為月球繞地球自西向東公轉。故選C。
38.(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科吃飯時,發現白米飯剛開始咀嚼時沒味道,咀嚼一會兒后卻出現了甜味,這是怎么回事呢 小科猜測可能和唾液有關。他在老師的幫助下設計了以下實驗。
A.分別在1號和2號試管中裝相同量的淀粉糊。(米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B.在1號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2號試管中加入相同量的唾液。
C.用攪拌的方法讓試管中的液體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溫水中。
D.10分鐘后,分別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
(1)這個實驗中,兩根試管中的不同條件是:   。
(2)“試管中的液體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溫水中。”這樣做的目的是(  )。
A.模擬人體口腔的溫度.
B.防止淀粉糊變冷
C.防止淀粉糊變質
(3)10分鐘后,分別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這個現象說明了(  )。
A.1號試管淀粉消失
B.2號試管淀粉消失
C.1號試管比2號淀粉含量多
(4)由實驗可知,唾液和淀粉糊發生了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答案】(1)一根試管放水,一根試管放唾液
(2)A
(3)C
(4)化學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1)本實驗運用了對比實驗的方法,對比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這個實驗中,兩根試管中的不同條件是一根試管放水,一根試管放唾液。
(2)人的體溫在37℃左右,“試管中的液體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溫水中。”這樣做的目的是模擬人體口腔的溫度。故選A。
(3)淀粉與碘酒混合會變藍,10分鐘后,分別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這個現象說明了1號試管比2號淀粉含量多。故選C。
(4)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由實驗可知,唾液和淀粉糊混合產生了新的物質,發生了化學變化。
1 / 1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教科版科學六下期末統考卷
一、填空題
1.(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們對制作好的塔臺進行測試,測試塔臺承重能力,可以用   做重物;測試抗風能力,需要使用   ;測試抗震能力,需要使用   進行地震模擬。
2.(2024六下·婺城期末)用橡皮筋和塑料棒搭建了一個帳篷模型(如右圖),這個帳篷模型采用的是   結構,該結構的優點是   。
3.(2024六下·婺城期末)確定一個標準,將事物分成兩類,每一類下確定新的標準再將其分為兩類,直到不能再分為止。這種分類方法叫做   分類法。例如:書本上列舉了植物的莖依據柔軟和堅硬的特征,將植物分為   和   .
4.(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明發現有很多化石看上去外形奇特,與現在的任何生物都不像,比如三葉蟲化石,對于這些生物,科學家找不到它們的現代親代,于是推斷它們已經   (填“滅絕”或“變異”)。
5.(2024六下·婺城期末)夏天是觀察星空的好時機,構成“夏季大三角”的閃亮恒星是牛郎星   和天津四   、織女星   。(填序號)
6.(2024六下·婺城期末)建立銀河系模型的過程中,米粒模擬的是   ,完成模型制作后將銀河系模型轉動起來,用以模擬   .
7.(2024六下·婺城期末)給發高燒的小孩身上擦酒精是降低體溫的一種有效方法,酒精蒸發是   變化。
8.(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們呼吸時,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氣體相比,   氣體的含量增加了,這種氣體的大量排放會造成溫室效應。
9.(2024六下·婺城期末)在炎熱的夏天,喝上一瓶碳酸飲料,會使人感到清涼。因為氣體從口中和鼻中排出時,會帶走身體里的部分   .
10.(2024六下·婺城期末)一株植物由根莖葉組成,主要利用   吸收水分和養料,再由   輸送到植物的各個部位,   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
二、選擇題
11.(2024六下·婺城期末)右圖所示的是我們住房中的(  )系統。
A.供電 B.供水 C.供暖
12.(2024六下·婺城期末)在建造房屋時,下列不是窗戶設計的主要目的的是(  )。
A.通風 B.增加采光 C.方便出入
13.(2024六下·婺城期末)學校舉行蘿卜牙簽搭高比賽,提供的材料有已經切好的胡蘿卜顆粒和牙簽。要想搭得高且穩定,下列做法比較合適的是(  ).
①把大的胡蘿卜顆粒放在底層,小的放在上層 ②塔身要上大下小 ③牙簽盡量組成三角形的形狀 ④牙簽與胡蘿卜顆粒的接口處要固定牢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14.(2024六下·婺城期末)港珠澳大橋全長55千米,飛跨伶仃洋,是集橋、島、隧為一體的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在建造過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災害性天氣是(  ).
A.泥石流 B.沙塵暴 C.臺風
15.(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明在校園生物大搜索時記錄了一種植物葉子的特點:葉子比較大,掌形,非平行脈,下列葉子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
A. B. C.
16.(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俗語生動描述生物遺傳現象的是(  ).
A.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B.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C.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17.(2024六下·婺城期末)按照是否具有某一特征分類,將4種相貌特征進行組合,可以把人分成(  )。
A.16類 B.32類 C.64類
18.(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關于研究古代生物化石意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了解遠古時期生物的樣子,推測其生活的環境
B.推測當時的地球環境,推測生物進化歷程
C.這些古生物已經滅絕,沒有研究價值
19.(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措施與維護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是(  )。
①長江流域十年禁捕 ②退耕還林 ③大量引進外來物種 ④設立自然保護區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20.(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被命名為(  )。
A.“玉兔” B.“嫦娥” C.“天宮”
21.(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圖中,能正確反映太陽系、銀河系、宇宙三者之間關系的是(  )
A.
B.
C.
22.(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科根據八大行星基本數據表制作了部分行星位置關系模型(如下圖),其中表示木星位置的是(  )。
星體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 赤道直徑(千米)
水星 5800 4878
金星 10800 12104
地球 15000 12756
火星 22800 6787
木星 77800 142800
土星 142700 120000
天王星 287000 51200
海王星 449600 48600
A.① B.② C.③
23.(2024六下·婺城期末)“金星凌日”天文奇觀是指在地球上看到金星從太陽面上移過的現象,它的產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如圖所示為“金星凌日”現象時的示意圖,圖中金星的位置應該在(  )。
A.① B.② C.③
24.(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以下項目由我國實施的是(  )。
①“神舟”系列載人飛船 ②“百年星河”計劃
③祝融號漫游車開展火星采樣 ④天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25.(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青少年多吃含蛋白質的食物,能長身體
B.吃著香噴噴的烤面包,越嚼越甜
C.煮湯之前,把肉排骨切碎
26.(2024六下·婺城期末)世界萬物一直在變化中,以下現象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 B.彩虹的形成 C.紫甘藍與白醋混合
27.(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化學變化肯定不在我們身體內發生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藥物治療
28.(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們曾做過一個“用橡皮筋驅動小車”的實驗,驅動小車的力是(  )。
A.彈力 B.反沖力 C.重力
29.(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們觀察瓶裝啤酒、瓶裝飲料,發現它們都不會完全裝滿,這是因為(  )。
A.防止啤酒或飲料變質
B.預留熱脹冷縮的空間,防止爆瓶
C.裝少點,多賺錢
30.(2024六下·婺城期末)以下被稱之為“身體的總指揮”的是(  )。
A.腦 B.軀干 C.四肢
三、讀圖連線題
31.(2024六下·婺城期末)請將各系統名稱與對應的功能連線。
采光系統 洗澡
給排水系統 拉開窗簾曬太陽
燃氣供應系統 給手機充電
供電系統 用燃氣灶做飯
32.(2024六下·婺城期末)科學家如何通過化石推斷出霸王龍的相關特征呢 請將合理的猜測連線。
體型和體長 在霸王龍的殘骸中發現未消化的肉類食物化石
生活環境 在霸王龍化石上發現打斗受傷痕跡
肉食性 霸王龍化石主要在美國和加拿大發現
性格兇猛好斗 將霸王龍的化石拼接后測量大小
33.(2024六下·婺城期末)請將星座名稱與對應的圖形連線。
天鵝座 天琴座 天鷹座
34.(2024六下·婺城期末)請將生活中的現象填入對應的兩種變化中。
①淀粉遇到碘酒變色 ②木柴燃燒發光發熱 ③水沸騰產生氣泡 ④剛打開的汽水冒氣泡 ⑤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氣泡 ⑥小蘇打溶解在水里 ⑦銅獅子生銹 ⑧乒乓球被踩破
物理變化:   ;
化學變化:   。
四、實驗探究題
35.(2024六下·婺城期末)2023年6月4日6時33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全部安全順利出艙,健康狀態良好。五(5)班同學觀看了返回艙著陸的視頻后,決定舉行一次制作降落傘的科技活動。要求降落傘能攜帶一枚雞蛋從四樓降落,雞蛋不破損。
(1)在神舟十五號返回艙成功著陸地面的過程中,降落傘的主要作用是(  )。
A.減小和空氣的摩擦
B.降低返回艙的運動速度
C.吸引救援隊伍
(2)設計制作“降落傘”的步驟有:
①在限制的條件下進行設計 ②實施方案 ③明確問題 ④評估與改進
請按先后順序將它們排序:   →   →   →   。(填序號)
(3)為子探究不同位置的小孔對降落傘下降時穩定性的影響小科同學在三個降落傘的不同傘面部位剪了三個孔,位置如圖,對孔的大小處理最科學的是(  )。
A.應該①號最大 B.應該③號最大 C.三個孔一樣大
(4)下列關于降落傘測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測試失敗,就代表“降落傘”是失敗的作品,一點價值都沒有
B.發現模型存在問題,可以先將問題記錄下來,討論以后改進
C.不管測試中發現的問題,按照原來的圖紙繼續制作
(5)如果在降落傘模型測試中雞蛋碎了,請你寫出1條降落傘制作的改進措施:   。
36.(2024六下·婺城期末)十九世紀中期,奧地利科學家孟德爾在小花園中用豌豆進行了一系列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實驗。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兩種,豌豆花的顏色有紅花、白花兩種。他將矮株豌豆和矮株豌豆進行雜交,后代也是矮株的,將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進行雜交,后代并不全是高株的。他持續研究,終于揭開了生物遺傳的奧秘。
(1)如圖1是豌豆植株的花,由圖可知豌豆植株的花是(  ).
A.完全花 B.不完全花 C.單性花
(2)如圖2小科在做豌豆種子發芽實驗,該實驗中豌豆種子最有可能發芽的是(  )。
A.a種子 B.b種子 C.c種子
(3)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雜交,后代中出現了矮株豌豆,這是發生了   現象。
(4)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豌豆的花顏色有紅花、白花兩種,這兩對性狀特征可以組合成   種不同的豌豆植株。
(5)雜交水稻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科學家是(  )。
A.孟德爾 B.鐘南山 C.袁隆平
(6)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下列方法不能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是(  )。
A.建立自然保護區
B.全面開放自然旅游資源
C.建立種子庫和花粉庫
37.(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科同學在課堂上模擬了“日食形成原因”實驗,課后又繪制了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大球、小球及眼睛分別代表了什么
大球:   ;小球:   ;眼睛:   .
(2)此時,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  );當小球沿方向2水平移動到完全看不到大球,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  );當小球沿方向1或3移動時,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  )。
A.日全食 B.日偏食 C.日環食
(3)日食時,太陽被遮住的部分是從(  )邊開始。
A.東 B.南 C.西
38.(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科吃飯時,發現白米飯剛開始咀嚼時沒味道,咀嚼一會兒后卻出現了甜味,這是怎么回事呢 小科猜測可能和唾液有關。他在老師的幫助下設計了以下實驗。
A.分別在1號和2號試管中裝相同量的淀粉糊。(米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B.在1號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2號試管中加入相同量的唾液。
C.用攪拌的方法讓試管中的液體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溫水中。
D.10分鐘后,分別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
(1)這個實驗中,兩根試管中的不同條件是:   。
(2)“試管中的液體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溫水中。”這樣做的目的是(  )。
A.模擬人體口腔的溫度.
B.防止淀粉糊變冷
C.防止淀粉糊變質
(3)10分鐘后,分別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這個現象說明了(  )。
A.1號試管淀粉消失
B.2號試管淀粉消失
C.1號試管比2號淀粉含量多
(4)由實驗可知,唾液和淀粉糊發生了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課本;風扇;地震模擬儀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的環節,測試前要明確標準。我們需要測試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統計、分工合作和美觀等,測試時要求方法、標準、工具統一。我們對制作好的塔臺進行測試,測試塔臺承重能力,可以用課本做重物;測試抗風能力,需要使用風扇;測試抗震能力,需要使用地震模擬儀進行地震模擬。
2.【答案】三角形框架;穩定性好
【知識點】框架結構
【解析】【分析】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三角形框架具有穩定性的特點。用橡皮筋和塑料棒搭建了一個帳篷模型(如右圖),這個帳篷模型采用的是三角形框架結構,該結構的優點是穩定性好。
3.【答案】二歧分類法;草質莖;木質莖
【知識點】植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我們對植物進行分類的常用方法是二歧分類法。二歧分類法就是確定一個標準,將我們發現的植物分成兩類,在每一類下,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為兩類,繼續確定新的分類標準,直到不能再分為止。例如:書本上列舉了植物的莖依據柔軟和堅硬的特征,將植物分為草質莖和木質莖。
4.【答案】滅絕
【知識點】進化論
【解析】【分析】滅絕是指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物種,現在已經不再存在,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已經滅絕和瀕臨滅絕的物種,原因是它們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造成的;演化,又稱進化,是指生物在不同時代具有差異的現象,以及解釋這些現象的各種理論。小明發現有很多化石看上去外形奇特,與現在的任何生物都不像,比如三葉蟲化石,對于這些生物,科學家找不到它們的現代親代,于是推斷它們已經滅絕。
5.【答案】3;1;2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夏季,是觀察星空的好季節,天空中有許多亮星,可以幫助我們識別一些星座。其中有三顆亮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人們稱之為“夏季大三角”即天津四、織女星和牛郎星。尋找三顆亮星的特征是銀河,河中1是天津四,河西2是織女,河東3是牛郎。它們分別屬于天鵝座、天琴座、天鷹座。我們還會在南部天空發現一顆火紅的亮星,它是一顆紅巨星,屬于天蝎座。天空中有一條閃亮的光帶,就是人們常說的“銀河”。我們根據這條光帶去尋找這幾顆亮星,就變得十分容易了。
6.【答案】恒星;運動的銀河系
【知識點】銀河系
【解析】【分析】制作銀河系模型,首先在紙片上模擬畫出銀河系的“核球”和幾條“旋臂”,畫好后剪下來,然后把一些米粒粘在紙片上,模擬銀河系的“恒星”,將紙片固定在陀螺上并開始旋轉,最后觀察旋轉過程中的“銀河系”。
7.【答案】物理
【知識點】物理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給發高燒的小孩身上擦酒精是降低體溫的一種有效方法,酒精蒸發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
8.【答案】二氧化碳
【知識點】保護環境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由于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而當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這一現象。
9.【答案】熱量
【知識點】科學常識
10.【答案】根;莖;葉
【知識點】植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綠色開花植物的身體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根、莖、葉屬于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屬于繁殖器官。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和養料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莖具有支撐植物和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葉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花可以發育成果實和種子。
11.【答案】A
【知識點】房屋
【解析】【分析】觀察圖中系統可知,連接著外部電源,供全房的所有房間,是供電系統。
12.【答案】C
【知識點】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結構指房屋本身具備的部分,不包括后期購置,住房的基本結構:框架、承重、戶型、采光等。住房所具有的系統:供水、供電、排水、電路、煤氣、供暖、網絡等。無論是住房結構,還是各種設施,其整體都是由多項系統整合組成的。各項系統相互影響、相互配合、協調整合,需要進行科學的、系統的統籌規劃設計才能實現住宅需求。如供水系統與排水系統相互關系,電路系統與網絡系統相互關系。建造房屋時窗戶設計的主要目的是通風和增加采光,設計門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出入。故選C。
13.【答案】B
【知識點】設計、制作模型;塔臺
【解析】【分析】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的三角形框架結構會使塔臺更穩定,學校舉行蘿卜牙簽搭高比賽,提供的材料有已經切好的胡蘿卜顆粒和牙簽。要想搭得高且穩定,①把大的胡蘿卜顆粒放在底層,小的放在上層 ②塔身要上小下大 ③牙簽盡量組成三角形的形狀 ④牙簽與胡蘿卜顆粒的接口處要固定牢固。故選B。
14.【答案】C
【知識點】設計與生活
【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橋跨伶仃洋,連接著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大橋全長55千米,是集橋、島、隧為一體的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它在建造過程中面臨很多的的限制和挑戰,如可能會遇到災害性天氣臺風。故選C。
15.【答案】C
【知識點】葉的特征
【解析】【分析】題目中提到植物葉子比較大,掌形,非平行脈。選項C的葉子呈現出掌狀分裂,葉片較大,且葉脈為網狀脈,符合掌形、非平行脈的特征.
16.【答案】B
【知識點】遺傳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征傳給后代的現象叫做遺傳。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不同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異,叫做變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屬于遺傳現象。故選B。
17.【答案】A
【知識點】外貌特征
【解析】【分析】人與人同一相貌特征所表現出來的性能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不同的人的同一相貌特征也可能是不同的。每個相貌特征表現出兩種性狀,按照是否具有某一特征分類,將4種相貌特征進行組合,可以把人分成2x2x2x2=16類。故選A。
18.【答案】C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動植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被迅速掩埋,長期與空氣隔絕,在特殊的條件下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通過觀察古代生物化石的牙齒可以判斷它的食性,如恐龍化石的牙齒呈鋸齒狀,適于切斷食物,這是恐龍屬于草食動物的重要證據;可以了解遠古時期生物的樣子,推測其生活的環境;推測當時的地球環境,推測生物進化歷程。故選C。
19.【答案】C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
【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每種生物都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建立有關的政策法規,不獵殺、捕食珍稀動物,保護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建立珍稀瀕危植物引種繁育中心等措施。①長江流域十年禁捕 ②退耕還林 ④設立自然保護區可以維護生物多樣性,③大量引進外來物種不利于維護生物多樣性。故選C。
20.【答案】B
【知識點】我國航天事業
【解析】【分析】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并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在圓滿完成各項使命后,于2009年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時57分59秒"嫦娥二號"順利發射,也已圓滿并超額完成各項既定任務。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探月工程已經完成嫦娥三號衛星和玉兔號月球車的月面勘測任務。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嫦娥五號主要科學目標包括對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與研究。2022年2月15日,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的嫦娥五號任務再出新成果:中國科學家基于嫦娥五號采自月球的樣品,研究建立起新的更精確的月球年代函數模型,將為月球和行星科學研究提供更精確的時間標尺。故選B。
21.【答案】B
【知識點】銀河系;太陽系;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銀河系和所有觀察到的數以百億計的河外星系統稱為總星系,在浩瀚的宇宙中,銀河系也只是一顆小“沙粒”。現在由于射電望遠鏡的出現,人們的視野已經擴展到了一百多億光年的宇宙深處。對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的認識,宇宙是浩瀚無邊的,銀河系只是其中的一顆小“沙粒”,太陽系是銀河系中的一顆小“沙粒”,它們的大小關系是選項B。
22.【答案】B
【知識點】太陽系
【解析】【分析】建立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時,先處理行星與太陽距離遠近的數據(縮小一萬倍)。取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每條紙帶對折四次,然后粘連成一條長紙帶。在長紙帶的折痕處標記數字,共計48個。根據處理后的數據將八顆行星畫在紙帶上,我們發現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部分是不均勻的。制作好后將制作好的紙帶模型,以太陽為中心,按照指示的不同方向粘貼在黑板上,我們發現八顆行星在其特定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轉。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與我們平時觀察圖片時的位置差別很大,圖片只能體現它們與太陽的遠和近,并不是實際的比例關系。根據表格木星的位置是②。故選B。
23.【答案】A
【知識點】日食
【解析】【分析】在地球和太陽之間還有水星、金星,所以水星、金星有可能轉到太陽與地球的中間,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就會發生“水星、金星凌日”現象。故選A。
24.【答案】C
【知識點】我國航天事業
【解析】【分析】近兩年,中國航天技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連續取得了諸如嫦娥探月、天宮空間站建設、太空載人飛行等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①“神舟”系列載人飛船、③祝融號漫游車開展火星采樣、 ④天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是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②“百年星河”計劃是美國宇航局制定的一個空間計劃。故選C。
25.【答案】C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青少年多吃含蛋白質的食物,能長身體屬于化學變化;吃著香噴噴的烤面包,越嚼越甜屬于化學變化;煮湯之前,把肉排骨切碎屬于物理變化。故選C。
26.【答案】B
【知識點】物理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植物光合作用、紫甘藍與白醋混合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彩虹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現象,屬于物理變化。故選B。
27.【答案】A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呼吸作用、藥物治療都是在我們體內發生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的葉在光的照射下制造養料的過程。故選A。
28.【答案】A
【知識點】彈力
【解析】【分析】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有方向、大小和作用點三要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唯一原因。力的形式有很多種,如重力、摩擦力、拉力、推力、彈力、壓力等。像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我們曾做過一個“用橡皮筋驅動小車”的實驗,驅動小車的力是彈力。故選A。
29.【答案】B
【知識點】液體的熱脹冷縮;氣體的熱脹冷縮
【解析】【分析】熱脹冷縮是物體的一種基本性質,物體在一般狀態下,受熱以后會膨脹。我們觀察瓶裝啤酒、瓶裝飲料,發現它們都不會完全裝滿,這是因為預留熱脹冷縮的空間,防止爆瓶。故選B。
30.【答案】A
【知識點】大腦的作用與保護
【解析】【分析】腦是人體的司令部,能夠指揮人的行動,產生思想和情感,進行認知和決策,是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的生物基礎。腦是人體重要的器官,補充全面、合理的營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使我們反應靈敏、動作準確;保持愉快、積極的情緒;睡眠可以讓大腦更好地休息每天應保證8~10小時睡眠,都可以讓腦更健康。故選A。
31.【答案】
【知識點】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結構指房屋本身具備的部分,不包括后期購置,住房的基本結構:框架、承重、戶型、采光等。住房所具有的系統:供水、供電、排水、電路、煤氣、供暖、網絡等。無論是住房結構,還是各種設施,其整體都是由多項系統整合組成的。各項系統相互影響、相互配合、協調整合,需要進行科學的、系統的統籌規劃設計才能實現住宅需求。如供水系統與排水系統相互關系,電路系統與網絡系統相互關系。采光系統的對應的功能為拉開窗簾曬太陽,排水系統的對應功能為洗澡,燃氣供應系統的對應功能為用燃氣灶做飯,供電系統的對應功能為給手機充電。
32.【答案】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動植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被迅速掩埋,長期與空氣隔絕,在特殊的條件下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通過在霸王龍的殘骸中發現未消化的肉類食物化石推測霸王龍為肉食性動物;通過在霸王龍化石上發現打斗受傷痕跡推測霸王龍性格兇猛好斗;通過霸王龍化石主要在美國和加拿大發現推測霸王龍生活環境;通過將霸王龍的化石拼接后測量大小推測霸王龍體型和體長。
33.【答案】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夏季,是觀察星空的好季節,天空中有許多亮星,可以幫助我們識別一些星座。其中有三顆亮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人們稱之為“夏季大三角”即天津四、織女星和牛郎星。它們分別屬于天鵝座、天琴座、天鷹座。我們還會在南部天空發現一顆火紅的亮星,它是一顆紅巨星,屬于天蝎座。天空中有一條閃亮的光帶,就是人們常說的“銀河”。我們根據這條光帶去尋找這幾顆亮星,就變得十分容易了。
34.【答案】③水沸騰產生氣泡 ④剛打開的汽水冒氣泡 ⑥小蘇打溶解在水里⑧乒乓球被踩破沒;①淀粉遇到碘酒變色 ②木柴燃燒發光發熱⑤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氣泡 ⑦銅獅子生銹有新物質生成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①淀粉遇到碘酒變色 ②木柴燃燒發光發熱⑤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氣泡 ⑦銅獅子生銹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③水沸騰產生氣泡 ④剛打開的汽水冒氣泡 ⑥小蘇打溶解在水里⑧乒乓球被踩破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35.【答案】(1)B
(2)③;①;②;④
(3)C
(4)B
(5)增大傘面面積
【知識點】設計與生活
【解析】【分析】(1)降落傘是一種利用空氣阻力實現從高空緩慢下降的專用工具。在神舟十五號返回艙成功著陸地面的過程中,降落傘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返回艙的運動速度故選B。
(2)工程建設的步驟: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實施建設。為了探究不同位置的小孔對降落傘下降時穩定性的影響,小科同學在三個降落傘的不同傘面部位剪了三個孔,位置如圖,這個實驗為對比實驗,只能改變孔的位置,其他條件不變,對孔的大小處理最科學的是三個孔一樣大。故選C。
(4)測試是工程設計的重要環節,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在測試過程中,發現模型存在問題,可以先將問題記錄下來,討論以后改進;失敗的產品也是有價值的,可以幫助我們積累經驗;在測試時發現問題可以對設計圖進行修改。故選B。
(5)降落傘下降的快慢與傘面的面積有關系。降落傘下降的快慢與傘面大小成反比,傘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傘面大阻力大;反之傘面小速度就快。如果在降落傘模型測試中雞蛋碎了,可以增大傘面面積。
36.【答案】(1)A
(2)B
(3)變異
(4)4
(5)C
(6)B
【知識點】花的結構、作用;變異;遺傳;生物與非生物
【解析】【分析】(1)大多數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備的花叫做完全花,少一部分的叫不完全花。豌豆植株的花由四部分組成屬于完全花。故選A。
(2)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條件,如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以及種子飽滿無損傷。如圖2小科在做豌豆種子發芽實驗,該實驗中豌豆種子最有可能發芽的是b種子。故選B。
(3)生物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征傳給后代的現象叫做遺傳。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不同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異,叫做變異。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雜交,后代中出現了矮株豌豆,這是發生了變異現象。
(4)生物體的形態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豌豆的花顏色有紅花、白花兩種,這兩對性狀特征可以組合成2×2=4種不同的豌豆植株。
(5)袁隆平運用生物科學技術,在育種中利用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培育出了雜交水稻,提高水稻的產量,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故選C。
(6)我們只有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才能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建立有關的政策法規,不獵殺、捕食珍稀動物,保護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建立珍稀瀕危植物引種繁育中心等措施。全面開放自然旅游資源不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故選B。
37.【答案】(1)太陽;月球;地球上的視角
(2)A
(3)C
【知識點】日食
【解析】【分析】(1)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于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圖中大球、小球及眼睛分別代表了太陽、月球和地球上的視角。
(2)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日食分為日環食、日偏食、日全食三種。如果發生日食時,月球離地球越近,則月球遮擋住太陽的部分越大,此時越有可能出現日全食。此時,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日環食;當小球沿方向2水平移動到完全看不到大球,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日全食;當小球沿方向1或3移動時,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日偏食。
(3)在同一次日食現象中,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看到的日食形狀不同。西邊比東邊早看到日食現象,因為月球繞地球自西向東公轉。故選C。
38.【答案】(1)一根試管放水,一根試管放唾液
(2)A
(3)C
(4)化學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1)本實驗運用了對比實驗的方法,對比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這個實驗中,兩根試管中的不同條件是一根試管放水,一根試管放唾液。
(2)人的體溫在37℃左右,“試管中的液體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溫水中。”這樣做的目的是模擬人體口腔的溫度。故選A。
(3)淀粉與碘酒混合會變藍,10分鐘后,分別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這個現象說明了1號試管比2號淀粉含量多。故選C。
(4)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在于有沒有生成新物質。由實驗可知,唾液和淀粉糊混合產生了新的物質,發生了化學變化。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族自治县| 阿巴嘎旗| 丰城市| 福安市| 曲麻莱县| 白银市| 乌什县| 来凤县| 报价| 濮阳县| 都兰县| 惠州市| 泾川县| 林西县| 长乐市| 仙游县| 涪陵区| 垣曲县| 朔州市| 松桃| 兴义市| 陵水| 万山特区| 昂仁县| 新津县| 桃源县| 响水县| 广河县| 洛阳市| 日喀则市| 老河口市| 同江市| 晋中市| 大足县| 宜城市| 平江县| 延寿县| 满城县| 合山市| 永新县| 临泽县|